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十篇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十篇

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33:32

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篇1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三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731(2013)15-150-03

自1956年东北农学院成立我国第一个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1],到1979年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土地规划与管理学术研讨会后,许多高等院校相继恢复或新建土地规划与利用、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2]。根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3年全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院校有94所,分布在农林、理工、综合、财经以及师范院校,以农林和理工院校为主[3]。由于不同高校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不同,客观上也形成了土地规划与利用类、经济管理类、资源环境类和工程技术类等各具特色的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北农业大学强调土地利用与工程课程的开设,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强调土地经济与土地政策等课程的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强调不动产资源学科类课程的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侧重开设地理课程,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强调土地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制图等课程的教学。因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背景复杂、专业综合性强的特点要求不同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改革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特色专才。

1专业发展历程

按照大学生人才培养层次和专业变化,可以把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分成3个发展阶段。

1.1农学专科专业下设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1994-2000年)我校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可以追溯到1994年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设置的农学专科专业,当时的农学专业下分为六大人才培养方向,包括土地规划与管理、农学、农学师范、农业资源与环境、林学和植物保护方向,此时习惯把农学专业称之为“大农学”。1997年湛江农业专科学校与湛江水产学院合并为湛江海洋大学,但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不变,依然维持在农学专科专业下设置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

这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从事土地规划与利用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主要开设专业课程有农学概论、生态学基础、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监察、测量学、土地法规、环境土壤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农业环境保护学等;人才培养方向为培养适合从事各级农业部门、环境保护部门、职业学校及土地管理与房地产部门的生产组织、技术研究与推广、经营管理、行政管理及农业教育等工作的人才。

1.2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设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2001-2006年)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土地规划与利用”与“土地管理”专业合并,更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划归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由于我校农学专科专业土地规划与管理方向尚不符合申报国家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申报条件,同时原农学专科专业下的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分别升格为本科专业,因此按照学科相近原则,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划入到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2005年湛江海洋大学升格为广东海洋大学,但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不变,依然维持在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设置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

这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从事土地资源规划、利用和管理的高级和实用型管理人才;主要开设专业课程有地质学基础、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法规、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测量学、遥感技术基础、土地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房地产估价、土地投资项目分析评价等;人才培养方向为培养适合到各级农业部门、城建部门、职业学校及土地管理与房地产部门从事生产组织、技术研究与推广、经营管理、行政管理及农业教育等方面的人才;授予农学学士。

1.3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2007年-至今)经过13a的专业发展,2007年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至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期。每年培养的本科生由原来1个班35人左右,发展到2个班70人左右;由原来授予农学学士,变更到授予管理学学士;人才培养计划也作了相应调整,与教育部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要求相一致。

这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开发与整理、土地规划、土地资源信息、地籍管理及房地产估价、投资分析与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开设专业课程有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地质学基础、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法规、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测量学、遥感技术、土地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估价、房地产投资分析等;人才培养方向为培养适合到国土规划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人才;授予管理学学士。

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篇2

关键词石河子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定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5.06.021

theConstructionofLandResourcesmanagement

professioninShiheziUniversity

XULiping,wanGLing,GUopeng,GeBenwei

(ShiheziUniversityFacultyofScienceDepartmentofGeography,Shihezi,Xinjiang832003)

abstractaccordingtolandresourcesmanagementprofessionaldevelopmentinthehistoricaloriginanddevelopmentofcommonconcern,comparingthedemandofthesocialandeconomicdevelopmentinXinjiangcorpsandlocalthinkabouttheprofessionalorientationandtheconstructionofthinkingaboutLandResourcesmanagementprofessioninShiheziUniversity.Fromprofessionalorientationandtalenttraininggoal,facingthe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theprofessionaldevelopmentplanning,etc.thefuturedevelopmentandconstructionofthemajorarediscussed.

KeywordsShiheziUniversity;LandResourcesmanagement;professionalorientation;talenttrainingprograms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教育部在1998年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中将“土地规划”专业和“土地管理”专业合并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划归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①据第十二届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席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7月,在全国已经有97所高校设立有此专业。虽然在公共管理学科下,但学科发展从一开始就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边缘性的特点,专业定位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相同的专业名称授予学位确不相同,有授予管理学学位,也有授予工学学位,这一点充分说明了该专业并不是很纯的“管理学”学科,但因归并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故部分院校在专业定位上出现文科化倾向。②面对近年来高等教育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进一步发展出现的问题,我院新办的该专业究竟该怎样定位,才能符合新形势下土地管理工作的发展需求,才能抓住发展机遇、扬长避短,能办出特色和水平,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1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结合“985”高校、“211”高校或同类水平高校及疆内兄弟院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借助于民间对口支援中国地质大学的支持,依托本校地理学科的优势,该专业定位为偏重工程技术类应用型专业人才,与新疆农业大学该专业的管理类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但目前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地理系该专业师资队伍中职称、学历结构合理,但年龄结构存在年轻化倾向,也存在学术研究时间较短的基本事实,短时间内无法成为新办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研究领域和方向难以集中等问题。作为我校年轻的新办专业,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方面缺少相应的累积,缺少快速发展的平台和条件,专业领域拓广、拓宽、拓深较为困难,发展基础和发展速度、水平与其他院校无法比拟。

2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专业的发展和建设必须建立在充分判断和利用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因此,客观地认识该专业发展优势,扬长避短,错位发展成为我校该专业持续有效发展的重要前提。

2.1内部环境优势

我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地学基础上兴办的,具有地理学背景和3S技术支撑,在整体大空间思维能力和理论分析方面具有优势。特别是在“3S”技术方面已经有专业教师和科研课题支撑,从技术上可满足土地学科所需的手段和方法。借助于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优势,鉴于本专业具有综合性、边缘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可以利用大学整体资源与相关或相近专业整合互补、交叉渗透,从而弥补先天的不足。

2.2外部环境支持

近年来,国家宏观政策也给予土地行业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此外,新疆土地资源相对来说面积大,有较好的土地规模经营条件,同时也存在盐渍化等退化问题,为开展土地整理、整治,土地利用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提供了环境。再加上内地高校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杭州师范大学等的官方与民间的对口支援,都为该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3专业发展的挑战

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步引入了市场机制,要求高等院校向市场提供高规格的人才“产出”,高等院校只有努力打造特色“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国土资源事业的快速发展也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教育部指导意见,结合各高校教学科研实践和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要求该专业培养具备扎实数理基础和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③培养规格中就体现了毕业生要有较高的使用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了解国土资源特性、环境功能、经济和管理与政策法规,专业技术上要求掌握“3S”技术和工程技术,业务上要求能进行国土资源与环境信息的获取、分析、评价和规划管理,具有发现和解决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

3专业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教育在发展任务上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注重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④《国土资源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土地调查、评价、规划、整治、信息技术等专业人才培养。⑤先行高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已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卓越工程师”计划。⑥我校新专业必须根据纲要以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求,依据自身的客观条件,进行专业建设规划,体现专业特色。为此,需要分析自身的优势、特色和发展潜力,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做好规划。

3.1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通过对开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985”高校、“211”高校或同类水平高校继续调研,通过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继续优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每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调整与课程之间的重组、整合,依托地学优势,继续强化“3S技术”支撑的“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与复垦”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强,“技术型”专业特色逐步凸显,“懂管理”且“懂技术”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

3.2课程体系及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3.2.1课程体系优化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现在的课程体系框架为“必修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必修课程模块包括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综合教育课程,选修课程模块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专业综合、网络学习和综合教育课程。在这种模块课程基础上再通过学校的质量工程建设把土地资源管理的主干核心课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土地整理与复垦、土地管理学、土地信息系统、土地调查与评价、遥感原理与应用、不动产估价、土地利用规划等分阶段打造成校级二类、一类课程、精品课程。同时,密切联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应用性课程的设置,对专业核心课程要加强实践、实习课的教学,加强综合实习,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渐进式的培养和锻炼。

3.2.2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主要专业实验如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遥感原理与应用实验、土地信息系统实验、土地整理与复垦课程设计等,需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的软硬件配备,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测量学基础实习、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土地软件综合应用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进一步完善校内校外两个实习平台建设,特别是依托对口支援高校的企业开拓实习实训和专业实习基地,让学生真正参与项目实践和技能培训,了解企事业单位的需求,提高学生们适应当前土地资源管理新技术的基本技能。对学生实施导师制并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或平台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项目、大学生科学研究项目(SRp)、大学生GiS设计竞赛等进行创新能力环节培养。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该应用型专业的投资力度,建设具有特色的实验室、实验实习基地,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科研的硬件条件。

3.3师资队伍培养

师资队伍水平直接决定着专业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⑦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地缘条件,对新增专业在进十年还是应该给予优惠政策的,循序渐进地引进一批科班教师,带动该专业多出相关成果,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才有潜力。同时还需通过本校教师短期培训等措施实现自我培养,通过到对口支援学校进修和带队专业实习加强青年教师参与实际业务的能力,加强青年教师学术骨干队伍建设,通过教改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申报等参与科研活动,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推动该专业教师队伍向前发展。按照课程模块和质量工程建设,外聘国土资源局高级研究院为兼职教授、副教授,依托土地资源管理教研室吸纳土地科学人才跨院组建专业的教学团队,使团队的整体结构更趋完善。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第八期“263”项目(SF08007)

注释

①卞正富,金丹.中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与人才培养[J].中国土地科学,2008(5):57-61.

②刘玉莲.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公共性的丧失及其对策[D].浙江师范大学,2012.

③王汉兵.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04.

④黄贤金,刘友兆,陈龙乾等.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12):50-54.

⑤卢新海,张继道.关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7(2):30-33.

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篇3

关键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培养模式专业定位

1.研究背景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是地理科学下面的一个二级专业名称,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从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退出本科专业的舞台。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相对应开设的课程有: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资源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景观生态学、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与数字图像处理等。培养目标为培养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和国家进步的源泉,而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增强国家实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全面提高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当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重要任务。培养模式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其培养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教育而言,它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等专业特点。但如何深化改革,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成为本专业成效的关键和核心。“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专业本身发展规律看,这是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必须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与实践。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市场竞争来看,就业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竞争既极为充分又日益趋向国际化。国际化的竞争需要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懂得现代化科技的应用型人才。

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

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就业需求及其学科性质而设立,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特别要针对以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定位不准,主要方向不明确,研究范围广博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专业定位过高,与市场需求不紧密,使学生面临就业的困难;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动手和实践的锻炼,影响了学生工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1]-[9]等。因此,“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既要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地理科学基础扎实且应用能力强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又要明确专业方向定位——“土地测量技术与资源管理、环境治理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还要明确本专业毕业生的出路,即继续深造及成为“地质气象研究与勘探、土地资源管理、环保研究和开发单位”。

2.2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对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在新培养方案中,优化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树立“强化基础课,特化专业课,优化实践课”的基本指导思想。其次,确定合理课程体系的判别标准,即必须具有系统性、连续性、适用性,具有“宽、新、适”的特点:“宽”是指专业要求的基础知识面要宽;“新”是指课程设置要反映国内外最新的管理方法,要获取最新的知识;“适”是指课程设置和内容要适应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根据上述基本指导思想和判别标准,构建“三个层面、五个模块”的课程体系(见下图)。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三个层面”是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三个层面,其中前者是后二者的基础,专业技术课程是技术支撑,后者是前二者的应用;“五个模块”是指“综合地理课程模块”、“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技术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五个课程模块。其中基础课程模块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技术课程模块属于专业技术课程,后三者属于专业方向课程,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承担起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创新能力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的重任。

基础课程模块包括管理科学、环境经济学、资源学、景观生态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计算机制图、人文地理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目标,旨在通过探讨地理、土地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揭示地理过程、土地的变化(景观变化)和环境变迁过程的动力学机制、演化规律及空间分布;通过课程设置让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环境科学、人文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这些课程是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研究、土地资源管理、环境资源保护等专业方向课程的基础,而且是学生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和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通过课程设置学习三个研究方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最终确立科学的研究观念、思想方法,拥有专业素养,具备从事不同研究方向的基本素质。该模块课程教学为基础科学,是其他课程模块的基础。

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包括测量与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遥感图像处理、GiS设计与应用等主要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技术为目标,让学生掌握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计量分析等现代技能,学会数据获取、遥感影像解译、数学建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操作与应用等实践技术。该课程模块在培养模式层次划分中属于技术科学,既以理论课程模块为基础,又是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技术支撑、相互融合、彼此促进。

综合自然地理课程模块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气候水文学、土壤生物地理学等课程。让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环境的植物及植物资源、动物及动物资源、土壤及土壤资源等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对于重点内容,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有关内容的实验与实习,特别要加强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观察土壤、生物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进行自然地理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通过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便于学生掌握。

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地籍测量与管理、土地利用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地政策与法规等主要课程,不仅让学生熟悉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开发的相关理论、具体要求、流程、方法和技术等,而且引导学生探索地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价值和应用,学会从较宏观、系统的角度解决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问题。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及相关领域里实习,毕业后可以从事专门的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等政策法规工作。

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包括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评价和环境生态学等主要课程。通过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环境法制观念;熟悉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自然资源保护原理与方法、国际环境规范及各类规范的相互联系,提高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规范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既要掌握最近污染治理新技术,又需要熟悉主要行业的基本生产过程及技术,其主要内容涉及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清洁生产及污染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专业方向。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环境设计院、环境设计公司、环保局、与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法律部门等单位及相关领域里实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环境与资源治理、保护技术方法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贡献,维护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结论与建议

本文所构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资环专业培养方案》。该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1)让老师和学生都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学更具有针对性;(2)课程体系清晰了,各门课程的老师进一步认清了自身在其中的位置,有效避免了过去“大杂烩”的问题;(3)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展学生毕业的就业渠道;(4)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能提高在自然地理实习方法、掌握环境治理技术与法规,而且可以参加全国GiS技能大赛、计算机大赛,参与测绘实际工作。本文所介绍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对本校本专业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科体系及本校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特色而构建的,希望可为其他院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2]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

[3]郭文炯,王玉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2:77-80.

[4]赵小风,黄贤金,李光录,等.国内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4):73-79.

[5]赵筱青,谈树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优化——以云南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0,5:93-98.

[6]邓琳,于嘉,车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与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79-550.

[7]俞晓莹,王春兰,董力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63-64.

[8]许光泉,陈要平,李小龙,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的探讨[J].资源·产业,2005,7(4):85-88.

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篇4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实习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6)19-0107-03

1培养应用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必要性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型学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土地供求矛盾的突出,土地资源管理毕业生逐渐成为解决土地利用、规划、整理等一系列人地关系问题的主力军,企业和行政部门都需求大量的既懂土地管理理论又掌握专业技术的专门人才,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逐步被市场放弃,因此,培养应用型土地资源管理专门人才是满足市场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的必然选择。

2应用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市场调研及专业发展需要,沈阳建筑大学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作为试点转为应用型专业,确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新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法律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土地管理的综合能力,具有测量与制图能力,土地信息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土地估价技术能力、土地规划与整治能力、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分析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具有运用专业软件处理本专业业务的能力,具有顺利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技术资料和听、说、译的基本能力,具有调查分析和应用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组织协调和公关能力[1]。

3应用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具备的实践能力

3.1测量与制图能力测量与制图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课程设置时注重测量与制图基本功训练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素质的培养,通过理论学习全面系统地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地籍图测绘、土地登记、土地统计等的基本原理、内容和基本方法。课程实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学生能熟练应用GpS(RtK)、全站仪等仪器及专业制图软件(如CaSS、aRCGiS),能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完成土地调查、地图绘制等一系列工作,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为学生今后从事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地籍测量、土地登记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2土地信息技术运用与开发能力土地资源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社会需要大量的既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又能进行程序开发的土地信息专门人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学习和aRGiS、mapGis、Supermap等专业软件的实践应用,使学生具备土地信息的采集、修改、更新、删除、统计、评价、分析、预测和二次开发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土地资源调查系统、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土地估价及整理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运用与开发积累经验。

3.3土地估价技术能力土地估价能力是学生毕业后最早与市场对接的技术能力,也是土地资源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通过不动产估价、房地产估价等课程的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地、房产估价的理论与方法,具备考取国家注册“土地估价师”、“房地产估价师”的理论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及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使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评定出某块土地或多块土地在某一权利状态下某一时点的价格,具备独立正确的完成估价报告的能力;为学生从业后的后续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2]。

3.4土地规划与整治能力土地规划与整治能力是针对解决土地利用问题而产生的技能,直接面向市场需求。通过土地规划、土地整理与复垦等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程序,熟练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设计、学会撰写土地利用规划报告;掌握土地整治的方法,学会如何盘活存量土地、实现节约集约用地。根据土地规划与整治的技术特点,我校安排了土地利用规划实习、土地整理与复垦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以3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教师科研的实际科研项目或模拟项目为依托,使学生参与土地规划、整理与复垦的方案设计,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比分析,真正做到即学即用,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尽快的适应并逐渐承担项目、成为合格的技术人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3.5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分析能力土地与房产一直是密切联系的,房地产开发和投资能力是建筑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通过房地产经营管理、房地产投资分析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房地产开发、经营、投资及策划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影响房地产投资因素,通过课程设计和市场调研,能够根据楼盘及市场的实际情况对房地产拟投资项目作出正确的技术经济分析,能独立进行前期策划,具备进行房地产市场综合分析和房地产开发决策的能力,具备编制房地产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参与房地产投资项目调研和策划的能力。

3.6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作为建筑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单位很多与建筑密切相关,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是建筑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独特的能力。通过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技术、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组织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工程管理、工程造价辅修专业的学习及为期3周的工地实习实践,使学生熟悉具体的工程项目管理技术、方法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特点,具备参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实践能力支撑体系构建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除了依托上述的理论教学与课程实习外,还要配以专业实践巩固理论教学效果。

4.1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应用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理论教学,实现知识融合,培养实践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涉及的地图学、测量学、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与地籍测量、地理信息系统、航测与遥感、不动产估价、土地整理、房地产投资、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需要实验室支撑,完备的实验设备是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条件,完备的实验室可以有效的提高实践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培养宽口径、高素质、强技能的专业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因此,必须建立适应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需要的综合实验室,包括地理信息实验中心、测量实验室、土地规划与整治实验室、3D仿真实验室、制图实验室等一系列实验室,让学生通过实习实验切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掌握专业技能。

4.2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实践能力的培养单独的依靠校内实习是不够的,校企联合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校外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环节,产学研实习基地是教学与社会结合,学习与工作、生产相结合的整合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关键环节。建立产学研校外实训基地,既可以加强教学、科研及与地方服务的联系,以实习促进科研、教学与服务,将教学与服务融入科技发展中,又可以让学生提前熟悉进入社会的工作形式,积累实践经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总结实习中的不足,提早查缺补漏。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是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的教学模式,建立产学研实习基地是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的必然选择。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按照实践能力要求,共选择地籍测量、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估价、土地整治与复垦、土地信息技术开发、房地产开发、土木施工8个方向的企业共建实习基地,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选择相应的实习单位进行为其9个月的“三明治”实践教学,做到实训基地设置与就业发展需求贴近,实践教学与岗位要求贴近,为学生就业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

4.3实践教学制度的建设实践教学不但要求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将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还要求实习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实习单位安排的工作,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制度是确保实习顺利进行的前提。首先,学生参与工程实践前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签订实习合同,制定详细的实习实施方案,明确实习的目的、内容、范围、技术依据、技术路线、进度安排及实习中的注意事项等,认真学习实践手册,明确实习单位和学生在实习中的内容、责、权、利,然后按照各自在实习中承担的角色开展前期工作;其次,实践中心与实习单位提前做好沟通工作,确定本次实践的技术要求和校外指导教师,保证实践任务的接受和顺利完成,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第三,由于实习存在较多的不可预测因素,因此实践中心和实习单位要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以积极应对及处理好实习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最后,制定实践过程管理规范,要求学生按实践单位要求按时、保质保量的参加并完成相关实习工作。

4.4专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实践指导教师的实习效果的好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指导教师必须做好实习的全过程指导。我校的“三明治”专业实践施行双导师制,校内和实习单位各有一位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由专业教师担任,负责与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校内指导教师也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掌握学生的实际实习状况和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积极帮助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认真实习,积累实践经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由实习单位指派,校外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日常实习工作安排与指导,实习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工作情况给予实习评价。校内实践指导教师要选择有责任心、能够认真负责的督促学生较好的完成实习任务的教师,选择经验丰富的、能与校外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建立良好关系的教师。校外实习指导教师选择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给予一定的实习指导费用并进行相应的评价。

4.5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有效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能反映真实的实习情况,公正严格的考核机制可以提高学生好好实习的积极性。考核评价体系分为日常考核、抽查考核和效果评价三部分:实习期间的日常考核是督促学生按照基层单位的要求开展工作,保证每天的出勤,按月考核实习情况,每月实习工作结束后,以月报的形式审查1个月的实习工作内容,不按期汇报实习情况视同没有参与实习,需要重新实习;抽查考核是指导教师随机的抽查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对于抽查时缺勤的学生,要求补做实习,真正做到保质保量的完成实习实践工作,否则不予参加实习成绩评定;效果评价是在实习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和上交的实习材料,通过实习答辩的形式综合评定实习成绩。实习效果分析是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和企业的反馈,分析学生在实习中欠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及时修订教学计划,补充不足;此外,学生根据实习情况,也要进行认真的个人总结,反思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否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反思进入社会后还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就业积累经验。

4.6激励机制体系的建设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实习积极性,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首先,认真的实习实践指导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如为期3周的土地调查综合实习,指导教师需要每天不少于8学时的时间带同学去野外实地调查与测量,周末几乎都是加班工作,从调查、测量到制图,工作量相当大,但是,到实习结束,2位指导教师能分配到的工作量只有12个学时,远不能和实际付出工作量成正比,这样的机制使有的实习指导教师失去动力,开始慢慢转变实习策略,不再亲力亲为,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建立实践指导激励机制,根据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给予分配工作量,而不是教条的按周数计算。其次,学校可以根据实习实践情况设定专门的实践奖学金,激励学生认真参与实习,对于全身心投入实习且实习成果优秀的同学给予奖学金和成绩的双重奖励,使学生重视实习,通过实习真正掌握实践技能,切实提高实习效果。

5结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用人单位迫切需求大量有实践经验、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3]。为了解决高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土地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与转型,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教学促进就业,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高级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孔凡文,李海英.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模式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2(2):210-213.

[2]王h,孔凡文.基于市场需求的土地资管理专业核心应用技能培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0):164-168.

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篇5

关键词“3S”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土建类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12-0320-02

abstractBasedonthemajorcharacteristicsincivilengineering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ordertocultivate″3S″(GiS,RS,GpS)technologyappliedtalents,combiningwiththecurrentsituationandnecessityoftechnologyappliedtalentstraining,fromthepersonneltrainingmode,thinkingandreformofinnovationpracticeandsoon,thepathofthetechnologyappliedtalentstraininghadbeendiscussedinthispaper.

Keywords″3S″technology;appliedtalents;trainingmode;civilengineeringcollegesanduniversities

“3S”(RS,remotesensing,遥感;GiS,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GpS,globalposition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以其获取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便捷性、综合性等特点正越来越快的发展[1]。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核心的“3S”技术作为“数字地球”的核心技术已从各自独立发展进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阶段。“3S”集成技术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加强大的作用,其应用于国家建设也是时代需求的必然结果,代表了信息化的未来趋势[2]。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发展很快,工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难度不断提高。土木工程功能化、城市建设立体化、交通高速化及改善综合居住环境已成为现代土木工程的特征[3]。这对土建类院校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人才。

1土建类院校“3S”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必要性

从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来看,高新技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要大力加强高新技术战略性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强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高新技术新兴战略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S”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土建类院校特色鲜明,专业大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如土木工程、房地产测绘工程与管理、城乡规划、市政工程与管理、资源环境调查与评价、灾害监测、国土管理等专业和方向具有明显的工程性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高新技术的一个分支,“3S”技术在建设工程、规划及管理等领域正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利用GpS、RS、GiS技术在项目选址、地质勘测、地形地貌调查、房地产测绘、市政管网数字化、数字城市虚拟、规划设计成果编制、空间数据库建设及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正显现出“3S”技术的强大生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建类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土建类院校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因此,加强土建类院校“3S”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符合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探讨“3S”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教学模式,优化“3S”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将为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3S”技术应用型优秀人才提供必要的保障,开展“3S”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相关课题研究更是刻不容缓。

2“3S”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及要求

针对当前“3S”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和土建类院校“3S”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提出了土建类院校“3S”技术应用型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内涵及要求。

2.1“3S”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开设“3S”方面课程的专业较多,专业培养方案与专业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框架,学生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主要表现为: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不牢固,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从而导致“3S”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3S”相关人才培养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教学团队建设缺乏有效的凝聚与整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等。笔者认为,创新“3S”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优化“3S”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强化“3S”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是加强“3S”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2.2“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该文将“3S”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位一体”模式内涵界定为:首先,形成以学校、社会、企业三方(三位)共同参与培养,以学生为主体(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下的土建类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工程、建设、市政、管理企业生产、建设、研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能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懂“3S”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次,创新“3S”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形成“以骨干教师领衔、以‘3S’工程专家指导、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方案,它是“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要求。

3“3S”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措施

笔者认为,“3S”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措施主要有: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教学团队整合、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强化和创新能力培养5个方面。

3.1培养体系优化

基于“3S”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培养模式,对现行专业培养体系进行优化,构建以理论教学、实验与实践教学、科技创新3个平台为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凸显实验、实践、创新在“3S”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通过构筑新的课程体系,加强基础课程(包含公共和专业基础两类)教学与改革,以精品(重点)课程建设为试点,探索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优化首先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对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等多方位的改革,根据“3S”技术特点,进行教学分析和教学开发,确定本专业的培养途径、任务群,研究设计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计划。加大基础实验项目改革力度,开展系列基础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实践。找准切入点,重点围绕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方式等做好教学改革,并对现有教学改革项目进行扩充、提升和整合,确保在较高层面上推进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优化。

3.2教学团队整合

以师资队伍优化、学科特色彰显、教师队伍自身水平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组建“3S”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教学团队,形成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提高相关专业本科生的“3S”技术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辐射影响面向学校土建类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优秀的创新型教学团队建设利于培养动手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高质量技能型应用人才。同时,创新型教学团队建设利于优化现有教师资源、提升“3S”技术人才的整体培养环境。

3.3教学资源建设

“3S”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开发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资源。针对“3S”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特点与目标来开发新教材,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实验类、时训类的实践配套教材。新构筑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必须突出“3S”应用型技能人才教学的特色。实践中,理论教学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大多媒体课件的可视化信息量;实验和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可围绕相关专业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实验和实训项目,并且编写相应的实验和实训教材,如测绘工程专业在“3S”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宗地勘测定界图制作、资源环境调查与专题产品制作、某测绘区域三维可视化等方面为主题,精心选择3~5套“3S”综合实验和实训的方案,组织人员编写“3S”综合实践训练教材,为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相关专业学生的“3S”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

3.4实践教学保障

“3S”技术均为应用性很强的重要工具技术课程,因此理论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环节。实践教学保障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加强实践类课程设置的教学改革。增加实践类的课程数量,加大实验课的教学时数,可按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1∶1进行配套,提升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2)重视学生动手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严明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纪律,保证实践教学能卓有成效。特别是对于“3S”相关的地学实践类课程,如测绘实习、遥感实习、地图学与计算机制图实习、“3S”野外综合实习等,任课教师要认真布置任务,可采用让学生组建团队的方式完成不同类别的实习项目,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认真总结分析,并采用现场答辩等方式进行实习效果的控制;对于室内上机实验与设计课程,应精心选择实验和设计项目、精心准备实验和设计数据与资料、精心安排实验和设计内容和精心指导上机过程和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3)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如提高实验室软、硬件水平,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推动校企合作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建良好的平台和环境。

3.5创新能力培养

高校必须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既保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相对独立,又要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4]。“以骨干教师领衔、以‘3S’工程专家指导、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战略,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和市场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笔者认为,在校内骨干教师可组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小组,对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团队进行精心指导,组织学生开展科研实验,可以让学生自拟相关课题自由申报,也可以直接参与到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中去。在校外,可邀请“3S”工程专家参与到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来,鼓励学生参与实习基地产学研等项目,为学生提供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校企合作举办的各种GiS大赛活动也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笔者亲身经历过这样的竞赛指导,既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完整地认真参加过一届GiS大赛的学生,其综合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对于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的影响是深远的,并且终身受益。

4结语

该文针对土建类院校“3S”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实践进行了初步探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克服各专业交叉不足的缺点,这不仅需要院校做好相关专业规划,系统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完善保证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严格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力度,方能使得“3S”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得以有效推进。

5参考文献

[1]项德良,邓毅博.3S技术发展与其在国家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9):225,227.

[2]张秀成.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土建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6):38.

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篇6

摘要:我国一贯重视培养国土资源调查人才。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基于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办学优势,积极探索国土资源调查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在职业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所突破,构建出成熟的高职层次国土资源调查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国土资源调查;人才培养模式;内源型;项目导向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和聚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这些成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需要大量能源和矿产资源支撑。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一大矿产资源消费国。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增长率居高不下,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矿产资源消费总量必将继续大幅增加。能源和矿产资源是基本生产资料,能源和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安全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国家高度重视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来源多元化,高度重视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量。200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地质工作,寻找更多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提高能源和各种矿产资源的供给能力和保障能力。

地质矿产勘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国家一贯重视培养矿产资源地质勘探人才。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就建立了一批本科地质院校(系),以后又陆续建立了一大批中等地质学校和中等地质技工学校。20世纪下半叶,这些学校培养出了大批矿产资源地质勘探人才,他们艰苦奋斗,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找到了充足的矿产资源,在共和国史册中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进入21世纪,沿用半个世纪的地质教育层次结构及其产生的地质人才层次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地质院校主动适应人才市场形势发展,开始实行培养高职层次国土资源调查人才,一批高职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应运而生。其历史沿革是:本科地质院校国土资源调查专业“下嫁”高职层次和中等专业学校国土资源调查专业“高攀”高职层次。多年来,虽然随着高职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办学质量有所提高,但是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土资源行业对技能应用型国土资源调查人才的要求。究其原因,一是培养目标定位不合适,二是人才培养模式不合适,难以培养出既具必要理论知识,又具较强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面对地质教育形势和地质工作要求,不能采用带有本科色彩和中专色彩的培养模式,需要创新,采用先进理念、新思路和新模式培养高职层次的国土资源调查人才。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是本专业发展的需要

国土资源调查专业是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的传统专业。早在上世纪70年代建校之初,学校就开设了“地质调查及找矿”专业。历经数十年发展,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已经具备了完善的办学条件和雄厚的办学基础。我院基于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办学优势,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国土资源调查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在职业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所突破,期望构建出成熟的高职层次国土资源调查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市场状况及其对策

人才市场需求数据显示,技能应用型国土资源调查人才严重短缺,野外作业地质勘探生产一线技术人员更是如此。就我院而言,近年国土资源调查专业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单位需要,人才供给与需求比例达到1:5甚至1:10,极不平衡。就全国而言,国土资源调查人才结构不够合理,本科层次数量相对较多,高职层次数量相对较少,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不符。

我院主动适应国情,重新制定国土资源调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增强实践能力,实现教学与生产“无缝”对接,旨在培养出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和专业精深的地学新人,满足国家需要。

制定实施方案,建立运行机制,构建培养模式

我院国土资源调查专业以学院地质工程公司为依托,联合地质勘探单位,根据行业和社会需求,按照“项目导向、产学结合”思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职能部门、教学单位和生产单位共同实施,构建“内源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

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地质调查与找矿方向)主要面向地质勘探行业、矿山企业和矿产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培养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一线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专业设置地质勘探行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地质调查、资源勘查和矿产开发工作,是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乡建设、开展国土整治的重要基础,是防治地质灾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2006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强调:切实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的重大突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保障和基础支撑。因此,加快资源开发建设的时机已经到来,地质勘探行业面临着新一轮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我院根据国土资源行业发展状况、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等,结合学院现有专业(地质找矿),将新专业设置为“国土资源调查”。

课程体系建立由地质勘探行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从职业分析入手,将职业岗位能力分解为通用能力、职业基本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按照职业能力设计相应课程,如图1所示,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构建课程体系。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习惯。逐步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措施,强化教学质量动态评价和信息反馈体系,并吸纳地质勘探单位富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修改、课程开发、课程教学与实训实习、教学评价等的全过程,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形成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全新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按照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突出实践、显现新成果的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在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的基础上,以职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为主线,根据行业标准和技能鉴定要求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剔除与职业能力关系不大、陈旧、重复、过深的理论知识,加强实践环节;并将课程教学大纲与职业资格证书或等级证书考试大纲紧密融合在一起。

教学方法教学中大力提倡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形成。充分利用多媒体、实验室、图书馆、网络等教学手段,实现开放式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围绕职业功能与综合职业能力,将教学与职业岗位衔接起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岗位实践技能和模拟岗位操作经验,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强化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转贴于。(1)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校内实训中心,借助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教学装备,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术服务于一体。通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2)以职业功能为模块,开展项目法教学。以学院地质工程公司为主体,联合地质勘探单位,采用“项目导向三段递进式”教学模式①,通过能体现和涵盖职业功能模块中工作内容的项目教学,将实际的技能训练与技能鉴定环境带入教学环境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环境里,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项目教学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途径利用校企合作,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校企合作、项目导向的方式主要有:(1)内源型。以学院地质工程公司为依托,师生共同参与地质项目;(2)合作型。与地质勘探单位合作,建立紧密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教学与生产过程相结合。

(三)保障体系

“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思路,通过培养与引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结构指年龄、学历、学缘、职称、“双师型”比例、专兼职教师比例等)、教学能力和生产、科研能力强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实验(训)基地建设以增强人才培养能力为目标,按照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创新性的标准,做大、做强本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基地软硬件条件,通过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建设,构建一个集“教学实训、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科研生产”于一体的高质量多功能基地,满足专业技能训练和社会培训需要。

教学管理校企共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1)与地质勘探单位共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积极探索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途径与方式,成立由行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一是建立教师教学标准;二是建立与专业生产技术紧密结合,与职业技能认证高度融合的专业课程理论标准。以国土资源专业职业岗位高级技能鉴定考核要求为基准,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目标,逐项分解到每门课程中,建立起专业课程的理论标准,并根据地质调查新方法和矿产勘查新技术的发展及时增加或更新体系内容。(2)与地质勘探单位和矿山企业共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专业已有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基础,纳入地质勘探行业和矿山企业生产管理制度,针对学生实习的目标、内容、要求等,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系统的作业文件,形成教学全过程运行监控体系。研究管理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完善校企合作有关教学管理文件;加强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教学质量监控,强化顶岗实习过程管理,详细记录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工作等情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3)校企共同实施“三证”制度。把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组织的国土资源调查类职业技能考试,并取得相应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建立顶岗实习考核标准,通过考核,由企业向学生签发“实践证书”,毕业学生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可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实践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教学评价采用“3+1”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与企业共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3+1”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是指系部考核、督导考评、学生评教和企业评价。着重考虑地质勘探单位的要求与就业需求,改进教学质量评价形式;校企共同考核,健全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使其具有操作性、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通过探索,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专业设置更能满足国土资源行业需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相适应;人才培养质量能满足职业岗位要求;师资队伍和实训条件更加优化;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更加先进。近年来,我院国土资源调查专业成为了江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江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了一门部级精品课程、两门省级精品课程,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教育部资源勘查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团体一等奖。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了更好地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我们将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质工作对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注释:

①我院“项目导向三段递进式”教学模式的三个递进教学阶段分别为:(1)专业基本能力训练阶段。在校内完成,通过实验教学、课间野外实践教学、校内课程综合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2)专业核心能力训练阶段。以学院地质工程公司为依托,以自主地质勘探项目(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矿区详查、压覆矿产、矿山动态储量测量)主导的综合性生产实训等工作任务为载体,并结合校内实训基地(中心)进行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仿真实训,达到岗前技能强化训练的目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3)专业能力强化阶段。在与地质勘探单位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训,学生直接参与地质勘探项目,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培养工作能力,实现毕业后“零距离”上岗。

参考文献

[1]马树超,郭扬.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及对策思考[J].职教论坛,2008,(1):10-14.

[2]孙中义,陶潜毅,等.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方向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6,(3):3-28.

[3]方华.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9):58-59.

[4]郭扬,王琴.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综述[J].职教论坛,2008,(1):10-14.

[5]魏东新.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6]李红莉.浅议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建设教育,2006,(9):15-17.

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篇7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过程管理;指标体系;研究生;培养质量

作者简介:曹银贵(1982-),男,湖南常德人,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讲师;赵中秋(1975-),女,河南周口人,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研究生教改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部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编号:tS1121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046-02

研究生教育是中国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1]近年来研究生教育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主要是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及研究生学制随意调整所引起。在中国人地矛盾尖锐的背景下,培养高质量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对于提高土地管理水平、缓和人地矛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2]鉴于此,从过程管理的角度开展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管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一,有利于明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便于及时调整研究生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第二,有利于挖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可以从过程控制的角度,充分发挥积极因素,避开消极因素;第三,有利于建立适合学校特征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使得监控体系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更为明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并授管理学硕士学位。并且该专业在2010年获得了部级特色专业的建设资格。该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层次国土资源管理专门人才。[3]2004年招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0人,2012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招生人数为42人,报考中国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数在逐渐增加。[4]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关系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此次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从过程管理的角度构建该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指标体系,为开展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和培养方案修订奠定基础。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为了开展此项研究工作,课题组制定了专门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涉及以下5个方面:入学动机、参加学术交流及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自我研究能力的认定、发表学术论文的看法。并于2012年4月开展了具体的问卷调查工作。问卷调查发放覆盖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共下发77份问卷,其中一年级23份、二年级25份、三年级29份。共收回有效问卷77份,回收率和有效率皆为100%。

2.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匹兹堡大学运筹学教授t.L.Saaty提出的,主要是提高管理决策的效率。层次分析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现定性判断向定量分析的转化,达到科学决策的目的。层次分析法中各指标对上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要是通过该层次指标重要性的排序来实现。具体来说,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某层次指标重要性进行排序时,首先让专家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然后进行赋值,最终形成判断矩阵。[5,6]随后根据一致性检验的结果判定判断矩阵的科学性。[7]

二、调查情况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和往年就业数据的分析统计,主要从生源状况、课程设置、科研活动、科研能力、就业情况五个方面重点分析研究生的培养情况。

1.生源质量提升,生源优势增强

国家985或211高校的毕业生录取为该专业研究生的比例在逐渐增加。从招生来看,基本上以211院校毕业的学生居多,2004~2011年间其比例基本上都在70%以上。另外,录取研究生的本科专业除了土地资源管理外,还包括一些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相近的专业,如农业资源与环境、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科学、测绘工程等。这些专业与中国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向或专业主干课基本一致。另外,从2009~2012年该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生的成绩达到985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复试线的人数来看(如图1),与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差距较大,但是差距在逐渐缩小,与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差距不大。

2.课程设置满意度高,仍需要进一步优化

从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来看,大多数研究生对课程设置以及学分设置比较满意。在选修课数量方面,53.25%的研究生认为刚好,32.47%的研究生认为可供选择的范围和余地较小。在英语课时方面,51.95%的研究生认为课时刚好。在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方面,68.83%的研究生希望有所加强,以达到真正能熟练运用英语的程度。在选修课内容方面,55.84%的研究生希望增开土地资源管理等相关学科前沿方面的课程。在专业课程方面,研究生希望能更多地通过名师讲堂的方式了解土地政策法规、房地产经济等方面的相关知识。[8]

3.研究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高,科研兴趣有待进一步提升

科研兴趣主要是通过科研活动来体现。通过调查,53.25%的研究生对所参与的课题基本上是比较感兴趣的,兴趣一般的比例达到29.87%,非常感兴趣的比例达到16.88%。[2]可见,要加强研究生参与课题与研究方向的匹配程度分析,更大程度地提升研究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从各年级来看,50%的研究生对所参与的课题都比较感兴趣。另外,各年级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如三年级研究生中,40%表现出兴趣一般,一年级和二年级的研究生对所参与的课题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尤其是一年级,其比例达到23.33%。

4.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较强

在研究能力认定方面,认定为满意的学生占6.49%,认定为不满意的占36.36%,认定为一般的占49.35%。在完成课题的困难程度方面,64.94%的研究生认为完成课题的困难程度一般,但是需要依靠老师的指导和文献资料帮助。对于研究性、创新性比较强的课题,32.47%的研究生认为课题完成的过程比较困难。学术论文撰写方面,研究生存在的困难主要有:难写文献综述、难定研究主题、缺乏基础数据、不会使用模型方法等。

5.研究生就业能力增强,就业率稳中有升

总的来看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毕业生人数相对稳定,从人数上来看优势专业的地位依然存在。第二,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高,基本上达到95%。传统就业率接近90%,并且稳中有升。第三,毕业生在北京就业的人数有所下降,就业地区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逐步转向生源地和沿海发达地区。第四,毕业生在北京就业,比较容易获得北京户口。第五,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集中在公有制单位,同时在民营企业就业的趋势也在加大。第六,毕业生就业行业以技术服务行业占主导,并且呈现出行业多元化的趋势。

三、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层次分析法,结合问卷调查情况反映的重点信息及往届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从过程管理的角度出发,以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一级指标,即目标层。从生源状况、课程设置、科研活动、科研能力、就业情况五个方面来构建二级指标,即准则层。在二级指标的基础上确定三级指标,即指标层。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管体系

目标层准则层权重指标层权重

研究生培养质量生源状况0.0909重点高校学生比例0.2273

本专业学生比例0.4868

相近专业学生比例0.2273

高分学生比例0.1062

课程设置0.0397高学分学生比例0.0537

必修课门数0.1230

选修课门数0.0537

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率0.2594

专业课程授课满意率0.5101

科研活动0.0909生均每年与导师交流的次数0.3786

生均每年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次数0.1029

生均每年参加野外调研的次数0.1768

生均每年独立作学术报告的次数0.3418

科研能力0.4391生均参与科研项目的个数0.0601

生均负责的科研项目个数0.1525

生均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的篇数0.2804

生均校级优秀学位论文的篇数0.5069

就业情况0.2156一次性就业率0.0449

大城市就业学生比例0.1029

公有制单位就业学生比例0.1989

本行业就业学生比例0.1029

创业学生比例0.5503

结合专家评判构建两两判断矩阵,用方根法计算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过一致性检验,达到检验的要求。其准则层各指标的权重计算过程如表2所示。通过权重计算,也能进一步看出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即科研能力>就业情况>生源状况、科研活动>课程设置。采用类似方法对指标层各指标的权重进行测算,各指标的权重如表2所示。

表2准则层各指标权重计算表

项目生源状况课程设置科研活动科研能力就业情况按行相乘开5次方权重

生源状况1311/51/30.20000.72480.0909

课程设置1/311/31/71/50.00320.31650.0397

科研活动1311/51/30.20000.72480.0909

科研能力57513525.00003.49970.4391

就业情况3531/3115.00001.71880.2156

四、小结

通过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该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生源质量提升,生源优势增强;课程设置满意度高,仍需要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高,科研兴趣有待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较强;研究生就业能力增强,就业率稳中有升。同时,立足实际调研成果和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从过程管理的角度构建了该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指标体系。培养质量指标体系由生源状况、课程设置、科研活动、科研能力和就业情况五个方面构成,每个方面都包含相关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为后续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及培养方案的修订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渠丽萍,李江风,张丽琴,等.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10,(1):74-77.

[2]曹银贵,余菡,付梅臣,等.基于问卷调查的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3,(1):119-122.

[3]赵华甫,袁春,吴克宁,等.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J].中国地质教育,2009,(2):62-65.

[4]曹银贵,余菡,付梅臣,等.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分析[J].中国地质教育,2012,(4):162-165.

[5]魏翠萍.层次分析法中和积法的最优化理论基础及性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9):113-115.

[6]张兴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模糊综合评价[J].嘉兴学院学报,2013,25(4):1-6.

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篇8

关键词:信息化;土地管理;方案;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管理需要不断的完善,信息化土地管理是适应发展需要的,信息化土地管理需要技术的支持,在现代化先进科技的指引下,信息化的土地管理得以实现,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有效促进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我国信息化土地管理仍不容乐观,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文中将对此进行阐述,并提出具体的方案和解决措施。

一、信息化土地管理的现状

面对着严峻的土地管理形势,我国积极开展信息化土地管理的工作,信息化土地思路被确定,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我国信息化土地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计算机人才促进了信息化土地管理水平的提高,并通过研发专业的软件与相应的土地信息系统,使信息化土地管理有了技术保障。但目前,我国信息化土地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不足,其发展空间巨大,需要不断的努力。

部分土地管理部门不够重视其信息化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对信息化的复杂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对信息化的工作没有统一的安排,同时,信息化管理的人员不足,且人员的工作能力有限,不了解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并且他们对土地管理工作也不熟悉,从而致使工作中不能够对土地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利用与管理,最终致使信息化的土地管理工作进展缓慢。由于存在着对信息化土地管理的投入不足、信息化设备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对先进科技的掌握与了解不及时等问题,使得信息化的土地管理工作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计算机利用的不全面,软件系统得不到维护,信息化土地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

二、信息化土地管理的重要性

信息化土地管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形成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化土地管理成为了必然,它改变了传统的土地管理形式,将土地管理工作变得简单,容易整理与归纳,不仅缩短了工作时间,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化土地管理利用科学技术,便于土地资源的查询,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并且建立了完整的土地管理体系,使土地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开发与利用[2]。

三、信息化土地管理的方案及实现策略

信息化土地管理工作是复杂的,涉及的部门多、工作任务重,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信息化土地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土地管理部门要通过信息化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信息化土地管理则使这一愿景成为可能。

1、信息化土地管理的方案

信息化土地管理要有系统的规划,要确定管理的目标、管理的原则、管理的方式等。这样各部门才能在统一的规划下,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达到管理的效果,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进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共享,通过系统的规划,最终实现信息化土地管理的目的。信息化土地管理要对网络进行安全管理,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安全必须得到重视,它关系着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关注网络安全将在信息化土地管理工作中被重视。

2、信息化土地管理的策略

①注重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土地建设要得到各部门的重要,通过大力宣传,加深对信息化的理解,了解信息化的重要性,提高各部门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在统一的领导下,坚持信息化的方针与工作原则,才能通过意识去引导行动,将信息化土地管理工作做好。

②注重人才的吸引与培养

信息化土地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人才,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人才决定着信息化土地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着我国土地信息化工作的成败。信息化土地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要求工作人员要掌握扎实的计算机技术与土地管理知识,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聘用制度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同时,还要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的技术知识,以保证信息的先进性。信息化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国家要专门培养一批人员,了解土地管理工作,熟悉土地管理系统,保证土地管理系统的不断升级。信息化土地管理需要不断壮大队伍,人才的吸收与培养工作,将确保土地信息化工作的有效开展。

③加大投入力度

信息化土地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投入,国家财政要加大对其扶持的力度,这是保证信息化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国家要对其资金的落实工作进行监管,确保土地信息化的资金有效利用。同时,要通过多种方式,结合社会力量,来获取更多可利用的资金,保证信息化土地工作的稳步前进。信息化土地管理工作的信息系统要加大投入力度,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性与先进性,才能将土地管理工作做好。

④促进信息化土地管理的统一

我国土地信息化管理工作存在着巨大差异,所以需要统一进行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化土地管理工作。统一的管理要具有统一的规范与标准,土地管理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在统一软件的应用下,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实际工作中,要有既定的计划,有序的开展信息化土地管理工作,因其工程量大、时间长,土地管理工作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开展工作。同时,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实现地区化的信息化土地管理[3]。

总结:

在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网络化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信息化土地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信息化土地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不断的改进,文中具体介绍了信息化土地管理的方案及实现措施,相信通过注重信息化建设,注重人才的吸收与培养,加大投入等多种手段的共同努力,我国信息化土地管理工作必会取得卓越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苗剑萍.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J].信息产业,2011,12(06):146.

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篇9

案例教学法一直以来都被誉为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经典教学方法,成为提升学习者的工商管理实践能力最便捷、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哈佛大学的mBa案例教学模式不仅推动了中国的mBa教育与教学,还进一步延伸应用至工商管理本科专业、高职高专专业,甚至拓展到中等专业教育层次,成为我国各院校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通行的、经典的“标准化”教学法。 

在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创新和完善适用于不同专业类型和专业层次的案例教学法,已成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法实现案例教学的分类化和分层化,创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和因地施教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提高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传统案例教学的局限与缺陷 

在传统的mBa案例教学中,不乏精彩纷呈、经典优秀的案例。“高、大、精、深、宽”的系列化案例不仅为mBa学员、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以及企业职业经理人提供了系统化、专业化和优质化的实践教学资源,还为案例教学参与者预设了极富挑战性的互动空间和创新创业平台。其案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并不在管理案例活动或结论本身,而是通过案例分析,探究社会经济、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探索成功企业家的精神、文化与特质,这种开放性的案例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挑战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对社会阅历丰富、知识面宽广、管理经验老道的企业家们来说,有着很强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体现了案例教学中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思想和理念。 

而在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甚至中职中专教育中照搬照套mBa案例教学法,并把这种案例教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通行模式和方法,这显然有失偏颇。对缺乏社会历练、企业实践和管理经验匮乏的在校学生而言,那些定位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的mBa案例让校园里的普通学生无所适从和难以适应。学习借鉴mBa案例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我国企业不同的地域特征和企业文化,把工商管理类专业案例教学定位于培养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立足于企业基层管理岗位,探索“接地气”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与方法,是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进和完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诸多文件中,多次提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并把“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等列入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范畴。无疑,案例教学法是实现学思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的有效载体。但这种案例教学方法不能照搬照套国外的案例教学模式,而是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实施更接地气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方法。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mBa案例教学法。本土化案例教学开发经历了从仿制化向本土化发展的过程。2001年,为推进本土化案例研究,中国管理科学院科技进步研究所组织全国50所高校200多名专家,编制了100个反映我国新兴企业的教学案例,出版了中国首部案例本土化教材《中国企业管理科学案例库教程》,并入选当年高校工商管理教学通用教材。 

基于对本土化案例的理论概念、定义边界等方面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加之参与本土化案例教学项目的高校多属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因此,我国的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更多地定位于培养学术研究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人才培养层次也定位于中高端工商管理岗位。与其说是“本土化”,不如称其为mBa案例教学的“国产化”,即把美国mBa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引入国内,继续瞄准高端目标,培养我国中高端工商管理人才和职业经理人才。这种所谓的本土化管理案例教学模式同样难以满足大多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难以彰显本土化案例教学的优势和特色。 

(三)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真正的本土化案例教学应立足于地方性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案例,把人才培养定位于中小微企业的基层管理岗位,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创新创业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案例教学中的企业更应该是那些与案例教学参与者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朝夕相处的地方性企业。由于学习研讨的案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关联性和亲和性,因此本土化案例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体验性。特别是案例企业与案例教学的参与者存在多方面的关联,可以不断激发案例教学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和研讨热情,实现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对身边的事有启发、对熟悉的事感兴趣、对关注的事想讨论、对本土的企业想帮忙”的情景式、亲和性案例教学模式。 

此外,本土化案例教学还可以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的资源优势,实现“边学习、边实践、边体验”的渗透式、参与性案例教学模式,并对案例企业进行连续的、不间断的学习、观察、体验和研讨。 

2.本土化案例教学实践。多年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承担了广西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培训、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等教学任务。为提高经营管理培训质量,加强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别于2002年、2008年、2013年主编出版了三部广西本土企业经营管理案例教材,收集了包括南南铝业、柳州两面针、玉柴股份、利客隆超市、明阳生化、柳工股份等150多家广西本土企业案例,提出了“广西人学广西案例、了解广西行情和企情”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法”。

  

    在本土化案例教学中,学员们一边宣讲自己企业的经营管理案例,一边学习、比较自己企业与同学企业的案例。在案例教学组织方面,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还深入案例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边看边学、边学边做。学员们不仅在培训期间学习研讨案例,还关注案例教学的事前背景调研、事中情景再现、事后案例追踪等环节。尤其是在培训结束后,学员们仍然关注案例教学的后续情况。通过对案例持续的、不间断的跟踪观察分析,达到了反馈案例教学成果、验证本土化案例教学效果的目的。这不仅提高了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还极大地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拓展了案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实施,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实现了案例教学与企业管理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为提升广西本土化企业管理案例质量和水平夯实了坚实的软硬件基础。通过案例教学活动还直接帮助企业改进和完善了自身管理,提高了案例教学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本土化案例教学无论在岗位培训还是学历教育环节,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本土化案例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库建设滞后,企业参与度不高,教学案例质量有待提升 

在案例库建设方面,由于企业参与度低,无论是案例的数量还是质量,均难以满足深层次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实施本土化案例教学法中,虽然搜集、整理、完善、编辑和出版的案例达到150多个,但对于数量众多的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中小微企业而言,案例库中的案例资源数量相对较少、行业分布不均匀、缺乏系统性和代表性。在案例质量方面,由于案例编写教师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实践,编写的案例不同程度存在“虚、大、假、空”的情况。 

(二)案例教学专业师资匮乏,案例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案例教学与普通的课堂理论教学有很大区别。前者强调实践性、互动性和启发性,而后者强调理论性、单向性和知识性。传统教学以讲为主,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模式。而案例教学以学为主,往往采取“启发性”教育教学模式。由于教师缺乏企业实践阅历与经验,在实施案例教学中,简单机械地从“阅读案例”到“分析案例”,而不是系统生动地从“感受案例”到“剖析案例”。案例教学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课堂理论教学”,失去了其“实践性”的属性,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三)案例教学组织涣散,学生缺乏热情,教学互动性差 

学生就本土企业经营管理案例进行思考讨论、观摩评析、互动参与是本土化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和灵魂。但学生仅凭教师对案例单调平淡的书面陈述,很难激发对企业案例的兴趣和关注。此外,学生对案例缺乏直观感性认知,也难以在短期内融入案例的情景当中。因此,简单粗暴式的案例教学难以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案例教学缺乏热情,对案例涉及的人和事,涉及的理论知识、方法技能和组织内容等缺乏事前的预判和考量。因此,在进行案例互动讨论时,要么是无话可说,要么是说不中要点,言之无物,教学互动性达不到教学目标和要求。

 

(四)教学手段方法简单,案例教学载体单调,教学活动缺乏生动性 

如何将企业生动鲜活的经营管理案例展现出来,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多媒体展示和互联网传播变得越来越普遍和深入人心,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和手段不再是简单的声音和文字形式,而更多是通过互联网途径,借助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立体化传播手段获得更加生动化、立体化和形象化的体验和感受。而在现阶段的案例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采取通过“看文字、读案例”的单一模式,很难赢得学生的共鸣。鲜活生动的案例变成机械枯燥的说教,案例教学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课堂理论教学,失去了实践教学原有的教学魅力和实践优势。 

三、创新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的途径与措施 

(一)创新基于校企协同育人背景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库项目建设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实现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途径和手段。而校企合作共建本土化企业案例库,共同推进本土化案例教学创新与改革,是企业总结创新管理模式和经验,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合作模式。案例库建立与案例教学实施,不仅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人才培养和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因此,可以把这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案例库项目建设作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在本土化案例库项目建设的同时,校企合作双方可以就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难点问题、重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通过创新基于校企协同育人背景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库项目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不断提升高校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丰富深化案例教学的广度、深度和精度,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本土化案例校企合作项目的良性循环和梯度发展。 

(二)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能力和水平,打造高水平案例教学团队 

要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师是关键。要做好案例教学工作,首先是要深入企业,全面系统地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不断挖掘企业的经营管理特色和亮点、管理活动的难点和重点。其次,根据企业特色和亮点,确定企业案例编写的主题和线索,搜集整理本土化案例教材相关的各类数据和素材,并让承担案例教学的教师参与本土化案例的调研编写工作。第三,根据企业实践和本土化案例库建设,让任课教师讲授自己亲自调研、亲自编写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增强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第四,为增强案例教学的生动性和针对性,还可以通过企业观摩学习、案例企业的企业家现身说法等方式,延伸案例教学的内涵和外延。第五,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打造高水平案例教学团队。 

(三)丰富本土化案例展示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广度、深度是衡量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要提高学生对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关注度,教学案例展示的手段载体、方式方法非常关键。传统的文字阅览、案例导读等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共鸣。要采取多媒体技术,通过网络化传播途径、立体化教学方式和情景化案例手段,全面生动还原案例中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生动场景。包括通过案例背景材料、案例音视频、相关新闻报道、图像动画、企业现场观摩、企业家对话、岗位实习实训等方式,活灵活现地展示案例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对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本土化案例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此外,案例教学除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借助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创新案例教学的组织方式及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场所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可以通过QQ群、微信关注、好友圈等现代社交媒体平台拓展延伸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并邀请本土化案例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作为案例教学的参与者,共同参与案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总之,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构建仿真性、情景化案例场景,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把本土化案例教学由单纯的事中案例讲授环节,拓展延伸到案例活动的事前调研环节和事后分析追踪环节,实现全程化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益和效率。 

(四)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手段。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对事件的简单回顾和叙述,而是要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对案例的调研,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学会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学生可以在提供的案例素材中找问题,可以借助互联网找问题,还可以到企业实地调研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参与教学,是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特色和关键。其次,要学会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手段和方法,对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精准的确认与衡量。最后是要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案例角色扮演、场景模拟、小组讨论、工作座谈以及方案策划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组织、宣传、沟通、协调、社交、表达、写作及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创新完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机制和模式。 

(五)加强本土案例教学的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案例教学的内涵和特色 

本土化案例教学离不开本土化企业,由于各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不同,不同地域的商业文化特征、企业文化背景以及企业家精神等也各不相同。企业案例教学表面上说的是事,但实质上反映的是企业的文化和企业家的精神。因此,本土化案例教学离不开不同商业文化背景下各地域企业家的文化与传承。在中国的商业文明中,涌现了包括赋予浓厚地域特色的“晋商”“徽商”“浙商”“豫商”“粤商”等不同特色的商业文化与商业模式。 

因此,要积极推进广西本土化企业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不断探索挖掘、总结分析和凝练打磨广西企业经营管理特色和广西企业家精神,不断总结提炼完善本土化企业文化,弘扬传承“桂商”文化精神。通过基于“桂商”文化为引领的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与实践,在“广西人学广西案例、了解广西行情和企情”的基础上,增加“弘扬传承桂商文化”的新内涵,拓展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外延,凝练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特色,不断提升本土化企业案例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夏旭晖,廖晓明,陈建付.工商管理案例本土化开发的困局和出路[J].企业导报,2010(12) 

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篇10

在华跨国企业实施人力资源战略本地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在华的跨国企业,其全球化战略的核心就是人力资源的本地化,因此,深入剖析跨国企业采取人力资源本地化战略的原因、必要性和意义,是很有必要的。

1.实施人力资源本地化战略,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众所周知,企业的成本控制是所有企业追求的目标,也是增加企业利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所以,在华跨国企业在制定针对中国市场状况的人力资源战略的时候,一定会考虑到企业用人成本的因素。根据企业研究的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目标就是大幅削减开支,保证人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发挥。当今,很多的跨国企业纷纷选择落户中国,恐怕不仅仅是暌违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更重要是考虑到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低廉,可以帮助企业大幅降低成本开支。例如,美国的苹果公司就是在华的大型跨国企业,他们不仅我国内地开展一系列的市场营销活动,而且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实施了切实有效的本地化战略。我们熟悉的苹果iphone手机,其加工、组装和零部件制造的部分,大部分都是由我国的制造类企业完成,比如富士康公司。富士康公司每组装一部iphone手机,只能拿到8美元的酬劳,相比其他国家技术研发、软件开发得到的酬金,这是很低的报酬。其实,这就是苹果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的一个策略,其实施的前提就是考虑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低廉。

2.实施人力资源本地化战略,可以有效减少文化差异和冲突。很多的跨国企业,其总部往往设在北美、欧洲,但是子公司却遍布全球,其中中国、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尤其受到跨国企业的钟爱。跨国企业之所以实施人力资源本地化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规避因为国家、民族文化的差异而带来的损失。曾经有权威研究表明,大部分跨国企业开展国际化失败的案例中,因为文化差异和冲突导致失败的比例达到了40%左右。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华的跨国企业要坚决的实施本地化的人力资源战略了。可以试想,跨国企业在总部的管理机构和研发机构,都是基于企业所在地的文化、环境所设置的,如果将其强行复制到子公司所在地,往往很难成功。所以,现在在华跨国企业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华的跨国企业子公司上至管理人员、研发人员,下至普通的员工,基本都是清一色的中国人。这其实正是跨国企业本地化的核心诉求,就是要用本地人来管理企业,实现企业文化的无缝链接,保证企业在华的稳定和健康运行。

3.本地化的人力资源战略,可以提高企业形象,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跨国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的本地化战略,其好处和意义都是不胜枚举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战略可以大幅提升企业在东道国的形象,建立良好的市场美誉度,提升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这样理解,当很多国际知名的大企业争相进军中国市场的时候,我国的企业应该感受到压力,而我国的普通老百姓和消费者则是无关痛痒的态度。但是,在华的跨国企业几乎完全使用本土的管理者、科研人员和员工,这就潜移默化的拉近了企业和本土消费者的距离,企业的亲近感自然的建立起来了。所以,在华跨国企业之所以将本地化人力资源战略进行到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在东道国的良好企业形象,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机遇。另外,跨国企业在中国实施的本地化人力资源战略,不但可以帮助他们成功的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且还可以帮他们引进和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前文已经讲到,跨国企业在华的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基层员工,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本国人,这既让企业降低了人力成本,也在为企业积蓄人力资源。跨国企业在使用本地人员的同时,也就是为企业培育人才的过程,二者是完美兼容的。因此,本地化战略不仅利于跨国企业的整体发展,也有利于企业企业储备一大批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同时,这对我国参与到国际经济进程中也是大有好处的。

在华跨国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战略的实施细则和建议

跨国企业为了实现在华的利益最大化,会运用多种多样的本地化战略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质量,确保企业在华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具体来说,在华的跨国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战略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直接引进和聘用本土员工,保证员工的高福利和丰厚待遇。跨国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战略最基本的一个方案就是直接引进本土员工,达成企业的一系列发展任务。所谓的使用本土员工,其实是跨国企业在华最直接的本地化措施,这样既可以吸引更多的我国人才进入跨国企业,而且可以建立企业在本地的人力基础和市场根基,为日后的企业扩张、发展提供了前提。在直接聘用和引进本土员工的过程中,跨国企业会通过一系列制度、规范的建立,来扫除本土员工的工作障碍,为企业人力资源的融合提供保障。另外,跨国企业会给本土员工提供优质的福利和报酬,保证员工薪水的高位,以便吸引更多的中国人才进入跨国公司工作。其次,跨国公司会为员工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可以看到自己的美好未来,也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员工努力工作、扎实服务公司的动力。可以说,在华的跨国企业通过大量使用本土人才、员工,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号召力,也为企业人才资源的挖掘、储备提供了帮助。例如,宝洁、联合利华等大型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趋之如骛的“香饽饽”,这其实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些企业本地化战略的成功。

2.设立研发机构、管理学院、培训中心,吸引优秀的本土人才。前文已经讲到,跨国公司在华大力实施本地化人力资源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本地化战略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融入东道国的文化氛围,提升企业的市场形象,而且可以帮助企业招贤纳士,培养一大批企业需要的经营、管理和研发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后续力量。因此,广大的跨国企业都十分重视在华本土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培训问题,尤其是很多的大型跨国企业,在华设立了诸如研究院、培训中心、科研机构和管理学院等。更有甚者,一些国际企业巨头和我国知名的大学、科研院校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专门用于企业人才的培训、教育和输出。例如,世界著名的跨国科技企业—谷歌公司,就在华建立了谷歌研究院,专门用于科研、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从短期来看,是培养一批实用性较强的技术人才,从长远的规划看,就是为谷歌公司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高级管理人才,这些人才也必然成为谷歌公司的巨大财富。再如,iBm公司和我国的2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专门帮助iBm培训高水平的科研及技术人才……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其实无非是要说明:跨国企业在华的本地化策略,科研培训、技术投资和技能培训等,都是他们人力资源本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整体战略的重点。提升对本土人才的重视,是在华跨国企业一直以来的诉求,也是企业能够保持在华市场竞争力,维系企业影响力存在的重要手段。从未来的发展角度考虑,跨国企业的这些战略,不仅意义深远,而且应该引发我国企业界的思考。

3.通过企业并购和猎头积极网罗人才,建立人才储备。跨国企业一般都是大型企业,不仅财力雄厚,而且有一系列的人才储备计划,尤其对于本土人才资源的争夺,跨国企业的动作更大。如,世界著名的思科公司,他们就是企业并购领域的高手,也是频繁采取并购战略的跨国企业。根据思科管理者的说法,并购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人才。所以,思科公司的并购举措,其战略思路是为了整合被并购公司的人力资源,寻找可为思科使用的高素质人才。不光是思科公司,包括摩托罗拉公司、诺基亚公司、宝洁公司等,他们都很善于通过并购其他企业来重新挖掘优质人才,最终将这些人才变成本企业的发展资源。另外,跨国企业还会采用猎头公司进行人才的寻找、分析、挖掘和聘用,不仅实现对人才的全方位解析,而且可以有效的实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提升本土人才使用的效率和质量。跨国企业使用的并购、猎头等方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建立本土人才储备库,完善本土人力资源战略体系,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本土化人才队伍,提升本土子公司的发展活力。例如,很多大型跨国企业经常会使用被并购企业的人才,并委以重任,这体现了跨国企业的大家风度,也激励了人才的努力工作,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4.发掘、培养和争夺本土人才幼苗,打造企业的“希望战队”。可以这样说,人才幼苗是未来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很多大型跨国企业争相抢夺的对象。很多的跨国企业,不仅重视对现有在华员工的培训、再教育工作,而且也十分重视发掘更多的人才苗子,并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其进行教育、培养,使其可以在将来成为本企业的人才。例如,美国著名的微软公司,他们就十分重视对人才幼苗的发掘和培养,一旦发现有培养价值的青少年,公司就会投入重金。这种对青少年人才资源的抢夺,其实反映了跨国企业求才若渴的心态,也始终贯穿在跨国企业的本地化人才战略中。如,许多的在华跨国企业经常会在小学、高校中举行智力竞赛、科研比赛等,其目的就是为了在此过程中发现人才苗子,进而抢夺人才。还有,很多跨国企业会设立企业名义的奖学金,用以扶持、帮助那些有特殊天分的青少年学生,其根本诉求也是为了捆绑青少年人才,最终为其所用。类似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其实都是跨国企业在华挖掘和寻找优秀人才幼苗的措施。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跨国企业打下了优沃的人力资源基础,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这也是跨国企业前瞻性的体现。在现今和未来很长时间,争夺青少年本土人才,建立后续的未来“希望战队”,会成为很多跨国企业的一致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