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19:21

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篇1

关键词:高职电子专业;项目化教学;跨课程项目;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65-03

跨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提出

高职电子类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基础性专业,各高职院校的电子专业根据自身所在的行业与区域经济需要,以服务本地区电子企业发展为导向,设定电子专业的课程体系。高职电子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以电子产品生产、测试、辅助设计等岗位群为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涉及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路原理、单片机编程、pCB设计、电子工艺与管理等相关课程。笔者调查了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多所有代表性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并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我国高职电子专业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行为导向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尤其以项目驱动教学最为普遍。

基于一门独立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方法逐渐成为高职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多在教材层次和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角度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并基于该理念注重课程间的知识联系。以我校电子专业为例,通常将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路理论等课程定位为电子专业的基础课程,将电子工艺、电子CaD技术、电子技术实训、单片机等定位为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将电子产品设计、嵌入式技术应用等定位为专业技能拓展课程。知识层次清晰,逐渐递进,具有知识体系的静态连贯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知识传授过程中的课程间动态联系性和连贯性,更多地沿袭本科高校的教学思路,即依赖学生在课后吸收和贯通所学知识的联系,无形中提高了对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

一门课程内的项目化教学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和依赖性,但这种联系性和依赖性不能跨越到其他课程(前后有依赖关系的课程)。高职学生的特点之一是学习主动性较低,对知识的连贯性掌握技能较差。因此,教学设计者应能够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所建立的专业课程间联系构架和设计跨课程的教学项目,在教学活动中,动态地将相关课程打通,形成具有活力的知识连贯性,引导学生通过项目的实施,有目的地训练课程群所建立的知识关联网,并形成可以实践的综合技能。笔者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将所在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相关课程群进行教学设计改革,提出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理念,从教学顶层进行设计,提出课程群总体项目设计规划,并根据课程群的知识联系性设计了跨课程的项目库。项目库中每个项目的实施需要相关课程群合作完成,每门课程根据项目驱动的知识需求完成对应教学任务。在相关课程群由项目驱动完成教学任务后,该项目也同步完成最终成品(成果)。跨课程项目教学设计的重心是跨课程跨学年的项目编排,并能够确保在实施过程中的前后课程教学衔接紧密有序。以下详述笔者所在学校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进行的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划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子CaD应用技术、电子技术实训、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电子生产工艺与管理等七门专业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全部采用项目化教学,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较好的学习反馈。但由于课程间的联系度很高,而原先课程项目设计中没有考虑到动态的知识联系,造成了居于课程体系上端的课程群(电子技术实训、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电子生产工艺与管理)教学效果较差,难以较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难以达到预定的专业知识技能掌握要求,进而影响了毕业生就业取向和工作的专业相关性。

通过对高职电子专业项目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和对我校电子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和教学问题剖析后,我们从教学设计的高层进行了项目化设计,提出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方案,将我校电子专业课程群划分出电子CaD应用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电子技术实训、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等五门课的教学,进行项目关联设计试点。按照电子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流程,从绘制电路原理图和pCB图开始,电路板加工、焊接、调试,基于项目(产品)需求编程软件程序(单片机程序)对系统进行综合调试和产品设计报告编写等环节,上述五门课程与这些环节紧密相关。因此,这五门课程在电子产品设计技能培养中具有了每个阶段非常典型的特征,负责完成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步骤,且前后之间具备紧密的联系,并最终形成产品和文档的教学表现结果。

根据这五门课程特点,我们规划了跨课程项目库。项目库中包含有单片机综合系统板、智能小车系统、电子秤、超声波测距、语音万年历等约10个可用电子产品项目。每个项目可拆分到对应的五门课程中,分解成每门课程应完成的相关步骤。如在电子CaD应用技术课程中,需要以实现指定项目(从项目库中选择2~4个项目)的电路原理图、pCB图设计与绘制,并完成样板加工与检测;在电子工艺与管理课程中衔接电子CaD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结果,围绕已完成的指定项目讲解电子工艺与管理知识与技能,为后续电子技术实训课程做铺垫。开始电子技术实训课程后,学生需要对已完成的电路板(来源于电子CaD应用技术课程),根据电子工艺与管理的操作要求,进行元器件分检、初加工、电路板焊接、调试。该课程完成的电路板将会在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使用,从而也使该课程脱离了对通用型单片机试验箱的依赖。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载体是已加工和调试通过的电路板,在该课程阶段,学生的学习重点从硬件设计转向软件编程开发,与企业电子产品开发流程基本一致。该阶段的教学以电子产品制作课程要完成的实际功能为导向,将综合功能拆解成各个独立的小功能块,化整为零的形式分散在单片机教学中,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可用性。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完成后,学生已经初步储备了相关子功能的软件模块和编程经验。电子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是基于已经可用的电路和积累的软件功能模块,引导学生完成一个可用的电子产品,即综合设计环节和设计文档编制。该阶段课程的教学重点是产品开发的设计思路和软件的整体设计与系统调试。在前面四门课程紧密联系、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之上,电子产品制作课程的教学难度降低,随着课程最终完成,学生能够拥有自己开发的一款电子产品,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明显。

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特色

有专业课程群的总体规划,并从课程群的角度设计教学项目课程群划分的标准与传统专业方向划分类似,以岗位群划分课程群,同时更加注重岗位群的联系性。我校电子专业开设了电子技术方向和信息技术方向。首先在电子技术方向进行了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尝试,并从电子技术方向选取了电子CaD应用技术、电子产品工艺与管理、电子技术实训、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子产品设计等五门关联较高的课程群进行试点。在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后,开始向电子技术方向其他知识关联的课程延伸,如将项目库的项目延伸到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基础课程,扩大跨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范围。

对跨课程项目库的项目资源进行通盘设计既要考虑项目的技能覆盖面,又要关注项目的实际可操作性,同时也要定期更新资源库,使项目库具有灵活性和生命力。跨课程项目设计是该教学设计的核心与原动力,只有难度设计合理,知识覆盖面合理,可操作,易教学,感官效果明显的项目才能够吸引学生兴趣,产生良性教学互动效果。另外,为了保证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项目库要能够每年更新一次。每届学生的项目不能完全重复,避免出现一个项目用十年的教学现象。

跨课程项目化教学促使所涉及的课程间教学紧密衔接在跨课程项目化教学中,后续课程的教师往往更加关注前期课程的教学成果。因为如果前期课程教学不能很好地按计划完成项目的实施,将直接导致后续课程无法正常开展或者极大地增加后续课程教学难度和工作量。因此,在教学实施中,需要相关课程的教师紧密协作,相互沟通,从而使课程间的动态联系增强,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

突出高职教学注重实践环节的特点在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中,涉及的课程需要重新进行教学内容(载体)的编排,原先使用的教材、教案以及课程考试形式等都需要改动。教学目的也进一步随着项目库的子项目实施明确为以项目完成为教学重心,以项目实施过程的知识、技能传授为教学行为。课程的性质逐渐转变为一门课程即为产品的一个设计(生产)环节知识、技能传授,课程的考核标准以项目完成结果为基本依据。

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由于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将相关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紧密的动态联结,我校电子专业的跨课程项目化教学涉及的五门课程进行了前后有序的课程教学安排,从二年级第一学期到三年级第一学期,共三个学期的教学跨度,不仅课程间的知识联系具有动态关系,也实现了人才培养的跨学期紧密联系,将原来较为分散的不同学期教学任务通过大跨度的项目实施串联起来,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教学实践及问题

跨课程项目化教学在我校电子专业2010、2011、2012届学生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探索。通过教学反馈与学生调查得知,该教学设计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成效。教师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明确所教课程在项目实施中的目的,教学载体具有延续性,课程教学联系具有动态性,教学要求明确,所完成的教学任务将作为后续课程教学的基础,通过教学活动将课程教师紧密联系起来。学生作为该教学设计的最终受益者,所获得反馈效果更加明显,直观的表述为相关课程的学习后,所完成的项目将继续用于下一门相关课程学习载体。从项目实施的角度看,课程学习的过程更像是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大跨度(跨课程、跨学期)的综合项目设计,课程全部结束后,一个真实的电子产品也完成了。学生在完成预定知识技能学习活动的同时,设计和加工出一个(或者多个)具有实际功能的电子产品,提高了学习成就感和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认同感。

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实施两年来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如项目库的项目编排目前还不能很好地与企业真实产品相结合,大多数跨课程项目来自于各类电子竞赛的项目。项目完成的难度较大,需要在正常教学之外,开放相关实验室引导学生继续完成任务,间接地与我校电子专业推广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制度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但也加大了课程教学的难度和课程间衔接的难度。另一个问题是跨课程项目化教学对相关课程教师提高了教学要求,需要教师进行紧密合作。如果前期课程的教师不能够在教学中完成既定的项目实施任务,将导致后续课程的项目实施难度加大,甚至是难以实施。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校电子专业安排了跨课程项目化教学实施负责人制度,由专人负责统筹规划和课程教学监督与课程间的协调。

跨课程项目化的教学设计已经实施两年多,初步实现了以大跨度项目的实施形式将相关课程的教学进行动态的联结,改进了高职电子专业的课程教学效果。该教学设计与我校电子专业推行的开放式项目化教学和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相结合实施,项目库的设计与更新主要由电子专业创新实验班学生负责完成,从整体上初步构建了我校电子专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成尧,王海娜.高职单片机实践课程的开放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3(2).

[2]唐湘桃,刘冬香,赵华军.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职业与教育,2012(3).

[3]李倩.电子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探讨[J].中国现代装备,2010(7).

[4]梁博宁,庞科旺.“船舶电力系统CaD”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

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篇2

目前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学习动手操作能力匮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本文在剖析学生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典型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电子元器件排除故障能力的观点,并浅谈了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及相关实践环节的改革实践,为高校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和课程设计提高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改革;实践

高频电子线路是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及通信工程等电子信息类学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在整个培养方案中起到过渡的作用。该课程主要对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单元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为主。笔者多年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一线中,发现学生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学习中只学一些基本知识,不注重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喜欢搞系统仿真,对电子元器件电路的搭建、焊接及调试缺乏积极性。鉴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改革措施,为一线课程教师提高一定的参考。大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从厚厚的书本理论知识学习的轨道上逐渐引向公司实际需求上来,理论联系实际,把简单的孤立单元电路加以系统化、集成化,且将电路原理分析、设计与电路搭建、调试等手段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集成电路设计的方法,了解实际科学实验的流程和实施办法,为以后的工作生涯埋下伏笔。

1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高校电子信息类学生在学习高频电子线路的过程中一门至关重要的课程,是高校学生在本科学习中一次熟悉实验流程的基础训练,是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在课程设计中也能锻炼学生们的协作精神。在该课程实践的过程中,极个别小组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课程任务要求,经过研究主要存在四个原因:一是有些课程设计所需原件较多,同学们对有些器件不够熟悉导致实验无法进行,必须寻找更可靠的设计方案;二是有些同学不能合理的分配时间,存在“前松后紧”的现象,令整个设计小组的进度受阻;三是小组内交流程度不够,许多设备的参数设置不能匹配,导致整个系统无法兼容;四是在最后调试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小组交流不够及时,不能协商出好的解决方法。综合上述四个原因,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必须提高同学们之间交流的频率,培养协作精神,并能从合作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响应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号召,使同学们在今后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必须使学生们集各种优势于一身。首先要具备实践意识,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以实际为本;其次要加强合作意识,任何大项目的完成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只有在众人的努力下,结果才会更准确;最后要培养管理的能力,一个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完成,要看管理的科学性,合理的管理制度往往能事半功倍。

2课程设计对高频电子线路教学的探索

实践开放的个性化实验教学模式,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对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的看中实践能力,而不是过去的实验项目,为了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能力知识体系,将培养学生需要完成的专业实践能力的若干个知识点进行拆分,同时提供远多于实践学时要求的实验项目为学生设计,每个项目中包含着代表基础型、提高型、挑战型等不同程度层次的多个知识点。一般情况下,实验项目包含的知识点越多,则体现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在实验考核中主要的关注点在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完成情况,因此学生不必完成那些固定僵化、一成不变的实验项目,但是整个实验体系所要求的关于实践能力知识点的训练是学生必须要完成的,这样可以避免“一无所知进实验室”和“老师手把手做实验”等现象。对于能力不同和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可以较好的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使他们可以依据对自己的定位,自行选择对设计专业实验结构的参与,实现实验结构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本文提出的开放性自主实验模式,不仅为学生可以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更重要的是在参与设计实验结构的过程中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性综合性的认识专业实践能力。

3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3.1基于protelDXp或altiumDesigner等软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protelDXp电路设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微机版电子电路辅助设计软件。使用protelDXp辅助教学的过程主要在课下完成,学生通过对高频电路的分析、估算、电路图制作和pCB板图制作等环节的学习。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悉小型产品设计的流程和基本方法。

3.2基于数字化教学平台的辅助教学。东北电力大学搭建了数字化教学平台,其中高频电子线路作为校级精品课程位列其中。在该教学平台上,主要由电子教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ppt以及课程录像等模块组成。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上,教师可在讨论板块上可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及时将相关的教学资料和作业要求实时上传,让学生按时完成对应课程内容的测试题,及时了解学生对阶段性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4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案例

4.1设计完成系统结构框架图。通过构建框架图可以培养学生相应的设计能力,为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或者将来实际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系统结构框架图的设计,学生可以增强一定的自学能力、查阅文献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4.2设计pCB电路板。此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通过电路原理图的封装设计,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技巧。

4.3硬件电路的搭建与调试。本环节可以通过硬件电路的搭建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应用学生所学知识。最终通过对硬件的调试完成整个电路的设计,由实验结果分析判断设计的性能与效果。

5结束语

高频电子线路作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及通信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其课程设计不仅检验学生对已学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作者长期在一线教学实践过程中,对高频电子线路配套的课程设计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提高学生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邓忠惠.结合电子设计竞赛促进《高频电子线路》的教学改革[J].高校理科研究,2010(30).

[2]孙雷明,秦连铭.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浅析[J].办公自动化,2010(14).

[3]陆静霞,李林,邹春富.基于仿真软件的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优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5:50-54+59.

[4]石博雅《.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8,17:136-137.

[5]谢晶.《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05:62-63.

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篇3

关键词:电子类专业;中职课程;高职课程;一体化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6-04-18

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于是,中高职教育联系越来越紧密,实现了课程一体化设计。这种课程设计不仅节约了资源,缩短了培养的周期,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其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调查研究史料,系统分析了当前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电子类专业的健康发展。

一、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同

中职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基础,其主要以培养实用型、专业型、技能型的中等技术人才为目标。高职教育则是作为中职教育的延伸、拓展和深化而出现的,其主要以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专业教育,拥有更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更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的专业理论。专业目标不同,导致相应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2.中高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由于职业院校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中高职业教学的课程设置存在部分课程设置重复,有些课程之间相差较大,存在脱节现象,有些课程存在断层等。尤其是电子类专业,职业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两个阶段的衔接,忽视了高职教育要以中职教育为基础的客观现实。这就导致当中职学校的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学习时,学校会直接按照高职课程去上课,虽然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了相关内容,但是掌握不牢固,这导致部分学生学习跟不上进度,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

部分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客观基础,直接按照自身经验以及课程大纲要求进行课程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惯,师生之间缺乏主动交流,没能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困难处。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不敢与教师主动交流,导致师生之间缺乏足够了解,使得课程设计出现问题。

二、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策略

1.坚持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

我们在进行中高职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时,要坚持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要充分认识到中职学生普遍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尤其是进入高职教育后,数学和英语这些方面的学习肯定会出现困难,我们要认识到这些现实。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时,要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2.加强中高职教育体系内部的衔接

要想实现中高职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中高职院校要加强双方在教育观念、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的交流。比如中职学校在制订电子类专业的课程时,对口衔接的高职院校可以派遣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其中。同时,也可以定期派遣高职教师参与不同学校之间的交流和活动。

3.完善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相应标准

当前,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还有许多工作等着我们去探索、完善。课程一体化设计涉及中高职院校的许多方面,这就要求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育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措施协调指导相关工作,加强不同院校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使之密切配合,制订出贴合客观实际的教育衔接标准,从而实现中高职课程一体化设计。

综上所述,在进行课程一体化设计时要坚持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加强中高职教育体系内部的衔接,完善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相应标准,实现课程设计一体化,促进电子类专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篇4

一、新实验教学模式构建思路与实践

(一)基础性实验教学为中心以教学实验室为平台,确立量验证性实验组成,用以验证所学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通过测试设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加深对课堂所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和启发性,同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实验素养。

(二)跨学科课程的“相互融合式”教学验证性实验内容通过对硬件的操作来观察实验现象,不能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达到创新能力及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的目标。目前全国各高校开设的eDa技术理论课程为电子技术领域带来了一场技术革命[7-13],诸如ewB、LabView、multisim、SystemView、protel、pspice等各类仿真设计软件,能够在有限的学时内实现仿真设计性实验,既能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能克服硬件设计基础实验所存在的问题。跨学科课程为硬件设计基础实验奠定了技术基础。

(三)课程设计的“相互融合式”教学高校开设的各类课程设计已经成为目前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其教学效果良好,现已在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普遍实施。以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为例,电子信息类专业开设的各类专业课程设计为通信电子线路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项目内容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立足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设计,有效地相互融合通信电子线路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内容,对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教学意义。

(四)课外科技活动的“相互融合式”教学课外电子设计类科技活动充分提高了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调动了大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目前各高校充分意识到各类电子设计科技活动的重要性,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也不例外,各教研室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部级、省级及校级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并亲自跟踪指导。在电子设计大赛及立项课题内容设计上有机融入综合性、软硬件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拓展了通信电子线路课内实验内容。课外各类大学生科技活动为通信电子线路综合性、软硬件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五)毕业设计的“相互融合式”教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生毕业设计是综合性实践教学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指导教师依据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为大学生设计毕设题目,选题要体现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可以充分融入通信电子线路的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内容。近年来,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在毕业设计环节中,使通信电子线路实验课程内容与毕业设计内容有机结合,既能达到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大学生毕业设计要求,又使通信电子线路多样化实验内容得到充分开展。

(六)教师科研的“相互融合式”教学德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洪堡在柏林大学办学实践过程中,首次提出了“通过科研进行教学”的思想和“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14],明确了教学与科研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围绕指导教师科研课题,将科研性和创新性实验内容融入到教师科研项目中,通过教师科研项目锻炼大学生实验设备的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洪堡“科学研究促进教学”思想的外在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经过学院专家指导,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学素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结论

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篇5

摘要:从主题式教学设计的课程内容主题化、主题内容问题化、问题焦点生活境脉化、生活境脉问题化、问题焦点互动解决化、知识运演结构化、能力迁移与知识活化七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的构建。实际的教学效果证明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应更加注重主题式教学设计,二者结合具有相当的适应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设计;女子防身术课程;课程改革;应用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6.000

在强调注重人身安全的现代社会,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是高校不容忽视的责任。高校女子防身术因其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由于女子防身术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它不同于专门的竞技体育,也不同于一般的体育锻炼,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不能满足课程的需要。如何更科学合理地开发设计该课程,使其更好地实现提高女生自卫防身能力的教学目的,是本文的研究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78名普通高校选修女子防身术的女大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全面了解女子防身术课程的演变发展过程,以及国内普通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的开展现状。

1.2.2访谈法

对开设女子防身术课程的教师和选修该课程的学生进行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问题的访谈。

1.2.3调查法

对部分开设女子防身术的高校进行课程实施情况调查。

1.2.4比较分析法

传统以技术动作学习为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与以主题式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技术动作掌握的准确度

教师分别采用传统教学设计和主题式教学设计各上4次课,并随堂考察学生技术学习的准确度。

表1技术动作掌握的准确度(n=78)

传统教学设计主题式教学设计

准确的击点70%72%

从表1的统计数据来看,在技术动作掌握的准确度上,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差距不大,学生均能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2.2技术动作掌握的持久性

为了检验两种教学设计对于学生技术动作掌握持久性的效果,分别取授课后的一周、三周、八周三个时间段来检验学生对该次课程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同样以击点的准确个数来计算百分比。

表2技术动作掌握的持久性(n=78)

传统教学设计主题式教学设计

一周60%65%

三周50%62%

八周15%52%

从表2的统计数据来看,相隔一周的短时间内,两种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相差不大,但到相隔八周后,受传统教学设计教学的学生出现了大面积的遗忘,只有15%的击点准确度,而受主题式教学设计教学的学生仍然能在教师的情境提示下,达到52%的击点准确度。

2.3能力的迁移和知识的活化

根据量表评分(无反应0分——预警意识强、动作迅速、时机恰当、击点准确5分)和问卷评分考察学生在不同教学设计授课下对遇险情境的有效反应和危机处理思维的差别。

表3能力的迁移和知识活化(n=78)

传统教学设计主题式教学设计

遇险情境下的有效反应1.23.8

危机处理的思维2.84.2

从表3的统计数据来看,二者的教学效果差别显著。传统教学教授的学生尽管对技术动作掌握得不错,但是在具体应用时则相当多数的人不知道如何使用,而受主题式教学授课的学生则显得思路更加清晰,反应更加迅速和有效。

2.4学习的兴趣

按传统体育教学设计上课,学生基本上是机械地模仿教师的动作,教完、练完,下课就完,学生表现茫然,提不出问题,少有与教师交流互动的行为。用主题式教学设计上课,学生在课上和课下的活跃程度和学习兴趣均有明显提高:在课中,除了学习教师演示的在某种危险情境下的应对方式,还会主动预设其他危险,提出疑问,也会对所学的招式能不能化解危机进行思考;每次课后都有不少同学继续向教师讨教问题。

3.结论与建议

3.1主题式教学与女子防身术课程相结合的优越性

本研究是对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改革的一次尝试,通过实际的教学效果,证明主题式教学设计非常适用于女子防身术这门课程。由于女子防身术是以教学生怎样识别、防避、解脱不法侵害为教学目的的课程,那它的课程设计必然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社会生活包罗万象,犯罪手段也在不断变化,如果继续以固定的课程内容、封闭的授课形式来教授学生,必然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主题式教学设计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课程与实际脱节,教师授课与学生理解掌握脱节等问题。通过学习情景设计,综合社会学、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等和格斗技术技巧,针对性地教授学生面对特定情境下,不同侵害方式的解脱方法。一方面,由于教师的授课主题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就有清晰的目标性,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主思考,利于合作交流式学习与自主性学习的有机统一,抽象的防暴主题形式成为具体化的应对思维和方式,更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牢记掌握。另一方面,授课教师的课程设计思路会更加清晰有条理,不论是讲授式教学、范例教学、体验式教学、提问式教学,都可以归于主题式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根据预定的教学主题,极大地开发自身知识储备和潜能,而不拘于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的灵活性和丰富性,更能体现出教师的个人魅力。

3.2主题式教学设计在女子防身术课程中的应用

3.2.1课程内容主题化

教师备课时,要明确每次课的课程主题,引入多元化视角,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教学目的。如在教授“转身插眼”、“跺脚击肋”、“折手腕”等技术动作时,我们可以统归于“应对抓臂抱腰锁喉的能力”,并尽可能地考虑进有可能发生的场合;教师授课时,要根据不同主题教学的需要,用真实的情境去反映教学主题,通过教学主题去表达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要求,以实现刺激和满足学生的认知和非认知发展的需求。

3.2.2主题内容问题化

在主题式教学中,教师要把“主题式教学”的内容通过需要探究的挑战性问题体现出来,让学生在交际合作与对话中,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自主学习,加深理解,掌握技能。以“应对抓臂抱腰锁喉的能力”这一主题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预设上抓臂、下抓臂、后抓双腕、后抓单臂、前抓发、后抓发等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3.2.3问题焦点生活境脉化

“境脉”是“情境”与“脉络”的合成,有整体把握事物的全部情境的意思。问题焦点生活境脉化,就是要把学习的问题,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去。如性侵害,可能发生在狭小空间的房子里,也可能发生在空旷的荒地上;可能是陌生人,也可能是熟人等等,情境不一。教师要通过教学设计,尽可能多地向学生展示各种危险情境。

3.2.4生活境脉问题化

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各种危险情境的时,要善于提出和总结其中蕴含的问题,让学生知道在不同的情境下,面临的危险有何不同,同时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问。

3.2.5问题焦点互动解决化

主题式教学设计根源于“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交互作用过程中促进学生心理结构的发展与完善”的现代教学观。因此,主题式教学特别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互作用。教师从专业者的角度,向学生展示和教授各种危险情境及应对技巧,向学生提出问题,促进他们理解和掌握;学生则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和理解程度向教师提出问题,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2.6知识运演结构化

女子防身术是一门以解脱不法侵害为目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断章取义”、“哗众取宠”式的教学都是很危险的。总的课程应包括理论、技术、战术三大部分,每一个主题也应贯穿这三个内容。从防身意识与警觉,到识别危险情况,到临危处理原则,到解脱防卫技巧,到遇害或脱险后的处理方式,每一个主题都是一个结构化的运演过程。

3.2.7能力迁移与知识活化

根据学习迁移理论,知识必须透彻理解才能实现能力迁移和知识活化。在女子防身术教学中要注重基础格斗防卫技术的训练、剖析,鼓励学生对基础技能的掌握。只有格斗的基础技能扎实了,格斗的基本理念牢固了,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才能灵活使用,而不至于出现“手忙脚乱”,“大脑一片空白”等致命错误。

3.3建议

在本研究的调查访问过程中,我们发现国内女子防身术课程实施的现状有一定进步,但尚有很大提升空间:课程设置均没有较为统一的教学大纲,授课内容均由任课教师决定,不同高校的学生学习的课程有较大差别;教学思维和方式普遍建立在传统体育教学的“三基”之上,但也有部分教师想有所创新,在女子防身术的教学内容、课程构建、教学模式方面有一定研究成果;女子防身术作为一门课程,在开设的高校中几乎都作为任选课,教师之间缺少交流、缺乏统一的组织与培训。

另外,女子防身术课程的实施也存在不少问题:目前防身术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基本上是老师讲动作,学生学动作,没有明确的课程主题,学生对课程缺乏清晰的认识,学习效果不明显;课程中没有强化学生应付复杂情况的思维意识,学生不能做到能力转移,学生学过、练过的各种防身动作和方法不能够顺利地运用到自卫中;授课教师也存有不少困惑,不知道怎样设计课程以达到在有限的选修课学时中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基于以上的现状和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研者有以下建议:

(1)加强高校女子防身术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积极将研究结果和经验相结合,充实学科理论基础,拓宽学科应用领域。

(2)进一步改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封闭式体育教学模式,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对体育的热爱。

(3)加快培养师资力量,加强教材建设,在高校普及女子防身术课程,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学习,获得防卫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武术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276.

[2]孙永武.关于构建女子防身术课程体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20(5).

[3]袁顶国,朱德全.论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外延与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

[4]任晓剑.浅析女子防身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3.

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篇6

随着高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课程越来越重视课程设计。以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中的“设计”二字,需要以课程实施的对象“学生”为前期准备。高职学生在认知上的特点是学生的思维呈现从一到多的发散式状态,即对待问题的解决从“是什么”转变为“可能是什么”,学生能假设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情境并加以理解与思考,不一定需要亲身经历。对于具体的工作任务,学生能通过假想的思维想到不同的解决方法。课程设计包括基本的价值选择、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1]。在职业教育中,通常将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对培养未来的劳动者有着“关键作用”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关键能力需要通过课程设计来实施与完成[2]。

1《电子产品开发与制作》课程设计背景

《电子产品开发与制作》课程面向电子制造业、电子服务业、电子开发业等行业领域,其对应的产业链和主要岗位分析如图1所示。在高职教育中,《电子产品开发与制作》课程面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等电子信息类专业,其对应的岗位有工艺工程师、产线作业员、材料工程师等。课程的作用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基础职业技能和能力,即,①电子产品制作工艺的相关知识;②常用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常用工具、装配准备工艺、焊接技术与工艺、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整机设计与装配工艺、调试工艺等;③基本职业道德和素质。

2《电子产品开发与制作》课程设计

2.1《电子产品开发与制作》课程开发步骤

《电子产品开发与制作》课程内容与实施与电子信息类产业发展联系紧密,因此,课程开发主要围绕新技术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和实际的岗位需求来进行,分为以下五个步骤。①深入电子信息类企业调研,收集相关的信息;②分析本课程面对的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③提取与《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相关的培养目标信息;④设置本课程相关的工作任务;⑤依据工作任务,分析知识点,设计学习任务单元。

2.2《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实践性分析

在《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中,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实践性,如图2所示。

2.3《电子产品开发与制作》课程的职业性分析

本课程内容以职业标准和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的需要为依据,课程内容的选取和设计参照企业调研中收集到的实际职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等基本信息,并且综合考量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中与本课程相关的要求。

3《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内容分析

3.1《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内容选择

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守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结合电子产品制作实际岗位的需求,选取了以下的学习内容,如表1所示。

3.2《电子产品开发与制作》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

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整合课程内容,达到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然后,根据学生能力形成的特点和职业岗位要求,优化课程内容。最后,结合校内外实训室优化课程内容,如表2所示。

4结语

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篇7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模块化课程群基本素质职业岗位

1课程群提出的背景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将发展教育作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第一条提出,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同时赋予了教育以改善民生的重任。十七大上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因此,从十七大报告中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办好职业教育成为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对五年制高职教育进行准确定位,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也是准确把握高职教学特点的前提和基础。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就目前而言,主要是指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科教育。高职教育强调知识的够用性,够用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必须具备;二是专业基础知识必须够用;三是基本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必须掌握;四是适应岗位变化的基本素质和应变能力必须培养和初步具备;五是在工作中应具有的创新精神、开拓意识和创业能力必须强化。

高职教育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要求必须根据就业需要去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内容,恰当处理好近期的就业“必需够用”和将来的发展“迁移可用”的关系,科学构建针对性强、能培养高等实用性人才的课程结构。具体说来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针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切实做到“必需够用”;二是要根据就业岗位的多样性,灵活地有针对性地教授和学习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做到对准岗位设课程,实现“按需施教”;三是注重课程设置的“模块化”,做到“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能模块、具体岗位所需技能模块”三者有机结合;四是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尽可能与学生的个性相适应,实行弹性课程组合。

传统教学以课程为本,课程之间界限分明,知识相对封闭。五年制高职学生囿于个人的理解和认知能力,课程之间的关系、技能之间的关联应由教师理顺贯通,从而把各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融合成一个面向技能应用的知识空间。但是,因为教材、教师、学生自身都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并存在一些不可调和的因素,如教师素质、教材难度等,所以教学目标很难实现,很难适应五年制高职教育够用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要求,当前必须对课程进行整合和模块化。

2五年制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模块化的优势

电子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就业的岗位也分布在各行各业。因此,应用电子技术是一个有多个专业方向的专业。

由于学生毕业就业具有不确定性,在课程设置上很难合理,往往什么都学,什么都学不好。如果针对多个专业方向设置模块化课程,而模块化课程间是并列关系,学生就可根据市场需要和个人爱好选学不同模块。这样便可达到够用、实用和具有针对性的要求。因此,五年制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设置模块化具有传统课程设置不可比拟的优势。

3课程群模块的设置

职业教育强调就业,职业教育要面向具体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进行教育。因此,我们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将五年制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分为基本素质课程群、职业岗位公共知识课程群和职业岗位课程群三类模块,其中职业岗位课程群模块又分为家用电器、计算机、智能化仪器仪表、通信和自动控制五个子模块。

应用电子技术涉及的行业比较多,我们针对任何一个行业的某一个岗位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模块都是不科学的,一方面满足就业岗位多样性要针对多个岗位设置课程模块,各课程模块间必然有重复的内容(但不是所有模块都需要的内容);另一方面这样设置的模块学生最多选择2―3个,针对性太强的几个岗位不利于学生今后就业,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职业岗位模块要对准一个岗位群。

通过对市场调研发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器、计算机、智能化仪器仪表、通信和自动控制等行业就业。在家用电器、计算机、智能化仪器仪表、通信和自动控制等行业中,每个行业都有多个应用电子专业就业的岗位,因此学生选择一个职业岗位模块就可满足就业岗位的多样性和学习内容具有针对性的要求。同时家用电器、计算机、智能化仪器仪表、通信和自动控制五个岗位群可以说是应用电子的五个专业方向,每个岗位群涉及的课程群不存在重复的课程或内容。因此,我们将职业岗位模块分为家用电器、计算机、智能化仪器仪表、通信和自动控制五个子模块。

4三类模块的课程设置

4.1基本素质模块

该模块是针对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注重人文素质的课程模块,即文化类和工具类课程组所涉及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满足生活需要,为学生接受终身教育奠定基础。这类课程教学的主要能力目标是以一般能力培养为主,兼顾电子专业高技工职业能力的培养。该模块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体育、政治、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

4.2职业岗位公共知识模块

职业岗位公共知识课程模块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应用电子专业毕业生今后的就业岗位都能用到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子仪表与测量、C51语言、eDa技术等课程。

4.3职业岗位知识模块

职业岗位知识模块是课程模块化的关键和重要体现。该模块的每个子模块都能满足一个岗位群就业的需要,各个模块安排的课时一样,可集中在一个学期进行一个子模块的学习。

4.3.1家用电器子模块

家用电器模块是在职业岗位公共知识模块基础上开设的面向家用电器行业各岗位就业的职业岗位子模块。通过该子模块课程群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在家用电器行业的安装、调试、检验、运行、维修、销售、管理及家用电器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等岗位上就业的能力。通过对该模块包括的职业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应在无线电装接工、无线电调试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家用电器维修工、制冷设备安装维修工等工种中的1―2个工种上达到中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

该子模块主要包括音响设备原理与维修、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技能鉴定强化训练等课程,总学时为600学时。

4.3.2计算机应用子模块

计算机应用模块是在职业岗位公共知识模块基础上开设的面向计算机应用行业各岗位就业的职业岗位子模块。通过该子模块课程群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在计算机行业的组装、调试、检验、运行、维修、销售、管理及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等岗位上就业的能力。通过对该模块包括的职业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应在计算机调试工、网络管理员等工种中的1―2个工种上达到中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

该子模块包括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局域网组成与实践、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技能鉴定强化训练等课程,总学时为600学时。

4.3.3智能化仪器仪表子模块

智能化仪器仪表子模块是在职业岗位公共知识模块基础上开设的面向智能化仪器仪表行业各岗位就业的职业岗位子模块。通过该子模块课程群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在智能仪器仪表的安装、调试、检验、运行、维修、销售、管理及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等岗位上就业的能力。通过对该模块包括的职业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应在电子CaD绘图员、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电子仪器仪表调试工等工种中的1―2个工种上达到中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

该子模块包括传感器原理与应用、VB、智能仪器、技能鉴定强化训练等课程,总学时为600学时。

4.3.4通信技术子模块

通信技术子模块是在职业岗位公共知识模块基础上开设的面向通信行业各岗位就业的职业岗位子模块。通过该子模块课程群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在通信行业中从事通信设备和线路的安装、调试和维修的能力,初步具备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的能力。通过对该模块包括的职业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应在通信设备维修工、程控交换机调试工等工种中的1―2个工种上达到中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

该子模块包括数字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技术、通信终端设备原理与维修、技能鉴定强化训练等课程,总学时为600学时。

4.3.5自动控制子模块

自动控制子模块是在职业岗位公共知识模块基础上开设的面向工业自动控制各岗位就业的职业岗位子模块。通过该子模块课程群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在工业自动控制行业中从事工业自动控制设备和系统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维护的能力,初步具备工业自动控制设备和系统的改造与设计的能力。通过对该模块包括的职业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应在维修电工、pLC工程师、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工等工种中的1―2个工种上达到中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

该子模块包括电机与自动控制、工业检测与转换技术pLC、技能鉴定强化训练等课程,总学时为600学时。

职业岗位知识模块包括的五个子模块包含的课程都是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深度,而实践性又比较强的课程,学习中要重点突出应用,特别是在创新设计中的应用。具体实施时应结合项目进行教学,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演示教学、现场教学和一体化教学,教学中应和相关工种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级工考核知识、技能要求一致,具体实施时可安排一定的课程设计。设置100学时左右的课时进行1―2工种的技能鉴定强化训练,并完成相应工种的鉴定。具体鉴定工种可由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和志向进行选择。

职业岗位知识模块包括的五个子模块在具体实施时由于模块间是一种并列关系,所以可以任意选择、任意组合,开设顺序不受限制。每个模块都是集中在一个学期完成,每个子模块中包括的课程可以同时开设,也可分开开设,在教学实施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结束语

合理规划课程群使课程群之间具有较好的独立性,当某一课程群因技术发展需要调整内容时,不会影响其它模块。模块化的课程群规划使学生的能力素质有了一一对应的教学保证,使负责具体模块的教师有了明确的责任和目标要求,模块化课程群是搞好高职教育、培养出合格人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篇8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立体化教学;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

当前技工教育存在学生基础文化质量下降,在校学习时间短等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培养造就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有必要加大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电工电子技术是机械机电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知识、电机电气控制、低频电子线路以及数字电路等。本门课程实践性强。采用立体化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型单一化,创新性不足本门课程教学中,许多技工院校采用本科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讲述理论知识为主,但是本门课程理论知识抽象难懂,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比较差。2.实践课应用性不强本门课程大概安排了8~10个实验课。这些实验课教学目标主要是验证理论,即对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印象与理解。缺乏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的项目应用实践课,达不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技能与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目标。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不同教学环节采用不同教学方式技工教育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够用的理论知识基础上,重点提高技能与实践能力。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有限课时安排中,要求根据课程不同环节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1)电路部分。本门课程中电路部分理论性强,知识抽象难懂。为了让学生了解电路的核心概念、工作原理等,笔者在课堂中引入mULtiSim仿真软件,通过仿真软件的运行,对有关电路基本理论进行验证实验,有助于学生了解电压与电流分析方法。(2)电机与电气控制部分。这一部分对技能操作的要求比较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此,这一部分教学可以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基于工作任务学习有关理论知识以及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笔者建议这一部分教学应该尽量压缩理论课所占比重,安排更多实验实训课,通过精讲多练的方法,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3)低频线路与数字电路部分。这两部分的知识点较多,内容散乱,笔者建议采用项目教学法,安排低频线路与数字电路两大项目任务,在此基础上层层分解,通过任务驱动完成教学任务。比如低频线路部分,设计低频功率放大器项目时,不仅是着重于讲解理论部分,而是要关注其实用性。在数字钟设计中,将逻辑代数、组合逻辑电路以及时序逻辑电路设计问题集中到本项目设计中。2.设计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改革(1)分层次设计校内实践内容。分层次设计校内实践内容指的是将校内实训课安排为基础知识验证实验、综合实训两个层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有关基础知识,教师需要在实训课中安排基础知识验证实验课。通过验证实验课,使学生能够学会看电路图,学会设计安排电路图等,在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完成基本技术与技能训练之后,可以将这些单元实训内容整合起来,安排综合实训课,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比如在低频线路和数字电路部分,可以安排麦克风声音放大系统和数字电压表等实际电路组装与调试。在本门课程全部结束前一周的课程设计中,可以安排综合实训课,比如水厂冷却泵控制设计等,让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2)实践教学与考证、技能大赛、网络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应该根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将有关电子电工技术知识融合实践教学中,即将中高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要求融入本门课程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践应用。教师应该选拔创新性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组织创新设计大赛、电路维修维护大赛以及数控机床操作大赛。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不仅能为学校和学生个体争得荣誉,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另外,教师还应该在校园网内建设电工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网站,网络教学资源,辅以网络教学,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三、小结

实现技工院校培养目标,课程改革是关键所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实施了立体化教学模式,经过教学实践检验,从反馈的教学结果来看,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技能具有重要作用,深受学生好评。

参考文献:

[1]赵兵.刍议多层次立体化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构建[J].职业,2013(6).

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篇9

一、专业人才定位

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涉及家电、家电控制部件、计算机组装、通信设备、仪器仪表、视听设备等领域。传统生产正被自动插件、自动焊接等新技术、新工艺所取代。生产人员的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诸如品质控制、工艺控制、现代化生产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岗位。高职教育专业只有紧跟电子行业公司企业的工种岗位,分析岗位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才能使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相适应。因此,必须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解决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具有系统电子技术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能从事电子类产品和设备的安装、调试、检验、运行、维修;具有单片机系统开发与设计能力,具有对常规电子产品进行分析、开发设计和生产管理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重点培养企业急需的具备生产一线精密工艺设备操作维护、工艺设计、生产管理及具备对新产品和新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利用能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以真实的电子产品作为学生学习、实训的载体,采用边学边练、学做合一的教学手段,将电子产品装、调、修的全过程融合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构建“产品导向、项目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基本技能与专业综合能力。

三、课程体系构建

在制定专业建设目标时,我们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立足电子技术职业岗位群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实境组织课程,构建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方案,建设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专业课程标准;打破学科界限,实训“一体化”优质教材;建设专业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集生产、教学、职业培训多位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构建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全面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保证。我院应用电子专业采用“岗、课、证相通融,教、学、做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派样模式。“岗、课、证相通融”就是按照岗位技能需求设置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设计教学内容,课程的考核评价要求学生去的职业资格证书。“教、学、做一体化”,就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讲课堂设在实训室,以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项目为载体,按照项目的实施过程开展教学,通过边教边学,边学边练,学做合一的“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我院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时间五个要素相结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分支比较多,不同的学校定位,必须结合服务相关行业与地方经济,以专业复合方向为突破口,以工学结合、模块化进行课程体系整合。构建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三个课程体系。

教学设计上采取“2+3+1”的组织形式,前2个学期主要安排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为形成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和发展能力奠定基础;第3、4、5学期安排专业平台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第6学期安排学生定岗实习,是学生在职业环境中深化专业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养成职业素质。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主要是公共必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公共英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计算机文化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必修28个学分。专业平台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其中有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pLC技术,工程制图与aUtoCaD,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电子工艺实训,等专业必修课77学分;专业英语,多媒体技术,小型电子产品外形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16个学分。

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时掌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技术知识,局用熟练的专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可。

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篇10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教学内容

引言

电子技术是我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覆盖全院7个系(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土木建筑工程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生物与化学工程系)14个专业,每届接近20__名学生。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开发、应用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和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鉴于此,该课程被我校列为重点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在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其它院校同类专业在本课程中的先进经验,对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实验手段以及考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

1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知识体系

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部分。其特点是授课内容多,知识更新快,教学学时少。为了适应这方面的变化,从课程设置总体优化的角度出发,整合教学内容,优化知识体系,恰当地解决好“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发展”、“基础与应用”、“重点内容与知识面”等矛盾,使课程内容体系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实用性。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1.1制建新的大纲

明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根据我校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由某几个知识模块合并与重组构成课程知识体系,并且在不同的专业中每个模块的内涵、教学重点和学时也有所不同。制定了新的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和考核大纲。

1.2因材施教,因学科施教

根据教学大纲,课程课时不同的模块教学侧重点不同,不同的专业有不同重点的教学方案,学生层次差异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倡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学时所采用的教材不同。

1.3选用优秀教材,整合课程内容

适时地把一些新内容、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应用实例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做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相结合,把握基础与应用、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的关系处理。为此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大纲实施细则,以体现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传统教学内容相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针对“大公共平台方向块”的培养方式,削枝强干,打破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界限,构筑了一个可满足多专业需要的“基础平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整个围绕信号的放大、运算、处理、转换和产生来介绍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基础、多级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信号的运算和处理、信号的产生和变换、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电源、系统组成等。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内容包括逻辑代数、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脉冲的产生和整形、模/数和数/模转换电路、系统应用举例等。这个大的基础平台是一致的,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各专业方向的不同,有效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对于电子、通信、信息类专业,我们在教学时,注重对信号运算、处理、变换等电路分析、计算与设计的教授;对于自动化等专业来说,则侧重于对电路组成、控制的分析与设计。在介绍应用时,其侧重面也不同。教师讲课内容从原来偏重于基本电路的原理分析,更多地转向基本电路的组成原则、电路结构的构思方法以及系统结构化设计的思路等方面来。因此在实践中我们用较少的学时,讲清基本概念,重点是理清思路,了解方法,增强系统性,以被后续课程所需或进一步学习之用。

(2)结合课程内容,引入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当前,电子线路的原理图绘制、印刷电路板的设计、电路元器件参数的最优选择等诸多工作都是与计算机的辅助设计软件应用密不可分的。故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简单介绍电子仿真软件应用是非常必要的。用它进行课堂教学演示或工程仿真实验分析,不仅直观、准确、方便,且可大大简化教材中烦琐电路工程计算。将eDa软件仿真分析和设计、matLaB软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引入课堂教学,增强了学生对电路的感性认识,掌握各种仪器的基本使用、电路参数的测试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

(3)为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前沿性,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对目前电子技术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新技术、新产品作一些简要介绍,如开关电源、集成模拟乘法器、微型贴片二极管、FpGa等。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为适应当前新技术发展,在知识结构方面实现“三个转变”:1.从分立元件电路为主转到以集成电路为主;2.从以器件内部分析为主转向以器件外部特性和应用为主;3.把以模拟电路为主转到模拟电子线路和数字电子线路比例协调、相互兼顾上来。将电路分析与工程应用相联系、单元电路与应用实例相联系,改革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只重视学科体系,理论偏多,而涉及工程应用少和对实际工作针对性差的旧教学模式。

(4)为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开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促进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设计能力的培养。还设置了相应的课程设计将理论用于实践,将理论与设计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课程设计中既能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的能力,又能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理论设计与实际实现中的距离,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手段

电子技术是基础理论课向专业工程类课程过渡的桥梁。对学生的分析能力、估算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数—形结合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并需具有扎实的电路分析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难学,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中。

2.1明确目的,确保教学内容的落实

通过绪论等内容的介绍,使学生明确“电子技术基础”学什么,怎么学习与研究“电子技术基

础”,为什么要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将指导学生预习、小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不断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2.2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们的主要工作有:研制Cai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实现网上辅导、答疑;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利用eDa、matLaB软件强大的仿真功能进行电路系统的仿真、演示等。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掌握本课程内容,又能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2.3教学方法多样化

采用多种媒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寻求最佳的表述方式:黑板粉笔、电子教案、实物投影、动画课件、录像CD、虚拟电路。Cai教学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但很容易变成另外一种形式的照本宣科。对于较难理解的问题,“粉笔+黑板”是最好的表述方式,具有其独特的灵活性,同一内容与不同授课对象交流,这种即兴的东西往往使学生和老师均受益匪浅,此外,还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实物投影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这样,使得课堂教学生气勃勃,师生互动,具有启发性。

2.4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

从传统授课方式向具有启发性、思维性、综合性发展,给学生思考和自学的空间,使学生在获得电子技术知识的同时能学会如何思考问题,激发其求知欲,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每一部分均从器件、电路产生的背景和需求谈起,然后讲清其在系统中的作用、结构的构思方法、分析问题的特殊方法、适用场合以及存在的新问题等等,再现“器件、电路的获得过程”,并为解决新问题作好铺垫。针对目前听课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每一堂课均很好的“设计问题”、“引导思考”、“假设结论”、“探索求证”。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听完每一节课后都感到值得回味,可以在不同层次上举一反三。

2.5改革实验教学

本课程理论性很强,要使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必须设置相应的实验、上机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教学从原来跟随课堂教学的实验课改革为三个层次的实验课,即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逐步减少验证性试验,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实验教学内容。

在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验证性实验,对实验内容和实验手段进行了更新和调整,完善了实验指导书。在设计性实验中,要求学生根据项目内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自行设计、自行调试,最后完成项目要求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实验内容提倡虚实结合的方法,既有实物模拟实验,又有上机仿真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获得升华。今后,我们将积极创造条件,扩展实验室的开放度,让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度。

3完善考核方式,加强考核管理

改革考试内容与方法,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过去我们主要采用理论为主的考试方式,现在则采用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考核和实验考核相结合、集中考试和平时成绩评定相结合的综合评分方式。从多方面考核:问题讨论、课外大作业、实验创新、期中试卷、期末考试等,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培养不同类型的优秀人才。

为了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我们制定了考核大纲,考核内容注重对知识的运用、思维方式极其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并加强了实验考核。大纲规定试题难度分为四档:(1)基本题,反映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2)中等难度题,是稍有变化的基本题。(3)难度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复杂性和灵活性。(4)提高题,深入灵活或部分超出基本要求(主要为考研学生选用)。并制定了出题规则,初步实现了教考分离。在考核大纲中明确规定了理论考核内容,并框定了试题难度区分及比例,其中基本题占20—30,中等难度占40—60,难题或提高题占10—20。还规定了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

为了完善实验考核,我们针对实验全程制定了实验考核办法。实验考核成绩的评定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相结合的方法,并对平时成绩中的预习、操作、纪律等环节作了相应的记分规定。目前,我们在电子信息、自动化、测控等专业,把电子技术实验独立设为一门课,单独考核,独立计算学分。实践证明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结束语

通过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得到了优化,教学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同时,造就了一支凝聚力强、乐于投身教学改革、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的师资队伍。同时,又要看到我校工科专业与名牌工科学校相比之间无论在生源和师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深化课程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今后我们将对:如何实现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最优化;网络课件作用的发挥;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新知识的应用等方面继续进行探索和改革,做到与时惧进,促进该学科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