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1:42

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篇1

相对其他国家,媒介素养教育这个概念引入我国还不久,大部分人还比较陌生,更不要说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机制。然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群体,处在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他们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机会少,在了解社会及世界、人际交往、学习课外知识以及娱乐等方面对大众传媒依赖度较高,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日益严重,甚至到了不可一日无网的地步。不可否认,传媒在为大学生提供知识和信息、娱乐消遣、人际交往、消费时尚等方面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在媒介素养教育空缺中成长起来的高中生一批批走进了大学校园,逃课上网、网上冲浪时的不道德表现、广告诱导下的高消费攀比、处事中滥用暴力等与媒介负效应有关的“失范”行为已呈现出来。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不可能对媒介采取一概抵制的态度,净化整个信息环境也不是一下子能做到的。要减少大众媒介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能单从媒介这方面入手,更重要的是要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当前在我国除北京、上海等少数高校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外,国内其他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寥寥无几。山东大学从2006年开始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通选课,受到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为山东省内高校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做出了有益尝试。根据2005年山东大学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小组对山东大学学生进行的媒介素养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目前大学生媒介素养主要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1、在媒介接触动机和行为方面,大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特点,大部分把了解信息、消遣娱乐作为媒介接触的主要动机。大学生接触媒介渠道更加多元化,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均有良好的驾驭能力,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媒介接触的新宠,但媒介消费还缺乏理性。

2、大学生对媒介道德规范认知还比较模糊,对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不甚了解,对利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侵权盗版行为虽有认知,但自律意识较薄弱。

3、在利用媒介资源能力和参与媒介成品制作方面,大学生对新闻、娱乐媒介工具较熟悉,但对学术资源工具的利用还相对陌生。在媒介成品制作和媒介工具选择上,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以及与信息技术相关学生的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专业。此外,大学生主动参与媒介互动的人数比例也相对较低。

4、在媒介认知和媒介批判方面,大学生对媒介类型、介质特点有了一定感性认识,但对媒介历史了解不够。大学生对媒介的商业属性有较清醒的认识,却对受众在传播中的能动地位认识不足。大学生能意识到媒介对自己知识结构、观点思维方面的影响,却相对忽视媒介对价值观等其他深层次的影响,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也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具有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也就是说,大学生不是通过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以及系统的训练获得媒介素养,而是在日常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的自觉感悟来培养自身的媒介素养,许多是盲目的、不系统的、不健全的。因而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情况,高校构建合理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并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就尤显迫切和必要。根据现状,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构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1、让大学生了解媒介类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及其介质特征,认识媒体类型(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及其运作体制(私有制为主体的商业化、公私并举的双轨制、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行),并且让大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制度下的媒体规范理论。

2、让大学生了解媒介节目形态(新闻报道、戏剧、纪录、综艺)、信息类型(广告、新闻、娱乐、教育),并且让大学生知道媒介信息制作过程中的“把关”机制、明白媒介信息不仅反映现实也建构着现实,增强他们对媒介信息的洞察力。

3、让大学生了解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等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策法规,避免他们利用媒介传播不良信息、购买盗版制品、侵犯知识产权、学术剽窃等行为。

4、培养大学生参与制作信息制品的能力,让大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媒介的操作技能,知道媒介信息制品的生产流程,提高大学生与媒体的互动和反馈能力。

5、向大学生传授符号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对媒介及媒介信息的批判力。让其明白媒介的商业取向、社会操控功能、媒介符号隐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以及对性别、族群、阶层的刻板印象。

以上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五个方面实际上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最重要的层次,一是让大学生了解媒介、信息及媒介的环境,二是让大学生了解自己对媒介的需要。掌握好这两个层次,通过这两者的相互作用基本可将大学生从一个相对盲目的信息受众逐渐培养成一个成熟、主动和理智的信息公民。

根据我国特殊的国情,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一是对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素质教育为依托,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拓宽素质教育的内涵,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我国高校学生对媒介的接触频率、接触时间、消费行为比较独立自主,此时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处在形成与发展中,无疑会受到各种媒介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着不可低估的力量,因此进行正确的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可发挥高等教育特有的制度化、强制性以及良好的持续性优势,可以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内容得到比较稳定的贯彻。对于大学生来说,利用学校和教师的权威性,系统地讲解和讨论媒介文本解读与分析的技巧,容易与周围同学形成共识,相互影响,以此达到有效利用大众媒介的作用。

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篇2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路径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与意义新媒介环境下的农民媒介素养教育初探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跨文化传播中的媒介素养教育新媒体视角下的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媒介融合背景下广告素养教育的兴起论新媒体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艺术教育论媒介素养教育新媒介下大学媒介素养教育初探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教师媒介素养的构成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探讨新媒介背景下高校教育类期刊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加强新媒介生态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网络新媒体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学生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论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国务院学位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eB/oL〕../2012-03-12.

[3]杨云兰;赵清明.教育硕士培养的问题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2).

[4]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5]肖润谋.研究生internet网站的建设与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6.57-59.

[6]参见李月莲.香港传媒运动:网络模式的新社会运动[J].新闻学研究(台湾),2002(04).

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篇3

【关键词】英国;青少年;媒介素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大众媒介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二课堂”。由于缺乏解读、辨别和抵抗媒介负面信息的能力,一些消极的媒介信息容易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这就迫切需要发展和提高青少年正确解读媒介信息和合理使用媒介的能力。20世纪30年代,为了保护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英国学者提出了媒介素养的概念。至今,媒介素养有多种不同的提法,著名学者霍布斯曾对此有过形象的比喻:“它是一个有着一千个名字的孩子。”[1]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定义,认为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2]它被誉为“信息社会的公民基本素质”“媒介世界的防身术”。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受众媒介素养的主要途径。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受众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受众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3]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为了使青少年适应复杂的媒介环境,世界各国都开始着力关注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以及拉丁美洲、亚洲部分地区相继开展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英国自1933年开始提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在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宗旨是把受众培养成能够积极地利用媒体,制作媒介产品,对媒介信息有主体意识,能独立思考的优等公民。[4]梳理和总结英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具有借鉴意义。

一、英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

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发起国家,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防御大众媒体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初)。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媒介产业飞速发展,大众文化日臻兴盛,报纸、电影、广告等的发展给英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为了捍卫传统文化,抵制大众文化的侵袭,许多学者主张通过培养公众的辨识和抵制能力来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抵制“低劣”的大众文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1933年,英国文学批评家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出版了《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一书,其观点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诞生。书中写道:“从某种程度来说,社会变化的最大动力是机械化,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也打破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因为旧的形式阻碍了新的变化。而且,机械化带给我们大批量生产的便利,已经被证实是标准化的,它使丰富的物质世界变得整齐划一。”正如他们所说:“那些在学校刚刚接受文化品位教育的年轻人,在校外却陷入赚取最廉价感情的竞争中——电影、报纸以及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和追求商业利润的媒介故事,所有这些都只是迎合低级趣味,灌输这样一种观念——用最少的精力,获取最直接的。”[5]利维斯首次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建议。书中提出,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中,倡导学校通过课程开展来提高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防范他们受到大众媒介的错误引导,帮助青少年抵制媒体的不良消极影响。利维斯一派的核心思想是文化保护,即保护本国的文化传统、文化语言、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带有十分浓重的保护主义色彩。这被认为是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起点。

第二阶段,欣赏大众文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这一发展阶段,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出现引发了媒介素养教育的一次重要转折。英国文化界开始重新审视大众文化,媒介素养教育的观点由此出现了根本改变,开始承认大众文化中也有正面积极的信息,不再只是要求学生具有抗拒媒介的能力,还要求他们具有辨别媒介的能力。1961年,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雷蒙德·威廉姆斯在其著作中否定了利维斯一派的观点。他认为,文化的表达是多元的,不应该仅仅被视为一种享有特权的贵族文化,既有高雅、贵族式的形式,也有日常生活化、大众化的形式。[6]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挑战,它标志着英国文化开始趋于平民化,直接引发了英国民主化运动的兴起,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这场运动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1964年,斯图尔特·霍尔和帕迪·沃纳尔在《大众艺术》一书中,提出了许多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和对策。同时,一批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大众文化影响的年轻教师对大众文化具有十分强烈的认识,他们将文化研究方法渗透到教学之中,依据学生的体验开展自发性的媒介教学实践。[3]自此,大众文化开始被英国社会认可,在学校的课堂教育中获得了合法地位。

第三阶段,解密意识形态阶段(20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英国社会开展了一场“媒介素养教育运动”。英国学术界率先提出了另外一种媒介素养教育观点——“屏幕理论”。倡导该观点的代表性组织是电影与电视教育协会,他们试图探讨如何将“屏幕理论”应用于学校的课堂教学之中。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莱恩·马斯特曼,他强烈反对利维斯一派带有阶级倾向的做法。在其论著《电视教育和媒介教育》中,马斯特曼认为:“符号学可以提供冷静客观和严密精确的分析方法,学生应该撇开自己的主观好恶,通过系统化的分析来发现、找出媒体文本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企图,将自己从大众文化的影响中解放出来。”[7]书中提倡利用媒介素养教育来消除学生的错误思想观念,具有保护主义性质。至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中学开设电影研究和媒介研究课程,英国媒介素养教育获得教育系统的认可,并在CSe(初中文凭考试)和o-leve(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增设媒介研究考试科目。[3]媒介素养教育正式成为英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

第四阶段,超越保护主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媒介素养教育逐渐摆脱保护主义,超越保护主义开始形成。超越保护主义,是英国著名媒介素养研究学者大卫·帕金翰对世界媒介素养教育的最大贡献,是对利维斯和马斯特曼以来的保护主义教育观念的超越,代表着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8]该理念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保护青少年不受媒介的影响,而是培养他们对媒介的理解能力和参与能力。1988年,英国开始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媒介素养教育被成功列入计划中。计划规定,媒介素养教育是英语课程的一部分,这大大提高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和关注度,使其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之后,英国教育部将媒介教育纳入正式的教学体系中,规定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必须接受媒介素养教育。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教育部决定开展GCSe(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这不仅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指导,也提升了媒介素养课程的地位。截至2000年,英国的大部分学校都开展了媒介教育课程,所有中学毕业生都被规定必须参加“中等教育证书考试”。英国教育部门通过设置系统化的课程与考试,力求达到“在初中阶段,学生能够理解电视媒介中的说服意图;在高中阶段,学生能够管理自己的媒介接触行为”[9]的教育目标。

二、英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与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较晚,卜卫等一批学者在1997年逐渐开始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研究与探索。作为世界上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理论研究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从上文可发现,英国媒介素养教育在实施之前,经历了一段长期的理论探索。例如,利维斯提出的“抵御大众文化,保卫传统文化”理念,大卫·帕金翰提出的“超越保护主义”等。这些理论探索成了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方向,为之后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而在我国,学者多将注意力放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方法上,很少从理论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特色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道路。因此,在找寻媒介素养课程设计、内容和形式的同时,学者还应该注重研究和比较西方的教育理论,从而发展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引导、监督和完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

(二)政府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讲,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公民素质教育。因此,政府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2003年12月,英国国会通过的《通讯法案》明确规定了通讯局所负的职责,推动了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首先,政府应制定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以保障媒介素养教育有法可依;其次,应加大对媒体的监管力度,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政府应学习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制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计划。此外,推广地域、教育经费、教材编撰、教师培训等问题,都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得以解决。

(三)社会力量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助推器。要想切实扩大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力,单靠学者和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开展离不开社会机构的支持,例如英国电影协会、英语与媒体中心等机构。同时,英国还拥有五大媒介教育网站:BFi(BritishFilminstitute);CentrefortheStudyofChildren,Youthandmedia;mediamatters;mediaSmart;mediaed(theUKmediaeducationwebsite)。英国媒介素养教育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社会教育的一部分,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学习的一部分。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中社会力量的参与度不高。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需要积极地发挥社会力量的强大作用,形成全民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模式,以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整体实施。

(四)师资力量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保证。教师在任何一项教育活动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同样如此,媒介素养知识的传授需要具备较好媒介素养理论的教师才能得以实现。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培训主要包括职前培训和在职教师进修两种方式。在英国,虽然很多学院都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培训,但师资数量和教学水平依然是困扰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一个难题。[3]目前,在我国的师范类院校中,师范生由于并没有接受正规的媒介素养教育,所以在现阶段培养专业媒介素养教师是很难实现的;而新闻传播院校的学生由于拥有一定的新闻传播专业知识,他们经过培训后能够从事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同时,在职教师进修也是培养媒介素养教师的有效办法。

作为一个世界人口大国,我国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通过梳理英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条漫长的探索之路。媒介素养进入中国才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这条道路必定更加崎岖。我们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紧跟时展,凭借学界、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配合与努力,相信能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道路。

[本文为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留守儿童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12CXw02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田中初.媒介素养教育离我们有多远[J].当代青年研究,2002(6).

[2]elizabeththoman.SkillsandStrategiesformediaeducation.London:CenterofmediaLiteracyofUSa,1992.

[3]王泽.英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历史、现状和新动向[J].中小学电教,2009(9).

[4]鲁楠.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参与式视角[J].新闻爱好者,2012(12下).

[5]F.R.Leavis,Denysthompson.Cultureandenvironment[m].London:Chattoandwindus,1933.

[6]Raymondwilliams.theLongRevolution[m].London:Chattoandwindus,1961.

[7]Lenmasterman.teachingabouttelevisionandteachingthemedia[m].London:ComediapublishingGroup,1975.

[8]秦学智.帕金翰“超越保护主义”媒介教育观点解读[J].比较教育研究,2006(8).

[9]庞嘉琪.信息爆炸时代的“养生之道”——媒介素养教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篇4

关键词:信息;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从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到近代的视听媒体,通讯卫星的使用,再到今天的信息高速公路,新媒体的出现和由此带来的信息生产方式的变化无不与人类教育和学习活动的每一次进步息息相关,媒体已不仅仅在影响着我们的文化,它已经成为我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与盛行,接触媒介成为当代青少年自由时间的主要活动内容。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自1997年发端以来,至今已经历了16年时间。当我们回首这段发展历程时,不能不感谢这一领域的先驱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卜卫和宋小尉研究员。2008年以后,研究这一领域的国内学者逐渐增多。2011年中国国内掀起了一个不小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热潮:一月,中国传媒大学申请设置的传媒教育硕士点得到批准。六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办的《媒介研究》媒介素养教育专辑出版。七月,《光明日报》公布了国家教育部的重点招标课题“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中标。十月八日,全国首届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十一日闭幕时,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院长蔡帼芬说,中国的媒介环境日益变得丰富,公民面对的信息越来越多,使得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工作势在必行。这种素养的培养应该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全国首个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网站在复旦大学开通。十二月,由国家七部委联合召开的“2011媒体与青少年论坛”在上海召开。我国第一本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著作《新闻・传媒・传媒素养》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上述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开始从最初的酝酿时期进入启动和发展时期。

一、媒介素养及其实质

目前对媒介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各大组织和研究机构对此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对媒介素养要领的理解为我们全面认识这一概念提供了广阔的视角和素材。

加拿大电影管理委员会对媒介素养的定义是:以提高个体对如下过程和原理的认识和使用为目的的教育:媒体如何工作,如何产生意义,如何组织,如何构建现实。

加拿大人巴里・邓肯认为媒介素养关注的是帮助学生对如下事物形成广泛而有批判性的理解:大众媒体的本质;这些媒体所用的技术;这些技术对他们的影响。更具体而言,就是增加学生对媒体如何工作,如何产生意义,如何组织,如何构造现实等问题的理解,并自然的运用这些知识。此外,媒介素养的另一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媒体产品的能力。

美国媒介素养协会在其主页上对媒介素养的定义是:媒介素养使人们在面对用图像、语言和声音呈现的范围逐渐宽泛的信息时,成为一个有鉴别和批判能力的人,一个有创造力的生产者或制作者。它是人的文化修养在媒体信息和技术中的熟练运用。包括使用各种媒体获取,分析,评价,交流的能力。

加拿大媒体教育专家trentthinktank于1989年在国际媒体教育会议上提出媒介素养是指通过各种方式解释,分析,评价和产生交流的能力。这个定义十分全面的概括了前面几个定义的内容,对媒介素养一词的界定简洁而准确,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定义。

关于媒介素养,著名的加拿大媒体教育家FatherJohnpungente提出了媒介素养的八个基本观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媒介素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各类媒体信息的批判性解读,二是利用各种媒体对信息进行创造性生产的传播。而以上所牵扯至各种能力都是为达到这两个目标而服务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理解各种媒体运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是媒介素养的这两个方面都有需要的,只有具备媒体运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解释,分析,评价和产生交流。

二、媒介素养教育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内容是把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电子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类媒体的权利交给少年儿童,帮助他们理性地辨别各类信息的意义,辨别媒体真实与社会真实,形成对媒体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提高对负面信息的辨别能力,并学习如何使用传媒、如何利用传媒发展自我。媒介素养教育被誉为“信息社会的公民基本素质”、“媒介世界的防身术”。相对于欧美国家及港澳地区,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理论探讨及实践运作的初始阶段。但目前来看,国内学界对此大致达成共识:媒介素养教育一般针对的是受者。因此,把传者素养和受者素养区分开来似乎没有这个必要。归纳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媒介素养的内涵应该包括认识大众传媒、参与大众传媒和使用大众传媒三个部分。

可以概括地说,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一种关涉掌握传媒知识、获取传媒技能、提升传媒素养的一种活动。它是针对在校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中,传媒素养的提高是传媒教育的核心目的和最终结果。

(二)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媒介素养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素质教育,所以对于接受这项教育的人来说,可以提高他们的自身修养。它使普通人掌握媒介传播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从而知道怎样运用媒介更好地为自己的劳动、学习、生活以及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服务,使自己真正成为媒介的主人,让其真正享受到信息社会的便捷与乐趣。

在中国,随着各种媒体的普及和空前繁荣,尤其是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青少年能够接触和使用的媒体日益增多,名种媒体信息更是良莠不齐,因此培养青少年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性解读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相关调查显示,自由时间经常从事与大众传媒有关的活动的(看电视、阅读书刊杂志、玩电脑、听广播等)青少年的比例高达75.2%,青少年网民占了网民总数的82.1%,北京、广州等地中小学生上网比例高达81.3%。这些数据表明,当代青少年媒介接触行为非常频繁,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社会学习和社会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有学者甚至认为,目前青少年对于社会的基本认识,对游戏规则的把握,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90%以上的影响是来自传播媒介。

在信息的海洋中,如何去认识、识别、取舍、利用、反馈和生产媒介信息成为必备的社会素养。尤其是青少年更需要这种媒介素养,因为他们缺乏成熟的认知能力,在海量信息前容易成为信息的奴隶,从而惰化自己思辨和梳理的能力;面对色情、暴力等负面消极的东西,容易被导入误区,受到腐化,影响身心健康。“媒体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学习者正确地读懂媒体,正确地使用媒体。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

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批判性的解读各类媒体信息并能够创造性的利用各类媒体为自己的信息传播服务。围绕这一中心,学生必须首先深刻理解媒介素养的八个基本观点,进而了解各类媒体的编制,特点等方面的知识,理解各类媒体的运作过程,在具备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一些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并浓度用适当的媒体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让学生从学会问问题入手,通过问题进一步的挖掘媒体信息更深层的内涵。在这一点上,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的elizabeththoman提出了适用于一切媒体的五个基本问题:(1)是谁编制的这条消息,他们为什么要发送这条消息?(2)他们使用了什么技术和技巧来吸引我的注意力?(3)这条消息代表了或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思想观点?(4)别人理解这条信息跟我理解会有什么不同?(5)这条信息的哪些内容被省略了?学习者可以在这此问题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取得对某条消息的进一步认识。

媒介素养教育在大、中、小学校的普遍实施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是具体操作问题,包括传媒教育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中小学已有课程在内容、任务、时间上的衔接与配合,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特色,传媒教育的质量评价等;另一方面是思想认同问题,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在政策层面、管理层面、实践层面也还未引起行政领导、校长、教师以及家长的重视。

加强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第一、了解媒介信息的制作规则和制作形式,如了解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区别以及报纸、广播,电视的制作流程,能熟练地使用电子传播媒介与同伴、专家和公众进行交流与协作,会使用各种媒介形式与不同的群体和个人进行信息和思想的交流;第二、引导学生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学会利用媒介收集、整理和评价各种来源的信息,加工处理数据和报告结果,能够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评估和选择新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成果,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媒介资源解决问题和进行决策,并能将其发展为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策略;第三、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媒介产品,引导他们对媒介产品作美学的欣赏和社会学的评析,使他们能正确选择、解释、分析媒介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第四,了解媒介的性质,学习信息传播技巧,知道怎样监督媒体信息的传播,怎样向媒体反映意见;第五,帮助学生了解受众与媒介的关系,怎样根据需要选择媒介,如何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重在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求达到高度的自律和对媒介的有效利用,这对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在信息时代,媒介素养教育向现代公民提供生存于信息时代的技能。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能促成一种开放的、健康的、有效的免疫机制,使人们与媒介、信息之间形成平等、互利的关系。当前,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成为一种通识的素养教育,这种素养是全体公民都应该具有的基本品质,只是在不同人群中的要求有水平层次上的不同而已。对学生而言,通过传媒,尤其是通过现代传媒技术来接受传媒信息、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已经是越来越便捷、频繁和有吸引力了。只是学生的年龄特征又决定了他们还缺乏对外界信息的自觉识别和判断能力,从而易受传媒信息的暗示和牵制,甚至被一些不良传媒信息所误导而走上歧途。所以,广大学校实施切实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是必需的。

综上所述,在当今信息时代下的社会,良好的媒介素养是每个合格公民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更是目前的基础教育中亟待加强的一个环节和要素,但目前国内对培养学生这方面素质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媒介素养教育应借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之东风。充分利用住处技术所提供的多种媒体手段,渗透到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整合的过程当中,为学生顺利步入信息时代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传媒,现代潘多拉宝盒》,《解读受众:观点、方法与市场》.喻国明.河北大学出版社

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篇5

一、境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大致历程

综观世界各国与地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最初动因,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维护传统文化的“高级文化性”。二是防范和减少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三是消除大众传媒对公众的不良影响。四是帮助公众更好地利用大众媒介促进自身成长。考察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历程,其教育范式的变迁与人们对大众文化解读模式的变化密切相连,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一是“批判范式”(也称为“免疫范式”)阶段。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F.R.李维斯、阿诺德、D.麦克唐纳等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研究的先行者们以及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普遍持批判与否定态度,侧重强调大众文化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这一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事实上是一种反对媒介的教育。”①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和丹尼斯·桑普森率先提出了“文化素养”的概念,并明确指出目的是训练青少年抗拒大众媒介中提供的“低水平的满足”。②由于对大众传媒的恐惧和不信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就是鼓励学生去“识辨与抵制”大众媒介的不良影响,保护孩子们免受媒介内容的污染。二是“分析”范式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文化界对大众文化的态度发生了“从彻底否定到部分肯定,再转变为积极的肯定”③的历史性转向。以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德·威廉斯、e.p.汤普森等为代表的英国文化学派学者认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在内容上虽有差异,但在审美价值上却无高下之分。在这种观念的推动下,很多学者开始意识到媒体对人类获取资讯的实用性和切身性,媒介素养教育不再鼓励盲目批评,而是着力培养人们对媒介的辨别、鉴赏能力。三是“再现范式”(也称为“解密范式”)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研究领域开始出现符号学这一新的研究方法。以斯图亚特·霍尔和约翰·费斯克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文化传播不是一个从传播者到接受者的直线行为,受众的解码方式决定了意义产生的特性。“大众文化是由大众而不是由文化工业促成的。”④到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提出了新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观点。这种新范式下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把大众媒介中常用制码、解码规则教授给学生,使学生明白媒介产品的意义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来孤立地理解。这种范式在拓展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同时,也引发了学者们新的思考,它过分放大了教师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而低估了学生价值观念与审美旨趣的能动性。四是“自主范式”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官方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介入,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开始形成规模。媒介素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纳入正规的课程教育系统当中,研究者们逐步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者不应以自己的判断代替学生的判断,而应该是双方在互动的学习中一起理解媒介内容,帮助受教育者发展一种认识媒介、建设性地使用媒介的能力。这时的传播学研究已转向强调受众的主动性,并着重强调“人的能力的培养”。⑤英国学者马斯特曼将这个过程概括为“从家长制(paternalism)走向赋权(empowerment)”,老师的角色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品味仲裁者”,而是与学生一起研究、欣赏媒体。

横向看,世界各国与各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根据香港学者李月莲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阶段:⑥一是媒介素养教育已发展到高级阶段。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等国是其典型代表。在这些国家中,媒介素养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受重视程度高,普及范围广,并在国家或地方的正规教育体系中取得稳固地位,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科目。这些国家讲求媒介素养教育的规模,强调教育的普及化与终身化,普遍成立有全国性与地方性专职负责机构。同时,非常重视针对家长、教师、学生等进行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二是主要依靠教师推动或外国机构资助的初级教育阶段。三是在教会组织或个别先驱人物倡导下进行的小规模萌芽阶段。四是理论引入与论证阶段。为了迅速适应新型的媒介环境,更好地利用传播媒介为自己服务,人们逐渐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势在必行,并开始对其进行理论引入与可行性论证,但尚无系统、具体的实践活动展开。总的看来,较为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大都集中在大众传播业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则仍处于起步或萌芽状态,甚至尚未开始,媒介素养教育在全世界的普及推广还任重而道远。

二、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境外媒介素养教育经过近80年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大量的理论流派,其中有一些各国学者普遍接受的原理,这些原理充实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共同构成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媒介素养的涵义方面,英国对媒介素养概念的界定一直呈现出道德、文化维护的色彩,一般认为“媒介素养”即一种正确理解、建设性的享用大众传媒资源的能力。在美国,经常被引用的概念则是1992年aspen媒介素养教育领导协会提出的:“媒介素养是一种获得、分析、评价以及产制各种形式媒体的能力。”⑦学者鲁宾则将媒介素养分为三个层面,即“知识模式”、“理解模式,和“能力模式”。⑧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还给媒介素养做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辩的反映能力。⑨加拿大安大略教育部在1989年的纲领文件《媒介素养资源指南》中,把媒介素养定义为:媒介素养旨在培养学生对大众媒体本质、媒体常用的技巧和手段以及这些技巧和手段所产生的效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删台湾政大传播学院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的界定为:指大众能解读媒体、思辨媒体、欣赏媒体,进而近用媒体来发声,重新建立

社区的媒体文化品位,并了解公民的传播权利和责任。⑩此定义赋予了公民更高的责任和主动权,即公民对传媒素养有了很好的认知和实践后,可以影响传媒、优化传媒环境。在媒介素养的核心理念方面,媒介素养教育组织加拿大联合会主席约翰·彭金特(Johnpungente)提出的关于媒介素养的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认同。这核心理念为:任何媒体讯息都是“构造体”:媒体构建现实;受众对媒体信息进行释义博弈;媒介信息蕴含着商业动机;媒体信息含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媒体债息含有社会和政治理念;媒体信息的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任何媒介都有其独特的审美形式。11这理念触及传媒的多个层面、深入实质精髓,构成了所有媒介素养的理论基石,为我们深刻认识传媒、探讨和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语言平台和构架。

在媒介素养的核心概念方面,得到大家公认的概念有语言(1anguage)、叙事(narrative)、机构(institution)、阅听人(audience)、再现(representation)和产制(production)。12“语言”是一系列产制者和阅听人共通、能产生意义的代码和规则,通过分析文本的代码和规则,我们获得意义。“叙事”是无所不在的言说语词,它是由文本策略所组成,用以将事件组织得平滑流畅,看起来浑然天成,没有破绽,它是“生产意义的机制”,它的作用在于将原本杂乱无章、虚实不一的素材,转为井然有序的意义。13“机构”,广义而言,如同任何社会中的大型组织或机构并与其他机构具有相互连结的关系,扮演了管理社会文化价值与信仰的角色:狭义而言是生产媒体商品的产业或企业。“阅听人”涵盖面很广,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阅听人不是媒体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到接收、解码和意义阐释的过程中。“再现”是将不同的符号组合起来,表达复杂而抽象的概念,以令人明了且有意义的一种实践活动,再现是一个选择与建构的过程,因此,再现也是意识形态的。“产制”是其他五个核心概念得以巩固的根本所在,只有当学生们开始创作自己的媒体信息时,他们对媒介素养概念的认识才得以落实。

在媒介素养的基本要素方面,大众传播学者artS1iverblat(1995)提出了媒介素养的五个基本要素:清醒的意识到媒介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发展对媒介信息策略的分析与研究;视媒介内容为“文本”(text),来洞悉我们所处时代的文化和我们自己;培养对媒介内容的欣赏、理解、能力。14《媒介素养和文化》的作者StanleyJ.Baran在这五种要素之上,又补充了另外两种要素:理解媒介制作者的伦理和和道德的义务;发展正确和有效的制作技能。15学者wJamespotter(1998)则对媒介素养的基本要素作了如下界定:媒介素养是连续之事物,而非是某个整体中的某一部分;媒介素养需要提高;媒介素养具有多维度的信息来源;媒介素养的目标是对含意有更多的掌控。16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媒介素养不仅包括使用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批判的眼光审视媒介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给作为个体的人赋权,来加强民主社会的结构。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方面,这一层面的内容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反应了人们在不同阶段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知差异。加拿大媒介素养协会理事、媒体教育学家约翰·庞甘特(Johnpungente)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十大目标;负责替台湾教育部撰写《媒介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的台湾政治大学广电系吴翠珍副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两种能力:“释放”和“赋权”,最终建立“健康媒体社区”。17香港传媒教育学会主席张志伦博士则认为,传媒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让他们能够认识、分析、善用及监察各种传媒。在境外学者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的众多论述中,普遍包含了这样一个进阶式目标,即:认识和掌握媒介——近用媒介一一思辨地解读传媒——产制传播作品——优化传媒,其中,优化媒介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更高层次目标。在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学者们进一步发展出了媒介素养人才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媒介学者artS1iverblat与masterman的观点。18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原则与价值取向方面,受到学者者普遍关注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欧洲议会媒介素养问题咨询顾问莱恩·马斯特曼(Lenmas‘terman)概括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十八项基本原则。192001年,媒介学者瑞恩·霍布斯提出了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七大争论问题:媒介索养教育的目标是否应是保护儿童和青少年免受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媒介制作是否应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特征;媒介素养是否应聚焦大众文化文本;媒介素养是否应该过多描述政治和意识形态机构;媒介素养教育是否只是学校的义务;

媒介素养教育是专业教育,还是跨学科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是否应寻求媒介组织的资助。20为了更好的理解与探索媒介素养与其它素养的不同之处,媒介素养专家ReneeHobbs,Chrisworsnop,neilandersen,JelfShare和ScotSullivan还从相对的角度来对媒介素养的特质进行了界定:媒介素养不是“抨击”媒介,虽然有时会涉及到对媒介的批评;媒介素养不只是学习制作媒介产品,虽然媒介素养包括制作媒介产品;媒介素养不只是利用电化设备,必须学习关于媒介的知识;媒介素养不只是研究政治机构、固有成见、不真实的报道等等,而应建立一种系统去寻找表象背后再现的意义;媒介素养不能只是用一种观点角度来了解一种媒介信息或是一种媒介经验,要从多角度多立场去检验媒介;媒介素养并不是意味着不“看”,而是“认真地看,仔细地思考。”21

三、实践模式的差异与教育途径的拓展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模式上,学者们也展开了很多讨论。在世界范围拥有较大影响是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专家普赞天(pungente)提出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要素:1、传媒教育必须是一个由下而上的“草根”运动;2、编写适合老师及传媒教育者使用的本地传媒教材及教科书;3、有足够的相关师训课程提供给在职教师及传媒教育者;4、制订评估传媒教育成效的基准,及运用调查研究去探求如何改良传媒教育的教学法;5、成立传媒教育专业团体,负责举办研讨会和工作坊,出版通讯期刊、联络社群及游说有关当局推广传媒教育运动;6、说服教育界,尤其是教育当局,.把传媒教育列为学校正规课程的一部分;7、发行由教育部订定的传媒教育指示;8、在教育学院或大专设立正规的传媒教育师训课程。22

目前,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教育条件等的差异,世界各国(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模式也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网络型,表现为由下而上的自发性运动。二是纵向型,表现为由上而下的纵向指引发展,如阿根廷等国家由教育部牵头进行,向中小学进行推广,逐渐发展成遍及全国的教育项目。三是放射型,如菲律宾、日本、智利等国家,媒介素养教育运动主要由一、两个机构去推动,在中小学中推广开来。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方面,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主要途径有学校教育、短期集训教育、社会团体推广、媒体

宣传、政府推动、家庭协作等。其中,学校教育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其教育对象主要是大、中、小学的学生,体现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本位化的特点。目前在学校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主要有五种形式:一是作为一门单独的必修课程。二是作为某一正规课程中的一种组成部分。三是融于所有的科目中。四是作为一门整合的、跨学科的课题。五是作为课外选修课。目前,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没有一个非常固定的做法,但随着传播媒介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不断增加,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短期集训则是利用业余时间或节假日,采用专题短训班的形式,对公众进行集中的媒介素养教育。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的推广是许多国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比如智利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就是由,“基督教会和传播行为研究中心”、“教育普及中心”、“文化、艺术表达与研究中心”等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开展的,这些组织出版的大量读物在国内和其他拉美国家的媒介教育中被广泛使用。

媒体宣传在许多国家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力量。媒体利用自身传播优势,通过制作专题节目、开辟专栏、出版相关书籍杂志等方式,向公众介绍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知识,并提供实践机会。与单纯的课堂教学相比,媒体宣传具有直观、形象、灵活、实践性强等特点,能够更好地吸引公众参与其中,是世界各国(地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

政府推动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有力保障。政府通过立法、财政拨款等方式,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给予大力支持。家庭协作是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由于青少年的媒介接触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在家庭环境中发生的,而且父母和家庭成员对青少年的影响往往胜过了其他社会人员,因此,家庭协作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比如香港广播管理局自1999年便开始进行有关“媒介识读”的推广工作,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家长和学生观看电视节目时的判断力”,以及“请家长参考电视台提供的节目资料为子女选择合适的电视节目。”24香港明光社的传媒教育干事还为家长提供专门的辅导,帮助其学习在家指导子女明智地使用网络。日本则规定,家长作为监护人,必须懂得如何使用过滤软件过滤儿童不宜的内容,并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美国联邦调查局、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也指引,敦促家长关注孩子的网上安全问题并指导家长取证、报警。

四、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设计与探讨

境外许多国家和地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发展了较为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一些一线教师根据学生概念性的理解需要,设计出一套新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这种课程设计通常向学生提供一组媒介现象的核心概念或关节点,比如媒介机构、媒介类型、媒介技术、媒介语言、媒介受众、媒介表达等等,并把这些概念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构架。25这种概念建构的方法并不专门指定若干需要学习的事项,也不要求教师按照固定的先后顺序进行逐一的讲解,教育者可以针对学生不断变化的兴趣和经验做出相应的选择,组织课堂的学习和活动内容,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作为媒介文本的受众抑或作者的活动进行自我选择和决策。上述核心概念所建构的教学内容在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虽然各地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上有一定差别,但其核心内容却是一脉相承的。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十分强调公民对媒体整体的理解,内容涵盖了媒体经济、媒体政治、媒介科技、媒体法律、媒体运行机制、媒介文化与美学等各层面。

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则是根据媒介消费者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来制定的,划分为儿童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和成人阶段四个层次。儿童阶段针对幼儿和小学生展开,主要培养他们区分现实与媒体,了解各种媒体之间的区别,并能够逐步管理自己的媒介使用情况。初中阶段重点帮助学生直接辨识、评价媒体中关于他们的内容,帮他们抵制和驱除媒体带来的恐惧,使他们健康成长;高中阶段侧重于培养学生批判性地媒体解读与应用能力,教育内容也扩充为既要看到媒介信息背后潜藏的意识形态,又要懂得正确评估和管理个人的媒介接触行为,学会利用媒介为个人的成长与进步服务;成人阶段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阶段,是一种终身教育,它要求从宏观角度综合考察整个媒介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社会、法律、文化、意识形态多重维度对传媒产业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一个级级推进、步步提升的过程,同时还设置了让学生自己学习和参与制作传媒产品的课程。

香港传媒教育学会主席张志伦博士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包括了解传媒产业,解构传媒语码,学习欣赏传媒出现的讯息,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视野;所用技巧包括观察、解构、分析、价值衡量、’批判等;监察传媒的四部曲包括:警觉、分析、自省、行动。

尽管世界各国(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各有所侧重,但总的说来,大都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是认识媒介自身属性。媒介信息资源、内容、技术的利用与分配是一定阶级、阶层意识形态的反映,媒介素养教育要让被教育者了解媒介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关系,认清媒介是由少数人所操持和控制的现实,从而科学合理地评判传媒。

二是认识媒介文本内涵。媒介文本是传者与受者进行沟通交流的中介,每一种媒介都有其独特的文本建构规则。只有认识到不同媒介特有的文本建构规则与事实呈现方式,才能深入洞悉其中‘的机理与因果联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

三是认识媒介生态与组织。媒介的存在受到社会制度、法规以及市场状况的影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国情导致了在媒介管理法规制定上的差异,媒介不同的经营状况和广告收入也必然影响其生态环境。同时,媒介的议程设置可以对国家事务、领导决策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政治和社会变革也有强烈的反作用,认清媒介生态与组织,不但便于受众有效监督媒介及其传播的信息内容,而且有利于国家趋利避害,良性发展。

四是认识消费者对自身媒介接触行为的管理和分析。由于年龄、性别、种族、阶层、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媒介消费者的行为有天壤之别。让消费者认清自身状况,了解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掌握传媒技能,恰当选择媒介,管理自身的媒介接触行为,积极参与传播,最终学会利用媒介发展完善自我。

在对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探讨中,一个焦点问题是如何处理文本解读与技术教育的关系。传统媒介教育主要教授的是学生进行文本解读与分析的技巧,而一些媒介教育研究者认为,应该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们只有能够亲自制作媒介产品后,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批判能力的消费者。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成熟的公民而不是一个成熟的消费者,因此应该把媒介素养能力上升到一种社会文化的层面来认识,他们反对“文本中心”的媒介素养教育,而主张应该把文本分析与对生产和接受问题的探讨整合到一起,对于机构的分析尤为重要,这种方法称之为“语境方法”来对照于传统的“文本方法”。

五、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世界各国(地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篇6

【关键词】自媒体;媒介素养教育;创新与实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加强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和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以及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等。自媒体时代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特别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自媒体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自媒体是以自我为中心,利用电脑或手机通过网络自己身边的所见所闻,如目前最为流行的微信、微博、贴吧、BBS论坛等。这种网络形式的沟通渠道是开放式的,相比之前广播、报纸、电视等等相对传统的媒体形式的信息垄断而言,这种开放性的网络媒体形式会更加使人愿意使用。当前,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成为普通群众生活中必不可少通讯工具和生活用品,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促使大学生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QQ、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交流、学习、互动的主流媒介。一方面给他们生活带了无限便利和交流空间,扩大了他们认知空间和视野范围。另一方面在网络世界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严重损害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高校针对学生自媒体依赖纷纷采取措施,通过课堂教育,进行媒介素质教育,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对自媒体的依赖。但是,如何实施有效的措施,使学生适度合理利用手机和网络,目前高校尚未找到合适管理方法举措。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一部分,越来越受国家和学校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培养关系到大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和提高,是国家未来发展提供合格人才重要组成部分。

2.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及紧迫性

当前,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重大变化。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网络信息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深受大学生影响的自媒体出现,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显得尤为重要。根据CnniC报告,2015年我国使用互联网的公民比例已经占到了一半,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数量已经飙升到5.57亿人,约合占所有使用互联网群众的85.8%,并且,使用手机上网的群众中20-30岁的使用者为主体[3]。由此看来,手机网络媒体等互联网软件的使用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们重要的生活内容。据调查显示,手机网络软件目前被非常广泛的使用,因为像微博、微信。腾讯QQ等软件的传播速度快、传播的内容无边界、使用方便等的原因而被大学生们依赖使用,这种运用自媒体来实现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已经慢慢成为了当今主流的交流方式。大学生群体虽然受教育程度较高,但其媒介素养状况同样不容乐观。经调查显示,有49.8%的大学生对媒介素养的内涵了解较少,35.6%的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概念比较模糊,仅16.3%的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概念有所了解[4]。面对这一现实,加强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迫在眉睫。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缺乏,媒介素养意识淡薄,面对网络铺天盖地信息,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理性的选择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环节。在自媒体时代,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新事物新知识更新频率快,这就要求对高校学生提高媒介认知辨别能力,增强媒介分析理解能力,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形成对负面媒介信息的抵制能力,理性传播信息,做好让媒介成为服务学习生活的工具。

3.自媒体时代下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可以培养使用者的自我发展,而且对媒介使用者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今,自媒体被赋予了超乎其本身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自媒体会对大学生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同时也为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及展现自我提供平台[5]。随着媒介参与和运用越来越成为公民的重要素质,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应坚持“让大学生参与新媒介运用与体验并做出自己的决断”的“超越保护主义”[9],以媒介素养教育为平台,鼓励大学生正确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他们在媒介平台理性展现自我价值和观念。卜卫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较早学者之一,对媒介素养内容做了大量研究:主要包括.媒介的使用方法及媒介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何辨别媒介信息存在的价值及意义;以及传播信息的技巧与基础知识来学习创造媒介传播,通过大众传媒来有效提高自己。众所周知,媒介形态是传统的报纸、电视等获得,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的形态和技术也随之更新变化,如现在的互联网、手机等。自媒体时代下对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放在创造和生产能力及理性回应能力上,应当结合自媒体自身的特点和自有的传播方式,利用自媒体信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力来进行媒介素质教育。对所获取的信息还应有选择的判断和甄别,做到理性回应,不信谣不造谣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应有之义。

4.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4.1坚持创新发展、注重求真务实见实效

借助各种校园媒介,提高媒介实践能力,学校要重视和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引导,着力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以校园广播为平台,让学生深度参与互动,通过开展新媒体辩论赛、邀请名家进校园来提高学生对媒介信息的鉴别、分析能力,主动参与媒介互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实践。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社会实践,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或兴趣方向,针对当前社会发展出现热点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艺术设计学院通过举办大学生艺术文化节,把丰富多彩文艺活动带进社区,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借助盐城市创卫以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一系列志愿活动让学生深入社区,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通过自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展现90后热心投身公益的激情。并积极鼓励学生将实践积累经验通过各种自媒体进行交流和互动,在自身体验和社会实践中懂得劳动者的艰辛和汗水,使他们理解父母和家人对自己的付出,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媒介素养。

4.2标本兼治,注重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

把媒介素养教育贯穿教学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形成科学长效的良性教育体制。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媒介素养教学与多元渗透两种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建立更加完善的学科教育体系。例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经典的案例,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校应多开公选课及必修课,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充分融入到学生的知识范围内,多普及媒介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多重能力。比如我院以“自媒体的利与弊”为主题,举办辩论赛,让学生积极参与进去,通过辩论,提出他们的观点和意见,使每个人对自媒体的利与弊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目的。同时,也要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其它教育活动中。

4.3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要想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大幅度提升,关键之处在于我们要建立一支有媒介素养的教育师资队伍,学校可多安排这些思想教育工作者,通过专业人员培训、专家授课或者外出交流学习等方式组建媒介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加深媒介素养的教育理念研究工作,使他们能够轻车熟路的驾驭大众媒介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我校每年公派一批教师境外研修,学习国外媒介教育经验和媒介教育法有效地运用到国内教学实践中去。作为一名从事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的管理者,应当敢于突破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约束,积极引导大学生,为其提升媒介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利用自媒体平台,在校园网站建立一些关于师生学习生活的网页栏目,力图打造成为思想理论的教育资源网站,组织一批学生和青年教师为网站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其中,推进学生代表作为校长助理,理顺学生诉求和学校管理层交流渠道,加强校园微信公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平台建设,主动公开学校各种先进育人管理模式。

5.结语

总之,重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实现大学生媒介能力和素养的协调发展,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当前高校应对国家“互联网+”战略培养合格人才的必要举措。在当今自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面对不断更新的信息量以及通讯工具的更新换代,为有效避免大学患上“自媒体依赖症”,必须正确认识媒介的工具性。提倡理性上网,在自媒体平台上理性发言,净化网络环境。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把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辐射源,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黄平,崔健.“对自媒体规范与引导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2(6).

[2]荣建华.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37).

[3]周丹.调查性报道:纸媒在新媒介环境中的起航之帆[J].新闻爱好者,2012(5).

[4]余秀才.全媒体时代的新媒介素养教育[J].现代传播,2012(2).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

[6]郑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和提升[J].新闻知识,2011(4).

[7]唐筱童.新闻学专业大学生的媒介素质教育[J].新闻窗,2011(6).

[8]包鹏程,胡田霞.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初探[J].新闻世界,2009(8).

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篇7

[关键词]中小学生;媒介伤害;“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

当媒介不可避免地渗透进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时,媒介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就产生了重大影响。媒介可以成为他们的娱乐工具,甚至寓教于乐,这是正面影响。但是,负面的媒介影响更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研究者从“媒介伤害”的视角对媒介教育进行理论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关照当前媒介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媒介伤害的分类

媒介伤害在当下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已是非常普遍,如:浏览不健康的网页,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沉溺于暴力网络游戏,使他们难以区分现实生活与虚拟空间,以虚拟空间的价值观念作为指导来开展现实生活;等等。从各方信息来看,现在教育者和家长对中小学生的媒介伤害的担忧一点也不亚于对他们学业的担心,而且,媒介伤害最终会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业与健康成长。对纷繁复杂的媒介伤害需要进行分类研究,在这里我们重点要探讨的是根据伤害源来自何方而对媒介伤害进行的分类。立足于媒介受害者的角度来看,中小学生所受到的媒介伤害可能是“他我伤害”或“自我伤害”。“他我伤害”是指他人通过媒介这种工具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例如,有人在网上一些不健康信息,这些不健康信息最后对媒介受众带来了伤害,这就是“他我媒介伤害”。但是媒介伤害有时是一种中小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伤害,如学生自己主观意志不强,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过分地沉溺于网络游戏,这一行为也可以看成是中小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伤害,这种媒介伤害就是所谓的“自我媒介伤害”。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广泛应用,作为一种技术的媒介本身发生了改变。以往的媒介是权威,是信息的制造者和提供者,而中小学生只是片面的媒介使用者,在这种情景下,我们一般会把使用媒介者称之谓“受众”。“受众”这一概念表达了一种强烈的“被动”意蕴,也就是作为“受众”的中小学生在媒介面前只是一个被动客体。这里的“受众”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阅听人”,西方甚至根据对“阅听人”的不同假设,发展出了不同的媒介教育模式。然而,随着weB2.0和以博客为代表的新闻媒体3.0的出现,媒介进入了“自媒体”(wemedia)时代。所谓“自媒体”指的是,为自主化、私人化和平民化的传播主体提供信息生产、传播的独立空间,可以从事面向多人的、内容兼具公共性与私密性、交互信息传播的传播工具的总称。总而言之,媒体的出现及普及为中小学生在使用媒介时提供了制造、传播信息的可能,而且由于人性中的自我意识存在,所以在博客、空间、论坛上表达自己的信息与观点就成为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时髦。中小学生作为媒介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主体,他们就有可能生产、传播不健康的信息,从而给他人带来伤害。我们把这种伤害正式称为“我他媒介伤害”。

所以,从总体上看,在中小学生使用媒介时,与他们相关的有三种伤害存在,一种是“他我媒介伤害”,一种是“自我媒介伤害”,还有一种是“我他媒介伤害”。前面两种媒介伤害是中小学生自己所遭受到的伤害,最后一种是中小学生在使用媒介时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

二、媒介伤害的机制

中小学生在使用媒介时可能会受到伤害,也可能会伤害到他人。那么媒介伤害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探究媒介教育的基础。

当前,媒介已经渗透进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媒介有旧式的,如报纸、杂志等,也有新式媒介,以网络、手机等为代表。所以,中小学生所接受到的媒介影响也是广泛而深刻的。中小学生首先是学生,学生是以“学习”为主业的,但是学习生活并不是中小学生生活世界的全部。如果说学生在学校内课堂上所接受到的教育是正式课程,则媒介信息这种大众文化就是中小学生的非正式课程。只要了解到中小学生对“超女”“快男”,对“魔兽”“农庄”等媒介产品的投入和执著程度,就可以意识到,媒介信息这种非正式课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学校教育的正式课程。学习生活只是中小学生整个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研究的重点必须是中小学生的整个日常生活世界,而在学生日常生活世界中,媒介生活对中小学生成长的影响又不可低估。

再从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来看。在整个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影响他们成长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校,二是家庭,三是社会。理想的状况是这三种影响源能够相互配合,一切为了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都是常识,而这里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作为社会影响一部分的媒介影响。不管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它是客观的存在。受众者有可能是成年人,也有可能是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媒介的影响是既定的,但是它所产生的影响效果对成年人可能是一样的,对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可能又是另一样的。而且对同样是未成年人的不同的中小学生来说,即使既定媒介影响带来了媒介伤害,但是这些媒介伤害从“身体伤害”“心灵伤害”,或“显性伤害”“隐性伤害”等不同视角来看,也会不一样。其中的原因在哪里?

人的行动是由心理(包括潜意识)所支配的,而不同的心理认识又来自于对客观世界的接触。总而言之,人接触到客观世界就会有某种心理认识,这些心理认识又会反过来支配人的行为。中小学生也是这样,当他们接触到媒介信息时,会产生某种认识,形成某种价值观念。这里产生认识、形成价值观念就是西方文化研究理论中的“意义生产”。中小学生接触到媒介信息时,会有意义生产,而他们的意义生产与许多因素有关系。当然最大的意义生产影响因素是媒介信息本身,但是即使接受的是同样的媒介信息,成年人与未成年中小学生所生产的意义也往往不一样。一方面,中小学生的理性还在发展中,人生阅历与经验不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当前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认识和价值观念形成支持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当前中小学生面临学业上的巨大压力,应试教育给中小学生普遍地带来了生活无快感的体验,中小学生对新媒介的热衷程度远远大于成年人。所以相对成年人,中小学生一方面对新媒介趋之若鹜,从中追求学业生活与其他生活带来不了的快感,另一方面不健康的媒介信息又让中小学生的媒介意义生产产生偏差。这就是“他我媒介伤害”的形成机制。同时,在自媒体时代,由于中小学生在由媒介影响所带来的意义生产方面出现了偏差,所以他们在媒介生活中又可能制造与传播不健康的媒介信息,这就形成了“我他媒介伤害”,这种媒介伤害对其他中小学生又会带来“他我媒介伤害”。(详见图1)

三、走向“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

媒介教育(mediaeducation)的概念是由英国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来的,这一概念自提出后其内涵多有演变,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角度、多层面和多含义的概念,但是目前学界并没有对媒介教育形成统一的公认的界定。

有论者认为,“媒介教育是指培养学生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的教育”。这一概念有相当的概括性,但是并没有道出媒介教育的核心规定性,它是过于宽泛的。国内媒介教育专家卜卫认为,媒介教育指的是“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了解基础性的媒介知识并且懂得如何使用媒介;培养对媒介信息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学习制作和传播信息的知识与技巧;知道怎样有效利用大众媒介来发展自己。

西方媒介教育从产生至今经历了三种理论范式的变迁:第一种范式是批评范式,第二种范式是分析范式,第三种范式是表征范式。其实,以上西方媒介教育所经历的三种范式都可以认为是一种“保护主义”的视角。更具体地说,这些媒介教育理论是在现代媒介出现之后,现代媒介及其所代表的大众文化对传统精英文化的冲击的背景之下,出于对精英文化的保护而产生的。当然,在媒介教育诞生之初,这种“保护主义”所保护的对象也不能只是精英文化,受众特别是青少年受众也不应排除在其保护的对象之外。但是到了分析范式和表征范式阶段,媒介教育对青少年的保护意图则更为明确。培养受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媒介所承载的内容和意义进行区分的能力以及对媒介表征进行分析和批判的能力,这都体现着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

对媒介教育而言,“保护主义”的视角和出发点是不是到了其理论范式的终点?如果不是,它又应该向何处发展?至21世纪初期的今天,大众传媒有了飞速的发展。一方面,我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更为广泛,除了传统的报纸、电视和一般意义上的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互联网之外,还存在许多新兴的传媒形式,如BBS(公告留言板)、聊天室和博客等。这些新兴的媒介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对受众来说更加开放和民主。受众有许多主动参与权,他们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而且还可以是信息的制作者、传播者。传媒领域著名的“守门人”理论认为,媒介的编辑是信息的“守门人”。而在这些新兴的媒介中,则基本上失去了这种“守门人”,因为对这些媒介而言,编辑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受众既是信息的消费者又是信息的制造者,但是对一般受众而言,他们是没有受过专门的作为一个信息工作者所必须接受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如此,受众就又有可能成为媒介信息伤害的制造者。在此情形之下,只是遵循“保护主义”原则显然是不够的,还有必要对受众进行以“不伤害”为原则的教育。具体地说,作为一个普通受众,一方面需要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使自身不受现代媒介的伤害;另一方面,同时作为一个信息制造者、传播者,不能生产和传播有害信息。而后者是以往的媒介教育所没有重视的。其实,“保护主义”原则与“不伤害主义”原则并不相互矛盾,无论是“保护主义”还是“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的目的都是培养理性的受众,而“不伤害主义”对“保护主义”又有支持作用。

面对当下的媒介,对媒介教育而言,单纯的“保护主义”视角是不可靠的,而且对“保护主义”的片面强调并不能取得良好的保护效果。对受众进行保护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受众本身要提高“抗伤害”的能力,二是要从源头上改造信息环境。对后者而言,我们就需要从“不伤害主义”视角出发对受众进行媒介教育。

卜卫认为,媒介教育指的是“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从其媒介教育的内容来看,这无疑是一种典型的“保护主义”范式。从这种范式出发,这里的“公民媒介素养”指的只是一种保护自我的素养。从“不伤害主义”出发,“公民媒介素养”之中应含有不制作、不传播伤害他人的信息这样一种素养。综上所述,所谓“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和提升作为受众的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的教育,中小学生拥有了这种媒介素养就能够理性地面对媒介,有效地进行自我保护,并且不对他人实施媒介信息伤害。

四、“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的实施

一方面,“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是媒介教育的“高标”,因为它不仅要保护作为媒介使用者的中小学生,同时它还要求中小学生在使用媒介过程中不能给他人带来“显性”或“隐性”的媒介伤害,所以与以往的媒介教育不同,它树立了一种高标准。另一方面,“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所树立的“不伤害原则”是一种媒介教育的底线原则,因为对中小学生来说,在媒介的使用过程中不仅要做到“不伤害”自己和他人,而且也要让他们在媒介使用过程中享受媒介所带来的快感,甚至寓教于乐,使媒介成为一种正面的教育影响。“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在坚守“不伤害”底线原则的基础上,追求一种中小学生媒介使用的寓教于乐效果。在对“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全面认识的基础之上,结合上文对媒介伤害形成机制的分析,我们有必要对当下实践中的媒介教育进行审视。

首先,实施“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的根本和关键在于干预中小学生媒介生活中的意义生产。要成功干预这种意义生产需要教育者能够具有相当的媒介素养,至少不能与中小学生之间存在“信息代沟”。而现实媒介教育实践是,许多中小学教师与家长由于没有足够的媒介素养与媒介教育意识,对中小学生的媒介生活不理解,这样就可能简单粗暴地对待中小学生媒介使用这一行为,也就不可能有积极干预中小学生媒介意义生产的意识与能力。这也是当下存在太多的中小学生媒介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与家长不能干预中小学生的媒介意义生产,最终中小学生在媒介生活中受到了伤害或者是伤害到了他人,而且现实中人们更多的是把责任简单地推向媒介受害者或施害者学生,认为为什么其他中小学生没有涉及到媒介伤害事件,而偏偏是自己学生或孩子。殊不知,学生与小孩受到媒介伤害或实施媒介伤害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与家长对媒介意义产生合理干预的缺位。

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篇8

【关键词】美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由于意识形态、经济、政治及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媒介素养教育在不同国家的开展,可能来自不同的原因和动力。但归根结底,其主要原因在于大众媒介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大量时间,并且这种趋势随着卫星广播等新传播技术的出现有增无减。世界上关于媒介素养最早的研究起源于英国,1933年英国学者F.R.利维斯和丹尼斯·汤普森合著的《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一书中首次提出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学校课堂。当其他国家纷纷开始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文化的卫道士来研究与推广时,美国尚沉浸在文化帝国主义的乐园中。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

一、美国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兴起

作为全世界头号传媒内容输出大国,美国这片土地并没有成为最早产生和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土壤。直到上世纪60年代,随着电视对美国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教育学者和家长们普遍发现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已经超出他们的控制,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才被学者提出。至此,电视普及所造成的普遍忧虑促使美国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兴起。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主要力量是各地先后成立的媒介素养教育组织与社团。由于宗教背景、政治气候以及独特的教育体制,“媒介素养”在美国始终是一个多元的、未完全达成共识的概念。而由于种族和宗教的多样性以及教育体制的独特性,在美国设置全国性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难度极大,其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开展形式活泼多样,同时也参差不齐。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才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且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1992年,美国首届“媒介素养全国领导会议”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一种获取、分析、评估和以多种形式传播讯息的能力”,与会学者还对媒介素养的根本目标、媒介素养教育涉及的因素以及理解原则达成共识,这也是迄今为止在美国被引用最多的关于媒介素养的定义。2003年,美国颇具影响力的媒介素养教育组织——美国媒介素养中心对媒介素养的概念进行了更为详细的界定。媒介素养中心将媒介素养定义为21世纪的一种教育取向,它为获得、分析、评价和创作各种形态的讯息提供一个框架,媒介素养为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提供一种理解,也为民主社会中的公民提供其所必须的质询和自我表达的根本技能。[1]媒介素养中心同时定义了媒介素养教育的五个关键问题和五个核心概念,为美国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和接受。内容如表1所示。

二、美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

儿童或者说是青少年,由于不够成熟,缺乏经验,相比成年人而言,其认知、情感以及道德发展尚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中,无一例外地将儿童或者是青少年作为媒介教育的主要对象。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虽然落后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但是在美国的中小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开展得独具特色,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将媒介素养教育整合进课程教育中。美国对于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普遍采用将媒介素养教育整合进课程教育的教学模式。1999年,美国50个州中已有48个州颁布了与媒介素养有关的课程指导准则,比1998年11月之前增加了36个州,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比如得克萨斯州在1999年明确提出将“观念和展示”与“听说读写”一同列为语言能力的教学目标;美国中部地区教育实验室在2001年也将“观念和制造媒介”列入了21世纪学生的基本技能之一。根据媒介素养教育学者罗伯特·库比和弗兰克·贝克从1999年起对美国K—12[K—12,指的是在美国的公立教育中,从幼儿园的高年级(5—6岁)到高中毕业前的12年级(17—18岁)]教育领域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状况的调查统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多融合在语言艺术与传播艺术课程、社会性质的研究课程、健康教育课程以及美术与表演艺术课程当中,其中英语课程标准中都包含有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美国媒介素养中心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即解构信息和建构信息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媒体信息,能够读懂媒体文本,明确媒体的操作实践、流程、机构以及影响的具体构建,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意识的人,而非单纯地对媒介信息进行抗拒。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媒介素养中心提出了针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四部曲”。教师在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认知环节、分析环节、沉思环节、行动环节四个步骤来完成对学生批判意识的培养。认知环节即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有效快速地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以及有效储存这些信息。分析环节即教给学生利用五大核心概念和五大关键问题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技巧来达到更好地理解传媒的目的。譬如传媒讯息是如何生产的?生产的目的是什么?沉思环节即在接触传媒信息的时候要学会思考传媒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什么,隐去了什么。譬如看到一则汽车广告——空旷的马路、蔚蓝的天空、疾驰的汽车,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或者质疑:在这些显性的形象背后,广告隐去了哪些形象?为什么隐去?为了谁的利益?最后一个行动环节则是教给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传媒生活,譬如交给学生如何制作传媒产品,并让学生能够对媒介信息进行鉴别,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学会运用媒介表达自己的观点等。[2]

(三)开展针对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随着媒介素养教育在美国的发展,各地州政府和教育学者开始重视对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早在1933年,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就将媒介素养教育列为中学毕业的必修课;2002年,宾夕法尼亚州明确规定:“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必须获得通过认证院校的本科毕业证书,并通过两小时的关于传播学方面的实践考试。”

在美国,针对教师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形式多样,一方面,由民间力量自发组织的研讨会和工作坊为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其中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先驱力量——1989年由伊丽莎白·托曼创立的美国媒介素养中心,为教师提供媒介素养教育培训已有20余年的历史。其在创立之初就坚信“教育启力”的理论,力求将传媒素养理论的成果转化为可供教师、青年领导人、家长和儿童监护人使用的教育咨询的工具。1997年,媒介素养中心与电视先驱诺曼·费尔顿共同合作开设了一个短期培训课程,这在美国媒介素养教育领域树立了榜样地位。在宾夕法尼亚州,一些大学开始为教师设置专门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培训和发展项目。在这些项目中,就提供有供教师讨论关于电影和视觉技术问题的工作坊。[3]

另一方面,在大学中设立媒介素养教育的学位项目,供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进修学习,是美国开展针对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另一种形式。在美国,第一个为媒介教育设置硕士学位的大学是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在密苏里的韦伯斯特大学传播学院,也设立有媒介素养的本科和硕士学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以及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各地的师资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州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存在一定的阻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交流,对于全美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也有着不利的影响。

(四)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与媒介素养教育开展较为成功的加拿大相比,美国教育学者认为,影响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地理原因。[1]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媒介素养教育在地方的、省级的和全国层面上的努力主要也是由教师们所发起和引导的,但是他们与教育机构的官员和学者却保持着密切的接触。而在美国,50个州有着各自独立的教育主管机构,每个州又有上百个地方校董事会,这使得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者们相互隔绝,要形成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显然很难。同时,美国主要的媒介素养教育倡导组织,大多是民间自发的非营利性机构,处于“教育体制之外”,由于这些机构的参与,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就变得更加复杂化。

三、对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启示

(一)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所谓“融入式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把传统科目里可以与媒介素养教育契合的知识点找出来,在教授传统科目的时候也教给学生一些媒介素养的知识。[4]

现阶段在我国,媒介素养的课程尚未被纳入国家义务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媒介素养教育只能以一种与传统学科相融合的形式出现在校园中。作者认为,目前在中小学的课程教育中,可以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手段,以教材知识为主、媒介素养理念为辅,变传统的重传授轻参与为传授和参与并重,鼓励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在这方面,国内一些教育实践者已经实施了行之有效的融入式教育。如有些小学教师将信息技术课中《flash中图层的使用》一课,改变为《当个小导演——flas制作》的实验课,课堂上,除了让学生学会flash中图层的使用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运用所给素材制作简单的flas来感受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理性、客观地看待媒介传达的信息。[5]

(二)培养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我们在肯定美国的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取得成效的同时,不能忽略的是,由于美国缺乏全国性的文化组织和教育机构以推进媒介教育,美国的师资教育力量十分薄弱,质量也参差不齐。许多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主要由以前的媒介从业者或是缺乏专业技能或没有从业经验的教师讲授,这样难免会影响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实际效果。与此同时,缺乏专业的媒介素养培训和实践被教师认为是影响普遍和有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障碍。[1]几所学校的调研结果表明,在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中,专业师资队伍的缺乏同样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难题。因此,在我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首先是要培训出一批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

(三)政府介入与学校联合。美国州政府控制而非联邦政府控制的教育体制使得美国缺乏统一的媒介教育标准,民间组织标准很难取代国家行为。由于课程体系的差异,各地区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很难进行有效沟通和资源共享,媒介素养教育处于孤军奋战的尴尬境地。与美国独特的教育体制不同,我国的教育体制是自上而下的统一。因此,在我国建立全国性的媒介素养教育标准难度不大。只有建立由政府主导、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形成统一认知和引导、全国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才能推动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正规化的发展。

四、结语

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其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对于中国的研究者来说仍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如何结合我国国情,探索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路径和方法,是摆在研究者和实践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为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留守儿童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12CXw02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陆晔.媒介素养:理念、认知、参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刘艳梅,秦学智.传媒素养教育:美国传媒素养中心的经验[a].彭少健,王天德.2010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C].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3]耿益群.媒介素养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a].2010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C].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4]卢晗冀.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训实践研究[a].2010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C].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5]刘晓烨.信息技术课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实验研究[a].2010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C].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篇9

大学语文作为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人文类基础性公共课,目的在于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及感悟能力。在信息时代背景中,大学生对媒介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媒介文化深刻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其人文素养的提高。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大学语文教学中,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提高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读、解、用”的能力和素养,是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媒介文化,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也是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在媒介化生存时代的有益尝试和发展方向。

一、媒介素养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媒介素养教育即对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包括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利用大众媒介发展自己。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避免沦为大众媒介的奴隶,可以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在现在一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早已确认了媒介素养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地位,把媒介素养的培养与语文学科现有的教学内容联合起来,从培养学生聆听、言说、阅读、写作及观看、制作能力等各方面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且也从教育机构、教育政策、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大力支持。将媒介素养教育整合到语文课程中是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相对中学语文的基础性而言,大学语文更关注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媒体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制造“文化需要”,凸显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迎合受众的成分日益增多,助长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盛行,引导大学生更关注被商业包装后的软新闻,比如恶搞文化、戏说历史等,缺乏对文化细嚼慢咽的深刻思考能力,对国家、社会大事不关心,丧失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敏感度,导致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大众传媒以如影随形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拓宽了文学的内涵和视野,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传统经典文学的影响力被削弱,网络文学、手机文学开始渗透到学生的知识面,这都是大学语文课堂上不可回避的问题,大学语文如果固步自封,对新媒体势力一味抵制,忽视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势必会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看到,媒介素养是人文素养的一种延伸。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媒介文本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意图。以积极、批判而又创造性的态度来进行识读和交流能力,是语文课程中的媒介素养的主要内容。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各学科都不再是完全给定和制度化的,而是动态的和可再创造的,它强调多学科的整合,跨文化的交流,强调书本上得知识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更能弥补传统语文教育在学生现实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的缺乏,更能彰显大学语文课程的实用性。

二、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可行性

1989年,英国率先在母语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媒介运行机制即了解媒介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因素对媒介的控制;2、媒介真实性辨别即学习辨别新闻、纪录片、戏剧和媒介故事与现实之间的不同;3、媒介基本论题分析即某些研究者指出,媒介中经常被表现的内容是阶级、性别、种族、年龄;4、受众即主要讨论受众与媒介之间的关系。

在美国很多地区,媒介素养已经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或英语语言课程进入了中小学课堂,主要培养学生在批判性观看这方面的技巧。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四步”:1、意识:探索阶段,探寻个人价值与大众媒体的差异性;2、分析:将已决定的主题放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个人背景中思考的过程;3、反思:根据个人的价值观判断对错,想象自己的理想状态;4、行动:在以前三步所得出的最终结果的基础上,观看媒介时的时候学会辨识。

澳大利亚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最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他将媒介素养教育独立设置或放在母语教学中,甚至通过法令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每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必须内容。国外几十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证明,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与教学方法已经较为成熟。媒介素养教育也是符合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定位、目标和作用的。

三、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

1、教学方法上采用多角度分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多角度分析的教学方法的基本理念是质疑与批判。在大众传播环境中,学生都知道如何获取信息,但如何查证信息,核实信息来源,这才是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要让学生用批判的眼光质疑“构建的真实。”通过组织学生阅读对照同一信息的不同版本,从中分析偏见或政治控制的痕迹,判断新闻的价值和舆论导向,教导学生如何在良莠不齐的报刊中快速、准确提取处理信息。

2、教学内容中增加媒介信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选择课题,自行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活动。老师可以以媒体议题为切入点,比如在2007年北京大学学者李零新著《丧家狗:我读论语》出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到底是不是丧家狗?孔子是不是已经成为现代人打文化牌的一个幌子?国学将如何继承?培养学生对媒体的敏感度,融入教学的思考策略,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主动认知和省思,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见解,在平等论证课程中,澄清价值。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引入媒介素养教育是对信息爆炸时代的一种积极应对,也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帆.语文课程中的媒介素养教育初探——以美加英等国为主要考察对象[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6

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和谐社会;构建;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相比,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萌芽阶段。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社会公民媒介素养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也有别于一般的理论批判,对媒介的全面理解和掌握是其主要目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很多国家逐渐成为一种终身教育,被纳入学校正规课程并发展出很多教学模式,有专门编写的课程教材供参考。当前,在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部分北欧国家,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发展为自成系统的教育体系。但是,对我国公民而言,媒介素养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与此同时,我国的传媒业却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大众媒介与民众的生活也日益紧密,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也被人们所逐渐关注,这一课题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和迫切性。

和谐社会与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

“和谐”一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早有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倡导和谐幸福的社会生活,实现大同社会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的就是人的发展、人与人关系的融洽程度,只有人与人真正实现和谐,社会才会自然而然地达到和谐。

“媒介素养”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是传统素养的延伸,也是受众在现代社会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即培养和指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我国学者卜卫在1997年曾经阐释过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体宣传,此后,国内学者基本上是在这一框架下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展开研究。[1]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赋予受众一种能力,即受众面对大量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和评估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等。

媒介素养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性

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而媒介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我们的生活和媒介息息相关,构建和谐社会就离不开良好的媒介环境,离不开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公民利用媒介信息资源的能力,使信息社会更为融洽,整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媒介素养教育,而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也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公民不断地获取有用的信息,不断地提高自我修养和素养。另外,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中,媒介素养教育和媒介素养的提高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提高媒介素养能真正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媒介与社会的关系来源于媒介的社会功能,媒介的社会功能包括环境监测功能、社会整合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和娱乐功能。[2]如果媒介能够正常发挥上述功能,那么在解决社会矛盾方面,畅通的媒介就可以为我们提供强有力的沟通平台。对公民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使公民在接受媒介信息的过程中,能正确地使用媒介,有选择地进行信息获取,同时也可以参与社会活动进行社会监督,促使社会良性发展,这些都是极有意义的事情,同时也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形成。因此,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能够促进和谐舆论的形成,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稳定的人文环境保障。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离不开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组成部分的媒介素养教育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信息时代中公民不可或缺的一门通识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对构建和谐社会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初步思考

媒介素养教育并非是在学生某一个学习阶段所能完成的,应该是循序渐进,贯穿于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各个阶段,乃至于终身。媒介素养教育应是现代社会公民的终身教育。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来看,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现有的成功模式,结合实际国情,可以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措施,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媒介形式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

借鉴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众所周知,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早,发展也相对成熟,我国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有必要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从而促进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更有效地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和支持,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从学校开始,加强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培训,还有政府的支持。现在我们可以对西方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