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如何学好历史方法十篇高中如何学好历史方法十篇

高中如何学好历史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00:21

高中如何学好历史方法篇1

>>浅议如何教好历史课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教好高中历史课程浅谈如何教好高中历史课浅议如何教好中学历史课如何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教好历史课如何有效地教好历史课如何教好中学历史课抓住四点教好历史课浅谈如何整合历史课程资源浅议如何推进历史课程改革新教学理念下如何教好高中历史课教师如何“教好”新课程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中教师的教学定位浅谈教好初中历史课的几点方法浅谈教好高中历史课教好历史课铸就学生成才浅谈如何教好高中历史浅谈如何教好中学历史谈谈历史课程改革历史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教育>历史教师如何教好历史课程历史教师如何教好历史课程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教和学中存在的有利因素,避免妨碍教学顺利开展的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和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并运用高超的教学技艺使教更为灵活,学更为主动,以促进历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师学生因素在历史教学中,难免存在由于教和学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学习成绩落后的现象。从学生的角度讲,有传统的重理轻文的思想认识问题:认为文科无非是背背记记的事情,比较容易学习,没有多大问题;另一种看法认为:历史时间、人物、事件繁多,内容单调枯燥,缺乏兴趣,加之没有方法和技巧,记不住学不好,学习起来很被动很费劲。对学生存在的这种看法我认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从教师的角度讲,教师除了教材上的“一杯水”外,无“一桶水”的知识储备,使课堂气氛沉闷枯燥无味。上课表情生硬、干巴,语气平淡,吸引不了学生的眼球。从学生的角度讲,除了教师的的问题外,学习方法、技巧手段的缺乏都将会影响到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从某种角度讲,教师的教应该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状态。那么我们如何从教和学这两个方面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呢?一位好老师可以把十分复杂、枯燥的课程讲得格外简单且生动有趣,课堂气氛热烈;一位好老师会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让学生爱学好学;一位好的老师,往往具有特殊的人格魅力,能吸引住孩子,能用特殊的手段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位好老师的一次偶然的教导或启迪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在这种状况下,作为历史教师,要上好历史课,应该在以下方面加强自己的素养。

一、首先对教师本人方面的要求:

一)教师要博知多识,一指专业基础;二指业余知识

从学识方面来看,身为一名合格的文科历史教师,具有深厚而广博的学识这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只有这样,课堂上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具说服力。为此,教师必须善于接受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博览群书,勤奋好学,使自己的“一桶水”常满常新,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并具备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业务能力,为顺利搞好教学奠定知识基础。

二)教师要有人格魅力

一名优秀教师善于通过自身的人格力量去积极影响和作用于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的自我完善,逐步形成健康、完善、崇高的人格品质。使学生常处于“芝兰之室”,使学生能够能够不教而教,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省,促使学生把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一种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自由、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的人格不是与生而来,教师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是后天有意塑造的结果。教师人格高尚、完美,就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教育效果就良好。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这样的老师能让其尊重、理解、关怀、信任如阳光一样照耀在每一位学生的身上,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就会牢固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尚而可亲的形象,学生自然会自愿接受约束,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品质的发展提高。

二、在历史教学方面

一)、让学生明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

历史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继往开来,借鉴历史,从中领悟做人行事的智慧,治国安邦的道理。如思考事物发展的成败得失,培养理性判断力;体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如何和谐共处,爱善憎恶、追求真理,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等。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习历史。要让学生知道学习历史不只是考试的需要,更是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如对三国历史人物张飞、关羽的讲述了解,为我们做人做事提供借鉴。史书记载:关羽刚而自矜,张飞暴而无恩以致自取其祸;原因是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在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的五虎上将如此下场,令人唏嘘不已。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历史教师,注意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十分关键,这是学生学好也是教师教好历史课的基础。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动力学习才有积极性,才肯动脑筋想问题,才会钻研历史问题,才会觉得学历史有意思。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三)、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有这么一句话:“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暂且不说这句话的观点的正确与否不提,但至少说明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中的作用。一些教师肚里货少,照本宣读,表情木然呆板,少有激情。动辄大怒,冷眼相对,师生关系尖锐僵化。如此教学,教是教不好的,学也是很头痛的,成绩也是可想而知的。当一个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历史细节无一不晓,富有表情,抑扬顿挫,动作搞笑,话句幽默风趣,方言外语穿插其间,把教学看成是自己的才艺大展示,谁还认为课讲不好?学生不欢迎?教师在充分发挥自己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学本身就是教和学双向互动的的过程。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思考、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多角度多方面地提出问题让学生争论,从而形成师生协作、共同探索的局面,就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四)、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技巧。

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习方法大有联系。进入中学,一些学生面对陡然增多的课程和繁多的作业,无所适从,一筹莫展。处理不好各方面的关系,如时间安排,上课与预习,作业和背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此,教师应在这一方面予以指导。首先,必须做好学习计划,分配学习和复习的时间,各科的作业时间,什么时候作业,什么时候背诵。让学生把握轻重缓急,先来后到不能乱了阵脚。其次,掌握学习方法,课本怎么预习怎么看,听课怎么听,笔记怎么记,作业怎么做,怎样去做选择题和材料题,如何审题分析概括等等。赠之以鱼不如授之一技,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对于学生不再是苦恼,将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学习

高中如何学好历史方法篇2

按照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们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教学目标,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让历史教学再现活力。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提出: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将活力注入课堂。教师应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开展各种各样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教师教的快乐,学生学的快乐。历史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常说:“读史可以明智”,“历史是真理的母亲”。历史学的功能是十分广泛和深刻的。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历史是一门生动形象有趣的课程,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在课堂上有活力,主动地进行学习。那么,怎样才能使这种高昂的学习劲头永远保持下去,让课堂不再呆板,而是活起来、动起来,昂扬向上,流畅快乐呢?我们不妨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快乐起来。

高中历史课重在“引”和“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课能设计出精彩的导言,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十分重要的环节。导入语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导入语平淡、刻板,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导入语应简洁,在设计上没有固定格式,不同内容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方式,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好方式。一般说,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故事传说导入法、热门话题导入法、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法、诗词导入法,另外还有对联、名人名言导入法、图片、地图分析导入法、联系国家时事政策导入法等。

高中如何学好历史方法篇3

关键词:改革知识引导巩固

历史课程和教学改革中的教育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观念,在大力宣传和极力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当今时代,课程改革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树立新的里程碑。

课程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历史学科要实施课程改革,就是要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而掌握历史知识和灵活应用历史知识最为关键。

初中三年的历史学科:初一中国古代史、初二中国近现代史和初三的世界历史,可以说已经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一些关键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已经基本出现,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展现给了学生,这么多的历史知识学生如何更好地掌握,如何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如何提高认识和运用历史的能力,在此,要使同学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史实和抽象繁多的历史概念中吸取知识营养,得到思想启蒙,必须讲究一定的学习方法,这就是今天我所提出的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巩固历史知识浅探,望各位专家教师给予指正。

1、利用时间顺序巩固知识

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巩固方法。在初中6本历史书后面的目录上,有每本书这一时期的时间顺序表(历史大事年表),并且记录了相关的历史事件,非常方便记忆。如: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1年和平解放;1952年基本结束,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胜利;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这一类的记录还可以做成时间轴或时间表,这样更加直观,易于接受。

2、利用故事巩固知识

这是历史教学独有的一招。很多学生对于枯燥的知识不知怎么记忆,如果利用一些典故讲授起来就反而简单了。如历史人物张謇,如果给学生讲起他从考中状元到放弃高官从商这一系列举措,同学们就自然会感受到了他“实业救国”的真理了,而且对张謇这一历史人物就更加了解掌握。

3、利用比较巩固知识

对于学生单讲一件事也许没有什么,但是放在一起讲大家就更清楚了。我在讲授初二近代史的时候感受尤为突出,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后又相继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把它们这些条约从背景、条约内容、影响等各个方面比较了一番后,学生最终得出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再比如说与辛亥革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比较,闭关锁国政策和现在的改革开放政策进行比较,三次科技革命从背景、成就、特点、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还有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经过比较会更加清晰认识,如: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什么是君主立宪制和什么是民主共和制,中国的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比较等等。对于初三总复习的时候,这一类的比较更加尤为关键,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繁而杂的历史知识,是一种常见而又有效的方法之一。

4、利用角色表演巩固知识

表演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感受、思考问题,更有效地进行巩固知识,得到全方位提高能力。例如在讲九年级历史(上册)中的《新航路的开辟》时,通过学生召开了一个新闻会,让学生们饰演哥伦布及他的同伴,还有外国记者,新闻官角色等,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及课后的追加准备材料等等进行活动,把知识安在学生自己身上亲临感受,使得学生更加主动,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

5、举行辩论巩固知识

学生在电视上会看到许多辩论比赛,对于他们来讲是新鲜的、充满兴趣的,教师利用好这一手段,对于历史知识的巩固又是一种重要途径,如九年级历史中的历史的主流是《战争》还是《和平》,再比如东西方文明的碰撞等,这一些活动大大地培养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收集、分析、推理和归纳,更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6、利用规律巩固知识

在整个初中三年的历史知识教学中,规律是可循的,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中国古代多次农民起义的原因无非都是残酷的刑法、沉重的赋税、自然灾害、暴君的残酷等等,尤其在讲中国古代史时得出一个道理:“治世有明君”,通过总结规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对于巩固历史知识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7、利用关键词巩固知识

高中如何学好历史方法篇4

初高中历史教材“连连看”线索脉络一、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线索与脉络

初中历史教材是典型的编年史,按时间顺序将历史上有名的,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为大家熟知的一些事件叙述出来,初中生学习时也是以横向思维即时间顺序来学习。但高中教材是按照专题来进行编排的,必修课本中包括了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教材基本按照中外对照的纵向联系来编写的,学习起来需要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由于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大多属于经验型思维,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不强,在初中的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学生摸清历史脉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例如在初一学生刚接触历史时,就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几个分期。学习中国古代史时,背诵中国朝代顺序歌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些都是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整合学生脑海中零散的历史事件。

初中历史教材按单元学习,每一个单元有一个单元标题,标题下罗列出了本单元中重要的事件。对于单元标题的解读,实际上也是对本单元知识脉络的把握。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时期为何会繁荣与开放,这样的繁荣与开放表现在哪些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可以以总述的方式向学生呈现。这种呈现,实际上就是向高中教材靠拢。高中教材中必修2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的总论述中是这样阐述的“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渗透了关于隋唐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开放的时代特点,那么在高中学习时就不难通过隋唐这一个时期经济的发展去把握整个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了。

线索与脉络的梳理是学习历史的入门钥匙,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初中老师要做的就是将钥匙交到学生手上,让学生开启学习历史的大门,不仅见到树木,而且能理清森林交错纵横的关系。

二、初中教学中对历史名词的解释

无论是初中教材还是高中教材,都包含大量的历史名词,有的历史名词书上给出了具体的解释,有的历史名词却含糊不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难以理解名词必须进行详尽得解释,以助于学生吸收知识。在初中教材八年级上第2单元中提到“近代化的探索”,“近代化”这个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书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我们通常讲“近代化”就是说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就是资本主义化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还包括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在学习这一章节的内容如果不解释“近代化”的含义,学生就很难理解近代中国为何要向西方学习器物、制度、思想;为何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与西方国家恰恰相反。初中阶段学生弄懂了中国近代化的特点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到了高中才能够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从而上升到辨证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必定要经过长期的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国的近代化也是如此。

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理解了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才能够把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学懂了“改革开放”,才能够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所谓的“点燃火焰”,就是教会学生方法,初高中教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顺利的找到初高中历史学习过渡的良好办法,就需要提前做好铺垫,培养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

三、初中教学中进行专题讲解

前面已经提到了高中教材是按照专题进行编排的,这样编排的教材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种解读专题的能力在初三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中考中大题往往以材料题的形式呈现,材料题得考察方法又以专题为主。初中阶段的专题训练虽然不及高中深刻,但用纵向观点看问题的方式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学习世界史时,了解“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与法律文献”,学生通过学习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对资本主义世界的产生有了整体感知。在高中学习“近代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的确立和发展”时了解“美国的联邦制”就能够结合初中时学习的“民主共和制”,将二者更好地区别与联系起来。

有些专题是交叉进行的。如中共党史和国公关系,又如两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的抗日战争。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专题,容易让学生混淆,难以辨别与把握,在专题讲解时应该更为细致,而且要多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专题好比是知识的黏合剂,能将零散的知识集中起来,而运用好这些黏合剂,才能让高中的历史学习变得轻松自如。

四、初中教学中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运用

历史课程被学生视为最难记忆的科目,其实何止难记忆,如果只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肯定是无法学好历史的。初高中历史考试最大的不同在于一个是开卷考,一个是闭卷考。但不管怎样的考试形式,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无论如何都无法在考试中得高分的。学生在记背历史知识的时候往往存在误区,以为考前临时抱抱佛脚就算是把握好了基础知识。其实不然,知识在于积累,在于反复运用。

初中阶段对历史基本要素的把握比较多,如时间、地点、人物等,看似简单的知识点,一旦出现得多了,学生就容易混淆。这样看来,要掌握好这些知识既要在以事件为背景的前提下,又要反复记忆,多多运用。这样的记忆才牢不可破。高中阶段知识系统更为深刻,要记背的知识不再是简单的时间、地点、人物了,更多地是在记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要想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前提。

五、初中教学中对教材的重新整合

高中如何学好历史方法篇5

一、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目标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

1、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需要。我们知道,在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后,至今尚未形成新的国际格局,只是呈现多极化趋势,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能否成为多极中的一极,主要看综合国力的强弱,而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使我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求我们今天能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断追求新知,具有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具有强健的身体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其别是独立思考、开拓进取、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形成,要求我们应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而中学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起承担着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的任务,故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就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需要。

2、是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大势所趋,它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所说的“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应该是获得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而历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最终目的应不在于让学生熟知和牢记具体的史实,而在于引导他们利用历史知识这个厚重的载体,去认识和明晓社会变迁、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在认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展他们作为一代新人的思维能力,世界能力和创造能力。其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犹为重要。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才能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对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做到准确认识和把握,才能以史为鉴,指导自己的行动,并对未来作出科学的预测,所以我们要凭借有限的教学内容教会学生无限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以外的东西。

3、是历史高考成败的关键。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决定并非每一位高中毕业生都有机会进入大学继续深造,于是就有选拔考试——高考的必要,只有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才有可能进入大学。为适合形势的需要,高考也朝着重视能力的方向发展,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历史学科的好成绩,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要使学生达到高素质好成绩的目标,就必须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此外,具备了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学好其他相关科目,如政治、语文等学科。

综上所述,我们应在历史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学科的核心目标,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那么,什么叫历史思维能力呢?

二、关于历史思维能力的理论界定

历史思维能力概念提出较早是在国外,例如美国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国家标准的界定是:使学生能够评价证据,发展比较的因果的分析能力,解释历史的记录,并根据历史对当代生活中的决定提出正确的论据和看法。它有五个方面的标准:按时间顺序进行思维,历史的领悟,历史的分析阐释,历史的研究能力,历史的问题分析和作出决定。而在我国,至今尚未出现关于概念的国家标准的理论界定,但史学界已有不少有识之士对此进行研究并尝试作出解释,例如王雄在《历史的理解与理解历史》(《中教参》95,9)一文中给历史的理解(即历史思维)所下的定义是:“以唯物史观为依据,从具体史实出发,认识、释解历史问题,发现历史规律的思维活动过程”。这基本上指出了历史思维的本质特征,但尚不够全面。至今给历史思维能力所下的定义比较完整、全面、科学的应数白月桥,他在《历史教学问题探讨》一书中指出:历史思维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的,由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理论思维相结合的,以时间和地点为主线的通过史料中介逐步认识客体发展规律,不断揭示历史本质。朝着认识终极目标永无休止前进的特种思维。简言之,历史思维是一般思维活动与历史学科特有的思维活动的融合,是实现由对历史感知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揭示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的思维过程,它散现于历史学科的各种能力之中,如历史材料的搜集应用能力,历史事实的理解阐释能力,历史现象的再现再认能力、历史问题的分析评价能力、历史知识的应用迁移能力等。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会历史”,更有助于他们“会学历史”。那么,在历史教学中该如何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呢?

三、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历史知识的传授,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出就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过程,离开了历史知识这个载体去谈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那是空谈。那么,是否说把历史教材背得滚瓜烂熟就是掌握历史知识呢?回答是否定的。知识的掌握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知晓,指“由不知到知”,即晓得知识所反映的事物;二是理解,指“知其所以然”,即了解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联系;三是运用,指“行”,即将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用于解决新的问题。历史知识的掌握亦然,最终衡量的标准应是活学活用,而不是要死记硬背,正如列宁所说的“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我们需要用对基本事实的了解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不仅应该掌握知识,而且应该用批判的态度来掌握这些知识,不是用一堆无用的垃圾来充塞自己的头脑,而是用对一切事实的了解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没有这种了解不可能成为一个现代有学识的人”。

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关键看备课时如何处理教材,如何使教学内容有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例举三方面加以说明:

1、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系统性

传授历史知识时,应注意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知识体系,仅记住零星的历史知识,不叫掌握历史,在教学中应防止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见到森林,但那是杂乱无章的森林,一走进去就迷失方向,不知东南西北,而是要让学生不但见到森林,且要能明了森林纵横交错的关系,知道这棵树与别的树的枝丫是如何连接的,这样才能出入自如。这就要求教师要很好地处理教材,把教学内容系统化,在明确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的基础上,明确本章节在整体中的地位,注意历史的前后纵横联系,如果说把整个人类历史作为一个大系统,把其中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作为子系统,那就应让学生明了子系统在大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各个子系统间的关系,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概念和时代特征的把握,有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严密性系统性的培养。例如对凡尔赛—华盛顿这个概念的学习,就应让学生从它形成的背景、途径、影响,体系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矛盾以及它是如何瓦解的,它的瓦解说明了什么问题,它与维也纳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又有何异同点,它对我国历史又有何影响等方面加以把握,这样才完整,思维才严密。又如通过对20世纪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使学生明了20世纪是空前伟大的世纪,是变化的世纪,在这近百年的时间里,人类社会所经历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变革、观念更新、政治动荡以及革命和战争的变幻风云呈现前所未有的广泛性、深刻性。这一时期,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旧的界限仍然存在并继续发生作用,新的结构已经萌发生长并日益居于主导地位,新旧因素交替杂陈,新老力量交织对立,由此引发半个世纪的较量和碰撞,调整与变革、危机与革命、冲突与战争、在经历了一番动荡、调整、革命、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血与火的洗礼之后,社会进步了,人类也发展了,历史进入了不同以往的新纪元。这样,学生的认识上升到一个高度,思维的严密性和系统性也跟着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2、揭示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历史教学中仅仅追求知识结构的系统与完整是不够的,不仅要求全求细,而且要求深求透,多角度审视,多层次挖掘,多形式设问,全方位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吃透,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所以在处理教材时一定要注意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以及本质的分析揭示。例如对“门户开放”政策的理解认识,应从它的各条内容入手加以分析,才能认清其本质。①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实质上是承认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②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税率征收关税,实质上是取悦英国的政策,因为当时英国控制中国的海关管理权,而取悦英国的目的是为了使他支持美国的政策;③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的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运费,实质上美国企图凭借在全球首屈一指的经济实力,得以插足任何一国的势力范围,最后达到独霸中国的目的,可见其狼子野心。如果能坚持这样的分析,学生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思维深刻性就会得到提高。

3、注意总结历史规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历史规律包括历史规律性的方法(属于方法论范畴)和历史规律性的认识(属于世界观的范畴)两种。总结历史规律性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达到会学的境界。例如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分析,可总结归纳出工业革命的产生需要一个政治前提和资金、市场、劳动力、技术、资源等条件,把此上升为方法论进而就可分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各主要国家的确立和发展;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殖民掠夺提供了资金、市场等物质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科技不断进步积累了丰富经验,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思想基础。还可进一步归纳总结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这就是思维的变通性,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学生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生生拿现成的解决办法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总结历史规律性的认识则可“以史鉴今”,例如对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如巨鹿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进行分析,即可得出这样规律性认识:战争中往往正义者得人心者胜,社会形态制度优越者胜,经济上技术先进者胜,智者勇者胜,反之则败。这可在实际战争中供借鉴,也可助你预测战争的成败,思维的灵活性也由此得以培养。

(二)课堂教学中注意设疑启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的设疑启智是关键的一环。不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方法,配备哪些教学设施,最终都应设疑,才有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正如古希腊科学家亚理斯多德所说的“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那是否说一节课问题越多就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不是的。历史问题的提出不是很随意的,而是要有目的性,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来设计。问题的设计应注意梯度,应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由浅入深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都能开动脑筋,都尽自己的最大能力跳起来摘桃子,能力强的能摘到大桃子,能力弱的也能摘到小桃子,让他们都有所获。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善于设疑,而且要善于启智,有时如果问题提出来后太难,学生一时间回答不出,那么教师就应由难化易分解成问题组,例如讲“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可变为如下问题组:1、西安事变发生后,出现了哪几派不同主张的政治派别?2、各派政治力量的不同主张其实质是什么?3、杀蒋可能会导致什么局面的出现?不杀蒋呢?4、可见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基于什么原因?总之,教师应善于点拔、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灵活性等。又如在引导学生思考“三三制”的历史意义时,可做如下点拔、引导,1、它是否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2、它是否体现党派合作与民主协商的精神?3、它是否体现了新三民主义的原则?4、它是否体现精兵减政的政策?5、它是否能保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通过这样的点拔,学生回答问题就全面,思维也就严密。

课堂教学中除了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外,更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质疑,养成他们在读书,接受知识时多问为什么的习惯,然后才能使他们开动脑筋,正如宋学家朱熹所说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顿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样才能促进思维的发展,逐步达到会学的境界,正所谓“于无疑处寻疑,于有疑处解疑,化有疑为无疑”。培养学生自己质疑可采。用设置悬念,制造矛盾,进行比较,仅复设问等方法

(三)精练精讲,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巩固和反馈

高中如何学好历史方法篇6

摘要词:教育历史教学体验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反思

历史,包罗万象。从时间上看,贯穿上下古今,从空间上看,纵横世界各地。历史知识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历史的发展是互为联系、因果相循的。如何更好的利用历史知识去认识和明晓社会发展变迁的规律和趋势,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这是每位历史老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加强理论修养,更新教学观念。

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改变过去教师惟我独尊的高姿态,创设一个民主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有不同的见解,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重视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能力是在接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应用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并在应用中得到提高与发展的,历史课所要培养的能力,包括记忆、理解、思维、综合、概括等多方面,教师在讲练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区别的锻炼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技能。而运用正确的教学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二、因材施教,融会贯通。

历史教师除具备扎实、深厚的专业基础外,还要有广博的课外知识,并能将其融会贯通,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专而博的知识,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且做到因材施教。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关联,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所谓关联,指的是: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历史与现实的关联。例如,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下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一课时,在导入新课时用导入语“1947年3月,人民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1947年6月,人民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人民解放战争的防御阶段结束。

敌我力量发生显著变化,1947年成为解放战争具有转折性的一年,战争开始进入反攻阶段。”把上节课的内容和本节联系起来,突出了两堂历史课的联系,而在讲述本节第一目“解放区的”内容时,采取的方法是先让学生回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的相关内容,对比着讲述解放区的,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的背景和原因,使学生把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比较着记忆,突出了历史知识内在的联系,在课堂上点出当今国家对农民的政策,突出历史和现实的联系。

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生动课堂。

教学方法的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无非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历史课必须把教师单一信息输出、学生单向信息输入的沉闷的注入式教学,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同步合作,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历史教学可采用讲述法,比较法,谈话法,阅读法,演示法,练习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因教学内容的关系,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不管你运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该努力启发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既提高教学效果,又营造了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情境。如教《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将课本中思考题“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改为“有人说中国抗战的胜利是因为美国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有人说是因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才获胜的。这种观点准确吗?为什么?”促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八年抗战中的作用进行全面的思考、归纳。有的认为没有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就难以取胜;有的认为抗战是正义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最终将取胜,但需借助国际抗日力量,否则中国人民将花费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样,既复习了前面的内容,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高中如何学好历史方法篇7

关键词:新课标课程导入教学手段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历史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作为历史教师,如何教好历史课,怎样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有效性,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立足课堂,扎实高效,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必须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和其他课程一样,历史课程的导入也需要教师精心设置。根据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富有知识性、充满智慧性、拥有趣味性、带有思考性、以及悬念重重的课堂导入,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

第一,高效的课程导入是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1.设置情境导入法如在讲七年级下册《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时这样导入:同学们都看过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那么在这两部作品中,出现了哪几个政权?学生回答在《天龙八部》剧中出现了辽,西夏,北宋,大理,吐蕃等政权;《射雕英雄传》剧中出现了金,南宋,蒙古等政权。我们看到,这些政权中,是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段历史凌乱复杂,我们课本中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主要讲的是哪几个民族政权,这些政权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这些政权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

2.评书故事导入法同样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一课时,可以用另外一种导入,就是通过讲评书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我走进课堂说,让我先来给你们讲一段故事,瞬间课堂安静下来,期待我讲故事。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地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我就模仿经典历史评书《岳飞传》中“岳母刺字”这一段故事,让学生了解抗金英雄岳飞的事迹以及‘精忠报国’四个字的时代意义。当故事进入高潮,学生正听得入迷,教师的故事戛然而止。此时学习评书艺术家制造的悬念,“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教材可知分晓”。学生带着求知的欲望和探索未知的心态,一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就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除了必备的教学能力外,还应学习了解一些诸如艺术表演中说学逗唱,文学著作中经典名篇,历史典故、名人事迹等等。这对于历史教学导入大有裨益。

第二,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及探究历史的手段。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有兴趣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必将成为学习的内在动力。

一般来说,教材中的插图大多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历史信息。比如《秦王扫六合》一课中学生不但要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而且要指出它们在地图上的位置,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课本有“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就是突破重、难点的好帮手。尤其是可以根据战国形势图中各国的地理位置编成歌谣:“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这样学生既记住了七国的名称,又记住了它们在地图上的位置,还为下一个问题合纵连横的讲解打下了基础。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问题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经,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

现代化人才的培养,要求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去学习,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历史教学更有趣味。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历史信息,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场景,变抽象为具体,化空洞为生动,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他们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它可以提高历史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

第三,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新课标提出:历史课程改革应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1.“以人为本“是时展对教育的要求,历史教学必须适应社会生活的这一要求,与时俱进,把”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思想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发展的主动性、主体性、潜在可能性、差异性。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爱好禀赋与特长。

2.实施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能力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主张的:“我们教一门学科,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把学生当作主动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强调的是如何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论本身。

历史教学中引入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广泛收集资料、接触教材以外众多的史籍、文献和实物等史料,让他们学会对史料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弄清:历史事件和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如何影响其他历史事件的发生,教材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并初步分辨出哪些文献和证据是可信的等等,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正确认识历史的科学方法。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不断培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教育技能的完善,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课堂一定步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历史教学的效度一定能有最大限度的提升,历史这一门古老的学科一定能够焕发出青春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2]杜芳:《新概念历史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著:《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高中如何学好历史方法篇8

关键词:中考;历史复习;课标;考纲

2013年的中考即将来临,今年的中考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抓好复习,提高学生成绩,是每一位初三教师都关注的问题。通过一学期的听评课,我发现许多老师对复习课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复习课=过书+练题”。错误的思路使得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参与度不高,复习效果不理想。我觉得复习课面对的难题主要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下面就我对中考复习的一点粗浅认识,与大家交流。

一、加强对课标和考纲的研究,做到复习有针对性

课标和考纲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体现了教材的主干知识。所以复习时一定要严格遵循课标和考纲要求,针对考点制订计划。复习课的讲述要注意线索清楚、重点突出,引导学生将课标要求的知识点结合教材进行归类与细化,立足基础,并辅以系统条理的板书,让学生明确其中的重难点、易混点,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此外,对于考纲中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的要求,复习既不可拔高也不可降低,训练时要坚持适度原则,拉开梯度,循序渐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依据近几年的中考命题特点,我们一定要认真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时政热点与周年性事件相关的内容

如:党的十、问题、罗斯福新政实施80周年、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以及、问题、新疆问题、南沙群岛争端等内容都需要关注,复习时要引导学生将其与教材内容串联起来,学会从热点中去追溯历史。

2.中外、古今联系大的内容

如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联系与区别,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关联,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比较等等。

3.图文并茂的内容

如:(2007中考)对外开放时沿海开放城市分布图和鸦片战争中五口通商示意图的比较、圆明园旧址图和兽首拍卖图的比较等等。这些图既可以让学生回顾旧知识,又能结合现实,很好地体现了历史事实的时代性。

4.长效热点专题

如: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中外改革、民生问题(三农问题)、中共的重要会议、三次科技革命以及与中国的关系、日本史、美国史、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一战与二战等,这些内容每年的中考都或多或少会涉及,必须在复习中加以强化。

总之,教师在根据以上内容复习时要有选择、有侧重,还要精选典型习题,对于题量,教师也应根据复习内容的多少和知识的重要程度灵活掌握,总归要达到少而精的效果,绝不能搞题海战术。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点拨,提升学生复习的信心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由此可见,方法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要激发学生复习历史的积极性,在复习的过程中就要授以学生听课、审题及答题、记忆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觉得历史并不是十分难学,而是有法可循的,进而加深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1.听课的方法

复习课往往跨度大、内容杂,学生听起来老有一头雾水的感觉,不知道哪个该记哪个不该记,常见一些学生很努力,恨不得把老师讲的每句话都记下来背会,但不会整理知识,不会思考方法,最终成绩考不好。这就要求教师应教给学生听课的方法:构建知识网络,掌握历史知识要素,记好课堂笔记。

2.审题及答题的方法

如:抓住“题干”和题中的关键字,读懂题意,理清题目考查的知识点。选择题可运用直选法、排除法、推断法进行选择;材料解析题要认真阅读,理解史料,找到突破口,针对所问,归纳概括;答题要紧扣题目,简明扼要,规范作答,做到要点化、层次化;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勇于各抒己见。这样学生掌握了方法,拓宽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3.记忆的方法

历史复习的效果如何关键还是要通过记忆程度来衡量,学生普遍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存在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告知记忆的窍门,以便学生增强信心。如:采用“说记”的方式,即两个学生一组,一问一答,这样既避免了单独记忆的枯燥,又利于加深记忆效果。历史上的时间多且冗,大多数学生害怕,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分时期分段记忆,学生只要能弄清楚事件所处的时期以及发生的先后顺序便可,对于特殊的时间可采用分类记忆法、口诀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

很多人认为学习历史只需死记硬背便可,一定要消除这一错误的看法,同时明确:记忆历史知识是有规律的。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适时调整,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反馈经验,交流所得,进而把学习历史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享受的事情,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三、因材施教,分层考核,强化落实

每个学生所处的阶段、状态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仔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设置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完成学科要求。

历史是一门强调记忆的学科,没有记忆就没有成绩,因此对于历史知识的考查落实是必须的,一定要强化记忆效果。但考查时对于不同学生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掌握理解、运用层面的,学困生只要求掌握识记层面的即可,这样使得教师的指导也更具有针对性。

四、复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一本资料用到底

不同资料体现了编者对今年中考的揣测,但预测的方向不得而知,因此,教师在复习时,手中要有多本资料,综合不同意见,精选多种题型,以备不时之需。

2.精讲不等同于细讲

有些教师为了复习到位,将课本知识重新完整地讲给学生,出发点是好的,但学生厌倦,教师负担也重,且抓不住要害。精讲的内容一定要是单元重点、本册重点,不可面面俱到,且一定要对照课标进行。

3.会背不一定会写

历史考试中错别字的趋向越来越严重,教师在考查学生记忆效果的同时一定要强调书写,保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会出现错别字,如左宗棠的“棠”,井冈山的“冈”,而板演是最好的纠正手段。

4.抛弃课本,只注重复习提纲

大多数学生在有了自己记录的复习提纲之后就会将课本束之高阁,教师在最后的复习时,一定要予以纠正,只有课本中的知识才是最原始的、最可靠的,而且反复地研读课本中的图片、材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理清脉络、把握方向,系统地复习历史知识,以求灵活运用。我始终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总会有回报。

参考文献:

[1]吴明芳.分层教学:高效历史复习课的法宝.文学教育,2012.

[2]张敏.如何上好历史复习课.考试周刊,2012(69).

[3]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8.

高中如何学好历史方法篇9

关键词:初中历史心理障碍对策

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抓好教的同时也要抓好学,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的问题,尤其要分析和掌握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状况,对症下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主动参加到整个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切实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一、历史学习心理障碍分析

1.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无法明确学习目标

历史是过去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其学科性质就决定了过去性。学生狭义地认为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认为学习历史的实用性不强,隔断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不重视历史的学习,学习过程中无明确的学习目标。

2.缺乏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强

历史涉及内容多,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时间跨度大,再加之很多历史事件不能亲身体验观察,以及学生社会阅历的限制等因素,学生的学习主要靠想象,以形象思维为主。再加上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帮助,更会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在学习过程当中,学生比较喜欢历史故事,而不喜欢各种事件的内容和意义,对学习内容感到枯燥乏味和不感兴趣。

3.未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科能力较差

历史的学习内容比较多,在学习过程当中,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知识,靠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对一些基本的知识点记不住,常常容易混淆,对课文中出现的史料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和分析问题,缺乏阅读理解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同时缺乏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总体上历史学科能力较差。

4.存在“轻副重主”的错误思想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重视语数外等主课,而轻视史地政等所谓的“副课”,课余时间对知识点的巩固不到位,不重视不爱学,应付情绪比较严重。学生对历史不预习,不巩固,敷衍了事,甚至有的学生消极对待,再加之农村学校课程安排不尽合理,历史课程安排得少,必然导致历史成绩的不理想。

5.教师在教学中“重结果而轻过程”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在与素质教育相悖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标准在于所教学科的成绩,而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在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历史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记忆,因此在一些历史课堂中,教师减少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减少了学生讨论、思考和探究的时间,而增多了机械式的被动接受。学生的主要课堂活动在于对课本的勾画及背记,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心理的应付情绪,以为只要会背,能记住就行了,对历史学习兴趣不高。

二、应采取的对策

1.帮助学生确立学好历史的志向,端正学习历史的动机

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学好历史的志向,从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问题入手,耐心引导,鼓励学生,将学习历史的目的和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教师可在课堂上展开“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怎样学好历史”的讨论,使学生重视历史、尊重历史,从而端正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

2.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科目感兴趣了,他才会喜欢和爱学这门科目。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最基本的社会学科,主要是人类社会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其学科性质和特点就决定了它的过去性和客观性。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在学习中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接受、理解、归纳和喜欢历史。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国古代史上册第十课“秦王扫六合”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对秦王灭六国的事实加以采访,并设计以下一些问题:(1)请问你是如何完成霸业的?(2)你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这种教学方法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优化学生学习方法

历史的学习是一项系统而庞杂的工程,在学中学习方法的掌握要比学习结果的掌握显得更加重要。“如何学习历史”“如何学好历史”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科学记忆,因为记忆是学生学好历史课的前提。在记忆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有明确的记忆目的,在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多种记忆方法进行记忆。如历史朝代歌诀记忆法,顺序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这是因为观察是获取历史信息的一步。此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创设问题背景,通过板书设计及地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分析比较概括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4.及时了解学情,因材施教

教师应通过小测试、提问等方式,及时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对所学知识作阶段性的归纳和总结。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心理认知水平,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帮助和指导学生,使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5.教学中注重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学科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如在学习中国现代史下册第十二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掌握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再结合政治学科中一国两制的方针及对香港、澳门、台湾的政治制度来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这样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阅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6.以史为鉴,发挥好历史的教育功能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发挥好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把思想教育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以知识传授为基础,能力培养为归宿,思想教育为灵魂,从而使历史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如在学习中国现代史下册第六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这节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建设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等人物进行讨论,学习他们身上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从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心理,关注学生学习心理状况,采取措施,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良好心理素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才能使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落在实处。

作者简介:

高中如何学好历史方法篇10

关键词:中学生中学历史兴趣培养

历史知识的最大特点是过去性和抽象性强,偏重于文字上的叙述,中学生的认识和思维还处在感性和形象阶段,这就决定了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如果照本宣科,就会显得索然寡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引导中学生重视历史学科

“兴趣”是一切伟大发现和创新的源泉,同时也是学习的根本动力。目前,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初中历史被视为“副科”,高中历史同样受到冷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中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不大,甚至毫无兴趣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他们不喜欢上历史课、不完成历史作业、不做历史习题、不看历史书等。这也是许多中学生学不好历史的主要原因。没有兴趣便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又该采取哪些对策呢?

1、中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和学习中学历史的必要性

历史知识是对人类过去行为的客观描述,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实的有选择、有意识的记录,因此历史的内容具有生动具体、丰富多样、故事性强、趣味性足、知识面广的特点,容易激发感情,激励意志;又由于历史的内容都是真人真事,是有血有肉的,它寓哲理于史实,寓智慧于真理,有利于激思明理,获取人生启示。教师在教学中要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根据历史知识本来的特点,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运用现代化教育学和心理学技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学习中学历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中学历史是一座将过去、现在、将来连接起来的桥梁。透过这座人类光辉历程的桥,人们可以从中寻求到指导现实生活的智慧和力量;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感应时代的脉搏;总结兴国安邦之道。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说的好:“如果没有历史学,社会科学就不完整。只有历史学才能为我们提供理解各个时期的社会进程和社会制度如何发挥作用所需要的认知能力”。

3、中学生明白学习历史是个性发展的需要

作为现代社会可以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内涵。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历史的发展才能更好的迎接时代的挑战。“读史使人明智”,鲁迅先生曾说:“治学先要治史,无论学文的,学科学的,他应该看一部关于历史的简单而可靠的书”。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作为中学生就更应该认真学习历史知识,一个了解历史懂得历史的人,对于做任何事情都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战胜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力量,如《南齐书・序》中所讲:“其名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比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可见学习历史重要性和必要性。”

因此:历史的重要性表现为能培养人良好的思想行为,尤其是中学历史对于中学生来说更具有重大意义。因为中学生正处在接受社会和了解社会的阶段。学好中学历史对他们端正态度,认清国情,明辩是非是大有益处的。

二、帮助中学生克服学习历史的畏难情绪

由于“重理轻文”传统观念的影响,历史学科被带上了“副科”的帽子而长期身居“冷宫”。由于这种传统的影响,导致现在的中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调查结果显示,占中学生人数比例40%以上的人对历史课不感兴趣。是因为在他们心中对学习历史知识始终具有畏难情绪,不愿意主动的去学习中学历史知识。要帮助中学生克服学习历史的思想障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中学历史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

中学历史教师必须从内心热爱自己的专业,一自己对历史学科的浓烈兴趣和挚热情感去感染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如果本身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专业思想不坚定,为了个人的私立,应付差事的从事教学工作,又怎么能唤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呢?那样又何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教学实践证明:中学生对中学历史课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对历史课的认识不够深刻,因而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思想障碍。中学历史教师要想让中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就应该有一种责任感,让中学生充分认识历史课的意义。让他们克服对待历史课程所存在的思想障碍。以此来激发他们对中学历史课的兴趣。

2、中学教师要明确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历史教师要坚持不懈,理直气壮地宣传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杜绝学生的这种把历史学科视为“副科”的想法。教师要通过中学其他课程中涉及到的历史知识来讲学好历史课对于学习其他课程的重要性,用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者,文学家等人物的成就同他的历史知识的修养关系来阐述历史对成就事业的重要意义。

3、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向学生指出记忆技巧

任何一们独立的学科,都有一些基本知识需要通过记忆才能掌握,但这里的记忆不等于死记硬背。而所谓的”死记硬背”并不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唯一方法。同时教师也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课堂讲解将一些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变的直观具体形象。以便于学生记忆,教师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三、培养师生情感

师生感情也是提高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因素。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说,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可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教育活动的特点是以人育人,以人教人。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而且有师生之间的情感活动和思想交流。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如何,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一个教师能以人格和教学水平,以及独特的教学风格赢得学生的敬佩。那么师生之间的关系会十分的亲密。学生必然会很愿意上这个老师的课程,并能很好的完成课堂任务。反之,师生关系达不到融洽的程度,就很难让学生从心里上接受这个老师以及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下面就如何培养师生情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做一下分析:

1、中学历史教师要努力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自身完美的人格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和爱戴。同时还要注意利用课外时间,主动的去接近,了解学生,并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学生尽可能的接近了解自己,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消除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而且有助于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最主要的是能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对课程感兴趣,找到教与学的结合点,使历史课富于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

2、寓教于情,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人对任何的一件事物所持的态度都与他对这个事物的认识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师生之间的情感培养就必须以师生间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使学生坚固的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历史知识本身蕴藏着丰富的精神营养成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发掘历史知识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向上的情感。

3、以史为鉴,提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知识赋有丰富的思想教育价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可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当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例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屈辱史。其中的许多事例就能激发中学生的民族自尊心。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中法战争时中国的不败而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利用自己讲课的风格,有震撼里的言语,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我相信一定能激发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

新课程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教学模式也随着不断改进,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这就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历史教学中,无论是综合课、讲授新知识课还是复习课,一般说来都不应当用某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到底,而应是两种以上的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1、教师要设计好导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设计好每堂课的开端,采用新颖别致,形式多样的导课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并带入相应的情境之中,能为主题教育渲染气氛。因此,教师新课的导语,要做到“声情并茂”,或用电教手段进行直观教学,采用诗歌,民谣等,增强叙事的形象性和真实性,使某些历史知识活生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如临其境。

2、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本身是有血有肉的、生动形象的。历史课不等同于历史故事课。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历史事件过程的细节和场景,而且还要求掌握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对比,以形成抽象的历史概念,揭示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和客观规律,并能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历史问题,但所以这些教学目的完成,单靠形象直观的教学是不能完成的,根据笔者的学习经验。总结以下方法以及自己的心得。

3、教师应该就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上来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