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就业形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51:25

经济学的就业形势篇1

关键词:新经济形势;就业难

始于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更使大学毕业生求职雪上加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已是不争事实,而今年随着各地招聘会的展开,虽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已有极大改变,大学毕业生已调低其就业期望值,但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一、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金融危机影响

中小企业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它对我国的经济也产生了影响:东南沿海大批出口型中小企业停产、关闭;中西部部分中小企业难以为继;到目前为止部分大型企业也开始停招、少招新人甚至裁员以缩减成本等,导致就业市场出现不断萎缩现象。来自一家求职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受国际金融风暴等因素影响,2009年该网站有效招聘职位数比去年同期减少了很多,出口制造、贸易、企业、金融等行业招聘行情萎缩尤其明显。

同时随着就业岗位数目的减少,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也正面临“挤出效应”。由于经济危机重创欧美经济,一些留学生因国外就业机会减少而打道回府就业,他们的回归挤占了部分就业岗位;一些企业裁员,被裁人员中有学历、有就业经验者的再次就业也挤占部分新增岗位;同时据长沙晚报报道,由于金融危机,许多美国本土企业不再招收应届毕业生,于是许多外国学生也将就业目光瞄准了中国市场。这些外国学生也成为了抢占中国应届学生饭碗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2、新的劳动用工制度――劳务派遣形势的出现让许多学生及家长望而却步

为了规范劳动合同制度,执行用工所在地劳动合同管理办法,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很多单位采取劳务派遣这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由派遣劳工向(实际用工单位给付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实际用工单位之间。其最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分离。

对劳动者而言,劳务派遣的主要好处是:不仅保证了派遣员工的工资收入水平,而且还可以利用内部的岗位空间和岗位调整为派遣员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为广阔的职业选择;同时劳动派遣部重视派遣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有效提升派遣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以提高派遣员工的职业选择能力。

对用人单位而言劳务派遣可节省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各项费用,如场地租用费、广告费等;同时也避免用人单位自行招进不符合要求人员造成的损失和处理的麻烦;节省用人单位劳动力使用和管理成本;用人单位可根据生产经营需要,随时要求派遣机构增减派员,最大限度的净化了用工企业的人事管理职能。减轻了企业的工作负担,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参与市场竞争。

实行劳务派遣后,理顺了劳动关系,规范了用工行为,使用工单位和劳务人员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劳务关系。可以说这是一个企业和劳动力双赢的用工模式。

但是,目前很多大学生和家长由于旧观念根深蒂固,或对劳务派遣方式不了解、不适应,从思想上抵制它,只要是标有这种用工方式的单位来招聘,学生就拒绝应聘。人为地增大了就业难度。2009年12月对某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194名学生调查发现,125位家长表示极力反对,116位学生表示不会去应聘这种用工方式的单位。

3、学生本人原因

诚然,世界经济原因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大学生本人的原因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下面对某高职院校2010届毕业生所做的一个就业调查就可略见一斑:

从上表可以看出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工资、工作地域的要求相当高;在就业问题上过分依赖家长。同时,学生的就业观念受家长的影响还停留在国家对大学生统包统分时代的思想,对劳务派遣抱着抵制态度。就业心态也非常不成熟。

二、大学生就业之路――路在脚下

1 认清形势,增强信心

虽然金融危机对世界各行各业造成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专家认为,世界经济有转暖复苏的现象。目前中国经济继续向好,一些跨国企业继续加大对中国的投入、甚至在中国增员。同时,国家推出了扩大内需的诸多措施,虽然长期效果仍待观察,但对就业市场会产生正面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12月8日就表示,中国经济已经开始企稳,表现出很明显的V形反弹态势。这无疑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一大利好消息。

另一方面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扶持和帮助大学生就业。从目前的举措来看,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数目还是比较大的。

2 端正新经济形势下的就业态度

所谓新经济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多门类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在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上带有新特点的经济。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知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和全球化。这种新经济形态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就是在实现低通胀和低失业率较长期并存的情况下的经济持续增长。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应转变观念,以积极的心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迎合新经济形势的变化,就业难的问题可以得到缓解和解决。

1)提高职业素养,增强竞争能力

职业素养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知识、素质和技能,是实现就业并胜任工作岗位的基本前提。大学生们从刚进踏进大学校园起就应该抓紧素质的训练和提高。除了打好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功底外,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与人交往。无论是社会调查,还是假期打工,对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劳动的环节,没有社会实践的环节,也就没有职业素质的熏陶,难以胜任未来的职业要求。要遥过实践环节培养自身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磨练吃苦耐劳的意志,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2)改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大学生们不再是“皇帝的女儿”。部分毕业生期望值过高想一步到位,想在大城市里有一份长期固定的工作,无论学什么专业的都想找一份安稳的坐办公室的工作,想一开始就拿高薪这些都是不现实的做法。大学生首先要在正确认识社会需求与自身竞争条件的基础上,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不能等,不能靠,先找份工作积累经验,再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3)扩大就业渠道,多方面挖掘就业信息

大学院校目前虽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荐的主力军,但“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决定了大学生本人和企业才是就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因此大学生不能单纯依靠学校来解决就业问题。而是应该利用多种渠道来解决就业。如:各种类型的“双向选择,供需见面”会;通过网络、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如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就是专门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专业性刊物,其提供的信息准确、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不仅介绍社会需求情况,而且可帮助毕业生认清需求形势实习、社会实践、社交等活动;毕业生在实习、社会实践时直接与用人单位接触,更清楚地了解有关需求情况,让用人单位更多地了解自己,从而达到求职目的;利用各种人脉关系等多种渠道求职。

经济学的就业形势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需求;就业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要求已不是单一的职业能力,而是包括知识、技能、意识等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全部素质。但从目前的社会使用情况看,高职培养的高级技术人才与社会需要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急需加以解决。因此,教育部联合六部委决定实施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现状,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

一、“十一五”期间高职人才需求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特别沿海地区需求更加广阔,这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和动力。同时,经济的发展又形成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即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必须兼顾到知识经济的需求与我国当前社会的现实需求,才能实现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做到:一是使学生具备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二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操作能力、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公关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各种意识,包括道德意识、职业意识和社会意识。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敬业创业精神,并促使其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以健康心态承纳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变迁、地位更叠等带来的矛盾。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最有活力的经济区域——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和交通枢纽,是大广州战略南拓的终点和重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根据纲要精神,我校将在“着力加强与港澳合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率先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背景要求上做文章,根据珠江三角洲“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体系,建设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的总体定位,着力为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等行业和相关岗位提供应用型人才,同时适应广东省产业转移引发的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适时进行专业调整。在经济全球化和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新思维、新战略的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依然乐观,我校各专业人才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高职院校人才就业现状分析

我国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状大;高职院校也为社会的发展输入了大量的专业性技术人才,推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面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并陆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业总量不断增加,就业压力居高不下。“十一五”期间中国需解决的就业总量是4500万,而大学生2750万,占半数还多。广东省自2006年至今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06年是21.08万,2007年是24.72万,2008年是30.52万人,还有来自其他地区高校毕业生和“海归派”学生的竞争,压力居高不下。

第二,经济发展态势不稳,结构性矛盾突出,给就业带来“寒流”。“十一五”初期,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但仍然难以满足就业总量不断增长的需求。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全社会能解决80-100万个就业岗位,而每一年增长的就业人数都远远大于GDp增长的速度。而2008年又突遇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许多企业经受不住风暴的袭击,做出了减产甚至倒闭的决定,致使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此外,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做鞋子(低级制造业)不需要大学生,我们国家却以这种产业为主;做基因产品(指高科技产业)需要大学生,我们国家又极为缺乏这样的企业。因此,造成一定的人才浪费,大学生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牺牲品。

第三,“天子骄子”的骄傲与实际需求的差距。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已走向大众化,大学生不再是“天子骄子”,大学教育已从传统的、单纯的学科教育走向就业教育,如果大学生不能认清这一事实,不能调整自己的求职心态,调整心理预期,抓住市场需求的关键,必将会对未来的就业产生束缚与约束。因此,转变观念是解决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

第四,专业人才难求。从我院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来看,多数企业需求专业技术人才,但在招聘中感到专业人才难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不对口;二是专业技术不过硬,不能胜任岗位。即企业需要的专业职业院校没有,或者即使有这样的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也不符合企业的要求,学校教育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第五,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实用性较差。与本科教育和其他教育模式相比,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少有自己的特点,难于适应企业的需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技术应用型的专业,如数控机床、汽车维修等专业具有明显的高职特点,除此之外,大多数服务贸易型的高职专业都可以在本科专业里找到,这在客观上就造成了学生学习和就业的观念模糊;毕业生没有突出的专业特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为了减少其用人风险,选用同样的专业本科或更高层次的人才就不足为怪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率本就难以提高,在目前全国大学生就业状况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其就业矛盾就尤为突出了。

近几年,以上问题在我校毕业生就业中也出现过,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遭遇了金融危机,经济发展现状对我校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校专业教育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毕业生人数总量大,就业难度大。“十一五”期间我院毕业生人数基本保持在2500人左右,即将会有一万多人要就业,作为一个地方高职院校,压力显而易见。二、我院毕业生生源单一,极不利于就业工作的开展。我院毕业生70%来自于大广州地区,而广州地区接纳毕业生的能力已日趋减弱,而我院的毕业生又不愿意异地就业,这给我院的就业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压力。三、学生的素质跟企业的要求有差距。随着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变化,很多专业岗位不仅要求专业实践能力强,而且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能胜任综合性的工作,如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外语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法律专业等知识。因此,现实需要人才培养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不宜过于强调“专门性”,而应该突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十一五”期间高职人才就业对策转贴于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出现的问题,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才能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教学新理念

职业技术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即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为标准开展教育,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高职院校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己任、为目标、为宗旨,并以此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走学科建设的路子,要淡化学历教育的观念,即讲学历又不惟学历。要做到这一点,高职院校必须全方位深化改革,在办学理念上坚持走高质、强能、实用的道路,办学模式要坚持走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道路,走技术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二)实施校企结合,以企业需求为培养目标

为了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专业的建设与管理,参与学校教学内容改革、新教材的开发等。同时还应聘用一批高素质的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场地。更重要的是,学校的人才培养要根据行业、企业所需人才的能力要求,采用校企联合,共同开发人才的能力标准。这是教学改革的前提,也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具有探索性的工程。

(三)特定的高质量的师资

西方历来有学而优则商,商而优则仕,仕而优则教的说法。可见经验和人生阅历以及文化素养对于教师这种职业的重要性。同时,高职教师还应该兼有职业素养传承的责任。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着重在于培养学生在特定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人生阅历,因此,学院可以聘用一批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士充实到教学一线。

(四)正确处理专业的宽广性和窄专性的关系

为了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增强专业的适应性,高职院校应拓宽专业口径,设置综合型、交叉型、复合型专业,使其培养的毕业生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较全面的素质;而对于订单教育,职业岗位针对性较强,人才的培养应强调专业的窄专性,使毕业生具备与职业岗位要求一致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专业对口,紧贴企业的需求。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改革势在必行,这必将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根本性好转。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环境的改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学校、企业和政府的不断努力下,我国高职就业形势必将得到彻底的改善,这同样也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树超.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报,2006年第3版.

[2]潘宏峰.浅谈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

[3]马庆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5,(5).

[4]刘亚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我见[J].教育与职业,2003,(5).

[5]宋官东.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3,(1).

经济学的就业形势篇3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经济专题;工科院校

KaiD、教育部于2004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是发挥课程作用的基本要求。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经济专题的特点和教学要求

(一)时效性

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经济主体成为区域乃至世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受到全球经济和主要经济体的影响越来越大;更重要的,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数据不断更新,经济政策推陈出新,经济现象瞬息万变,因此,经济专题的授课内容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二)联系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个公民都是经济的参与者和影响者,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国家、地方的经济政策变化均会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特别对于大学生而言,将来的职业规划受到经济发展趋势影响更加显著[2]。因此,经济专题不仅仅包含讲授经济政策和一般的经济理论,还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密不可分;经济原理也能轻易在身边找到案例,因此经济专题的内容往往和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等存在直接关联。

(三)政策性

经济专题的授课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必须包含宣传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了解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掌握政策的基本内容,科学分析政策的影响过程是授课的基本要求;同时,学习和掌握国家的经济政策,也是分析经济现象和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因此经济专题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四)思考性经济专题授课的思考性,是指引导学生科学分析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思考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增强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识,科学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思考,日常观察的经济现象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掌握的知识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基于上述经济专题的特征,需要授课教师掌握扎实的经济理论知识,特别是对于工科院校而言,避免出现忽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现象,坚决杜绝形势课“谁都能讲”的误区[3],选配合格教师,熟练掌握国家经济政策内涵,主动联系大学生感兴趣的经济现象,引导大学生主动思考,科学把握经济发展趋势。

二、KaiD教学法设计

基于经济专题的特点和教学要求,作者多年来采用访谈和问卷等方式,在数百名大学生中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需求”的调查,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KaiD教学法.

(一)KaiD教学法基本内容

KaiD教学法包含四部分内容:(Knowledge)经济学知识的讲授。包括根据课程要求,理清相关的经济学原理和理论知识,讲授理论知识,一般来说这是经济专题教学的第一步;(analysis)运用知识分析经济现状。包括运用讲授的经济学知识分析身边的经济现象和典型案例,一方面可以作为教学的导入、迅速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学生主动思考奠定基础;(industry)结合专业把握趋势。即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把握相关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深化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做到课程教学与专业素质培养相互促进;(Demand)集合大学生发展需求。即了解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新、学科竞赛等需求,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互动性。

(二)KaiD教学法实施

K-a-i-D教学法四个部分内容存在逻辑关系,一般来说教师可以按照K-a-i-D的顺序备课,但需要指出的是,K-a-i-D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互为前提,因此准确的讲教学过程应当是“K-a-i-D-K……”环状的结构,如在了解大学生学科竞赛、专业需求、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需求后,可以以此继续提取一些相关经济学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K-a-i-D教学法应用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如也可以以D(需求)为起点,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采用经济知识释义,然后解释现象,把握专业发展趋势,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实际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对象、授课特征等确定K-a-i-D教学法的切入点和过程。最后,在K-a-i-D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始终要围绕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行讲授,不能偏离、更不能违背政策,这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KaiD教学法的核心。

三、KaiD教学模式的保障及要求

(一)经济与管理学相关学科的基础

鉴于经济专题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专业性,要求配备具有经济与管理专业背景的教师,便于分析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和政策实施作用过程,建设稳定精干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选择形势与政策课主讲教师时,不要拘泥于思想政治教育部的专任教师[4]。相反,如果授课教师缺乏经济与管理相关知识,则容易出现对经济政策解释不全面,分析经济现象及其与实际的联系不透彻,偏离授课目标。

(二)教学对象的专业及相关的产业背景掌握

授课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经济与管理的相关知识,还需要掌握受众学生专业相关的知识。以电气信息类专业为例,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将物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与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大学生职业规划结合起来,则能显著提高授课效果。

(三)身边的经济学现象的搜集与整理

结合大学生的需求,注重搜集身边的经济现象典型案例,才能使得分析经济现象的过程更具吸引力,也符合大学生的需求。

(四)注重后续授课效果的关注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依据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课下积极思考问题,集合职业规划和学科竞赛等,持续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现象,把握市场需求。四、结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掌握必要的经济学知识、正确看待和分析宏观经济现象、深入理解党和国家经济政策已经成为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形式与政策课经济专题作为大学生课程体系中有机组成部分,其教学应当在宣传党和国家经济政策基础上,以学生成才需求为中心,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只有不断优化KaiD教学法,才能进一步满足形式与政策课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eB/oL].[2016-12-03].

[2]冉欣,郭智芳.形势与政策课实践环节的优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6):116-118.

[3]谢丽萍,张强.“05方案”实施以来理工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状况和完善举措探析[J].教学研究,2016(1):77-81.

经济学的就业形势篇4

关键词:大学生;金融危机;就业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166-02

1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2008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创历史纪录的559万,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2009年将突破600万人。与此同时,2008年我国GDp同比增长9%,这是中国经济增速自2006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必然会影响就业的增长空间。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仍然保持着GDp的高增长水平,就业需求增长的基本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关键问题在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对就业需求的结构有很大影响。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原本风光无比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等金融机构,几乎都大幅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而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外资银行也放缓了发展步伐,地产、汽车、广告等实体经济受到波及,石油石化、能源、矿产、出口贸易、物流类也前景不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与经济增速的放缓相反,逐年增加的大学生人数,给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增加了许多就业压力。

2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前景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潜在的经济需求是极大的。社会转型、工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最为关键的经济发展平台。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都将是吸引就业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特别重要的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会更大。全球竞争以及中国总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中国不能永远享受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应该有比较大的空间。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国家创新战略,这将使得我国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赖于基于长期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高端劳动力群体。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初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这为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增长准备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政府就业政策的持续优化将会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教育部门积极出台七大举措全力促进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是教育系统迅速行动,逐级落实责任,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就业。二是千方百计为毕业生,特别是为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专业的毕业生收集岗位信息。三是举办系列招聘活动,全面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四是全面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大力推动毕业生自主创业。五是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重点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六是广泛组织实习实践,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七是要求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积极应对形势变化,加强对毕业生的国际国内形势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辩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坚定信心,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积极主动地就业;同时,大力倡导“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此外,国家就业激励政策的实施也将会更有效地支持国家整体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支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最终实现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三赢”结果。

3金融危机下毕业生的应对之策

逐年增加的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与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不言而喻。然而面对已成事实的严峻就业形势,大学生们更要学会冷静思考,积极行动,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3.1调整心态、理性分析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相信市场是公平的。职业化程度高、学习能力强、团队合作好的大学生,永远会被市场需要;要自信通过努力,是可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就应该多了解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势和就业形势,并提早规划自己的职业,不要把自己关在学术的象牙塔里。最后,大学生要清醒客观地认识到现在的就业形势很严峻,应该变压力为动力,适当降低期望值,还要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要放低姿态,要懂得从基层做起,吃苦耐劳,这样的态度更能获得就业机会。

3.2积极行动、调整策略

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要想比别人多点机会,就必须要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尽早到单位进行实习,以此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应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积极主动地就业。要多尝试,不气馁,善于总结,能客观评价自己,避免高不就低不成,应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作出个性化的职业选择,不要把求职的目光盯在传统的“集中”的区域、行业、单位。尽管金融危机会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但我国政府出台的大力度拉动内需政策,将带来不少新增就业机会和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同时,农村基层岗位和中西部地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依然给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只要毕业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能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并不困难。

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中,一些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并不特别明朗,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应有长远打算,寄希望在短期中就能找到合适工作是不现实的。

3.3掌握方法、轻松面试

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制作一份清晰的简历,所以求职的第一步是要学会制作个人简历。简单明晰的简历更容易让招聘方抓住重点。因此简历一般用a4纸打印一页即可,最多不要超过2页。简历内容应该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知识结构(所学专业及核心课程的列表)、实践经历、获奖情况、技能证书以及与工作有关的兴趣爱好。在“应聘职位”一栏,不要为了增加录取可能而填写过多的职位,一般填写一个职位,最多不超过两个职位。一般,招聘方接到求职简历后最关注的内容依次是:社会实践和兼职经历、所学专业、毕业院校、英语和计算机水平、性格及爱好特长、外在形象等。在面试中,企业最看重的首先是个人潜质,也就是应聘者与岗位的匹配度;其次是专业知识、谈吐、个性特征和形象气质。而在人的素养方面,最不能让企业负责人接受的是“不诚实”。所以在面试中要尽量放松,恰如其分地展现自己的风采,切忌夸夸其谈、虚假捏造。

经济学的就业形势篇5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安全评价体系选择的理论框架根据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不同,大学生就业形势安全评价指标选择的方法和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如基于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期望值的指标选择,基于高校扩招和专业结构性矛盾的指标选择,基于企业对大学生各方面要求的指标选择,以及基于压力—状态—反映的指标选择方案等。在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评价与研究中,基于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期望值的指标选择和因高校扩招导致专业结构性矛盾的指标选择方法居多。本文研究大学生就业形势安全将借鉴oeCD建立的用于人类和自然环境关系的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框架模型。该模型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和体现因果关系等特点,见图1。这一框架具有非常清晰的因果关系,即由于受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以及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相关机构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变化作出响应,以促进大学生就业,防止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而这三个环节正是决策和提出对策措施的全过程。p-S-R框架强调了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同时,对于因果关系的强调也很重要,虽然这些联系未必像框架模型描述得那么直接。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中,压力指标(pressure)指各种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压力因子;状态指标(Status)指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状态或趋势;响应指标(Response)指促进大学生就业措施中可以量化的部分,它在处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的概念框架在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框架中,驱动力指标用以表征那些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如政府、企业、高校以及学生等方面的因素;状态指标用以表征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系统的状态;响应指标用以表征社会各方面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所采取的对策。此外,本研究还在p-S-R框架中添加了两类指标:驱动力指标(DrivingForce)和影响(impact)。在本研究中,驱动力指标是指推动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或减轻的社会经济或社会文化因子。影响指标(impact)是指由大学生就业困难导致的结果。他们代表可观测的结果(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如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D-p-S-i-R框架中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状态是否良好。当经济处于快速增长期时,大学生就业容易;反之,大学生就业就会相对困难。这就需要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来拉动经济的增长,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评价大学生就业形势是否安全时,经济发展的状况是一切评价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一个安全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最终判断标准是在企业需求与高校所培养的合格大学生之间的交界面上进行的。也就是说,企业需求与高校培养大学生的互动关系决定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安全程度。当大学生就业率低于一个特定值时,政府等相关部门就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和保证大学生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对评价系统进行初步分析,并基于前述方法框架,本研究按照层次分析法,根据评价对象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构筑了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总体上将大学生就业形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归纳为三个方面:一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主要包括就业人数增多、家庭期望值高、就业观念陈旧等因素;二为大学生就业状态,主要包括政府关注力度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增加等;三为大学生就业响应,主要包括大学生自身的响应、政府的政策响应、企业和社会的响应等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解如下:

(一)目标层本研究以大学生就业形势安全综合指数为总目标层,综合表征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安全态势。

(二)准则层准则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也可以理解为分目标层。本研究以大学生就业形势状态(S1)、大学生自身压力(S2)、社会方面的压力(S3)、大学生自身的响应(S4)和政府的响应(S5)等作为准则层的评判依据。

经济学的就业形势篇6

2012年5月以来,受国际经济总体低迷,经济增速放缓,国内经济形势转入新常态的影响,煤炭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矛盾尖锐,库存量增大,导致价格大幅下跌,煤炭企业经营困难,亏损扩大。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煤炭产量38.7亿t,同比下降2.5%,这是2000年后首次出现下降;全年煤炭出口574万t,同比下降2.5%;全年国内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2.9%;全社会煤炭库存居高不下,持续在3亿t以上;全年煤炭价格指数由年初的161.8点降至137.8点,累计下降24点;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减少1101.4亿元,同比下降46.2%。基于此,部分煤炭企业出现裁员减薪现象。

2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749万人,比“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增加22万人,且受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加之煤炭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直接冲击了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笔者通过分析各煤炭行业高校的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现部分高校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未能就业,与煤炭行业“黄金十年”时煤炭企业争抢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相比,形势已发生急剧变化。以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就业为例,2015届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总人数为302人,初次就业率与2013届、2014届相比降低,其中到煤炭企业的就业人数为63人,仅占就业总人数的11%。

3采矿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3.1社会层面

3.1.1煤炭企业对采矿工程专业学生需求疲软

受煤炭行业经济下行趋势影响,煤炭企业生存困难,部分煤炭企业采取减人增效的政策,调整招聘计划,对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需求骤减。以中国矿业大学校园招聘会为例,2015届校园招聘会共收集针对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有效就业信息129条,毕业生人数与用人单位需求人数的供需比为1∶0.43。而2013年同期为1∶8,2014年为1∶6.15。与之相比,煤炭企业招聘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意愿和能力变弱,对采矿工程专业学生需求持续下滑,总量严重疲软。

3.1.2经济结构调整导致煤企就业市场竞争加剧

经济新常态下,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需求下降,产能过剩,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资源环境问题,如雾霾等大气污染,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阵痛导致煤炭、有色金属、钢铁等重化工企业经营困难,出现破产和兼并重组,致使一些企业裁员,引发结构性失业。客观上增加了煤炭企业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加大了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难度。

3.2学校层面

3.2.1专业招生计划调整滞后,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增多

高等教育专业调整受政策、办学方向、师资等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专业招生人数调整未能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岗位需求变化相对接,使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煤炭行业“黄金十年”时期,采矿工程专业招生人数迅速增加。但是,笔者查阅2013年、2014年煤炭行业高校采矿工程专业招生计划发现,各高校并没有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减少招生数量,基本与2012年相当。

3.2.2就业指导滞后,缺乏系统性

在煤炭“黄金十年”时期,采矿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好,出现企业争抢毕业生的现象,学校也会因此忽略对他们进行系统性的就业指导。当煤炭行业经济形势下行时,学校才开始重视和加大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但是,大部分就业指导只是针对应届毕业生,且一般在大四上学期开始,而未能从大一入学就进行全程化、立体式的就业指导。在进行就业指导时,学校采取的形式也较为单一,最常见的就是举办就业讲座、就业宣讲会等,且内容集中在走马观花式的介绍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收集等,缺乏对学生面试技巧与礼仪等在就业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缺乏对学生整体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存在系统性短板。

3.3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自身层面

3.3.1能力素质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由于采矿人才断层,煤炭“黄金期”,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成了煤炭企业争抢的“香饽饽”。此种情况致使部分学生感觉没有就业压力,学习态度不端正,其在大学期间培养的能力和素质与企业需求产生差距。首先,基础知识狭窄,采矿工程专业知识技能不扎实。部分学生仅仅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实践较少,且轻视通识教育课程,造成知识面狭窄,专业知识技能薄弱。其次,综合能力不足。一些学生在学校期间忽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如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致使自身综合能力不足,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就业难度增大。

3.3.2过度看重专业对口,职业期望高

在煤炭行业景气时,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大部分去煤矿就业,与专业对口。但是,在煤炭行业不景气时,一些学生不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观念,在求职过程中仍然过度强调专业对口,束缚了自己的就业空间,选择职业的范围减小,增加了自身就业难度。另外,受煤炭经济形势好时往届采矿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高的影响,学生对工作薪酬期望高,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不相符。在非煤炭企业求职时,学生十分看重工作地点和工作单位性质,多数只应聘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北上广”等大城市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不愿意到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中小企业和基层岗位应聘。

4解决采矿专业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思考

4.1积极发挥社会作用,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在煤炭经济下行时,煤炭企业应该认清形势,积极应对严峻挑战,努力走出经营困境,并发挥企业的社会作用,为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首先,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完善企业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动应对新能源革命,创新发展,扭转当前部分煤炭企业亏损的局面,确保利润;其次,煤炭行业应注重协同治理,加大关闭小煤矿的力度,推进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煤炭资源有序开采,提高利用率,增强市场竞争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解决煤炭经济下行压力下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煤炭企业就业竞争压力大的问题,不能只寄希望于煤炭行业的复苏,应在调整经济结构时,合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中小型企业,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增加就业岗位,正向拉动就业。经济发展的进程说明,增加就业岗位要依赖于高尖端企业与第三产业、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多数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劳动者学历不高、职业技能弱等问题,它们希望引进大学生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研发与服务能力,不断发展和壮大自身实力。

4.2高校深化改革,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4.2.1优化采矿工程专业设置

采矿工程专业设置应根据煤炭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主动适应煤炭企业的需求变化,避免采矿工程专业就业市场出现巨大的供需矛盾。首先,高校要主动加强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合作,全面了解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技术需求以及人才需求计划等,对煤炭行业做出前瞻性的科学预测。及时优化采矿工程专业设置,降低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风险和困难。其次,煤炭主体高校间要加强合作交流,在设置采矿工程专业时,不能只考虑本校的情况,要在全面调查煤炭行业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煤炭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办学规模、目标定位、培养模式,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后,高校要与企业之间建立反馈机制,了解用人单位对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评价反馈,把它作为优化采矿工程专业设置的重要标准,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培养要求、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环节教学要求等,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学生。

4.2.2加大就业指导与服务力度,推进就业工作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是专业性、系统性与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目前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高校要加大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力度。

1)完善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系统性。就业指导与服务要贯穿于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求学全过程,在不同的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低年级重点讲解分析煤炭行业的经济形势和国家的就业政策与制度,通过就业指导课、模拟求职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特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习求职技巧、求职礼仪与注意事项、面试技巧等;对毕业生则重点组织校园招聘会、提供与采矿工程专业相关的求职信息、就业咨询等,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工作。

2)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树立“基层大有可为”的就业观念。学校要通过召开基层就业宣讲会、编制基层就业指导手册等措施,做好“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大学生应征入伍等各类基层就业项目的政策宣讲工作,让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树立积极就业观,以实现就业。

3)组织多方力量,拓宽就业渠道。学校组织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等多方力量参与到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多渠道推荐毕业生就业。同时,整合采矿工程专业校友资源,通过他们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就业信息等。此外,鼓励、引导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国内或国外继续攻读学位,进行深造,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4)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加大对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开展创业教育,使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激发创业热情,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发掘创业潜能,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爱好、能力素质和资源优势进行创业,从而实现就业。

4.3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完善自我,调整观念

4.3.1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首先,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要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认真学习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上接第59页)和精深的采矿工程专业知识,注重实践,并提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拓宽自身的择业选择面。其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要在大学期间抓住各种机会,在不同的平台上历练自我,提高自身的组织领导、社交、创新等综合能力,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

4.3.2调整就业观念,转变就业方式

经济学的就业形势篇7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新常态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b)-0245-0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大趋势下,中国的经济与全球经济的紧密度越来越高,这就使得中国必须大力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着力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尽管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高度重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积极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步入“新常态”,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整体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当前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科学健康发展,对此要有清楚的认识,特别是要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整体发展趋势出发,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际、能够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健康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只有这样,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水平才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国际竞争力才能显著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更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

1国际经济与贸易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背景下,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对中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对中国发展最为突出的具有3个方面的重要价值。

一是大力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有利于推动转型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高速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已经必须朝着质量效益转型,特别是在“双创”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提升发展动能,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优秀人才引进,进而为我国经济转型创造有利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力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对于促进我国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二是大力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有利于融入全球经济。自从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我国积极融入全球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全球货物贸易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这将有利于使我国更好的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当中,既有利于形成全球化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格局,同时也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使我国在经济中的影响力更强。

三是大力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有利于提升国际地位。尽管我国改革开放39年来,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而且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而大力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不仅有利于使我经济融入全球体系当中,而且也有利于使我国的“话语权”不断提升,特别是对于很多国际垄断行业来说,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加强,特别是我们的产品具有很强的价格优势,因而可以不断提升国际地位。

2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我国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国际经济与贸易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一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竞争更加激烈。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国际经济与贸易增长速度不断加快,2016年全球货物贸易已经超过25%,创下了新的记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这就使得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竞争更加激烈,如果不提升自身的整体发展水平以及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必然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制约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全球经济地位的提升。

二是贸易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在互联网经济大力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国际经济与贸易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也使得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便捷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大力提升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安全性。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贸易信息的交流可以减少国际贸易中的运行成本,使国际贸易的利润大大提高。

三是区域经济合作成为重要的特征。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重要特征,比如我国大力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就是区域合作的重要战略性举措,这对于促进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区域经济合作下,各国之间都采取互惠互利的发展模式,通过区域之间的竞争,使其能够更有利于开展国际经济,以此争取全球经济,拓展自身的发展体系,强化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四是贸易自由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随着国际经济与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的重要发展模式,这就使得各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在贸易自由化的前提下,会导致贸易摩擦越来越多,特别是很多国家会出台一些限制性政策,设置很多贸易壁垒,必然会制约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科学发展,这就需要高度重视贸易摩擦解决机制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贸易自由化,进而使自身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3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策略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新趋势下,我国一定要重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科学发展,特别是要从战略层面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转型发展。

一是制定国际经济与贸易转型发展战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国际经济贸易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剧的历史条件下,我国要想进一步提升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整体水平,必须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上升到战略高度,大力加强顶层设计,当前应当从国际经济贸易的新形势、新趋势出发,研究制定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战略,比如可以制定《国际经济与贸易转型发展战略(2017―2027年)》,对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做到系统化、科学化、战略化的设计和安排,积极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步入科学化发展的轨道。在这方面,各地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度较高的地区,同样要从自身的产业特色以及经济体系出发,制定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整体发展规划,加大鼓励、支持、引导、扶持力度,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是全力打造国际竞争力较强特色品牌。对于我国来说,在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形势下,一定要高度重视品牌发展战略,这是提升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在这方面,国家以及各地一定要积极引导企业大力加强品牌建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发展之路。国家以及各地应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品牌发展体系,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大品牌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提高自主创新的整体水平,打造出更多像华为一样的自主品牌并走向世界。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广大民营企业,特别是对于外向度较高的企业,一定要重视品牌建设,制定品牌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还要建立专门的品牌建设团队,努力打造国际品牌。

三是大力实施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加强新形势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还必须高度重视“走出去”发展,因而必须大力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国家要制定企业“走出去”发展规划,各地、各部门也要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研究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有效路径。比如,各地工商联要发挥自身民营企业广泛的优势,大力施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可以加强与国际商会的合作,引导民营企业“走出去”打造品牌、推动发展,同时还要引导民营企业“走出去”投资以及吸引人才,这样能够使我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更具有战略性。再比如各地的外事办公室,还要加强与相关方面的合作,共同开展“走出去”战略,外办应当提供更多的“走出去”信息,各部门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推动“走出去”。

四是夯实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各方面基础。在新的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需要在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要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大力培养具有较强战略发展能力的企业家队伍,按照的要求,大力激发企业家精神,同时还要重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这需要发挥企业、高校以及政府“三个层面”作用。要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引导企业建立核心价值观,特别是要将打造国际品牌、提升国际竞争力作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的国际整体竞争能力。要积极推动企业开展制度创新,既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又要从全球化视野,建立与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的多元化以及系统性。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不仅有利于推动转型发展,而且有利于融入全球经济,更有利于提升国际地位。这就需要我国要适应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新趋势,积极探索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转型发展之路,特别是要从国际经济与贸易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合作成为重要的特征、贸易自由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的大趋势出发,制定国际经济与贸易转型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国际竞争力较强特色品牌、大力实施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夯实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各方面基础,推动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步入科学化发展轨道,使国际经济与贸易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性支撑。

参考文献

[1]鲁俊俊.浅论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J].经营管理者,2016(22):184.

[2]王晨辉.试论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方向[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7-8.

[3]陈志炜.浅谈新时期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J].经贸实践,2016(7):25,27.

经济学的就业形势篇8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

 

1.形势政策教育现状与问题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目的在于顺应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趋势,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最有效地对大学生政治思维和社会品质进行培育和塑造,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得以不断延续和发展。它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时代背景,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自身价值和未来发展的关注,尽早定位,把握机会,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要求我们“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并且指出应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充分说明了加强和改进形势政策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目前各高校的形势政策课程实践中,尽管有成功经验,但同时暴露出诸多问题。

(1)教学内容陈旧,照本宣科,不符合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要求,缺乏时代性。

(2)“热点追踪”式讲座为主,缺乏深入性和系统性。

(3)与大学生个人成长、职业发展结合度不高,教学成效甚微。

(4)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缺乏专业导向。。

目前,高等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政治素养和情怀、提升人格品质和情操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学会用多元思维面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上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浙江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工科院校,本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在重视专业课教育的同时,明确形势政策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品格养成的重要性。在形势政策教育实践中,针对不同时期的国际国内热点,有选择、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政治形势教育和经济形势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为毕业后的择业和创业补充知识、拓展视野。在近两年的教学中,课程结合学校“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主旋律,努力将形势政策课打造成为学校另一个创新创业文化传播基地,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丰富思政教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声誉。但我们看到,形势政策教育中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结合程度仍然不高。大多数情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游离在传统课程教学的边缘,成为单独的课程单元,这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持续稳定地推进和发展。

二.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指出在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的同时,要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即要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灵活就业越来越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这种观念深入人心,让劳动者“主动适应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全社会正掀起创新创业热潮,创业类课程和培训得以迅速普及并延伸。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推动支持下,在高校各部门和层面的积极参与和协同努力下,创业教育在大学校园内也在迅速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紧跟社会经济文化现象的时政教育课程如何凸显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成为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大学校园作为社会先进思想的主要传播阵地,担负着帮助大学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理解国家政党方针政策的严肃使命。形势与政策教育更需要结合当前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为大学生引航指路,从根本上塑造大学生勤奋坚韧、服务社会、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把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社会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大处着眼,小处找手,把创新创业的精神和行动落实到实处,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构建以“两创”教育为基础的形势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强调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创新创业教育本身有力的拓展和补充。大学创业教育分为创业理论教育和创业实践教育。其中对创业的正确认知和定位、以及作为创业者需要培养和塑造的品质素质可作为创业理论教育的基础经由“形势与政策教育”进行普及和加强。。本文关键研究如何从实践教学中探索出能够提升大学生对自主创业行为的积极评价和热情参与的方法;如何塑造大学生成为成功创业者的潜质和素质;如何将参与式的创业培训教学方式应用到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当中,提高教学互动性和学生参与性等。

3.1开发和探索提高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认可度和参与性的方法途径

通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学习、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紧密结合,在实践教学中帮助学生认清形势发展趋势,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内化为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创业活动意义和价值,转变“非公不娶”、“非公不嫁”的就业观念,明确自主创业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意义,在树立自身创业价值观的同时带动周边人群的创业激情,探索出一条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创业为荣的方法和途径。

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普遍特性发生了微妙变化,他们充满理想抱负、具备社会责任意识,同时,思维更加感性,充满了激情。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倾向于将实现个人社会价值与事业创造的成功与否相互关联,更容易受到来自身边的成功典范的榜样引领作用。据此,形式政策教育可适时组织、安排初创成功的创业典型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现场案例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成功创业的可能性,积极引导更多的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

3.2开发和塑造大学生成为成功创业者的潜质和品质

成功的创业者各有各的成功之道,但是必定具备了普遍意义上的个性特征和能力水平。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理念和思维的培育不但有助于学生发现自我、开发自我,也有助于教师发现和培养人才,为推动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同时,通过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发掘和塑造,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理智对待就业创业选择,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去,顺应社会改革发展形势,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优势,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形式政策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情操、品质素质的塑造教育课程,完全可以担当起开发和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品质的实践基地。学生可以在不同形式的教学中发现自身价值、发掘潜质、开发新能力,为毕业创业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丰富了形式政策课程教学内容,增加特色性和专业性。

3.3开发和探索创业教育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中的应用

依据成人学习原理,结合创业教育参与式培训方式,利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小组活动、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环节,改革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开发与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增强课程教学感染力、吸引力、影响力,实现教学空间最大化、教学时间无限化、教学效益最大化。同时,通过广泛而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的习惯与能力,探索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社会化的有效路径。

经济学的就业形势篇9

关键词:贸易理论优势产业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优势产业形成基础

(一)优势竞争理论

优势竞争理论来源于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波特根据当时的企业竞争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情况,从微观企业竞争优势向国家层面的宏观竞争优势进行理论和实践推导,得出各国企业、产业以及商品在竞争优势上的表现千差万别,特定产业和企业在微观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具有累加和循环促进效应,进而形成整体性竞争优势,波特以此为根据,发展创立了用于分析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表明了国家内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具有互助促进作用,关键要素的非均匀性强化会影响产业的升级潜力。

(二)“后发性”优势理论

“后发性”优势理论特指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以引入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学习国外成熟经验的方法而取得产业较快发展的模式,以开放的姿态而取得跨越式发展。这一产业优势理论的创立者为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他在总结上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和德国战后重新崛起经验的基础上,以“落后优势”和“落后条件下的有利性”研究发展了该理论,格申克龙认为落后地区通过采取有别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更有可能实现较高的发展速度和产业繁荣状态,理由是相对落后的经济状态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种发展的空间性包括了制度性利好和技术性潜力等优势,通过积极的发掘,落后地区的潜在发展动能可以得到迅速释放,做到经济增长的“后来居上”。

(三)产业间比较优势理论

1.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扩展,由传统的既定经济结构最优资源配置过渡到经济结构与技术的互动演进,发展出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杨小凯认为产业内生性比较优势和外生性比较优势区别在于比较前后的生产率差异,前者是基于生产方式和专业化的事后选择,可以在生产条件类似的国家间产生,不同的专业生产决策产生了不同的事后生产率差异;后者是由于先天性生产条件差异而产生的贸易效率区分,基于要素资源禀赋的相对和绝对差异,是由事前产业差异就决定了的。比较而言,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具有更强的指导性意义。

2.传统产业优势理论。传统产业优势理论经历了由“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到“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过渡。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主张社会主体以特长分工而进行专业化生产,实现全社会的最大化福利,分工在国家间进行就产生国际贸易;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突出了落后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认为只要具有产业比较成本优势就可以进行国际贸易,获取额外收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品价格的差异最终来自国家生产要素相对存量差异,进而产生的比较优势决定国家间产业贸易的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都设定了既定的生产要素禀赋条件,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衡量的技术水平决定比较优势的形成,而要素禀赋论恰恰相反,以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为设定依据,更多强调比较优势来源的要素存量因素。

3.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解释既有经济学家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作为铺垫,也有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的补充完善,前者认为产业的初始状态为国内经营,产业的外延和国际化是因为国内市场的饱和或偶然因素作用,属于被动外延,且一般都限定在需求和国民收入水平近似的国家之间进行,理由是需求和收入差异较大的国家和地区间交集产品较少,产业内贸易联系程度低。克鲁格曼认为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建立的基础,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和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具有共容性。林德和克鲁格曼的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向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转变基础上,以规模不变向规模递增为假设,较为贴近现实,发展了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理论。

我国优势产业理论研究发展的四维视角

核心视角。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将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定义基础。王德强(2008)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区域地理、文化、要素及劳动力生产优势,区域经济发展潜力通过优势产业集群效应得以体现,因此,建立区域经济优势要以建立区域内产业竞争优势为先导。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理论研究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初始行动参考,相关的产业竞争优势领先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二者之间的结构相关性实证探析处于起步和探索过程。

产业视角。产业视角的相关研究以发展速率、行业关联以及经济增长贡献率作为基础。刘国庆(2010)将优势产业界定为在经济总量中占据权重较大、运行状态平稳、财务指标良好、资源利用效率高和进一步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或产业,这类产业在既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都可以产生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李文学(2009)从产业的结构升级潜力角度对优势产业进行定义,认为优势产业可以指引产业升级,利税总量较高,既可以由关联性产业组成产业价值链,也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形成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产业网络。

贸易视角。国内关于贸易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以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展开。孙友林(2011)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优势产业概念对等,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结合实际上就诠释了国家和地区的优势产业;吴志兵(2009)指出,地区经济的功能定位是优势产业基本立足点,在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地区的既定比较优势可以转化为产业内竞争优势,在国内和国际不同建设层次的市场中,优势产业在经济价值链条总具有影响力大、绩效高、市场空间广阔的特点。张亚林(2010)认为对于优势产业的界定不能局限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任何的偏颇都会导致概念混淆、指代不清。

综合视角。从综合视角出发的优势产业研究在贸易视角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导产业理论,即优势产业概念包含主导产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三个部分。赵坤鹏(2011)指出地区间发展的比较优势可以构成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地区间在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和文化历史、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导致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性投入产出比,进而体现地区产业竞争优势。洪建军(2010)认为优势产业首先必须是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比重,一般是以处于支配地位的行业或产业集合的形式存在。综合视角下的优势产业界定更为全面,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概念。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动态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是针对区域优势产业甄别而言,重点突出了在区分同一地区内不同类型产业比较的同时,还要注重不同地区间的同类型产业对比,将优势产业的界定放大到更大的范围内,产业的比较由区域内走向区域间。在区域间的产业比较中,用于比较的个体或集体间必须具备经济水平相当的特征,以此来避免对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产业优势而导致的无效现象,即不发达地区潜在优势产业可能会得到虚假评估,丧失优势地位。优势产业具备现实发展条件时,无论是大产业划分,还是产业内部细分,其范围都不再局限于一个或一类产业,多层次的产业集群优势得以呈现。图2说明了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二)优势产业的动态优势变化

国内外关于优势产业的研究大多突出和承认外生比较优势在产业发展起步阶段的重要作用,生产要素禀赋优势对地区产业专业化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般来讲,在认定产业具备外生性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企业和政府的共同投入可以使得产业进一步向内生比较优势发展,集专业化生产、规模经济、人力资源优势、产品富集性、需求供给因素和交易效率于一体的发展优势可以促进产业发挥领先作用,并推动相关产业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后发性产业优势的形成需要在规划之初就制定相关的后发优势战略,学习和引进优势产业技术,借鉴先进制度管理模式,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实际贯穿产业发展进步的全过程,后发优势战略的制定实施对于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加速作用。优势产业动态变化过程如图3所示。

(三)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含狭义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产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贯穿整体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当一个行业可以及时的制定并实施能够创造高额市场价值的战略,而任何的产业竞争对手和潜在进入者都无法及时的跟进或模仿这种战略,并且缺乏进入的能力和信心,就可以认为产业具有优势性和可持续性。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来自于七个方面,分别为产业环境、产业战略资源、产业核心竞争力、产业战略执行能力、产业内人才能力、产业文化以及产业创新力。获得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依靠耐心和长久经营,可持续竞争优势维护不能在当下就产生额外效益,即便是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长久化行动。

结论

通过基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国内外优势产业发展研究可以发现,优势产业建立在地区性的外生性比较优势基础之上,通过实行先发或后发性的优势战略,产业内生性比较优势可以得到加速培养,进而过渡转变为竞争优势。以产业或产业群形式存在的优势产业依赖自身的经济优势,将持续性领先同地区不同类型产业和不同地区的同类型产业。

参考文献:

1.刘立民.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分析-基于区位熵的实证分析[J].西部金融,2012(5)

2.张文武.我国优势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J].求索,2013(1)

3.安树伟.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优劣势分析[J].生态经济,2011(5)

4.王恩胡.我国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优化发展对策[J].商业时代,2012(1)

5.王业强.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4)

6.汪戎.转变资源型产业发展方式的路径探索-2012年中国“资源型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管理世界,2012(5)

经济学的就业形势篇10

当前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时代,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功融入世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贸易体,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因此,充分认识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已经是我们的时代主题,更是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备知识。

在讲授《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课程的过程中,http://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国际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变化,以及深入了解国际经贸环境以及相关的国际事务对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性和意义。

当前世界处于一个较为动荡的时期,始于2008下半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还没有结束,其影响仍然继续发展深化,这种形势对我国的经济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全球的经济形势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势头,但复苏进程不容乐观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包括美国、欧盟、中国等在内的各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较大规模的经济救援措施,这些措施总体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扭转了经济继续下滑的危势,使得全球经济基本上转入复苏或恢复性增长的局面。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整个进程中,各国情况差别很大,形势不够均衡,新兴经济体整体表现良好,恢复势头明显,而美欧等传统发达经济体则问题较多,进展缓慢。

二、经济危机爆发后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未来的世界经济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经济始终停滞不前,使世界经济也很难迅速恢复。在本次经济危机中,美国金融业的问题集中爆发出来,特别是过于庞大而又疏于监管的虚拟经济饱受批评。因此,美国也提出要改进经济模式,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基本上都放在了新能源等领域,但是这些是不是能够提供长期的增长动力还有待观察。

另一个重要的经济体欧盟,在本次危机中的表现也差强人意,自2010年以来又发生了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希腊、意大利等国深陷其中,至今没有明显好转,严重拖累了欧元区和欧盟的经济复苏和增长,使世界经济的前景也暗淡了下来。

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一直高速增长,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但是,目前的中国经济也存在一些问题,也面临改革经济增长模式的艰巨任务,而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发展显然为我们的调整增加了难度和风险。

三、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使国际贸易的发展受到不利影响

本次经济危机使国际贸易遭受到严重打击,2009年全球贸易额出现20%的下滑,是二次大战结束以来的最大降幅。当前,有些国家出于保护本国国内经济的目的,不断打压进口产品,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明显升温,各国间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种倾向是非常危险的,各国已经形成的一些经济联系将受到损害,不利于各国和世界经济的恢复。

四、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问题更加突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增大

未来一个时期,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上涨,对全球经济发展可能的制约将进一步加强。

那么这种国际经贸环境对我国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经济全球化将进一步深化,对我国仍然是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1、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巨大的国际市场扩大和稳定出口,为我国更多企业开创适销的外部环境;2、是有利于我国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加速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其次,绿色产业在经历经济危机后迅速在全球兴起,为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这些绿色产业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只要我国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就可以与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步伐一致,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也可以从中培育出自己的新产业和新企业。

第三,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恢复进一步突显出我国扩大内需的紧迫性。目前世界主要经济提复苏普遍缓慢曲折,造成需求增长缓慢,使我国出口增长受到外需制约的境况短期内不会得到彻底缓解;同时,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面临的贸易保护措施呈现明显增多态势,因此,要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就必须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增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以上这些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将不是短期和暂时的,它们会对我国的众多经济领域的未来带来一定不确定性,自然会对众多大学生的学习、就业产生影响。而现实是,很多学生对这些知识大多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对外部世界非常缺乏了解和理解,造成了与大时代、大环境的脱节,比如,不少学生

转贴于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