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管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十篇管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十篇

管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06:34

管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篇1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特征;优化

Doi:10.15938/ki.iper.2016.03.02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3-0097-04

不仅“每个时代的理论思维”是“历史的产物”[1],任何一种思维方式都会带有那个时代的特质。网络思维方式实际上是人类一般思维方式在网络时代的独特表达。高校辅导员身处网络社会,在运用网络技术开展学生事务管理的过程中,必然也会受到网络思维方式的影响。因此,优化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对于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提升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一、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及其特征

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是相对于传统思维方式而言的。传统思维方式是辅导员在现实校园学生事务管理中所形成的具有现实性、收敛性、封闭性等典型特征的一种思维方式。网络思维方式不同于传统思维方式,它是辅导员作为思维主体在网络技术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接受、理解、反映、加工思维对象的思维结构模式。思维主体、思维对象、思维方法是构成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思维主体是具有一定认知能力及稳定思维结构的人,思维对象是能被思维主体识别的客观事物,思维方法是思维主体对思维对象进行加工制作的手段或办法。与传统思维方式相比,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体现出了鲜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拟性

传统思维方式植根于现实性,是指向现实社会的思维方式。而网络思维方式却是一种虚拟性的思维方式,它可以把思维中的过去、现在、将来的现实性与人脑中的非现实的可能性(甚至不可能的可能性)都融会入一个共同的虚拟时空中,[2]并对这些事物进行各种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组合,演绎着人类思维如何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在网络时代的学生事务管理中,这种虚拟性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辅导员再现许多学生事务管理中没有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准确、细致地分析各种情况和问题,从而提高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预见性。

2.发散性

传统的思维方式具有明显的收敛性特征,这种思维方式习惯于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的细节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逐步引导到一个条理化的逻辑序列中去,从而得出一个合乎规范的结论,其过程缺少创新性。而网络是建立在拓扑结构基础上的,其发散性的传播方式也在辅导员的思维方式上打上了烙印。它使得辅导员在处理网络时代的学生事务时,不再固守过去那种收敛性的思维方式,而是灵活采用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时会沿着多个不同的方向向外扩展,从而产生多种可能性的解决方案。

3.共享性

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由于技术、利益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共享性思维较为欠缺,信息资源往往处于零散、割裂的状态。而网络世界的信息资源,是人类智慧的共同创造物,产权分配显然不是理性选择,共享才是最佳途径。具体到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来说,一些辅导员通过博客、QQ群、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突破学校和地域的限制,相互交流工作经验,主动上传对开展学生事务管理有帮助的各类资料,及时回答辅导员同行以及学生的网络提问,为他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这些都是思维方式共享性的生动体现。

4.超越性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程度就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3]这个论断表明了人的实践方式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网络时代的学生事务管理实践超越了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物质时空的限制,使得辅导员的思维方式具备了超越性的特征。一些辅导员敢于在思维方式上打破原有定势和偏见,对学生事务管理进行重新思考,提出了许多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有力地促进了网络时代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优化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的基本要求

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并定型化,就在其思想观念中表现为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观念体系和思维逻辑系统等,成为辅导员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内在机制的重要内容,规范着辅导员的各类行为。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环境的变化,需要进一步优化辅导员的网络思维方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辩证思维意识,掌握辩证思维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事物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要坚持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问题。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世界已经连接为一个“地球村”,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愈加紧密,如果辅导员还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去处理学生事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定会举步为艰。因此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需求,学会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去认识学生事务管理问题。首先,要科学认识思想教育、班级管理、勤工助学、就业指导等诸多常规学生事务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深刻了解学生事务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管理策略。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事务管理。学生事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辅导员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项工作,始终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同步前进,提高自身学生事务管理水平。再次,要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分析学生事务管理问题时,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既要看到积极的影响,也要看到消极的影响;既要看到存在的机遇,也要看到蕴含的挑战。

2.要有系统思维意识,掌握系统思维方法

网络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校园中学院之间、专业之间、班级之间的隔阂,把整个校园连接为一个“网络共同体”。工作在网络环境中的辅导员,必须要掌握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要求辅导员在处理学生事务管理问题时要树立起从整体出发看问题的思维方式,把整体看成是由部分构成的但在性质和功能上却又具备了全新特征的复合体,即整体不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应大于部分之和。系统的思维方式是人类思维方式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变。系统论创始人冯・贝塔朗菲(LudwigVonBertalanffy)曾经指出,现代技术和社会已变得十分复杂,传统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我们被迫在一切知识领域中运用‘整体’或‘系统’概念来处理复杂性问题。这就意味着科学思维基本方向的转变”。[4]系统的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将会使得辅导员在处理各类复杂的学生事务管理问题时能够保持大局意识,着眼长远。工作时能够区分层次,既有总体目标,也有具体的任务分解。系统的思维方式还将会使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更加注意团队合作,更加注意协调校内各种管理资源,更加注意协同创新,实现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3.要有精准思维意识,掌握精准思维方法

精准思维是一种务实性的思维方式,它强调精细和准确,要求辅导员能够在具体的细节问题上解决问题,反对大而化之地开展工作。一向重视精准化做事方法,他指出:“要从细节处着手,养成习惯。如果对工作、对事业仅仅满足于一般化、满足于过得去,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问题就会被掩盖。”[5]这为辅导员开展网络时代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即日常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要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更加关注细节,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对学生进行辅导前,辅导员应牢固树立精准思维意识,把精准作为工作理念,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知道学生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关心什么,[6]在此基础上拟定精细化的辅导方案。开展工作时应注意运用精准的思维方法,遇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每一个细节处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要重视“思想咨商”技术的运用,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帮助学生消解思想症结、去除精神痛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7]

三、优化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的五个策略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思维方式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作用将会越发凸显,成为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思维方式。为了进一步优化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当前要逐步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1.由封闭型思维方式转向开放型思维方式

过去由于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局限,辅导员的开放意识不浓,思维方式封闭性较强。开展学生事物管理工作时往往把自己局限于本院、本校的范围,较少考虑到校外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变化。网络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社会的时空界限,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这种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下,人们必须要树立起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开放型的思维方式,如此才能不断吸收和消化外界信息,产生新的想法和观点,以求生存和发展。辅导员从封闭型思维方式转向开放型思维方式,关键是要打破封闭的思维定势,增加思维的广阔性。开展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时不仅要看看本班级、本专业、本学院,还要看看其他的班级、专业和学院;不仅要看看本校的学生事务管理,还要看看国内其它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不仅要看到国内,还要看到国外。不仅要看到过去和现在,还要展望未来。从各种对比分析中寻找差距,不断在思想上推陈出新。此外,还要注意把思维中归纳法和演绎法结合起来,改变一切从书本经典理论出发,单纯进行演绎的方法,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陈旧的框架内。要敢于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新理论、新方法,不断丰富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2.由静态型思维方式转向动态型思维方式

静态型思维方式习惯于用静止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容易使人思想僵化,不思进取,在实际工作中不唯上就唯书,往往导致因循守旧。动态型思维方式的出发点是变化。它要求在思维过程中,对思维进行动态的调节和控制,因为,一切事物及其内部要素都处在运动之中,因而思维的目标、方向和程序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它必须紧跟客观事物的变化而作出自己相应的反应。动态思维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根据思维的目标一边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一边能动地调整思维方法,实现理想的思维结果。在日常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只有敢于突破旧的思维定势,以动态型思维方式开分析和处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才有可能取得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成效。因此,在网络技术发展和学生事务管事实践的需求下,辅导员思维方式实现由静态型向动态型的转变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3.由趋同型思维方式转向求异型思维方式

趋同型思维方式是思维方式趋向一致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人云亦云,缺少独创性的见解,不利于辅导员日常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求异型思维方式是与趋同型思维方式相对立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认识活动过程中关注事物间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现象和本质的不一致性。要求辅导员能够在相似的学生事务管理中寻找不同点,敢于提出新问题,新见解,不断探寻学生事务管理的客观规律。如果辅导员对网络技术不熟练,没有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前瞻意识,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只是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步步趋同,就不能搞好日常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更谈不上开拓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新局面了。因此,辅导员在日常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求异型思维方式。当面对学生事务管理中的疑难问题时,要善于运用求异型思维方式,从多角度审视问题,开拓思维空间,并特别注重从反向进行非常规思考,通过分析、比较、推理,从事物存在的不同方面提出新的问题,指出新的可能性,或者从同一问题的不同角度提出多钟解决方案,从而更加深入地把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规律。

4.由单向型思维方式转向多向型思维方式

单向型思维方式只有一个思维指向,一个思维视角和一个评价体系,从而只形成一种思维结果,这种思维方式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的表现就是单一化、一刀切,辅导员对不同性别、性格、家庭出身的学生只会从一个角度、一种方法去进行观察和分析,因而难以真正地了解学生,难以有效地开展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辅导员所处的网络环境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每天都有许多新问题、新事物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必须要摆脱单向型思维方式的影响,树立起多向型思维方式,从不同方向、不同途径、不同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寻求事物之间的多因果联系,以完整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总之,单向型思维方式使人因循守旧,而多向型思维方式反对处理问题上的一刀切,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用多种方法去认识事物,用多种标准去评价事物,用多种手段去处理问题,因而能激发辅导员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5.由保守型思维方式转向创新型思维方式

保守型思维方式是一种只有继承、模仿没有创新的思维方式,习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喜欢用旧概念去揭示变化世界的新现象,不敢尝试,不敢冒险,所以常常会葬送大好的创造机会。创新型思维方式是与保守型思维方式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以对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为基础,对事物进行大胆的分析、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创新是人类的本性,同时也是推动网络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美国学者迈克尔・海姆(michaelHeim)曾从客观角度进行了评价,网络虚拟世界“应当激发想象力,而不是去重复世界。但反思应该是哲学式的,而非重复式的。”[8]另一位美国学者迈克尔・沙利文・特雷纳(michaelSullivan-trainor)则从主观角度进行了评价,在虚拟世界,“我们所需要去从事的是集中力量按我们的要求塑造现实。”[9]网络虚拟空间中的现实实际上是思维物化的结果。在高校日常学生事务管理中,网络的发展使得高校校园变成“电子社区”,学生在多方面的横向交往中,“关系”日益增多,问题也相应增多。辅导员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然要运用创新性思维才能完成。因此,辅导员要在日常学生事务管理中努力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逐步实现由保守型思维方式向创新型思维方式转变。

总之,一个时代的思维方式必须要与那个时代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网络思维方式的形成是与网络时代的到来密切相关的。网络时代的每一次重大技术突破,在给社会历史带来进步的同时,必然也会对人类思维方式产生重大影响。高校辅导员应当深入地探讨这种影响,不断地优化自身的网络思维方式,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变化,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329.

[2]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网络时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275-276.

[4][美]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m].林康义,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2.

[5]王香平.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党的十以来党风建设新思路解读[n].中国青年报,2015-06-29(2).

[6]曲长海.服务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转型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3):101.

[7]王习胜.“思想咨商”及其中国式问题论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136.

管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篇2

(一)中道思维蕴含的决策思想

“中道”在东方文化中有明确记载和论述,有适度、合理、和谐的意思。中道强调考察矛盾的两个极端,倡导凡事要适可而止,努力追求整个系统的协调均衡、机动灵活和统一一致,强调要在坚守中正协同之道时注重权变,亦即要“执经达权”,采用灵活多变但又有延续性的策略,使之实行最新的形式变化。受中道思想的影响,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会以其作为决策的原则和标准。因此,可以在战略决策和方案选择的过程中得到较好体现。技术创新及其管理模式得到高层管理的关注,这正是本文以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的主要原因。中道思维是东方文化中个人与他人在互动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不仅隐含了个人的自我感受,也隐含了他人所给予的外在要求,最重要的是此思维特质还包括了人际互动的情境网络。[1]准确的说,它是在动态复杂的情境中,个体通过挖掘自身和外部需求,综合内外部环境各项因素(如相关利益者的感受等),力求找到措施方法来调和内外部落差,追求协调平衡状态的思维过程。中道思维以“保合太和”作为决策的终极目标,以“权变管理、人为为人、刚柔相济”为决策原则。大陆学者水和台湾学者曾仕强对中道思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其引入管理学领域。本文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将中道思维定义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的战略决策过程中,为达到“保合太和”的目标,依据“权变管理、人为为人、刚柔相济”的原则,整合企业所在的外在条件与其内在的各项需求,所采取的适当行为和方案的思维方式。

(二)农业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研究

技术能力演化轨迹模式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该模式从本质上阐明了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基本过程。在农业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的选择上,不仅受到外部环境及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高层管理者决策思考思维的影响。中道思维的提出,不仅充实了决策理论,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基于中道思维的技术创新管理决策是一种以技能为基础的决策模式,是基于经验及心理活动规律与认知的结果。在农业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的研究上,揭筱纹和徐彬通过对全国各地农业科技企业的研究,结合地域、行业及企业特征,对农业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出了三个维度:外源协同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勾勒出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结构。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三种组合(弱能力组合、类型能力组合及综合能力组合),结合农业科技企业的特征和运作机制,提出了基础型、类能力组合型、战略规划型三种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弱能力组合对应基础型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类型能力组合对应类能力组合型技术创新管理模式;而综合能力组合对应战略规划型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基础型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企业内部重点考虑制定相关的制度,以制度为指导,规范完成企业的各项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企业外部依靠政府的正确引导,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服务体系,使中介服务机构参与提供农业科技企业的支撑。该模式的特征为:自主创新能力弱,外源协同能力弱,成果转化能力弱。技术突破型管理模式:本身的技术能力强,需要借助其他的企业来合作开拓市场。该模式的特征为:自主创新能力强,外源协同能力弱,成果转化能力强。市场引导型管理模式:借助外源科研院所和大学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与资源的高效利用。该模式的特征为:自主创新能力弱,外源协同能力强,成果转化能力强。战略规划型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产品技术逐步进入成熟化,农业科技企业的产品以相同或相似的资源技术优势逐步进入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以战略调整、战略的重新定位作为实施管理的主导方向。该模式的特征为:自主创新能力强,外源协同强,成果转化强。

二、中道思维下的决策模式分析

2004年,lisaSayegh,williamp.anthonyandpamelaL,perrwe在《危机下管理决策:情感在知觉决策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受制于可供决策时间及信息量的多收,决策者在这类资源相对稀少的情况下,更加倾向于依靠个人经验与习惯思维进行思考决断,而不是依靠传统的理性决策。[3]本文借鉴其理论研究成果,提炼了中道思维下的管理决策模型(如图2所示),并对其中的决策过程进行延伸,分析了其决策过程。中道思维通过作用于决策者的经验(包括二手经验和直接经验),改变了其显性知识及认知模式,并影响决策效力和情感记忆能力,进而通过隐性知识作用信息收集与决策过程,情感反馈作用决策过程,显性知识与决策环境一起作用于信息收集的方式影响决策结果的达成。系统科学的决策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一)建立决策框架

建立相对系统的决策框架至少具有两方面的意义:有利于全面完整的把握决策方向并管控实施,进而实现既定目标;制订科学的决策框架,对于避免上述弊端也不可或缺。根据西蒙的现代决策理论,人的理性具有有限性,决策团队其认识和能力对于所面对的决策问题也存在一定的有限性。

(二)采集与分析信息

采集、分析与应用新兴的能力是现代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决策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这一步骤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环节:选择信息的采集渠道与方式、获取并核实信息、对信息进行预处理、分析与检验信息。信息的充分、准确和实时是进行正确决策的前提与保证。其中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方法的选择,以及与此相关的专门人才和技术处理系统的匹配与应用是这一步骤的关键要素。

(三)拟定并选择方案

可供选择方案的数量及方案的设计质量往往决定了决策方案的最优化程度。因而如何最大化的获取较多数目且质量较高的方案是高层管理者必须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如充分交流和激发成员的创造性思维,依据某种评估准则从其可行性、可接受性与可靠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筛选。

(四)反馈与改进

一般情况下,高层管理者的决策通常是一次性的。但对方案的实施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验收评估,可以极大地促进决策过程的优化,进而提升决策质量。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繁琐复杂的问题,通常要采取渐进式决策方式(“反馈-改进-反馈”的过程),从而形成更加有效和满意的最终方案。[4]

三、中道思维对管理者决策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

(一)决策框架

通过对中道思维的决策模型及程序等研究总结,在对现有决策模式和战略决策过程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本文对基于中道思维的战略决策过程和模式进行提炼,提出了中道思维在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中的选择框架。中道思维下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框架主要有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是以对决策结果与绩效的影响程度进行划分的。第一个层次是模式的基本决策过程,即图4中的最下一层。这个层次是中道思维决策的基础,象征“地”。第二个层次是高层领导团队,处于中间位置,是模式的核心和关键,对整个决策过程起关键作用。高层领导团队的决策是以第一层次的决策过程为基础,并受到更高层次的制约,象征“人”。第三个层次是保合太和,是中道思维决策的最高原则和最高决策目标,象征“天”。根据中道思想,农业科技企业要实现决策的最高目标“保合太和”,必须充分发挥“人”顶天立地的作用,通过人的不断努力,来确保战略决策过程的顺利进行。“保合太和”是一个理想目标,它的实现需要人的不断努力,一方面,决策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决策素质,另一方面应该遵循科学决策程序的基本规律。同时,与图1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框架图结合,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决策过程是一个主观反映客观的动态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阶段都互相影响着,并时常产生反馈。[5]因此,在上述中道思维下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框架中,决策过程的每一步骤都是相互联系、交错重叠的,在决策的时候,不能将决策的各个步骤截然分开,而且每一步都不可缺少。中道思维下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框架的决策过程,依旧沿用传统的决策程序,因此其决策过程与传统的战略决策模式没有很大区别。它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中道思维的管理内涵做为战略决策的原则并以保合太和做为最高决策原则和最高管理目标,将中道思维的管理精髓运用到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的决策管理之中,即分析问题、制定决策和执行决策三个过程以中道思维的管理内涵为决策原则。归根结底,中道思维下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框架是从人性角度完善了传统的科学决策程序,将人性因素加入到企业的战略决策之中,因此其决策不单纯是理性和知识性的,也是智慧性和整体性的。

(二)决策程序

虽然众多学者对决策程序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然而这些不同的观点背后也有相似的地方。中道思维下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框架保留了传统决策模式的决策流程,吸收其简洁、易于决策主体理解和使用的优点,也肯定了原决策流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中道思维下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的决策要做到准确、及时、有效,同样必须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

第一阶段:发现问题,分析归纳。问题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主客观矛盾的外在表现,决策问题是人们能清楚表达的问题。决策者素质的高低、决策思维的内容及其遵循的决策原则直接决定了能否及时准确的发现客观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理解认识、表达梳理。首先表现在对问题的认识上,同样的问题,决策素质高的人会发现,决策素质低的可能不会发现。同样,不同的决策思维方式也会造成对同一问题不同的认知结果。发现、分析、归纳、研究问题,开发出问题的实质,把它变为明确清晰能够表达的决策问题。在决策问题提出以后,还需提炼概括问题的本质,按照决策原则来制定决策目标。

第二阶段:综合研究,拟定方案。首先,评估可行性,即通过对人力、物力、资金、技术水平等因素的评估,全面深入的分析决策目标的约束因素,以此来判定检查目标是否现实、合理并能够实现。其次,评估必要性,亦即依据目标论证和评估有无拟定方案的必要性,明确可供选择的方案数目(两个及两个以上)。在方案能够达成目标的前提下,还需继续考证其是否具有替代条件,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与企业是否相宜,与环境是否协调,是否还具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再次,进行方案设计,对于相对简单的决策,方案设计通过大脑想象或经验判断即可当场做出决策;对于繁琐复杂的决策,则要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逐步完成决策。最后,择优改进,亦即要对最优方案中的各项关系进行分析比较,实现方案的内部优化,使该方案在约束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取得相对满意的结果,有效达成既定目标。应该说明的是,对基于中道思维的战略决策方案形成,首先,保合太和是需要考虑的核心约束条件;其次,要以保合太和为核心,在企业信息、高层领导团队和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集成优化,以制定符合中道思维要求的战略决策方案。

第三阶段:审校方案,择优执行。中道思维下,决策者对方案的审校和择优就成了关键的步骤。它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要点一,严格检验已有方案是否符合科学和谐的准则,有无客观依据以及依据是否充分合理,筛选剔除不合科学原理和客观实际的方案。要点二,重新审定方案设计时的决策原则,再次检查确认,以免出现源头的错误,并为择优提供依据。要点三,重新审定目标,明确既定目标的可行性、现实性和必要性,并将其纳入方案抉择的考虑要素。要点四,综合考虑各项方案,比较利弊,做出决策决定。如有必要,还要进一步进行方案的小样本试验实证。但是,在考虑社会绩效、人性因素后,决策目标和决策的原则都有了新的变化,方案择优是相当复杂的,仅仅依靠现有的现代决策技术和决策理论是难以实现的,它还依赖于决策者的综合素质,对客观条件和组织条件的准确把握,有时还需要强调决策者的非理性因素。第四阶段:实施反馈,修正决策。当方案一旦被决策,就进入了执行实施阶段。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应及时科学的进行考评管控,并根据最新的信息,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修正决策,尽可能的预先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新的问题超出了应变措施的范围,则要进入新一轮决策,或者为重新决策,或者为追踪决策。

管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篇3

一、法律思维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属于法学门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它的研究对象是人,它研究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向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我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并借鉴吸取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本学科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在中等专业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法律思维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指生活于法律制度架构之下的人们对于法律的认识态度,以及从法律的立场出发,人们思考和认识社会的方式,还包括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1]从深层次看,法律思维始终为维护法治而存在,有学者将法律思维概括为:通过程序进行思考;注重缜密的逻辑,谨慎地对待情感因素;只追求程序中的真,不同于科学中的求真;判断结论总是确定的,不同于政治思维的权衡等。虽然法律思维过程难免有非理性因素,但从其总体要求和规定性来看属于理性思维。

法律思维的目的是探索事物的法律意义。养成法律思维的习惯,需要实践的磨练。法律思维不仅仅对法律人有意义,普通人学会法律思维,也会大有裨益。

二、法律思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学科中法学思维

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首先,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基础。哲学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理论反映,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反映世界的本质,论证人在世界中的位置,揭示人与世界的复杂多样关系。对人的本质、人生价值、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等至关重要的人生问题予以审视、反思和预见,为人们的思想意识奠定理论基石。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哲学为支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理想世界。

法律思维蕴含规则性、程序性、平衡性、基准性的特有知识、价值和方法。相对于其他思维形式,哲学思维显现出丰富的抽象性、深邃的独特性、清晰的缜密的整体性和内在的逻辑的系统性。”[2]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仅要从哲学的抽象性、全局性来考虑问题,还要从具体的现实出发,运用规则、讲究程序、重视证据、建立明确责、权、利的制度,将哲学抽象性和整体性、系统性和法学的具体性、规则性、适用性结合起来。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法律思维

法学不同于哲学的一个特征,就是前者比后者更具有强烈的适用性。因此,强调法学理论要经世致用,不要变成玄之又玄的经院哲学。著名法学家伯尔曼说过:“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再好的法律,若不服务于实践,就是一张废纸。所以,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人,不仅需要严谨的逻辑思想能力,抽象的哲学思维,也需要法治的理念,以权利义务的角度作为思考问题的基本逻辑线索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如思政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中学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法学知识来管理学生。如学生在学校的地位是什么?学生和学校是什么关系?学生在学校享有哪些权利?学生又该承担哪些义务?学生在校期间,发生意外情况该如何处理?有的家长以为把子女送到学校,就把监护人该承担的义务转嫁给学校。一旦学生在学校出了事情,部分家长不管青红皂白,就纠集其亲朋好友到学校大吵大闹。学校为了息事宁人,绝大多数学校的做法往往选择私了,不懂得运用法律来维护学校的权利,往往付出高昂的代价。其实学校应该用法治的思想来治理学校。将双方的权利义务划分清楚,看学校这一方是否存在过错,该不该承担责任,承担何种责任,从法律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将学校的管理制度化、规划化。管理学校如此,企业管理,做其他思想工作亦是如此。

(三)企业工作中的法律思维

法学思维方式能够运用于教学工作中,同样,也可以在企事业单位工作产生显著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除了从事教师这一行业外,多数在企业从事服务与管理工作。当今世界,法律知识渗透到企业管理和服务的方方面面。企业领导在做决策的时候,对企业风险程度和预期利益的估算,如何平衡企业法律风险与经营收益之间的关系;企业员工的权利与义务,工资与福利、休息和劳动时间的规定;企业与其他经营者发生业务往来,合同的签订、履行、违约责任的划分等等一系列行为,都离不开法律思维的运用。法律思维不仅可以降低企业风险,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继而通过企业管理规范化流程,合理分配任务,建立企业内部轮廓清楚、权利义务明确、奖罚分明的制度管理体系,达到企业管理的合法性,引导企业识别管理后果,法律思维渗于现代企业管理事理逻辑,提升企业理性思维,能更好地提高企业管理科学性、决策果断性,推进企业现代化管理。

三、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加强法律思维的培养

(一)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思政专业课程体系的安排,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核心,《马列原著选读》、《西方哲学史》、《宗教学》、《伦理学》、《逻辑学》、《美学》等各门哲学课程的基础上,再开设《西方哲学史》、《法学概论》、《西方法哲学史纲要》或者《法哲学》,合同法等课程。哲学课程体系既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论,又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法学概论》是一门概要论述法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课程,开设《法学概论》的教学目的是普及法学知识,加强法制教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概要地掌握法学的一般原理,了解我国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的主要规定,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般法律问题。思政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求懂得一般的法律规定,并且能够运用法律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在哲学思维和法学概论知识体系的架构上,培养从哲学的角度和用哲学的方法来研究和思考法学问题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思政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高层次地思考人与人或集团与集团、个人与集团之间的不公正、不公平,进而解决主体与社会整体间的公平、正义的问题。

法哲学,即法律哲学,是从哲学的角度和用哲学的方法来研究和思考法学问题的一种综合学科。它既是应用哲学(或部门哲学)的一个门类;又是理论法学的一个分科。法哲学是法学研究中的基础学科。它以两种方式实现其价值、功能:首先是对法的基本概念、法的构成模式、法的价值、法的本质、法的渊源、法与其他文化现象的关系等论题进行学理诠释,由之为部门法学者、法官、律师提供研究和判断的依据;其次是建构或设计法的世界观,为民众生活、生存的合理、正义、公平的理念提供秩序的皈依。这两种方式其实即是法哲学永久性的目标和追求。法哲学的建立必须具备关于法的高度抽象思维条件。只有具备了关于法的高度抽象思维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条件,才能将法哲学的认识对象提高到真正的普遍形式。

(二)从教学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对于思政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法律思维的训练。在教学中,一方面注重哲学思维的培养。学习和研究哲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和训练哲学思维的过程,要想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就必需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和研究哲学。因此,需要推广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将书本上的哲学问题与我们所面临的哲学问题联系起来,为书本上的理论赋予现实的生命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从社会实践、科技发展的热点问题引出哲学的抽象理论问题,从身边的小问题中引出哲学的大问题,拉近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进入哲学思考的境界。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运用经典案例进行案例分析,从现实生活的实际和法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通晓法律常识,明确权利、责任、义务,运用法律基本理论、基本法条来解决具体问题。

同时,还可以改革哲学、法学课程的考试方法,把口试、笔试、课堂讨论、心得体会、社会调查报告、参加社会实践、撰写哲学、法学论文等各种不同的考试、考察形式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管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篇4

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中,经济思维、文化思维、法治思维都是必不可少的经营管理思维。从企业管理经验角度来看,企业如果过于注重经济思维而忽视了法治思维,对于企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均有一定负面影响。作为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目标的社会组织,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如果缺失法治思维则容易造成经营管理失范。总体来看,在企业管理中积极运用法治思维,有利于企业内部规章和制度的优化完善,有助于管理效能的提升。本次研究围绕企业管理中法治思维运用展开,研究针对性较强。

二、法治思维涵义

法治思维从本质来讲,就是思维的一种具体模式或形式,其指在法律制度体系范围内公众对法律的认知和履行态度及法律角度下,人们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式。具体而言,对法治思维加以分析应从其涵义入手。本次研究将从四方面展开具体分析和探讨:

第一,法治思维是具体思维体系中的一种。个体在遇到问题或处理事情时以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作为一种标准,通过法律去衡量、思量行为或相应事物的合理、合法性。

第二,法治思维是从法律、法规等层面出发,通过科学判断和规范思考,利用法律手段作出判断或推理,进而有效解决社会化问题的具体实现方法。

第三,法治思维存在于既有法律框架范围之内,针对相应的法律问题结合法律规定,作出公正处理的思想保障。

第四,法治思维基于法律基本理念和原则、逻辑规律而存在,其对人的思维产生直接影响,使人形成相应的固化思维模式。

三、法治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法治思维在企业管理中具有积极的实际作用与价值。通过落实“法治思维”,企业管理规范性得到提升,管理效能得到强化,管理的成本得到相应地控制。

(一)管理规范性提升

法治思维的核心思想就是要依法办事。法律是普遍存在的社会性规范,企业或职工个体都需要遵循相应的法律规定。企业内部的管理基于相应的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具体经营管理的直接依据。企业的经营管理涉及生产、销售、人事管理等内容,管理的行为或过程都应该基于必要的规则和要求展开。要确保企业的规范有序运行,必须建立内部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运用法治思维,科学构建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强化,能提升管理规范性。

法治观念的落实能够不断提升管理阶层和员工个体的法治意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主体必须严格遵守市场规则,企业需重视法治思维观念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价值与作用。法治思维的传导使得企业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进而提升行为的规范性,运用规范的市场行为和经营策略提升品牌价值,获取理想的经营成果。

(二)管理效能强化

法治思维能够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效能。全面落实法治思维,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使员工能够对企业有更强的归属感,同时企业会根据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制定相应的内部管理规范标准,不断巩固管理既有成果,继而提升管理整体水平。

总的来看,企业管理效能的高低取决于企业自身管理体系的科学程度和完善程度。企业具有良好的法治思维,有助于其进一步建立内部管理体系,通过绩效考核等具体方式合理合规地激发员工潜能,深度挖掘企业经营管理效能,进而取得理想的管理成果。

(三)管理成本控制

企业需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控制成本,通过科学的成本控制,提升企业竞争力。法治思维对于企业管理成本控制有着直接帮助,能避免因人力资源纠纷、合同纠纷等法律层面问题的成本支出,提升成本控制效能和水平,确保企业在理想的成本控制状态下稳定发展。

企业通过运用法治思维强化内部管理,在企业对外经营活动和内部管理活动中,其标准性和严谨性更强,能够从事后风险控制和事中风险管理的滞后管理模式转为事前控制的前置性管理模式,继而确保管理成本持续下降。企业面临的管理和经营风险得到有序控制,相应的管理成本也将持续降低。

四、法治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在企业管理中积极运用法治思维,是企业全面有序发展的必要之举和当务之急。法治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具体体现在三方面:

(一)利于企业形象的树立

一个有着良好法治思维的企业备受市场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利于企业形象的树立。总体上,法治思维的树立对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可以使企业的合同谈判、销售洽谈、人事管理等事项更加规范,进而将企业的良好对外形象展示给合作对象或第三方,为企业赢得市场赞誉,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

一家企业必须有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立足于市场,以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赢得合作对象的尊重。法治思维是企业立足之本,是企业不断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管理思维,基于依法依规管理,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管理措施才能成为企业品牌形象的加分项,使企业具有更强吸引力,不断取得发展,企业品牌越做越强、品牌号召力越来越大。

(二)有助于企业和员工个体权益的保护

法治思维使企业经营管理行为更加规范,也使企业员工个体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更加注重于自我权益的保护。通过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持续优化和调整,企业内部的管理秩序更加理想。因员工个体维权而产生的劳动纠纷比比皆是,企业坚持法治思维有助于员工个体权益的保障,避免因劳动纠纷造成负面影响,给企业和员工个人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代化企业通过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和方式,能够建立更加和谐融洽的内部劳资关系,提升管理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利于企业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通过运用法治思维,企业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将越发完善,进而确保企业达到预期发展目标。法治思维的全过程运用,使企业自有制度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和高效,企业利用法治措施和办法规范化解决实际问题,在问题化解和解决的过程中,企业整体规范性持续增强。经历了外部和内部的规范和调整后,企业的任何经营管理行为都更加合法化,避免了违法经营产生的法律后果,使企业从法治管理与经营中直接受益。

五、结语

管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篇5

[关键词]管理学;改革;创新

(作者简介]李映霞。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硕士,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C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3―0199―03

管理学是国际公认的一门重要学科,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起到为将来的学习与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入门、培养学生管理思维模式的作用。

管理学具有鲜明的课程特点,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其科学性表现出来的严谨和其艺术性表现出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决定了管理学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加之管理学大多是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学生对管理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都比较少,要把这门课程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既能牢牢掌握理论,又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即达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就要求教师要紧密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不断摸索与总结设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下,管理学教学中长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这些问题影响了管理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会主动地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学习不是简单的“感知一响应”的过程,知识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结合本科教学目的、课程特点和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应创新管理学教学理念,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理论主线为重点

管理学课程是对管理学科理论知识的高度凝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理论性和知识性,同时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强的交叉学科,管理理论体系十分庞大,需要讲授的内容多但又比较零散,没有十分清晰的逻辑关系,初学者难以把握,所以教学中要避免将有限的课时平均分配,过多地强调学科的完整性,讲授大量的理论知识,没有突出的重点,同时缺少深度(如有些教师花大量的课时来讲授“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并不好)。因此应注意梳理管理学的内容框架和发展演变主线,结合环境变化从社会经济背景的角度力求给学生以清晰的框架,要重点讲清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管理的发展史、管理的基本职能,这样学生对管理学的理论框架就能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本位

管理就是决策,管理者的思维决策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同时,辩证的、相对的、实用性的思维形式逐渐成为大学生重要的思维形式,从对知识的获取和占有转为运用知识、经验、技能以及道德规范,发挥个人能力去解决各种问题。因此,管理学教育不是以就事论事地解决具体问题为最终目的,而是要训练学生学会对问题加以思考、解剖、提炼其中共性规律,进而掌握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方式,掌握运用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管理思维能力。也就是说,通过技能训练是授之以“鱼”,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是授之以“渔”。

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使教育的重心由关注“教”转向关注“学”,由关注“学会”转向“会学”,学生由消极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转向积极主动的思考者、探索者,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习引导者、管理者,所以要研究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从自我的角度来感知世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各项问题的轻重缓急是什么,解决问题需要什么信息,这些信息有什么关系,解决问题的方向在哪里,步骤怎么样,为什么要这样做,形成框架性思路要把握哪几个关键点,从而引导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使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搜集资料、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和实施方案、整理和分析数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发展技能、形成态度,在思维上实现突破,学会在不同环境下应用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复杂问题。

教学方法上,可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管理游戏、情景模拟、社会调查、资料查找、自编案例、管理辩论等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动脑、相互学习讨论,亲身经历一系列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摸索到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规律,获得“结论”,以真正理解和巩固关键概念及理论知识,并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自主能动地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体会到成就和价值。其教学过程如图l所示。

三、以人文精神培养为主线

德鲁克指出:“管理是集人类价值观与集社会秩序与智力探索之大成的完整学科,是一门人文科学。”管理学虽然是一门学科,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管理学应侧重于实际应用而不是纯粹理论的研究,管理学的实际应用是以知识和责任为依据的,管理者取得成功的要素中,人本身的因素要超过技术的因素和专业能力的因素,管理者在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独立而健康的人格,才能把握管理的本质,按照管理工作的内在规律进行科学思维。

因此,管理学教学必须以人文精神培养为主线,进行伦理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哲学地、历史地、审美地看待世界,教化心灵,完善人格。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对“管理与伦理”这一部分的内容详细讲解外,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和观赏各方面的经典名篇、古代典籍、电影电视,聆听企业家的讲座及开展辩论赛等,教育学生学会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个体和社会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调查研究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主要分析形式,知晓人类的主要文学艺术成就,了解主要的信仰和哲学观,有一定的系统思考道德和伦理问题的理解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比如阅读《论语》,了解宏观管理中的道德伦理建设和微观中的企业文化建设;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战略管理和人际关系的思想;观看电影《爱德华大夫》,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观看电影《刮痧》,了解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差异;观看电视剧《乔家大院》,体会为商之道及激励方法;让学生参加企业家座谈会,亲身感受企业家的道德风范,培养诚信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开展“电力企业该不该提高电价”的

辩论赛,让同学们思考企业管理的伦理问题。

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加深学生对管理的理解,并形成对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他们交流沟通和表达的能力,为管理思维的培养提高奠定基础。

四、以开放性教学为特点

开放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将书本内容、学科知识放开,注重与社会的联系,注重与其他学科内容的内在的相关性,谋求跨学科的联系与综合,将管理课开放,推行社会化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1 教材及教学知识的开放性。传统的狭义的教材即指教学所用的教科书。现代的广义的教材还包括校本教材、网络资源、研究性学习专题教材等,让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独立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搜取到的信息资源带到课堂,通过学生的相互合作、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讨论,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在教学方式上由“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教”转变,从而使教学真正活起来。

2 学习环境的开放性。课堂是学生进行政治学习的基本途径,要充分利用课堂,充实课堂教学的内涵,使学生主动、乐观、积极参与教学,这就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多媒体的运用,适当的社会实践如参观、调查、采访、模拟公司运作、课外科技活动、参加创业大赛等等,能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开拓思维空间,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形成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教学互动的开放性。以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虽然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但由于教师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者、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教学资源的制作者、教学过程的参与者与帮助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等角色,所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是一个重要环节。除了课堂上的互动交流外,网络提供了更为开放的交流和讨论的平台,教师与学生可以进行资源的共享,通过电子邮件、QQ、博客的自由讨论和交互通讯能够在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能力的个别化学习方式,因此学生可以参与课程设计,有时教师的难题学生也可以尝试着帮助解决。

4 学习效果评价的开放性。传统的评价方法的最大弊端就是导致学生为考而学,死记硬背,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主动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必须结合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从一元的价值观到多维的价值观,评价方式从重量轻质到量质结合,评价结果从重结果轻过程到过程和结果并重,从强调师评到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评价目标的优劣不在于结论的正确与否,而在于在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管理理论,学生的管理能力是否得到有效的提高。考试题目、考试方法、考试形式应该多样化。考试形式可闭卷、开卷相结合,考试方法采取笔试、口试、实践等多种方法;在成绩评定上,期末成绩由出勤、提问、平时测验、演讲、论文写作、社会调查、课外阅读及期末考试分数组成。通过以上多样化的考试方法,把学生从死记硬背得高分引导到灵活掌握知识和发挥能力上来,使之能够适应管理实践发展的需要。

5 教学方式、教学设计的开放性。管理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回归社会、回归生活,参加社会实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谋求开放式教学方式,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意收集、观察、编写一些生活中的故事,利用这些通俗易懂的素材讲解一些基本的管理原则,从简单的事情推出基本原则,再尝试结合企业的情况上升到企业管理的层面,引人企业化思维或理念。

管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篇6

一、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概述

(一)领导方法的含义及重要性

方法,是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手段、程序等。领导方法,一般是指领导者为实现领导目标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规则和途径。领导方法本质上是领导者所必须遵循和把握的那些实践规律和原则的总结。

方法是完成任务的手段。在任何工作的过程中,要完成一项任务,办好一件事情,都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讲,能不能实现正确的有效的领导,取决于领导者是否有科学的领导方法,这对工作的好坏至关重要。

(二)领导艺术的含义

所谓领导艺术,就是领导者在一定知识、经验和辩证思维的基础上,富有创造性地运用领导原则和方法的才能。也可以说,领导艺术是领导者的一种特殊才能。这种才能表现为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和领导方法,是领导者的智慧、学识、胆略、经验、作风、品格、方法、能力的综合体现。

领导艺术同领导方法的关系:两者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广义地说,领导艺术也是领导方法;狭义地说,领导艺术是领导者熟练地创造性地运用领导方法的特殊才能。一方面,领导方法离不开领导艺术,领导方法只有通过领导艺术才能体现出来。另一方面,领导艺术也离不开领导方法,领导艺术是以领导方法为前提的,在熟练掌握领导方法之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

二、当前我国行政领导艺术现状问题分析

(一)管理思想方法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外来思想的冲击,以及学习方法的问题,管理思想观念迷失,企业管理缺少灵魂,管理方法混乱,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按照传统的经验管理,适应不了市场规则的变化;学习西方的现代管理理论,不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或者是囫囵吞枣,学习效果必然是不尽人意,于是在企业实践理论上陷入朝三暮四的境地。难怪有人说:“中国目前处在一个充斥新颖管理观念和模式,而实质上却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的时代,眼花缭乱的西方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经成为企业界迷茫和困惑的制造源。企业界不断地流行一轮又一轮的管理新潮,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管理思想的主题。”企业管理缺少灵魂,管理方法混乱,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毛泽东同志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深刻地批判那种“言必称西腊”的崇洋媚外思想,反复强调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二)领导方法缺乏科学性

传统“权术”思想的束缚、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领导者自身原因,导致领导方法缺乏科学性,严重扭曲了领导艺术。谈到方法的研究,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把领导方法等同于“驾御之术”,或者“权术”,也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公开地学习研究它,似乎又为世人所不齿。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严格的计划性走向了极端,使人们的思想僵化了,缺少对企业内部领导方法的研究。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和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领导者学习问题以及知识等自身条件与企业发展也存在不同程度地不适应。所有这些导致了领导方法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缺乏科学性,从而严重影响了领导工作的成效,甚至扭曲了领导艺术。

三、提高现代行政领导方法和艺术的策略

(一)发挥创造性思维

面对滚滚而来的世界创新潮流,唯有转变思维方式,创新领导观念,才有能力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

21世纪领导者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环境,全球知识化引发的领导思维革命,网络化的世界,信息革命对领导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创造性思维是指主体对客体即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分析思考,推理判断,找出事物核心的真实的本源,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它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离不开创造思维,可以说创造性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最高形态。

(二)加强领导艺术方式的创新与科学化

领导艺术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当领导的思维方式停留在定势思维、平面思维、浅性思维、命题式思维和非理性思维层面时,就不可能有创新。可以说,人类历史上一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创造,一切对社会进步产生过较大影响的理论、学说、主义、思想的形成,莫不是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立体思维和多角度思维层面的结果。思维方式的落后,决定了创造力和想象力必然贫乏。领导方式从命令及控制方式转变为启发式领导,在这种情况下,领导的目标需要修正,领导思想需要变革,领导艺术方式需要创新。即:领导艺术方式要由单维型向多维型转化;领导艺术方式要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领导艺术方式要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领导艺术方式要由静态化向动态化转化。

(三)倡导“以人为本”的领导艺术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抓住“以人为本”这一管理关键环节,就能顺利实施组织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以人为本”的管理,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动的,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企业发展;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是可以协调的,将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可以使得员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此过程中,企业进一步了解员工使得企业目标更能体现员工利益和员工目标;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陆维福.论行政指导在环境管理中的实现[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6).

管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篇7

“社会国理论”源自于德国,大体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国”是“市民社会的”或是“与市民社会有关的”一种国家状态。在这一语境中,“社会国”意味着国家对于社会管理负有相当的责任,而社会也不是封闭隔绝的自治领域。第二种观点认为,现代国家中的个体是在社会群体中生活的,与共同体存在强烈关联,因而“社会国”强调个人对于社会以及他人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三种观点认为,“社会国”意味着国家应扶助弱者,致力于每个人人格尊严的生存保障,并根据正义原则分配经济资源。笔者认为,很难说这三种观点哪个更加合理,因为它们都只是从不同角度彰显了社会管理的职责所在。第一种观点凸显了国家对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责,第二种观点凸显了公民对于社会事务的公共责任,第三种观点则凸显了国家对公民提供基本社会服务的法律义务。因此,“社会国理论”贡献给常态化社会管理的基本理念就在于:公权力有义务为公民提供服务和帮助,促进其有尊严地生活。

自20世纪后半叶开始,“社会国”理念开始因其法治化而逐步渗透到常态化社会管理的各个层面。德国《基本法》第20条第1款规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民主的、社会的联邦国家。”该法第28条第1款又进一步规定:“各州的宪法秩序必须符合基本法的共和、民主及社会的法治国原则。”自此,“社会国”与法治国相融合成为德国宪法中的“国家目标条款”,也逐步贯彻到公权力的各个层面,渗透到社会事务的各个领域。“社会国家原则是所有行政部门在所有层面都需遵守的。对所有行政而言,不论如何,都存在着一个社会国家的授权,依此允许行政在其权限范围内,在法律规范之外发展和促进符合社会国家的活动。这一点尤其适用于地方自治团体,诸如增添附属的工作,以及将例如幼儿园的收费,根据社会收入标准划分为不同等级。”在我国,《宪法》第二章规定了教育权、休息权、劳动权等社会权利,也展示出走向“社会国”阶段的历史必然。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更是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以及“国家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写入宪法。这一修正更加充实了社会国家的时代色彩。而我国政府一直强调的“民生”,其实也是社会国家职能扩张的最好注脚。

二、常态化社会管理的法治需求

毫无疑问,“社会国理论”包含了比传统的“形式主义法治国”更加强烈的法治需求。它意味着公权力行使的合法性不再满足于形式主义的“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而且要求它必须符合实质法治精神,体现民主性和科学性。具体到社会管理而言,社会管理的目标不再是简单的“依法管理”,而是“优质治理”。其中,“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也是“优质治理”的应有之义。比如:国务院于2004年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在界定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时明确提出:“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基本形成,人民群众的要求、意愿得到及时反映。”“健全行政决策机制。科学、合理界定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决策权,完善政府内部决策规则。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该规定表达了将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科学行政进行整合的期待:行政不仅要具备形式合法性,而且需要包含民主性和科学性的实质合法性。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公权力进行常态化社会管理合法性的实现逻辑。为了体现公权力行使的合法性,西方国家一般遵循五个基本法律原则:一是参与民主原则,二是法律优先原则,三是比例原则,四是权责统一原则,五是正当程序原则。其中,参与民主原则是确保社会管理的决策能够被有效实施,公权力的行使具备可接受性的基本前提;法律优先原则既是社会管理行为合法性的基本要求,又是调动行政机关社会管理积极性、主动性的法律空间;比例原则是社会管理行为合法性的较高要求,是追求优质性社会管理的法律驱动;权责统一原则是社会管理主体维持长期性、有效性、常态性社会管理的社会心理基础;正当程序原则是社会管理行为实施程序可接受性的基本保障,也是社会管理行为实质内容可接受性的重要方面。这些原则都是西方国家在常态化社会管理过程中,处理社会管理主体与公民之间这一“权力/权利”关系的基本法律原则,也是其常态化社会管理中运用法治思维的法理依据和思想源头。

⒈参与民主原则。所谓参与民主原则,是指在社会治理领域,任何社会管理决策的形成和社会管理行为的作出,都应当允许利害关系人参与其中并充分表达意见、阐述诉求和主张权利,以提高社会管理决策的效率和行为的民主性,使得这些决定和行为更容易被社会管理的相对方所接受。“参与民主”是相对“代议民主”而言的,是20世纪民主理论的新发展。在传统的“代议民主”制中,通过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制定法律,可能导致法律中所包含的民主性并不充足,这是“代议民主”的天然局限。而且,在传统的“依据法律进行社会管理”的法治模式中,社会管理主体的合法性来源于其所执行的“法律”。但这种“合法性”在输入的过程中很可能由于法律适用者的理解导致法律本身包含的“民主性”进一步被丢失。因此,在这种“合法性”危机的形式下,“参与民主”应运而生,即通过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参与来补充管理决策和措施的“合法性不足”。参与民主的制度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具有教育功能。即对于社会管理的相对人和一般公众都有法制教育、政策辅导和公共责任培育的作用。二是具有整合功能。即使得社会管理主体和社会管理相对人对于社会管理的决策形成共识,有助于他们接受这样的集体决策,形成社会治理的整合性力量。三是具有理。即在社会管理过程中,通过与利益团体、行业组织和专业人士的协商和沟通,形成“最大公约数”的治理共识,从而包含了最大程度的“公共理性”。公众参与之所以有如此功用,在于社会管理本来就是一种“公共事业”,理所当然应由“公众决定”。此时,对于社会管理者而言,最为重要的一种法治思维是:决策的开放性思维。

⒉法律优先原则。法律优先原则强调,当社会管理中出现法律缺位的情形时,应当鼓励社会管理主体积极采取行动予以治理,即“法无禁止即可为”。法律优先原则的关键点在于,其产生的背景为社会国家,这意味着公权力主体承担了对于公民的“生存照顾”等社会服务的法律义务。既然行使公权力的目的是“服务”,那么社会管理主体与相对方之间自然应当构建一种“服务———合作”的公法关系,而非传统的“命令———服从”的公法关系。鉴于此,我们可以从中直接推导出常态化社会管理的一种法治思维:执法的合作性思维。

⒊比例原则。所谓比例原则,是指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社会管理主体实施管理行为应当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果社会管理行为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就应该使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内,保持二者适度的比例。该原则的要旨在于防止社会管理主体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具体包括必要性、适当性和狭义的比例性三个子原则。其中,“必要性”强调“目的/手段”之间的考量,要求采取的社会管理手段必须能够实现社会管理的预定目的;“适当性”强调“手段/手段”之间的考量,要求在可供选择的多种同等有效的管理手段中,应当选择成本更低廉的手段;狭义的“比例性”则强调“手段/结果”之间的考量,如果社会管理手段的成本大于实施该行为的结果,则这一管理手段不可取。因此,德国学者将该原则形象地比喻为“不得以大炮轰蚊子”。比例原则的关注点在于,社会管理主体是否“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而这种“合理”与否的判断标准需要进行目的、手段和结果之间的多重权衡和考量。从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到常态化社会管理中应当遵循的一种法治思维:执法的合理性思维。

⒋权责统一原则。所谓权责统一原则,是指公权力具有权力与责任的双重属性,公权力的行使者必须为其公权力行使所造成的损害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得逃避责任、豁免责任或者由其他主体替代承担责任。具体包含两个层次的要求:其一,权责主体相一致,即有权力就有责任;其二,权责程度相适应,即行使了多大权力就承担多大责任。其最核心的理念是:国家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即“国家自己责任”。西方法治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其他社会公权力主体一般都可以作为违宪审查、司法审查的对象,也都可能成为国家赔偿的义务机关;而且其公法责任制度全面、细致地贯彻法律惩戒与违法行为相当的基本理念。权责统一原则的要义在于,在现代法治国家,责任是权力的生命。如果无责任,则权力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就意味着权力主体不得逃避责任,也不容替代责任。因为“逃避”、“替代”都是对于公众的“欺骗”,有损于公权力主体的公信度。而且,权力的责任可能来自于公权力行为本身的“违法”或者“不当”,也可能来自于公权力行使中的“寻租”或者“逐利”。因此,除了执法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思维之外,权责统一原则还衍生出两种对我国当今社会管理非常重要的法治思维:执法的诚信度思维和执法的廉洁性思维。

⒌正当程序原则。所谓正当程序原则,是指在公权力行使的过程中,没有法定的事由并经正当的法律程序不得剥夺和限制公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等权利,这一原则又被称为“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这是英美法系非常重要的公法原则,包括“任何人不得做自己行为的法官”和“在作出任何不利处分之前必须听取相对人的意见”两个子原则。正当程序原则的落脚点在于,常态化社会管理行为的实施程序是否“正当”。而由于“正当”的判断标准多样化,就使得社会管理主体会倾向于不论何种情形都设置一种尽可能繁杂充分的程序,即“程序的过度化”。其实这同样是一种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从个案正义的角度出发,不同重要性的案件应当适用不同标准的程序,程序的复杂性应当与事项的重要性、影响权益的关联性相适应。在西方,刑事拘捕程序明显严于行政强制程序,行政强制程序一般严于行政处罚程序,行政处罚程序一般严于行政命令程序,行政命令程序一般严于行政许可程序,行政许可程序一般严于行政帮助程序,其理据就在于前者往往比后者更加直接地、重大地而且不可恢复地影响到公民的基本权利。此时,社会管理主体应当遵循的一种法治思维就是:程序的适当性思维。

三、常态化社会管理的法治思维

承上所论,笔者认为,我国常态化社会管理应当遵循如下六种法治思维:即决策的开放性思维、执法的合作性思维、执法的合理性思维、执法的诚信度思维、执法的廉洁性思维和程序的适当性思维。

⒈决策的开放性思维。所谓决策的开放性思维,是指在常态化社会管理决策过程中,社会管理主体应当采取一种对社会各方(包括但不限于社会管理相对方)意见开放性吸收和采纳的决策机制,使得社会管理决策本身具有较高的民主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接受性。这一思维的法治基础是参与民主原则,它既适用于抽象的社会管理方案的决策,又适用于具体的社会管理行为的决策,是保障各类社会管理行为合法性的前提。它不仅适用于行政机关的行政决策,也适用于社会组织的社会决策。具体来说,这一思维主要有三个要求:一是对于社会管理决策的利害关系人开放。但凡其合法权益可能受某一决策影响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应该有权参与决策过程,充分表达其意见和主张。二是对于与社会管理决策相关的专业人士开放。但凡与该决策事项相关的专业人士表达的意见和观点,决策主体都要认真考虑、仔细斟酌,反复验证其合理性,在决策中予以吸收消化。三是对与社会管理决策的实施执行相关联的部门机构开放。但凡与该决策事项的实施和执行相关的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都有权表达其意见和观点,决策主体要认真考虑、多方协调、消弭障碍,增强社会管理决策的可操作性。第一个要求在于提高决策的民主性,第二个要求在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第三个要求在于提高决策的实践性,它们共同提高了决策质量,保障了决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可接受性。在我国,《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已经非常鲜明地体现了“立法的开放性思维”,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做法。但是,在我国常态化的社会管理中,“决策的开放性思维”还没有非常鲜明的立法体现,实践中也还处于一种探索前进的阶段。

⒉执法的合作性思维。所谓执法的合作性思维,是指在常态化社会管理执法过程中,社会管理主体应当遵循与社会管理相对方合作的思维,既要避免采取“控制———服从”的刚性措施,更要避免陷入“命令———反抗”的对峙困局,应该促成两者之间形成一种“服务———合作”的和谐关系,更好地实现社会管理的预定目标,保障和促进公民的合法权益。这一思维的法治基础是法律优先原则,它主要适用于具体的社会管理执法行为,是充分调动各类社会管理主体积极性、主动性的法治驱动力。在我国,尽管尚无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这一法治思维,但是,《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行政强制法》规定的“强制与教育相结合原则”,以及其他一些行政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执法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都在一定意义上暗含着执法的合作性思维。在实践中,最为典型地体现合作性思维的社会管理方式应属“社区矫正”工作。对于触犯刑事法律的责任人采取“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通过给予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方式进行帮助,让他们尽快地回归到社会之中。这相对于传统的徒刑等包含“敌对性思维”的刑罚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当然,我国文明执法方式的实践探索过程也开始展示出一些执法的合作性思维。

⒊执法的合理性思维。所谓执法的合理性思维,是指在常态化社会管理执法过程中,社会管理主体不仅应当采取一种合法化的方式,符合形式合法性的要求;而且要对社会管理行为进行利益分析、权利排序和价值平衡,谋求最佳合理性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以达到实质合法性的要求。这一思维的法治基础是比例原则,它主要适用于存在较大裁量空间的社会管理执法行为,是促使社会管理主体努力追求“优质化管理”、而非仅仅“合法化管理”的法治引导力。这一法治思维包括三种具体思维:一是“成本———收益”分析思维;二是“权利位阶”思维;三是“价值平衡”思维。其中,第一种具体思维是对社会管理行为进行经济利益上的投入产出分析,如果社会管理行为效益低于成本,则没有社会管理的必要;第二种具体思维是对社会管理行为所保障的公民权利和可能侵犯的公民权利进行位阶排序,如果为了保护非基本权利而侵犯了基本权利甚至是宪法权利,则没有社会管理的必要;第三种具体思维是对社会管理行为导致的社会价值的冲突进行分析,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适度的平衡,形成具体的解决方案。我国有些法律明确规定了“成本———收益”分析的要求,但没有明确规定“权利位阶”和“价值平衡”。尽管如此,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权利的位阶性也比较清晰,包含了一些“价值平衡”的法治理念。比如《立法法》规定了“基本法律”、“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层级区分,再加上处于最高位置的宪法,形成了一定的位阶性。再如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行政诉讼法的司法解释中也要求在特定情形下司法审判应当进行一定的“价值平衡”。

⒋执法的诚信度思维。所谓执法的诚信度思维,是指在常态化社会管理执法过程中,社会管理主体不得“隐瞒真实身份”执法,不得“采取欺骗的方式”执法,不得“以反复无常的方式”执法,不得“以逃避法律责任的方式”违法,不得违背社会诚信义务实施社会管理。这一思维的法治基础是权责统一原则,它适用于所有社会管理执法行为,是提高社会管理主体的公信力、权威性和有效性的根源,是社会管理相对人对社会管理主体信赖、合作和服从的心理基础。这一思维包括四个基本要求:一是表明身份执法,二是不使用诈术执法,三是禁止反言,四是承担相应责任。在我国,诚信思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它被视为权力行使是否公正的“源头”。但直到200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才第一次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了许可权行使主体的诚信义务。当然,在其他的一些法律中也规定了社会管理主体“表明身份”的义务,其实也是在贯彻执法的诚信度思维。相对而言,尽管各部法律、法规都规定了社会管理主体的法律责任,但在实践中这些法律责任往往被“虚置”,执法的诚信度思维贯彻得仍然不够彻底。

⒌执法的廉洁性思维。所谓执法的廉洁性思维,是指在常态化社会管理执法过程中,社会管理主体行使权力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特别是不得与社会管理的相对人有利益的关联。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社会管理主体以其职权本应执行的事项作为讨价还价的对象。也就是说,禁止社会管理主体利用其优势地位,将职权行使作商业化的使用。这一思维的法治基础也是权责统一原则。因为不廉洁的执法主体必定是不负责任的法律主体,必定会逃避其违法行为所引发的法律责任。这一思维主要包括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回避制度,二是不当联结禁止原则。在我国,执法的廉洁性思维已经有了非常具体的立法体现。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63条非常具体地规定了公务员的任职回避和地域回避,就是避免其职权行为与其一般的社会关系产生不当的关联性;第102条则进一步规定公务员不得在商业性部门兼职,避免其将职权作商业化运用。而2011年颁布的《行政强制法》第7条则在总则中将“强制的廉洁性”规定为该法的一个基本原则。该法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行政强制权为单位或者个人谋取利益。这是执法的廉洁性思维最清晰、最简洁、最核心的体现。

⒍程序的适当性思维。所谓程序的适当性思维,是指常态化社会管理的程序应当符合程序正义的基本要求,而且具体的社会管理程序要与管理事项的重要性、管理决定所影响权益的位阶性、管理决定所作用群体的广泛性相适应,既要避免程序正义不充分,又要防止程序过度,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这一思维的法治基础是正当程序原则,它包含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社会管理的程序要“充分”,必须满足正当程序原则的基本步骤和要求。比如回避、表明身份、听取意见、说明理由等。二是社会管理的程序要“适度”,程序的繁杂度和参与度应当与管理的事项、决定的性质和影响的范围基本“相当”。比如涉及权益较小管理事项的可以采取简易听证方式,涉及权益较大的管理事项则必须采取正式听证方式。

四、总结

管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篇8

一、当前高职院校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不足

(一)教学管理呆板机械,束缚观念更新,不利于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一方面体现在:当前教学管理系统存在呆板机械,导致教学管理模式单一化,课程结构、教学内容随意,教学方法陈旧,存在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不相适应的弊端。传统教学管理实行自上而下的直线式管理,强调权威和服从,集中体现在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改革措施、教学评估标准等方面。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往往成了教学主体,置身教学一线的教师反而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这种怪状难以调动教学一线的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封闭的教学管理系统,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社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技能人才的要求。

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管理者管理方法简单化,与一线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平等的互动交流。加上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管理者已经习惯于“家长式管理”模式,常常“管”而不“理”,这种教育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教师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管理机制灵活性不够

体现在教学管理者重视教学过程,轻视管理环节。教学管理部门在平时的教学管理实践中往往关注教师是否按时在“教”,学生是否到课在“学”,满足于教学不出问题,忽视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的检查与评估,忽视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审视与评价。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直接导致教师仅仅满足于上课,满足于教材、参考书上的内容。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学到专业的前沿知识,所学知识陈旧过时或不实用,对学习失去兴趣,厌学情绪和得过且过的状态普遍存在。

(三)教学管理队伍实力不足

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影响。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队伍人员结构有以下几种:一是合并升格前的中等专科学校原有的“老”教师;二是近年来从普通高校毕业的“新”教师;三是从一线教师队伍中抽调的转岗教师。总体上看,存在着整体实力不强,教育学和管理学知识欠缺,基层教学管理经验匮乏,管理角色定位适应性不强等问题。

(四)应用信息化管理无跨界意识

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上,许多教学管理人员仅局限于基本的信息交流和学校管理,忽视了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服务功能。没有“互联网+”时代的跨界思维意识,更谈不上将这种思维应用于教学管理。如何应用“互联网+”时代的跨界思维意识跨越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突破学科、专业界限,以多视角、多层面,精准思维来审视问题,解决问题,打破部门之间、专业、学科之间的界限,用大视野、超视距眼光进行教学管理,是教学管理层面及参与者的短板。

二、应用“互联网+教学管理”应对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不足

(一)互联网思维特征

互联网思维包括为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等方面,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放,开放精神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二是平等,在网络平台上,人们的身份、职业、地域、年龄等社会标识被淡化,人们依据兴趣爱好、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在网上聚合,平等对话。三是共享,即信息的双向互通,网上信息不再是单向流动,而是不同观点和意见的交流和融合。四是创新,大数据的积累、云计算的快捷,为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环境,互联网已成为引领当今时代创新的主导技术和平台。

(二)传统教学管理与互联网思维下的教学管理比较

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与“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管理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如表1。

(三)“互联网+教学管理”应对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不足的方法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从招生到教学过程,再到毕业整个过程都离不开互联网;mooC、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变革也给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带来挑战,因此,引入“互联网+教学管理”思维,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学校管理者需要认识到“互联网+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提上日程,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第一,要调整现有的学校管理体制,使之适应“互联网+教学管理”模式的要求;第二,制定符合建设需要的政策,为该项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第三,确定信息系统建设的规模,保证信息化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投入;第四,组建一支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院)长、院(系)部、财务部门的领导,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学科领域的专任教师所组成的“互联网+教学管理”团队。除此之外,学校还需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让“互联网+教学管理”各部门共建共享,实现效益最大化、投资最小化和利用充分化的目标。

三、高职院校应用“互联网+教学管理”的可行性

“互联网+”不是一套时髦的流行装,而是信息化渗透到各行业的必然结果,它只会越来越深入到各行业方方面面,同样也会使高职教育的“互联网+教学管理”成为必然。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互联网+教学管理”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

(一)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投资规模不断增加,信息化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学校基础设施的基本完善为“互联网+教学管理”建设奠定了基础。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互联网+教学管理”的基础。目前各高等院校已基本完成与互联网链接的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大多数高校实现了wiFi全覆盖,师生与教学管理人员能随时随地使用网络方便地进行相关教学管理与互动。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参与人员信息化素养的提升为“互联网+教学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教学管理是一个制度化、标准化的过程,“互联网+教学管理”需要教学活动参与者在教学管理部门的统一协调下,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目前各高职院校中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网络化应用能力有了极大提高,为实现教学管理活动的信息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高校信息化应用已初具规模

从2015年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分析与趋势展望报告可看出,我国高等学校信息化应用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图1为应用现状分析。

报告表明,应用系统融合趋势明显:三分之一的高校已经建立跨系统的共享方案;一卡通已经普及,教学信息化走向成熟;移动应用在教学及公共信息服务方面已经起步。

高职院校师生拥有pC及移动终端数基本满足“互联网+教学管理”客户端条件。高职院校师生拥有手机的人数特别是智能手机的人数比例是很大的,表2是我院师生拥有各类信息终端的调查结果。

这一调查结果表明,我院处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基本满足“互联网+教学管理”环境下对客户端条件的要求,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应当更能满足要求。

四、“基于校园网、移动互联网+教学管理”综合平台的层次与内容

“互联网+教学管理”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创新,在学校管理中越来越重要。其核心是构建基于校园和移动学习平台的高职院校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将院系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科研项目管理、师生个体管理、评价反馈体系管理、实训基地管理、后勤等管理过程集成化,随时随地可控和获得结果的反馈。让教育资源得到最大化共享,促进教育管理效能的提升。

数字化管理平台包括:即时通信平台(微信、QQ等)、信息平台、学校门户网站、通用办公管理平台、校企合作信息平台、实训教学管理平台、继续教育信息平台、人事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设备资源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

(一)管理层次分工明确

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教学管理”功能,优质高效地实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本文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实际提出以下塔式化的层次结构,各层次关系及职责如图2所示。

其中,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应当包括表3所示的各项功能。

教学管理是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中的核心,也是“互联网+”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体现,应当具有图3所示的具体内容。

五、应用“互联网+教学管理”具体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

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制定和完善工作,做到“技术支撑,理念先行。”

(二)做好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

设计上要有超前意识,分步实施,具有良好扩展性;以应用为核心,稳步走,避免盲目投资。

(三)组织管理

提高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和关注热情,明确学校信息化内涵,由分管教学副校(院)长牵头负责实施,以项目为载体由部门协同推进,突出领导和引领。

(四)加强信息化培训

提高使用者的整体素养改变“技术中心模式”,强调“整合模式”,重点是技术的“教育应用”。

(五)充分应用软件系统

充分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各专业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促进信息化的应用。

(六)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模式

建设和完善校园网资源共享系统,通过学校的校园知识管理网络平台,将更多老师或校外的教育资源纳入学校的教育资源系统,解决资源分散问题,提高数字化资源的共享程度。

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抓手,建立备课、听课、评课等教研平台,积极开展基于网络的三类模式的研修活动,提高教师教学应用能力。并由此推动多形式、多层次教育教学研究,建设和完善基于网络的教师教育叙事交流平台和网上教研系统;充分利用成熟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丰富的校园网网站资源,组织网上公开课、示范课和研究课,逐步开展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交流活动。

(七)管理系统化

管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篇9

关键词:计算思维;ipR-CDio;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a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0-0079-04

引言

目前数据库技术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各种数据管理系统都离不开数据库技术强有力的支持。笔者所在学校的数据库课程统称为“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技术”,它不仅是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而且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理工科、管理类专业的必(选)修课程,如何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数据库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数据库知识,学会分析和使用各种数据库管理系统,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等方面的技能,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是除理论思维、实验思维外的第三大思维。[1]

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它强调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其计算思维,而计算思维的培养又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2]鉴于以上原因,笔者将计算思维理念引入“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在整个教学过程贯穿计算思维的方法,在教授不同知识点时,运用不同的计算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思维解决本领域问题的能力。最终,不仅教师形成了新的教学思路和良好的教学方法,同时学生也提升了其求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ipR是指兴趣(interest)、毅力(perseverance)和责任(Responsibility),ipR-CDio就是将学生的探索兴趣、解决问题的毅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融入到项目研发的CDio过程。教师通过不同级别的项目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共享知识(团队合作)、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结知识(技术创新)和传播知识(沟通交流)的能力与素质,同时训练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3]

笔者结合“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创新可行的计算思维的培养模式,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为目标,通过使用ipR-CDio工程教学方法进行课程实践应用拓展,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从而提高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效率。

教学改革内容

1.基于计算思维的数据库课程体系构建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授数据库课程时,教师设计课程体系不仅要考虑如何兼顾课时和教学深度,同时还要考虑实用性。课程体系的设计以数据库应用技术为基础和出发点,涵盖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相关概念和方法,将数据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技术。在计算思维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真正能用数据库的相关方法和工具解决将来在工作和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根据不同专业在数据库教学方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要求,在保证能够体现数据管理完整过程的基础上,笔者最大限度地精简了课程内容,精选了必要的知识点,减少甚至去掉不必要的内容,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如下图所示的几个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合理取舍讲授的内容。可选择性讲解的内容包括关系的完整性、视图、索引、存储过程、触发器、事务处理、备份恢复、安全性等。例如,对安全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安全性部分应重点介绍。

对于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应重点讲解。例如,对关系数据库来说,SQL命令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访问方式,从建库、建表、数据操纵到数据查询以及基本的数据分析都要用到SQL语言,数据挖掘前的数据整理和清理,也要用到SQL语言,所以对这部分应该讲透、讲到位。

2.基于计算思维的数据库课程资源构建

为了适应不同专业的多种需求,以及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求,需要多种在线和离线的多元化教学资源相配套。在全国都在缩减公共课课时的大背景下,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笔者设计与实施了基于mooC平台的教学模式,通过mooC平台呈现课程内容。课下学生完成线上学习、习题与作业,与教师线上交流、讨论;课上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答疑、辅导、讨论,实现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笔者与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联合制作的mooC视频课程(第一版)已经在玩课网(http:///)上线,在线注册学习人数达2300余人,有东北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多所省内外高校使用了本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良好。

3.基于计算思维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方法

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应以思维训练和提高问题求解能力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计算思维为切入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计算思维,使其在掌握数据库原理和应用技术的同时,掌握基本的计算思维方法。由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内容不同,对计算思维和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除了传统教学中使用的讲授模式之外,教师还需要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探索与计算思维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如表1所示,针对表1中的课程体系,在基础理论、基本操作和系统开发中,教师分别对涉及的重点知识,引入计算思维中相应的方法。在相关知识点讲解和计算思维引入的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情况,笔者分别使用基于问题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课堂讲授+网络学习的教学模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了思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采用案例教学模式

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角度来看,与专业方向相融合的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方式中包括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种教学方式都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在理论教学中笔者引入案例教学,重在让学生深刻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意识,从而从本质上和全局上进行思考并给出问题的解决思路。例如,针对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讲解实体联系模型时,让其设计一个网站管理会员制客户的数据库系统概念模型。在实验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帮助其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实验教学案例的设计要注重趣味性,只有贴近生活并融入专业知识的案例,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整个数据库课程教学的第一个环节,笔者将案例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以传统的学生选课数据库为基础讲解基本知识点,然后联系实际中使用的“学生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讲解知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采用分组教学模式,即在课程教学开始前将学生按照每组3~5人进行分组,并为每个组分配不同的项目。笔者考虑到学生目前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主要从功能需求、数据管理需求和信息安全需求三个方面尽可能清晰地描述每个案例,使每个小组看到案例描述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完成的工作。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缩短学生在明确案例需求方面花费的时间,使他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数据库设计上,从而突出了数据库课程的重点。

课后作业的布置也采用分组的形式,每组的作业知识点相同,但是具体的作业内容根据项目不同也有所不同。对普遍出错的知识点在习题课上集中讲解,对个别组出现的个别错误则采用课后答疑的方式解决。

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使他们更加正确地把握案例,而且还可以引导他们设计出合理的数据库,从而为后面的实验和课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采用“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模式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给出一些与具体理论知识联系紧密的案例,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由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学生通过小班讨论,消化理解知识点,加深对案例的理解。最后,鼓励学生通过实际的项目案例来检验课堂所学知识,并通过上机操作来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3)基于问题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法,能使师生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引发新问题”的螺旋式递进问题情境中进行交流和学习,启发思考。

基于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基于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实践情境和感悟问题情境的体验,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使学生主动建构一个从探究问题到实践、思考、运用相关技能解决问题的学习体系。

(5)“课堂讲授+网络学习”的教学模式

采用“课堂讲授+网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课堂上讲授数据库核心的理论知识和关键技术及方法,培养和训练学生用计算思维的核心思想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利用网络课程向学生讲授数据库具体的操作方法,如表的创建和操作、报表的查询和创建、界面设计以及数据库操作的编程实现等。网络课程不受课堂学时限制,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范围,对于重难点问题学生也可进行反复学习,有效解决了他们学习进度不同步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因材施教的作用。

4.基于计算思维的数据库课程考核方法

为了体现计算思维的培养效果,可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需要重视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规范平时成绩的考核指标,包括学生在教学平台上的表现、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深度和创新性、作业和实验的完成情况、创新性作品的质量、出勤考核、阶段测试的成绩等,并且采用等级评分制,淡化分数,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评价。同时也要重视考试的重要性,规范考试制度,建立试题库,采用上机考试系统统一考试、评卷,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保证不同班级、不同任课教师考核评价的一致性。

在课程考核方面,实现根据培养计划和大纲要求,对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分级,然后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并根据其重要程度作为评分的权重,在综合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的基础上,给予总体的科学评价。笔者所在学校现在主要采用mooC和翻转课堂的形式,考核比例如表2所示。

结语

计算思维是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其数学思维和工程方法对数据库学习非常有帮助。笔者通过对“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技术”课程中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形成了适合高校学生数据库课程学习的一整套课程体系、资源库、支持平台、教学方法和成果,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领域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增强了其利用计算思维解决本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解读[J].中国大学教学,2010(09):5-7.

[2]李廉.计算思维――概念与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2012(01):7-12.

[3]陆慧娟,关伟,高波涌,何灵敏.基于ipR-CDio理念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研究[C].浙江省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08).

管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篇10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对口生;能力本位教育;专业思维

根据河南省《关于普通高校对口招生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实施办法》解释,旅游管理对口生是指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从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成人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以“对口招生”方式招收的应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这部分学生以“对口招生”方式接受高等教育,则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因此,如何开创出科学合理的对口生培养模式,则是旅游管理本科对口生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竞争能力,优化学校教育竞争环境的重要保证。

一、旅游管理对口生特征分析

(一)对口生生源不一,素质有别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对口生源类型较复杂,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普通初中毕业生、职高毕业生等。与普通高中毕业生相比,职业中学和技校毕业生虽然专业技能素质较好,但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他们大多数是在没有任何专业和职业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接受旅游高等教育的。面对这样一群生源素质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群体,采取单纯的传统普通本科教育方式将会受到严峻的挑战。

(二)学习动机与心理特征

首先,在学习动机上,对口生虽然是本科生群体的一部分,但与普通招生有差异。www.133229.com具体体现为:在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上,对口生倾向于一般性的“好背,好记”和“考试过关”,而很少考虑知识的储备性,不求甚解、知识融合应用能力差,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其次,对口生具有不同于普招生的心理特点。具体体现为:(1)自豪感与自卑感并存。对口本科生由于避开了“万人过独木桥”的普招路线,普遍有一种心理自豪感。但与基础宽厚、知识面广的普招生相比,却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使他们处于进退两难,焦虑不安的境地。(2)强烈进取心与自身素质较差相冲突。由于原有基础薄弱,对口生普遍知识面窄,基础较差,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失败感、内疚感增加,心理压力过大。(3)心理成熟较早,依赖性强。对口生曲折的求学经历使他们比普招生的心理成熟较早,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进人大学后,存在独立完成作业、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不适应,在遇到陌生而复杂问题和情境时,依赖心理表现突出[1]。

(三)对口生培养目标的特殊性

旅游管理对口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设计型人才,又不同于中等旅游教育培养的只会操作的人才,其培养目标具有特殊性,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高级性。旅游管理本科对口生的培养除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技能外,还要掌握行业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旅游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旅游职业教育。(2)职业性。旅游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应当以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订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能力。因而,接受了旅游高等教育的对口生要具有上手快、适应性强等特点。(3)技能性。旅游对口生毕业后,首先应当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与操作能力。这必须通过一定的专门训练来完成。因此,他们除应具有必须的专业知识外,更应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旅游管理高等教育鲜明的特色。(4)基层性。由于旅游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毕业去向绝大部分是到企业,具有很强的基层性。旅游高等教育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是其生命力所在。

二、旅游管理对口生尴尬的生存环境

高校旅游管理对口本科生尴尬的生存环境,主要体现为[2]:

第一,考研存在先天不足,难上加难。基础较差的旅游管理对口本科生往往面临着考研的尴尬。其中英语、数学是巨大障碍。第二,考公务员陷入无奈。从全国公务员招考简章和职位信息中,并没有设置旅游管理这个职位,这让那些想考公务员的旅游管理毕业生陷入无奈和尴尬中。第三,就业率还不如本专业中专生。在职场中,旅游行业的用工原则是从基层做起,从基本服务技能做起。很多旅游管理本科生在基层还不如有几年经验的中专生混得好、待遇高。其中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教育与企业实际的脱节,同时也存在大学本科毕业生定位不清,眼高手低,心高气傲的通病。第四,难于守望的职场环境。从学生毕业就业职位转换角度来看,旅游管理毕业生的就业流失率和流转率在职场环境中为最高,且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毕业生不愿从事旅游行业,工资待遇低、工作性质相对单调、机械、不受人尊重,以及企业视“人”为成本而不是资源及人事资源管理机制等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三、旅游管理对口生培养模式创新思路

(一)更新办学理念,培养旅游人才创新能力

目前旅游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只注重脱离现实的纯理论式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忽视学生专业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培养固守成规的“笨鸭”。必须要从传统办学理念的弊端中解放出来,以社会旅游市场的需求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一套符合社会需求,符合学校定位以及实际办学能力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要构建以上模式,重点需要解决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问题和教育观念转变问题[3]。

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问题,关键一点是要真正确立“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观[4].针对旅游业应用性强的行业特点,通过教育技术与教育方式的转变实现“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使受教育者从知识教育转向智能教育,注重人才创新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重视“专业思维”的塑造。专业思维是融合了理性的经营管理和感性的丰富想象力的特殊思维,它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统一的优秀思维品质[5].培养中应通过课程设计来加强对学生“专业思维”的塑造,升华其思想境界,丰富、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形成逻辑思维到想象思维,再到创造思维的过渡。

教育观念转变问题,关键一点是切实改变传统“三中心”(课堂教学、教师、知识灌输)教育模式,应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与爱好,重视和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自觉性。应积极创新实践与实习机制,实行专业见习经常化、专业实习基地化[6]、实习管理规范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

(二)重视学习微环境建设,培养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

第一,要坚持学生是主体的思想。应培养学生远大的志向和理想,要消除学生的自卑感,灌输和培养学生的“帅才”意识、“创业”意识、“老板”意识等,从而铸就学生持久不衰的学习动力、学习激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7].要引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规划与学习方法,使学生明确主和次、重点与非重点,正确处理专业学习与参加社团活动的关系,让学生树立以专业学习、读书为中心,把握自己专业学习的中心职责与任务,从而集中精力与时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二,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般来说,创新教育的主旨就是教师以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教育观念,真正有意识和热情去树立创新教育思想,要有强烈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与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与动力落实在教学活动中。第三,落实服务型教学管理是关键。在教学管理中,是以“官本位”式的“准行政性”管理为主,还是以“知识本位”为中心的服务型管理,将会导致学校在教学中心地位和政策措施的倾斜上是不一样的,同时它也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学校的教学管理要宽严相济、管理和服务相结合、激励和约束相结合,各项教学与实践环节的制度和规范要严格执行。

(三)应积极创办“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实验区”

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实验区的目的是通过鼓励学生或学院设立旅游公司,将公司运营、教育创新、人才培训三个板块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经营实践过程中,体验到一个优秀员工应具备的能力与职业素养,体验到作为管理者应具有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四年教学实践环节,使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完成由一线员工到基层管理人员角色的转变。洛阳师院的战桂城认为,在培养模式上,旅游管理专业应推行“先实习,再学理论,最后再实习”的方式,重在让学生对旅游管理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因此,通过创建“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实验区”,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或学校开放办学条件下学院成立旅游公司等方式,使学生深入企业经营实际环境,让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思,思有创新。另外,在创办各级“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实验区”同时,提升开放式办学水平,加强校企合作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加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与地方政府、企业、协会、民间团体等之间的友好合作,则是创新人才培养,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校社会知名度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曹沛森。高职院校普高生与对口生学习动机比较及教学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11):25。

[2]张霞利,细数旅游管理专业求职尴尬[eb/ol].http://news.wenzhouglasses.com,2008-10-14。

[3]李友亮。转变旅游教育观念,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对创新旅游教育理念与方式的思考[j].时代经贸,2008,(12)。

[4]孙文章。能本管理的内涵与机制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5):99-100。

[5]黄华梁,彭文生。创新思维与创造性技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