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0:04:45

人才培养建议篇1

一、动漫产业的简析

动漫产业被称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是一个国家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和增长点。以日本为例,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现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之一,目前日本的动漫作品有六成以上在全球播放。在日本,动漫产业的年营业额高达到230万亿日元,完全可以说是日本的第三大产业,从广义上说日本的动漫及其相关产业已经占日本GDp十几个百分点。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公布的数据,2005年销售到美国的日本动画片,包括动画片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之多。漫画、动画、图书、音像制品和特许经营周边产品在日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产业链”,正是这些文化产品的发展推动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可见动漫产业的发展潜力之巨大。为了扩大日本动漫在国外的影响力,日本外务省还曾拨款24亿日元从动漫制作商手中购买动画片播放版权,将这些动画片免费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电视台播放。这样做既向海外推广了日本的动漫产业,又增大了日本在外国青少年中的影响,可谓一举多得。由此可见,日本政府已经把动漫产业当做国家实力的重要象征和重要内容在全球推广加发扬光大。虽然我国的动画片制作起步并不晚,但是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动漫产业还刚刚起步。可以说,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十年,就是动漫产业起步的十年。可喜的是在今天,我国也开始重视动漫产业的发展,并且制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系列发展规划,投入了大量的设备、资金,大力扶持动漫产业的发展。2004年3月29日,国家广电总局召开了“全国影视动画工作暨动画片题材规划会议”,会后,正式颁发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从体制、政策、市场管理等根本方面促进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文件共有24条,分别从发展我国的动画业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发展目标、对策和措施等几个方面来提出意见,这是政府领导以行政的手段加大了对发展动画产业的力度。我国的动漫产业也像徐徐升起的朝阳般越加艳丽、蓬勃。1.人才的需求动漫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是动漫产业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动漫产业的兴起,带动了许多产业的发展,最直接的就是动漫制作人才,从脚本制作到发行推广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而且动漫若想产业化发展必然需要岗位和技术的细分,如果是二维动画,就拿加帧修型这一个环节来说,一个不大的动画公司最少需要几十人来完成这类工作,这还要与动画公司的规模和制作动画片的长度来浮动上调的。这就说明动漫产业不仅需要有原创能力的人才,同时也需要数量巨大的、具有较高娴熟技能的加工型人才。而对于动漫专业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的现状,人才的缺口与飞速发展的动漫产业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动漫产业的角度看,一部动画片是由前期策划、宣传推广、中期制作加工、后期合成、配音、配乐三部分组成,而现今大多数公司是花大力气在中间制作上,而对前期策划、后期合成力度相对较小。动画制作前期策划和后期合成的人才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艺术修养是创作型人才,而中间制作加工的部分则并不需要创作和设计,更需要的是有耐心、责任心、动手能力强的专业制作人才。在美国、日本和韩国,经过了多年的动漫事业摸索和发展,已经渐渐将动画片制作的中间部分从制作中分离了出来,由于这些国家的人力资源缺少从而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将中间不需要创意设计,工作量却繁多的部分分离出来。输送给劳动力便宜的国家,例如中国、印度等国家。从我国目前的动画现状来看,仍然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动画产业制作大国,这是我们必需面对的现实。动画中期制作加工是我国动画业的优势所在,所以在大力发展我国原创动漫的基础上,还要与国外联合制作动画片。这也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动漫产业的必经之路。不仅是制作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动画片需要中期制作人员,即使是在做对外加工的动画片方面,我国动画行业目前为止最需要的还是数量庞大的中期制作、加工人员。2.高职教育创造中期制作人才想从根本上解决动漫人才缺口大的问题就一定要从人才入手,而人才的培养则大多依赖于学校的教育,动漫不仅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并且还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仅仅依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的动漫专业学生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以及有本专业实践经验,成绩合格的在职人员入学,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很明确的指出了我国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普通高校动漫设计人才教育是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于是,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根据社会对人才结构需求的不同结合各自院校的具体情况,各类高等院校也纷纷开设动画专业,培养不同层次的毕业生。培养动画产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要求在动漫设计岗位、动漫人才培养的模式上实现标准化。而职业教育可以提供的正是形成标准教程,教案,确定工作标准流程,技术筛选,并提供职业化培训。因此,职业教育是动漫产业链发展的重要环节。这正是职业教育能发挥出来的最大的优势所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同时也是职业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重要责任也同样是担负着培养有技术、技能型的人才,也是我国最直接最紧密的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一部分。办好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的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始终以就业为导向作为高职动漫教育的不二法门我国的动漫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公司还处于道路摸索的阶段,因此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和不确定的,特别是对高职毕业的动漫专业学生的要求与高等艺术专业动漫的学生有较大的区别。高职院校的动漫教育如果不能以就业为导向,(也就是现实中各地对动漫人才的确切需求为着手点)办学就成为闭门造车、无的放矢。具体的讲,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动漫行业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高职院校就应该立足本地动漫行业发展的水平,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以此为基点办好高职动漫教育。其次,高职动漫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更多强调“多能一专”,“多能”排在前面,强调学生的多种能力其次才是一种专长或者说在实际的工作中培养“一专”这更符合中国动漫行业刚刚起步的特点。否则,过分强调“一专”往往限制了学生的就业渠道。#p#分页标题#e#(2)脚踏实地,搞好调研,准确专业定位很多高职院校在确定动漫专业时未能做好实际的调研工作。动漫专业确定时片面强调动漫行业的整体形势,而对本地的动漫行业发展缺乏了解,因此所上专业过分强调求大、求全、求新,这就造成了很多重复建设而缺少特色。高职院校的动漫人才培养就应该先以当地的动漫人才需求状况和未来可能发展趋势、为调研目的的专业调研,结合本院已有的师资力量和社会力量,以当地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从而确定本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计划,脚踏实地的做好专业定位和专业建设。很多院校在专业设立之初没有进行所上专业的人才需求调研;对自身的师资力量盲目自信;对硬件配置要求好高骛远;从而造成所上专业缺乏特色、重复建设,学生毕业后起薪低、适应能力差。应当认识到“产、学、研”对很多高职的动漫教育是个伪命题。能脚踏实地做好“学”的基础上再做好“产”就已经是很高的标准了。(3)“实践、实践再实践”动漫教育的主线高职动漫教育培养的人才首先强调的是动手实践能力,而能力不是通过讲课的形式培养出来的,而是通过不同的实践课题来一步步提高的。所以说,“实践、实践再实践”应当成为动漫高职教育的主线,这也符合动漫行业的实际工作要求。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师资、硬件等各种原因,理论课“人云亦云”“比着葫芦画瓢”实践课题空洞、闭门造车,这样培养的人才根本不能适应行业的要求,学生学习成果在实际工作中不堪一击。这也在另一个领域要求学校能够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把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原则和教育良心。否则高职的动漫教育就是空中楼台。综上所述,动漫产业的发展有序可循,有法可依,只要调整步调,报以事实求是的态度必定能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动漫产业的轨道。

人才培养建议篇2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教学方法教育体制

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创新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提到创新能力,很容易把它和智力活动联系起来。毫无疑问,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离不开大量具体的知识,但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智力活动。它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造和运用,不仅表现为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种善于把握问题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总之,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今时代特征的必然要求,我国的教育发展迅速,但是在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思想观念等方面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而且严重制约了教育制度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1)教育体制单一。我国采取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由政府包揽几乎所有的教育事业,这就容易形成体制僵化、办学体制单一化等问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2)教育方法落后。目前,我国的教育方法基本上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考分还是一个硬杠杠。这种教育方法使得课堂教学形式以满堂灌、题海战术为主,教学内容仅是与考试相关的知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毫无涉及。“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此外,还普遍存在实验课课时分配不足、学生动手机会少、学生不重视实验课的倾向,甚至在高校中还存在主讲老师不进实验室,不带学生做实验的现象,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极为不利的。

(3)传统文化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多年来,

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比较保守的传统文化也制约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师生关系还基本上是传统的“君臣关系”,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1)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教育体制重要的是办学体制的改革,应调动社会各界对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积极倡导创新教育。从而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建设提供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2)改变教学方法。改变“考分是衡量学生成绩好坏”的这种思维,考分仅仅证明了学生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但不能完全肯定学生在各方面都很突出。有的学生虽然考试不是很好,但是在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比较强,那么他同样也是一名很出色的学生。

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设置疑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师则进行适当的解疑辅导,指导学生寻找问题答案,最后归纳总结。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可以博览群书,扩展知识面,丰富知识,以满足创新能力培养所需要的大量的知识。

重视实验教学。逐步实现一线教师既讲课又带实验的目标,借助实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切实把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所学课程有较为形象和深入的理解。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以此来启发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欲望,大力开发其实验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达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者,是否对学生实施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此,教育创新根本在于教师创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必须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健全自身人格,充实精神需求;具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与突破自我和他人的勇气和能力;提高对最新研究信息的敏锐意识,能在不断学习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能力的应用。同时,教师还要建立与学生之间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经常性地和学生交流,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当然,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只能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可以进行部分试点,成功以后再全面推广。针对目前的一系列情况,各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要组织力量,创新的文化和环境氛围,通过共同的研究和教学活动,最大程度地实现他们的理想和抱负,使自己的各种创新潜力得到发挥,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建议篇3

论文摘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与传统精英模式的高等教育不同.工民建专业的设置要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人才的定位发生很大变化,我们要致力于从职业道德、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等三方面下手,培养工民建专业具有“三种能力”,“三个去向”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

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未来二十年是职业教育不可错失的发展机遇期,要使职业教育担负起为促进发展和促进就业服务这两大任务.就必须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快构建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结构合理、自主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重新省视确立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科学定位是高等职业院校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工民建专业是创办最早、影响最大,分配和生源长盛不衰的老专业,积累不少办学经验,但对专业人才的定位与培养仍然处在不断的研究探讨与实践过程中.笔者在高职高专工民建专业从事教学与管理多年,对该专业人才的定位与培养提出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工民建专业人才定位、培养的根本要求

首先.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高职工民建专业人才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社会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说:“以服务为宗旨,就是要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使职业教育担负起为促进发展和促进就业服务这两大任务。要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紧密结合,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互融合,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有机协调。”我国各地区之问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从而要求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体现出区域性的特点。这一特征是区域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十六大以来,闽西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园林、商业及生活服务、交通旅游等方面需要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建筑业为代表的城镇建设产业需要我们的学生,无论是新建城镇的公共工程,城镇住宅、公共建筑、市政工程还是在改造旧城,更新有关工程的业务中.甚至在装饰装修业、给排水、交通道路、园林绿化等行业都有我们学生的可用之地。正因为扣紧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的工民建专业好分配,用人单位一再称赞我们的学生易上岗.留得住,好用实用。

其次.要把高职工民建人才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整合起来.使培训后的工民建人才能顺利地过渡到工作岗位上。这也是当前西方职业教育界所研究的“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问题。周济部长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扩大就业的支持作用、服务功能.不仅对于国家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体现。……所以我们要坚定这样的信念: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要促进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生机活力。”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较,其优势在于它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较为现实的就业或发展的可能性,而且高职教育的周期较短、实用性和社区性都较强。因此,培育人才的前提是做好市场调研,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对以往毕业生的反馈意见都值得好好研究,在今后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开设、实践环节等方面将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及时补充修缮进去。以便学生一出社会,便能得心应手,很快适应岗位的变化。

产学结合是高职办学的基本途径。学院在与社会各建筑企业、建筑机构多年的交往中,逐步摸索出了“双向合作、互惠互利”的一条路子。工民建专业抓住机遇,一方面积极为当地建筑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岗后的培训和教育,并通过与本科院校的联合办学,为建筑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学历教育提供途径;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如闽西建筑公司、三木建筑公司、土木监理公司等每年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同时派专人指导学生实习.学校优先先向这些公司选派推荐毕业生,学院还聘请公司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专业教师.并参与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建立这样的实习基地对双方都有利,都有积极性,为培养学生和锻炼学生更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要转变观念,树立职业教育终身制的观念,变高职工民建人才教育的“终结教育”为“终身教育”。社会的发展已经使得人在一生会面临着多次职业变更和多次的岗位竞争,只有接受终身的学习教育,才不至于被社会抛弃。美国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ncrve)在1995年的“关于生计教育与培训的立法原则建议”中提出:“关于教育的目标应使学生获得就业预备,同时,又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的基础,应排除只教某种职业岗位技能的课程。”我们的工民建专业不应单纯地针对职业岗位进行教育,而应扩展到着眼于劳动者的整个职业生涯的教育。培养的学生必须为进人一个学习型组织做好充分的准备。

对高职教育而言,工民建专业的终身教育还包括了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在职学历教育,在这一方面我院工民建专业做出了很好的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和技术服务,形成以高职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技术服务为辅的高职人才培养服务体系。创建课程通道,学生通过自考、专升本、中级选拔等方式达成了高职与普通高等院校教育以及其他培训机构之间的自由往来:制定多种培训计划和课程,探讨全日制教育形式、双轨模式(半工半读形式)、非正规模式(在校内和行业内部开展短期职业培训)等模式.并在这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扩大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的选择范围、以便为尽可能多的适龄青年服务。

第四.必须根据学校实际办学条件及生源情况,因地制宜.鼓励高职工民建学生立业创业。高职高专办学历史并不长久.政府的投人.资金的累积十分有限。这决定了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好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尽可能争取要素效能的最大化,力争办好办强专业。一方面呼吁社会为他们提供更自由、更宽松的就业环境,通过确立机会均等的竞争机制.真正选优汰劣。另一方面本着学用结合、按需施教和注重实效的原则.抓住国家建立和完善岗位培训制度、证书制度、资格考试和考核制度、继续教育制度的时机.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建筑行业的职业资格考试。我院工民建专业目前已有4名青年骨干教师及多名毕业生获得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国家注册造价师、国家注册监理师的资格证书。

二、高等职业教育中。工民建专业人才的定位内涵与标准

高职高专收的生源一类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另一类是职业中专生.前者是高考录取的最后一批.后者是学生中考时人学成绩就较低,进人职中职专学校又存在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二者的文化基础、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因而教学尤其需要讲求因材施敦.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学生。多数学生均可扎扎实实地掌握好一门专业技能.程度较好的学生还可通过选修课等途径.全面提高文化课、专业课水平。这样势必会大大提高职教的社会声誉,增强对用人单位的吸引力。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是适应改革开放闽西经济建设对专业人才迫切需求而创办的,它以中小企业、广大农村为服务对象.完全切合经济欠发达的闽西的实际,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的根本人才保障。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革命老区职业教育的新发展,为全面建设闽西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在高职高专工民建专业人才的定位要求下.我们应结合自身实际,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快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深化教学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我院土建系正是秉承这一理念,坚持“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的办学指向.将办学目标调整为“以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社会主义建筑市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需要的,获得工程师初步训练的,能够从事建筑施工、结构设计、基建管理的,并能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需要,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为此,在教学工作上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并进行全面改革。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岗位的针对性和实婀性:在教学方法上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采取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另外,创新教学模式.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同时,大力推进“双证书”制度,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和能力,突出了教学的灵活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面向企业,加强技能.突出应用,长于动手”。由此,可以将上面的总目标具体化为“两个三”:

第一个“三”指培养的人才有三个“去向”——也即毕业后可从事三个方向的岗位:

“第一去向”——去施工企业和施工企业主管部门从事房屋建筑施工、检测、造价管理工作。

“第二个去向”——去城镇乡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和进行房屋新建维修的各个部门从事基建技术管理工作。

“第三个去向”——去建筑设计单位从事一般的房屋建筑cad制图、结构分析计算以及一定的管理工作。

第二个“三”指的是人才需具备的三项“能力”——也即作为工程师基本训练必备的三种能力:

“第一项能力”——具备建筑施工的能力。在施工单位具备有直接指挥和组织房屋工程的施工能力和检测能力,以及企事业单位进行施工管理和经营能力。能识读、运用、分解各种工程图纸.能较熟练运通地形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水、电、煤气、设备等各类建筑图,争取三年运用图纸不断线。在第一线的实际操作中累积经验。

“第二项能力”——具备基建管理、造价管理和监理的能力。作为基建、造价部门的甲方代表,在企事业单位的基建和修缮项目中履行管理和监督的能力。

“第三项能力”——具备一定的建筑、结构设计及计算能力。这是职大生较弱的一项能力,也是我们高职高专工民建专业需要加强培养的一项能力。也许我们职大的学生毕业后未必能从事设计工作,但起码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计算能力。由于资金不足而带来的试验设施,电脑配置的滞后,影响了我们对学生这一方面的培养,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具备一定的结构设计、建筑设计的能力,对计算机的运用能力,对cad软件的熟练利用,都不容忽视。我院机房建设好后,工民建学生对计算机建筑软件的学习热情高涨,说到底,这又是一项急需培养的专业技能。

在工作岗位中.衡量一名工民建毕业生是否出色具备这两个“三”.则要看他能否适应岗位,能否即刻投入具体工作,能否适应基层,能否适应发展,而不需较长时间的磨合,也就是说学习与岗位能否实现“零距离”。适应岗位——高职高专工民建专业的人才可以去施工、可以去设计、可以去管理、可以去监督检测,他们就业的范围十分广泛,岗位很多.应该具有很快适应岗位的能力。适应基层——高职高专培养的人才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特别是搞土建的.多在生产的第一线,在基层要能安得下心.要能留得住,乐于吃苦.方能干出一番事业。适应发展——毕业后对人才还得注意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确保理论学习,与母校保持密切联系.或是争取往高一级学校进修深造,另一方面,坚持外语、计算机、运用图纸不断线。唯有如此。高职高专的学生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高等职业教育中。工民建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

人才定位后,还得有一整套的培养方案。从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开始就要深入研究如何设计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验实训模式等问题.通过广泛而深入的人才需求词研和岗位工作调研,了解企业对岗位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确定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构建各专业人才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使二者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首先.帮助学生端正职业态度.严把职业道德关。

周济部长指出,职业教育要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职业道德是将各种职业规范转化为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它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技术、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等等。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曾说: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会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那只能是改良学徒式是的一种培训,实在不能称之为职业教育。社会进步发展的历史证明.要想在立业、创业、创新方面有重大建树,高尚的思想品德、远大的抱负是必备前提。

在职业道德的组成因素中.职业态度指向的是劳动者对社会和职业的责任和情感.是社会成员履行职业义务的基础。它一方面揭示出就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客观状态和参加职业生活的方式.同时也揭示了从业人员的主观态度,如积极性、责任感、纪律性、企业意识和企业精神等等。职业态度在人的个性品质中表现为自我管理、自尊、正直和诚实。在建筑行业,承包项目、施工管理、建材购置,经济利益上的诱惑与陷阱比起其他行业来说多得多.能否在金钱、利益的诱惑面前把握好自己.靠的是法律的约束与制裁,更要靠从业者的自律。敬岗爱业、沽身自好、廉洁奉公的职业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夯实做人的基础。

用人单位常用“政治强、业务精、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能吃苦耐劳,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等评语来夸赞我院土建专业的毕业生,办学20多年来,我们培养出的毕业生都已经在市县、乡镇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成为老区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96届毕业生苏某便是一个脚踏实地做人、老老实实做事的优秀毕业生代表。现任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岩市政协委员、龙岩市建筑业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建筑业会理事,龙岩市工程造价协会理事该公司为国家二级总承包企业,是集施工、房地产开发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几年来其抓住经济建设机遇,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其带领的企业连续八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被省企业评价中心评为“aaa级信用企业”,“福建建筑效益100佳”.“质量管理先进单位”

其次,以服务为宗旨,强调“必须、够用”的原则.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既懂理论.又会技术操作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型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又要重视理论教学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决定了专业理论教学要突出应用性。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等在内。没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量的掌握与累积过程.其基本的建筑施工技能则难以保证。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知识课程的设置一要讲究必须.而要讲求够用.要反映如下特色:实用性.不必过多强调理论的系统性与科学化、而是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也即强调学什么而不是强调为什么:职业性.要针对具体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特性选择课程内容.如三大结构.三大力学以及一些基本的施工知识是非学不可的;适用性,面向行业,贴近地方经济特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先进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材内客更新不断提出挑战.除了不断更新教材外.还要求住授课的同时.及时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籍或自编补充讲义.引导学生白行吸纳新知识

第三。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构建一现代社会是一个讲求实效的社会,现代礼会需要的是有立业创业能力,能出效益的人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冈此高等职业要十分重视职业能力的实习和训练.通知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在知识经济来临之际,不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大部分青年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只要能学到一门或几门实用的专业技能.轨等于拓宽了他们的立业创业之路.对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与稳定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怍用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社会对从业人才要求的是动态的能力结构而非静态的知识水平.检验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是社会实践。在一切类型的教育中对能力要求最直接、最强烈的无疑是职业教育,它把传授知识、培养智力、形成技能、发展个性作为基本任务培养的蚬格是技术型、工艺型、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建议篇4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党的十针对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提出实施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十会议中强调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战略[1]。基层农业科技人才不仅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直接从事农业的实干型人才,建设一支具有高度创新意识与踏实钻研精神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仅影响我国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十会议中提出的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开展。

1农业科技人才在创新驱动农业发展中的新状况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农耕文明在农业生产中长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农业开始逐渐转型,由原来的粗放式农耕逐步走入机械化、产业化的科技农业道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农业已初成体系,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方面也形成了依托于高等院校、专科学院为主导,相关政策、文件为保障的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形成的基本条件。近些年,相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组成也建设成了从专家教授到农民的多元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人员素质较之前有显著提高。在“十二五”初期,我国农业科研人才总数已远远超过25万人,在这之中拥有高级职称的人数占1/5,硕士以上学历也超过1/6。人口的整体年龄也逐渐趋向年轻化,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科技人才的更替问题,为农业科技创新注入了新活力。但宏观来讲,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比重偏少,从事基层农业的激情不高,基层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基层农业从业人员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较差等问题尚未得到重视,也没有得到解决。而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仅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检验农业科技成果的一线人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转化率等。

2当前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2.1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尚未

形成关于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其主体多样,可以是具备高技术素养直接从事农业工作的农民,或者是高校中专门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的团队等。在这之中由于我国科技人才资源、设备设施为不同科研单位所有,受行政区划、行业领域等制约,条块分割,共享不充分[2];以课题组制的科研组织模式相对封闭、分散,低水平重复,而且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研与生产脱节,“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不能很好地实现各个不同主体间的充分协调合作,没有建成具有体系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要求。

2.2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环境较差

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无论是从事直接生产的还是专门搞研究的,其所在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等在不同程度上尚未形成有利于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环境。例如,由于对科技人才创新导向与生产和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人才评价标准不科学,在科研实践中重科研、轻应用,重论文、轻转化,重数量、轻质量,多侧重于跟踪式、模仿式研究,虽然研究成果多,但低水平重复,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的成果少,缺乏基础性、原创性成果[3]。基层农业从业人员在生活环境方面一般都较为简陋,正是因为如此而导致人才逐渐流失,评价体系直接导致更多的人将注意力不是放在农业科技的实际创新应用上。

2.3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体系不规范

从事基层农业科技创新的人才一般没有较为系统的管理机构,这种零散的分布状况不仅不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数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质量。缺乏相关的政策或者管理规范给予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再加上部分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不仅不利于农业科技的广泛推广,更容易造成相关核心技术外流被国外申请为专利。在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权益保障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关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投入力度是有的,但针对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实际倾向并不明显,缺乏财政的有效支持,直接导致地区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的运行经费、相关人员的工资等方面的不足。同时,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不利于提高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打消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

3加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路径

3.1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强队伍建设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更新人才观念,牢固树立“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思想和“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拥有了人才就拥有了发展的资本”的理念[4],把人才作为单位的一项无形资产和发展的资本,把管理的视角由工作转向人与工作并重。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建设适合当地的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社,将合作社与当地的农业院校联系到一起,实现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主体多样性、创新科学化、技术应用化等,农业院校定期对站点的人员开展专业知识讲解交流,农业合作社成为高效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检验的第一站,将合作社人才的引进与高效毕业生的实习相结合,新毕业大学生一律安排专人指导培养,通过“传、帮、带”和“压担子”锻炼,加快了年轻科技人员成长的速度。不仅如此,还可以建立跨县、跨省、跨地区的基层农业科技总站,将不同地区的农业科技成果汇总后,相互交流学习,定期开展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头脑风暴,搭建各地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学习锻炼的平台。

3.2坚持以人为本,优化人才环境

一方面,构建有利于人才施展才华的工作环境。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有当最底层的需求得到满足时,需求才会上升,最后达到自我实现。完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基本工作设备,淘汰陈旧的设备的同时,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将农业科技创新人员实际工作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工作场所方面,实际考察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工作场所,依据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工作场所建造一些平时的健身设备等,充分贯彻以人为本。另一方面,构建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文化和生活环境。通过创新文化建设、科技论坛、大力宣传报道创新业绩、学术研讨等形式,激发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定期举办各类竞赛,开展与其他单位的联谊活动,逐渐消除农业科技人才的封闭趋势,促进人才健康成长。改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有利于激发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归属感和工作热情,这直接影响到基层农业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

3.3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创造活力

坚持竞聘上岗,提升工作效能。牢固树立“知人善任、人岗相适、量才使用”的用人观念,全面推行科技人员全员聘任制度,实现双向选择和优化组合,使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工作效能得到大幅提升,做到用当其时、各展所长。坚持岗位管理,优化人才配置。按照事业单位事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完成科学设岗定责,实行岗位管理,进一步优化对人才资源的配置。坚持目标管理,挖掘创造潜能。根据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工勤管理岗位分类,确定年度工作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严格量化考核考评制度。同时,为创新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把农业科技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的比重。

作者:谢彦彦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树海,焦惠生.适应21世纪农业发展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农业科技管理,1999(10):39-41.

[2]薛金锋,李国杰,丹,等.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与培育.高等农业教育,2013(12):117-120.

人才培养建议篇5

具体教学、教材改革如下:

1、工业类教材:要以现代化、科学化为教材,同时收集国内外先进工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科技资料为主题,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们收看当今前沿科技知识。探讨各种机械化、数字化、声、光、电、磁、各种纳米材料的生产与制造等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以工业、农业、囯防、医疗、生物、海洋、海陆空交通工具、环境与能源、天文与地理等为目标。以各种形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大胆去设想、构思,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尖端产品来。

2、农业类教材:要以科学化、现代化、以当前国内外的先进科学技术为辅导,引导学生如何探讨未来农业在声光电滋、向空中楼层式无土栽培、太空育种、在高温、低温、无光的条件下生长与高产等为教材。为将来地球气候变化及进入太空而准备。

3、国防类教材:要以现代化、科学化、尖端化为教材。大量吸收各国先进军事武器的制造技术资料作为学生学习、探索对抗及消灭这些武器。并引导学生们去探讨发明光速武器,将核物质、高爆物质、高能电磁脉冲、次声波、生化物质、改变气象、改变地球磁场运转(吸收或消除从南极至北极之间的一段电子层)等为一体。光速武器最大优点,速度快、精确度高、杀伤力大、体积小、重量轻、能消灭敌太空飞船、卫星、航空母舰、敌军事重地、敌首脑机关等,并无法拦截的武器,不须庞大的基地,可装备于单兵作战。

4、医学类教材:以现代化、科学化吸收当前世界各国的先进医疗技术资料为辅导,培养学生们对医学、医药的认识,探讨各种金属元素,成为一种治病救人的特效药,学习未来医学、医药与声光电磁等方面的研究创新,如何研发人工器官、人造眼球、人造大脑软件、人造神经的制造与应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尖端医学人才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5、环保与能源类教材:要以科学化、现代化、合理开采等,引导学生们去认识、探讨、多研发、多创新来为国家、为人民多创收。尽量少以矿产、土地为盈利,不可再生能源是有限的。只有多创新、多发明才是取之不尽的财富。

6、天文与地理类教材:以科学化、现代化为主题,让学生们去学习、研究、探索地理及天文气象的奧秘,造福于人民。

7、动物、生物与植物类教材:要以科学化、现代化为手段,引导学生们去认识他们的生活习性及生长规律,利用杂交多元化、基因重组、太空育种技术等,从而达到优良高产化。

8、科学书籍类教材:大量吸收当前国内外的各种科技信息资料、各种专利发明技术资料、百科全书等为学生学习,怎样在各领域进一步创新。以上八条为初步教材内容,但以后学生们所学的教材内容必须要随着科学枝术发展而及时改变教材内容,因为科技是在不断的发展创新,所以千万不要一本教材使用多年。

9、轻松做好数理化题,将数学、物理、化学的所有公式制成软件安装到手机中,如要计算物理题时,输入时间、距离的数据后便知道速度是多少了。不要把学生们的大好时光整天用在计算上,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科技创新上。

10、轻松学外语不再是难题,开发中文语音文字,对世界各国的语音文字相互识别软件,安装到手机中供学生们及全国人民直接进行对话使用。再也不需要毎天背各种单词了,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科技创新上。

11、对有所创新发明的学生,一定要给予现金奖励。对有重大发明人,国家应给予重大现金奖励。以之鼓励千千万万的学生投入到创新发明洪流中来,要想富、创新发明是取之不尽的大金库。

12、专利申办要改革:现专利审批过于复杂化,一般需要2一3年时间,甚至更长时间,他掌握着一个国家科技快速发展的命运,这样的专利审批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快速发展进程。同时也严重伤害了一个热爱创新发明人的信心。人人都说发明难,可是在申办专利证时比发明更难。其实申办一个专利证书,只不过是为了得到国家法律保护而已。一个专利产品好不好,关键是看他对国家和人民是不是有利的、有用的东西。只要是有利的、有用的,在当前是属于先进的创新发明产品,就是一个好专利,就应该无条件的得到及时批复。

建议改革如下:

(1)、在北京建立一个专利数据库,由各省、市级法院设点直接登记申办,并将专利资料(说明书及相关图纸即可)电传北京数据厍中分类、整理存挡,可在1一2个工作日內即可完成批复,让我国专利核心技术快速占领国内、国际市场,给我国科技带来更大、更多的经济效益。

(2)、希望在申批专利时国家应实行全免费,因为大多数搞发明的人经济都十分困难,都用在搞发明上了。敬希国家给予支持、帮助,但其最终受益者还是国家和人民。【我有个发明专利“重型车辆超限超载自动控制器”大大保护了各级公路(路面、路基、桥梁、函洞)等的使用寿命年限及减少了因超重引发的交通事故。上网即可查到,于2008年11月12日申请的专利,到现在还没有得到专利证书,专利审查员不认技术,只讲条款,令天来个审查员叫你修改这里后交过去,明天又换一个审查员说那里又不合符所谓的专利法几条几款为由,来回4年多了,现在我的第二代控制器都完成了,这样的落后办事效率实在太差了,严重致约了我国科技快速发展进程,为了祖国的强大和未来,希党中央国务院能急时得到改革】。

人才培养建议篇6

人才的培养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对于处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中国企业特别是服装辅料销售公司来说,对市场营销人才的再培养更显重要。很多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因为高校培养的市场营销人才不符合企业的现实需要,企业自身培养又缺少可借鉴的实例,所以总体的效果并不明显。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对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提供一些见解以及相关的建议。

1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的背景

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高校培养的市场营销人才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探讨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我国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的背景,以便更深入地分析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下面,笔者从两个方面来谈谈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的背景。

1.1高校毕业的市场营销人才

我国高校毕业的市场营销人才普遍存在着数量上的不足以及高校课程设置与企业实践脱轨的现象。我国高校毕业的市场营销人才相对于其他专业的人才来说较少,无法满足企业对高学历、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此外,有些高校即使设置了市场营销专业,但教学与培养与企业需要的营销人才出现严重的脱轨现象,很多的高校市场营销人才毕业之后,很难胜任企业的相关市场营销工作,尤其是经营服装辅料的销售公司。因此,加强企业市场营销人才的再培养对于销售公司来说非常关键。

1.2企业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

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现今的企业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要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和可贵的敬业精神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最为关键的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但是目前很多的市场营销人才并不具备以上这些品质,尤其是服装辅料销售公司,它对营销人才的这些品质要求更加严格。基于企业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的现状可知,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进行再培养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很重要。

2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模式的分析

上文介绍了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的背景,接下来,笔者将从两个方面分析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的模式及效果评估,以便更深一步地了解企业市场营销人才的再培养机制。

2.1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的模式分析

企业市场营销要想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就要制订一系列的人才再培养方案,然后形成一定的模式,经过不断创新改进之后,利用成熟的模式对企业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人才的再培养。接下来,笔者就从以下两种形式分析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的模式。

第一种是高校与企业通力合作,在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培养市场营销人才的合作机制。一是鼓励高校设置市场营销专业,这样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高校在对市场营销进行专业设置时,要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多设置一些实践的课程,不能只是理论的灌输,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二是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增加高校学生实践的机会。这对于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来说,是效果最好也是最容易实施的一种模式。

第二种是企业设立企业学院,着力培养市场营销人才。只有企业才知道自身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点,也具有一定的培养符合自身价值观和专业技能的市场营销人才的能力。比如,服装辅料销售公司就具备专业的服装辅料知识和较好的市场营销实践经验,这些恰恰是高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所缺少的。因此,企业自身建立规范的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机制,也是一种好的模式。

2.2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模式的效果评估

对以上两种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模式进行效果评估,我们发现这两种模式对培养企业的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服装辅料销售公司为例,高校在课程设计上进行改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缓解了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企业与相关高校合作,提前引导高校人才到公司实习,增加市场营销人才与公司需求人才的匹配度,这样不仅节省了服装辅料公司聘用人才的成本,相关人才也拥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

此外,企业从自身的需求出发,从市场开发的要求出发,建立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机制,让市场营销人员“干中学、学中干”,同时,贴近实际需求的系统组织的培养课程也可以快速提升市场营销人才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满足企业对于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

3关于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的建议

上文分析了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的模式以及效果,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对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人才再培养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合理有效的培养模式,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针对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具体应该怎么组织实施呢?结合以上分析,笔者试着提供一些关于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的建议。

3.1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的原则

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最应该遵循的原则:注重实战,以提升企业市场销售人才为目标。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不能流于形式,在培养的过程中,要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切实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培养,例如服装辅料销售公司,主要针对服装辅料的专业知识和销售能力进行培养,在培养之后还要通过组织实战销售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这样,服装辅料销售公司真正具有一批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人才。

3.2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的探索

只有将企业营销人才再培养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发挥人才再培养的作用。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的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注重高层次营销人才培养。从我国不少企业的现状来看,还十分缺乏懂得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和技巧的高级复合型营销人才。不少市场营销人才懂业务却不精通管理,懂企业内部管理却不懂企业外部管理,不懂企业整体形象的塑造,不懂市场开发的整体策划。结果市场销售各自为阵,各显神通,使企业形象显得零乱,企业营销策略不配套,甚至互相冲突,力量互相抵消;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大市场,显得无力竞争,束手无策,满足不了大商业、大流通的需要。可见,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还必须有一批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营销人才。

(2)加大对企业自主培养市场营销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企业作为市场营销人才的使用者,也是市场营销人才的培育者,一些大型销售公司有必要也有能力对市场营销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一些中小型的销售公司的市场营销人才的再培养,行业协会和政府主管部门有必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市场营销人才再培养机制,推动企业市场营销人才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好的业绩,促使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建议篇7

关键词: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建议

这几年,在教育部领导的正确指引下,通过全国本科院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各个院校的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日趋合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更加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了初步成效,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1、关于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本科院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教学管理工作:健全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目标;完善本科教学管理科学化体系,提升本科教学管理工作水平;提高本科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加强本科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的管理工作,改革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以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准,全面提升本科教学管理的层次。

1.1本科院校的办学规模

考虑到近年本科院校人均培养成本大约在12000元~15000元之间以及各个院校的师资队伍和现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本科院校在校生的数量应大体控制在2万人左右,个别规模较大以及师资队伍较强的本科院校,本科在校生的数量应大体控制在3万人左右。这样,既能维持本科院校的正常运营,又能较好地提高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

1.2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本科院校应根据教育部出台的本科专业目录,全面优化学科和专业的布局,完善传统专业、增强优势专业、突出特色专业。在经过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适当增设就业前景良好的新专业,对部分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传统学科以及过时陈旧的传统专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整合,适当增加热门专业。此外,从现有的本科专业中,筛选出就业相对比较容易的若干专业进行重点扶持,创建本科院校自身的品牌专业以及特色专业,使它们成为各个本科院校亮丽的名片。

1.3本科院校的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实现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工程,是各项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重点。本科院校应经常修订和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与时俱进的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建设体系,创建特色课程。以此为基础,创建省级精品课、国家精品课。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适当创建一些符合本科院校自身的双语教学课。

1.4本科院校的评估标准

近年来,教育部批准了很多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一些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出现盲目性、攀比性等问题,特别是专科院校长期形成的办学模式,使其在各个方面无法适应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因此,本科院校要继续完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合理规范课堂教学、课程考核、实践教学、毕业论文各个教学环节,全面推进网上评教,加强领导评教、专家评教、教师相互听课,检查教案、检查试卷等相关工作。

1.5本科院校的团队建设

本科院校团队建设中通常存在的一些问题:重申报,轻建设,评选标准不够合理,缺乏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团队成员协作意识不强。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建设有利于团队建设的制度环境,遴选德才兼备的教学带头人,明确团队建设的目标与任务,构建有利于团队合作的评价机制。此外,要借助团队集体的力量,指引青年教师,推出一批教学改革成果,培育一批教学骨干,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向部级教学团队和省级教学团队冲刺。

1.6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

加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建设工作,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推广网络教学,普及多媒体教学,推动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逐步推进产学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

1.7本科院校的就业与创业

提高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是确保本科院校能否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在本科生毕业前,开设一些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的主题讲座,为大学生即将面临的就业问题以及创业问题,提供支持和服务。

2、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建议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对本科人才的需要,为了机动灵活地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地发展与变革,创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尽快建成深受社会好评的合格本科院校。

2.1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树立人才培养工作在本科教学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善教学质量,积极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人才。依照质量兴校、人才立校的办学思想,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把他们的成功经验,充实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管理过程中,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2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入研究教改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尽量体现个性培养、特色教育,把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生态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学科交叉、文理融合的培养体系。鼓励探索和试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综合素质。

2.3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提高就业率的战略需要,根据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遵循重点突出、兼顾一般的原则,培养能吃苦、肯适应、能创造、乐奉献的应用型人才。

2.4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后盾

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人才培养的坚强后盾,严格执行教学规范,加强教学环节的有机管理,鼓励教师启发式、讨论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鼓励教研活动的各种新模式,推进教研活动的制度化和经常化。此外,为了扩大本科生的视野,积极开展各种主题的教学讲座,邀请知名学者和教学名师作报告,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和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更新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只有教学工作的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之后,人才培养的目标才能脚踏实地的实现。

2.5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

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学评教”等评价机制的作用,改进学院的教学评估标准,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加强对专业水平、课程质量的评估,加强学生对教学工作的反馈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2.6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资源

把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课程资源、提升课程质量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依照本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新开一批特色鲜明的课程。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模块和课程库,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突破跨专业选课的障碍,拓宽学生选课的范围,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自我创造有利条件。

2.7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改革。

建立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改变陈旧的课程设置状况,避免课程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课程。要优化课程结构,让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学科交叉与文理融合的课程体系。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关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减少课堂学时,加强课外指导,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适当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8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实践环节。

实践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补充和拓展,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本科院校实验室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技能训练,适当增加实践的比例。实践安排应详细与充实,并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以及创业教育,启动本科院校与科研院所、对口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努力开拓产学研结合的渠道,积极推进校内外的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开辟本科学生实践锻炼与服务社会的新渠道,丰富实践教学的方式和途径。

结语

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在本科院校的日常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各个部门的教学管理工作都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默契配合,协调发展,真正落实“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目标。

人才培养建议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

随着电子商务的开展,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从而推动了各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由于电子商务是多学科的交叉,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供应链管理等诸多学科,同时,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内容随着电子商务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些都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要求,本文着重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探讨目前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1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的主要特点和难点

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经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法律等相关学科的内容于一体,知识涉及面广,强调在实践中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特点和难点:

1.1应用领域较广,技术发展迅速,对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要求较高

电子商务相关技术和应用发展迅速,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新的技术和知识,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要求更快的更新教学内容。

1.2基础理论涉及面大,涵盖理、工和管等学科,学生学习难度较大

电子商务专业通常是开设在管理学科中,课程大纲中数学的比重小于工科的学生,专业基础课中有很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课程,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课程相对较少而且课时量有限,使得很多管理类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软件设计和互联网应用时,感觉技术能力不足。

1.3电子商务需要很强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有大量的实践学习机会

无论是在网络技术应用方面,还是商务活动方面电子商务教学都需要给学生大量的实践机会,通过实践了解网站建设中的问题、电子支付安全保证方式、电子商务虚拟活动如何与物流相对接等,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能发现理论教学中知识的不足。

2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从教方面来看,主要涉及教师、课程设置、试验或实践条件等方面的问题:

2.1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影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学科,许多教师都不是这个专业毕业,有些是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老师,有些是管理专业的老师。由于横跨了管、工两个学科,造成一方面工科的老师在讲信息技术的时候只能从纯理论的角度讲解,而不能从如何应用该技术的角度讲授,教学内容显得枯燥、难懂;另一方面管理类的老师只是能讲授一些商务、管理方面概念,不能将信息技术如何应用于商务、管理活动以及信息技术新的发展方向等知识讲授给学生。这两方面的老师都不能从电子商务专业整体的、系统的高度传授知识。

2.2课程设置涵盖工、管、经等学科,重点不突出且深度不够从课程设置情况看,电子商务作为新兴学科,既有电子通信专业的微机原理、网页制作、C++等课程,也有经管类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课程,还有诸如网上支付与安全、网络营销等技术与管理交叉课程。这些课程表面上看覆盖了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要求,但课时安排较少,很多技术课程仅仅介绍了一些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并且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如网上支付与安全,要求学生要有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基础、网络安全技术基础和电子支付技术基础,但管理类学生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当老师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许多学生只能知道一些概念,对于支付技术和安全技术则很难掌握。

2.3试验或实践条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理论和实践脱离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和电子通信技术提升商务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许多技术都需要通过试验和实践才能掌握,仅仅理论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明白,但目前许多与教学配套的软件很少,许多技术已经应用到实践中,但却没有人开发相应的教学软件,而且许多电子商务类的公司受规模和条件的限制也不愿意接受学生的实习。

3改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建议

3.1增强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

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首先要复合型的教师队伍,师资质量的提高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一方面,加强师资培训,组织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进修等;另一方面,促使专业教师参与电子商务实践工作,如与企业合作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等,使教师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中获得提高。

3.2教与学方面的建议

从教与学的关系上看,教应该占主导的地位,要改善电子商务教学效果,老师应该起到主要的作用,通过各个阶段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明白自己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该专业的发展趋势。新晨

3.3在课程设置方面,尽可能设置宽泛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选择课程

由于电子商务涉及面广,包含工、理、管等学科,在大学期间完全掌握所有的知识,不太现实。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应尽可能有宽泛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选择。

3.4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增加与电子商务公司的交流

与开展电子商务的公司合作,一方面请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人士来校为学生介绍他们开展电子商务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让学生到电子商务公司进行实习活动,了解电子商务最新的发展动态以及自己知识和技能的欠缺之处。

4结论

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应通过加强教师的指导、根据学生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课程设置等措施,提高高等学校电子商务教学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建议篇9

以杨进为组长的课题组在《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是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我国制造业要想逐步缩小与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差距,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提高劳动者素质,从根本上使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得以提高,这就对制造业领域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制造业领域职业教育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政府投入不足,缺乏科学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2.以校企合作为特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制尚未健全,缺乏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效手段。3.制造业专业难以吸引优秀生源报考。4.缺乏科学的专业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专业设置与制造业发展不适应。5.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成效不显著,毕业生职业能力难以满足企业需要。6.职业培训体系尚未健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发展难以保证。课题组认为,要有效落实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多项政策和措施,促进制造业领域职业教育发展,形成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还有必要进一步确立适应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发展途径。(一)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制造业人力资源建设。1.转变观念,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2.统筹规划,加强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与协调。3.增加投入,建立公平合理的投入和收费机制。4.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创新。5.加强管理,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6.健全机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二)职业院校应当加强能力建设,更加主动地适应制造业的发展。1.建立学习型职业院校,促进院校的能力建设。2.优化专业设置,加强课程建设。3.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组织形式。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职业指导。5.引入过程控制理念,建立教育教学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6.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开发高水平的实训项目。(三)企业应转变观念,树立长远发展意识,主动参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1.企业应当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长远发展意识,重视并主动参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2.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优化技能型人才成长的企业环境,保障员工的终身发展。3.加强职工培训工作,建立企业的终身学习体系。

职业教育中学习心理规律的应用偏差

姚梅林等在《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学习心理规律的应用方面存在偏差,具体表现为:调动学习动机时,未能充分利用多种适宜的动机源,且有急功近利倾向;培训职业技能时,重外显操作技能,轻内隐心智培养和心理调控方法的有效使用;在迁移能力培养方面,对迁移能力形成的机制缺乏准确认识与把握,回避远迁移。作者指出,避免误用学习的心理规律,力求协调好外显经验与内隐经验、专项技能与综合素质、个体与共同体、课堂环境与实训环境、短近成效与长远成效等之间的交互关系,无疑是从根本上提升职业教育的水平与成效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于高职院校评估工作的思考

闵建杰在《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评估是促进高职高专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开展以来,在促进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一)评估承载的负载过重。从政府到学校都对评估寄予过高的希望,给予了评估过多的负担。从政府来讲,希望评估成为管理学校的主要手段,并希望通过评估将学校引向高水平发展。学校希望通过评估,哪怕是仅仅办学几年也力求达到优秀水平。从实际效果看,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遴选功能仍然摆在了第一位。(二)评估的指标体系不完善。第一,脱离了高职发展的实际需要,模仿本科评估。第二,评估指标偏重于学校的硬件建设。第三,评估指标忽视了高职教育区域和行业等多方面的差异性。第四,指标体系的逻辑结构不严谨。第五,一些关键指标没有科学地设定。(三)社会评价体系不完善。第一,社会对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不完善。第二,评估的主体单一。第三,评估工作模式繁琐,容易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为此,作者提出如下建议:(一)完善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模式。对高职院校的评估应该坚决地摈弃“应试――遴选”评估模式,真正贯彻“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方针。具体地讲,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第一,高职高专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需要建设,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优秀学校。第二,高职高专是大众化高等教育,是普及提高,不在于选优秀。第三,不同地区巨大的差异,政府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在于发现不足,帮助落后地区发展高职教育,使高职院校实现均衡发展,尽可能地实现教育公平,变要我评为我要评。第四,高等职业教育的行业差异性大于普通本科教育,不同行业背景和特征的高职院校,以及不同地区背景的高职院校,难以用统一的尺子来遴选,不能用单一性的评估来扼杀各高职院校的办学个性和特色。(二)评估指标设计的思路。第一,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要从高职教育的实际出发,体现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色。第二,要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性评估。第三,高职高专评估要强调产学研结合、双师素质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专业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职业能力训练、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第四,高职院校要强调办学效益和办学成本的评估。学校要考虑对社会的贡献,评估要考虑成本效益。(三)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构建指标体系。第一层次,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第二层次,专业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第三层次,人才培养的效果评价。(四)完善高职教育社会评价系统。

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若干教学模式研究

王文槿等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19期撰文指出,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不仅涉及课堂教学模式,而且更多地涉及课堂内外结合的教学和培训模式,甚至校内外结合的教学和培训模式。作者在概述项目教学、综合实训、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为了使中等职业学校普遍推广国际、国内先进的教学模式,现阶段存在以下困难:第一,一些教学模式需要学校之外的企业、政府协同实施,在中外合作项目中这是容易实现的,项目关闭后就比较困难了。第二,开发项目教学、综合实训的能力本位模块式课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一般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没有足够的力量开发。第三,这些模式的应用,不仅需要教师理解、会用,而且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资源、设计和组织教学。第四,现阶段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体系多是基于投入而不是基于产出的,缺乏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参与。基于此,作者建议:(1)在职业学校中应当大力提倡使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并针对这些模式的要求开展校长和师资培训,最好在培训中直接使用这些模式。(2)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应当走能力本位、项目引领、模块式课程开发路线,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并且建立推广机制,借助行政力量充分利用已经开发好的这类课程。(3)鼓励、支持职业学校针对先进的教学模式开展设施建设,为教学改革奠定基础。(4)总结、推广先进教学模式应用的试点经验,并大力推广。(5)建立有利于推广新的教学模式的评估体系,新的评估体系应当尝试改变基于投入(教学资源)的评价指标为基于产出(学生的成就)和用人单位参与的评价指标。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匡瑛在《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为了理清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要模式以便于比较,试选取两个维度来归纳和整理世界各国及地区的职教集团化办学的主要模式:1)主导实体,即该模式中哪个主体是起主导作用的;2)联盟的实体构成,职教集团是由哪些实体组成的。作者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荷兰、印度及中国台湾地区二战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梳理,可得如下结果。一、政府主导型。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政府型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数量上是最多的,在模式上也是最丰富的,它涉及到校际间的联盟,如美国的技术准备计划;校企间的联盟,如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培训制度;多种综合联盟的形式,典型的如日本模式的双元制。总体而言,政府主导型的职教集团化办学主要针对当时该国或地区所遇到的相关教育和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主要是通过特定人才培养的计划或方案来解决或缓解这些问题。该类模式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典型的集团联盟。(一)以横向贯通和纵向衔接为核心目的的校际联盟。(二)以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知能结构为核心目的的校企联盟。(三)以增强综合实力为核心目的的区域联盟。二、院校主导型。这类模式在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占有一定比例。该模式中院校具有相当的实力,其选择的联盟对象包括不同类型的院校、不同层次的院校以及企业和行业。该模式按照联盟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一)以构建学制上的立交桥为目的的衔接式联盟。(二)以技术上的合力开发为目的的研发式联盟。(三)以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为目的的补充式联盟。三、企业/行业主导型。这类模式是以企业或行业的需求为核心的集团化办学,其目的是培养企业或行业所需要的相关职业人才或技术人才。该模式兼具教育和培训的双重功能,同时面向职前和职后人员。按照办学目的和机构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一)以服务地区经济为核心目的的教育机构。(二)以提供行业人力资源为核心目的的培训机构。(三)以提供行业人力资源为核心目的的培训机构。(四)以拓展品牌影响力为核心目的的连锁化办学机构。四、自愿联盟型。这类模式一般来说合作差异性较大。其合作方式包括院校之间的合作、校企之间的合作,其中典型的案例是英国的继续教育机构(主要是第三级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与高等教育机构(大学、原多科技术学院以及高等教育学院等)之间的合作,在机构数量上有着多种组合,以一所大学和多所继续教育学院构成一个职业教育集团居多,这种合作完全出于“自愿”,政策扶植仅表现为用教育基金的方式投入,而对于具体操作层面没有规定,给予双方足够的“自由度”。五、中介主导型。这类模式在世界职教集团化办学中并不多见,但确实是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的一类模式。其中典型的是美国的高级技术教育计划(ate)。作者最后指出了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规律和原则:1)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重头戏是政府主导型模式;2)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要联盟方式是校际和校企联盟;3)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主要是通过契约来联结的;4)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跨度大,包括跨教育类型、跨教育层次和跨行业;5)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合作结合点主要是以专业为纽带。

人才培养建议篇10

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优先发展教育已成为举国共识。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了职业教育的“现代”属性,赋予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以新的方向。[1]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必须从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加以革新,从而适应新发展格局所提出的改革要求。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有必要适时调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夯实根基:强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能力

高职教育的基本宗旨在于,为社会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换言之,从高职院校走出去的学生必须能够在基层岗位和工作现场“做实事”、“干实务”,彰显自身技能的实践性、实用性、对应性。[2]考虑到现代职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多元性、层次性,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能力应予以进一步巩固与强化,达到先“固本清源”,再“开枝散叶”的效果,避免以偏概全、顾此失彼。一般而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础性能力如下。

(一)职业通用能力

指在校大学生和未来的旅游从业者均应掌握的基本能力。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文案写作能力、自我学习与知识技能更新能力、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承担职业通用能力培养任务的主要课程包括信息应用技术基础、旅游概论、旅游地理、导游基础知识、经济应用文写作、英语口语与听力、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等。

(二)职业专项能力

它指的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必须掌握的旅游企业工作的专业技能。具体而言,职业专项能力包括娴熟的岗位服务技能技巧(如导游带团技能、景点讲解能力、景区服务和管理能力、酒店服务能力以及工作计划的制定能力、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岗位督导工作能力、自我和员工的激励能力、资源的协调能力、客户管理能力、外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承担职业专项能力培养任务的主要课程包括导游业务、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与法规、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景区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公共关系、现代酒店管理、会展事务管理、旅游策划实务、会计实务、民俗旅游、旅游专业英语等。

(三)社会适应能力

该能力指旅游管理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发展能力,具体包括强烈的旅游行业职业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该能力还涵盖了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承担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任务的主要课程包括旅游文化学、美学、口才学、心理学、社交礼仪等。

上述能力的具备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内在质量能否达标,并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基本能力体系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但不能随意动摇,而应予以坚持、巩固。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清理、创新,避免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敢于淘汰某些与时代需求存在明显脱节的知识构成或理论成分,确保该体系自身在知识结构、知识内涵上的先进性、时代性。

二、强化辅翼:注重旅游管理专业

人才能力的拓展

立足于坚实的基本能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心应落在专业能力的增长(拓展)上。[3]“拓展”能力就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有效使用基本能力,进而对其进行“增值”的能力。这一能力由下面几项分属能力构成。

(一)技能融通能力

指对具体而微的知识、技能做有力的、灵活的综合、集成和自我转换,根据实际工作的开展情况做出积极反应的能力。换言之,技能融通能力就是技能“内化”、为我所用的能力。当下,各个行业对从业者的技能融通能力都提出了颇高的要求。“一专多能”不仅是字面上的提法,更是工作中的要件。以单个导游员为例,他(或她)所担负的任务并非单一的景区讲解或景区服务,而是相比之下更为庞杂的旅游现场接待、旅游资源调配,甚至包括旅行社基层行政管理等事务,这无疑对其口头表达能力、策划与组织能力、办公软件使用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细部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有鉴于此,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积极调动已有能力,形成新的能力乃是题中应有之义。

(二)知识转化能力

指对在校期间获得的各种知识加以转化,将它们提炼、萃取后变成较为出色的实际操作与实践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的实现,离不开三大要素:一是学生自身的危机意识与求知意识,或者说,对从事旅游管理职业的天然敏感和满足敏感所需的知识(技能)获取冲动。在危机意识的刺激下,学生会拥有时不我待、自我上进的动力。同理,在求知意识的作用下,学生乐于、急于获得新知,对崭新的外部信息保持足够持久的关注力;二是培养方建造的转化机制。就本省内多数高职院校而论,知识转化机制主要由实习实训平台、校企互动合作构成(应承认的是,和职业教育相对发达省份(苏、浙、闵、粤等)的高职院校同类机制相比,该机制在构成主体数量、转化效率这两大指标上明显落后,其症结在于本身的职教集团化办学程度偏低,继而在某种意义上阻滞了转化机制的优化过程);三是培养方委托特定的培养者(教师、兼职专家等)对受培养者的系统培育。包括课堂教学、旅游企业内的流程熟悉、案例参与、实地上岗、分阶段实践目标达成及效果评估等。

(三)创业(创新)能力

指在技能融通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的基础上,深化个人素质,使自己具有独力的业务处理能力或自主运行相关经济实体的能力。用新近流行的方法来表述,那就是少数素质超群、能力卓越的学生在适当的时机,把握机遇,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自己为自己打工”的同时为社会做贡献。

三、芹献之论:提升旅游管理专业

人才能力培养质量的相关建议

(一)打造专业实训的动态管理体系

2000以来,安徽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加大了实训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并将其主要分为(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导游业务专业技能实训、旅游企业管理实习、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等模块。实训环节的开设、实训内容的设置必须紧密围绕前述能力体系的建设来进行。就实训管理体系建设而言,打造动态的实训反馈机制势在必行。

实训反馈机制建设的核心内容分为实训稳定程度评估及实习者与相关流程耦合度评估。实训稳定程度评估考评的指数有三:一是旅游管理专业参与实训的忠实程度,考察内容包含旅游管理专业派出受训学生的总体质量、专业师资配合实训的力度(频次)、受训双方在合作关系上的良好程度;二是实训单位(如合作企业)对受训者的接收力度(含接收人数、安置岗位的重要程度、分配给受训者的企业资源总量);三是实训程序的完整度,考察的是实训全程发生故障、障碍的几率及排除障碍所采用的方法和损益度;实习者与相关流程的耦合度考评的是受训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所属专门岗位上相较此前的在岗人员梯队当中所处的层次,尤其是学生在各个受训阶段的综合能力递增(减)情势,继而立体化地反映该受训者的能力发展轨迹。综言之,实训反馈机制带有鲜明的多维、动态特征,相较其它机制,最能描摹、检测出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本体当中最生动、活跃的活力因子,故而它的建设价值不言自明。应注意的是,实训反馈机制建设要坚持常态化、动态化。为此,实训的委托――承接双方都应及时对受训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督查与关注,凭借情况通报、数据共享、双边协商、教师驻点等途径,切实履行实训宗旨。

(二)妥善利用职业技能竞赛平台,以赛促学

可以说,通过举办技能大赛,既有利于把多年来学校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经验和做法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又利于检验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与技能水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测评离不开职业技能竞赛平台功用的发挥。[4]由此,妥善利用职业技能竞赛平台显得颇为必要。但不应讳言的是,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参与难免有精英化之弊。为了兴利除弊,旅游管理专业应侧重于参赛高级别大赛的后备选手的“普选”,把突击式的选拔改造成日常式的、观测式的轮训,实实在在地扩大竞赛的参与面,多组织专业基础层面上的常规赛、校内赛、年级赛,缩短比赛周期,增大比赛的竞赛度,佐以面向全体专业学生的竞赛辅导和形式多样的才艺展示,藉此尽量唤起绝大多数学生搞好专业学习及自我提升的积极性、自觉性。

(三)以专业为基点,建立多向、复合的经验交流平台

经验进步的根源在于兼容并包的交流。旅馆专业的实操性远远大于理论性。单就导游一门学问来讲,闭门造车的结果注定是“出门不合辙”。在很多时候,课堂培养的往往是应试的高手,而他们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不啻千里。真实环境对从业者的磨合与砥砺才是造就英才的熔炉。然而,横贯在广大在读学生面前的难题――时间差,总是会使他们手足无措、无从下手。“老人”(有常年从业经历,经验丰富的职业人士)带“新人”(准备进入旅游管理职场的各年级学生)似乎因象牙塔围墙的阻隔而丧失了应有的效能。这便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者设置了一个刻不容缓的待决任务:“破墙”,推倒拦在校外“老人”和校内“新人”之间的通讯屏障。为此,除了必要的媒介手段(各类网络交互平台)之外,沟通效果较好的校外专家座谈会、优秀毕业生返校座谈(演讲)会、专业课师生交流会等等,都可以予以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