首页范文大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十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十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2:5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Z文教学;教与学;课堂效率

一、明确教与学的目标

一个明确的目标能够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指出明确的方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设定一个具体的、明确的、科学的目标。一方面,教师要在正式上课之前将要学的文章进行“提前曝光”,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前预习,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有大概的了解。在这一点上,有许多教师和学生做得都不够好,没能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这样会使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读起文章来漫无目的,为读而读。另一方面,教师要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在上课的时候告知学生教学目标的内容,让学生在明确目标的引导下,带着问题读文章,提升阅读效率。比如,在学习《背影》一文时,教师要为学生设立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第一,体会文章中作者运用语言、选择材料的能力;第二,把握文章内容、感悟文章内涵;第三,感受文章中传达出的浓厚亲情,从背影中挖掘出深深的父爱。在学习目标的驱动下,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者构建的世界中,仔细体味文章中所传达出的意蕴和中文排列组合所创造出来的独特美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阅读能力的上升。

二、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更要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各种方面的能力与素质。为了响应新课标,更为了学生能够以更加健康、全面的姿态成长和学习,教师要通过改革教学手段,来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促进教学相长、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应用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小组成员的分配上一定要合理,一方面,小组内学生的性别比例要尽量均衡,避免出现小组间的“男女大战”。另一方面,要保证将班级中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和阅读课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中,让每个小组的实力均等,并且在小组内能够实现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有助于成绩较差的学生不断提升阅读水平。其次,教师要针对文章提出问题,小组进行讨论,并由组长将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派出代表对问题进行回答,接着再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讨论。比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中,船长为了拯救船上的乘客,牺牲了自己。教师可以抛出问题:“对于船长的牺牲,大家有什么看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完全融入了课堂学习之中,无形之中就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提升课堂效率

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阅读又是学习之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阅读教学来实现的。在信息技术水平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日臻完善,多媒体教学设备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学课堂中,为教师的教学带来新的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新的活力。在初中语文阅读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巧用多媒体技术提升课堂效率。首先,多媒体技术可以用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可以播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幻灯片,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逼真的环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沉浸在课堂之中,从而更加积极热情地对阅读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其次,多媒体技术可以用在课堂的中间。课本上对文章的描写虽然精彩,但是与文章有关的拓展内容却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事先下载好与文章有关的奇闻逸事和图片、文字资料,在课上的时候为学生展示和播放,让学生了解更多知识、增进对文章的理解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最后,多媒体技术可以用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将文章的脉络和其中的知识点总结出来,做成ppt,在文章学习结束之后,打开ppt,带领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回顾,巩固学生的知识,达到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教师要尽量多地使用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比如说动漫人物点缀、时事新闻穿插等,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高涨;第二,多媒体教学设备固然能够向学生展示许多课本中没有的东西,但教师切不可对其进行过度使用,偏离了文章的内容,而是要始终围绕课堂教学,有得放矢地使用多媒体。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要有正确的教学手段与方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达到全面的进步与发展。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法,做到教与学的结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志公.关于改革语文课、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J].课程?教材?教法,1985(5).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篇2

(一)传统教学模式依旧占据主导

由于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较偏理论化,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一般采取的都是理论教学为主、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为辅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教师居于整个课程教学的主导位置,学生的学习状态普遍较为被动。新时期条件下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重新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尽量避免“一言堂”情况的发生,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来带动整个课程教学的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一标准客观要求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转变。但是从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在一段时间里的确进行了大量的摸索和探究,但是终究又回到老路上,传统教学模式依旧占据着主要地位。

(二)教学手段单一

除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外,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面临的另外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学手段单一。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们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即转换教学模式是浪费有限课时的表现。在这样一种权衡下,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倾向于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一种教学手段。如此一来,将会直接导致整个课程教学的无变化,学生只是惯性进行学习,完全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通过教师当时的教学主题就能预知下一环节的教学内容。这样平淡无奇的学习状态无法激发学生潜意识里的挑战欲望以及挑战激情。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已经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有了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基于这一认识与了解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想提高教学有效性,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丰富资源形式

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要想提高教学有效性,首先应从资源形式的丰富入手,努力提高现有基础硬件设备的有效利用率,提高教生课内外使用多媒体及计算机的方便度,为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整合创造出更为良好的硬件环境;同时,在资源库建设方面还要多下功夫,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完成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利用;购买现有信息资源,组织教师自己制作和开发优秀课件和教案。比如就《飞向太空的航程》这一课程教学内容来说,传统教学模板中,儿这一课文只是作为学习和了解的部分,因此没有进行详尽的教案设计。基于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去收集与太空航程有关的内容,对教案进行新的设计,提高教案与内容的贴合度,对学生科学领域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普及。

(二)实现师生互动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扮演的角色更多属于引导者的成分,并且从过去知识提供者及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过度到知识导航者。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自主的进行知识的查阅,掌握相关的语文阅读知识,通过这样的途径,甚至可以收获一部分教师也不曾掌握的知识。比如就都《动物游戏之谜》这一课程内容而言,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天生对动物界的好奇,鼓励学生去查询一些动物,如老虎、狮子等的游戏行为,通过观察,对将要进行的课程内容进行思考。这样一来,不仅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参与兴趣,同时还能有效拓展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借助BBS、博客、QQ等渠道或者email与学生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沟通,也可以在网上进行作业的批改等。通过这样一些途径,教师可以及时有效的掌握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思想动态,从而对教育教学内容及方法做出及时的调整,实现师生间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三)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除上述措施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模式,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比如在遇到叙事性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视频或短片,让学生立体的感受这一课程内容的来龙去脉,从而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或者教师还可以对情景角色扮演的模式进行充分利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准备,来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深化,让学生享受整个表演的同时,加深学生整体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结语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朗读法;初中语文;教学;运用

朗读,并不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相反,早在几千年前它就已经出现在课堂上。翻阅老祖宗留下的至理名言和教学主张便可知道朗读是多么的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就是一个“读”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在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改变,其中包括朗读式阅读教学方法。在教育部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大纲中对朗读有着明显的强调,它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中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说明朗读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朗读教学方法的概念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认识教材内容的直观感受,正如心理学所强调的“直观教学”一样,语文的直观就体现在语言上,教师对课文的范读,学生自己的朗读,师生共同的分析都构成了语文朗读式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所谓朗读,就是指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有感情地读,是将无声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一个过程,其中包含学生在对作品主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在创作的成分。65而朗读式教学方法也恰恰是建立在朗读的基础上。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往往会采用让学生先进行朗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然后进行讲解,挑字段进行分析,最后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分组或者单独式的朗读的教学模式。这种朗读训练可以调动学生身体多种器官,在朗读中找到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契合点,从而体验作品的审美意境,深层次地把握课本内容。

二、朗读式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上的运用方法

朗读式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法宝,也是老师的艰巨任务。在这一方法运用中,它的技巧是多样的,形式是多变的,因此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特殊矛盾特殊分析。首先,在朗读教学法的运用中,教师要注意培养班级朗读的良好习惯和风气,有了大环境的铺垫,学生才能更愿意地去进行朗读和体验。其次,在施教过程中,老师主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说教者。朗读时,老师通常会根据课文的特点,题材来选择相应的朗读语调,朗读节奏,使学生掌握朗读要领,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在朗读时可以采用对比导读,理解导读,模仿跟读等等多种方法,旨在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真正内涵,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最后,朗读的形式是多变的,有集体合读,个人朗读,配乐朗读和分角色朗读。对待感情细腻婉转的诗词,教师多采用配乐的方法,或者是吟唱,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对待一些戏剧文字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例如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总之在一系列的训练方式中,学生总能体验出语文的独特滋味。

三、朗读式阅读教学方法的重要影响

朗读式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身心结合的锻炼方式,而且朗读方法多样,技巧颇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朗读教学中,不是盲目乏味地让学生“死读”,而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在不同程度地参加着活动。例如眼睛在看,耳朵在听,嘴巴在读,脑中在思考,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注意力被高度地集中着,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课文,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朗读同时也是学生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只有多读,才能加深自己的感性认识最终发展到理性认识。因此说朗读式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初中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具有莫大的帮助。

四、朗读式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学习兴趣

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它只有通过长期的艰苦训练才能获得,如何训练?那就是朗读。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首要方法,是把握文章感情的基础。语感便是在学生坚持不懈的朗读下形成的,语感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对我国古老的诗歌认识上,朗读和语感便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诗经》中的美丽诗词,也正是通过朗读的方式才将那温婉或者是凄凉的所感之情完整地体现出来。无论是“蒹葭苍苍,在水一方”的美好描写,还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低低,通过朗读,总能品出别的一番滋味。抑扬顿挫的语调,铿锵有力的节奏逐渐生成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快乐自由地学习,无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向健康的心态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朗读式教学可以提高初中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最难的部分就要数古诗词的鉴赏了,而古诗词的鉴赏也正是考验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体现。纵观初中教育的这一环节,学生们往往“谈诗色变”,诗歌真的很可怕吗?答案是否定的。诗歌作为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产物之一,它的节奏和韵律,它的意境和思想都被古今之人乐此不疲地探讨着,研究着。诗歌最初是靠音乐流传下来的,它被当成唱词,吟唱在大街小巷。所以,现代教育依然不能忽视诗歌的朗读的力量。引导学生通过朗诵把握诗歌的主题意境是老师的重大任务。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流露出作者对时间逝去的无限惋惜之情;一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道出诗人心里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凄凉。诸如此类的感情抒发,学生在朗读时自然有自己的深刻见解,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在朗诵时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这对中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具有极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蒋雅云.比较朗读教学法初探[J].语文学刊.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2]张晓梅.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15-0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越发凸显。由于我国应试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所占据的统治地位,语文阅读的教学越来越倾向于只是追求分值而忽略语文所包含的情怀。笔者认为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目的和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的吸收中华五千年发展历史乃至世界发展史中所沉淀下来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应仅仅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从阅读中所形成的独立的思想。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也要让他们从阅读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拓展自己的语文思维空间,提高语文阅读质量。本文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发展的现状出发,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现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分析,从而探讨出了关于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推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没由找到正确的方法,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和没有掌握到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导入无法进行文本的深入阅读,更谈不上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了,而老师有时候忽略了这一情况,只顾自己的教学,甚至有一些老师只是通看了一遍文章就结合的参考答案给学生进行讲解了,这就是教师的能力素质不高的体现,容易断章取义的片面理解文本,从而误导学生,容易传授给学生错误的阅读方法。在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起不够,在老师布置对阅读文本进行讨论的任务的时候,大家只是敷衍了事,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关于阅读材料的分歧与意见消除的太快,学生没有进行一个实质性的思考就草草了事,根本没有得到一个阅读的有效方法和语文知识的升华。

1.2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太少,传授方式过于单一。在目前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学生的互动过程太少,没有从阅读材料中对学生进行一个情感的引导和抒发,只是一味的对着参考书或者参考答案为同学们进行讲解,这种强行的知识灌溉对学生来说是很难消化和接受的。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中传授知识的方式过于单一,教师取代学生成为了课堂的核心,教师只顾自己讲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提问性引导,这种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不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讨

2.1教师要认真备课,提高讲授的质量和水平。教师要认真积极备课,提高自己讲授知识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连贯性。高效课堂的开展需要教师在三个方面打好基础,一是教师在参考答案的前提下独立仔细的阅读所要给同学们分析的材料,阅读材料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要对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有一个宏观的把控,对学生们容易出错的地方要积极予以标注和解释,要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步骤,让课堂灵活生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教师在授课之前要设计出符合本班学生阅读发展实际情况的的教案。有了一个逻辑思维清晰的教案,才能更好的开展阅读课堂的教学。教师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不要盲目的去复制粘贴网上已有的大众的教案,教师可以在独立阅读文本之后,借助参考书和自己的领悟进行教案的设计,既要符合本班学生的阅读中实际情况的教案,也要创新和多元。三是教师要制定一个关于学生阅读成长的目标,也就是学习目标。学生只有在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下,才知道自己阅读中应该努力和发展的方向,只有瞄准了方向,用对了力气,学生在阅读中的进步才大。

2.2随时跟进学生的学习现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性,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阅读是一种个体差异化的行为,不同的人感受不同,教师不应该主导课堂一味的灌输给学生自己的阅读理解,这会影响到学生自己的阅读体悟和感受。在我国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一言堂的讲到底,不注重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互动与交流,导致学生一味的依赖老师的分析,自己的阅读思维越发懒惰,对阅读材料没有进行一个自己的感悟的理解,阅读技巧也得不到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该让学生来主导课堂,掌控课堂,允许学生积极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从而进行一种沟通和交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一个有效的指导。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的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课堂的主角是学生,只有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整个课堂的互动和交流中,才能推动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后,应该保留一点给学生的思考空间,同时,也要积极倡导学生向教师提问,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学生深入进行阅读。

再者,是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团队合作倾向,加强合作学习意识。教师在日常的实践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可以适当的开展小组分组,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对阅读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选派代表进行发言。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在合作学习的方式下,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才能在学生中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大的。团队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的开展。

最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只有最真实的情感才能直击学生的内心,只有教师充分挖掘阅读材料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唤醒学生心中内在的心灵反映,从而引导学生真切的去感悟阅读,去体会阅读,去发现在阅读后所沉淀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陈凯.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学园:教育科研.2010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阅读习惯;初中语文;课堂环境

培根曾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探讨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更有其普遍意义。学习方法从大范围上来讲是学习艺术,也可以归结为学习科学的范畴。而本文仅就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学习方法作一探讨。

一、整体感知文章

应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即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大体的思路与布局,获得总的初步印象;例如:语文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初读文章时,较快的通读全文,只求大体了解而不做细致推敲,只求粗略的把握文章的大概内容而不作精确的归纳,然后以这个总的印象为出发点和依据去深入理解分析文章和各个局部、片断,直至词句关系、意义,以及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最后把各个局部、片断连接起来。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高屋建瓴的分析阅读材料,思维上由粗到细,视野上由大到小,从而快速而准确的把握住要点。先从整体去感知文章是为精读详析做准备,对进一步深入阅读,透彻理解、全面把握文章的精髓,起到了确定方向的作用,从而使对文章的理解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掌握各种文体不同阅读要素

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除了了解共同的阅读规律外,还要懂得各种体裁作品各自的阅读规律,在阅读时能恰当的应用一定的阅读方法,比如:记叙文是写人记事的文体,阅读时应抓住其“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还要辩明记叙的顺序、寻找文章的线索。然后明确材料是通过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来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而抓住的文章的主旨。与记叙文相类似的散文应抓住其“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来阅读,还有小说应从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这三要素来阅读。应用各种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来塑造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以及环境描写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是我们在阅读小说时不可忽视的两个重点。而说明文在于说明事物的特点和阐明事理的文体,阅读时应先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而后理清说明的顺序,重点在于分析说明的方法,最后品味说明的语言这一方法来阅读。对于议论文,它主要是论述作者的见解或主张的,因此阅读时要弄清作者所提出的主张(论点),明白作者采用什么材料――事实或道理(论据)来证明论点,还要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材料来证明论点的(论证)……这些基本阅读方法是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注意的,我们应该努力寻找自己喜欢的,效果最佳的好方法来指导自己的阅读,充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三、以说带读,提高阅读水平

在阅读时,恰当的、充分的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器官并用。即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语文老师可以借助录音磁带,范读,齐读等形式,特别是借助一些经典古诗词或美文(如朱自清的《春》,刘禹锡的《陋室铭》等)来带动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阅读,尤其是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获取并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使自己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通过阅读,感悟作品的思路,可以有效的规范自己的逻辑思维,使语言条理清晰,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真正感受到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是一个优美的音符,形成良好的语感。

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篇6

快速阅读法是指从书面文字中迅速获取有用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相对于逐字逐句的传统阅读方法来说,快速阅读主要强调阅读速度快,但它同时也要求达到相应的理解和记忆效果。也就是说,这种阅读方法能够使读者在极少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信息。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

1、浏览法。浏览法是指对一般不需要细致了解的书籍,只是从总体上粗略掌握书中大概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广泛地了解信息,有助于开阔视野,是博览群书所常用的重要方法。

浏览阅读主要是重点注意文中的一些关键位置:一是篇名,包括文章的题目和书名,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集中概括了全文的主要论点、主要论题或是主要内容等。通过研究题目,可以对文章或书籍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二是目录、序言、提要、索引等,这些将会帮助读者对文章或书籍大体框架、基本思路有所了解。三是正文,这一部分浏览的关键主要是开头、结尾以及中间各段落起首的中心句。将这些关键部分浏览完毕后,会对文章或书籍形成总的印象,如果经回忆有不够完整的地方,或有值得深究之处,可再作必要的重点补阅。

2、扫读法。扫读法是指对文章内容一目数行、一目十行地扫瞄,以大容量获取信息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扫读法不像传统阅读方法那样逐字逐句地来读,而是将眼停的视域尽可能扩大,将几行文字、一段文字甚至整页文字作为每次眼停的注视单位,在快速扫视中获得对文章或书籍的总体印象、整体理解。这种方法最快可以由数行扫读达到一页一页扫读,逐页扫读的方法又称为面式阅读法。由于摆脱了个别字句上的语意纠缠,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阅读速度,而且并不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会影响理解程度,很多时候甚至比逐字逐句阅读更能够把握文章内容的精髓。扫读法阅读的速度非常快,但要熟练掌握这种方法必须经常专门训练,比如经常做一些视力扩展训练,在平时阅读时要注意克服逐字逐句阅读的习惯,有意识地扩大每次眼停的视野范围。

3、跳读法。跳读法是指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而直取读物的关键性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跳读与扫读不同,扫读是逐页扫视,而跳读则是有所取舍地跳跃式前进,只停留在那些最有价值的内容上阅读,其他次要内容则大段大段甚至整页整页地略过。所以,善于运用跳读法阅读,不但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能够很快抓住关键,把握文章要旨。跳读的具体方法有多种:可以抓住标题、小标题、黑体字等关键处跳读,这些往往都是文中主要内容、中心题旨所在;可以根据关键词语的提示阅读,有关键词语的地方大都是同阅读者所关心的内容或问题联系最密切的;可以重点在篇章的开头、结尾,文中段落的首句或尾句跳读,这些常常是议论性文体的主要观点或论据要点的所在;可以沿着情节发展线索跳读,如在记叙文体中情节之外的纯景物、人物的大段静态描写可直接略过;可以根据语法结构的提示跳读,通过结构词语的帮助来把握书中的思路,如“由此看来”、“总之”等就可提示读者很快找到关键性的总结句。

4、猜读法。猜读法是指在读书读文章时,以所了解的题目或已看的前文作为前提,对后面的内容预作猜想,然后将其与后文实际内容进行印证比较的一种阅读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素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17

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的考查分值占总分值的比重较大,是考查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点,因此,任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当注重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培养。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需要结合学生的知识范围、人生感悟等方面的内容,充分让学生融入到文章的氛围中。接下来,本文将针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展开讨论。

一、将生活的场景融入到课堂中

初中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随着课程难度的不断加深而不断进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也随着学生人生阅历和经验等方面的成长而不断提高。在初中语文学习的阶段,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文章阅读类型多为记叙文、散文、小说等内容。新课改后的语文阅读考查内容更加注重学生对成长和人生的感悟,所以,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则在语文阅读方面更加注重学生对文章现实意义的感悟。但现实情况往往不尽如人意,现在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物质需要,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这就导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实际的生活经验,没有对文章中所描述的生活情境产生共鸣,使文章阅读的大意明显偏离作者最初的意图,从而导致学生的语文阅读成绩下降,阅读能力较低。针对这种情况,任课教师可以将文章中所描述的现实情境进行还原,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解和展示生活中的真实情况,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体验,从而丰富人生的阅历和体验,帮助学生对成长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在进行情境还原时,任课教师可以采用很多方法,例如多媒体播放和情景剧展示这两种方法。多媒体播放主要是对可以展示文章中现实情景的电视剧、电影、短视频等内容进行筛选,选择出最适合学生学习和了解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讲解。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形象生动的为学生进行情景还原,增加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增加学生的成长和人生感悟。而情景剧展示的方法则是通过剧本的编写,让学生自主参与演出,成为文章中描写的主人公,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文章中的具体情节,从而产生更加深刻的感悟。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对文章中作者的感悟有更加深刻和直接的感受。

不论任课教师选择哪一种方法,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方面,都需要考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有一句名言说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情景再现这种方法进行阅读能力的提升,也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从而产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为学生今后自主阅读提升自身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多角度涉猎文章,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除了小说、记叙文、散文等内容,说明文、剧本、新闻等文章类型也是语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内容。在语文阅读能力考查的过程中,除了会涉及到学生对成长和人生的感悟,还会涉及到学生对不同事物的看法和了解。由此可见,学生知识面的范围也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任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

在增强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方面,扩展学生知识面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尽可能多的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从而增强对大千世界的了解。任课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单独安排一节课作为学生的阅读课,为学生准备多种题材的文章进行阅读,例如每天的新闻报纸、微博推送的优秀文章、新出版的刊物、著名作家的不同作品、科学产品的研究报告、旅行日记、著作的读后感等,让学生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阅读,增加对世界的了解,扩展阅读的知识面,让学生对不同的事物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更多渠道进行阅读,对这个世界有更深的了解。这样学生才能在面对不同的文章时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作者的内容有着自己的深刻体会,从而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在学生了解世界的同时,也能够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取长补短,让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民族传统美德的培养贡献力量。

三、为学生讲解阅读不同类型文章的方法

新课改要求下的教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应试教育,而是本着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让学生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无论是在考试中还是在日常的学习和阅读中,针对不同的文章学生都需要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从而让自己能够迅速了解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感悟这篇文章。接下来,笔者将针对两种常见类型的文章的阅读方法进行介绍。

首先,在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到最多的文章类型就是记叙文,记叙文往往是针对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个特定的人或者事物进行描写,让每一个人都能够通过这篇文章对作者所描述的内容有所了解。在阅读这种类型的文章时,题目和开头段是点明文章主旨的关键,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把握了作者所写内容的方向,再继续进行阅读能够让学生不会偏离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从而正确把握文章主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方法

提高初中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不容忽视。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会注重学生的阅读教学,但是存在着一些误区。例如,教师占有绝对的地位,学生只能懂得文本内容,没有形成自我的感知和体验,这样一来,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很难得到提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探究式教学方法也被初中语文教学提上了日程,下面笔者主要分析几点感悟: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让学生带着兴趣自主地投入阅读教学中,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现代教师的真正教学本领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丰富的教学内容,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关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设计出比较愉悦、宽松、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情境,努力营造出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将课堂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交流、互动、动手、探究,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自我感知。例如,在学习优美的古诗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诗句,或者通过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加深对诗文的理解。第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诵、朗读,让学生有感情地融入文本情境中,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意境、气氛和语言环境,理解作者的情感经验。

二、带领学生品读文本,增进学生对文本的体验

初中语文教材中具有一些富含深刻哲理和深远意境的文章,更会接触到一些比较优美的诗文和篇章,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增强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首先,教师要通过朗读、默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精读、赏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开发智能。在各种阅读形式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交流,并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读出文本中的情意。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探究文本的方式方法,并通过小组讨论、体验交流、话剧表演等多种课堂组织形式带动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和理解文本,增进体验和感知过程,并掌握阅读文本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时代语言较为浓厚的文章,如鲁迅先生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了解作者生平背景、语言风格、语言特色出发,然后深入到具体文本的理解中,这样一来,学生以后遇到鲁迅先生的文章,就会更容易地理解了。

三、实行探究性提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初中语文的探究性方法可以通过探究性问题来表现,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不断思考、探究和总结,形成一套自己的探究方法,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实行探究性提问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时机,一般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就要积极肯定学生的答案或者在适当鼓励之后纠正学生的答案,让学生的思考兴趣继续保持,从而继续思考和探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营造具有探究性意义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在学生回答完之后,又要通过步步深入或者一题多变的方式让学生的思考潜能得到发挥,让答案不断得到完善和充实。当然,因为知识水平或者生活经验的原因,有些学生对于思考和回答问题有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有计划性的引导和启发,或者设置成几个小问题,让学生不断探究得出正确的答案。此外,实行探究性提问的课堂模式,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不断发现、探究新问题,形成较强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质疑作为学习重要性的一个部分,特别是在创新能力备受关注的今天,理应得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情境,通过保证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为质疑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观点要慎重对待,不仅要肯定这种想法,还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思考、合作、互动等方式解决好质疑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的质疑精神才能得到不断发扬,质疑能力也才会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薛华丽.初中语文精读课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谈记承天寺夜游两次不同教学设计比较尝试的体会[J].语文学刊,2008(20).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篇9

一、自主阅读,体味文本人文内涵

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即一种师生之间及其与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生命对话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教学与语文素养培养关系十分密切,它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价值和功能日益突显。阅读教学实质揭示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有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生活经验,以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参与到文本对话中,才能感悟到作者的感受、情感,感悟到整个作品的风格和情调,感悟到文本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从而达到移情启智的目的。

语文教材每篇文章中,不仅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科学知识,还渗透了生动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在阅读文本中获得一个个让人情感激荡的形象的意境,品味一幅幅让人赏心悦目的风景和画面,把握作品的底蕴,其人文素养也就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阅读中得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可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运用阅读策略以及个体所具有的独特情感体验、价值观和独创性思维,获得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发展。

二、走进作品,体验作者情感世界

阅读的本质是要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上理解其精神内核,即以作品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意味隽永的作品都充满了生命的玄妙和机智,是灵与肉、形与神的有机融合。只有让学生的灵魂钻进作品的怀抱,才能品尝它的滋味、呼吸它的气息,才能得以把握它的内在价值。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全部的情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客体的生活变成主体的生活,客体的存在变成主体自身的存在。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任何作品都负载着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是创造性灵魂的表现形式。但由于人类情意的丰富性,并不是一切都能实现意到笔随。对于这种语言的缺失,在口头交往中还可以借助神态、体态的变化,或当面询问而得到适当缓解,在书面交往中作者或只能留出些许诱导空间,或只留下一串延伸的概念符号,这就为读者提供了解读的契机。每当此处,教师要在吃透作品的基础上,模拟作者、充当作者,接受学生的咨询。这里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教师要教学生反复阅读作品,从作品中获得启示,产生悟性。

三、尊重学生,注重文本解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学生只有去积累、去理解、去体会、去感悟,才能增加文化内蕴、提高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头脑里的文本,这实际上是对人的尊重,对学习者的实际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的尊重。教学中营造的民主氛围更是让人欣喜,因为在教学中对人格的培养是最重要的。

四、尊重文本,语言描绘美感内涵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篇10

【关键词】初中藏语文教学模式

自主性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中学生的主动学习藏语文和运用藏语文知识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自知识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体会,促使中学生阅读能力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自主阅读教学过程中则应当将学法的指导作为主线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逐渐领悟到自主性阅读的真正内涵所在,使这种藏语文自主性阅读之法成为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的金钥匙。

随着藏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藏语文教学模式正在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冲击,特别是藏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成为藏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谁要想在当今藏语文教学天地中占有一席之地,所教的学生在藏语文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就必须大胆地进行藏语文教学改革。所谓教学改革就是对所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更是藏语文教学思维理念的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藏语文阅读教学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我们所倡导的藏语文阅读教学会对学生的将来发展要求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传统的藏语文阅读教学法能真正适应藏族地区学生将来的发展要求吗?当前的初中生需要什么样的藏语文阅读训练呢?

1.学生自主性阅读

在藏语文教学的改革浪潮中,我们的藏语文阅读教学又将何去何从呢?我们只有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藏语文教学工作与时代同步,在藏语文阅读教学中适当引进各种时尚的元素,让学生在藏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学习藏语文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藏语文的兴趣,养成阅读文章的好习惯。因此,学生自主性阅读顺理成章地成了我们藏语文自主性阅读教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会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至理名言都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

2.实施藏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策略

新课程标准也给藏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藏语文新课程的实施需要丰富多彩的藏语文阅读教学,让课堂上学生自主与创新的精神得到张扬,层出不穷的新的授课方式,使藏语文阅读课重新出应有的生机。在日常的藏语文阅读教学中,我正在尝试着用新的藏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代替过去的传统藏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教学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我这里所讲的藏语文自主阅读方法的精髓在藏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文本,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文本,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文本,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文本,在新的藏语文阅读方法面前,作为教师该如何进行因教材而施教呢?

2.1让学生做一个生活上的有心人,在自主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去发现有价值的东西。经典著作中很多地方(立意、构思、语言、创作手法)都值得我们琢磨和借鉴的地方。就此,我会从一些极其简单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去发现文章的精妙之处,然后根据课文的文体特点,先让学生自己去朗读课文,再试着去分析课文,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哪怕是一些幼稚的看法甚至是错误的主张,也不要打击他们,只是在表扬的同时要正确引导他们如何走向真理的殿堂。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加以方法上的指点。在教师指导和推荐下,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