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研究热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5:40

古代文学研究热点篇1

[关键词]文体学;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热点

文体学衍生于修辞学,是一门专门研究语言使用风格的学科。[1]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曾成立过中国修辞学会,开展文体学的相关研究,但在较长时间内将文体学局限到文学批评的领域。1999年6月,来自全国35所高等院校和出版单位的60名代表,在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针对文体学的教学与研究展开讨论,揭开了文体学发展的新篇章。21世纪以来,随着理论界对文体学研究的日渐重视,我国的文体学研究成绩斐然,水平明显提高,但是由于起步晚等原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Citespace软件对2000年以来的文体学研究进行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探析新时期文体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归纳文体学研究的现状特征,对于指导文体学理论研究,推进文体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文体学研究文献数据处理

Citespace软件是由陈超美博士和大连理工大学wiselab团队共同开发的基于JaVa平台的科学知识图谱绘制工具,目前在国内外研究者中使用较多。相比传统的研究,文献筛选标准主观、方法偏于定性归纳、耗费时间较长的缺点,Citespace可以通过数据读入、检查、更新、输出,利用自带的数据标准,[2]实现代表性文献的自动筛选与归类,生成科学知识图谱,直观反映出某一领域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研究紧密度与研究走向,实现研究的科学化与高效化。

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为数据源,以2000-2013年间被CnKi收录的1103篇中文文献为分析对象,在Citespace中,设置时间跨度为14,单个时间分区为一年,即2000年―2013年,分为14个时间分区;设置阈值为30,即选取每年30篇高被引文献;以关键词为基准,绘制出了科学知识图谱(图1),共包含240个结点,303条连线。

二、文体学研究的热点主题

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多、联系紧密的一组论文共同探讨的问题或者专题就是研究热点。立足于研究热点这一特征,利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可以对施引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这样共被引的文献就会形成聚类,几个聚类形成的知识群能够映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文体学的相关研究较少,且研究范围较窄,因此采用单个聚类为研究热点的方法,相对于多个聚类群的方法,能够实现文体学研究热点的具体化、清晰化。利用CiteSpace软件自带的LLR对数似然率算法,自动生成具体聚类的标识词,权值最大的标识词代表这一聚类的研究热点主题,结合二次文献分析法,总结出文体学的前四大研究热点分别是:文体学理论研究、现代文体研究、戏曲文体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

第一个研究热点,也就是排名首位的聚类是Cluster10,共包含了56个节点,文献135篇,文献紧密度0.914。聚类的最大标识词是文体学理论,通过文献分析法进行总结,得出这一聚类是文体学理论的相关研究。研究文体学,应该明确的基本问题是文体学的内涵与研究任务。但是在文体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内涵界定,这就导致了学者们对于传统文体学、修辞学、诗学三者难以划分;并且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出现与发展,出现了对新文体学、话语分析、语篇语言学三者的区分模糊。围绕文体学的研究任务,刘世生在《文体学的理论、实践与探索》中,借用Lang和toolan的文体学研究理论,提出文体学应该是为外语教学服务、为语言学理论提供实践平台、为文学研究提供可行性方法。但是胡壮麟认为文体学的研究任务是明确文体的本质,丰富文本分析方法,归纳文体特征的表现形式和交际效果,并运用到具体语篇的分析上。[3]

排名第二位的聚类是Cluster11,共包含了47个节点,文献63篇,文献紧密度0.158。该聚类虽然在整个图谱中占据较大的比重,但是文献间的紧密度很小。结合聚类的标识词和施引文献,可以发现,该聚类的文献主要是对现代文体的研究,例如:科技文体、新闻文体等。在庞大的文献数据中,文献的写作用途决定了其写作特点与格式。科技语言旨在揭示自然规律、求证实验结果,因此要求条理清晰、思维缜密,但同时语言难度大、趣味性低。科技文体具有正式、客观、精确、简练、程式化、国际化等特征。[4]而新闻作为一种即时性和评论性兼顾的文体,在词、句、篇乃至标点上都有别于普通的文本,词语种类较丰富、长短句交替、修饰词量大等。[5]

排名第三位的聚类是Cluster9,共包含了30个节点,文献42篇,文献紧密度0.986。结合聚类的标识词和施引文献,得出这一聚类是对戏曲文体的专门研究,可见戏曲文体研究的重要性与特殊性。郭英德先生作为戏剧文体研究方面的专家,著有《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是从文体学角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先例,也是戏曲文体研究的典范。[6]从文体学的的专业视角出发,对明清传奇戏曲进行历史描述和理论探讨,一方面,开创了明清戏曲文化研究的新思路,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文体学的研究范围。[7]

排名第四位的聚类是Cluster6,共包含了17个节点,文献26篇,文献紧密度0.999。结合聚类的标识词和施引文献,得出这一聚类是关于中国古代文体学的相关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植根于中国厚重的文学传统中,相比现代文体学具有门径宽、挖掘深的特点,支撑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论发展。[8]要实现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发展,应该在研究古代文学、文体的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文体学的先进研究方法,参照现代文体学研究范式,突破以往的研究视角,推动古代文体学向现代学科发展。[9]

三、研究结论

对文体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对于了解文体学的研究现状,把握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根据文献共被引网络的知识图谱,21世纪以来,文体学的相关研究较少,同时存在研究视角较窄,研究领域过于集中,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有限的文体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文体学理论、现代文体、戏曲文体、中国古代文体学,对于文体学的美学意义等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进一步深化对文体学基本理论的认识,通过多学科多文化间的互动,不断丰富文体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手段,对于实现文体学的体系化发展、规范化教学、规模化研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促进文化与文体的互动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兵.文体学的发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4):97.

[2]刘则渊,陈悦,侯海燕.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9.

[3]胡壮麟,刘世生.文体学研究在中国的进展[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4.

[4]魏绪涛.科技英语文体学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67.

[5]李由.中英新闻语言文体学对比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4.

[6]范红娟.文体学研究的成功范例[J].戏曲研究,2004(66):349.

[7]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58.

古代文学研究热点篇2

我国是文学大国,从《诗经》到《论语》,从汉代乐府到南北朝诗歌,从李杜文章到元朝杂剧再到明清小说,文学作品的类型以及数量浩如烟海;上至言官大夫,下至歌姬弄臣,都为文学的发展贡献了力量,而这种文学创作一直延续到今天。对于文学来说,文学理论是基于对以往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研究而归纳出来的一系列能够描述文学作品的内涵、解释文学讨论中的问题的理论建构存在。无论是古代的文学还是现代的文学,其文学理论都是对文学发展的高度概括,而文学理论中的区别和同一性的研究,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文学发展的脉络、理解文化发展方向,值得我们进行思考。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1.1以文兴邦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用文学作品来讽刺当时的证据,并且以文章作为对君主以及当时政治局面的提建议之法。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等史书,被古代历代君王当做治世之道而研读和学习;同时,在国家昌盛的时代,君主也会鼓励文学家们撰写文章,发扬其统治时期的文化以及统治理念。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对文学价值的一个评判方式,就是是否能够对政局的发展产生影响。

1.2以文言志

文学作品是文学家对自己的生活及情感的抒发,是通过对社会观察所得到的领悟和感触,这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文学来源的研究结果。古代文学家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对文学作品的来源表达极为明确,显示出了颇具特征性的以文言志的理论风格。屈原在《楚辞》中言明了自己对国家和对君王的热爱,曹操在《观沧海》中言明了自己的宏图伟业,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达了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仕大夫情操。

1.3以文载道

道在古代文人的思想中即代表了对国家和对社会的责任,也代表了文学家们对自身修为发展的要求。虽然不同时代的文学家对道的定义不同,但纵观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无一不是对个人思想以及社会、家国精神的表达。文不能载道,文学家的思想以及精神就不能得到传承,因此,在古代文学理论中,研究文学作品背后的精神价值,是文学理论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2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2.1文学理论的文艺价值

探讨不同文学理论的文艺价值,始终是文学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在网络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工具之一的今天,文学理论研究对网络文学进行了一系列的艺术价值方面的评论和分析,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对网络和非主流事物的抵触而造成的对网络文学的批判,已经转为目前对网络文学发展的客观评价。并且,有研究者也指出:网络文学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文化层面上的阐述。国学的进一步兴起是对古代文化的追溯,而网络文学的发展是对现代文化的白描。

2.2自我批评性质的反思

文学理论研究者们对文学理论学科自身开展了反思性的研究。这主要表现是对于文学理论的学科历史、发展模式、流派、学科范式、知识体系、研究方法等基础性问题进行了较深人的探讨。同时,产生了一些相关著作,如《文学元素学:文学理论的超学科视域》(郭昭第)、《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范畴》(马建辉)等。有些论文也属于这方面的内容,如《试论文学的系统本质》《反思社会学视野中的文艺学知识建构》等;此外,文学理论研究者们还对文学理论研究的产出以及社会学意义进行了反思。

2.3文学理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文学理论来源于文学创作,并高于文学创作,而文学创作则来源于社会生活。因此,探讨文学理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现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前沿话题之一,这其中被讨论的最激烈的,就是文学理论与政治的关系、文学理论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文学理论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生存哲学意义。有研究者对文化政治这一新概念和关键词进行了界定和阐析;还有研究者致力于探讨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而生态文学则成为了文学理论发展的前沿。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现代文学理论的区别

3.1文与人之间的区别

提及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无论是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者还是文学爱好者,对文学理论的概念都建立在某个文学大家的学说和作品上,例如,屈原的《九歌》和《离骚》所承载的爱国和忠君的君子哲学曹植《洛神赋》所承载的浪漫主义情怀以及唐代李白诗歌中对这种浪漫主义情怀的继承;南北朝时期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出世的清高士大夫思想等。古代文学理论是复杂的,但是古代文学理论的代表者却是十分明显的,提到某个文学理论,我们总能想到这些文学理论的创造者和承载者,这是因为,古代文化发展的程度不如现代这样普及,而能够成为文学家的人屈指可数,因此,古代文学理论偏重于某家之言,也就是以人为划分文学理论范畴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力发展教育,涌现出的文学创作者多如星辰,而且由于言论自由以及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文学理论发展显示出了真正的百家争鸣的景象。如今,对我国文学理论进行范畴划分,决不能以文学家为标准,而是必须以文学理论流派的实际价值和意义为标准。

3.2文学的服务对象不同

古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具有高度的集成性,这与我国古代社会制度息息相关,文学作为对社会文明高度综合和升华的产物,在其思想表达方面也具有极为明显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意义。无论古代文学理论是偏重于对文学家对自身和内心的内省,还是偏重于对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批判,亦或是对自然万物、山川河流的赞美,对人类美好情感的抒发,都少不了对当时统治者的评价或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射。以唐代两大著名诗人的文学思想中体现的理论观点来看,李白在作品中展示的理论观点与盛唐时期的统治是十分契合的,其文华丽而浪漫,正显示了盛唐的政治和文化风貌;杜甫是在寂寂无名中去世的,他的诗赋在半个世纪后才被世人所称颂,而杜甫的文章,则多是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底层平民生活的写照。对于现代文学理论来说,文学的实际作用在于服务于群众,因此文学理论多是对群众精神文明发展的探讨,是基于大众的,而并非直接与政府和统治相关的。

4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现代文学理论的同一性

4.1文学理论的社会价值相同

文学发展具有其独特的社会职能,这是文学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内容对社会发展的推力。文学理论的社会职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教育发展的指导意义,即文学理论发展促进对社会青年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文学理论研究的蓬勃开展,因此,文学理论研究使文学对教育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强;这一点,无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还是现代文学理论,都显露得十分明显。孔子的三千弟子,无一不是从孔子的文学思想中继承了修身和治世等观念,而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则对高校文学教育的影响巨大,体现为教材的变革以及研究热点的变革等方面;另一个是对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生态思想、人权呼吁等元素通过文学理论研究被独立出来,这是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的精神意义进行再加工的过程。通过这种再加工,文学作品的时代价值被进一步升华和凝结,更容易被大众所认识到,文学作品对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就更加明显。

4.2古代文学热点与现代文学研究趋势相符合

文学所具何种精神意义,是每个时代、每个国家和每种文学思潮发展最终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文学发展的最终使命。通常情况下,一种文学思潮即是当时社会最尖锐的社会问题的影射,而目前全球最尖锐的问题究其根本,都可以用生态两个字来概括。发源于美国的生态文学,其研究已经逐渐从文学作品研究上升到文学理论研究层面,随着世界环境保护活动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发展,未来的生态文学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的生态精神的代表,人们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然、能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彻底地反思、能够将人类社会的种种行为视为生态环境发展的一部分,这是未来生态文学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是全世界生态文学发展到顶峰时期所具有的精神意义。目前我国文学理论中的生态文学思潮发源于美国,但是考量生态文学的文学作品形式以及思想,却不难发现,现代的生态文学理论与我国古代多数描写自然之美,以景抒情的文学作品中包含的对山川热爱的思想是十分一致的,无论是落霞与孤鹜齐飞还是北风卷地白草折亦或是霜叶红于二月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都是对自然景观包含着欣赏、敬畏、赞叹的表达,这些表达与现代生态文学对自然的客观认识以及对自然景观中包含的自然哲学理论的反思是一致的。

4.3文学理论中的批判思想

很多研究者都认为,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在表面上看起来产品丰富,但实际上具有较高社会价值的文学理论思想却比较少。这是文学理论研究的批判思想之一,也是文学理论中的批判性对文学理论发展所起到的实际作用之一。有研究者认为,文学理论研究已经高度体制化了的学术环境密切相关,并且提出与体制保持距离,将是理论自身良性发展的必经之途。这就意味着,对文学理论继续进行自我批判,从自我批判中寻找文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开放以及创新,是文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在目前文学理论研究中的批判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寻找创新的可能性,使文学理论即与生活实际交融,又能够展示出其作为文化发展指导理论的独特性,这是现代文学理论中的批判思想发展的目标;无独有偶,古代文学理论中也包含了很多批判思想,文学家们在表达这些批判思想的同时,也在寻求通过批判进行创新以及促进文学自身的发展明清时期对元代以及之前的戏曲、杂剧进行的在批判、分析的基础上再创作,使宋元戏曲和杂剧演变成小说以及杂文,即是在文学批判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这是值得现代文学理论研究进行发展和学习的。

古代文学研究热点篇3

他说这句话是相对于傅斯年、王国维和陈寅恪这些实至名归的学术大师而言的,我对他们深怀崇敬。但从中可以看出如刘梦溪这般的文化学者是看不起时尚与流行的应用性研究的。

无庸讳言,流行与时尚是易变的,面对纷繁复杂的流行现象,我们有时无法在短时间内构建起严谨的学术研究框架。但是,用学术的视野去认识时尚背后的深层意义,并分析其关乎时代、文化、民族、人的心理的理论意义却是能够做到的。

数年前,我曾经在南京艺术学院的一次重要学术会议上高声呼吁:“设计学界厚古薄今的状况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可以说这是阻碍设计创新的最大障碍”。我不断诘问,“如果说经济学研究中经济史研究是学术,我们并不否认现代经济运行理论研究也是学术。而且,经济学研究的主体是研究经济运行理论。那为什么在设计学研究中设计史是学术?而研究设计流行与时尚就不是学术了呢?”

关注当下设计的设计批评是设计学研究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服装评论为例,有文章说我国服装评论是浅薄的,没有文化的。对此我深有同感,理论界的厚古薄今人所共知,这正好反映了设计学研究的现状,学者们普遍忽视当代研究。客观地说我本人早年的学术成果也主要是古代设计理论。但是,古代与现代应该是理论研究的双翼,缺一不可。我们今天讨论的流行与时尚属于讨论现实问题的范畴,或许它没有古论那么全面,但它是许多人所面临的现实困惑。研究古代是为今天提供启示与借鉴,研究当代则是解决现实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感。有些时尚现象本身也许没有很深的学术意义,但我们可以用学术的视野看待时尚与流行,可以赋予时尚研究以学术的本质。因此,某种意义上说,研究现代流行与时尚是最紧迫的学术。

全球化创意产业发展大背景下,人类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越来越趋同,虽然民族设计因素仍然在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欧美设计主导下的时尚与流行,越来越感受到人们的认同。人们追赶时尚,随时尚变化而追求新的流行。因此,研究设计流行,不仅可以从人类文化史和艺术流变史的角度,还有可以从人类行为动机的角度,更可以从人类文化心理和设计伦理的角度,对流行与时尚展开科学研究。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研究流行与时尚提高不了学术层面,大量设计研究人员热衷于考据和对传统经典的解读。可以对当代设计文化视而不见,或停留在对西方设计思潮和理论的介绍上,缺乏对现今设计作品、设计活动的流行与时尚中民族文化自觉的热烈讨论。

这也是为何在中年以后,我的主要学术研究重心转移到“现代设计批评研究”上来。庆幸的是2011年我向国家提交的研究申请报告,通过了国家社会科学(艺术项目)研究基金的申请,并获得立项资助。在每年屈指可数的国家社科立项研究中,能够将“现代设计批评研究”纳入其中,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理论界对此问题已经开始重视。

古代文学研究热点篇4

[关键词]鲁迅辑佚校勘古籍整理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与新文化运动无可争议的核心人物,对他的研究早在其生前就已展开,时至今日,研究成果已极为丰富,涵盖了其生平、文学创作、思想等诸方面。可以说,鲁迅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最为成熟和发达的专门领域。

由于鲁迅在历史上更多是以文学家、思想者的面目出现,因此研究者也将绝大部分精力于对“文学家鲁迅”、“思想者鲁迅”的考察,“学者鲁迅”的受关注程度明显逊于前两者,因此对于鲁迅学术活动的研究较少,而对鲁迅辑校古籍的研究尤显稀少。与其他领域相比,这一领域研究起步晚,成果数量少。以下拟对已有研究分类择要评述。

1鲁迅辑校集部古籍的研究现状

鲁迅曾多次校勘《嵇康集》,加之他对“魏晋风度”的偏爱,是以鲁迅辑校《嵇康集》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汪和《关于鲁迅先生手稿》[1]、陈梦韶《关于鲁迅遗著》[2]写作于手稿发现之初,简略介绍了手稿情况,考证出该稿系鲁迅执教厦门大学期间为《厦大国学》所作。徐文玉《发现记》披露了手稿发现过程中的细节[3]。

赵英《鲁迅校录》细致梳理了鲁迅校书的时间脉络[4]。顾农《关于鲁迅校本手稿》全面考察了各种鲁迅校本手稿,结合《鲁迅日记》等材料,考证鲁迅校书史事,将其校书方法归纳为“研究所校之书的版本源流,慎重地选定校勘底本”,“据实际情况,确定校勘操作具体方针”两点[5]。

相比之下,鲁迅校《沈下贤文集》的受关注度明显逊色。顾农《关于鲁迅校本》是仅有的重要成果——考述该书的各种鲁迅校本,复原鲁迅校书过程[6]。

2鲁迅辑校小说文献的研究现状

鲁迅对小说文献(尤其是古小说)系统性、开创性的整理研究,是他对小说史研究的重要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成果当推《古小说钩沉》,该书本身又是辑佚著作,因此成为鲁迅辑校古籍研究的最大热点。

《古小说钩沉》的重要研究者首推林辰。《古小说钩沉》是未完全之作,在篇目次第、辑录年代、原始规划等基本问题上均存在不明点,林辰先后撰写了《关于的辑录年代》、《所收各书及其作者考略》、《鲁迅计划中的原貌》、《鲁迅辑录的成就及其特色》(均收入所著《鲁迅述林》)[7],考证细密,廓清了诸多疑点,结论坚实可信。

其他较为活跃的研究者则有顾农、赵英。顾农针对《古小说钩沉》的系列论文,较为系统地讨论了该书的成书过程、编纂体例、成就不足等诸多问题[8-10]。赵英《未曾发表过的鲁迅撰》披露了之前秘藏的鲁迅手稿,更揭示出鲁迅在《古小说钩沉》上未为人知的工作[11]。此外,赵英《籍海探珍——鲁迅整理祖国文化遗产撷华》是迄今仅有的探讨鲁迅与传统典籍文化关系的专著,书中以相当篇幅考述了多种鲁迅辑校之书,重在理清鲁迅辑校各种古籍的时间脉络,对《古小说钩沉》、《小说旧闻钞》着墨尤多[12]。

此外,陈龙通过对具体书籍的实际比勘和版本调查,考证了鲁迅辑录《古小说钩沉》所用典籍的版本问题[13]。朱成华等人以札记方式订正了《古小说钩沉》的错漏及整理本的点校讹误[14-18]。李柏、赵伟则对《古小说钩沉》所收的具体书籍进行了校勘学方面的订正辨疑[19-20]。

《唐宋传奇集》是鲁迅小说文献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受关注度却远不及《古小说钩沉》。顾农《关于手稿》考察了该书编纂过程、文献成就等问题点,是最主要的相关研究成果[21]。

除了针对具体文献的个案研究,宏观式的总括研究也是鲁迅辑校小说文献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周维培《鲁迅在古代小说文献学上的贡献》通过《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论述鲁迅在构建中国古代小说文献学基础的学术成就[22],叶树声《鲁迅辑佚小说探微》则侧重于总结鲁迅辑录小说文献的方法[23]。

3鲁迅辑校子史典籍的研究现状

在鲁迅辑录的史部古籍中,《谢承后汉书》较为重要且部帙较大。卢芳、汤颖仪《没有被忘却了的工作——以鲁迅先生辑校的谢承为限》是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对《谢承后汉书》的历史渊源、鲁迅辑佚的过程、方法和成就予以综合考察[24]。

在子部典籍中,顾农《关于鲁迅辑本等五种》以鲁迅手稿为研究依据,论及《范子计然》、《魏朗子》、《任奕子》、《志林》、《广林》等5种古籍的鲁迅辑本,考述辑录时间,论述鲁迅辑本的价值成就[25]。

对于鲁迅校本《岭表录异》,学界研究相对较多,其中以顾农的系列论文最为重要,其研究风格与前列顾氏诸文相同,侧重于史事梳理与价值述评[26-27]。李春桃《及其校本》首先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清理了该书的基本情况,然后考述鲁迅校书过程,并具体比较了鲁迅校本与商壁、潘博校本的优劣[28]。

此外,鲁迅辑校的多种子史典籍(如《云谷杂记》、《虞预晋书》等),或尚未有研究,或仅流于一般介绍。

古代文学研究热点篇5

【关键词】湿疹病因

湿疹之病,古人多有命名,如“肾囊风”、“四弯风”、“湿疮”、“旋耳疮”等,湿疹病因病机及治法,古人多有总结,对我们今日治疗多有指导作用;下边初步对相关古文献中湿疹病因部分进行简略归纳。

1.湿热为主,兼挟风邪

经过古文献研究发现,湿热是湿疹发病的主要病因,同时兼挟风邪;如:夫疥癣者,皆有脾经湿热,及肺气风毒,客于肌肤所致也、风毒之浮浅者为疥,之深沉者为癣。盖癣则发于肺之风毒,而疥则兼乎脾之湿热而成也,久而不愈,延及全身,浸淫溃烂,或痒或痛,其状不一[1]。浸淫疮者,浅搔之,蔓延长不止,搔痒者,初如疥。搔之转生,汁相连著是也。……,经云:岁火太过,甚则身热肤浸淫是也[1]。论曰心恶热,风热蕴于心经,则神志躁郁,气血鼓作,发于肌肤而为浸淫疮也。其状初生甚微,痒痛汁出,渐以周体,若水之浸淫,淫泆不止,故曰浸淫[2]。血风疮多生在两小腿里外臁上至膝下至踝骨,乃风热湿热血热交感而成,初起瘙痒无度,破流脂水,日渐沿开,形同针眼[3]。旋耳疮生耳后缝,疮延上下连耳疼,状如刀裂因湿热,穿粉散搽即成功[4]。浸淫疮发火湿风,黄水浸淫似疥形,蔓廷成片痒不止,治宜清热并消风[4]。

古文献研究发现,膀胱湿热、脾胃湿热、阳明湿热等内生湿热在湿疹发病中多有提及,如:眉端偏生粟吻,抓痒非常,乃膀胱经湿热所致,名为恋眉疮[5]。脐中出水,脐中不痛而痒,时流黄水,乃脾胃湿热积久而成[5]。癞疯发于肌表,非真大麻风也,乃阳明湿热沸腾或风寒侵袭所致,初起水疱作痒成疮,破流脂水,痒至彻骨,久则成片传及遍身,好浴热汤,形如疯癞[4]。

古人对湿疹还有详细的分类,相当于现在的急性湿疹,慢性湿疹等,如:……,癣之状起于肌肤,瘾疹或圆或斜,或如莓苔走散,内藏汁而外有筐,其名亦有六焉。一曰干癣,搔则出白屑,索然调枯。二曰湿癣,搔则多汁,浸淫如虫行。三曰风癣,强则痹顽,不知痛痒。四曰牛癣,其状如牛领之皮,厚而且坚。五曰狗癣,时时作微痒,白点相连。六曰刀癣、则轮廓全无,纵横不定是也。治法当以杀虫、渗湿、消毒之药敷之,内服和脾清肺,除风散湿之剂,庶绝其根[1]。当然,可能古人和现代对于湿疹的认识不不一,神经性皮炎在古代也见于湿疹的相关文献中。

古文献对湿热下注多有阐述,如:大凡下部生疮虽属湿热,未有不因脾肾虚而得之。一人两腿生疮,每服败毒散则饮食无味,反增肿胀。此脾虚湿热下注也[6]。脚膝间脓水不绝,连年不愈何如?曰:此名下注疮,亦名湿毒疮。由脾胃湿热下注,以致肌肉不仁而成疮也,在外属足太阳、少阳经;在内属足厥阴、足太阴经[1]。风湿流注腿脚,致生血风顽疮[4]。胫疮生脚肚,初起如粟,搔之渐开,黄水浸淫,痒痛,溃烂绕胫而成痼疾[4]。《鬼遗》云:两曲瞅(注:该字应该为月字旁,音同秋,意为股胫之间,膝盖弯),膀肚下内外两踝前,有廉刃两边,为里外廉。……,此由湿热下注,瘀血凝滞于经络,以致肌内紫黑,痒痛不时,女人名为裙风裤口疮,即臁疮也,最难克效。盖以裙扇地,风湿盛故也[1]。

同时,湿热导致的湿疹,因为复受他邪,易生变证,如:鳝漏生于腿肚,由湿热而成,初起颇类湿疮,痛痒相兼,破流黄水,绵绵不已,其孔深如钻眼,复受寒气,寒气侵入疮孔,以致口寒肌冷[5]。臁疮生于两臁,初起赤肿.久而腐溃、或浸淫瘙痒,破而脓水淋漓。盖因饮食起居,亏损肝肾,或因阴火下流,外邪相搏而致。外臁属足三阳湿热可治。内臁属足三阴虚热难治[1]。

2.气血脏腑亏虚,复受湿邪

文献研究发现,在气血虚弱的基础上,复受湿邪,则病情缠绵难愈,如:夫莴疮积久不痊者,由肤腠虚则风湿之气停滞,虫在肌肉之间生长,则常痒痛,故经久不瘥也[1]。一妇生风癜似癣,三年不愈。五心烦热,脉洪,按之则涩。此血虚症也[6]。

另外,肾藏风致病原因古文献多有发挥,如:肾藏风属肾虚风邪乘于臁胫,以致皮肤如癣,或渐延上腿,久则延及遍身。外证则搔痒成疮,脓水淋漓,眼目昏花;内证则口干舌燥,腰腿倦怠,吐痰发热,盗汗体疲[7]。一人腿生湿疮,数年不愈。尺脉轻诊似大,重诊无力。此肾虚风邪袭之而然。名曰肾藏风疮[6]。(注:该字为病字头,里面是个颓字)风因精未调,外为风湿所袭,从阴囊湿汗作痒起、流注四肢,手叉白色,悉生疮疡。俗谓之肾脏风[1]。湿阴疮,阴囊瘙痒成疮,浸淫汗出,状如疥癣,由肾经虚弱,风湿相搏而成[5]。

3.风湿客肤

风湿客肤,而致湿疹发病,文献中尚对此进行了说明,如:一儿头面胸腹患水疮数枚,溃而成疮。此风邪乘于皮肤也。名曰瘭疮[6]。一妇遍身瘙痒,秋冬则剧。脉浮数。此风邪客于皮肤,名曰血风疹[6]。呙疮每发指掌中,两手对生茱萸形,风湿痒痛津汁水,时好时发久生虫[4]。钮扣风,皆原风湿凝聚生疮,久则搔痒如癣,不治则沿漫项背[8]。

内外合邪,在小儿湿疹发病中的作用也有阐述,如:论曰小儿体有风热,脾肺不利,或湿邪搏于皮肤,壅滞血气,皮肤顽厚,则变诸癣[2]。

4.其他

湿疹不独湿热为患,文献研究发现,阳气内郁也是病因之一,如:一人每至秋冬,遍身发红点如癜,作痒。此寒气收敛腠理,阳气不得发越,怫郁内作也[6]。另外对于小儿湿疹对遗传因素也进行了探究,如:奶癣,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脂成片,睡卧不安,搔痒不绝[8]。

中医学认为湿疹发病,多因风湿热客于肌肤而成;同时脏腑虚弱,内外合邪,因此致病;湿热稽留,缠绵难愈,致血虚风燥等。现代根据发病情况,将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等,古文献研究表明,湿疹发病,主要因素是湿热为患,内外合邪;同时,古文献研究中对湿疹的转归多有认识。对于非湿热因素导致的湿疹,文献也有提及,小儿湿疹在现代研究中认为同遗传有相关性,文献中也认识到这一点。当然,本文仅仅是从病因方面进行分析,相关的内容较少,且古文献中病因病机以及治法方药结合在一起,单纯讲述病因的文献较少。但是从已有文献来分析,可发现古文献的研究成果与现代研究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证治准绳》公元1604年,明.王肯堂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圣济总录》公元1117年,宋.政府组织编写.

[3]《疡科心得集》公元1805年,清,高秉钧撰.

[4]《医宗金鉴》公元1742年,清吴谦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外科真诠》公元1838年,清?邹岳撰.清刻本.

[6]《外科理例》公元1531年,明.汪机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古代文学研究热点篇6

2006年5月下旬,众多陶瓷专家受邀参加了在沈阳举办的官屯辽金瓷窑产品研讨。该窑址在今辽阳市东三十公里太子河南岸的江官屯,窑场很大,已被太子河水冲去不少。产品以白釉粗瓷为主,白釉黑花和黑釉瓷器较少,也烧少量的三彩器。该窑初建于辽,金代达全盛时期,元代渐衰至废,是一处烧造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烧瓷民窑。虽废弃至今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但窑址基本保存,而且面积大,文化层厚,瓷片堆积丰富,是当时东京辽阳府唯一的古窑址,对研究辽金时期陶瓷生产工艺、特点以及当时社会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辽阳地区很多辽、金墓葬出土瓷器多属于该窑产品,1988年官屯窑址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链接:据研究,辽代瓷窑约出现在辽太宗会同年间至辽世宗年间(938―950年)。制瓷工艺渊源于中原,与邢窑、定窑有密切关系,造型和纹饰吸收了中原的传统,又具有本民族的特点。从林东辽上京窑、南山窑、白音戈勒窑、赤峰缸瓦屯窑、辽阳官屯窑、北京龙泉务窑、山西大同青瓷窑等处考古发掘结果看,辽瓷大体上可分为高温细胎白釉和黑釉瓷器,高温缸胎茶绿、黑、赭等杂色釉大型瓷器及低温三彩釉陶器三种。在烧造技术方面已有施用化妆土、覆烧法、使用耐火材料等先进工艺。但烧窑所用的燃料为柴草,迄今尚未发现有用煤作燃料的辽瓷窑场。辽代陶瓷的造型和纹饰则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可分为中原形式和契丹形式两大类。

2.《古玩世界》首届龙泉青瓷网友会成功召开

古代文学研究热点篇7

摘要:本文集止痛中药传统理论研究、现代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研究等药性相关文献于一体,是对历代止痛中药文献进行的一次大集结。文章采用拉网式搜索、穷竭式收集、主题式筛选的方式,在占有大量文献基础上,进行中药止痛机制的传统理论文献研究,分析各种因素的相关性,完善止痛中药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止痛中药;药性理论;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5

止痛中药的应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它不仅能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疼痛病因,标本兼治,提高病愈率,特别对某些重度顽固性疼痛疗效卓著,体现出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因而受到历代医学家的重视。笔者经过广泛调查古今对止痛中药的研究概况,现归纳如下:

1.关于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研究

止痛中药传统理论的原始记载,多见于历代诸家本草,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吴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中华本草》对历代本草进行了一次大集结,其中关于止痛中药的记载,散见于各类中药的文献中。这是迄今为止对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最具权威性的总结。只因不是专门性的止痛中药文献专集,卷帙浩大,翻检不便,对止痛中药的研究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意义。《止痛本草》是一本集古今运用中药止痛药物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的专著,广泛搜集中药各种止痛药,分类进行各项研究,集中古今医家用药的理论、经验及现代药理研究,这不但可作为各种痛证辨证用药与专方专药的运用依据。而且对寻找研制各种止痛药也可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

2.关于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

关于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

2.1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

随着中西医学的相互渗透,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近二十年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杂志及《中华本草》《现代中药药理学》等文献进行普查,发现已有300余种中药被实验证实有镇痛作用。其中一部分药物是经古代本草文献明确记载有“止痛”功能者,如延胡索、吴茱萸、五灵脂、没药等。也有一部分是古代本草并未记载有“止痛”功能者,如灵芝、党参、海参、土茯苓、天竺黄等,是在实验研究中被发现有止痛作用。这说明止痛中药的筛选十分必要。对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有多方面的,如:①生物碱类镇痛活性成分的研究,延胡索乙素是生物碱的典型代表。吕富华在“延胡索的止痛作用的比较”一文中总结:“实验表明,延胡索总生物碱的镇痛效价为吗啡的40%,且镇痛作用乙素>丑素>甲素。”皂苷类镇痛活性成分,李小川在“怀牛膝总皂苷镇痛作用研究”一文中总结:“对怀牛膝总皂苷采用化学刺激、热刺激进行大、中、小3个剂量的镇痛实验观察,结果显示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作用与剂量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另据研究证实,人参皂苷、白芍总皂苷、柴胡皂苷等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⑧酚、酮、醛类镇痛活性成分,原田正敏“桂皮药理学研究”文中说:“桂枝醛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末川在“生姜た关さざ药理学研究”文中说:“丹皮酚可使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减少,抑制率50%。”

2.2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

现代医学对止痛中药的镇痛机制做了大量研究,不仅找出了止痛中药的许多有效镇痛成分,而且也阐明了止痛中药的一些镇痛机制。吴承艳在“止痛中药的研究与思考”口文中,对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为6个方面:①中枢镇痛;②麻醉镇痛;③抗感染镇痛;④解热镇痛;⑤解痉镇痛;⑥抗凝镇痛。

3.关于止痛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

止痛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以专著居多,如唐迎雪主编的《止痛中药临床应用》,收录止痛中药88味。对每一味药物的性味、归经、功能应用、用法用量、使用宜忌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表述,非常实用。张卓主编的《疼痛中药特效秘方大全》,董连荣主编的《古今止痛验方大全》螂则以止痛方剂为重点。在论文方面有:肖金撰写的“止痛方药的临床应用”,将止痛方剂分为:清热止痛方、祛瘀止痛方、温经止痛方、祛风除湿止痛方,亦是以方为主、以方带药的论述。王顺成撰文“痛症的病因病机与止痛中药的临床应用”,首先分析痛症的病因病机,然后将止痛中草药分为:解表止痛药、祛风湿止痛药、活血化瘀止痛药、行气止痛药、温里止痛药、麻醉止痛药、清热止痛药7大类。每类举出4~5味代表药物,论述其止痛功能与适应证吲。以上研究是以实用举要为主,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文献研究。

还有一些关于古今名医治痛经验的评述:如赵天才等撰文“张仲景治痛十四法”,总结了张仲景治痛症的内治法与外治法。内治法包括:解表治痛法、散寒除湿治痛法、和解治痛法、表里双解治痛法、呕吐治痛法、攻下治痛法、温补治痛法、行气治痛法等。外治法包括了搐鼻治痛法、针刺治痛法等。该文对止痛的治疗法则及给药途径进行了发掘㈣。韩学杰等撰写“沈绍功教授痛症辨证论治经验”一文,对沈氏从医四十余年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辨证分为虚实、部位划分7类、病性分为寒热等思路与经验。

4.关于毒剧止痛中药的研究

止痛中药虽然毒性较大,但生物活性亦强,止痛效果好。若临床应用恰当,确能起沉疴顽疾。若用之失宜,则祸不旋踵。为了充分发挥毒剧止痛中药的独特疗效,防止毒副作用。很多医者对毒剧止痛中药的合理应用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研究。如唐迎雪的论文“毒剧止痛中药的合理应用体会”,总结出临床应用的几条原则,如:①宜于顽痛;②作用为主;③炮制得法;④合理配伍;⑤控制剂量;⑥选择剂型;⑦煎服相宜。该文对临床应用毒剧药物止痛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指导作用。朱建伟撰写“马钱子碱镇痛作用及其药效动力学研究”一文,认为马钱子碱具有肯定的镇痛作用,药效强度较高,维持时间较长。

5.对止痛中药研究的动态综述

吴承艳撰文“止痛中药的研究与思考”中,将该领域里的研究总结为4个方面:①古代文献对止痛中药的收录研究。②古代医家对止痛中药用药特点研究。③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④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吴氏在“对止痛中药研究的思考”这部分内容里,首先提出了“必须加强中医药文献的系统研究。”她说:“在大量的方剂文献中能寻找出有效的止痛中药。本草文献更是直接记载前人使用中药、研究中药的重要信息之源。因此进行中医方药文献的系统研究,对加快止痛中药的研究与开发起一定的重要作用”。吴氏之说确为真知灼见。

6.对止痛中药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

古代文学研究热点篇8

   论文摘要:本文集止痛中药传统理论研究、现代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研究等药性相关文献于一体,是对历代止痛中药文献进行的一次大集结。文章采用拉网式搜索、穷竭式收集、主题式筛选的方式,在占有大量文献基础上,进行中药止痛机制的传统理论文献研究,分析各种因素的相关性,完善止痛中药的理论体系。

   止痛中药的应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它不仅能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疼痛病因,标本兼治,提高病愈率,特别对某些重度顽固性疼痛疗效卓着,体现出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因而受到历代医学家的重视。笔者经过广泛调查古今对止痛中药的研究概况,现归纳如下:

   1.关于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研究

   止痛中药传统理论的原始记载,多见于历代诸家本草,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吴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中华本草》对历代本草进行了一次大集结,其中关于止痛中药的记载,散见于各类中药的文献中。这是迄今为止对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最具权威性的总结。只因不是专门性的止痛中药文献专集,卷帙浩大,翻检不便,对止痛中药的研究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意义。《止痛本草》是一本集古今运用中药止痛药物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的专着,广泛搜集中药各种止痛药,分类进行各项研究,集中古今医家用药的理论、经验及现代药理研究,这不但可作为各种痛证辨证用药与专方专药的运用依据。而且对寻找研制各种止痛药也可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

   2.关于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

   关于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

   2.1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

   随着中西医学的相互渗透,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近二十年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杂志及《中华本草》《现代中药药理学》等文献进行普查,发现已有300余种中药被实验证实有镇痛作用。其中一部分药物是经古代本草文献明确记载有“止痛”功能者,如延胡索、吴茱萸、五灵脂、没药等。也有一部分是古代本草并未记载有“止痛”功能者,如灵芝、党参、海参、土茯苓、天竺黄等,是在实验研究中被发现有止痛作用。这说明止痛中药的筛选十分必要。对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有多方面的,如:①生物碱类镇痛活性成分的研究,延胡索乙素是生物碱的典型代表。吕富华在“延胡索的止痛作用的比较”一文中总结:“实验表明,延胡索总生物碱的镇痛效价为吗啡的40%,且镇痛作用乙素>丑素>甲素。”皂苷类镇痛活性成分,李小川在“怀牛膝总皂苷镇痛作用研究”一文中总结:“对怀牛膝总皂苷采用化学刺激、热刺激进行大、中、小3个剂量的镇痛实验观察,结果显示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作用与剂量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另据研究证实,人参皂苷、白芍总皂苷、柴胡皂苷等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⑧酚、酮、醛类镇痛活性成分,原田正敏“桂皮药理学研究”文中说:“桂枝醛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显着抑制作用”;末川在“生姜た关さざ药理学研究”文中说:“丹皮酚可使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减少,抑制率50%。”

   2.2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

   现代医学对止痛中药的镇痛机制做了大量研究,不仅找出了止痛中药的许多有效镇痛成分,而且也阐明了止痛中药的一些镇痛机制。吴承艳在“止痛中药的研究与思考”口文中,对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为6个方面:①中枢镇痛;②麻醉镇痛;③抗感染镇痛;④解热镇痛;⑤解痉镇痛;⑥抗凝镇痛。

   3.关于止痛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

   止痛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以专着居多,如唐迎雪主编的《止痛中药临床应用》,收录止痛中药88味。对每一味药物的性味、归经、功能应用、用法用量、使用宜忌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表述,非常实用。张卓主编的《疼痛中药特效秘方大全》,董连荣主编的《古今止痛验方大全》螂则以止痛方剂为重点。在论文方面有:肖金撰写的“止痛方药的临床应用”,将止痛方剂分为:清热止痛方、祛瘀止痛方、温经止痛方、祛风除湿止痛方,亦是以方为主、以方带药的论述。王顺成撰文“痛症的病因病机与止痛中药的临床应用”,首先分析痛症的病因病机,然后将止痛中草药分为:解表止痛药、祛风湿止痛药、活血化瘀止痛药、行气止痛药、温里止痛药、麻醉止痛药、清热止痛药7大类。每类举出4~5味代表药物,论述其止痛功能与适应证吲。以上研究是以实用举要为主,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文献研究。

   还有一些关于古今名医治痛经验的评述:如赵天才等撰文“张仲景治痛十四法”,总结了张仲景治痛症的内治法与外治法。内治法包括:解表治痛法、散寒除湿治痛法、和解治痛法、表里双解治痛法、呕吐治痛法、攻下治痛法、温补治痛法、行气治痛法等。外治法包括了搐鼻治痛法、针刺治痛法等。该文对止痛的治疗法则及给药途径进行了发掘㈣。韩学杰等撰写“沈绍功教授痛症辨证论治经验”一文,对沈氏从医四十余年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辨证分为虚实、部位划分7类、病性分为寒热等思路与经验。

   4.关于毒剧止痛中药的研究

   止痛中药虽然毒性较大,但生物活性亦强,止痛效果好。若临床应用恰当,确能起沉疴顽疾。若用之失宜,则祸不旋踵。为了充分发挥毒剧止痛中药的独特疗效,防止毒副作用。很多医者对毒剧止痛中药的合理应用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研究。如唐迎雪的论文“毒剧止痛中药的合理应用体会”,总结出临床应用的几条原则,如:①宜于顽痛;②作用为主;③炮制得法;④合理配伍;⑤控制剂量;⑥选择剂型;⑦煎服相宜。该文对临床应用毒剧药物止痛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指导作用。朱建伟撰写“马钱子碱镇痛作用及其药效动力学研究”一文,认为马钱子碱具有肯定的镇痛作用,药效强度较高,维持时间较长。

   5.对止痛中药研究的动态综述

   吴承艳撰文“止痛中药的研究与思考”中,将该领域里的研究总结为4个方面:①古代文献对止痛中药的收录研究。②古代医家对止痛中药用药特点研究。③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④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吴氏在“对止痛中药研究的思考”这部分内容里,首先提出了“必须加强中医药文献的系统研究。”她说:“在大量的方剂文献中能寻找出有效的止痛中药。本草文献更是直接记载前人使用中药、研究中药的重要信息之源。因此进行中医方药文献的系统研究,对加快止痛中药的研究与开发起一定的重要作用”。吴氏之说确为真知灼见。

   6.对止痛中药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

古代文学研究热点篇9

说起他所珍爱的化石,周忠和目光灼灼:“化石是我们古生物研究者最基本的研究材料,也是古代生物演化的最直接的证据。我们就像侦探一样,通过各种蛛丝马迹,用有限的信息尽量还原更多当时的现实,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结缘化石

在周忠和的记忆中,自己与化石的缘分可以追溯到高中时期。

周忠和1965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市的一个村子里,父亲是大队会计,为人勤劳本分。周忠和是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周忠和回忆说:“我是个农村出身的孩子,从小就在地里玩儿。但那时从来没想到泥土、石块里会有化石之类的东西。”

周忠和读高中时,当时的班主任吴凤采老师订了一份名为《化石》的科普杂志,周忠和与同学们都很喜欢看。

《化石》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73年,曾经是主席特别喜欢阅读的科普刊物,20世纪80年代初其发行量曾经达到22万多份。

周忠和从这份杂志中了解到一些关于化石的知识,并对化石产生兴趣。

周忠和笑言:“这是我能和化石搭上边的最早记忆了,后来我又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想来真是挺有缘分的。”

1982年,周忠和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开始真正与化石打交道。

周忠和的大学生活单调又清苦,每月15元的伙食费,必须精打细算,如果中午吃了荤菜,晚上可能就要靠包子和免费汤来打发了。

周忠和说:“当时家里并不富裕,我上大学,弟妹们也在读书,四个孩子花费很大。父亲虽为村里的‘小官’,依然要下地干活,还要给家里开的杂货店帮忙,以贴补家用,父母都很辛苦。”

懂事要强的周忠和在学校用功读书,放假回家还要帮父母干农活,鼓励弟妹好好学习。在他的激励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先后都读了大学。

“弟妹们也很优秀,父母十几年前就‘退休’安享晚年了。”周忠和高兴地说,“我每年春节都要回家过年,看望父母,也和弟妹们聚一聚。”

1986年,周忠和本科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学部,师从古鱼类专家苏德造研究中生代鱼类,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从此和化石相伴一生。

“弃”鱼“从”鸟

古生物学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一块化石常常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1929年,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北京猿人的头盖骨,一举成名;60多年后,正在研究中生代鱼类的周忠和,因为“巧遇”华夏鸟化石,从此改变了一生的研究方向。

1990年7月,一支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金帆博士率领的科考队,在中国辽宁省西部的朝阳地区跋山涉水,采集鱼类化石,进行热河群地层的研究。周忠和就在这支队伍中,由于他的硕士论文研究的是北票鲟,所以他分工负责寻找和研究鲟类化石。

时值盛夏,骄阳似火,挥汗如雨,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些年轻学者的工作热情。一天,在波罗赤乡的一条小山沟里,周忠和发现了一块看似不起眼的鱼类化石。

这块化石属于白鲟科,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现代生活着的长江白鲟的最早的祖先。这一发现让初出茅庐的周忠和兴奋不已。考察结束后,他依然惦记着发现化石的那条小山沟。9月中旬,他一个人再次来到那里,希望能找到更多、更好的鲟类化石。

不过这一次,周忠和并没找到鲟类化石,而是发现了两块保存得相当完整的鸟类化石。化石拿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经研究,发现这是距今1.2亿年左右的鸟类化石,而当时,这一时期的鸟类化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稀少。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非常重视这一发现,专门安排人手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同时,为了培养年轻人,所里安排周忠和等也参与其中,周忠和自己也觉得这项研究很有意义,于是开始从事古鸟类研究。

1992年,周忠和、金帆和张江永一起研究了波罗赤出土的第一块古鸟化石,标本被命名为燕都华夏鸟,属名“华夏”意指中国大地古称,种名“燕都”意指化石产地朝阳古时属燕国。

燕都华夏鸟是朝阳地区最早被发现的中生代鸟类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期,世界上从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的鸟类化石,总数量加起来不过七八块,而燕都华夏鸟是当时发现的鸟类化石中保存最完整的。

燕都华夏鸟属反鸟类型。反鸟是中生代分布极广、数量很大的一类鸟,繁盛于白垩纪。反鸟的许多骨骼特征都与现生鸟类相反,故而得名。最初,古生物学家根据晚白垩纪的一些鸟类化石建立了这样一个类群,燕都华夏鸟的发现则把整个反鸟类的分布向前延伸到了白垩纪早期。

同年,周忠和在德国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古鸟类与进化会议上报告了他的发现,引起了与会专家们的关注,他们认为这一发现填补了白垩纪早期鸟类演化史上一个长期的空白,很有意义。从此,周忠和“弃”鱼“从”鸟,专心进行古鸟类研究。

周忠和回忆说:“我的运气比较好,刚刚硕士毕业就发现了重要的鸟类化石,所里开明的权威专家也很支持,有一个很好的起点。”

周忠和的“运气”也使波罗赤成为中国鸟类化石产地中的一颗耀眼明星。在随后的几年里,周忠和与他的同事们又在同一地点发掘采集到共计20余个鸟类化石个体。这些化石后来被分别命名为几种不同类型的古鸟:燕都华夏鸟、郑氏波罗赤鸟、北山朝阳鸟和始华夏鸟等,周忠和等称这一鸟群为“华夏鸟群”。

在研究工作中,周忠和逐渐萌生了去海外读博士的念头。1995年,周忠和赴美国堪萨斯大学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系留学,师从世界古鸟类权威马丁教授,攻读古鸟类博士学位。

在美国,周忠和体验到了不同的文化,开阔了眼界,英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周忠和说:“我的英语出国前也不错,但在美国,听课、写论文等都用英语,专业英语能力明显提高。”

其次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周忠和说:“当时学了许多生物学的课程。有一门名为《种群生物学》的课,对我理解进化论帮助很大。我本科在地质系,对这方面了解不多,没有深入到分子生物学的程度去了解基因的选择等内容,在美国,我把这些课都补上了。”

领衔“热河生物群”课题组

1999年,周忠和获得博士学位。同年,他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归国担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热河生物群”课题组的负责人,并继续从事古鸟类研究。

古代文学研究热点篇10

无巧不成书。最近,有藏家在中藏网上“炫”出自己所收藏的一对明代青花热水瓶,其底也明确写着“明成祖朱氏棣皇帝皇宫御用大明永乐六年戊子秋”字样。在一片质疑声中,一些瓷器专家却认为,明代热水瓶存在也合理。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专家们旗帜鲜明的争论吧。

————正方————

元代就能烧造“热水瓶”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文物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宁玉新:

谈论青花热水瓶之前,我先举个例子:考古学家从春秋时代的墓里挖出了一个“冰柜”,在争论阶段就有不少人断定那个时代不可能有,结果通过还原历史真相最终确证了它就是春秋时代的冰柜。因此,这种青花热水瓶的器型真出现在明代也不算离谱。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出自历史传衍,根本没有太多的创新发明。节目上的专家,单凭藏家展出的这件瓷器器型像现在的热水壶就说是赝品、是伪造,这种看法太武断了,完全是用主观的判断来否定历史文化的可能性。你在这个世界上才能活多少年?中国古代的历史绵延到现在多少年了?你凭什么就敢说这种东西古代肯定没有呢?

中国历来是一个“以图行文”的国家,我很多次都讲到,中国有这么多的瓷器器型,就是为了呈现礼仪之邦的文化内涵,瓶子的形态本身就有很深的文化意义。热水瓶的把,春秋时就有这样的器型了,为什么明代就不能有?而且,朱棣那个时代,将热水瓶的原理应用到瓷器上完全没有技术问题。不单是明代可以达到,元代就能达到了。我们可以看到,元代和明代有很多的双层杯,隔层的作用跟现在的热水瓶原理是一样的。同时,节目里的热水瓶,纹饰、绘画的“以图行文”含义和“数术学”的表现形式绝对是典型的明代永乐年间风格。它的把是象鼻把,意指万象更新;瓶上的宝象盾、莲花盾都是严格按照“数术学”来描绘的,现代人基本不懂“数术学”,伪造的话怎么能够这么准确规范?而且这个瓶的口是梅瓶样式,也符合那个时代的工艺特征。当然,要确凿无疑地断定这件青花热水瓶是否为明代瓷器,还得用手摸过或仪器测过,看看其有没有碳结元素,如果碳结元素已经衰竭了,那说明这件东西已有250年以上的历史了。

陶瓷微观形态可断定陶瓷“年龄”

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委员会主任、瓷器专家孙欣:

很多人会觉得,青花热水瓶的器型过于现代,不可能出现于明朝。其实,包括节目的鉴定专家都不知道,明代同时期确实存在这种器型,只不过不是在中国,而是在西亚,属于典型的伊斯兰器型,在波斯地区早就出现了。虽然该地区的热水瓶器型主要是铜器,但我们都知道,永乐宣德时期,海禁开放,有了郑和下西洋,明朝和西亚的贸易通过海路连通起来,因此明代的瓷窑也开始生产销往西亚的产品。为了满足西亚地区的审美而生产相应的器型和纹饰,完全有这种可能。目前,伊朗、土耳其的皇宫还珍藏着大量明初瓷器,正是那一时期海上贸易带去的货物,青花热水瓶也许正是这种文化交流的重要证物。

我们鉴定一件瓷器一般要分四步走:辨真伪、定窑口、断年代和评价值。辨别真伪是前提,而这种鉴宝节目基本依靠传统的经验鉴定和“眼学”来完成最关键的辨真伪环节,其实是很不保险的。现在科学鉴定手段已十分发达,有了古陶瓷自然老化痕迹鉴定这样的“高科技”,比过往的陶瓷成分分析鉴定可靠很多。陶瓷自然老化痕迹有很强的规律性,我们通过对陶瓷微观形态的观察就可以断定陶瓷的“年龄”。我认为青花瓷热水瓶首先应该经过陶瓷老化痕迹鉴定再拿到专家手上具体分析。

————反方————

造假手段低级拙劣而搞笑

故宫博物院陶瓷组副研究馆员黄卫文:

明代永乐年间根本不可能有青花热水瓶这种器型,这完全是造假者的臆造。

成熟于元代的青花瓷器发展到明代,已经成为景德镇陶瓷的主流产品,由于青花所用钴料和瓷器装饰绘画题材、笔法的不同,明代各时期青花瓷器往往各具特色,但终明一朝,青花瓷器发展的鼎盛期非永乐、宣德时期莫属,其传世精品一向被视为我国青花瓷器上的杰作。

总体上看,永乐青花一改元青花那种繁密、雄健的格调,呈现出一种浓艳、凝重、古朴、典雅的艺术风采。而青花热水瓶的纹饰做得比较呆板,真品的纹饰应该是很自然的,花和叶给人一种随风飘扬的感觉。而且青花热水瓶的纹饰那么复杂,跟永乐时期的疏朗特点不相符。

另外,永乐青花的青花色料据说使用的是郑和下西洋时从伊斯兰地区带回的所谓“苏麻尼青料”,它是一种含低锰高铁的青料,由于含锰量低,减少了青色中的紫红色调,在适当的火候下能烧出像蓝宝石一样鲜艳的色泽,而含铁量高,又往往会在青料使用浓重处出现沉入胎骨的黑疵斑点,这些黑疵斑点往往呈星状点滴晕散,迎光侧视或用手触摸,器物表面会有凹凸不平之感。这种自然形成的现象,被视为后世无法模仿的永宣青花瓷器的独有特征。

虽然明清时期在瓷器上书写朝代年款的特征始自永乐朝,但留存下来写款识的器物十分罕见,目前只见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永乐青花压手杯上写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识。永乐之后明代各朝的官窑瓷器款识一般写为“大明某某年制”。而节目中出现的款识显然为拙劣的伪造,成祖为永乐帝的庙号,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为在太庙中奉祀而追尊的名号,显然朱棣在位时不会有这一名号,而且目前在传世明清官窑瓷器中基本未见过书写宫中或朝廷衙署名款的器物。这种刻意把款识写得十分具体的做法是现代造假中常见现象,造假者似乎生怕你不往那个他想模仿的朝代去联想。

延伸阅读

首次出土铭文证实:史上确有姜子牙其人

沉睡地下3000年的古城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齐太公始封的都城营丘在哪里?

8月8日~10日,“中国?高青甲骨学暨高青陈庄西周城址重大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高青县召开。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部分高校、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各地博物馆及来自美国、韩国、日本、法国等近百名中外学者专家,对高青陈庄西周遗址展开学术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杜金鹏向与会专家展示了陈庄遗址出土铜器的最新修复成果,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王恩田先生、山东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王树明、日本福冈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海村唯一先生等7名中外专家代表发表了对陈庄西周遗址和甲骨学相关论题的最新论断。

与会专家实地踏查和观摩了陈庄西周城址发现的重要遗迹和出土文物,通过再次对陈庄西周城址的重大发现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一致认为:列为中国社科院“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和国家文物局“2009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的陈庄西周城址最重要的发现为西周早期城址、大中型墓葬群、车马坑、多件“齐公”铭文和70余字的铜器以及西周甲骨文和“祭坛”等,为研究齐国早期都邑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研讨会上,最让人们关注的齐国初建都城营丘所在地之争有了初步的定论。由王宇信、王震中、王恩田等10位资深与会专家联合签名的“高青陈庄西周城址论证意见”中初步认为:高青当是姜太公始封之地,陈庄西周城址早期考古成果表明,这里曾作为一处齐国政治文化中心城邑使用,西周中晚期以后,此地则成为姜氏齐国诸侯的墓葬陵区。因此,以上种种考古现象结合古代文献的考证,初步认定陈庄西周城址当为姜太公所建齐国初都营丘,或营丘故城就在这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