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31:24

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篇1

[关键词]it外包;知识转移;风险规避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216-02

一、引言

it本身的属性决定了服务外包是一种知识性行业,it外包服务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知识转移过程,因此,知识转移风险已经成为it服务外包中的一种重要风险来源和风险因素[1-3]。it外包风险管理研究中,国内外文献最多集中在风险因子、风险因素、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但对风险规避的研究文献不多。杨波等人[4]认为,it服务外包风险包括失控的风险、不确定性的风险、模糊性的风险、丧失能力的风险、系统性的风险;杨海蔚等人[5]将it服务外包风险分为: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社会风险、决策风险、来自合同的风险、转换风险、来自it外包双方本身的风险等方面;林菡密等人[6]认为,it服务外包风险包括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信息技术本身所带来的风险两方面。李菲菲等人[7]认为风险是一种损失、是不确定的,从预期与后果之间的差异来研究it服务外包风险问题;丛国栋[8]提出,it外包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与监控三个方面;方德英等人[9]则从风险评价方法等角度研究it外包风险,认为评价方法分为清单法、问卷法、成本模型法、技术模型、网络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可靠性模型等几个方面。关于it外包和知识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的鉴定、界定、特点、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等研究,但是在it外包知识转移风险规避的相关研究文献并不多。如何引入知识转移风险规避对策,提出有效的it外包知识转移风险规避对策,有效风险规避措施,可以使it外包行业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其信息服务和技术水平。

二、相关概念

(一)it外包

it外包,是企业战略性选择外部专家或者外部专业化技术和服务资源,将全部或部分it工作与业务流程外包给技术强的专业性公司及完成的服务模式与手段[10]。企业利用其外部优秀的it专业化技术、有用资源,以替代企业内部信息技术组织、部门与人员,来承担企业信息技术系统或业务流程的运作、改进、创造、维护,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更新资源、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与业务创新能力和增强被服务者对内外环境的应激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广义上是指给不同的人提供各不相同的知识资源,并通过知识的外化、交流、反馈及互补产生对组织有价值的知识共享平台,即将人力资本经过社会化转化为结构成本。狭义上的知识转移是由组织主导,有正式、明确的知识目标,一般指发送者与接收者有明确的流动方向类型的知识流动模式。在it外包环境中,通过分享知识,客户和供应商可以一直维持一个有效的外包关系。而且,有效的技术知识转移对客户的it使用和管理有重大的影响。it外包知识转移定义为客户对服务供应商的知识需要,吸收,转化、积累、交流并在it外包中应用的程度。

(三)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可以称为风险分析、控制与危机处理,是指如何在一个充满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的管理能力。其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决策和应变策略。风险发生危害性与随机性很难确定,所以要权衡各利益主题,以便做出最合适的决策[11]。风险规避的主体是一种经济单位,即个人、家庭、组织、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等;风险规避过程中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权衡是基础,而选择合理的风险处理方式、策略则是关键;风险规避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润空间与安全保障。

三、it外包中知识转移的风险规避对策

对it外包中知识转移的风险相关概念分析[12],知识转移风险具有系统性、反馈性、知识性等[13-14]特点,本文从建立it外包知识管理系统、加强it外包双方的关系管理系统的建设等方面来规避风险。

(一)建立it外包知识管理系统

it外包双方要想在知识转移过程中适当降低风险,双方必须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决定知识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有知识管理层、知识流程、管理系统中的支持元素。知识管理流程包括: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收集、知识吸收、知识整合等有效的循环系统。管理系统中的支持元素有能力、领导、技术、决策等四个面。it外包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

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从大的角度来说,有助于it外包双方的迅速发展,从小的角度来说,可以帮助it外包双方员工快速成长。员工在企业内部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发展自我。员工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在信息化知识经济浪潮下,知识管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另一个方面,在it外包知识转移过程减少知识理解的失误,防止风险的发生。

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要减少风险,就要在确保知识整合与知识反馈的质量时,选择的知识在运用和共享之前还必须经过多方面吸收、加工、创造与提炼,以提升在知识转移时的正确性、方便性、价值性。具体如图2的框架。

(二)加强it外包双方的关系管理系统的建设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总结可知,相关学者主要从合同系统、信任系统、技术系统、组织交流系统进行it外包知识转移关系管理研究,建立相应关系管理系统。良好的关系管理系统的建立是it外包知识转移风险规避有效方法之一。

(1)合同系统。it服务外包发展早期,主要通过合同约束外包双方,合同管理作为it外包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关系管理中最基础的治理效果与保障机制,通过在合同中规定量化的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对供应商的能力和质量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同时,在战略伙伴关系中,有很多难以预测的因素,保持合同的灵活性,将有助于减少it外包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纠纷问题。

(2)信任系统。为了提升it外包双方的知识转移的意愿,提高知识的创新,双方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与协调的关系,it外包双方之间应努力建立相互沟通、相互信任关系,it外包双方协调、信任不仅可以获得直接的经济收益,而且能够使双方获得更多的无形收益,只有通过相互信任的关系,it外包双方才有可能产生知识创新与风险的规避。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协调、信任的重要性被人们认识。对it外包双方来说,协调、信任更为重要,对it服务外包企业内部而言,协调促进团队合作精神,内部协调是沟通的关键。对it外包双方而言,信任实现了外包双方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从而更进一步提高知识源的编码能力和知识解码能力,从而降低在知识转移过程双方的风险。下面是it外包双方信任对知识转移、知识更新图。

(3)技术系统。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服务商的it技术学习和更新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服务商只有更高效的学习和引进it技术知识,才能更好的满足发包方对于整个it外包知识转移过程中活动的要求,更好的进行it外包知识转移关系管理。服务商技术水平的提高、技术系统的建立,对知识转移正向流动、降低知识转移与反馈风险起到促进作用,如图4所示。服务商在改善技术方面的努力,使知识反馈、知识反馈水平不断提升,从而知识转移成本也会相应的降低,随着技术系统的完善,服务外包双方的沟通交流就会更加流畅,进而增加双方的利益,降低知识转移风险。

(4)组织交流系统。随着it服务外包进程的不断深入,建立一个跨组织的管理机构显得尤为迫切。由it外包双方负责人牵头,选择合适的跨组织的合作成员,并且明确界定每个人的职责,这将更有利于it外包双方之间进行交流,同时能更好的应对一些突况、解决冲突矛盾,便于整个it外包活动的顺利进行。

it外包双方中的成员通过利用远程信息技术进行工作上的沟通,他们虽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但是知识交流并不完善,因此it外包双方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要创造良好组织交流系统,具体交流系统如图5: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梳理和总结可知,it外包知识转移过程中关系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信任系统、技术系统,合同系统、组织交流系统这四个系统,其他有关的系统需要进一步挖掘。外包中的关系管理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立良好关系管理系统,对it外包双方知识转移的成功具有推进作用。

四、结语

21世纪以来,it外包作为一个新型的服务产业和信息系统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家和学者们的关注。企业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他们越来越多的选择it外包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对it外包动因与决策,相关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但对it外包中知识转移与风险规避研究对策相对较少。本文从建立it外包知识管理系统、加强it外包双方的关系管理系统的建设等方面,从而达到在实证探索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探索,进而更好的控制了知识转移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问题。但对it外包知识转风险规避对策的提出还不够完善,还缺少提出很多更好的对策来规避知识转移过程中的风险,以后还需要相关专家对其进行完善,还有建立知识反馈验收水平、技术创新体系、知识转移能力评价体系等策略如何更好地应用到it外包知识转移中等问题都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Forrester.europe’sitServicesSpendingwillGrowby57percentfrom2003to2008[eB/oL].http://t-syst/ipl2/statistics/923/downloads/press_kits/2005

[2]potter,K.DataquestResearchCatalog:itoutsourcingworldwide[R].GartnerGroup,2005

[3]BahliB,RivardS.theinformationtechnologyoutsourcingRisk:atransactionCostandagencytheorybasedperspective[J].JournalofinformationtechnologySeptember2003,18:211-221.

[4]杨波.it服务外包―基于客户和供应商的双重视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22-24

[5]杨海蔚,董安邦.企业信息技术浅析[J].情报科学,2002,20(7),772-774

[6]林菡密.企业信息技术外包的阻力和风险探讨[J].科技信息,2008,28,513-514

[7]李菲菲,李华.接、发包业务流程外包风险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7,增刊,17-19

[8]丛国栋,it外包风险评价模型与控制策略研究[m].浙江:浙江工商大学.2011,14-18

[9]方德英,it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69-72

[10]李华,常静,董明.服务外包系统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9:102-145.

[11]杨建平,杜端甫.项目风险的一种模糊分析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8,2.

[12]张跃评,刘荆敏.委托激励理论实证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7(6):74-78.

[13]蒋贵川,范玉顺,吴澄.动态联盟建盟过程模型与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2,(1):58-62.

[14]刘春燕.企业it外包中的知识转移模型及其风险防范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25-31

基金项目

浙江农林大学校科研发展基金人才启动项目(编号:2014FR012)、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科研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编号:tmmS1302)。

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篇2

论文摘要:文化风险是企业并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本文在界定知识与知识管理涵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并购文化风险的预警体系,并分别从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和加强沟通三个方面探讨了企业并购中文化风险的预警策略。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企业并购;文化风险;预警 

一、企业并购的文化风险 

1.企业并购文化风险的含义 

文化风险是企业经营所面i临各种风险中的一种,主要是指企业在跨组织经营过程中,由于文化问的差异以及文化交汇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目标发生背离,甚至导致企业跨组织经营活动失败的可能性。由于文化具有层次性,因此广义地讲,跨组织经营既可以是发生在不同国家间的跨国经营,也可以是在一国之内不同亚文化间的跨组织经营。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差异主要是国家文化的差异,一国之内同样也存在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可以是地区文化差异、行业或职业文化差异、组织文化差异等。企业在跨组织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之中,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而导致的文化误解、文化冲突有时会危及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企业并购文化风险的表现形式 

(1)沟通风险。沟通风险,即由于文化沟通障碍和沟通误会而导致沟通失败的风险。由于不同组织的文化背景不同,对同一信息的理解会产生差异,甚至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如曾在中国国内有名的“白象”牌电池出口到国际市场,其品牌就直译为“whiteelephant”,这种质优价廉的电池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状况却很不理想。后经调查发现“whiteelephant”在英语中还有累赘物、废物的意思,可以设想这种品牌的电池又如何能吸引消费者购买呢? 

(2)管理风险。管理风险,即由于不同文化导致的管理风格的差异,以及由于不同文化的管理人员之间和员工之间不能建立起协调关系而带来的管理失败的风险。尤其在跨国并购中,一国的管理模式和行为有时不能为另一种文化所接受,使得企业在内部管理上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成本。 

(3)商务惯例与禁忌风险。商务惯例与禁忌风险,即在商务合作中由于习惯、方式的差异而导致交易失败以及不同文化对特定事物或现象的好恶差别而导致营销失败的风险。如在很多西方国家,在打高尔夫球时谈论业务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谈业务往往是打高尔夫球赛的真正原因。但是在日本,人们却从不在高尔夫球场上谈生意,而德国人将商务和家庭生活区分开来,他们很少在下午5点以后做生意。 

(4)种族优越风险。种族优越风险,即由于不同文化所表现的心理的种族文化取向不同,来自一种文化的人具有较强的种族优越感,相信自己的行为方式优于他人,有偏见地对待异族文化而产生的风险。个人与组织都可以有自我优越感。对于跨国企业来说,优越感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一些国际化企业由于相信自己在国内的经营方式优于海外竞争者,因而在海外采取与在国内相同的方式进行经营。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并购文化风险的预警体系 

1.知识管理过程框架。从知识管理过程框架来看,知识需求驱动知识活动,知识资源支持知识活动,影响因素制约知识活动,知识活动的成果得到学习和应用,如图1所示。 

知识活动必须由若干执行者来实施,这些执行者可以是人(个人或团队),可以是计算机系统,还可以是人机系统的结合。知识流把各个执行特定知识活动的执行者联系起来,这些特定的知识活动与相关知识流便构成一个知识管理事件。一个完整的知识管理事件起始于知识需求,终止于需求的满足,但也可能因为其他原因而半途而废。上述三类影响因素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制约事件发展的全过程。 

2.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并购文化风险的预警体系。从知识管理过程的框架图可以看出,知识管理是由知识需求为驱动力,围绕知识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过程。结合这一模型,可以建立起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并购文化风险的预警体系,如图2所示。 

在该体系中,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信息收集。信息是风险预警管理的关键。按照系统的观点,在企业并购中,将不同的子系统融合为一个系统,系统的要素、功能、结构等都要发生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并购双方的信息、物质、人员与能量等不断地交换和沟通。通过完整的信息收集,才能准确、及时地预测到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信号,为企业进行下一步预警活动的信息分析和评估打下坚实的基础。 

(2)信息评估。信息评估主要是对风险环境和因素进行分析,环境分析是指对可能或已经引起风险发生的文化、社会等环境因素的了解、评价和预测。企业要及时识别、评价在并购中文化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观察、捕捉出现文化风险前的征兆性信息。由于几乎所有的风险发生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前兆,所以,企业应当及时捕捉这些信息,及早进行必要的防范。 

(3)风险预测。科学的预测是风险管理的前提,因此,在企业并购中,要根据文化风险的成因、演变、发展和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为管理者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4)风险预警。风险警报系统主要是判断各种指标和因素是否突破了风险警戒线,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发出警报。正如任何一种经济现象都具有多方面的特征,指标体系就是对经济现象特征的整体描述一样。企业风险的各种警兆只有经过警情指标来加以量化、说明与解释,才能得到科学、全面的反映。在企业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设置预警指标监测防范体系,一旦发生“病情”,决策者可立即得到警报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手段和措施。 

3.文化风险管理的信息三维图。在该模型中,信息始终贯穿于整个流程。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在企业并购过程中管理者要不断地提高信息的获取能力,使风险预警系统能够有效地运行。因此,管理者要从概念上能够清楚地勾画出在风险预警中所必需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在时间和逻辑上的顺序。据此,可建立起企业并购中的信息需求三维图,如图3所示。

时间维:在企业并购过程中,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可分为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在并购前,要对并购对象及其风险问题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确定并购的策略及风险防范的方法。在并购中,要时刻监视并购中发生的风险问题,并要分析其根源所在,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在并购后,总结在并购中的经验与教训。

知识维:在并购中,从知识的纬度来分析,主要有政治、法律、管理、心理等相关知识需求。

逻辑维:从逻辑维来看,首先是发现问题,其次是确定目标,然后是进行分析、提出方案,最后是作出决策。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并购文化风险的预警措施

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任何企业都需要有风险管理措施,不同的是其实施情况根据企业的性质和大小而有所变化。但是无论如何,建立风险管理小组都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因为该小组行之有效的工作,可以清理风险险情或遏制风险的发生,以减弱其对企业造成的危害,并使企业对风险的反应由被动转为主动的积极行为。风险管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是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风险防范的方针和政策、指导和监督企业各部门风险管理的措施、编制风险管理的经费预算、对风险处理进行指导和咨询。

在联想并购ibmpc过程中,经过调查发现,由于双方的文化差异很大和ibm员工对联想的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很低,并购面临着很大的文化风险。针对这一情况,新联想成立了过渡时期领导团队“t&t”team。2005年1月,由来自原联想和原ibm两家公司不同部门的专家组成了一支专门的文化融合团队,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来自公司各部门员工的意见,对现有的公司文化、员工渴望的公司文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进行评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联想的文化进行新的诠释。通过不断沟通与互相了解,学习对方的优势,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特点等,这对联想的并购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制定风险管理计划。为了有效地预防风险,企业要有健全的风险管理计划,以便约束员工的行为,保证相关方针、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笔者认为,风险管理计划主要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

首先,确定潜在风险。企业可以通过曾经发生过的风险和同行其他企业发生过的风险来确定可能对企业构成严重威胁的风险,也可以从企业内部,如企业董事会成员、离职或退休的员工、政府官员、社区居民、新闻媒体、行业分析人士等获得相关信息。

其次,准备风险管理所需资源。在人力资源方面,培养员工风险意识、开展风险教育等;在组织结构方面,建立风险管理小组,明确小组成员及其职责,规定风险期间的沟通方式等。在规章制度方面,制定风险管理计划,为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做好准备。在财务方面,把企业的风险管理列入日常的财务计划中,并拨出一定额度的资金作为专门预算,支持企业风险管理的相关活动。

再次,确定风险预控对策。风险预控就是根据风险评估与警报的结果提前对可能引起风险的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力争在爆发前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而对难以完全避免的风险,风险预控也可以事先准备相应的对策,力争减轻风险对企业的危害和冲击。

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篇3

良好的风险管理内部环境是知识链主体认识和对待风险的基础。知识链的风险管理内部环境受知识链各主体的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它包括知识链各主体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也包括主体管理风险的理念、态度,以及对风险的认识、处理方式等。知识链是一个多组织联合体,各主体的价值观、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其对风险管理的理念、认识都不同,因此,在营造知识链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中,要综合考虑各主体的历史和文化,承认各主体风险管理理念、对风险的认识,以及对风险的防范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差异中找出各方对风险管理理念、认识和防范的交集,在交集中形成知识链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这种形式的知识链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能够得到不同主体的认同和遵循,保证知识链风险防范的协同性,促进知识链风险管理理念在各主体之间的均衡接受,从而促进知识链各主体对风险的一致识别和管理。知识链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受知识链各主体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反过来,知识链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又影响各主体对风险管理的理念、认识和行为方式,有助于维持各主体对知识链所面临风险的统一认识和识别,从而有助于知识链对不利于知识转化的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维持知识链知识转化的有效进行。

2设定有助于知识链风险管理的目标

知识链风险对知识链知识转化的速率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风险加大知识链知识成功转化为科技成果的难度,重大的风险甚至可以导致知识链解体。确定目标是有效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前提。知识链的目标是战略制定的指南,战略是目标实现的保证,因此,知识链在制定知识转化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到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价过程中的风险,分析这些风险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以及对风险进行处理和防范。一旦知识转化战略形成,那么知识链各主体便会围绕知识转化战略和目标武装自己,优化配置资源,促进知识流动、交互学习和知识共享,以具备实施战略和实现目标的包括风险管理能力在内的所有能力。在知识转化战略实施和目标实现过程中,知识链各主体应该制定一个风险管理策略或风险防范经验供知识链各主体学习和分享,如果知识链内部一主体遇到了其他主体曾经遇到的风险,就可以借鉴其他主体消除风险的经验和策略来防范风险,大大减少了处理风险的时间,节约防范风险的费用和降低风险的破坏程度。由此可以看出,知识链的风险管理是目标实现的保证,同时,目标也赋予了知识链各主体防范风险的能力。在目标的设定过程中,一定要考虑知识链各主体的能力和风险容量,要做到目标与主体能力和知识链风险容量相协调。目标和能力不协调会导致面对风险知识链无法控制,目标和风险容量不协调会导致知识链承受更多的风险,以致阻碍目标的实现,知识链知识转化难以进行。

3正确识别知识链知识转化活动事项里的风险与机会

事项是影响知识链知识转化战略实施和目标实现的各种内外因素,其可能带来积极的影响也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具有积极影响的事项是知识链的知识转化机会,具有消极影响的事项是知识链的知识转化风险。知识链知识转化过程中的事项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其带来的影响同样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要正确地识别事项里潜在的知识转化风险和机会。正确识别事项的知识转化风险与机会,要求知识链要正确面对每一个事项,关注该事项对知识链带来的影响。但是事项有的明显,有的隐晦,其产生的影响有的微不足道,有的又意义重大,因此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节约识别成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机制,判断和评估事项发生的可能性和即将带来的影响大小。针对那些对知识链知识转化不起作用或影响甚微的事项,采取忽略或回避的方式;针对那些对知识链知识转化具有重大作用或显著影响的事项,集中精力处理或解决。在事项评估中,也要准确地判断出事项带来的风险与机会,从而做好对风险的防范措施,同时把握住有利于知识链知识转化的机会。另外,还需要选择识别事项风险与机会的工具和方法,可以通过各主体之间定期举行研讨会,来共享事项识别的经验、技术和工具;也可以采用统计的方法搜集有关事项带来的风险与机会;也可以建立数学模型去预测事项带来风险与机会的概率和大小,等等。

4建立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评估体系

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风险防范措施是否实施的标准。知识链知识转化的风险评估是在全面识别知识链风险种类及来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发生概率、破坏程度、可能造成的损失、不可控程度和预计防控费用支出5方面对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进行的综合评估,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是否采取措施对知识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防范的标准。在评估风险时,有的风险可以根据知识链各主体的经历和知识链的知识转化过程加以确定,这些已知的风险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评估。但是,知识链知识转化过程中还有一些不确定性的事项,这些事项也存在风险,那么针对这些未知的、不确定的风险,要加以预测和评估,力争对未知风险的来临有所准备,并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小、回避或消除这些未知风险,促进知识链知识转化的顺利进行。

5制定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的应对策略

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应对策略的制定是建立在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评估基础上的,根据知识转化风险的评估结果选择适当的应对策略。风险应对的策略有回避、分担、降低和承受4种。如,知识链知识转化的新科技成果,根据市场调研或反馈结果,这类新成果受欢迎的程度和接受程度都较低,如果执意要将该成果开发出来投入市场,那么将面临市场匮乏、产品滞销的风险,面对这样的风险,果断采用回避的策略来应对风险,即,退出会产生风险的活动,在知识转化之初预防转化成果的低接受率,减少知识转化的成本和失败率。再如,知识链知识转化的新成果,其市场反馈不明朗,但又有盈利的可能性,风险与机会共存,那么,为了把握住机会同时避免风险,可以向外寻找成果开发或销售的合作者,通过转移风险的方式来降低知识链单独承担风险损害的局面;或为新成果的开发购买保险等分担风险的策略,通过分担风险的方式让他人承担一部分风险,以减小风险对知识链的危害。如果面对的风险无法回避,也无人分担,那么只能采取降低风险和承受风险的策略,即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或不采取任何措施去干预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这是一般应对大多数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所采取的策略。风险的应对策略制定应该从整个知识链的角度去考虑,风险应对策略的制定应该由下而上,从部门到主体,再到知识链。知识链各主体首先从主体内部各部门、业务单元、职能机构的角度去认识风险,让部门责任人对本单元的风险进行复合评估,以反映该单元与知识链知识转化目标的风险评定。通过对知识链主体内部各部门、各单元风险的了解,知识链主体高层管理从整个组织角度出发,采用组合观的方式来确定主体的风险是否与知识链知识转化要求、战略和目标相符合,各单元、各部门的风险放大到组织层面有可能变得更有威胁,也有可能对组织没有任何影响,因此,为了使知识链将风险控制在风险容量内,各主体必须对该主体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筛选出对知识链知识转化有较大影响的风险。这样,就从各主体了解到的实施知识转化活动所遇到的风险,上升为知识链合作实施知识转化活动的风险,并参考主体防范风险的方法制定知识链的知识转化风险应对策略。

6开展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控制活动

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控制活动是确保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应对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等活动。知识链的知识转化风险控制活动贯穿于整个知识转化活动过程中,遍布知识链各主体以及主体内部的各个层级。在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控制活动中,有时一项单独的风险控制活动可以应对多项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有时一项风险应对则需要进行多项风险控制活动以降低或减小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一些情况下,应该做到现有的控制活动足以确保新的风险应对得以有效执行。知识链的知识转化风险控制活动是知识链致力于实现其知识转化目标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验证、批准、授权、经营能力评价、资格审查、资产安全以及职责分离等一系列有助于确保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应对策略得以实施的活动。知识链的知识转化风险控制活动一般包括两个要素:一是,根据知识链所面临的风险及环境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二是,为了政策的有效实施而制定的相关执行程序。政策制定来源于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的大小、发生概率、波及范围和危害程度,要综合考虑到知识链政策制定的环境、资源和应对风险的能力,通过仔细地分析、评估制定与知识链风险应对能力相适应的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控制政策,并保证制定出的政策会被仔细地、有意识地和一贯地执行。另外政策的执行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才能保证政策实施和贯彻到位。

7促进知识链信息的沟通

知识链信息的沟通是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管理实施有效的重要保证。无论是营造有利于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设定有助于风险管理的目标,正确识别事项里的风险与机会,或是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开展知识链风险控制活动等都需要知识链主体之间信息的良好沟通。沟通一旦出现障碍,各方的利益和意见将得不到有效的表达,那么,对风险的认识、评估和应对策略的制定就会出现偏差,不仅增加风险管理实施成本,而且其实施结果也不一定有效,严重阻碍了知识链的知识转化顺利进行。为促进知识链信息的良好沟通,知识链各主体要公开自己的信息,或者及时地传递和有利于风险管理的有效信息。建议依托网络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的信息沟通平台,保证信息及时、高效和准确地传达,以保证知识链风险的及时解决,减少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的发生概率或破坏程度。充分利用各主体的社会资本搜集一切有关知识链即将或已经面临的风险应对信息和策略,保证知识链风险的顺利应对,减少知识链的损失,维持知识链知识转化活动的正常进行。

8对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管理进行监控

对知识链的知识转化风险管理进行监控就是对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各环节和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和反馈。这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贯穿于整个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以维持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管理的正常进行。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即使做好了十分完备的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管理,也难免会遇到新的、未事先预测到的风险。面对这些突如其来、未先预料的风险,不能惊慌失措,要沉着应对这些风险,审视并及时修改和完善知识链风险管理框架,以维持知识链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知识链知识转化的有序性。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管理的监控主要有两种方式:持续监控或者个别评价。持续监控有利于对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管理的反复审视,发现知识链在知识转化风险管理实施中的漏洞,并及时进行弥补和完善。持续监控越频繁,监控有效性越高,知识转化风险管理越完善。一般情况下,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管理持续监控越频繁,也就不需要个别评价。但是,为了保证知识链知识转化风险管理体系的完整,许多主体尽管有着良好的持续监控活动,也会定期对各主体的风险管理进行个别评价。个别评价是持续监控的补充和辅助,有时候个别评价的新思路会使得知识链风险管理更加有效,或者更加节约成本。合理的个别评价要考虑所发生的变化的性质和程度以及它们的相关风险,执行风险应对和相关控制中员工的能力和经验,以及持续监控的成效。通常,持续监控和个别评价的结合会确保企业风险管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其高效性。

9总结

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篇4

关键词: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知识产权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的核心资源之一。全球五百强企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其中一点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它们都十分注重自身企业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同时也将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落实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来。但由于知识产权自身具备的期限性特征和价值易变性特征,造成知识产权很容易受到不法侵犯,所以怎样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能力,确保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成为了现阶段一个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的现状

首先,企业管理人员所采取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利于对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予以防范,大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不重视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防范,仅仅是凭借主管经验来识别和分析,同时盲目制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策略。企业管理人员往往是从简便管理与效益最大化的层面来看待这一问题,但是这种做法的主观性与专业性不足,因此导致风险防范的实效性不够;其次,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控范围不足,企业通常将经营管理工作放在能够直接获得经济效益或降低成本的内容上,比如知识产权诉讼、归属以及搜索等。但企业内部凡是涉及到知识产权相关的活动都可能会导致法律风险的产生,对应的管控范畴必须要宽泛,唯有如此才能够有效的防止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后果[1];最后,不具备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控相关的人才,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相关的制度规定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专业化人才的缺乏和企业管理者的不重视,没有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策略,导致知识产权法律风险自身的复杂性、隐蔽性以及不可逆性特征很容易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企业合资过程中的防范措施

企业不能够转变目前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不完善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但应当真正的认识到: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与可防范性是相联系的,企业在认识到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必然存在的事实以后,应当借助于科学有效的对策予以解决,应当努力的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中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策略来降低法律风险,尽可能的利用好自己的知识产权。比如说当企业面临他人行使“优先权原则”的专利法律风险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主动利用“先用权原则”,保留第三人申请日之前,已制造出相同产品、使用方法或者其他必须准备的证据,避免失去在原有范围内持续生产与使用的机会。在面临注册商标质押的法律风险情况下,能够合理的借助目前法律制度来降低注册商标质押的法律风险,比如说依靠反向担保的手段增加注册商标融资质押的成功率,凭借专业担保企业对银行贷款实施担保,之后由企业对担保方提供以商标为标的反担保。如此一来不但消除了银行顾虑,有效降低了信贷风险,还能够进一步发挥出商标的资产价值。

(二)建立知识产权合同管理制度

企业签订的知识产权合同中具体内容是否与相关法律法规相符合,其中的详细条款是否存在遗漏等,都与企业的实际利益直接相关。所以强化知识产权合同管理,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合同管理制度可以说是预防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保障性工作,企业应当积极构建以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为主,事后补救为辅的知识产权合同管理机制。构建以合同为主的内控管理机制,实现人员、机构以及制度的三落实。针对企业已经应用多年的常规性合同,重复率与利用率较高的知识产权合同,必须要认真拟定合同文本。贯彻落实签订合同应当通过企业法律事务机构提供的具体法律意见,同时通过企业负责人审批流程的规定。企业应当定期针对知识产权合同纠纷事件予以统计分析,结合具体情况变化第一时间对合同文本进行调整和修订。从知识产权合同的谈判、起草、签订以及执行等各个环节制定具体规定,真正形成科学有效的知识产权合同管理机制。

(三)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档案

企业知识产权档案应当包含自由知识产权以及外部知识产权等相关内容。针对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的建设工作,必须要从知识产权活动流程以及具体的经营特征予以整理归纳,从而保证企业知识产权档案可以发挥最直接和完整的法律功能,如果企业知识产权受到不法侵犯,则能够借助全面详实的知识产权档案,第一时间进行或应诉,进而确保企业不受到法律风险的影响。而对于企业外部知识产权档案来说,企业方面必须要积极组织进行知识产权调查、归类、汇总,整理融合相关资料,对市场动态情况予以即时监控,尽可能全面的掌握竞争对手开发的新产品以及侵权行为发生情况,若找到可能侵犯对手知识产权的现象,则必须第一时间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进而规避知识产权法律风险[2]。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为尽可能的规避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企业应当真正的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主动树立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防范意识,尽快培养或引进相关人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企业组织机构,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与法律风险防范的相关机制。唯有如此才能够保证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最终得以有效防范。

[参考文献]

[1]李保来.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与法律控制[J].祖国,2016,15:114.

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篇5

信任对后续融资支持的影响macmillan,Kulow和Khoylian(1989)认为风险投资家做得最多的两项工作是帮助企业筹集资金和提高管理能力[20]。风险投资不但为新创企业的发展注入了资金,而且在企业随后的发展中,风险投资可以给予再次注资和提升其融资能力[21]。除了自有资金,风险投资家更多通过引进其他风险投资机构进行权益投资,或者引进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企业提供债务融资等手段,进一步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在后续融资过程中风险投资家实际担当着风险企业的信用担保人、风险过滤器的角色,同时风险投资家联合投资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成功的投资,尽可能早地证明自己的能力,获得声誉[22],因而风险投资家可能面临着投资失败、风险企业滥用资金所带来的资金和声誉双重损失的可能性。双方之间的信任使风险投资家不会担心风险企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谋取私利而带来双重风险,愿意继续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同时风险企业也因为对投资家的信任,能够正确认识后续融资可能带来的股权稀释问题,而较为坦然地接受后续投资,正如Shane(2002)指出,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相互之间越信任,风险企业越能整合到创业必需的财物资源,且所获财物资源数量也越丰裕[23]。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命题:命题2: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信任正向促进风险投资家后续融资支持。信任对战略支持的影响风险投资家会对新创企业的战略制定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促进企业未来的快速成长[24]。风险投资家通过占有风险企业的董事会席位参与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来对其提供战略支持。风险投资家通常是某一行业和相关几个行业的专家,对特定行业的发展、市场潜力大小和市场变化趋势有深入的了解和跟踪,因而在参与风险企业战略决策的过程中专长于外部环境分析,而风险企业则对自己企业的资源状况、优势与劣势最为了解,双方拥有互补的专长知识,实现专长知识的共享,则能够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inkpen和Ross(2001)指出,跨组织合作的伙伴间必须要有高度的信任关系,才能使伙伴愿意提供有帮助的关键知识或经验[25]。当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建立高度信任时,双方会积极与对方分享自己的知识:创业者不必担心完全披露己方的资源、技术等信息而损害自己的利益,而且会增强与对方分享知识并向对方学习其专长知识的意愿,这样风险投资家也因为对方的坦诚而主动提供自己的知识并参与战略制定,提高战略支持的程度,使得双方间的学习顺利进行、知识得到有效整合,从而有利于风险企业做出正确的战略决定和战略规划。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命题:命题3: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信任正向促进风险投资家战略支持。信任对管理支持的影响风险投资家一般拥有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规律,因而Hurry等(1992)指出创业者能够向风险投资家咨询学习经营创业企业的技巧和方法[26],进而弥补自己管理经验的欠缺,提高管理技能。通过投资家的管理支持,创业者将获得企业管理方面的新知识或者对管理实务形成更深入的理解,这个过程实际是投资家的知识向创业者转移的过程。Kim和mauborgne(1997)认为信任能够很好地增强伙伴间合作与共享意愿,一旦人们建立了相互信任关系,他们将会非常愿意共享彼此信息[27]。因此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信任关系,是投资家与创业者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创业企业提供管理支持的重要基础。当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存在高度信任时,创业者更愿意与投资家进行深度交流,主动向投资家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并敢于暴露自身的不足,而风险投资家也会因为创业者的积极互动而增强进一步提供知识和指导的意愿,使企业获得更充分的管理支持,并且能以一种包容、耐心的态度面对企业暂时存在的不足。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命题:命题4: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信任正向促进风险投资家管理支持。

不同维度信任对网络资源支持、后续融资支持的影响谋算型信任中,信任的确定通常是基于信任带来的收益及信任破坏带来威胁的比较[11]。在这种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境中,信任双方倾向于做出理性的、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计算最大化的期望收益和最少化的可能损失,同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28]。在谋算型信任下,双方关系建立在激励约束机制和共同利益之上,双方的了解还不是非常深入,均处于试探性阶段。此时风险投资家还有较强的防范心理,担心创业者能否恰当地使用资源,基于理性计算只为风险企业提供有限的网络资源,比如介绍部分自己非常熟识的供应商或销售商等;而另一方面创业者出于自我保护的考虑,不希望对方在企业中介入太深,或者因为对风险投资家的网络能力、提供的网络资源的价值感到没有把握,故在提出资源要求时也不主动,因此在双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谋算型信任阶段网络资源支持的程度相对有限。在谋算型信任下风险投资家做出后续融资的决策前,将会非常审慎地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增值潜力,并在继续投资可能带来的收益与投资后创业者可能的败德行为导致的资金和声誉风险间进行计算权衡。由于此阶段风险企业还未树立足够的声誉,并且此时企业披露内部的经营信息非常有限,信息不对称情况较为明显,这使投资家无形中会加大风险评估值,因而增资会非常谨慎,这样在谋算型信任下,风险投资家经利益计算会提供必要的后续融资支持,但若谋算型信任的程度降低则会倾向于降低后续融资支持的幅度。在了解型信任或认同型信任中,双方关系超越了纯粹的利益计算,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非正式的沟通增加,交往也更为深入,双方间持续的互动与沟通增强了他们对对方需求、偏好及态度等的了解和行为预测能力,因而逐渐打消对对方行使机会主义行为的顾虑,促进了对对方的友好和谅解。在这两种信任状态下,出于对风险投资家的了解,创业者更愿意坦陈自己的需求,比如告知投资家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技术瓶颈,希望介绍同行业企业展开合作或介绍该领域的技术专家提供咨询,这样使风险投资家的资源支持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风险投资家基于深入了解不担心对方会不恰当地利用资源,因而会告知自己的资源状况和价值;同时也相信创业者是具实提出的资源需求,故愿意将自己网络中其他的成员介绍给创业者;而在向其他企业推荐创业企业时风险投资家的声誉也增强了创业企业的可信度,使网络内其他企业更容易与创业企业缔结合作关系,有利于创业者赢得更多获取资源的渠道,使风险投资家的网络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在了解型信任或认同型信任状态下,双方的共同信息范围逐渐扩大,风险投资家对创业者的价值观、偏好、行事习惯也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关于风险企业信息的不对称程度明显降低,风险投资家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市场竞争程度了解非常深入,对企业即将发生的资金需求了然于胸,同时也认为创业者滥用资源或谋取私利的可能性很小,因而能够也愿意为企业量身制定后续融资计划;由于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的信任,提高了风险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声誉,则容易受到与风险投资家有来往的金融机构的青睐,从而带来更多的低成本资金[29];同时创业者能够更加深刻理解风险投资家的融资策略的出发点,可以很好理解和顺利接受增资带来的股权稀释。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命题:命题5: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不同维度信任对网络资源支持正向影响作用不同,了解型信任及认同型信任对网络资源支持的促进作用均比谋算型信任强。命题6: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不同维度信任对后续融资支持正向影响作用不同,了解型信任及认同型信任对后续融资支持的促进作用均比谋算型信任强。

不同维度信任对战略支持、管理支持的影响由前述增值服务的界定可知,风险投资家为风险企业提供战略支持、管理支持实际是投资家的战略思想、战略规划经验和管理经验、营销技能、管理新思路等复杂隐性知识向风险企业转移的过程。隐性知识的不可编码性,使隐性知识转移通常需要借助面对面的接触和深层次的交流才能实现。而深层次的沟通、交流只存在于双方相互间具有格外强的信任时,否则仅停留于表面层次。当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是谋算型信任时,信任关系属于信任的初级层次,在这种信任关系下,双方遵守规则、严守本分,相互接触少,彼此之间的信息沟通方式主要限于投资协议约定的信息披露,风险投资家仅通过参与董事会的正式沟通方式介入风险企业战略决策,因而他向风险企业转移的复杂专有知识较为有限,而更多的是简单知识;同时由于风险企业家心存芥蒂,向风险投资家所提供的企业资源、技术前景等关键信息比较有限,使风险投资家难以有效地进行企业的战略分析与战略制定,因而此时提供的战略支持相对有限。另一方面,在谋算型信任下,风险企业担心过多披露信息会暴露自己的缺陷使自己的利益受损,很少会主动披露企业内部的经营信息,这使风险投资家对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的了解受到局限;而且在这种信任中,由于创业者对风险投资家的能力了解还不充分,对于风险投资家提供的管理运作支持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不希望过多干涉其经营管理,因而,风险投资家在这一信任阶段提供很有限的管理支持。当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处于了解型信任的状态时,非正式接触明显增加、沟通变得开放且频繁,双方的密切交往和深度交流,将成为投资家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途径和知识转移的手段。创业者不必担心知识流失的风险而愿意提供技术细节,愿意将自己在资源获得、企业战略布局等方面的困惑与投资家交流。这使风险投资家对企业的资源状况尤其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产品、技术的领先程度有了全面的了解,对创业者的战略设想也更为明了,也就能针对企业现状提出具有价值的战略规划设想,因而此时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的战略制定过程的影响较为深入,提供的战略支持较多。在了解型信任关系下,一方面创业者对投资家的人品、管理经验水平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对企业信息披露更为主动、全面,使投资家能够全面了解企业实际的情况;另一方面风险投资家对创业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研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方面也有了直观认识。随着双方沟通的增加,投资家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得当、失当之处,也更有可能为企业准确把脉,得以在必要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发现企业产品独特且附加值高但管理及销售比较混乱,风险投资家就会帮助该企业建立销售网络、销售队伍,协助其进行市场开拓。由于隐性知识具有不可言传的特性,获取隐性知识的关键就是通过共同的活动来分享相同的经验,风险投资家在手把手的指导企业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过程中,管理经验等隐性知识将得到传递。虽然信任双方接触的越多,他们就越能理解和预测彼此间的行为,并且了解到各自的问题和期望,那么从这里赢得的收益将会比几乎所有其他地方来得更多[30],但在认同型信任关系中,双方将时间和精力更多放在感情交流上,反而降低了专有知识共享的程度和互相学习的程度[31],尤其在中国的关系文化背景下这一特征将会更为明显。在这一阶段,风险投资家与创业者间长期的交往互动,造就了相互的深入了解和深厚感情,双方甚至形成了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事准则,拥有高度默契,认为在企业经营、发展等根本性问题上与对方的取向是一致的。创业者认为投资家已经对企业的经营情况非常了解而没有必要向其提供企业的经营信息,由于认同对方的价值观和理念,而不必为具体的管理运作问题和投资家进行讨论,并且认为对投资家的战略观点与倾向非常了解而不需要和其就战略制定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另一方面,风险投资家认为不必详细地过问创业者战略制定的过程,他们也会做出与自己观点一致的战略决定;同时觉得通过此前的深入交往和指导,创业者的企业经营管理思路也和自己是一致的;并且创业者的管理能力也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创业者的管理决策不再需要过问具体的细节,风险投资家因而会将时间和精力更多放在双方关系培育和情感交流上,反而减少了对风险企业战略及管理知识的传递。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命题:命题7: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不同维度信任对战略支持正向影响作用不同,了解型信任对战略支持的促进作用最强,而认同型信任对战略支持的促进作用并不比谋算型信任强。命题8: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不同维度信任对管理支持正向影响作用不同,了解型信任对管理支持的促进作用最强,而认同型信任对战略支持的促进作用并不比谋算型信任强。

本文界定了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信任及其维度划分,明确了增值服务的定义和内涵,在此基础上,从信任的发展演化规律出发,进一步分析了信任和各类增值服务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间的信任促进双方社会网络的融合,创业者通过这种信任网络能进一步获取更多的网络资源;双方间的信任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进而使创业者获得更多的融资支持;双方的高度信任关系,使投资家愿意提供自己的知识或经验,同时创业者认可确信对方知识的价值,愿意提供真实信息,从而使风险投资家更为有效地协助企业进行战略决策,并为企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管理支持。而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双方之间不同维度的信任对增值服务各变量的影响规律不同:了解型信任及认同型信任增强了他们对对方需求、偏好及态度等的了解和行为预测能力,因而逐渐打消对对方行使机会主义行为的顾虑,故这两种信任对物质资源支持,即网络资源支持、后续融资支持的正向促进作用均比谋算型信任强;在谋算型信任下有限的正式沟通局限了知识传递,了解型信任中双方丰富而频繁的沟通促进了隐性知识的共享,而在认同型信任关系中,相互的高度认同使双方更多地重视情感交流而不够重视知识交换,因此,了解性信任对知识资源支持,即战略支持、管理支持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强,而认同性信任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不比谋算性信任强。综上所述,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的信任与增值服务间呈现一种较为复杂的关系,双方应当树立合作意识,悉心维护信任关系并努力提升信任层次,使风险投资家的资源优势能更充分地为风险企业所用,来提升竞争优势;同时双方在非常熟识、信任的情况下,还应有意识地加强业务交流,激发不同意见,避免群体思维,从而使风险企业从风险投资家处持续获得高质量的知识,改进企业绩效,以利于提高风险投资的成功率。

作者:张识宇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篇6

关键词:铁路施工;风险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铁路工程工程量大、工期长、规模大,施工过程中应切实加强安全管理,提前预防设备隐患问题,有效控制施工现场。需要高度重视建设中各种风险因素。现阶段,南广、厦深、贵广等铁路工程在施工推进中有缓建或者停工问题发生,无法支付工人工资、原材料费用、项目延期时有发生。近年,中国铁路事业突飞猛进,铁道部规划“四横四纵”铁路客运网骨架,发挥区域经济的协同效应。毋庸置疑,铁路的突出特点是速度,其安全性是尤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分析铁路工程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管控关系重大。本文从对铁路工程项目的难度分析入手,突出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并对铁路项目的风险特点进行分析,最终获取了铁路项目有效规避风险的过程。

一、铁路项目施工风险管理

(一)铁路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目标

进行铁路工程项目中风险管理的目标基本和铁路工程项目的总目标是保持一致的,即铁路工程项目工期目标、利润目标、安全质量目标、社会效益。对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又要分成两个方向进行,损失前目标和损失后目标。针对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损失造成之前的目标主要集中在经济目标、社会责任目标、安全目标三个方面。为了达到经济目标则需要制定一个经济、合理且科学的计划,保证铁路工程项目在控制风险之上能够取得最佳效果。

对于铁路工程项目安全目标,首先需要为铁路工程项目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其次需要提高铁路工程项目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最后在进行铁路工程项目施工之时要注意规范以及相关的铁路工程项目监管工作。在社会责任目标方面需要铁路工程项目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积极认真的开展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活动,减少社会损害。

(二)风险识别

进行风险识别要做到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步需要收集资料。必须要对所进行的工程的相关概况有具体详细的了解,进行项目的注意事项和限制因素、之前进行的工程的历史资料等等都需要做一个完整的资料收集。第二步,要对风险的形式有一个合理的估计。第三步,及时的依据一些外在的潜在的症状将风险识别,并且进行解决。对于风险的识别还可以通过调查、问询等多种途径进行。

(三)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特点

1.风险的多样性与可变性。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类风险在质与量上均有所变化。许多风险能够获得有效处理或者控制,但是,随之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新风险。特别像铁路这种大规模的工程,由于其具有大量风险源,因此风险具有非常显著的可变性。各种类型风险因素相互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使其具有一定的多层次性

2.风险的普遍性与客观性。铁路建设过程中随时随地存在风险,这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我们仅仅可以在有限的时空中将其相关条件改变,减小其出现的可能性以及损失大小,而无法将其彻底消除。

3.风险出现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单个风险事件的出现属于多种风险因素协同造成的,属于偶然性的现象。然而,通过分析许多风险事件可以看出,其出现具有一定的规律,从而使人们通过概率法与其他现代风险法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与损失大小进行计算变成现实。

二、施工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意识落后

由于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和施工项目的微利性,在施工投标和项目经理部与企业签订经济目标时,多数均未预算风险管理费用,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往往采取“赌”的策略。同时,虽然在施工投标和施工过程中都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风险管理,但往往是敷衍应付、流于形式。一旦风险事件发生,往往会造成更大的损失,甚至导致项目失败。

(二)风险管理知识缺乏

风险管理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始于1980年代后期,发展时间短,在施工项目中风险管理的知识尚不普及。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在施工项目部尚未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岗位或配置专门的风险管理专业人员,对项目潜在的风险大多是凭直觉、靠经验,缺乏有效的识别、全面的评价和系统的应对措施,更谈不上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定量分析,因此,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往往只是一些低层次的风险处理手段。

(三)法律、法规和政策不配套

欧美、日本以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工程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积累,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不但具有较为健全的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法律法规体系,而且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程保险和担保制度,并得以良好运行,对于规范市场,减少风险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相比之下,我国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起步较晚,虽然出台了《保险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但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更缺乏针对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具体规定和监督机制,无法真正起到规范市场的作用。

三、铁路工程风险管理措施

(一)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系统

健全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组织系统是强化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风险管理作为一项管理活动,离不开具体的管理组织。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组织系统,应遵循集中与分权相统一,专业分工与协作相统一,管理跨度与分层次相统一,权责统一,效率与弹性相统一的原则。就现阶段而言,施工项目尤其是中小型项目,建立庞大、复杂的风险管理组织系统并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建议可在企业设立相应部门或岗位,在项目经理部可由一名副经理具体负责组织、协调风险管理活动,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项目风险管理员负责风险管理具体工作。对复杂的、大型的项目,企业应选派风险管理知识水平较高、经验较丰富的项目管理人员。

(二)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为加强铁路工程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与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有效规避和控制铁路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确保铁路工程项目建设安全,依据国家、铁道部、铁路局及建设单位的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相关要求,指挥部编制了《高风险工点领导带班作业管理办法(试行)》、《铁路建设工程高风险管理实施细则》、《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实施细则》、《关于明确高风险工点管理程序的通知》等制度、办法,明确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控责任和要求,定期落实铁路工程项目风险检查、考核措施,有效促进了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和现场管控工作。

(三)严格落实安全包保、干部带班作业

为进一步加强铁路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有效规避和控制铁路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确保铁路工程项目建设安全,针对高风险隧道、地下工程、大型基坑、特殊结构桥梁、高陡边坡、临近既有线及既有线施工,铁路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及其他铁路工程项目高风险工点,采取“评估先行、分工明确、抓好源头、专家指导、高效联动、齐抓共管”的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评估机制,落实了铁路工程项目指挥部领导、部门负责人、项目部负责人对工程中存在铁路工程项目高风险工点实行安全包保和带班作业;高风险工点严格执行技术和铁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跟班作业制度。

(四)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保安全

铁路工程项目管段内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存在不良地质,主要有高地温、岩溶及采空区、断层破碎带、软岩大变形、硬岩岩爆、地下水等风险。为做好铁路工程项目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工作,铁路工程项目公司择优选择第三方单位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把铁路工程项目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纳入铁路工程项目施工工序管理,采用地质调查法、加深炮孔探测、超前水平钻探法、tSp长期预测预报、地质雷达法、红外线探测法等主要方法,着重进行铁路工程项目断层及断层影响带、含水构造体、岩溶、软弱夹层、工程地质灾害、围岩级别变化、煤系或矿区地层采空区等方面的探测,综合铁路工程项目监测结果,及时提出铁路工程项目对不良地质的处理措施,以降低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确保铁路工程项目质量和运营安全。

(五)实施风险动态管理

在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铁路工程项目环境和地质条件、设备、施工水平、施工工艺、经验和工程特点等,对铁路工程项目新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分级,提出铁路工程项目风险处理措施。在铁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批准的铁路工程项目隧道风险监测实施方案,对铁路工程项目自身结构及环境风险进行全面监测,提前识别和预测铁路工程项目地质风险因素,保证铁路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同时,将铁路工程项目隧道安全距离、开挖步距、桥梁模板验收、支架验收、特种设备验收等作为红线管理,纳入单位负责人绩效考核。

(六)加强风险管理知识培训

对项目参与人员开展风险管理知识培训是强化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措施。风险管理是对风险从识别、估计、评价直至采取防范处理措施的系列工作过程,是一个循环动态的过程,涉及管理学、工程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运筹学、数学等学科知识,其工具、方法和手段常常是非常规性的,而这些知识在施工从业人员中的普及程度还很低,因此,通过各种形式对项目参与人员特别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十分必要。

结束语

要有效管控铁路建设阶段的相关风险,应该从自身层面对铁路现有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风险因素识别初始清单确定出来,然后制定调查表格与评价准则,并展开调查,使受调者系统全面的弄清工程风险,这样能够有效发挥受调者的潜能;设定评价准则能够增加识别的准确程度,这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因素的遗漏,并且可以系统的识别各种风险因素。铁路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实现利润的增大、巨额损失的减少、缩小损害范围,最终克服施工场地长,管理分布距离远等困难。在实际风险因素识别阶段,协同利用幕景分析法与故障树分析法两种方法,可以确保识别结果科学合理、系统全面。

参考文献:

[1]丁阵,解光敏,张家玮.铁路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传播,2013,01:61-62.

[2]吕路.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3,10:72-74.

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篇7

法律风险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始终,对企业的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在当今建设法治中国的大环境下,如何防范和控制企业法律风险,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法律风险概述

结合2004年5月国资委颁布的《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企业法律风险的概念,及国内学者的主流意见,笔者从风险诱因和风险后果入手,将企业法律风险界定为: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基于法律原因――外部法律环境变化或企业自身的违法行为――所需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具体又可根据风险诱因的不同,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根据风险后果可分为诉讼风险、处罚风险等。同企业管理中的其他风险相比,其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相对确定性

企业的法律风险是相对确定的,包括两方面:一、法律风险发生原因法定,或是因为外部法律环境的变化,或是企业自身的违法行为所引起;二、法律风险引起损失相对确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因法律原因所需承担的法律后果是根据法律明文规定进行确定。

(二)可预防性

由于法律风险发生原因具有法定性,企业可通过完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规范自身的经营管理行为使其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以此来达到预防法律风险的目的。

二、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主要法律风险

(一)合同风险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合同订立、生效、履行、变更、转让、终止过程中产生的法律风险,与企业经营活动息息相关。常见的合同法律风险主要有合同主体不符合法律规定、合同签订过程因过错导致的缔约过失责任、合同内容违法、合同条款约定不明引发合同履行不能等一系列在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发生损失、承担不利法律后果的情形。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既能更加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又对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面临法律风险的可能性也加剧,具体有以下几点:企业在招聘活动中可能存在户籍、性别等就业歧视行为招致诉讼风险;在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存在试用期、未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及劳动合同内容条款违法等法律风险;在劳动合同终止和解除过程中,企业可能存在违法解除情形,需承担支付赔偿金的法律风险;以及企业可能存在制定企业规章制度上的法律风险、劳动合同变更的法律风险及劳务派遣中的法律风险等诸多情形。

(三)知识产权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重要的资本之一,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因而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主要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对知识产权的使用存在专利权被冒用、商业秘密被泄露、商标或域名被抢注等法律风险。当今的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间因为知识产权被侵犯或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而产生法律纠纷、蒙受巨额经济损失的实例不甚枚举,例如西门子公司抢注海信集团商标、华为和美国思科公司陷入知识产权纠纷而不得不暂时停止部分涉侵权产品,由此可见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实与企业的兴衰存亡关联之密切。

只有提高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才能减少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除上述三点之外,企业法律风险还包括企业设立中的法律风险、企业产品质量法律风险、企业海外并购法律风险等诸多方面。

三、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管理

(一)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建设

企业通过建立规范、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的避免法律风险,事实上,企业法律风险的部分成因缘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企业可通过制定以及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产品质量售后监控制度等,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体制,规范具体领导者和员工的经营、服务行为,促使企业相关经营管理行为更加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以此把降低企业法律风险,尤其是内部风险。

(二)加强企业法律顾问队伍建设

考虑到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专业性强的特点,企业管理者应重视对专业法律人才的选拔、聘任,在企业机构中设置专门的法律顾问部门,总览企业有关法律等问题的具体实施,对涉及投资、产品开发及买卖等重要项目应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法律调查、法律意见书、起草合同文本等工作,及时、有效地防治企业法律风险的发生。而一旦企业发生法律风险,法律顾问团队也可以通过诉讼、仲裁等有效途径,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避免法律风险的进一步扩大,及时止损。

(三)提高企业全员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提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是预防和规避法律风险的有效途径,因此企业全员必须强化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具体措施可包括:由企业定期组织对员工的法律知识培训活动,在企业内部对新颁布实施的法律规范进行系统学习,针对员工的具体工作岗位展开相关的法律经验教育,以达到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的目的,而对于企业的领导者,不仅要增强其相关的法律知识还需加强其自觉尊法、守法、畏法,合法有据进行企业经营活动的决策。

上述列举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较为简略,更详细具体的防范体系构建还有待日后进一步的完善。

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篇8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 风险管控 闭环管理 分级响应 知识库

城市污水的高效处理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保障城市污水的处理效率,针对污水处理过程进行日常运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污水处理厂是城市污水处理的基层单位,为了实现日常运行风险的有效管控,须保证工艺过程及关键设备在日常运营中的可靠运行,减少、避免并及时修复其出现的异常和故障,从而及时、安全地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目前,日常巡视及定期维护是常用手段之一[1-2],但这并不能完全杜绝污水处理厂包括工艺超差[3-4]、设备故障[5-6]等在内的日常运行风险的发生。而一旦异常或故障发生,解决方式多依靠人工经验,而较少有专业的专家知识提供技术支撑,且缺乏异常和故障处理的闭环反馈机制。为此,定点定时的风险监控,并辅以相应的闭环风险处理机制以及专业的技术支持将显得非常必要[7]。

本文以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过程及设备设施为对象,开展日常运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研究,建立了一套集信息监测、异常或故障分析、风险响应及反馈、预防维护保养、知识管理等在内的风险管控体系,从而为污水处理厂的日常运行提供保障。

1.日常运行风险的管控原则

日常运行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是通过识别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设施的异常和故障,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和诊断,评估其后果,进而触发相应的风险响应机制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为了提高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风险管控的质量和有效性,以下四点原则至关重要。

*集中管控

目前的污水处理厂多有中央监测与控制系统保障污水处理过程的正常运行。因此,应以厂中央控制中心为核心,实现日常运行风险的集中管控。中控是主脑,所有的在线监控信息及现场信息均汇总到中控,控制指令也均通过中控发出,且所有反馈信息也由中控汇总。这样可保障信息的唯一性和一致性,大大提高风险应对的执行力。

*闭环管理

日常运行中工艺及设备设施的异常或故障采用优化的闭环响应流程,包括异常或故障监测、原因分析和推理、响应触发和执行、响应反馈、统计分析在内的整个闭环流程。闭环管理模式有利于异常或故障的跟踪及总结,并可作为完善知识库的重要依据。

*分级响应

通常,不同的工艺异常或设备设施故障对于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的影响是不同的,其所需要动用的人力、物力也不同。因此,可根据异常和故障的重要程度及自身属性,采取不同的响应级别,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立体支持

目前多数基于专家库的风险诊断分析系统多侧重于污水处理异常和故障的原因分析,而忽视了其他方面。事实上,响应级别的选定、解决方案的制定等环节均需要专家知识的有效支持。因此,知识对于闭环响应流程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2.日常运行风险的闭环管控过程

基于日常运行风险管控的四点基本原则,图1给出了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风险管控的过程模型。在这一过程中,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设施的异常和故障知识是支持整个管理过程的基础。一方面,异常或故障知识来源于日常运行风险处理的经验积累,通过对污水处理厂风险响应执行反馈结果的统计分析,可极大丰富风险知识库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发生处理工艺或设备设施的异常或故障时,已有的经验知识可为风险识别与响应提供技术支持。

如图1所示,污水处理厂工艺异常及设备设施故障的识别主要有两种手段,即中央集中监控系统的在线监测以及厂内巡视人员的现场巡查。一旦发现异常或故障,相关信息都会汇总到厂部的中央集控中心,进而由集控中心触发相应的风险响应机制,实现对运行风险的即时响应。

异常或故障发生后,集控中心风险管理人员须首先对异常或故障的现象进行分析,区分是工艺异常还是设备设施故障,并对相应的异常或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和判断。在这一过程中,风险管理人员可根据知识库内的异常和故障知识,结合现场情况实现异常或故障原因的分析和推理。一旦风险原因得以确定,便可结合知识库确定所需触发的响应级别。通常来说,根据运行风险的影响程度,污水处理厂会结合自身的组织结构和外协需求设计不同的响应级别。图2给出的是某污水处理厂设备运行风险的四级分层响应机制。在确定响应级别时,风险管理人员仍可从知识库中获得历史的解决方案和常用的响应级别。

风险响应级别触发执行过程中,须由中央控制中心时刻跟踪风险响应的执行情况,并根据现场反馈的信息决定是结束本次响应还是触发下一级响应。所有的风险响应的截止条件是必须获取本次响应的执行结果信息,也即反馈信息,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同时也为知识库提供经验积累,实现风险响应的闭环操作。

知识库在整个过程模型中是一个重要的反馈环节,其在吸收历史数据经验知识的同时,还可为异常或故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包括异常或故障现象、原因、解决方案及响应级别。为了更好的描述异常或故障知识,我们采用Fmea(Failuremodeandeffectanalysis)和Fta(Failuretreeanalysis)相结合的方法。Fmea可提供管理所需的包括现象、原因、解决方案等在内的各种属性,而Fta的重点在于对故障原因进行细分,直至找出最终的故障原因。表1给出了某污水处理厂基于Fmea和Fta的出水工艺异常的知识表达方式。表中,出水工艺的异常原因可按照Fta的要求按级别往下细分,针对每种故障原因可启动相应级别的响应机制。此外,工艺超差的原因很多是由设备故障引起的,此时可视情况跳转到相应设备的故障响应级别。

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篇9

关键词:地铁;风险管理;规划设计;施工;运营

中图分类号:U2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076-011现环节我国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应该始终秉承“安全第一”的营销原则。鉴于对人身安全的考虑,我国政府和建设主体都比较注重地铁安全风险的管理。政府部门陆续颁布了《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指南》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促进了国内地铁工程实现了程序化、规范化和合理化的安全风险管理。这些大城市在建设地铁工程时都比较重视安全风险管理,一般新建的地铁项目都要经过风险分析及评估。为其他城市的地铁建设工作提供了参考,贵阳市的地铁施工也正因为得以借鉴这些宝贵经验才得以顺利的进行。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发现还存在很多问题。

1.1地铁风险管理缺乏整体策划因为地铁线路较长,存在很多标段,且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项目建设,子系统之间应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项目建设在业主、监理和监测单位之间、咨询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应都会影响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工种之间产生了大量界面,使风险管理工作更为复杂。承办商若要开展项目建设活动,首先要具备一套完善的施工计划,以有效控制项目建设全过程。

1.2我国地铁项目建设起步较晚,专业人员储备相对不足我们可以通过地铁施工安全事故原因的调查得知,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因为设计人员缺乏相关经验,造成设计的施工方案存在安全隐患;施工人员采用了不合理的操作方法;或监测单位没有认真检查地铁沿线地面建筑和地下管线等部位,从而引发了安全事故。

1.3施工活动的技术标准松懈施工时,有的建设单位是完全根据施工要求来操作,安全事故仍不可避免。这表明,当前的施工标准存在问题,甚至一些标准已跟不上现代地铁施工的相关要求。因此,重新制定一套与当前各大城市、各类地质单元以及复杂的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技术规范已刻不容缓。

2地铁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地铁风险管理必须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全过程加强管理。

2.1规划设计环节的安全风险管理规划设计环节的工作要求主要有:区域地质评估、地质勘探及评估、线路及施工安全检查、监测计划评估等。工作内容包括:编制安全审查流程及其相关内容;对水文、地质以及相邻建筑物、地下管线、地质勘探的资料进行审查;审查有关于岩土及地下结构工程的设计;验证一些特殊条款、施工流程、施工方法及辅助方式的可行性;同时,对安全施工操作流程及保护措施等工作进行审核。

2.2施工环节的安全风险管理

2.2.1制定合理可行的风险管理全程策划设立地铁建设项目之后,开展工程建设以前,要仔细研究地铁项目建设的整个流程,制定经济可行的计划方案进行风险管理。地铁公司如果没有能力自行制定,可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咨询机构来完成。进行项目建设前,首先要明确总目标、阶段性目标和具体的实施目标,并采取一定的安全保护措施。层层落实安全责任,组建一个安全保卫体系,健全工作机制。

2.2.2加强知识管理在地铁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地铁项目建设风险管理就是实行动态的知识管理。因为国内地铁工程项目普遍缺少专业操作者,且技术要求尚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对于地铁项目建设而言,知识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谓的知识管理,就是知识的积累、传播和创新,它将隐性知识显化、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以提升团队整体的管理能力及技术水准。在对项目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之后,对知识流动进行充分调研,提炼知识,使项目成员之间实现知识共享,个人要积极参与项目组知识的讨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合理安排项目管理工作流程,对知识进行二次利用,从而有效避免不合理的操作或因经验欠缺而酿成重大安全事故。

2.2.3知识传递进行项目建设时,一般采取专题讲座或培训的方式完成知识的传递,使项目管理者和建设者的整体水平,使其操作行为更加规范,最终顺利完成建设目标。如果是某一方面的知识,则采取这种方式可广泛、快速地实现知识共享,实现专家和普通人之间的知识交流。另外,积极开展专题讲座和相关培训,有助于实现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也就是将显性知识增补至个人的知识结构中。这种知识“内化”的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准,有效避免人为失误。

2.2.4开发地铁施工安全监控、预警、决策系统地铁施工质量控制和预警决策信息系统的核心理念为: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载体,从全局出发解决地铁施工安全问题,还要尽量通过用有效的信息资源,科学地辅助决策。系统的实质是发现安全隐患,有效预警,顺利解决问题,所以该系统为闭环状控制系统,也叫做反馈控制系统。一般它包括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分析、预警及评估系统,必要的决策系统三部分构成,其中通信指挥系统是该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2.3运营环节的安全风险管理运营环节的安全管理内容包括:明确地铁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目标;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管理工作流程以及应急救援预案,建立突况下保证安全运营的管理模式;组织安全文化建设,以更好的开展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地铁运营的企业应该具备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以确保企业安全稳定的运营;明确各级领导以及各个岗位、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

3结语

地铁安全关系到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证,我们可以意识到要做好地铁项目建设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一定要加快法制建设,完善技术标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增强防范意识;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地铁安全措施的投入力度等项工作,将地铁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贯穿于地铁工程的规划设计环节、施工环节及运营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全过程全面的安全风险管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安全。

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篇10

内部审计是企业里一种较为独立、客观的评价系统。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分析,来与现展相对照,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内部审计主要分为财务审计、管理审计、经营审计、综合审计四个阶段。内部审计采用系统规范的方式对企业管理进行分析,为企业提供有益的资料,从而有效的改进企业的规划,帮助企业实现自身的目标价值。

二、风险管理的定义

风险管理区别于内部审计的“安稳性”,它是一种具有不确定性、多样化、风险较多的一种管理模式。分析出企业方面遭受的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战略风险等,把企业的风险控制在一个可掌握的范围内,就是风险管理的意义。此外,风险管理也是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企业风险的考量管理。

三、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定义

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是有一定关联性的。在风险管理方面,对企业风险进行不断的识别、评估,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各种因素的出现都是未知的。而内部审计是对企业内部进行评估检测,审视检测的方面只是面向当前的企业,与企业风险管理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有着相反性,而这一性质正阐明了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内部审计弥补了风险管理的缺失,它是对企业内部进行的审查管理,专门帮助企业发现操作漏洞,让企业对其漏洞尽快改进补救,以减少经营风险。同样,内部审计因为只面向企业自身,而忽略了外在的风险,因而导致审视出现偏差,重心转移,效率低下等情况,而风险管理就填补了这一漏洞,从而使企业更快速稳定的发展。所以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二者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四、企业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审计的出发点不明确

内部审计目前的审计范围还是较小的,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都是对二级部门进行审计,一级部门是不参与的。所以审查的人员有很多是流于形式的审计,对于一些背景稍高的工作人员采取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有的审计人员为了所谓的部门和谐,即使看到了不合理的方式,也不采取揭露的态度,审计方式极为敷衍,渐渐的导致了工作人员犯错态度变成了习以为常。这样的认知大大阻碍了内部审计的发展,也是缺少了内部审计原有的意义。

(二)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内部审计对审计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各方面的技术也涉及较多,像财务方面涉及会计运算、线性规划、统计概率学等,管理方面涉及企业管理、各项审查的指标,综合素质方面还会涉及法律的相关知识,这些方面每个审计人员都应掌握了解。但现在很多的审计人员都是从财务部门中分离出来进入到审计部门,并没有对审计的知识有全面性的了解,能力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在运算方面很有可能出现偏差,这对于内部审计极为不利。所以有效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势在必行。

(三)内部审计范围领域过于局限

目前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基本还是从财务方面进行分析,这样的分析方式比较局限,大大限制了内部审计的发挥。为顺应社会发展,内部审计的领域要进行多方面的扩张,真正的融入到社会当中来,只有从多方面的角度分析,才会准确有效的了解风险,从而更好的判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

(四)内部审计缺乏自身独立性

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就会在企业中缺乏话语权,从而容易受到企业内部各方的压力排挤,导致缺少一定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内部审计要依附于企业的高管部门,这让内部审计免不了遭受上层领导的威胁压迫,而为保障内部审计的生存地位也会对“人情”产生一定的留情性。会让内部审计的公正性产生一定制约。所以内部审计加强自身的独立性至关重要。

五、企业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改革创新

(一)正确认识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要与风险管理进行协调与配合,审计人员对内部审计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内部审计是从财务、经营、管理、综合四个基本方面来进行的审查评估。审查的时候一定要专业、公平、公正,不能持有敷衍的态度,轻蔑的态度,形式性态度,要充分了解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良性的合作,进行协调配合,走向优质发展,也是企业之幸。

(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确保内部审计进行专业性的评估分析,每个审计人员都要尽快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企业方面也要在平时多宣扬并采取一定的培训措施,进行审计人员多方面的学习,对各方面的知识有一个系统化的总结,对各方面的技术进行反复推敲打磨,不断的完善自身,把知识应用到内部审计当中来。企业要注重对内部审计团队的建设,才能和风险管理进行适当的融合,分析风险,达到企业经营的高端水平。

(三)扩大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业务领域

如何有效的将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相融合,即加大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融合的最好方式就是参与其中,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相互促进,同时也要拓展内部审计的业务领域,内部审计除了财务方面涉及较多,在运营、审核、内部控制、社会责任方向的审计也要参与其中,进行有效的扩张。另外,为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新型技术相融合。可采用计算机技术,统计方法和抽样方式等来提高审计的效率,对人员的数量要求也会随之降低,算出更精准的分析,有效的减少企业的风险。

(四)加强内部审计自身完善措施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完善加强。内部审计在法律方面要加强保障,进行有效的权益维护。同时,内部审计为了更好的与风险管理相结合,要让领导者了解到其重要的含义,从而对内部审计各项工作提高重视,端正对内部审计的态度,充分了解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支持帮助内部审计进行改革创新。实现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合作双赢。内部审计也要积极顺应时代进行改革,真正的实现自我完善。

六、结语

当今社会竞争力较大,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每个企业领导者都想要进行多方面的考量分析,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获得最好的收益。为了实现这一理念,企业中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需相结合,共同发展。对于内部审计的态度要端正明确,积极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拓展内部审计涉及的领域,内部审计要明确自身的问题所在,积极进行改正,提高创新意识,加强自身建设,与风险管理共同作用,相辅相成,真正实现对企业的保驾护航,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进而不断提升企业价值,让企业上升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高文丽.浅析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与企业价值的关系[J].财经界(学术版),2015(14).

[2]斯萍君.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关系探讨[J].知识经济,2015(07).

[3]杨应杰.企业管理、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