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乡村寄宿学校的主要特征十篇乡村寄宿学校的主要特征十篇

乡村寄宿学校的主要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29:21

乡村寄宿学校的主要特征篇1

 

关键词:“低龄寄宿”;小学生;社会化;农村社会工作

一、问题与相关研究

   当前,我国部分城镇(城市)出现了“低龄寄宿”小学生群体。他们来源于农村,由于所在农村的小学教育凋敝或父母外出打工无暇照顾,所以只能到附近的城市或城镇上学;他们徘徊于农村和城市之间,通常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住在老师或一户居民家里;他们吃着大锅饭,住在拥挤的大铺上,或者十几个人分成上下铺,住在一个十二三平米的屋子里;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只能在家长的监管下吃饭、睡觉、上学、写作业。

   可以说,学生寄宿上学,在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是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寄宿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个现象。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弱化,城乡之间的经济往来和社会流动愈加频繁,大批农民有机会进城务工。对于那些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如果再没有其他监护人照顾或者监护人很难提供经常性、全方位的照顾,这些小学生就只能被父母寄宿到学校或者学校附近的居民家里,然后定期进行探看。

   小学生到学校或学校附近的居民家寄宿,意味着他们比较早地离开了家庭,同时也在一定时间内失去了父母的全面照顾。这不仅影响了小学生衣食住行方面的照料,而且对其早期社会化的培育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缺少父母之爱和他们的言传身教,小学生的语言、行为、人格等方面成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无疑,“低龄寄宿”农村小学生的社会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

   我们可以将国内关于“低龄寄宿”小学生问题的研究分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从学校管理的角度,主张完善学校基础设施为寄宿小学生服务。如有学者认为,学校规模过小、教学设备简陋、师资短缺等,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解决这些问题的惟一途径就是根据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调整学校布局,集中建设标准化的寄宿制学校。这主要是强调对学校硬件条件的建设。

   二是从医学与健康的角度,关注寄宿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如蔡亮亮使用JKJG软件,对610名小学生进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营养不良检出率为6.5%,营养过剩率为31.6%,肥胖率为15.7%,男生高于女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41.12%,女生高于男生。其结论是卫生工作者须适应新特点对这一群体的健康问题加强指导。

   三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寄宿农村小学生心理特征。这一视角认为寄宿小学生因过早离开父母在心理上会受到不良影响,主张小学生应该多到父母身边接受关爱。这方面虽然涉及了儿童社会化问题,但分析性研究略显不足,并且对解决问题的办法缺乏探讨。

   四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如刘允明指出,“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经商、务工,把他们留在原住地交给其祖辈或其他亲属照料,这部分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面对面的教育、关爱,存在严重的监护缺失、教育滞后、心理病态发展等问题。认为应以学校寄宿制为主导,家庭、政府和社会多方面力量协调作用,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上述四个方面的研究虽然都涉及到农村小学生“低龄寄宿”问题,但对“低龄寄宿”现象存在的原因的分析存在简单化倾向。事实上,“低龄寄宿”问题在根本上源于中国社会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旧有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和延续,使得农村小学生的“低龄寄宿”问题得以形成,并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延续下去。同时,如何针对“低龄寄宿”小学生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上述研究也没有充分的探讨,或者往往过多地强调学校建设、健康检查等外在条件。

乡村寄宿学校的主要特征篇2

因此,以“实际生活为依据、课堂教学为阵地、心理辅导为手段”三位一体共促农村寄宿生健康成长,这是我们寄宿制学校的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位一体是指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把寄宿生的生活问题、心理问题、情绪和道德认识融入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通过艺术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生活的真善美,假恶丑,教会学生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寄宿学生以心理的疏导与沟通,化解他们因家庭亲情缺失造成的心灵上的伤害,创造农村寄宿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农村寄宿生健康成长。下面我重点从三个方面谈一下促进寄宿生健康成长的措施:

一、打造安全、卫生、舒适、温馨的宿舍文化,给学生营造一个“家”的感觉

为创设安全、卫生、舒适、温馨的住宿环境,我校为寄宿生提供创设适合学生“两休”的高低床,学校统一购买床上用品,统一物品摆放要求,床铺上帖有“学生信息卡”,值周领导、生活教师每天早、中、晚三次检查学生公寓设施的安全状况,并给公寓开窗通风;每晚检查和巡视学生的就寝情况,提醒学生及时入睡和帮助学生盖好被子等。投入大量资金把每个宿舍窗户外焊接不锈钢围栏,消除宿舍存在的安全隐患。班主任和生活老师每天三次不定时深入学生宿舍检查宿舍内务,帮助指导寄宿生整理公寓物品摆放和美化工作。此外,学校还为寄宿生安装了热水供应系统,目前,我校24间宿舍热水供应全部到各个宿舍卫生间,确保学生住得安心和舒心,使有学生住校有“家”的感觉。

二、实行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寄宿制办学效益的根本保证

养成教育是寄宿制学校的首要工作。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多,学生生活在学校,学习在学校,加之校园面积有限,3000多名师生员工就长年生活在这个有限的校园里,矛盾就显得更加突出。所以养成教育才是确保校园长治之安的基石。我校紧紧围绕寄宿生的“衣、食、住、行、导、育”六方面内容开展实践研究,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促进他们良好品质和创新精神的形成,使他们健康成长。学校从寄宿生特点出发,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差异,做到生活在哪里,安全课堂到哪里。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以生活常识传授为基点,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核心,以良好行为习惯形成为根本,以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开展校本课程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时令变化及每日晨间、午间、课外活动、晚间四个时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以生活、保健、心理健康、学法指导、日常礼仪、安全常识、急救寻呼、自我救护、环境保护、小制作等活动,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

三、身心并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乡村寄宿学校的主要特征篇3

展望

【中图分类号】G52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6)11―0018―04

甘肃是中国西北内陆一个经济欠发达且多民族聚集的农业省份,共有55个民族成分,有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2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以及分布全省的5个民族自治县。长期以来,民族地区中小学布点多、容量小、分布散、效益低,一方面亟待加大教育投入和保障,而另一方面教育资源又利用不足、闲置浪费。人民群众对规模小、质量差、效益低的办学现象极不满意。这些日益突出的问题,制约了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给推进教育公平带来了困难,民族地区教育成为甘肃省教育发展的短板。

为了保证西部地区学龄儿童正常入学,国家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最早提倡兴办寄宿制学校,随后在2004年公布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又强调“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农村初中、小学建设”。这一工程的推行,加速了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迅猛发展。

甘肃省紧跟国家方针政策,遵循“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适度集中、注重实效、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基本方针,坚持高中向城市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的“四个集中”原则,以撤点并校为基础,使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办学形式从马背小学、帐篷小学、隔日制小学、半日制小学、早晚班和巡回讲学以及牧读小学等多形式的简易办学模式,逐步进入由家长陪读、学校周边借读到比较规范的全日制寄宿制学校模式,寄宿制学校油然而生,并逐渐成为民族地区乃至广大农村地区的一种主要办学形式。

事实证明,寄宿制学校是现阶段民族地区最理想、最有效的办学形式,是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可行途径。

一、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成效与亮点

寄宿制学校的兴起和建设,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进程中一次质的突破。它极大地提高了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规范了少数民族地区办学体制,逐步满足了农牧民对正规学校教育的需要。民族教育事业进入了改革和建设力度加大、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加快、教育面貌变化良好、农牧民群众享受和接受教育实惠增多的崭新时期。

1.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多年来,甘肃省各级政府坚持多渠道筹措经费,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国际援助项目的支持,另一方面,提高省财政对民族教育的转移支付,加大了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使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特别是实施国家“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甘肃民族地区发展寄宿制学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各地抓住这一大好机遇适时调整学校布局,扩大城区和乡镇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效益,解决了寄宿生生活补助问题,减轻了家庭负担,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群众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确保了牧区、边远山区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2010年,21个民族县全部实现“两基”后,截至2014年,全省民族地区寄宿制小学发展到377所,寄宿制初中发展到136所;民族地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41%,巩固率为75.45%,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51%,巩固率为75.45%;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在校学生数由2005年的18万人增加到28万人,增长率为55%。同时,民族地区学校生均校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在仪器设备、实验室、多媒体(信息技术)远程教学等设备配备上,尽管民族地区学校与全省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与2005年相比,已有大幅提高,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寄宿制学校办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近年来,随着我省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省各地为农牧民孩子提供了系统规范完整的教育,大力改进了薄弱学校的教育环境,使学生的生活观念、行为养成、卫生习惯、学习方式和安全意识都得到了改善,推进了民族地区城乡教育差异缩小的进度。教师队伍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05年至2014年,相关指标均有大幅增长:全省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专任教师由9894人增长至约2万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由97.89%增长为98.84%;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由93.50%增长为99.11%,接近全省目前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为99.77%、初中为99.22%的水平。专任教师数量的增加和学历的提高,为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寄宿制学校教育质量得到快速提升

随着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甘肃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全力办好寄宿制学校的热情也在不断增强。寄宿制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注重强化了质量内涵建设,以管理和规范出效益。在生活环境方面,首抓24小时安全责任保障;二抓各项规章制度保障;三抓学生饮食生活保障;四抓娱乐活动设施保障;五抓宿舍照明采暖保障;六抓生活教师素质保障。在教学环境方面,一是强化师资,整合队伍,提高水平,依能设岗,体现“五心”(爱心、耐心、热心、诚心、恒心);二是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特长,创造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学校规模效应;三是开展远程教育,提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驾驭教育资源应用的能力,以“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内容的“三通两平台”建设工作,使偏僻、闭塞的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在社区环境方面,利用集中办学优势,缩小区域间和区域内教育差距,发挥寄宿制学校传播知识、弘扬文明、和谐稳定的中心作用,以小手拉大手、家长带社区,影响和鼓舞着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社会和谐、民族繁荣的信心,使其成为甘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可或缺的衡量依据。

二、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尽管我省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随着不断增长的学生寄宿就学需求和追求“上好学”的愿望愈加强烈,按教育部卫生部2011年颁布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要求,要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标准化条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经费保障、师资配置、运行机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和提升优化,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1.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由于部分寄宿制学校是从走读学校过渡而来,不是按照寄宿制学校的标准和规范设计的,学校的宿舍、食堂、操场尚未达到寄宿制学校的要求。少数学校因宿舍紧张,部分师生在校外住宿,存在管理隐患。部分学校的住宿容纳能力有限,不能使所有学生都寄宿,学生及其家长的需求与学校的容纳能力未能达成一致。少数学校食堂面积不足,容量有限,食品质量需要加强监管。部分学校配套设施不尽完善,有的学校食堂缺少餐桌,有的宿舍缺少床铺,有些厕所缺少蹲位,少数学校盥洗设施较差,冬季取暖设备需要更换或保修。尤其是民族地区个别县、乡基层的寄宿制学校条件与寄宿制学校建设标准还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城乡一体化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

2.寄宿制学校专职队伍建设滞后

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缺编问题突出,多数寄宿制学校没有配备专职的具备较高素质的生活教师,加之教师和管理人员不足,门卫、保安和校医缺乏,学生的生活起居、安全管理、医疗健康都由专任教师负责。教师疲于应付寄宿生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教育、教学与教研的精力被分散,导致教育教学质量降低。寄宿制学校办学性质属24小时全天候责任单位,人群接触频繁密集,部分寄宿制学校缺少校医和医务室,学生就医条件较差,容易发生常见病、传染病和意外伤害事件。随着寄宿制学校生源急剧增加,学生年龄跨度大,行为习惯参差不齐,造成安全隐患增多,管理难度增大。此外,寄宿制学校在家校沟通、学生身心健康活动开展、低龄留守儿童的亲情求助和心理辅导等方面因缺乏人力和制度保障而普遍比较薄弱,管理制度建设还有待加强。

3.寄宿制学校建设经费投入乏力

从寄宿制学校的成本构成分析来看,学校布局调整之后,教育资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有效利用,会降低总体办学成本。但由于农村寄宿制学校规模在短时间内急剧扩大,寄宿制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还没有完全走上正轨,新增办学成本还没有出处,加之民族地区财政收入不足,难以满足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经费需求。寄宿制学校内部运行体系庞大,办学成本高,仅学校水、电、暖支出就约占总支出的三分之二,而且住校的学生越多,学校的经费压力就越大;农村小规模教学点越多,运转经费成本就越高。设备维修费用不足和专职教师工资无法按时发放的资金缺口,也是部分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

三、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展望与思考

实践证明,民族地区的寄宿制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已形成了规模效益,盘活了教育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长期面临的重要难题,促进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民族地区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寄宿制学校是当前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有效办学模式,但是如何将甘肃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推上新的高度,我们面临的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

1.抬高低部,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

民族地区县域内城乡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越大,教育存在的不均衡现象就越明显。而农村、牧区寄宿制学校作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整体中的短板,应当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投入。因此,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中义务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并逐年增加;财政部门要从教育转移支付中单列建设经费,并做到封闭运行、专项调度、专款专用,切实保证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稳定,建立健全各项相关资金管理的有效措施;发改部门要加大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将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学校危改资金、维修经费及各级教育专项资金集中统筹使用,进一步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经费保障机制,科学核算规模偏小学校的运行成本。

在加强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加大教育教学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解决教学仪器不足、现代化远程教育设施和音体美器材跟不上发展等困难,配备一批必需的教学设备、智能语音系统和文体活动器材,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尽快改善寄宿制学校教育教学的软环境,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配备投入的力度,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育人环境尽早与县城学校同步发展。

此外,还要增加寄宿制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编制,配备艺术类专业教师、专职医护、生活教师和保安。根据农村寄宿制学校住校学生人数,核定学校后勤从业人员编制,根据编制把工资纳入财政预算。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寄宿制中小学的师资、教辅人员的培训,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寄宿制学校教职工队伍。重点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应当把生活管理人员和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规划,定期开办“寄宿制学校生活与后勤管理人员培训班”。提高寄宿制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岗位的比例,把到边远农村学校支教一年以上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之一,放宽边远农村学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

2.关注弱势,尽快实现教育公平

我省寄宿制学校贫困家庭学生生活补助普及面还未能达到100%,部分民族自治州县仅达84%,农村、牧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生活补助水平还不高,学校紧抠补助费办伙食,学生伙食标准偏低,就餐质量保障不足。因此,民族地区要认真落实中央、我省实行的“两免一补”政策,积极设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基金”,单列专款,专款专用。完善学生救助体系,提高学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和巩固率。充分发挥社会助学功能,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即财政拨一点,家长拿一点,学校补一点,社会助一点,多渠道解决贫困学生生活困难问题。政府可根据学校寄宿学生在校人数对食堂进行专项补贴,扩大营养餐范围,以提高学生的饮食质量,减轻学校压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合理布局,切实优化城乡结构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既包括办学条件等硬件方面的均衡,也包括师资水平等软件方面的均衡,这是教育公平和公正在新时期最突出的表现。按照我省“四个集中”的原则,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水平、人口流动及教育发展的规律,因地制宜、盘活资源、优化配置,科学系统地调整学校布局结构,对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城乡及区域义务教育发展差别的核心要素是民族农牧区及边远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吸纳优质教育资源的水平和能力。对于农村、牧区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学生,可通过集中了乡镇优质资源达到标准化建设的寄宿制学校,以“资源不动学生动”的方式选择集中就学,保证学生受到与城市学校同等条件下的优质教育、生活保障和能力培养,同时,释放出农牧民家庭的生产力,加快其脱贫步伐;对于边远和交通不便地区的小学低年级和接受学前教育的低龄儿童,以“学生不动资源动”的方式选择就近上学,在学区中心学校的带领支持下,通过撤销边远小规模学校建制并保留必要教学点(幼儿园)的“撤校不撤点,一校带多点”运行模式,使人财物和责权利集为一体,保证教师资源在学区内合理流动,在学区内实行联片管理-联片走教-联片教研-联片督导的“一体化办学”机制,不断地保持和激励乡村教师昂扬向上的教学激情。这既能保障低龄孩子成长关键时期亲情不缺失,及时得到身边家人的陪伴和照顾,又能运用流动的师资和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将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地送达边远教学点(幼儿园)的孩子身边。

4.科学指导,稳步落实办学标准

首先,依照国家有关政策,结合寄宿制学校特点,科学制定寄宿制学校建设标准,这是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前提。寄宿制学校建设须从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管理制度等方面详细规划,认真落实。其次,根据寄宿制学校规模逐步扩建、新建、改建学生食堂、宿舍、浴室、厕所等,满足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当前亟待落实的重要任务。第三,创新学校管理,建立一套符合民族地区实际和寄宿制学校特点的运行机制,这是教育行政部门应认真研究、加快谋划的关键环节。要侧重学生的年龄和成长特点,力争达到每100名学生配备1名生活教师,并建立定期巡视和专人联系制度。

5.以人为本,强力提升学校品质

(1)关注寄宿学生心理健康,强化安全防范责任。一要充分做好学生入学心理辅导,并加以及时的亲情抚慰,配合轻松的集体生活,这样可以缓解留守儿童和寄宿生因生活方式改变可能存在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培养寄宿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意识;二要建立寄宿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关爱档案,实行个案帮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三要加大寄宿制学校内外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确保学校全天候24小时安全,做到领导机构健全,责任明确,措施到位,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学校安全事故24小时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并将之作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定期采取“拉网式”方式对寄宿制学校开展以“防破坏、防火灾、防事故、防爆炸、防垮(坍)塌、防传染、防中毒”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大排查,做到不留“死角”。

(2)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寄宿制学校一要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营造立德树人的思想道德环境;二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保持学生身心健康,面向全体,一校一“品”,一人一“技”,为学生的强健体魄创造运动与健康环境;三要改进美育教学,提升师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立足艺术修养,实现全体快乐和幸福,创造师生审美与养成环境;四要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为培育学生健康、向上、主动的学习态度创造科学与文化环境;五要从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感恩,学会幽默”,创造培养学生良好人格与能力的环境。

(3)提升寄宿制学校的内涵与品质,增强学校发展的活力。学校品质的基本特征在于它是质量、内涵、文化、特色、信誉的集合体,是关注生命、热爱生活、体现责任的综合展现,是从办学观念到办学理念再到办学意识,最终形成办学思想的认识过程,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政府教育“四位一体”的大教育观,是校长领导、教师专业和学生学习“三大能力”的汇聚体,是“为了所有孩子”面向全体以示公平和“为了每个孩子”彰显个性以示公正的教育态度,它更加强调立德树人、强健体魄、审美素养和科学探究的育人活力,是学校课堂品质、校园品质、环境(社会与家长)品质的整体反映,是华夏文化、陇原传统与现代精神的综合展示。寄宿制学校应合理安排寄宿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在为寄宿生提供场地和设施,以及配备充足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的基础上,积极为寄宿学生开设各种相关的娱乐活动,帮助寄宿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带动社会、学校、家庭素养的整体提升。

(4)强化民族地区教育特色,彰显民族寄宿制学校特点。加强双语教育,从学前教育“五大领域”到基础教育全过程,加强双语教学整体运用功能的全面开发,借助信息化现代智能语音系统及功能设施和内地示范性普通高中民族班招生培养导向,开拓民族学生上综合类和技能性大学非民族学科专业的渠道,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培养输送更多的有用的技能型人才,带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真正进入良性循环轨道。针对甘肃少数民族州县开展双语教学但双语教材始终不足的现状,要注重系统、全面、规范的双语教材和教辅资料供给部门建设,丰富双语教育教学资源。同时,改进民族地区双语教学传统且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突出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形成地域鲜明、教学高效、全面开放、融通和谐、以优培优的民族地区教育特色。

6.协同多方,合力开展教育评价

乡村寄宿学校的主要特征篇4

[关键词]寄宿制班主任工作关爱亲近照顾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36-090

当过班主任的教师都能深深地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以及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近几年,随着教育资源的整合,乡镇中心校成为寄宿制学校。那么,寄宿制班主任的工作更是难做而辛苦。由于学生年纪小、独立生活的能力差,他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班主任就是他们的“父母”。

一、关爱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然而爱的教育还需要班主任用智慧去实施,使爱的教育收到良好的实效。学生刚到学校时,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班主任就要做到关心和照顾学生的生活,经常到宿舍与学生亲切地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个平易近人的教师。借此机会,班主任还可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甚至学生的爱好、特长等。

二、亲近学生

寄宿制学生的课余时间都在学校度过,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比如,和他们一起打球、到图书室、阅览室看书,看电视等。通过活动,既能让学生很快地融入校园生活,又锻炼了身体,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可以让班主任对学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生对班主任也有了亲近感。

三、照顾学生

这些学生虽然来自农村,但他们也没吃过什么苦,依赖性很强,独立能力差。所以,班主任要经常到宿舍督促他们按时作息,刷牙洗脸,洗澡洗衣服,督促他们添衣盖被,起床后及时折叠好被子等。由于学生年龄小不会照顾自己,学生生病是无法避免的,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及时把学生送到医院并与家长联系,在家长未到来之前,负责照顾学生。做好学生的另一个“父母”,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学校的温暖,同时也让家长放心。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寄宿制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不行的。所以,开学后我及时组织他们学习学校的《寄宿制学生管理制度》,教育他们要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用《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作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指南。这样,学生改掉坏习惯、坏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容易多了。

1.加强宿舍管理

宿舍管理是寄宿制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班主任要根据学校的宿舍管理制度,配合宿舍管理员加强宿舍管理。首先,每个宿舍要培养一个得力的舍长,这个舍长要敢管敢说,人际关系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是同学的楷模。其次,班主任要经常组织本宿舍学生学习《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强化宿舍内务常规训练。

2.创建良好班级

班主任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生活,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首先,我召开了“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增强学生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高学生关心集体、建设集体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使学生对良好的学风有了正确的认识,让学生在良好的班集体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并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其次,班主任要经常下到班级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监督。比如,到班级发现了违反纪律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教育。作为班主任,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就是在不断地犯错误中改正错误的。我们要善于表扬,巧妙批评。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对于“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对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感化他们。如:我班学生林乔威,父母亲常年在外打工,是爷爷奶奶把他带大的。他行为习惯差,动不动就打班上的同学,同学们都很怕他。后来,我与他多次谈心,从正面、侧面了解他,在这期间,只要他取得的点滴进步,我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鼓励方式,使他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我作心灵的交流,这样使他从思想上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在班级多给他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消除自卑的心理,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于是,我在班内就让他做改正缺点的典型,使得所有的学生明白每个人也许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只要勇于改正缺点,那自己就是最棒的。

五、培养优秀的班干部

乡村寄宿学校的主要特征篇5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

铜鼓县位于赣西北,因城东有一块“色如铜、形似鼓、相传击之有声”的巨石,而取名铜鼓。全县面积1548平方公里,山地占87%,森林覆盖率达87.4%,居全省之首。现辖6镇3乡及4个国有林场,人口约13.6万,是个典型的地广人稀山区小县。全县有中小学59所,其中省重点高中1所,省重点职业中学1所,初中5所、九年一贯学校3所,小学49所,在校学生17439人。

2011年12月上旬,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专家评估组,对铜鼓县申报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的评估报告和申报材料进行认真仔细的审查评议,并到县城义务教育学校,三都镇、温泉镇的中小学校核对相关数据,各项指标均达到评估标准,同时对永宁镇、排埠镇的学校进行考察。各项评估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标准,经省教育厅批准,授予铜鼓县“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的光荣称号。铜鼓提前三年达到省政府的规划目标,标志着铜鼓均很发展义务教育又向更高水平迈出了重要一步。

铜鼓在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不平凡的道路,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三权统筹”为管理体制,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制度基础;第二阶段,以“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为平台,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资源基础;第三阶段,以督导评估为抓手,强化学校内涵建设,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管理基础。

一、创新教育管理体制,以“三权统筹”管理基础教育,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将义务教育纳入法制建设,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依法管理的法制轨道,从此之后,我国经历长达20余年之久“两基”教育的攻坚战。“义务教育法”最核心的条文是“凡是年满6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7周岁”。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标,老的“义务教育法”对管理体制、教师的配备、教育的投入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全国各地都是一个管理模式,“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即县、乡、村办学,县乡(镇)管理。实践表明,这样一种管理体制,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关键在于乡(镇)级的财政很脆弱,难于承受教育的投入,教师均衡配备也很难实现。而铜鼓县正是抓住问题的关键,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率先实行“以县为主,三权统筹”的管理体制,即人、财、事统一由县管理的模式。当时,在全国可算是独树一帜,比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的“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有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整整早了15年,比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早了20年。这足以说明这是铜鼓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智慧和勇气。

铜鼓县“三权统筹”教育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一是实行人权统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调配,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正、副科级干部除外)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任命,教师选聘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副科级以上学校干部,由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县委组织部门考擦,县委研究,县人民政府任命;二是强化经费统筹提高办学效益。教师工资统筹,每月由县教育行政部门向县财政按数申报划拨,再由县财政统一划拨到乡镇教财办,再由乡镇教财办从银行将钱取出直接发放到教师手中,从不拖欠教师工资。专项经费统筹,凡是中央、省、市下拨的专项拨款和教育经费全部划拨归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调配,再下拨至中小学,基本消除乡镇挪用、挤占教育经费的现象。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统管,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实行“乡征县管校用”,全部用于教育。三是规范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水平。建立“普九”目标责任制和义务教育法责任制,年初县政府给乡镇下达当年教育工作目标(包括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教育经费筹措等内容),并把教育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当年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

正是在这样的一种管理体制下,铜鼓县参加了江西省人民政府1995年启动的“两基”达标验收,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1996年铜鼓代表江西省“两基”达标县接受国家“两基”达标评估验收,得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并荣获当时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的“扫除青壮年文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县称号。

二、调整教学网点,创办寄宿制学校,强化寄宿制学校管理与建设,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资源基础

正当铜鼓教育人以荣获全国“两基”先进县荣誉为契机大力发展义务教育的时候,1998年6月的一场百年难遇的洪水,给铜鼓的教育于沉重的打击。当时这场洪水造成全县房屋倒塌415户、4553间,冲毁稻田13617亩,直接经济损失1.8亿,灾害极其严重。全县中小学也蒙受巨大损失,受灾学校23所,受灾校舍面积达15263平方米,部分校舍倒塌、墙基下沉、墙体开裂,直接损失503万元,尤其是天主峰库区的光相、末中、望湖三所小学,80%的校舍损毁,学校全面停课。

学校的灾情引起了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县委、县政府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领导在视察灾情之后,提供了多种方案修建学校,但都否定了在原地修缮学校的方案。经各方论证,决定在大段水库坝前的山坡上重新建一所全日制寄宿制学校,取名天柱峰小学,把库区的三所学校的学生全部接到天柱峰小学来学习。1998年暑假破土动工,总投入70万元,1999年8月完工。新建的天柱峰小学,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教学楼450平方米,师生宿舍410平方米,并配有厨房、浴室、厕所,建有450平方米的操场和60米的跑道,配备了电脑室、图书室、仪器室,同时还创建了融学习、生活、劳动、运动、娱乐于一体的“五小园”。

1999年9月1日,天柱峰小学顺利开学,原来三所学校的39名学生全部到新学校入学,同时还吸引了附近的红苏、太平、庙下村的部分学生前来就读,最远的还有龙门小学13名学生,全部到天柱峰小学寄宿学习。当时的学校就有100多名学生,由于师资重新调配,师资力量增强,学校管理规范,校园宽敞,教学楼新颖别致,宿舍干净整洁,校园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办学一年后,天柱峰小学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效益凸显,得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一致好评,社会影响良好,群众的满意度非常高。教育行政部门从中的到启发,决定把天柱峰小学的办学模式推广全县,进一步扩大影响,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寄宿制学校带来的好处。于是,从2000年起,以天柱峰小学为样板的寄宿制办学模式开始在全县推广。

经过十几年的教学网点调整和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教学网点得到优化,教育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教育教学效益得到明显的提升。1998年全县183所学校像仙女散花一样遍布全县每个角落,师资无法得到有效配置,教育投入更是像撒胡椒面一样,基本不能产生任何效益,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就更是纸上谈兵。现在教学网点调整为59所学校,比1998年减少124所,建设了25所寄宿制学校,偏远山区的孩子都可以到学校寄宿学习,享受更质的教育资源。

铜鼓这样一种举措,得到上级各级领导的肯定。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委员、政法委书记、公安部长孟建柱,原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省教育厅几任厅长、宜春市委书记、市长等先后到铜鼓指导教育工作,并高度赞赏铜鼓创办寄宿制学校的做法。从中央媒体到省市媒体更是用是文字、图片、影像、专题等形式宣传铜鼓创办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经验,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员也是络绎不绝。

2003年国家将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列入“2004——2007年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战”的一项主要措施,用100亿来调整教学网点,建设寄宿制学校。为了保证此项工程落到实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法[2005]44号)等一系列文件。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保证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由此可见,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设置与普及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那么农村寄宿制学校创建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底有什么因果关系呢?铜鼓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的实践,表明这样几点是值得肯定的。一是有利于办学条件均衡。创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必定带来教学网点的调整。铜鼓县在推广寄宿制学校模式上,严格遵守“科学规划、合理定点、稳步实施、适时撤并、强化管理、创办特设”的要求,分步进行。在校园建设标准上,按照“高起点、快节奏、严要求、创特色”的思路,保证工程质量,突出学校特色,把学校建筑当艺术品来建,把学校当公园来建。所以,规划建设的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远远高于原来的学校;二是有利师资力量的均衡。网点撤并,师资相对集中,便于师资调配;三是有利于教育投入均衡。网点撤并,学校数量减少,教育投入的经费就相对集中,解决的问题作用就相对凸显;四是有利于办学水平均衡。虽然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水平还不能和县城学校相比,但是已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和县城学校的差距是在不断缩小。

三、以督导评估为抓手,强化学校内涵建设,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管理基础

2002年铜鼓县接受省人民政府“两基”巩固提高评估,并荣获省政府授予的“两基”巩固提高先进县称号。在此之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连续几年教育行政部门从未对学校的全面工作开展督导评估,相当一段时期校长不知道该如何来抓学校工作,学校工作的优劣好坏得不到有效评价,在一定种度来说严重挫伤了校长的工作积极性。

2007年省政府在“两基”巩固提高评估的基础上,启动了第一轮教育督导综合评估,铜鼓县首批接受了省政府的督导评估,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全县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铜鼓县荣获了省政府授予的教育工作先进县称号。但是在迎评过程中,发现由于教委多年没有对学校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学校的资料不规范、残缺不齐,以至于在迎评过程中,资料建设上下了相当的功夫,化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为此,铜鼓县从2007年开始建立全县村完小以上学校工作评估机制到,年初教委制定评估方案与评估细则,年终教委组织有关人员对学校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实践证明,学校工作综合评估,对推动学校内涵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11年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评估组的专家,在铜鼓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评估反馈会上说“铜鼓县的中小学校虽然没有一条塑胶跑道,没有一块电子白板,但是学校的内涵建设非常好,学校的软件弥补了学校的硬件”,可见学校良好的内涵建设,为铜鼓县获得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的称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指出:“教育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因此,促进和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铜鼓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我有这样几点思考和同志们一起商榷。

思考之一:“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是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是“以县为主”。但是自从这个管理体制实施以来,乡镇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就大大削弱,甚至变成零投入,这是部分领导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曲解,这是认识上的误区。教育的发展是各级政府的责任,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随着义务教育“一费制”、“一免两补”、“免收杂费课本费”以及各种教育工程项目实施,中央、省级资金是不断涌向义务教育,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县级财政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弱化,人们看到是县级财政就是以保住教师工资为己任,其他的投入就很少了。其实在县域内,教育的发展除了中央、省级资金外,县级财政的投入对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思考之二: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管理,仍然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概念,寄宿不等于寄宿制。学生寄宿在铜鼓县很早就有,村小的孩子去村完小或到中心小学读书都需要寄宿,农村孩子升入初中、高中也需要寄宿,但是这并等于寄宿制。铜鼓在1999年开始实施并推广的寄宿制学校,是沿着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以精心打造“四大课堂”为核心,把常规课堂、活动课堂、环境课堂、生活课堂有机的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运动、娱乐中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成长。在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上铜鼓是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成果可供学习和借鉴的。如在寄宿制学校建设上,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定点、稳步实施、适时撤并、强化管理、创办特色”的原则。在实施程序上分步走,第一步县城学校和条件成熟的乡镇学校,第二步是乡镇中学、中心小学,第三步是村完小。在具体做法上,坚持“先做椅子,后挪位子”,成熟一所,撤并一所。在学校管理上以推进“四大课堂”建设为总思路,如在常规课堂建设主要以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师队伍,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活动课堂建设推行“第二课程表”活动安排,使寄宿制学校寄宿生课余生活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在这里有一个很有名的成果就是“四个一小时”的安排,即一小时文体活动、一小时整理个人内务、一小时观看电视新闻或儿童动画片、一小时自主学习;环境课堂则主要体现在寝室文化、餐厅文化、长廊文化、教室文化的建设上;生活课堂以建设菜园为主体,强化学的劳动锻炼和社会实践活动。

这些年来,随着新农村工程建设的深入推进,村级公路全面硬化,农民生化水平大幅提高,走读学生是越来越多,原来的寄宿制学校西向小学、石桥小学、温泉实验小学都变成了非寄宿制学校,但这并意味着农村寄宿制学校没有生命力,不管城镇化率有多高,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现状将长期存在,寄宿制学校就不会退出历史舞台。所以办好寄宿制学校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久的制度措施。

思考之三: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并真正落到实处,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核心的因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这是国家教育战略,是一项长期的任务。2000年我国向联合国庄严宣布:中国已基本实现“两基”目标,虽然“两基”水平还不高,但是对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义务教育中的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是越来越大,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教育规划纲要》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育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采取的措施是,“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所有措施的落实,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教育经费的投入必须达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占GDp的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必须纳入法制轨道,中央、省、县财政投入比例怎么划分、怎么落实、如何督查、如何表彰、如何处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必须配套,否则就很难将“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单位:铜鼓县教育局

职务:中学高级教师

乡村寄宿学校的主要特征篇6

问:为什么要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

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农村学龄人口不断下降。各地根据2001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对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进行适当合并。总的来说,十余年来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整合了农村教育资源,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教师配置,提高了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

但是,在布局调整工作中,不少地方存在过急过快的情况。有的地方硬性规定撤并学校的时间和数量,有的地方缺乏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有的地方没有充分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导致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必须切实加以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学生上学路程普遍变远。一些非寄宿学生在村里学校撤并后要起早上学,个别的甚至来回要走两三个小时。二是学生上学交通安全隐患增多。学校撤并后很多学生需要乘坐交通工具上学,由于农村道路条件较差,车况良莠不齐,交通状况复杂,学生上学途中的安全难以切实得到保障。三是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障不到位。由于撤并学校过快,农村寄宿生大量增加,一些地方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障跟不上,生活管理人员缺乏,不少寄宿制学校床铺紧张、食堂简陋、厕位不足,冬季取暖和夏季防暑条件得不到保障。四是并入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一些地区在并入学校办学条件难以满足的情况下,盲目撤并学校,致使并入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五是部分群众经济负担加大。村小或教学点撤并后,学生需要乘坐交通工具上学,增加了交通费用。寄宿生还要承担部分或全部伙食费。有的家长在县镇陪读,另需支付房租等生活费用。

对此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多次提出明确要求。《教育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为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法》提出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的法律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就是要保障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权利。

问:《意见》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提出了哪些总体要求?

答:《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因此,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责任,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但是考虑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农村适龄儿童少年数量不断减少、以及一部分农村适龄儿童少年随迁进入城镇等客观现实,《意见》要求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花大力气规划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以及当地农村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使那些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农村适龄儿童少年也能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为了保障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上学的需要,《意见》分几种情况提出了原则要求:一是从年级上,要求农村小学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可以寄宿;初中学生根据实际可以走读或寄宿。这样的规定既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也考虑到一些地方已经存在的小学生住宿现象。二是从学校设置上,要求原则上每个乡镇都应设置初中,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寨,要设置村小或教学点;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应保留或设置教学点。近年来一些地方盲目提出“小学进镇,初中进城”,违背了教育规律,甚至导致了学生辍学,《意见》对此进行了纠正。三是从上学时间上,要求各地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力特征、道路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学校服务半径,尽量缩短学生上下学路途时间。

问:为什么要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

答:要求各地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是着眼于农村义务教育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只有根据实际做好本地的校布局专项规划,才能使学校的增设和撤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当前,全国大部分地方没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一些地方只是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也就是说现行的规划着眼于撤并学校,甚至提出了到某一年撤并多少学校的具体目标,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一些地方的农村学校规划裹杂在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中,难以体现教育发展的特点和需要。

科学制定农村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的责任在县级人民政府,要合理确定教学点、村小、中心小学、初中学校布局,以及寄宿制学校和非寄宿制学校的比例,确保小学低年级学生就近走读上学。专项规划要限时完成,国家有关部门也将研究专项规划基本要求和通用格式,方便县填报、省审批、国家备案。专项规划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由省级人民政府汇总后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是否科学制定农村学校布局专项规划也将成为下一步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督查工作的重点。

问:如何保障学生家长在学校撤并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答:学生及其家长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直接当事人,学校的撤并应广泛征求学校家长的意见。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学校撤并过程中未能征得学校的理解和同意,甚至通过行政力量强行撤并学校,导致了一些的发生,影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为了保障学生家长在学校撤并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意见》要求各地对于确需撤并的学校要严格履行撤并程序,包括撤并方案的制定、论证、公示、报批,使学校撤并完全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此外,《意见》还要求要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学校师生、村民自治组织和乡镇政府的意见。在下一步贯彻落实《意见》的过程中,将要求各地制定出更为具体的程序,同时对参加听证会的代表人数、学生家长所占比例等做出要求,确保学生家长的意见在学校撤并中得到充分体现。

乡村寄宿学校的主要特征篇7

[关键词]村落学校;乡土中国;离土中国;农村学校布局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4―0028―04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离土中国”逐渐替代“乡土中国”成为中国农村当下最显著的事实。伴随而来的是中国农村自然村落的迅速消减和村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由此,村落学校也“被”置于这种新的历史处境的挑战中,因为文字下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迅速诞生,又因为离土中国而被迅速撤并。这浓缩了村落学校的多舛命运和农村教育发展的艰难。这种局面需要从教育体制外寻求支持,同时也需要教育体制通过内部适时改革担当起应有的社会文化责任。

一、从乡土中国到离土中国:村落学校历史处境的变迁

这里所谓村落学校,就是指那些坐落在村落中的学校,本文所指主要是小学(村级小学),也包括部分初级中学。而所谓的“村落”,是指在农业社会里,由于地缘的关系,把许多个家庭、家族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生活群体。它主要指的是一个社区概念,强调的是一定社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村落”不包括高度工商业化的某些农村社区,如沿海小企业发达的农村新镇。村落学校的命运与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

(一)乡土中国:“文字下乡”与村落学校的兴盛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中指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上去是乡土性。在这基层上,有语言而无文字。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生活中的需要。”在他看来,乡土社会是一个用不着文字、面对面的甚至连语言有时候都显得多余的社群。由此,“乡土中国”经费先生提出和界定,得到越来越多社会学者的认同,并成为村落学校兴起的最初背景。

乡土中国的传统乡村社会在自身结构的调试过程中酝酿一套自给的意义系统和价值体系,借以维系村民生活和村落运转。“世代继替”“差序格局”“礼俗秩序”便是村落意义系统的行动逻辑。乡土中国田园式悠闲的村落生活与文字的疏离,不利于整个民族现代化素质的提高,而现代化则是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乡土中国的改造就成为时代使命,“文字下乡”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化主题,村落学校由此开始大量诞生。

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字下乡”始于清末新学的创设。这种学校教育以前所未有的普遍性姿态试图渗透到包括村落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当中。这被费孝通概括为“文字下乡”的渗透过程在中国始自19世纪晚期的新学运动,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政府的“双基”工程,历经一百余年的时间,虽然期间经历种种艰辛和磨难,但现代性教育往下渗透的客观总趋势没变。大体上说,这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合流的“文字下乡”进程,是外来殖民宗教势力、国家政府力量以及民间社会力量磨合、博弈互动下的产物。1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掀起了新的兴学热潮,“普九”运动规模可谓史无前例。无论是20世纪初的“新学运动”,还是20世纪末的“普九”运动,都是主要以政府行为改造乡村社会的教育行动,特别在1949年以后,教育在村落的扩充表现得更纯粹。历经百余年,村落学校终于坐落在乡土社会那并不富裕的土地上。

(二)离土中国:村落学校不得不应对的事实

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经济改革,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工业的快速崛起促使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从村落向小城镇和城市流动。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流动表现出三个特点,即规模大,务工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举家且长期脱离农业生产。这致使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978年的82.08%下降到55.1%。

如今,工业化的成果迅速转换成为生产力,日益改变着传统乡土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的诸多要素正以突飞猛进之势冲击着乡村生活,同时,农村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变迁,促使“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工总量不断上升。中国社会国民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转型,社会结构从“乡土”到“离土”演变。因此,“乡土中国”逐渐被“现代化”吸引,

“离土”成为这个时代乡村社会转型的主旋律。

“离土中国”之下,村落学校遭遇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建设发展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也许只是过程性的,在笔者看来,更可能是中国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的一次新的历史机遇。

二、“离土”的连锁后果:村落学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离土:村落学校不得不由“校”变“点”。但学校整体转型困难

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适龄儿童数量不断减少,加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举家流动,使得适龄儿童数量减少幅度更大,而且导致村落学校的在学儿童数量极不稳定,学生“流失”(包括辍学、转学、退学、弃学等)严重,在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尤甚。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村落学校在按学生人数拨款办学的制度下已经无法正常按“校”办学。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一般都变“校”为“教学点”,缩减教师规模,减少教育经费投入。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原来的学校管理方式、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适应困难但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培训,加上资源的有限性,又无法留住高水平的教师坚守村落“教学点”,教学质量呈直线下滑之势。如此,“教学点”就日渐失去了对家长及其孩子的吸引力,继续“流失”也就在所难免。如此的不良循环,村落学校只能面临“撤点”的唯一结果,也就意味着它在一个自然村落里的终结。

为应对儿童数量锐减、部分学校资源浪费、教育投入效率不高等问题,我国农村教育应集中资源办学,实施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其主要的措施就是采取撤点并校,建立中心校或寄宿制学校。

(二)撤点并校:学校离村、“文字上移”,导致与乡土文化相隔离

如果说百年来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以往下渗透普及或者“文字下乡”为特征,基本上达到了其顶点,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和青壮年非文盲率均已接近100%的绝对限度,那么乡村教育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关口。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家实行

了大规模撤点并校布局调整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导致大量村庄学校急剧消失。中国改变了原来“村村有小学”的格局,众多农村小学被逐渐撤并或升级,不少地方已达到一个乡镇只有一所中心校的程度。这一次农村中小学布局大调整无疑体现出一个相反的“文字上移”趋向――学校离村,这一趋向成为当前中国乡村教育的显著事实。而且,这一进程与村落的终结相同步,并比村落终结的速度更快。这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新阶段的客观反映,也是现代化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新拐点。

学者李书磊以历史人类文化学的视野对处在这个拐点上的村落学校予以了深入的剖析。他认为,村落学校是村落中唯一的国家机构,它在乡村背景与乡村气氛中就更显出一种不可替代的身份,几十年间它在村落中的功能变迁具有了独特的文化史意义。村小是村落中的“国家”,它以自己的方式作用于乡土。从194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乡村学校除了在学校内行使职能之外,还走到社会上去发挥作用:它是各种政治的宣传队,也是各种生产工程的突击队。不过,今天的情况已经发生根本变化,此时的学校将力量专注于学生本身,它作为国家文化机器的功能在校园围墙之内实现。学校有它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围墙,它只是通过农民的子弟才同乡村社区发生关系。村小在成片的农舍与田野中间显得既特别又孤单,它居于乡村、为乡村而设,却又不属于乡村。

可见,今天的村落学校已经不再直接对乡村文化做贡献,而仅仅依靠对学生实施现代文化素质的培养来作用于社区,这形成了它的“飞地”色彩。它只是一种外来存在的嵌入,少了与乡土社会的和谐融合。李书磊还真切地感到,学校作为一个机构不仅在组织上与它所处的村落相分离,而且在教育内容上也同乡村生活相脱离。在学校的围墙之外,村落的生活按自己的节奏与逻辑进行着。现行国民教育的课程设计也不是为农村生活准备的。现行学校课程对乡村生活的某种满足也只是一种附带产生的结果,如识字、算账、文化消费能力。

学校离村所带来的问题就是以“文字上移”为特征,村落学校从社区文化的抽离成为“寄宿制学校”,其“飞地”色彩更加突出,社区及家庭教育模式世代相传、繁衍成习的一套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内部体系就与学校教育现代性传播相隔离。村落没有了学校,也就失去了村民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农村社区文化的传承就失去了应有的土壤。

(三)学校离村:儿童离家寄宿“圈养”后身心健康问题突出

村落学校离开了大多数的村落,所以大多数的适龄儿童不得不离开依恋的家,到寄宿制学校过集体生活。而这种在低龄期所承受的缺乏足够关爱的“圈养式”的集体生活对儿童的身心影响很大。与非寄宿制生相比,寄宿学生更倾向于出现自卑、无法安心学习、怀疑自己能力、易为一些小事烦恼、焦虑时易失眠、易对日常食物怀有恐惧心理以及冲动和控制力差等问题。可见,离家过集体生活使低龄儿童的正常发展受阻,这需要予以极大的关注。

同时,家长离土,所产生大量的“留守儿童”一般交由父母的长辈隔代抚育。这些儿童由于缺少至亲的呵护和关爱,心理健康问题也很突出,个性存在较多缺陷。由此带来村落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负荷增大,学校的教学管理难度也加大,但大部分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个体无助感较为普遍。

(四)儿童离家:教育成本部分转嫁农村家庭,村落学校学生辍学率升高

学校离村后,大多数儿童只能离家,而寄宿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不止于儿童身心、教师工作负荷、教学管理等,还体现在基础教育的公共成本被转嫁到家长身上。这使经济收入来源本来就匮乏的农村家庭负担更加沉重。有学者研究显示,一个寄宿生,中部地区农民家庭每年就平均增加657.3元钱的支出,西部地区农民家庭平均增加了787.8元钱的支出,增加的部分主要是学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这组数字还表明,越是家庭收入低的地区,家庭增加的支出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权衡上学路远、安全风险、身心健康隐患、家庭劳动分担等因素,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选择让孩子辍学,以此规避上学所产生的沉重经济负担和劳动负担。因此,在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今天,村落学校辍学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村落学校建设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与离土中国之下政府抉择的农村学校调整政策的初衷相去甚远。可见,

“控辍保学”并不是一个过气的词汇,仍然是当下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应对的关键词。

三、凸显乡村教育的公益性:化解村落学校建设问题的策略建议

村落学校建设中出现的“离土―离村―离家―离校”的问题链,并非单单因为乡村社会的“弱、老、少、边、穷”等原因,还因为中国农村居民的生存样态越来越不依赖于土地或以土地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教育也就必然不再留恋乡土和村落。所以,村落学校建设存在的问题就需要针对乡村社会新的生存样态,从公共型教育财政体制建构到教师培训机制等诸方面来逐步解决。

(一)建构公共型教育财政体制:缓解基层政府教育财政压力

虽然离土是村落学校被大规模撤并的直接背景,但更主要的是基层政府在此情形下没有足够的财力保障做其他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政策选择。基层政府只能追求规模效益,撤点并校,并在此过程中,政策执行主体产生逆向选择、应声虫现象和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这些行为无疑会放大村落学校所面临诸多问题的后果。所以,就有必要改革原有的地方教育财政体制,提升农村基础教育经费负担的财政层级,建构公共型教育财政体制,解放基层政府财政压力。

而且,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供给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而它的充分供给需要重新划分各级政府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财政责任,“以法律规范的形式,明确界定各级政府在地方教育上的财权范围,明确中央和省级政府应是地方教育的投资主体,实现地方教育产品的分层次供给。在中西部地区,中央政府承担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支出,省级政府负责公用经费支出和助学经费,县级政府分担基建支出。在东部地区,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共同负责农村教师工资,省级政府负责公用经费支出和助学经费,县级政府负责基建支出。”这样就能避免地方小政府要办大教育的两难处境,撤点并校等政策选择就更有可能因地制宜,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二)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结构: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校车系统与送教上门相结合

村落学校撤并或新建寄宿制学校,对经济较为发达、人口相对集中、交通发达的地区而言。是一种较好的政策选择。但在广大的经济欠发达、人口相对分散、交通滞后的地区而言,则是一种欠妥的选择。前者因为学校离村、孩子离家所产生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相应校车系统解决孩子离家、上学远等潜在的安全风险问题。而对于后者,则可以采取送教上门、变“校”为“点”、一校两“点”的办法,切实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共性,避免低龄儿童上门求学难的局面。贵州基层政府采取与公益机构合作的方式,成功地“找回”教学点,力控辍学率反弹。无论是校车系统还是送教上门,都能够彰显政府的公共责任,又不会大幅度增加农村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成本,也能避免因儿童离家寄宿所产生的诸多身心健康问题,真正体现基础教育的公益性价值。

(三)赋予村落学校综合性职能:促进与乡村社区文化的有机融合

离土中国之下乡村社会的巨大变化,使得“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被提上政事日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同时,农村基层政府可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尽量保留村落学校,赋予其多种职能,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农村社区综合文化教育活动场所,分季节、分时段发挥不同社区功能。有了场地和活动载体,村落学校与乡土文化的融合,传承传统文化就有了更加肥沃的土壤。

(四)理顺村落学校的管理关系:“以县为主”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和教育水平

乡村寄宿学校的主要特征篇8

一、农村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皆缺失

众所周知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导致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寄宿制初中大多无力开展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对学生更是很少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班主任偶尔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的角色,但也仅仅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教育效果不明显。让人感到难过的还有寄宿学生的家庭教育也严重缺失。很多寄宿学生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寄宿学生周末回家一般也很难见到父母,依靠祖辈维持家计的寄宿学生,很难得到来自父母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

2.寄宿学生的精神压力大

社会的发展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父母无望攀登到事业的高峰,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种情况已经蔓延到了农村寄宿制初中孩子的身上。在外打工的父母感受到社会竞争所带来的紧张与疲劳,感受到竞争的残酷,感受到竞争失败后的挫折与失落,他们深深感知到学习与知识的重要性,于是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味地要求孩子考高分,使得孩子过早地背上了沉重的学习包袱,导致他们的精神压力过大,造成学生自卑、焦虑、沮丧。加之寄宿学生每天在校时间长,使他们本该青春靓丽的校园生活陷入暗淡之中,两三年下来,农村初中寄宿学生的心理健康将受到严重影响。

3.寄宿学生大多学习存在障碍

农村寄宿制初中一般都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从周日下午到校到周五下午离校都是待在校园里。封闭的学习空间和狭小的活动场地,让学生几乎和外界失去了联系。周末回家又常常见不到父母,长此以往,导致许多寄宿在学校的学生和父母缺乏共同的语言。更为关键的是,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对寄宿生活的不适应,父母监管的缺失,他们在学习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无计划,学习成绩一团糟,久而久之,学习上就存在严重的障碍。

二、农村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与方法

1.营造和创设积极的育人氛围

为了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彰显积极进取的校园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我校在校园内一号楼前、二号楼前及周边共设置了班级文化园地橱窗16个,分给各年级组作为年级文化园地,由各班每两周更换一次,内容涉及文明礼仪、心理健康、体育运动、年级动态、师生作品、先进榜示、号召倡议等方方面面,丰富多彩,各成特色。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选用最符合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特色、最富有教育意义的经典格言、最引人深思的古今优美诗文,统一规划、布置,建成校园文化墙,墙面上镶嵌着六副铝合金文化窗,使整座文化墙古朴庄重中透出现代灵动的气息,避免了呆板与沉闷。每至朝阳初升,映照碑上,蓝天为幕,白墙映衬,绿树掩映,红瓦彩橱,煞是美丽。这一系列育人氛围的营造,给我校师生送上了颇为管用“心灵鸡汤”,使校园成为了寄宿学生课余闲暇陶冶情操、和谐发展的乐园。

2.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学校领导对寄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充分调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园内电子屏、校园广播、展示橱窗、教室内黑板报等,及时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类信息。另一方面注重家校联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校要求各班级要定期召开家长会,或者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经常主动进行家访,全面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督促家长或者孩子的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促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3.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对孩子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农村寄宿学生每周在校时间都会超过五天,每天都在学校内,除了必要的学习和上课时间,不注意调节的话,他们的校园生活将会显得非常单调和枯燥。为了丰富寄宿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要求各班级、各年级要经常组织开展一些活动。每学期的运动会、篮球比赛、跳绳比赛、文艺汇演、艺术节都是寄宿学生的节日。各个年级分别组织的书法作品展、魔方比赛、大合唱、经典诵读、讲故事比赛等各类活动异彩纷呈,同样吸引了寄宿学生的注意力。这些有益活动的开展,在充分展示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特色的基础上,使寄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使寄宿学生的心理成长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总之,农村寄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学校、老师、家长以及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坚持科学的育人观念,采用科学的育人方法,运用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不断加强对寄宿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最终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成长。

乡村寄宿学校的主要特征篇9

其中几项敏感的调查数据,例如,52个县1155所学校辍学人数由2006年的3963人上升到2011年的8352人,增加了1.1倍等,这些布局调整引发的新问题立即引起人们的热议。

布局调整成效如何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自然出生率下降的背景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有其必然性,它对于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作用。

从审计署专项调查的角度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提高了办学规模和效益,2006年至2011年,1185个县共撤并布局分散、生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9.6万所,新建和改扩建设施相对齐全的学校1.22万所,校均学生人数增加17%,进一步整合了教育资源;二是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师资队伍结构和素质的优化,2011年被调查县的学校专任教师平均比2006年增加35%,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增加1倍以上,中学一级和小学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增加19%以上,小学和初中的生师比均有所下降,更好地满足了“一科一师”的教学要求;三是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提升了办学标准化水平和教学质量。

就甘肃省来说,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省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学校多、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等问题。很多学校生源不足,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偏远学校生源减少的问题十分突出,有的甚至已经出现了“空壳”现象。

从2006年起,甘肃省加快了布局调整步伐,各地按照本地实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工作。据相关资料显示,2001年至2010年间,我省小学减少了5895所,初中校均规模由766.4人增加到872.7人。

从全省角度来看,通过实施“四个集中”调整,校均规模逐步增大,有利于发挥资金的集中和规模效益,改变以往“撒胡椒面”式的教育投入方式,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使用率。通过撤并教学点和办学条件差的学校,很好地促进了集约办学,规范办学行为,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实现教师资源集约。同时,实行寄宿制教育,还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学习和生活环境,减轻外出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

问题在哪里

然而在一些地方,由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盲目和不符合实际的现象,引发了新的学生上学难等问题。

如,审计署重点抽查的25127个学校的1257.63万名走读生中,有49.31万名(占4%)上学单程要徒步3公里以上,其中10.03万名要徒步5公里以上,且主要集中在山区或丘陵地区。而在审计署走访的7.2万名乘车上学走读生中,其年人均上学交通费支出为839元,比布局调整前增加390元。19.99万名校内寄宿生年人均食宿费支出1658元。同时,审计署还调查了3.28万名家长校外租房陪读学生,年人均费用支出8046元,占其家庭年均收入的36%。同时一些地区片面追求集中办学规模,使现有生源大量向县镇学校集中,抽查显示,有2140所县城学校(占65%)的班级学生规模超过国家规定的50人,其中352个班甚至超过了100人。

其实,这一问题早已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在今年5月审计署《1185个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公布之前,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规范意见。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认为,在布局调整工作中,不少地方存在过急过快的情况,导致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必须切实加以解决的突出问题。

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上学路程普遍变远。一些非寄宿学生在村里学校撤并后要起早上学,个别的甚至来回要走两三个小时。二是学生上学交通安全隐患增多。学校撤并后很多学生需要乘坐交通工具上学,由于农村道路条件较差,车况参差不齐,交通状况复杂,学生上学途中的安全难以切实得到保障。三是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障不到位。由于撤并学校过快,农村寄宿生大量增加,一些地方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障跟不上,生活管理人员缺乏,不少寄宿制学校床铺紧张、食堂简陋、厕位不足,冬季取暖和夏季防暑条件得不到保障。四是并入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一些地区在并入学校办学条件难以满足的情况下,盲目撤并学校,致使并入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五是部分群众经济负担加大。村小或教学点撤并后,学生需要乘坐交通工具上学,增加了交通费用。寄宿生还要承担部分或全部伙食费。有的家长在县镇陪读,另需支付房租等生活费用。

实事求是地说,无论是审计署的调查结果还是国务院《意见》中所指出的这些问题,甘肃省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省政府也指出:有的地方脱离实际撤销了一些交通不便地区的小学和教学点,造成学校覆盖半径过大、校均班额过大、安全隐患增多,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有的地方对布局调整后的校舍处置不当,致使教育资源浪费和流失。

如何规范

如何在调整过程中考虑到农村特别是农村偏远山区的经济社会、地理位置和教育现状等问题,不能因为调整而损害农村学生的教育权利,增加农村家长的教育负担,这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尺,考验着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智慧。

甘肃省政府及时调查研究,于2013年4月出台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

《意见》指出要合理确定区域内教学点、村小学、中心小学、初中学校布局和规模以及寄宿制和非寄宿制学校的功能和分布,明确学校布局调整的保障措施。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力特征、道路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学校服务半径,尽量缩短学生上下学路途时间,保证学生就近上学。农村小学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可以寄宿;初中学生根据实际可选择走读或寄宿。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要设置村小学或教学点,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应保留或设置教学点,防止因调整造成学生辍学和“上学难”。

《意见》认为,村小学和教学点是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中的难点和“风险”点,也是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点。

为此,从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出发,省上提出了一些切合实际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如,要继续推进学区统筹教学管理机制,实现“学生不动资源动”或“送教上门”。同时,可采取“并”、“挂”等形式(“并”即乡镇中心小学可兼并周边邻近的村小学,形成规模优势;“挂”即对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可保留教学点,挂靠在相距最近的小学,实行“一校两区”或“一校多区”管理),充分发挥中心学校的管理和指导作用,通过统筹安排课程、组织教师巡回教学、连片教研、集中备课等方式推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村小学和教学点教学质量。

另外,从经费和政策上予以保障,提高村小学和教学点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研究完善符合村小学和教学点实际的教师职称评定标准,职称晋升和绩效工资分配向村小学和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并采取在绩效工资中设立岗位津贴等有效政策措施,吸引、支持优秀教师到村小学和教学点工作。要加大村小学和教学点教师培训工作力度,着力提高教师职业素质。

短评

乡村寄宿学校的主要特征篇10

状展开调查研究。

关键词:县域;农村;基础教育;中小学校

abstract:educationisthefoundationofnationaldevelopment,educationfairisthemostbasicofthefair.China'stwoyuansystemcausedbykindsofdifferences,urbanandruraleducationimbalanceinthedevelopmentofadirectimpactonthedevelopmentofthecauseofeducationinourcountry.Countyruralcommunityconstructionofsocialistnewruralconstructionasanimportantmeansofrapidspreadacrossthecountry.Ruraleducationproblemsolvinginoureducationisthekeytotheproblem,holdcountymiddleandprimaryschoolispresentsituationinshaanxiprovincetosolvethefundamentalproblemofthenecessarylink.thispaperisthe

investigationofresearch.

Keywords:county;thecountryside;Basiceducation;middleandprimaryschool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陕西县域中小学校规模

本次研究选取了延安市志丹县、铜川市印台区、汉中市勉县的各县中小学现状情况作为陕西省三个主要环境类型(陕北、关中、陕南)的典型代表进行对比分析。

以延安市志丹县为例,县域有6所初中,其中3所学校在校生人数不足500人,每个学校只有6-8个班级;2所学校人数在1000人左右,每个学校有18-20个班,1所超过2500人,即志丹中学,达到46个班;其中4所学校每班平均人数超过50人,50人以下有2所学校。

以铜川市印台区为例,在其现有的8所初中里,6所乡镇中学在校生人数不超过500人,班级数最多为12班,平均每班均不超过50人;而处于城区范围内的市五中、泰山中学在校生为2455人、1173人,班级数为39班、19班,平均每班均超过60人。

对汉中市勉县而言,在调研的现有18所初中里,3所中学学生人数超过1200人,规模相对较大,占学校数的17%;7所中学在校生人数不超过500人,班级数为9班以下,占学校数的39%,学校规模偏小;平均班额均处于55人上下,个别学校甚至达到70人/每班,班级规模呈现饱和。

通过调查发现,各县小学平均规模大多处于100-200人之间,学校平均规模均相对较小。平均班额均在每班30人左右,人数较少,师生比在1:10至1:17之间。

以印台区的陈炉镇为例(如图所示),全镇共有八所小学,其中中心小学学生数为316人,规模适中;双碑小学和雷家坡小学分别为为120人,149人,规模较小;而其余五所小学均规模过小,育寨小学仅为58人,上店小学、立地坡小学、枣村小学、穆家庄小学甚至不足20人。通过访谈我们发现,虽然在学校数量上满足了布点密集的需要,但是教育资源分散导致的教育条件差、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及家长对于良好教育条件的诉求。

综上所述,对比本次研究进行数据统计的三个地区各县中小学的平均学校规模,我们可以看出陕西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规模表现出如下特征:

1.小学校平均规模偏小,难以达到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

2.中学规模比例悬殊,分布不均,产生规模过大及过小的学校,超过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

3.随地理环境类型的不同,学校规模特别是小学校规模表现出,关中地区相对较大、陕南地区居中,而陕北地区最小的特点。

2.陕西县域中小学校服务范围及半径

本次研究选取了铜川市印台区作为服务范围的研究对象,对于其中小学服务范围及半径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铜川市五中覆盖全县范围,该校在校生为2455人,仅20%为寄宿生,但问卷显示约有三至四成学生父母为子女读书而迁至城区工作生活,在学校附近长期租住陪读。就读生中家最远的在玉华镇,路程约为28公里。高楼河乡中心小学覆盖整个乡域范围,该校在校生为350人,80%为寄宿生,问卷显示其中约三成为留守儿童,就读生中家最远的在李杨沟村,路程约为4.4公里。四兴小学覆盖四兴村及周边两个行政村范围,该校在校生为70人,无寄宿生,就读生中家最远的在水利村,路程约为4.8公里。

3.陕西县域中小学校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陕西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状况等素因的影响,决定了铜川市印台区和延安市志丹县的中小学校从现状分布上来看,初中教育集中在县城及主要城镇,而小学教育是均质分布在各个乡镇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受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人口分布状况变化的影响,此次调查呈现以下问题:

3.1空间分布疏密不均,分布层次不清晰

以印台区为例:市五中服务一马路,北至北关桥,南到水厂,二马路北至北关桥油库,南到新桥,覆盖人口3.8万人;泰山中学服务印台乡的西村、楼子村、前齐村、神武村、等15个行政村及顺金社区(南至北关油库,北到柳湾水厂的城镇居民),覆盖人口2万人;而南塬小学服务王石凹镇炭庄塔村南塬组、郭家沟组,覆盖人口仅为400余人。

可见其学校的分布并没有与人口分布的情况相适应,分布的层次结构不清,不能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设施服务的作用。

3.2学校规模偏小,建设不配套

以印台区为例:目前,印台区小学校平均规模262人,其中100人以下的学校12所,占小学校数的36.36%;教学点校均规模17人,每个教学点平均学生数7.3人。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均规模547人;初中校均规模740人,其中300人以下的学校2所,占初中学校数25%,400-500人学校4所,占初中学校数50%。

部分校舍条件差,缺乏教学设备与生活设施,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设施的要求,未达到规模化和集约化办学的目标。

3.3生源分配不合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城区中小学校普遍存在有校园占地面积小,生均校舍面积与国家规定标准差距较大,大班额现象严重。如印台区的市五中、泰山中学生均用地面积分别为7.09、11.37,生均建筑面积分别为5.01、6.54,师生比分别为1:19.64、1:16.76,平均班额分别为63、62人/班。学校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择校现象较为突出。

4.总结

本文对陕西县域中小学的调研情况作了详细的陈述,分析了陕西县域空间计划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随着城乡统筹建设的脚步,农村中小学校的布局也在不断的调整和适应中,目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已经进入到慎重反思的阶段;其次对陕西县域中小学校的现状情况进行阐述分析,并对其进行实地走访调研;通过访谈、问卷、观察等形式的了解,发现陕西县域中小学校空间计划存在空间分布疏密不均、层次不合理,学校规模偏小、建设不配套,生源分布不合理、优质资源相对不足等客观问题。

参考文献

专著书籍:

张宗尧,李志民.中小学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22.

李志民.建筑计划[m].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所,2008:5-30.

田慧生.教学环境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32-38

(日)细谷俊夫著,雷通群译.教育环境学[m].商务印书馆,1983:21-25.

期刊杂志:

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农村边远地区山区中小学生上学远问题的有关事项的通知[J],基础教育,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