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的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0:48:35

韦应物的诗篇1

【关键词】韦应物;诗歌;风格

百花争艳的盛唐诗坛上,最诱人的莫过于李白之豪放飘逸,杜甫之沉郁顿挫。而伟大的艺术探求者往往披荆斩棘,独辟蹊径去创造独特的风格。韦应物诗歌“冲淡平和”的艺术风格就是其在学古通变中达到的新高度。所谓冲淡,就是平和、淡泊。冲淡强调的是一种人生态度,表达的是一种人生观。只有经过沉静的思考,在内心达到真正冲淡的境界,才能写出冲淡的作品。

冲淡含有闲逸、淡泊、深远等特点。平和更加侧重于心态的平静、心平气和,即使是激愤的情感也是用淡泊的形式表现出来。冲淡平和,既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是指心灵的宁静、情感的柔和。作为一种人生态度,是对人生经历中发生的挫折与不幸的坦然面对和接受,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旷达处世态度。作为一种艺术精神,则表现为对和谐的情境、冲淡的气韵和悠闲简洁的艺术风格的追求。

诗人一生多次闲居精舍,或者佛寺,早已习惯那种较少人间烟火气的生活方式,因此,在描写山水或寺庙生活时常显得闲适而恬淡,空旷而平和。韦应物诗歌的这种特点随处可见。诗人在饱览自然美的时候,将自己的经历、处境移情于自然物,将个体精神与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此时,诗人迫求的是忘我,无我的境界。这种境界实际上就是一种冲淡。

韦诗的冲淡不仅表现为对一种空灵境界的追求,还表现为心灵的宁静,情感的柔和,这才是冲淡的根源。诗人的思虑屡经生活激流的冲刷,已经磨尽了一切棱角和激情,不追求荣华,诗人往往以与世无争的眼光去静观人生。不管外界发生多大波折,总保持着内心的平静。

所以,韦诗风格的冲淡平和主要表现为对和谐的情境、淡然气韵的艺术境界的追求,以及对心灵的平静、情感的柔和这样一种精神状态的追求。

韦应物诗歌风格的形成,是他曲折生活经历、思想各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体。在韦应物身上,中唐诗人特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都有充分的反映。这种反映的独特性表现在他对出处进退的矛盾心态上。但这种矛盾心态最终达到平衡,创作出具有冲淡诗风的诗歌与诗人受禅宗思想影响有很大关系。

诗人处于中唐各种矛盾斗争的漩涡中。生活困顿、政治失意的诗人对社会、人生有着深刻的认识,却又无力改变现状。敏感多情的诗人更倾向于安定、祥和的生存氛围,他们要寻觅的是安顿心灵的清静世界。怎样才能可以解脱精神烦恼与痛苦,又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又可保持节操而不会招致祸患?中唐以来,道教的衰败使得神奇富丽的仙境远离了苦难中的诗人,而禅宗却应运而生。对诗人来说,离相定心、凝神静思的禅定功夫与诗人的创作心理状态相吻合。禅悦的境界,往往通过对山水自然的感悟来实现,从而达到超越功利的主客观浑然一体的状态和对一切愿望、欲求淡化的心理。这种淡泊深微的心境已与诗人“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李商隐《北青萝》)的渴望相契合。

首先,禅宗的熏陶使韦的生活有别于一般诗人,“山花夹径幽,古瓮生苔涩。胡床理事徐,五琴承露湿。朝与诗人赏,夜携禅客人。自是尘外踪,无令吏趋急”(花径)这是韦独特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里没有世俗的喧闹与枯噪,诗人可以沉浸在虚静的状态中。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可以进行真正的艺术构思。而这种虚静、平和的氛围恰恰又是形成韦诗冲淡风格的关键。韦应物对山水自然格外关注,诗人真诚地拥抱自然。“行迹虽物检,世事澹无心。郡中多山水,日夕听幽禽”(南园陪王卿游瞩)韦应物的大部分闲暇时间都在山水中徜徉。诗人在大自然中漫步,用心体悟大自然的一切。

“唯有源头活水来”,韦应物诗歌的冲淡平和继承了魏晋文人的优秀传统。魏晋文人不染尘俗,同封建权贵作斗争的精神,对安静、美好的理想境界的憧憬,是形成冲淡的一个重要原因。陶渊明是冲淡的开山祖,“开千古平淡之宗”。他在《饮酒诗》中所写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意味着他的无限情思是融于淡泊之中的。这一切深深地吸引着韦应物,在学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此外,韦应物的冲淡还深受魏晋文人艺术风尚的影响。魏晋时,士大夫知识分子对玄言诗早感兴味索然,便另辟蹊径,从山水中寻找寄托。他们经常出没于名山古刹之中,遨游于茂林修竹之间,时有所感遂赋之以诗,而冲淡一格亦溢于笔端。它显示的是自然界的冲和清淡的色彩及诗人悠远的心境。如他的“通巡曙云薄,散漫东风来。青山满春野,微雨洒轻埃”(对雨赠李主簿高秀才)。写春天的原野,风和日丽,满目新翠。雨过天晴,万物竞长,空气清新。

韦应物的诗歌总体上给人一种冲淡平和的感觉,就像一阵微风吹过在水面上荡起的小小涟漪,让人回味无穷。韦应物诗歌的淡不是那种淡而无味,而是那种“繁华落尽见淳真”的淡。这种“冲淡”之风对后世诗歌的影响可谓深远。

参考文献:

韦应物的诗篇2

关键词:评释;审美;视线;超越;志趣

中图分类号:B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87(2012)02-0001-04

从王船山《唐诗评选》中[1],我们可以注意到在唐诗所有古、近诗体裁中,船山能就一种体裁以十首以上入选的诗人除李白、杜甫之外,仅王维、韦应物、李义山等数人。韦应物以五古十四首入选,仅次于李白、杜甫。从五古入选范围来说,正好和所选陈子昂、宋之问、张九龄、王维、储光羲一起,呈现船山关于五古的深刻见解。

一

阅读船山对所选诗的评语,会发现他不仅选韦应物五古量多且给韦应物五古以高度评价并有明确的思路。船山是在什么意义上选韦应物五古的?通过阅读评语会不难发现船山的立足点很明确,概括起来如下:

(1)首先在王船山看来所谓五古汉代乃正宗,到古诗十九首达到了它的极至,此后仅一脉悠悠。至唐一般认为陈子昂、张九龄以倡导风骨传承,但他们实际上已经偏离了五古的精神。自明以来,学术界常把孟浩然、王维、储光羲联系起来评论,以为他们以清淡承古[2]。船山以为,到盛唐孟浩然、王维虽均尝试五古,但愈行愈远。在他们的田园圈内五古仅储光羲一脉承转。我们不妨把船山对三人的评论联系起来看,其评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有云:“襄阳律其可取者在一致而气局拘迫,十九沦于酸馅,又往往于情景分界处为格法所束,安排无生趣,于盛唐诸子品居中下,尤齐律之沈约,取合于浅人非风雅之遗文。”又评王维云:“右丞于五言自其胜场,乃律已臻化而古体轻忽,迨将与孟为俦。佳处迎目,亦令人欲值不得,乃所以可爱存者,亦止此而已。其他褊促浮露与孟同调者,虽小藻足娱人,要为吟坛之衙官,不足采也。右丞与储唱和,而于古体声价顿绝,趋时喜新,其敝遂至于此。王、孟于五言古体为变法之始,顾其推送,虽以褶纹见凝滞,而气致顺适亦不异人人意。”评储光羲《采菱词》云:“盛唐之储太祝,中唐之韦苏州,于五言已入圣证。‘唐无五言古诗’,岂可为两公道哉?乃其昭质敷文之妙,俱自《西京》《十九首》来,是以绝伦。俗目以其多闲逸之旨,遂概以陶拟之,二公自有闳博深远于陶者,固难以古今分等杀也。”从上面看虽然船山肯定储光羲,但并没有参照王孟,尤其是创造性指出了储虽于他们氛围之中又不同于他们之处。

(2)船山以为王孟的五古虽差错离离,可此差错从陈子昂即开始。换句话说,假如把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五古看成是中华诗歌精神所达于的最高境界[3],那么在王船山看来一般流行说法所谓的泱泱唐诗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走正路子。其评陈子昂《送客》云:“历下谓子昂以其古诗为古诗,非古也。若非古而犹然为诗,亦何妨?风以世移,正字《感遇》诗似诵、似说,似狱词、似讲义,乃不复似诗,何有于古?故曰五言古自是而亡。”这实在是一个残酷结论。但船山思路非常明晰,且表现出对此的深沉与忧思。且看就此船山所评价韦苏州云:“然千百什一则前有供奉,后有苏州。固不为哀音乱节所移,又不得以正字而概言唐无五言古诗。”不难看出,船山肯定韦应物是将思路建立在此背景上的。

(3)在船山的审美视线里,这种从陈子昂即有差错的五古创作,大历以后又日见衰飒。其在评杨巨源《和大夫边春呈长安亲故》有云:“十才子以降,枯枝败梗耳。”评卢纶有云:“七言近体极富,乃全入伧父。”

值得注意的是,船山并不是简单地否定大历。即从上述他的标准来说,他也是肯定过大历诗人的。对大历诗人,船山往往是在肯定后加以否定。而与之相应对韦应物恰恰又是在对从陈子昂以来一连串否定后的肯定,以突出韦应物五古的独特处。其评钱起《早下江宁》云:“中唐之病在谋句而不谋篇,琢字而不琢句,以故神情离脱者往往有之。……大历诸子拔本塞源,自矜独得夸俊于一句之安,取新于一字之别,得出自雄不思其反,或掇拾以成章,抑乖膏之不恤,故五言之体,丧于大历。”从这段评语可见船山一方面赞同大历拔本塞源,一方面指责其知有律不知有古,“还持律以窜古,逸失元声,为嗣者之捷径”。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船山是在什么意义上入选十四首韦应物五古了。在王船山眼里韦应物的五言诗是出现在大历后旷世孤独的背景上的。它的特点就是真的知古,并且仅仅是和储光羲、李白、杜甫等数人维系着知古的息息血脉。假如说要找出船山定位韦应物五古诗的价值,其前提即应建立于此。其评韦《送郑长源》云:“韦于五言古,汉晋大宗也。”显然船山是在说他肯定韦应物五古价值在于他自知止于何处。

二

船山为什么这样看重韦应物的五古?前面讲过他的思路与立场均非常明确。而这种明确思路,我们或亦可以从他的《唐诗诗评》与《古诗评选》中对其他诗人的评辞中见出,约之如下:

首先树立《古诗十九首》为支点,以此支点船山上联前后汉,下通魏晋。着实别出蹊跷,以其思维崭新通达着“众作之有滋味者”的内含[4]。船山以为这是韦诗真正之源。其评韦应物《效陶彭泽体》云:“韦他诗多从二张来,乃心直在《十九首》间。少识者即以陶韦并称,抹尽古今经纬。意谓五言为頳面戟髯之场,唯‘突兀压神州’、‘苍鼠窜古瓦’为正派,余皆别调。似此评唱,真令人肉颤,以其诬尽古今,莫知源委也。”这就明确指出韦应物的独处在于不同于陶,是从二张来、心直《十九首》。正因为这一独处韦应物才真正成为正脉,即所谓“圣证”。具体言之:从内容上说,有深沉的知耻心理。并以知耻心态真正回到儒家传统之阵营。船山在评《幽居》时云:“苏州诗独立衰乱之中,所短者时伤刻促,此作清不刻、直不促。必不与韩柳元白孟贾诸家共川而浴,中唐以降,作五言者,唯此公知耻。”不难看出,若理解船山所谓的韦应物知古,在此的“知耻”二字文字最吃紧。可能是在船山看来中唐以降如韩、柳等虽均以恢复儒道为使命,但只有韦应物达于了真儒的精神,所谓“清不刻、直不促”。知耻者应是不仅知道中唐耻于何,明确应到哪里超越耻,而且感悟到了哪里才是达于超越的正途。王船山以为世人往往以闲逸视苏州。不知韦应物诗更是以闲逸而显丰韵,并将丰韵以从容体现,因而心力格色无不得者,以此显其独特。从艺术上讲,船山以为韦应物诗所以是一首真正的好诗在于“每当近情处即引作浑然语,不使泛滥”,又认为韦应物“自爱其字,一出一入,非千金不售。有唐一代能尔者,唯公一人,郊寒岛瘦,其寒瘦皆粪土也。”船山这是在肯定韦应物诗以天人为背景,一出一入所表现出的自主自在。

其次,船山以为韦应物的五古往往宛折回互,笔力千钧,以苍茫、劲健呈现着创作主体生命力。其评韦应物《登西南冈卜居遇雨寻竹浪至澧萦带数里清流茂树云物可赏》云:“涯际朕兆,既已臻化,如‘微雨飒已至,萧条川气秋’,峥嵘萧瑟,兼不可以言至。谁得谓无英雄之气?”这里的英雄之气应指韦诗往往以苍茫与劲健而直与天人万化相通达。为此船山以为韦应物五古所以是一首好的五言在于“一气推衍敛精聚魂为末一句”或言之以頳面戟髯出场,以突兀直使天人相通。船山以为韦应物五古正是以此上接二张而心直在《十九首》间,因而是正派。

船山还描述过韦应物五古如此的艺术境界。以为至少表现出(1)神行无迹,一出一入非千金不售。(2)心力格色无不得、无不到者,而此一切均体现着有序与节奏。(3)宛折回互、笔力万钧……如孤云矗起,散为平霞,无心自奇神者授之矣。

特别要指出的是船山欣赏这种境界,他以为这是古今诗所共有的最高境界。比如其评谢庄云:“物无遁情,字无虚设……自然之华因流动生变而成绮丽。”评陶渊明《拟古六首》云:“雅人胸中胜概,天地山川无不自我而成其荣观,故知诗非行墨埋头人所办也。”评岑参诗《青门歌》云:“情景事合成一片,无不奇丽绝世。嘉州于此体中,即供奉亦当让一席地。供奉不无仗气,嘉州练习归神矣。”当代宗白华先生喜欢用“流动生变而成绮丽”概括具有宇宙意识的中国艺术的美,实质上这是借鉴于王船山的,而上述种种亦正可谓是船山以此为审美标杆的[5]。

船山选韦应物暨以此思路价值何在?我们以为船山是以系统完备思路成熟往上呼应着朱子,充实了朱子所谓“韦诗近道”观。

(1)船山与朱子评韦应物五古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尤其在于均是在故意忽略王孟的背景展开的。前面已经讲过船山是撇开王孟,其实朱子亦是如此。他认为“韦苏州诗高于王维、孟浩然诸人,以其无声色嗅味也。”

(2)均是在严格区分韦陶后对韦应物下赞语的,先来看朱子对韦应物的评价。试读一下朱子对韦应物的评语:“问:‘(韦)比陶如何?’曰:‘陶却是有力,但语健而意闲,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欲有为而不能者也,又好名。韦则自在,其诗直有做不著处便倒塌了底。晋宋间诗多闲淡,杜工部导诗常忙了,陶云:‘身有余劳,心有常闲。’”再看王船山评《效陶彭泽体》题云:“效陶则韦效陶者此耳,韦他诗多从二张来,乃心直在十九首间,少识者即以陶韦并称,抹尽古今经纬。”又其云:“盛唐之储太祝,中唐之韦苏州,于五言已入圣证,唐无五言古诗,岂可为两公道哉!乃其昭质敷文之妙,俱自《西京》《十九首》来,是以绝伦,俗目以其多闲逸之之旨,遂概以陶拟之。二公自有闳博深远于陶者,固难以古今分等杀也。”在此不难得知,王船山非常明确认为从汉乐府、十九首、二张才是五古正脉,而韦的意义正在呼应于此而开拓,这与陶渊明无关。

(3)均提升到体道的高度。朱子从近道的层面评价韦苏州云:“其诗无一字做作,直是自在,其气象近道,意常爱之。”(《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论文》下)不难看出朱子是从道学层面上来肯定韦应物的。与之相比,在这个问题上船山对于韦应物也肯定其五古成就乃首先表现道对主体的充实。王船山在评价韦应物《同德寺雨后寄元寺卿李博士》时云:“胸中有此腕下适尔得之,则知其本富而力强也。”然后指出韦应物五古的价值在于是此充实着道体的创作主体在诗中的落实。从中我们既能体察道、又能体察中唐时代士人对道的追寻与落实印迹。其评《登西南冈卜居遇雨寻》云:“涯际朕兆既已臻化如‘微雨飒已至,萧条川气秋’峥嵘萧瑟兼不可言至,谁得谓静者无英雄之气。”其评《效陶彭泽体》云:“前七句一气推衍,敛精聚魂为末一句,而又以夷犹出之,杳渺之力千倍。”

船山亦反过来批评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以亢爽凌人,”但同时又指出其因“气不充体”,则是“酸寒中壮夫”的憾陋,不能比韦应物“杳渺之力千钧”的特征,更不是韦应物坐不著处便倒塌了底的自在,以为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气象近道的。

三

在阅读船山三大本古诗评选时所不能忽视的还有一本书即是他的《畺斋诗话》。笔者以为它们所出的观点相互内在,比如对汉以来诗歌的评释以及体道的思路等均可以相互诠释。但在《畺斋诗话》中我们发现一个事实,船山并不曾在诗话中正面直提韦应物,这似乎与诗选很矛盾。此应做何理解?我们以为该诗话虽不乏见解,但并不曾摆脱明诗话拘限于诗歌作法的流弊。

即(1)就诗歌论作法。(2)谈诗的审美层面上的一般特征。极少有以诗歌评品、体道的片言只语,这一点远不及宋代借诗话体道。仅止于对诗一般特征的描述,即以他的情景论亦仅徘徊在上述两种之间[6]。

由此,我们推断《畺斋诗话》应创作在前,而几种诗选正好是在此基础上对其诗观的提升。如果说是在《畺斋诗话》中关于情景问题还没有从向自然观回融角度而达于体道自觉意识,那么《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正好弥补了他的这一缺漏,而在此书中王船山的对韦应物古诗选评又正好是他观点的一个刻意展开角度。就此我们想针对时下观点下以下两个结论[7]:(1)船山选评韦应物的五古及所出观点虽强调“知古”,但不是简单的复古主义,而是已经超越了明代的复古主义。(2)船山选评韦应物五古不是简单地依他原有的诗观选评而是对其诗观的升华,从而真正表现出体道的风范。(3)船山对韦应物五古诗的评论的确用心良苦,因而表现出其作为一个儒者的高远志趣。所谓“知耻”、“知古”、“丰韵”所连接起来的是逐渐升华的超越链条。

参考文献:

[1]《唐诗评选》王学太点校,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本文所引船山评均据此。

[2]明人胡应麟云:“张子寿首创清澹之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风神也。”(《诗薮》内编卷二)

[3]王船山评《十九首》有云:“该情一切,群怨俱宜。诗教良然,不以言著。入兴易韵,不法之法。”

[4]钟嵘《诗品序》有云:“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也。”“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5]此处可参考宗白华先生《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一文,《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63页。

[6]此处亦可以参考张兆勇《重读〈薑斋诗话〉》,《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韦应物的诗篇3

骊山位于唐长安东50里处,北距渭水10里,山因温泉而得名。因为地处京畿,秦汉以来就有帝王临幸洗浴的记载,北周宇文护与隋文帝杨坚都在此营建过行宫。唐初的几代帝王也曾来此洗沐狩猎。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命姜行本等人在此营建行宫和御汤,名为汤泉宫,并撰《温泉铭》。[1]204此后,凡游幸骊山的后代帝王都有赋诗唱和的篇什传世,武后尤其是中宗均留下大量君臣唱和诗篇。唐玄宗继位后,几乎每年到此游幸洗沐。[2]171-181开元十一年,玄宗对汤泉宫又加拓建,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温泉宫改称华清宫。天宝八载,在宫北建观风楼,接受朝贺。[2]223-227九载,玄宗正式受朝于华清宫。集休沐、求道、听政为一身,华清宫继太极宫、大明宫与兴庆宫之后,成为唐王朝的又一个政治中心。玄宗喜好文艺,上行下效的作赋吟诗之风风靡朝野。每次临幸骊山,他总要带上一群文臣儒士,赋诗唱和,华清宫由此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宫廷文学中心。为了避免繁琐的交待,本文以《唐五代文学编年史》[3]494-931为主要材料来源,对华清宫文学事件简单编年。先天二年冬,玄宗阅武骊山,罢免郭元振。骊山首先成为他登位后宣示权威的地方。自开元二年始,玄宗频繁往来骊山沐浴畋猎,与此相关的文学活动开始活跃。开元三年,苏颋扈从骊山汤泉,有诗《扈从鄠杜间奉呈刑部尚书舅崔黄门马常侍》,崔黄门即崔泰之、马常侍为马怀素。同年,卢怀慎从至骊山温汤,望秦始皇陵,作诗,张九龄和作《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四年二月,姚崇扈从骊山温汤,应制作喜雪诗,苏颋作《扈从温泉奉和姚令公喜雪》,张九龄与苏绾都有和作。本月二十一日,李乂自新丰扈从还,作扈从诗十韵示苏颋,不久死,苏颋撰文纪其事。十二月,姚崇从至温汤,作诗怀卢怀慎,苏颋和之。七年,张说自幽州入朝,陪至骊山温泉,作《宿直温泉宫羽林献诗》。十五年,玄宗东巡西归,至温泉宫,做《温泉歌》,张九龄和作《杂言奉和圣制温泉歌》。十二月,张说扈从骊山,作《温泉冯刘二监客舍观妓》。同年,玄宗登骊山石瓮寺,赋诗,使群臣和之。天宝元年十月,孙逖扈从骊山,作《奉和登会昌山应制》。此年,王维扈从温泉宫,有和李林甫诗《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三载冬,玄宗登骊山朝元阁,赋诗,群臣属和,以席豫诗为工。钱起《和李员外扈驾幸温泉宫》,李员外即李林甫,也是在天宝初。天宝三载以后,可以确切系年的骊山文学活动不见记载,骊山的文学活动趋向沉寂。以上罗列的只是有确切编年的文学活动,但足以对已有研究形成照应。首先,骊山文学活动的发生是因为玄宗的频繁临幸,玄宗虽然是骊山文学活动的核心人物,但起到组织和领导作用的却是几位富有文名的宰辅。其次,以宰相为中心的中枢朝局的变化构成骊山文学活动前后相接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开元前期,以姚崇、苏颋为中心;第二个阶段是张说、张九龄为中心的开元中期;第三个阶段是以李林甫为中心的开元末到天宝中期。这种划分照应了玄宗朝以宰相为中心的政局发展与盛唐文学发展的对应关系,这是已有研究成果的共识。第三,进一步分析会发现,在李林甫为相期间,骊山咏唱也分为两个时期,而文学活动比较活跃的时期出现在张九龄罢相后至天宝三年。天宝三年以后,无论是玄宗还是臣下,集体唱和的场面很少出现。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这个问题,首先,李林甫为相之初,为投玄宗所好,同时也为笼络人心,树立权威,他也以组织者的身份主持这种文会。天宝二载,李林甫在昭应私邸举行宴会,孙逖有《奉和李右相赏会昌林亭》,会昌林亭即李氏的昭应私宅。其他的参与者已不可考,但其中有“作京雄近县,开阁宠平津。地胜林亭好,时清宴赏频”[4]1196句,可知这种形式的文会在李氏昭应私宅里经常举行。李林甫聚集当朝政要“以文会友”,并不是李林甫对文学感兴趣。在崇尚文学的唐代宫廷,尤其是文儒政治一度占上风的玄宗朝,吟诗作赋对于政客来说是一种必备的技艺。李林甫缺少作好诗的诗才,但具备作诗的能力,除存世的三首应制唱和诗外,与张九龄、孙逖、王维、高适四人唱和诗凡七首,其中唱和孙逖与王维的两首诗都与骊山有关。当张九龄等宫廷文学活动的核心人物被排挤出京后,李林甫正好补上文坛宗主的位置,以配合其政治实践,为其政治活动造势。因此,李林甫在私邸举行这种诗酒文会是其政治活动的幌子,但一定程度上使宫廷文学活动延续了一段时间。天宝五载,大权在握的李林甫为巩固权势,先后掀起几次大狱,剪除异己。[5]335朝廷中一些富有能力与文才的官员或被杀,或被贬,或缄口,宫廷唱和的盛期已过,骊山的咏唱自然沉默。由一例可见,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八记,“(骊)山上起朝元阁,上常登眺。命群臣赋诗,正字刘飞诗最清拔,特蒙激赏。右相李林甫怒飞不先呈已,出为一尉,竟不入而卒,士子冤之。”[6]70李林甫不但排挤朝中能文之士,甚至连在野文人也被认定为潜在威胁而挡在政治门槛之外。天宝六年在选拔通一艺以上者的考试中,由于李林甫操纵科场,致使参试者无一人及第,杜甫、元结就在汰斥之列。因此,在李林甫专权之后,无论是当朝文臣还是在野文士都被政治边缘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玄宗晚年耽于声乐仙道,天宝三年后,委政于宰相,尤其是在骊山听朝后,年老体迈的玄宗对这种齐声鼓吹的虚热闹已经失去兴趣。因此,作为政治装点的骊山咏唱在李林甫为相后期迅速的趋于沉寂也在情理之中。

天宝七年,时任御史中丞的杨国忠羽翼已经丰满,开始公开与李林甫争权夺势。李林甫死后,杨国忠专权,宫廷文学活动尤其是骊山文学活动不但没有恢复,反而更为沉寂。这也与当时发生在骊山的政治活动密切相关,要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得从华清宫的建制格局入手。华清宫本来仅是一座离宫,由于唐玄宗的格外垂青,其设计建造思想与都城颇为相近。根据考古勘测,华清宫与都城的格局类似,由三个部分构成,华清宫为宫城,宫城以上包括朝元阁在内的骊山山体为禁苑,而昭应县城则为郭城。[8]521为了保证留驻骊山期间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以及政权安全的需要,皇室成员所在的宫殿在宫城内,随行百官的宅第则在昭应县城。随着骊山政治地位的抬升,为了接近权力中心,文武官员纷纷在昭应城圈地建宅。《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天宝六载,……发冯翊、华阴民夫筑会昌城,置百司。王公各置第舍,土亩直千金。”[9]6883李林甫、杨国忠兄妹、安禄山得幸时,他们在昭应城都有宅邸。同书卷二一六记安禄山得宠之时,“至是请入朝,上命有司先为起第于昭应。”胡三省注:“时王公皆私置第于昭应,独禄山以承恩,命有司起第。”[9]6900又,《旧唐书》卷一〇六:“国忠山第在宫东门之南,与虢国相对,韩国、秦国甍栋相接,天子幸其第,必过五家。”[2]3245因此,如同大明宫成为权力中心以后,长安的城市空间逐渐形成东贵西富、南虚北实的结构布局一样,天宝年间,昭应“官城”格局的形成也具有“地缘政治”的意味,谁占据有利地势谁就可以近水楼台,占据争宠弄权的制高点。一例可以说明,据《旧唐书》卷八《玄宗纪下》,天宝八年冬十月玄宗幸华清宫,十一月,幸杨钊山庄。这些看似平常的事件传达了一个重要的政治讯息,天宝后期的权力开始向着有利于杨氏兄妹的方向扭转。《资治通鉴》卷二一五,载此年十一月,玄宗又应杨钊之请,赐名国忠,恩宠渐侔于李林甫。这与失势的李林甫形成鲜明对比,《资治通鉴》卷二一六:“林甫时已有疾,忧懑不知所为。巫言一见上可小愈。上欲就视之,左右固谏。上乃令林甫出庭中,上登降圣阁遥望,以红巾招之。林甫不能拜,使人代拜。”[9]6914李林甫设计出这个办法让玄宗来其私邸显然有他的政治图谋,但玄宗最终没有成行,只能到骊山禁苑的降圣阁来俯视。实际上,玄宗到李林甫昭应私邸比上降圣阁便利得多。然而,如果玄宗亲临李氏私邸,其中的政治含义就会大有不同,所以有人出来阻拦,而阻拦他的人很可能是杨氏兄妹。又“国忠比至蜀,上遣中使召还。至昭应,谒林甫,拜于床下。林甫流涕谓曰:‘林甫死矣,公必为相,以后事累公。’国忠谢不敢当,汗出覆面。”[9]6914晚年李林甫虽然失权,但依然留居昭应,杨国忠到昭应李宅刺探实际上等于完成一次权力交接。无论是李林甫还是杨氏兄妹,他们的昭应第宅都是政治活动的重要据点。李林甫死后,骊山仍然是权力角逐的最前沿,《旧唐书》卷一〇六《陈玄礼传》:“天宝中,玄宗在华清宫,乘马出宫门,欲幸虢国夫人宅。玄礼曰:‘未宣敕报臣,天子不可轻去就。’玄宗为之回辔。”[2]3255又《张安生墓志铭》记:“(安生)以天宝十三载冬十一月十日扈从,薨于昭应县之官第也,享载七十有一。初公染疾城中,将赴汤所,左右留劝,作色不从,曰:‘吾已知难保者命,但殒随君侧,以表忠诚,……使魂归帝乡之路,心存皇阙之下,愿之足矣。汝等勿违。’”[10]1716黄永年从这两则史料中解读出天宝年间宦官掌控禁军的史实。[11]240如果从骊山政治空间的角度来分析,这些材料也是李林甫去世后,杨氏兄妹与高力士之间权力争斗的反映。尤其是通过张安生的言行可以看出,天宝晚期的骊山宫廷已经成为政治敏感区,占据有利的地理位置自然形成政治上的优势。自李林甫大权在握之日起,骊山就已经成为政治的角逐场,而杨国忠取代李林甫后,骊山的政治斗争没有丝毫消歇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骊山的文学活动不但没有复兴,反而更为沉寂。杨国忠的为人及发迹经过进一步说明这一状况,史传记载中的杨国忠是“粗鄙”之人,据《旧唐书》卷一〇六:“国忠无学术拘检,能饮酒,蒱博无行,为宗党所鄙。”[2]3241无论是辅政还是为文,较李林甫又下一等。在依靠杨贵妃这层关系于政治上得势后,杨国忠只能变本加厉地扶持亲信,排斥异己,使得已经边缘化的文人离政治中心愈来愈远。[11]在史籍记载中,杨氏兄妹除了弄权固宠之外就是荒淫行乐。作为政治的附庸,宫廷文学活动是宫廷政治的晴雨表,天宝后期的宫廷在这等人把持之下,骊山宫廷文学活动趋于完全沉寂也在情理之中。韦氏山庄文学活动的兴衰可以进一步说明这一过程。

韦氏山庄是韦嗣立与其儿子韦济、韦恒两代人所经营的骊山别业,位于骊山西南山麓。韦嗣立为武后、中宗、睿宗三朝重臣,也是中宗宫廷文学圈子的主要成员之一。韦济、韦恒则是玄宗政坛与文坛的重要成员。韦氏为京兆大姓,又是文学世族,韦嗣立与其兄韦承庆属京兆逍遥公房,《旧唐书》卷一〇二《韦述传》:“自唐已来,氏族之盛,无踰于韦氏,其孝友词学、承庆、嗣立为最。”[2]3185韦氏骊山别业本来与骊山宫室没有关系,[13]164-166但因为在骊山,且风景秀丽,又距汤池不远,所以韦氏山庄自建成起就名噪一时。杜佑《杜城郊居王处士凿山引泉记》记:“神龙中,故中书令韦公嗣立骊山幽栖谷庄,实为胜绝,中宗爱女安乐公主恃宠恳求,竟不之许,曰:‘大臣产业,宜传后代,不可夺也。’”[14]2160韦氏山庄是韦氏家族宴聚友好赋诗唱和的地方,同时,因为与骊山行宫的地缘关系,往往成为帝王游幸骊山汤泉后的又一个驻跸之处,张说、张九龄、王维等在朝文臣都曾参与韦氏山庄的文学活动,因此,韦氏山庄的文学活动也成为宫廷文学活动的一部分。《唐诗纪事》卷一一记:“嗣立庄在骊山鹦鹉谷,中宗幸之。嗣立献食百轝,及木器藤盘等物。上封为逍遥公,谷为逍遥谷,原为逍遥原。中宗留诗,从臣属和,嗣立并镌于石,请张说为之序,薛稷书之。”时间是景龙三年,参与者张说、李乂、沈佺期、苏颋等人都是中宗时期的重要文学侍臣。[15]154张说《东山记》有“百神朝于谷中,千官饮乎池上。缇骑环山,朱斾焰野,纵观空巷,途歌传壑”[14]1005之语。此次唱和虽然仅是中宗时期宫廷众多文会中的一个,但因为韦氏的特殊家族背景与骊山的特殊地理位置,对韦氏家族以及韦氏庄园甚至骊山文学活动都产生直接影响。除骊山别业外,韦嗣立在洛阳龙门也有庄园。先天元年春,韦嗣立作《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和者有张说、崔泰之、崔日知。崔泰之和诗有“关塞临伊水,骊山枕灞川。俱临隐路侧,同在帝城边。”[4]990句。《唐诗纪事》卷一四记:“龙门北溪,韦嗣立山居在焉,诸公赋诗,奉古时预酬唱之末,张说序……”[15]214此时韦嗣立已离开骊山别业,唱和者多是被排拒在骊山宫廷唱和圈子之外的前朝旧臣。开元七年,张说在《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还特别提到韦嗣立“西宴骊山之谷,东息龙池之野”[14]1037的活动。此后,骊山庄园为其子所继承,聚会宴赏活动仍在进行。王维有诗《韦侍郎山居》、《韦给事山居》,其中的韦侍郎与韦给事是韦嗣立的儿子韦济、韦恒,山居之所即韦氏的骊山山庄。韦氏兄弟不但继承了韦氏山庄,而且延续了韦氏山庄的文学活动。王维有诗《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其中的韦主簿与韦嗣立一支的关系不得而知,从其中“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16]180句看,此诗作于开元中期,此时王维与韦氏还没有进入或刚刚进入骊山宫廷的文学圈。王维诗《同卢拾遗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给事首春休沐维已陪游及乎是行亦预闻命会无车马不果斯诺》,其中卢拾遗为卢象,是开元时期的重要诗人。其中的“侧闻景龙际,亲降南面尊”[16]15句就是指中宗临幸韦氏山庄之事。开元二十五年春,韦氏山庄举行了一次规格仅次于景龙三年的聚会,除皇帝没有参加外,这次聚会汇集政坛与文坛上的众多核心人物,时任右补阙的王维参与其事,作《暮春太师左右丞相诸公于韦氏逍遥谷燕集序》。据此序,参与者有太子太师萧嵩,左丞相裴耀卿、右丞相张九龄、少师韩休,少保崔琳、礼部尚书杜暹、吏部尚书李暐,吏部侍郎王丘等九人。[16]338张九龄已于前一年罢知政事,但无疑仍是此次唱和的核心人物,其《骊山下逍遥公旧居游集》应作于此时。此次活动是张九龄在朝期间的最后一次骊山宴集,此年四月,张九龄贬官荆州长史。与这次活动形成比较的是,在张九龄贬官之后,韦氏山庄又有一次聚会,卢僎有诗《奉和李令扈从温泉宫赐游骊山韦侍郎别业》,其中韦侍郎即韦济、李令即李林甫。从题目看,李林甫等人扈从华清宫之后,再到韦氏山庄。其它参与者已不可考,但无疑李林甫是核心人物。从诗中“多惭郎署在,辄继国风余”[4]1071句看,诗人俨然把以李林甫为首的这次文会看作是官方文学活动的延续。此次文会王维是否参与已不可知,但自张九龄罢相,王维意志趋向消沉,开始营建辋川别业,寄情山林佛禅。天宝元年,王维曾扈从骊山,作《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此后,在骊山的宫廷活动再也没有出现。韦氏山庄天宝时期的活动可以据韦述撰《韦济墓志铭》考察。据墓志所记,韦济“夙尚俭夷,雅重林泉。”他在京的时间在天宝九载至十三载之间,“迹虽在于寰中,心不忘于物外。霸陵骊阜之东谷,成皋岸邑之西原,二墅在焉,皆先大夫之所创也。……君恭守旧业,世增其勤,筑场开圃,育蔬莳药。……每至岁时伏腊,美景芳辰,良朋亲密,第如其所。……其所游者,若吴郡陆景融、范阳张均、彭城刘升、陇西李胜期、京兆田宾庭、陇西李道遂、邃之族子岘、河东裴侨卿、范阳卢僎等,皆一时之彦。”

其中李岘曾与张九龄唱和,卢僎天宝初曾与李林甫唱和,张均为张说之子,这些人是天宝后期政坛上比较活跃的人物。可见,直到天宝末,韦氏山庄的宴集活动还是比较频繁,但随着张九龄、王维的淡出,由于缺少文坛上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处于政治边缘的韦氏骊山山庄的文学活动也消歇,这也意味着随着华清宫宫廷创作群体的消失,骊山的宫廷文人群体基本也不复存在。

作为玄宗朝政治亚中心,骊山华清宫的宫廷文学活动对在野文士的文学活动及文学走向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地理空间分析,这又得从玄宗三次“移宫”说起。先天二年,即太极宫继位后的第二年,玄宗迁往大明宫。实际上,高宗龙朔三年,大明宫就因更有利的地理位置与居住条件替代了太极宫。政治核心由太极宫至大明宫的迁移表明,随着唐王朝统治地位的巩固、国力的上升以及城市的繁荣,长安城已经由注重象征性的礼制型城市开始向适合居住的生活型城市转变。[18]开元十六年,兴庆宫建成,玄宗此年正式迁到兴庆宫听政。个人化的兴庆宫不能满足玄宗晚年奢靡生活的要求,随着享乐求道之心的膨胀,骊山又成为他的下一个颐养作乐之地。由一年一次到临朝听政,再到天宝九载正式听政,骊山华清宫成为天宝后期仅次于兴庆宫的又一政治中心,再次成为天宝时期的焦点。根据文物工作者绘制的《唐华清宫遗迹分布图》,华清宫位于海拔452.6米至500米之间,昭应县城在海拔448.5米至427.8米之间,两者之间即是横贯其中的京洛大道。在京洛大道上,在昭应县城中,在骊山山下,华清宫中的建筑甚至宫中的一些活动都可以看到或听到。因为地势原因,所见所闻比在兴庆宫之外的见闻更为清楚。华清宫的宫殿布局与建制进一步打破了传统宫殿布局建制中固有的居中、对称以及环环拱卫的隔离原则,而更趋向生活化与舒适性。由兴庆宫到华清宫,政治中心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显露出来,宫廷与民众的距离前所未有地拉近。但华清宫与兴庆宫还是不同,它毕竟只是一所离宫,虽然天宝后期玄宗也临朝听政,但休养求道是其留驻骊山的首要目的,由此,华清宫的政治色彩与等级观念甚至远不如兴庆宫鲜明,其宫廷活动更体现出“娱乐性”的特点,这种世俗化的宫廷活动需要各种有专长的人来应景,如音乐、绘画、舞蹈甚至仙道之士,而诗赋唱和的局面更少不了文士的应和鼓吹。为了体现野无遗才、才以尽用的局面,骊山宫廷文学圈内吸纳了一部分富有文采但品阶低微的文吏甚至尚未释褐的寒士。尤其是张说、张九龄为相期间,这种情况更是如此。与此同时,玄宗频繁游幸骊山,游幸骊山则必诗赋唱和,由于开放的地理位置,这些唱和活动和唱和作品能够迅速传播到民间,在事功思想极强的开天时代,对寒庶之士来说,这是莫大的诱惑。近在咫尺仰而视之的华清宫使在野文人产生了强烈的以文进用的用世思想。作为政治空间的骊山由此成为时代象征,扈从骊山,献诗献赋成为时代呼声,而以文擢用,平步青云则成为当时文士一种共同的时想,盛唐气象在骊山朝野的齐声咏唱中得到充分的显现。随着玄宗用人策略的不断变化,在中枢政局不断潜替消长的情况下,在野文人“骊山献赋”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有多大,骊山政局对宫廷外的诗坛产生多大影响?这些问题需要具体分析。最近出土的《崔尚墓志》记:“会驾幸温泉宫,猎骑张皇杂以尘雾,君(崔尚)上疏直谏,诏赐帛及彩九十匹。献《温泉诗》,其略曰:‘形盛乾坤造,光辉日月临。愿将涓滴助,长此沃尧心。’”[19]112崔尚当时只是补阙微职,其《温泉诗》也乏善可陈,但此诗却是近年来仅见的墓志存诗。墓志一般记志主生平大事,崔尚不但尽职劝谏而且还有机会献诗,而献诗与劝谏一样都是志主无上的荣耀,所以其后人特意要把献诗之事与所献之诗刻石铭记。

《开天传信记》又记,天宝初,玄宗游骊山。刘朝霞献《驾幸温泉赋》“词调倜傥,杂以俳谐”,玄宗“览而奇之,将加殊赏。命朝霞改去‘五角六张’字。奏云:‘臣草此赋时,有神助,自谓文不加点,笔不停缀,不愿从天而改。’上顾曰:‘真穷薄人也。’遂授以宫卫佐而止焉。”[20]59不管此记载是不是小说家杜撰,故事的出现与流传本身说明接受它为真事的社会背景是存在的,而李白的经历可以与刘朝霞事例比读。天宝元年,文名已盛的李白应诏入京,待诏翰林,得以扈从骊山。此时的诗人踌躇满志,有三首温泉咏唱诗存世。其《侍从游宿温泉宫作》诗曰:“羽林十二将,罗列应星文。霜仗悬秋月,霓旌卷夜云。严更千户肃,清乐九天闻。日出瞻佳气,葱葱绕圣君。”[21]1167其《温泉侍从归逢故人》又有“汉帝长杨苑,夸胡羽猎归。子云叨侍从,献赋有光辉。激赏揺天笔,承恩赐御衣。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飞”[21]627句,诗歌的内容与格调不出当时骊山应制唱和诗中共有的歌功颂德与感恩戴德,得意得志之态也溢于言表。但其《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除有“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21]625的输忠表白外,还有“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的个人感言。在事功性呼喊淹没一切个体声音的时候,李白的这一诗句是骊山咏唱中难得的别调。然而,天宝三年,还没有“尽节报明主”的李白因为宫廷难以容身,上书请去。玄宗以“非廊庙器”,赐金准他离京。其诗《东武吟》是其离京时作。诗中对自己三年翰林生活作了回顾,把扈从骊山献赋华清宫视为这段时间最自豪的经历,其中有云:“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乘舆拥翠盖,扈从金城东。宝马丽绝景,锦衣入新丰。依岩望松雪,对酒鸣丝桐。因学杨子云,献赋甘泉宫。天书美片善,清芬播无穷。归来入咸阳,谈笑皆王公”。[21]389李白进入宫廷是玄宗后期以文见用的少有的成功个例,但其后来的被排斥出宫廷也反映了这些文士进入权力层后所面临的尴尬与困惑。天宝时期的政坛,无论是李林甫,还是杨国忠掌权,已经容不下富文才但又少禁忌的文士,更何况李白这种张扬狂狷之徒。钱起的经历同样如此,其诗《温泉宫礼见》有“沧溟不让水,疵贱也朝天”[4]2651句,此时钱起尚未释褐。后又有《奉和圣制登朝元阁》《和李员外扈驾幸温泉宫》。但不止一次的献诗骊山并没有改变钱起的命运,作于天宝八年的《赠阙下裵舍人》仍有“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髪对华簪”[4]2675的感叹。相对于李白与钱起的失意,更多的文人在礼赞艳羡与失落嗟叹交织的复杂心境中吟唱着骊山。开元末天宝初的骊山咏唱诗句《宿灞上寄侍御玙弟》,是诗人王昌龄开元末离京时宿灞上时所作,诗歌写到玄宗临幸骊山的情景,有曰:“孟冬銮舆出,阳谷群臣会。半夜驰道喧,五侯拥轩盖。是时燕齐客,献术蓬瀛内。甚悦我皇心,得与王母对。贱臣欲干谒,稽首期殒碎。”[22]133綦毋潜《送章彝下第》有“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献赋温泉毕,无媒魏阙深”[4]1369句。李颀《送李回》有“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不睹声明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4]1362句。天宝二年冬,刘长卿赴长安应举,经骊山,有诗《温汤客舍》,其中有云:“君门献赋谁相达,客舍无钱辄自安”[23]38句。卢象《驾幸温泉》有“此日小臣徒献赋,汉家谁复重扬雄”句,也有“千官扈从骊山北,万国来朝渭水东”[4]1219句。岑参《送祁乐归河东》诗中所述“往年诣骊山,献赋温泉宫。天子不召见,挥鞭遂从戎”。[24]36开元盛世光影下的骊山为一小部分文人提供了展示文采的机会,但这足以激发文士用世的热情,表现在这一时期的骊山咏唱中,天然的具有了一种失落但不落寞、感伤但不消沉的时代基调。

韦应物的诗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歌鉴赏方法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必修课程”部分中指出:能感受形象,品位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近年来,高考对古代诗歌考查的要求是:(1)鉴赏其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不难看出,高考和新课标在古诗歌鉴赏这一点上,其要求基本是一致的。古诗词到底该怎样鉴赏呢?

一、捕捉信息,读懂诗意

捕捉信息、读懂诗意是鉴赏古诗词的第一步,当我们拿到一首古诗词时,首先要掌握大概信息。要掌握古诗词的大概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标题、作者和注释。

1.看标题

对于一首好诗或者好词来说,标题是其“眼睛”,在鉴赏古诗词的时候,首先要看古诗词的题目。有的古诗词的题目直接揭示了和古诗词有关的季节或时令;有的直接点出了古诗词所要赞颂的对象;有的直接写出了故事事件等。

比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题目中的“幽”一字就是全诗的“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关键。全诗每联紧扣“幽”字展开,首联写居处的“幽”:闲居一隅,阒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以响衬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体现出环境的清幽;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依然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

2.想作者

了解作者是鉴赏古诗词的关键之一,作者的生平、作者经历、作者的思想和作者的创作风格,都会影响作品的思想感情。其实了解作者实际上是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看文本,然后走进作者,走进古诗词。比如:在2014年新课标卷2中有这样一道诗词鉴赏试题(在此处只选取一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注释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

问题: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本题中虽然在注释中对韦庄做了大致的介绍,但是不全面。要把此题做好,可以结合修教材中出现过韦庄的《菩萨蛮》,再了解他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他生活在唐王朝由衰弱到灭亡,直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在文学创作上,他面对天地翻覆的社会巨变,冷静而深入地思考,效法杜甫,写下了不少焦虑时难的诗篇。这样我们可以全面结合作者的生平解决试卷中的问题。

3.读注释

读懂注释,利用好注释,就能从一个点或一个面上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在2014年北京语文高考试卷中出现了这样一道诗词鉴赏的题目: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瘦。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享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②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江》)

③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本试题难度系数不高,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属于中等难度题。不难发现,本试题给了我们所需要的关键性的注释,这样学生在鉴赏诗词的时候就可以结合补充内容进行解答。本试题的第三小题就和注释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二、抓住细节,悟出精髓

古人在作诗时,特别讲究炼字。因此在鉴赏古诗词时,要教给学生从哪些角度鉴赏字词。

1.看动词

动词在古诗词中是装饰古诗词的,它能使作品化美为媚,使文学作品充满动态的美。比如刘永的《雨霖铃》中有这样一句“骤雨初歇”,这句中的“歇”字用得十分巧妙。“歇”,本来是人才有的动作,但是作者却说“骤雨初歇”,从这一个字中便会感觉到雨都活了,都有了生命。

2.形容词

巧用形容词,可以绘景摹状,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的作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在此举一个例子,这首诗虽然不是高中课本中的,但是这首诗中的那个形容词用得绝对精妙,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乱”字,可以理解为花的颜色繁多,所以看起来很“乱”;也可以理解为花长的不整齐,很无序,所以“乱”;还可以理解为,因为是早春,所以花开得还不是太茂盛,所以“乱”。

3.数量词

数词在古诗文中能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文章丰满起来。比如:白居易的《惜牡丹花》中有这样一句“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其中的“两枝”将诗人惜花、怜花的一片痴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韦应物的诗篇5

一、基本情况:

浦北县文联成立于1984年8月。属党群战线的人民团体。1984年12月至2008年,邓传瑶、黄家玲、容锐、龚章贵先后为县文联主席,黄家玲、肖祥彰、谢凤芹、韦志远先后为副主席;2009年,人员编制为3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1人,设文学、诗联、软笔书法、硬笔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电视、摄影、戏曲等10大协会,会员398人(部级会员9人、省级会员48人、市级会员39人、县级会员302人。),其中:文学协会会员83人。

二、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高度重视浦北文学创作工作。

浦北县文联认真树立文学创作工作成效见不见,领导重视是关键的意识,从而赢得了县四家班子对文学创作工作的重视,并有力地推动了该县文学创作工作的全面开展。在工作中,县四家班子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亲自协调把县文联的《浦北文学》、《蕉香》和县诗词学会的《浦北诗词报》的办报刊的专项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并且落到实处,县主要领导还亲自批示要求县人大、财政局帮助解决经费问题,县财政局及时把经费按时划拨到县文联和县诗词学会的账户,从而为县文学创作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县文联的文学创作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由于经费落实,自2009年以来,县文联及时恢复出版了《浦北文学》共四期。二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县文联自身的努力下,县文联的办公条件由三旧变三新。一是2009年4月22日县文联已经搬到文化馆新楼二楼办公;二是办公室添置了新办公台、椅、电话、文件柜、沙发、安装了空调,争取自治区文联的重视,增添了价值近万元的照相机、传真机和扫描仪;三是县文联的事业经费、办公经费现在已经增加到30000多元。2009年1至6月份,县文联三人每人都配备了一台新电脑,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从而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旧面貌,实现了办公设施由三旧变三新。2009年3月9日,《广西文艺界》还报道了《浦北县四家班子领导重视县文联工作落到实处》的消息。

同时,2000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每年表彰浦北县十个有影响的文艺家、十件有影响的文艺作品、十个有影响的文艺活动等“三个十”活动的文件由有关部门具体执行,并且于2009年出台了关于设立浦北县人民政府文艺奖励基金和专项奖励的文件通知。目前,县文联的文艺刊物《浦北文学》、《蕉香》报和县诗词学会的《浦北诗词报》的办刊经费都列入了财政预算。自2009年以来,县文学创作阵地的“两报一刊”(《蕉香》报、《浦北诗词报》、《浦北文学》)都实现了财政拨款创办。

三、文学创作情况:

1999年至2009年,县文联发挥文学协会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作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举办文学各种培训班18期,培训学员2876人次,1999年至2009年,全县共创作文艺作品1.85万件。其中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1.08万件,获奖700件;累计出版《蕉香》报66期,《浦北文学》4期,出版《浦北诗词报》47期。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共创作文艺作品11800多件,在县以上发表6300多件,获市以上的奖励250多件。2005年,韦志远被文化部、国务院、中国作协等12个单位评为全国百佳新闻文化工作者;2009年4月,黄家玲、卢炼的作品分别获钦州市2008年度一、二等文学奖。林巧云被评为钦州文学优秀会员。2005--2009年,县文联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30多次系列文学创作活动。如:兴业县文艺采风、融安、融水县文艺采风、“浦北文人看浦北”等大型采风活动6次,组织举办“白求恩杯”征文、庆祝恢复建县40周年征文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征文、税收与发展征文等活动8次。2008年参加市文艺评奖,县文联获组织奖。

1、文学创作情况:

1999--2009年,共出版文学作品集10部,有238位作者在市以上的报刊发表各种文学作品。1999--2009年,丁泽、林巧云、钟剑俏、韦锦雄、刘德光、杨荣、黄家玲、陆凤杰、韦志远、冯基南等10人出版个人作品集。特别是杨荣的《孙子兵法今论》出版后县人事局奖励5000元给他,《广西日报》作了报道。刘德光出版《壮士泪》、《权柄》、《极乐园》、《苍天有眼》、《地狱之门》、《穿越死亡》、《马君武全传》等七部长篇小说《并且在《佛山文艺》、《江门文艺》等刊物上连载。《刘永福》、《千古传奇苏三娘》等两部长篇小说在《钦州日报》上连载。《权柄》获市“三娘湾”杯文学三等奖。100万字的长篇小说《魔鬼密码》在《逐浪小说网》上发表;中篇小说《铁血男儿》、《天道》在《娄山文学》上发表。浦北籍的作家谢凤芹出版长篇小说《欲望的轮回》,中篇小说《为官一任》、《官事》、《播种》、《守望》等作品在《广西文学》等上发表,她的小说作品《婚姻黑子》研讨会在钦州学院报告厅举行。自治区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黄德昌致贺词,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广西作家协会、广西写作协会、广西文学杂志社、钦州市文艺理论家协会的有关专家学者共26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林辉的中篇小说《海城之恋》在《浦北报》上连载;陆凤杰出版长篇小说《汗血牛》;县文联副主席韦志远在《钦州文艺》上出版个人专集;黄家玲在市以上36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87万余字,出版诗集《海笋》、《笔的神话》;22次获市以上文学奖,其中诗集《笔的神话》获中国文艺界名人作品展示会作品展览金鼎奖。他先后主编过《蕉香》文学双月刊、《广西民间文学作品精选浦北卷》、《浦北县文史资料》、《浦北文化报》、《浦北县文化志》等,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忆是金》,诗歌《护珠棚》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发表,韦志远的作品和传略已在《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突出贡献专家名典》、《中华诗词年鉴》、《中国作家精品文库》、《广西文艺报》、《广西文化报》、《华夏脊梁》等800多种省级以上的书刊网站上发表。并撰著有13部诗文集8500多首(篇、集)共600万字,主编50多万字的《浦北县军事志》。他的报告文学《金晖红盾耀中华》、《浦北今朝》等和散文《融安融水书画行》等以及新诗分别被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等单位评为金奖和银奖,翁德生的散文诗歌也多次获全国奖。韦志远、黄家铃、丁艺分别被评为钦州市德艺双馨和优秀文艺家,韦志远、刘德光被评为钦州市优秀文艺创作员;杨荣的《孙子兵法今论》再版发行。韦晓琴的诗歌《祖国啊!我为你自豪》等10多次在《广西日报》上发表。利远艺的中篇小说《独弦琴》在《小说阅读网》上发表。2009年,韦志远的散文《融安融水书画行》、《南宁之行》、《硕果采金秋》,诗《甲子回头看东方》、《故乡月亮今又圆》、《三娘湾畔耀明珠》、《灵城赞》、《父亲那年是英模》等在《中国作家网》、《中国》等上发表。2009年,韦志远的文学作品《龙女大塘鱼》、《文武清官林苑生》、《北部湾赋》、《桂北行吟》等40多篇文学作品在《甘肃作家网》、《中国名家网》、《中国国际文艺家网》、《中华辞赋网》、《中国焦点网》、《中华诗词网》、《中华诗词论坛网》、《广西名家网》、《广西文联网》、《中国》等文艺网站肯报刊上发表。黄镜天的散文在《当代广西》等报刊上发表,张淦侑的散文在《广西文艺界》、《中国青年作家网》等书刊网站上发表,钟剑俏等人的作品在《广西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同时,县文联在全县各中小学建立文学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活动,特别是浦北中学文学社创办《好望角》、白石水中学创办《通天诗联》、寨圩中学创办《归德诗联》、浦北二中创办《世纪之星》、一职校创办《大地》、乐民中学创办《凤池》等文学刊物,并发表了大量的作品和培养了大批的青少年文艺人才,2007年,县教育局、县文联组织选送的学生作文参加中国—东盟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中,有三人获一等奖。

2、诗联文学创作情况:

1997年,浦北县诗词学会在县城召开会员代表会选举正副会长和理事。自成立以来,历经了四届会长。第一届会长为邓传瑶;第二届会长为韦善通;第三届会长为邓锡华;第四届会长为黄佳祖。学会自成立以来,一是共出版《浦北诗词报》37期;发展会员127人;出版诗集《越州儿女颂回归》、《五皇山诗文集》等。邓传瑶、韦善通、丁艺、叶逢荣、翁德生、黄佳祖等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韦志远加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毛泽东诗词研究会,邓传瑶、韦善通、丁艺、米世楷、黄佳祖等的作品在《中华诗词》、《诗刊》上发表,卢炼、翁积新、李世刚、张军南、韦志远、梁章成、温远权、黄伟舫等50多位诗词作者120多首作品在《八桂诗词》、《广州诗词》、《诗词之友》等诗刊上发表,刘秀运的诗在《广西人大》、《钦州日报》上发表。二是黄佳祖、陈世儒、范韦的春联参加广西春联2008年1月大赛分别获金、银、铜奖。三是韦志远的诗《正义长存万古松》2006年1月获由中华诗词学会、中共浏阳市委、浏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达浒花炮杯”纪念谭嗣同诞生140周年全国诗词大赛佳作奖,春联12首被中国楹联学会评为全国“金猴杯”春联大赛优秀奖。韦志远《劝学》一诗获贵州省作协举办的首届“先觉杯”全国文学大赛优秀奖,诗词创作获“庆共和国60周年贺‘南瓷’科学发展”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对联获广东岭南诗社举办的全国诗联大赛二等奖,他创作800多首诗在《中华辞赋网》、《中华诗词网》等上发表,诗词作品入选《中华诗词年鉴》,对联12首入选《中国楹联年鉴》(2007——2009)。四是翁德生的诗文入编一百多部部级出版的文集;部分作品收入《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陈列展出。被授予“世纪文坛之星”银星奖杯及“华夏散文优秀作家”荣誉称号,荣获“中国乡土文学奖”国家一级文学奖章,首届“西柏坡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古典诗词组一等奖,“牡丹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现代诗歌组一等奖,“秦皇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古典诗词组一等奖,“中华颂”全国文学大奖赛一等奖,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二等奖等。五是2008年韦志远的诗词21首在《钦州日报》上发表。六是王辑敬出版个人诗集7集。七是邓传瑶的词2008年获由中华诗词学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华夏诗词大赛三等奖。八是县文联、县诗词学会举办公猪脊对联征集和公猪脊诗词对联大赛,有3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32人获优秀奖。

3、电影电视文学创作情况:

浦北电影电视剧文学创作是钦州市的一大特点,并填补了钦州市影视剧文学创作的一大空白。1999--2009年,县电影电视剧文学创作在李英敏出版《南岛风云》影视剧本集和拍摄电影《十天》、《南岛风云》及龚知敏出版电视剧本集、庞彩华的电视剧《蕉乡风云》在《蕉香》报、《电视文学》发表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进展。一是韦志远创作的100集《导游小姐》系列电视和谐喜剧其中一集《万树摇钱诗正浓》在《五彩八桂》上发表;31集电视文学和谐喜剧《蕉乡浦北舞诗龙》在《钦州文艺》、《天水作家网》、《三月原创文学社区》、《红豆社区》、《中国国际剧本网》、《中国报告文学网》等上发表;电影剧本《古安潮》在《蕉香》报、《中国作家网》、《中国国际剧本网》等上发表;电影剧本《五皇卧虎》在《中国国际剧本网》、《中国作家网》、《中国报告文学网》等上发表,送广西军区专家评审而得到好评,在由中国散文学会、长篇小说杂志社、散文选刊等举办的第五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上已经通过二审。并且获第五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的资格,并且应邀出席了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笔会。电影剧本《古安潮》经广西电影制片厂导演鲁东青审阅认为已到达拍摄水平,23集电视连续剧《冯敏昌》在《三月原创文学社区》、《天水作家网》、《中国诗赋网》等上发表;电影剧本《除夕》在《中国国际剧本网》、《中国作家网》等上发表;30集电视连续剧本《海南农垦情》在《中国作家网》、《天水作家网》等上发表;小品剧本《虎年大吉》在《中国国际剧本网》、《甘肃作家港》、《中国作家网》、《小品剧本网》等上发表,电视、电影文学剧本《退伍之后》、《屏梦书香》、《越州王》、《青龙望月》等正在创作中;二是刘德光的电视剧本《马君武传》已达成投资意向。

4、文学理论创作情况:

1999--2009年,浦北县的文学理论创作有了新的发展。一是邓传瑶的论文《李英敏小说成功原因初探》被收入《李英敏和他的文学创作》一书中,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二是韦志远的《文学艺术是第一生产力中的生产力》、《建好文艺馆是充分发挥县级文联职能作用的关键》、《中华诗词如何走向大众化?》、《浦北县文联的工作如何实现全面创新?》、《银勾铁划灵霄殿,瘦骨梅枝老辣功》、《现代文化下中国书法的危机及对策》、《论越州文化》等18篇论文获全国特、一等奖和国际优秀论文奖,并在国家权威出版社出版。论文《试论毛泽东的诗词书法与他的政治艺术人生》在《中国作家网》、《甘肃文艺》、《中华诗词网》等上发表;论文《建好文艺馆是充分发挥县级文联职能作用的关键》被中国管理科学院评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08年11月2日论文《中华诗词如何走向大众化?》获由决策者杂志社举办的征文大赛特等奖;2008年11月28日论文《浦北县文联在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实践中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广西文联网上发表。2008年11月28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围绕县域经济和三农开展活动,为加快文联步伐而努力创佳绩》在《广西文联网》上发表。三是翁德生的学术论文《李贺诗中的“鬼”“月”意象》载入《当代专家学者优秀论文集》。四是原县文化局长黄海的论文《弘扬传统民间文化,促进浦北新农村文化建设》在《钦州日报》上发表。五是黄镜天的论文《关于发展浦北文化事业的新思考》、《报告文学其实挺兴盛》在《广西文联网》上发表。

5、文学报刊创办情况:

《蕉香报》为中共浦北县委宣传部主管,县文联主办的文学报。1984年创刊。四开四版,内部赠阅,不定期出版。1991年-1993年,主编黄家玲,1994年-1997年6月主编为肖祥彰,1997年7月-2002年12月主编为容锐,2002年12月-2003年3月主编为韦志远,2003年3月-2008年4月主编为龚章贵,2008年5月主编为韦志远。该刊设有《红蕾》、《杏树》、《拾翠》、《校园新苗》、《文学界动态》《文艺评论》、《民间文学》、《地情风物》等栏目。1999-2009年,累计共出版《蕉香报》26期。其中65期为彩版。刊载各种文学作品共1880多件,总发行26000多份。

韦应物的诗篇6

微之,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仆不能远征古旧,如近岁韦苏州歌行c,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又高雅闲澹,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然人贵之。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词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所爱者,并世而生,独足下耳。然千百年后,安知复无如足下者出而知爱我诗哉?故自来,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知吾罪吾,率以诗也。

(《白氏长庆集》)

注释:

a微之:唐代诗人元稹,字微之,因排行第九,故称“元九”。

b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c韦苏州:唐代诗人韦应物。

大意:

微之,古人说:“失意之时要完善自身,得意之时要造福天下。”我虽然不才,也常师法这句话。大丈夫所坚守的是圣贤之道,所等待的是有为之机。时机到来,就是腾云之龙,乘风之鹏,勃兴突进,奋力向前;时机不来,就是隐雾之豹,远飞之鸿,空阔寂静,全身退却。仕进退隐,往何处不自由自在呢?因此,我志在造福天下,行则独善其身,尊奉并始终实践的便是圣贤之道,言说并生发阐明的便是诗歌。称作“讽谕诗”的篇章,表达造福天下之志;称作“闲适诗”的篇章,抒发独善其身之义。因此,读我之诗,就知我所持之“道”。其余的杂律诗,有的为一时一物引起,有的为一笑一吟激发,率性随意写成,并非我平生所看重推崇的篇章,只是亲戚朋友聚散离合之时,用它们消释恨憾,增添欢乐。现今整理编选,暂时未能删去(这些篇章),未来如有人为我收集编辑诗文,把它们略去即可。

微之,重视耳闻而轻视目睹,以往昔为荣耀而以今日为鄙陋,是人之常情。我不能远寻古之旧闻为证,像近年韦应物的歌行篇什,才富词丽之外,十分接近比兴讽咏的诗歌之道。他的五言诗高尚雅正,安闲冲澹,自成一家风格体式,如今握笔为诗者何人可及?但韦应物在世时,人们却并没有十分珍惜重视,一直到他去世后,人们才珍视他的作品。如今我的诗中,人们珍爱的全都不过是杂律诗和《长恨歌》以下的作品。时下人们重视的,却正是我所轻视的。至于那些讽谕诗,用意激切而言语质直;闲适诗,思想恬淡而文词迂曲。质直迂曲两种缺陷相合,人们不喜爱也是应该的。如今,爱我之诗并与我同生于世间的,只有足下您而已。可是,千百年后,怎能知道再没有像足下这样的人出现,了解并喜爱我的诗歌呢?因此,近来,我与足下显达时以诗互相劝诫,困顿时以诗互相勉励,独居时以诗互相安慰,共处时以诗互相娱乐。理解我和谴责我的,大都是由于诗啊。

韦应物的诗篇7

一、以时间为序,分段把握诗人情感

人的情感起变化,得有一个过程,也就是说诗人的情感它不是突然就产生的,可能之前有一个铺垫,之后有一个延伸。如果从时间的角度进行条分缕析,我们可以在纵向上把诗人的情感分为过去、现在、将来三个阶段。如果我们尝试着在这三个时间段上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体会把握,就可以把诗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感细分出来,就可以快捷而且准确地解读出诗人的多种情感(或者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例1:(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

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

惆怅起来山月斜。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解析]解答本题,要从诗歌的思想内容入手。本诗表达的是梦醒时分,诗人思念家乡与亲人的惆怅之情。但从时间上看,诗的第一、二句并未写其惆怅,而是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毫无悲切之感,而诗人恰是以此来衬托自己的惆怅之情,因此诗人的情感前后有一个转折的过程。

[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例2:(201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

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

门对寒流雪满山。

(1)请简要分析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解析]前三句诗恰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有利于考生切分诗人的情绪。认真把握、解读每句诗,就能够体悟作者的情感。“九日驱驰”说明诗人是欣然前往的;“寻君不遇又空还”说明诗人是怅惘的;说友人“诗思清人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欣赏。

[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二、细分咏叹对象,不同对象不同情感

诗歌是通过描述或议论人、事、景、物来表情达意的,应当注意一首诗中生感的主体可能不止一个人。这里的情感主体可以是诗人自己,也有可能是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还有可能是诗歌中涉及到的有关人物。所以我们就必须从不同的对象,多角度进行考察分析,才有可能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诗歌中蕴含的多种感情。

例3:(2014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阮郎归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解析]本题题干中明确提到“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可见抒情的主体不是单一的。从具体的诗句可以分析出三种情感:“番腾妆束闹苏堤”有爱春之情;“留春春怎知”、“凌波寸不移”含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表达了叹春归去之情。

[答案]翻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驻足流连,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

例4:(2014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9.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题干部分已经给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愁”或“喜”,考生可以选取任意一个角度作答,也可以两者兼而有之。解答时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写出诗歌主要表达的情感(或悲,或喜,或“悲喜”兼有),第二步结合诗歌具体分析。

[答案]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

三、不遗漏引感的任一外界因素

人的情感通常是受外界触发而产生。诗歌情感多元化常常是因为多重外在因素引起的,包括诗人造访某个地方所引发的联想、景的目睹变化、事的发生回忆、物的刺激触发等等外在因素,这些都会引发人的情感。所以考生在读诗的时候,就要细细分析诗人的情感有没有因为外因的变化从而导致情感的复杂多元。

例5:(2014年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摇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注]。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8.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花落”表明是春末,前四句写燕子带给诗人的感慨,燕子怜惜花朵故衔花修补房梁上的花朵,实际上也是作者托物言情,表达自己的惜花伤春之情。后四句通过写乌衣巷的衰落和王导、谢安家族的没落给诗人带来痛衰之情。可见本诗中诗人的情感是受了外界不同事物的影响。

[答案]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斑剥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例6:(2014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

9.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体察,当然这是建立在对诗歌内容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要求考生回答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只看诗歌本身,或许略显朦胧,所以命题人在题干中给出“小乌巾”的注解――“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因此我们知道诗人因为韦曲春景之美而心生归隐之意。而诗歌后面的注释表明了作诗背景“求仕于长安而未果”,求仕不得,难免心灰意冷,于是说上几句归隐之语自然之极,这种情感很复杂,说是要归隐,未必真归隐,发发牢骚或自我安慰均有可能,不过对自然美景的不舍倒是真实可感。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综合利用文本试题中的各种信息,甚至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诗人的情怀。

[答案]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归

[宋]周密

夜深归客倚筇①行,

冷②依萤③聚土塍④。

村店月昏泥径滑,

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①筇:本是竹的一种,这里指竹杖。倚筇:扶杖。②:火,俗称鬼火。③萤:指萤火。④土塍:田野里的土埂子。

问:“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

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

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

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

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问: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羁绪”之情由哪些原因所引发。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问:“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浪淘沙

[南宋]邓剡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邓剡被元兵俘虏,和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途经台城(南京),作了此词。

(1)请说说“井桐一叶做秋声”一句中“一叶”的妙处。

(2)全词以“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作结,传达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仪真①江上夜泊

黄机■②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注】①仪真:今江苏仪征市,处长江北岸,是南宋御金的前线。②黄机:南宋爱国词人。

(1)上片描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请说说下片的“泪”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

2.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特点: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

3.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4.(1)“一叶”点出这是初秋季节,突出了作者的孤独之感和对身世飘零的慨叹。(2)当年南京城名门望族的住宅都成了废墟一片,长满了青青野草。作者运用典故和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命运无常、国家兴亡之感。

韦应物的诗篇8

墨色烟华的意思:

1、像烟雾弥漫的繁花。”南朝齐王融《芳树》诗:“相思早春日,烟华杂如雾。”唐韦应物《龙门游眺》诗:“花树发烟华,淙流散石脉。”前蜀韦庄《闺月》诗:“明月照前除,烟华蕙兰湿。”等均有描述。

2、谓古代妇女用以画眉的黑色染料。唐陆龟蒙《陌上桑》诗:“皓齿还如贝色含,长眉亦似烟华贴。”亦作“烟华”。谓光彩闪耀。南朝宋鲍照《舞鹤赋》:“精含丹而星曜,顶凝紫而烟华。”等有描述。

(来源:文章屋网)

韦应物的诗篇9

摘要:文学作品是作家心灵的表现,是带有一定自传性的。这种表现有时是真实的赤裸裸的,有时又是经过伪装后的。但无论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它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作家丰富的情感世界,折射出那个时代、那个地域、那个社会形态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元稹作品及自身情感的比较,呈现出作品中情感与作家自身情感的差异性,又通过对社会背景和作家创作心态的分析,进一步探究产生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作品;元稹;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01-02

解读一部文学作品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本身,鲁迅先生说:“解读作品要顾及作者全人和作品的写作背景”。我们要真正体会一个作家的作品就必须去触碰、感受其自身的感情世界。作家借助作品向我们反映他的情感,我们又透过他的自身感情去体会文本。然而有些作品中的情感与作家自身情感是具有差异性的,有时甚至是相悖的。元稹作为中唐的才子,他的一些诗句被后人传诵着,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便广为流传,但他作品中感情的真挚性却受到了质疑。我们要知道作家作品中情感的真伪性就必定要通过了解自家自身感情的经历,去找寻到作品与作家自身情感的差异性,和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品味作家的情感生活,也就是对一个时代社会历史的深致体验。

一、元稹自身的情感生活

(一)元稹的爱情经历

元稹一生,情感世界十分丰富,后人对于他的爱情经历也是众说纷纭。我们姑且按照说法最多,对其影响最大的一种进行分析。以确凿的史料为据,大多将元稹的恋人定为以下四人,她们分别是初恋情人崔莺莺、结发妻子韦丛、旁室妾安仙嫔、继室妻子裴淑。元稹与这四人相处时间各异,结识情况又不相同,所以对四人的情感性质也有一定的区别。与莺莺相处仅六个月,而作为初恋,感情属于最为热烈的爱情。与韦丛六年,却是感情深致的夫妻人伦之情。元稹对安氏和裴氏的感情远不及崔氏与韦氏,既没有像对韦丛那样的深刻的夫妻之情,也不同于对崔氏那样毕生难忘的初恋之情。安氏是在韦丛去世后填补了元稹内心因丧妻而造成的空缺,从而也减轻了元稹内心的丧妻之痛,但元稹对于韦丛的感情是安氏所不能及的。而后,安氏病逝,元稹续娶裴氏,尽管裴氏通晓文墨,远胜于韦氏与安氏,并陪伴了元稹的整个后半生,然后从感情的角度来看,她与安氏一样,都只是元稹的生活伴侣,在元稹的内心深处,安裴二人始终不及莺莺和韦丛。莺莺和韦丛在他的心中留下了那不可磨灭的深深的印记。

相较而言,元稹一生投入感情最多的是莺莺和韦丛两位女性,然而他在对待这二人的感情上也有所不同。不仅性质不同,表达方式更是截然不同。与韦丛结合虽是因其仕途攀高门所为,并无爱情基础,可是终日的厮守,却也积淀了深厚的人伦之情;而对莺莺,虽说是一见钟情,但却因自己的仕途无缘结合,属于完全纯粹的纯恋之情。对韦丛的怀念,是至亲骨肉人天永隔的痛苦悲情,是一种刻骨之痛;而对莺莺的怀念,是对心中相爱之人天水一方的无限的恋情,是一种永恒之思。如果说前者是一种悲切的怆痛,程度至深,那么后者是无法触及、无限惆怅的永恒眷恋,绵延悠长。元稹对于韦丛的怀念是基于生离死别的现实,而这种丧妻之痛,是会随着时间慢慢愈合,所以当他纳妾续娶,填补了他心理和生理需要的空缺后,这种怀念便自然缓释了。而对于莺莺的怀念是刻骨铭心的,是基于“绝不复知”的现实,虽“委身于人”却仍在人世,虽不可相见,却正因此而促生无穷的想象,往日缠绵之情不断涌现缠绕着自己,便成为元稹终其一生永恒的思念。

(二)元稹内心的情感冲突

元稹生长于士人思想活跃、异族风情流行、两性观念开放的唐代社会。元稹作为这一时期的才子,其思想观念以及一生的经历正典型地体现了这样一种两面性,对于真挚的爱情与功名仕途,形成了元稹内心的情感冲突。元稹家世早衰,因而促使他刻苦攻读,以期求取功名,走上仕途。另一方面,元稹才华横溢、风流倜傥,适逢社会风气空前开放,因而他又会竭力地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宣泄自己内心的欲望,置传统的社会道德规范于不顾。陈寅恪先生在他的《元白诗笺证稿》中认为,中唐时期的庶族文人“对外之宣传,未必合于其衷心之底蕴”,深刻剖析了这种近乎圆滑的两面性。而元稹的爱情观与婚姻观也恰恰符合了这样的两面性,他最终抛弃莺莺选择了有利于仕途进取的高门韦氏,也是迫于上层社会的舆论压力。就元稹衷心底蕴来说,要与莺莺决绝,是一件多么难的事,但迫于情势,由不得不选择决绝。不管他内心是有多么的不舍、矛盾,最终还是用所谓的忍情将莺莺抛弃,他与莺莺这样一段如梦般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就此香消玉殒了。

二、作品中情感与作家自身情感比较

提到元稹的作品不得不提他为亡妻写的悼亡诗,诗中叙述了他与亡妻深厚的夫妻之情和对亡妻的深深思念。而对于元稹这些悼亡诗的真挚性,后人总有不同的看法,他诗中流露出的对韦丛情感的或深或浅、是真是伪也颇受争议。且抛开他对韦丛情感真挚与否不看,先看看透过悼亡诗元稹所要表达的情感。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艳诗及悼亡诗》中列出元稹“元氏长庆集第九卷悼亡诗中有关韦氏之作,共三十三首。”这些悼亡诗不仅数量大,而且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悲情让人神伤,透过诗的本身我们领略到的是诗人痛彻心骨的悲痛。那最负盛名的《三遣悲怀》,诗人用一个“悲”字贯穿全诗,从韦丛的生前写到身后。诗中许多都为日常琐细之事,事虽小,却件件都触动着他的情感和心灵,读来也不免使人悲痛不已、潸然泪下。诗中用语极为平淡朴实,如“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这些语言无不浅显至极,但所流露出的情感又是悲痛至极的。诗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写出了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真挚的情怀感受,所以他的悼亡诗被后人视为绝唱。然而就是这样富有真情的悼亡诗,与元稹后期所为联系在一起,也不得不让我们怀疑元稹内心情感的真挚性。陈寅恪先生说:“唯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所谓常开眼者,自比鳏鱼,即自誓终鳏之义,其后娶继配裴淑,已违。”有学者就此对于元稹悼亡诗情感的真伪性产生怀疑,在韦丛死后不过两年,这位才子就在‘终夜长开眼’的愁苦惨淡中纳妾江陵,有违于诗中所流露出的悲痛之情。且不论许多学者以种种的依据去为元稹悼亡诗中情感真挚性的质疑做开脱,单就元稹续娶这件事来看,元稹的内心情感早已发生了变化再不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了。

元稹除了大量优秀的诗以外,最有影响的就是那传诵至今的《莺莺传》,这也是争议最多的一部作品。张生是否为元稹自寓的问题就引起众学者争论不休,《莺莺传》中许多情节与元稹文件集中的许多诗文相符,张生的行踪亦与元稹本人行迹一致,而且涉及贞元时期的历史事件完全可以证诸史实。元稹自寓的说法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古人刘克庄、瞿佑、胡应麟等都赞同这种说法,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也以为“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根据作者的自述,元稹写作此传,本意是要“使知之者不为,为之者不惑”,以垂诫将来。而如若张生真为元稹自寓,那么他如此这般的道德境界与对莺莺始乱终弃的行为就显得自相矛盾了。小说中张生与莺莺一见钟情,由相思至于热恋而私合,这完全是真实而热烈的爱情所驱使的行为,而在功名利禄的驱使下,张生却狠心将莺莺抛弃。元稹为了寻求自我安慰在写张生抛弃莺莺时用了“忍情”一说,不惑于尤物、美色,毅然抛弃莺莺,以此为自己薄幸行为制造借口。而最后写张生抛弃莺莺行为被大家赞他浪子回头,迷途知返,这又为他实则为了自己的仕途在莺莺与韦氏之间“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的行为,搬出以礼节情的儒家教条为自己辩解。作者借助《莺莺传》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却又以当时社会现实,功名、仕途对于男人来说比爱情重要,不该玩物丧志,来减轻自己抛弃莺莺的心理负疚感。透过《莺莺传》和元稹内心所感,不难体会到他内心的情感冲突,以此看出作品中的情感大多来源于作家的情感经历,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作家自身的情感,他们之间是具有差异性的。

三、作家作品中情感与自身情感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背景的影响

元稹生活于中唐时期,这个时期正处于社会文化的转型期,一方面新兴的政治力量在努力跻身上层社会,另一方面保守政治势力处于维护自己的利益,极力的维护旧有的社会秩序与政治格局。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这两种势力的变化往往伴随着道德标准和社会风习的深沉变迁。新旧两种道德标准和社会风习对士人观念和行为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入仕求官,二是情感婚姻。唐代庶族文人本就较少礼法约束,而唐代社会的空前开放促进了他们思想观念的极大解放。士人情怀追求着感官的刺激,造成“长安风俗,自贞元侈于游宴”,文学风貌更是“至于贞元末,风流恣绮靡”,而元稹正是造成这种文学风貌的重要人物。元和时期的文学风气多样化,而所谓“淫靡”者,则专属元稹,可见元稹为庶族佚荡文士的典型性。他的诗作大多反映自身真情实感,但许多诗作所流露的情感又与他实际所为相反。他既放纵情欲,又攀结高门,既惯于抒写流露热烈的爱情,又不能信守诺言忠贞不渝,始终纠缠于情欲与仕途、热恋与移情的感情漩涡中。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社会背景造就了元稹身上所体现出的两面性,也因此形成了作品中流露的情感与作家本身情感经历和体验不相对称,具有差异性的原因所在。

(二)作者的创作心理

弗洛伊德对文学有一个基本思想:文学,是一种被压抑欲望的伪装表现。作家的创作行为,是对内心深处被压抑着的欲望的表现,而“表现”本身是经过了“伪装”的。所以我们无法确切得知作品是否为作家的自述。20世纪时“文本中心”的理论驱赶了作家在文本中的地位,强调了文本的独立性、封闭性。但依照弗洛伊德的观点进行推断,我们说作家作为文学活动的主体始终存活在他的文本中,对文本有着强大的支配力量,但作家的存在与支配,都是经过了“伪装”的,不会轻易被人识破,甚至根本无法识破。如同元稹的《莺莺传》中,张生是否为元稹自寓问题的猜测,至今也未能得到准确的答案,就因为文本中的人物与情感是经过作家伪装后撰写出来的。文本中所反映的情感,既可以看作是对人类情感世界的艺术呈现和美学升华,但也不可排除作家的自身情感经历正以一种伪装的方式出现在文本之中。正是因为这种伪装,所以作品中的情感不一定是作家自身情感的真实体现,有可能是作家对自身情感的一种渴望、对美好的一种憧憬,或者作品中所体现的情感恰与作者自身的情感相反,作者因某种客观原因将自己的真情隐藏起来了,但不论作者怎样隐藏,自身的经历都会在不经意中投射到文本之中。元稹在《莺莺传》中以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向我们呈现了他初恋的情感经历,而他矛盾的创作心态是在门第婚姻、封建伦理等观念和个人真实情感的夹击下,形成的情和礼难以相融并存的局面,只能以一种裂变的形态别别扭扭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这种矛盾的心理体现在文本中就造成了人物的矛盾性格。张生多情又绝情的矛盾性格正体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而文本中写出张生抛弃莺莺的合理原因,显得抛弃莺莺属于正确的选择,而被众人称赞,元稹内心对于抛弃莺莺是伤痛的、是愧疚的,可却要借此来安慰自己。所以作家的创作心理也决定了作品中的情感定不能与作者自身情感划等号。

韦应物的诗篇10

未相识之前,就读过他的诗,我很喜欢他的诗。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少数民族诗人的诗歌合集《我握着的手》,选有他的作品。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广西的文艺会议上和他认识,我们都还年轻。他给我的印象极为朴实,朴实得不能再朴实了;也很谦谨,在公众场合绝不炫示自己,总是安详地默默地于人后。他的质朴、端庄,会让任何的轻佻和嚣狂在他的面前变得滑稽可笑。他和我一样不善交际,拙于辞令。也许由于彼此有同样的感觉吧,他和我自然而然地乐于接近。和他接触我感到舒坦而愉悦,他心地磊落忠厚,待人亲切热诚。

相识后也很少见面,他一辈子住在他的家乡――广西最边远山区之一的隆林县。但无论什么时候,我总觉得他和我很亲近,是自己所信赖的兄长。这感觉不仅仅是他比我年长两岁,也不只因为他和我同姓韦。

1977年我在广西药用植物园工作,初夏,到隆林县去采集一些当地草药的标本。在县城找他,久别重逢,互相诉说“”的经历,都有共同的感受,对过去对未来,许多话题意气相投。知道他浩劫中也未免受冲击,似乎那时他的工作也尚未“落实”,仍在闲着。他坚信自己以往的作品没有错误,也决心今后仍为彝族文学而努力。交谈中,我流露出对诗歌写作的冷淡,他劝我千万不要放弃,说:“继续写,现在就写。”我说:“我现在来这里,是采集草药标本呢。”他说:“什么地方不能写诗?做什么工作都可以写诗!”也许仍闲着有空,他伴我上山,一起寻找需要采集的草药。他从小在大山中生活,认识不少的野生草木。陪我走村进寨,向乡亲询问我们不认识的草药。在他殷勤的帮助下,很顺利采集到计划中要采集的草药,并制作成蜡叶标本。不但完成了任务,还有他热诚接待的情意和恳切的鼓励,那次出差,我满载而归。

1984年,广西民族出版社约他出版一本诗集。编辑把他编好的诗稿给我看,要我在卷前写篇文字。看了诗稿,我觉得篇目还可以作些增删,有的我曾读过印象颇好的诗并未收入,有的可以割爱的却收入了,而且有的词句还可以琢磨,等等。我请编辑把我的感觉转告他,希望把他的第一部诗集编得好一些。未想到,过几天,他突然到我家来了。因为我的意见,从隆林县坐两天汽车到南宁,专门来和我商量诗集的事。他这样认真,我很感动,详细地对他说了我具体的想法,请他考虑。也未想到,他毫无保留接受了,也毫不客气地说:“就按你的意见吧,你就帮我重新弄好吧。”他的恳切我难以推托,也深深感激他的信任。

诗集出版后,他把诗集送给我。诗集的排版和印刷都不太理想,我说出版社有点粗疏了。他对此却不在意,很随便,宽厚地劝我:“不要说了,不要对他们说了,他们给我出版就很不错了。”在那本诗集《缅娓集》的“后记”中,对我表示了过重的谢意,说我“为《缅娓集》献出了一颗真诚的诗人之心”,我很感愧。

1990年夏,我和几位广西诗人同去隆林县境内的天生桥水电站参观访问。先到县城,又一次和他相聚。那时他是县政协的负责人之一,来和我们相会,问问行程安排,有什么困难,没有客套话,甚至有点寡言。县里的同志对我说:别看他那样,在县里深孚众望,尤其是彝族地区,有什么难办的事或群众纠纷之类,他出面说几句,一切就都会解决的。

那次相见,有件似乎“有趣”的事令我难忘。有个晚上,他邀我到他家说:“给你看一封信,我保存十多年了,信寄给我,却是写给你的。”他的话我有点莫名其妙,到家,他给我一封信封上写着“韦革新(其麟)收”的信,说是“”后不久,他在南宁的报刊发表几首诗后收到的。打开,信中也没有称呼,直呼其名,记得开始两句:“韦革新:我们知道你原名是韦其麟,也知道你下放到隆林了……”词句记不得那么多了,内容却未忘记,大意说:你现在又发表诗歌了,把名字改为韦革新,很好。说明经过的洗礼,表示你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又写诗了。我们希望你继续改造自己,否则,革命群众是不会放过你们这种人的,等等。信末未署名,只写了“一个人民教师”。

读后,有点怅然,问他:“为什么当年不告诉我,不寄给我看呢?”

“怕你难过,我感到很悲哀。”他答。

“也应该高兴,这位不认识的老师关心着我们呢。”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