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与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2:58

初中语文教学与研究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有效参与

初中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应用性等特征,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必修课程,其课程地位毋庸置疑。但是由于有的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多数情况下都是“满堂灌”,学生能够获得的亲自参与、积极互动的机会相对较少,所以很多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提不起精神,学习状态不够积极和高效,从而影响了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对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对自身教育角色进行准备定位,充分保证学生的参与权、自,构建初中语文和谐课堂。

一、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欲望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参与热情,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以讲授式、填鸭式、灌输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增加任务驱动法、合作互动法、多媒体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并且要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进行灵活运用。这样可以激发出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自身在语文课堂上的参与欲望和探学习欲望,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在初中语文“《论语》十二章”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不要单纯要求学生对文章中的语文进行强制性的背诵和记忆,这样会让学生陷入“被动学习”的误区,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合作互动、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要让学生边学习、边理解、边记忆、边应用,积极参与到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对于“吾日三省吾身”、“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语句,都可以指导于学生具体的生活与实践,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才能更好的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勇于参与

在初中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毕竟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很多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以及主动参与缺乏足够的自信,尤其是在面对比较严厉的教师时,科学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会更加薄弱,课堂学习注意力、学习热情的保持常常依赖于教师的强制教学措施。因此,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把握住课堂教学引导的有利契机,加强对学生参与性学习的引导,确保各项活动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出宽松、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降低或消除学生参与语文教学过程的心理负担。例如,在初中语文《曹刿论战》的教学中,由于很多学生文言文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参与热情不是很高,此时语文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就要贴近学生实际,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如采取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别扮演鲁庄公、曹刿、乡人等人物角色,对文中的精彩对话进行真实演绎和再现,当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理解后,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论战”,这样不仅可以营造出平等、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勇于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在互动与合作中实现共同进步与提高,促进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教师要为人师表,注重对学生参与的正确引导

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相对较弱,所以很多情况下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有效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这实际上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教育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初中语文教师要树立起“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发自内心的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与学生做朋友,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消除学生对教师的过度敬畏,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喜欢上语文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努力以及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其次,对于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有效参与,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进行积极的引导,而且要做到方法得当,保护好学生的参与兴趣、探究欲望和个性化思维,不要压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保护好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热情,这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将会大有帮助。再次,初中语文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互动合作学习,这是因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参与,不是学生个体的独立行为,在很多情况下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行为,所以初中语文教师积极构建和谐课堂,为学生的合作式参与、互动式参与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氛围,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互动学习的良好意识。例如,在初中作文教学的评价环节,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相互评价活动中来,让学生给其他学生的作文打分,而参与打分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发现错误和提升自己的过程,课外一举多得。

四、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参与,是贯彻和落实生本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所以语文教师必须积极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职能,充分尊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最终顺利地完成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参考文献】

[1]顾雪龙.“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J].语文学刊,2014(01)

[2]陈春梅.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成才之路,2010(05)

初中语文教学与研究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7-0067-0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与灵魂,它是字形、字音、词义、语法、修辞、逻辑教学的载体,也是写作教学的“源头”与“活水”。无论是提高自身素质,还是为中考做准备,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都尤为重要。

一、改进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理念是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所进行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章学阅读教学法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朱自清、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提出并实践过的教学方法,在现代语文教学的草创时期,无疑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面对新的教学现状及学生学情,要实现学生阅读教学效率的持续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有必要对这一阅读理念进行改进。新课改要求初中生做到“三读”――自读、研读、扩读,三者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缺一不可。此外,在课标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中扼要阐述了“如何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这一新课题,其目标主要是想通过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来拓展思维空间和提高阅读质量。

笔者认为,无论学哪一门学科,首先就应该认清学习的目的,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呢?就理解方面说,学习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掌握一种技能。那么,从学习语文上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概括地说,一是阅读,二是写作。其中,阅读是吸收的事情,通过阅读了解作者的心声,得到他们的经验;写作是表达的事情,是通过写作吐露自己的心声,显示自己的经验。每一个学习语文的人都应该清楚:掌握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这就是学习语文的目的。

二、提高阅读能力的策略

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呢?最基本的就要靠教科书。“课本是例子”,对待教科书上的例子,关键在读,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要提高阅读能力,就必须多读,读得越多越好。但如何读很重要,包括精读和泛读两种,二者中精读又是关键。

1.精读

(1)精读的概念。何为精读?叶圣陶先生在40年前就对精读有过精辟的论述:“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更紧要的还在于多所比较、多所归纳、多所揣摩、多所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易放过,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发掘书文的蕴蓄,也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养成用字造语的好习惯,下笔不致有错失。”从叶老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浮光掠影地读文章是不行的。

(2)精读的注意事项。首先,要在字典和辞书的帮助下把文章中生字、生词的意义弄明白,要结合句子内容,看看这个词语在句子里应当怎样解释,并弄清楚为什么用这个义项而不用另外的义项,或再进一步思考,学过的词语中有没有与这个词相同或相近的,它们具体应如何运用,这样才算是真正掌握了。但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有的学生认识生字、生词时不求甚解,甚至有时望文生义,结果导致其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用词不当的现象。

其次,要精读文章的句子。精读句子首先要学习句法,它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从句子的语法结构判断它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单句,就弄清其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如果是复句,则搞清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如此长期坚持,就可以掌握常用的句式,并将之运用于写作中,从而提高写作水平。②要注意文章造句方面的特点。如这篇文章中长句多还是短句多,并结合文章体裁思考为什么多用长句或短句;单句多还是复句多,从文章内容思考为什么多用单句或是复句。此外,还要思考文中的句与句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句子之间有没有用关联词,等等,只有这样,体会才深刻。

再次,理清文章的结构。①要弄明白作者的思路,看文章的几层意思,即传统的段落划分,这直接涉及思路问题,只有把段落划分正确了,才能搞清作者的思路。②看段落与段落之间是如何自然过渡的,有没有过渡性的句子或段落。③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采用的哪种方式。④注意文章的写作技巧,是倒叙还是插叙,是双线还是单线,是单一运用表现手法还是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情节是波澜起伏还是环环上升。只有把文章的结构研究透彻,才能“发掘书文的蕴蓄”,并逐渐养成遣字用语的好习惯。

2.泛读

泛读是相对于“精读”而言,它主要追求阅读速度,只需对作品有大概的理解即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够学习、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品味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学生只有广泛接触各类文学作品,才能在阅读中达到这一目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具有创新性的教学设计,有效引导学生掌握泛读文章的技巧。

(1)根据自身兴趣进行泛读。在紧张的初中学习、生活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首先提倡他们进行个性、爱好的探究性阅读。也就是说,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少干涉甚至不干涉其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泛读作品,学生就能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进而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初中语文教学与研究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本土文化融合

一、初中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融合的界定

初中语文教学从阶段上来划分,指的是七至九年级的语文教学;从内容上看,它包括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如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写作教学和综合学习教学等。而本文所要阐述的正是初中语文教学,如何与本土文化进行融合。所谓本土文化,指的是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它既有历史传统的沉淀,也有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它是一代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劳动中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如在我们新塍就有桥文化、墙门文化、弄堂文化、明清老房子文化;文人文化;还有许多本土文化活动,如闹元宵、三月半行香等。如巧妙地将这些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本土文化与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相融合,学生们定会认识到:“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的丰富内涵。

二、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融合的途径

将初中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融合,其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两条:一是直接融合;二是间接融合。

(一)、所谓直接性融合,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文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渗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凡做过语文教师的,都深感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正因为如此,有的搜肠刮肚,寻思课堂导入的切入点;有的频频翻书,查找课堂导入的切入点;有的祈求网络,搜寻课堂导入的切入点。但我觉得还是《诗经》说得好:“伐柯伐柯,其则不远”,用本土文化作为课堂导入的切入点,乃是一种便易而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二)、间接融合,是指通过组织学生走访、参观、听讲座、印发地方教材等形式,使学生感悟本土文化特色,领略本土文化风味,透析本土文化与当地的自然、社会、历史及其百姓生活的关系。

新塍镇桃园小学钱宝云先生经过多年的走访、拍摄,编就了《桥韵》一书,所研究的是新塍镇范围内的形形式式的桥梁。因此,当我们要教八年级第三单元时,我邀请钱老师走进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向学生介绍新塍镇的桥文化,以增进学生对《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提供课程资源,并启发学生,让他们懂得学习与研究是共存的,“时时留意皆学问”的道理。同时,我还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我镇老宅、墙门等古老的民居文化。

三、教学内容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形式

1、图片融合。我镇历史文化积淀颇厚,特别是明清两代流传下来的老房子、老弄堂、古墙门,颇有特色。

如果我们能将这些图片通过多媒体传达给学生,并提出如下问题:

为什么我镇老房子多建风火墙?

你知道圣堂弄的来历吗?

从墙门匾额“孝友传家”中你可以探究到这个丝绸商行的老板应该是怎样一个人?

为什么匾额题名为“鹿洞渊源”?它与宋代大文豪朱熹有联系吗?

我想这实在是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流――“到民间采风去”的极好素材,学生采风归来,定会产生教师引而不发,学生却滔滔不绝的课堂效应。如因势利导让学生进而写成作文,学生往往会落笔泉注。

2、语言融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推广普通话,另一方面不应忽视语言的地方色彩。当我们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时,常常会说:某某散文的语言富有地方特色,某某的小说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因此,当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有机的融合富有鲜明地域色彩的新塍方言,这哝哝的吴语一定会使你的课生色不少,情趣横生。

3、掌故融合。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掌故,而这些掌故正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鲜活的课程资源。这正如本镇盛同枝老先生所云:“一国家之文献、掌故,一国家之粹也;一乡之文献、掌故,一乡之粹也。粹如灵魂然,如精神血气然。”而我们新塍古镇,历史文化悠久,本土掌故犹如宝葫芦瓶里的圣水,取之不尽。

4、史实融合。新塍镇文化历史悠久,史实材料丰富,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加以有机融合,这不仅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还会增强学生对这片故土的深厚情感。我在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时,就融合本镇郑熙任顺义县令时的怒言:“此国家求贤之始,当凭文取士,且寒士苦况,我备尝之,夫岂可贪贿赂屈真才乎?”骨头之硬,刚正之烈,与闻一多先生宛若一人。他们所面对的事情虽不同,闻先生怒斥的是特务暗杀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郑熙怒斥的是顺义县衙内县试时富置榜首以索重礼的舞弊行为,但所伸张的都是正义。这两件事有机融合起来,使学生受益匪浅,许多学生为本镇曾出过这样的县令而引以为豪。

四、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融合的意义

1、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生于斯又长于斯的初中学生,对于家乡的本土文化虽有所了解,但大都较为浅显、模糊。因而,他们对家乡的情感可能比较宽泛甚至于淡薄。如何增进学生对家乡的情感,我想走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相融合路子,将会比较有效。当学生得知在本镇历史上有毛太守的清廉、倪伯屏与沈廷文的好学、郑熙正义之举时,定会对他们深感钦佩而自豪,进而促进学生对家乡的挚爱之情。

2、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的地方色彩

要使语文教学有特色,其方法是多方面的。其中,与本土文化相融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大多来自于本乡本土的,他们对当地的文化略有所知,如果我们为师的善于挖掘本土的深层文化,结合课文,施教于生,那学生们定会情趣盎然。好知之,不如乐知之,快意的语文教学,其效率是不言而喻的。它将使语文教学更富有地方色彩,并能提高效率而富有特色。

3、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可以更好地传承并发展地方特色文化

本人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可以更好地传承并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如我们新塍镇为了传承并发展地方文化,每年都要举行闹元宵灯会,如果我们组织学生参与,定会学到不少东西,而它们一旦与我们语文教学相融合,学生会感知地方传统的独特意义。并将它扎根于学生心田,那么更好地传承并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便有了希望。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值得我们加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诗经》

初中语文教学与研究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问题分析;解决对策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分析

1.创新意识不够

现如今,存在一部分学生,其作文写作存在严重的过度模式化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是由作文教学模式所导致的。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时,会选择一些优秀作文当案例,分析这些作文的优点,鼓励学生以此为典型,完成作文写作,从而使很多学生在学习与模仿中,对优秀文章中的语句过度引用,甚至会不厌其烦地使用同一个素材,这种大范围不断重复的写作,缺乏学生自己的思考,更没有新意可言,只是语言结构变换了一些。这便会导致阅卷老师在阅卷时,看到的文章大多相似,很多文章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模式化写作,使学生的作文缺少自己的情感。

2.与现实生活脱轨

离开生活创作,便显得枯燥、乏味,因此,现实生活应当是写作的源泉,是优秀作文的灵魂与生命力。然而,很多初中生写出的作文,仅仅是应付考试,基本上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大。为了使写出看起来更为优秀、更为规范的作文,学生不惜背诵大量的名言警句,背诵大量的名人故事,写出来的作文一大堆道理,与现实生活存在距离。由很多初中生的作文可以看出,大致方向就固定的几种,写出来的作文都是大道理加素材堆积,作文内容严重缺乏创新性。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想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完成写作,并传授一些写作技巧,使学生的思想与生活体验在作文中得到最大限度展现。

3.写作状态不佳

好的写作状态包含两部分内容,分别为好的写作环境与正确的心态。然而,很多教师与学生都对文以载道过分关注。他们在写作时,总是会对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等情节过分关注。当然,写这些内容并不是一种错误,然而,这些方向涉及的内容过于重大,层面广,初中学生的境界达不到,因此写这些内容会加大他们的压力,使他们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让学生觉得写作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困境的解决对策

1.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针对创新意识不强对初中作文教学产生的影响,需要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化解。对于很多教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书的教师来说,他们的教学方式已经形成,难以根据时代的变化随机应变,所以应做好创新工作。对于刚毕业的教师来说,因为受阅历不足的影响,难以在作文教学时,对其创意做到灵活运用。因此,要想搞好初中作文教学,需做好语文教学师资团队的建设工作,做好师资力量的培养工作,不管是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还是刚毕业的教师,都需要培养创新意识,并在教学中做到优势互补,让每一位教师的优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

2.加强自然灵感获取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因此,教师应当做好学生观察与思考能力的培养工作,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对生活中的素材有效运用,从自然中获取写作灵感,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写入作文当中,将生活经历融入作文当中。同时可以让学生写一些生活类的题材,教会学生描述生活的同时,让他们将真情实感融入创作当中。

3.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新课标鼓励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因此,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个性,避免采用陈旧的教学模式,打破思维定式,让学生写出创新、写出新意。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先明确目标,确定是采取讲评为目的,还是以指导为目标来指导写作,目的不同,教学的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别。在目的确定之后,结合现实条件,做好学生写作思维的拓展工作,让学生在写作中融入自身感受。此外,还应当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放松身心,不过分限制写作的题材、时间及内容,让学生真正做到自由发挥,喜欢什么题材、内容,都可以此为基础开展写作,从而使学生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做好个性及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使其写作积极性得到有效培养与提升。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作文一直令教师与学生感到头疼。针对初中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教师应当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结合新课标要求,完成对出现问题的有效解决,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桂丹青.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2).

初中语文教学与研究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化

美感在现代美学中被认为是一种对生命体验的感觉。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文本不断地真诚碰撞、对接和交融,能够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思想,逐渐增强学生的表达,促使内在生命与知识的和谐,对文本赋予生命的灵性,在文本学习中感悟生命,慢慢领悟文本内涵。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品读应引导学生以审美化姿态进行,升华生命精神世界,构筑内心的诗意境界。

通过对美的鉴赏和感受,对文本意义进行富有创意的构建和生成,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高尚道德情操和高尚人格心理的目的,从而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化的意义

1.提高审美评价能力

比如在《秋天》一诗的教学中,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范读,刻意突出鲜明的节奏和谐美的韵律等诗歌特点,引导学生静心感悟诗歌所表现的意境,进而沉浸其中流连忘返,认真聆听诗人的内心情感,闭上眼睛感受乡村秋景,欣赏脑海中出现的绚丽多彩的画面,对诗人内心不一样的秋天进行感受,体会渔民的悠闲和快乐,分享农民丰收后的喜悦等。

2.培养审美情感

比如在《沁园春·雪》的教学中,通过对其中充满情感的字或词进行感悟,如“蜡像”、“舞”、“银蛇”、“驰”等,充分感受文字的跃动,体会北国冬天的壮美,感受那扑面而来的生气。学生在这些字词的引领下自然会积极思考,脑海中自然会跳出美丽的北国冬天的风景,不仅顿悟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体现,更能感受到作者豪迈的情怀和博大的胸襟,充分感受到作者气吞山河、涵盖天地的磅礴气势,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就充满了力量,激励了学生的斗志。

3.文本意义建构

比如《春》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在经历熟读、理解、创造的过程后,语言文字再不是简单的文字,在学生脑海中不知不觉地就变成了美丽的画卷,展现了一幅幅多彩的画面,促使学生萌发了热爱生活、亲近自然、感触生活美好、憧憬未来的愿望。要建立学生与文本的沟通渠道,充分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文本的意境,感悟生活人情美、自然风光美、生命张扬美。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化实践策略

1.营造审美氛围

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所表现的精神世界,才能够产生心灵与文本的碰撞,进而才能够发出感悟美的火花。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资源,尽量创设相应的审美氛围,对作品美的意境进行充分的展现,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促使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在学生内心深处产生共鸣,感受作者情感,领悟内在审美意蕴。

2.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能够帮助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自由翱翔。想象力和联想力是审美体验能够实现的基础条件,所以在审美性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充分体验意境的美丽,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促使情感和认识的相互统一。

3.引导学生感悟和品析

在文本中总是倾注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在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之间都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通过对这些美的感悟,就能够进入美的世界。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让学生去不断揣摩品味,去鉴赏美、品析美、发现美;同时启发学生感悟作者的情怀、情愫、情思,进而理解文本的内涵。

4.引感共鸣

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美的事物对人的心理功能进行调动,从而激发心理情感,使得学生产生共鸣和感悟。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阅读,以自己的情感经历去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浸染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意境,实现悟情、赏美、读文过程中的情感共鸣,提高情感体验。

三、总结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促使学生深入体会文本内部世界,对其中所蕴含的美感进行提炼和发掘,从而获得强烈的、深刻的精神需要和审美需要的满足,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圣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化实践探索[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2,9,(2),73-74。

[2]李秋喜浅议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J].考试周刊,2013,18,(1),183-184。

初中语文教学与研究篇6

关键词:创设情境;引导和鼓励;联想和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242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有效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落实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改变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现状,激发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效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体系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破除学生对书本与教师的迷信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以学生没有问题作为一节课的追求,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既是问题的提出者,又是问题的回答者,结果使学生丧失了问题意识,学生只迷信于书本与教师。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要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需要改变这种局面,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问、爱问、善问。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处于成长中的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如果能以此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引导和组织学生以解决问题为线索,展开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相互的讨论与协作中大胆质疑,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就会在问题中形成自己的观点与思维,从而形成敢问、爱问、善问的问题意识。在进行《背影》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课文时,设计了如下一个问题:课文中作者共有四次流泪,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学生有了这样一个简单而明了的问题,阅读时就比原来细心和认真了许多。当学生结束阅读后,进行合作探究时,相互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同一个问题竟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很显然正是由于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创设了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有效地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才会提出许多不同的观点。

(二)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缺少问题意识,并不是学生不能够提出问题,而是在教学中缺少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教学实践表明,无论是什么层次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中都会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时尽管是幼稚与不成熟的,但教师一定要加以正确地引导和鼓励,而不是简单地予以否定和敷衍,让所有能提出问题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肯定与鼓励,从而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与深入,只有这样才能打破那种学生迷信书本与教师的状况,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应有的培养与发展。

(三)要善于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问题,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有时候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够提出问题,看似是学生没有问题,其实是学生的问题太多了,但又难找到一种突破口,无法用自己的语言和能力表达出所要提的问题。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表明,只有教师所设置的问题与学生的能力与水平相“接近”时,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学生才能解决相关的问题。此时,就需要教师设置一些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问题,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产生认知欲望,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在积极的思维中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发散思维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缺少问题意识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缺少质疑精神,对于一些问题总是受到一些“定论”和“已有观点”的影响和束缚,不能主动地将自己的一些思想与观点表达出来。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新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树立一种质疑精神,更多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教学中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培养学生质疑精神与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总是力求对问题解答的统一性,总是想方设法地把学生引导到现成答案之中,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与看法,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会缺少问题意识。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与质疑精神,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别人的观点与看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文本,又是进行研读的对象,更是培养质疑精神的素材。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教材中一些问题进行质疑,提出不同的观点与看法,积极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在进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的教学时,当读到“金秋十月……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似一道绿色的长城。”一段时,一个学生在去年刚游览过额济纳的胡杨林,知道每年10月胡杨林的叶子应该是黄色的,怎么会是绿色的,认为课文中将“金秋十月”的胡杨比作“绿色的长城”不恰当,这种观点很快就得到了其他同学的认可,认为肯定是作者的写作有误。当教师在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与研究后,肯定了这位学生的问题与观点后,其他学生对这位学生发出了敬佩的眼神,这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经常会提出一些类似的问题与观点。

(二)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联想和想象力的激发,培养学生质疑精神与问题意识

联想与想象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重要的因素,当学生有了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后,其问题意识就会明显增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的激发与引导,让其在联想与想象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问题与观点。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课文在皇帝听到百姓说出实话之后就结束了。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游行结束后,还会发生哪些故事,学生一定会提出许多不同的观点与看法,甚至还会为此而争论不休,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空间的提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才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黄海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9(34).

初中语文教学与研究篇7

关键词: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尝试利用综合性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独立的教学方式,其特点主要有综合性、活动性、实践性、开放性以及参与性。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开展一系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充分开发有关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1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独立的教学方式。它将课程的内部结构整合成基点,重视的是语文课程与别的课程的融合,并且将语文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此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2.1综合性

综合性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最基本的特点,它包括了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与实践的综合,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课内与课外的综合,语言能力与其他能力的综合,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但是无论是什么的综合,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2.2活动性

“活动”是综合性学习的表达形式,也就是学生的实践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取一定的经验。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以及相应的实践机会。在活动中,教师不是权威的象征,而是一个参与者,以指导的方式进行相应的教学。

2.3实践性

从学习状态上来说,语文的学习主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总结相关的经验教训,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在开展实践活动时,要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利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2.4开放性

开放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内容的开放性,就是突破教科书的束缚,使之接触到更多的知识领域;二是时空的开放性,即时间、空间,这种方式就是突破教学时间以及地点的局限,选用灵活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2.5参与性

语文的学习建立在很多智能的平台之上。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提倡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在学习中,教师及时给予帮助,为学生解决一些目前他们还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参与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多多交流,加强相互之间的理解。

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体系

3.1显性目标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显性目标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2隐性目标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隐性目标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陶冶情操,二是端正态度,三是学会审美。

4在写作教学的基础上实践综合性学习

4.1实施原则

在实践综合性学习时,一定要遵循三大原则。一是加强生活体验,重视个人体会。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并且观察生活,以此来形成自己的体会,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二是开展多元化的全面发展。要想提升写作能力,就要保证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并且要多方面了解信息。三是稳步发展。提升写作能力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实现的,一定要有一个过程。

4.2实践优化

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完成写作任务,同时加强情感的交流。其次是提倡团结合作,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写作方向,一定要阅读一些课外资料,通过生活实践以及生活体验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进而增加自己的内涵。最后是学习写作技巧,改进书面表达方式。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5在口语交际教学的基础上实践综合性学习

5.1实施原则

在开展实践活动时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培养思维能力。针对一些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讨论,发散思维,进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思维模式。二是引导学习热情。在口语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三是因材施教。在口语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使每个学生均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

5.2实践优化

首先要营造一种活跃的气氛,让学生有发言的欲望,进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次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话题,让师生共同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最后是改进课堂的教学结构,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可以在一个放松的环境中学习,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张华,等.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初中语文教学与研究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整合与运用

推进信息技术拓展了教学内容,激活了课堂,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怎样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一、在新课理解探究中运用信息技术,引起情感体验、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新课的理解探究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若能在这个环节中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就可以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为目的,就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更加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如《斑羚飞渡》一课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老斑羚要用自己的身体为小斑羚做“踏板”,这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飞渡,是课文中最关键的情节。在组织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又从网上下载了用flash制作的课件,动画式展示了斑羚飞渡这悲壮的一幕。小斑羚顺利飞渡之时,正是老斑羚跌落深谷的那一刻,小斑羚连续不断的成功飞渡伴随着老斑羚令人心碎的咩咩声,令孩子们惋惜不已,他们的心灵为老斑羚们无私的牺牲精神所震撼。这种惊心动魄的效果是单纯用口头语言描述所无法得到的。

在教《海燕》这首散文诗的时候,考虑到教材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学生比较难于把握持的主题。可采用多媒体循图入文:让学生观看海燕在风卷云集的海面上高翔的画面,感受到海燕矫健、勇猛、不畏、勇于搏击的雄姿。同时,播放朗诵录音,用形象的图像和富于感染力的音乐语言去调动学生感官,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法学法、优化作文教学

作文水平的提高,可以说是教师、学生面临的共同难题。寻找恰当的方法促进学生作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同仁可谓绞尽脑汁,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收效甚微。怎么改变这种局面呢?赞可夫教给了我们重要的方法:“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追求的趋向,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如在学习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一文后,学生都沉醉于朱自清先生笔下充满盎然生机的春光之中,折服于朱自清先生秀雅清新、朴实隽永的文笔之下。借此契机我按季节播放了八张图片,让学生讨论不同季节、不同景色的图片的特征。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任选其中一张图片结合课堂讨论归纳的写景方法进行片断练习。这时大家兴趣高昂,有的翻课本、有的查笔记,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完成后,互相批改、展示。最后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基本掌握了写景的方法,实现了阅读教学与作文提高的完美结合。

传统地作文批改,往往是老师加班加点地精批细改,很少有时间让学生参与其中。当教师精批细改后发到学生手中时,由于间隔了至少一周的时间,学生对习作的要求已淡忘,毫无印象,往往只看等级,就是对评语也是仅扫几眼,效果可谓事倍功半。再加上评析方式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主动性很难充分发挥,学生作文能力很难提高。我在作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中的实物投影,及时反馈学生作品,进行及时评改,解决了这一弊端。

三、运用信息技术,充实内容,扩大阅读面,为学生补充丰富的学习资料

信息技术的充分发展,使我们有机会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环境。巧设材料和媒体展示网上图片资料,开发网络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些语文学习资源。如教学《探索月球奥秘》一课时,我没有仅结合书本给学生讲接月球的知识、文化。而是指导学生分成兴趣小组上网浏览网页,自己动手查找相关知识,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网上查寻,合作交流,学生明白了非常多的月球奥秘。学生们通过网络,激发了学习兴趣,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料,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课内知识,而且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大阅读量,提高语文能力。如教学《背影》时,为学生提供作者朱自清的几张照片、生平资料,多位名人谈《背影》的文本资料,如教学余光中的诗《乡愁》时,借助多媒体平台师生合作,领会了诗人用四种意象寄托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表达出内心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之后,我又进一步拓展阅读资料,在多媒体上展示了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实践证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确可以在教学中起到拓展阅读素材,提高阅读能力的效果。

实践证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如果运用得好,那么把原来枯燥乏味、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生动有趣、形象直观,把有限的教学资源变得丰富多彩,有效地激活课堂。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使语文教学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与研究篇9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科书文化文献综述

语言与文化二者间一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完全掌握一门语言自然离不开对于其文化的了解,正是由于这样的关系,文化在外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英语教育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研究也对我国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初中英语教科书文化内容近十年研究概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将“文化意识”列为五大教学目标之一,文化不再只是手段而是目标本身,成为了语言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国许多学者都围绕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进行了研究,对于初中阶段的英语教材中文化相关内容的研究主要从以下角度展开:

1.对某一版本教材进行分析。赵菲菲(2015)等一些学者倾向于对某一版本的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探讨。此类研究一般先对文化进行定义,再通过文化分类对各版英语教材中的文化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分析,以评判该特定版本中蕴含的文化内容,并给出相应建议。

随着中外交流增多,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也逐渐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如郭静(2013)。通过对英语教材中的母语文化所占比例的量化分析,指出我国英语教材中中外文化失衡现象仍存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处理英语教材中的中外文化,仍旧是今后值得探讨的热点。

2.对多本教材进行比较分析。还有一些学者对多本教材进行比较,概括起来,此类研究一般有两种形式:

(1)横向比较。我国初中阶段的教科书采取一纲多本政策,现行英语教材之间在文化内容方面有何差异,这些差异对文化教学的开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会有这样的影响成为学界一些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如廖燕怡(2014)。

(2)纵向比较。自建国以来,我国采用过多个版本的英语教科书,不同时期的英语教科书中文化内容的配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于斐、宋蕾在其论文中通过对人教版01年、03年以及12年三版教材中的中西文化、城乡文化、民族文化的统计分析,对影响英语教科书中文化配置的因素进行归纳,并提出改进建议。

英语教材的比较研究从横向与纵向的角度入手增加了我国初中英语教科书研究的丰富性,对我国英语教科书今后的编纂、教育教学理念的改革都有着理论与实践上的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虽然现有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及不足,有待今后的研究探讨。

1.研究对象相对单一。虽然近十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初中英语教材关注的研究日渐增多,但远不及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的研究,且研究对象多集中在人教版和仁爱版上,其他教材鲜有涉及。研究对象的单一不利于更加全面地对现行初中英语教科书中文化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易造成初中英语教材评价的研究缺失,不利于今后教科书修订及改革的进一步实施。

2.研究框架不完善。现有研究中多采取先对文化定义,再对文化进行分类以探讨不同文化在教科书中配置问题,但是其文化分类标准仍有待商榷,有的只简单划分中西文化、有的则只探讨表层文化;还有一些研究其文化分类项目彼此并不属于同一层次。

三、结论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化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成长,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对教材中的文化内容的研究也应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其理论基础,加深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打破原有文化框架的束缚,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与国际视野。

参考文献:

[1]郭静.初中英语教材《新目标》中文化失衡现象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3.

[2]廖燕怡.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本土文化内容分析――以粤港两地为例[J].新西部旬刊,2014(17):59.

[3]于斐,宋蕾.初中英语教科书中文化失衡现象比较研究[J].海南广播电视大w学报,2013(3):128-131.

初中语文教学与研究篇10

关键词:国内;初中英语教材;教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46-02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行和推进,国内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多样化”和“一纲多本”的课改原则的引导下,针对不同年级、层次和地区的各级各类中学英语教材蓬勃发展。而与之相应的教材研究更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一、英语教材的属性及特点

教材是个含义多歧义的术语。查阅己有的文献发现,有关“教材”的定义不下十种,其中最广义的界定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而最为狭义的定义便是“教科书”,也称课本。本文中指的是其狭义概念。

(一)英语教材的属性

首先,既有工具性,又有知识性。英语是英语教材所教授的内容,具有语言的工具性。英语教材只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一种工具及手段。英语教材作为教科书又具有其知识性。它既有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知识,也有语法、词汇及语音的语言知识,同时还有对外国文化知识的渗透等等。其次,既有指导性,又有实用性。英语教材是根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进行编排的教学用书,是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英语教学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因此,英语教材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性。同时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也至关重要。英语教材的内容是从学生需要出发,材料和话题来源于现实生活,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充沛的练习活动。通过教学把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语言能力。

(二)初中英语教材的特点

相较于小学、高中英语教材,初中英语教材又有以下特点。

1.过渡性与终端性统一。首先,初中是处于小学和高中之间,所以初中英语教材更是小学英语教材向高中英语教材过渡的桥梁。其次,初中毕业标志着九年义务教育的结束,这就使初中英语教材必然地带有一定的终端性。

2.基础性与实用性结合。初中英语教材的基础性表现在加强英语的基础语言知识和基础语言技能,为初中毕业生走向社会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初中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体现在其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和结合,以满足毕业生以后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基本需要。

二、国内初中英语教材研究现状

(一)国内初中英语教材研究的内容

当前国内有关英语教材的研究主要是对现行教材的解释、说明或推荐,根据其所涉及的内容和范畴,大致可分为五大类。

1.教材发展概论。如王进军(2010)专门探讨了英语教材的发展,包括国内外英语教学,教材编写相关学科理论的发展,并结合案例分析,探索英语教材发展的规律、趋势及模式。张献臣(2010),曾瑛婵(2002)则是对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的发展沿革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概括总结了各阶段的教育背景及英语教材的特点。

2.教材的编写理论与原则。如王玉云(2008)从教材编写的角度研究初中英语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以期构建一个新的知识体系,为初中英语教材的编制和进一步的修订提供建议和意见。任丹凤(2003)则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论述了传统教材基本结构的特点和缺陷,分析知识系统结构与知识应用结构的理论。谢华均,宋乃庆(2003)探讨了新教材编写的教育理念。

3.教材分析与评价。刘道义(2004)依据教材编写要求和英语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从多个方面衡量和评价一套教材质量的高低。王艳娥,陈海蛟(2003)对国内外多个英语教材评估标准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重点介绍Vanelsetal的评估标准的实际运用。程晓棠(2002)分析探讨了教学大纲、需求分析、教材评价、教材取舍调整、教材编写等方面。许峰(2004)回顾了国内外的教材评估研究,通过分析归纳指出了教材评估研究的方向。

4.教学与教材。苏仁平(1999),李群(2006),秦志勇(2009),徐洁(2010)等探讨教学与教材的关系,其使用情况以及教学方法等。

5.教材介绍。胡壮麟(2000)介绍了《学英语》这套教材的编写体系及特点。张雅君(2004)论述了《新目标》的教材编写理念与思路、主要特点及结构和体例。

(二)国内初中英语教材研究的方法

1.理论研究。英语教材研究是英语教学论的一个分支,它与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不少研究者从教育学、心理语言学、交际语言学、语用学等视角剖析英语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体系、教学方法等,从理论上更深层次的认识教材。如张雅君(2007)从语言学理论的视野分析不同时期的初中英语教材设计的特征。安昌光(2009)则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英语教材编写的不足,以期对教材的编写提供借鉴。

2.调查实践。既研究者通过座谈、听课、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教材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及学生的反映,测评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程度,从而明确某种教材的优劣。如杨雪(2006),邓生艳(2007)等对某套教材的使用情况作调查研究,找出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对其更好地使用和改进提出具体建议。也有不少一线教师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对现行教材的教学方法、所存问题的探讨。如李群(2006),秦志勇(2009)等。

3.比较评价。很多研究者通过不同的编辑思想、编选方式、教材内容及使用方法等多角度的比较,或通过某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更深层次地认识各种教材,以提高英语教材的质量。如汤丽伟(2005)系统比较不同时期的初中英语教材,把握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尝试提出了对我国初中英语教材改革前景的展望。

三、分析与思考

近几十年来国内关于初中英语教材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不难看出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研究内容有待深入化。纵观相关成果,初中英语教材研究内容以研究教材与教学、教材分析与评价方面的居多,而研究教材理论与编写原则、教材编写问题探讨的则偏少。当前各种教材的蓬勃发展与教材理论研究的相对薄弱,这是极不相符的,同样也制约着我国初中英语教材向更高水平的发展。其次,研究方法仍需多样化。目前国内有关初中英语教材的研究方法中理论研究以个人经验总结、观点陈述、理论思辨为主,主观经验色彩浓厚,缺乏客观实证。调查实践的说服力和可信度还有待提高,以加深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初中英语教材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和材料。比较评价研究的方面更需多元化。我们不仅仅从教材的本身来分析评价教材,还需要考虑教师、学生、课程要求等等因素,以期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教材。再次,研究主体注重人文化。教材研究的焦点一直是教材本身或是教学主体教师,而从学生主体的角度来分析探讨教材的研究却很少。勿需质疑的是教材本身和教师角度在教材研究中是十分重要的。

综述所诉,有关于初中英语教材的研究内容上还需深化教材编写理论和原则的研究;研究方法上仍需改善提高,使其多样化、科学化;研究主体注重人文化因素,从学生主体的角度分析评价教材,从而丰富我国的初中英语教材研究,推动英语教材的完善,以促进英语教育改革的落实。

参考文献:

[1]程晓棠.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