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的主修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31:45

工业设计的主修课程篇1

计算机工程是涉及现代计算系统、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软硬件设计、制造、操作的科学与技术,建立在计算、数学、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础上,主要研究计算机处理器、多处理器通讯设计、网络设计和存储器体系,着重研究硬件设计以及与软件和操作系统的交互性能,如嵌入式系统、分布式数据与大规模存储系统。绝大多数美国学校的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工程是在一个系,除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知识外,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和电气工程等学科的相关课程、设计和构建计算机系统及基于计算机系统的相关软硬件课程。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从事计算机系统工作的能力,或具备基于计算机相关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应用和集成工作的能力,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包括良好的团队合作和人际交流沟通能力[5]。下面主要介绍美国这4所大学的计算机工程课程设置情况。

1.1UiUC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UiUC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需要修满128个学分,这些课程分为如下7大类:1)科学基础与数学课程(31学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在内的10门课程。2)计算机工程核心课程(34学分),这些课程重点介绍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共有10门课程。3)专业基础数学课程(6学分),包括离散数学和概率、工程应用两门数学课程。4)写作课程(4学分),1门写作原理课程,主要讲授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5)专业技术选修课(23学分),其中1门必须选自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技术选修课程之外的课程,其他必须均选自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技术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强调计算机工程实践中用到的主要分析方法和设计原则。6)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课程(18学分),这些课程被工学院认可并满足学校对学生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课程通识教育的要求。7)自由选修课程(12学分),这些几乎没有限制的选修课可以让学生学习任何领域的知识。学生可以在计算机工程专业深入学习课程,也可以学习生物工程、技术管理或语言等课程。

1.2普度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普度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需要修满125个学分,这些课程分为如下6大类:1)通识教育课程(24~25学分),包括6~7学分的两门交流技巧课程和18个学分的社会与人文学科选修课程。2)数学课程(21~22学分),数学课程有两种套餐,各6门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种。3)科学基础课程(18~1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及面向对象编程等5门课程。4)工程基础课程(7学分),包括工程导论两门课程及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以外学科的工程学科选修课1门。5)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4分),包括32~33学分的13门计算机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两门共计1学分的研讨课程;2门3~4学分的高级设计课程;2门8学分的研究生课程;1~2门计算机专业选修课程,使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总学分达到4分。6)任选课程(4~6学分),根据辅修要求或个人兴趣,任选课程可以从理学院或文理学院中适合工科学生的数学、科学课程中选择,目的是使总学分达到125学分。

1.3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iit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需要修满130~134个学分,这些课程分为如下3大类:1)限选课程(10分),学分分配如下:计算机工程专业限选课程47学分,包括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两类课程;数学限选课程24学分;物理限选课程11学分;化学限选课程3学分;工程科学限选课程3学分;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限选课程21学分。2)选修课程(15~1分),包括专业选修课程9~12学分,其中含1门硬件设计选修课;科学选修课程3学分。3)跨专业实践项目课程(6学分),包括ipRoi跨专业实践项目i和ipRoii跨专业实践项目ii两门课程。

1.4西北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西北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需要修48门课程,这些课程分为如下7类:1)通用工程方法、数学、科学基础课程(15门),必修计算方法与线性代数Geneng205-1、线性代数与力学Geneng205-2、动态系统建模Geneng205-3和微分方程Geneng205-4等4门通用工程方法课程;必修微积分(i)matH220,微积分(ii)matH224,微积分(iii)matH230及多元积分与矢量微积分matH234四门数学课程;必修普通物理(i)physics135-2和普通物理(ii)physics135-3两门科学基础课程;从mcCormick工学院科学基础课程中任选其他2门课程;另外必修iDea106-1工程设计与交流(i)、iiDea106-2工程设计与交流(ii)两门工程设计和交流课程。2)工程基础课程(5门),必修4门,包括eeCS202电气工程导论、eeCS203计算机工程导论、eeCS211编程基础(C++)、eeCS302概率系统与随机信号,并从mcCormick工学院工程基础课程热电力学、系统工程与分析、材料科学和流体与固体中任选1门。3)交流与社科人文学科课程(8门),选修GenCmn102演讲或GenCmn103课程的其中1门,另外选修7门满足mcCormick工学院要求的社科人文学科课程。4)专业核心课程(5门),必修eeCS205计算机系统软件基础、eeCS303高级数字逻辑设计、eeCS361计算机体系结构、eeCS311数据结构与数据管理和eeCS343电路基础这5门课程。5)技术选修课程(10门),西北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分高性能计算、VLSi与CaD、嵌入式系统和算法设计与软件系统4个方向,每个方向开设若干门技术课程,每个学生必须在这4个方向中选修5门课;从专业基础课程eeCS213计算机系统导论、eeCS222信号与系统基础、eeCS223固态工程基础、eeCS224电磁场与光学基础、eeCS225电子学基础5门课中根据学习方向选修2门;剩下3门从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数学、科学基础等课程中选修,如可以是生物学BioL210-1,2,3和化学原理CHem210-1,2,3课程,也可以经申请同意选修相关计算机工程研究生课程。6)自由选修课程(5门),共修5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自由选修。若从未学习过任何计算机编程语言,建议其中1门选修编程入门(python)eeCS110课程。7)高级项目课程(1门),至少在微处理器系统项目eeCS347-1、计算机体系结构项目eeCS362和VLSi设计项目eeCS3923门课中选修1门。

24所大学计算机工程课程设置特色

4所大学计算机工程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都通过美国工程教育认证机构aBet的eC2000指标体系认证,有如下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贯彻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基础知识直接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7-8],而基础知识的掌握通常是通过通识教育实现的。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不同的是,这4所美国大学按照各种完整的项目组织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形成各种能力。他们还特别重视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对广泛深入的人文社科知识的理解,使所有工科学生在数学、物理、信息、物质、生命、技术和能源科学方面及人文社科方面打下广泛的基础。这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普度大学第一年的工程基础培养及UiUC第一年的计算机工程训练从一开始就围绕能力培养,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基础科学和数学知识。

2)注重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培养学生跨学科处理问题的本领。现代工程是一个复杂系统,不是狭隘的技术知识背景所能胜任的。解决现代工程问题要求工程师能够打破学科壁垒,把被学科割裂开来的工程再还原为一个整体。这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为学生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以利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6,8]。UiUC、普度大学、西北大学和iit在课程设上均体现了学科交叉、学科融合的思想。UiUC规定学生在技术选修课中必须选1门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以外的课程,例如宇航工程、农业与生物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生理学、生物工程、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大气科学、天文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普度大学的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也必须选修1门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工程领域以外的课程,以满足工程拓宽要求,可以是航空力学、化学工程计算、噪音控制、核工程导论、材料结构与特性、环境工程中的物理化学原理、环境可持续工程以及运筹学-优化、运筹学-随机模型中的任何1门。西北大学的计算机工程本身就是该校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交叉和融合的结果,学生除必须选修科学基础选修课中的普通物理-电磁学、普通物理-波现象和现代物理外,还必须在遗传和进化生物学、工程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中任选1门。iit规定科学选修课必须选1门生物学、材料科学、化学原理,工程选修课必须选1门机械学导论或热动力学。

3)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本身就意味着实践,意味着更加重视工程实际和工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4所大学都十分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不仅有丰富的实验课程,而且通过更为灵活多样的基于项目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iit有ipRo跨专业实践项目,西北大学要求学生在微处理器系统项目(eeCS347)、计算机体系结构项目(eeCS362)、VLSi设计项目(eeCS392)等项目课程中必须至少选修1门。普度大学要求学生选修电气工程设计导论(eCe402)、计算机设计与样机(eCe437)、操作系统工程(eCe469)、编译器与翻译器工程(eCe495S)和数字系统高级项目(eCe495C)等项目课程。UiUC则有计算机组成与设计(eCe411)、高级数字系统项目(eCe395)、微处理器项目(eCe412)、数字信号处理项目(eCe410)等项目课程供学生选择。

4)发挥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及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工程教育应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个性并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在专业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学习兴趣、个性特长选择不同的课程,从而促进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培养计划是这4所大学的共同特点。西北大学为计算机工程学生提供了高性能计算、VLSi与CaD、嵌入式系统和算法设计及软件系统4个不同的学习路径。UiUC、iit及普度大学则采用庞大的选修课程及明确的课程分类,使学生可以依据兴趣爱好自行组织课程和学习内容,以发展个性,提高创新能力。

5)坚持课程设置机构的开放性,改变只按学科知识、由教师单方面设置的做法。在课程设置机构方面,这4所大学均根据产业界对计算机工程师的能力、素质、技能和知识等要求,学生求职的需求,毕业校友学习和工作的经验反馈及aBet2000指标体系,成立由有工程背景的教师、产业界、教育认证机构、学生及毕业生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专门委员会,讨论、确认、不断改进计算机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大纲。这与我国由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导、以学科为导向,追求知识完备性为基础,由缺乏产业经验和工程背景的教师确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相比,在满足学生求职和产业界需要等方面有明显优势[8]。

3改进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截至2006年,我国高校工科专业在校生为600万人,其中计算机相关专业在校生近45万人,在规模上基本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问题是我国计算机工程教育与计算机工业界脱节较严重,不同类型、层次学校的培养目标趋同[8]。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和比较美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特色,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比如工程实践环节薄弱;工科教师队伍的非工化趋向严重;评价体系错位;课程体系落后,学科交叉欠缺,导致创新与实践双向不足,计算机毕业生得不到产业界的认同,普通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下。以下是我们对工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应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建设和评价体系、产学合作等方面综合考虑。

2)从培养目标上,工科计算机人才培养应从学科导向转为求职导向,也就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这使学生能形成胜任今后工作的能力,成为合格的公民和称职的产业人员,而不仅仅是只掌握系统、完备的学科知识。

3)课程体系要符合大工程观的要求,注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应加强实验课程、项目课程和企业实习项目的建设,强调做中学、用中学,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4)评价体系涉及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关系到教学是否能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如果要培养符合计算机产业界需要的具有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工程师,以理论考试为主评价学生能力的评价体系就尤显片面。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特别是在基于项目的实践学习中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评价,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

工业设计的主修课程篇2

学分制是教育模式的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它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

我院目前开展的学分制教学,每学期有一半的时间,是专门开设多层次的选修课。这些选修课,打破了专业、年级和班级的限制,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课程跨度、专业理论深度),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兴趣爱好、专业辅修发展等情况,选择课程和老师。

二、目前开展的选修课现状

(一)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上同一门课,它包括:1.基础课(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思维训练);2.素养课、技能课(如:纸艺设计、模型制作);3.专业类别明显的课程(如:家具设计、数码产品设计)。

(二)不同年级的学生选修同一门课。

(三)选修课中学生具备“先修课程”的情况各异,如:家具设计的先修课程有,图案基础,设计基础i、ii,产品设计原理,模型制作,设计思维训练,表现技法,产品语意等,学生中有些之前上过有些没上过这些课,但现又都选择了家具设计。

总的来说,目前的这些现状是在多数选修课中都有存在,如何去面对这样的现状问题,是我们教师和同学需共同探讨解决的,我想,解决问题的钥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教学方法”,这也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具体表现,下面将以我在产品设计选修课教学为例,来谈谈我的理解与感受。

三、对教师的三个要求

(一)课前充分准备,了解各专业情况

毋庸置疑,这是每个教师上好课的前提。由于选修课是跨年级跨专业,在课前就应该拿到一份印有学生基本信息的名单,它包括:姓名、性别、年级、专业等,根据名单,分类罗列做好标注;又在第一节课中花一些时间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如先修课程与个人技能所长,做到心中有数为后面的课程开展做好铺垫。

(二)理论知识部分要兼顾各专业

理论知识作为课程的基础支撑,它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在一些大跨度的课程中,学生对理论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就表现出来了,如数码产品设计,该课设计定型部分的理论知识有些偏向工科,需要认识材料、加工工艺、理解人机工程学,假如有部分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选上该课,他们之前没怎么接触与此方面相关的知识与信息,那么在听课过程中可能会吃不消。这时老师就要根据情况(该专业的同学在全班占有比率)调整该课程理论难度,或单独进行辅导,多通过易懂的实例分析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先让他们懂,再让他们做。

(三)按学生的专业安排作业

学生上选修课,个人目的各异,有的为了专业辅修发展,有的是想拓展知识面提高艺术修养,那么在课程作业方面,就依实际情况来安排。以我上过的“家具设计”为例,选该课的学生来自于多个专业,我依据他们的自身专业特点设置了三类主题设计作业。1.躺椅设计方案一套,设计难度较大,适合产品专业的学生完成;2.室内专业为“10平米的儿童房套系家具设计与陈设”,在注重单件家具设计的同时又兼顾室内陈设布局;3.“校园创意公共设施设计(具有坐功能)”,由景观设计、设计教育、动画专业的同学来完成,作业要求在造型上重创意,设计难度较小较轻松。以上作业,学生既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来做设计,又可把跨专业的选修课与自身专业结合在一起,对他们今后走复合型的设计道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三种教学方法

(一)“以专带辅”教学方法

是以与该课程关联专业的学生为主,其他专业同学为辅,组合小团队完成选修课程及其作业。继续以“家具设计”为例,在具体执行方面为:理论部分按照大纲执行,兼顾各专业,深化理论知识与拓展家具文化;实践部分,课堂上各小组开展方案讨论、绘制草图,课余各小组也集中在图书馆等场所进行讨论,分工协作,在作业细化过程中,发挥产品专业、室内专业同学的专长,绘制设计图纸,小组内其他专业同学辅助完成整个设计方案。

该教学方法有优有劣,优势在于,不同专业组合的团队,同学间彼此专业交融,可发挥各自特长;不足之处在于,在短的阶段性课程中,由于团队磨合时间较少,成员在分工协作上难于达到默契和谐。有鉴于此,该方法主要适合:时间较长、理性设计要求为主、专业性强的选修课,如:家具设计、玩具设计、数码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等。

(二)“以专就专”教学方法

是指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按照他们自身的专业特点安排教学和作业。以“产品设计基础”课程为例,它的内容包括:了解产品设计概论,认识产品功能、产品造型、产品设计程序与产品市场调研等,是一门理论知识涵盖面较广的产品基础课程,但这些内容都容易理解与掌握。根据这些内容,在实践课中先安排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并进行市场调研,然后各自选定方向完成作业。课中商广、平面专业的同学,重点放在产品的市场调研,产品的设计定位分析,外观设计改进的方法,作业以调研报告和产品策划方案为主;雕塑、动画专业的同学,动手能力较强,可选择动漫衍生产品作为对象,作业以动漫产品模型为主;室内、景观、产品设计专业的同学,由于在设计方案的系统化表达上较有优势,所以他们的作业以设计图纸表现为主。

该方法适合的课程:对先修课程要求不高,以基础专业课程为主的选修课。

(三)“表现手法扬长避短”教学方法

工业设计的主修课程篇3

(一)课程体系固化,以专业为主

从高校研究生培养计划可以看出,研究生的课程受专业限制很大,这就导致本专业研究生与跨专业研究生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个体差异关注不够,课程内容前沿性、综合性不够,交叉学科课程、综合性课程较少。

(二)跨学科人才培养中,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导师起主导作用

首先,由于理工类研究生大多是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个别培养,受导师自身专业背景的局限与依赖,各学科之间存在着较大跨度等原因,致使学生很难进行跨学科研究。其次,当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导师的课题方向决定研究生的选课方向。

(三)院系设置以学科为主导,不利于跨学科课程整合

目前,我国高校主要以学科为主导设置院系,而以跨学科设置院系的高校较少。现有院系设置不利于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利于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整合。这样的局面势必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追求热情,势必会影响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农业工程与土木工程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

前面系统地讨论了建立跨学科培养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意义及目前存在的弊端,现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农业工程与土木工程两个学科的实际,对北方寒区农业水利工程与水利资源利用和设施农业结构防灾减灾两个方向进行跨学科课程体系分析。在确立课程体系时我们设计了《农业工程和土木工程跨学科培养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调查问卷》。在制作调查问卷设计时,我们充分考虑两个交叉专业可能出现的课程共通性,尽可能设计更多的课程,力求使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具有宽泛的理论基础,使交叉学科的研究生所学到的知识适应两个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调查问卷统计

本次发放调查问卷的对象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的在职教师,共收到23份有效问卷。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年龄集中在28—38岁和38岁以上两个年龄区间,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95.65%,具有副教授职称和教授职称的总和占65.20%,问卷填写教师的任职专业主要集中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其他专业总和低于10%。

(二)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分析

1.北方寒区农业水利工程与水利资源利用方向。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学术型研究生所修学分总数大于等于30学分,扣除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及自然辩证法概论等必修课外,交叉学科研究生必须选修不少于五门的基础必修课,其中数值分析是学位必修课,还需要选修4门基础必修课。基础必修课的数据统计结果如下:在备选的15门课程中,数值分析得票最高23票,土壤水文过程模拟得票最少仅为8票。考虑到交叉学科研究内容的宽泛性,结合统计结果,去掉土壤水文过程模拟、土壤物理化学、喷微灌理论与技术三门课程。这样在北方寒区农业水利工程与水利资源利用方向就剩下12门课在基础必修课模块内供交叉学科研究生选修。课程名称如下:数值分析、数学物理方程、土壤水动力学、水工建筑物健康监测与检测、节水灌溉工程学、计算流体力学、水土资源规划与评价、高等水工建筑物、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应用、灌溉原理与技术、地下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流体仿真与软件应用。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在选修课模块所修学分大于等于10学分,而每门课的学分分配是1.5或2学分。结合统计结果,选修课模块去除土壤学与肥料学及环境水利学两门课,保留其余12门得票较多的课程供交叉学科研究生选修。课程名称如下:水生态工程学、粘性流体动力学、弹塑性力学、生态水文学、现代环境监测与控制、环境水动力学、土壤学与农作物学、水工钢结构、水工混凝土、水文学与水利计算、农田水利学水力学。

2.设施农业结构防灾减灾方向。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研究生所修学分大于等于30学分。去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英语及学位课数值分析,每位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必需选择不少于4门基础必修课。问卷结果表明,除设施环境工程学获得11票外,其他13门课,每门课程所得票数比较均衡,最低票数是15票,最高票数是22票。考虑到设施环境工程学和防灾减灾的关联性不是很大,结合统计结果把设施环境工程学去掉不作为基础必修课的选用课程,这样基础必修课就改成13门课,供交叉学科研究生选择。课程名称如下:数值分析、数学物理方程、农业设施概论、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结构动力学、高等结构力学、计算力学、有限元原理、工程结构加固技术、建筑火灾安全新技术、地震工程学、建筑结构抗风设计、工程结构优化设计。

在选修课模块中,共列出了10门课,供调查问卷填写人投票选择。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土壤学与农作学仅有6人投票,考虑到这门课自身的内容和防灾减灾的关联性不大,所以决定把这门课去掉,不在研究生选修课范围内。振动信号处理虽然只得到11位问卷填写人的投票,考虑到模态分析与参数识别需要对数字振动信号处理的技巧和理论基础,所以,振动信号处理仍供交叉学科的研究生选修。其他8门课,每门课的票数相对较均衡,故不作调整。课程如下:弹塑性力学、工程结构分析与软件应用、模态分析与参数识别、振动信号处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砌体结构、农业设施环境控制、农业设施设计制造。

工业设计的主修课程篇4

一、探求专业化的教师研修

“研修”与“培训”的不同之处在于:培训通常是以教、授为主,要求受训对象在单位时间内掌握需要培训的任务目标,开展的形式多以自上而下“听讲”为主,交流基本是单向的。而研修则是在单位时间里对所确立的主题内容进行深入学习、深入研究、交换不同意见及想法,交流是双向互动,既有自上而下,又有自下而上,还有上下互动,它的形式是“流动”和多样的。科学和专业的研修应由以下“四性”构成:

1.研修的专业性

研修必须有一定的专业做支撑,这个专业的支撑不是单方面的所谓的专业课程,而是由专业的团队、专业的课程、专业的教学设计、专业的管理、专业的标准等构成。在此基础上,从研修方案、研修课程的设计,到研修过程的组织、实施都是在专业化的过程中进行的,既有科学的依据,又有专业的标准,每一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结合。在研修方案设计阶段,整体考虑研修方案的专业性构成是十分必要的。在确立了研修主题后,围绕研修主题组建专家团队,设计研修课程。研修课程的设计是整个研修过程中的主要“发光点”,但要形成整体课程,教学设计必须跟上,也就是说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是相辅相成,课程就像棋子散在棋盘上,教学设计就像棋盘上的线将棋子有序化,有了精彩的课程做引子,教学设计将点穿成面,形成美妙的棋谱,研修开展才能不散、渐进、有序、有效。加上专业的管理和评价,使整个研修在专业的框架下进行和展开。

2.研修的需求性

研修的开展必须要有针对性,针对性的产生源自于对研修对象的了解,了解学员参加研修的需求、现状、分析他们的所想、所求,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参加国培的学员都是从全国各地选的优秀教师,每个人都有很强的专业优势,甚至在学科领域有一定的影响,针对如此高端的研修,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的针对性十分重要,学员心理对研修的接受程度及参与研修的态度,是研修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方面。首先,我们从设计研修前的学情调研问卷这一环节入手。通过调研了解需求和学员现状,以便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课程、内容和研修活动。通过对全体学员的问卷调查,将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分析、聚焦。归类———将不同问题分到各个教学主题里;分析———发给各个教学专家解读问题实质,为备课提供原始依据,在专家教学时有针对性地解答与讲解;聚焦———将学员的共性问题提炼出来,作为本次研修的主要研讨问题,并设计到教学活动中解决。专家在备课和教学活动设计中直面学员的问题,使研修和教学更贴近学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其次,要求学员上交一份日常的教学设计或者常态教学课堂录像。专家通过分析学员日常的教学设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学员的实际教学情况,分析学员存在的教学问题,将学员提前“卷入”到研修中,待研修正式开始时,学员已经非常熟悉研修任务,很快就能进入研修状态。

3.研修的设计性

一项有效的研修活动的开展是要有预设的,在分析需求的基础上,设计研修主题、研修形式、研修活动、研修过程的组织与管理、研修的评价与考核等,因为,没有周密的设计,研修就像一盘散沙,或者“拼盘”,而且每个教学活动中细节的设计,都是贯穿整体研修方案的关键环节。在研修活动开展过程中,原有的预设可能有偏离,在研修过程中及时调整和完善也是非常必要的。

(1)研修主题设计,是研修全过程的“灵魂”所在,围绕一个什么主题开展研修是必须明确和清晰的。主题设计可以是单一主题,也可以是多个主题,可视研修需求情况而定。但是在较短时间内的研修活动不易主题过多。“国培计划”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北大研修班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去设计课程,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拘泥于某些具体的教法展示,围绕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力求面对教师碰到的那些最实际最困难的问题,包括课改后的新问题,进行研讨交流转变观念,沟通思想,引领教学解决困惑,斧正认识,通过认识的提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

(2)研修形式设计,是贯彻研修主题的载体,有活力的研修形式可使研修收效事半功倍。北大国培研修的形式定位在打破以往满堂灌式的“专家讲授”培训模式,设计为“专家引领性讲授和实践性课堂相结合”的研修模式,研修的过程:实践课堂———认识提升———再实践课堂———再认识。实践课堂:对学员在报到时带来的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由专家首先进行初次评价和教学指导;到北京的中学(北大附中、人大附中、101中学、八一中学)课堂听课,观摩教学,对比教学,与实地考察学校的教师座谈交流,由跟队教学专家和学员共同评课。认识提升:专家就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教学问题进行引领教学;专家就收集上来的学员对新课程改革以来学员困惑的问题进行解答。再实践课堂:经专家引领和观摩教学后,学员自身实践教学。以“工作坊”形式进行。学员分出不同角色:教师、学生、评课专家,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小组之间互评;专家点评小组的教学,并进行引领教学与教学指导。再认识:每位学员做三次研修反思日志;学员分小组反思再实践课堂的教学设计,重新修改并完善;小组派代表陈述修改的教学设计,提出你们的思考与质疑;专家点评小组教学设计方案,并与学员互动、交流。

(3)研修活动设计,是整体研修细节和关键所在。在研修主题和研修形式确定后,如何在每一项教学活动中体现和落实?为此,研修活动的细节设计关系到研修设计的效果与成败。我们在研修活动设计时,重点强调学员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并且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对每一个活动设计形成“活页”,将活动设计的意图、目标、要求、建议清楚和简捷地列在活页上,发给每一位学员。这次北大研修班在实践课堂中设计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工作坊”教学活动,这项教学活动深受学员欢迎,因为,在“工作坊”中重要的是使每一位学员参与其中,展现每个人的所长。学员间的相互切磋、讨论、补充、完善、相互启发等获得的收获,数倍于研修课程内容。

(4)研修评价与考核,是研修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对研修设计者的检验。通过对研修评价的科学设计可以客观地看出研修的成效。设计对学员的评价与考核,使参研的学员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跟着研修设计走,“虚已以游进”最后自然形成研修的结果。本期研修评价是要求学员在每个教学模块结束时进行一次命题研修反思,共三次。在研修结束时,每小组将研修过程中形成的教学设计做修改,并说明小组修改的意见和依据,也可以保留原有设计,但陈述理由,更可以质疑。

4.研修的生成性

差异即是资源,重视研修过程中学员贡献的各种生成性的资源,尤其国培学员都是国家选自各个省的优秀学员,他们的专业水平及教学经验都是非常可贵和鲜活的教学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如何将学员在研修过程中生成的新的资源加以利用和传播,这是非常值得重视和研究的!北京大学在开展的这期研修结束后,将学员经过研修几经修改的教学设计形成专集,并由专家进行点评后正式出版,作为今后教学研修和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提高的宝贵资料。另外,为方便学员可持续地开展长期的教学交流,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个可以长期发展的平台,我们将在新学年开通“北京大学语文教学网”,把研修延伸到更广泛、更深入的专业层面。

二、营造良好的研修文化

如果说科学和专业是研修的首要条件,营造良好的研修文化氛围则是做好研修的必要保障,没有文化内涵的研修,使研修流于形式而止于其表,不会留下深刻印象和影响力。研修文化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1.培育特色的研修主题文化

高端的教师研修,通常是要在一定的主题背景下进行的,研修的主题更体现了组织者的设计思路与理念,有了主题的研修,如同有了研修的“灵魂”。北京大学承担的“国培计划”高中语文学科骨干教师研修项目,重点考虑了北大自身的特色,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将北大的办学理念和传统的文化渗透在研修中。首先,在专家团队的构成上,即展现学术的权威性,邀请北大著名的语文教育及相关学科专家,展现北大的“特质”教学,又有其它院校特别是师范大学的语文教育专家,还有参与研修的学员中有经验有水平的老师,多方资源结合,优势互补,精心的组织、精心的设计、精心的策划,形成一盘研修“盛宴”。其次,在教学设计上始终不离北大的办学理念:“自由、民主、求真、务实”,继承蔡元培先生“兼容并蓄”地办学思想,广纳众家之长,我们将本期国培研修定位既是学习的课堂,也是交流的平台,课堂教学大师引领,把握学术和专业的基准,课堂氛围营造开放的、畅所欲言的研修环境。再则,注重创新,体现北大人的探索求实的学风。语文教学内容宽泛,人文性强,比较难于定性评价,这也是语文学科长期以来经验性的东西多,争议多的原因。从现代教学的角度看,语文学科的评价需要增加一些定性的分析,引进一些科学性思维和方法。我们这期研修班有意采纳新的教学评价方法———“基于常态课的真实性评估与课堂教学能力的发展”,从认知主义理论、社会学习理念、建构主义理论等不同的角度,对先行组织者的策略与方法、教师隐性教学行为改变、课堂讲授法等方面进行了引领与指导,并和学员进行了充分的对话。

2.创设民主平等的研修文化氛围

每一位参加国培研修的学员,尤其分到北大研修班的学员都带着很高的希望和憧憬,也带着许多问题和困惑。如何引导他们走向认识的正确轨道?如何把现实的问题给予合理的解决?这是研修的难点,也是重点。首席专家温儒敏教授提出:面对问题,不回避问题,摆出问题、正视问题就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态度,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研修文化,而不是发牢骚,要多提些建设性意见,少些指责与对立。专家和学员,学员和学员之间要在平等的基础上讨论问题。从而使学员能够本着正确的、积极的研修态度参加研修。在研修过程讨论问题时学员更多的是积极发言,献计献策,平等交流,集思广益,提建设性意见,大家普遍感到研修的收获扎实而丰富。“工作坊”教学活动设计,充分体现北大开放课堂的学术氛围,为学员们提供了充分参与互动,自主交流的平台。鼓励研究性学习、小组间协作,广泛交流、探讨不同意见,允许保留各自认识和提出质疑,大大提高了整个研修活动的收效。对此,学员说:“‘工作坊’的合作学习,这其实是新课改教学法的一个亲历亲为的体验。思维的碰撞、经验的整合,让我们真实体验了‘合作探究’的具体效果,最后形成了小组乃至全班集体智慧的呈现,再有专家的经验及技术的点评,我个人认为是获得了比预期还要好的收获,这种学习和呈现方式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的。”还有的说“,‘工作坊’的活动形式很好,由小组内学员研讨碰撞,再汇聚集体智慧呈现,既有小组互评,还有专家指导,在多道工序打磨修正的过程中,我们获益多多。学员间的相互切磋砥砺,不同意见争执、学会质疑都是科学研究的态度,为我们今后专业发展树立了正确的观念,给我以多方滋养。”

3.挖掘资源,体现“道法自然”的研修文化

北大是一个开放的大课堂,“北大通选课堂”是北大几十年来的特色课程,均为各个院系推选出来的优秀课程和特色课程。我们在发给学员教学资料的同时,将“通选课”的安排表也提供给学员。多数学员吃过晚饭后,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到不同的教室去听“通选课”,直到研修班结束,学员们的兴致未减,不舍离去是因还有许多想听的课没有听到。这样的一种校园文化融入到研修班中,“营造”了一种很好的辅助研修环境,使研修文化更加多彩、丰富。北京大学“国培计划”高中语文学科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在学习环境设计上选择北大东门外,学员住在西门里,每天穿行在北大校园里,途经学校图书馆、未名湖、伯雅塔,北大的“一塔湖图”对学员产生了很深的印象,从中体味研修文化的内涵。

工业设计的主修课程篇5

根据以上行业特点与发展趋势,装饰装修行业对相关人才的要求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备绘图技能和装饰装修基本知识。即具备室内设计基本理论,能熟练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绘图,如能用3DmaX绘制电脑效果图,能用aUtoCaD绘制施工图,能认知主要装饰装修材料等。

第二,具备基本设计创意能力。即能综合应用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行小规模项目的方案设计与施工图设计,掌握主要的装修构造与施工工艺以指导项目实施。

第三,具备较高的专业综合素质。装饰装修行业企业多为民营企业,希望员工有较强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更多相关岗位的工作。即设计创意能力强,建筑与装饰装修技术知识全面,熟规范、懂管理,能参与一定规模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并能协调好与水电、空调等设备专业的关系。

第四,具备一定的经营意识。从行业来看,由于装饰装修项目普遍时间短、任务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因此要求专业人才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与市场意识。并且由于行业本身的服务特征,接到设计任务后与甲方或业主的谈判相当关键,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项目运作能力与社会能力。

此外,根据装饰装修行业业务领域宽、工多活广的特点,室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应在从业一定年限后还能创业,即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目前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对行业企业的走访调研,大部分毕业生仅勉强达到上述行业人才要求的第一、第二个方面,这是由于目前部分高等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存在以下问题:课程体系没有体现室内设计专业的本质,教学模式还是“美术基础专业础专业”的三段式课程结构,专业课程主要以效果图表现为主,偏重于电脑绘图软件学习;而部分院校师资队伍方面又以纯美术出身的教师为主,无论在师资上还是硬件上都缺乏建立室内设计专业的条件,导致人才培养规格与素质不符合市场需求。据相关调研,笔者认为当前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至少存在以下五方面的缺失:

第一,对室内设计专业的建筑基础知识重视不足。首先,对建筑知识缺乏系统了解。民用建筑的基本知识是进行室内设计的基本前提或设计制约条件。民用建筑的使用性质、等级标准、基本结构与构造以及在功能布局上对交通人流、通风采光、防火与安全疏散的约束等,这些都是学习室内设计专业必不可缺的建筑基础知识。其次,与房屋建筑工程配套必不可少的还有照明、空调、给排水、消防等环境控制设备,这些环境控制设备完善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但在安装施工上都会影响室内各界面的装饰装修,同时从艺术造型出发的装饰设计也要求各类设备、管线与控制点作相应调整,但目前很多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缺少环境控制设备方面的课程。

第二,设计课程定位模糊,设计教学开发不足。首先,在室内设计的设计教学方面,以美术思维教学,片面强调电脑效果图,把设计课程教学变成以视觉思维为主导的效果图课程。从学生的设计作业上可以看到,空间各界面上常常为装饰堆砌了很多造型构件或色彩,既达不到使用功能目的,也分辨不出源于何种风格流派,形式流于表面。这样的方案设计教学模式使得设计创意呈视觉表象化,而偏离了各类空间(如居住与商业)功能逻辑的训练要求。其次,室内设计具有的创意特征,需要设计人员具有相当的历史文化与审美修养。反观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学生缺乏对建筑与室内基本史论的系统学习,不了解东西方各历史时期建筑与室内的主要风格流变。

从学生的设计方案作业上常常看到的是中式立面、欧式吊顶的室内空间,胡乱拼凑却美其名曰混搭风格,显示出基本史论素养的单薄。第三,对室内设计的物质技术基础重视不足。首先,材料是室内设计实施的物质基础,挖掘材料表现力是设计创意的关键点之一。由于材料课程的不足,学生对装饰装修材料的分类、规格、性能与具体应用缺乏系统的了解。其次,装饰装修工程实践性强、工种多、工艺复杂。学生通过装饰施工技术课程学习装饰装修的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以及装饰装修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情况,以在实际工作中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来进行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但目前很多学校普遍缺乏材料与构造、施工工艺方面相应的教学实践场所,把材料与技术当做纯理论课来教授,使得学生没有真实接触材料与构造、了解装修施工工艺过程,同时也使得设计方案或施工图缺乏依据或深度不足,无法为实际施工所用。

第四,缺乏装饰装修项目设计与施工的流程管理知识。市场上的室内设计、装饰装修工程大多是“短平快”的中小项目,设计业务是一种技术服务活动,也是一种营销模式。而科学的流程管理可以使得设计服务提高运作效率、跟上市场要求。同时,装饰装修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生产活动,过程工序多、涉及面广。室内设计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装饰装修施工管理知识,才能根据项目的要求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以实现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然而,反观目前很多毕业生的行业实践,许多毕业生对项目设计和施工管理流程并不甚了解。

第五,对装饰装修行业的经营模式与市场状况缺乏认知。很多室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不了解公装领域的基本建设程序,如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也缺乏家装领域的市场营销认知,不了解行业的相关法规知识。同时,在校园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能感知行业与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总的来看,目前大部分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与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重视觉表现,轻专业理论以及设计案例实践的弊病,过于以美术的思维教学,脱离室内设计专业固有的技术、经济的约束,没有把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放在市场或一定的技术经济的范畴内把握。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处于高度市场化的装饰装修行业,需要的是具备一定创意设计能力、施工技术与管理能力且具备较强市场意识的专业人才。但对照装饰装修行业的发展趋势与人才要求,当前很多高校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在专业理念、课程体系与教学手段方法等方面,还滞后于行业市场需要。对此,应遵循室内设计的特点深入进行专业教学改革。

(一)调整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科基础

在肯定室内设计专业具有艺术创意的属性上,强调室内设计专业的建筑学科基础。其依据是:首先,我国教育部编制的高职高专专业分类目录中,室内设计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都是归类于二级学科建筑设计之下的;发达国家的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大都由建筑院校培养,室内设计专业设计工作也大都由建筑设计师从事。其次,从室内设计工作内容来看,设计就是对原建筑的功能进行布置和深化,大部分二次装修设计的项目都是改变功能布局、深化使用功能或提高装修档次;从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来看,装饰装修工程与土木建筑工程具有同样的特征:围绕着固定地点的订单式的项目进行生产建造。事实上,建筑设计专业中的功能布置、建筑主体结构、水电空调以及环境控制设备等无不制约着室内空间的设计与装饰装修,尤其是建筑内部功能布置与交通人流,既是建筑设计专业考虑的重点,也是室内设计专业考虑的重点。因此,强调将建筑知识作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科基础,完善建筑基础知识与环境设备等方面的课程建设,有利于学生对室内设计专业的系统认知。

(二)创新设计教学模式

很多高校不同程度地把美术教学作为室内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这与从视觉上理解室内设计专业的陈旧观念有关。事实上,现代室内设计的审美早已从单纯的视觉形式美转向整体文化意识,特别是包豪斯开创现代主义理论以来,学者们都提倡摒弃表面的装饰、强调形式追求功能,认为空间的美在于合理性和结构的逻辑表达,因而不能片面从视觉审美来理解室内设计。从现代室内设计的价值观来看,所追求的“空间艺术”是多元共生的,空间形态的创意既可源于功能要求、建造方法与技术,也可源自材料语言,还可源自场所的历史文化遗留特征,应开发出多种思维向度的设计案例教学模式。在设计教学方面,可实施设计项目教学法。以居住方案设计课程为例,专业教师可结合实际案例中的业主要求设计出小户型、集合住宅、独立住宅等设计课题,指导学生学习从场地勘查、创意构思、平面功能布置、效果图绘制到系列方案排版表达的设计流程,使得学生相关知识与技能在案例教学中得到有机结合运用,熟悉项目设计过程;同时在其中加强典型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室内设计是在一定限制条件下解决功能、审美、技术等一系列问题的活动。

(三)加强专业实践教学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室内设计专业,单靠“纸上谈兵”式的绘图训练是难以获得专业知识的,因此必须重视相关工程技术课程。在专业技术课程学习中,接触真实的各类材料,亲自动手营造一些构造与节点,才能真正挖掘材料的表现力,认识到室内设计工作离不开材料与营造技术的客观约束。专业实践教学的场所与设备必不可缺,主要有装饰装修材料陈列室、装饰装修构造与施工工艺实训室、装饰装修工程样板间等。装饰装修工程样板间根据场地条件按各类典型的室内空间来建设;装饰装修构造与施工工艺实训室的安装主要装修构造,并暴露主要节点构造,以便观摩与测绘。施工技术与管理部分的教学场所,如装饰施工现场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由相关行业企业来提供。

(四)开设项目管理与经营相关课程

如前所述,装饰装修行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格局中,其商业业态不断创新。行业企业必须创新服务与营销模式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的需求;而装修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则离不开管理,没有管理便没有效率,因而室内设计专业教育必须开设相关课程,如项目管理、装饰工程预算、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等,使得学生掌握营销、管理与相关法规基本知识,具备经济效益观念以适应市场。

(五)完善专业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根据室内设计专业知识与技能多元综合的特点,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考核模式。既然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则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或行业组织的相关考核。如aUtoCaD、3DmaX等软件技能课程,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相关部门的技能证书考核,以考核成绩来确定学生的课程成绩;在高年级学生的设计和实践课程中,可通过组织学生团队以参加竞赛或承接社会企业设计项目的业绩效果作为考核成绩。

结语

由于室内设计是多种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学科———在实际设计工作中,既要满足使用功能,又要追求艺术审美,并且受到工程技术与经济造价的制约;特别是设计创意能力,既要求有感性思维,又必须具备理性思维,需要知识修养较高、综合把握能力强,很难在短时间内积累起来。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院校,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都是有限的,怎样在较短时间里使学生掌握室内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形成有效的专业认知框架是一个难题。因此,可行的策略是根据行业的人才要求、专业的知识结构来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在理论教学上强调建筑基础知识,同时加强施工技术与管理、法律法规、商业经营等方面的课程建设,以完善专业的知识系统;在设计教学方面,以典型的设计课题为主干实施项目教学法,把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贯穿其中,从而使学生获得对设计活动的认知与整体把握。

工业设计的主修课程篇6

关键词:农业工程;土木工程;交叉学科;研究生课程

作者:郑鑫,杨光,葛建锐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8-0040-02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面对这种现状,培养具有跨学科、交叉学科学习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是当下研究生教育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也是未来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必经之路,更是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要想达到这种要求,合理设置交叉学科的课程体系是成功的关键。

一、构建交叉学科课程体系的意义

(一)构建交叉学科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保障

交叉学科设置课程可以帮助研究生夯实数、理、化基础、计算机应用和程序设计技术等基本知识,为参与交叉学科项目研究提供基础保障。在国内,北京大学于2006年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该研究院下设有理论生物学中心(CenterfortheoreticalBiology,CtB)。CtB的课程由4门必修课程、13门专业选修课程、20门专业限选课程、15门跨专业选修课程和8门跨专业限选课程组成。研究生必须根据不同的专业背景进行课程学习,50%为跨学科专业课程[1]。在国外,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the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简称Uwm)于1998年发起了一项大学/州伙伴关系创新性计划(ClusterHiringinitiative,简称CHi)[2]。在教学上,CHi中几乎每个研究集群都开发了新的课程,一些研究集群甚至已开发出新的跨学科计划[3]。

(二)构建交叉学科课程体系是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交叉学科的课程体系,会结合跨学科课题所涉及的知识面的宽度及学科的前沿性调整研究生教学的选课及授课内容。交叉学科的课程体系一般涵盖不同学科的基础必修课程、选修课及相关方向的补修课。一个人具备了广博的知识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间的纵横关系,充分发挥知识间的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作用[4]。因此,如何构建合理的交叉学科课程体系是研究生增强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三)构建交叉学科课程体系是培养研究生学术兴趣的必要途径

交叉学科一般涉及学科的多个领域,通过对多学科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的精彩程度和趣味性会有很大提高。研究生在交叉学科领域学习过程中,会结合自身的长处、特点,在交叉学科领域的课题研究中找到落脚点,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益于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

二、当前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弊端

(一)课程体系固化,以专业为主

从高校研究生培养计划可以看出,研究生的课程受专业限制很大,这就导致本专业研究生与跨专业研究生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个体差异关注不够,课程内容前沿性、综合性不够,交叉学科课程、综合性课程较少[5]。

(二)跨学科人才培养中,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导师起主导作用

首先,由于理工类研究生大多是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个别培养,受导师自身专业背景的局限与依赖,各学科之间存在着较大跨度等原因,致使学生很难进行跨学科研究[6]。其次,当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导师的课题方向决定研究生的选课方向。

(三)院系设置以学科为主导,不利于跨学科课程整合

目前,我国高校主要以学科为主导设置院系,而以跨学科设置院系的高校较少。现有院系设置不利于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利于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整合。这样的局面势必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追求热情,势必会影响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欲望。

三、农业工程与土木工程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

前面系统地讨论了建立跨学科培养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意义及目前存在的弊端,现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农业工程与土木工程两个学科的实际,对北方寒区农业水利工程与水利资源利用和设施农业结构防灾减灾两个方向进行跨学科课程体系分析。在确立课程体系时我们设计了《农业工程和土木工程跨学科培养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调查问卷》。在制作调查问卷设计时,我们充分考虑两个交叉专业可能出现的课程共通性,尽可能设计更多的课程,力求使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具有宽泛的理论基础,使交叉学科的研究生所学到的知识适应两个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调查问卷统计

本次发放调查问卷的对象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的在职教师,共收到23份有效问卷。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年龄集中在28―38岁和38岁以上两个年龄区间,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95.65%,具有副教授职称和教授职称的总和占65.20%,问卷填写教师的任职专业主要集中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其他专业总和低于10%。

(二)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分析

1.北方寒区农业水利工程与水利资源利用方向。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学术型研究生所修学分总数大于等于30学分,扣除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及自然辩证法概论等必修课外,交叉学科研究生必须选修不少于五门的基础必修课,其中数值分析是学位必修课,还需要选修4门基础必修课。基础必修课的数据统计结果如下:在备选的15门课程中,数值分析得票最高23票,土壤水文过程模拟得票最少仅为8票。考虑到交叉学科研究内容的宽泛性,结合统计结果,去掉土壤水文过程模拟、土壤物理化学、喷微灌理论与技术三门课程。这样在北方寒区农业水利工程与水利资源利用方向就剩下12门课在基础必修课模块内供交叉学科研究生选修。课程名称如下:数值分析、数学物理方程、土壤水动力学、水工建筑物健康监测与检测、节水灌溉工程学、计算流体力学、水土资源规划与评价、高等水工建筑物、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应用、灌溉原理与技术、地下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流体仿真与软件应用。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在选修课模块所修学分大于等于10学分,而每门课的学分分配是1.5或2学分。结合统计结果,选修课模块去除土壤学与肥料学及环境水利学两门课,保留其余12门得票较多的课程供交叉学科研究生选修。课程名称如下:水生态工程学、粘性流体动力学、弹塑性力学、生态水文学、现代环境监测与控制、环境水动力学、土壤学与农作物学、水工钢结构、水工混凝土、水文学与水利计算、农田水利学水力学。

2.设施农业结构防灾减灾方向。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研究生所修学分大于等于30学分。去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英语及学位课数值分析,每位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必需选择不少于4门基础必修课。问卷结果表明,除设施环境工程学获得11票外,其他13门课,每门课程所得票数比较均衡,最低票数是15票,最高票数是22票。考虑到设施环境工程学和防灾减灾的关联性不是很大,结合统计结果把设施环境工程学去掉不作为基础必修课的选用课程,这样基础必修课就改成13门课,供交叉学科研究生选择。课程名称如下:数值分析、数学物理方程、农业设施概论、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结构动力学、高等结构力学、计算力学、有限元原理、工程结构加固技术、建筑火灾安全新技术、地震工程学、建筑结构抗风设计、工程结构优化设计。

工业设计的主修课程篇7

关键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滑铁卢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湖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001-04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运行的不断深入,企业的技术基础、工作手段、专业化分工、工作方式、对产品的要求及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需求的变化导致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发生巨大的变化。目前,国内外都非常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12年12月的机械工程教育峰会主题就是“聚焦学生能力的培养”,大连理工大学的李志义教授提出以学生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方案和课堂教学改革,从克服培养方案的十个倾向、重构培养方案的十个方面及实现课堂教学的十个转变详细地讨论了研究型大学如何以学生能力为导向来构架专业培养方案及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变。华中科技大学吴昌林教授提出改革课程教学方法、营造学生自主探究的环境。推进了基于主动实践“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和机械设计与制作能力培养系列project。重庆大学的陈兵奎教授将毕业要求细化到每门课程中,采用课堂讲授+自学环节+专题作业+项目设计+小组讨论+……的过程性评价和考试环节的终结性评价的综合评价手段对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进行评价,并且在制度上保证期末考试在总成绩比例中不超过40%。国外在十多年前就提出并持续发展和倡导了全新的CDio(Conceiving-Designing-implementing-operation,即构思―设计―实现―运行)工程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CDio大纲。这些都说明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改革已提上日程。笔者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滑铁卢大学进行研究和访学,能够深入院系和课堂了解该校本科教学情况。又鉴于国外大多数综合性大学本科专业只有机械工程专业没有车辆工程专业,笔者对比研究滑铁卢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和湖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为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修订提供一定的可参考的经验。

二、滑铁卢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滑铁卢大学位于加拿大滑铁卢市,是一个以数学著名、以工科为主、以产学合作教育为办学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现有本科生30000人,研究生5100余名。工程院是滑铁卢大学最大的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是工程院14个专业之一,机械工程专业本科四年的学习是在四年零八个月内完成的,每年分为秋(9月到12月)、冬(1月到4月)、春(5月到8月)三个学期,每个学期为期4个月的时间,学生需要完成八个学期的学术学期和六个学期的工作学期,没有寒暑假。学术学期的课程由核心课程、通识选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组成。

1.核心课程。包括学位31门学分核心课程和7门非学分核心课程。31门学分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两大类:(1)自然科学基础核心课程6门(1门化学领域、3门数学领域、1门力学领域和1门电学领域的课程),分别是:CHe102工程化学、matH115工程线性代数、matH116工程微积分1、matH118工程微积分2、pHYS115力学、Gene123电气工程。(2)专业核心课程25门,分别是:me100机械工程导论1、me101机械工程导论2、me115材料结构和属性、me201高等微积分、me202工程统计学、me203常微分方程、me212动力学、me219固体力学1、me220固体力学2、me230材料行为学、me250热力学1、me262微处理器和数字逻辑器导论、me269机电设备和电加工、me303高等工程数学、me321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me322机械设计1、me340机械制造、me351流体力学1、me353传热学1、me354热力学2、me360控制系统导论、me362流体力学2、me380机械工程课程设计、me481机械工程项目设计1、me482机械工程项目设计1。(3)7门非学分核心课程分别是研讨课(me100B、me200a、me200B、me300a、me300B、me400a、me400B)。这些课程内容大致包括机械工程专业的课程结构和选课方法;学校、院系的组织架构和日常运转;学生社团;就业机会;安全教育;围绕核心课程的主题讨论;机械工程前沿研究讨论及学校已做的科学研究等。*课程后面括号内的编号为课程代码,以1开头的代码是大学一年级的课程,依此类推。

2.通识选修课程。需要在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工程经济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三类课程中选修4门课程。分别为:(1)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类课程选修1门;这类课程有:antH102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导论、eCe390工程设计及经济学和对社会的影响、enVS105环境管理与伦理、eRS215环境与可持续性评价、SoC232技术和社会变革等20门。(2)工程经济学类课程选修1门;mSCi261机械工程专业规定选修工程财务管理。(3)人文社会科学类选修2门;这类课程有哲学、政治学、历史、人文、和平与冲突、人力资源管理、音乐、心理学、国际关系研究等。

3.专业选修课程。需要在六个专业方向流体力学、机械设计与固体力学、材料工程与工艺、焊接、自动化与控制、热工程选修7门课程。大三选修3门,大四选修4门。(1)流体力学方向:me564涡轮机、me564空气动力学、me564工程设计、me567计算流体动力学和消防安全工程、me571空气污染。(2)机械设计与固体力学方向:me423机械设计、me435工业冶金、me542先进的动力学与振动、me526疲劳和断裂分析、me538焊接的设计制造和质量控制、me555计算机辅助设计、me559有限元方法。(3)材料工程与工艺方向:me435工业冶金、me463焊接工艺、me526疲劳和断裂分析、me531物理冶金应用于制造、me533金属及复合材料、me535焊接冶金、me538焊接的设计制造和质量控制。(4)焊接方向:me435工业冶金、me463焊接工艺、me526疲劳和断裂分析、me535焊接冶金、me538焊接的设计制造和质量控制、me547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和控制:(可选)。(5)自动化与控制方向:me435工业冶金、me538焊接的设计制造和质量控制、me547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和控制、me548数控机床1、me555计算机辅助设计、me559有限元方法、me561流体动力控制系统。(6)热工程方向:me452能量转移的建筑物、me456传热学2、me459能量转换、me557燃烧学1、me559有限元方法、me567消防安全工程、me571空气污染。滑铁卢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定位是培养机械工程师,机械工程师需要能处理任何运动的机器,如机器人、马达、泵和车辆等。在所有的工业技术领域中,机械工程师都需要从工艺和系统的角度参与设计、制造、研发和维护机械的几乎每一个阶段。机械工程师需要理解力学和热力学基本定律、力对固体和流体的影响、热在物质内传递的规律、工程材料的性能以及针对特定的功能设计机械系统的能力。从以上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滑大机械工程专业正是从培养一个合格的机械工程师的角度来设置课程的。从数学、力学、动力学、热学、材料学、制造工艺、机械设计学、自动化和控制这些方向完成一个机械工程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

三、湖南大学产学合作教育的开展情况车辆工程培养方案

湖南大学起源于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创建于公元976年的岳麓书院,迄今已历时千余年,故又称“千年学府”。是一所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人文学科独具深厚文化背景、经济管理学科富有特色的综合性、开放式、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现有本科生20400余人,研究生11000余人。车辆工程专业隶属于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形成了以汽车车身、汽车底盘、汽车安全等核心内容见长的专业教学特色;推进产学研结合,实现高水平的专业教学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相结合,注重能力导向,培养工程创新人才。湖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学位课程由通识课程、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及集中实践环节组成。

1.通识课程。包括通识必修和通识选修两大类:(1)通识必修课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计算机基本能力测试、计算机导论与程序设计、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体育)。(2)通识选修课程(岳麓讲坛、文学艺术领域必选一门、社会科学领域必选一门)。

2.核心课程。包括三大类:学门核心课程、学类核心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1)工学学门核心课程(高等数学a、线性代数a、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普通物理a、普通物理实验a、普通化学)。(2)机械学类核心课程(机械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基础、电工电子学、控制工程基础、工程中的数值方法)。(3)车辆专业核心课程[汽车构造(含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子技术(含嵌入式系统)、汽车制造工艺]。

3.专业选修课程。包括两大类:专业限选课程和专业方向选修课程。(1)专业限选课程选修6门[汽车导论与法规(必选)、新能源汽车基础(必选)、机械振动学(必选)、有限元分析、工程优化设计、汽车nVH技术、汽车结构Cae技术、汽车碰撞Cae技术、汽车试验学]。(2)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任选一个方向修课。①车身方向(车身结构与设计、车身制造工艺学、汽车空气动力学、汽车人机工程学、车身CaD技术)。②底盘方向(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汽车悬架、液压气压与电传动、汽车底盘性能仿真)。③安全方向(汽车安全技术、人体损伤生物力学、汽车安全性实验技术、智能车辆、汽车安全仿真理论与方法)。④新能源汽车方向(电动车辆原理与构造、电动车辆设计、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电驱动及控制技术、电动汽车性能仿真)。

四、对比分析

滑铁卢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和湖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对比见表1:

从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滑铁卢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课程门数和学时数都大大少于湖南大学车辆专业,尤其是通识课程部分。滑铁卢大学每门课基本上都是每周只上3小时,可以一次上完,也可以分两次上,由教师决定。每门课程的课程大纲(SYLLaBUS)包括以下8个部分:(1)Contactinfo(任课教师的联系方式):列出任课教师的姓名、办公地点、电话和邮箱地址;(2)Lectures(课程讲授):列出上课的时间地点;(3)communication(交流):明确学生跟老师交流的平台;老师的课件、作业、实验和课程中包括的编程代码都会以邮件的形式上传到Uw-Learn平台,学生通过该平台提交作业、实验报告和编程代码;(4)Labs(实验):明确实验的地点、时间安排、学生分组安排及实验的题目;(5)assignments(作业):布置作业的题目、作业要求、提交作业的时间;有些课程还有project的要求;(6)tutorials(辅导):按学生的姓氏的字母排序分组安排辅导及各组辅导的具体时间和辅导的内容;(7)Finalexam(期末考试):明确考试的要求;(8)Grading(成绩构成):明确实验、作业和期末考试所占的比例;基本上每门课程的期末考试的比例不会超过50%、实验的比例会在20%左右、作业在30%左右。滑铁卢大学本科生的课程任务很重,课后作业量很多,并且要求很严,必须在规定时间提交作业的,否则零分计算。每门课程有完善的ta(助教)制度。

湖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大一大二大类招生,整个机械类的课程一样,夯实数学力学和机械基础,大三重在专业核心课程,大四实施方向课程,与就业和研究方向接轨,整体知识结构合理,突出了本专业的特色。从2011年开始,湖南大学要求每门课程都要在教务处课程中心建立课程网站,上传与该课程相关的所有内容。课程大纲也必须包括以上八个部分,并且开设小班讨论和助教制度,一门课尤其是核心课程实施多位老师一起上的制度,课程要求趋于合理和规范,教学质量也大幅度上升。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譬如助教水平参差不齐、小班讨论内容不太明确、学生课时任务繁重等等。新一版的教学计划正在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修订,相信随着制度的规范和借鉴国外的经验,本科教学质量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2012国际机械工程教育峰会:汕头大学执行校长顾佩华教授做了题为《汕头大学提升学生工程能力的举措与实践》的报告.

[2]2012国际机械工程教育峰会:美国卡罗尔.坎贝尔工程研究中心执行总监imtiazHaque教授的报告《案例研究:为汽车行业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3]2012国际机械工程教育峰会: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志义教授做了题为《以学生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方案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报告.

[4]2012国际机械工程教育峰会: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吴昌林教授做了题为《学生能力为导向的培养体系设计》的报告.

[5]2012国际机械工程教育峰会: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陈兵奎教授的报告《学生能力达成与综合评价方法初探》.

[6]康全礼,陆小华,熊光晶.国际创新型工程教育模式中国化的探索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09,26(4):4-7.

[7]查建中.工程教育改革战略“CDio”与产学合作和国际化[J].中国大学教学,2008,(5):16-19.

工业设计的主修课程篇8

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授予工商管理、信息技术科学、应用组织技术等学士学位。其中工商管理包括会计、电子商务、家族企业创业、金融、金融理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商务、市场学、运作与供应链管理、组织领导与管理、销售等专业。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共修课程包括工商管理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管理、财务会计信息、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职业发展、专业沟通等课程。各专业还有各自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市场学专业为例,市场学专业要求学生学习顾客行为和关系营销、市场研究与数据库管理、营销分析与决策等共计12学分的课程,然后从模块一中选择6学分的课程,再从模块一和模块二中选择6学分的课程。其中模块一包括国际营销、网络营销、营销沟通原理、企业营销、实习、销售。模块二包括供应链管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广告战略、直接营销、销售渠道管理、国际采购物流与运输、高级营销分析、产品价格管理、专题、购买与企业关系管理、销售领导力[3]。多数专业方向都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但家族企业创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的课程以必修课为主。

2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

美国托利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出通识教育基础雄厚,专业教育目标明确,课程关联相互支撑三个显著特征。

2.1共修课程教育基础雄厚

如前所述,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通过共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坚实而雄厚的工商管理专业学习的基础,形成了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的框架。在四年制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中,第一年和第二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完全相同。在这些课程中,大学写作、报告写作为学生提供了写作能力学习的平台;微机应用、信息技术管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商务应用数学、商务数据分析、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统计数据工具基础;财务会计信息、决策会计、财务管理原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财务分析基础工具;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商务概论、市场营销、生产与服务、宏观经济学、经营环境、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等课程将工商管理的各类要素和相互关系整体呈现给学生,从工商企业外部环境的关键要素到企业内部的人、财、物的管理过程,从企业产品的生产到企业产品销售各个环节给学生呈现了清晰的学科内容。同时,托利多大学在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中贯穿了职业发展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具备学习知识同时思考自身职业发展的能力。

2.2专业方向教育目标明确

托利多大学为进入商学院选择不同专业的学生确定了明确而清晰的职业定向,并用与工商管理实践紧密相联系的课程设置来实现其教育目标。例如,销售专业是托利多大学获得aaCSB认证的第一个重要专业,获得了美国部级的荣誉和大学销售专业的领导地位。所有销售专业的班级被设计成真实的企业,学生未来可以成为企业销售领域的领导者。销售专业要求学生必修商务营销、购买与商务关系管理、销售、会计与区域管理、销售领导力、高级销售、销售实习共计21学分课程,同时需要的人文科学课程分必修和校级核心课程,包括心理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或者社会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任选一门,个体沟通(校级核心必修课)、批判思考(人文社科领域)和逻辑学初步(自然科学领域)任选一门。在沟通原理与实践、公共演讲、群体沟通、劝说理论、非语言沟通等课程中选择两门课程。这些课程为培养学生出色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聪慧的关系管理和科学推理能力、审慎的决策和领导能力提供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平台,有利于实现托利多销售专业的教育目标。再如电子商务专业是aaCSB的特色项目。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两种职业轨迹,一种是让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同时辅修市场营销、信息系统、金融、国际商务或者创业等其他专业方向,成为在这些专业领域中有电子商务专长的人;另一种是学生成为专业电子商务技术人员。这两种职业轨迹可以使他们将来成为管理者、企业家、经理人才和网络开发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商学院要求该专业学生必修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网站设计和商务传播、商务智能管理、电子商务模型和计划管理课程,同时选修电子商务的信息技术、网络营销、财务营销和制度、全球电子商务框架等课程,并积极鼓励学生辅修其他专业方向课程。

2.3课程关联相互支撑

托利多大学商学院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支撑促进了学生对工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较快融合。所设课程之间由浅入深、由工具到实践,形成相互支撑的多层次课程体系。以工商公共必修课程(第一层次)为例。微机在商务领域的应用课程是信息技术管理课程的先修课程,财务会计信息是财务管理和决策会计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课程的先修课程,工商管理学生的发展方向课程是职业发展Ⅰ和职业发展Ⅱ课程的先修课程,职业发展Ⅰ是职业发展Ⅱ的先修课程,商务初步是各管理类课程的先修课程,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是生产与服务系统原理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财务管理的先修课程[4],在以上课程先修的基础上,才能进入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的课程。这些课程之间形成的先后关联,使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均学有所用,并随着课程的进展反复应用所学理论并不断深化。同时,虚线框所示,在公共类必修课中,分为信息技术类、财会工具类、数据分析类、职业方向类和管理核心类五大类课程。其中信息技术类课程为数据分析类、财会工具类和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最先进的手段,数据分析类课程为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缜密的分析工具,财会工具类课程为管理核心课程提供理解工商企业信息的专业技术。而职业发展类课程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管理核心课程中不断调整职业心理预期,在职业选择调整中不断增强学习信念和能力。在专业选修课和必修课(第二层次)中,需要在以上课程作为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切入特定专业方向深入学习和实践。

3教学手段及其资源特色

在科学合理配置的课程体系基础上,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源选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3.1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方面,商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例如,新教学楼中的每个阶梯教室里,所有课桌都安装电源和网络插口,这为学生提供了同时上网、与教师同步进行对网络信息资源操作的机会。教室中多媒体设备齐备,面积较大的阶梯教室中甚至设有三个屏幕装置,教师利用教学软件或幻灯片切换都非常方便。另外,商学院学生有利用学院机房资源免费打印课程资料的权利,学生自由打印课程学习资料。

3.2教师发挥各自特点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托利多大学的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角色和引导角色交替进行。学生随时在课堂提问,教师立即解释和引导学生讨论。每名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不尽相同,选择的商务模拟系统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教师通过固定答疑时间、电邮、网站等交流方式与学生在课外积极沟通。同时,商学院教师大多数具有企业背景和经历,结合案例内容指导学生到企业调研或在公共企业数据库查阅资料完成各种调查或研究报告。

3.3网络模拟和视听教学资源的选用

在商学院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教室里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实践对接。例如,商务初步是一年级新生在第一个春季学期就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笔者在旁听该课程教学中发现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充分利用Capsim公司开发的企业模拟系统让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公司管理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公司,当课程进行到管理各项职能的介绍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公司进行新产品市场预测、进行生产决策等。教师也可以利用该系统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及时了解学生课下对自己公司的运作情况。为了让学生理解公司发展中创业者的性格所起的作用,教师在课程计划中安排了Film计划,加入苹果电脑公司成立的影片,并组织讨论。

3.4以应用为第一要素选择教材

在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中,教师选择教材考虑的重要环节是是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能否有丰富的案例资源和应用价值。以统计学为例,我国国内的统计学教材内容涵盖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内容,虽然很多教材中也注重各章节后面加入案例内容和excel、Spss等软件应用内容,但大学本科教材基本涵盖描述统计、概率、抽样分布、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指数体系等内容,并以理论阐述、例题的数学推导类课程模式阐述统计学的内容。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将统计技能课程分为商务数据分析和统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两门课。前者教材主要以贯穿案例的形式阐述描述统计学的内容,后者教材以企业决策案例的形式阐述推断统计学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实用的教材为蓝本要求学生使用统计软件根据模拟或实际的企业数据完成作业或报告。

3.5人性化的课程辅助网络资源

在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过程受到学校网络资源的人性化支持。例如,在教师方面,学校网站不仅为教师提供了电子图书、电子视频等资料,而且专门设计了软教学资源模块,包括做教学计划的技巧、做多媒体可见的技巧和素材资源推荐、各种情境下的教学技巧推荐等信息,这些软资源帮助教师职业发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非常具有人性化特征。同时,在学生方面,商学院为了辅助各专业的教学实践,在学校网站上特别设计了RealConnection模块,主要作用是收集学生社会实践的需求信息,帮助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历设计,与企业联系帮助学生搜寻就业信息。这不仅成为商学院职业发展课程的主要工具,也直接帮助了各专业学生的社会实习和就业。因此,人性化的课程辅助网络资源对教师更好教学、学生及时学到求职技能起到了“授人以渔”的功效。

工业设计的主修课程篇9

[关键词]《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一、国内《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建设的概况

(一)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有为数不多的职业院校把数控维修作为一门专业来建设。将《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这门课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是相当多职业院校的做法,他们并没有把这门课放到足够重要的位置上,这使众多数控专业的学生仅仅懂得机床操作,而对维修仍然一无所知,这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对数控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二)有关该课程的研究很少

不少学校在安排《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这门课时主要还是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安排的课时很少,也没有非常优秀实用的教材,更缺乏对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非常不利于学生掌握数控维修技能。

(三)理论与实践环节脱离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是理论知识难度大、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中理论和实践都应该重视。长期以来,《数控机床故障与维修》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分开,教学内容不能紧跟市场需求,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背离职业教育强调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教学特点,不能适应当前制造业对数控人才所需技能的要求。理论与实践课程脱节,学校环境和工厂环境反差大,所培养学生的维修技能无法适应企业的需要。

二、转变观念,积极开展《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建设

(一)转变观念,适应市场需要

课程建设应以适应市场需要为宗旨,以服务就业岗位为目标。课程建设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在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中,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为了这个目的,学校一切工作都应该服务于这个目的。我所在的学院以示范性建设为契机,全面实施教学质量工程,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学生专业知识、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建立产业、学校、行业一体的产教融合的合作办学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加强《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建设

随着《中国制造2015》计划的推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企业生产中使用数控设备越来越普遍,数控设备的维护维修人员需求将呈现强劲增长的态势。根据市场调研,企业所需数控专业人才岗位(群)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数控设备的操作人员、数控设备的装调人员、数控设备的维护维修人员以及其他工作岗位。数控专业主要岗位对应的职业能力有:数控机床的操作、维护;数控机床的安装、检测、验收;数控机床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普通设备的数控化改造。推进《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建设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人员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推进《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有效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提高数控维修专业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和研究队伍,从教学人员上保证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2.继续完善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的修订,使之更能适应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需要,使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符合就业导向。3.教材建设(1)推进项目化教学和案例教学内容。以具体的案例或任务为载体编写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建设立体化教材,把实践性强的内容视频化,知识点微课化。(3)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紧跟市场需求。(4)适应学生需求,力求教材知识与趣味性一体。4.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1)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应从过去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单一方法过渡到传统方法与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性方法,力争开展多媒体授课。(2)建设课程资源库,开发微课资源。(3)建设信息化资源课,使教学资源上网,充分发挥学生自学的主观能动性。

四、以数控维修实验台的研究应用为契机,推进《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建设

笔者所在学校配合数控专业的示范性建设,投资60余万元用于数控维修实训中心建设。在数控维修实训中心建设过程中,由学校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特点,结合企业对数控专业学生的要求自主设计,自主建设实训中心,不但使学校的数控维修实训教学条件大大改观,也锻炼了教师的能力。数控机床安装、调试与故障维修能力是数控技术专业核心的能力之一,在课程的设计上遵循以下理念:以工程应用为背景,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完成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组织与实施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师生互动的过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程标准以职业标准为依据,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与工作岗位一致的能力,把工学结合的思想贯穿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本课程嵌入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工职业资格标准,理论联系实际,以任务为学习载体,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数控机床安装调试与维修的过程为主线,设计学习情境,在学习情境内学生完成安装调试与维修任务。根据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相应的教学计划。上述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过程中,全部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在任务二和任务三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可以查阅故障诊断手册,可以通过手机app上网查看知识点微课,学生完成任务书要由小组一起进行ppt汇报,对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汇报总结。以其中任务三中的一个子任务为例,教学过程如下表所示。在每次的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教师加以引导,报告完成后仔细进行讨论、分析,目的是学生掌握技能。

五、结论

通过教学改革,教师因材施教,学生既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和获取理论知识,也能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是对培养适应市场需求人才的教育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王道林,朱秀琳.机械制造基础.工学结合特色课程建设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78-79.

[2]陈玉琨.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l-8.

工业设计的主修课程篇10

关键词:安全工程;课程体系;设置模式

安全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生产过程和生活活动中技术事故和危害的科学,它是研究事故或危害的产生、发展规律以及预防的现代科学技术。安全工程是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综合学科的重要分支学科,是以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总结、分析已经发生的事故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识别和预测生产、生活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因素,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安全、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这使得安全工程学科的研究领域由过去以研究生产领域问题为主扩展到生活安全、生存安全领域,大大拓宽了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范畴。

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安全科学与技术能够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安全工程专业作为安全学科的本科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复合型高级安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将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的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有必要对本学科的内涵、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我国,安全科学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崛起和90年代初期的徘徊后,在新世纪已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安全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术界和整个社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和提高。这说明科技界已从更深的层次认识到了安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身安全的渴望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

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纷纷设置的新学科和热门学科,2001年只有30所,而2004年就有68所大学招收安全学科本科学生。为了培养安全科学领域急需的各种人才,身处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师,努力组织教学,突出专业,有的侧重于采矿、化工、航空等行业工程技术,有的侧重于消防、空调等公用工程技术,极不统一。这样由高校一厢情愿地培养的特定行业或某一专业的安全工作人员,非但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反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才浪费,同时还使某方面的人才短缺。可见,安全科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更多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面对21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安全科学如何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学科体系,进行安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已成为安全科学建设中一个亟待研讨的重要课题。

二、河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现状

河北理工大学是河北省内重点发展的骨干大学,其下属资源与环境学院从事矿山安全技术、采矿技术、爆破技术和地质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采矿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涉及安全工程的许多课程已开设多年,不论是教材建设,还是教学研究,都有坚实的基础。

河北理工大学于1958年建校就设立采矿工程专业,1993年获得采矿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2002年获得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在此基础上,我校在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安全工程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主要学习矿山与地下建筑、交通、航空航天、工厂、物业、商厦与地面建筑的灾害防治技术及工程和通风、净化与空气调节、安全监测与监控、安全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监察和管理等专业知识和实践。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安全科学、安全工程及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在安全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化工、建筑、交通运输、大型工业企业等部门,培养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环境监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科研单位、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厂矿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矿山与地下建筑、交通、工厂、物业、商厦与地面建筑的灾害防治技术及工程和通风与除尘、安全监测与监控、安全监察与管理等工作。

三、河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指导思想

课程设置要明确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遵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秉承“崇术重用”的人才培养理念,积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精心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上要实现“五个明确”:明确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思想,明确扎实够用、科学先进的教学内容体系,明确稳定与灵活的课程设置结构,明确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并行的教学模式。

2、基本要求

(1)根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以及各专业委员会的相关要求,进行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大专业知识结构调整力度,以课程模块的形式合理设置专业方向,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2)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要进一步提高必修课的质量,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上机、实验等实践环节,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结合专业教学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认真研究在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和社会、科技、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内容、途径和方式。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出发,对实验、专业实习、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科技活动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系统的优化设计,明确各实践教学环节在总体培养目标中的作用。要把基础教育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的实践教学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4)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通过教育、教学、课内课外等各个环节的共同作用,将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实验、自主设计和自主实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实践教学活动,要有计划的组织开设如数学模型、电子设计和机械设计等方面的选修课,组织各类科技竞赛,要倡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促进学生在以学习为主的条件下,逐步实现由单纯的学习知识向学习知识与发现、发展知识相结合的转变,逐步形成创新教育机制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

3、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教学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课程体系设置必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颁布与实施(2002年)以来,政府、企事业用人单位对复合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长,同时也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提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思想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思想,采用“一减少、两增加”的方法,即减少专业课学时,增加基础课学时和增加新的专业方向,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灵活培养为原则,跨学科组织教学,横向设置专业并充分考虑社会需求,进行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平台+模块”结构进行设计。包括通识教育平台、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分流限选模块、任意选修模块和实践教学环节等部分。

(1)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原理、纲要、概论、基础等课程是全校学生的必修课,占理论教学总学时的30%。

(2)公共基础必修平台:包括各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的课程,如数学类、大学物理、化学类、机械类、力学类、计算机类和电学类等课程。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在此平台设置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机械制图、普通化学、物理化学、电工电子学、线性代数、工程力学、概率统计等课程,占理论教学总学时33%。

(3)学科基础平台:主要包括安全学原理、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安全检测与监控、安全心理学、安全法律法规等,占理论教学总学时的14%。

(4)专业选修模块:专业选修模块按照专业特色设置矿山安全、消防安全和化工安全三个模块。其中矿山安全模块设置矿山地质学、采矿学、通风工程学、矿山安全工程等课程;消防安全模块设置燃烧学、防火与防暴、消防工程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化工安全模块设置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工业防毒技术、化工安全等课程。每个模块占理论教学总学时的10%。

(5)任意选修模块:包括专业任选课和校公共选修课。其中:专业任选课是为本专业学生提供的以拓展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为目的的专业课,此类课程为任选课;校公共选修课是为学生提供的以拓宽知识面、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完善知识结构的要求设置人文、艺术、社科类、计算机类、外语类、自然科学类、经济管理类、环境类等多方面课程。公共选修课程每学期由学校教务处统一修订。要求学生至少选修专业任选课6学分,公共选修课15学分。

(6)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40周,主要包括军事训练、单独开设的综合试验、专业实习、金工人士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制图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同时为更好的贯彻《高等教育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较高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专业还开辟了第二课堂,设立了“创新学分”。创新学分主要指对第一课堂以外所实施的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取得学分。凡在各类学科竞赛(如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等)、学术活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开发等)、及文学作品、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及其他方面的创新活动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成果的在校大学生,均可申请获得相应的科技创新学分。

教学培养计划全面实行学分制,理论教学课程划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主要包括通识教育平台、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选修课主要包括专业选修模块、专业任选课、公共任选课。两者学分比例4:1左右,4年总学分控制在200学分左右。必修课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的课程,能够满足本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选修课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增大学生的就业范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