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就业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31:47

机电一体化就业现状篇1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状态检修;优化检修

中图分类号:tm614文献标志码:a

随着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格局局面的逐步形成,电力行业正走向市场化,发电企业也逐渐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统计显示,2010年,国家五大发电集团运行的所有火电企业中,亏损企业占一半以上,火电亏损额合计达到137.19亿元。其中主要原因是电煤价格持续大幅上涨而电价基本变化不大引起,统计表明,在火力发电厂中燃料成本要占去全部企业发电成本的70%左右,剩余的30%中影响企业盈利的主要因素就是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方面的费用。

成本决定企业的兴衰、电价决定竞争的强弱、检修的模型决定发展,发电企业要想科学、合理的发展,要想在国家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未形成前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采用最有效地方法提高设备的可用率和可靠性以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我国火力发电企业设备实行的以经验为导向的定期计划检修和故障检修模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推动了我国发电行业的快速增长。然而随着电力科技的发展,发电设备正朝着智能化、集成化、复杂化方向发展,传统的检修模式不论从可靠性还是经济性方面都难以适应发电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严重阻碍了发电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其问题主要表现在:频发性故障多、不必要的或保守的预防性检修多、检修目的不明确和对设备供货方的过度依赖。因此,发电企业设备维修模式革新已是各发电企业一项紧迫的任务。

1检修模式的发展

设备检修模式是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它直接关系到发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发电企业设备检修模式而言,可归纳为事后检修模式和预防性定期检修模式和状态检修模式。

2事后检修模式

事后检修模式是指在设备发生故障后进行维修,所以也称之为故障检修模式,是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后主要实施的检修方式。这种以设备出现功能性故障为判据的检修模式显然只适用于小规模的生产或生产力较低的情况,并且这种应急补救式维修需付出很大的人力和财力,不但存在对人身和设备的严重安全隐患,而且易导致维修不足。在现代设备管理模式实行以后,事后维修仅仅用于对生产影响极小的非重点设备以及有冗余配置的设备,或者用于采用其他检修方式更为不经济的情况下的设备维修。

3预防性定期检修模式

19世纪第二次产业革命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事后检修模式已难以满足生产力的需求,预防性定期检修应运而生。这种检修模式是一种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性检修方式,又称为计划检修,它是根据发电企业设备使用率以及磨损情况的统计规律,事先确定检修类别、检修周期、检修内容和所需配件以及材料储备等,适用于磨损统计规律明确且难以临时进行停机检修的流程工业或自动化生产线等发电设备。

4状态检修模式

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先提出把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维修改为以状态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即所谓的“状态基准维修”,简称“状态维修”或“状态检修”。这种检修模式利用先进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获得设备的“健康”状态信息,然后从统计学的角度对设备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状态检修是通过对设备实际工作状态的历史数据的综合以达到对未来工作状态的预测,由此可实现对设备的故障趋势进行预判,并根据设备使用和故障的统计分析,可在设备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前进行维修。相比于传统的故障检修更为可靠,能尽可能的避免故障的发生;相比于以时间为周期的计划检修更为科学,能尽可能的减少维修的次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状态检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状态检修模式一经提出,发达工业国家纷纷效仿,日本于1973年开始推行状态维修,尤其在电力工业进行速度很快,特别是在80年代后人工智能技术的问世进一步推动了测试技术、仪器信号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以及设备的状态监测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很快出现了以设备状态监测与机组故障诊断技术为基础的状态检修。2002年,我国国家电力公司在《火力发电厂实施设备状态检修的指导意见》中对设备状态检修给出了更为明确的定义,即设备状态检修是根据先进的状态监视和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判断设备的异常,预知设备的故障,在故障发生前进行检修的方式,这种检修模式实质是通过统计预测设备的健康状态并基于此来安排检修计划,实施设备检修。

6状态检修的必要性

实施状态检修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火力发电机组各部件的功能情况本身或因各种外因的影响而存在极大的差异。首先,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本身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就存在差异。同时,不同厂商生产的相同功能设备也会因技术工艺与管理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就算是同一厂商的同批次产品,也会因为现场环境的不同和安装技术的差异使得该产品的“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其次,设备所处的环境和机组运行管理工作的好坏也将间接影响设备的功能。设备处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如温度、湿度、紫外线强度、日照长短、雨雪风霜天气所占比例等都将和设备的“健康状况”存在间接的联系。同时,发电设备是否长期保持在额定工况下运行也将对设备的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如发电机是否频繁超负荷、铁芯和线圈是否长期超温工作、励磁机是否频繁过励磁、氢气纯度是否长期偏低、内冷水是否合格、变压器油杂质是否超标等。

另一方面是现行定期计划检修模式存在的问题。首先,随着如今发电设备向大容量、高参数、复杂化方向的发展,传统的定期计划检修必将进一步增加发电机组的营运成本,降低发电企业在竞价上网市场体系中的竞争力,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其次,定期计划检修模式因未考虑统计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健康状况”,而是根据经验对设备实施大小修计划,这必将使得一些状态良好的设备在停运、拆卸、检修和回装的过程中出现新的故障或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使得部分设备在检修后提高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某些状态良好设备的性能。

7状态检修的可行性

一方面,根据状态检修的定义,对火力发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一是可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对发电机组实施状态检修可尽早地识别机器运行所存在的故障和安全隐患,从而及时制定检修计划以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二是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由于对机组实施了状态检修,相对于定期的计划检修,可有效减少机组的检修次数,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能有效减少维修时间和维修费用,通过状态检修模式的实现,可延长主要设备大修的间隔周期,降低维修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四是能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状态检修由于能有效减少检修次数,就避免了对集成设备的频繁拆装,从而可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发电设备也将向着智能化、集成化、复杂化方向发展,传统的检修模式难以适应技术的革新。同时,在线监测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也将日趋完善,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和智能的统计综合分析手段也将初步发展,这都会为发电企业设备的状态检修模式的实现提高可靠的保障。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由于发电设备自身的复杂性以及实施状态检修所必备的技术手段在现阶段还不够完善,国内一些发电企业实践的结果也表明,火力发电企业要实施状态检修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8优化检修模式

通过对各种检修模式的分析,结合发电机组的复杂性和现有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技术水平,状态检修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定期检修和故障检修,火力发电企业的设备检修也不可能在短期内由某种特定的检修模式来完成。因此建立一种融合状态检修、定期检修和故障检修为一体的综合的优化检修模式,从而达到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设备检修成本以增强发电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目前,对于优化检修国际上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主要原因在于各国的设备检修技术发展不同步,设备管理理念存在差异使得设备检修的侧重点也不同。美国的设备检修模式主要以生产为中心,为生产服务。日本更重视现代管理方法在企业生产中的综合运用。德国则以发挥设备潜力和延长设备寿命为目标,以状态检修等计划性检修为主,故障检修为辅。瑞典的检修模式综合性较强,以先进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为核心,采用优化的检修模式,以追求设备可靠性、可用率和运行检修费用最小为目标。

我国火力发电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技术水平,充分发挥传统定期检修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在现行定期检修为主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实施状态检修设备的比重。首先,发电企业必须加强对设备的综合管理,充分研究统计设备的寿命和可靠性之间的联系,掌握系统或设备故障规律。其次,对于新建的发电企业或新上的大容量机组应加速推进在线监测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适当加大对状态检修的投资,尽快推动状态检修的实施。而对于发电设备陈旧、人员知识老化的老的发电企业,应综合考虑安全和稳定因素,在一般辅助设备上尝试进行状态检修,为新建发电企业积累经验。

总之,实施优化检修模式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状态检修的实施将有利于缩短电厂大小维周期,提高设备可靠性和技术性能,从而增加发电量、延长设备寿命、降低发电企业的运行成本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结语

火力发电企业设备检修管理工作一直是各个发电企业的重要工作,设备检修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改革传统的检修体制是大势所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火力发电企业都将对设备检修模式进行探讨和实践。在现阶段,由于设备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以及管理体制还不完善,一种结合状态检修、定期计划检修和故障检修的优化检修模式是当前我国火力发电企业的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赵项慈.我国发电企业设备检修管理的现状与分析[J].全国发电企业设备优化检修技术交流研讨会,2012,139-141.

[2]刘飞龙.发电机组状态检修的研究与应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6-117.

[3]陈晓红,秦金磊,李整.发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实施[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0,4-5.

[4]姜晟.发电设备检修策略分析[J].发电设备,2012,26(1):70-73.

机电一体化就业现状篇2

工业企业多为高负荷用电用户,为了确保自身享受到稳定的供电,就必须积极改善企业的功率因数,首先必须掌握不同类型功率因数科学的计算模式,这其中包括瞬间功率因数,通常能够从计量仪器中明显读数,也可以借助于其他电能计量设备的数值来综合分析、计算,通过分析瞬间功率因数,能够科学预测工业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运转时对应的无功功率状况,对应选择补偿方法。月均功率因数的计算,则应该参照企业的有功、无功电度表等来科学衡量与计算。从工业企业大量的用电实践得出,对于企业用电来说,其无功消耗主要和两大设备有关,它们分别为感应电动机、变压器,二者对企业无功消耗占据了80%~90%。因此,要想控制无功损耗,就必须设法做到两点:(1)提升功率因数;(2)正确运用无功补偿技术。前者就是要极力控制用电装置自身的无功功率损耗,正确的方法就是科学、正确地优选合格的电气设备,优化其运行方式,并加强其维修与维护。后者的补偿技术则分为人工补偿技术与动态补偿技术,其中人工补偿技术的重要思想就是额外配备补偿装置,从而来满足企业的无功功率需求,保证其功率因数。

2工业企业用电无功补偿技术

2.1科学优选电动机

正确选择电动机的规格、类型以及容量等,确保其具备满载工作能力。参照具体的生产环境特征,不同的电动机内部配置不同,其性能也有所差异,实际采购中必须密切关注其机械性能、电气指标等。同容量的电动机,要优选高转速电动机。同封闭式电动机相比,感应式电动机的电气指标更高,且转速更高,因此,要尽量避开封闭式电动机,优选感应式电动机,因为其空载状态下,电流不会发生变化。相反,倘若使用大容量电动机,就有可能使其走向低负荷工作状态,从而耗费了功率因数,也浪费了电能,所以也要使用容量合适的感应电动机。处于运转状态的电动机,倘若长时间处于低负荷状态,则有必要考虑调换电动机,调换好的电动机在实际使用前也要做好技术性能测试与检查,确保其各项功能都处于稳定状态,从而提高自然功率因数,控制电能的浪费。

2.2控制定子绕组电压

参照电机学的基础理论可以知道,电动机的励磁电流同附和到定子绕组电压的平方为正比例关系,所以为了控制励磁电流,可以先控制定子绕组电压,以此来提升功率因数,具体的控制策略为:调整原来的接线的定子绕组,使其变成Y接线,这样电动机的各个项路的电压就得到了有效控制,电动机的转矩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控制定子绕组电压的方法的使用需要电动机处于特殊启动状态,那就是空载、轻载的状态,而且也要提前对电动机进行检查、验证,确保其能够正常启动、安全运行等。

2.3优选变压器容量、数量以及运行模式

经过实践的运用与分析得出:变压器的无功功率因数耗费量较高,且其空载无功功率所占比例也较大,这就使得变压器的容量、安装数量以及运行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一旦选择不当,就容易造成企业功率因数过低。所以,实际的变压器选型过程中,一定要把企业功率因数的大小纳入考虑范围,也要确保变压器本身的高效、经济运转,确保这两方面都达标。

2.4正确检查、维修电动机

感应电动机的检修、维护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功率因数。要想提高检修质量,就必须切实根据所维修电动机的技术标准、规定参数等来有规则、有秩序地检修,要维护电动机的性质、功能、数据等的准确合理。相反,倘若维修水平不合格,维修质量不达标,就可能加剧对无功功率的需求,从而对功率因数带来负面影响,在实际的维修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是不能随意调整定子、转子间气隙的初始大小,也要维护气隙的均匀度,如果气隙一旦改变,就可能加剧磁阻,从而浪费更多的功率因数。

2.5电磁开关无电压工作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其电力低压系统通常运用多种电磁开关,且其控制线圈具有良好的感性性能,开关闭合后,走向供电状态,控制线圈也进入电源连接状态,这其中伴随着对电能的使用,对应的也出现了相对落后的无功电流,从而不利于大型工业企业功率因数的提高,对于这一问题,相关企业已经有所意识,并对应采取了解决对策,那就是一方面控制电能,另一方面来优化调整开关系统,将机械闭锁设备配在开关中,这样即使电磁开关闭合,在电气链接点的支持下,能够断开控制线圈,这样就会让电磁开关进入无压运转模式,从而优化功率因数,控制电能的不合理使用,达到多方面的积极效果。

2.6人工无功补偿技术

采用同步电动机补偿,这一补偿模式的优势为:功率因数超前时,同步电动机也能够工作,可以输出无功功率来实现对工业企业用电的无功补偿,从而全面提升其功率因数。这其中低速电动机同生产机械有效配合在一起,就不必使用减速箱,如果电网频率平稳时,对应的电动机也处于匀速运行状态,有效提高了供电效率,而且同步电动机的运转也不会受到变化电压的影响。同时,选择强行励磁,能够有效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转。正是因为同步电动机体现出以上多方面的优势,适合引入到大型工业企业中,将其运用到水泵、通风机等机械设备中,实现各项机械设备的高效拖动与运转。同步电动机的使用成本较高且不方便维修,但是其所创造的无功补偿效果却十分显著。与之相对应的并联电容器则较为经济实惠,方便维修与维护,而且其故障问题的辐射范围十分有限,也可以尝试用在大型工业企业用电系统中,然而,其缺陷为并联电容器只具有有级调节功能,当无功功率发生变化时,无法实施无级调节。

2.7动态无功补偿模式

2.7.1全补偿。这一模式状态下,是要让功率因数为1,在供电系统中仅仅选择有功功率,全补偿状态下,无功装置的容量和负载的感性无功变化量保持一致。

2.7.2部分补偿。这种补偿方式具有一定的优点,体现在可以维护母线电压的安全、稳定,使其有效抵御负载的袭击,同时在一些特殊的时间段中,如:t1~t6的时间范围内,QS>0,此时会对母线电压产生不良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波动,功率因数<0,然而,从总体来看,平均功率因数还是处于相对高的水平。

3结语

机电一体化就业现状篇3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管理措施;电力供应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3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9-0116-02Doi:10.13535/ki.11-4406/n.2016.29.052

企业若要保证电网安全平稳运行,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设备检修与维护,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应得到提高,各种家电设备配备齐全,比如常见的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脑等家用设备,家庭用电量增加,对电力企业的供电可靠性要求更高。因此电力企业务必要做好变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检修,保障变电设备长期运行稳定,提高供电可靠性。

1电力变电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中,电力系统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保证电力变电设备稳定运行显得十分重要。在城市居民与工业生产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电力企业输电线路规模不断扩大,电力供应相比之前更加繁忙且技术要求更严,变电设备在电力系统中主要起着调节与维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电力企业的供电紧张的压力。电力变电设备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电力企业需要对变电设备的技术资料、操作方法、维护与维修等方面了解与掌握,对其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地予以解决,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变电设备在其投入使用过程中必会存在缺陷与不足,这将给电力输送带来安全隐患。电力企业在对变电设备日常维护与检测时,需要重点关注设备薄弱环节,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予以监控,及时快速地对数据进行分析,出现故障采取有效措施检修,保障电网安全,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2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

在电力日常维护与检修的工作中,当电力变电设备出现故障时,通常采用的检修技术主要有以下种类:故障诊断技术、状态监测技术、状态预测技术、检修技术结构等。

2.1状态监测技术

在电网日常运行中,电力企业需要防范电力系统出现突况,利用先进的状态监测技术对变电设备进行实时检测,在检测中经常会采用在线监测技术,所谓在线监测技术是指利用相关的监测设备对变电设备的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分散控制系统进行监测。将监测得到的数据与设备参数、技术指标等相对照,了解变电设备的日常运行状况,实现全面监控的目的,同时技术人员在工作中还会使用定期解体的方法进行监测,保证监测结果更加准确,定期解体监测是指变电设备停止使用或者处于维修状态,维修人员根据设备的检修指南与工艺需要,将设备拆卸、解体后,对比运行状况,查找设备出现异常的原因。

2.2状态预测技术

电力变电设备出现技术故障前,可以通过设备的运行状态提前预测,然后采用有效措施及时修护。状态预测是指电力技术人员根据自身实际经验,结合设备运行状况,并对设备特征向量进行预报,设置报警阀值,当预测值超过设定的数值时,报警器就会启动,提前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预测。

常用的状态预测模型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搭载在Bp神经网上;第二种是植入灰色理论体系中。Bp神经网预测模型准确度高、使用范围广、泛化水平强,具有较强的信息挖掘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而且容错能力高,电力变电设备状态预测多使用该模型。而后者主要适用于短期预测,不会给机械造成不必要的磨损,该方法适用较少。

2.3故障诊断技术

电力变电设备出现故障时,使用的诊断技术可分为综合法与比较法两种。若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检修人员一般会采取综合诊断法,在对变电设备施行诊断前,需要采集相关数据,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可以借助在线检测方法来收集有效数据,同时还要对变压器的绝缘、负荷情况、运行温度以及油色谱等实时收集,有时还会收集设备开关的检测数据与离线数据等。通过收集的数据可以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判断。数据收集完成后,紧接着就是对数据实行整理,利用已有的专家论证系统匹配,确定设备故障。

对于各种不同的电力设备,诊断的方法也不相同。如发电设备或者是机电设备出现故障,一般会采取人工神经互联网诊断系统实施诊断;对于变电设备则是利用智能系统实行诊断。另外,比较诊断法的使用原理为通过对震动、污染、射线、噪声等诊断技术,获得需要的结果,将诊断后的数据与之前的诊断后的数据进行比较,若两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设备运正常,不存在故障。反之,设备存在故障需要及时的维修或者更换。

2.4检修技术结构

电力变电设备状态检测技术的结构一般可分为感知层、应用层、网络层等结构。当变电设备处在检修状态时,应该了解电气的相关数据信息,同时还需要结合状态检修技术对设备结构实施感知,利用传感设备与先进的计算机连接,将有效数据储存起来,这就是感知层。网络层主要由光端、光缆等组成,可以实现分级控制,计算机主机不同,处理信息方法不同。主站可以处理不同类型的信息,相比传统数据的传统,可以实现多样化。因为网络层具有存储、提取数据的功能,对设备检修具有重要的意义。检修技术的应用层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可以配合检测装置与传感器等装备,获取变电设备检修需要的数据,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最后编制检修对策。(2)在操作环境不稳定情况下,外部接线出现松动,影响到变电设备的传感器失去作用,这时可使用其他设备振动的情况来判断设备运行状况。(3)用传感器对设备实行检测时,如果变电设备周围温度变化幅度较大,传感器就会受到干扰,需要进行多次取值,并且还要反复比较与分析,传感器需要选择几种不同类型的,防止一种传感器出现偏差,造成收集的数据不准确。技术维修人员应用人工神经互联网智能体系诊断分析,还要结合过去的数据参数,与之比较,从而可以获得有效的检测成果。(4)若变电设备某区域出现漏油或者放电时,其油面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扩大,同时气体也会挥发出来,检测结果可能会出现偏差,这时就需要与液面、流量的传感设备比较,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加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管理

3.1提高对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认识

在对变电设备状态维修时,其检修的过程是相当麻烦的,状态检测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长久性等特征,所以在对变电设备检修时需要全面掌握检修技术,熟练地应对设备各种检修原因,在设备检修状态中体现检修技术的优越性。若电力企业检修人员缺乏知识理论经验,自以为延长检修周期就可以减少机械故障工作时间、缩短停电次数,保证电力系统输送电安全,其实这是一种肤浅的做法,不符合设备的安全运行要求。长时间不检测就无法发现问题,最终会给设备运行带来更大的破坏,进而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以上原因由于检修人员自身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缺乏对变电设备检测技术了解,更没有认识到检修技术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所以电力企业应该定时对检修人员实行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检修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应制定一套健全的管理体制,强化监管,责任到人,不定期地对检修人员进行考核,保证检修工作的有效性。

3.2收集变电设备信息

变电设备在实施维修时,首先需要对变电设备信息进行收集,通过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可以找到变电设备需要维修的位置,便于维修人员及时予以修理与维护。通常变电设备信息收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设备运行前的数据收集,需要对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详细的了解,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结构以及运行原理,比如变电设备的机型、相关运行参数、型式、各零部件的规格、出厂参数以及具体工作过程等。通过对以上信息的收集对变电设备日常维护与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在设备运行时收集信息。当变电设备运行时,相关电力技术人员需要收集设备运行的参数,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将收集到的数据与设备说明书进行比较,可以准确地发现设备的故障所在。当前,在线检测技术在电力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收集设备运行中的电流、电压、压力、温度等数据,从而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状况、隐患情况等有了全面的了解。

3.3严格执行设备检修准则

电力企业若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遵循科学化、标准化、集约化、精益化的检修准则。在遇到检修问题时,应当按照设备说明书科学检修,保证电网正常运行。企业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人性化的操作流程。同时还要加强安全意识,电力专业作为高危险的专业,要时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为了提高维修中的安全性,电力企业应引进先进的传感设备以及计算机技术,不断变更新的变电设备检测手段,根据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测,并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合理的检修策略。

3.4加强检修工具的管理

若变电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此时检修工具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所以电力企业需要认识到检修工具的重要性,加强检修工具的“5S”管理,为应对应急情况提供保障。例如,电力企业可以制定工具管理制度,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看管,实行登记制度,对于部分工具出现损坏及时报告,通知采购人员进行补充,尽量规范管理制度,避免出现工具管理混乱情况,加强对检修工具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维修效率。

4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电力相关技术的进步,但是沿用传统的检修技术已无法适应现代电力的发展需要,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加强电力检修技术研究,保证电网安全可靠地运行。

参考文献

[1]吴晓晖,甘德刚,王红梅,刘平,陈洪波.四川省电力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体系建设与应用[J].四川电力技术,2012,(5).

[2]王佳明,刘文颖,魏帆,杜培,汪隆臻.基于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策略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5).

[3]葛维春,王芝茗,顾洪群,路光辉,梁经宛,牛强.一、二次设备状态监测信息融合及在pmS建设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21).

[4]房继朋,李巍,佟月珍.浅谈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电子制作,2013,(23).

[5]周华,俞培祥,许飞,姚峰.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标准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比较[J].智能电网,2015,(3).

[6]潘乐真,鲁国起,张焰,俞国勤,祝达康.基于风险综合评判的设备状态检修决策优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11).

机电一体化就业现状篇4

关键词火电厂;状态检修;故障诊断

中图分类号tm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3)92-0154-02

0引言

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1980年前后。以美国、英国、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针对性地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检修,旨在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国内引进西方的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大致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早期电力行业针对电气设备主要采用的还是定期检修的方式;自2002年我国电力行业实施厂网分离的政策后,状态检修在火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方面才逐步应用和推广开。

1火电厂电气设备实施状态检修的意义

状态检修不仅仅是一种针对电气设备的检修技术,也不是原来定期检修周期缩短后的模式,其主要是针对设备日常运行状态进行诊断和监测,并实时反馈的一种设备管理的领先理念和机制。

1.1有利于杜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早期电力行业针对电气设备所采用的定期维护、定期检修方式存在较大弊端,由此而带来的设备故障排除不及时、经验判断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大型火电厂的电气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会造成大面积停产、影响社会群众生产和生活用电,从而导致社会矛盾增加;中小型火电厂基本都是事后维修机制,部分火电厂甚至没有预警和安全事故响应体系,定期检修方式具有滞后性,一旦电气设备故障就会危及大量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此外,定期检修还需要设立专人、转岗,对于检修人员的专业性、经验都要求较高,但该团队对于企业实际日常生产的作用较小,但需要耗费企业较多的经营成本,而由此造成的过度检修或检修失当问题也普遍存在。定期检修以时间为基准,而状态检修是以状态为基准[1]。状态检修机制和技术的引入,能较好的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并为火电厂的及时预警和响应机制提供较好的日常数据积累。

1.2延长设备寿命有效控制成本

火电厂的电气设备投资是火电厂总体经营成本中固定资产投资较大的部分。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主要依靠信息化和自动化手段,基于电气设备使用状态的基础数据和信息反馈,在计算机终端进行针对于分析,汇总结合专业人员的建议,再反馈给火电厂现场的驻场服务人员或相关员工。通过对电气设备实施状态检修能及时排除设备故障,有效提升火电厂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降低设备故障更换率,从而有效控制火电厂的总体经营成本和固定资产投资。

2设备状态检修的实施思路

2.1评估设备重要性

火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第一阶段是评估该电气设备在整体运行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在针对电气设备实施状态检修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火电厂所涉及的各类型设备,评估现有设备的在整个生产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分清楚轻重缓急,才能在下一阶段更好的确定监测方式。

2.2状态监测方法确定

确定监测方式的一个根本基础就是需要了解现有设备的状态、在系统中的作用和位置、现有设备管理体系、应急体系等。对于不同类型的设备需要采取不同类型的状态监测方法、设定差异化的监测指标。如汽轮机主要通过机组相对效率测试和尾水管噪声监测;瓦温监测则是依据温度变化的趋势和梯度[2]。

2.3故障检测与诊断

在明确火电厂相关电气设备现阶段状态及监测方法后,需要计算机系统及专业人员实时针对设备反馈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故障检测和诊断。具体可分为日常远程诊断、周期性远程诊断、针对性诊断和现场诊断四个方面。对于日常诊断,在建立相关远程故障监测系统、选定监测指标和方法后,可采用远程自动化的模式,计算会汇总设备使用的日度数据并进行分析,如有故障可能发生,计算会从远程发出预警信号,适用于轻度的、低等级故障;不同于日常诊断,周期性远程诊断主要针对核心设备的周期性数据,如月度或季度使用情况,适用于临界线故障;如对于预警信号中,无法在远程解决的问题,可以采取针对性诊断和现场诊断的方式,主要适用于部分临界故障或高等级故障。

2.4提供状态检修决策

通过第三阶段的故障监测和诊断,第四阶段主要就是提供状态检修决策。状态检修决策的关键在于三点:第一是及时性、第二是准确性、第三是可操作性。火电厂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人员通常是初级的技术工人,专业工程师并不会日常在火电厂进行巡检,因此依赖于状态检修系统提供的决策和建议需要满足以上三点要求,对于低等级故障,可远程解决或由初级维护工人完成;中高等级故障,需要工程师到现场解决,就需要及时、准确的提供出来。针对新老设备的检修决策也需要因产品差异而决定,因此在检修决策方面,还需要针对性的引入入神经网络或专家系统作为实务操作的参考标准[3]。

2.5改进检修流程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状态检修工作,我们可以不断优化和改进整体检修的流程。此外,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状态检修工作和经验,综合考量各类型设备对于状态检修工作的需求和特点,来调整火电厂整体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框架、思路和具体步骤。

3对火电厂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建议

火电厂电气设备实施状态检修,不仅仅是简单维修工作,更需要在设备运维管理体制方面引起重视,需要由上而下地贯彻落实相关工作。此外在引进外部监测系统方面,需要考虑与具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服务商去进行合作。因为状态诊断主要都是基于设备实时使用数据来进行的,检测系统的先进性和数据分析功能会直接影响最终检测结果,因此选择合格的合作供应商就显得尤为重要。

4结论

火电厂电气设备实施状态检测是基于各类型设备运行现状、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其进行预警性、诊断性的监测。其主要目的是辅助于定期检测和事后维修,并没有取代作用。对于实务操作而言,采用状态监测能更好的实现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及成本管控的作用。

参考文献

机电一体化就业现状篇5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

0引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领域包括汽车技术类、数控加工类、柔性制造类等,有效提高了生产质量与效率,加快了企业的发展步伐。因此在今后的工业制造业发展中,就可以实现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全面推广,充分发挥其价值与优势。

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价值

将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在智能制造中,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随着工业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其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各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实力,才能取得成功。而企业要想提高自身实力,就需要对生产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节约更多的成本费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就能够实现各项生产工作的智能化、一体化、高效化,实现了人力、物力的优化配置,节约了大量的成本费用,提高了产品质量,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与追捧,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与品牌,有利于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第二,工业制造业的覆盖范围非常广泛,比如智能机器人、服装行业、汽车领域、数控机床等,都需要相应的生产与加工。而将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在智能制造中,就可以快速推动这些行业领域的转型变革与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机械技术的完美融合,从而带动其他行业的高速发展,实现真正的智能化、信息化、一体化生产。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领域

2.1汽车技术类

在汽车生产与制造技术中,实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高效运用,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在汽车生产与制造技术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动机控制。发动机可谓是汽车的心脏部位,如果发动机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汽车无法正常运行。而发动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被控对象,整个控制系统由许多子控制系统或项目组成,包括eGR、空燃比、点火时刻、怠速等等。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就可以提高各控制项目的性能与质量,保障发动机的正常使用。其中在eGR控制项目中,主要为eGR率的控制,也就是所谓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可以促使废气的再循环量在每一个工作点都达到最佳状态,保障燃烧过程处于理想状态,将排放的污染物成分降低最低,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空燃比项目的控制中,主要是通过空燃比的控制,保障燃油充分燃烧,降低各种污染物含量,实现经济、环保。在点火时刻项目的控制中,主要是为了防止异常燃烧而引起发动机故障,增强汽车的各项性能[1]。第二,底盘和车身控制。底盘具有着减震、承重等功能,而车身具有着保护、操控等功能,因此也需要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促使其功能充分发挥,保障汽车的安全平稳运行。比如在汽车防抱死系统、车速感应动力转向、电子控制悬架、防滑系统、导航系统、机械传感式安全气囊、中央控制门锁等,都实现了机电一体化的广泛应用,有效保障了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自动化,加快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步伐,满足了人们的各项需求。第三,其他领域的运用。近几年来,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汽车驾驶系统已经逐步问世,深受人们的青睐与追捧,提高了人们的驾驶体验感。比如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网络控制等,就运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机械操控控制的有效结合,广泛的应用在汽车的各个领域。比如aBS系统、抬头显示系统、多媒体技术、撞击传感技术、自动泊车、定速巡航等,机电一体化技术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实现了汽车驾驶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此外,还有5G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促使机电一体化技术更加安全、实效,真正实现了无人化、舒适化驾驶,并且广泛的运用在汽车的各个控制系统中。

2.2数控加工类

在工业制造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离不开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而数控机床就是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融合,为工业制造业的生产带来了很多的便利。这主要是依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数控加工更加精密、智能、高效、安全,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2]。尤其是各种智能制造中的数控加工,对于工艺流程、精度效率等有着很高的要求。而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就可以实现数控加工的信息化、精密化、高效化,不仅能够进行各项模拟信息的高效处理,还能够对整个生产加工环节进行全面管控。及时找出各种问题与不足,然后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有效提高了数控加工的精准度。在智能制造中的数控加工中,主要采用了CpU模式与总主线模式,并且结合模糊控制理论以及在线诊断技术,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质量。而且还解放了传统劳动生产力,保障了人员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工作难度,实现了全面普及与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的数控加工类还运用了三维仿真技术,能够对生产环境、流程、工艺等进行动态模拟与跟踪,及时找出问题与隐患,进行三维立体化展示,便于生产人员快速了解工艺方法,进行效率的评估,保障生产工作的可靠与安全,加快了工业制造业的转型变革。

2.3柔性制造类

柔性制造类是指各种生产加工、信息传输、货物搬运等,对于生产效率与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就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货物质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下,可以实现生产工具的自动更换、密切跟踪、货物运输、存储管理,保障了生产工作与运输工作的有效对接,避免仓库限制或者物资爆满,影响整个生产运输效率[3]。无论是生产加工,还是货物存储与运输,都可以实现自动化以及密切化跟踪,只需要根据生产要求,提前设置好频率与计划,就可以全天候生产、搬运、存储,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还能够实现货物信息的密切跟踪与管控,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生产计划与方案的合理性,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智能化与自动化生产,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还能够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自我监控,缩短故障时间,保障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

3运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3.1现状

现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重视不足。将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在智能制造中,前期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才能保障后续生产的高效性。然而很多企业领导层,认为前期投入较高,而后期的收益较少,就放弃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再加上很多领导层,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知不够全面,重视程度低下,思想观念比较陈旧,无法紧跟时展,以及认识到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严重阻碍了工业制造业的持续发展[4]。第二,技术落后。机电一体化技术,需要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广泛应用。然而现阶段,很多工业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大量缺失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无法实现两者的紧密衔接。比如企业的电子技术发展落后,应用范围较窄,缺少与专业厂商的合作等,都会导致两者的衔接困难,无法实现广泛应用。第三,制度缺失。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需要在人力、物力、财力、制度的保障下,才能有序开展。然而由于企业领导层的重视不足,缺少制度体系的建设,导致基层人员也不够重视,增加了实际运用的难度。此外,资金较少,人员缺失,也将严重制约技术的实际运用与生产监管,为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考验。

3.2对策

其有效发展对策为:第一,提高重视,加大宣传。要想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高效运用,就需要先引起企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然后加大宣传引导,实现全面普及与推广。因此作为企业领导层,就要紧跟时展,认识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价值,及时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调整企业发展计划与目标。然后利用会议、网络平台、宣传栏等方式,加大宣传引导,为全体工作人员提供多元的培训深造机会,提高其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知与运用能力[5]。第二,创新技术,规范管理。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对企业内部的技术进行创新优化,改良升级,然后实现整个运用过程的密切与规范管理,充分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价值与作用。作为工业制造业,可以加强与其他厂商、高校、机构的合作,加大电子科研成果向电子产品、技术的转化,实现内部技术的升级创新,与机械技术完美融合。还要积极借鉴国外优秀的技术、方法、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与改良,加快智能制造中的机电一体化发展步伐。第三,完善制度,给予保障。健全的制度与体系,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运用的关键与保障,因此还要通过岗位责任制度、生产监管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的建立,实现生产工作的智能、高效、安全。此外,企业还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营造良好的应用环境。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价值、领域,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并且具体阐述了运用现状与发展对策,希望为后续的实际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那么在今后的发展中,就可以通过提高重视,加大宣传;创新技术,规范管理;完善制度,给予保障等策略,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高效与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岳雷.基于智能制造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初探[J].机电元件,2021,41(02):58-60.

[2]周青.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分析[J].南方农机,2021,52(07):187-188.

[3]张瑞虹,王增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应用分析[J].时代汽车,2021(05):33-34.

[4]韦清.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解析[J].电子世界,2021(04):22-23.

机电一体化就业现状篇6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媒体;现状;展望

目前,随着新的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融入,广播电视新媒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新媒体技术的升级与更新,逐渐实现媒介的数字化、现代化、多样化。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媒介形态产生了,传统的媒介形式得到了完善,使得广播电视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县级电视广播新媒体的现状

县级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作为基础新闻舆论监督部门,其所处的生存危机在绝大多数员工的意识当中没有被觉察。县级台与中央、省级台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在资源、专业人才、环境等各方面均比较匾乏。目前县级广播电视发展的最大的瓶颈与往年市场经济的多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县级广播电视出台的政策有关,同时,传统观念严重影响了县级广播电视的发展。县级广播电视事业是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与数十年的传统观念进行斗争。而广播电视的上层产业进行着火热的改革,按照中央相关文化体制进行创新。县级广播电视工作人员随着年复一年的工作,大多安于现状,工作热情与创新才情早已消磨殆尽,导致了县级广播电视错失了大好形势与发展良机,县级广播电视面临着收入少,设备严重老化,科技含量低的危机。

县级广播在初级阶段,在受众心理的驱使下,本地新闻容易在地市级电视新闻媒体下进行聚焦。也就是说,县级广播电视的新闻受众多是因为新闻的接近性。虽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经济与受众资讯需求成正比,但是,广泛的省级媒体新闻已经逐渐取代了县级广播电视新闻。一方面,狭窄的节目题材导致地方新闻在受众的心目中缺失了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县级广播电视受到了很大限制,关注的节目素材只能局限于当地范围内,远远比不上中央台和省会广播电视的深远而又广泛的视野。因此,新闻题材供观众选择相对较少。

二、手机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随着4G网络时代的来临,手机广播电视媒体迅猛发展,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其中,手机广播电视媒体的现状是指手机广播电视媒体面临严峻挑战,手机广播电视媒体缺乏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手机广播电视发展比较迅速,然而,手机广播电视未能够广泛地普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展过程中遭遇众多的问题。手机广播电视存在内容匮乏与同质化等问题,行业技术标准与国家的技术标准相互存在,盈利的模式相对来说过于单一,主要需要依靠用户的订制费用与数据流量等接收使用费用,从而获得利润,阻碍着手机广播电视的发展。

三、网络广播电视新媒体的现状

随着网络的优势显现,网络视频形势的发展良好。网络视频是指以网络为传播媒介、以网络视频服务商提供的视频资源为内容以在线直播或点播的形式,供人们观阅的声像文件。2009年至今,国家网络电视台推出自己的视频频道,形式新颖,管理科学,技术先进,这给优酷和土豆造成了挑战,双方在资本和版权方面博弈,使得我国的在线视频行业的规模扩大,形势良好。但是,我国的网络视频行业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首先,版权不明,内容重复雷同,尤其是跟风创作现象严重,自主创新不足,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次,不良视频充斥网络,难以管理。这些不良视频由于传播速度较快、范围较广、影响较大,所以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再次,视频画质有待进步。由于网络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各地的网络传输环境不一,所以,受众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传输慢、视频模糊的问题。最后,商业盈利模式还不完善。由于经营模式还不够完善,盈利方式也比较单一,所以很多视频网站长期入不敷出,处于亏损状态。

四、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展望

(一)共享内容资源

媒介融合应实现资源的共享,由于内容资源不仅是受众接收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原因,更是新媒体间进行竞争的核心资源。在实现资源的共享之后,将不存在各种类型的媒介的垄断优势,新颖的、科学的内容将会成为各种竞争中的关键要素。网络媒体一方面凭借自身的速度与时间自由等优势获得众人的青睐,另一方面,网络媒体依靠丰富多样的资源与更新速度快等优势获得市场。因此,网络广播电视新媒体则应与传统媒体与业余媒体的制作人进行合作,与此同时,赋予普通用户上传资源的权利,从而获得更多的合法素材与内容。

(二)渠道与终端融合

目前,广播电视的业务主要有高清电视、付费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多媒体的业务主要有网络视频、手机电视等。在未来,这些业务将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实现更深层次的交融。渠道交融的最常见方式就是三网融合,即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通信网的融合。三个网络经过改造,使得某些技术和业务趋于一致,在此基础上,三方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在实际操作中,就是将手机、电视和电脑融合为一体,彼此之间的壁垒不再明显,各种信息、通讯等可以共享共用等。三网融合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宽带战略”的推进。在中央关于推进三网融合的重点工作中,包括加强网络建设改造以及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业务的应用等内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各种形态的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新媒体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利用目前所拥有的技术水平已然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发展,应该科学的认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广播电视新媒体,推动广播电视新媒体行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芹.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传播与版权,2015.

[2]刘航航.刍议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通讯世界,2016.

[3]张晓明.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与趋势探析[J].科技传播,2013.

机电一体化就业现状篇7

       郭珂帆

         (昆明广播电视网络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昆明市650118)

 

   摘要:随着中国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广电网络集团的国际化,迫切的要求我国的新媒体和新网络实施重大的变革,以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集团企业内部控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是一种新型的高质量管理方法。新形势下,广电网络集团需要内部控制理论提供制度保障,以提升广电网络集团的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实施广电网络集团的新媒体战略。

   关键词: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现状;对策

 

   1前言

   现在无论国家和企业都在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治理能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所以一系列的管理理论都被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当中,并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广电网络集团正是适应这一发展要求,把内部控制这一理论运用到日常管理当中,极大的提高了集团的管理能力和治理能力,在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内部控制首先起源于欧美,在欧美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由于我国企业集团管理水平总体较低,不能盲目的使用内部控制理论,更不能把外国的经验直接套用在广电网络集团上,应该在我国广电网络集团的实际情况上合理利用内部控制理论。所以本文探讨了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现状,并分析现阶段存在的发展问题,最终提出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对策以期探索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体系。

 

   2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现状

2.1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相关概述

中国各省的广播电视网络集团均由当地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是国有控股大型文化高新技术企业。各省广电网络集团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有线电视网络业务,工作量很大,并且要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不断扩展业务范围的同时还与其他大型国企展开合作,如移动、联通和电信。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加大,广电网络集团的内部管理漏洞频现,管理水平跟不上集团业务的发展要求,严重影响了集团的战略地位。面对内部管理问题,广电网络集团需要新的管理方法重整旗鼓,内部控制理论便被提出来,在管理层得到广泛共识,逐渐被集团内部认可并逐步得到应用。

   2.2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现状成因

  (1)内部控制发展时间短,企业基础较弱

   内部控制管理理论在中国发展时间较短及企业基础薄弱是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出现问题的内部原因。我国企业起步较晚,发展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总体水平较低,基础薄弱,与外国企业存在很大的差距。先进的管理理论基本起源于发达国家,这些理论在发达国家的各个行业被运用,已经变得很成熟。然而我国企业接触这些理论较晚,广电网络集团运用内部控制理论也是近几年的事情,尚处于发展阶段,这导致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不够成熟,与企业的总体结构不协调,需要进一步磨合。企业基础薄弱是广电网络集团现阶段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只有壮大企业经济实力,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2)我国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我国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广电网络集团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外部原因。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就没有企业根植的土壤,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会发展的好。我国企业受制的因素很多,比如繁琐的官方文件,权利的过度压榨,企业之间凭的不是实力而是关系,缺乏公平的环境,审批一项权利需要经过很多程序等等,这都极大的削弱了企业的积极性。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环境受到全国大环境的影响,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这需要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政府简政放权,企业争取权益,外部环境就会变好。

   

   3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1内部控制思想不到位,企业控制体系不健全

内部控制思想不到位,企业控制体系不健全是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出现的根本问题。广电网络集团如中国大多数企业一样,任何决策都由领导拍板决定,领导意志就是企业意志,民主思想得不到发扬,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企业员工思想散漫,没有积极性,规章制度就是一纸空文,这就导致内部控制思想得不到体现,企业意志不能很好贯彻,企业行动效率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控制体系没有得到健全,制度上不完善,领导和员工会钻空子,内部控制必然遭受很大的影响,没有控制思想和控制体系的内部管理就是一般散沙,根本解决不了企业的发展问题,反而拖后腿。

3.2集团的内部审计不足

广电网络集团的内部审计不足是内部控制存在的关键问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内部审计制度在我国已经存在了三十年,为我国企业发展创造了很大成就,但是我国的企业官僚思想根深蒂固,内部审计往往在权利面前就失去效力,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集团必须认识到内部审计的不足,才能杜绝权利的滥用,从而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的顺利进行。广电网络集团的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审计人员不专业,审计素质偏低。我国审计专业开设较晚,没有相关的专业人才,大部分是从会计部门分流过来的人员,审计能力不足;二、审计机构的设置不合理。许多企业的审计部门与财务会计部门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且未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3.3缺乏良好的组织设计与监督机制

缺乏良好的组织设计与监督机制是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内部控制系统需要完善的组织设计以及合理且有力的监督机制,两者对企业的有效运行提供重要保障。良好的组织设计使结构运转更加流畅,部门之间可以有效配合,员工之间交流没有障碍。缺乏良好的组织设计让广电网络集团管理上比较混乱,没有章程,严重影响集团的发展。良好的监督机制可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权力得到约束,企业将会拥有更多的公平,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提升,有活力的企业就有生命力。然而广电网络集团缺少合理的监督机制,这直接阻碍了集团的进一步发展。

   3.4企业文化建设落后及缺乏激励措施

   企业文化建设落后和缺乏激励措施是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重要问题。我国的企业文化发展水平落后,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一个原因是时间发展较短,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百年的历史征程,企业各方面的发展相当完善,尤其是企业文化建设很值得广电网络集团学习。文化建设落后,企业就没有凝聚力,构不成一个整体,企业员工也就没有动力,企业谈何发展。激励措施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良好的激励措施可以提升集团内部的竞争力,让企业拥有活力,从而提升集团的创造力,没有良好的激励措施是集团制度建设的不足。

 

   4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

   4.1积极完善治理结构,优化内部控制系统

   积极完善治理结构及优化内部控制系统是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根本策略。国家在提倡提高政府治理能力,这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企业也需要提高治理能力,这是企业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企业结构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提高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治理能力,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结构,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部门之间相互协同,这就会使集团运行更加流畅,提高效率。另外集团的内部控制系统需要得到优化,如果集团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这样才能节省时间和物力,从而直接提升企业的治理能力以及内部控制水平。

   4.2强化集团内部审计

   强化集团内部审计是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保障策略。内部控制系统是以集团的企业结构为基础,这些都需要人员进行管理,有人治必然会产生腐败和不合理,这就需要加强广电网络集团的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的核心在于加强企业集团审计组织建设。第一,集团公司要在董事会下设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第二,企业集团总部应该设立独立的审计部,对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开展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第三,对较大的下属子公司,企业集团总部的审计部可以派工作人员兼任该子公司的特派审计员,以方便了解子公司的情况,这样小仅能够保证审计员工作的独立性,还能通过审计调查和项目审计为企业的领导提供及时、真实的审计信息。

   4.3制定配套的规章和制度来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标准。

通过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建设来规范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标准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国家在提倡建立法制国家,任何事情都要在法律的监督下进行,由人治转变为法制,是未来国家的奋斗目标。广电网络集团也要跟上国家的脚步,用规章制度来管理集团,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标准,并建立严厉的奖罚政策。改善企业内部控制普遍薄弱的难题,应该在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来规范公司的内部控制,并明确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应承担的责任,使其真正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集团的管理者应在内部控制的标准框架内履行自己的职责。

   4.4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以人文本新观念

   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及树立以人为本新观念是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建设的核心策略。文化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优秀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的软实力,是中国的名牌,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窗口。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命,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建设必须与集团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硬件与软件两者不可分割,制度管理硬件为文化软件奠定基础,文化软件为制度管理硬件创造力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集团的发展保驾护航。好的企业文化有强烈的向心力,整个企业充满着活力,并以人为核心,为员工着想。在这样的氛围中,员工满意度极高,对企业非常认可,愿意为企业贡献自己的能力,员工创新力也得到提升。

 

   5结论

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可以极大的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节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促进企业内部有效竞争,是企业自我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大幅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广电网络集团需要强有力的管理体制进行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得出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现状成因,最终得出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对策,以期望解决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问题,能够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温建民.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2(01).

[2]唐丽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2(01).

[3]吴奕超.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3).

[4]彭梅.试论完善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J].企业导报,2012(01).

[5]黄丽琼.论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完善措施[J].中国外资,2012(05).

[6]张伟.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分析[J].财会通讯,2012(05).

机电一体化就业现状篇8

关键词:矿山机电设备自动化安全管理

1矿山机电设备自动化运用

1.1现代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技术概述

现代机电设备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自动化技术的支持,常见的有设备自动控制技术、传送感应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等。就拿矿山工业生产来说,其生产效率通常就是由矿山机电设备的先进性和自动化程度所决定的。所以,要进一步提升矿山工业的开采效率,首先就要切实提升矿山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这样才能为矿山行业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由此不难看出,机电设备的自动化、一体化对矿山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2机电设备自动化在综合采矿方面的应用

目前,常见的现代化采矿设备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采矿机和刨矿机,这两种设备主要用于装卸矿石,这两种设备在矿山开采作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我国大部分矿山开采企业主要是采用滚筒式采矿机来开采矿石的。滚筒式采矿机极其适合用于开采硬度较大、矿藏较深的矿层,而且具有牵引速度快、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自我调整能力强、灵活的特点,是矿山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在矿山开采中最常见的一项应用。

2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

2.1保证矿山机电设备的作业质量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机电设备在矿山作业中的价值,采用科学的手段保证矿山机电设备的作业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就我国矿山行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各开采企业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在使用矿山机电设备时做到如下几点:(1)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改善矿井作业的生产水平;(2)积极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3)严格按照国家安全标准进行开采作业。只有做到如上几点,才能保证矿业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性,同时为矿山机电设备的自动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2提升矿山机电设备的作业效率

目前,各大矿山作业企业主要是通过改造和引入先进科学技术来改善矿山机电设备的作业质量的,以这些先进的技术为依托,矿山机电设备的整体运作效率将得到质的改善。更重要的是,这些尖端技术的运用有效的保证了矿山机电设备的安全运作。试想一下,如果连设备的安全都无法保证,那又如何谈机电设备自动化呢?更重要的是,运用安全、可靠的机电设备可大大降低矿井作业的事故率,保障了各位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落实矿山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3.1建立配套的机电设备检测与管理规章制

为保障安全生产,并充分发挥矿山机电设备的作用,构建一个完善的机电设备检测及管理规章制度是相当有必要的,这一方面可以使矿山行业开发和制定更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办法;另一方面可以使机电设备在局域网、计算机技术的依托下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矿山行业已建立起来的机电设备检测及管理规章制度包括:运输安全标准、供电及排水安全标准、矿山生产中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规章制度、电气设备防爆标准、通风安全标准、防漏数据标准、设备巡回检查检修方法等等。

3.2培养全体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日常作业中,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必须熟知各项操作规程以及注意事项,比如:矿山开采工作的日常流程、矿山机电设备的操作规程、机电设备的日常养护及检修以及矿山机电设备设施出现故障的应急措施等。此外,还要定期落实对下属的培训工作,除了要做到日常提醒之外,还要想办法提升各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帮助全员树立起安全作业的意识,降低矿山作业的事故率。除此以外,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还必须随时观察和记录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这样才能在机电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抢修,同时还要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建立对应的工作档案,档案中必须记录下机电设备的开机时间、工作时间、工作状态、属性、性能等信息。

4完善维修制度并加强检修工作

4.1建立完善的机电设备维护维修管理制度

要对老旧机电设备的可维修性以及现有机电设备工作时的效率性、安全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这样才能进一笔掌握矿山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以便在设备发生故障时第一时间找出故障原因,总结故障类别,并进行检修。另外,为了形成一套严谨、科学的现代化维护维修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技术人员工作规章制度以及设备维修制度是相当有必要的,这将为矿山机电设备的自动化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4.2日常维护工作

为保证矿山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相关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维修维护管理规章制度,定期对机电设备的性能、工作状态、属性进行检查,以免因机器故障导致整个矿山作业系统瘫痪。相关带头人则要做好表率作用,主动帮助员工树立安全作业的意识。

5现代化矿山机电设备自动化发展前景

5.1实现矿山机电设备自动化的意义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矿山作业中已随处可见各种尖端的机电设备,这些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一方面有效的提升了矿山作业的效率和精确性,另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矿井作业人员的工作量,其给矿山也创造的社会效益和财富是无可估量的。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的乐观,我国矿山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水平离国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所以,要与国际水平接轨,就必须对国外发达国家应用矿山机电设备的状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然后通过适当的借鉴来完善我国的矿山机电设备与技术创新体系,使之走上一条自动化、机械化、科学化、国际化的道路。[2]

5.2矿山机电设备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创新和优化已成为了提升矿山机电设备自动化程度的主要方面,尤其是实用性、安全性和操控性方面的创新。众所周知,现代矿山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已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科学技术来优化机电设备的核心装置,并在互联网的依托下实现对机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数据分析,从而达到技术更新的目的。

6结束语

无数实践证实,矿山行业要取得进步,当务之急就是提升矿山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并主动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这样才能利用这些设备降低矿山作业的事故率,同时帮助企业控制作业成本,使之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洪波.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Q.中国集体经济,2007(6).

机电一体化就业现状篇9

关键词: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策略;卷烟机;卷烟厂;供电可靠性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623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9-0147-02Doi:10.13535/ki.11-4406/n.2016.09.072

1概述

卷烟厂企业对电气设备进行管理,大多是选择定期维修的方法,但是此种方法仅仅是以时间周期为维度,然后根据相关规范和制度对设备维修计划进行编写。换言之,此种维修方式忽略了电气设备的具体情况,是在规定的一定周期进行修理。所以,这种方法没有综合考虑设备本身在运行状态中实际出现问题,因此导致各种故障问题的出现,比如说维修资源浪费等情况。基于此,本文对有关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2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必要性分析

现阶段,卷烟厂也在变革,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所以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切实提升卷烟厂设备安全、维护成本等成为问题的关键。现阶段,促进电气设备的供电安全以及降低维修成本,最简单有效的措施就是状态维修策略的应用,主要是因为电气设备维修费用占比较大,因此结合卷烟厂电气设备实际情况,定期维修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需要,定期维修未考虑电气设备实际运行状态,到达一定周期和时间即进行维修,导致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还有可能会由于不必要检修而导致电气设备误动作出现,提升事故发生的概率。此外,定期维修甚至会对日常工作生产用电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对电气设备状态维修具有重要意义。

3状态维修的技术要求

3.1状态监测

状态监测按照设备诊断的具体目的,对设备故障模式,选择合适的方法及设备,对设备的状态信息进行检测和测量,然后对数据信息进行深入处理,防止各种干扰信息的产生,提取可以反映设备状态特点的数据信息,这项信息检测处理技术叫做状态监测。

状态监测实际上针对的是确定监测周期的问题。首先是根据安全性要求对状态监测周期进行确定。检测太过频繁会导致维修资源的浪费,所以必须综合权衡才确定,想要完全杜绝任何功能故障的发生是现实的,但是如果把功能故障出现的概率牢牢的控制到规定的可接受水平内是能够实现的。规定中具有一定可接受性、可靠性,是按照现场设备的实际情况及故障问题产生的后果才可以事先确定;其次,根据经济性要求对状态监测的间隔期进行确定。如果故障对设备安全没有任何影响,同时预防性维修工作的费用损失不大于故障损失,那么根据最少费用损失的要求对状态监测的间隔期进行确定。

3.2状态预测

状态预测是指迅速、全面地对电气设备状态进行评估,利用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进行对比,从而起到预测该段时间内设备状态产生的详细变化,并且直接判断出预测值是不是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有没有安全隐患存在等。状态预测大多使用时间序列法、模糊预测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其中时间序列预测是最为常见的方法,反映的是在各个时刻对相关性进行预测,也就是状态变化产生的惯性,这种情况实际上从侧面反映了观测值的变化趋势。模糊预测是利用模糊逻辑原理以及预报人员的专业知识,对数据及语言形成一定数量的模糊规则库,之后选择一个线性逼近非线性动态系统,从而完成预测。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仅仅应用模糊预测的精度不是太理想。人工神经网络法属于人工智能方法,通过神经网络选择历史数据作为训练样本,之后组成一定的网络结构,然后通过相关训练算法对实现训练网络,使得精度达到相关要求,即实现了预测。

3.3状态评估与状态维修

状态评估是状态维修的前提条件,也就是对设备情况进行相关评估,从而决定是不是要维修和什么时间维修。所以说,状态维修是按照设备的实际状态,在状态评估的基础上,以评估的真实结果作为依据,从而对维修方式进行确定。具体流程包括:首先,确定是不是需要维修,判断设备目前或者是未来会出现故障或者是会在连续运行的情况下,其安全性、稳定性等无法满足要求,才决定进行维修;其次就是按照状态评估的结论,尤其是对设备缺陷问题、异常情况以及在故障情况下开展评估及发展预测,对状态维修的项目及内容进行确定。状态维修属于状态评估后产生的后续工作。电气设备状态维修即使能够规避定期维修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要按照一定的经济原则及管理原则。

4卷烟机设备状态维修策略研究

4.1完善管理制度

4.1.1卷烟机设备管理目标。专家认为良好的设备管理体系才是状态维修策略开展的基础,其中要体现四个基本战略目标,具体比如设备效能如何实现最大化、确保企业能够运转顺畅以及维修成本降至最低。现阶段开展状态维修工作,相对来说已经是比较全面、完善的管理体系。按照卷烟车间目前施行的生产工艺,笔者综合考虑烟草卷烟机械设备进行管理方面的研究,离不开以促进设备使用寿命延长的重要目的,此外还要考虑如何提升设备的综合效能,又可以对养护维修成本进行控制,能够创造出绿色工作环境以及符合企业长期发展的形象特征。

4.1.2烟机设备状态维修制度。第一,要施行相关安全检查制度,这是必须的,也是常态化的管理制度,是通过烟机设备工作人员的努力配合下进行,从而可以确保烟机设备正常安全的运行,在任何时间可以对烟机设备状态进行检查,如果存在故障问题则及时进行排查,从而确保安全隐患消除于无形,保障烟机设备可以安全、稳定、长时间的运行;第二,贯彻与落实工作人员操作证上岗制度,要严格执行“定人定机”的策略,工作人员必须持证才可以上岗工作;第三,主要是针对维护保养制度方面,必须落实状态维修的相关制度,维修工作人员要做到实时对烟机设备进行检查与调试,如存在一定故障问题,则及时安排人员进行维修。具体方式可以选择换班保养,可以每天停一组进行设备保养,同时也可以在生产休息日时进行集中保养;第四,对工作人员交接班制度进行完善,确定在各个生产工艺环节的设备操作及维修责任,双方对设备真实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可以签字办理交接。

4.2购置与养护

4.2.1烟机设备购置方面。卷烟厂为了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步,一方面要在市场营销方面多努力;另一方面要对企业生产环节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成本进行控制,促进生产效能和生产质量的提升。所以无法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更不用提如何去做好状态维修。以上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不正确的,应当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企业领导与生产主管需要考察相关龙头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保持一定的互动,了解设备的更新换代情况;另一方面组织生产专家对生产车间设备进行状态评估,从而掌握到什么时间去维修设备,需要如何去维修设备。

4.2.2烟机设备的养护。现阶段,烟机设备养护维修模式有以下四种,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全员生产维修以及状态维修。前三种维修方式不做过多叙述,因为其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上文中提到,状态维修是按照比较先进的状态监测技术以及诊断技术,对烟机设备的状态信息进行相关评估预测,从而对烟机设备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进行判断,分析出设备故障的问题所在,甚至可以在故障出现之前就能够及时检修。以上几种维修模式进行对比,比较显著的是不仅状态维修,全员生产维修目前也是现阶段卷烟厂的主流模式之一。和全员生产维修及状态维修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前者技术相对成熟,而且覆盖范围比较广泛,全员都进入到预防及维修状态,浪费人力物力;后者是利用高端检测科技支撑,其应用成本比较大,但是效果非常明显。

4.3人员队伍建设

4.3.1维修人员再培训。机械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使得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不断加强,人工操作技能的要求也得以降低,然而针对设备管理、设备养护以及状态维修的能力而言,还有待提升。卷烟厂要在非常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在岗工作人员进行再培训,举例而言一些新研发的故障检测理论,新的设备操作运用方法、实践操作设备等,可以轻松开展状态评估,从而迅速解决问题。

4.3.2开展技能比赛。车间可以在内部定期举办相关技能比赛活动,以状态维修为主体,开展类似于“技术比武”等活动,一方面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员操作水平、养护维修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扩大交流,做好工厂内部与和谐安全生产。

4.3.3加强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企业文化是远程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如果树立企业文化的相关概念,在车间生产过程中也会无形加强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员工思想素质水平的提升,使其更加爱护机械设备,把状态维修的相关思想和理念常驻于日常工作中,还能够大大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产生一定的认同感,形成企业凝聚力。

5结语

综上所述,烟机设备管理与养护不仅是故障检测人员的工作,更是需要企业员工积极参与进行,员工献计献策,制定相关标准,对设备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最重要的是把状态维修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来,通过状态维修策略的落实,大大降低电气设备的故障率。

参考文献

[1]田玲,邢建国.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决策方法的探讨[J].电网技术,2004,(16).

[2]陈永权,瞿斌,王秀亭,王熙亮.基于局部变权综合评价法的电网企业信息化评价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1).

[3]李明华,严璋,刘春文,薛随敬,刘欣.我国供电系统状态检修开展状况统计[J].中国电力,2005,(12).

机电一体化就业现状篇10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现状;发展前景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民众生活基础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些民生行业中,电力行业的发展速度是特别的飞快。在我国,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我国的各个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电紧张问题,为了缓解这种用电紧张的局面,在我国的少部分地区甚至都采取了限电以及停电的解决措施。所以,对电力系统的保护措施进行加强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电力系统的保护措施中,继电保护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1继电保护技术目前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主要包括:①电磁式继电保护②晶体管继电保护③集成电路保护④微机式继电保护。从20世纪50年开始,国外比较先进的继电保护技术以及设备被我国的科研工作人员先后引入国内。同时,科研人员根据我国当时的具体国情对这些技术做了相应的调整,最终形成了一套与我国国情相符的继电保护理论以及对应的技术人员队伍。在当时,我国也逐渐拥有了自主的继电器制造业。当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时候,我国的继电器制造业走向了晶体管继电保护阶段,在此期间,晶体管继电保护技术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我国的某科研机构制造出了电压为500kv的晶体管方向高频保护,并且将其成功的使用在某坝500kv的线路上。让我国中止了向外进口500kv线路保护的历史。

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晶体管继电保护技术已经不断地走向了成熟,集成电路保护体系在我国也逐渐建立起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对于集成电路保护工作,我国已经基本地完成了研制、生产以及应用一体化的工作。在70年代的时候,我国已经着手于对计算机的继电保护技术进行研究,经过很多研究院的共同研究合作,各种原理以及形式的微机保护装置相继问世。随着我国对微机保护装置的深入研究,我国在算法以及微机保护软件等领域获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继电保护事业迈向了微机时代。

2维护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

2.1采用新技术实现对设备的维护

在目前,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速度非常的快,在这种情况下,继电保护能力无法满足电力事业的发展需要。特别是我国目前的继电保护设备存在着配置不够完善的现象,在整个继电保护系统中,存在着很多的漏洞以及缺陷。在此情况下,就非常需要进行继电保护的工作者必须很好地掌握对新技术的利用能力。这样一来,对继电保护装置,就可以保证平稳、有效的运行环境,同时,也能够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2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及时的分析

作为相那些关技术的工作人员,要汇总电力系统运行的各种信息,对继电保护的日常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具置进行预先的确定,就能够在安全事故未发生之前就将隐患及时有效的清除掉。

3继电保护在未来的发展

3.1网络化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发展上,已经基本走向成熟,人们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也越来越倾向于对互联网的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创新大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在此同时,继电保护设备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现今,对于继电保护设备,因为缺乏强有力的通信设备,使继电保护设备的只具有对故障元件进行切除,进而对事故的影响范围进行一定的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国外的个别专家都对此提出了过度保护理论.理论主要是针对安全自动装置进行提出的。一方面,保证了继电保护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另一方面,也进一步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为了确保整个系统能够处于一种相对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要求各个保护单元以及重合闸装置在对这些数据以及信息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保持动作的一致协调。要想实现该种理论,其必须具备的一个基础前提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整个系统的所有设备联结起来。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在目前完全能够达到这种要求,最终使微机保护装置实现网络化。

3.2计算机化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机在保护硬件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更新。将某电力学院研制的微机线路保护硬件作为讨论对象,该硬件从研制成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次的更新换代。硬件在更新后其性能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也受到了用户的好评。某学院研制的微机保护,其运行内存由原来的8位发展到现在的32位。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继电保护装置一定会实现微机化、计算机化。但是如何才能满足电力系统更多的需求,使继电保护装置在能力上进行提升.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仍然需要相关部门的深入研究。

3.3实现控制、保护、数据通信以及测量一体化

继电保护系统如果实现了计算机化以及网络化,对于整个电力系统,事实上就是一台功能繁多、运算极其复杂的计算机。而继电保护在整个系统中,就相当于一个智能终端。此时,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对电力系统运行信息以及各种故障的详细信息进行及时获取.然后将与之对应的信息从互联网及时地传送到网络控制终端。最终就会实现控制、保护、数据通信以及测量的一体化。如此一来,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使电力企业在成本投入方面得到有效的降低。一方面对电力系统运行能力进行了有效保证,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4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使电力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继电保护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目前用电紧张的局面。如果要实现控制、保护、数据通信以及测量一体化,还需要继电保护工作人员更加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赵志勇.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