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素质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2:17

高中生素质教育篇1

高职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新世纪的专业人才和劳动者必须具有新的素质。从时代要求来看,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高职学生面临的将是改革更加深入、竞争更趋激烈、科技迅猛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更高的社会状态。这势必对专业人才和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二是要有科学意识,努力创造科学、进步、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三是要有创新意识,只有创新才能有发展;四是要有群体意识,热爱和关心集体,善于与人协作共事;五是要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所有这些,都必须靠加强素质教育来实现。

2.从职教特色来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不能替代全面的素质教育。所谓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使受教育者获得谋求和从事社会职业的能力的一种教育,而人们谋求和从事职业的能力是多样的、变化的,并不是单一的、不变的。因此,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突出素质教育,为受教育者的职业选择打下良好的基础,高职教育更是如此。然而,现行的职业教育,基本上是按照设定的职业岗位进行固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这种单一教育模式不利于人才的成长,所以,必须通过素质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高等职业教育要办出特色来,不能不加强素质教育。

3.从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来看,教育目标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高职教育的总体目标,在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和劳动者。高职专业的设置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以产学研结合为动力,在教学改革上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开发必须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必须与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相适应。高职专业课设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素质和创业素质为目标,专业理论教学的内容以“必需”和“够用”为度,突破学科的完整性,强调技术的应用性,推行课程模块化教学,同时需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而现行的应试教育,恰恰同高职教育的总体目标相背离。因此,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

4.从高职学生的特点来看,加强素质教育尤为重要。高职学生绝大多数都处在19~25岁年龄段,是生理和心理都最旺盛的发展阶段,也是可塑性最大的阶段。他们接受的教育,是已经被设定的就业上岗前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而且评判他们学业好坏、能否毕业的主要标准是专业学习成绩;加之现行教育体制对大专学生发展空间的制约和社会对大专学生的价值定位,使为数众多的大专学生群体难以得到人格的全面发展。所有这些,是导致当前大专学生各种复杂心态和行为表现的根本原因。因此,大专学校惟有加强素质教育,为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和就业的空间拓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大专教育才能具有吸引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应重视的问题

1.重视培养高职学生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素质。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改革必然导致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人某些暂时利益;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有领导、有组织、有秩序的改革,从推动社会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角度来看,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最终使全体人民受益。从而正确理解改革的各项重大举措,正确对待个人的利益得失,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身改革,做改革的促进者。

2.重视培养高职学生参与竞争的素质。要教育学生深刻认识:竞争是自然和社会的客观法则,是事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竞争是无情的力量,势必导致优胜劣汰;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竞争是公平的有序的竞争,竞争必须遵循法制原则和市场原则;竞争可以使人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竞争,积极勇敢地参与竞争,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取得竞争的主动权。

3.重视培养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的素质。要教育学生深深懂得:现代化生产要求树立开放的意识,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基础上的,需要用真诚和热情去浇灌;社会人际关系是复杂的,要处理好各种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就需要有科学态度和正确方法。从而使学生不为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而畏惧和彷徨,树立博怀,学会与各种不同的人交往和共事,善于吸取他人的先进经验和依靠群体的力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4.重视培养高职学生自我约束的素质。要教育学生深刻了解:任何社会正常秩序的维系都离不开法纪和规范,任何个人的健康发展都需要有自我的约束;自我约束是人格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人成熟的标志,任性和放荡是个人成长的大敌;自我约束是一个自我修养的过程,只有加强自身知识文化和思想道德的修养,才能增强自控能力、促进人格发展。从而促使学生提高遵守法纪和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使自己在人生旅途上不失足、少失误。

5.重视培养高职学生基本表达的素质。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表达是社会联系和沟通的桥梁,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表现,也是从事任何职业都不可缺少的工具;表达是通过语言和文字实现的,一定的语言和文字修养是表达能力的基础,学会表达是一门学问,只有潜心学习、努力锻炼才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克服表达能力方面的盲目性,提高语言文字修养的自觉性,增强学习求知和求职就业的广泛性。

6.重视培养高职学生战胜挫折的素质。要教育学生深深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矛盾的斗争中实现的;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和信心,要在困难中前进、挫折中奋起,需要理智和意志。从而使学生正确对待自己成长中遇到的困难或挫折,增强勇气,树立信心,讲求方法,顽强奋进,使自己真正成为生活的强者。

高中生素质教育篇2

【关键词】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基本素质;教育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9

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体育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与业务素质,善于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结合实际,把学校体育改革推向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

一、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第三,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处技能。为此,教师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这样,教师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论文。

二、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本,寓道德之舍也。"辩证地指出了体育与知识、道德的关系。所以,体育教学要把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利用体育教学丰富的教育因素,加强学生的德育。

第一,通过严密的课堂组织,培养学生动作迅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协同行动的良好习惯和作风。

第二,通过教材的游戏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热爱集体、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三,通过田径、球类、体操等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勇敢、果断、机智、顽强的意志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另外,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教育影响学生。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表率。

三、要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方法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身体方面,不仅要求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要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

五、加强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可巩固和扩大体育课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因此,必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两操、两活动,进行队列操练、身体基本训练,狠抓基本体操的质量。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爱好,提倡小型多样,注意生动活泼,讲求实效,持之以恒。在普及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应建立以传统项目为主的运动队。对有特长的学生要集中进行训练,运动队员必须要思想好,各科学习成绩良好,并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起骨干作用。同要健全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坚持小型多样、达标内容为主的原则,每年举行一至两次体育比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浅谈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中国教育报。2008.10.22日

高中生素质教育篇3

关键词:高中体育;提高素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032

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运动,体育运动在全世界都受到广泛关注,其形式、内容也丰富多样,世界性的体育运动竞技比赛如世锦赛、奥运会等都受到各国重视,这些比赛项目的成绩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彰显。中国自古便重视体育活动,古代便有武状元的选拔,用来保卫国家。但近些年,中国人身体素质逐年下降,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体育在中国作为人们从小到大都必须学习的课程,是中国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体育教育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全民身体素质的高低。目前我国高中体育教育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变化较小,没有因材施教,因此很难发挥其原有的科学价值,从高中体育课堂的现状出发,分析现如今影响我国高中体育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会有怎样的教学突破。

一、渗透应用意识,学以致用

体育是以身体锻炼的实践活动为鲜明特征的,如何使教材中的知识、技术原理有效地指导学生的锻炼,高中体育教材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向学生渗透应用意识。办法是结合各项教材开辟了设问栏,比如“想一想”“看一看”“读一读”“试一试”“分析一下”“保护者应注意!”“练习者应注意!”“怎样做这个动作”等,提示学生的学习方法。二是引导学生动体与动脑相结合,把体育知识和技术原理与身体锻炼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展开学习。这样做对于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思维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面对问题善于思考,并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有一定的帮助。

二、开阔视野,丰富体育运动文化

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各种媒体介绍的体育运动文化良莠不齐,虽然具有很强的即时性,但缺乏系统性,缺乏正确的诱导。把传授体育运动文化作为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增加了运动文化知识,提高了信息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提供的知识大体包括六类:一是“名人论体育”,摘录了列宁、、徐特立、宋庆龄、蔡元培、陶行知、高士其、钱学森等对体育的精辟论述,使学生加深对体育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二是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体育的功能、终身教育、运动处方、库珀12分钟跑、医务监督、运动负荷、超量恢复、人体重心、肥胖与减肥、青春期高血压、身体形态的性别差异等;三是新的体育信息,如城市学生肥胖、超体重人数比例增加,我国学生耐力素质连续10年下降,以及美国nBa篮球介绍等;四是我国运动员对世界体育运动的贡献,如郑凤荣、朱建华、王军霞以及体操、排球、技巧等运动队的介绍等;五是中国传统养生知识,如五禽戏、十叟长寿歌、黄帝内经、兄弟民族的武术等;六是体育的历史故事。这些知识可以辅助教学内容,加深对体育的理解。此外,这些知识只作为介绍,不作为考核内容。

三、培养学生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

体育教师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伤害事故,又要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安全措施;体育教师应结合教师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教育,树立安全教育观,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水平、健康安全意识和预防事故能力,树立“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中要把预防伤害事故所采取的措施贯穿到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中,要加强运动技术动作的保护与帮助方法的指导,教学中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等,科学地安排活动,特别是针对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季节特点,选择好相应的准备活动内容。体育教学活动中要耐心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重视学生练习中的保护与自我保护,特别是体操运动,由于动作比较复杂,要采取不同方式的保护与帮助,并指导学生相互进行保护,这是预防伤害事故的一项重要措施。如在进行跳马、跳箱等教学训练时,器械前要有跳板,器械后要有保护垫,同时要有教师和同学在器械两旁站立保护。在体育课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要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教育列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中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重点工作是安全教育,体育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向学生宣传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性,传授预防伤害的方法,增强学生预防的自觉性。

四、调动女生的运动兴趣

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譬如: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适时播放一些容易理解和节奏欢快的音乐,使学生在愉悦的音乐环境的熏陶下,进行积极的主动锻炼。因为高中女生的体育课堂教学不能等同于男生。在实施教学计划时,应选用那些既没有危险,又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具有同样锻炼价值的内容项目。如:艺术体操、跨步跳跃、游戏等。教学中能有机地把他们融合在课堂中的有关部分,如果有条件再加上音乐伴奏,就更加富有情趣,⒏有助于培养女生的体力、韵律感和审美观。

2.教学多样化

克服单一化,提倡教学形式多样化,满足学生求新、求趣的心理特点。调查中,了解到高中女生喜欢小型多样、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她们往往因此而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在当前的45分钟的课中,如果教材和教法单一,再进行长时间的跑、跳、投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乏味和疲劳的感觉。针对女生在体育课中求新、求趣这一特点,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加强竞争性、游戏性和趣味性,不要一味强调技术性,否则教学效果势必受到影响。

五、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个性

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发展学生的特长,并通过各类体育活动的开展,尽可能地让学生展示他们个性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对其进行强化,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当学生在某个方面存在缺陷时,教师一方面要帮助他们克服,一方面要引导他们作积极的补偿,扬长补短,从而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精神上的满足,激发其信心对自己的缺陷加以克服。这样,过去的“分数论高下”环境中的所谓“差生”都闪耀出自己身上能力的光点,找回了自信。因此,教育要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把个别化教育与整体教育有机协调起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总要提出一些共同的要求,但却不应因此而否定青少年的个性。

六、培养体育特长生

高中体育特长生是普通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体育特长生能够带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教学中往往成为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在这些方面他们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现阶段我国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化基础薄弱,易冲动,上课时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低等。

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思想,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从社会到家庭到学校,纠正体育生问题认识上的错位。要站在体育特长生的角度,着眼于他们将来的前途。要从和谐教育的角度,从培养人才的高度,认真考虑体育特长生的全面发展问题。要彻底摒弃那种认为体育特长生只要体育成绩好就能升学的“另类”观点,在和谐教育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机制促进并保证教育目标的全面发展。

高中生素质教育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生物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个没有目的的学习。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生命是怎样诞生的?生命向哪些方面发展?我国在基因工程方面有那些主要的贡献?生男生女是由谁决定的?为什么美国的生物圈二号没有成功?人类能在月球上能生活么等等。通过一些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探究问题的热情。

(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这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在新的课改下,高中生物教材主要从非生物界到生物界这个顺序揭示了这个根本观点。无机元素组成有机元素,有机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细胞。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奇妙而多彩的生物世界,其组成的元素和化合物,即与非生命世界有普遍的联系,又有重大的区别,尤其是组成细胞的有机分子,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具有多种生命功能的的糖类和脂质。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又都是以特定的单体构成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为细胞的结构基础,演绎着或简约、或繁复的生命之歌。形成学生从分子水平上看待生命的物质性和生命物质的特殊性的认识,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极为重要,无论是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还是处理个人或社会事物,都需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三)、根据不同的章节和学生的实际,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1、以做一定量的巩固练习,但不能拿“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采取“题海战术”,通过让学生多做题,多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以显示自己教学的水平。但长期如此,已经把学生训练成了做题的机器,不会思维的、没有头脑的机器。在真正踏进科学殿堂以后,这些人思维受到很大的限制,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创造性思维,没有新的发现,没有开拓精神,不能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只能固守先人的成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要让学生去做大量的题目。对所做的每一道题,认真精选,对出的题量严格控制。学生做完题后,和学生一起探究如何改变出题的方向、考查点,做到举一反三。这种做法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实践证明,这种做法非常有效,也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2、创设新情景,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物题是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生物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本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为目的,在每堂课上,采取多变的教学模式,创设新的情景(也就是说,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创设性情景),引导学生去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质

作为一个学科教师,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期望自己的学生个个都立下学习生物学的志向,但却有可能也有必要在普遍提高学生生物学素质的同时,让一些热爱生物学的学生脱颖而出。

普遍提高学生的生物素质,在当今的时代显得非常的重要。这里先说两个实例:

例1、据报载某农民因妻生女逼妻离婚不成,就用砂枪射杀其妻。这一酿成家庭悲剧的愚昧行为,显然是缺少应有的生物学知识。

例2、《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了四年多,但大肆捕猎、贩卖和宰杀珍稀野生动物的行为却屡禁不止。这一危及人类生存环境的愚昧行为,同样是对生物科学的无知。

两个实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学生物教育培养千千万万具备一定生物学素质的劳动者,比之于高等教育培养少数专门人才,具有更为深广的意义。

4、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生物学教学中可以进行如下几方面的心理素质教育: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在介绍生物学的概念、规律发展的来龙去脉,生物学事实的发现过程,科学家的事迹和我国的生物资源等知识时,可使学生对知识的创造和创造者的思想品德、人格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从中受到感染和影响,并由此激发学习的兴趣和钻研精神,从而树立为国家为科学献身的远大志向。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态。让学生了解与生物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土地、粮食、人口等问题,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利益、关心地球的生存条件等的情感和责任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生物课本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生物的结构与机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人不能被动地等待淘汰,而是要主动地适应自然的变化和社会的变革。中学生应该学会多种本领,增强耐挫折的能力,提高适应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

(3)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从美育的内容上看,生物学可以进行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教育。生物是自然美的主体。如动物、人体外表的对称美;各种叶形、花冠的姿态美;动物(蜜蜂、蚂蚁)社群生活表现的和谐美;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体现了社会美。引导学生投入到创造美的活动中去,如养鸟、护鸟、种花、种树、绿化美化校园等。

高中生素质教育篇5

(天门中学湖北天门431700)

摘要: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制度15年以来,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教育现状,学校对于高中学生的教育目标逐渐从应试教育,向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转变。但是,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还存在较大差距,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指出了我国教育目前存在的应试教育老思想依然存在、专业师资配备不全、学科结构设计不合理、重科学文化教育而轻思想道德培、忽视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诸多问题,并指出其产生原因,提出从改革对素质教育的整体认知、重视高中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以及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三方面改善目前的教育现状。

关键词:高中生;素质教育;全面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7.0035

0引言

自199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中小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加大。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绝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而父母们大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普遍认为,刻苦读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名牌大学是孩子今后立足社会,获得良好社会晋升渠道的唯一办法,给予了孩子过高的期望。在这种情形下,家长和老师往往忽视了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最为关键时期的这一既定事实,往往选择牺牲其学习之外的精力和时间以获得学习竞争优势,导致了高中生综合素质不强、无法独立生活、缺乏自信及主见等一系列应试教育所带来的问题。

在这种形势下,教育制度迫切需要发展和改革。1999年,国家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在国内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素质教育制度推广的这15年中,由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在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内容方法以及教育评价手段与评价标准上的不同,我国绝大部分学校的教育方针逐渐从应付考试,向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转变,素质教育这一制度的内涵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全国的中小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1高中生素质教育现状及问题

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制度以来所取得的成果是不容忽视的,然而,也应该意识到,目前的素质教育推行进度和普及状况,与国外的教育制度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的高中生素质教育目前还存在诸多亟待发展和解决的难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应试教育的老思想依然存在

由于我国高中生数量庞大,而重点大学较少的现状,当高考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录取资格最重要,甚至是唯一标准的时候,即使国家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期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其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但是,除了极少数有能力的家庭选择让孩子出国或是报考特长生,绝大部分的家庭都在承受着高考“万人过独木桥”这一残酷现实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家长而言,他们中有一很大部分是不支持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广的。对于学校而言,当其全力推行素质教育,导致学校的升学率下降时,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和来年的招生人数,迫使学校又回到“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为辅”的老路上去。造成了素质教育水土不服,昙花一现的现状。

1.2专业教师配备和学科结构设计不合理

由于高考科目的限制,大部分学校往往在主干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上配备了资历较为深厚、专业水较高的老师,而在高考科目较少涉及到的学科如体育、音乐、思想道德教育等科目上配备的老师较为随意。另外,学校在学科结构的设计上同样如此,往往会忽视高科中没有涉及的科目,在学校里,语文、英语等主干科目的课时量远远高于体育、音乐等科目的课时量是非常普遍的,而体育、英语、思想道德教育等恰巧是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视的。这一现状导致了学生高分低能、无课外特长、缺乏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与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提出的“提高全体中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相去甚远。

1.3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生正处于自我生理成长和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学校对于文化课程的过分重视,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会导致其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逃课、厌学等等一系列抵制情绪和行为的产生,再加上老师和家长的责骂,甚至最终会导致学生自暴自弃,对其今后的人生造成不可估量的毁灭性伤害。此外,现在的高中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和人际交往能力,当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可能会不知如何解决。学习和老师如若忽视对其这方面的训练和教育,会导致其无法与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心理上的困惑和惶恐无处诉所,久而久之,会导致高中生的心理闭塞以及人际关系的紧张。这对于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成长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1.4重视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而忽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我国高中生每年在各科国际奥利匹克竞赛上的优异表现说明,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中生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发展较好,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同年龄段的国外学生(张寒梅,2004)。但是,许多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却有待提高。虽然大部分学校开设了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道德知识,但是由于其所生活的现实环境的影响,他们很难讲课堂上所讲演的知识完全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此外,高中生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当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取舍时,他们缺乏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反倒是极端个人主义主导者他们的取舍和言行。国内最近兴起的“传统文化教育热”,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中小学生,特别是高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

2高中生素质教育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究其原因,一是国家对于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难以建设合格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二是社会上对于素质教育的推广和实施没有全力地支持,在应试教育长期的影响和高考的巨大压力下,许多家长和老师都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孩子的长期发展;此外,学校重视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而忽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也是素质教育无法得到全面推广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全国大部分高中的思想道德教育课堂上,老师只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没有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枯燥、烦闷,教学质量极差。结合以上所陈述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高中生的素质教育质量。

2.1改革对于素质教育的整体认识

目前的社会存在对于素质教育有偏见或是认识不足的情况,教育观的缺失会导致整个社会对于教育观念和意识的偏离,而意识决定行动,在这种情况下,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推广成为空谈。对于社会而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要认识到高考不是选拔优秀人才的唯一途径,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也不一定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应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应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估体系,力争将每个学生的社会价值都实现最大化,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对社会做出贡献。对于学校而言,应建立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和高考的巨大压力下,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而忽略了其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可是,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相比于“成才”,更重要的是“成人”,而考试分数并不能成为评判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学校应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估观念和标准,同时要注重学生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家长而言,注重对于孩子的“减负”。家长们大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孩子施加了过多的压力,甚至将自己人生没有达成的目标都强行寄托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在这种残酷的教育模式下,孩子们已经失去了自我,缺乏基本的独立性和主见性,无法主导自己的人生并不清楚未来的方向。在整个社会风气都是快马加鞭,急躁不安的氛围下,家长们似乎已经忘记,健康、快乐的成长,才是最可贵的。

2.2注重高中生的全面素质培养

学校对于高中生的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效果不佳,时常出现高中生的群体性事件或是安全事故的原因在于,大部分学校只是将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作为一项简单的教学任务去完成,在课堂上将各种大而空的道理对学生进行生硬地灌输,而对实际的教学效果漠不关心。按照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学校应把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中的各种道德礼教与学生现实的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采用理论与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实践,从行动中感悟的习惯。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视,健康的身体和心灵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条件,也应是学校最为基本的教学宗旨。班主任除了作为班级秩序的管理者,也应积极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多余学生以及家长进行沟通,一旦发现出现心理状况的学生,应主动私下了解,及时对学生进行开导。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之余,班主任应多组织主题班会、野外郊游等集体活动,保持学生舒适的心理状况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对于个别复杂的心理问题,由心理人员与班主任合作,给与学生及时的治疗,尽快摆脱心理危机。

2.3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育氛围

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教育观念的改革和教学方式的优化,而且是整个大环境的改良,包括学校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环境两个方面。对于学校而言,在硬件设施方面,有条件的学校要配备全面的教学设施、实验器材、活动产所和服务设施,同时优化校园内的自然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在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下,还要注重培养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组织校园篮球队、校园合唱团、校园科技小组等并定期举办各项比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这既有利于保持高中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又能够增强师生的校园归属感,提升学校的整体声誉。对于家庭而言,家长作为学生第一位,也是最为重要的老师,首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素质,建立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要改变教育观念,应认识到高考绝不仅仅是孩子唯一的出路,要从小依据孩子的天性培养其兴趣爱好,实现其人生价值;第三,家长要主动与学校沟通合作,这样做既有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动态,又能确保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因材施教。

3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路上,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三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虽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应认识到,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应不断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观念,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将我国的高中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义丹.人的科学发展观理念下的中小学素质教育探析[D].天津:天津大学,2013

2杨叔子,余东升.素质教育: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一大硕果[J].高等教育研究,2009(6)

3代伟佳,王璇,司天昭.新课改教育对河北高中生素质教育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7)

4胡丽琴,陈少华.新形势下提升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实效性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5(3)

5李帅军.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一一对当前关于素质教育问题讨论的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

6张绍红.宜春市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7张寒梅.中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高中生素质教育篇6

1从生物课堂入手,开展高中生物素质教育

1.1明确生物概念和规律

生物教学的难点在于生物概念的引入,生物是一门内容深奥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和理解能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讲生物概念进行细化和分解,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描述,尽量降低概念难度,让学生容易理解概念。生物知识都是和自然界的规律有关系的。在生物教学中,要加强生物规律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生物规律就在我们生活身边。要把生物学科当做一个基础性学科来看待,明确生物知识的作用。因此,老师在生物课堂上,要明确生物概念,对生物概念进行准确定义。对生物学规律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对生物学有全面准确的认识。

1.2培养学生生物运用能力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从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使高中生物教学不单单是对知识的理解,而要学会对生物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去研究生物学习生物,扩展学生的生物知识面,使学生在理解生物概念和生物规律的同时,具备生物知识的运用能力。

1.3将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高中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具有很多的联系,高中生物教学要善于发现这种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与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生物规律相结合。这样以来,不但增加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也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生物规律有了正确认识。

2从生物实验入手,开展高中生物素质教育

高中生物与其他学科不同,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教育的重要项目。因此,要想在高中生物中开展素质教育,就要在生物实验环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从生物实验入手,开展高中生物素质教育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2.1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和实事求是的品德。让学生在生物试验中,对实验器材加以保护,不浪费实验材料。是学生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对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力求准确,记录原始数据,做到实事求是。此外,在生物实验中,还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是学生正确认识到团队的作用,是学生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得以提高。

2.2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高中生物实验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对于初次进行生物实验的学生,老师要加强引导,鼓励学生勇敢尝试,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从容应对高中生物实验。所以,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十分重要。对以后学生的生物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只有学生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才能在高中生物实验中敢于操作,敢于实践,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严格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加强引导,需要学生熟悉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需要学生对生物实验有整体认识,需要学生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因此,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才能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将学生的实验能力当做一个主要教学内容。在高中生物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成为客观需要。

3从生物习题入手,开展高中生物素质教育

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习题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和提高生物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开展高中生物素质教育的时候,必须重视生物习题的教育。高中生物习题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高中生物习题涵盖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所有知识点,是对知识点的细化和延伸,生物习题能够考察一个学生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生物知识的运用能力。搞好高中生物习题的教育工作,有助于加深学生第生物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的运用能力。老师在进行高中生物习题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是学生具备生物学习的能力。

高中生素质教育篇7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由于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所以,体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师生关系和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道德高尚,事业心强,公平合理,和蔼可亲,言行举止高雅,多接触、了解、关心学生,善待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靠近老师,信赖老师,真心敬佩老师,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诚挚的友谊,才能产生共同的言语,才能实现师生关系融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圆满地完成体育课的教学工作,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办法。

1.情感式教学,激发学生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优秀的教学成果是师生双方相互努力的效果,两者密不可分。常言说:“亲其师,信其道。”心理学研究指出,师生和谐亲善的关系,学生的接受能力就强,教学成果就优秀,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例如上课开始,教师容光焕发地来到学生的队列前方,课堂上教师亲切而温和,耐心地讲解,稳重,协调,平和优美的示范动作,热情沉着的保护与扶持,滑稽,诙谐的语言都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学生在教师良好情绪的熏陶下,势必会产生一种亲切信赖感,这样不但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而且会使教学产生最佳的效果。

2.激发思维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结合体育知识与技能,创设一套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性”的体育练习,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水平。只要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就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

高中生素质教育篇8

一、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不可一言堂,想到什么讲什么,生怕学生不懂、不会,丝毫不给他们质疑和思考的余地,一味的输入,让学生无条件地接受,这样的教学真是累坏了教师,害苦了学生,效果甚微。面对素质教育,我认真思考,觉得教师确实要转变观念,改变教法,尽量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我在教授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1“Friendship”时,我想这是一个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非常适合学生练习口语,并还可以引导他们团结友爱,广交朋友。于是,我将学生分组,并设置了几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讨论并发表他们的观点.topics:1.Describeoneofyourbestfriends.2.makealistofqualitiesagoodfriendshouldhave.3.makealistofqualitiesagoodfriendshouldnothave.4.Howcanyougetalongwellwithyourfriends?5.whenyourfriendsareinlowspirits,whatwillyousayordotomakethemhappy?我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观点,并对他们所犯的错误采取了宽容的态度。效果比我讲friendship的重要性好多了。这既锻炼了学生表达英语得能力和胆量,又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让他们形成创新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二、鼓励学生自己总结有用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善于总结,学会学习。

教师不一定把什么都教给学生,我觉得让他们动起来,自己思考总结,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学生的创造力比老师丰富得多,放开手脚让他们主动学习。我经常在教学生词汇时,喜欢让学生想办法把单词,短语记住。比如,island这个词,学生想出了islandisland的记忆方法;impossible这个词,学生想到可以把impossible拆解,即i’mpossible.学battle时,有同学说:“bottlebattle瓶子战”,学到nutrition这个单词时,有一位同学说看看营养快线的瓶子上的英文——nutri-express,nutri就是nutrition,另外express是快线,快车,快递的意思。Reading课上我也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自己去读,去理解,去讨论,而不是我逐字逐句地翻译讲解,我只不过是帮助学生分析长难句。我上阅读课的步骤通常是skimmingscanningpracticingdiscussing。在不同的阶段设置不同的tasks,当然一般tasks是从简单到难,要求学生从对文章的大概了解到对文章的深度理解。题型可以是多种多样,如判断正误;分类对比;回答问题;排序;猜测作者的写作意图;找主旨大意;推理判断等等。我这样设计同时也是为了兼顾高考。近年来英语高考的方向比较明确:突出语篇,注重交际,强调应用,强调“稳定中求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三、建立轻松、愉快、民主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环境。师生之间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有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绩、优点以及思维中的闪光点要给予及时鼓励。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向学生传达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号,这样的话,学生就会不怕困难,不怕犯错、敢于开口。要多创造各种语境,多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提高学生兴趣,甚至还可以举一些荒诞不经的例子来缓解学生紧张和疲劳情绪。如在教“dealwith”时,我说:Yesterdaymorningourmonitorwaslate,soiaskedhimtocopythenewwords.thismorningiwaslate,sohecanaskmetocopythenewwords."thatmeans:"Dealwithamanashedealswithyou"(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教师还应多鼓励学生,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掌握好所学知识。

学习不仅是师生间的交流,也是生生间的交流。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合作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是学生共同探讨、共同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交流乐趣,并能够在讨论中促进思维的发散。生生互动不仅能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理解和应用,还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善于交际的外语人才,是我们当前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科学的现代化的英语素质教育,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途径。英语素质教育乃大势所趋。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着眼于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得到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发展。

[1]《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高中生素质教育篇9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工作体育素质提高

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我国一个长远的战略方针,然而最近国家关于”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引起国人的极大关注,那就是仅亚洲而言,我国目前青少年的身高和体质远不如日本.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学校体育是影响学生体质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改变目前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向、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是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所必须研究的课题.传统体育教学脱离实际,存在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体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1.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分层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小学体育教学由于受到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辅导、考察到评价,很难顾及到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差异,使得优等生吃不饱,低等生吃不了,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体育课堂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科学地对待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教学素质化目标,又使体育教学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认为,应当重视学生差异的存在,开展课堂分层教学研究,针对学生的特点,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在班级授课中把集体教学与个体化教学结合起来.体育教学分层的依据是学生个体的差异,课堂教学分层目标要求教学必须采取与学生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相适应的方法进行分层施教.

2.体育课堂教学分层教学的优点

2.1符合实际出发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同步教学中渗透异步教学,分层教学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形式,在班级的框架下,将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班级授课形式下的异步教学,进而解决教学要求的整齐划一性与学生实际学习可能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

2.2有利于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分层教学以学生的实际差异为出发点,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的个别差异、不同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不同要求制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程序,为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选择不同层次的多样化学习提供可能,以满足他们的不同要求与兴趣.

2.3可以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通过分层施教、分层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使学习困难学生摆脱困境,学习优良的学生脱颖而出,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体育课堂教学分层教学的实施

3.1应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

对自己的教学对象的了解程度如何,是分层教学成败的关键.作为教师在制定各层次教学目标、要求授课计划和教学方法之前,必须对学生的情况作一番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虽然学生面广,量大,但要搞好分层教学,必须对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运动基础、心理素质以及性格、爱好、个性特点等进行了解,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3.2应熟悉和掌握课程标准,把握教学总体目标

课程标准是实施体育教学的根本依据.只有熟悉和掌握他,我们才能以此为基础合理制定各水平层次的教学目标.才能搞好分层教学.

3.3合理的划分层次

教学层次的划分不是简单的教学分组,而是将教学对象根据其相关因素,按递进关系划分成若干不同群体.体育课中的层次划分主要以身体发育、身体素质、健康情况、体育基础、兴趣、意志品质等因素为依据.当然不同项目还有其不同标准,那就要依据实际出发,分别对待了.当然分层教学的层次划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随教材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内容上我们可以分两至三层,换一个教材可能就分三至四层.如在技巧前滚翻教学时,我按学生技能水平设置三个练习层次:在帮助下完成动作;独立完成动作;创设技巧动作.在投掷教学中,我则根据考核成绩优秀、良好、及格、仍需努力四个等级进行分层.同样,这个学生在这项教材中分在这个层,在那个教材中就可能分到另一层.一些爆发力较好但身体协调性较差的学生在跑步、跳跃中能分在优等生层次,而在体操、跳绳中则会处于中、低层次.因此,我们在划分层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把划分到低层次的学生称为”差生”,更不能歧视低层次的学生,而是要一视同仁,更多的给予他们鼓励.

(2)要注意灵活性.任何学生都有其所长亦有其短,在分层次时切忌不可把任何一名学生长期置于低层次中学习,否则对于他的心理上的健康成长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3)要注意各层次的连续性.分层次教学,不是把各个层次机械的分开,低、中层次教学只是一个阶段,他们最终应向高层次发展,所以要注意各个层次的衔接,保持其连贯性.要让每个学生明确该层次的目标,要求,学习重点,也应鼓励每个学生努力向高层次发展,培养他们的进取心.

3.4合理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高中生素质教育篇10

一、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观察、分析、试验是生物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重多的知识都是前人在观察思考及反复试验的基础上获得的,其中有不少经典实例,在这些知识的教学中不妨用精练的语言、简明的图表及一个精彩的小故事“探本溯源”,简述知识的获得过程,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循着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去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如在学习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人类进化发展内容时,可先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相资料、参观动植物园,了解自然界生物间的有趣联系,之后简要介绍达尔文的环球旅行及其通过旅途的所见所闻产生生物进化思想的过程。这样通过“活动―体验―评价”的教学模式,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判断能力,使学生掌握了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科学方法。

二、改革教学方式,引入新的教学方法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在目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引入到生物教学课堂中,借助多媒体模拟将生物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以生动的动画展示出来,降低教学难度。比如在进行细胞分裂过程的演示,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之间的结构分析,都可以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展现出来,强化学生记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探究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目标细化,组织安排学生讨论思考,满足自身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三、树立科学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应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加强科学探究,包括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与处理信息能力、实践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思维创造能力等,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选择学生感兴趣并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项目进行研究,研究课题可由教师或者学生拟定完成。例如“调查人类遗传病”、“蜘蛛如何结网”、“校内植物的光能利用”、“农田植物种群密度”等。在活动过程中,可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及观察能力,树立科学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品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多参与科技活动,辅导学生参加制作竞赛或者知识竞赛等,在参赛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尤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集体观念,增强竞争意识与能力。经过各种探究性实验及调查活动,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总结,让学生学会写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科学小论文及调查报告等,真正将探究课题落到实处。

四、组建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培养兴趣,发展特长

积极的思维活动始于对问题的探究,并在问题的解决中得以发展和提高,而问题的提出又离不开社会实践。如何根据学科特点,指导学生组建栽培、动物养殖小组;充分利用校园和家庭,开辟实验基地,让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获得劳动技能;另一方面可发现和培养特长生,拓宽他们的基础知识,培养其自学能力,为未来生物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排头兵。只有在教学中认真思考、研究,大胆探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出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另外,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很重要。例如植物向性运动的设计与观察、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这些实验设计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完成整套方案。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学科的实验方法,能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同时,学生应学会分析、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充分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最终得出结论。

五、实现科学教育方法与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