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58:07

智能建筑的发展篇1

关键字:智能化建筑;功能发展;系统应用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modernscienceandtechnologyistheproductofintelligentbuilding.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a'sconstructionindustry,high-techapplicationgraduallyinfiltratedintothebuilding.peopleinthissituation,moreandmorehighrequirementsoftheintelligentbuilding.inthispaper,throughtheanalysisoftheintelligentbuildingsystemcomponents,functionsanddevelopmentrequirements,hopingtodevelopintelligentbuildingcatalyticfuture.

Keywords:intelligentbuilding;function;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S95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一个方便,舒适,安全,高效节能的居住环境必然是由智能化建筑为人们所创造的,自动化办公、设备的机械和电气、高新技术的网络系统和通信等都被它所深深融入,将服务与管理也结合得十分有技巧妙,有关智能建筑的内容具体是:基础的综合布线,且通过计算机网络搭建桥梁沟通形成枢纽,并对配变电,给排水,供热,空调,消防,公共安全,照明,电梯,等系统进行综合配置,建立统一健全的体系来管理通信、建设和办公自动化的一系列设备。

二、智能化建筑的组成系统现如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自己的智能建筑标准,例如欧美以及日本和其他国家订定的标准也存在不同。我们的智能化建筑标准是和日本有着颇为相似的定义,综合的智能大厦计算机、最先进的有关通信和信息等技术,协调楼宇的自动化系统(BaS),以及有关建筑物的安全,电力,空调,照明,防灾,运输及其他设备的工作,并与建筑布线系统(pDS)和安全自动化系统(SaS)形成组合体系结构。我国在2000年7月颁布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为智能建筑的标准明确的作出了定义:建筑作为智能建筑的平台,并与办公自动化、建筑设备以及网络通信系统兼备,集合最优良的系统结构、管理服务中的个体及联系,给人们提供一个oaS办公自动化系统、CaS通信自动化系统和BaS楼宇自动化系统的“3a建筑”的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环境建筑。1)关于BaS楼宇自动化系统。建设(组)的各种机电设备及其自动控制的实现就是楼宇自动化系统。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冷水系统,使制冷冻水泵、冷站主机、冷却塔和配套的冷却水泵的控制得以实现。暖气和热水系统,它则是对热交换子连锁系统控制的实现。空调及通风系统,以实现空调机组、新风机和空气处理,排气扇控制监测各楼层。排水系统,实现了控制水井汛限水位,高位水箱,低池,停泵,水泵和启监控报警级别和排污泵潜水等。楼照明系统,实现应急照明和公共照明电路开关的控制和状态的监控,以及监控外部的建筑轮廓照明的控制和状态。配变电系统,以实现低电压的电源、高电压线电路以及电源的三相电流电压,频率故障和功率因数的监测和变压器过热报警监控。运行电梯升降系统则是对实施状态,故障状态,向上和向下的状态进行监测。

2)安全自动化以及消防系统。保安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以人为本,以技术为一种手段预防和物理预防的措施,建立有延迟报警,检测,运动等基本功能并使集成的安全服务保障体系的有效的组合和活动。主要分为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建筑楼宇对讲系统,专用防盗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停车计费自动管理系统。而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就是消防系统,肩负着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生命安全的重要任务。

3)oaS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CaS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aS是一个主要用于特定的办公业务互动的人机信息系统,如房地产,服务,经营管理和专门的业务范围。该系统由各种高性能设备以及相应的配套软件应用等组成。而建筑物内的通信自动化系统用于确保信息能够畅通,以完成对图像、数据、语音及其他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传输的实现。

智能化建筑设施的功能作用1)创建了一个安全舒适、高效健康的生活办公环境。首个要保障的就是智能楼宇财产和人身安全,他们都已经对安全系统和消防系统完成了自动化的实现。建筑物的光照、湿度、温度都可以进行自动调整,而且,关于噪声控制、颜色、绿化方案以及照明,都能使用最好的选择。因此,人们在这样的环境,有着舒适健康的感觉,保持舒畅的心情,必将大大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2)以实现不同用户在各种环境下对功能要求的满足开放式架构的智能建筑要求必须具备智能化的建筑结构设计,让用户能够快速,轻松地改变功能或对使用的建设重新规划建设计划。这就需要电力电源以及网络通信技术有效灵活进行供应,,室内的各种标准化分布的弱,强电插座通过布线系统结构化,只要将跳线改变,就可以将插座功能快速改变。智能化建筑系统为了便于控制、操作管理,维修方便,故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解决处理,使用更先进和精良的技术设备。

能源节约目前现代化的建筑,例如空调和照明系统,其能耗大,占能源消费总量的建筑物的70%。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前提,智能楼宇以调节室内环境中,尽可能通过其系统的“智能”,使用空气冷却(或加热)和自然光线,以对能源的消耗尽量减少。时间可以是按事先准备过程,划为“非工作”和“工作”的执行情况采用两种不同的标准输入对室内环境进行控制。智能建筑的基本功能还有在下班后,能将湿度、温度以及室内照明的控制标准自动降低。行业的最新技术手段(空调的使用和控制等),智能楼宇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尽可能的地节约能源,而其发展迅速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智能建筑具有的经济性。

4)现代工作条件和通信手段用户在智能建筑中通过各种手段(电子email邮件、可视通讯电话、视频会议、语音邮件、直拨国际电话、检索信息和分析统计等),随时可以进行与全球各地的企业或组织的多种业务活动往来。对通讯,办公,制定决策进行了有效的提高和建立自己的管理效率、设施系统。此外,智能建筑的一大特色便是安全性和便利性,可以有效的防止信息泄漏或干扰,尤其是对数据损坏,黑客等信息能高效地防止。

四、智能化建筑的未来发展近年来,我国智能化建筑飞速发展,如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城市的项目影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示范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每年约2亿平方米新建筑面积在我国兴起,加之对楼宇智能化建设政府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指导,业内人士对楼宇智能化的未来发展普遍看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程度主要从智能建筑等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智能建筑应用的发展以及智能建筑技术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三个方面来体现。

1)持续发展的智能建筑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飞速发展,“智能建筑”也正不断地充实发展和丰富其范围。作为大量应用在住宅建筑中的楼宇自动化技术,完善了人们生活使用的数字功能、自动信息化的新兴住宅的兴起。建设和发展智能建设住宅,不仅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全面的标志之一,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彰显,这也成为住宅的建设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必然趋势。2)飞速发展的智能建筑及其相关技术随着智能建筑发展速度的惊人和其发展前景的良好态势,将大量资金吸引,这保证了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的资金。同样,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已实现的和可预见的,也使大量优秀的人才纷至沓来,并为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给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建筑和相关产业在全球快速发展的智能建筑及相关高科技产业,不是单个意识决定的,只有其固有的优势适应发展的需要,才能在21世纪使其进入技术主要产业之一。

五、结束语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就是智能化建筑,发展信息技术将是出现和发展智能建筑的重要支柱。在21世纪它将作为关键的部门,同时会推动并快速发展其他行业,使之成为文化发展水平和国家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黄治钟.楼宇自动化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智能建筑的发展篇2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的应用建筑智能化的经济效益

引言

建筑智能化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技术和现代建筑技术有机结合,通过对建筑和建筑设备的自动检测与监控、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实现对建筑物的智能控制与管理,以满足用户对建筑物的监控、管理和信息共享需求,从而使智能建筑具有安全、舒适、高效、便利和灵活的特点,达到环保和投资合理相结合、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目标。

建筑智能化在节能建筑中的作用

节约能源是社会发展所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建筑是一个用能大户,建筑节能的核心是减少建筑耗能,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建筑能耗包括建造能耗与使用能耗两大部位,含盖了建筑工业与建筑使用的各个方面,范围很广。与发达国家建筑节能事业迅速发展相比,我国的建筑用能效率极低。因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发达国家的节能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

随着人民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建筑耗电能更加突出,一是房屋建筑面积增加导致建筑耗能增加;二是已建的城乡房屋建筑,由于强调降低一次性建筑投资,建筑物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和门窗气密性能较差,当迫切要求改善居住环境时,定将增加能源消耗;三是近年来由于空调使用大量增加,城市房屋空调设备高峰时用电量迅速增长,建筑耗能年平均递增率将大大超过国家能源生产年增长率。要改变这种建筑耗能大于建筑节能的现状,极需要大力发展建筑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建筑房屋的节能手段大致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建筑物外墙围护体保温及屋面隔热采用新技术、新产品,降低室外温度对室内温度的辐射。二是建筑物内部采用恒温恒湿的新设备,用以满足人们在室内生活感觉舒适的程度。通过建筑智能化系统来控制建筑物的建筑设备,令其按照人们的要求达到需要的效果。运用建筑智能化技术将为“十二五”期间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都将在现有基础上降低提供可靠保障。

二、建筑智能化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

按照《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规定,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关于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素规定为“对给排水系统的给水设备、饮水设备及污水处理设备等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而对给水系统的水泵运行状态显示、水流状态显示、水泵停启控制、水泵过载报警、水箱高低水位显示及报警;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泵运行状态显示、水泵停启控制、水泵过载报警、污水处理池高低液位显示及报警、污水处理系统留有通信接口等。”的有效监控应该是智能化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对下列的情况实施有效地控制,1)、非正常情况快速报警,非正常情况是指流入污水井中流量过大或超过正常排放标准,应及早报警采取措施。2)、污水井正常水位定时排放,潜水泵的停启控制一般的设计要求是高水位起泵、低水位停泵,污水在正常水位是不自动排放的,这样就会造成电梯井道、泵房等场所长期潮湿,危害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采取定时排放的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3)、非正常情况起动双泵,非正常情况是指流入污水井中流量超过单泵排放量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双泵起动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在非正常情况下单泵不一定能起到完全的作用,但是如果能双泵同时使用,流量加大一倍,在非正常情况下一定会起到积极作用也会争取到时间,减少损失。4)、进水管加切断装置及水位监视,目前在进水管加电动阀作切断装置已被广泛采用,但大多采用独立式的做法,即安置一套装置在现场,超水位报警信号就近安装或引至控制室,此做法智能化程度不高,必须纳入楼宇控制系统中才可以提高系统集成化程度及管理水平。综上所述,在楼宇给排水系统中,采用以上几种方法提高楼宇给排水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可预防水淹事故的发生及提高楼宇的管理水平,也是对楼宇智能化的补充及完善。

中央空调采用变频控制,是空调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央空调系统DDC自控就是一种有效节能的智能化系统。直接数字化控制器(DDC),代替了传统控制组件、如温度开关、接收控制器、或其它电子机械组件,及优于pLC(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目前成为各种建筑环境控制的通用模式。DDC系统是利用微信号处理器来做执行各种逻辑控制功能,它主要采用电子驱动,但也可用传感器连接气动机构。DDC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参数采集、传输到控制等各个环节均采用数字控制功能来实现。同时一个数字控制器可实现多个常规仪表控制器的功能,可有多个不同对象的控制环路。所有的控制逻辑均由微信号处理器,并以各控制器为基础完成,这些控制器接收传感器,常用融点或其它仪器传送来的输入信号,并根据软件程序处理这些信号,再输出信号到外部设备,这些信号可用于启动或关闭机器,打开或关闭阀门或风门,或按程序执行复杂的动作。这些控制器可用手操作中央机器系统或终端系统。DDC控制器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控制功能:提供模拟p、pi、piD的控制特性,有的还具备自动适应控制的功能。2)、实时功能:使计算机内的时间永远与实际标准时间一致。3)、管理功能:可对各个空调设备的控制参数以及运行状态进行再设定,同时还具备显视和监测功能,另外与集中控制计算机可进行各种相关的通讯。4)、报警与联锁功能:在接到报警信号后可根据已设置程序联锁有关的启停,同时向集中控制计算机发出警报。5)、能量管理控制:它包括运行控制、能耗记录、焓值控制(比较室内外空气焓值来控制新回风比和进行工况转换)。

直接数字化自动控制系统为建筑楼宇的中央空调系统提供了高效低耗能的方法,尤其是为既有的建筑楼宇中央空调系统的改造提供有效的方法论,一般大楼常用的空调系统都可以用DDC控制。中央空调系统的三种常用的定风量系统、变风量系统、变流量系统。中央空调控制就是把管路、管件、阀体、阀门集中设定控制流体提供冷气。

三、建筑智能化的经济效益分析

要使智能建筑有较高的智能化水平,对智能建筑作整体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的全面综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新型的智能建筑的集成优化规划和建设方式,打破传统的智能建筑各专业、各子系统分立的建设方式,将整个建筑的各专业的机电系统、智能化系统视为一个大系统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并对系统的建设进行全面综合管理。进度系统的建设有了彻底的改观。这种建设方式在各系统安装工程管理、管线综合管理、进度协调、工作面协调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减少了工作周期和工程中的浪费,使工程可以顺利进行,节省了投资。通过集成优化的程序,使整个系统联成有机的网络,完成整个系统的有机运行,可使建筑物节约能源。建筑智能化带来的效益主要表现有十点:1)、通过楼宇自控系统的优化运行和精确控制,使空调系统的运行温度和设定温度差在0.5℃以内,仅通过温度的精确控制就能带来很好的节能效果。2)、最为合理的方式是根据室内或回风中的C02浓度,自动调节新风量,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控制功能较完善的楼宇自控系统可以满足要求。3)、动态变流量控制系统利用变频控制技术,改变空调系统循环水的流量和温度,可保证整个系统在满负荷及部分负荷情况下,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达到节能的目的。4)、智能化的中央空调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到热负荷的变化,在人员增减的时候,自动通过调节水温差、风量等方式调低系统的冷/热量供应,达到节能的效果。5)、楼宇自控系统通过对空调设备的最佳启停时间的计算和控制,可以在保证环境舒适的前提下,缩短不必要的空调启停宽容时间,达到节能的目的。6)、运用楼宇自控系统的节能控制模式和算法,动态调整设备运行,有效克服暖通设计容量冗余造成的能源浪费。7)、通过智能化控制器中内置的各种优化运行的数学模型,使建筑电气设备在合理、优化的方式下运行,以节省能源。8)、通过楼宇自控系统可以对照明、电梯等系统进行合理的控制,比人工运行可带来5%以上的节能效果。此外,还可对室外光线进行预程调光控制和窗外调光控制,降低了能源消耗。9)、开发能源管理软件,建立能源管理和控制系统,实现能耗跟踪、节能的远程及就地控制。10)、通过对楼宇电气设备的自动运行控制,并自动进行运行时间均衡,使各设备自动达成均衡运行的目的,可有效地提高设备的运行寿命周期。

智能建筑的发展篇3

【关键词】智能建筑;技术;发展趋势

1智能建筑的概念

智能建筑主要是指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将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建筑系统、设施服务和管理体系按照人性化的需求进行设计,达到最优化整合,为住户居民提供一个安全可靠、人性化服务、绿色节能的智能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将现代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紧密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整体,使传统建筑领域与高新技术产业有机结合。在该智能建筑系统中,可以对室内温度、湿度系统,采光系统以及安保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实现远程智能操控,并大大简化管理流程。既满足了生活工作方面更加人性化的需求,又顺应了当今社会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绿色发展要求,表现出智能建筑具有功能性以及实现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的显著特点。

智能建筑的设计理念最初起源于美国,其开创了全新的建筑设计方式。1984年1月,美国联合科技公司在美国康乃迪克州哈特福德市建成了智能化的“都市大厦”―CityplaceBuilding,标志着世界首次智能型建筑的产生。该大厦首次将信息化、整合最优化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方面,通过计算机智能控制手段对整栋大厦内的空调系统、供水排水系统、电力供应系统、防火防盗系统以及采光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并为大厦的办公人员提供语音通信、文字资料等多样化的信息交流体验,使客户的工作环境更加舒适便捷、智能高效。随后英法等国也开始相继发展智能建筑系统技术[1]。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智能建筑技术开始流入到我国的建筑领域,适应了我国快速变化的居家生活模式、休闲娱乐方式以及工作、商务模式,因此传入不久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演变,已经从原先单一的商务酒店大楼、商务办公大厦发展到了现在的智能化住宅、智能化医院、智能化学校等多元领域。

2智能建筑的主要技术

智能建筑是整合利用现代化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控制技术,将传统建筑领域与高新技术产业完美结合,使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水电暖供应系统、物业管理和服务方式更加适应人性化的需求,为住户居民提供一个安心舒适、绿色生态的智能化建筑环境。它的主要技术包括以下几方面。

2.1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技术

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整合利用现代化电脑技术、现代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化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组成高度智能的综合管理系统,对整栋建筑内的空调采暖、供水排水、供配电、防火防盗以及采光照明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并且按照需先设置的目标值进行实时调整。因此这就对于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水平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早期阶段,我国通常采用电脑集中控制和监视形式,但不足之处是可靠性不够,因此逐渐被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DCS)取代。现在我国多采用美国aSHRae制定的BaCnet网络通信协议和美国eChlon公司研发的LonmarkS技术。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进步,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引导了智能建筑的发展潮流。

2.2智能建筑系统集成

智能建筑需要对整栋建筑的供配电、空调采暖、供水排水、防火防盗以及安保情况等进行及时有效的管控,整体协调各方,保证各个系统环节能够持久可靠的运转,为居住用户提供一个放心舒适、服务便捷、绿色节能的建筑环境。这就要求重点实施系统集成手段,将智能建筑内各个子系统按照功能的不同科学地进行有机结合,以期待实现资源共享。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从初期阶段时简单的基于监控的处理,逐步演变为现如今基于内容的处理与融合阶段[2]。

2.3智能建筑通信网络技术

智能建筑通信网络包括电话网、局域网和有线电视网,接入网技术可采用传统型电话系统的XDSL技术,有线电视网的HFC形式以及光纤到区(楼)的局域网等。智能建筑内各类原本相对独立的子系统需要先进的通信技术去进行信息的交流更新。通信网络技术称得上是智能建筑的神经网络,智能建筑的功能化发展都离不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

2.4智能小区技术

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社区”的概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把智能化小区理念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住宅小区逐步地智能化,出现了拥有实时监控、安全防范、远程控制的物业管理办公系统以及智能化家庭管理的智能小区,可以为住户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提供最优化、最全面的生活服务。

3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近几十年,智能建筑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众多商业建筑与居住社区的办公人员与居民都渴望居住在更加智能化的建筑中,享受更加贴心周到的居住体验。我国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在该行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国内其他地区也紧随其后。我国对智能建筑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智能建筑业得到了更多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3]。综合智能建筑的起源与演变以及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可预测其整体发展趋势。今后将重点围绕深度化,广度化,规模化,可持续性等内在要求发展智能生态建筑。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会刺激带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反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会促进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因此发展更深层次、更高精准程度的信息网络技术也是今后能够深刻影响到智能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

智能建筑的理念符合我国积极倡导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方针政策,因此我国的智能建筑更加追求智能建筑的低碳环保,建造全方位、系统化的生态环保住宅。在未来智能小区中,会以最大限度发挥居住环境的生态效应为主要目的,全面协调发挥作用,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消耗。

【参考文献】

[1]岳素霞.智能建筑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3(3):38.

智能建筑的发展篇4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y,people'slivingenvironmentdemandsafe,efficient,comfortable,arisesatthehistoricmomentoftheintelligentbuildingtechnologyisnowwidelyusedinallkindsofbuildingsinourcountry,itisthecollectionofarchitecturaltechnology,computertechnology,automationtechnology,communicationtechnologyandsystemintegrationtechnologyfortheintegrationofanemergingbuttechnologydevelopmentisveryrapid.

Keywords:intelligent;technology;thestatusquo;Developmenttrend

中图分类号:tU-0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现状

我国对智能建筑的最大贡献是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在上世纪末在中国开展的住宅小区建设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住宅小区应用信息技术主要是为住户提供先进的管理手段,安全的居住环境和便捷的通信娱乐工具。这和以公共建筑如酒店、写字楼、医院、体育馆等为主的智能大厦有很大的不同,住宅小区智能化正是信息化社会,人们改变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体现。推动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的主角是电信运行商,他们试图通过投资建设一个到达各家各户的宽带网络,为生活和工作在这些建筑内的人们提供各种人们需要的智能化信息服务业务,用户通过这个网络接受和传送各种语音、数据和视频信号,满足人们信息交流、安全保障、环境监测和物业管理的需要。以此网络开展各种增值服务如:安防报警、紧急呼救、远程抄表、电子商务、网上娱乐、视频点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以及其他各种数据传输和通信业务等,并以这些增值服务来回收投资。目前虽然还有人对这种发展建筑智能化的思路持怀疑态度,但建筑智能化已成为房地产行业最热门的话题。更重要的是他将会改变人们进行建筑智能化建设的技术路线和运作模式,也许这标志着智能化已经突破一般意义上的建筑范畴,而逐渐延伸至整个城市、整个社会中应用。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于1999年底颁布了《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稿),导则计划用5年时间,组织实施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以此带动和促进我国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以适应21世纪现代居住生活的需要。信息产业部于2001年出台了《关于开放用户驻地网运营市场试点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开放宽带用户驻地网运营市场的框架意见》。将在13个城市首先开展宽带用户驻地网运营市场开放、管理试点工作。摸索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技术标准,进而在全国推广,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宽带建设。

二、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企业间的竞争加剧,现场总线技术标准必将趋向统一,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的现场总线通信协议也必然随之趋于统一。BaCnet标准在我国将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以太网络技术由于其协议完全开放、成本低,随着研究工作不断深入,设备的以太网络接口技术的成熟,工业以太网在楼宇自动化领域将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建筑公共资源中,主要包括供配电、照明、空调与冷热源、给排水、电梯自控、安防、消防、综合保安、车库管理、自动抄表等子系统。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安全、舒适、节能、快捷的工作生活环境的内涵不断丰富,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展,将扩展到家庭生活空间。各种以太网络接口的研究将推动家用电器的网络化使得家居自动化有可能成为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的一个子系统。

随着楼宇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太网技术在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传统的“3a”说法将淡化,系统趋于统一,oaS、CaS、BaS界限将更加模糊。系统集成将更加简便,楼宇智能化系统的成本也将进一步下降。

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当代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楼宇智能化系统可对能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达到节能的目的。因此,高效节能也将是楼宇自动化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其中也包括新能源的利用,如目前的太阳能光伏建筑。如何在智能建筑中利用光伏电能也将是智能楼宇自动化系统研究和发展的一个方向。无线网络可以省去布线,节约资源,在楼宇自控网络系统中也有较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楼宇自动化系统与网络技术结合紧密,DCS和现场总线在目前楼宇自控系统已经得到应用广泛。工业以太网技术由于其全开放、成本低、带宽高、稳定性和可靠性高、应用广泛、共享资源丰富等优点将成为楼宇自控系统研究应用的热点。家居自动化、家用智能电器的网络化在不久的将来也将进入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应用领域。节能研究、新能源开发利用、无线网络等技术在智能楼宇领域的应用也将成为楼宇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研究方向。

在新世纪智能建筑领域里,信息网络技术、控制网络技术、智能卡技术、可视化技术、流动办公技术、家庭智能化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数据卫星通信技术、双向电视传输技术等等,都将会有更加深入广泛地具体发展应用。

21世纪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同时又是生态文明时代。国际先进生产力水平正在运用已掌握的建筑智能化高新技术、探寻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聚居环境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技术”才是21世纪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长远大方向。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新材料学等等技术发展,正在渗入渗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学科多技术领域中,实现人类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现存的问题

1.由于智能化建筑不是单一技术、单一设备产品,而是多学科多专业多技术综合运用的整体建筑物业产品。它的技术发展必须要多个行业、多个部门的综合协调同步发展,需要全国统一计划、统一协调、统一对策,而不是各部门、各行业、各环节“各自为战”、“互不协调”、“各自为政”。更不可“分封割据”打乱仗。

2.智能化建筑技术不同于传统技术领域。智能化建筑属新兴的高新技术领域,技术发展还不成熟完善正处在变化极快之中。因此,技术发展政策既需要有远见卓识的前瞻先进性,更需要有深思熟虑的严谨准确性。历史实践已经证明;政府的正确指导行为是技术发展的根本保障,而不准确的指导行为就会导致紊乱、滞后、误解、甚至失误。

3.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要实现产业化而不是仅看作一项应用技术。目前国内智能建筑市场仍由国外技术系统产品设备占主导。要大力扶持鼓励发展国产化的技术产品与系统,技术发展才可能形成国产化产业。当前,不把智能化建筑作为一项产业发展,就要“贻误时机”。

4.技术协调理顺是智能化建筑建设全过程中技术发展质量保证的瓶颈。不仅是智能化各个专业子系统之间的协调,而且更重要的是从工程项目的立项、方案、设计、施工、监理、到验收、物管之间的全程协调。要从体制结构上着手解决事实上存在的“山头”与“门户之见”。当前智能化系统的真正技术监理还是个空白。

5.智能化建筑属交叉学科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当前突出存在建筑设计与智能化系统设计严重分离。由于建筑的智能化大大增加了传统工程设计工作的难度及劳动量,而设计费一直未变,不符合按劳付酬原则,直接影响人的极积性与技术发展。

6.目前,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政策尚未具体地与单位体制改革相协调、相结合;尚未充分体现出技术政策激励机制。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还未有机地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紧密结合;还未深入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密切联系。关键是,尚未真正意识到智能化建筑产业是21世纪人类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需要。

四、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对策

为了确保智能化建筑建设整体工程质量,保障投资效益,减少浪费损失,提高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总体水平,有利于技术创新激励,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方向,提出以下方面建议:

1.统一抓好智能化建筑领域各类资质管理改革,打破地区和部门的市场封锁与分割,推进设计、施工和监理的资质协调管理。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和手段,减少政府行政设定企业资质审批作法,逐步同wto市场接轨,用个人资格替代单位资质。

2.立即着手建立健全建筑物的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的技术监理制度,填补空白,以保障智能化工程质量。智能化系统技术监理工程师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取得资格证上岗。

3.智能化建筑建设项目立项申报时,项目建设法人(业主)必须在立项报告(方案说明、项目论证、可行性报告等)中,说明拟建项目中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内容,拟达到的功能要求及标准、投资及措施。

4.建设智能化建筑是一项投资巨额的系统工程。为了减少决策或抉择的失误,必须把技术咨询列入工程必须要有的法定规范程序,贯彻于工程过程始终。

5.建筑的智能化必然要求建筑设计与之相适应。建筑设计必须要与智能化系统总体规划协调同步,建筑环境平台必须能足够支撑建筑的智能化。兴建智能化建筑必须要建筑设计与智能化系统集成,紧密协同、整体规划、细致管理、精心实施。

6.智能化建筑的总体规划必须着重考虑到要适应21世纪信息化社会环境发展的需要。以便全面规划、分期实现,既符合当前实际、又能满足未来发展。

7.系统集成的本质就是最优化综合统筹设计。建筑智能化建设的全过程,不只是从单一的设备供应出发来考虑,而必须以整个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及管理四个方面出发综合(集成)来考虑。

8.传统工程设计单位的专业技术结构构成,已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技术创新系统的需要。工程设计单位必须及时调整相应专业结构,更新充实智能化高技术相关专业的技术力量。

9.按照“引进、消化、发展、创新”的方针,要大力加强对开放式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研究。特别要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深入分析了解,要组织力量投入。

结语

在新世纪之初,切实正确地制定“十五”计划编制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对于中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战略全局极其重要。要充分广泛征求听取各方面专家意见,要搞“五湖四海”集思广益。正如建设部俞正声部长近年曾指出的:“建设中的很多失误是不听专家的意见造成的”。

参考文献

1.建筑智能化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

智能建筑的发展篇5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智能化建筑的兴起与发展,主要是适应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需求。智能化建筑是建筑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成为21世纪房地产投资开发的主导方向。智能化建筑正是当代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建筑)产业本身,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最典型、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形式。

一、智能建筑的含义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对智能建筑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它们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采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一个计算机系统管理的一体化集成系统,提供一个投资合理,拥有高效率的优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包括人类的生产、生活等空间)。其中,结构和系统方面的优化是指将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自动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和集成技术(integration)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

二、智能化的建筑技术

智能建筑的发展,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步发展和充实的,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现代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和现代图像显示技术(CRt),即a+4C技术是智能建筑发展的技术基础。

1、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

当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该首推并行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技术。该技术是计算机多机系统联网的一种新形式,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统一的分布式操作系统,把多个数据处理系统的通用部件有机地组成为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系统,各软硬件资源管理没有明显的主次管理关系。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强调的是分布式计算机和并行处理,不但要做到整个网络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同时也要做到任务和负载的共享。这种系统对于多机合作系统重构、冗余和容错能力都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因而系统具有更快的响应,更大的输入/输出能力和更高的可靠性,系统的造价较为经济。

2、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

目前,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是集散型的监控系统(DCS)。该系统采用具有实时多任务、多用户、分布式操作系统,组成集散型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则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的设计。系统的配置具有通用性强,系统组合灵活,控制功能完善,数据处理方便,显示操作集中,人机界面友好,以及系统安装、调试和维修简单化,系统运行具备高度容错等可靠。

3、现代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

现代通信技术主要体现在具备iSDn/B-iSDn等功能的通信网络。它能在一个通信网上同时实现语音、数据及图像的通信。

4、现代图像显示技术(CRt)

现代图像显示技术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的操作和信息显示的图像化,可完成开关量或模拟量控制、信息状态和参数变化的形象显示

三、智能化建筑的发展现状

1、智能化建筑热潮悄然掀起,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

目前,国内楼宇建设中流行一股“智能化”热潮,冠以“3a智能建筑”、“5a智能大厦”的广告屡见不鲜,而建筑物智能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六、七年前的智能建筑只有一些智能功能如消防自控,其它方面的设备根本没有自控。四、五年以前的智能建筑基本具有楼宇、消防、保安等自控功能,计算机为主控机,多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和DoS操作系统,监视和控制多为简单模式,软件水平较低。近一、二年落成的智能建筑很多都具有较完善的建筑设备自动化(Ba)、通讯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oa)系统简称3a系统。这些系统多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采用集散式甚至分布式控制,监视和控制可以采用精确方式,且有较先进的windows、oS/2操作系统及中文图形方式界面,软件编程方便,面向对象。可见近年来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有长足的发展。

2、智能建筑市场洋货充斥,国货难于立足除了消防、保安等系统的设备有部分国产名牌外,楼宇自控设备则完全被外国产品垄断。调查中用户普遍反映国外产品质量较好,售后服务较完善。经调查,认为进口消防自控产品运行状况“好”的和“一般”的各占用户的50%,没有认为差的。而对国内产品缺乏信任感,认为产品可靠性差,误报动作较多,维修率高。尤其一些用户对消防、保安产品被有关部门指令性购买的做法意见很大,XX大厦被有关部门强迫购买的乡镇企业产品,其质量十分低劣。在调查的大厦中,消防自控系统多采用美国西伯乐斯、爱德华,日本的能美,日探,楼宇自控产品主要采用美国霍尼维尔、江森、安德沃等。

四、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对策

1、提高认识才能顺应其发展规律

首先要提高认识改变以往对建筑智能化技术是个大杂烩、不正统,不够深度不够研究档次等偏见。实际上,建筑智能化学科有若千特有的问题和许多重大的研究难题等待我们去攻克,只有把建筑智能化当作一个新学科来认识,才能顺应其发展规律从国家到地方的科研机构都应该加以重视并对其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无论是计划项目还是自筹项目。

2、加快研究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信息时代

发展需要的智能建筑技术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今世界,智能土木建筑将成为建筑业的龙头产业,带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及其它的建筑产业的发展,建筑智能化将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加快研究开发具有中国自己特点的适应信息时展需要的智能土木建筑,从智能大厦到智能土木建筑群,甚至智能城市的发展,是当代建筑设计师的艰巨的使命。智能土木建筑同时也为建筑设计师们突破传统的设计思维,开辟了新的建筑设计创作道路展示了一种广阔的前景。近几年来,我国的智能化建筑逐渐得到了发展,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地相继兴建了许多大型的公共型智能土木建筑,而且已经显示了巨大的技术优势。

3、加强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

由于智能化建筑系统是多学科、多技术的系统集成整体,因而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就成为实现智能化建筑及其产品设备与系统的产业化技术水平的核心关键。

4、“可持续发展技术”才是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长远大方向

智能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建筑物业产品的技术发展来说,“可持续发展技术”才是21世纪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长远大方向。因而,除继续利用上述现有智能化高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外,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生物气候学、新材料学等等技术发展,正在渗人渗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学科多技术领域中,实现人类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而在国际上也形成所谓“可持续发展技术产业”。很多智能化系统将会引进生物智能技术,绿色建筑的建设也将推动更多新领域新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包括:生物技术与建材的融合,使建筑物更节能;环境检测技术􀀁希望将来生物智能芯片的感知能力更接近于人,生物技术将对有害物的处理发挥功效。

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同时,推进我国建筑智能化的健康发展也是建筑工作者共同的责任。高度关注和思考行业的技术状况和发展,并继续为行业做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也是建筑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共同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黄身煌.浅谈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现状与对策[J].科技风,2009,(06).

[2]吉星,赵飞.智能化的建筑设计理念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

[3]成建设.浅谈智能化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08,(18).

[4]伍海峰.浅谈智能化建筑系统集成[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7,(02).

智能建筑的发展篇6

关键词:智能建筑;智能化;自动化;标志;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

1、智能建筑定义

智能建筑定义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对建筑的设备进行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等。智能建筑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1)从建筑管理角度来说,智能建筑应当具备一套管理、控制、维护和通信设施,从而在花费比较少的条件下,能够有效地进行环境控制、安全检查、报警监视,可以实时地与城市管理部门取得联系。(2)从建筑使用者角度来说,智能建筑应当能创造一个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激发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并可以提供一个和谐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

2、智能建筑各部分组成

2.1楼宇自动化系统(Ba)

采用传感器技术、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对建筑的电力、空调、电梯、冷水机组、热力站、给排水、消防系统、保安监控、出入门控制等设备实行全自动的综合监控管理。包括楼宇自动化管理、出入管理、磁卡识别系统、保安监控系统、防火系统以及各种设备控制和监控系统等。

2.2通信自动化系统(Ca)

通信自动化系统供建筑内外的一切语言和数据通信,主要包括:(1)以程序交换机为核心的电话、传真等为主的通讯网络。(2)建筑内的局域网,把建筑内的各种终端、微机、工作站、主计算机与数据库等联网,实现数据通信。(3)与国内外建立远程数据通信网络。先进的通信自动化系统即可传输语言、数据,还可以传输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不同功能用途的建筑,对通信要求有所不同,应根据应用需求,提供相应的应用系统。

2.3办公自动化系统(oa)

由高性能的传真机、各种终端、微机、文字处理机、主计算机、声像设备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与相应的软件组成。主要用于文字处理、办公服务、公文文档等综合管理,以及电子票务、电子邮件、电视会议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等。

3、智能建筑发展的目标

3.1实现建筑功能运作自动化。

大型建筑物的运作包含有多种功能系统,如水、电、热力、空调、通讯等等。它们又各有特色,如水又可以分为生活用水、生活污水、生活热水、生产污水、消防用水、生活及生产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生产及生活污水的处理等,而这些对一座建筑物来说要实现自动控制就十分复杂。所以智能的概念是替人来做出最佳方案并完成其运行。

3.2建筑物的节能运作。

智能建筑的另一个使命是降低建筑物各类设备的能耗,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效率,减少管理人员,求取更高的经济效率。

3.3通信自动化。

利用电信网络、卫星电视和计算机互联网络为大厦提供现代化的信息传递手段。

3.4安全保卫自动化。

通过各种摄像、各种感触探测器进行信号采集、分析、处理,并经过机电一体化的设备进行控制保护。

4、智能建筑的现状及发展

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传统建筑提供的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智能建筑(intelligentBuilding,以下简单称iB)的出现,使得一幢幢高楼就变成了一个小社会,其内部有众多小公司,各种商业的生活行为要求数以兆计的信息和控制指令进出整座大厦。iB把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进行优化组合,从而提供一个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1984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市将一幢旧金融大厦进行了改造,建成了称之为(Cityplace)的大厦,从此诞生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座智能大厦,它是时展和国际竞争的产物。为了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各高科技公司纷纷建成或改造具有高科技装备的高科技大厦(Hi-tech.Buiding),如美国国家安全局和五角大楼等。据有关估测,美国的智能大厦将超万幢,日本和泰国新建大厦中的60%为智能大厦。

我国于90年代才起步,但迅猛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中国的第一座智能大厦被认为是北京的发展大厦。此后,相继建成了一批智能大厦,如深圳的地王大厦、北京西客站等。智能建筑最近几年在我国快速发展,许多公共设施、高层建筑,甚至住宅小区都要求智能化,智能建筑热潮已经来临。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已建成的智能建筑有70%以上运行不正常,上述比例是否正确没有去分析过,但根据工作中接触的情况看,至今见到的运行正常,真正达到智能建筑标准的确实为数不多,造成投资浪费现象惊人。智能建筑运行不正常,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最严重的是系统处于停运状态,这种项目大都建于90年代初期,通过商订货、调试、验收及培训,作不完善,后期服务无法保证,出现问题找不到原订货商,即使找到了费用也很高;另一种情况是系统仍在运行,但只达到自动控制全部投入运行,而实现经济运行的效果不佳。造成大量智能建筑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对智能建筑定义认识不正确,有些是设计上的原因,有些是供货商的原因,有些是施工单位的原因。针对不同情况,需要进行认真分析,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5、智能建筑的前景及发展趋势

我国智能建筑广阔市场潜力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但也随着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市场的开放,中国智能建筑行业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智能建筑要有正确认识,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发展智能建筑。建筑中各种智能化系统存在的必要性在于他们能否满足人们各种需要,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智能建筑应该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建筑的服务功能、管理功能和安全功能,不同类型的建筑因为服务对象不同其智能化应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不同档次、不同地区的建筑因为需求的不同其智能化也应该有不同配置,不应该强求一致,应该根据人们的需求对市场进行细分和优化,并为此制定出可以满足不同需要的建筑智能化发展道路。建立新型的运行管理方式,提供社会化的服务。

建筑智能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智能建筑中很大服务功能具有较强的社会性,过去那种以一栋建筑和一个小区为单位运行和管理模式不能很好发挥智能化系统应有的功能,应该把智能化系统构筑在社会统一信息平台上,并以此平台为建筑和建筑中的人员提供服务,这就需要对智能建筑的投资、建设、运行和管理模式进行调整。这种服务模式也有利于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和降低智能化设施维护管理成本。总之技术在进步、制度在变革,中国智能建筑充满着希望,也面临严峻挑战,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共同探讨智能建筑的发展道路。智能建筑这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和远大,我们期待这一新型建筑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曾斌,田峻.智能建筑工程[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建筑历史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新建筑与流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中国名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智能建筑的发展篇7

一、智能建筑的特点

智能建筑的重要标志是智能化集成系统,也就是通讯自动化,建筑设备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三个系统的集成。智能建筑系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二、智能建筑的发展背景

1957年在美国从事技术、管理、职员等办公室工作的白领人员首次超过蓝领人员。白领阶层的增加,人们对办公环境的好坏也愈加重视。依赖于大量享有高薪的办公人员提供服务而运行的经济,无法承受办公费用高涨而功率低的状态,这一矛盾必然要由适用于信息化社会的手段来处理。智能建筑的产生为解决这一问题展开了广阔前景,尤其是其通信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

80年代以后,由于高技术的冲击,给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了活力,同时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和资金匮乏等问题,这就出现了一些原来由政府投资的交通、通信等项目,向民间和国外开放,出现了“建筑—经营—转让”即所谓Bot方式。1984年美日通信和电信业开始改革并全面开放、大幅度自由化。尤其是90年代冷战结束,大批高技术军工企业实现“民”,使得信息技术市场上出现如火如荼的竞争格局。所有这些都为信息社会的完善和智能建筑的出现创造了社会条件。

三、智能建筑的基础

作为人居住和活动场所的建筑物要适应信息化带来的变化,智能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是必然趋势。智能建筑是通过配置建筑物内的各个子系统,以综合布线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桥梁,全面实现对通信系统、建筑物内各种设备(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公共安全等)的综合管理。所有这些,从技术上也为智能建筑的产业起到技术上的支撑作用。

四、智能建筑的系统构成

1、楼宇自动化系统

BaS的功能是调节、控制建筑内的各种设施,包括变配电、照明、通风、空调、电梯、给排水、消防、安保、能源管理等,检测、显示其运行参数,监视、控制其运行状态,根据外界条件、环境因素、负载变化情况自动调节各种设备,使其始终运行于最佳状态;自动监测并处理诸如停电、火灾、地震等意外事件;自动实现对电力、供热、供水等能源的使用、调节与管理,从而保障工作或居住环境既安全可靠,又节约能源,而且舒适宜人。

BaS按建筑设备和设施的功能主要划分为几个子系统。

(1)变配电控制子系统(包括高压配电、变电、低压配电、应急发电等),主要功能有监视变电设备各高低压主开关动作状况及故障报警;自动检测供配电设备运行状态及参数;监控机房供电状态;控制各机房设备供电;自动控制停电复电;控制应急电源供电顺序等。

(2)照明控制子系统(包括工作照明、事故照明、舞台艺术照明、障碍灯等特殊照明),主要功能有控制各楼层门厅及楼梯照明定时开关;控制室外泛光灯定时开关;控制停车场照明定时开关;控制舞台艺术灯光开关及调光设备;显示航空障碍灯点灯状态及故障警报;控制事故应急照明;监测照明设备的运行状态等。

(3)通风空调控制子系统(包括空调及冷热源、通风环境监测与控制等),主要功能有监测空调机组状态;测量空调机组运行参数;控制空调机组的最佳开/停时间;控制空调机组预定程序;监测新风机组状态;控制新风机组的最佳开/停时间;控制新风机组预定程序;监测和控制排风机组;控制能源系统工作的最佳状态等。

(4)交通运输控制子系统(包括客用电梯、货用电梯、电动扶梯等),主要功能有监测电梯运行状态;处理停电及紧急情况;语音报名服务系统等。

(5)给排水设备控制子系统,主要功能有监测给排水设备的状态;测量用水量及排水量;检测污物、污水池水位及异常警报;检测水箱水位;过滤公共饮水、控制杀菌设备、监测给水水质;控制给排水设备的启停;监测和控制卫生、污水处理设备运转及水质等。

(6)停车库自动化子系统,主要功能有出入口票据验读及电动栏杆开闭;自动计价收银;泊位调度控制;车牌识别;车库送排风设备控制等。

(7)消防自动化子系统,主要功能有火灾监测及报警;各种消防设备的状态检测与故障警报;自动喷淋、泡沫灭火、卤代烷灭火设备的控制;火灾时供配电及空调系统的联动;火灾时紧急电梯控制;火灾时的防排烟控制;火灾时的避难引导控制;火灾时的紧急广播的操作控制;消防系统有关管道水压测量等。

(8)安保自动化子系统,包括门禁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等。

2、通信自动化系统

CaS是保证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上,同时与外部通信网(如电话网、数据网、计算机网、卫星以及广电网)相连,与世界各地互通信息的系统。CaS按功能划分为几个子系统:

(1)固定电话通信系统,设paBX或采用公网的集中小交换机。

(2)声讯服务通信系统(语音信箱和语音应答系统),具有存储外来语音,使电话用户通过信箱密码提取语音留言;可自动向具有那个语音信箱的客户提供呼叫(当语音信箱系统和无线寻呼系统连接后),通知其提取语音留言;通过电话查询有关信息并及时应答服务功能。

(3)无线通信系统,具备选择呼叫和群呼功能。

(4)卫星通信系统,楼顶安装卫星收发天线和VaSt通信系统,与外部构成语音和数据通道,实现远距离通信的目的。

(5)多媒体通信系统(包括internet和intranet),internet可以通过电话网、分组数据网(X25)、帧中继网(FR)接入,采用tCp/ip协议。internet是一个企业或集团的内部计算机网络。

(6)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由网络结构、网络硬件、网络协议和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等部分组成。

五、总结经验提高整体水平

智能建筑已经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势。国外发达国家正在尝试运用高新技术建设智能型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现在发达国家智能建筑不仅在数量上大增,而且将智能建筑逐步从单体向区域化,城市化方向发展。探寻人类生存和生活聚居环境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重要的国际技术发展趋势。据介绍美国智能大厦几万幢,而日本新建建筑中80%以上实现了智能化,还有一些大城市建设了智能化街区,智能化大楼群等。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带动了一批相关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如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电子技术等。智能建筑的领域中国内起步较晚,但经过建筑界人们的艰辛努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现在我国的智能化建筑正在高速发展,特别是上海,北京,广州及深圳等发达城市,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智能建筑无论建设标准,还是质量方面不能与国外相比,只能算是准智能建筑。要充分利用当今的信息技术,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而不要重复别人走过的弯路。

主要参考文献:

智能建筑的发展篇8

当今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无形中带动建筑行业的发展,从而驱动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文章根据实践经验和对有关资料的总结,对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智能建筑的产生为解决这一问题展开了广阔前景,尤其是其通信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

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智能大厦发展史,是一个从监控到管理的发展过程,也是楼宇设备监控的演变史。早期的超高层大楼一般设备非常多,诸如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保安系统、消防系统、停车场系统等各种专业系统同时共存。操作和控制这些系统,仅靠中央临近室很难实现。

未来的智能建筑发展将体现如下显著特征:(1)多学科、多技术相互渗透。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电子工程、仿生学、生态学等新技术,使智能建筑有新的功能。(2)多个系统的相互交叉融合。智能大厦的三个系统不久就可以结合一个系统。(3)智能大厦群体化;未来将发展智能化建筑群。进一步实现智能化城市和国家。(4)智能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其内涵:高功能建筑、绿色建筑、健康建筑、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将成为建筑革命的先声,成为21世纪的重要产业部门,并进而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乃至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地震区建筑结构设防与不设防,震后结果大不一样。要使工程建设真正达到能够减轻以至避免地震灾害,把握好抗震设计关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措施。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建筑物抗震能力低。因此,我国的地震灾害可谓全球之最。因此,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问题是我国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特别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震害多发点

地震作用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复杂性,要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仍保持在弹性状态,不发生破坏是很不实际的;既经济又安全的抗震设计是允许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破坏严重,但不倒塌。因此,依靠弹塑性变形消耗地震的能量是抗震设计的特点,提高结构的变形、耗能能力和整体抗震能力,防止高于设防烈度的“大震”不倒是抗震设计要达到的目标。

(一)结构层间屈服强度有明显的薄弱楼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整体设计上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性,使得这些结构存在着层间屈服强度特别薄弱的楼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薄弱层率先屈服,弹塑性变形急剧发展,并形成弹塑性变形集中的现象。

(二)柱端与节点的破坏较为突出

框架结构的构件震害一般是梁轻柱重,柱顶重于柱底,尤其是角杜和边柱易发生破坏。除剪跨比小的短柱易发生柱中剪切破坏外,一般柱是柱端的弯曲破坏,轻者发生水平或斜向断裂;重者混凝土压酥,主筋外露、压屈和箍筋崩脱。当节点核芯区无箍筋约束时,节点与柱端破坏合并加重。当柱侧有强度高的砌体填充墙紧密嵌砌时,柱顶剪切破坏严重,破坏部位还可能转移至窗洞上下处,甚至出现短柱的剪切破坏。

(三)砌体填充墙的破坏较为普遍

砌体填充墙刚度大而变形能力差,首先承受地震作用而遭受破坏,在8度和8度以上地震作用下,填充墙的裂缝明显加重,甚至部分倒塌,震害规律一般是上轻下重,空心砌体墙重于实心砌体墙,砌块墙重于砖墙。

二、抗震结构设计

较合理的框架地震破坏机制,应该是节点基本不破坏,梁比柱屈服可能早发生、多发生,同一层中各柱两端的屈服历程越长越好,底层柱底的塑性铰宜最晚形成。即:框架的抗震设计应使梁、柱端的塑性铰出现尽可能分散,充分发挥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

(一)抗震计算中的延性保证

从用楼层水平地震剪力与层间位移关系来描述楼层破坏的全过程可反映出,在抗震设防的第二、三水准时,框架结构构件已进入弹塑性阶段,构件在保持一定承载力条件下主要以弹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所以框架结构需有足够的变形能力才不致抗震失效。试验研究表明,“强节点”、“强柱弱梁’、“强底层柱底”和“强剪弱弯”的框架结构有较大的内力重分布和能量消耗能力,极限层间位移大,抗震性能较好。规范通过构件承载力调整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上述的强弱要求,且考虑了设计者的使用方便,采用地震组合内力的抗震承载力验算表达式,只是要对地震组合内力的设计值按有关公式进行相应的调整。

综合大量实验研究成果,影响不同受力特征节点延性性质的主要综合因素有:相对作用剪力、相对配筋率、贯穿节点的梁柱纵筋的粘结情况。

(二)构造措施上的延性保证

四川大地震实践证明,当建筑结构在大地震中要求保持足够的承载能力来吸收进入塑性阶段而产生的巨大能量,因为此时的结构在震中进入到一个塑性阶段,容易产生变形。所以,根据这种特点和抗震的要求,多发地震的国家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均要求按延性框架结构进行设计,所以建筑结构的设计必须保证结构局部薄弱区的承载力与刚度,保证了建筑构造的整体性,延性的增加也就提高了变形能力,这样可以减少地震的破坏性,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

智能建筑的发展篇9

关键词:城市住宅建筑;智能化;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X799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智能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并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历史趋势,出现了诸如智能建筑、智能小区、智能家庭、智能工厂、智能街区、智能城市等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毋庸置疑,建筑工程智能化给建筑环境的改变和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

一、智能建筑的特征

虽然智能建筑已取得广泛的应用,但是国际上关于智能建筑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C314-2000)对智能建筑的定义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于一体,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包括以下几个基本部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即通常所说的3a。后来又增加了智能防火监控系统(FaS)和保安自动化系统(SaS),所以又称5a系统。其中,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楼宇设计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城市住宅建筑智能化的现状

我国对智能建筑的最大贡献是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在上世纪末在中国开展的住宅小区建设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住宅小区应用信息技术主要是为住户提供先进的管理手段,安全的居住环境和便捷的通信娱乐工具。这和以公共建筑如酒店、写字楼、医院、体育馆等为主的智能大厦有很大的不同,住宅小区智能化正是信息化社会,人们改变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体现。推动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的主角是电信运行商,他们试图通过投资建设一个到达各家各户的宽带网络,为生活和工作在这些建筑内的人们提供各种人们需要的智能化信息服务业务,用户通过这个网络接受和传送各种语音、数据和视频信号,满足人们信息交流、安全保障、环境监测和物业管理的需要。以此网络开展各种增值服务如:安防报警、紧急呼救、远程抄表、电子商务、网上娱乐、视频点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以及其他各种数据传输和通信业务等,并以这些增值服务来回收投资。目前虽然还有人对这种发展建筑智能化的思路持怀疑态度,但建筑智能化已成为房地产行业最热门的话题。更重要的是他将会改变人们进行建筑智能化建设的技术路线和运作模式,也许这标志着智能化已经突破一般意义上的建筑范畴,而逐渐延伸至整个城市、整个社会中应用。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于1999年底颁布了《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稿),导则计划用5年时间,组织实施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以此带动和促进我国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以适应21世纪现代居住生活的需要。信息产业部于2001年出台了《关于开放用户驻地网运营市场试点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开放宽带用户驻地网运营市场的框架意见》。将在13个城市首先开展宽带用户驻地网运营市场开放、管理试点工作。摸索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技术标准,进而在全国推广,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宽带建设。

三、城市住宅建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1、提高对建筑智能化的认知

在很多年之前,智能建筑这一名词已经被提了出来,但是长期以来都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现阶段,加强有关智能建筑的基本认识,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向将智能建筑的发展引向正途,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3a是智能建筑的核心,智能建筑通过综合布线系统规划和综合了三个系统,极大提高了建筑各项设施运转机制的效率,使其更加合理和环保。目前,社会上相继出现了一些建筑公司的4a、5a等宣传,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越多的a只能意味着越低的集成程度。因此,建筑行业的相关人员应该积极普及和宣传各种建筑智能化知识,使全行业的智能化建筑意识得到显著地提升。如果缺乏必要的宣传,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智能化建筑就无法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更好地被建设出来。

2、智能化建筑将实现无障碍发展

在当前建筑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制约了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涉及到多种复杂的机构和环节,管理不善将会造成程序繁杂,浪费时间,也会对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制造一定的障碍。随着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变革,今后可以将建筑智能化的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进行管理,促进了系统内各项业务的发展,例如在建筑智能系统中,能够预见消防服务业、物业管理等,其他的项目也都能够得到升级管理,这是今后建筑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也是能够很快实现的目标。

3、云服务、物联网”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云服务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已在各大行业取得了广泛应用。将其用于建筑智能化的建设,对于提高智能建筑设备的管控、资源信息共享等具有显著的作用。因此,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建筑设备管控和日程服务等方面可考虑运用云服务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促进建筑工程智能化的革新。

4、实现技术发展与生态环保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在经济得到发展和建筑业实现繁荣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来生态的恶化和环境的破坏,因此说在今后建筑业发展的过程中,在保证建筑智能化的同时,实现其发展和生态环保理念相结合,实现绿色建筑的发展。所谓绿色建筑,就是综合的运用当今生态学和建筑学的知识,综合其他的科学技术成果,把建筑住宅区域打造成为一个生态型的活动范围,为居民提供一种自然气息浓厚,生态环境良好,生活舒适和谐的环境。绿色生态建筑是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就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与智能建筑的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说,建筑智能化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与生态环保建筑相结合,在建筑设计上既体现出智能的优势,有能够充分展现出生态的理念,这是今后智能建筑发展的大趋势。

5、大力推动建筑智能化结构和材料的发展

建筑智能化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除了要与绿色生态环保理念相结合,还要推动系统结构的升级和新型材料的更新发展。例如可以进行修复混凝土的应用,即在混凝土中加入装有树脂的空心纤维,当结构的构件超过标准出现裂缝时,里面的树脂就会自动流出进行粘合;再如智能化平衡结构的应用,使建筑物的结构趋于平衡;光纤混凝土也是新型的材料,将其应用在建筑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监视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显示出结构的安全性能和程度。由此可见,建筑智能化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向着高科技和新材料的方向发展,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适当的扩大区域范围,使智能化建筑涵盖医院、社区、公共场所等因素,使我国的建筑智能化朝着智能化小区和智能化城市的方向发展。

6、建筑结构本体的数字化、智能化

从智能建筑的定义可以看出建筑智能化主要是对建筑环境、设备及人们日常服务等方面的智能化管控,而对建筑本体的数字化、智能化却没有考虑。建筑结构作为智能建筑的主体,其健康安全状况等对于建筑智能化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未来的建筑智能化应包括建筑土木结构的数字化、智能化,可利用生物智能技术,将智能传感器、驱动材料、修复材料运用于建筑土木结构,实现建筑结构健康安全状态自监测、自诊断、自适应、自修复等特异功能。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信息化已经成为今天的发展趋势,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建筑智能化的发展,也成为当今建筑行业的发展主流。要继续投入人力加强应用研究,促进我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为其发展开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秦亚玲.智能建筑应用及工程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3)

智能建筑的发展篇10

二、智能建筑的简介智能建筑(intelligentbuilding,ib)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和管理并向用户提供信息和通信服务的一种新型建筑。其内涵主要如下:

1.电力供应与控制系统:保证有充分、安全、可靠的电力来源,以及对各种高压配电、低压配电、备用电源检测与管理;

2.照明控制与管理系统:智能建筑对照明的要求是根据人的需要进行调节,不浪费能源;

3.空调系统的检测与控制系统:除使用户感到舒适以外,特别要注意节约能源以及室内通风的数量和质量;

4.给排水系统的检测与控制系统:保证水的卫生,节约用水,重视水的重要利用以及污水处理;

5.交通运输系统的管理:对电梯群实行计算机群控.达到优化传送和节约能源的目的,对进出的汽车进行自动化管理;

6.防灾系统的监视与控制:对火灾及煤气进行准确检测、自动报警、自动启动消防设备,确保人身

安全;

7.防盗系统的监视与控制:利用自动监视、自动记录、自动控制、自动识别、自动报警等先进手段来防止偷盗和暴力发生;

8.物业管理:做到自动计量、自动操作并自动检测房屋和各种设备的老化情况;

9.信息网络:借助于先进的办公设备将信息的生成、传输、接受、保存等处理过程加以完成,从而免去人的手工劳动;

10.先进的通讯手段:智能建筑的通讯手段是以数字专用交换机为中心,在建筑内部,与程控电话系统、电视会议系统.可视电话、电子邮件、无线寻呼、信息检索、多媒体声像服务系统等联结接,对外与局域网、广域网、卫星通讯联接,通过国际计算机通讯网络与世界各地相联系,实现智能建筑内外两方面快捷的通讯联系。

三、三网融合后智能建筑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化建筑系统会成为一种基础设施,提供安防报警、消防报警、物业管理、远程抄表、电子商务、网上娱乐、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视频点播、信息查询、通讯交流等增值业务,成为一个具有投资价值服务系统。可以预见,智能化建筑系统在三网融合的推进下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逐步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建筑各系统的接口实行标准化,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通信网将各个终端和各种设施连接起来,共享数据资源。配有计算机、电视电话、公用设施的控制系统和安全控制系统的标准化接口,把分散独立的系统综合为一体。系统间信息交互,使各种系统功能的有机结合成为可能。

2、提供更好的人机界面,便于操作。改善智能建筑与人的关系,为创造和改进环境的舒适性充分发挥作用,建造有高度人情味的生态及文化价值。

3、多种系统相互交叉融合。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计算机、电器、电信行业出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现象。多学科、多技术的渗透,新技术的应用,使智能建筑有了新的功能。4、建筑智能化系统趋于可持续发展,使智能建筑具有节能、无污水、无污物、无废气、无电磁污染的绿色建筑,能创造安全、无隐患、无信息病毒、健康、高效、和谐、健康的生态环境。

四、三网融合下智能建筑的注意事项1、时刻关注三网融合的动向。三网融合自身的发展对智能建筑的发展是举足轻重的。电信、计算机及广播电视三大网络的融合速度和方式决定了智能建筑的空间和支持力度,法规和标准的制定成为三网融合的焦点。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三网络既得利益者和准入者之间的博弈。

2、牢记智能建筑的本质:建筑中各种智能化系统存在的必要性在于他们能否满足人们各种需要,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3、要充分应用当今的信息技术,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智能建筑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当今宽带网络技术、智能卡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建筑智能化也应该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这些技术来解决智能建筑中的问题,把这些技术作为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要认真、全面的了解和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赶上国际技术发展的步伐。

4、智能建筑应该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建筑的服务功能、管理功能和安全功能,不同类型、不同档次、不同地区的建筑应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和相应配置,应该根据人们的需求对市场进行细分和优化,并为此制定出可以满足不同需要的建筑智能化发展道路。

5、智能化水平的高低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服务等方面息息相关。智能建筑的出现对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其深刻的技术内涵和管理内涵。既有系统各自的技术要求和应用特点,又有各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连接;各系统既有先进性和适用性,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和协调性。只有遵循工程规律、遵守工程规范、符合设计要求、严格工程验收、保证工程质量,才能做出好的工程。

参考文献:

[1]方建松.智能建筑结构的分析及其发展[j].建筑与工程.2008(6)

[2]张晓明.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展望[j].建筑科学.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