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风险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19:50

投资与风险管理篇1

关键词投资风险投资管理风险控制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投资风险的存在要求企业加强投资前、投资中及投资后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提高对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不确定性的认识,掌握风险投资管理的主动权,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计划、组织、实施、控制等的管理活动对风险进行处理,将风险导致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一、投资风险因素分析

(一)什么是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资金回收的风险。衡量投资项目是否有风险,一是要看这个项目能不能取得理想的效益,能不能达到一定效益水平。是应以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来衡量。如果投资项目的利润率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就会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则对该项目的投资也就是一种风险投资。因此,企业在进行一项重大投资前要做市场调查和科学、周密的测算,认真考虑到投资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减少决策失误。

(二)投资的目的

企业投资是为了增加企业的收益和股东的利益。一般说来,常见的企业投资包括项目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项目投资是企业投资实体经济,根据自身营业寻找投资机会,促使营业收入提高,从而提升自身市场价值;而金融资产投资是企业通过金融市场购买金融资产(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产品)来达到资产增值的目的。这两种投资都存在风险。怎样进行选择和决策是关键问题,它涉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投资风险因素

投资风险通常可分为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那些影响所有企业的因素引起的风险。例如,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高利率等发生意外的、非预期的变动,对许多资产都会有影响。它具有难以分散、难以规避的特点。非系统风险.是指发生于个别企业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它只对个别企业产生影响,往往产生于企业本身的某些因素。包括:一是经营风险,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程中,因生产成本的变化、市场需求、价格的变化、替代产品的出现等带来一定的风险;二是管理风险,指由于管理者素质和经验、企业组织的合理性、决策的科学性、项目管理机制等因素是否符合投资项目的要求而产生的风险;三是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

(四)投资风险的衡量标准

投资项目是否存在风险,可以用以下标准来衡量:一是投资项目不能如期投产,或虽投产,但处于亏损状态。二是投资项目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三是投资项目利润率虽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这也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四是投资利润率低于其资本成本,导致企业价值降低。如果企业投资项目可能出现上述的某一种情况,那么该项投资就是一种风险投资。只有投资利润率既高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又高于当前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投资才能增加价值,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二、投资管理

(一)分析投资环境,确定投资规模

企业投资前首先应预测被投资行业的竞争程度,应选择没有极端垄断(如公用事业),而竞争性又不很强的行业投资。其次,必须预测本企业能够占有多大市场份额、市场需求大小,只有充分了解市场情况,才能防范市场风险。

确定规模投资,化解成本风险。目前我国大多企业效益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形成规模投资效益,运营成本高,无竞争力。扩大投资规模如果能带来成本的节约,就会带来投资收益的增加,降低投资风险。

(二)企业多元化经营

企业多元化经营能够分散风险。企业如何运用多元化经营方式来分散投资风险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地区的分散。通过国内国外分散,减少将资金投资于一国、一地的风险;通过区域分散,将资金投放于不同区域,利用我国不同区域的特点和优势来降低投资风险。

第二,行业的分散。不同行业的特点和状况是不一样的,当某一行业处于萧条时,另一行业可能正处于繁荣阶段,企业通过在不同行业投资,可以降低行业萧条的风险。行业间的关联性越小,分散特定行业风险的可能性越大。但是,行业跨度越大,对企业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高。因此,企业在选择跨行业经营时,应对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不宜盲目上马,否则,不仅可能不能分散风险,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

第三,新业务容易带来新风险。在进入一项业务时,需要考虑如果新业务出了麻烦很难脱手,则有较显著的风险,且业务利润前景通常也更不易确定。正如一位总裁所告诫的:永远不要收购自己不知道如何运作的业务。

第四,多元化的时机选择。多元化主要是一个企业在专业化不能解决其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不能再有进步的前提之下的一种非常自然的选择。它要求企业专业化得到了充分发展、已拥有非常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足以支持其在所选定的其他领域生存和发展。

第五,管理协同与投资相关性。从投资组合看,投资种类越多,组合风险越小,从投资项目的相关性看,完全负相关的项目组合,风险最小。然而,从企业管理角度看却未必尽然,企业进入多个不相关领域,由于管理工作加重,又不熟悉相关业务,管理上的协调活动和可能造成的决策失误相应增多,一段时间内反而会使企业的投资风险加剧。

三、如何进行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就是使风险降低到企业可以接受的程度,当风险发生时,不至于影响企业的正常业务运作。

第一,选择安全控制措施。为了降低或消除信息安全体系范围内所涉及的被评估的风险,企业应该识别和选择合适的安全控制措施。选择安全控制措施应该以风险评估的结果作为依据,判断与威胁相关的薄弱点,决定什么地方需要保护,采取何种保护手段。安全控制选择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费用因素。如果实施和维持这些控制措施的费用比资产遭受威胁所造成的损失预期值还要高,那么所建议的控制措施就是不合适的。如果控制措施的费用比企业的安全预算还要高,则也是不合适的。但是,如果预算不足以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控制措施,从而导致不必要的风险,则应该对其进行关注。通常,一个控制措施能够实现多个功能,功能越多越好。当考虑总体安全性时,应该考虑尽可能地保持各个功能之间的平衡,这有助于总体安全的有效性。

第二,风险控制。根据控制措施的费用应当与风险相平衡的原则,企业应该对所选择的安全控制措施严格实施以及应用,达到降低风险的途径有很多种,下面是常用的集中手段:一是避免风险:比如将重要的计算机系统与因特网进行物理隔离;二是转移风险:比如将重要的数据进行异地网络备份;三是减少威胁:比如组织软件的执行,避免遭到攻击;四是减少薄弱点:比如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五是进行安全监控:比如及时探测对信息处理设施有害的行为,并及时作出响应。

第三,可接受风险。信息系统总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风险,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当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构,完成实施所选择的控制措施后,会有残余的风险。残余风险可能是企业可以接受的风险,也可能是遗漏了某些信息资产,使其未受保护。为确保企业的信息安全,残余风险应该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风险接受是对残余风险进行确认和评价的过程。在实施了安全控制措施后,企业应该对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审,即对所选择的控制在多大程度上降低了风险做出判断。对于残留的仍然无法容忍的风险,应该考虑增加投资。

(作者单位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

投资与风险管理篇2

关键词:科技评估;风险管理;风险投资

一、科技评估的基本理论

1.科技评估的概念

根据现在最新的定义,科技评估是指由科技评估机构根据委托方明确的目的,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发展领域、科技机构、科技人员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行为所进行的专业化咨询和评判活动。

2.科技评估的方法

现有的科技评估技术,如德尔菲法、预先危险分析、业务影响分析等,大多对资源与能力、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的要求比较低,不能提供定量的分析结果。因此,在利用科技评估对风险投资进行风险管理时,多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均值方差模型和Fn曲线、保护层分析等,对风险有定量的了解并熟知,从而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

二、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对影响企业项目的各种不确定性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将项目的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从对一整个项目的风险管理来看,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的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价、决策的实施和风险控制。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分析与评价、决策的实施及控制监督,用最少的成本将导致风险发生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对于风险管理来说,要用现代高效率的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风险投资活动。这样就扩大了风险投资活动的有利因素并压制了风险投资的不利因素,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风险投资的利益。

三、风险管理的现状

1.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风险管理是一种企业的管理活动,而我国的风险管理呈现出明显的不足,分散管理的风险处理系统脆弱,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很难在风险发生时做到协同作战和共享信息。对于企业而言,对风险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完备的风险管理机制,就算建立了一系列的机制,主要的也是侧重于事后的检查,而没有风险的预测机制,缺乏对企业未来风险的预警。

2.风险管理框架尚未完善

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体系中,风险管理的框架还没有被许多企业接受。通过对风险管理框架的调查可知,虽然国际上采用的风险管理框架模式是董事会下属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专门进行风险的管理,但是首席风险官这一职位还没有在内地的企业中普遍推行,在调查中没有发现首席风险官要承担的风险责任。

3.对风险管理各种技术方法的运用水平低

在企业的风险管理中,各个环节都需要一定技术的支持。离开了技术的支持,风险管理就无从谈起。国外企业大多做法是引进先进的管理软件、聘请专业的管理专家来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然而,我国对风险管理重视不够,这些技术的发展就比较落后,理论的发展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技术水平低下,人员的素质不高,这些都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风险管理的项目实施

对一个具体的风险投资的项目来说,要想使项目的风险达到最小,就要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风险管理。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确定风险的来源,通过具体的途径辨别出影响风险发生的各种可能性。风险的识别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2.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与评价是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的后果进行量化的过程。用决策树法分析所有可供选择的方案,在众多的项目中选择风险比较小的项目进行投资。再利用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法对项目进行组合和优化,用权衡分析法对各风险的后果进行比较分析,降低项目的整体风险。

3.风险决策和监督

对项目进行分析以后,需要把项目实施从而获得预期的收益。而风险决策的实施则是在考虑各种风险的发生和后果的情况下,在项目的实施其收益的可能性大于风险的发生率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措施。在风险实施中的风险控制监督就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同步跟踪识别风险,完善风险识别的方案,将风险降到最低。

在技术水平面上,对于风险的决策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在进行风险分析和识别之后,需要在几个方案之间选择最优决策。而期望值决策法则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期望值决策法是指计算各方案的期望损益值并以它为依据,选择平均收益最大或者损失最小的方案。其计算公式为,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乘上相对应的概率之和。如果期望值最大的方案不止一个,那么就要选取离差最小的方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对于风险决策后的监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对后期实施严密的监控,随时关注其动态。

五、构建风险管理框架的措施

1.建立企业风险管理的文化背景

管理者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建立企业的背景文化,包括建立企业的风险文化,制订准确的战略目标,明确企业的风险利益相关者。在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时候要注意企业的风险偏好和利益的相关群体,在了解风险偏好的基础上和相关利益群体沟通达成一致的意向;在进行每一项活动的时候都要强调诚信和道德的重要性。具体做法是首先公司要制作宣传手册,让每个员工都有一份,在员工入职时作为培训的项目。在公司内部醒目的地方张贴海报,至少让每个员工每天都看到一次,久而久之员工的心中就会形成风险管理的意识。

2.各部门分散风险

建立风险管理组织的结构,明确首席风险官、董事会各个成员和重要执行者的责任,并且考虑成立一个风险委员会,使得风险在框架的结构下得到分散。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要按照职能部门进行运作。这样,企业的风险管理就被分散在各职能部门中。例如,市场部需要密切关注市场、消费者及竞争对手,而这三者则构成了企业的市场风险;人力资源部门所关注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人的风险;研发部门或生产部门关注的核心是人员流失对公司经营带来的巨大风险;董事会要密切关注企业战略风险;法律部门要严格审核公司的法律条款,做到每份合同、每个条例都使公司的利益最大化。这样部门和领导所承担的风险减少,有利于企业降低整体风险。具体做法是,企业要设立绩效考核制度,鼓励每位员工发现风险,避免风险。首席风险官是具有敏锐判断力和执行力的人,要熟悉各个部门的运作。各部门的领导要做好带头作用,自上而下地执行,要严格对部门人员进行有力的监管,营造良好的氛围。这样就可以在公司建立一个高效的风险管理框架模型。

例如,某公司在巴西投建一个工程,通过对风险的全面认识,在制定降低风险的措施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在合同的管理方面,公司成立了合同管理部,认真研究合同中的每一个细节,分析对公司是有利还是不利,对于合同中不合理的部分据理力争获得了有利的修改。在融资方面,为了避免汇率的波动,在银行办理了货币保值业务,主要的货款都通过美元支付,这不仅可以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利率风险。在工程保险方面,由于在国外投资,风险比在国内要大,所以在投资项目时公司就充分考虑了在保险公司投保的费用,并且计提了7%的费用作为后期未预料到的情况的处理。在工程的进度管理方面,对人、财、物三方面都做到了充分考虑。在人员方面,聘任具有真正实力的管理人员和有过硬实力的技术人员,制定绩效奖惩制度,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潜力,保证了设备的投入。在成本管理方面,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与当地的分包商合作,尽量减少中国人员,提高物流的效率,降低设备材料仓储费用。在工程的质量方面,严格把关,按照合同的规定施工,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制,将施工质量与效益相联系,保证工程的质量。在沟通管理方面,成立项目的领导小组,实现总公司、分公司、分包商的交流,对于当地雇员,要保持良好的友好关系。由此可见,公司通过不同的风险措施,很好地达到了企业预期的收益。

六、科技评估与风险管理的有效结合

科技评估经过最近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评估模式和技术。对于风险管理尚不成熟的企业来说,要将先进的评估方法,如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有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指数法及经济分析法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评估方法等,用到风险管理的实践中,从而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科技评估的方法各有特点,它可以在对多个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设计评估的指标体系,指定统一的标准和计算的方式,从而让风险投资的衡量更加精确。引入科学的评估机制就会使企业内部更加透明化、专业化,还可以更加客观地进行风险投资,提高投资的成功率。

七、结语

我们知道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中的风险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以说科技评估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科技评估作为一种科技专业化的评估活动,在介入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后,其任务就是对风险进行识别与衡量,其结果作为风险投资机构决策和制订风险控制方案的依据。因此,在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科技评估的实质就是对风险的识别与衡量。风险管理还包括对风险控制的实施过程。因此,在风险投资中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控制。

本文通过对杜邦体系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的应用,在指标上严格控制风险,并且在企业内部建立风险管理框架,从自身控制风险。风险的控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全方位的配合。就目前的技术而言,许多程序的分析还不能实现,这就需要企业职工提高自身的素质,控制风险。

参考文献:

[1]李铭.浅论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J].科技创业月刊,2006(03).

[2]胡新恺.浅析企业科技项目立项及科技评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4).

[3]阎虹,高英.试论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J].前沿,2005(10).

[4]邬建峰,袁健红.论我国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7(03).

投资与风险管理篇3

关键词投资效益投资决策投资风险防范投资项目评估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10月20日的数据,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57061亿元,同比增长26.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必须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企业的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使用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的核心环节之一。在未来五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之一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将经济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观的轨道。

1投资效益好坏是决定能否实现投资目的的中心内容

投资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投资活动具有当期的投资需求效应,即通过对各种投资品和资源的需求(包括人力资源),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投资活动的成果,将成为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满足将来社会可能的消费需要,这就是投资活动的供给效应。

就企业投资而言,投资(直接投资)就是把资金直接投入生产经营性资产,比如购买设备、建造厂房、购买生产原材料等,以便获得投资利润。它是企业运用资金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业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从投资活动全过程看,每个投资项目都有一个整体目标,即在一定时间内,按投资预算的要求,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实现资源优化组合,搞好项目建设,使其达到设计质量的要求,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选择分析投资项目时,应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围绕投资效益这个核心,把项目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分析项目系统各要素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既定的投资目标。

2投资项目决策依据和若干标准

投资项目的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投资目标,在充分占有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条件,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若干备选投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合理的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工作。对一个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除进行宏观投资环境分析和微观项目经济评价分析外,还要专门分析投资项目风险,运用系统分析原理,综合考虑每个方案的优劣,最后做出取舍。而且,投资项目决策,是服务服从于总体经营战略的要求,和企业的技术开发战略、产品开发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密切相关。投资决策的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取决于决策信息、正确的决策原则、科学的决策程序和优秀的决策者素质。

选择投资项目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仅是投资项目本身的一个工作环节,也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进行项目设计和筹措资金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工作,就是对投资项目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和评价,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施可行要求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对项目收益和风险的测算分析,判断投资和资金回收的安全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作为一种科学分析论证项目的方法,已普遍被世界各国采用。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分析评价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时,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及专业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宏观分析,主要是分析投资环境,即分析研究投资项目所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条件环境。具体内容有:①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首先是了解项目所在地(国)的政治环境,包括项目的审批程序、审批手续、政府机构的办公效率、物资流通体制等与政府的管理体制相关;②经济环境对投资项目的影响;③法律环境。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能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的既得利益,稳定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并不断扩大投资规模;④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是指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生活习惯、教育水平、和价值观念等;⑤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分析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对于地理位置,应分析交通便利程度、地质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对于自然资源,应分析各种满足投资需要的物资资源的情况等。

因此,利用工程经济和系统分析原理,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分析,是降低投资风险,取得合理的投资组合,选择满意的投资决策方案,保证企业取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必要前提。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都要围绕取得经济效益服务。通常,在评价分析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时,一般有两大类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即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主要用于项目方案的初选阶段。静态评价方法具有简洁、直观的优点,但有未考虑各方案经济寿命的差异以及资金时间价值的缺点。常用的有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和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动态评价方法即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该方法比较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使评价结果更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常用的具体方法有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

在确定投资项目的投资方案时,应用系统分析原理,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出发,全面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综合能力,确定投资目标。然后,从分析投资项目所在地的投资环境入手,为实现投资既定目标,对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论证,选择静态分析指标(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率),以及动态分析指标(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作为项目技术经济指标,以减少投资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投资决策效果,达到其经营目标。在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时,需要对产品的成本情况和市场销量以及销售价格进行预测与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总的来说是由其购买动机的推动而发生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外部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企业因素等,另一类是内在因素,即个性心理因素。因此,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进行研究能够影响投资的实现程度。

3投资项目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当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预期回报,还必须分析比较投资风险。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投资回报的波动幅度的大小。通过恰当的投资组合,利用投资资产的多样化,能够分散非系统风险。投资组合的结构包括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的最优化,以此来实现既定投资目标下的最佳回报。

由于项目投资特有的时间长、金额大、决策复杂、影响投资效果的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投资项目风险较大。投资项目风险表现为政治法律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等方面。按投资项目的进度划分,项目投资的风险主要体现在:首先,在项目前期开发阶段可能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因素有:情况不明,仓促决策;方法不对,估算有误;考虑不周,缺项漏项;弄虚作假,不负责任;审查不细,把关不严等。其次,在项目实施阶段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有:建设施工工期拖延;工程与设备存在质量问题;项目建设组织管理不严。最后,项目投产运营初期阶段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有: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忽视人员素质的提高与培训;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许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重视项目投资风险预测,仅局限于不确定性分析中简单的风险技术分析,甚至只凭借经验和直觉主观臆断,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预测不够,为项目的实施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强化投资风险意识,做好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可行性研究的风险预测,制定防范和化解措施,是避免决策失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以及实现投资项目科学化的根本保证。投资项目的风险预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市场风险。如果不了解市场和变化趋势,项目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只有梳理清楚投资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环境后,才有可能避免重复建设,才有可能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做出最佳决策,获得最好的投资效益。巨大的市场空间并不代表投资项目所占的市场份额,只有通过市场营销战略研究和组织实施,同时对行业竞争状况及潜在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准确发现适合于项目产品的市场机会。

(2)资源及原燃料、动力供应风险。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企业的投资活动需要统筹资源和投资的关系。首先,要从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客观要求出发,研究资源的约束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制约;其次,也要从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角度,投资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投资项目,并减少各种浪费,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因此,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对原材料,尤其是资源性原材料的储藏量、开采量或生产量、消耗量及供应量予以高度重视。对项目所需原燃料、动力的供应条件、供应方式能否既满足项目生产需要同时经济合理地加以利用,认真加以落实。

(3)技术工艺风险。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该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既要处理好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问题。又要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基础上的自主创新空间。通过投资项目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通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消化吸收,有可能产生自主和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机会,并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集合一定时间内的人力资源和资金,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会较快产生经济效益。

(4)资金风险。对投资项目而言,资金筹措是先落实投资项目资本金后,根据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筹集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外商资金等。加强投资项目筹资风险防范,需重点分析筹资渠道的稳定性,并严格遵循合理性、效益性、科学性的原则。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的筹资途径,减少筹资风险。

(5)投资建设风险。投资项目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工业布局及城市规划要求,并靠近原料、燃料或产品主要销售地,靠近水源、电源,交通运输条件及协作配套条件要方便经济。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要满足项目厂址选择需要,总体布置要紧凑合理,尽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投资设施布置应符合国家的现行防火、安全、卫生、交通运输及环保生态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通过客观、公正、科学地进行多厂址比选,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投资项目还包括:项目管理风险、环境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不可抗力等。实质上,风险贯穿于整个投资项目的始终。通过提升投资决策水平,减少因投资决策失误带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在狭小领域的同业过度竞争,则完全有可能从投资源头上控制投资方向和金额,减少各种投资浪费,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同时,也只有加强投资风险防范,避开形形的隐性或显形的投资陷阱,才有可能减少损失,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投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汉亚.当前投资领域的效益问题[J].投资研究,2004(9)

2王庆水.企业投资决策怎样才能科学化[J].经济论坛,2004(15)

3陈佳贵.企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投资与风险管理篇4

关键词投资效益投资决策投资风险防范投资项目评估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10月20日的数据,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57061亿元,同比增长26.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必须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企业的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使用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的核心环节之一。在未来五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之一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将经济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观的轨道。

   1投资效益好坏是决定能否实现投资目的的中心内容

   投资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投资活动具有当期的投资需求效应,即通过对各种投资品和资源的需求(包括人力资源),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投资活动的成果,将成为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满足将来社会可能的消费需要,这就是投资活动的供给效应。

   就企业投资而言,投资(直接投资)就是把资金直接投入生产经营性资产,比如购买设备、建造厂房、购买生产原材料等,以便获得投资利润。它是企业运用资金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业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从投资活动全过程看,每个投资项目都有一个整体目标,即在一定时间内,按投资预算的要求,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实现资源优化组合,搞好项目建设,使其达到设计质量的要求,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选择分析投资项目时,应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围绕投资效益这个核心,把项目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分析项目系统各要素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既定的投资目标。

   2投资项目决策依据和若干标准

   投资项目的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投资目标,在充分占有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条件,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若干备选投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合理的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工作。对一个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除进行宏观投资环境分析和微观项目经济评价分析外,还要专门分析投资项目风险,运用系统分析原理,综合考虑每个方案的优劣,最后做出取舍。而且,投资项目决策,是服务服从于总体经营战略的要求,和企业的技术开发战略、产品开发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密切相关。投资决策的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取决于决策信息、正确的决策原则、科学的决策程序和优秀的决策者素质。

投资与风险管理篇5

关键词:投资效益;投资决策;投资风险防范;投资项目评估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必须足以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企业的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使用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的核心环节之一。为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之一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将经济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观的轨道。

1 投资效益好坏是决定能否实现投资目的的中心内容投资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投资活动具有当期的投资需求效应,即通过对各种投资品和资源的需求(包括人力资源),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投资活动的成果,将成为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满足将来社会可能的消费需要,这就是投资活动的供给效应。从投资活动全过程看,每个投资项目都有一个整体目标,即在一定时间内,按投资预算的要求,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实现资源优化组合,搞好项目建设,使其达到设计质量的要求,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选择分析投资项目时,应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围绕投资效益这个核心,把项目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分析项目系统各要素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既定的投资目标。

2 投资项目决策依据和若干标准。投资项目的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投资目标,在充分占有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条件,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若干备选投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合理的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工作。对一个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除进行宏观投资环境分析和微观项目经济评价分析外,还要专门分析投资项目风险,运用系统分析原理,综合考虑每个方案的优劣,最后做出取舍。而且,投资项目决策,是服务服从于总体经营战略的要求,和企业的技术开发战略、产品开发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密切相关。投资决策的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取决于决策信息、正确的决策原则、科学的决策程序和优秀的决策者素质。选择投资项目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仅是投资项目本身的一个工作环节,也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进行项目设计和筹措资金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工作,就是对投资项目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和评价,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施可行要求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对项目收益和风险的测算分析,判断投资和资金回收的安全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作为一种科学分析论证项目的方法,已普遍被世界各国采用。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分析评价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时,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及专业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宏观分析,主要是分析投资环境,即分析研究投资项目所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条件环境。

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都要围绕取得经济效益服务。通常,在评价分析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时,一般有两大类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

投资与风险管理篇6

关键词科技评估风险投资风险管理

1科技评估

1.1科技评估的概念

2000年12月28日科技部颁发的《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将科技评估定义为“是指由科技评估机构根据委托方明确的目的,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发展领域、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以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行为所进行的专业化咨询和评判活动”。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科技评估是对与科学技术活动有关的行为,根据委托者的明确目的,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遵循适用的原则和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所进行的专业化判断活动。其结果要归结为能够回答委托者特定目的评估结论和评估分析。

1.2科技评估的范畴

科技评估的范畴主要是职能性评估和经营性评估两大方面,职能性评估是指对政府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政府有关部门发挥决策、监督职能提供服务。经营性评估是指对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与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他们对被评事物的决策、判断提供参考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评估作为一种咨询活动,不应仅仅只为政府决策服务,还应深入到市场中的各类科技活动之中,接受非政府机构委托的评估任务,如企业投资项目的科技评估、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科技评估、企业产权交易中的科技评估等。

1.3科技评估的分类

科技评估可从不同角度分类。从评估时间上,可分为事先评估、事中评估、事后评估和跟踪评估四类。事先评估是在某项科技活动实施前所进行的评估,主要包括实施该项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内容。它常常带有预测的性质,但不同于一般的预测分析;事中评估是在科技活动实施过程中进行的监督性评估,着重检验是否按照预定的目标、计划执行,对前面工作的进展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并对未来进行预估,以发现问题,调整或修正目标与策略;事后评估是科技活动完成后进行的评估。另外,从评估空间上,可分为国家评估和地方评估;从评估规模上,可分为宏观评估、中观评估和微观评估;从评估方法上分,可分为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从评估形式上,可分为通信评估、会议评估、调查评估、专访评估和组合评估等。

1.4科技评估的方法

评估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概念包括评估准备、评估设计、信息获取、评估分析与综合、撰写评估报告等评估活动全过程的方法,狭义概念特指评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科技评估可选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依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评估方法。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有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指数法及经济分析法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评估方法等。

2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企图运用系统的、综合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有效地扩大投资活动的有利因素,控制和抑制不利因素,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安全、可靠地实现风险投资利益的最大化。

2.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指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存在于企业自身周围的风险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无论是潜在的,还是实际存在的,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企业内部的,还是与企业相关联的外部的,所有这些风险在一定时期和某一特定条件下是否客观存在,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等,都是在风险识别阶段应予以回答的问题。在风险投资中,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由公司之外的各种因素引起的,如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高利率等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相联系的风险,是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而分散的,因此又称作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重要的系统风险有政治风险、法律法规风险和政策风险等。非系统风险也被称作可分散风险,它是由公司本身的商业活动和财务活动带来的,如企业的管理水平、研究与开发、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市场营销风险以及法律诉讼等,其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组合而分散,是公司特有的风险。重要的非系统风险有决策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完工风险和市场风险。作为风险投资者,其关心的往往只是项目的系统风险,因非系统风险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而得到分散。

2.2风险衡量

风险衡量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其损害程度的过程。风险衡量的方法分为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和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两大类,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又可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传统的主观评价法主要有观察法、资产负债表透视法和事件推测法等。现代的主观风险评价方法致力于将传统主观方法涉及到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并且设法将传统上的主观方法的定性分析特征转向定量分析上,由此而将主观分析扩展到能够同时完成综合评价风险因素与测量风险临界值的双重任务。现代客观风险评价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Z记分”方法。作为一种综合评价风险企业风险的方法,“Z记分”方法首先挑选出一组决定企业风险大小的最重要的财务和非财务的数据比率,然后根据这些比率在预先显示或预测风险企业经营失败方面的能力大小给予不同的加权,最后将这些加权数值进行加总,就得到一个风险企业的综合风险分数值,将其对比临界值就可知企业风险的危急程度。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风险图法、决策树法等。

2.3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在对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实施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力图在风险发生之前消除各种隐患,减少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实质性因素,将损失的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实施风险控制的步骤是风险预测——风险决策——实施决策方案——方案的成果评价。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风险规避、风险预防、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风险抑制等。

3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科技评估与风险管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科技评估作为一种专业化判断活动,在介入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后,其任务便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其结果作为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决策和制定风险控制实施方案的依据。可见,在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科技评估实质是风险的识别和衡量的过程,而风险管理还包括了风险控制的实施过程,这样科技评估就可以作为风险管理一个组成部分,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共同发展。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关系如附图所示:

3.1科技评估是提高风险投资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科技评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有一整套较为完备的评估规范和技术方法,在评估设计、评估信息采集、综合分析、评估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同时,由于科技评估机构长期致力于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研机构等方面的评估,对于科技产业、科技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也是其他咨询机构无法比拟的。而我国风险投资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还未出台较为完备的有关风险投资事业的行政法规,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管理机制还很不健全,对风险管理人才培训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将科技评估运用到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将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管理效率。

3.2科技评估方法是衡量风险投资风险的有效工具

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是科技评估方法应用的基本思路,这与现代风险评价所采取的方法既有相近又有其独到之处,科技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它是在对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之后,设计一套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每一个评估指标都制定具体的标准和统一的计算方法,使其能对金额、人数等可计量的指标进行定量评估,同时对社会影响等因素亦可做定性评估的描述。这与上面介绍的“Z记分”方法仅依靠可计量的数据作为评价基础相比较更为有效。采取科技评估方法衡量投资风险也更为准确、可信。

3.3科技评估是推动风险投资管理创新的动力

引入评估机制,使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选择与投资决策相分离,使得风险投资管理更为透明化,也遏止了内部人员的“暗箱操作”等种种不良现象。通过独立的、专业化的评估中介组织的运作,将能使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层能更客观地认识到投资风险,从而可集中精力于投资决策,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保证投资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也提高了投资成功率。

3.4科技评估参与风险投资管理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科技评估工作现阶段主要是为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国家和省、市科技管理部门服务,而且大部分科技评估机构是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有关单位,如软科学研究机构、科技咨询机构、科技情报机构等部门产生,但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单位评估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项目、科技计划等等,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不可避免的受到科技管理部门的影响。因而,评估水平难以提高。因此,科技评估机构作为一种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各类资产评估机构一样,应逐步社会化和多元化,如参与到风险投资管理的咨询工作中,只有社会化、多元化,才能充分引进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提高评估水平,促进科技评估事业的发展。

3.5科技评估促进风险投资实现动态管理

风险投资从进入到退出的全过程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着风险,实施某项投资决策前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以确定各种存在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投资后,还应深入到所投资的企业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对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市场竞争状况,企业的发展趋势与步骤等,经常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分析与判断,发现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它的发生或降低它的危害;风险投资退出后,还要对风险投资的效果进行测评,总结经验与教训,作为今后投资决策的参考。可见,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现管理目标需要实施一系列的评估,科技评估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能够满足这一要求,促进风险管理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编.科技评估规范,科技评估概论[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2杜沔.关于风险投资中的风险控制工具的探讨[J].中国科技产业,2001(7)

投资与风险管理篇7

[关键词]黄金市场风险管理投资策略

随着美元指数短线继续上行,部分市场人士看多今年的美元投资,业内人士预计今年金价的上涨仍然值得期待,并有可能再次创出新高。在此背景下黄金投资是否还有机会?当全球经济从衰退中复苏,金价能否再达新高,2011年的黄金市场又有哪些投资前景和策略呢?在黄金市场中,投资者常常容易出现盲目投资,跟风投资的现象。当前金价处于历史的高点和黄金市场受到追捧的情况下,只有把握正确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方法,善于运用风险管理技术。才能理智的对待黄金市场的波动和较好的规避市场风险从而实现资产在“避险+保值”的前提下的“增值”。

一、黄金投资风险

目前黄金指数刚刚过了1500大关,处于高位震荡的格局。因此,黄金投资依然是具有较高的风险。黄金的投资风险是指:由于黄金价格波动形成的黄金投资浮动或实际投资亏损,以及由于亏损形成的企业经营连续性危机。黄金投资风险的核心问题在于价格,除此之外,还有技术手段。黄金市场是一个充满迷幻与诱惑的市场。针对目前的行情,金价未来的走势还要看美元的动向。尽管不排除美元出现一定幅度的反弹,但美元中长期格局还将支撑金价在高位运行。并且中东地区的战乱不断,原油价格是黄金价格上升的一个催化剂。所以,要对黄金市场的投资风险要有充分的认识。

黄金市场的风险特征

1.投资风险具有客观性

客观性是相对于投资者的主观意识而言的,它并不会因为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这是由于客观因素决定的,因此投资者必须正视黄金市场投资风险的客观存在性。

2.投资风险存在的广泛性

在进行黄金市场的投资中,黄金投资中的各个都存在着不确定性,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黄金市场的投资风险具有广泛性。

3.投资风险的影响性

在市场中,投资与风险是并存的。风险具有影响性,致使许多投资者不敢面对风险或在风险面前不知怎么办,而后致使投资者在投资中亏损。因此,在黄金市场的投资中,投资者应该充分认识和分析风险的影响性,观察风险对大多数投资者的影响,从而把握黄金市场的动态。

4.投资风险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黄金市场的投资品种很多,选择不同的投资品种,会有不同的收益同时也会具有不同的投资风险。投资的风险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间段内,会具有不同的投资风险。投资者应充分学会把握风险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二、黄金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

1.投资策略

(1)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由于影响金价的因素很多,在分析黄金价格走势的过程中,应当将基本面和技术面相结合,并把握好当前金价的主导影响因素。国际经济正处于全球流动性过剩的阶段,国际政治环境中政治问题的影响仍未消除,这些不利因素需要黄金发挥保值避险功能,因而提升了市场对黄金价值的认同度:美元走势与黄金价格通常具有负相关的关系,目前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局面令美元贬值日益加剧,也令黄金的长期上涨趋势得以确立;国际原油价格与黄金常常出现同涨同跌的情况,近期金价的走势更是凸显了这种特征。

从技术面的角度看:时间跨度为10年的圆弧底形态决定了黄金正处于长期大牛市之中,这显示目前中短期的金价走势开始再度出现上升的曙光。

无论从基本面还是从技术面的角度,黄金长期牛市的趋势都是显而易见的。但目前中期上升趋势有待进一步确认,短期内金价受油价波动影响,盘整波动难以避免。黄金作为一种增值保值的投资品种,投资者不必在意短期内价格的波动,买入后选择长期持有是普通投资者最佳的投资策略。

(2)投资组合。黄金市场的投资有实物黄金、纸黄金、期货黄金等类型,选择不同的投资品种,进行不同的投资组合有利于规避风险。

在黄金市场里,要充分发挥投资组合的作用,根据不同的投资风险做出不同的判断,做出正确的投资组合。利用不同的投资品种进行优势互补,提高收益。

2.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一个决策的过程,其基本程序包括为实现风险管理目标采取的各个步骤,即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考察各种风险管理方法的可行性、选择最佳的风险管理技术、实施风险管理技术及监控结果等。对于黄金市场的投资,同样需要做好风险管理。在进行投资前应充分做好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收益避免亏损,实现保值和增值。

(1)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作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先做好风险的管理。有利于降低投资的风险率,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将风险最小化,创造更多的获利机会。有助于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减少盲目的投资和跟风投资。

(2)风险管理的实施。①不同的时间段做不同的投资。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做出不同的投资策略。学会控制投资,根据黄金价格的变动,做出准确的判断,提高投资的准确性。②根据资金做好投资比例估算。要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资本,做出合理的投资规划。把握好投资的比例,避免过于集中的投资。根据不同的投资风险结构,进行不同比例的投资来分担投资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红霞.黄金投资实战指南[m].1.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196-198

投资与风险管理篇8

一、企业投资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企业投资过程中,都会进行风险管理,但即使如此,还是有投资失败的情况发生。目前企业在投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尽调投入

对投资公司来讲,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很难在前期做尽调时就能将这些存在固有缺陷的项目做出充分预警。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敏锐的经济嗅觉,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做出充分的市场调研工作。市场调研是一个系统地收集、分析和报告信息的过程,具有高度的专业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对科学决策起到决定性作用,但现实中很多投资企业忽视前期尽调或是尽调不充分,在没有充分了解市场形势,未能充分了解标的项目的情况下盲目的进行决策。这种不负责任的决策往往会将企业陷入危机之中。投资企业如果自身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够,应该求助于外部中介市场调研机构的专业人员,适时的聘请专业的咨询公司针对拟投资行业进行充分调研。据调查显示,专业的外国投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前用于市场调查的投入多达几十万美元甚至百万美元,对于非自身专业的投资领域,他们甚至会花高额费用雇佣专门的咨询公司对相关投资市场进行跟踪调研,并在项目投资后定期对投资项目进行再调研。但国内投资企业目前来看在投资前期用于市场尽调的费用相比之下非常少。多数投资企业忽视前期尽调,也是因为对于沉没成本的不接受。相对于前期尽调导致的沉没成本,很多投资企业老板更容易接受投资失败导致的直接现实成本,因为该成本更容易找到相应的责任人。

(二)投资公司内部治理不完善

大多数投资公司在进行风险投资的时候,为追求高收益,往往忽视高风险,而最终结果是令资本所有权人利益受损。追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没有针对投资业务制定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决策机制。公司的投资决策都是由董事长或总经理一人决定,缺乏必要的投资论证,更没有经过民主决策,有时也会因为决策者个人偏好、缺乏经验和知识等问题导致盲目投资、感情投资等现象。不健康的治理结构导致公司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内控建设缺乏重要认识。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直接产生经济价值,即使可以给企业创造效益也需要一定时间才可以显现,并且专设内部控制机构对企业来讲又增加一部分固定费用,所以很多企业从董事长层面对内部控制建设就重视不够。公司领导层面的认识决定了整个公司团队的思想认识,从而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落后于其他业务,内部控制不完善甚至缺失,企业员工风险意识薄弱,使企业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也间接地影响了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

(三)投资项目未能深度跟进,与创始人关系处理不当

很多投资公司在资金投出后,就只做专职的财务投资人,不重视被投资项目的日常经营及发展状况,只在周期董事会中列席会议并听取被投资企业的单方工作汇报。这种投资后放任不管的做法导致很多被投资项目在取得投资后很短时间内走向衰败,部分创始人在拿到投资后,不是将资金用于企业的发展,而是用于团队奖励甚至个人挥霍。在现实中,投资人与创始人之间的博弈一直都存在。通常创始人的管理水平都是有限的,所经营的公司都是家长式或家庭式的管理,其管理和用人,决策随意性都很强,投资公司进驻后,可能要颠覆以往所有的管理模式,投资人不仅承担着财务投资人的角色,有时还需要对公司的管理运营更深层次的参与,投资人的深入管理也让创始人无法接受。

(四)未能构建有效投资风险预警系统

投资公司在对投资管理的时候都会设置相应的管理措施,但最后导致投资失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风险预警系统失效,最初设定的风险预警参数在投资项目运营过程中发生变化,但预警系统未能根据项目进展和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做相应的调整,从而导致预警滞后或失效;二是预警系统过于简单,只单纯地依靠某些固定参数对投资项目进行考核与分析,从而使深层次问题不能及时反映出来,造成投资项目虚假繁荣,使决策者失去止损的最佳时机;三是预警系统过于片面,对于不同的投资项目,每一类的预警系统侧重点不同,但针对特定投资项目,标准化的预警系统很难做到全面有效,基于片面的预警信息,投资者很容易错过真正有价值的投资项目;四是建立全面预警系统成本过高,企业为了追求高收益,都会尽量增产减支,压缩运营成本,而建立一套全面完整的风险预警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会耗费大量财力物力,企业在权衡当下利弊之后,都不得不压缩甚至放弃该系统的投资。

二、基于财务管理的企业投资风险控制途径

无论是投资公司自身内部的财务管理,还是投资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都是投资公司进行风险控制的组成部分,其风险控制工作是企业风险控制的重点。具体来讲,有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财务专业人员

对投资公司来讲,专业的财务人员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企业财务核算人员,而是承担投资公司对外投资项目财务审查尽调任务的财务专员,有的企业会把这类岗位直接定位为风险控制专员。这一类的专员不仅需要是财务方面的专家,更需要在审计,企业管理各方面都有所专长。其应是一个全方位的以财务见长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在项目前期财务尽调中,综合发挥特长,洞悉项目中的各项风险,将投资风险控制在萌芽之中;项目投资后,投资公司的专业人员又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对项目公司的财务工作、内部控制建设提出专业化建议和指导;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可以适时发现项目公司的财务异常,及时提出预警。对于先天不足的家庭式公司,投资公司在对其投资后,应对其财务团队重新组建,以完善公司的财务核算。一支专业的财务核算队伍,可以客观公正的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这在风险投资项目中,对投资方是至关重要的。投资方在确认被投资项目公司的财务核算健康有效后,才可以利用其提供的财务数据进行有效的投资效率分析。

(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公司在对外投资前应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从业人员的专业评价,风险预警制度的建立等,以使得投资公司能以一个专业审慎的团队去评价投资项目。具体地说,投资公司应建立和完善项目投资的可行性研究流程、项目决策流程、风险预警反馈流程等。而从财务管理方面来看,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高效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其基本内容包括:建立统一的委派管理体系、会计核算系统及内部审计制度。

其中建立统一的委派管理体系是指减少家庭控制,由投资各方共同推举企业的关键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财务总监等关键管理职位,避免创始人以往的家族式管理,任人唯亲。通过外部专业人才的引进,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建立授权与分配的责任方法,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并构建科学有效的分层级报告体系,有效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

统一的会计核算系统是指投资公司应自上而下统一财务核算体系,有效避免会计信息失真,使各投资项目的财务数据依据一致,核算口径一致,以此保证财务数据的可比性。由于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导致企业所有者、债权人与企业管理者在财务信息占有上的严重不对称,客观上要求通过财务制度和核算体系上的统一,使各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能够真实有效和具有可比性。

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是指投资公司应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在企业中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相互牵制的氛围,严格防止内部审计流于形式。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单单是对财务报表的审计,而应该是对企业全流程的风险管理审计。因此,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设,不仅需要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更需要配备财务审计及本企业各投资相关业务的专业人才。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自我评价的一种活动,起到制约、防护、监督、促进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内部审计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三)建立高效的财务预警系统

财务预警系统是投资风险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风险的反映是通过财务数据第一时间反映出来的。所以子系统财务预警系统的建设,在整个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设中显得至关重要。对于投资项目,可以采取的财务预警包括建立预算制度、重大财务事项特别汇报制度、财务异常数据汇报等。通过全面、实时、动态的财务数据传递,以达到风险能够实时掌握、监控,从而能够对投资的方案和策略调整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持。合理高效的预警系统在投资项目管理中,有助于投资者更快捷更高效的了解项目、分析项目,并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正确决策。

因此,企业应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体系,即以收集到的企业信息为基础,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发现被投资项目中的风险,并适时发出预警信号,以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这项工作应贯穿于整个投资活动中。该预警体系可以分几个功能模块,以综合评分的方式进行评价。其功能模块可以包括投资项目的核心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运行效率、创始人综合素质评分、管理团队素质评分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各投资公司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管理要求及项目特点对该系统进行个性化订制,并应定期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项目进展情况,适时对预警系统参数进行调整,以提高预警系统提供数据可靠性、实用性。

(四)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

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首先需要明确承担风险者的责权利,做到责任与报酬相统一,建立合理的约束机制,平衡好投资人、创始人和企业核心员工等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与外部的各种关系,包括与政府,债权人等之间的利益与风险分担关系。在处理这几类关系中,需要明确各利益主体应承担的风险责任,各风险承担主体所拥有的管理权限及在该风险责任下该利益主体可享受的权益。明确以上三点,各利益主体都在各自风险承担范围内可享受一定的风险补偿,由此,风险承担者自然会在其风险承受范围内将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另外,在投资决策中,需要建立科学民主的投资决策程序,投资项目采取民主决策,责任到人的原则,在项目运行过程中,不同阶段由不同的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若出现问题则由相应的责任人负责。奖罚分明,实现权责统一,对于成功的投资,可以对投资决策人及投资实施人进行相应的奖励,而对于失败的投资项目,则需要针对投资决策和实施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找出真正的原因,以追究真正责任人的相关责任,防止出现因担心投资失误而过度保守的不决策或是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为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企业还应该逐步实现投资流程的信息化。通过科学合理,高效的信息化流程,能在投资的不同阶段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投资与风险管理篇9

关键词: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风险决策;前景理论;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1风险概述

风险(risk)是一个相当现代的词,它来源于法语的risqué,在17世纪中叶被引入到英语,目前所使用的拼写方式开始出现于保险交易中。一般当被问及什么情况下存在风险时,很多人会想到一些危险的体育运动项目,比如跳伞、塞车、斗牛、攀岩等等,有人也会想到、投机。事实上,现在风险一词已为众多领域所熟悉,并且在不同场合,有其各自理解的特定含义,例如医疗手术的死亡事故,航运业的海难空难,生产中的设备故障,投资项目不能如期盈利、甚至亏损,金融市场的震荡对社会和经济产生的冲击,某些新技术推广给环境或社会结构带来的潜在危害等。这些风险似乎都有一些不好的结果,但实际上这些实践当中却蕴含着一个广为人知的并且极具诱惑的结果:高风险后面的高回报。也就是说,风险牵系着人们的生活境遇和福利。从根本上讲,我们不得不把这些冒险的行为归结为人类与生俱来的那种进取心,风险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定义,就其字面意思而言,风险是指“遭遇危险,受损失或伤害的可能或机会。”[1]对项目来说,风险是对项目产生影响的事件的发生;对项目评价来说,风险是指预期结果中出现不利因素所造成的后果。通常风险被用来指保险的标的,损失原因和损失机会,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把风险与变量联系在一起,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常把风险定义为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间的相对变化。因此当结果存在几种可能且实际结果不能预知时,就认为它有风险。

1.2风险要素

由于自然条件、经济状态等受随机因素影响,不可能预见产生风险的原因,因此风险与不确定性紧密相关。任何建设项目都会遇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指“多种可能的后果不能用已知的或专家们一致估计的概率分布区描述,即各种后果出现的概率未知且不能由专家们一致估定”。[2]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对风险与不确定性并不严加区分,有时两者甚至交替使用。相对于不确定性而言,不确定性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而风险往往只指不利的一面,因此它所产生的后果也常常是不利的,如一些自然环境中的不可抗力造成的误工、停工等,这些后果都是必然紧随于风险之后的。有风险则一定会有后果。

风险因素及分类:1、有形风险因素:有形风险因素是指导致损失发生的物质方面的因素,如财产所在地域、建筑结构和用途等。比如:天津的建筑施工企业到天津以外的地区或国家承包项目与它在天津本地区承包工程项目相比,前者可能发生的风险频率和损失会大些;又比如:建一个蓄水库与建一个水电站相比,蓄水库结构简单,用途单一,而水电站则比较复杂,那么水电站就会比蓄水库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但是当然,如果水电站施工管理水平高,采取了安全有效的技术措施,而蓄水库的施工管理水平低,缺少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那么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2、无形风险因素:无形风险因素是指非物质形态因素影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和受损失程度。这种风险因素包括道德风险因素和行为风险因素两种。道德风险因素通常是指人的不良企图、不诚实,一直采用欺诈行为故意促使风险事故发生,或扩大已发生的风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的因素。行为风险因素是指由于人们在行为上的粗心大意和漠不关心而引发的风险事故的机会和扩大损失程度的因素。

风险分类:a、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指由于物理和实质危害因素所造成的财失的风险。b、社会风险:社会风险是指由于人们行动反常或不可预料的行动造成的风险,比如偷盗、罢工等。c、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政治方面各种事件及其原因所带来的风险。它包括政权交替、种族矛盾、宗教冲突、叛乱和战争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的腐败和专制等。d、经济风险:经济风险是指在产销过程中由于各项有关因素的变动或估计错误导致产量减少或价格涨落的风险。它包括在经济实力、经济形势及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潜在的不确定因素构成的经营方面可能的后果。按后果分:a、纯风险:纯风险是指只造成损失而不会带来收益的风险。它的后果只有两种:损失或无损失,无论是哪种后果都不会带来收益。b、投机风险:投机风险是指那些既存在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也存在获得收益的可能性的风险。其后果有造成损失、无损失和收益三种结果,也就是说存在三种不确定状态。例如:某项工程项目中标后,其实施后可能会造成亏本、保本和盈利三种结果。另外纯风险和投机风险还有区别在于:在相同条件下,纯风险一般可能重复出现,因而人们可以更成功的预测其发生的概率,从而相对更容易采取防范措施;而投机风险重复出现的概率相对较小,因而预测其发生的概率的准确性相对较差。

1.3建筑工程项目中风险的特点

第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而且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这些说明为什么虽然人类一直希望认识和控制风险,但直到现在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第二,某一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任何一种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但对大量风险事故资料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这就使人们有可能用概率统计方法及其他现代风险分析方法去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同时也导致风险管理的迅猛发展。

第三,风险的可变性。这是指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将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结语: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与风险决策两大部分内容。风险分析程序依次为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估计中的两类偏差,帮助风险管理人员更加准确的进行风险估计。风险分析并不是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全部内容,风险分析是为投资风险决策提供依据。在建筑工程中,不同的建设阶段和施工阶段有着不同的风险源和风险,所以风险控制措施应该有相应的变化和调整,在建设决策阶段,应进行客观的可行性研究,以避免决策错误带来的风险。

建筑工程因为它规模大、投资大、周期长、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因此在风险控制上,就需要综合应用各种方法。设计管理在实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对设计管理的重视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乔林主编.建筑工程施工风险与保险[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投资与风险管理篇10

在尽职调查之初,首先应该对企业做最初步的了解,主要需要了解的内容包括:企业在各个时期的名称、股东、高管人员、经营业务以及注册资本的变动,深入了解变动的原因,熟悉企业发展史,判断高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道德素质;分析发生的变动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相关手续是否齐全,企业实际股东控制人与账面或者企业章程是否一致;企业的下属机构、合资企业、与联营企业的发展情况与经营情况;了解企业原股东与高管人员的动向,分析对企业是否存在潜在的影响;了解企业的股权结构及其变动,特别关注股权否有纠纷,要判断该纠纷是否可控。在本阶段需要搜集的资料有:企业最新的营业执照;企业最初的验资报告或者资信证明等相关类似文件;企业最初设置的章程、合同以及日后每一次变更的章程、合同;现有股东的营业执照以及其近三到五年的财务报表;最初投资人的账面记录(进账单等证明)、所有增资的账面记录以及企业账面上实收资本的变动情况;其他法律和行政文件,如房产证、专利证、名誉证明、技术鉴定证明以及行政单位办法的其他证书;下属单位、合资单位以及联营企业的相关法律和行政文件,如营业执照、房产证明、专利证明等;与该企业有关的所有介绍与宣传资料,如企业标识等。

公司的财务情况

财务状况是投资企业最关心的部分,所以调查花费的精力也会较大。

第一,对企业会计制度与财务状况方面的调查。了解企业现在实行的会计制度,高管人员和财务人员对财务相关法规的了解程度,以此判断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了解企业的岗位设置,以及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否合格;了解企业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搜集企业近年来的财务数据与统计数据,比较账面与实际是否相符;分析近年来的财务报表,了解其中的变动,以及是否有不真实数据存在;了解企业的注册资本以及其变动情况,变动是否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

第二,对企业主要资产项目情况的调查。了解企业的主要资产项目及其分布情况,账实是否相符,是否有虚增现象;了解企业资产项目权利的完整性,以此来判断是否存在坏账、土地房屋对价不清、存货偏离实际价值等情况;了解企业是否有资产抵押现象。

第三,对企业负债和权益项目的调查。了解企业主要的负债和权益项目以及其分布情况,分析账实相符程度,是否存在未入账的债务;了解企业的主要债权人和有息负债额,根据相关指标判断负债额是否合理,以及利息与负债是否相符;企业清偿债务的能力和情况,支付结算的内部控制有无重大风险;了解企业的长期挂账负债,谨慎评估企业的应付债务增值;是否存在拖欠工资现象。

第四,纳税方面。了解企业最近几年的纳税情况,是否有税收优惠项目,其是否影响了公司利润;当地的税收政策,以及政府对企业的态度和影响。该阶段需要搜集的资料有:企业所执行的会计制度,及其变动;财务人员的岗位设置以及工作流程安排;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以及税务报告;企业近几年的主要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息保障倍数;注册资本变更的相关文件以及历次变更的董事会、股东会决议以及相关的验资报告;各项资产的账面余额,以及主要资产的对账清单;固定资产的项目清单和相关证明,如土地使用权、放映租赁协议;财产抵押合同;主要资产的投保情况;主要负债的账面余额;银行贷款、抵押、担保情况,以及利率和金额;公司所纳税种、税率,是否有拖欠行为;是否有纳税优惠项目,优惠金额;企业所在地区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电话与人员。

企业主营产品与所处行业

尽职调查中需要对企业所处行业做调查,但是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在调查中尽量搜集资料,对企业所处行业的前景有准确的把握。了解公司所处行业的特点,行业进入门槛,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市场地位,以及销售利润情况;了解公司在行业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企业的主要经销商和供应商,企业在市场中的讨价能力;与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发展前景;其他国家同行业情况;行业内生产、需求变化与未来预测,例如市场规模、变化情况、增长情况;了解主营产品的生产工艺与成本构成,以及市场价格;行业内的竞争情况,以及竞争发展态势;行业内竞争对手的情况,如名称、产品、市场占有率、相关财务情况和指标、营销策略、竞争优势、股东背景等;竞争对手在竞争中的策略。需要搜集的资料有:国家的相关政策导向,是支持行业还在淘汰产业;行业统计资料,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情况;产品标准与可行性报告等;产品经销商与供应商的名单和分布情况;产品广告文书;近几年的行业内情况的分析指标数据,分析其发展趋势与前景;竞争对手的财务数据、产品情况。

企业所在地情况

这一点对于境外企业投资尤其重要,对投资的成败起到关键性作用。了解当地的人文环境,包括、观念、对企业的态度等,以判断投资该企业是否会受到当地民众的反对;了解当地的政府政策,包括当地政府在人力、安全、环境以及水电供应等方面的政策要求,以及对该企业所处的态度是如何;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分析地理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是否适合长期投资;企业是否会对当地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该阶段所需要搜集的资料比较复杂、不易获得,而且主观性较强,可以采取问卷的形式,积极与当地政府接洽了解。

企业的内控情况

一个企业是否健康,要看企业的内控情况。如企业的“三会”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到位;企业的战略是否清晰,是否可行;组织架构是否合理,相关不相容业务是否分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否合理,相关激励政策是否科学。

企业团队情况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团队。首先是负责人是否有做大做强的决心,看负责人是否有与企业共存亡的意志。管理人员要有激情和敢于承担责任的风格。主要科技人员是否有足够的韧性和必胜的信心。尽职调查中所需要了解的内容不止如此,还需要了解企业的技术情况、销售情况、公司管理情况以及发展规划等,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对外投资之后的风险控制

投资单位在进行尽职调查之后,若各项实际情况符合要求,会对被投资单位进行投资,但是决定投资之后,为了保障投资单位的利益,依然需要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防范风险的发生。

(一)对外投资的执行环节

首先,投资单位应该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对外投资事宜,不同的对外投资项目应该选择不同的人员负责,负责人员需要对投资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掌握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定期分析对外投资质量,若有异常现象,应该及时向管理人员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其次,根据需要向被投资企业派驻相关人员,可以包括监督人员、财务人员、其他管理人员等,派驻人员定期提供相关报告,并需要对派驻人员做业绩考评。并且需要加强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规范其会计制度,保障相关权益证书的安全。最后,被投资单位的财会部门与派驻人员应该定期核对有关投资的账目,确保投资的安全性。

(二)对外投资的处置环节

对外投资的处置环节包括收回、转让与核销,加强对外投资处置环节的控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决定对外投资收回、转让或者核销时,应该集体决策,并依照规定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若收回对外投资,应该及时足额的取回。若转让对外投资,应该由相关人员或者第三方机构确定转让价格,并报相关部门批准。若核销对外投资,需要取得核销对外投资原因的书面证明。第二,投资单位的财务部门或者对外投资负责部门应该严格审核与对外投资处置相关的法律文书、清单等,并及时作出会计处理。

(三)加强对外投资的监督检查

对外投资的监督检查是保证对外投资安全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其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第一,负责对外投资业务的负责人员是否适合该岗位,岗位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第二,监督对外投资业务在授权审批时是否由违规行为发生;第三,对外投资业务的执行情况,考察是否按照预定方案执行,投资期间所获得的收益是否及时入账,定期检查权益证书和相关凭证;第四,对外投资期间的会计记录是否真实、完整。监督检查部门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查原因并向管理层报告。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