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26:57

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篇1

【关键词】手术室;新手术;护理人员培训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33-02

随着现代手术方式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疑难、复杂、微创手术的开展,以及与手术配套所需要的新型高端医疗仪器设备的引进,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手术室护士很快的掌握并学以致用。为使新开展的手术高质量顺利完成,我院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自2012年起与上海多家医院形成协作关系,每周有专家到我手术室进行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清扫手术,不孕症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脑肿瘤微创手术等一系列疑难复杂手术的指导,以及我院医生外出进修回来学到的一些先进手术的开展,如胸腔镜手术,关节镜手术,鼻窦镜手术等。近几年来先后引进C臂机,椎间孔镜,五官科动力系统,能量平台,超声刀,显微镜,成像系统等先进设备。

2方法

2.1实行专科管理培训每一台新手术的开展有各自的专科小组具体负责培训计划并实施,以教学查房形式,讲授和示教手术配合要点,专科特殊器械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保养。

2.2实行规范化培训

2.2.1手术前的准备做好术前访视和心理护理,查阅病历了解既往病史。参与术前讨论,对手术方式、步骤详细了解。

2.2.2应用医护合作培训方法由手术医生讲解手术流程,手术要求、配合,特殊用物准备,对外地专家的手术习惯,常说的器械英语名称做到心中有数。

2.2.3器械物品的准备术前一天将手术所需物品、手术包、仪器设备准备齐全,显示屏、器械台按位置摆放,仪器设备保证性能完好。

2.2.5手术中的配合一般由外地专家开展的新手术,都安排在手术不太繁忙的双休日,配备中级职称以上的护士和麻醉师,具备丰富的手术配合经验,要求术前一日休息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手术中。

2.2.6手术后的总结由负责这台手术的洗手巡回护士介绍手术配合步骤,手术中注意事项,物品准备等,制成多媒体,在晨会和科务会上进行讲解,并及时与手术医生沟通,改进不足之处。

2.3仪器设备的培训对新引进的仪器设备由设备工程师介绍名称、用途、使用方法、操作流程,以及清洗保养维护等,并进行技术指导,使护士熟练掌握操作要领,每一位护士进行现场操作,考核合格为止。专科护士将各自分管的仪器设备的简单操作程序制成卡片,统一贴在仪器左上角,方便使用者操作参考。建立仪器使用情况登记本,每次使用后使用者记录使用性能、时间,并签名。掌握仪器的基本维修方法,定期由专科组长和设备工程师检查维护。大型仪器设备放在专科手术间,减少搬动。

4讨论

各手术科室新手术的开展,都是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但要了解手术的基本步骤,具备丰富的手术配合经验外,还要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技巧,能排除常见故障,做好应急准备。备齐用物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不仅要在理论上不断学习,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配合手术,确保手术成功。我院对新手术的开展非常重视,手术室护理人员经过有效的培训和自主学习,使手术配合更加准确完善,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使医生满意度提高,增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总之,手术室护理人员应与时俱进,通过各种方法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手术配合质量,适应护理事业的飞速发展。

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篇2

【关键词】门诊;手术室;培训;职业紧张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92-01

随着我国卫生保健制度的改革以及法制观念的加强,人们对护理工作的期望日益加大,而手术室护理人员由于工作强度大且发生锐器伤的危险性较高,所以更容易产生职业紧张。研究发现,职业紧张极大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导致护理服务质量下降,所以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1]。本研究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为改善护理人员职业紧张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选取我院手术室护士24名,均为女性,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5.16±7.76岁,包括大专16名,本科8名。

1.2方法培训分2个阶段进行,共需3个月[2]。(1)第一阶段:开展培训讲座,详细介绍临床护理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工作态度、病情观察、急诊病人抢救和院内感染防护等内容,同时结合手术室特点,学习《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流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处置流程》等,使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护理人员防护意识及其心理素质,培训时间为期1个月。(2)第二阶段: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完成实践操作,培训老师在辅助指导的过程中要讲解实际工作的注意事项及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的各种错误,特别是锐器伤防护操作、锐器伤后自救措施,并示范指导,让手术室护士在顺利完成工作的同时接受全面的实践学习,培训时间,为期2个月。同时科室要合理排班,避免因疲劳工作造成护士的心理问题以及意外伤害,改善医疗操作环境、配备必要安全装置,提高护理用具的安全性,为护士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1.3评价指标职业紧张调查问卷采用李健等修改的针对国内人群的职业紧张量表(QSi-R),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3]。该量表由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和个体应对资源3个问卷组成,职业任务和个体紧张反应两个问卷得分越高表示职业紧张程度越高,个体应对资源问卷得分越高表示处理职业紧张的能力越强,职业紧张程度越低。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配对t检验分析培训前后职业紧张各项指标的差异。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培训前后护士职业紧张状况的比较经过手术室护理培训后,护理人员的职业任务和个体紧张反应均较培训前有所下降,个体应对资源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期处于单调高负荷的工作模式,并且由于手术室的特殊性,很容易很容易发生锐器伤,故大多处于较高的职业紧张水平,从而影响到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4]。规范化培训可以改进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知识、态度、技能和感染风险防范意识,有效控制职业紧张因素,完善手术室护理管理,以促进临床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经过手术室护理培训后,护理人员职业任务和个体紧张反应均较培训前有所下降,个体应对资源有所提高,说明其职业紧张程度降低,说明经过规范化培训后,提高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重要的是提高了防范锐器伤和感染的意识,并且经过与有经验的培训老师沟通,也学会了自我调节,这样就更有效控制职业紧张相关因素的影响,提高护理质量[5]。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培训可以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执业能力,从而有效降低职业紧张反应,提高其生活和工作质量,为临床护理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继娜,施学忠,张华果.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职业紧张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4):109-110.

[2]韦黎敏.规范化护理培训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2):273-275.

[3]李健,兰亚佳,王治明,等.职业紧张量表(oSi-R)信度与效度验证[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1,19(3):190-193.

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篇3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以下简称院感)管理中的高危科室,各类人员的培训都非常重要。手术室护理员的主要职责是:手术病人的接送;手术标本的登记送检;手术器械的清洗;洗手刷和擦手毛巾的准备;手术敷料的准备;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的发放;手术室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等工作。手术室护理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在院感控制中的重要性,手术室护理员工作质量的优劣和素质的高低对整个手术室的院感控制和医疗安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手术室护理员的院感知识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1我院护理员的现状

各大专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在没有取得三证(毕业证、上岗证、资格证)之前,不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这些人员经医院考核后聘用为护理员。优点是他们具有护理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培训起来比较轻松方便,在取得三证后经科室考核优先推荐为临床护士,是我院走上护士岗位的必经之路;缺点是待遇低,人员流动性较大,一般一到两年更换,给科室管理和院感控制增加了难度。

2培训方式及时间

制定培训计划,规范培训内容。护理员入科的前三天,由专人培训,第一周不安排单独岗位,由护理员各岗位人员带教,熟悉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上岗。每月由专人对护理员进行一次专业操作和理论培训。培训采取现场示范与理论讲解相结合。

3培训内容

3.1人文关怀岗前心理辅导,制定教育对策,了解护理员对所从事的工作持有什么样的职业态度,便于教育及管理,从职业态度的三个组成方面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进行培训。(1)更新观念,目前从事护理员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同时加强服务意识,明确职责,有一定的责权范围,使其有主人翁的责任感。(2)融洽护理员与护士的关系,互相监督的同时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3)选择合适的激励机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体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优先推荐为临床护士。

3.2与手术室相关的院感知识培训医院感染问题是现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等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对新上岗的人员进行岗前院感知识培训,使护理员在临床工作中自觉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实感染管理规范。如手术室建筑布局及流程;三区划分及各区域的要求;人流和物流的方式;洁污的严格划分等。

3.3法规及规范的培训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手卫生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

3.4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的培训手术部工作制度;手术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感染手术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手术部应急预案;接送患者管理制度;预防差错事故管理制度;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液体管理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手术部清洁卫生制度;交接班制度;手术病人交接查对制度;手术部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员岗位职责及工作要求等。

3.5护理员专业知识培训手术推车的安全使用;手术病人接送中的安全防护及注意事项;洗手刷的处理和准备;手术器械的规范处理;全自动清洗机及超声清洗机的使用;手术敷料的准备和要求;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手术标本的处理和交接登记等。

3.6自身防护知识培训手术室护理员的工作存在着职业的各种危害,如何有效的做好职业防护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为避免手术室护理员在工作中被意外伤害,降低血液性传播疾病对其的危害,加强手术室护理员自身防护知识及防护意识的培训更加必要。

3.6.1隔离预防病人的感染途径为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护理员发生职业暴露常见原因多为直接接触、针刺、切割伤以及呼吸道吸入。洗手:洗手是预防接触性传染,职业防护最重要的手段。只要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手部受污染后必须洗手,必要时消毒洗手;去除手套,与病人间接接触后立即洗手;送标本前后,要洗手;处理各类废弃物前后要洗手;处理医疗器械后洗手;当手部无明显污染,或常规洗手时,可采用酒精性无水洗手液。戴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受污染的物品时戴手套;接送病人时戴手套;接触了受污染的物品后要更换手套;手套使用后立即脱掉,并即洗手;不同病人间的接触应更换手套;处理手术器械时要戴防水,防穿刺手套;双层手套可以降低暴露风险。戴口罩、防护眼镜、面罩:首先选用适合的呼吸防护用品,同时要正确使用。防止眼,口,鼻黏膜受到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泼溅。进入工作区域要戴口罩,处理各类废弃物及感染类标本时,要戴防护口罩;处理手术器械时,要戴防护眼镜及防护口罩。穿防护服:根据工作安排依不同区域,不同工作穿着不同的防护服,不可混淆。遇感染性疾病的病人需要穿特别防护服。新晨

3.6.2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和处理措施处理流程:报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进行局部处理,填写报告卡,报告医院感染科,传染科就诊,到预防保健科交卡并登记,随访和咨询。立即处理措施:(1)用除菌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除菌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按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篇4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人性化管理模式;帕累托图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11)02--0028--03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员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其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病人生命安全和术后康复。为适应日新月异的医学进步,跟上现代医学模式及护理模式的转变,必须全面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为了掌握我院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我们于2006年1月和2007年2月对我院医生和手术室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首次调查结束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管理模式的整改,积极推行人性化管理新模式,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升。现将调查结果及分析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2006年1月对全院26个相关科室的148名医生、6个手术室的110名手术室护士,共计258人进行了问卷调查。2007年2月对先前的148名医生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

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问卷为a、B两种:问卷a为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评价问卷;问卷B是对手术室护士的调查问卷,调研护士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工作质量的影响。(1)问卷a:根据手术室护理要求,站在医生的角度,从手术室管理、工作环境、手术间安排情况,工作态度和能力、带教能力,术中物品准备、无菌操作及术中配合能力等方面考虑,共设计出16个子项目。每项设“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4项选择,满意为100分,较满意为90分,一般为75分,不满意为0分。(2)问卷B:内容包括护士自认为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护理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对手术室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及心理压力情况等4个方面,共13个子项目。问卷B中还有一个关键的调查项目,就是让护士自我剖析,找出影响护理质量的自身原因。

1.2.2 调查方法 两次调查均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由调查小组发给各相关科室主任,再由科室主任发给医生和手术室护士。调查问卷有简要说明,说明调查的目的及填写要求,以不记名的形式进行答卷,对不满意的情况可在后面备注栏内作详细说明,也可提出建议。回收时由调查小组统一负责回收。两次调查问卷回收率100%。

1.2.3 统计分析方法调查的所有数据全部录入计算机进行处理。整理和分析问卷a的两次调查结果,比较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的两次调查结果。以问卷B的调查结果为依据,绘制帕累托图(帕累托图:用若干直方形表示问题发生的频率,可用它确定要解决哪些问题以及解决的先后顺序),分析造成护理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和影响程度,提出并实施整改措施(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

2 结果与分析

2.1 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 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分别见表1、表2。在表1、表2中,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关的16个项目按照满意度的高低,从高到低依次排序。2006年1月的调查结果: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最高的是“手术间的安排”(92.8%),最低的是“各类手术物品、器械的准备”(68.8%);16个项目的平均满意度为80.5%,其余详见表1。2007年2月(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之后)的调查结果: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最高的是“手术护士的工作热情”(99.2%),最低的还是“各类手术物品、器械的准备”,但满意度已上升至93.7%;16个项目的平均满意度上升至96.2%,其余详见表2。

2.2 影响护理满意度的因素及分析根据问卷B的调查,特别是护士的自我剖析,将造成护理工作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归纳为八项。绘制帕累托图,分析结果显示,这八项总共出现了406次,而其中交通不方便、工作压力大、家庭事务较多、缺乏培训四项原因共出现323次,占了全部406次的79.6%(见图1)。

3 讨论

首次调查结果表明,医生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不高(平均满意度80.5%),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下列四类问题比较突出:(1)手术准备不够充分,对器械不够熟悉。(2)手术室护士缺乏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差。(3)手术过程中专注程度不够,有时出错,有时急躁。(4)术中配合不够默契,医护之间存在分歧。对上述四类问题进行主观分析,可以推测出下列可能的原因:(1)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手术器械也在不断更新、改进,新的特殊器械不断增多,护士对一些新器械不熟悉。(2)护理队伍中年轻人较多,新护士上岗缺乏培训,造成手术配合不佳。(3)工作态度较差,缺乏积极性和责任感。(4)护理人员不充足,工作负荷大,造成护士心力疲惫,工作心不在焉。

然而通过对护士的调查,我们发现事情的原因并非这么简单。我们发现,护士认为影响护理满意度的主要原因有八项,而其中交通不方便、工作压力大、家庭事务较多、缺乏培训四项占了全部频数的79.6%。根据“二八原则”(帕累托定律,即80%的问题经常是由于20%的原因引起的),可以推断:只要解决了上述四项问题,就可以大大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合前述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将问题的原因归纳为两类:一是缺乏培训;二是缺乏人性化管理。

针对问卷分析结果,调查组及时组织医生代表和护士代表举行了分析讨论会,通过大家充分讨论,证明上述的原因分析是正确的。调查组根据这两方面的原因,制订了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交通不方便”是满意度低的罪魁祸首。原因是工作地点离居住地较远,上班很容易迟到;下班时老是要考虑提前走或按点走;夜班交通不能解决,打出租车不安全。这三方面的情况造成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心不在焉或有急躁情绪,有的出现迟到、早退,手术器械等准备不充分等情况。措施如下:(1)安排总院和各分院之间的通勤班车绕道经过主要居住区,让多数员工能方便地乘车。(2)夜班交通不方便的员工,医院安排车辆接送。确实不能安排的,通过医院与出租车公司协调,固定部分出租车辆用于员工选择乘坐,租车费用由各科室集中报销。(3)工会在

福利基金中拨出部分资金用于员工交通补助,同时组织有私家车的员工和无车员工进行互助拼车。

“工作压力大”占据了主要原因的第二项。通过分析可知,压力大主要来自下列原因:(1)护理人员紧缺,护士工作负荷太大,经常加班加点。(2)手术技术性强,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操作太多,时刻面临能力提升压力。(3)责任处罚力度大,她们经常承受着“保证手术质量”、“稳定病人情绪”,乃至“下岗”等多重心理负担。措施如下:(1)安排职能科室进行护理岗位分析,适当补充护理人员。(2)加强培训i,提升业务能力。(3)把原来生硬的处罚制度进行人性化改革,把“一棍子打死”式的处罚制度转变为“分析引导教育培训处罚”三步式的人性化管理制度。(4)对科室领导进行培训,首先转变他们的观念,转变传统管理方式,加强人性化管理。(5)改变管理模式,释放工作压力。定期召开讨论会,让每个人把心中的不愉快释放出来。另外,增加集体活动,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加强心理调节,增加工作热情。

“家庭事务较多”这一原因比较笼统,但通过会议讨论,认为主要是下列情况:手术室护士多数为家庭主妇,承担着主要家庭事务。有的家里孩子小,需要每天接送入托或上学;有些人家里老人有病,需要照顾,等等。这些原因分散了她们有限的精力,造成工作过程中缺乏专注精神,有时出现手术配合不到位或工作失误的情况。家庭问题的解决最为棘手,但调查组并没有放弃,而是集思广益,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1)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特点,排班时进行新老结合,已婚的和未婚的结合,优势互补。(2)利用节假日举行护理人员家属联谊会,联络感情,增进理解。通过一些人文细节的展示,取得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3)通过工会或妇联组织,帮助找合适的家庭保姆料理家庭事务;对部分经济困难的家庭,给予适当资助。(4)对于家庭出现生老病死等情况,给予适当的经济支持或关怀慰问。

“缺乏培训”在各项原因中也显得较为突出。虽然医院一直在不间断地组织培训,但通过调查发现,培训效果往往不太理想。通过多次调查分析,调查组确立了下列培训模式:(1)对上岗培训,实行“师傅责任制”,即对拟上岗员工实行“师傅带徒弟”式的一对一帮扶带教模式,且在上岗后2年内,师傅对徒弟的工作质量仍承担连带责任。(2)对能力提升培训,从“时间、地点、人物、方式”等方面实施转变。时间方面,尽量不占用业余时间;地点方面,尽量不在大合堂教室集中进行,而是多组织小规模的分散式的现场培训;人物方面,把过去以业务骨干或领导为主的培训转变为以业务技能差的员工为主的培训;方式方面,注重“培”、“训”结合,重点在“训”,转变过去只“培”不“训”的做法,把“培后训练”作为培训的有机组成部分,所有考试以实践为主,并把实践考核成绩作为晋职晋级的要素之一。(3)不仅重视业务培训,更重视管理培训。特别注重企业文化培训、精神健康培训。规定每人每月不得少于1次管理培训。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人员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医生对护理满意度上升至96.2%。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永恒的主题。要保障工作质量,首先要抓好管理,并制订工作质量检验标准,责任到人,目标明确。管理中应充分彰显人性化,在严格的规范化制度化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促其主动积极工作。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人员缺乏主观能动性,再好的制度也是摆设。在新时期,由于手术技术不断向更细微、更复杂的方向发展,促使护理人员专科技术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护士配合手术的方式已从过去的随意性全面参与型向专科专人参与型转变,以适应手术技术发展的需要。作为护理管理者,要加强自身修养和学习,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摆脱出来,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在管理过程中讲艺术、讲方法,以人为本,提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每个人的潜能,确保护理工作的优质、高效、安全、和谐。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实行科学的管理手段,全面提升工作质量,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保证。实践证明,通过满意度调查,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对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雅红,兰俊花,周风华,手术室开展护理业务查房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7):539--540.

[2]张邯红,宋烽,张晓暖,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监控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14-615.

[3]黄永红,曾令先护士长的管理艺术[J]中国医药导报,2010,7(9):i00--101.

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篇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只有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护理专科化已成为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方向。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对护士的素质要求不同于普通病房。随着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以及护理模式的改变,手术室护理理念发生了转变。根据患者的个体需要提供适当的护理,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服务,以达到术后最大程度的康复或将患者所不期望的结果降到最低成为手术室护理的新理念。专科护士的形成和确立是护理专业化和专门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符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趋势。卫生部2011年底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指出,争取到2015年,在全国建立10个部级重症监护培训基地,10个部级急诊急救护理技术培训基地,5个部级血液净化护理技术培训基地,5个部级肿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5个部级手术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十二五”期间为全国培养2.5万名临床专科护士。手术室护理是护理的重要内容,被称为护理专业的“第一专科”,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外科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手术室护理专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专业化的特点日益突出。为规范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保证培训效果,卫生部医政司组织中华护理学会及国内有关专家规划编写了《手术室护理学》一书,作为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教材。随后,各省、市护理学会也开始定期举办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班。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及认证标准得以逐步完善。据统计,截至2012年,全国已有5789名护士取得手术室专科护士资格。卫生部计划今后加强评选、建立部级手术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进一步规范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提升专科护士培训效果,为临床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专科护理人才。传统手术室护士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1)根据手术室需要选送部分临床护士到上一级医院手术室进修学习后成为手术室护士;(2)通过科室轮转到手术室,由手术室老护士带学徒式培训。这两种在职培训模式周期长、见效慢,同时增加了培训经费投入。真正由医学院校系统、规范培养的手术室护理专业人才极其短缺。

2我院开设三年制大专手术室护理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手术室护理专业培养的护士是面向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具备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掌握护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擅长手术室护理实际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1行业调研

在确立手术室护理专业培养模式及培养内容之前,对我院省内外实习单位中的23所三甲医院及5所二甲医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所三甲医院和5所二甲医院需要手术室护理专业的护理人员,其中12所三甲医院和3所二甲医院需要三年制大专学历的手术室护理人员。近3年需要的手术室护理人员数量:需要10人以上及7~10人的三甲医院各5所,需要4~6人的三甲医院6所,二甲医院5所。

2.2师资力量

我院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双师型”外科护理学教师共11名(其中硕士6名),专职手术室实训教师3名,另聘请了1名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已退休)担任手术室实训教师,部分专业课程教学由合作医院具有丰富手术室临床护理经验的教师承担,已构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兼职教师队伍。Vol.332015no.7

2.3校内实训条件

我院投入一个多亿在新校区建有两栋总建筑面积25378m2的省内一流的护理实训中心,先后投入一千二百多万元购置了国内外先进教学模型和仪器设备,现有各类护理专业技能实训室125间,实训床位近五百张,可同时容纳1500名学生开展实训;建有现代化模拟手术室6间(其中层流设计手术室一间)配有手术床、无影灯、便携式监护仪、输液泵、呼吸机、除颤仪、常用手术器械包、缝合包、吻合器、气管切开包、麻醉机、单极高频电刀等。这为手术室护理专业校内教学提供了保障。

2.4生源、就业前景

我院生源充足,每年招收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学生近千名,有二甲及以上校外实习医院98所。成立了由省内护理专家和学院教师共同组成的护理、助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护理专业建设、改革与发展。构建了“院校合作、全程共育、分段实施”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和“五位一体”连续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85%以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在97%以上。学生毕业后既可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也可从事普通护理工作,增强就业实力和竞争力。

2.5可为医院直接输送手术室专业护士

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18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5名,护士4名;本科学历15名,专科学历3名;年龄21~48岁,平均(33±12)岁。并对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未实施QCC活动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抢救药知识掌握率作回顾性分析,与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对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开展QCC活动后的效果进行比较。

1.2QCC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及服务意识,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品牌,我院在护理部的指导下于2014年3月开展QCC活动。1.2.1组织人员学习培训护理部制订品管圈实施方案,下发并传达至各临床科室,手术室护士长组织动员护理人员对QCC活动的实施方案深入学习,培训后进行小组讨论,且在每次培训后对QCC全体成员进行考核,达到所有成员均能熟练掌握和实施QCC活动。1.2.2确立品管圈主题依据护理人员的职称成立3个QCC小组,每组由1名副主任护师担任圈长,其余5名作为圈员。依据手术室的工作特征,手术室人员采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共同研究,确定手术室的QCC主题:抢救药物知识掌握。1.2.3培训考核评价由圈长负责对圈员进行培训,并选取1名主管护师进行记录。培训主题以手术室抢救药物知识为主。第一次培训后全体圈员进行培训资料的整理及收集,在下次培训中进行集体讨论,对培训内容提出补充及建议,所有圈员集思广益,以期达到最有效的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由圈长对急救药物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禁止上岗,继续学习。考核内容由医院组织专家统一讨论设计制订。1.3观察指标统计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抢救药物知识掌握率,通过理论知识的考核,评价护理人员对抢救药的使用剂量、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的掌握程度。总分100分,95分及以上为合格。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活动前后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QCC活动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抢救药物知识掌握率为100.0%(18/18),明显高于活动前的88.9%(1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篇7

全面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组织体系保证是前提。在2008年创二级甲等优秀中医医院的活动中,我院调整和改革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新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由院长兼任,成员由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组成,在原有院感科专职人员管理基础上,增设了相关科室的兼职工作人员。要求药剂科药剂医师和检验科检验技师,配合院感科对抗生素的使用统计分析和消毒效果及环境卫生的监测。同时各临床科室设立了院感监控小组,由护士长和科主任负责院感质量监控工作,实行院科两级管理。分工具体,职责明确。每季度召开一次院感工作委员会议,反馈院感管理质量检查的结果,找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并追踪整改的效果。医院感染管理委员的成立,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明确了院领导以及各部门的职责,建立起长效机制。

二、夯实预防基础,建立健全院感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院感规章制度,制度健全执行是根本。我们先后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院感质量监控制度》、《医院感染控制方案》、《院感知识培训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突发应急预案》、传染病各种相关管理制度项及相关措施等,有规矩的基础上求方圆,并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年有工作计划、月有工作重点、周有工作安排;制定了急诊科、内、外、妇、儿、骨科、手术室、供应室、肛肠科等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和考核标准。为了进一步落实系列制度,要求重点科室制定院感工作计划和培训计划。院感科将这些制度和考核标准及计划做成院感质量管理手册,下发到相应的科室,要求监控小组的负责人每月对照标准逐项自查一次,查看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对存在的不足立即整改,并记录在院感质量管理手册上,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每月第二周的星期二下午,院感科组织科主任,护士长对照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标准进行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的结果随即召开院感例会反馈,进行综合剖析评分,说明扣分理由,院感科提出持续改进的要求。次日院感科将其会议内容写出一份院感院讯的报道发放到各相关科室,科室负责人利用晨会组织学习,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

三、组织知识培训,增强全体医户人员意识

增强医护人员包括患者的预防观念,加强培训提高是抓手。院感科和各临床科室分别制定了院感知识培训计划,参加培训人员包括全院在职医护人员、新上岗的职工、实习生、进修生、保洁员。我们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分期分批地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有:各临床科室在院感工作中的职责、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应急预案、医护人员防护制度、洗手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院感质量控制考核标准等。培训的方式采取院内培训和科内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训结束后院方进行考试验收。院内培训由院感科主任备课,采取幻灯形式,每季度授课一次,考核一次,合格率达95%。遇有特殊流行性的疾病,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随时组织培训。如对防控技术的培训,2008年甲型H1n1流感防控技术培训6次。科内培训,每月开展一次,由护士长或科主任备课,利用每月第一周学习日组织培训,每季度考核一次。经过考试,参加人员的合格率达98%以上。通过一系列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医护人员包括患者的预防意识和理论知识。临床医务人员通过学习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后,充分认识到加强个人防护对家庭、医院及社会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分级防护标准。院内配备了齐全的防护物品和消毒用品。从2008年元月到2009年12月发生针刺伤10例,对伤口进行了消毒,并注射丙种球蛋白等有效处理,未发生伤口感染等现象。

四、实施精细管理,落实监控责任体系

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篇8

【关键词】手术室;护工;管理;院感;持续改进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7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10-02手术室是医院对所有手术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院感控制与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室护工为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就我科对护工的管理谈谈自己的体会。1资料及方法

1.1增加人员的配置我院是一家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工一直处于匮乏状态。经统计2011-1012期间我科有护工2人,24小时轮班制,共做1668台手术,其中i类手术376台,ii类手术872台,iii类手术232台,iV类手术188台。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手术室系统化护理的开展[2]我科新招入护工2人来应对护工人员不足,疲劳作战的情况;也使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从非护理性技术操作中解脱错来,减少护理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1.2新进人员的筛选手术室是一个特殊部门,对新进人员的筛选是非常有必要的。我科对每位护工进行筛选,选择身体健康,年富力强,接受能力强,工作细心,能吃苦耐劳的人员在手术室工作。

1.3尽可能提高护工的待遇,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减少人员流失手术室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必须经过学习和工作才能熟悉。为避免熟练人员的流失。科室为工人积极向院部及物管公司申请、协调,手术室护工的待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高于其他临床科室,我科并给予适当的补贴,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明显增高,工作责任感提升。

1.4人员的岗前培训及定期培训护工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与医院感染的控制及手术的顺利开展息息相关。我科对每位新进人员派专人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培训:让他们理解清洁、污染、消毒、灭菌、隔离的概念;懂得消毒剂的配制,使用方法,浓度;手术室的分区;拖帕,抹布的分区使用;正确区分医疗垃圾的、生活垃圾,识别无菌包与非无菌包,一般物品与医用一次性用物,标本送检,进出手术室、手术间原则等;明确工作内容、方法;指导他们做好自我保护,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必须戴手套操作。每月定期对护工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帮助护工树立消毒隔离概念,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1.5建立完善的护工工作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立完善的护工工作制度,要求护工按要求着装,遵守进出手术室要求,分工明确,无论各班各组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按手术室规章制度完成工作。我科现有护工4人,2名男性,2名女性,分为清洁组和运送组,具体分工,见表1。

1.6建立工作考核制度,实现目标管理手术室当班护理人员每日对护工的工作督促,检查。护士长及院感质控人员不定期对护工工作进行抽查考核,并制定明细考核表来对护工的日常工作进行打分,见表2。并就近期培训过的院感知识进行现场提问或操作演示。我院实行的是医院与物管公司双重管理模式,对能自觉主动按规章制度要求工作的给予表扬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的给予严厉批评教育,与经济挂钩,并重点跟踪督查;屡教不改,不服从管理的甚至取消工作资格。通过考核强化了工人的消毒隔离观念,提高了工人的工作责任感。

表2手术室护工考核表

清洁组1是否符合要求能遵守护工人员进出手术室着装要求1按要求更换消毒后的揭脚垫1配制的消毒液浓度监测达标1手术室拖帕、抹布分区使用,使用后

正确处理,每日常规拖地、抹灰2次1手术室分区概念明确,各手术间、手术间

内用物及走廊清洁卫生达标1正确遵守洗手,戴手套要求1正确处理废物,不同的医疗垃圾能正

确使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袋装袋1特殊手术后,能在护理人员的指

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篇9

要组织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技术规范》等,要深刻领会文件内容,利用业余时间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要做到知法守法、依法行护的准则,全面提高自身的安全和法律意识。定期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组织手术室护士进行集体学习,要认真记录讲座内容,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每季度进行一次科室内护理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考核,了解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的掌握情况,有方向的进行培养,提高护士们的安全意识。

2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的素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根本所在,也是整个医院服务质量的体现,是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护理人员只有具备专业的知识、过硬的技术、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具备敏锐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及时的发现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进行预防控制,才能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我们针对不同阶层护士制定了不同的培养方案。①新入科护士实施入科培训计划,按照手术室工作内容制定1周的重点培训和为期6个月的综合培训,重点培训内容主要针对无菌操作、感染预防、手术安全等方面,综合培训则包括术前准备、手术配合等专业内容,使新护士能够迅速的融入到手术室工作中来。②其他护理人员则重视在职继续教育,按照护士、护师、主管护师等级别不同,进行不同内容的在职继续教育,除护理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外,也要加强专业护理内容的培训,着重培养前瞻性护理的意识,从而防范于未然。

3完善手术室规章制度

3.1完善护理制度

许多护患纠纷都是由于护士未认真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所引起的,因此必须完善护理制度,加强监管措施,确保制度能够落在实处,对护士能够起到一个监督、指导、管理的作用。要结合实际,对交接班、查对制度、药品管理、手术间管理、护理文书书写、医疗废品管理等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3.2优化工作流程

制定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流程,在以往工作流程基础上进行优化,包括手术器械准备、手术配合程序、医疗器械清洗、贵重器械管理等,全面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

3.3规范器械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新设备和新器械也不断应用于临床,为了让这些物品能够更好、更安全的为患者服务,手术室必须加强对手术器械的监管。对于外来器械、材料要加强管理,严格消毒灭菌,完成检测,用于患者的手术器械和植入物要验证合格,必要时根据性能进行高压灭菌或戊二醛浸泡灭菌,严格杜绝不合格、不安全的产品用于患者。

3.4建立麻醉医嘱制度

麻醉医嘱指的是在围手术期为了实现麻醉措施而共同执行的而具有指令性的医疗文书,其主要内容包括麻醉处理、术中用药、液体出入量、术后镇痛等情况,并记录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案及过程。建立麻醉医嘱制度能够有效的实现临床麻醉的规范化管理,建立监测机制,进一步的规范手术室医疗护理行为,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

4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一直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手术治疗的特殊性,患者更易发生感染,因此做好手术室的感染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要求手术室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进行操作,安排专人负责手术室的环境管理,定期进行空气、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做好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监测。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遵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对于合并有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的患者,在器械使用后要双重消毒,敷料按要求焚烧,做好每一个环节的监管。此外,要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措施,避免形成交叉感染。

5规范手术护理记录

5.1完善手术护理记录单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病历书写规范》相关规定,制定手术室的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单中要求记录手术的一般情况、术前访视、手术过程、术后情况、器械敷料使用及灭菌包监测等内容,由当天负责的医生、护士分别前面归档,一旦发生问题有据可依。以此来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警惕意识,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5.2清点物品记录

在术前术后要将手术物品进行清点,详细记录在物品记录单上,若出现术前、术后器械物品不符的情况,则应当如实在物品记录单上写明原因,并由护士长或管理人员查找原因,明确责任。各项记录要及时、客观、真实、准确,为举证责任倒置提供必要法律依据。

6确保手术室安全管理持续改进

6.1成立质控小组

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资深护师担任成员,成立手术室质控小组,负责对各岗位护士职责和护理安全的检查和监督。质控小组要完善各级人员的质量考核标准,包括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值班护士等工作职责的确立,要求每个护士都能严格按照规定完成工作。同时要做好专科操作的指导,对于普外、脑外、心外、泌外等不同科室不同术式的目录、物品准备、手术步骤等进行统一规范,实施流程管理,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护理安全。

6.2加强围术期质控

(1)术前质控:要求手术间空气消毒达标,温湿度适宜,在术前30min内进行室内温度的调节,检查手术物品是否符合手术要求,定期清洁手术推车,检查车身、车轮以及各轮轴处是否完好,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巡回护士在术前核对患者基本信息、疾病诊断及手术名称,再次检查手术器械是否齐备,确保手术安全、有序进行。在患者送入手术间后要和手术医师进行再次核对患者信息。(2)术中质控: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手术台上做到“四查”,分别由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器械护士进行器械清点,由巡回护士将器械和敷料记录在物品记录单上,术中根据手术需要将添加器械及时记录,器械护士要管理好所有手术物品,防止术后遗漏,巡回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随时准备抢救,手术结束后认真完成与病区护士的交接,重点交代术中监测和观察的内容。

7成效

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在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后,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全面提高,在科室内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氛围,增强了护士的预防控制意识。而通过全面的培训措施,提高了护士对风险隐患的识别能力,护士们熟练掌握了护理风险发生的常见原因,并能够创新性的提出防范对策并落实。减少了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发生,在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后,2014年全年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12%,与实施前的2013年的2.6%相比,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全面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安全质量。

8结语

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篇10

关键词:院内感染管理;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院内感染也称之为医源性感染,近年来,院内感染情况原来越严重,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手术室是治疗的主要场所,也是导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场所,因此加强手术室管理对预防患者院内感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分析了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在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应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20例手术室护理人员,将所有人员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质控模式,对照组人员不做干预。两组护理人员不仅包括在职员工,同时也包括实习生。

1.2方法对照组人员未实施手术护理管理质量控制不进行特殊管理,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不作详述。实验组人员实施手术护理管理质量控制,具体方式如下:①质量控制培训。所有实验组人员在管理前均要进行手术护理管理质量控制培训,培训内容:术前手术室内消毒规范、配台人员手卫生要求、术中无菌操作以及手术室无菌器械管理等。并要对手术室相应制度进行重点培训,在培训后要对所有人员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重新参与培训[1]。②安排带教:对于新到任或从事工作时间较短的护理人员来说,手术室的工作氛围较为紧张,护理人员很容易出现自我保护意识差,或自我保护能力差的情况[1]。安排带教工作,不仅能够提升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还能够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③围术期管理:患者在围术期间,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管理,告知患者注意自身卫生,按时擦拭身体、换洗内衣裤,术前做好备皮工作,剃除术前毛发,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消毒手术区域。护理人员也要按时为患者更换床单被褥,若患者床单被褥出现污染则要立刻进行更换。④建立分级制度:从护士长、主管护士到护理人员,实施分级、分层管理。手术室护士长要对所有人员进行管理,并要对人员的工作进行合理分配,根据手术的详细情况来调度手术物品和人员,主管护士负责日常监督和指导工作,明确规定每台手术入室人数,严格控制人员的流动。要对工作中的不足进行总结,在人员管理过程中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在急诊手术时,要根据当值人员的状态、工作时长来安排手术人员,不仅要保证人员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也要保证新到任的护士得到更多的锻炼[2,3]。此外,要根据不同的手术来安排不同的配台人员,通常来说,每台手术的手术人员为4~5名,包括主刀医师、助理医师、配台护士、调度护士、麻醉医师各一人,并要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空气、环境污染。⑤手术核查:核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疾病、手术部位、手术器械、手术室环境、手术室温度、护理文书记录情况等内容。患者入室后,医师要对患者的血常规、血糖等指标进行再次核查,查看是所有指标是否符合手术标准。在手术开始前要对手术室的环境进行核查,确保温度、湿度完全符合标准。护理人员则要对手术器械的有效期进行查看,并要核对消毒指示卡,确保器械消毒达标,且在有效时间内。医师同时要对患者的消毒范围、消毒次数以及消毒液是否合格、消毒完成后是否即刻开展手术等情况进行核查,保证手术安全进行[4]。⑥手术室内部环境管理:手术室的污染区和无菌区要完全隔离,在污染区要设置污染物摆放标识,护理人员每日要对污染物的放置进行查看,确保污染区和无菌区完全隔离,并要将每日查看情况进行记录。患者进入手术室前,要将温度调节至舒适温度,术中定时测量患者体温,及时调整室温。在术后清理过程中也要将清扫工具进行分类,并要按时更换清扫工具。所有手术器械在使用结束后均要进行清洗、维护、检修、消毒。手术室的无菌储藏室也要进行严格管理,护理人员在进入储藏室前要穿戴无菌手套,并要按照规定放置或拿取无菌物品,切不可使无菌物品受到污染。若需要进行接台手术,务必在上台手术结束后彻底清理手术室,接台手术室内空气合格率、医护人员手细菌培养必须达到百分之百合格。⑦医护人员也要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在手术操作中要严格按照规定递交、使用手术器械,在手术中要按时查看手套完整性,若手套破损要立刻进行更换。在收拾手术器械、以及废弃物时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损伤。

1.3效果观察比较两组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文书书写情况、消毒隔离情况、专业技能考核情况、器械和急救药品处理情况。所有内容均由护理部主任联合手术室护士长共同进行考核,所有项目均为百分制,超过90者分视为合格。

研究期间,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所护理患者发生护理行为致感染事故的次数进行统计,并作统计学分析。

1.4数据统计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人员考核合格率两组人员考核合格率比较:实验组患者所有考核内容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2.2护理行为致感染事故统计实验组护理人员所护理患者发生护理行为致感染事故(4.96±1.34)次,对照组为(11.02±2.41)次,实验组发生护理行为致感染事故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

3讨论

手术室是治疗的主要场所,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质量与患者的手术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院内感染管理能够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实验组发生护理行为致感染事故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可知手术室护理管理质控模式有利于规避护理风险,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落实手术室护理管理质控模式中,应注意院内感染不仅包括患者,也包括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加强手术室无菌、消毒的管理。同时,还要在护理管理质控模式中,强化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防止医护人员出现器械损伤、感染情况。此外,应注意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性,严格实施岗位责任制度,提高每个护理人员责任意识,进而直接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强化院内感染管理能够改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护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改善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洁,冯志仙.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在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7(36):145-147.

[2]梁丽清.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在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3(0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