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有关的法律法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47:35

贷款有关的法律法规篇1

关键词:贷款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2.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2

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截止2005年6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各级贷款已经突破3万亿元大关,在银行业金融系统机构中仅随各国有商业银行之后,排名第四,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更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农村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但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农村信用社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开展贷款业务中,通过依法签订贷款合同、进一步规范贷款程序,贷款合同的合法性进一步增强,规避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信用社贷款合同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暗含了不少的弊端和风险。影响了信用社贷款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导致一些贷款出现不同程度的风险。为了充分体现和实践公平、自愿的契约精神,确保信贷资金安全,农村信用社必须从法律的角度对贷款(担保)合同的弊端与风险加以有效的控制和防范。

一、法律制度缺失使信用社在签定贷款合同中遇到一定的障碍

目前农村信用社签订贷款合同主要是依据《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担保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由于实际情况千变万化,复杂多样,有的地方还存在法律的盲区、有的法律法规缺少结合实际的操作细则,造成信用社在签订贷款合同中遇到了一些难以克服的难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某些法律缺少相应的实施细则。如:《担保法》明确规定存款单可以质押,但是现行法律法规对存单签发金融机构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规定,一些金融机构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明确规定本机构签发的存单不允出质,对贷款社在核押、止付、兑付存单等方面不以配合,致使信用社在签订存单质押贷款合同中,对欲设为质物的存单进行核押、止付、兑付等工作困难重重,针对上述情况,石家庄辖区由人民银行出面对金融机构存单质押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协调,但是由于人民银行的协调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约束效力有限,难以彻底解决存单质押工作中的行际壁垒问题。

二是有些工作缺少相应的法律规定。如《担保法》规定,“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生效”,但有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谁是记载主体及谁是股东名册的保管主体,有的信用社认为,股份公司的成立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批的,公司股权转让、变更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因此公司股份出质也应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质押登记,当信用社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时,却遭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拒绝,理由是现行法律法没有赋予其办理股份质押登记的权力义务。由于没有权威部门的登记,信用社无法控制接受出质的股份不被转让,信用社由此签订的股份质押合同存在着非常大的风险。

三是某些政策性业务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目前,农村信用社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业务,如助学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信用社承担的政策性贷款业务不能得到及时补偿,如农村信用社发放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应由地方财政贴息,由于制度没有明确财政拨付贴息时间,农村信用社迟迟不能收到贴息,影响信用社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二、无视依法合规签订贷款合同的重要性,签订贷款合同时违规操作,造成贷款合同或保证合同无效

依法合规签订贷款合同,是保证贷款合同及保证合同合法有效的关键,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完善贷款程序、规范贷款手续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工作人员违规操作,造成所签订的贷款合同及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况屡见不鲜,有的出现了巨大的风险,从调查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核保不严造成质押无效。如某信用社主任持本社签发的定期存单,到另外一家信用社为他人申请质押贷款,贷款信用社工作人员出于对该信用社主任的信任,在没有亲自到签发存单的信用社核押的情况下,为其办理了存单质押贷款,后经查实,是该信用社主任利用本社重要空白凭证管理不严的漏洞,伪造存单,帮助借款人骗取贷款,案发后,虽然贷款被全部追后,但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多名工作人员被处分。

二是变更贷款合同没有征得担保人的同意造成担保无效。如某信用社发放的贷款50万元到期后,借款人希望暂缓半年,双方又签订了一份展期协议,贷款展期届满后,借款人仍分文未还,信用社遂将借款人和保证人至法院,法院判决认为,贷款展期是借贷双方对主合同内容的变更,应当取得保证人的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而判决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三是贷款前对借款人调查不力,贷时对借款人审查不严,造成贷款合同无效。根据《商业银行法》有关规定,借款人在向金融部门申请贷款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有的信用社对借款人经营情况的调查不彻底,在发放贷款时对借款人的资格审查不严,导致贷款后所签订的合同无效。

三、忽视社会信用环境影响,签订贷款合同时操作不当,导致贷款出现风险

一是设定的一些条款不符合实际情况。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一般采取连带责任保证的方式,在签订担保合同时,有的担保期限同贷款期限相同,有的没有确定保证期间,有的约定的保证期间较短,《担保法》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担保期限同贷款期限相同或约定保证期间过短,贷款到期后,不等信用社主张权利,担保期限就已经到期,从而产生纠纷;另外有的担保人为了逃避担保责任,常常对贷款人有意避而不见,信用社在较短的保证期间内找不到担保人,就很难实现权利。

二是忽视贷款保证中潜在风险。目前,信用社的贷款很多是单纯以企业资产作为抵押的。按《担保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抵押权因抵押物的灭失而消灭”,目前相当一部分国有和集体企业进行了改制,这种单纯的以企业的房、地产和机器设备作抵押,并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贷款的安全。

三是抵押手续不全。有的信用社在接受房产做抵押物时只办理了房产抵押登记,接受土地抵押的只办理土地抵押手续,但是,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最新司法解释,对以国有划拨土地的地上定着物做抵押的,须同时办理土地抵押手续,既要办理两笔抵押登记手续,否则抵押无效,信用社的上述做法,造成已登记的抵押抵押合同无效,增加了贷款风险。

四、农村信用社在使用格式贷款(担保)合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合同文本滞后。目前,农村信用社所使用的格式借款(担保)合同文本是事先印制好的,而且一采用就是一个持续、恒定的过程,一般不会轻易改变。这期间如果国家对法律作出新的调整和修改,旧有的格式借款(担保)合同文本就会产生一种严重的滞后现象,使合同文本中的许多条款内容不适应新的法律规定,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更新,就会使采用格式借款(担保)合同的过程布满了“雷区”。例如近几年来,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担保法》和新的《合同法》,对合同的担保、合同的保全等问题设定了许多与国际经贸法律制度接轨的新的规定,如抵押与质押分离的规定、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规定、预期违约制度的规定、同时履行抗辩权与不安抗辩权制度的规定、债权人代位权和撤销权制度规定等等。这些新的法律制度,对于维护金融债权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是内容设置违法。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借、贷、担保当事人在签订借款合同及其与之相关的担保合同时,应当自觉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的原则,合理地确定借、贷、担保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但农村信用社在贷款工作实践中,往往比较容易出现过于强调保护自身利益而忽略借款人或担保人的利益保护,违反自愿、公平等合同基本原则,利用自身有利地位,将意志强加于借款人或担保人,损害借款人或担保人利益的现象,从而产生影响借款(担保)合同效力的风险。

三是不履行告知义务。我国《合同法》第39条明确规定:合同当事人在缔约过程中,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对合同中免除或限制自己责任的条款“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并“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这一规定明确告诉人们农村信用社在使用格式借款(担保)合同时,必须履行一项法定的告知义务,即对那些宽己严人的免责条款必须以合理的方式向借款人、担保人进行提示和说明。否则,此类条款将对借款人、担保人不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由此可见,贷款人在签订格式借款(担保)合同前,如果违反《合同法》规定,不向借款人、担保人履行告知义务,必将给自己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四是选择不利条款。在格式借款(担保)合同中,同一内容如果出现了特别条款(亦即非格式条款)与格式条款并存的状况,且两者的约定又不完全相同甚至截然相反时,贷款人就要承担法院选择对己不利的特别条款的风险。我国《合同法》第41条明确规定:“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这是因为特别条款是经借、贷、担保各方协商一致后约定的,它更符合意思自治原则,其效力理所当然要优于格式合同条款。

五是条款含义不清。在处理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时,如果借、贷、担保方对格式借款(担保)合同的条款含义发生分歧,出现歧义,存在两种以上的解释,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将依据《合同法》第41条的规定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即贷款人一方的解释。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是由格式借款(担保)合同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格式借款(担保)合同是由贷款人一方预先拟定,又未与借款人、担保人预先协商,因此,法律自然要保护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一方即借款人、担保人一方的利益。

五、解决农村信用社贷款合同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如针对信用社发放贷款中遇到的问题,应结合实际情况尽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细则,使信用社在签订贷款合同中有法可依,便于操作。如应明确规定存单签发部门的权利和业务,明确规定股份质押的登记部门,在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出台之前,有关部门应积极做好金融机构之间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促进信用社贷款的健康发展。

二是应进一步完善信用社的法律工作机制。首先,信用社应建立同司法部门的联系沟通机制,及时获取司法信息,如当最高人民法院有新的司法解释或相关案例时,信用社可以联系沟通机制快速获得,及时运用于信贷业务;其次,建立专门的法律工作机构,专门负责信贷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和同司法部门的联系,通过对工作人员的法律培训进一步提高信贷人员的法律水平,通过对贷款合同合法性审查进一步堵塞漏洞,规避风险。

三是严格贷款程序。要严格按照《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担保法》的有关规定,认真操作贷款业务,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和“审贷分离”制度,对借款人和保证人的资信程度做出细致的调查和分析;要建立和完善贷款的责任追究制度,提高信贷有关人员的责任心,保证贷款到期按时收回,努力提高贷款的质量。同时应严格按《担保法》和《合同法》有关条款,同借款人依法签定抵押、质押的合同,做到合同要素齐全,保证抵押合同合法、准确、完整,真正具有法律竞争力。

四是信用社应进一步提高业务人员的法律的意识和业务水平。在调查中发现,信用社出现上述问题,有些是有关人员没有全面掌握有关法律规定或对法律规定的理解存在偏差所致,只有全面提高信用社信贷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才能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提高信贷人员的综合分析能力,目前,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信用社在发放贷款时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这要求信贷人员不仅要具备分析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财务情况、还款能力等技能,还要熟练掌握国家一系列的经济法律法规,能够准确掌握借款人的风险状况,根据借款人的性质,组织结构,按照法律法规,采取多种措施,规避风险。

贷款有关的法律法规篇2

关键词:小额贷款机构制度构架法律

(一)小额贷款机构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

小额贷款机构法律制度就是主要针对以个人、家庭或者中小企业为对象,以发放比较小额的贷款为内容的各种贷款机构的有关法律、法规等制度的有机统一体。小额贷款机构法律制度与一般贷款法律制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为它们都是对贷款的规制,很多机构的基本运行原理上是一致的,但是小额贷款机构法律制度有更多不同与一般贷款也的内涵,首先,它规定的法律客体是以个人、家庭或者中小企业为主要营业对象的机构,而一般的贷款机构法律制度的规定,更多的是关注对大型公司、大型企业等的商业放贷的机构;其次,它规制对象的营业内容是小额度的贷款,即放贷的数目一般是在200万元以下的贷款,而一般性的商业贷款更多关注的是大额度的贷款。

(二)小额贷款机构法律制度的基本架构

1.市场准入

由政府组织的小额贷款机构比较简单,主要依据是各个国家《银行法》和《公司法》。政府组织的小额贷款机构,应当在主管的部门同意下,向符合条件的人们提供小额贷款,到期依法向借款人收回到期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非政府组织的小额贷款机构,法律准入的情况因各国规定各异而不同。但是这些体系都有一些共同之处,这里以小额贷款公司说明,其它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可参考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设定。

2.经营管理

根据贷款的进程,小额贷款机构的经营管理主要集中于贷款前期,中期以及后期。

在贷款前期,由借款人提出申请,经小额贷款机构依法受理调查。主要包括借款人是否符合法定的小额贷款人员范围,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客户的财产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状况等等;接下来就是贷前调查,小额贷款机构派出工作人员实地走访,并按照法规的要求对客户的事项进行核实。在贷款中期,信贷人员将借款人进行调查后将调查的资料意见移交贷款委员会,接着小额贷款机构就会进行审慎性审批:一要调查的材料是否符合法律和实际的充分性,完整性,有效性;二贷款是否符合小额贷款机构的贷款相关法律规定;三是对借款人的信用和贷款风险依法进行评估,论证法律上可行性,第四是对资金的归还情况进行分析,如法律上的担保是否可靠等等;在贷款后期,是贷款的回收,回收贷款才是贷款中最后步骤,也是最重要的步骤,所以更应该有法律保障与约束。

3.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小额贷款的一个难点,也是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1]。只有实现了小额贷款风险的良好控制,才能把本息按期收回。总的来说风险控制的法律可分为三类:风险约束类法律,风险防范类法律,风险补偿类法律。

风险约束类法律:一方面,从小额贷款的放贷方来说,存在风险约束问题。目前中国小额贷款最大的风险是大部分小额贷款由地方政府提出项目并组织实施。由于没有约束地方政府的法律,所以地方政府提出的小额贷款带有很强烈的行政色彩或者个人意志,这种小额贷款项目往往没有充分的法律依据,使得小额贷款出现不能按时归还的风险[2]。另一方面,风险约束问题也存在于小额贷款的借款人。由于中国缺少对借款人的约束,相当一部分借款者,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借款者,对利用小额贷款的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存在误解,把小额贷款等同与救济款,使得这些资金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3]。

风险防范类法律:现在世界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是采取联保或者信用贷款。联保是一种连带责任形式的担保,农民(居民)依照指引组成联保小组,它是由贷款人对联保小组成员发放的,并由联保小组成员相互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贷款[4]。农户联保贷款实行个人申请、多户联保、周转使用、责任连带、分期还款的管理办法。信用贷款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贷款者完全凭借其信用贷款,比如最常见的国家助学贷款。

风险补偿类法律:法律规定补偿机制,维持小额贷款机构的正常运转是相当有必要的。小额贷款者很多都是农民,小额贷款的回收面临着自然灾害的风险,容易受到自然的影响。这样一来,小额贷款机构很难以建立有效的贷款损失补偿机制。而针对这种情况,各个地方都采取了不一样的做法,比如重庆贫困人员担保基金采取市,区两级财政承担,呆帐、坏帐损失由区,市和经般银行三家共同承担的方式。重庆对于小额贷款的贴息的法律,采取的是市,区两级财政凭经办银行提供结息清单,各承担百分之五十的贴息资金,但对于借款人实行先交利息再退款的办法。

4.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就是相关的政府部门对小额贷款机构是否遵循了法律或者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监督。小额贷款机构在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新生不久的事物,很多有关小额贷款机构监督管理的法律都是空白。

监管首先要明确的是法律主体和法律对象。进一步来说,法律主体的确定就是在政府部门里选出或者创造出一个最适合的部门对小额贷款机构负责,依据法律法规监督小额贷款机构的运行,而法律的对象就是要分清哪些是属于小额贷款机构组织或者哪些机构组织从事了小额贷款这项业务。其次就是要做到监管的公开性、合理性。监管要有一个公开的标准,对小额贷款机构管理的内容都要公开,有一个明确的关于小额贷款机构不合格的处罚条例,比如在审计中发现相关负责人的失误就应当按以颁布的规定进行处罚。除了要让这些机构和机构人员都知道监管所依据的法律,而且这些监管应当合理,不能过于宽松或者严厉,相关人可以就不合理的监管提出意见。

5.市场退出

市场的退出,按照主体的分类,可分为政府组织的小额贷款机构和非政府的小额贷款机构。

在政府组织的小额贷款机构里,分两种情况,法律上有单独承担责任能力的机构和法律上没有单独承担责任能力的机构。法律上有单独责任能力的机构退出市场的程序、内容与下面讲到的非政府组织的小额贷款机构相似,不再阐述,这里所说的政府组织小额贷款机构是法律上没有单独的责任能力的机构,比如一些大型银行或者大型金融机关下设机构,它们退出市场除了按照相关规定,其责任还应该由设立它的上一级机构负责。

在非政府组织的小额贷款机构要退出市场,原因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破产,法定期限届满,法院勒令等等。其退出市场首先要按照法律找专业人员进行清算,然后以全部资产清偿各项债务或者费用。当资产超过负债,那剩余的财产由所有权人按法律分配;当资不抵债时,资产的分配先付清清算人员费用,再付清员工工资和各种税费,最后才是各大债务人分摊。

参考文献:

[1]叶振东.小额信贷的核心机制及实践[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研究所,2007:11-12

[2]刑楠.小额信贷风险控制机制的法律设计――以促进大学生创业为中心[J].知识经济,2010(7):22-23

贷款有关的法律法规篇3

深圳作为金融中心正大力引进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现有外资银行深圳分行或代表处40几家,今年新成立外资银行深圳分行2家,正在筹备设立分行的有4家,其规模处于全国前列。如何更好地为外资银行提供法律服务,保障其合法权益及合法经营,尤显重要。下面我根据长期为外资银行服务的经验和有关法规,以及国际商业银行通行做法,就有关外资银行外汇贷款的实务操作中值得注意的几个法律问题作出一些分析和探讨。一、外债管理我国长期以来对外债实行登记制度,即从国外及境内外资银行筹措并以外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都在登记范围之内。境内非金融机构对外资银行的负债属于直接外债登记范围,且须实行逐笔登记,领取逐笔登记的外债登记证,并开立贷款专用帐户与还本付息帐户。但随着《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在今年6月26日起的实施,终结了此项制度,以境内外资银行为债权人之外汇贷款合同,债务人不再需要到国家外汇管理局分支局办理外债登记手续。从今年6月26日起,境内外资银行对境内机构之外汇贷款业务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2009年12月6日的《关于实施国内外汇贷款外汇管理方式改革的通知》和有关文件办理对境内机构之外汇贷款业务。境内外资银行向境内机构发放外汇贷款按国内外汇贷款及方式管理。因此,外资银行的国民待遇又向前迈了一步,其业务开展更加得心应手,这样避免了过去在某些地方的外汇管理部门实行的不透明政策,借款人往往在办理外债登记时跑上无数趟,以至耗时几个月,甚至最后没有了下文。尽管,外资银行有了更充分依法发放贷款的权利,但是也相应有了较多的义务与要求。外汇管理部门的监管方式更加灵活,监管内容更加原则。《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外汇局对境内外资银行借用外债情况和发放外汇贷款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因此,外资银行发放贷款时就应更加严格地依法办理,改变过去的一些观念。比如:“有关部门早已规定外商投资企业举借的中长期外债累计发生额和短期外债余额之和应当控制在审批部门批准的项目总投资和注册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内。在差额范围内,外商投资企业可自行举借外债。超出差额的,须经原审批部门重新核定项目总投资”。但是,在执行中,外汇管理部门给出的口头答复却是,只对其中的中长期外债累计发生额控制在审批部门批准的项目总投资和注册资本之间之差额以内,短期外债不适用此条。在当时的实践中,就是以外管部门核发的外债登记证为准,该证就是一个权威的外债管理许可证。现在,有关部门再次重申了该条规定,很显然,不可能再以外管部门的口头答复来作为其执行的依据了。毕竟,当时还有外管局核发的外债登记证为有效依据。将来,外资银行在贯彻执行有关规定时必须以书面文件为依据,否则,可能构成违规。二、贷款协议中应注意的条款外资银行的贷款协议除了一般商业银行贷款协议应具备的内容外,还要具备因其外资银行遵循国际惯例而形成的特殊条款。我认为,在设计外资银行贷款协议时应注意如下几条:第一,为保障外资银行利益,恰当的设计贷款的先决条件。一般而言,协议签订后,借款人享有选择提款的权利,而贷款人却负有协议签订后随时提供协议下承诺贷出款项的义务。因此,设计贷款的先决条件,目的在于实现法律上的平衡,对贷款人给予必要的补救措施。只有在借款人满足先决条件之后,才有提取贷款的权利。先决条件大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涉及贷款协议中全部义务的先决条件。如:董事会决议、提供贷款卡、公司成立文件等;第二部分是借款人提取除第一次提款之外的其余贷款金额时所应满足的条件,如:陈述和保证内容依然正确,没有发生违约事件等。另外在贷款协议中一般会约定先决条件的实施一定要取得贷款人的审查、认可。第二,陈述与保证条款。即借款人对与借贷有关的事实,包括法律、财务和商务等状况所作出的说明,并对该说明的真实性作出保证,或对自己承担的其他义务作出保证。该类条款大致分为两部分,其一为有关借款人法律地位以及关于合同有效性的说明与保证,其二是借款人为保证切实履行贷款协议而对其经营和财务状况所作之说明与保证。通常情况下,借款人通过陈述与保证条款向贷款人证实其真实法律地位、签约能力、合同有效性、履约能力、财务状况等,因此陈述与保证条款的内容是贷款协议赖以成立的基础。显然,违反陈述与保证条款将构成典型的违约事件,因为,借款人对有关贷款事实所作的陈述,以及对陈述的真实性所承担的保证,是贷款协议赖以成立、生效和履行的基础。如果借款人的陈述与保证隐瞒事实、不真实、虚假,势必增加贷款人回收本金、获取利息的风险。因此,一般应认为借款人违反陈述与保证构成重要之违约事项。但是,由于陈述与保证的内容往往过于宽泛,很容易导致借款人违反。因此,贷款协议应规定,只有在严重违反陈述与保证时或该违反导致借款人履行贷款协议下之还款义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时,借款人才构成违约事件。这样的规定是显然有益的,既维护了借款人的利益,又能保障贷款人正确行使权利。第三,违约事件条款是贷款协议的基础组成部分之一,一般违约事件条款规定在借款人的行为构成违约时,贷款人有权宣布解除合同并对贷款人业已发放的款项宣布立即到期,因而,无论对于借款人还是贷款人而言,违约事件的具体条款对于双方权益都非常重要。但是贷款人一般在谈判中占有相对优越的谈判地位,其条款通常要求尽可能详尽,篇幅较大,规定也非常细致。这无疑对保障贷款人权益有积极意义。三、律师在外资银行贷款中之作用由于外资银行进驻中国对中国法律了解较少,多依赖于国际惯例和境外经验。外资银行在贷款操作中的通常做法:贷款协议所必备的法律文件、资料,由律师楼的专业律师审核、起草贷款协议并出具法律意见书,以保障银行贷款的合法性、有效性。因此,律师在外资银行贷款中可以以其专业知识发挥以下作用:第一,草拟、审查、修改贷款协议、担保协议、董事会决议和相关的其他协议及法律文书。在贷款协议中,就主体来说,外资银行一般是没什么问题的,因此主要是对借款人、担保人主体的审查;就内容来说,应明确、具体,并注意条款的完备性,权利义务的完善以及违约救济的可行性,以保障贷款协议之顺利履行。第二,审核借款人、担保人提供的有关文件、出具法律意见书。律师就借款人、担保人向贷款人提交之有关材料进行法律审查,涉及的借款人、担保人是否适格,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是否适格,担保物是否适格,董事会成员是否适格,董事会权力及董事会决议的效力,贷款协议、担保协议的法律效力等出具法律意见书。第三,调解、仲裁、诉讼,及时解决纠纷。外资银行贷款协议条款复杂,涉及的法律面广,如果发生纠纷,律师可借助自己娴熟的法律知识,帮助各方当事人分清权利、义务关系,明确责任、及时解决纠纷;也可在借款人构成违约时,协助银行及时采取追讨行动,签发律师函;也可适时采取法律行动,用自己之专业法律技巧,采取诉前保全或诉讼保全措施,提起诉讼以充分维护外资银行的合法权益。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张天才

贷款有关的法律法规篇4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法律风险;监管主体

2005年,小额贷款公司在内蒙古、山西、陕西、贵州、四川五省启动。2008年5月中国银监会、央行联合出台《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以试点的形式迅速发展。2009年4月,中国银监会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截至2010年10月底全国已设立小额贷款公司2348家。经历了几年的实践工作,小额贷款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对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小额贷款公司的现状

1.1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与结构

小额信贷,是指专门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小额贷款公司是指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并以其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民事责任。小额贷款公司股东对其资产享有收益权,并享有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小额贷款公司应执行国家的金融方针和金融政策,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业务,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其合法的经营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

1.2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的意义

小额贷款公司主要解决一些小额、分散、短期的资金需求,是专门面向农村和中小企业开展贷款业务的公司。其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额贷款公司具有机制灵活、手续简便、无需抵押、无需担保、放贷速度快等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更好地为农村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贷款服务,解决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第二,小额贷款公司的存在有利于疏导、吸引民间资本,解决民间信贷混乱的状况,实现民间金融向正规金融过渡。第三,有利于加大扶贫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繁荣稳定发展。

2.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小额贷款公司近年来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是目前我国信贷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力量。但在其经营中也存在一定法律问题。

2.1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存在法律漏洞

银监会和央行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申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应向省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正式申请,经批准后,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并领取营业执照。”从形式上说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资格批准属于一项行政许可。结合《意见》的规定,使这一行政许可缺少了法律依据。因为依据《行政许可法》规定,设立行政许可的主体,应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若以上主体都没有规定,确需要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设立临时性行政许可。小额贷款公司仅由《意见》来确定行政许可是缺少法律依据的。

另外,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门槛偏高。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主发起人“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欠发达县域不低于2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连续盈利且利润总额在1500万元(欠发达县域不低于600万元)以上”,上述规定保证了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但让很多投资中介望而却步。这就导致许多投资中介无形中向地下钱庄方向转化了,这将不利于我国金融的稳定发展。

2.2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不明确

《意见》称“凡是省级政府能明确一个主管部门(金融办或相关机构)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管理,并愿意承担小额贷款公司风险处置责任的,方可在本省(区、市)的县城范围内开展组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即小额贷款公司是由省政府指定的省金融办或相关机构负责监督管理,并承担可能出现的试点失败的损失,但以上主体都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在实践过程中,“相关机构”到底是指哪些机构,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法规对此作出明确的规定。而且,监管缺乏统一的科学标准,各地对监管主体到底从哪些方面进行监管没有统一口径。上述诸多问题、造成了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多头监管或监管空白,使监管在操作上失去了可操作性,流于形式。一个新兴事物一旦监管出现了混乱,就会使竞争无序化,甚至导致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来说,阻碍了其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经济的稳定与发展。随着试点的运行逐步走向轨道,这种监管模式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修改。

2.3小额贷款制度存在风险

2.3.1小额贷款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一方面小额贷款资金管理的难度大,贷款发放面向千家万户,资金数额较小,并存在任意信贷和人情信贷的问题。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农户把小额信贷资金随意挪作他用,甚至当作无偿的扶贫款,对如何利用小额信贷资金却缺乏技术上的支持和信心。

2.3.2小额贷款资金的回笼缺乏可靠的保障机制。小额贷款资金的回收情况,取决于农户的收益。由于对项目的了解不够深入,项目无法按照原来的设想实施,或者遭遇自然灾害,造成了无法承受的损失,农户就没有办法如期偿还贷款,小额信贷资金的回笼也就难以保证。

2.3.3小额贷款的运作缺少有效的补偿机制。在我国小额贷款的利率受到严格的限制,该利率通常低于正常商业贷款的利率,这与小额贷款公司较高的管理成本和呆坏帐成本相互矛盾,所以小额信贷运作难以有效的补偿。要想使小额贷款公司能够持续发展,还需政府提供补偿金予以支持。

另外,小额贷款公司的服务对象是三农产业和小企业,服务对象的规模偏小,他们大都信用等级差,资质不佳。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小额贷款公司自身规章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工作人员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在面对农村整体信用制度不健全的大环境下,使原本就存在高风险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显得更加单薄了。

3.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建议

3.1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具体性质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已经有5年,小额信贷机构的试点办法公布也已3年。但是社会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认识到仍未形成共识。到目前为止,小额贷款公司还不作为金融机构,所以,不能享有国家农村金融的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例如,同样做农村金融,如果是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会得到包括减免营业税等等,但是小额贷款公司,对于大多数省份来说没有这样的优惠。据业内人士透露,有部分小贷公司包括营业税、所得税等等,税率高达33%。而社会和政府又期望小额贷款机构承担起担子不轻的社会责任。性质不明是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的第一大风险。所以,需要明确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机构的性质。

3.2为小额贷款公司专门立法

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法律还很不完善,这就要求社会各方面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加快《小额贷款公司法》的出台。

目前央行、银监会联合的《意见》和银监会制定的《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都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运作提出了具体指导方案,但二者的法律位阶过低,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随着试点的运行,国家应视情况出台《小额贷款公司法》等高位阶的专门法律来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在立法中应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规范设立制度,确定具体主管机关。并且,在出台专门法的同时,国家应注意各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对其规定有不一致的地方应该进行必要的修改,以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3.3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

第一,必须确定小额贷款公司的主管监管主体。由法律授权的主管部门主体,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准入、公司运行及退出的全部运作过程进行监管。目前,试点中各地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机构大至有以下几种:一是由金融办负责监管;二是由人民银行负责监管;三是新设立独立的机构负责监管;四是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管。随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经验逐渐丰富,政府应衡量各种监管主体监管的利与弊,以法律的形式将其确定下来,以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第二,加强行业自律。政府监管虽然重要,但随着小额贷款公司的逐渐成熟、经验的积累,政府应该弱化其监管的力度,能够起到宏观调控作用即可。而行业监管则应逐渐成为监管的主要方式。2011年初,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成立,其是由全国小额信贷机构自发建立的公益性自律组织机构。它的成立,有利于我国小额信贷行业的规范和可持续发展。今后应当以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作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监管主体,使其发挥更大的监督作用。

第三,强化合作银行监管和社会监督。合作银行也掌握小额贷款公司资金往来运作的全部信息,各地在选择合作银行时,同时确定合作银行具有监管小额贷款公司的责任。同时加强社会监督。即地方政府可建立有奖举报的制度,对于存在非法集资、暴力催债的小额贷款公司进行有奖举报,调动社会监督的积极性。

贷款有关的法律法规篇5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法律风险;监管主体

2005年,小额贷款公司在内蒙古、山西、陕西、贵州、四川五省启动。2008年5月中国银监会、央行联合出台《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以试点的形式迅速发展。2009年4月,中国银监会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截至2010年10月底全国已设立小额贷款公司2348家。经历了几年的实践工作,小额贷款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对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小额贷款公司的现状

1.1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与结构

小额信贷,是指专门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小额贷款公司是指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并以其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民事责任。小额贷款公司股东对其资产享有收益权,并享有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小额贷款公司应执行国家的金融方针和金融政策,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业务,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其合法的经营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

1.2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的意义

小额贷款公司主要解决一些小额、分散、短期的资金需求,是专门面向农村和中小企业开展贷款业务的公司。其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额贷款公司具有机制灵活、手续简便、无需抵押、无需担保、放贷速度快等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更好地为农村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贷款服务,解决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第二,小额贷款公司的存在有利于疏导、吸引民间资本,解决民间信贷混乱的状况,实现民间金融向正规金融过渡。第三,有利于加大扶贫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繁荣稳定发展。

2.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小额贷款公司近年来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是目前我国信贷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力量。但在其经营中也存在一定法律问题。

2.1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存在法律漏洞

银监会和央行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申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应向省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正式申请,经批准后,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并领取营业执照。”从形式上说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资格批准属于一项行政许可。结合《意见》的规定,使这一行政许可缺少了法律依据。因为依据《行政许可法》规定,设立行政许可的主体,应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若以上主体都没有规定,确需要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设立临时性行政许可。小额贷款公司仅由《意见》来确定行政许可是缺少法律依据的。

另外,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门槛偏高。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主发起人“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欠发达县域不低于2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连续盈利且利润总额在1500万元(欠发达县域不低于600万元)以上”,上述规定保证了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但让很多投资中介望而却步。这就导致许多投资中介无形中向地下钱庄方向转化了,这将不利于我国金融的稳定发展。

2.2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不明确

《意见》称“凡是省级政府能明确一个主管部门(金融办或相关机构)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管理,并愿意承担小额贷款公司风险处置责任的,方可在本省(区、市)的县城范围内开展组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即小额贷款公司是由省政府指定的省金融办或相关机构负责监督管理,并承担可能出现的试点失败的损失,但以上主体都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在实践过程中,“相关机构”到底是指哪些机构,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法规对此作出明确的规定。而且,监管缺乏统一的科学标准,各地对监管主体到底从哪些方面进行监管没有统一口径。上述诸多问题、造成了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多头监管或监管空白,使监管在操作上失去了可操作性,流于形式。一个新兴事物一旦监管出现了混乱,就会使竞争无序化,甚至导致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来说,阻碍了其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经济的稳定与发展。随着试点的运行逐步走向轨道,这种监管模式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修改。

2.3小额贷款制度存在风险

2.3.1小额贷款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一方面小额贷款资金管理的难度大,贷款发放面向千家万户,资金数额较小,并存在任意信贷和人情信贷的问题。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农户把小额信贷资金随意挪作他用,甚至当作无偿的扶贫款,对如何利用小额信贷资金却缺乏技术上的支持和信心。

2.3.2小额贷款资金的回笼缺乏可靠的保障机制。小额贷款资金的回收情况,取决于农户的收益。由于对项目的了解不够深入,项目无法按照原来的设想实施,或者遭遇自然灾害,造成了无法承受的损失,农户就没有办法如期偿还贷款,小额信贷资金的回笼也就难以保证。

2.3.3小额贷款的运作缺少有效的补偿机制。在我国小额贷款的利率受到严格的限制,该利率通常低于正常商业贷款的利率,这与小额贷款公司较高的管理成本和呆坏帐成本相互矛盾,所以小额信贷运作难以有效的补偿。要想使小额贷款公司能够持续发展,还需政府提供补偿金予以支持。

另外,小额贷款公司的服务对象是三农产业和小企业,服务对象的规模偏小,他们大都信用等级差,资质不佳。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小额贷款公司自身规章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工作人员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在面对农村整体信用制度不健全的大环境下,使原本就存在高风险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显得更加单薄了。

3.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建议

3.1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具体性质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已经有5年,小额信贷机构的试点办法公布也已3年。但是社会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认识到仍未形成共识。到目前为止,小额贷款公司还不作为金融机构,所以,不能享有国家农村金融的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例如,同样做农村金融,如果是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会得到包括减免营业税等等,但是小额贷款公司,对于大多数省份来说没有这样的优惠。据业内人士透露,有部分小贷公司包括营业税、所得税等等,税率高达33%。而社会和政府又期望小额贷款机构承担起担子不轻的社会责任。性质不明是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的第一大风险。所以,需要明确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机构的性质。

3.2为小额贷款公司专门立法

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法律还很不完善,这就要求社会各方面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加快《小额贷款公司法》的出台。

目前央行、银监会联合的《意见》和银监会制定的《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都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运作提出了具体指导方案,但二者的法律位阶过低,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随着试点的运行,国家应视情况出台《小额贷款公司法》等高位阶的专门法律来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在立法中应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规范设立制度,确定具体主管机关。并且,在出台专门法的同时,国家应注意各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对其规定有不一致的地方应该进行必要的修改,以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3.3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

第一,必须确定小额贷款公司的主管监管主体。由法律授权的主管部门主体,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准入、公司运行及退出的全部运作过程进行监管。目前,试点中各地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机构大至有以下几种:一是由金融办负责监管;二是由人民银行负责监管;三是新设立独立的机构负责监管;四是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管。随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经验逐渐丰富,政府应衡量各种监管主体监管的利与弊,以法律的形式将其确定下来,以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第二,加强行业自律。政府监管虽然重要,但随着小额贷款公司的逐渐成熟、经验的积累,政府应该弱化其监管的力度,能够起到宏观调控作用即可。而行业监管则应逐渐成为监管的主要方式。2011年初,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成立,其是由全国小额信贷机构自发建立的公益性自律组织机构。它的成立,有利于我国小额信贷行业的规范和可持续发展。今后应当以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作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监管主体,使其发挥更大的监督作用。

第三,强化合作银行监管和社会监督。合作银行也掌握小额贷款公司资金往来运作的全部信息,各地在选择合作银行时,同时确定合作银行具有监管小额贷款公司的责任。同时加强社会监督。即地方政府可建立有奖举报的制度,对于存在非法集资、暴力催债的小额贷款公司进行有奖举报,调动社会监督的积极性。

贷款有关的法律法规篇6

关键词:两权抵押;法律困境;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根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5号以下简称《意见》)和全国人大常委关于对国务院推动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县行政区的授权立法精神,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林芝市米林县成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曲水县同时被确定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的正式试点时间截至目前已近一年,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在推进速度任然较为缓慢,如2016年3月才完成首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发放,原因是农民和银行等各个层面的顾忌和担忧,尤其是法律制约因素和银行本身的困境制约着“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持续推进。

一、“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国务院《意见》和人民银行总行“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会议精神,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16年1月组织召开了自治区“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会议。会议成立了自治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指导小组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指导小组。并对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银监、保监及自治区相关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及时启动了“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目前,曲水县全面完成全县五乡一镇17个行政村,6816户农村宅基地及地上住房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曲水县宅基地使用权、住房所有权确权率100%,宅基地使用权、住房所有权颁证率达93.49%。米林县正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截至2016年6月末,曲水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129万元;共涉及28户;曲水县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余额273万元;共涉及20户。

二、“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法律困境

“两权”抵押贷款无疑能充分激发三农的活力,盘活农村信贷市场,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县作为全国的“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在推进“两权”抵押贷款工作时也遇到确权登记工作难度大,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抵押物评估处置变现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作用有限等全国试点县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法律保障的滞后性。现行法律的滞后性与政策的灵活丰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尚未得到立法支持的前提下,“两权”抵押贷款在制度上面临着一系列的法律难题,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制约着金融机构开展“两权”抵押贷款的积极性,导致这项政策在全国进展较为缓慢。结合新规具体内容,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法律困境主要表现在:

(一)试点地区法律授权合法性依据不充分

不管是地方试点还是顶层设计,“两权”抵押试点的首要问题就是合法性不足。我国《立法法》第13条规定在宪法学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宪法》第62条详细列举了全国人大可以行使的15项法定职权,其中我国宪法并未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可以授权国务院暂时调整适用法律。以往的立法没有这样的规定及其授权,是否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有待探讨。为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后是否还会出现同样需要授权的大批区域。试点地区的法律授权方式,是否符合宪法的法治原则,是否会影响到我国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有待思考。

(二)试点做法缺乏普通法律的认可

法律更加强调农用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均对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作出了禁止性规定。现行的《担保法》、《物权法》规定,除法律规定可以抵押外,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农村土地承包法》只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转让或其他方式流转,未明确是否可以抵押。虽然,目前农村“两权”抵押试点得到了国家政策层面上的认可,但在法律相关条款尚未修改的情况下,直接影响到农村“两权”抵押贷款的合规性问题。《物权法》第182条规定的“房地一体”的双向统一原则与《物权法》和《担保法》有关宅基地不得抵押的明确规定形成鲜明矛盾。故以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时将面临抵押无效的法律风险。现有的司法解释亦不认可该抵押合同的法律效力。立法保障的缺失成为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两权”抵押贷款的最大障碍。

(三)“三权”法律概念界定不清晰

国务院的《指导意见》是按照“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经营权流转”要求。而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中,作为抵押物的标的还是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而不是承包权。但我国《物权法》及《土地承包法》中的法律条款表述均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并没有将承包权和经营权予以区分。同时,目前我国颁发的土地权属证书只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两种,从土地权属证书来看,承包权和经营权目前仍然是一体,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在法律层面没有明确界定,不利于承包权的保护和经营权的流转。在抵押登记及抵押物处置时也将存在法律概念界定不清晰而引发纠纷的可能,最终有可能会使农民的“承包权”得不到应有保护。

(四)金融机构信心不足

当前,“两权”抵押贷款的银行困境一部分是由于法律障碍造成的。如宅基地使用权主体的法律限制在银行就是抵押权变现困难问题。而“两权”资产变现难也是当前商业银行最大的顾忌。同时,宅基地使用权设定期限的法律矛盾反映的是银行如何评估宅基地价值的问题,由于在期限上农村住宅和城市住宅存在本质的差别,在评估的时候无法照搬城市住宅模式,让银行究竟贷给农民多少问题无法确定,使得银行的积极性严重受挫。

(五)试点法律朔及力、效力范围和适用时间

一是法律溯及力。“两权”抵押贷款新规只对发生在调整期内的农村“两权”抵押贷款产生法律效力,对于“两权”抵押贷款新规出台前发生的类似法律行为没有溯及力,金融机构不能因办理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而享有优先受偿权。二是法律效力范围。全国“两权”抵押试点共计278个县级行政区,农村“两权”抵押贷款只有在上述的试点县级行政区试行才受法律保护,其它地区在未得到全国人大特别授权不得开展。三是法律适用时间。授权立法具有期限,本次“两权”抵押贷款新规试点时间只有两年时间。即试点县级行政区域内发放的“两权”抵押贷款只有在此时间段才适用新规而不受《物权法》和《担保法》的限制。期限届满将由国务院提出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建议或者继续授权的意见。

三、依法有序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建议

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这是关乎农村发展根本的法治化举措。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重大改革须于法有据”的要求和国发[2015]45号文“依法有序”的原则,要坚持立法与改革决策相衔接,通过立法确保农村“两权”抵押贷款于法有据、顺利实施。

(一)加强农村产权的法律保护力度

立法是有效进行农村土地流转的根本保证。一是通过立法明晰产权。产权不明晰是妨碍农村土地流转最主要的障碍。因此,通过立法明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关系。通过立法将承包权和经营权主体具体化,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二是尽快修改相关法律。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尽快修改相关法律。由于涉及法律较多,不可能同时作出修改。如何在法律修改之前顺应改革要求,既合法又回应政策的变化是当前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难题。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当务之急是先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相关条款,确保在处理因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纠纷时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效防范相应的法律风险。三是确保农户产权抵押合法化。尽快修改限制宅基地及农村住房流转的相关法律规定;纠正法律自身现有的矛盾之处,修改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取消对农村产权抵押中的不合理限制,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建立符合我国农村需要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法律保护制度。

(二)政府加强“两权”抵押贷款政策引导

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政府要做好群众的宣传、教育、组织、引导工作。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依法开展土地登记确权工作,搭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健全土地流转的管理与监督机制,制定统一的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政府应加强对土地流转抵押程序、宅基地收回程序和失地农民保障方面的引导和规范。进一步加强政策性扶持,提高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基金的配备比例,支持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有序发展。加强政策性衔接,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投入“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在全力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前提下,妥善处理好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金融机构、政府之间的关系,稳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让党的惠民政策真正惠及到农民,确保在“最后一公里”中,不“截留”、不“缩水”、不“走形”、不“变味”

(三)完善农村“两权”抵押贷款配套制度

权利明晰是农村土地“两权”抵押融资的必然前提,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制度;二是要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完善市场机制,积极探索农村产权流转的市场化道路;健全的土地流转交易市场更易于使银行的抵押权得以实现;三是要健全农村产权评估机制,通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提高土地价值评估准确度,为金融机构提供公平公正的土地价值评估。四是引入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提高政府对风险补偿基金的出资比例,进一步强化风险补偿,另一方面鼓励和引导保险机构开发“两权”抵押贷款保险品种,分散“两权”抵押J款的风险。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四)加强金融机构对“两权”抵押的支持力度

“两权”抵押贷款是当前最新的政策改革,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是政府和人民共同的愿望。但是因我国农村土地的特殊性与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存在一定的矛盾,商业银行涉农信贷意愿不大。为防止由于坏账导致银行积极性受挫而引发一系列问题,政府应当在“两权”抵押贷款发生违约、金融机构实现抵押权较困难时,实施抵押物收购或对金融机构进行贷款补偿,弥补参与“两权”抵押贷款试点金融机构可能出现的处置亏损和不良贷款。使银行从不肯贷、不敢贷、保守贷转为愿意贷、放心贷、积极贷。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特别是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地缘、人缘优势,通过走特色化道路,积极推动“两权”抵押贷款的业务的发展。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贡献自身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光银.广元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规定的法律意义.2013.

[2]王昌林.“两权”抵押贷款的实践与建议.2016.

[3]王婷.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融资困境及出路.2016.

贷款有关的法律法规篇7

信贷资产的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信贷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收益的好坏,甚至关系到商业银行的兴衰成败,因此在对信贷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不仅要加强对贷款主体事前的审查,而且也要加强贷后管理。如何规避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贷后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贷后管理中的主要法律风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变化,企业经常会进行重组改制,或合并或分立,贷款的主体处于变化之中,如果疏于贷后管理,没有及时要求债务人对债务进行合理安排,没有办理相关法律确认手续,银行债权就存在被悬空的风险。

另外,即使在新《公司法》中有公司自主分立时要求分立后的公司对分立前的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和公司合并后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等保护银行债权的法律规定,但是,公司的合并分立变更很可能会引起公司债务人数量增多、公司有效总资产减少,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商业银行债权的有效资产保障,最终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资产遭受损失。

另外,与企业的重组改制相类似,商业银行也会由于机构和业务调整经常需要变更债权主体,如果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撤并后,不能按要求履行相关法律手续,会使银行债权存在很大风险。因为《合同法》明确要求债权转让,债权人有通知债务人的义务,否则该转让行为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如果涉及到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重组,商业银行也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履行法定程序、完善相关手续,否则也会存在一定法律风险。

贷款本息扣收违约风险是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后,应按照与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中的约定和国家法律规定,正确计算贷款利息,按时按期扣收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如果违反规定,就形成了合同违约风险。

贷款展期和转贷风险是到期贷款被批准展期后,商业银行应与企业签订展期协议、担保合同等整套相关手续,贷款到期办理回收再贷的不仅应签订新的贷款合同、担保合同,还要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不能图方便用新合同项下的贷款直接划入(或要求借款人转入)原贷款账户归还原贷款,这样可能会给企业主张新的合同没有生效或没有履行的证据,贷款展期和转贷程序和手续的不规范、不完善都可能会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

再有就是丧失诉讼时效及违反法律法规和法律环境变化的风险。为了便于执行,法律规定了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间,即诉讼时效,它对商业银行合法追偿贷款、追究担保人的担保责任、保全银行债权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超过诉讼时效,法院将不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债权诉讼给予支持,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将面临很大风险。该风险主要是由商业银行的不作为或无效作为造成的。

该诉讼时效主要包括主债务时效、担保债务时效。另外,涉及时效问题的还有撤销权时效、破产申报债权时效、诉讼保全时效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加强经营管理做出了一系列规定要求,商业银行应严格按照行业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贷款管理,否则,就会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

法律环境变化的风险是指法律环境发生变化而相应的法律行为未得以及时修正而引发的法律风险。法律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新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出台,对以前未明确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明确或者对以前明确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相关的修正等,如果无视法律环境的变化,将直接关系到正在进行中的各项业务经营的合法、合规性。

贷后管理法律风险的成因

综合起来看,贷后管理的法律风险主要是由不作为和无效作为两类原因造成的。前者是指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应该去作为而责任人实际上没有付出行动从而引起法律责任和风险,又可以区别为不知道该作为、不知道如何作为、知道该作为而不作为。后者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责任人付出了行动,但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作为无效而引起法律责任和风险,又可以区别为不正确作为、不完整作为、过期作为。

不知道该作为:是指责任人由于法律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的匮乏,在贷后管理过程中不知道、不清楚某些环节必须通过法律程序、必须本人签字、必须加盖印章、必须按顺序办理等要求,而没有去做,即责任人头脑中根本就没有不去做就不合法的概念,认为自己做的已经很对了,没有漏洞。早期的贷后管理的法律风险大多数都是由这种法律知识、业务知识的“无知”造成的。

不知道如何作为:是指责任人感觉自己做的有不妥当、不完善的地方,但由于法律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的欠缺或对其不熟悉、业务操作不熟练,不十分清楚正确的做法和业务要求,也就没有去做。该类责任人明知道有漏洞也不作为,存在侥幸心理。前几年的贷后管理责任制不明确时该种法律风险普遍存在。

知道该作为而不作为:是指责任人对法律知识和业务要求都很清楚和熟悉,但出于一些因素考虑或某种目的,故意不作为。该类法律风险在当前贷后管理中个别存在,这是贷后管理责任制加强后出现的新风险隐患。

不正确作为:是指责任人实施了贷后管理的业务行为和业务操作,但行为和操作中个别或部分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和业务要求,或者操作程序上不正确,行为中存在错误的成分,可能会直接构成违约事项,引起法律风险。

不完整作为:是指责任人正确地实施了贷后管理的业务行为和业务操作,但贷后管理工作不完整,即已实施的贷后管理工作全部是正确的,但个别或部分环节或手续缺失,造成在法律上无效或效力受限,容易形成风险损失。

过期作为:是指责任人实施的贷后管理工作是正确的,但由于超过了有关时间的法律规定而使已实施的行为无效,也引起法律风险。

责任人对法律知识和业务要求不清楚、不熟练、责任心不强可能出现上述3

种无效作为,个别责任人的故意行为也很容易出现无效作为。

贷后管理的重要法律环节

严格合同约定,中断诉讼时效,及时采取诉前保全措施

贷款发放后,商业银行应严格按照与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中的金额、利率、还款期限、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约定及《合同法》规定,对贷款债权进行管理,合法回收贷款本息,无瑕疵地履行合同义务。严格履行借款合同约定,是商业银行避免法律风险最基本的要求和环节,是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中首当其冲应做到、做好的工作,未履行合同约定首先就构成了合同违约风险。

在贷后管理过程中,当借款人不按期归还贷款,形成逾期时,为防止诉讼时效丧失,商业银行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中断诉讼时效,确保相关权利不丧失。在中断诉讼时效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既要重视主债务时效管理,又要重视担保债务时效管理;确保催收手续齐全、程序规范,例如:贷款催收通知单要素齐全、正确无误,非企业法定代表人签收时必须加盖其公章,公证催收时必须到现场,电报、特快专递催收必须到邮局查找回执等等。

在贷后管理过程中,当企业出现违约事项时,商业银行应当首先根据合同约定停止发放新的贷款,提前回收贷款,并为了防止借款人转移资产,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法院查封借款人的资金账户、生产设备、存货、运输工具、房产等资产,进行诉讼保全,禁止债务人对其财产实施处分行为。在查封相关资产后,还应当在法定时间内向管辖法院提讼,进入法律诉讼程序,否则查封的资产在法定时限过后将被解封,借款人可能会转移资产,悬空银行债权。

合法行使撤销权和代位权,完整保存债权凭证

当借款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无偿或低价转让资产,以自有财产单独为其他债权人追加抵押并损害商业银行利益的,商业银行可依据担保法司法解释69条规定行使撤销权;当债务人不能偿还商业银行的到期债务,而又怠于行使其已到期债权的,商业银行应立即采取措施,通过法律手段及时行使代位权。在行使代位权时,商业银行应深入调查企业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资产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并收集相关的债权证据,在企业无力偿债时,可以及时行使对次债务人的代位权。

第二还款来源包括保证人(一般为连带责任保证)和抵(质)押物,在贷后管理中,当主债务人不能偿还贷款时,商业银行应当合法处置抵(质)押物和抵债资产来归还贷款,或向保证人合法追偿。另外,为保证抵(质)押权利的可持续性,避免成为权利上的睡眠者,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定时查询抵(质)押权利存续状况的制度,并严格执行。

及时正确记录债权及利息,完整保存债权凭证,贷款本金及利息债权凭证是证明商业银行对借款人享有债权的重要法律文书,其金额的正确和要素的完整决定着商业银行以后申诉债权的成败,因此债权凭证的完整保存和正确记录是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的重要环节。

充分、合理利用否定公司法人人格的制度

新《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贷款有关的法律法规篇8

一、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意义

自2005年小规模贷款企业在陕、贵、川、晋、蒙五省开始逐步建设,2008年我国证监会、人民银行相继公布了《有关小额贷款企业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通过试点的方式,小额贷款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9年4月,银监会出台了《小额贷款企业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为该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导。截至2010年10月,我国一共创建了2348家小规模贷款企业。通过几年的试点建设,该类企业的运作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成效,对于帮助中小型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完善农村金融产业提供了一定助力。大力推广农村小规模信贷,加速建设乡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规模贷款企业,大力建设小规模贷款机构,促进社会投资创办满足三农需求的多种创新型金融机构。相关政策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乡镇地区小规模信用贷款的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企业,也就是通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投资创办城里的股份制企业或者是有限责任企业,和其他类型的金融组织差异在该机构不会引入公众存款。乡镇地区小规模贷款企业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具备独立的资产,并且所有财产担负民事责任。

小额贷款企业重点处理部分小规模、比较分散、短时间的融资需要,是专项服务于乡镇地区和中小型企业融资需求的企业。其创办和发展都存在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重点表现在如下几大领域:首先,小规模贷款企业的机制相对灵活,相关手续比较简单,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担保,贷款业务速度比较快,这是普通商行无法可比的,能够更有效更方便地解决乡镇地区和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处理其生存和运营规模过大中面临的资金紧张难题。其次,小规模贷款的企业的创办能够方便民间资本的规范化流动,处理民间乱集资的问题,达成民间金融的常规发展。最后,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国家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保障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性。

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风险分析

目前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地方行政机构的政策不一而足。2008年公布的《有关小额贷款企业试点的指导意见》是当前小规模贷款企业的指导文件,对于该类企业的业务开展作出了十分详细的规定。然而该文件只是部门规制,对于乡镇地区小规模贷款企业的法律定位、监督管理和司法实务而言,都无法保障其法律效力。因而,造成当前阶段乡镇地区小规模贷款企业的发展存在很多法律问题。

(一)尚未明确其法律性质

银监会和央行出台的指导文件作出要求,小规模贷款企业的准入门槛较高。按照该文件要求,该类企业的发起人净资产要高于五千万(欠发达地区要高于两千万),资产负债率要低于70%,联系盈利并且收益额要超过1500万元(欠发达地区要高于600万)。此类规定保障了该类企业的风险管控,然而也大大提高了准入要求,这就造成诸多投资中介逐渐向民间不规范金融市场发展,阻碍了国内金融的规范发展。乡镇地区小规模贷款企业在现实运作中缺少充分的政策保障,有关小规模贷款企业的法律性质也难以确立,当前还无法明确其金融机构的合法地位,这就造成相关企业的税率普标很高,而且无法得到常规金融机构的税收优惠。这必然会提高相关企业的运作成本,也相应地提高了其运作风险。此外,笔者在司法实务中了解到,资金捐赠作为该类企业的资金源依旧具有税收领域的司法争议。法律并未确立其合法地位,资金捐赠是否能够当作其已上交所得税后的企业收益,如此就影响了该类企业对捐赠资金的吸收。

(二)监管主体不够明确

当前,乡镇地区小规模贷款企业的监管也面临重重阻碍。除指导文件中作出了宏观条例的要求外,针对乡镇地区小规模贷款企业的监管主体尚未确立,造成在司法实务中监管混乱的局面。由于相关利益牵扯,该类企业常常会受到央行、银监会、金融办的三方监管,且详细的监管方向不明确,更不要说相关法律凭据,因而此类监管活动当前依旧具有司法争议,阻碍了小规模贷款企业的发展。《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称,凡是省级行政机构可以确定主管机构对小规模贷款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并愿意担负其风险处置责任的,才能够在本省市的乡镇地区进行小规模贷款企业试点。也就是说小规模贷款企业是通过省政府确定的监管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并担负其风险责任,然而上述主体都不存在行政主体资格。这方面缺少统一的合理规范,各省市针对监管主体从什么领域开展监管并未设立统一标准。对小规模贷款企业的多头监管或缺少监管,使监管的可行性大大降低。

(三)信用评级机制不完善

当前国内尚未构建科学的信用机制,对于乡镇地区小规模贷款企业信用贷款业务也缺少有效的风险管控,这就造成难以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程度,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用风险等。另外,乡镇地区小规模贷款企业还具有准入要求较高、资金来源受限、风险难以管控等诸多问题。此外,小规模贷款企业的服务目标只是中小型企业和三农运营单位,普遍融资规模较小,大部分信用等级都差,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部分小规模贷款企业的管理机制也不完善,相关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素质,因此,在乡镇地区信用机制不完善的外部环境中,导致原本风险难以管控的小规模贷款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更弱。

(四)资金回收缺少保障

一方面由于小规模贷款的资金管理较难,贷款流向广、规模小,而且有不规范贷款的问题。另外,也有很多的农村居民将小规模信用贷款自主随意使用,甚至视为国家的扶贫资金,对怎样运用小规模信用贷款缺少明确的方向和清醒的意识。小规模信用贷款的回收状况决定于农村劳动生产者的收益。因为对于小规模信用贷款还不够了解,项目不能依照初始计划落实,或者因为遭受自然灾害,生产计划无法有效开展,农村生产者就不能按期归还贷款,小规模信用贷款的收回也就无法保障。

三、完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一)明确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

需要出台对应的法律规章确立小规模贷款企业是非银行的金融机构的合法地位,将其功能明确为只可贷款不能够储蓄。依照目前各个国家普遍对金融机构的类型区分,金融机构划分成两种金融类和非金融类。非金融类的金融机构也就是除了银行以外的所有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通常来说,后者是不吸纳储蓄的,特别是个体储蓄。

确立小规模贷款企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法地位的主要因素在于:第一,不方便相关监管机构依照金融标准开展监管,同时因为小规模贷款企马存利,段智伟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风险及法制防范业不会吸纳存款,其监管更加灵活。第二,方便管控金融风险。就目前状况来看,小规模贷款企业因为从业要求比较低,相关工作人员良莠不齐,部分创办者无法有效管理企业,因此只放贷不吸收储蓄能够有效管控存款相关风险。同时,小规模贷款企业创办的目标在于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若小规模贷款企业被明确视作银行金融机构,就会追求更高的经营目标,其主营范围就不会受限在乡镇地区,也不存在成本低的运营优势,为追求更高收益而提高贷款利息,就无法有效保障民间融资需求。

(二)完善贷款的风险防控体系

农村小额贷款的风险,往往与农业生产的特点有关,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备的风险预警系统,根据农村气候、季节等分别防控,特别是要考虑到自然灾害对小额贷款带来的风险。为此需要从自然、市场与道德因素三个角度来设计风险防控机制:(1)自然因素。农村小额贷款的对象就是农户,农户的收入与其农业生产联系,在风险防范上根据不同的农产品要区别对待。(2)市场因素。农产品的品种、质量、价格和供求关系将会影响到小额贷款发放之后的收回,在风险防控上放贷公司要做到科学认知。(3)道德因素。鉴于农户文化水平、法律意识的不同,许多农户存有能拖就拖的消极思想,这就需要小额贷款公司工作人员要走访农户细心解答,增强农户的信任,从而减少违约现象的发生。

(三)完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制度

就当前乡镇地区小规模企业的监管主体无法明确的司法难题,需要统一监管标准,通过法律形式确立监管主体,通过出台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只有行政机构金融办来进行乡镇地区小规模贷款企业的业务监管。具体有现场和非现场两类监管模式。所谓现场检查,也就是针对乡镇地区小规模贷款企业开展定期性检查和抽检,提出小规模贷款企业具有的一些问题,做出整改要求。非现场的监管也就是在充分掌握小规模贷款企业运营基本状况的前提下,针对乡镇地区小规模贷款企业的资金来源、信贷利率等业务信息开展风险性监管等措施。此外,考虑到农村与城市的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存在不同,还能够通过民间监管的方式(例如在农村设立互助社)来辅助进行乡镇地区小规模贷款企业的监管。

贷款有关的法律法规篇9

关键词:民间借贷法律监管

引言

整体来讲,目前我国民间借贷市场有的借贷行为不够规范、借贷法律程序不够完善、有的借贷资金用途不够正确,状态较为盲目且毫无秩序的状态。可是,面对民间借贷的监管非常薄弱。当前,专门的法律只有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而该规定对于民间借贷的作用十分有限,没有给民间的借贷起到良好的规范作用。

1、我国民间借贷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

1.1、民间借贷法律制度不健全

1.1.1、民间借贷专项法律规范不够健全

因为我国金融市场不健全的原因,金融法律主要将正规金融部门为对象,没有专项的民间借贷法律规范。民间借贷的立法层次不够,无操作性可言,无法对我国民间借贷进行合理的规范,无法符合经济发展以及金融制度的改革需求。民间借贷立法零星的出现在《民法通则》、《合同法》、《贷款通则》、《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贷款行为效力的批复》等相关法律,并没有制定出民间借贷的定义、范围、主体以及法律地位。

1.1.2、民间借贷立法协调性差

因为宜粗不宜细的立法引导思想、缺乏立法技术等原因,法律之间的协调性不够,统一性和逻辑性较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正案第13条制定了国家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公民有权自由处理自己的合法财产,包含了借贷的自由货币资金以及获得相关的利益。可是国务院在《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里的第4条中,以及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通则》里的第61条中,面对民间借贷的行为提出了严谨性的规定。因为法律制度相互间具有一些冲突,不同的司法机关对于民间借贷的合法性具有相反的结论,对于我国的民间借贷规范化发展非常不利。

1.1.3、民间借贷立法十分落后

我国民间借贷法律法规主要零星出现在民法范围,民间借贷立法长期比民间金融发展的需求落后。民间借贷对于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里是否被全面保护?民间借贷是否处在合法的边缘?其合法以及非法边界究竟在何处?虽然《国务院对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推出,令非公有资本可以迈进金融服务业,民间借贷的重要作用被再次认同。面对《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之后,国家对于民间资本进入了金融服务领域的鼓励以及引导程度的强化。可是因为立法思维、立法技术等原因,民间借贷法律规范体现出操作性较弱、判断标准模糊的特征,使得民间借贷主体的利益的不确定性较强。

1.2、民间借贷同民间非法融资行为界限模糊

1.2.1、鉴于我国民间融资的立法

虽然在《刑法》的第176条里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进行了规定,在第192条里对非法集资罪进行了规定,可是并没有界定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非法集资。分别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以及变相引进公众存款罪进行规定,对于集资诈骗罪、对股票、公司、企业的股票债权擅自发放罪,非法经营罪和虚假广告罪等相关犯罪行为做出了限定,对如何划分非法集资以及合法融资的界限进行回应,对非法集资手法和非法集资活动涉及道德虚假广告所承担的责任等相关行为进行回应。

1.2.2、民间借贷与民间融资非法行为界限模糊

我国没有准确界定出民间借贷与非法经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以及非法集资的界限,面对非法民间借贷的限定以及利率并没有明显的进行界定。对于大面积生产性借贷的法律地位、各种借贷关系的法律责任的区分、有偿借贷以及无偿借贷的出借人所担负的义务是否相同?商事借贷以及民事借贷的差别、出借人的瑕疵担保责任等相关问题,法律法规都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因为民间借贷交易相对隐蔽、监管不到位等因素,而对于非法集资、洗钱行为市场出现于民间借贷市场中,特别是高利贷对社会的影响逐渐加大。

1.3、民间借贷监管机制不完善

1.3.1、民间借贷监管主体不够明确

因为我国金融业通过混合经营、分开监管的方式,使得民间借贷的监管没有专门的部门,民间借贷监管主体不够明确。我国政府已经提出了一些关于政策性的安排,银行监管会也对风险进行了提示,可是从何处进行实施,从何处实施方案,还没有具体的规定。《民间借贷管理办法》把民间借贷监管主体体现到国务院相关部门以及升级人民政府,可是没有具体制定出国务院具体部门执行监管。监管主体长时间不够明确,使得公众对于社会集资风险无法正确做出判定,令社会集资的存在形式大多为非法形式。

1.3.2、民间借贷监管对象模糊

我国面对该历代、非法集资、抬会以及地下钱庄的非法民间金融长期使用严格掌控以及打击的状态。可是源于对民间借贷意识的区别,长时间以来缺少对民间借贷相应的监管,没有对私人钱庄、抬会、企业相互间的借贷监管的规定,特别是对民间借贷中介部门、小额贷款企业之外的社会集资人和专业放贷人等其余民间借贷主体都没有相应的监管。

1.3.3、民间借贷利率规定模糊

利率的转变体现在市场的供求方面

民间借贷利率能够适当高出银行的利率,可是不可以超出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一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会对超出的部分进行保护。民间贷款利率的四倍上限限定并没有相关的实践以及理论的根据,没有仔细考量到各区域的市场供求关系和经济发展水准,无法正确的引导社会资源的分配。

1.3.4、民间融资市场退出机制不充分

因为民间借贷市场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缺乏对于民间借贷援助、清算、推出等相关的市场机制。如果民间的融资机构没有偿还到期债务,不仅放贷人的债权无法获得保障,并且无法处理市场推出问题造成的金融风险,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非常不利。民间借贷市场机制不完善,使得民间融资无需推出,具有隐性的范围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对经济金融的稳步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2、民间借贷法律监管制度的对策

2.1、明确合法借贷以及非法集资的限定

因为我国民间贷款制度的建设较为滞后,使得民间借贷形式长时间处在非法与合法的相互模糊的状态。所以,我国需要对民间借贷的立法监管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对于民间借贷行为要不断强化法律方面的规范及引导,对于法律方面需要界定出合法性的范围以及非法性的范围,面对资金的来源以及合法性进行规范。民间借贷的规范化发展还需要通过判断民间借贷真正的合法地位来进行。所以,对于法律明确给出的合法借贷以及非法集资界定成为了民间融资发的中心思想。当前面对非法集资的限定主要通过《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取缔办法》中的第四条进行限定,可是此项规定值关注由客观形态来限定民间融资的合法性与非法性,而把大批正常的民间借贷活动归纳到非法集资方面,这同目前社会集资诈骗等非法融资形式的日渐增多紧密相连。民间融资主要主要是通过一些无法及时、充足获取银行机构信贷支持的中小企业为主,而这些企业只可以通过民间借贷的平台为企业的发展筹集资金。并且不论是通过《合同法》还是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应司法进行解释,我国对于民间借贷活动还处在默认的态度。由法律层面来看,我国对于企业、个人或者组织自行吸取资金而不是进行严禁的方法,知识对于个人或者其他组织没有通过政府审批的金融机构禁止吸收资金来发放贷款,进行资本运转与货币经营来获取利益。只有通过这层理念来理解国家的金融政策,才可以区分民间贷款以及银行吸收存款业务的区别,正确掌握合法的民间借贷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脉络。对于制定民间融资法律规范时,要通过主观与客观相协调、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相融合的原则,判断民间融资行为的合法性。正确规定集资活动的企业、个人以及组织进行非法经营,需要个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通过民间贷款想社会筹集发展资金具有良好信誉与盈利能力的,需要提供真实的申请材料,这样才能够合理进行监管。而且,筹集到的资金一定要使用在国家扶持的项目上,绝对不可以使用在国家反对的项目方面。

2.2、规定和健全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

通过我国民间借贷的客观现实以及发展形势来看,一定要不断完善同民间借贷行为相符的法律法规,例如规定和制定《民间融资法》、《企业委托贷款管理办法》、《私募基金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条例。只有进行详细的规范,才能够让民间借贷行为更加趋于正规化。只有具备完善的规范民间贷款行为的相关条例,才能够构成民间借贷行为崭新的法律监管环境,只有民间贷款的资金来源符合法律规定,也用于合法项目中,且可以真正为私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帮助,能够给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才可以给予相应的合法地位,而且通过法律对其进行扶持。

2.3、完善民间借贷的法律监管体制

完善民间借贷法律监管制度,才能够有效保护金融投资者的权利,主要在于提高对放贷人的登记管理以及对民间借贷广告宣传方面的监管,通过相应法律管理,经由工商管理部门进行负责,银监会主动对非法集资以及非法吸收公众款项的时间进行打击和防范,并且要逐渐创建起合理、有效的民间借贷监测预警制度,不断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对民间金融业发展的监测范畴,创建完善的民间借贷信息的及共享机制以及将信息机制进行规范,监管部门要尽快把相应的信息公布到社会投资人员处,这样才可以让民间贷款的主体进行自主投资决断。

结束语

只有不断完善当前的监管制度,让立法及时更新,并同当前的监管制度进行有效结合,来顺应当前全球化条件下对于民间借贷方式监管的要求,如此才能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获得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弘.民间借贷现状及完善对策探析――以浙江富阳为视点[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06).

[2]钱彬雪.民间借贷与民间资金投资――由吴英案引发的思考[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2.(07).

贷款有关的法律法规篇10

一、住房按揭贷款纠纷案的基本情况

我国的按揭业务参考的是香港的作法,按揭实际是为帮助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完成楼宇买 卖而由银行提供抵押贷款的融资业务活动。银行提供的这种贷款称为住房按揭贷款。住房按 揭贷款纠纷案件,海口市新华区法院从1998年开始受理后,呈逐年上升之势。

1.受理的基本情况

该院从1998年开始受理住房按揭贷款纠纷案,当年受理这类案件26件,诉讼标的额最小的为 17万元,最大的为74万元;1999年受理住房按揭贷款纠纷案37件,诉讼标的额最小的为3.6 万元,最多的为80.17万元。2000年仅上半年受理住房按揭贷款纠纷案为117件,诉讼标的数 最小的为3万余元,诉讼标的额最大的为219万元。

从1998年以来,该院所受理的住房按揭贷款案中,所涉及的住房按揭贷款合同均为银行提供 的格式合同,合同的条款基本一致,签订合同的时间为1993年底至1995底这段时间。原告的诉讼请求均为要求解除按揭贷款合同,确认抵押关系成立,判令购房者偿还尚欠的借款本金及利息、罚息,判令房地产商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起诉的理由均为购房者与房地产商违约, 未按期偿还按揭贷款及承担保证责任,判决结果一般为确认购房者与房地产商未按期偿还借 款,应负违约责任,购房者应偿还尚欠的本息。但对房地产商所应承担的保证责任及购房者 以所购住房抵押给银行的抵押合同的效力,则有不同的认识及判决结果。

2.住房按揭贷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特点

(1)原告均为银行。该院1998年以来所受理的这类案件,原告大部分为中国建设银行海南 住房城建支行,部分为省工商银行营业部。建行海南住房城建支行由原建行海南省房地产 信贷部改建而成,原建行海南省房地产信贷部最早办理全省住房按揭贷款业务,放贷后因追 索按揭贷款,建行海南住房城建支行将被告在海口市的案件,除个别案件标的额超300万元 的以 外,都诉至新华法院,因此,海口市绝大部分的住房按揭贷款合同纠纷案均由该院审理。

(2)被告均有两个,一被告为个人购房者,这部分被告往往在合同履行初期都能按月还本 付息,但随后就不再还款,也不主动与按揭银行联系;另一被告为售房方的房地产开发商, 房地产开发商是作为保证人而被原告列为被告之一的。

(3)被告下落不明、不应诉者多。作为房地产开发商的被告均出庭应诉,但作为个人购房 者的被告,则大多下落不明。如1999年所受理的这类案件中,出庭应诉的购房者只有4个人,2人收到开庭传票后未到庭参加诉讼,其余的均为下落不明。这部分下落不明的当事人, 有一部分仍在海口市,另一部分已到外地,但均已不居住在原住所及所购的住房,既未还款也未与银行联系,法院查找无着,无法直接送达,只能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的 规定,按下落不明公告送达。有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的案件约占所受理的住房按揭贷款案件 的81%,也就是说缺席判决的案件约占81%.

(4)个案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涉及到法律适用问题的较多。虽然该院所受理的住房按揭 贷款纠纷案均为追索尚欠本息的案件,但由于个案所涉及的住房按揭贷款合同的签订时间不 同、期限不同,对担保合同关系的效力、保证期限等方面所适用的法律均不同,处理结果亦 有所不同。

3.产生诉讼的主要原因

从1998年以来,该院受理的涉及住房按揭贷款纠纷案件数量上升较快,经初步分析,产生纠纷引起诉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因购房者与房地产商之间的纠纷,引起住房按揭贷款合同的不完全履行。银行与购房者及房地产商签订住房按揭贷款合同,其前提是购房者已与房地产商签订了买卖合同,为了购 房者支付部分购房款而由银行提供按揭贷款。对购房者而言,这里主要涉及到两个法律关系,一为购房者与房地产商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另一个法律关系为购房者与银行、房地产商 的按揭关系,所涉及的两种合同关系密切,但属不同法律性质。而购房者因按揭贷款的目的 是为履行房屋买卖合同,所以往往更看重与房地产商的房屋买卖合同,一旦其就房屋交付的 时间、质量等与房地产商发生纠纷,购房者就以房地产商违反房屋买卖合同为由,不履行按 揭还款义务。

(2)因购房者自身的原因而不履行住房按揭贷款合同。有的购房者因对海南的经济环境不 满意,而离开海南到别处发展,对原所购的房屋既不居住也不再还款;有的购房者因工作变动、下岗,每月按揭还款额较高等原因,无力偿还按揭借款。

(3)因房地产行情变动等原因,购房者不愿偿还按揭贷款。因引起纠纷的住房按揭贷款合 同,签订的时间在1993年底至1995年,当时房地产高潮尚有余温,房价在当时看来不算高, 但与这两年相比,房价相对较高,而大部分的按揭期限均为五年,甚至更短,购房者每月等 额偿还的贷款额较大,购房者认为负担较重,因而有些购房者转而另行以低价购买其认为质 量较好,房价便宜的住房而不履行原按揭贷款合同。

二、住房按揭贷款纠纷案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区分按揭贷款纠纷中涉及的法律关系。

从理论上分析,按揭贷款所涉及的法律关系较多。第一个法律关系是按揭人(购房者)因购 房与房地产商发生的房屋买卖关系,第二个法律关系是按揭人因支付购房款向银行贷款而发 生的借贷关系,第三个法律关系是按揭人将所购房屋作为按月还本付息的担保所发生的抵押 关系,第四个法律关系是房地产商为保证按揭人清偿贷款与银行发生的保证关系,第五个法 律关系是按揭人按银行指定险种向保险公司办理所购房屋保险而发生的保险关系,第六个法 律关 系是按揭人不能按规定向银行偿还本息,由房地产商将房屋回购的关系。〖Zw(〗参见李锲:《试论按揭的法律属性》,载《政法与法律》,1998年第3期。〖Zw)〗从实践来看,通常涉及的是前四种关系。正确界定因按揭产生的法律关系,是正确处理这类案件的前提。

2.注意根据住房按揭贷款合同签订履行的时间,确定法律适用及处理原则。

为适应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的法律在不断地修改、完善,近几年来颁布了不少新的法律。由于住房按揭贷款合同签订的时间、履行的期限不同,处理这类纠纷时 适用的法律有可能不同,进而会影响到纠纷各方的法律责任的承担问题。在所受理的这类纠 纷案中,住房按揭贷款合同的签订时间跨度从1993年底至1995年底,同样内容的合同、同样 的事由起诉,其法律的适用与处理原则可能完全不同。

(1)关于法律适用:1993年底至1995年1月1日前所签订的住房按揭贷款合同,其处理适用我国《民法通则》及最高法院适用民法通则的意见,《经济合同法》及最高法院1994年颁布 的《关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有关保证的若干问题的规定》、《借款合同条例》以及中国人 民银行的有关规定等,不能适用于199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担保法》。1995年1月1日起至1 995 年10月1日之前所签订的住房按揭贷款合同,其处理适用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民法通则》及其《意见》、《经济合同法》、《借款合同条例》等。1995年10月1日之后签订 的住房按揭贷款合同,适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担保法》、《民法通则》、《经济合 同法》、《借款合同条例》等,合同的履行期限跨过1999年10月1日的,可以适用《合同法 》有关合同履行一章的规定。

(2)关于处理原则

①关于住房按揭贷款合同纠纷所涉及的购房及贷款行为,只要其不违反当时的法律、法规规 定,一般认定为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②对于住房按揭贷款合同纠纷中涉及的购房者与按揭权人银行的房屋抵押合同关系,依有关 规定办理了抵押登记的应确认为有效;除了合同中约定不办理抵押登记无效外,在1995年1 月1日前所签订的住房抵押合同,不办理抵押登记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应为有效合同,不应以未办理抵押登记而认定为无效;在1995年1月1日之后所签订的住房抵押合同,不办理抵 押登记的应确认为抵押合同尚未生效,不能确定为无效。在审判实践中对在这种情况下,抵 押合同是尚未生效还是无效,有不同的认识。根据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61条、《担保法》第41条的规定,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而非无效。抵押合同未生效与无效是两 个性质不同的法律概念。合同未生效是指合同成立后,因不具备生效的条件,合同尚不具备约束力,如生效的条件成就,合同即可生效,而无效的合同是指合同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等,自始就不具备法律约束力。有一种观点认为,1995年1月1日前未办理抵押登记,违反了 国务院1990年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暂行条例》第35条有关地上建筑物抵押 应依照规定办理抵押登记的规定,因而无效。但由于在此之前一直无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如 何办理抵押登记,因而无法依该条例规定的规范办理抵押登记,不能以未登记为由认定抵押 合同无效。

③房地产商作为保证人是否承担责任、承担何种责任,审判实践中有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其处理原则是:保证合同有效的,依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限、范围、保证方式确定保证人的 责任, 住房按揭贷款合同中约定保证人承担的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责任的,从共约定。对由于合同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的,依其应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来确定,如适用最高 法院《关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有关保证的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的规定,保证人承担的 是赔偿责任,如适用《担保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则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保证。对于保证人 担保的范围,在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保证人对保证人全部债务承担保证责任; 应适用《担保法》的,因这类住房按揭贷款均用所购住房抵押,应注意根据该法第二十八条 第一款的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只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务承担保 证责任。

保证责任期限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如应适用最高法院的《规定》,则保证人应当在被保 证人承担责任的期限承担保证责任,如应适用《担保法》第二十五条的,则保证期间为主债 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三、住房按揭贷款有关问题的分析

(一)住房按揭贷款合同与传统按揭的异同:

从所受理的住房按揭贷款合同纠纷案分析,海南省有关银行所办理的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与传 统的按揭相同之处在于:采用按揭的方法,其目的均是为了取得银行贷款,进而促使购房者与房地产商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得以完成,采用按揭方法比一般的担保贷款条件严格。以香港法律为例,房地产商以按揭方法出售商品房,必须具备的条件多达18项;〖Zw(〗见许合 进,《略论住房按揭》,载《当代法学》,1999年第2期,第34页。〖Zw)〗而中国人民银行 于1997年4月28日颁发的《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和1998年5月9日颁发的《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办法》对个人住房贷款的对象、条件、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定。

现住房按揭贷款合同与传统按揭的不同之处在于:

(1)传统的按揭一般是约定楼宇所有权不直接转让给购房者,而是由购房者充当按揭人,把楼宇作按揭标的物,由按揭人用按揭的方法将楼宇所有权转让给银行(购房者保留赎回权),待银行收回贷款本息后,按揭权人即银行才将楼宇所有权让渡给按揭人。而我省已开展的住房按揭贷款,其担保方式一般为抵押加保证,即购房者除以所购住房抵押或采取质押外,房地产商必须作为购房者向银行还本付息的保证人。而且购房者与房地产商在房屋买卖合 同和住房按揭贷款合同中,均未规定楼宇所有权的让渡问题,而都约定所购房屋直接转让给 购房者。

(2)传统的按揭一般不以住房储蓄为前提,按揭权人银行提供的是信贷资金贷款(以所购 楼宇等按揭标的物),而现开展的住房按揭贷款包括两种,一种为住房公积金贷款,以购房 者有住房公积金为前提;另一种为信贷资金贷款,又称自营贷款,是银行用信贷资金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二者在贷款利率、期限上均有不同,这在《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中有明 文规定。

(二)住房按揭贷款操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从住房按揭贷款纠纷案的审理情况看,住房按揭贷款的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按揭期限普遍太短。从我国的经济发展、个人收入状况和购房价来看,个人偿付购房 款的能力并不高,在已按规定支付首期不少于30%购房款的情况下,如实行的五年五成、二年五成按揭,每月还款额较高,超过一般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特别是在社会的转型期,个 人的收入起伏较大,大部分当被告的个人购房者系无力连续每月支付较高的贷款本息而违约的。

(2)按揭人(购房者)与按揭权人(银行)大都未办理房产抵押登记手续。其原因在于银 行不主动,购房者不配合或房屋抵押登记部门对按揭标的物为期房的不予办理抵押登记等,共结果可能导致抵押合同未生效,银行无法行使优先受偿权。

(3)对保证人(房地产商)的保证方式约定不明。对保证方式的明确约定,有助于正确确 定保证人应承担的责任。《担保法》规定保证方式有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而产生纠 纷的住房按揭贷款合同中均未明确规定保证的具体方式,而代之以“无条件担保责任”、“不可撤销担保责任”等字眼,以致诉讼中当事人和审判人员对这样的约定是否属于明确约定,或属于哪一种保证方式有不同的看法。

2完善住房按揭贷款机制的对策

为启动商品房市场,特别是为处置海南积压房地产,解决空置房屋多,而居民购买能力不足 的矛盾,完善住房按揭贷款机制是发展房地产业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1)合理确定按揭比例和按揭期限

如前所述,过低的按揭比例和期限,超过了一般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制约了居民对按揭贷 款的需求,即使银行发放了按揭贷款,也不能如期收回本息,按揭违约率高,使住房按揭业 务的发展受到影响。从国外按揭业务的运作来看,按揭期限超过十年,按揭比例高于70%的 情况比较普遍。 (参见许合进,《略论住房按揭》,载《当代法学》,1999年第6期。)适当延长按揭期限,提高按揭比例,使首期付款与每月还款额降低,才能与 居民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从而激发居民对按揭贷款的需求,减少按揭贷款违约率,有利于银 行按揭贷款业务的长期、健康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第五 条规定了首期付款的比例不低于30%,说明按揭的比例不高于70%,第十条规定:最长贷款期 限不超过20年。但实践中不少是五年五成的按揭,增大了对购房者支付首期款与每月还款额 的压力。因此,银行应合理确定按揭贷款期和比例,国家有关部门对按揭期限、比例的规定 应再适当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