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实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36:16

经济学的实践篇1

――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谈中国经济

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公布人类发展报告和世界发展指标说,中国成为全球消除贫困的成功“范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GDp增长了5倍,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数亿。“十五”前4年,中国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50万人。

国际舆论认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解决了如此多人口的贫困问题,本身就是对世界减贫事业的重大贡献。”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消除贫困面临的挑战仍很严峻,做好“穷人经济学”这篇文章任重道远。

效应:世界瞩目中国“穷人经济学”实践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穷人的经济学》写道:“一个社会的消费者中穷人太多、富人太富,迟早要出问题。”正是带着深深的忧患意识,国务院总理在今年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说:“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因为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

2005年4月7日,这是全球扶贫事业中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日子。世界粮食计划署向中国提供的最后一批小麦运抵深圳港。它标志着接受外国粮食援助25年后,中国正由粮食受援国变为粮食援助国。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人布朗还发出“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处说,停止对华粮食援助,是因为中国政府已经有能力消除贫困。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人口已从2.5亿人减至目前的2610万人,约占世界同期贫困人口减少总量的70%。

与之相应的是,25年来,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量20%以上来自中国。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说,目前中国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的粮食年产量从3亿吨增长至5亿吨,实现了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国以占世界不足10%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0%多人口的温饱问题。

2000年联合国通过的全球千年发展目标中的首要目标就是,到2015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把贫困人口减少一半。

有关国际组织统计,在最近5年里,全世界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有10多亿人缺乏安全饮水等基本生活条件,每天有7.5亿人挨饿。而中国在“十五”前4年,绝对贫困人口减少600万人。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近期表示:“中国在全球千年发展目标中所做的贡献,给予再高的评价也是不过分的。”

模式:政府主导下的开发式扶贫

回眸中国扶贫“大事记”,从制度层面讲,中国扶贫事业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模式――2001年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2004年和2005年两个中央一号文件,推出了一揽子减免税费、增加投入的惠农之举。

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曾业松评价说,政府主导,体现了经济学中“守夜人”的公权救济理念。

对于中国消除贫困的实践经验,刘坚将其概括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全面发展”。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开发道路。近年来,非政府组织扶贫的影响和作用也越来越大,“希望工程”“光彩事业”“智力扶贫”“巾帼扶贫”“天使工程”等各具特色的社会扶贫形式,给全社会留下深刻印象。

联合国《2005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全球有18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出现倒退,其中12个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人们发出疑问:多年来,不少国家为何始终跳不出“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的贫困陷阱?

中国的扶贫实践给出了答案。单纯给穷人“输血”是不够的,必须培育出一种自我发展能力。从经济层面讲,中国走的是一种“造血”和“输血”相辅相成、偏重“开发式扶贫”的模式。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扶贫资金由1980年的1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30亿元,累计达到1155.8亿元。从全国592个扶贫重点县来看,“十五”前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达23.9%。

挑战:消除贫困任重道远

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全国贫困发生率降低到了3%以下,但扶贫开发仍面临着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的双重压力。一方面目前还有261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人均年收入人民币668元以下,解决这部分人的问题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是近5000万刚刚脱贫的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弱,巩固温饱的难度很大。

挑战之一: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依然很大。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测算,如果按照低收入现行标准,即人均年收入低于882元(仅相当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的1/3),目前还有8517万人口也属贫困人口。若按联合国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个购买力平价美元(约折合2.5元人民币,即人均年收入约900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测算,中国贫困人口就增加到1亿人,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0%。当然,由于我国农民拥有个人承包的责任田作社会保障,贫困的概念和内涵与国外有所不同。

挑战之二:减少贫困人口的压力越来越重。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更差的地区,解决这部分贫困人口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据国务院扶贫办调查,连年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农户76%生活在山区,有46%的农户人均耕地不足1亩。目前还有7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调查还显示,我国减少贫困人口的速度明显趋缓。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370万;第二个十年年均减少620万,“十五”前4年年均减少150万。一个重要原因是,那些刚刚脱贫的家庭没有积蓄,稍有变故就容易返贫。

挑战之三:贫困群体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在贫困人口逐渐减少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目前我国贫困人口与其他人群收入的差距在迅速扩大,贫困群体的相对弱势地位更为突出。1992年贫困农民的收入上限与一般农民之比为1∶2.45,2003年为1∶4.12,2004年扩大到1∶4.39。刘坚说,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形成明显反差。要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解决温饱问题,还要让贫困群体分享社会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展望:未来发展更加注重均衡协调公平

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说,“千年目标”提出已经5年,但看看非洲,看看那些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就知道距实现这个目标还很遥远。

联合国全球“千年目标”提出,富国应将本国国民生产总值的0.7%作为官方援助提供给穷国,帮助穷国消除贫困。但实际上,在过去十几年中,富国对穷国的援助比例不升反降。不公正的全球贸易规则加剧贫富分化,某些富国一边鼓吹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一边对来自贫困国家的商品设置贸易壁垒。

中国正积极参与国际扶贫事业。目前中国正与世界粮食计划署探讨新的合作机制。中国政府已宣布,将向亚洲开发银行捐资2000万美元,设立“中国扶贫和区域合作特别基金”,用于支持亚太地区的扶贫事业和区域合作。

“十一五”将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立足于全球视野的中国扶贫开发进程将全面提速。

一些经济学家分析认为,“穷人经济学”将是“十一五”规划的理念之一。

经济学的实践篇2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体系全面、内容极其复杂的学科,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综合运用实践教学的不同方式和特色充分带动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扎实掌握这些基本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是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着力点。本文就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具体涉及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这两方面具体的改革措施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探究。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以教学大纲为总体依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论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在内容上如何改革,其具体的内容一定要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分析教学大纲的具体规定,将微观经济学的全部课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的内容,包括基本的经济常识,是用来培养学生经济观的推力;第二部分是需要掌握的内容,是学生学完微观经济学以后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知识;第三部分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将来从事经济管理工作要用到的知识。不同类型的知识点,在教学的时候采取的方法不一样,学生接受掌握的方式也会不一样。所以,教师在进行现场教学的时候要具体内容具体分析,因材施教。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在实践教学中创造模拟环境

就目前我国各高校的教材情况来看,本科阶段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以国内学者编写的为主。国内学者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很容易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西方经济学而省掉大部分典型的案例及其分析。“囚徒困境”是微观经济学中的经典案例模型,但是在具体的微观经济学软件开发的实践教学中,并没能模拟还原真实的案例场景,学生只能聆听事情的发展而不能参与其中从而深切地领悟实践的整个过程。理解这个案例可以举生活中相似的例子:对于两个想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甲和乙,如果双方就同一个项目进行竞争,那么甲和乙在处理与政府公职人员的关系上都有两个选择,a行贿或者B不行贿。学生可以现场模拟公司甲和乙进行自我选择。在实践教学中创作模拟环境,不仅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更能够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相长。

2.在实践教学中模拟公司运营,给学生创造逼真的操作环境

微观经济学的实践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应该通过自己亲身参与、独立判断来分析、处理具体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教学模拟公司运营的过程中,将侧重点放在某个市场的内部或者是公司的内部。现场模拟一个公司的完整信息出来,包括背景资料、运行要求等。学生就需要综合运用微观经济学各方面的知识进行具体的公司经营和运作。小到市场调查、目标人群、目标市场的分析,大到企业内部营销策略的制定、人力资源的管理、市场结构和绩效确定等一系列的决策性重大问题,都需要学生自己亲自动手,运用自己的知识独立完成。教师应该负责好模拟结束后对学生具体操作流程优缺点的分析评价,并给出具体的改正意见,以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提升,更好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具体知识。

3.充分依靠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优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各高校已经基本普及了多媒体教学。学校在多媒体设备的推动下,实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那么,我们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示教师教学特点的特性,在教学方法、备课方法等内容上寻求突破。互联网普及也可以成为带动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途径。邮箱、网盘等都可以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的平台,学生可以利用此途径提出相关问题,

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可以将自己整理出来的资料等放到上面供学生课下巩固具体知识,为学生授业解惑,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同时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对经济方面的基本概念、定理等扎实掌握,同时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分析现实中面临的经济问题,为学生经济学方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牢固的专业基础。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教师和广大学生共同努力,协同带动,只有这样,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具体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才会更加深刻,才能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郑健壮,王石河.微观经济学教学经验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

[2]吕文慧.浅论微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经济学的实践篇3

经济法是高等院校经管大类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如果仅讲授法律理论和法律条文,就会显得枯燥、抽象,难以理解与掌握。

传统的法学教学法,多注重法条阐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迅速发展,法律规范日益增多,法律现象日益复杂,单一的法条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阐释是远不能适应客观要求的,更何况繁多的法律规范是学生在学校阶段不可能全部掌握的,即使是掌握了现有的全部法律规范,还有一个旧法被修改,新法不断颁布的问题。如何适应客观要求,这就需要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原理,学会如何运用这些基本的概念、原理去理解法律、评价法律现象。采用案例教学法,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案例教学法为美国哈佛大学首创,该方法强调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法学知识。案例教学不仅重视人的知识,更重视人的能力,是“授之以渔”的教育方法。

笔者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一、组织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讨论或辩论

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知道很多经济案件,只不过了解得不够深入,他们希望教师能科学而有条理地对这些案件做出解析。此时,教师若在课堂上引入此类学生略知一二而又急于深知的案例去迎合学生的需求,必然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2012年经济法的课堂教学工作中,笔者从社会热点案件中,选取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ipad商标权属纠纷”让学生辩论,以便加强学生对合同法中“表见”这一法律制度的正确理解,加深对“商标权转让方,应是《商标注册证》上的商标专用权人。商标权转让,应经商标局核准后发放有关证明,并依法公告,受让人方始享有商标权。”等商标法知识的印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商事仲裁的程序与救济”这个法律知识和“合同无效”法律制度,笔者选取了价值1080亿元的“中国商标第一案”广州药业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关于王老吉商标的纠纷案组织学生讨论。在案例的讨论中,笔者作为主持人,积极引导学生发言,有效地把握课堂讨论气氛,防止讨论气氛过于激烈或者冷漠。案例涉及的问题由学生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教师则围绕题目中心给予必要的引导,以免偏离案例分析讨论的目的要求。这些典型案例的讨论或辩论不仅可以使理论讲授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抽象的法学原理,并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组织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作为一种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由于学生亲自扮演某一角色,全面介入模拟诉讼活动中,为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创造了一个“真实”的环境。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案例的选择一定要有典型性和可辩性,能有让各个角色充分发挥自己才能,施展才华的空间。这需要教师做足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否则根本达不到应有的课堂教学效果。具体而言,教师首先要精心选择教学案例。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如何让学生置身于案例之中,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案例的探讨之中。在2012年经济法的课堂教学工作中,笔者选取了全国法院2011年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之一“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与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际无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组织模拟法庭,以便学生正确掌握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商业诋毁”相关内容。2.选择角色,布置任务,分头准备。这是模拟法庭教学活动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一阶段,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分析案情(上述不正当竞争案要帮助学生确立辩论的重点:第一,腾讯和奇虎是否存在竞争关系;第二,商业诋毁的构成要件及被告是否构成商业诋毁。)制作需要的各种法律文书,熟悉相关法律条文、诉讼程序等。3.模拟法庭审判结束后,教师组织对模拟法庭审判活动进行讨论。尽量让每位学生对该案的审理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评。如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运用法律是否正确等。模拟法庭的过程能够教会学生相互沟通。同时,学生还能学会如何互相评论、批评,学会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向别人提出自己的意见,同时也学会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三、让学生自己选择和分析案例

学生对某方面的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就想跃跃欲试,展示自我。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自己选择和分析案例。讲完某一部门法,如竞争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可以布置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课后选择并分析案例。然后专门抽出一定的上课时间,让学生到台上把自己选择的案例和分析的结果公布于众,让全班学生参与讨论。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其牢固掌握相关知识,更有利于增进教学相长。该方法的运用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教学目标。

经济学的实践篇4

实践教学是一种互动式、讨论式、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形式,其主要特征是要能够把现实的经济问题要能够较好地引入课堂,与枯燥单调的理论相结合,并激发学生公开讨论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公开讨论乃至辩论,把老师的单向讲解转变为师生的双向互动。但是,现实中国际贸易的很多教师对实践法的真正内涵缺乏真正的认识和领会,而只是将实践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单证或者实务讲授,缺乏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2.1加强实践教学案例的选择并及时更新案例库通过上文叙述,我们已经大致了解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那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对实践教学案例进行选择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案例的系统性、针对性等方面,尽可能保持实践教学的丰富性。其次,教师还要选择与国际经济贸易热点问题有关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们自主进行探讨交流,以此来对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对案例库进行更新,多多采用一些研究性较高的案例,这就需要学校领导给予高度重视,加大对案例库管理系统的建设,促使国际经济贸易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学习能力。另外,教师也要尽最大限度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还可以采取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

2.2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由于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涉及的学科内容较多,学生需要学习的理论体系也相对复杂,再加之受到时间方面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章节都进行实践教学。所以,教师在对实践教学进行组织规划时,一定要充分做好前期备课工作,制定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并将教学重点以及主导思想划分出来,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其次,教师要选择出合适的实践教学案例,还要在实际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提出的疑问,尽量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案例的讨论、操作和总结环节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此外,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示,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习到过硬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3及时反馈并评价实践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要分离并科学合理地建立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做到教学目的、原则具体化为可操作性的标准或程序。合理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能帮助老师获得教学的效果,并能够及时改正以使实践教学效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另外,通过反馈的效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从而不断完善教师的实践教学。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

3明确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

实践教学,其实就是培养以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为主要代表的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与素质教育是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的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开放的空间,创造动态的场景以及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复杂社会背景,它除了是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的重要手段,能加深学生对某一门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实践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在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实际操作能力,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经济学的实践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实践成果实证

中图分类号:F0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023-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改革原有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基础上,在吸收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中的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世界受金融危机冲击下的近三年来,中国经济仍然保持9%以上的增长速度,出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这种模式的理论框架,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即中国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必然产物,其核心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并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将指导新的改革实践,而实践的结果,要么是成功的,要么是失败的。中国的改革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仍然使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的成功魅力,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加以证实。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保持了高速的年均增长速度,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主要表现在,中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按照国际通行的衡量标准,我们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一经济指标的实际变化来证实我国经济增长出现的惊人成绩。在表1中,列出了从1978年到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实际变化,证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经济学理论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见表1)。

1.从表1中,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从1978年到2011年,我国GDp和人均GDp的增长每年都呈上升趋势,中国GDp总量从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达到了2011年的471564亿元,年均增长了377.54%。可见,我国财富的增加是异常惊人的。从我国经济增长的三个十年来看,头两个十年经济增长都在30%以上。第一个十年,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1989年的16992.3亿元,年均增长了33.29%;第二个十年,经济总量从1989年的16992.3亿元,增长到1998年的84402.3亿元,年均增长39.67%;第三个十年由于增长基数的加大,经济总量增长有所放缓,但也在25%以上。如从1998年的84402.3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0670.0亿元,年均增长25.62%;即使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的近四年,我国经济总量也从2008年的300670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71564亿元,年均增长14.21%。可见,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是持续保持高增长的,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事实上,中国经济总量在2010年就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根据日本共同社2011年2月14日报道,日本内阁府2月14日公布的2010年日本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换算成美元为54742亿美元,首次被中国赶超。后者为58786亿美元,日中相差4044亿美元”。这些事实表明,体现中国综合国力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在世界上是领先的。

2.从表1中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样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从1978年到2011年,我国人均GDp从1978年的381.2元增长到2011年的36274元,年均增长了250.46%。可见我国人均GDp的增长速度是罕见的。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每一个十年,中国人均GDp都保持了高速增长。如第一个十年,我国人均GDp从1978年的381.2元,增长到1989年的1519.0元,年均增长17.13%,第二个十年,从1989年的1519.0元,增长到1998年6796.0元,年均增长34.74%,第三个十年,从1998年的6796.0元,增长到2008年的23129.0元,年均增长24.03%;即使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8年以来的近四年,人均GDp从2008年的23129.0元,增长到2011年的36274.0元,年均增长14.21%。可见,中国人均GDp在34年的经济发展中都保持了高速增长。

经济学的实践篇6

【关键词】新闻播报;旅游经济学;教学方法

1引言

基于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培养技能强,素质高,知识牢的学生是各大转型高校的建设目标。在此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是能够为社会一线服务的应用型旅游人才。因此在转型中,旅游专业课不断增加实训、实习的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像《旅游经济学》这样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也要试图改变和调整,虽然没有实践环节,但我们可以在课堂的教学中做出改变。本文在高校转型的视角下提出了新闻播报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可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旅游时事,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新闻的理解、归纳、整合、团队合作等能力,以及用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解释旅游现象。让学生参与课堂,由被动变主动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2旅游新闻播报在《旅游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方法

《旅游经济学》是各大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必修课。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用经济学的理论和视角来解释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规律。该门课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单向的传授知识,缺少双向的沟通互动。学生缺少在分析问题、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养。形成学生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只能应试,不能应事。因此,笔者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新闻播报”的教学方法,以寻求《旅游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突破。旅游新闻播报法是让学生利用每次课的前8-10分钟(含点评时间)以团队为单位,把自制的ppt格式的旅游新闻进行演示播报。然后由老师针对新闻和旅游的相关知识做出分析和展开,用专业知识来解释新闻现象。新闻从搜集、制作、播报都是这个团队每个组员共同努力的结晶。每个人都有分工且分工明确。下面介绍该方法在课堂中引入的具体操作方法。1.1组建团队团队形成的目的在于一是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二是让学生认识到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团队齐心协作的力量却是无穷大的。团队的数量根据班级的人数和教学的周数来决定。但团队的队员数量根据实践经验一般为4-6人为最佳。因为人数太少任务完成会有困难,人数太多有的成员会分不到任务或者直接坐顺风车,得不到锻炼。团队的组建学生可以是自由组合,也可以是按照学号自然排列。1.2内容选择团队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新闻、各大报纸、旅游卫视以及国外新闻等渠道去关注并搜集近一周内的旅游业的动态、最新的旅游热点、新闻要事等有关的信息。并经过团队整理探讨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新闻编辑制做成ppt格式的新闻。2.3课堂播报每次上课的前8-10分钟团队都会选出一名队员到课堂上进行演示播报。在演示过程中,新闻内容会用具有说服力且直观形象的一些图、数字、表、动画等元素来表现。在播报过程中要求学生声音洪亮、语速适中,尽量脱稿,不可照稿读。可以加入对新闻的看法和理解。2.4教师点评学生播报后,由老师引导学生对新闻做出分析和探讨,把与新闻有关的知识面联系实际展开。帮助学生用专业知识来解释旅游现象和经济现象。

3旅游新闻播报在《旅游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意义

旅游管理专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所以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每天都关注旅游新闻,了解行业动态,增强学生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和提高。

3.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通过该方法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搜索知识,由以前的教师主导型课堂变成了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由以前课堂的教师全堂讲到现在的对分课堂,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去学习。

3.2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认知和专业能力

学生通过新闻关注行业热点和前沿话题,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以及对未来行业的把控能力。学生可以及时的对行业前沿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对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这点是旅游专业学生所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同时这种查阅、编辑、制作、播报的过程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也是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大学生所必备的能力。

3.3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以团队的形式完成任务,是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和团队的能量绝对是1+1>2这样的概念。最后的新闻播报是要团队的每个人都要参与共同完成的。最终的ppt和woRD电子版的文档是要上交和留档的。团队的成绩决定每个人的平时成绩,这样成员之间就要加强协作,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收集、整合、编辑、制作、播报等环节都是要相互交流和探讨的,在此过程中同学之间的讨论是很容易产生智慧的火花、头脑的风暴和知识的碰撞。会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的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同学之间也因此会加深友谊,增强合作,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和团队意识。

3.4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习热情

教师以前在讲授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也很无奈和乏味。空讲理论学生不感兴趣,老师还很累。学生上课睡觉、看手机、玩游戏、发呆的现象很常见,授课教师的讲课热情也受到影响。实践了这个方法后学生在主导教师讲的内容,他们精彩的观点也会震撼到教师,激发教师的讲课热情。一些行业的热点问题教师也会在课前查阅很多资料来寻找不同的见解和视角,也激发了教师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雷可为,刘晓莉.pBGS教学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以《旅游学概论》为例[J].科技信息,2010(10):542-543.

经济学的实践篇7

 

在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众多企事业单位带来焕然新的面貌,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事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提高企事业单位综合发展,首先就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重视。以经济师经济学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的就是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间题。在企事业单位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人才的培训工作。因为各企事单位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经济师经济学为重要前提的人力资源研究就成了十分关键的个环节。

 

一、人力资源问题认识

 

当前,我们所倡导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站在系统和全局的角度来处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在人资工作中将范围进行了定的扩展,从而使其成为企事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股力量。这项工作必须要以企事业的发展方向和愿景为基础,充分的结合企事业自身的文化,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短时间内就提升企事业的经营和发展水平,从而更好的去推动企事业单位的建设和发展,此外在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和其他的管理工作充分的结合在起。在企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每个部分都能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所以在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予以建设的时候就必须要保证和其他的系统充分的协调性和和致性。企事业单位的人资部门通常就是通过个平台来对其他系统予以调整和控制。所以人力资源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个科学合理的制度,这样才能让其他系统正常的运转。企事业单位的人资部门在工作中主要就是对其他系统和部门进行定的监督,从而更好的实现人资管理的效果,确保当中的每个部门都能得到最公正的待遇。

 

二、以经济师经济学为基础的人力资源问题

 

(一)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相比尤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有个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充分的发挥出其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很多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建设当中对这点都不是非常的重视。很多时候在物质条件上并不是很好,所以无法留住优秀的人才。还有部分在薪酬结构上不是非常的合理,这样也就使得员工的薪酬和绩效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员工的积极性受损,所以很多员工纷纷跳槽。

 

(二)缺乏良好的竞争与考核拮施

 

当前,很多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没有建立起个科学的竞争和考核机制,在考核的过程中过分重视员工自身的政治素质,但是在技术水平上并不是非常的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使得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市场的建设不吻合,此外,在人资监督的过程中,没有非常好的监督机制,这都严重的影响到了人资的建设和发展。

 

(三)理念落后

 

我国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管理理念上已经不能充分的满足当今的市场需要,人力资源建设的过程中粗放式较多,随意性非常强。很多企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源都不能有个科学的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中并不能用合理的方式去对人力资源实行管理,一般情况下都是按照原有的约束和管理方式来对其予以引导,这样来也就使得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无法发挥,此外还影响到了企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三、以经济师经济学指导人力资源实践

 

(一)树立发展新理念,增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人力资源正在进入个全新的阶段,所以人们也将注意力放在了高新技术人才的任用上,所以,以经济是经济学的原理来建设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对企事业单位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在这过程中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员工的个人素质,此外还要建设支高素质的队伍,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的应用新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创造更多的竞争优势。

 

(二)重视市场全新概念,培育核心竞争力

 

企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此外还要对技术予以创新,如果个企事业单位要想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就必须要对核心技术予以创新和完善,然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自身经营水平,让其形成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此外企事业单位文化的建设也是经营和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个环节,企事业单位对文化、对自身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还要在这过程中更加科学合理的建立制度,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制度保障。

 

(三)更新人事观念,把人力变成资源

 

首先,要做好管理者角色的转型工作。对个企事业单位来说,如何让员工在知识冲击和经验逐渐贬值的情况下,不断跟上时代、增强竞争力,是现代企事业管理层以及人力资源部的一大考验。通常来说,文凭也许在应征工作的时候用得上,但此后,人的思想、处事方式以及工作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最后,要以人为本,全面实行岗薪工资制,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知识型时代的到来,经济师在企事业单位的地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师需要对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定的分析,从而提出定的解决措施进行解决,能够为企事业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所以说在企事业单位发展中要格外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提高员工自身的竞争意识,而且还能提高良好的帮助。

经济学的实践篇8

按照林教授的说法,从经济学角度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理论既要超越奉行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也不应追随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而应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协同作用。林毅夫教授建议各国建设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政府为辅助的"二元系统",其中,政府识别什么是符合该国要素禀赋所决定的具有最大相对优势的产业,并通过解决协调性、外部性问题、支持基础性研究以至于各类项目投资与基建投资等,来支持发展这类产业,以求推动经济转型。在此基础上,每个国家应寻求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政策,政府刺激可以作为一种手段推动有效投资,即提高生产力的投资,或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空间。中国经济未来20年能够保持8%增长潜力,而这一潜力的实现离不开投资。简言之,政府可以对比较优势进行动态规划,追求经济快速增长。

看起来,这一提法是对旧理论的超越,也很符合亚洲四小龙及近年来中国经济起飞实践。但仔细审视之下,这一假说在理论上可能存在盲区,而其允诺的以投资为基础的8%增长前景,也可能诱导出不现实的政策建议。

从理论上讲,林毅夫教授为政府假设了过分强大、过分理想化的角色。世界银行的任务是向各国政府提供经济建议,从这个角度出发,世界银行官员必须假设各国政府具有改善经济绩效的意愿与能力,否则世界银行没有太多的存在价值。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在《贫穷的终结--我们时代的经济可能》中提出了临床经济学概念,主张如同医生为病人诊病一般,从经济学的角度诊断各国限于不发达的病因(所谓"差异诊断"),并随之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林毅夫方案延续了类似传统,提出了类似的"增长识别与协调"六步骤。

这一方案的问题在于,政府本身并不存在于理论的真空中。公共选择学派、新政治经济学等都对政府进行了广泛研究,指出政府及其人拥有自身的利益考量;如果不存在一种制度安排让政府在更大的程度上成为民众的一致人,政府可能会实施并不一定最有利于民众福利、却最有利于政府及其人自身利益的政策。

更重要的是,即使我们假设政府是北京大学教授姚洋所谓的中性政府,林毅夫理论仍然赋予了政府过强的能力要求。哪个产业是应该发展的?这并不是事先由具有无限知识的政府来决策的,而是由无数微渺的个体、企业在为自身福利而不计血汗代价的冒险犯难、拼死努力中来决定的。

从根本上讲,何谓增长?最好的回答是,增长即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简单地说,生产可能性边界即在目前既有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如果将产出简化为消费与投资两个类型,生产可能性边界体现为二维平面上的一条封闭曲线。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是经济体不断优化配置资源的过程,这一过程最终体现为以有效投资对发展机会的固化。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增长的确需要由有效投资来推动;但这句话中间的定语--"有效"--二字是重要的。对于市场经济最强有力的辩护,恰巧是,正如哈耶克在其《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所证明的那样,市场经济是最好的个体信息的处理器,碎片化的、个体化的信息在市场机制中推动经济发现发展机会,并调动社会资源来实现发展机会。无数的机会被尝试,有些因为失败而被放弃,有些因为成功而被放大。这个生生死死、无限迭代的过程、无数个体对无数多机会组合的尝试,决定了那些行业兴旺、哪些行业衰败。换言之,产业升级是这个发展机会识别、实现过程的自然结果,而不是政府可以事先决定的;不是(政府)投资带动产业升级,而是产业升级带动(有效)投资,而产业升级路径是由市场探索出来的。

中国30年经济奇迹正是根源于这一机制:融入全球化经济链条让拥有后发优势的中国有机会引进丰沛的发展机会,而上述民间经济体系充分利用了这些发展机会,在一轮轮产业升级换代浪潮中驱动生产可能性边界不断扩张。很明显,政府在其中扮演的主动角色仅是辅因素,贡献与破坏性互见,而不应该被歌颂为主角。事实上,在中国以改革开放释放出制度红利之前,中国不缺乏全能政府以及政府主导的天量投资,结果却是悲剧性的。

更为根本的是,"政府刺激投资"方案对中国而言有可能是不合时宜的。在实践中,政府对选定行业的扶持往往造成大量的浪费,也是很多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主因。多晶硅、钢铁、风能等行业的惨痛教训活生生正在上演。事实上,如果政府能够事先决定哪个行业应该发展、哪个不能,计划经济就没有失败的理由。消费不能拉动经济增长,投资与出口也不能--有效投资才能。有效投资的量是多少、应该配置在哪些领域,这些最关键的决策,是内嵌于经济运行的,而不是由作为第三方的政府外在地决定的。政府既没有能力决定有效投资的数量,也没有能力指挥投资资源的最佳去向,(由政府鼓动而出现的)过多投资不仅降低了国民福利,而且是经济危机之源。

事实上,中国经济目前的困境恰好体现在:民间经济因为缺乏边界明确的运行环境而凋敝,其权利得不到保护,金融服务匮乏,税费畸高;历年不合理的高投资导致各行业过剩产能严重,债务杠杆率过高,金融风险巨大。这两个主要困难导致中国产业升级速度趋缓,这一困境并非源于政府投资过少,也不是进一步刺激投资所能够解决。如果强行地、进一步地提高政府投资,短期内,GDp增速的确可能有几个季度的提升;但这样的投资行为,第一,政府不能保证自己对投资项目的选择具备经济合理性;第二,政府主导投资意味着对社会资源的调用,其资金来源要么是以征税方式剥夺民间资源,要么是通过发债、信贷方式挤占民间的信贷资源。不论是哪种方式,不具备经济合理性的投资最终都将体现为过剩产能与呆滞帐,在增加中国经济与金融风险的同时,无助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换句话说,中国经济迫切需要的,不是强化与扩张政府权力边界,而是相反,中国需要约束政府无穷无尽的欲望,为其建立可信的约束机制。

经济学的实践篇9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是面向企业培养其所需人才。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权的管理方式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准入门槛降低后,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大幅度增加。由于国际贸易特殊的贸易环境和运作惯例,外经贸业务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较强的专业性。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在员工招聘中倾向于录用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外贸人才。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他们的贸易程序都是相同的。

出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出口交易前的准备、签订出口合同和履行出口合同。出口交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出口计划、组织货源、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出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开展广告宣传、办理商标注册;签订出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出口合同包括以收取货款为核心的货物、租船订舱、办理保险、出口报关、办理保险、缮制单据、出口收汇核销、出口退税;必要时,还有出口索赔。

进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也包括三个阶段:进口交易前的准备、签订进口合同和履行进口合同。进口交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进口计划、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进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选择交易对象;签订进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进口合同包括以交付货款为核心的租船订舱、派船接运、办理保险、买汇、审核单据、进口付汇核销、进口报关、检验货物;必要时,还有进口索赔。

从国际贸易的进出口程序可以看出,国际贸易所涉及的业务环节非常多。因此,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该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包括:①基本技能,如阅读技能、写作技能、现代办公设备操作技能、网上进行商务处理技能、商品检验技能、识别与填制外贸单证技能。②基本能力,如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③专业能力,如贸易业务处理能力、外语运用能力。

2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脱节

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地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熟悉进出口业务程序的现场活动。毕业论文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但是,由于外贸业务量大,一项外贸业务涉及时间较长,从发盘到完成业务全过程可能经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安排在不同的学期,它们之间相互脱节,学生很难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这样就造成了实习的非系统性,毕业论文选题、开题与实习脱节,难免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2.2专业课案例教学不能相互衔接

案例教学是把实践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案例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经历一系列事件和问题,接触各种各样的组织场景,通过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各专业课任课教师均从所授课程角度出发组织案例教学,重点当然在所讲课程之中,这就导致不同课程的案例很难形成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学生也很难将多门课程的知识应用到一笔业务,这样就会造成所学知识的“无用性”,知识之间形成壁垒,很难相互衔接。

2.3课程设计组织难度大

通过课程设计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也是对理论教学效果的检验。但是,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如讯盘、发盘、还盘、接受,在合同磋商的每一个环节里,又涉及贸易术语、商品的数量和品质、商品的包装、商品的运输及保险、商品的检验、货款的收付以及索赔等。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还要联系其他课程的知识,不容易组织。

3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应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的自身特点,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

我们首先对原有的时间短而又分散的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进行了整合,统一调整为四周的专业实习,将原来为期十三周的毕业论文调整为十八周,调整前后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总周数却没有变化。然后,在学期安排上也进行了调整: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前四周进行,毕业论文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四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后四周进行,第二阶段为后十四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后十四周进行,专业实习恰好置于毕业论文的两个阶段中间。

改革之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深入相关企业,选择一笔或几笔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毕业论文前四周的时间和寒假进行选题、开题和收集资料,从而确保论文选题的客观性和实用性;在接下来的四周专业实习期间里,学生依据选定的论文题目和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继续在企业里进一步了解、熟悉相关的业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毕业论文最后的十四周里,学生要确定论文撰写提纲、查阅资料、撰写、修改、审查、进行答辩等环节。

通过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可以使学生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撰写等环节紧密联系实际,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2按国际贸易业务程序统一制定案例教学方案

我们通过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共同商讨、相互沟通,依据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和程序,最终制定出来一套统一的案例教学方案,所有专业课的案例都按照业务程序融合在其中,确保了案例教学相互衔接,便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掌握,提高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另外,我们学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与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相邻,可以组织学生到辽化对其国际贸易业务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在企业进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企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将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联系并运用到实际。

3.3情景模拟组织课程设计

为了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计难以组织的问题,我们采取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情景模拟教学形式。按照国际贸易相关业务和程序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发给学生一些背景资料,要求学生认真研读,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作为补充,模仿国际贸易业务的实际操作,进行模拟训练,可以对出口报价、结算以及所涉及的单证等业务进行模拟。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商讨,共同理解、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方法,学生的学习乐趣倍增。

经济学的实践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262-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其又是一门理论性强、内容变动较大、体系不成熟、不完善的课程。而相对陈旧的教学内容、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考核方式等弊端的存在,已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适应新的形势,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理论联系实际,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体现,其质量如何对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就目前的政治经济学教材而言,一般将其分为资木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部分。其中,资本主义部分基本上就是马克思《资本论》的微缩本,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展开论述,尽管对分析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具有重要意义,但却缺乏对资本主义经济实际运行和管理的研究,缺乏对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进行深刻的说明和分析,过于注重批判而缺少学习借鉴。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大多是根据各个时期党中央的文件精神来编写,其内容总是随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属于“政策解释学”或者是“政策宣传学”,缺乏理论的独立性和创新性,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对社会主义实践进行理论总结、阐释和指导的功能,致使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建设严重滞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也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陷入了理论与现实严重脱节的困境之中。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紧扣时展主题,科学确定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考虑到学生们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到了一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因此,为了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能进一步深入学生的头脑,让学生科学合理地理解、掌握和运用其基本原理来分析实际问题,就必须认真设计、创新教学内容,用理论联系实际来教育和引导学生。

要科学地确定教学内容,必须搞好调查研究。就调查内容而言,一要了解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识程度;二要搞清楚学生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经济问题。这样,对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熟知和掌握的内容,在讲解时便可一带而过,不再做重点介绍。而对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学习、难以理解的重要内容,既要讲清楚重要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实践中的指导地位,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理论根据,我们必须坚持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首先,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因此,在进行理论阐述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让学生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系统、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切忌断章取义、一知半解地对待马克思经济学。二要承认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特定条件下的历史局限性,其原有的一些观点显然不可能完全正确。如马克思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在实践检验中就没有十分确定的结果。

其次,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必须在总结、继承、批判和吸收马克思经典的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更为强调以创新的精神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联系起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接触现实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物价上涨、房价居高不下、贫富悬殊、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自主创新、城乡统筹、宏观调控的效果等实际问题,类似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著作中难以找到现成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这样既让学生觉得理论离现实并不遥远,从而提高学习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兴趣,又让学生感觉到可以应用所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现实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适应新的形势,改革教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的课程,仅仅采取传统的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会显得枯燥、单调,缺乏吸引力和有效性,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形势的变化,改革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法,是以现实中的典型案例作为素材,让学生通过分析和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由老师进行相应的点评。这种方法强调的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从分析现象入手,最后发现事物的本质。而要使案例教学法达到预期效果,必须要精选案例、介绍或者指导学生阅读案例、设计问题、分析案例、总结归纳,形成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最终让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由中国著名学者程恩富教授主编的《现代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作为范本,要求学生课前准备相关教学内容及案例,有选择性地加以讲解,以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专题作业。这种方法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对某个问题有了一般的了解后,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对相关问题有理有据地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而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应的知识点。例如,对一些有争论的问题、不同的学术观点乃至老师自己的观点,都可以介绍给学生,给学生指出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或者指出参考资料,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了解不同的观点,通过研究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3.课堂讨论。这种方法改变了以“灌输式”为主、单纯注重发挥教师主体作用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多地注重老师和学生双重主体作用的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对于学生中存在的认识不清、把握不准、普遍比较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则可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但要有效地开展课堂讨论,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最好是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热点,选定讨论的主题。二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提前两周左右将讨论的问题告诉学生,让学生查阅相关的期刊杂志或者专著,撰写讨论提纲。三要善于组织课堂讨论,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有话可说,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对讨论中出现的明显不妥当的言论,要及时进行纠正,使讨论围绕所选择的主题有序地进行。四要善于总结,引导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和看待社会经济问题,使学生既对所讨论的知识点形成了正确系统的认识,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学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让学生深入实践,从实践中感知生活,印证理论,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具体来说,实践教学法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形式。一是充分利用寒暑假充裕的实践,要求学生深入生活,就现实生活的一些热点问题撰写调查报告。如农产品价格是怎样决定的、中国农村是否存在级差地租、学生居住地的房屋价格、农民的消费状况等问题展开调查并撰写相应的调查报告,从而将所学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二是请企业家或者学者作报告,介绍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运作机制或者学术动态,增强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识。三是实地参观。如组织学生到现代企业去参观,实地感受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到证券交易所去参观,现场感知股市的潮起潮落。

三、积极探索实践,改革考核方式

考试既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检验方式,又对教学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必须重视考核方式的改革。

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考试的方法可以说是各种各样,如主观题闭卷考试、论文式开卷考试、论述题课内开卷考试、调查报告式考试、平时成绩累加式等等。这种种方法各有利弊,无法完全发挥考试的多种基本功能。如果能集中各种方法的优点,就可能形成一种更好的模式。经过实践,在实际的成绩评定中采取了“平时成绩+读书笔记+考试成绩”的考试方法。平时成绩占考试成绩的40%,如有中期考试,则平时成绩、中期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分别为4∶2∶4。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较好地发挥了考试的教育和导向作用。

由于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较大,对于学生而言,平时成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考试的最终成绩,因此,如何合理确定平时成绩就显得非常关键。经过实践,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的平时成绩进行考核:(1)学生的到课率和听课情况;(2)课堂上发言、讨论问题的情况;(3)平时作业状况;(4)做读书笔记(读经济学经典著作,手写三万字以上)的情况;(5)做专题论文的状况。

实践证明,这种考试方法加重了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加强了过程监管的力度,积极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和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和经济学分析方法,既拓展了学生视野,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及格率大幅下降,提高了学习效果。因此,有必要推广这种考试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淑云.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