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保治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47:16

加强环保治理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

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向全域开展,围绕“两年恢复、三年再造”的工作目标,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大力开展本行业、本系统所涉及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突出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两个重点、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为建设“富强、文化、生态、幸福”的而努力。

二、组织机构

调整补充环境整治组综治领导小组:

组长:樊晓鹏(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周峰(副局长)

廖明静(副局长)

林迎春(副局长兼纪检组长)

成员:张煦(办公室主任)

李宁(污控科科长)

王强(行政审批服务科科长)

李进其(监测站站长)

黎竹(财务科科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各成员、科室、大队、站要按照该项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共同做好本系统、本行业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三、目标任务

1、总体要求:

城乡环境达到“四化”,即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

2、行业要求:

由局污控科、环境监察大队、环境监测站、行政审批服务科负责。

四、行业任务分解

污控科:

一、完成2家工业企业限期治理任务

1、四川林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黄磷尾气发电节能减排综合利用项目。

2、四川三佳饲料有限责任公司灾后磷石膏废渣综合治理及利用工程。

二、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监督管理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监督管理,督促并确保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率、收集率、达标率等各项建设指标及环境指标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必须做到正常运行。

监察大队:

1、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管,加大巡查力度,确保各污染物法理设施正常运行,外排污染物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积极处理环境污染投诉,确保环境安全。

3、督促龙蟒二分厂年内完成搬迁工作。

4、加强餐饮、娱乐、施工现场等场所的噪声监管。

项目科:

1、完成1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广济镇好瑞养殖有限公司(暂定))限期治理任务

2、完成遵道镇、板桥镇、孝德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并争取投入运行。

监测站:

1、认真做好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

2、做好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工作。

3、开展城市功能区、道路交通噪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

3、开展辖区内国、省控重点污染源的监测性监测。

加强环保治理篇2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加强

正文: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对矿物的需求与消耗,这也为我国矿产开采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矿业企业不断应用新的开采技术进行矿山开采,加快开采进度.这使得原本就不注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情况更加严重。近年来各矿业企业由于地质环境保护不力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对矿山地质环境没有进行保护与治理,造成矿山地质情况发生变化,而企业对于地址情况的勘探不及时造成的。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对于矿业企业安全生产.我国地质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现状分析

由我国国土资源部部署牵头,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综合研究与成果集成》经历了五年的时间,通过全国31个地质环境监测站的汇总与评价,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矿山开采.造成了我国大量土地荒废,生态环境恶化。在地质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已经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的地质灾害。至2005年底,由于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灾害12379起,死亡4250多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0多亿元。由于采矿活动造成地面塌陷面积达35.22万公顷,占压和破坏土地面积143.9万公顷。而且由于建矿、采矿强制性抽排地下水以及采空区上部塌陷使地下水、地表水渗漏,严重破坏了水资源环境,导致采矿区域及周边出现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加上采矿废水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使得矿区周边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针对这样的情况,加快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已经势在必行。自2006年开始我国已经开始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加大的管理力度。

2 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2.1 矿山废弃物处理——地质环境治理基础

矿山废渣、废石、弃土对于矿山地质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废弃物的堆积造成矿山周边占压土地、植被破坏,影响了原有地貌环境以及水文环境。其中还有重金属的废弃物长期受阳光、雨水、空气的析出,对矿山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合理利用废弃矿物进行矿坑回填可以极大的降低矿坑回填资金使用。通过废弃矿石与砂石的合理配比进行回填,一方面减少了回填使用材料带来的资金与物质浪费,另一方面也对废弃矿物有了很好的处理。并且这样的回填在压实度、以及地质原有情况复原上也有着一定帮助。

2.2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

由于传统矿山开采很少进行矿坑回填,造成地质塌陷等情况极易发生。按照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快慢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突变性地质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水土流失等。另一类为缓变性地质灾害,如沙漠化、荒漠化、地面沉降等。由于矿山开采对于矿山周边水资源的污染影响了植被的生长,造成矿山地质出现松散,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地下岩石的应力发生改变,以前的岩石应力均衡被破坏,以及矿石废渣的乱堆乱放,易造成边坡的不稳固,在外力诱发下,极易产生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灾害。

针对这样的情况,矿山地质治理首先要从水资源治理开始,加快矿山矿物制备过程中水处理设备的投入,将污水进行处理后再行排放。同时加快矿山植被的恢复,通过树木种植、草皮移植等方式恢复矿山植被,防止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土地荒漠化也可以算矿山地质环境的一种,由于矿山生产运行中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造成水资源的减少,河流的干涸,植被的消失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但矿山的不合理开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某些矿山由于排水,疏干了附近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长期得不到补充恢复,影响植物生长,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最终使矿区土地石化和沙化。这种情况的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通过上面论述的水资源治理、植被治理等方式,慢慢恢复矿山周边土壤水分以及植被,恢复土地含水量是治理矿山土地荒漠化的唯一方式。

3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保护

近几十年的矿业开采虽然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也对矿山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针对我国矿山环境现状,加强我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通过复合治理方式、拦、排、护、整、植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加快我国矿山环境治理与保护,对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3.1 加强矿业地质环境保护制度建设,推进我国矿山环境保护

为了更好的推进我国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首先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通过对矿山环境保护制度的建设,促进我国矿山化境保护工作的实施。环境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监督职能、国土资源部具体环保工作的实施共同来履行我国地质环境保护与监督的工作,促进我国矿业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实施。同时加强有关法规与制度的建设,从法律立法的角度,强化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

3.2 加快我国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人才培养,促进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

矿山环境治理必须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施。加强科学技术在矿山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特别是要加强对矿山的综合利用和尾矿、煤矸石、矿渣等开发利用的科研投入和生产开发研究工作。这样既可减少环境地质问题,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又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另外还要通过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以及对在职人员的再培训等方式加快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人才培养,促进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实施。

3.3 加快矿业“三废”回收利用技术的应用,促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实施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对于“三废”的回收、利用,对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采用先进的采选技术和加工技术,提高矿山资源利用率,对于加快我国矿山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4 关于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防护的分析

加强环保治理篇3

一、初步成效

全市累计创建省级生态县(市)3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4个、省级生态乡镇60个、部级生态村1个;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1600个;建成生活垃圾中转站133座,已建立垃圾清扫保洁队伍的行政村累计达4088个;完成存栏猪200头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433家,建成畜禽生态养殖小区13个,建成粪便收集处理中心5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创建规范化合格饮用水源地50个,完成2400多个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解决了20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清水河道”工程建设5755公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面积834万亩,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252万亩;完成6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8个市级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完成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整治6547家。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09年,我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56.2%,出境水水质达标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分别比2006年提高25、58.3、16.7个百分点;市区空气质量好于等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98.7%,比2006年提高4.5个百分点;主城区化工恶臭发生率控制在4%以内,比2006年下降近15个百分点。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领导。2008年7月,我市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市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对全市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工作的通知》、《市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大力实施农村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建设。编制出台全国首个地市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市农村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年》,明确各地各部门职责,提出今后10年将认真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河沟池塘整治等农村突出问题。坚持将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工作纳入年度生态市考核任务书之中,强化责任落实,层层签订责任书,逐年增加考核权重,初步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各级层层落实责任的工作机制。

(二)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投入机制。市政府出台《市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市本级财政对市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每村11万元进行补助。市政府出台《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暂行办法》,在椒江柏树里村、玉环双峰社区等地开展跨产业排污权交易试点,由企业出资帮助农村建设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削减的部分CoD排放量作为企业扩大发展的排污指标,进一步拓宽了农村环境保护资金的筹措渠道。椒江区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若干意见》,区财政共投入3450万元用于村庄整治的以奖代补,对通过验收的示范村、整治村分别奖励30万元、10万元,同时,出台政策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目前已有152个企业与129个村结成对子,合作资金达4600多万元。温岭市投入6.6个亿实施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三年行动,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按90%进行补助,对集镇污水处理设施按40%、配套管网按300万/公里进行补助;每年落实3000万元生活垃圾处理专项资金,建立市场化运作模式,由清扫队伍统一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处置;建立2500万元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对按时完成建设并验收合格的治理项目,按沼气池容积实行“三级财政补助”。

(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建设。一是狠抓生态系列创建。每年出台创建计划和工作方案,大力推进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部级生态村、省级生态县和生态乡镇以及生态文明试点乡镇和试点村创建工作。二是狠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总结推广厌氧无动力、厌氧微动力、沼气净化、人工湿地等治理工艺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推进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计划,重点抓好市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计划五年内全面完成市区727个不能进入城镇污水管网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三是狠抓生活垃圾整治。市委召开全市垃圾处理现场会,出台《关于农村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的若干意见》和《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考核意见》,明确平原农村“户收、村集、镇中转、县处理”和偏远山区、海岛农村推广“门前三包、统一收集、集中分捡、生态处理”的思路,力争到2012年全部行政村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四是狠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切实加强畜禽养殖场污染物治理,大力推行沼气工程建设,形成“猪-沼-果(蔬)”农业生态模式,努力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坚持以“两减一控一提高”为手段,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深入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不断提高化肥农药污染治理水平。五是狠抓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积极开展“百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严格落实饮用水源地截污控源、生态修复、应急监测等保护措施,深入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建立完善长潭水库等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有效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六是狠抓河沟池塘疏浚整治。重点开展以农村河道沟渠和池塘疏浚、清淤为重点的“清水河道”建设,建立落实河沟池塘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了主干河道低水位不断流的治理目标。

(四)强化农村工业污染防治。编制实施市区及六个县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农村工业项目环境准入,严防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加强农村地区重点行业和企业环境整治,部署开展冷冻染线业、橡胶业、制鞋业、家俱业、三废银回收业、工艺制品业环境整治以及医化、电镀等行业深化整治,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平原河网水环境整治,编制实施椒江水系等7大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重点抓好市区内河水环境整治工作,编制《市区水环境整治规划》及四个子规划,制定《市“河长制”实施方案》,坚持截污先行、引疏结合、治保并重、多管齐下,狠抓市区水环境整治各项工作落实,有效改善了内河水环境质量。加强农村地区环境监管,坚持以“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飞行斩污”行动和义务环保协管员点单式执法活动为抓手,切实加大农村工业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农村地区环境隐患排查和调处,有效确保农村地区环境安全。

(五)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力度。2008年6月以来,我市先后在《中国环境报》、《日报》等刊发290余篇反映农村环境保护、生态市建设等方面的新闻报道。部署开展环保手机短信宣传和永久性宣传标语设置工作,将环境质量指标、农村环境保护等贴近百姓生活的内容,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发送给社会各界共约2万人;在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设置环保永久性宣传标语约240块。全面启动“环保、全民参与”行动,推出省首个市级环保电视专栏《环保》,每周一期,内容涉及农村环境保护、水环境整治等内容。2009年“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大力开展农村环保宣传月活动,联合举办“农村环保行”采访活动,精心制作《美丽新、绿色新农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题片,并通过农村远程教育网在全市农村播放,社会反响比较好。编印《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例》、《农村环保小知识》等农村环保宣传册,积极推广各地农村环保亮点工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农村环保理念。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特别是水环境质量令人担忧,金清河网、椒北河网、玉环河流三大水系水质还比较差,农村饮用水源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农村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区域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仍有一定的差距。

(二)农村工业污染防治形势不容乐观。我市工业的结构性污染严重、产业布局不合理问题比较突出,医化、固废拆解、电镀、食品、造纸等重污染行业大多紧邻农村地区或居民区,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仍比较大,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整治任务仍然相当繁重。同时,经济企稳回升对农村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三)农村环境保护任务依然繁重。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还比较普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任务仍十分繁重,尤其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由于资金缺口大,推进难度比较大。农村地区环保力量仍然薄弱,乡镇环保机构和农村环保协管员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抓好农村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进一步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各项重点工程建设,今年要力争创建省级以上生态县2个以上,省级以上生态乡镇6个以上;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448个;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90%以上;完成275家存栏猪1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新建养殖小区26个;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40万亩;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数10万人;完成清水河道建设350公里。积极培育农村环境保护示范工程,重点抓好微动力生化、沼气净化、人工湿地、生态塘等农村生活污水示范工程建设,抓好天台县雷峰乡生活垃圾生态化处置经验的总结、提升和推广,抓好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加强环保治理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有关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我县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正确认识当前我县环保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始终把环境保护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城区环境综合整治与农村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民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一些地方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十分突出,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既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又要充分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认真解决环境问题,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

二、明确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三大建设”目标,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科学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环境法治,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目标任务。到20*年,全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具体目标: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的水质分别达到Ⅱ类以上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达到Ⅱ级以上标准;城市环境噪声达到功能区规划要求;各类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规定指标以内;生活污水经治理后达标排放;环保能力建设取得新的突破,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基本建成机构健全、功能完善、监管有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环境执法监督体系、环境事故应急体系,努力让全县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生产生活环境良好。到20*年,实现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和提高,环境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真正成为社会文明昌盛、经济持续发展、环境质量优良、生态良性循环、社区洁净优美、居民健康长寿的生态城市。

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一)促进县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要根据我县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以及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将全县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确定全县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制定适宜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妥善处理好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传统产业的生态化转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依法限制高消耗、重污染行业的准入,在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的同时,抬高入户企业和项目的门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鼓励利用清洁能源,大力推进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三)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要把环保产业作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积极推广和应用节约资源、治理污染、循环利用的环境保护先进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环保产业结构优化和总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逐步建立以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环境工程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营管理、人才培训等为内容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

四、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一)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要按照县政府规定的年度减排指标和任务,明确责任,严格考核。要加强污染防治,降低污染负荷,扩大环境容量,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对不达标、不能稳定达标和超总量的排污单位实行限期治理。对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一律实行停产整治或关停。

(二)加强城区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大城区清洁能源推广力度,规范燃煤等燃料的使用。深入开展饮食业油烟净化治理工作,督促指导各重点排污企业加大黑烟治理,确保达标排放;加强机动车辆尾气检测;加强主要交通要道的环境管理;加强建筑工地封闭作业管理,硬化出场道路,防止施工扬尘污染;加强对夜间连续施工的企业建筑噪声、娱乐场所噪声监管,加大夜间噪声扰民行为的查处力度。

(三)加强重点水域污染防治。全面实施富河流域综合治理。要积极开展流域内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加快建设兴国城区污水处理厂。要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区域内地表水达到功能区划要求。大力实施“净水工程”,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落实好保护措施。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辖区流域生活垃圾、污水的收集处理,对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确保饮用水安全。坚决取缔、关闭危及饮用水安全的污染企业、肥水养鱼和控制网箱养鱼;要制定饮用水源应急预案,建设备用水源,加强水质监测。

(四)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源头治理。要鼓励和指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落实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措施。对新引进的工业企业,严格执行环保准入制度,有选择地引进一些附加值高、外向度好、财政贡献率大、环境污染小的企业;对现有企业,要加大管理力度。在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排污申报登记动态管理,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要督促企业建立、完善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治污设施,将工业污染处理设施建设纳入企业环保目标责任书,逐步使排污与管理行为规范化。要重点加大对城南、城北工业园区环境监管力度,确保各种污染物达标排放。要加强对现有治污设施正常运转的监督管理,强化定期与不定期执法检查,加大明查暗访和突击检查力度,有力打击企业偷排漏排违法行为。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放射源监管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督促企业加强环境风险防范,防止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

(五)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切实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从化肥农药采购、销售和使用等环节抓起,大力推广低毒高效农药,积极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鼓励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坚决杜绝投放化肥、粪便、动物性饲料等污染水体的养殖方式。着力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农产品及基地的有机绿色认证,培育和扶持一批有机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抓好改水、改厕、改圈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农村脏乱差问题,加大农村规模化家禽养殖业污染监管治理力度。防止污染向农村转移。

五、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一)严格环境准入制。要深入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从源头控制污染总量,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对建设项目实行“四不批”,即: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对环境污染严重,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一律不批;对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没有总量指标的项目,一律不批;对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环境敏感区的项目,严格限制审批。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做到“三到位、三严查”,即项目开工时环保设施建设图纸到位、环保设施筹建资金到位、承建环境治理工程资质单位到位;要严查未批先建、未落实“三同时”制度、拖延试运行时间不验收等违法行为,依法限期验收。对违规审批项目的要坚决撤销审批、并追究有关审批人员的责任。各类新、改、扩建项目必须坚持环境保护第一审批,凡是不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建设项目,不得审批或核准立项、不得批准用地、不得登记注册、不得发放贷款、不得核发生产和经营许可证。

(二)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监管。要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化工、矿山、水泥、钢铁等行业的专项检查和查处力度。积极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违法排污问题,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定期开展重点行业和矿山、尾矿库等环境敏感地区的风险隐患排查,严格监管。要按照《湖北省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3*号)的要求,加强排污费申报、核定和征收工作。要加大兴国城区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搞好医疗垃圾等危险废物的收贮管理和安全处置,禁止产废单位将危险废物提供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收集;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和其他废物中。做好城市噪声、油烟治理工作,严格控制建筑施工和运输扬尘污染,加大对放射源使用及废源收贮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防辐射事故发生。

(三)加大环保宣传力度。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法制观念。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环保舆论氛围,推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四)加大环境保护投入。要把加大环保投入列为公共财政支出予以加强和保障。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环保投入政策,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督促企业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制定鼓励投资环保产业的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资,促进企业治理污染和恢复生态环境;财政、环保部门要加强对环保专项资金的监管。要结合富河流域综合治理、环境保护、退耕还林、国土整治、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编报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投入,加快我县生态环境建设。

(五)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环保执法队伍能力建设,配齐配强环保执法人员,充实环境监察执法力量。逐步完善环境监测网络,配备必要的装备及监测仪器,提高突发事件环境监测监察应急能力及水平,有效防止和妥善处置环境突发事件。要强化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坚持文明执法,提高执法水平,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环保执法队伍。

六、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落实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制。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各镇(管理区)、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要负总责;分管负责人是具体责任人,要直接抓。各镇(管理区)、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定期听取环境保护工作汇报,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有关环境问题,确保认识、责任、措施、投入“四个到位”。

(二)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完善各单位各部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对环境保护主要任务和指标实行年度考核并公布结果。把环境保护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实行环保工作一票否决,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企业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的,要依据有关规定严格追究。

加强环保治理篇5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我区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减排为抓手,继续强化流域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工作,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巩固、提高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确保环保目标全面完成,以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促进我区经济社会更好较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

全面开展以“两个重心、两个强化、一个突出”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两个重心”即以全面提升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和全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为重心;“两个强化”即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工业企业污染防治;“一个突出”即突出对碳素行业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实施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夯实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水平,着重解决事关民生的突出问题,确保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削减,为全面完成“十二五”环保工作目标奠定基础。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提升城区大气环境质量

1.加大对城区洗浴、制衣、加工等行业燃煤小锅炉查处力度,发现一台,拆除一台,严厉打击燃煤小锅炉反弹现象。

2.继续开展无燃煤区建设工作,新建无燃煤区面积1.0平方公里。

3.加大扬尘治理工作力度。加大城区拆迁和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治理力度;推进改变城区主干道清洁方式,推行机械收尘和喷水降尘;对入区载重车辆和垃圾清运车辆进行密闭运输和喷水冲刷;依据《省建筑扬尘排污量抽样测算办法》,开展建筑扬尘排污收费工作。

责任单位: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城市管理执法局、交通运输局、环保局

责任人:

4.强化城区噪声污染治理。

(1)交通噪声治理。设置禁鸣标志、标识,加大机动车禁鸣查处力度,改善区域环境噪声质量;对禁鸣路段机动车辆禁止鸣笛,降低交通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责任单位:

责任人:

(2)社会生活噪声治理。加强城区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噪声扰民违法行为。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执法局

责任人:

(二)全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1.开展农村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建设2个新农村(社区)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对农村(社区)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

责任单位: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责任人:

张东辉吴留柱

2.继续加强生态创建。开展生态村建设,2011年11月底前,创建1个省级生态村。

责任单位: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责任人

张东辉

3.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在农村区域推广使用天然气(沼气),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储、集中处理,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

责任单位: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责任人:

(三)强力推进枯河上游水污染治理

1.开展枯河上游水污染治理工作,建设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对区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2011年6月底前完成选址征地、可研、环评工作,2011年11月底前开工建设。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执法局

责任人:

2.排查辖区内向枯河流域排污的重点排污工业企业,2011年11月底前完成排查出的重点排污工业企业的水污染治理。

责任单位:区环保局

责任人:

(四)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

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的通知》(郑政〔〕26号)要求,对全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实施后的违法建设项目依法进行全面整治,2011年11月底前整治到位,确保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在98%以上。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执法局、自来水公司、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环保局

责任人:

(五)强化工业企业污染防治

1.热电行业

2011年10月底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完成热力厂7号锅炉除尘提升改造任务。

责任单位:区环保局

责任人:

2.碳素行业

(1)力争2011年6月底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完成碳素厂脱硫治理任务。

责任单位:区环保局

责任人:

(2)继续开展碳素行业环境综合治理。2011年2月底前下达限期治理企业名单,2011年11月底前完成环境综合治理任务。

责任单位:区环保局

责任人:

四、工作要求

(一)严格依法行政

对企业实施关闭、下达停产治理和限期治理任务,必须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所有法律文书必须完整并归结成档。

(二)强化工作标准

停产治理和限期治理标准:必须按照治理通知书的要求,及时上报治理方案,通过审查后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治理,治理完成后由相关部门进行验收。治理期间不得超标排污,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企业,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依法予以处理。

(三)建立信息报送制度

加强工作调度及信息上报工作。各相关责任单位每月20日前,向区环保局报送综合整治调度表,每季度上报一次综合整治督查报告,半年报送一次综合整治工作总结;及时上报综合整治工作信息。

(四)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宣传力度,将列入环境综合整治限期治理、停产治理及关闭企业名单在主要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布,并定期向社会综合整治任务进展及完成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对查处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在主要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开曝光。

五、部门职责

区环保部门: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加大监管和督查力度,依法严肃查处违法排污企业,对超标排污企业实施治理整顿并组织验收,对污染问题严重的企业实施挂牌督办,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度迟缓的单位实施周督办、周汇报;负责统一全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信息。

区发展和改革部门:加大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立项、审批、核准、备案和投资工作力度;对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不予办理项目的审批、核准手续。

区工信部门: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力度,督促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工艺技术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企业(生产线)的淘汰、关闭工作。

区财政部门:及时、足额拨付用于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财政专项资金。

区工商部门:根据依法做出的处罚文件和通报,对关闭企业依法进行处理。

区电力(监管)部门:对被依法关闭(或拆除)的企业(或生产线)和停产治理企业,依法督促电力企业停止供应生产用电。不得向“十五小”、“新五小”污染企业及其它不符合环保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企业供应生产用电。

区监察部门:会同区环保部门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政策规定进行清理,对有关部门不认真履行环保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实施责任追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区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负责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做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立健全环保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严格目标考核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政府环保目标的重要内容,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将环境综合整治目标分解至各相关部门。2011年11月中旬,区政府将对各相关部门年度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完成好的单位和表现突出的个人,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奖励;对不能按期完成综合整治任务的责任单位,视为当年目标未完成,依据《市关于实行节能减排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的规定》,实行“一票否决”。

(三)强化环保督查

加强日常巡查,严防已关闭的污染企业和“十五小”、“新五小”企业死灰复燃;要加大对列入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的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监管记录,督促企业按期完成治理任务;建立督查制度,每季度对辖区内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完成情况督查一次。同时,要组织进行不定期的明查与暗访,督查情况要定期进行通报。

(四)落实资金保障

区发展和改革、财政部门负责综合整治各项工作任务的资金保障,确保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建设资金足额、及时到位。

七、责任追究

加强环保治理篇6

关键词:环境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思考

1积极培养城镇绿色文化,加强环境治理强度

在环境治理体系中,文化影响最为关键,可以从不根本上预防各种生态污染,从而加强环境建设,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宣传部门要加强对市民的保护环境的教育,提高每个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摒弃各种生态污染行为。或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宣扬,加强环境治理的力度,如“微信公众号、微博、QQ、抖音等等”促使每个民众参与进来。所以,市政部门要不断的培养城镇绿色文化,引入多样的治理手段,加强环境治理的力度,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比如,城市环保局可以在每个区县设置专门的“环境治理与维护中心”,定期给民众普及一些环境保护措施,完善良好的行为习惯,保证良好的环境质量。或者,小城镇可以开展一些生态文明的活动,以讲座和视频观影为主,深化民众的环保意识。此外,还可以建立“回收奖励制度”,每家每户可以自己分类可回收垃圾,每周送往“垃圾回收中心”,换取一定的积分,达到预定标准后可以获取一定的物质奖励。为了贯彻现代化的维护理念,环保部门也可以借助人工智能软件,分析每个地区的环境情况,进行精准的人员安排,根据环境污染的程度,规划不同的改善计划。最后,把数据导入网络终端,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及时的整理,并制定最为详尽科学的治理计划,从而改变当下的生活环境。因此,城市建设部门需要逐步的完善环境治理系统,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积极的贯彻与实施绿色文化,加快现代化治理的进程。

2实现环境治理的文明化和科学化

在城市环境治理过程中,需要秉承文化与科学的处理方针,从现实情况出发,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当然,也可以适当的融入现代化的治理方式和策略,综合各种方法,实现全面的区域治理与维护,明确各个地域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城市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两个层面”,相关部门要以这两类为中心点,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现高超有效的效果。比如,可以在城市人群较为密集的地区限制各种大型汽车进入,降低汽车尾气对于空气的污染,这只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手段。要想达到最理想化的治理效果,市政部门需要在全市下发执行“新能源汽车引入方案”,鼓励新能源汽车在城市中的生产,舍弃具有污染性的汽车品种,提高城市空气治理。或者,可以借助智能化环境监测仪器,定期巡查测试各地区的环境问题,巡查仪器可以根据GpS传送信息数据,技术人员要全面的监控,把主要问题罗列出来,制作成系统化的表格。接下来,部门人员要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制定出科学化的治理计划,通过线上平台发送到相应的地区。在这种制度下,可以全面的管理与应对环境问题,实现最大化的治理效果。

3创新低碳环保技术,完善环境治理体系

在环境治理实践中,低碳环保技术的运用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环保部门需要及时的更新治理技术,引入新型的低碳环保设备,加强环境治理的力度。考虑到城市化的发展背景,管理部门需要完善环境治理体系,确立基本的制度条例,规范治理的步骤和次序,保证环境治理的稳定发展。从数据分析显示,目前有60%的城市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且长时间没有整治,导致环境治理低下,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政府需要及时的派遣专业的环境治理人员,事先调研考察,先初步的分析,继而采取正确的技术进行治理,达到设定的基本效果。比如,政府可以从国外引入废气三级净化与废弃物处理技术,进行合理准确的拆解分离,转化为有用的物体,循环使用,提高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效果。也可以设定专门的“废弃排放指标”,如果超过这个范围的企业工厂,就必须接受巨额处罚,让社会大众监督执行,这样可以全面的控制工业废气的排放,实现有效的环境治理效果。由于一些城市缺乏科学完整的环境治理监督系统,所以在治理过程中难以收获高效的治理成绩。管理部门需要重整环境治理监督格局,构建完整规范的监督体系。在内部需要成立专门的“监察小组”,检验工作人员的业绩与效率;在外部可以把权力交给社会大众,形成全局一体化的环境治理体系。

加强环保治理篇7

强化生态保护与建设

加强森林保护与建设。按照建设北方最大的森林生态功能区的要求,加快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加强森林抚育,提高单位蓄积量,控制森林生态功能区内人口规模,推进人口有序转移。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林业造林150万公顷、退耕还林70万公顷、“三北”防护林120万公顷、天然林保护公益林70万公顷。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因地制宜发展林灌草植被。适度发展林区特色种养业、旅游业和林木深加工业。

加大草原保护与建设力度。建设全国最大的天然草原保护与治理示范区,草原植被盖度提高到45%。坚持草畜平衡,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继续实施退牧还草、风沙源治理、生态移民等工程,合理采取休牧、轮牧和阶段性禁牧等措施,通过自然修复和人工种草恢复植被。在国家重点治理工程中,退牧还草工程涉及我区33个旗县、1150万公顷;风沙源治理区涉及31个旗县,禁牧670万公顷,划区轮牧150万公顷。自治区重点推进阶段性禁牧1300万公顷、划区轮牧330万公顷。

开展沙地沙漠治理。编制综合治理规划,设立防沙治沙专项资金,在我区五大沙地和五大沙漠实施沙地沙漠专项保护治理工程。重点加强沙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大沙漠综合治理力度,建设防风固沙林带,采取机械沙障、人工造林种草、低质林改造等综合措施,防止沙化面积扩大。

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阴山北麓水土流失区和嫩江――额尔古纳河流域黑土区为重点,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陡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淤地坝建设,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水土保持区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启动实施黄河中上游十大孔兑综合治理工程,大幅度减少流入黄河泥沙量。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16万公顷,其中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208万公顷,陡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面积8万公顷,新建淤地坝600座。

加强自然保护区及湿地生态综合治理。提升自然保护区的规范化建设水平,促进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严格依法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管理力度,加快区域生态功能的恢复。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严禁湿地开垦等破坏性活动,保障呼伦湖、达莱诺尔、居延海、哈素海等湿地的生态补水,新建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逐步扭转湿地萎缩趋势。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

建立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草原区按照草畜平衡、森林区按照公益林面积制订生态补偿政策,提高补偿标准。鼓励个人、企业承包荒山荒地、沙地沙漠,种植经济林、能源林、原料林、饲料林,发展林、沙、草等特色产业,不断探索保护生态兼顾经济的长效机制。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重要水源地和输水通道两侧地区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中心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达到70%以上。开展农村牧区饮用水源和水源涵养地保护。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推进黄河、松花江、西辽河与海滦河境内流域水污染防治,四大流域国控断面好于Ⅲ类的比例超过60%。加大跨界河流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快编制实施《乌梁素海综合治理规划》,实施补水工程,实现水体置换。

改善区域和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从注重重点行业消减向全社会减排转变,全区70%的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超过292天。加强工业脱硫工程建设。推广脱硫石膏盐碱地改良技术。在大中城市及其近郊严格控制除热电联产外的新、扩建燃煤电厂,推进集中供热,推行清洁能源替代,控制工业烟尘、粉尘和城市扬尘的排放。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

加强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尾矿的污染防治,推进污染物综合利用,推广废旧产品再生利用技术,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利用垃圾发电,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55%以上。加快重点城市危险废物处置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严格监管污染源。

加强噪声与核辐射污染防治。依法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交通和社会生活噪声实施监管,采取降噪措施,解决噪声扰民问题。加强核设施和放射源安全监管,完善核辐射、电磁污染等事故应急反应机制。

开展农村牧区环境综合整治。高度重视农村牧区环境保护,加大投入。对土壤污染进行全方位评价,提出分区控制、利用和保护对策,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机制。控制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推广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推动农村牧区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严格禁止工业、城镇废物、垃圾及其他污染物向农村牧区转移。

大力整治矿山环境。坚持开发与治理同步,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大工程,杜绝产生新的矿山环境问题。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设立灭火工程准备金,专项用于重点地区灭火工程投入,全面完成煤田火区治理,达到控制标准。

加强环境监管。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考核,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加大问责力度。强化环境执法监督,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快环境应急体系建设,有效防范环境风险。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节约利用能源。推动煤炭、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和耗能大户节能,关闭和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和生产工艺设备。支持和鼓励建筑领域采用节能型建筑结构、材料和产品,逐步推行分户供热和分户计量。加强公共机构节能,重点实施建筑物及采暖、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设立节能专项资金,引进开发推广节能技术。推行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加快淘汰老旧运输设备。对能耗大户进行能源审计。

节约利用材料。鼓励使用新材料、再生材料,加强金属、木材、水泥等材料的节约代用。加强装备制造、冶金、建筑等重点行业材料消耗管理,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推广节约材料的技术工艺。推进包装减量化,限制过度包装,促进企业产品包装再利用。鼓励市政公用设施、企业设备采用防腐蚀耐磨损产品。鼓励消费者使用再生利用产品,减少使用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抵制各种浪费资源的行为。

节约利用水资源。按照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将节约利用水资源的举措落实到各个领域和环节。重点实施农业节水,推进雨水集蓄,建设节水灌溉工程,逐步将农牧业用水比重降低到75%左右。重点推进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鼓励企业使用再生水,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推进建设节水型城市,加强公共建筑和住宅节水设施建设,全面推广应用节水器具,鼓励机动车洗车使用节水技术。合理保护和利用地下水,依法控制工业企业使用地下水资源,遏制地下水超采。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根据土地资源特点,加强土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规模,防止未批先用,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实施整体推进农村牧区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强化税费调节手段,加强对存量建设用地的利用管理和处置,积极盘活闲置土地。依法修编和实施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土地产权登记和土地资产管理,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草牧场补偿制度。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加强基础地质工作,扩大基础地质调查成果。提高各类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促进矿产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全面落实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矿业权交易平台建设。加强矿山储量动态管理,提高地质勘查、矿山开发准入门槛,制止“围而不探”,关闭达不到标准的矿山开采企业。推动市场优化配置资源,加大矿业权整合力度,实施整装勘查、滚动勘查、勘查开发一体化,推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向优势企业集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编制实施自治区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积极争取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区。按照大型、高端、循环发展的方向,以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培育100户部级循环经济骨干企业,大力开展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的清洁生产,抓好煤炭、稀土、有色金属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推进粉煤灰、煤矸石、冶金和化工废渣及尾矿等工业废物利用。以不同行业的骨干企业为龙头,围绕资源的循环利用、节能减排和产业链延伸,培育发展横向关联配套、纵向延伸拓展的产业网络,在主要工业行业重点形成一批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重点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改造提升,建设一批部级和自治区级循环经济园区。

构建循环型农牧业体系。发挥农牧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提高集约化水平,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合理施肥(药)、节水灌溉、旱作农业、集约化生态养殖、沼气与秸秆综合利用等循环利用技术。以农村牧区沼气建设为依托,推动规模养殖、特色种植、庭院经济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发展,提升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水平。

加强环保治理篇8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污染整治和总量减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总量减排不仅是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业务工作,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将其作为考核各级政府的刚性目标加以落实。在这项工作上,我们没有回旋的余地,没有推卸的可能,必须竭尽全力,确保完成。污染治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总量减排目标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发展和为民两大主题,以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载体,进一步强化工业污染源治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使环境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企业环境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全市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总体上讲,环境容量已成为制约我市“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和推进“四个倾力打造”战略的重要瓶颈。因此,必须加快污染治理步伐,确保完成年和“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为加快发展腾出环境容量、为科学发展打造环境质量、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当前环境压力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一是国际国内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转向“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省委、省政府为“两个加快”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必将对我市经济发展起到强劲的拉动作用,同时灾后重建,我市钢铁、焦碳、水泥等主要能耗产品产量的增加,以及电力消耗量大幅增加,必将导致我市工业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出现较大的增长。二是结构性污染依然严重,冶炼、建材、化工、煤炭等行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集中、排放量大,特别是二氧化硫排放强度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减排进度缓慢。三是重点工业企业还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若不加强管理仍有反弹的可能,将影响我市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四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特别是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总体上讲还滞后,建设任务很重。五是环境质量离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还有很大差距,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任重道远。六是部分企业对污染治理和总量减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责任意识不强,主体作用发挥不好,极个别企业还存在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整体推动污染整治和减排项目按计划完成

我市总量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年,我市二氧化硫排放量达10.69万吨,远远超过了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8.1万吨控制指标,同时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直接影响了我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我市CoD排放量虽然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指标内,但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新建项目的投产,CoD的排放量仍呈上升趋势,也影响到CoD总量控制计划的实现。年是完成我市“十一五”总量减排目标的攻坚年,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环境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强力推进减排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确保完成年和“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一是抓好攀钢烧结机、各球团厂烟气脱硫治理。攀钢6#烧结机要加快技改工程,并实现正常运行;异地新建360m2烧结机及配套脱硫项目8月底投入正常运行,并停运和拆除1#、2#烧结机;3#、4#、5#号烧结机脱硫治理项目,是2007年省级限期治理挂牌督办项目,必须尽快组织实施,确保年6月建成投运。除钢城集团白马球团、米易中禾球团烟气脱硫项目必须在年12月10日前完成治理任务外,其他球团企业必须在8月15日前完成相关环保整改工作并通过验收。以上几个重大工程项目目前进度相对滞后的企业必须要采取果断措施,迎头赶上。

二是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城市及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通过新建城市截污干管、改造污水收集管网,扩大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和规模。清香坪污水处理厂虽已建成,但管网不配套,尚未正常运行;红格污水处理厂虽已建成投运,但未验收,不能实现实质性减排;大渡口污水处理厂、小沙坝污水处理厂、米易县污水处理厂、盐边县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要实现“十一五”总量控制指标,必须确保工业废水治理项目、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按计划时间建成、达负荷正常运行,实现全市CoD1.8万吨的总量控制目标。

三是提高燃煤电厂的综合脱硫效率。攀钢发电厂必须尽快完成烟气脱硫项目调试工作,同时,要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加强监管,提高脱硫设施投运率和综合脱硫效率,为二氧化硫减排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四是按期关停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和企业,坚决杜绝应予淘汰的落后产能死灰复燃。

五是积极开展再核查工作。尽管我市已陆续建成大量的污水处理厂和烟气脱硫设施,但是部分减排工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并不十分理想。市级相关部门要对全市的污水处理厂和燃煤电厂进行全口径统计,并对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进行再核查。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充分发挥县(区)政府主导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

年,我市有3家工业企业列入省级限期整治工业污染企业名单,2家畜禽养殖企业列入省级限期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名单。市政府也为改善环境质量,以减排二氧化硫、CoD为重点下达了8家限期治理项目。这些限期治理项目已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分解落实到各县(区),市政府与各县(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这些项目的顺利推动和如期完成,对全市环境质量改善和实现年总量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各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污染整治工作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严格执法、加强督查、完善体系,切实抓好污染整治基础工作,促进全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今年总量减排任务重,时间紧,各县(区)政府必须按照《市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行动计划》和《年污染整治目标责任书》要求,切实加强领导,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要强化辖区范围内限期治理企业总量减排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深入一线、深入企业、深入问题,切实加强对污染整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各县(区)政府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确保各项污染整治项目按期完成。从下半年开始,将对没有完成任务或进展迟缓的,对分管县(区)长实施效能告诫。

必须强调的是,作为省、市重点挂牌督察的企业,也是各县(区)重点督察企业。各县(区)在加强督查省、市限期治理项目的基础上,还要对辖区内的其他工业污染源进行清查,对未纳入省、市政府限期治理且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和排污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要对已整治的企业进行“回头查、回头看”,防止污染反弹,促进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企业是污染治理和总量减排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切实承担起法定责任和义务,自觉规范环境行为,将污染整治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企业环保责任制度,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规章,落实内部监管责任,按要求积极主动地组织开展污染整治。某些企业以市场形势不好为理由,还在等、还在拖,在这一点上,没有退步的余地。企业在污染整治和减排工作上必须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按照时间节点,加快完善和落实方案,落实资金,倒排工期,为工作推进创造条件,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相关企业要对年度计划完成情况及目标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一次自查,每月将工程落实情况及责任书自查结果报市环保局接受监督与检查。

攀钢污染治理是全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重大减排项目能否按期完成,直接关系到我市“十一五”总量控制目标能否实现。近年来攀钢先后投入大量资金治理污染,为全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攀钢要继续担负起国有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进一步提高环保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企业形象,认真做好污染减排工作,起好表率作用,尤其在重大脱硫项目上,要按照承诺的工作目标和时间节点扎实推进,确保重点污染整治项目,按计划进度要求全面完成并达到预期节能减排效果。

纳入限期治理的企业必须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治理任务,实现达标排放。市环保局及各相关部门要对全市限期治理情况进行督查,定期向市政府报告督查情况,向社会通报进展情况。对完成减排任务的单位,优先考虑加大其污染治理和环保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对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导致减排任务不能完成的企业和责任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严肃追究责任,暂停安排环保专项补助资金;对在工作中瞒报、谎报情况的责任单位予以通报,并按相关规定处理。对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企业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该关闭的坚决关闭,该停产的坚决停产;二是分析原因分别采取制裁措施,对因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导致限期治理任务不能完成的企业,三年内不再安排污染治理资金;三是向金融机构通报信息,列入污染黑名单,不予贷款。

四、强化联动,形成合力,努力完善推动工作有效开展的长效机制

污染减排已经不是单纯的环保任务,而是关系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政治任务。按照《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关于“建立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完善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要求,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和协调服务,确保污染整治项目和总量减排项目顺利完成。

结合总量减排工作要求,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和政府问责制,加强督导检查。市政府目标督查办对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限期治理和总量减排工作情况定期开展督查工作,督查结果公开通报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不能按时完成减排任务的责任单位,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县(区)、企业也要成立督查组,对本地的环保重点工作进行督查督办,死看死守,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加强环保治理篇9

近年来,我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改善农村生产和人居环境,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农村环境状况不断改善。但是,农村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污水普遍未得到有效处理;农村“家园清洁行动”长效管理机制还未健全;畜禽、水产养殖污染依然严重;农业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的防治;局部地区重点行业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环保宣传和农村环保协管员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农村环境保护是我县环境保护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着力解决影响广大农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是提高经济发展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内容,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生态支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生态省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全县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创建活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实施“生态”的战略,紧扣“应先行、走前头、争上游”实践载体,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为原则,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基本任务,加快推进生态创建,促进我县生态良性循环,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态宜居型的城市组团。

(二)主要目标

通过持续开展三年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创建活动,至2012年底前,农村环境污染得到较好的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得到较好的治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恢复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重点区域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90%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0%以上,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20%以上,开展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的行政村比例达到80%以上,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重达到4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6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分散养殖户建设有沼气池,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80%以上。全县“四绿”工程达到市要求,60%的乡(镇)街道、30%的村(居、社区)完成市级以上系列生态创建。建成农村三级环境管理机构,环境监管能力得到持续加强,公众环境意识得到提高。

三、围绕农村环保工作重点,解决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

(一)深入开展流域(段)水环境综合整治

要按照县政府关于流域(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政文〔〕80号)的要求,持续深入地推进我县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效遏制我县支流(内河)水质恶化趋势,保障饮用水安全。

1、以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染为重点,加强干流沿岸村镇及各乡镇境内所有支流(内河)的综合整治,逐步改善支流(内河)的水质。

2、继续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和建设

一是加快实施县、建制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管理。年底,各级政府要加强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排查,拆除水源地保护区内与水源地保护无关的违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设置饮用水源地地界标志、宣传告示牌及水源保护区隔离设施,重点要抓好溪源宫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治理和三溪口水库的围网建设、生活污染治理及关闭取缔福清调水源地一级水源保护区内的码头及与供水无关的项目;建设二级保护区内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农田退耕等工程措施;制订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至年底前,成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二是加快乡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建设。各地政府在年6月底前完成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调查与卫生评估、水源地划定及规划编制并上报;至2012年底前,完成乡、村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成立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制订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及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二)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1、制定县畜牧业发展规划。县畜牧渔业局在年底前完成全县畜牧业发展规划编制和规划环评工作,上报县政府批准实施,将全县畜禽养殖总量分解落实到相关乡镇街道,各乡镇街道并依照所下达的养殖总量控制和布局规划,积极引导养殖场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加快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各地政府根据《市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建区划定方案》和《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在年底前,依法取缔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完成禁养区外超标排污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整治,特别是高速公路两侧、青口片陶江流域及支流两侧、荆溪镇荆溪、桐溪上游、上街溪源宫水源保护区的畜禽养殖场;建立畜禽养殖长效管理机制,对无法达标排放的养殖场依法予以关闭,对未完成治理任务和出现回潮的地方和责任人,予以通报并严肃追究责任。山区、半山区乡镇要根据畜禽养殖布局规划,合理安排,加强管理,防止畜禽养殖无序盲目的发展,造成环境污染。至2012年底前,全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

3、严格审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设。县直各部门在实施全县畜牧业发展规划前,暂停审批新建、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

4、加强分散畜禽养殖管理。各乡镇街道要严格控制可养区分散养殖规模,分散养猪存栏原则上不得超过3头,且必须配套建设沼气池,通过沼气、堆肥、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生态养殖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5、制定县水产养殖规划,加强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县畜牧渔业局在年底前,完成本辖区的水产养殖产业规划编制,并报本级政府批准实施;通过推广名优新品种和生态养殖模式,扶持和壮大一批生态型养殖企业和加工基地。各乡镇街道政府在年底前全部取缔现有分布在干流的投饵类、施肥类网箱养殖,年底前,要依法取缔和搬迁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水库、敏感水域养殖、无证经营、不符合水功能区划的水产养殖。

(三)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全面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

1、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制定规范化管理机制。在底前南通、青口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荆溪污水处理厂应按照小城镇建设的要求,对选址规模进行进一步论证,争取年内动工建设。加快完善青口汽车城污水处理厂、上街大学城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完成汽车城内所有企业污水、上街旧城区和南屿片区的污水管网接驳工作,污水处理负荷率达到60%以上。各乡镇街道政府在年底前,完成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乡(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和截污工程建设;结合生态县创建活动,分批在创建生态乡(镇)、生态村中同步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进行规范化管理,至2012年底前,全县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比例应达到20%。

2、加大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建设力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年各乡镇(街道)建成1座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年底前,完成80%乡(镇)和80%行政村垃圾整治工作。

3、大力推广使用农村卫生户厕。各地政府要积极实施农村卫生户厕建设整村推进模式,加快卫生户厕改造,至2012年底前,全县农村卫厕普及率达到50%以上。

4、提高农村清洁能源使用率。各地政府要加强农村清洁能源使用推广,因地制宜,积极普及电能、沼气、秸秆、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及天然气、清洁油等化石能,减少薪炭使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至2012年底前,全县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40%以上。

(四)控制农村重点行业污染

1、规范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强污染整治。县直各部门要加强农村新建项目的审批管理,规范工业区管理;县经贸局负责制定各乡镇街道制定工业集中区整治方案,并指导推进工业集中区整治工作。至2012年底前,全县乡(镇)、村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80%。

2、加强工业污染重点行业整治,对列入工业污染整治重点的重金属、造纸、制革、制药、纺织印染、化工、食品加工(包括定点屠宰企业)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治理,对超标排放或不能稳定达标企业列入限期治理企业名单,并严肃查处企业偷漏排行为。限期治理仍不能达标排放的,予以关闭。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促进废水的减量化、再循环和再利用。

3、加强医疗行业的污染治理。年建成青口、上街、南屿、荆溪和鸿尾等五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医疗废水处理设施;卫生系统的医疗废物按规范处置。

4、加强制砖行业的污染治理。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粘土砖厂拆除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于年6月30日前拆除全县违规违法的53家机砖厂;于年6月30日前拆除我县交通干道两侧土砖窑。

5、强化矿山污染整治,实施总量控制方案。相关县(市)区政府要尽快关闭未达到最小开采规模的矿山,及时公布年石材开采总量,达到逐年递减10%的目标,并分解落实到每个矿山企业;责令矿山企业配套规范的污水处理设施,落实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措施;禁止在矿产资源规划禁采区内设立矿山开采企业或开采点。

6、加大整顿和规范河砂开采力度。县水利局负责监督落实河砂开采的整治,牵头组织清理取缔在禁采区开采以及无证照开采河砂的违法企业,严厉打击超量开采、盗采偷挖河砂等违法行为,确保防洪、通航河水利工程安全,保障河砂资源可持续利用。

(五)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循环农业基地建设

1、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及有机农业。各地政府要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及有机农业,逐年提高种植面积比例,开展生态创建乡(镇)街道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种植(养殖)面积应达到60%以上。

2、积极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施用量及施用强度。县农业局、科技局在年底前制定本辖区农业化肥施用控制方案,化肥施用强度应逐年递减5%以上;开展生态创建乡(镇)街道的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应小于250公斤/公顷。

3、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减少农药施用量。县农业局、科技局在年底前制定本辖区农药施用方案,重点解决农药施用量、农药流失量大的突出问题;开展生态创建乡(镇)街道的农药施用强度应小于3公斤/公顷。

4、加大农膜回收再利用。各地政府要大力推广既能降解又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的降解膜,提高农膜回收再利用,从年开始,农膜使用量及流失量均要逐年递减15%,至2012年底前,全县各乡(镇)、村的农膜回收率达到60%以上。

5、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加强田间露天焚烧管理。县农业局、科技局在年底前制定本辖区秸秆综合利用方案,积极推行秸秆还田、秸秆堆肥、秸秆气化等资源回用技术,严格禁止露天焚烧;从年开始,秸秆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10%,至2012年底前,全县各乡(镇)、村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

6、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

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常规监管体系。县农业局在年底前,摸清全县土壤污染现状,建立适合我县实际的土壤环境质量监管体系,每年要对主要农产品产地、污灌区、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土壤污染实施监测,并向社会公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六)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

1、加强乡(镇)、村绿化建设。县林业局牵头制定全县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方案,启动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工程建设;各乡镇及相关部门按照“四绿”工程的要求抓好落实。

2、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县水利局牵头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制定农村水土流失治理方案,组织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3、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环保、水利、林业、畜牧渔业局等部门要加强内陆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逐步恢复农村地区水体的生态功能。

4、保护生物多样性,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农业、林业、畜牧渔业、环保等部门要加强对外来有害入侵物种、转基因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环境安全管理,严格控制外来物种在农村的引进与推广,保护农村地区生物多样性。

(七)大力开展生态创建活动

全县从年开始,全面启动国家、市级生态县创建工作,2016年前完成部级生态县创建。在年底前,县发展改革局牵头负责完成县生态规划编制工作;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生态县、生态乡(镇)街道、生态村(居、社区)创建,完成生态县、生态乡(镇)街道建设规划编制并公布实施,制定生态创建实施方案,作好创建的各项准备工作和保障措施,积极动员和发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创建,落实创建责任制,按期完成创建目标。年创建一个部级生态乡(镇)街道、一个省级生态乡(镇)街道、一个市级生态乡(镇)街道、3个省级、16个市级生态村。

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长效机制

(一)推进农村环保管理体系建设

1、加快构建农村三级环保管理机制。各级政府要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年底前,建立县、乡(镇)街道、村三级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成立县环境保护委员会,组建乡(镇)街道环保所(站),村明确环保专干。

2、提升农村环境保护地位。环保工作重心要适当向农村倾斜,重点加强环境监察的硬件设施、技术手段和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环境预警监控体系,使城市环保与农村环保并重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农村环保投入机制

1、提高生态创建奖励资金。实行“以奖促治”、“以奖代补”、“以奖”等鼓励政策,对成功创建各类生态乡(镇)街道、生态村(居、社区)的,在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级财政奖励基础上,县级财政安排一定的预算予以奖励。

2、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县、乡(镇)街道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经费,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级资金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和项目,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质改善和卫生监测、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农村环境健康危害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外来有害物种入侵防控。

3、逐步提高农村环境管理工作经费预算。县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县农村三级环境管理、监测标准化建设专项工作经费,提高农村环境保护、监测和监控能力。

(三)严格实施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岗双责”制

1、严格执行《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岗双责”暂行规定的通知》(政{}1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贯彻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岗双责”暂行规定实施意见的通知》(榕政综{}35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农村环保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农村环保工作的负责人对农村环保工作负综合监管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分管业务工作范围内的农村环保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2、农村环境保护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地方各级政府全面负责行政区域内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县财政局对全县农村环保及生态创建资金投入实施编制预算;县发展改革委负责编制全县生态创建建设规划,对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乡(镇)街道生态创建规划编制实施指导;县环保局对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评估、划定、规划、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农村环保三级管理体系建设,环保产业协会建设,生态创建等实施指导;县水利局对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建设、水质监测实施指导;县卫生局对全县饮用水卫生合格率的监督监测实施指导;县农业局负责编制全县生态农业建设、农业化肥农药控制、秸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利用、农业土壤污染治理、农村普及清洁能源等实施指导;县畜牧渔业局负责编制全县畜牧业发展规划和水产养殖规划,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实施指导。县建设局对全县农村污水处理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实施指导;县爱卫办对全县农村爱国卫生和农村改厕实施指导;县经贸局对农村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技术推广应用,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农村工业集中区污染防治实施指导;县国土资源局对全县矿山整治和植被恢复实施指导;县林业局对农村绿化建设实施指导;县科技局对全县农村环保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实施指导。

(四)完善乡(镇)环保工作年度考核制度

建立乡(镇)街道环境管理考核机制。各乡(镇)街道政府应适时提请当地党委组织部门开展辖区内乡(镇)街道年度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将农村环保三级管理机构建设、重点流域整治、重点行业整治、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畜禽与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及垃圾治理、生态乡(镇)街道及生态村(居、社区)创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各项内容纳入其中,将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年度环境保护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增强环保科技支撑能力

1、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和开发。各地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将农村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列入重大科技专项,用于农村环保科研和开发的资金应逐年提高2%。

2、加大环保实用技术推广。县科技、环保、农业、建设、畜牧渔业等部门每年应推出一批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政府将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六)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

1、规范环境监测职能分工。环保部门负责农村饮用水源地、农村工业行业环境监测,卫生部门负责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林业部门负责自然保护区环境监测,建设部门负责风景名胜区环境监测,农业部门负责农业土壤环境、水土保护流失区监测,水利部门负责流域、湖库环境监测,渔业部门负责水产养殖水域的环境监测,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2、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发展改革局同经贸、环保、国土资源、农业、畜牧渔业等部门加强农村引进项目的政策把关,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等环境监管,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开展环保执法监管年活动,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3、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县环境监控中心,在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企业有计划按步骤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并与当地环境监控中心联网。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设水质、空气自动站,完成三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加强环保监察能力建设,监察机构通过省级标准化达标验收。

(七)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加强环保治理篇10

1矿区环保工作现状

据统计,到*年底全公司拥有产业锅炉154台(包括电厂锅炉7台),锅炉除尘设施安装率94.81%,烟尘排放达标率在75%左右;产业窑炉41座,烟尘排放达标率为100%;茶炉142台,烟尘排放达标率为60%。以上燃煤设施年耗煤318400t。产业锅炉烟尘排放量为9800t,so2排放量约3980t。*年矿井涌水量16.95mt,外排量8.6372mt,自用量8.58mt,矿井水复用率为50.63%,外排矿井水达标率为33.38%,处理后外排达标率为100%。4座洗煤厂的洗煤水全部实现闭路循环。12座矸石山历年累计堆存矸石13.5265mt,占地20.14hm2;*年产生矸石3.34mt,堆存0.6971mt,综合利用2.64mt,年利用率达80%。3座发电厂(煤泥电厂24000kw,矸石电厂18000kw)年排放粉煤灰0.1019mt,灰渣0.1052mt,灰渣和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为100%。地表塌陷总面积3115.36mhm2,复垦面积为1518hm2,复垦率为50%。目前主要存在的题目是:

(1)矿区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的发展还不相适应,个别单位领导重生产、轻环保的思想还存在,污染治理资金投进低于原煤炭部规定的0.3~0.5元/t煤的标准。

(2)环境治理和污染治理还存在着薄弱环节,比如锅炉烟尘黑度超标。*年总缴纳排污费231.48万元,其中烟尘黑度超标排污费为116.58万元,占总排污费的50.36%。

(3)矿区土地复垦欠帐较多,难度较大,这里有资金题目,也有政策题目。

(4)各类环保设施的运行率、完好率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题目。

2近几年矿区环保工作的具体做法

2.1调整加强环保机构,建立并落实各项治理制度

近几年来,团体公司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从上到下治理机构、人事安排变化很大。不少处室合并、撤消,但环保机构反而得到加强。*年,将环保、节能、绿化三个单独的委员会合并成一个综合委员会,各单位根据公司的决定,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确定了党、政一把手抓环保、节能工作。通过调整理顺了工作关系,加强了对环保、节能工作的领导。

为加强环保治理,公司制定了《环保治理办法》、《绿化治理办法》、《超标排污内部处罚办法》、《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考核办法》等治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促进了环保规范化治理工作的开展;同时,通过内部排污处罚收费,对促进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

2.2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污染治理步伐

(1)狠抓水污染治理。1996年国家对*流域水污染提出限期治理目标,团体公司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结合*市"碧水工程"的实施和目标责任书的落实,狠抓了产业废水达标排放工作。通过强化检查、监视,保证了已投进运行的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并新建了*矿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矿生活污水处理站,扩建了鲍店矿矿井水处理厂,改造了焦化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完成了*庄矿矿井水深度处理工程和公司机修厂电镀废水处理工程以及*矿矿井水处理工程的方案论证。据统计,团体公司*年排放矿井水、医院污水、生活污水及其它废水总共21.4mt,处理13.38mt,处理率达到62.52%。矿井水经处理后复用率达到50.63%,其中*煤矿、*矿和*矿的矿井水复用率分别达到了100%、98%和75%,4个洗煤厂的洗煤废水继续保持一级闭路循环,生活污水每年处理4mt,处理能力占排放总量的33.23%。

(2)严格控制烟尘排放。烟尘治理是公司近几年环保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为配合*市实施"蓝天工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矿区特点,引进4种烟尘治理专利技术,完成了7台产业锅炉的烟尘治理工程。截止往年底,公司156台在用产业锅炉全部完成烟尘治理工作,全年产生的3.5gm3烟气,全部经处理后排放,其中有五家单位的产业锅炉烟尘林格曼黑度1级以下;41座产业窑炉烟气全部达标排放。

(3)开展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矿区固体废物主要是煤矸石、煤泥及灰渣,废弃堆积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为此,公司坚持走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的道路。*煤泥电厂之后又在东滩矿、鲍店矿建成2座煤泥热电厂,可年利用低热值煤泥0.19mt,发电240mkw.h,可供集中采热面积1mm2。*矿矸石电厂三期扩建工程*煤矿矸石电厂、*新村三联供工程往年已经全面动工,年利用矸石8000t,供热面积1.04mm2。3座电厂投进运行可替换采热产业锅炉20台,取得环境效益的同时每年取得4400万元的经济效益。*矿利用灰渣做生产、建筑、复垦材料,年利用灰渣0.16mt,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利用煤矸石回填塌陷区取得一定成效,鲍店矿塌陷地治理示范工程的工作也在进行当中。

(4)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有效控制新污染源。团体公司新、改、扩建项目坚持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审查,科学论证,杜尽污染严重的项目上马。至今,公司所有新、改、扩建项目的"三同时"执行率达到了100%,有效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

2.3重视宣传教育,促进其他工作的开展

团体公司和下属单位始终坚持环境治理与环境宣传一起抓,通过环境宣传教育,进步全员环境意识,从而促进环境治理及其他工作的开展。

每年3月12日植树节,6月5日世界环境日,公司及各矿都利用电视、报刊、杂志等各种手段宣传国家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环保知识,结合矿区实际,开展我爱矿山,保护矿区环境活动,人人参与,对矿区环保工作开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务实工作,开创公司环保工作新局面

*矿业团体公司世纪之交环保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实施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创全国一流的同时,努力创建一流的矿区环境;强化环境治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增加环保科技投进;逐步建立科学的环保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使老污染源得到全面治理,新污染源得到全面控制,实现污染物全部达标排

放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努力进步废物综合利用率,逐步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使矿区环境质量有明显好转。近期矿区环保工作的重点是:

3.1进一步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领导

根据江总书记"对环保工作要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身抓、负总责"的指示和*省委关于三个一把手都要抓环保工作的要求,团体公司各级党委、行政部分要把环保工作切实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听取几次环保工作汇报,认真解决环保工作存在的题目和困难,解决几件群众关心的环境热门题目。

3.2继续加强环保治理机构建设,健全环保治理制度

组织机构建设一是要有机构,二是要在责任明确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权限。这两条是保证环保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所以要在公司环委会的指导下,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建立环保网络,充分发挥环保机构的作用。

在治理制度上要制定《内部排污收费的使用治理方法》、《超耗能源费征收使用办法》、《锅炉烟尘控制考核办法》、《矿区环境监测治理办法》等,对原有的治理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操纵性强的治理制度体系,使企业内部的环保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3继续抓好污染防治工作

尽管我们的环保工作已取得一定成绩,但还有不少环境题目存在,世纪之交的环境治理任务还相当繁重。如水污染防治仍需要下功夫,采取新的工作措施,不仅巩固现有成果,而且要有新的进步,要研究引进更高水平的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排污总量,重点在矿井水复用上下功夫,进步矿井水复用率。

对已经建成的鲍店矿、东滩矿、杨村矿、*矿、*矿、*新村*矿等六家生活污水处理厂要加强治理,进步处理效率;*庄矿正抓紧张罗资金,制定方案,尽早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流域污染治理年年提出新要求,因此,沿*流域要加紧治理,大幅度削减污染负荷,为河流变清作贡献。烟尘及so2污染治理要作为今后环保工作的重点。国务院批准实施了酸雨控制区和so2控制区污染防治规划,已将*市区、*、*、*市列进so2控制区,并要求1t以下的锅炉和茶水炉一律改烧型煤、无烟煤或其它清洁燃料,不改的要果断取缔或封停。矿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还非常艰巨,要切实把烟尘、so2污染治理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引进治理新技术,增加除尘脱硫装置,燃烧高硫煤的要换成低硫煤,减少so2排放量,使矿区大气环境有较大的改善。对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要进一步加强,尽量减少煤矸石的堆积,扩大煤矸石利用途径,实行以废治废、变废为宝。

3.4严格建设项目环保治理,切实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鉴于目前的环保形势和团体公司的发展要求,必须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以后对所有新、扩、改和技改项目仍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新建项目从立项时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到施工、竣工验收实行全过程环境治理,环境工程工艺设计要公道,环保设备选型要先进,确保新上项目不产生新的污染。

3.5加强环保宣传等有关工作

环保宣传要在内容、形式、广度、深度上向前推进一步,为加强环境治理和环境治理做好思想和*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