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化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07:30

课程体系化建设篇1

关键词: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依据过程

长期以来,我国的焊工培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职业院校培养,二是企业工人进修培训。技工院校大都遵循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专业理论学习、专业技能模拟训练三个环节完成焊工培养。近年来,技工院校借鉴美国、加拿大“能力本位教育”、德国“双元制”和澳大利亚“培训包”等发达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开展了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

一、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

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包含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一体化课程规范、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料、一体化师资队伍和学习工作站等内容。

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是按照社会需求、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和国家焊工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焊接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它体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等特征,是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的核心内容,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载体。

焊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是在《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的指导下,由课改团队编制而成的,是焊接专业开发和建设工作的依据。它是规定专业基本信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安排、一体化课程标准、实施建议、考核与评价等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规范性文件,是一体化课程建设的依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材料、一体化师资队伍和学习工作站是开展一体化教学必需的教学资源,是一体化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据

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是新形势下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新的探索和尝试。一体化课程体系是在国内外职教理论与实践的指引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相当程度上适应了当前中国社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

1.国内外职教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德国“双元制模式”和美国、加拿大的“CBe课程设计模式”是当前国际上较典型的课程设置模式。这些模式中,学习过程参照职业活动过程进行,将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使学习过程和职业活动过程相一致。我国赵志群、姜大源等学者对一体化课程的相关理论和课程开发方法做了系统的研究,为一体化课程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2.焊工国家职业标准是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专业基础

国家职业标准是技能人才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培训和教育以及企业招录、聘用人才的基本依据。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来源于对焊接行业、企业的调研和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所提取的典型工作任务,由其转变而成的一体化课程培养的专业能力涵盖了焊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各级焊接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以中级一体化课程中梁、柱焊接为例:课程涵盖了《焊工国家职业标准》(2009版)中低碳钢板或低合金钢焊条电弧焊板平、立对接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和角焊缝焊接以及低碳钢板或低合金钢Co2气保焊板平、立对接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和角焊缝焊接等工作要求。

3.一体化课改标准和技术规程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路径和技术支持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等纲领性和技术性文件,对确立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框架、制定一体化课程规范和建设一体化课程资源包等具体问题都做了规范和细致的说明,为一体化课程开发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路径和技术支持。

三、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

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严谨的工作,它遵循《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提供的技术途径,可分为确定一体化课程规范、一体化课程教学材料编写、一体化师资队伍与学习工作站建设等几个环节。

1.确定一体化课程规范

确定一体化课程规范的流程包含一体化课程转化、课程规范编制和课程规范审定三个步骤。

一体化课程转化是将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成果由职业领域转到教育领域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体化课程规范编制的基础。

进行企业调研以了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提取专业典型工作任务是进行一体化课程转换前需要完成的重要工作。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开发院校走访了锅炉、重型装备、汽车、石化、冶金、有色金属、修造船等各类对焊工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了解企业对焊接技能人才的需求、技术工人的成长途径,并召开焊接专业实践专家访谈会(共有16名来自各省市协会、大型企业的企业实践专家与会),按照一体化技术开发程序的相关要求提取出焊接技能人才成长历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代表性工作任务,并转换成适合学校教学的一体化课程及学习任务。

中级焊工一体化课程包括:金属材料火焰切割,低碳钢构件焊接,常压管道焊接,梁、柱焊接,常压容器焊接;高级焊工一体化课程包括:焊接缺陷返修、压力管道焊接、压力容器焊接、特种材料设备焊补。焊接技师一体化课程包括:焊工技能培训、焊接生产管理、焊接工艺编制及评定和焊接疑难问题处理。

课程开发团队依据《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确定焊接专业基本信息、就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一体化课程标准确定焊接专业各一体化课程的基准学时、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参考性学习任务、教学实施建议、教学考核要求、实施建议。经过一体化课程改革专家审定修改后,确定了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规范。

2.编写一体化课程教学材料

一体化课程教学材料主要有教师用教学材料和学生用学习材料两部分。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故在教学材料的编写上以学生用学材(工作页)的编写为优先。

工作页编写应由引导问题贯穿始终,围绕各环节学习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进行设计,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工作页可以由文字、图片、表格等多种样式呈现,将学习任务中需要解决的专业问题与必备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学习内容通常用鱼骨图工具分析任务学习过程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关的拓展知识、素养等,并进行内容的调整与排序。焊接专业各门一体化课程鱼骨图中的知识点、技能点包含了国家标准中焊工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

3.建设一体化师资队伍

师资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关键,一体化教师是指按照《一体化课程规范》能进行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并组织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于2013年制定的《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标准(试行)》,将一体化教师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最高,三级最低。学校于2012年起进行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师培训,约90人完成了三级一体化教师培训。

要使专业理论教师、实习教师转变成一体化教师,需进行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学习,转变教学观念,掌握一体化教学的本质特点和教学要求,并能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职业能力。

4.建设学习工作站

在一体化教学方式中,学生在学习工作站中开展学习。焊接专业学习工作站的硬件配置主要有咨询区和网络、适合小组讨论的桌椅、白板及焊接设备设施。由于技工院校场地、资金的限制和焊接专业的特殊性(技能学习时有较大的烟尘、噪声等),大部分技工院校焊接一体化工作站分成理论教学区和技能教学区两部分。

四、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根据用人需求重构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与传统的技能人才培养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中有几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1.行业企业调研必须全面,企业实践专家应名副其实

行业企业调研是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基础工作。在调研时,应当涵盖焊接专业涉及的主要行业,企业调研应选择多种类型的企业,且焊接专业应是企业的主要工种。

参加实践专家访谈会的专家应不少于十名,并有多年的一线焊接工作经验。每个专业所提取的典型工作任务应不少于十个。

2.完整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团队是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成功的关键

无论是制订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还是建设一体化课程资源,都离不开有丰富经验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团队。这个团队中有行业企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教学管理人员和专业骨干教师四类人员。其中专业骨干教师是核心,他们不仅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本专业各层级焊工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熟知企业实际生产状况,还应有较好的文字编辑和表达能力。

3.课程资源的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

一体化教学对师资提出了高要求,而将原有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转变成一体化教师,尤其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非一日之功。一体化教材种类多、跨度大,开发周期较长,质量还有待完善。而学习环境的建设与学校的财力、场地及学生数量等密切相关,短期内全部达到难度不小。

4.一体化课程体系不排斥地方特色

一体化课程体系是对整个专业的整体规划,内含的一体化课程是必需的,但非全部。人才培养和使用都有区域性,企业亦有地方性。因此,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体化课程是对整个一体化课程体系有益的、必要的补充,能提高技能人才的地方适应性。

课程体系化建设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模块化教育模式;课程体系

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级职业人才的客观要求。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市场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要以市场为依托,用真正的职业教育理念、模式和手段培养市场需要的知识型、技能型、智慧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在教学模式上应突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教学”模式的局限,摆脱“学科本位”课程思想的束缚,按适用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精简课程内容,达到“立足理论基础部分,突出操作动手能力,重在创业素质培养。”模块化教学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形式,已成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本文仅就职业学校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模块化是以课程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功能分析为基础,充分考虑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时数,将课程内容按知识和能力要求,编排为合理的课程模块。开发的众多课程模块逐步形成课程模块库,各教学组织或教学机构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确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业合格的标准,在课程模块库中选择某专业规定修习的课程模块进行组合,开发出某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一个课程模块,可以是针对一个专业的需要开发的(如专门化模块),也可以是针对若干专业的共同需要开发的(如公共课模块和专业基础课模块)。

模块化课程的特点是:(1)每个模块相对独立,每学完一个模块可以获得一项技能、知识或能力;(2)模块的内容依据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确定,实用性、应用性强;(3)不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而强调能力培养,围绕能力形成组织教学内容;(4)每个模块内容不多,讲究“必须、够用”,针对性强;(5)模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每个模块组合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和具体要求;(6)课程模块更新效率高,可以及时反映行业发展所产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手段。

在课程模块设计过程中,要进行职业分析,明确职责和能力,职业能力的分析可以由职业学校专业顾问委员会完成。职业学校专业顾问委员会由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少量的管理干部、学术专家组成。通过集中的研讨,对职业学校专业的任职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完成职业能力的归纳总结,按职业能力归纳总结内容开发相对独立的课程模块。通过课程模块化,把岗位能力划分成基本能力标准和较高能力标准,使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就能掌握一项职业岗位能力。再结合学分制教学,把学分制中以课程为基本单位的学分计算方法改为以课程教学模块为学分基本计算单位,可以使学生学习的选择度更大,使学校教学更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更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更能体现职教的特色。根据地方经济的需要和各专业方向知识结构的具体要求,一般可建立五大模块,即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专门化模块、综合实训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

1、公共基础课模块

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化学、政治、体育等。公共课除为专业服务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满足生活需要。公共课模块教学的主要能力目标是以一般能力培养为主,兼顾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继续教育和重新求职创造条件。

2、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

主要包括同一大类专业中具有的共同技术要求的专门课,是专业基础知识大平台。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专业大类中较通用的共同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除胜任主要岗位工作外还可以具有转换相关岗位工作的能力。如建筑工程专业的这一模块主要包括材料学、测量学、建筑力学、土力学、制图及画法几何学、房屋建筑学、结构工程学、工程建造与组织学、工程预决算等。

3、专门化模块

根据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按照不同岗位的主要能力设置若干个专门化模块。学生需要掌握某个岗位的专项能力,只需完成相对应的专门化模块的学习,接受实验技能训练、岗位单项技能训练。每个专门化模块的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某个岗位的主要职业能力,达到某个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考核获得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

4、综合实训模块

主要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实训。能力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使学生能胜任岗位群中每个岗位的工作,成为复合型人才。如建筑工程专业的该模块中主要有识图能力的实训、工程测量及放线能力的实训、房屋构造及结构构造认知能力的实训、编制工程预决算及施工组织设计能力的实训等。

5、素质拓展模块

主要包括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计划。能力目标是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加强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如在一年级进行军事训练,二年级进行磨难教育,三年级进行社会实践锻炼,四、五年级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建立学生助教小组,协助教师制作教具、批改作业、指导其他同学学习、结合专业和特长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等。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实施

1、模块化课程体系旨在建立“宽口径”的专业大平台,再通过“活模块”与若干专业方向链接,学生可以根据本人的兴趣爱好及就业趋向进行多模块选择,力求达到“一专多能”。因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的设置以“实用、可扩充”为原则,专门化模块的设置以“适用、可满足岗位需要”为原则,综合实训模块的设置应以“技能培训可满足职业资格认证的需要”为原则。这样即可实现在“人才素质、知识结构、技能结构、能力结构、服务方向”等方面相统一的要求。

2、围绕培养目标和综合素质要求,构建高度统一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打破课程界限和教材界限,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同时要求教授各门课程的教师都必须搞清三个问题,一是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二是该课程与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的关系,三是该课程与学生岗位技能的关系。搞清楚这三个问题是解决课程设置的目的、课程在课程群中的地位、作用的根本途径,教学以围绕课程应解决的问题及学生能力素质提高为目的,围绕“实践能力”这个中心,各自解决不同的问题,从而根本解决照本宣科、按图索骥的教学方式。

3、综合实训教学环节的设置。实训是培养学生岗位技能和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主要手段。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对试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进行大胆的改革,提出科学合理的设置方案。实习实训模块可以采取三种方式实施,一是穿插在理论教学中的各类实验、实习中;二是利用大小学期,将各个实训内容及课程设计集中安排;三是采用2+1模式。笔者认为有两种方式可以采用:一是2+1模式,即利用一年的岗位实训,解决岗位技能和部分课程的教学问题,但要保留部分课程设计,而认识实习可以结合入学教育的专业介绍进行,这一环节也不能合并,因为它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从而热爱自己的专业、献身于自己的专业。而部分课程,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在岗位实训中完成。岗位实训,应注意产学结合、供需结合、技能培养与岗位结合。二是在第三、四、五、六四个学期,结合寒暑假再划分一个学期集中安排实训环节,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中将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理论课程安排在上述各个学期,这样可以结合实训安排课程,以便于理论教学与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型环节紧密结合。上述两方案各有特点,方案一对学生了解岗位一线的各种情况、熟悉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缩短工作后的适应期、解决学生找工作对教学的冲击等问题,独显其优势,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岗位情况参差不齐、技术人员不一定能满足指导学生各方面能力要求等问题,会造成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和系统,这是制约该方案实施的主要障碍。方案二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对学生系统掌握专业技能有很大帮助,但对教师素质和数量要求较高,同时长短学期对正常的学制设置有很大冲击,大部分学校不愿采用。

4、加强实训实习场、室和计算机中心的管理,定期向学生免费开放。结合课程模块及相关课程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制定奖励措施、组织兴趣小组,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制作,实验室教师要积极引导并配合学生完成相关实验。鼓励学生应用专业软件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各专业方向模块中都应有一到两门课程设计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以满足专业信息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的水平。同时各专业方向模块中还应开设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5、职业准入资格是各行业和社会化管理的趋势,专业理论课程模块要瞄准执业和职业准入资格要求设置课程,例如建筑工程专业中的施工管理方向要瞄准建造师和施工技术员进行课程设置;建设监理方向要瞄准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进行课程设置;工程造价管理方向要瞄准造价工程师和预算员设置课程。

三、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注意点

1、要开发足够多的课程模块

所谓课程模块“足够”,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课程模块涉及的广度。职业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都要进行模块化建设;其二是课程模块涉及的深度。相同课程经常需要依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时数构建不同模块,以适应不同专业(或专门化)的需要。例如,几类相关专业均需开设的同一门课程,由于各专业的要求不同,所给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数也必然不同,该课程要根据这样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模块。职业学校只有建立了足够数量的课程模块,才能形成“课程超市”,才能充分体现模块化建设利于专业开发和专业改造的优势。同时考虑到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需要,以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贯彻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职业学校还应致力于开发数量较多的选修课模块,一方面保证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获得所需要的提高;另一方面使得某些课程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能够通过选修其他课程(如技能性课程),获得足够的学分,顺利完成学业。

2、要制定详细的课程说明

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模块选择的正确性,模块化课程的教学计划书中应该有比较详细的课程说明。课程说明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的主要内容、课程需要的学时数、前导性或后续性课程的名称等。课程目标所论述的,是完成该模块课程的学习任务并经考核通过后,学生所能够和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负责专业构建的人员,要确认这样的知识、能力要求已经能够满足专业需要,并按照相应的课时数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给予保证。其中,前导性课程是指为了完成该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学习完成的课程,这是本模块顺利执行的基础。

3、要注意针对性和衔接性

职业教育开发的课程模块,要注意到针对性和衔接性的问题。模块课程的针对性,是由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属性决定的。模块化课程的建设,同样也要建立在岗位群职责分析的基础上,要突破讲求学科知识系统性、完整性的束缚,以“必需、够用”为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的模块化和综合化并非相互矛盾,综合化了的课程,仍然可以按照模块化的标准建设。模块课程良好的衔接性,是为了教育教学效率和培养计划的合理安排。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吕鑫祥.高职课程改革的若干理论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社,2002.10.

[3]戴勇.高职模块化课程开发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1.

[4]王作兴,陶红林.构建模块化高职课程体系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1999.6.

课程体系化建设篇3

abstract:intelligentbuildingintelligenttechnologyisquiteadvanced,manyintelligentresidentialandintelligentbuildingpaperacrossthecountryhavebeenbuiltundertheguidanceofbuildingintelligentsecuritywiringinthenationalcompetition,stressedtheurgentneedtotrainprofessionalintelligentbuildingsmorequalifiedprofessionalstomeettheneedsofthemarket.Keywords:intelligentbuildings;engineeringcombined;employment-oriented;vocational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人才培养的紧迫性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大城市普及,但是即使从全国范围来看也只是在最近10年才开始有高校建立智能楼宇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2.“工学结合”的解说2.1工学结合的追溯

工学结合与产学研结合相比较为微观,它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式多种多样,有一年分为三学期,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的;也有一个星期几天学习几天工作的;也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等等。无论是什么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也就是半工半读。这里的工作不是模拟的工作,而是与普通职业人一样的有报酬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人到社会中得到锻炼。学生的工作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除了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外,学校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并给予相应学分。这种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持续100年经久不衰,主要归功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美国曾于1961年在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进行了一次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调查。该调查认为,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可以给学生带来如下几方面的收益:(1)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2)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所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使学生跳出自身的小天地,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加深了其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4)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学生提供了提高自身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5)为许多由于经济原因不能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贫穷学生提供了经济来源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6)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责任lf,和自我判断能力,使其变得更加成熟;(7)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学生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2.2工学结合的主体

我们可以认为,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学校。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对于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各国都有一些自己习惯的称呼,如: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或“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英国称之为“三明治教育”,我国则称之为“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

3.工学结合模式下课程体系构建的途径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本质上就是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构建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课程体系的途径就是企业全程参与。

3.1学校与企业共同肯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课题体系的构建是为了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学校与企业应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这是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的前提。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改革调研,调研报告必须经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充分论证,并对以下事项达成共识: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情况;专业洞喀的工作岗位、洞喀的职业资格证书,应设置的专门化标的目的;就业情况;现行的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对策。在此基础上,学校与企业共同确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签订协议,共同实施校企合作方案。

3.2企业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传统教育模式体现的是学校和学生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中还拓展到企业,学生能否了解、熟悉、认同企业文化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成功实施具有关键作用。此外,职业素质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形成的,需要职业实践和企业文化的陶冶,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安排响应的企业文化传播课程或实践活动,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3.3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企业技术技能专家直接担任相当大比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企业生产场地直接承当学生技能训练与上岗实习重要教学活动,这些都使得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按企业岗位来设置课程,也使得专业课程的开发必须由校企合作完成。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使得课程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校企课程要依据所面向的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进行开发和设计,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成课程目标。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需要通过行业分析得出,因此课程开发必须建立在行业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职业分析—学习分析表,把职业的能力要求转化为课程目标,依此开发专业课程。职业需要的专门技术技能训练的时间长短、强度大小、程度难易必须依据行业分析得到的职业标准和熟练程度要求而定。课程内容的设计,按照课程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进行课程内容的框架设计。打破学科知识宽格的逻辑演进序列,按照课程目标涉及到的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横向组织,以保证学生掌握应用技术为目标,将不同学科或不同种别的传统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重组。课程实施中多采用应用为主的课程范型,训练学生完成实际工作具备的能力,从而缩短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以及学生与工作岗位的差距。

3.1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要求课程体系的构建能体现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就是最典型的核心职业能力。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按照行业标准和相关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将行业的职业标准及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到专业教学体系中,对照行业的职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以及评价标准体系。在课程体系构建时将行业资格证书教育作为核心专业课中的重点课程,突出“课证融合”的教育理念,“课证融合”将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衔接起来,以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并将其贯穿于培养计划的全过程,从而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在课程体系构建时也应尽可能引入体现企业技术标准的相关课程,并与企业共建教学资源,促进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共同成长。

4.结束语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课程体系构建是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转变教育观念是构建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关键。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突出实践教学,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从传统的偏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养成转变,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改革,从而形成一套内部体系完整、外部关系协调的工学结合教学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周龙军,陆琦.构建高职课程体系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职教论坛,2010.29.

课程体系化建设篇4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233-02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一直以来是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其原因主要是摆脱不了传统的高职教育的基本模式,将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从本质上没有根本的改变,其目的是希望通过第一阶段基础或称通识教育的学习,为后面的专业理论学习打基础,其后的专业理论课学习为后面的实习做准备。按这种模式建立的课程体系很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当学生学习理论时,由于缺乏实践的支持,难以深刻认识到理论的实用价值;当学生进人实习阶段时,又因理论掌握不牢固而不能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已不适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主要是从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实施已完成的设计、规划、决策并转化成产品,在生产第一线上工作。学生毕业后必须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掌握计算机在机械产品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从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改造及机电一体化产品与技术的开发、应用、管理的一专多能的,具有组织和领导工作群体的能力,而且对理论和智力技能的要求不断变化和提高,并能了解机电一体化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的高级技术型人才。

二、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确立

根据培养目标、职业教育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紧密结合生产过程,深入实施产学合作,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启发性的能并行构建职业核心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从教学内容上进行全面的整合,在整合中力求先进、科学,能及时反映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并紧密结合劳动部门职业技能鉴定要求,重组课程内容。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依据培养目标分解成相应的职业能力,确定职业能力所对应的知识和能力,配套以实现这些知识与能力所需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②对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合优化,加强相互间的联系和衔接。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④课程内容由单一学科的完整性向多学科的综合性转化。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以“学生发展为本”为目标,形成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把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现上统一,以促进全体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可持续的终身发展。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资格鉴定“四位一体”培养过程涉及的知识与技能课程体系及模块通过有机整合进行优化,同时设置综合素质培养、兴趣和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关第二课堂的课程,兼顾毕业升学等可持续发展的课程。

三、课程体系的推行实施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基础学力及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将培养目标分为三个层次,这些层次之间呈逐级衔接提升的联体结构。第一层次是职业基础培养阶段。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技能。第二层次是职业素质培养阶段。此阶段安排在第3、4、5、6、7学期。通过专项工作项目和培养学生的职业专项技能和延伸技能,按照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制定工作项目,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以专业技能培养为载体,有机融合职业意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责任的训练,重点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实施。第三层次是突出专业技能培养。本阶段安排在第8学期,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岗位中,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完成工作岗位任务,不断积累机电设备的维护、维修经验。

四、结合职业资格鉴定开发的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化建设篇5

>>石油工程专业理论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国际化背景下芳草地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高校研究生课程体系国际化建设的探索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基于国际化理念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基于国际化战略的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面向世界培养工程型创新人才国际化背景下芳草地课程体系建设思考与实践高校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研究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英文课程LanguageB评价体系的特征分析及教学启示计算流体力学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初步建设论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国际化it服务外包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下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国际经贸专业全英文课程教学探讨面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全英文教学实践与思考C++全英文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新方法高等教育国际化与课程建设初探《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全英文课程的教学实践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新华社,2010.

[6]周海燕,王黎明.全球教育背景下的外语教育政策及其启示――以美国与澳大利亚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12,39(9):116-121.

[7]Hibbeler,R.Cengineeringmechanics.Statics/-12th,prenticeHall,2010.

[8]JamesL.meriam,L.GlennKraige,engineeringmechanicsStatics-6th,Johnwiley&Sons,2008.

[9]DietmarGross,wernerHauger,JorgSchroder,wolfganga.wall,nimalRajapakse,engineeringmechanicsStaticsspringer,2009.

[10]Hibbeler,R.Cengineeringmechanics,Dynamicsengineeringmechanics.Statics/-12th,prenticeHall,2010.

[11]JamesL.meriam,L.GlennKraige,engineeringmechanicsDynamics-7th,Johnwiley&Sons,2012.

[12]А.П.马尔契夫.理论力学[m].第3版.李俊峰,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3]李俊峰.理论力学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8,(4):10-13.

课程体系化建设篇6

[关键词]高商务英语专业专业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逐渐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经济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系,而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适应国际商务活动的发展,各高职高专的商务英语专业招生规模也逐年递增,对学生的国际商务综合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各个高职院校的重视,陈旧的课程体系和落后的师资力量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才的速度,阻碍了当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加上社会对这类院校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需求作了重新定位,对商务英语专业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改进、完善和发展高职高专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合理搭配和优化现有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力量已成为摆在高职院校面前最需要予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个完整的商务英语专业应该既重视语言和技能又重视商务专业内容,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但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1.课程设置方面

(1)有关商务英语专业基础课的门数、学时较少,普通英语语言文学类课程门数、学时较多。专业英语课学时少,占英语类课程学时的10%左右。在教学内容上仍然把语言点作为重点来讲解,课堂教学局限在英语语言知识的框架内,实际上是按照以英语语言文学为核心的旧的培养模式来进行教学。没有突出专业特色。

(2)商务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课程如管理学、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会计学基础、市场营销学、国际结算、商务礼仪等学时比较少,没有针对专业方向。

(3)实习实训的课程开设不系统。学时较少。学生不能熟练掌握商务英语专业技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远远低于1:1。

(4)针对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开设较少。如饭店服务技能、证券基础知识、西方礼俗、硬笔书法、美术欣赏、形体训练只有六门。

2.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不能真正检验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

3.师资的专业结构不完备,使用教材不规范。

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优化建设的原则

鉴于商务英语专业综合型的特点,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设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凸显人才培养定位的原则

商务英语专业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应运而生的,自然要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来设置课程体系。

2.科学化原则

任何一门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既要充分体现社会需求,又要遵循课程设计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专业、从理论到实践,并且还要考虑到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客观因素,以保证课程体系的现实的可行性。

3.系统化原则

商务英语“英语+商务”复合型的特点要求课程设置不仅要遵循两个知识领域内各自学科设置的系统性,还要求两者知识体系结合过程中的系统性,既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综合学习,还要注重培养英语语言技能在商务环境中运用的能力,充分体现知识的连续性和层次性。

4.与时俱进原则

商务英语专业的开设是为了培养从事国际经济贸易或其他涉外商务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只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在课程设置中充分体现与国际接轨,使学生学习到国际先进的商务知识,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三、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设

1.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目标

商务英语的概念和特点使得其教学目标在于:在商务环境中使用英语,对基本商务知识有所了解,提高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商务人员相互交流、参与各种商务活动以及了解其他国家商业文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掌握各种不同类型的商务文书(例如备忘录、商务信函、商务报告、企划书)的写作格式和规范,了解它们在商务活动中起的作用;学会起草规范得体、条理清晰的商务文书;掌握商务交流中的礼节和技巧,建立有效的沟通;掌握日常商务情景中的对话,深入了解东西方商业环境下的文化差异等。

2.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建设的内容

商务英语课程包括三个主要板块:英语语言课,商务英语基础课和商务英语专业课。课程设置突出了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着重培养具有涉外商务英语语言技能和较高的英语口语与写作能力、具备扎实全面的英语使用技能和商务领域高级英语口头运用技能、同时系统掌握国际商务、国际经济贸易基础理论与实务等专业知识,实现培养从事翻译、教学、商务、管理工作的英语专业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因此,在一、二年级侧重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适当增加商务英语基础课程的学习,三、四年级侧重其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着重发展其商务实践能力。

总之,国际商务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首先对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按照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组织课程内容,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学识比例,针对不同课程性质制定课程体系的考核办法,在师资方面语言类与商务类教师配备齐全,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教学团队,强化专业技能培训,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在就业方面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才会实现我省“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职业教育要实施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亚,韩芳.高职院校专业英语课程的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彭华.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探索[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课程体系化建设篇7

众所周知,中国的学生崇尚读书、热爱集体、学习刻苦、理解水平高、逻辑思维强,但在知识面、视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在适应性、独立性、个性特点等方面,往往不占优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课程设置、实施欠科学是原因之一。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是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

我校有着55年多的办学历史,目前已经有近万名小学生从这里走向世界。当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汇聚到芳草地,带来的是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外国孩子对中国文化的渴求,中国孩子对外国文化的向往,都是课程开发的良好资源。

学校提出要以促进文化理解和儿童健全人格为目的,践行国际理解,提升生命质量,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这样的学生应该热爱祖国、友好中国;尊重包容、友好世界;自信乐群、充满活力;会学善用、充满好奇。据此,学校进一步明确“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国际理解课程校本实践”的思路,构建科学与人文结合、中西文化结合、课内外结合的芳草地课程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

一、课程构建原则

芳草地课程体系建构,遵循以下原则:突出国际化特色,并以此整体研究课程设置,把国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变为学校可操作的、体现学校发展特质的课程;坚持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科学安排课程;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关注减负增效,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二、课程设置

基于公办国际学校定位、“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的培养目标,在充分考虑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激发中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具体设置如下:

三、课程实施进程

1.筹备阶段:2012年1月——2012年8月

协调沟通上级部门、学校专家顾问委员会、学校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着手《芳草地课程体系建构与实施方案》的起草、论证与研讨,形成可行性方案。之后组织集团各校区主管、各学科骨干教师召开各层次的学习、研讨会,形成《芳草课程体系实施具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按《方案》要求分组分步编写各学科教材,购买相关教学资料,引进相应的教学资源,确定任课教师,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准备《芳草地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

2.实验阶段:2012年9月——2013年8月

在确定实验课程的基础上,制定每个校区的工作方案,按照工作时间表进行实施。具体工作:在确定实验校区基础上,领导组与每个校区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实验年级、负责人、实验教师、课时分配、实验风险分析等具体问题,分阶段推进,实践《方案》。专家指导组针对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指导,监督评价组进行过程性监控。

3.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8月——2015年8月

在分校区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对《方案》、教材进行修订,在集团中确定实验校区进行芳草地课程的全面实施,实施的同时评价组要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在此基础上,梳理研究成果,形成教师课程实施案例集,提升教师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形成学生成长个案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凸显芳草特征;形成芳草地课程体系,提升芳草学术水准;形成系列校本教材,丰富学校资源库。

四、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1.成立以集团管理组、指导组、学校发展顾问委员会、教师专业发展委员会人员为主要成员的芳草地课程体系建构评价组,负责各项课程标准审核和对标评价的工作。

2.加强过程性评价,利用课程的实施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听课指导、阶段交流等活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对课程开发的评价。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2)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建立针对实施教师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对学生的评价。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学习效果评价采取标志性成果的形式。

五、课程构建保障措施

1.建立课程建设管理机构

(1)领导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芳草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与集团的质量管理部、学术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组成此项工作的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明确课程目标,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广泛征求领导、教师的意见,宣传课程建设理念、确定课程实施的实验校、实验年级、实验班,制定相关制度,同时指导各部、各校课程建设工作。

(2)管理组:集团质量部是课程管理主要机构,主要职责是规划设计方案、拟定行动计划、执行、检查、指导、评估全校课程建设教学工作。

(3)指导组:由学术管理部组织专家对课程建设工作中教材编写、课程实施予以具体指导。

(4)实验组:各校成立课程实施小组,作为专项工作进行工作布置,与集团、教师进行协调沟通。

2.发挥集团优势有序推进

发挥集团优势,各校区根据学校实际,特别是师资构成,确立实施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研究的重点学科,确立各自主攻方向,学术部牵头,配备市区级骨干教师等学科优秀教师,组成研究实施团队,确立重点研究人、实践的年级,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序推进。经过2年实践,汇总成功经验,确立新的实验校区,在一个年级中整体验证,成功后集团推广。

3.整体构建课程体系与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有机结合

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2011版),2012年秋天开始启用。课程标准直接影响着教材、考纲、考试的设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整体构建芳草地课程,凸现芳草特色,为学生发展而设计,追求最优化管理。在整体建构过程中,一定要与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有机结合。除了通过校本研修在教学过程中集体提高,还要辅以多种方式的培训,提高师资的视野拓展、课堂授课艺术的提高,如课题推进培训、专题教研培训、教材编写培训等。

4.建立课程实施制度

学校建立相应课程管理制度。如:制定课程方案(规划)、目标管理制度、教师、学生评价方案等。学校定期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保障课程计划切实执行。

5.经费保障到位

学校对编写教材、研究课程方案等活动予以资金支持,保障各学科的建设、教师培训、课程开发与实施等方面工作顺利推进。

课程体系化建设篇8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教学体;改革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258-02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使用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进行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不仅已经成为现实,而且是所有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不断变革,以会计信息系统作为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持续探索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紧密结合的实验类课程,适应会计专业实验教学的发展需要。北方工业大学作为以工为主、文理兼融的综合性大学,非常重视实验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在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领域已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建设。

一、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是会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现实紧密结合的企业财务管理类人才。由于会计类软件的普及和发展,企事业单位普遍都采用了软件进行记账、核算和报告管理。会计软件操作和使用已成为会计实践教学培养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一般会计类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从社会各类单位对会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技能要求角度,主要分为三类需求:第一类是对会计软件操作技能的需求,例如会计记账与核算、报表编制与输出、账套审计与查询等,这是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最基本的技能需要;第二类是对会计软件管控技能的需求,例如全面预算管理、集团财务管控、资金集中管理等,这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管理技能的需要;第三类是对会计软件设计与研发的需求,例如财务软件设计与研发、excel财务开发技术、XBRL网络财务报告等技能需求,此类需求对计算机技术要求较高,是对高级会计信息化技能的需要。针对会计专业本科生的不同培养需要,北方工业大学采用“分流培养、分类成才”的综合培养模式,从大三开始设置会计信息化培养方向,组织专业教师形成会计信息化课程群,不断探索和建设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

二、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定位、设计与建设

1.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定位。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作为实践类课程,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位于服务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主干课程,促进学生将理论课的知识巩固和应用到会计信息化实验中。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创新,一方面要解决会计信息实验课程不够完善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实际动手、实际操作,促进学生不断体验和感悟的知识建构过程。因此,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应根据会计专业理论课的开设情况进行定位,而不是过分强调计算机技术的讲授,否则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当然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的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些需要在大学通识课程和前设课程中予以解决,给学生打下较好的计算机基础。

2.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以会计信息系统核心课程为基础,构建覆盖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信息化、审计信息化的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模块,按照操作类、管控类、设计类设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从而形成全方位、多模块的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支撑平台,增加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比重,使学生从事实验课程的学时达到了总课时的30%以上。会计信息化实验课课程体系按照“分流培养、分类成才”教学理念,以“会计信息系统”为核心课程,按照操作类、管控类、设计类设计开发具有操作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的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除会计信息系统作为核心基础课以外,建立操作类课程群、管控类课程群和设计类课程群。操作类课程群包括eRp财务会计实验、企业合并报表实验、审计软件综合实训等;管控类课程群包括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实训、预算会计软件综合实训、全面预算信息化实训、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实训等;设计类课程群包括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财务软件设计理论与方法、excel财务软件开发技术和XBRL财务报告语言等。

3.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需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和接受情况,分批逐步建设,而不能一蹴而就,并要根据实际教学效果不断进行探索和调整。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应坚持“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建设实验教材、实验案例和实验软件。系统性是指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由企业会计理论知识体系、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综合性是要突破会计知识体系的界限,将企业管理、会计、财务等知识进行整合设计。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1)进行创新型课程的探索,从教学角度以体验式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会计与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2)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加深和巩固会计理论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整理和收集最新的案例、经验和知识,形成以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视频、实验指导多媒体软件、其他实验资料等为一体的实验教材建设;(4)通过体验式教学搭建仿真教学平台,通过仿真企业环境、财务管控流程、会计核算流程、软件开发流程,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拓展与创新

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需要通过教学管理与控制,将教学与竞赛相结合,拓展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的第二课堂,创新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管理和控制。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步骤主要包括实验资料的前期准备、教学软件的调试和准备、实验分组与管理、实验报告与反馈等四个步骤。(1)实验资料的前期准备。实验资料是指以实验教材为基础,由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视频、实验指导多媒体软件、实验案例等相关资料组成。实验资料的准备充分与否,对于学生是否能按照教学目标开展实验至关重要。实验指导书中应尽量减少操作步骤的描述,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教师的引导,自主思考实验步骤、方法和路径,不要简单地按照既定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2)教学软件调试与准备。在实验教学之前,实验教师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教学软件调试与准备,并最好在教师自己的电脑上也装一套教学软件。对于在教学过程中碰到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备份后还原到自己的电脑上进行调试和检查。(3)实验分组与管理。实验教学最好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后首先在自己的小组内讨论解决,然后再与实验教师进行讨论。对于简单、重复的问题可较快解决,较难和复杂的问题与实验教师讨论解决,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效率。为了避免出现“搭便车”或者拷贝其他学生实验结果的问题,不同的实验要通过小组内轮换角色完成,同时可以通过账套号控制、账套主管控制以及关键界面截图控制等方法进行管理。(4)实验报告与反馈。实验报告是考评学生实验过程和成果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两部分。实验数据是学生在实验软件中的数据备份。实验报告由实验目的、内容、步骤、结果和总结等构成。对于实验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实验教师应及时逐一跟学生进行反馈和沟通,不仅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实验的错误,而且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发现实验设计中的问题。

2.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创新和尝试。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可能的原因,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是什么。对于学生提出的新想法和新思路,要和学生一起设计和实践,并可以作为实验思路的补充。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策划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执行。充分体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干中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

3.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与竞赛相结合。通过组织并参加不同层次的会计信息化大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2014年由中央财经大学举办首届北京市大学生eRp管理会计应用大赛,北方工业大学会计专业大三学生组成参赛小组,取得总分第四名和三等奖的好成绩。将教学与竞赛相结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将竞赛作为会计信息化实验的第二课堂。在模拟中培养学生会计专业素质,在竞争中锻炼学生分析同行对手、应对市场变换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会计理论和会计信息化知识应用于经济管理实践中,真实地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四、小结

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体系在以会计信息系统为核心的基础上,定位于服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会计理论课程,结合会计信息化前沿,规划和设计相关实验课程,并且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切实提升会计专业本科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适应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最终需求。

参考文献:

[1]陈信元,饶艳超.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建设与推广[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6-25.

[2]刘梅玲,朱学义.《电算化会计》上机实验控制点探析[J].会计之友,2010,(1):117-118.

[3]刘梅玲.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调研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3):93-95.

课程体系化建设篇9

当前,国内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确实存在着许多“脱节”“断层”“重复”“偏向”等失调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方案“脱节”――衔接目标不统一

许多中职学校误认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熟练的操作工,没有与高职阶段及更高层次的培养目标进行有效衔接。不少中高职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没有经过中高职学校和企业三方的充分调研、分析、论证,没有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相契合,更没有与企业需求真正匹配。

2.课程体系“断层化”――衔接主体不渗透

一是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断层”。许多学校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会考虑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很少考虑如何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基础核心能力、拓展核心能力、延伸核心能力)。而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学生当前就业、再就业和职场升迁中所必备的能力,它也必将成为中高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是文化基础课被“忽视”。由于中职学校大多偏重专业技能训练,往往忽视了学生基础文化教学和基本素养的提高,导致中职生的文化课基础较差。

三是专业核心课程“缺失”。普通的三年制中职教学,部分学生毕业后往往直接就业了(追求就业所必须的技能培养),部分学生升入高职学校(追求升学高考分数),这必然导致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存在较多的“缺失”。

四是专业拓展课程“跑偏”。中职学校因为追求升学率,必然忽视专业拓展,即使设置了专业拓展课程,也是根据现有专业教师的特长来设置的,而并没有根据“五年贯通”教学的一体化需要进行统筹安排。

五是专业技能课程“倒挂”。许多中职学校历经20多年的发展,在实训教学的设施设备上,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相反,一些高职学校在近几年才得以发展,实训设备设施反而缺乏先进性,出现了高职与中职专业技能课程的“倒挂”现象。

3.课程内容“重复化”――衔接基础不坚实

一是课程重复。如果中职学校、高职学校都独立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必然导致课程的重复设置,有些学校甚至出现课程大面积的重复。

二是教材重复。教材选用上不衔接。教材的宽度、广度、难度、贯通性等方面存在着严重混乱现象,有些课程的中职教材和高职教材内容的重复率接近50%,目前尚很难找到一套适合于中高职衔接的教材。

4.教学实施“偏向化”――衔接过程不严密

教学实施过程中常常未考虑衔接生源的区别,没有进行分层分类教学。在教学日常管理、学籍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不够规范、科学。

中高职实践教学差异度不大。实践教学所使用教材的深度、广度和连贯性不够,难以有效衔接中高职课程体系。

5.校企合作“形式化”――衔接对象不完整

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工作。但在中高职一体化的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很难做到从中职学校、高职学校、企业合作三方的实际需求出发,并没有找到激励点、找准共同的合作基点和创新机制等,衔接过程中出现较多问题、存在诸多矛盾,导致企业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校企合作往往“走过场”。

二、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做到“三协同”

“三协同”指的是中职学校、高职学校、合作企业必须三方协同,探究长效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才能实现三方共赢。

要真正做到“三协同”,中高职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邀请合作企业全程参与,企业专家必须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确定、核心课程的确定(核心课程种类及相应的主要教学内容)、核心课程的一体化教材编写、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过程管理等,才能真正确定科学合理的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

特别是一体化核心课程的开发,必须做到校企三方有机融合、深度合作。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对专业的“典型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对相关岗位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梳理,对职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相应的专业核心技能;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适合于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真实项目,有利于中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三协同”的关键在于中高职学校必须花大力气与企业建立切实可行的深度合作机制。要让合作企业自觉自愿与学校合作,其中必须要找准三方的焦点和热点。

三、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做好“五衔接”

“五衔接”――指的是中高职学校和主要合作企业在三方协同的基础上,进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开发、教学资源、过程管理”等五个主要方面的一体化衔接建设,才能实现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

1.培养方案衔接一体化设计

中职学校、高职学校、主要合作企业应该多方调研、多次论证专业培养方案的切实可行性,应该从三方所在区域(县、市、省)的经济发展导向、产业升级需求、毕业生供求关系等方面的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定位、培养目标等,明确中高职不同职业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等具体要求,精心设计“五年一贯制”“2+3”“3+2”等多样化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体系衔接一体化建设

中高职课程体系的一体化建设是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核心,中高职学校、合作企业三方应该高度重视。按照中高职一体化教学设计,力求分层递进,教学内容编排保证由简到繁的总体思路,努力凸显基础核心能力、拓展核心能力、延伸核心能力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构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职业核心能力递进式课程体系。

3.核心课程衔接一体化开发

目前国内中高职一体化教材尚是空白,特别是核心课程的一体化教材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应该在三方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一体化教材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目录,然后由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担任主编,中职学校教师主要承担中职教学部分内容的编写,高职学校教师承担高职部分教学内容的编写,企业专家主要提供相应的生产实际案例或者直接参与教材编写。

课程内容力求选用当地企业的真实项目、案例、产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要体现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设备,更应突显职业教育的特色。

中高职学校各个专业必须共同开发3~5门一体化的专业核心课程。

4.教学资源衔接一体化整合

除了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中高职院校还应共同开发与课程配套的数字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堂、微课程等,积极探索在线学习等开放学习方式。在实训室条件方面应三方协同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室的一体化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应逐渐形成“教师互派、常态沟通、定期研讨”的共享机制。高职学校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到中职学校承担教学任务,先在选修课程上进行试点,然后进入核心课程的教学,中职学校也应该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高职院校进修或者跟班学习。

5.实施过程衔接一体化管理

教学实施过程将直接影响到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效果,必须建立良好的中职、高职、企业三方交流沟通平台,校企三方协同成立“中高职衔接指导委员会”“中高职衔接教学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全面修订日常教学、考核评价、学籍管理等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并重抓制度的层层落实,确保教学过程规范,教学科学、高效。

课程体系化建设篇10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2)

【摘 要】论述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改革的方案和目标,课程的实施,实验课的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等,高等职业教育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操作实用型的应用电子技术人材。

关键词教学改革;应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高等职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

作者简介:李敏(1975.02—),男,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仪器仪表、数字信号处理。

1 中高职衔接是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的关键

为使中高职教育全面发展,需要改变观念、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提高质量。完善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和中、高职教育衔接(如中、高职对口招生及贯通培养),可尽早尽快结束中职教育的终结性局面,使毕业生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机会,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的适应区域产业需求。中高职衔接关系到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中高职教育质量的科学性、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教育体系的完善,并使高职教育有理想的生源,不断健全整个职教体系;中职和高职本是同源教育,人才目标培养中,职业性和技能型是二者都具备的两大特点。同时他们层次相邻,高职教育为中职教育上层,两者贯通培养、互相衔接均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和理论依据。

2 设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课程方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核心是在于一体化的设计。只有明确一体化的设计,才能确保中职与高职衔接是思路一致的、全面的、自然的,而不只是某些点上的、人为设计的衔接。衔接的逻辑起点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培养人才目标和培养人才规格,前者确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后者规定培养到什么程度。在此基础上,才能着手一体化设计。要实现中高职课程计划的协调,既不能单纯地让中职学校效仿高职学校,也不能一味地让高职学校照顾中职学校;双方应该找到共同点,达成共识,共同服务于学生职业发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协调的难点在高职不在中职,中职的自由度较大,而高职要考虑如何实现学生技能的拓展和迁移,这就需要系统规划和科学设计。

3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策略

3.1 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设置

依据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在与企业的深度耦合中,通过对职业岗位群从业人员以及在职业岗位上工作的学生的调查,经过分析、归纳、整理、综合,并结合高职教育的特色,分别构建了以模块化课程为基础的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和专门化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构建按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以知识应用为主线,打破原有的学科和“三段式”课程设置体系,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教学模块,并对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相互重复与交叉的知识进行综合化改造,强调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删减重复的教学内容,不讲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针对性和应用性。要结合本校实验教学的基本条件在决定开设综合性实验课时,一定要结合学校原有的实验室的条件和设备,尽可能地利用原有的实验设备和仪器,这样就可以减少新设备的购置,降低实验的投入和成本.要紧紧围绕本专业的教学大纲,只有当所开设的综合性实验课与该专业的培养负责和目标一致时,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定要保证全部综合性实验的连续性,由于在综合性实验中一般都要涉及到多门课程的内容,而且有些内容是书本上没有学到的,还需要阅读一些相关的参考资料,或者到两次的实验机会,那么对前面所做的工作就会被遗忘,所以要把所有的综合性实验课集中在一段时间里完成,建议在教学计划中,专门空出3—4周的时间作为进行综合性实验的时间,这样的效果会更加好.在时间的安排上,综合性实验课最好放在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生产实习之后,要等到所有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本上全部结束后再来进行,此时学生们既掌握了本专业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对本专业的应用情况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便于他们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和运用。

电子企业岗位十分广泛,不同岗位之间差异相当大,只有把重点放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上,才能更好地适应行业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在不同岗位就业的需要,以电子产品生产管理、技术应用、销售及技术服务为培养主线,校企共同选择中低档电子产品、生产管理或营销服务等职业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开发《电子线路板设计》、《单片机技术》、《pLC控制技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电子产品营销与服务》、《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测试》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核心课程,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考核大纲等教学文件,并将电子产品制版工、电子设计工程师等职业标准、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融入到课程中;充分利用企业先进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的优势,将部分专业课程的内容移到企业实施。通过该层次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电子产品生产管理、电子产品营销与技术服务、电子线路板设计、电子电路辅助设计与测试等专业核心能力。

3.2 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层

以实际工作岗位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为培养主线,校企共同制定生产任务、岗位分配等内容实习实训方案,采用学生分组、分批轮岗、按周排课等方式,在校内丰达电子车间和校外实习基地,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完成生产任务和学习任务。校企共同对学生实训过程进行考核,训练成绩一方面录入学籍成绩,另一方面作为企业面试成绩保留,学生实习期间就是公司的试用期,学生毕业等于就业。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使学生具备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市场销售、技术服务等综合职业能力。

3.3 创新能力培养

安排在第一学期至第六学期,本专业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电子技术创新能力,将创新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设立了电子设计创新实训室和电子技能竞赛集训室,组建了电子协会、机器人开发等科技创新小组。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教学,构建了并逐步完善电子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在课内,每门专业课程中都设置职业能力拓展训练项目,并独立开设《电子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课程;同时又要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外,开展各类创新小组科技活动、技能竞赛、项目开发等。通过课内课外有机地相结合,把创新能力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3.4 教师队伍

不仅要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更要注重在职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创新、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在明确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依托学、研、产等方式,积极地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创造条件。对于教师的管理,要从常规管理转向创新管理。在管理的内涵上,要从控制转向激励。要做到,先实践后规范,及时总结成功经验。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中职与高职衔接的基本保障。但由于多种原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学校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建立有效的教师管理机制,将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师各自的特点,尽可能地为教师学习成长提供机会:如在职进修,脱产进修,参观学习等。使他们各尽其长,提高文化素养。同时,学校还应制定出相应的激励制度,鼓励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晶1,董翠敏2应用电子技术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湖南农机,2008.7

[2]肖宏志,刘一兵.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9,2.

[3]综合性实验在机电专业中的重要性[J].广西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4]黄建科.高职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