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管理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48:40

医疗安全管理措施篇1

[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技术;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342-01

引言

随着医疗事业发展和医疗服务质量提升,采取相应措施,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医疗设备管理技术水平是必要的。但目前在管理过程中,一些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措施,对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漏洞没有及时修复,影响医疗设备作用的充分发挥。为弥补这些不足,应该创新思维,完善制度措施,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综合技能,让医疗设备更为有效的发挥作用。

1.提升医疗设备管理技术的作用

采取有效的管理技术措施,把握管理要点,能规范医疗设备管理活动,推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其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1.1确保医疗设备综合性能。医疗设备管理以医疗设备为管理对象,根据管理工作需要,遵循相应的管理技术和方法,采用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医疗设备采购、使用、保管、维修和报废等全过程开展管理活动。及时弥补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高设备综合性能,使其更为有效的发挥作用。

1.2促进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提升。医疗设备管理不仅仅是对物品、资产和财产的管理,同时还要完善管理体制,健全制度措施,确保医疗设备处于良好性能和工作状态。进而满足医疗机构运行和发展需要,有利于医疗机构落实人性化服务理念,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提升医疗设备管理技术的不足

尽管加强设备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一些管理人员没有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措施,对存在的缺陷未能及时处理,制约医疗设备管理技术水平提升,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2.1医疗设备配置不合理。目前,医疗设备配置不均匀,一些设备开机时间不足,设备闲置,利用率不高,制约其作用有效发挥。

2.2医疗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沿用传统管理模式,由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足,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或者管理制度没有严格落实,一些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奖惩激励机制没有得到遵守,不利于提升医疗设备管理水平。

2.3医疗设备管理人员技能偏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数量较少,综合技能偏低。再加上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培训制度,制约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综合技能提升,不利于_保医疗设备管理质量。

2.4医疗设备安全和质量管理不到位。医疗设备维护、保养、检修、报废工作没有遵循规范流程进行,忽视安全风险评估,没有严格落实安全与质量管理措施,对潜在的隐患未能及时排除,影响医疗设备综合性能的有效发挥。

3.提升医疗设备管理技术的对策

为弥补医疗设备管理的不足,促进服务质量提升,可以采取以下完善措施。

3.1合理采购并配置医疗设备。配置医疗设备前应该根据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做好论证工作。例如,要考虑医疗设备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可维修性,让设备实现有效组合,根据医疗市场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合理配置医疗设备。遵循物尽其用原则,对于利用率低,处于闲置状态的医疗设备,应该协调整合,提高利用效率。大型医疗设备要遵循“专管共用、协管共用”机制,制定医疗设备使用率的量化指标,引导医疗设备合理配置,促进利用率提高。

3.2健全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充分认识计算机对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作用,构建完善的管理系统,引入专业管理软件,录入医疗设备详细的数据,将医疗设备采购、使用、养护、管理、维修等各环节都纳入管理系统当中。落实管理责任制,推动医疗设备购置论证、入库验收、保管维修、统计报废等各流程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健全医疗设备管理机构,合理配置管理人员,详细掌握操作规范流程,实现医疗设备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提高医疗设备综合性能和运行效率。

3.3提高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综合技能。重视基础扎实,责任心强,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引进,充实管理工作队伍,构建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管理技术队伍。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赴上级医疗机构学习,不断更新和丰富管理技能,拓展视野,掌握管理新技术和新方法。转变技术人员的观念,变被动为主动,落实预防性养护维修理念,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和综合性能。

3.4重视医疗设备安全和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实现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明确管理人员职责,增强他们的质量和安全隐患防范意识,把握管理工作要点,提高工作水平。要完善医疗设备技术档案,详细记录养护维修情况。建立医疗设备反馈机制,加强医疗设备报废管理,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落实医疗设备管理监督措施,推动各项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从而保证医疗设备安全有效,使其更为有效的发挥作用。

4.结束语

总之,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相关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不仅能保证医疗设备综合性能,促进其作用有效发挥,还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因此,应该提高思想认识,把握每个工作要点,加强医疗设备各环节的管理活动,妥善解决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实现医疗设备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与规范化。进而有效满足设备使用者需要,为医疗事业发展和服务质量提升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刘青.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效率提升策略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4),120-122.

[2]申卫.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6),220-222.

医疗安全管理措施篇2

领导班子统一认识,以医疗服务是医院存在的根本,医疗质量是服务的核心,把保障医疗安全作为医院管理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结合今次的“医疗安全月”活动,通过组织各科主任会议、全院职工大会和利用晨会等形式,传达贯彻医疗安全月活动的会议精神,制定落实本院的计划安排,组织学习《制度与职责》和有关文件,集中讨论医疗纠纷的危害性和医疗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医务人员的全员医疗安全意识,提高工作责任感,在全院中掀起了学法规、学规范、学技术、讲质量、保安全、防事故的医疗安全活动高潮。

二、强化职责,加大措施,确保安全。

医院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院、科、组实行层级质量责任制,责任到人,实现全员、全面、全程的质量管理模式,体现立体管理,特别抓好基础医疗质量、环节医疗质量、终末医疗质量的管理。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开展护理操作技术规范、“三基”知识培训等,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大检查监督和处罚力度,要求各科室每日检查一次,每月考核一次,医院每季度考核一次,作为考核科领导管理工作的内容之一,对出现医疗差错事故的人员进行严惩。使出各科室在开展医疗安全月活动中做到领导、人员、时间、精力的集中,明确到位,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不断强化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全面推进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

三、彻查隐患、修补薄弱,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自查,发现目前存在的医疗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主要有:1、个别科室负责人对医疗安全疏于管理,少数医务人员责任心弱、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比较淡薄,认为医疗安全是医院的事情,即使出现了医疗差错、事故,也有医院顶着,所以工作出现马虎应付,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现象时有发生,使病人未能及时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甚至出现漏诊漏治的现象,医疗纠纷、医疗差错呈上升趋势。2、医疗质量考核、评价系统不够完善和执行较差,未能及时对医院的医疗质量情况进行切实考核和对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3、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较薄弱,各种医疗监测手段不足,监测工作落实不够,部分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的概念理解含糊。4、制度不落实,职责不到位。少数医护人员未能认真执行制度与职责要求,迟到、早退,值班不坚守工作岗位,离岗现象时有发生。病历书写未按时完成,甚至危重病人入院三天未写病历,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签审制度、术前讨论制度、输血管理制度,三查七对制度,处方制度等,有时未能很好落实,工作中差错时有发生。5、技术操作不够规范,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由于我院办院时间短,年轻医务人员多,存在专业技术水平低,临床经验不足,分析判断能力差。导致延误病人的诊断及治疗,引发医疗纠纷。6、医院还存在医疗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不够落实,措施不得力、管理不到位,有出现违反医德规范现象,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不尽人意,造成病人投诉。针对存在的隐患,医院采取相应的一系列整改措施:1、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学习《xx省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开展医疗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全院医务人员三种意识:(1)责任意识,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心中要有群众,要从讲政治的态度认识自己的责任;(2)发展意识,离开了质量、安全去谈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3)效益意识,安全、质量是数量的基础,没有安全、质量就没有数量,也就没有效益。2、建立、健全医疗质量考核、评价体系,落实监控制度。成立了防保科、新设了肠道门诊,提高了对传染病、院内感染规范、科学的管理水平。重新调整了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委员会、成份输血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委员会等机构成员。落实制度与人员职责,制订了一套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使全程医疗质量(基础医疗质量、环节医疗质量、终末医疗质量)得到及时到位的监控和考核。规范了病历、处方的书写,落实了病历的修改、签审,三级医师查房及危重病人、术前讨论等制度,防止事故隐患的发生。3、落实每天一查制度,落实职责,规范医疗操作常规和医疗技术规程,严格医疗制度和工作纪律,对违反制度、纪律的给予严厉处分,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要由个人承担责任,使安全管理工作有目标,责任到人。落实了科室的医疗安全防范措施。4、加强业务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医务科组织了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三基”学习、临床技术操作培训和观看有关“急诊抢救”的教学录像,组织“三基”业务考试、传染病知识考试和临床技能实践考核等,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技术能力。5、加强对医疗器械、设备和危险品的安全管理。改建了氧气供应室、酒精存放室,加强了剧毒药品的管理,全面检查了压力容器(如锅炉等)、电梯、发电机房、手术室和各种消防设施等,保证各种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转,杜绝了医疗隐患。

医疗安全管理措施篇3

关键词:医学装备;质量管理;评审;应对措施

一、评审表达方式

1、评审采用a、B、C、D、e五档表达方式。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e-不适用(是指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院功能任务未批准的项目,或同意不设置的项目)。

2、判定原则是要达到“B-良好”档者,必须先符合“C-合格”档的要求,要到“a-优秀”,必须先符合“B-良好”档的要求。

3、细则条款的性质结果

二、医学装备管理评审应对措施

1、医学装备管理部门的建立

根据“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管理、责权一致”原则建立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

1)组织领导。由医院科主任以上级别的分管院领导组成,负责全院资金的预算管理、统筹安排。

2)医学装备管理部门。由医院设备科各成员组成,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参加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全过程。

3)使用部门。由各医学装备临床使用科室组成。使用部门应当设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在设备科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本部门的医学装备日常管理工作。

2、医学装备相关制度及流程制定

1)制度

有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的购置论证制度、医疗设备决策管理制度、设备器材购置制度、设备验收制度、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设备报废更新制度、保障医学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和规范、医学装备档案管理制度、计量设备监测管理制度、计量仪器周期检定制度、医学装备使用评价制度、医疗设备使用人员操作培训和考核制度、医学装备使用人员再培训考核制度、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关工作制度、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监测与报告制度。

2)流程

有大型设备招标工作流程、设备采购工作流程、设备到货验收流程、设备维修工作流程、设备报废报损流程、设备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关工作流程。

3、医学装备的配置管理

1)配置原则及配置标准

要优先配置功能适用、技术适宜、节能环保的装置。注重资源共享,杜绝盲目配置。在考虑医院设备的装备时,有两个原则应共同遵守,一是经济的原则;二是实用的原则。对单价在50万元及以上的医学装备有完善的可行性论证资料。

2)大型医疗设备年度使用评价分析

设备使用:使用科室要进行本月的使用情况统计,开机时间,检查人数,月收入的统计,报职能科室,作为年终对设备的效益分析评估。

功能开发:使用科室应积极在原有的功能基础上开发新的检查项目,扩大对病种的检查范围,增加对该设备的使用率,提高设备的使用价值,提高医院的综合检查能力,更有利于病人的全面治疗。全面的参考信息,更有利于病人的全面治疗。

社会效益:要考评该设备在本地区为患者起到的作用,能为患者解决的诊断价值。

成本效益。年终效益分析,设备的折旧费,年保修费,维护修理费,材料耗损费,工作人员工资奖金,请专家费这几大费用的总和,同年设备收入的总费用相比,确定设备的成本效益。

4、医学装备相关人员管理

1)人员的配置。建立医学装备管理组织技术队伍,队伍组成有大学医用设备相关医师、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负责医学装备的管理与维护、维修等工作,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楚。

2)相关人员的培训。定期对每台医学装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新进设备必须经厂家工程师对操作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并填写培训记录表,待操作人员培训合格签字方可验收,新设备培训完成之后一个月内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者颁发设备操作的岗前培训合格证。

3)相关人员的考核。按季度对各科室设备使用人员进行相关制度职责及设备操作流程、使用保养等考核,对考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医疗器械提供技术支持、业务指导、安全保障与咨询服务,提出改进措施并查看持续改进与落实情况。

5、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

1)质量保障合格的使用登记。有医学装备质量保障,医学装备须计量准确、安全防护、性能指标合格方可使用。有急救类、生命支持类、灭菌类和大型医用设备等医学装备的临床使用合格登记记录。

2)鼓励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监测和报告的措施。对医学装备临床使用人员进行医学装备不良事件相关知识的培训,相关临床、医技使用部门与医学装备管理部门的人员均能知晓,并制定相应的不良事件报告的奖惩规定,鼓励装备使用人员及时上报相关不良事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应对方案。

3)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监测与报告的追踪分析表。职能部门建立对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监测和安全事件报告分析、评估、反馈机制,根据风险程度,风险预警,暂停或终止高风险器械的使用。有对发现问题的分析评价、改进措施及落实情况的追踪记录。

4)特殊装备(如高压容器、放射装置等)的自查和监测资料。放射与放疗等装备的机房设计、建设、防护装修和设施符合安全、环保等有关要求。机房显著位置有规范的警示标识。医学装备管理部门与机房工作人员知晓防护有关要求和措施。有对特殊装备的定期自查和监测的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发现的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以及改进措施和落实情况记录。

5)计量设备监测记录。有记录设备的清单,清单内容包括计量设备的定检测记录、监测日期、有效日期、监测结果、设备的放置科室等。计量设备随时保持在待用状态,无因“计量错误”的原因所致的医疗安全事件。

6、医学装备的应急管理

1)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完好情况和使用情况的实时监管。有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装备要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有每个月一次的设备完好率和使用情况以及设备操作人员的记录。

2)医学装备应急调配演练。建立医学装备应急预案的应急管理程序,装备故障时有紧急替代流程。制度医学装备应急调配方案,进行实地模拟医学装备的应急演练,并有对演练过程的记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落实情况的记录。

7、医学装备的质量管理。

1)有由科主任、工程师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医疗装备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人员分工明确,并附有相关资质的原件或复印件。

2)对质量与安全小组进行每季度一次的培训与教育并有相关资料。

3)有明确的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指标,根据指标规范对质量管理过程进行每季度一次的监管分析,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缺陷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措施,查看落实情况,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订相应的制度与规范。■

参考文献

【1】徐海琴,曹铁军.抓住医院等级评审机遇提升医学装备管理水平【J】.科学管理.2012,12;

医疗安全管理措施篇4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开展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促进医疗机构深入查找医疗安全隐患,提高医疗安全意识,改进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努力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

二、活动范围

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公立医院。

三、活动原则

(一)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与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重点工作相结合。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重点工作,按照本方案有关要求,组织开展辖区内的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

(二)医院自查与卫生行政部门督查相结合。医院对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及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有关要求,自查医疗安全薄弱环节和有关要求落实情况。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医疗机构开展自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对医院医疗安全工作的督导检查。卫生部适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抽查。

四、活动内容

(一)总体要求。

1.开展全员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疗安全意识。

2.落实医疗安全监督、分析、评价和改进工作。

3.建立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置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制定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按照规定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

4.有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措施。

5.有明确的患者安全目标,并组织实施。

6.医院有健全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体系。有专门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部门,有专人负责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有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并能够落实;有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指标,分解到科室与专人负责;定期进行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指标的分析。

7.领导班子定期研究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工作重点明确,有具体政策出台,并有措施及督导落实的内容。

(二)检点。

1.急诊科。急诊科独立设置,急诊专业队伍稳定,人员相对固定,设备设施完备,布局合理,满足急诊工作需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急诊医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能够胜任急诊工作,急诊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主持或指导;急救设备、药品处于备用状态,急诊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建立急诊“绿色通道”,科间紧密协作。建立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的重点病种(创伤、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等)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加强急诊留观患者管理,提高需要住院治疗急诊患者的住院率,急诊留观时间平均不超过72小时;加强急诊质量全程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尤其是首诊负责制和会诊制度,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提高急诊分诊能力。

2.重症监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布局合理,人员、设备、设施配备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科间紧密协作;医务人员实行岗位准入管理,强化理论和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严格执行患者入、出重症监护病房标准,合理使用资源;加强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mRSa等特殊感染病人的隔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实行监控;落实核心制度和岗位职责,规范全程管理,严密观察、及时处理患者病情变化,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3.新生儿病房。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布局合理;有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措施保障安全;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程序,有完整的监测记录与应急管理预案。

4.血液净化室。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布局合理;有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措施保障安全;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程序,有完整的监测记录与应急管理预案;血液透析机与水处理设备符合要求;透析液的配制符合要求,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透析液细菌及内毒素检测达标。

5.手术科室和麻醉科。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实行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度的落实。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沟通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前查对无误。术中: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人。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提高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率;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麻醉意外处理及时,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要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有危重病人抢救流程,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提高抢救成功率;严格并发症和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不瞒报和漏报。

医疗安全管理措施篇5

【关键词】麻醉学;风险管理;风险教育;教学

Strengtheninghospitalsanesthesiariskmanagementandeducation

wUYa-wen,ZenGJing-xian,CHenYou-quan,etal.thethirdaffiliatedHospitalofGuangzhoumedicalCollege,Guangzhou510150;

SunYat-SenmemorialHospital,University,Guangzhou510120

【abstract】medicalrisksmayleadtopatientdeath,disabilityorotherimpairment,affectingthereputationofhospitalsandothermedicalpersonnel.ontheotherhand,anesthesiaworkrelatedtothelifeandhealthofthemajorityofsurgicalpatients,strengtheninghospitalsanesthesiariskmanagementandeducationreducethemedicalriskandimprovequalityofcare.inthisarticle,theauthortrytodiscussesbrieflytheissueof“Strengtheninghospitalsanesthesiariskmanagementandeducation”.

【Keywords】enesthesiology;Riskmanagement;Riskeducation;teaching

国际公认“医疗风险无处不在”[1]。医疗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致残或其他功能损害,给患者及家属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还会增加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经济和思想负担,影响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声誉等。医院麻醉工作关系到广大手术患者的生命健康,加强医院麻醉风险管理及教育,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麻醉风险管理是指麻醉科室对现有和潜在的麻醉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有组织、有系统地减少麻醉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不断提高麻醉质量,提高医疗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疗风险教育是指医务人员风险意识教育培养在医院的风险管理中被认为是极其重要的部分,关系到风险管理的成败。

医疗风险教育面向医院全体人员,提高风险意识将可明显地提高风险预控的灵敏度和范围。医院实施麻醉医疗风险管理是要尽可能地减少麻醉医疗服务活动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同时,还应尽可能地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对医院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成本。另外,还应考虑防范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

2目前国内外医院麻醉风险管理及教育现状

国外医院医疗风险(包括麻醉学科)的管理及组织结构的构建研究起步较早,而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例如,英国自2000年开始,7年间国家卫生服务中心(nHS)的预算连翻两番;成立国家患者安全中心(npSa);建立国家不良事件和近似差错分析处理系统;针对主要问题和重要高危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确保患者安全、防范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的措施,明显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2]。美国自2000年,经过5年改革,在增强公众医疗差错意识、建立患者安全中心、制定医疗安全执行标准、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差错报告系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立了完善的医疗风险监管机制[3]。加拿大于2001年成立国家患者安全指导委员会,依托医疗相关机构如医疗保健协会和卫生事业监督委员会等,通过建立和改善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收集和相关信息、制定具体措施、与医疗组织和机构进行沟通、交流,分享最佳患者安全医疗行为和模式,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卫生专业人员,完善法律法规程序,增强公民医疗差错意识等途径在医疗风险防范、患者安全保障和医疗质量提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4]。日本由健康、福利和劳动部全权负责卫生保健质量提高工作,通过成立卫生保健质量委员会,牵头定期举办患者安全研讨会,建立报告系统,促进形成安全的医疗环境,在卫生保健领域使用计算机系统等措施以防范医疗风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5]。

我国医院麻醉风险管理及组织结构的起步较晚,目前医疗风险管理现状仍不是很不完善,尚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国外特别是英美等国的麻醉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建立,对我国建立和健全麻醉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比如我国要建立严格的手术准入制度,加强医院麻醉风险事件的报告,建立全国共享的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相关麻醉医疗法规等措施,建立一个具有我国特色、符合我国医院麻醉学科自身特点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医疗麻醉行业是属于技术含量高、风险高的领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健康意识的增强,有关手术患者的麻醉风险管理、质量保证和患者安全等问题,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现阶段我国医院都纷纷提出了实行麻醉医疗风险教育与管理,然而还没有一套有关麻醉医疗风险教育与管理的组织结构体系。麻醉风险管理、风险意识教育、质量保证和患者安全是从其他管理行业引入的新理念,是降低各种麻醉医疗活动过程中发生不良甚至严重不良医疗事件的重要举措[6-12]。

3加强医院麻醉风险管理及教育的措施

根据我国自身的特点,结合上述对国外英、美、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对麻醉风险管理及教育的深入研究,我们可试行采取以下措施,以进一步防范麻醉医疗风险:

3.1普及和加强公众的麻醉医疗风险、患者安全意识教育,支持和开展患者安全研究,确定麻醉风险发生原因,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防范,同时,建设患者安全经验交流平台,做到有的放矢。

3.2建立医院检查审核制度和医务人员的定期考核管理制度,重视和加强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以及实习医学生有关医疗风险知识的临床教育,例如,对已发生的麻醉风险事件,是最好的风险教育素材,可利用其向医护人员进行风险意识教育,吸取教训,防范于未然。

3.3成立医院麻醉患者安全中心,专职管理患者安全。其中主要任务包括:①对麻醉紧急事件和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②鼓励医生和其他工作人员报告不良事件和近似差错,并主动与他人分享工作经验;③分析和不良事件信息,监测、追踪医疗差错并采取相应措施,从临床差错和近似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防范于未然。

3.4加强品监控,制定规范化管理措施,减少药物差错。

3.5利用计算机麻醉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并实现麻醉记录自动化,使麻醉医生有更多的时间监护及治疗患者,促进麻醉科的信息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3.6选择高风险环节领域,例如,鞘内注射、药物差错作为重点防范试点,并分别制定了风险控制的量化指标,采取针对性措施,研究示范,同时,应用循证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后效评价,止于至善。

总之,医院麻醉工作关系到广大手术患者的生命健康,加强麻醉风险管理及教育可提高手术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明钢,柳琪林,等.加强我国医疗风险监管,确保患者医疗安全.中国医院,2005,9(5):24-26.

[2]马彬,杨克虎,刘雅莉,等.英国医疗风险监管体系的循证评价及其对我国医疗风险管理的启示-关注患者安全,预防医疗差错,提高医疗质量.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7):514-522.

[3]杨克虎,马彬,田金徽,等.美国医疗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现状及绩效的循证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6):439-450.

[4]田金徽,杨克虎,马彬,等.加拿大医疗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的循证评价-整合全国卫生资源,建立患者安全体系.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12):897-904.

[5]杨克虎,马彬,田金徽,等.日本医疗风险监管体系评价.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1):67-70.

[6]陈辽平.香港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医院管理杂志,2000,7(4):313-315.

[7]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8]Gravensteinn,Kirbyplicationsinanesthesiology.2nded.philadelphia.Lippincott-Ravenpublishers,1996.

[9]连斌,黎爱军,樊震林,等.医疗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体系构建研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5):309-312.

[10]王焱林.重视麻醉安全,防范麻醉风险.中华医学杂志,2005,29(2):73.

医疗安全管理措施篇6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是在医院管理年和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基础上,针对医疗机构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开展的改进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局高度重视,将“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安排部署此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活动的开展。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二是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重庆市合川区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实施方案》,并向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下发;三是利用局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时机,召开了“医疗质量万里”活动动员大会,对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周密地部署。目前,我区“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已进入组织实施阶段,各项具体工作进稳定实施之中。

二、全力以赴,真抓实干,全力做好“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各项工作。

(一)以“持续改进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为主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安全就医意识。

“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重在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对内要强化医院内涵建设,突出医疗质量管理,对外要注重社会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按照这一要求,将主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大力开展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医疗风险、安全责任意识,要加大对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和全体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力度,更新质量安全观念,提高质量管理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开展公众就医知识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采取现场讲座、展览展示、专题报道等多种宣传、培训形式,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医学科学和医疗风险,正确择医、就医,提高群众医疗安全意识和甄别假医、假药、虚假医疗宣传的能力,保障患者合法权益。三是加强舆论引导,围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主题,组织协调区级新闻媒体,做好我区“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大力宣传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绩,宣传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要求和好做法、好经验,宣传管理规范、质量可靠、群众满意的先进典型,营造有利于促进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的舆论氛围。四是要加大对非法行医、虚假医疗广告宣传的打击力度,对非法行医、虚假医疗广告宣传等行为予以通报、曝光,并按规定严肃处理。

(二)以排查治理医疗安全隐患为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检查活动。

今年5月份至今,我局结合前期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对全区主要是公立医疗机构进行了全面地医疗质量督查,各医疗机构就医疗安全隐患进行了一次排查和整改。然而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是需要持续改进,结合这次“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要求以医疗技术、合理用药、血液安全、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医院后勤治安保卫和消防安全等工作为重点,我局将继续通过深入开展专项检查治理活动,以查促建、纠建并举,对暴露的突出问题和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梳理、排查整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消除隐患;对机制和体制、制度不健全的应当加以完善;对有关规定和工作措施执行不力的,要进行全面清查和治理。

(三)以抓住重点环节,落实具体措施为抓手,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外科、妇产科手术病例是医疗安全隐患较为突出,医疗纠纷发生机率较高的专业,是医疗安全的重点环节。鉴于我区近期发生多起外、妇科纠纷均与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或基层医务人员超越自身条件或技术水平开展手术有关的实际情况,我局在认真研究、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制定了《重庆市合川区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暂行)》,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对医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审核并通过后,方可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并实施动态管理。有效地杜绝了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或基层医务人员超越自身条件或技术水平开展手术的情况。

(四)加强血液质量管理工作。

我局认真贯彻执行《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一步规范采供血活动和临床用血管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今年9月,重庆市合川中心血站接受卫生部血液质量专项督查受到好评。

医疗安全管理措施篇7

【摘要】检验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和重点监控的科室,也是工作人员直接与患者,患者的各类检查标本接触的区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预防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首先应健全制度,完善措施,规范行为。由于检验科每个实验室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临床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粪便、痰液、胸腹水、穿刺液、胆汁等,这些标本要经过多个工作人员的手,还要通过多个工序进行处理,这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感染和环境的污染,因此,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好消毒及个人防护,按流程处理标本,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1。因此医院检验科必须制定预防监控措施,从各方面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从而对保证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检验科;预防;医院感染;措施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成为评价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几年来,医疗有关部门已加大了对医院感染管理的力度,各级医院都形成了相应的感染管理科室,但个别医院组织领导和规章制度仍不健全或敷衍于检查,未认真执行管理。许多检验科只重视业务学习,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预防医源性感染意识差;操作时不戴手套、帽子及口罩、检测后标本随意处置、受污染的台面地面不及时消毒,致使检验工作人员感染乙肝、感染性腹泻等情况时有发生。

少部分基层医院检验科防护设施不够,硬件上检验科房屋紧张,更谈不上布局的科学,造成作业流程不合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不能明显分开,医疗废弃物处理不当对使用过的抽血注射器、采血针、吸管、试管、离心管、加样器吸头和酶标板等与生活垃圾混合盛放,有的甚至工作区与生活区同在一个区间,自行处置、未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自动化检验仪器的废液不经过消毒处理直接排放,从而就增加了医源性感染的机会,如不重视、忽视此现状,都易造成感染的发生。因此,就此提出以下几点参考改进意见。

1、加强组织建设、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检验科主任为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各实验室设1名生物安全负责人,并实施责任问责和追究管理,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自查制度》《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等相关文件,持续性改进并逐步完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更好的预防临床实验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全面提高认识

每位职工都必须接受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认真学习落实《输血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等有关专业知识,提高检验人员素质和控制医院的感染管理水平。对新进人员,实习生,进修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学习,不定时期考试和测评。

3.、建立检验科人员健康档案。

要求检验人员定期在本院或上级医院体验和接种,并有应记录,对意外遇到职业暴露,锐器损伤以工作人员应及时处理,上报专门机构如医院预防保健科备案,定期追踪观察「2。

4、改善实验室工作环境

改善环境必须领导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正规化设置,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并分别进行管理,增加自我防护的有关设施。

5、提高检验人员的防护意识

控制预防好医院的感染是每位检验人员工作的基础,必须充分认识到感染工作重要性,认识贯彻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管理和措施,不断提高自己防护能力和防护水平。

6、合理正规化对检验科消毒管理

每日对室内空气、门窗、墙、台面、地面进行消毒,并有相应登记,室内各其物品,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如有污染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不放过检验报告单的消毒,这是预防医院交叉感染非常重要的措施。

7、加强医院的废物的管理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程序进行分类、消毒、毁形、焚烧无害化处理,并作登记,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各种废弃标本,酶标板等经氟消毒剂,消毒高压灭菌后分类放入黄色医用垃圾袋扎紧,贴好相应标签,由专人回收及处理,对损伤性废物必须用防穿透的利器桶盛放,并做好各类垃圾回收的记录及交接工作,由双方签字。

综上所述,要让每位职工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危害的重要性。并不定期组织学习有关预防医院感染各类知识,自觉提高自我防护知识,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和因素,对各项措施和制度不断完善,做到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检查安全化、检测常规化,从而更好的预防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宁尚天,检验科预防医院感染的消毒方法[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4,14(2):203

医疗安全管理措施篇8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a)-115-01

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大量的医疗活动中,医疗安全伴随其中,稍有不慎即可造成差错,甚至酿成事故。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防范医疗事故和差错是我们长期以来不可忽视的永久性问题。部队军校门诊部有其特殊性,但我们时刻把医疗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常抓不懈,现将近几年的做法介绍如下:

1抓好关键的环节

抓好医疗安全管理归根到底是解决好对人的管理问题,是做好人的工作,提高每一个人的医疗安全意识,使每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自觉地对待每项具体操作。医生要处理好病人从门诊检查、诊断到开处方,护士(或卫生员)给病人做皮试、肌注、输液到治疗结束等等这些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真正达到诊断、治疗、抢救,护理、病历书写、各种登记等质量的提高,使医疗事故和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杜绝医疗事故和差错,是我们医疗工作中的一项复杂繁琐、有一定难度的日常工作,必须做到天天抓,时时管,务实求效,使门诊部的整个医疗工作常态运行,做好自我控制、防患于未然。我们针对当年医疗安全管理上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有目的地确定医疗安全活动的内容。利用每周半天的业务学习时间讨论医学杂志和报纸报道的各种医疗事故和差错,引以为戒。对过去发生的医疗差错组织大家讨论,找出其中的差距和薄弱环节。在分析原因、明确责任、总结教训的基础上,制定措施,以杜绝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

2抓好关键制度的落实

如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请示汇报制度、三查七对制度、急救室制度、治疗室制度、上下班制度以及首诊医师负责制等。并结合门诊部实际情况制定了《门诊部规定及奖惩措施》,对医疗安全的管理要求、内容和奖惩办法都做了规定。我们利用早会时间,每周组织大家学习一项制度,使各项制度内容印在每位同志的脑海里,让大家自觉地去遵守、去执行,并相互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有了制度,还必须强化管理,这也是医疗安全的关键所在。如报告制度规定,一旦发生严重医疗差错,应立即报告所长和门诊部主任,不得隐瞒和弄虚作假,并坚持问题没有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大家没有接受教训不放过,没有采取整改防范措施不放过。做到规章制度必须百分之百地执行,违反者不论有无客观原因,是否造成损失,百分之百地予以处罚。对全年医疗安全工作做到有人管、有措施、有制度。

3抓好关键科室的管理

如抢救室、治疗室、手术室、换药室以及剧毒、麻醉、等。我们定期对抢救室进行检查,对时间较长、快要过期的药品进行更换,对当时因抢救消耗的药品及时给予补充,对急救器材定期进行保养、检查,剧毒、麻醉和放在专门药箱并上锁,由值班护士每天进行检查交接。

4抓好关键的人员

如所长、护士长、技术骨干、思想波动人员、责任心不强、技术较差人员和新分配来的人员等。对新分配或新调入的人员进行岗前教育,帮助他们熟悉门诊部的情况和环境,学习有关规章制度,把医疗安全作为岗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新分配来的卫生员还要指定护理老师进行带教,最后进行考核,通过者才能独立参加值班。由门诊所长、护士长及各科技术骨干组成的“医疗安全管理小组”具体负责贯彻执行有关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方法。门诊部领导在思想上时刻把医疗安全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高度重视,每月定期开一次医疗安全形势汇报会,由各所所长汇报本所一个月的医疗安全形势,对一些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狠抓差错管理,防微杜渐。

5抓好关键的时间

如交接班、周末、节假日以及特别繁忙的时间(星期一及假日后第一天上班)等。在假日前我们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做到放假不放松。节后第一天加强人员上班的管理,不安排人员补休。

医疗安全管理措施篇9

为切实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各项要求,真正做到加强管理,改善服务,规范行为,提高质量,确保安全,进一步探索医院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同时进一步推进医院各项工作的持续改进,圆满完成**年工作计划,逐步实现医院战略发展目标,我院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和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的要求,制订了《××县人民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制定了详细、具体的措施,确定了实施的方法和步骤,使“管理年”活动有章可循。同时依据《××省“群众满意医院”建设活动考评细则》,围绕“质量、安全、管理、服务、绩效”,在去年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引入风险管理办法,制订了《××县人民医院“医院管理年活动”考评办法》,对活动中的各项工作进行考核,把全院性的工作与个人利益紧密结合,推进“医院管理年”工作的全面达标。

5月19日医院召开动员大会,传达了全市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院职工了解了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大家一致认为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是今年医院工作的头等大事。为进一步大力宣传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重要意义,使医院管理年活动真正成为全院职工上下一心的奋斗目标和自觉行动,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及时将《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印发至各科室,要求全院职工认真学习,明确意义,熟悉标准和要求。二是通过宣传栏、医院网站和编印小册子等形式推出了“‘医院管理年’活动简报”和“‘医院管理年’活动通讯”,通过这种形式全院职工能更好地了解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基本要求并及时掌握“管理年”活动开展的情况。三是在医院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标语并积极向《××卫生报》和《××卫生》投稿,大力宣传“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所取得的成效,争取社会、病人和医务人员的理解与支持。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医院管理年”活动深入到每一个科室、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每一位职工,深入到医院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人人关心、个个参与的良好氛围,为卓有成效地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创造了条件。

我院认真对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和《群众满意医院建设考评标准》所列的相关标准和评分办法,进行了逐条分解,从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服务质量等方面,各科室根据医院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出差距,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1、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措施的落实。医院的生命在于医疗质量,医疗质量是医疗水平的体现,是医疗安全的保证,因此医院始终把医疗质量放突出的地位,狠抓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包括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和各类技术规范,尤其是体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最敏感的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等。一是医院领导定期带领职能科室负责同志深入科室,督查包括监控措施在内的医疗质量各项管理措施是否到位,广泛听取职工意见,调研指导“管理年”工作。二是为加强对活动的检查和督促,从8月份起医院管理年活动督查组每个月对科室进行1-×××次全面督促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以“质控通报”、“医院管理年活动通讯”形式反馈到各科室,要求各科及时整改,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推进各项工作。三是医院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院性的医护质量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书面通报全院,并按考评标准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力争使每一件工作都真正落到实处。四是医院药事委员会成立了合理治疗、合理用药评价小组,定期检查,定期通报,对药品使用量情况在医院网站进行公示,及时处理不合理和违规行为。五是邀请省内医院管理专家,开展医院管理知识系列讲座,努力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六是为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做到全院全员培训,医院统一为全院专业技术人员订购“三基”培训教材,聘请市人民医院对口支援专家进行“三基”培训。

2、狠抓改善医疗服务措施的落实。围绕提高服务质量,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完善医疗费用查询制度,进一步做好医疗投诉接待工作。二是认真落实《××省医疗服务信息公示管理办法》,定期公示医疗检查收费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综合信息,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三是建立住院病人、出院病人和社会监督员调查问卷制度,定期收集对医院服务的意见并及时改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四是提供人性化服务,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在挂号处、收费室等服务窗口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及时调整工作人员,方便病人就医。五是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着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下功夫,结合本院实际制定了《××县人民医院关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实施方案》。六是狠抓改善医疗服务措施的落实,继续开展便民服务,进一步完善和推出便民措施。

二、医疗业务收入和年终结余任务完成情况

**年县卫生局下达给我院经济指标任务是:业务总收入为×××万元,医疗性收入占总收入的×××,业务收支结余为×××万元。

**年全院业务总收入为×××万元(1-11月),其中医疗性收入为×××万元,占总收入的×××。收支结余为×××万元

三、科技兴医和人才培训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县卫生局下达的任务为:进修人员×××人,新技术项目×××个,论文12篇。

医院今年选送了14位年青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选派了30位医务人员到外地参加短期学习,为完善我院人才结

构,提高我院综合技术水平和医疗管理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院开展新技术项目18项,全年14篇,其中部级6篇。

四、计划生育工作情况

按照上级部署,今年所有职工都与医院签订了“计划生育管理合同书”,确保了我院计育率、持证生育率和环孕合格率均达×××。同时没有开计划生育假证明的现象。

五、院容院貌情况

为改善就医环境,进一步完善医院基础设施,今年医院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近×××万元,主要项目有:①住院大楼一期工程的改造和装修,投资×××多万元。用于加装阳台铝合金玻璃封闭窗、重新粉刷墙面、添置病房配套设施等;②院内铺设道路及绿化亮化工程投入×××余万元;③住院大楼8楼多功能厅的装修和设施购置,需投入×××多万元。多功能厅集举行会议、教学、文艺活动等诸多种功能于一体;④修建120中心办公宿舍楼,投资×××万余元。将原锅炉房改建成120中心办公宿舍楼。

医疗安全管理措施篇10

2011年,医院创新医疗质量管理,让临床科室质控管理人员全程参与医疗质量管理,通过近一年的实施,医疗质量全面改进,医疗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成效显著,具体如下:

一建立组织机构

医院成立医疗质量专家组,将科室质控管理人员纳入专家组成员,医疗质量专家组长由业务院长担任,副组长由医务科长担任,医院拨付了专项基金,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选拔标准

将科室质控管理人员纳入医疗质量专家组成员,要求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一线业务技术骨干,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较强的沟通能力。

三、管理办法和考核方式

(一)将医疗质量专家设为三个组,一组由业务院长牵头,一组由医务科科长牵头,一组由病案管理人员牵头,每个小组科室质控管理人员不少于两人。

(二)医务科组织专家组讨论修订医疗质量考核标准,重新制定考核办法,完善医疗质量考核体系。

(三)考核方式:三个小组每周轮流督查环节医疗质量,不定期组织专家对输血、医疗安全、死亡病历、手术病历等进行专项检查,科室之间交叉检查,终末病历质量专项点评等,医务科对所检查的情况进行汇总,并及时反馈到各科室,由科主任和科室质控管理人员督促并加以落实。

(四)定期召开医疗质量专家会议,总结和分析近期医疗质量,充分听取意见和要求,尤其是科室质控管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考核管理办法。

三、运行效果

医院通过改进医疗质量管理方法和考核模式,让科室医疗质控管理人员全程参与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科室医疗质量明显改进,全院医疗质量明显提高,医疗安全得到保障,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四、体会

传统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主要靠职能科室进行管理,去年将科主任纳入医院质量管理,医疗质量有一定的提高,但范围较窄,深度不够,科室之间交流较少,医务人员思想认识程度不深,医疗质量改进有一定的局限性,传统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医院的发展。今年医院创新管理模式,将科室质控管理人员纳入医院质量管理,全程参与质量控制,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具体体会如下:

(一)领导重视,成立组织,加强管理。医院成立以业务院长为组长的医疗质量专家组,医务科制定详尽的考核办法和管理措施,不断加强对专家组的培训和管理,并拨付专项基金,从而保障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有效的实施。

(二)医院让科室质控管理人员代表医院全程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全面提高了质控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科室质控管理人员在一线开展质控工作就不会流于形式,会更加注重从源头上抓好医疗质量。

(三)让科室质控管理人员全程参与医院医疗质量,医院更能抓住医疗质量的实质性问题,对全院医疗质量有了更全面的掌控;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地修定和完善管理措施,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更好地保障各项管理措施地落实。

(四)科室质控管理人员更多的在临床一线工作,通过全程参与医院质量管理,在思想上进一步提高了认识,会更加注重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在科室能起到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