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作业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00:52

施工作业管理制度篇1

(一)优质粮油产业

提高粮油产业化进程,依重点发展优质大米系列产品、方便食品、休闲食品以及优质食用油加工。依托龙头企业,建立优质稻产业化基地、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基地、建立“双低”油菜产业化基地。做大做强现有优质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一批较大规模的粮油龙头企业,形成年加工优质米(面)50万吨,优质食用油10万吨,培育知名商标7个、著名商标4个。引进、培育、发展一批能进入全省“100强”和全国“500强”的种业公司和种业集团。

区域布局:按突出主要作物、突出核心产区、突出平衡增产的原则,合理产业区域布局,将优质粮油基地主要布局在、自流灌溉区和保灌区的区等乡镇。

(二)优质蔬菜产业

突出泡菜加工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按照“产业做大、企业做强、品牌做响”的总体要求,将“·泡菜”产业倾力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国际知名”产业。建立标准化加工蔬菜基地35万亩,企业年加工量达到100万吨,年产值达到60亿元。建设中国泡菜城,打造集泡菜加工、商贸、旅游、会展、文化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和核心区;打造“泡菜”区域品牌,巩固提升现有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广泛利用论坛、大会、节庆、商展、媒体广告和文艺作品等形式,大力宣传“泡菜”,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和销售途径,实现泡菜产品进军营、进超市、进宾馆、进工地、进学校。

区域布局:沿片区,包括区、蘑菇等蔬菜品种以及高档、精细蔬菜;水稻制种片区,包括区、等蔬菜品种;蔬菜生产优势片区,包括等乡镇,主要发展番茄、黄瓜、辣椒、洋芋、苦瓜等设施蔬菜和时鲜蔬菜品种。

(三)优质水果产业

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十二五”末,全市水果面积发展到120万亩,产量达到100万吨。加快新品种引进、选育、推广,调整早、中、晚熟品种结构,重点推广脐橙、中岩早椪柑、爱媛30号等优质品种。大力推广留树保鲜、绿色防控、设施栽培等提质增效生产技术。引进、培育水果加工运销龙头企业,加速“企业+基地+农户”产业链和产供销一体化的形成,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品深加工层次。依托“三苏柑桔”、“文宫枇杷”、“椪柑”、“华仁冬枣”等企业商标,打造知名品牌。

区域布局:集中成片发展,形成仁寿县沿“213”线以曹家为中心“南梨”和文宫为中心“北枇”优质早熟梨基地和枇杷基地;县以高台、白果等乡镇的优质椪柑生产基地;区白马、广济、三苏,县黄丰,丹棱县丹棱、双桥等乡镇的优质脐橙和优质杂柑生产基地;县观音、青龙镇、丹棱县杨场等乡镇的特色葡萄产业基地。

(四)优质茶叶产业

立足生态和地域优势,建设省生态茶叶基地,在“十二五”期间新建茶园2.5万亩,全市茶叶面积达到30万亩,产量达到2.2万吨。大力引进推广福选9号、安吉白茶等优质品种,推广机修、机采技术和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大力发展有机茶,提高名优茶产量。扶持壮大尚林生物有限公司、露等茶叶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茶多酚、茶氨酸、茶黄素等高端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中国最大的茶叶精深加工基地。

区域布局:优质茶叶生产基地主要布局在等乡镇。

(五)其他特色产业

1、中药材产业

2、蔺草产业。依托幸达、丰和等深加工企业,以订单生产的方式稳步推进规模种植,重点推广“蔺草—晚稻(或秋菜)”种植模式,提高土地收益。到2015年,全市蔺草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以上,产量达15万吨,产值达到3亿元。区域布局:以区等乡镇为重点。

3、蚕桑产业。依托国荣丝绸、坤元丝业等龙头企业,建立蚕桑生产基地5万亩,每年生产发放一代杂交蚕种15万盒以上,年产茧量达到4500吨。区域布局:以区等乡镇为重点。

“十二五”农业发展保障措施

(一)实施政策引导战略。夯实农业基础,继续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稳定粮食面积,促进粮食生产走产业化之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道路、水利等设施条件,不断提高土壤肥力,不断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二五”期间,全市建设优良设施、优良土壤、优良品种、优良技术、优良机械“五优”配套的高标准粮田100万亩。认真研究和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争取出台对主导产业的扶持政策,确保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财政投入到位。

(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落实规划,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我市农业,储备一批项目、争取一批项目、实施一批项目,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对重点农业项目的投入资金进行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重点农业项目落实。积极做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更多工商企业、社会资金投资农业的生产、加工和服务全过程,解决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问题,为农业的产业升级注入内在动力。“十二五”期间,全市在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优质农产品加工产业化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筛选12个重点项目(见附表)。

(三)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千方百计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大力推广实用农业新技术,突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一批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提高科技应用率、转化率和贡献率,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网络,稳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深化农技人员挂村入户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的作用。加快种子种苗工程建设,抓好种子种苗引进、推广一体化建设,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强农机化建设,进一步推广各类新型实用农机具。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建好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在生产中的指导作用。

(四)实施产业化带动战略。充分利用我市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起符合国际标准、技术创新、具有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快引进市外和国外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保鲜、包装技术水平。规划发展一批年产值上亿元、10亿元的重点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并争创一批省级、部级名牌产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纽带和带动作用,提高全市农业组织化程度和抗御风险的能力。“十二五”期间,全市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00个,带动农户40万户以上。完善市场体系建设,重点扶持发展一批区域性产地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畅通农产品“绿色通道”,争取经过五年的努力,在全市尽快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的农产品市场网络。建立健全以市级检测中心、县级检测站、基地及市场检测点于一体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全面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施工作业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施工现场是反映一个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它是建筑企业的主战场,企业的施工现场管理与生产经营紧密相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的一个重要管理方面。现场施工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效益及发展状况,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推进,现场管理已成为施工企业提升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加强现场管理同时也成为施工企业发展生产力和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但是由于施工环境不同、工程规模各异以及社会对施工扰民问题日益关注等多方面原因,因而如何改进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仍是建筑施工企业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提升管理人员的定位和员工素质

项目经理是现场管理的第一领导者及责任人,他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领导才能、政治素质、实践经验和时间观念。由于企业施工项目的不断增加,地域不断拓展,很多项目经理不适应市场的变化,所以,项目中标后选择什么样的项目经理负责工程施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场管理的成败。

管理人员是现场管理的实施者,起着链条的作用,他们把项目经理对现场管理的组织、策划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并把落实效果反馈给项目经理,然后又通过领导的决策去处理问题。管理人员的定位从很大程度上讲,就意味着现场管理的决策落实。

作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首先,应当脚踏实地、严谨细致。工程管理部是个相对任务繁杂、工作较重的部门,且因为工程与工程的不同,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也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我们在现场的日常巡检过程中,注重观察和思考,勤上工地,仔细观察,通过努力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任何细微问题不能等闲视之,要将工作做得更细、更到位,同时需要对那些能够威胁(或潜在威胁)到工程进行的外界因素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与监理单位的沟通,并加大督促力度和质量监督,并采取相应措施,将工作落实到细处,一步到位。其次,要端正作风,团队协作。施工现场每天有大量细致、烦琐的工作要准确的去落实、安排,包括土建、强电、弱电、给排水、暖通、消防等专业需要员工与员工间高效紧密的相互协作,制定实用高效的具体计划并深入贯彻执行。另外,因为工程部在施工现场办公,同其他单位和企业的协商工作也比较多,我们在处理上述事情中,时刻注意自己的举止是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对待工作积极主动,对待外来人热情接待,不因为自己的举止过失而损害到企业的形象。

现场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凸显了规章制度的局限性。庞杂的施工现场,众多的工种和岗位,越来越短的工期,以及不断压缩的管理层,使得我们不可能做到时时监督,处处检查。此外,员工是现场管理的执行者,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完成工作的自觉性就有差异,从而影响各施工环节。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千方百计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只有提升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觉地按标准、规范作业,才能真正实现一个标准化工地,规范化作业场地。

二、建立和完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是规范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关键。施工单位要想保证项目现场管理的良性运转,必须在建章立制上下工夫,靠制度约束人,靠制度管理人、靠制度激励人。企业制定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企业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样,作为企业的生产基础,施工现场也必须有着自身的管理制度,并且必须与企业的总体制度保持一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生产管理体系是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技术管理制度,安全、质量管理制度,物资设备管理制度,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制度、现场文明管理制度,以及员工岗位职责等,构建结构清晰、职责分明、内容稳定的体系,建立实施有规范、操作有程序、过程受控制、结果有考核的生产管理制度。广大施工企业应当应该从企业实际和工作环境情况出发,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定,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各种行为,如施工现场考勤制度,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文明卫生制度、材料采购验收制度,消防制度等,使现场管理的每个方面都能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也让职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样才能实现施工现场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才能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变以“人管理人”的方式为用制度管理人。

三、切实抓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施工作业管理制度篇3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主要构成单元,其对推动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正面影响力。但是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与其他行业的企业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内部控制制度作为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其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适用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的改善和解决,不仅会削弱内控管理制度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积极作用,还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长期发展也受到了消极影响。比如内部控制结构的不完善、施工项目经理责任制度的不完善等。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充分体现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积极作用,提高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存在的

11财务内部控制结构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的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货币资金收付形式缺陷、货币资金收付缺乏制约规范,以及资金管理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缺乏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作为参考依据,还有实物资产岗位管理责任制度存在弊端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制度的内容只包括了财产入库、财产验收以及财产分配方面,忽视了对财产保管关注及重视,使得企业内部的财产出现破损及流失现象,使得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受到了不良的影响。另外,不少建筑施工企业的决策程序和付款程序的设置不够合理,使得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预算执行方案执行效率、效果比较低,财务部门的监控职能无法有效发挥出来。

12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责任制不够完善

项目经理作为建筑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其对建筑项目施工中的所有事项进行管理与任务派遣,其在项目管理中的领导作用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说其管理效果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质量水平。但是,在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当中,对项目经理的管理权限不够明确,也没有制定相应的项目经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缺乏对项目经理的督促及监督,使得项目中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项目中的财务经常由经理一人独断管理。另外,项目经理制度作为项目上能直接制约和抗衡财务核算体质的管理制度,其约束力不强会直接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混乱以及内部财务控制水平的限制。

13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刻

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都将企业的关注重点放置在建筑施工之下,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缺乏强有力的内控管理意识,使得建筑企业中的内控管理制度及措施的执行效果一直不佳。另外,还有些建筑施工单位的会计控制方法过于单一,只采用了传统的核算体制及管理模式来开展各项内控工作,使得管理机制当中的项目经理的权力过于集中,施工企业的约束机制也因此无法形成。

14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仍有待提升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工期通常较长,任务繁重,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也比较强,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会计技能及高素质的管理素质。但是,在目前我国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当中,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及综合素养都不高,甚至还有些人都没经过专业的训练及培训,使得整个会计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下降,最终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受限,其管理效果也不好。

2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水平的策略

21强化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组织建设力度

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与制度的完善程度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应该要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组织建设能力、力度,并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法律意识予以强化。依据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不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会计知识培训、审计技能的强化以及法律意识的增加,以此达到遏制各种经济案件的发生,降低企业内的不良财务管理行为的发生概率,并为企业的内控制度的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

22强化全员的内控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因此,要想提高企业内控管理的水平,必须将内控制度及管理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要求全体员工对内控管理制度的实施及执行要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并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风险管理意识以及风险把控能力,在企业文化当中融入会计道德水准要素和价值取向等要素,通过改变全员的内控管理意识来提高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效率,并通过动态的绩效考评制度对员工不规范的内控执行行为进行合理的制约,使得各项内控管理措施得以正常的运行并收到良好的执行效果。另外,还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培训,提升其业务处理能力。在选聘人才的时候,也应该秉持持证上岗和优胜劣汰的原则,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从会计队伍中剔除出去。并通过培训、轮岗、考核、晋升以及淘汰的方式来强化财务人员的整体会计技能。

23完善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与预算保护

依据我国现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本质特征和行业现状,要想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高效化,首先就应该不断完善会计控制结构体系,严格遵守“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依据我国《会计制度》的标准和要求进行仔细的核算与深入的解析。同时,企业还应该强化对财务印鉴的管理,由专人进行保管,务必做到专章专用、使用必登、有迹可查。且实现财务管理制度与财务监督并行的双轨管理方式,严禁将印鉴专章交由一个人全权管理。预算管理作为内部控制制度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其对企业的成本降低、资金管理都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及时加强对预算的管理能力和操作力度,对财务预算及投资预算中的各项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并将项目预算放在财务工作的首位,以此全面提升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的质量。

24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

意识决定行为。为了能有效发挥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监管作用、规范效益,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层应该重视内部会计控制,提升对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的认识及重视程度,理顺各业务部门和各管理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出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内部会计制度,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带来的各种问题。同时,还应该尽量发挥出领导层的积极带头作用,鼓动全体员工投身于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当中去,为内部会计控制构建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

施工作业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施工安全施工质量交通工程

一、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管理问题

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施工技术不够专业和规范,因此很容易造成施工现场的不安全现象;同时缺乏法律保护意识,即使发生安全事故,也不懂得通过法律进行维权;另外缺乏安全意识,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有时即使发现了安全隐患也没有及时排除,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重视不够

企业和现场的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的安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有些企业和现场管理人员认为施工工程的终极目标是工程的完成,没有把施工的现场管理当做企业的重要内容和事项,很容易导致施工现场的紊乱,这不仅容易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而且还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甚至会造成施工人员的伤亡。另外,从事现场安全的管理人员数量不够、素质不高,缺乏对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和应急处置能力等也是造成现场施工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

(二)质量管理问题

1、质量管理制度约束性差

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是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保障建筑施工管理活动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都存在着质量管理制度约束性差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内部对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制度建设不够全面,无法发挥出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作用。

2、质量监督制度管理缺失

质量监督制度是对建筑工程制度监督的重要方法,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客观保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制度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部分,由于内部监督是施工企业内部人员来完成,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很有可能为了私利而置自己的责任于不顾。外部监督则是由独立房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来进行,但是因为监管手段单一,在很多时候也无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进行查处。另外,即使发现质量问题,他们大多以罚款方式进行处理,缺乏实效威慑力,也无法发挥出质量监督部门的实际作用。

二、提高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对策析

(一)优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从工程项目设计之初就必须将安全管理事宜纳入日常管理中。通过定期开展学习和培训,提高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对现场施工人员来说,必须进行安全技术教育,使其熟知和遵守本工种和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对于从事电气、起重、建筑登高架设作业、焊接、汽车驾驶、爆破等特殊工种的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准许持证上岗。对管理人员来说,要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感与自觉性。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定期、定时培训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提高管理安全生产的素质,做到对安全生产能管、会管、管得好。

2、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制度法规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综合考虑到不同施工时期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与措施,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和问题,从而制订出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安全制度法规。建筑施工企业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使与生产有关的任何人都有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增强各级管理、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心。建筑施工企业要实行每个分项工程均配备专职安全员,要求他们每天例行检查施工项目,检查要有记录,对查出的隐患应及时整

改;要成立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至少一次安全大检查,进行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评分,奖好罚差。建筑施工企业应在已有的制度法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完善补充适合本企业生产管理工作实际的制度法规,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尽快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严格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1、加大质量管理协调控制力度

想要实现对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就必须先对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通过完善质量管理制(下转第822页)度来提高施工质量的协调控制力度,从而达到对施工质量的有效管理。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要予以质量管理制度高度的重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工程实际要求来建设出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其次,要将其真正地落实到实际施工行为中,通过质量管理责任小组的成立,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行为进行实时的掌控,保证施工行为的正确性。最后,要建立施工责任管理制度,将施工质量责任落实到各分部工程、各施工小组甚至是各施工人员中去,做到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通过这种逐层分布的形式达到提升施工质量的目的,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2、发挥质量监督制度的约束作用

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作为监督建筑施工企业施工行为的专门性机构,只有发挥出自身的监督作用,才能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作出贡献。对于内部质量监督部门,建筑施工企业应保持其工作行为的绝对独立性,切不可让其他部门及领导人员对内部质量监督部门的行为产生影响。对于外部质量监督部门,建筑施工企业应提升自身的综合工作水平,在实际工作中能将国家建筑法规、标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来实现对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施工作业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

1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要素

近年来,科学技术呈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在多个行业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杰出的运用效果。在建筑领域,Bim技术、测绘技术等在建筑设计环节得到科学运用,辅助建筑工程设计及勘察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设计环节的质量,并将多种现代化设备科学运用到建筑工程设计制造,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增强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效果。1)受施工工艺的影响。在建筑工程管理环节,施工质量是其中重要环节,而施工方法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在工程质量管理环节,必须将重点放在施工方法上。施工技术作为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施工技术日愈更新和完善,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及资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运用新施工技术时,需要将前期施工勘察及调研工作落实到位,为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及施工质量控制效果奠定基础。2)受施工人员综合能力的影响。在建筑工程管理环节,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施工人员管理措施。施工人员作为建设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人员,其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及成果,是开展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纵观当前建筑行业整体发展现状,建筑行业在现代化施工人才上较为匮乏,所采取的管理方式在有效性上有待提升,使得建筑工程管理环节存在诸多不足。3)受工程材料要素的影响。在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环节,多种影响会对此造成影响,而材料要素便是其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如果采取的材料管理措施不够科学合理,会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工程造价出现变化,导致一连串的问题。当前,关于建筑工程材料的管理尚存在诸多不足,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有待提升,材料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而这些要素均会给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造成负面影响。4)来自环境要素的影响。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所处施工环境的复杂程度有所提升,使得施工安全及质量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为此,施工环境会对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造成巨大影响,自然环境要素、管理环境要素等均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管理职责划分上有待进一步细化,避免交叉管理问题的产生,维持好施工现场管理秩序。

2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不足

1)建筑工程管理的规范程度有待提升。纵观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绝大多数建筑工程企业所采取的管理方式基本类似,分包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是其主要内容。然而,任何一种管理体系均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及缺陷。就分包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而言,该管理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便是,在划分管理范围和管理责任上不够清楚、明确。在制定管理模式时,必须符合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及企业实际情况,确保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在对应项目中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协调和优化相关工作,从而提升整体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及效果,使各部门之间实现有效配合和沟通,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进度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建设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2)施工技术未达到相应要求。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越来越多人将关注点放在怎样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上,而不是放在施工进度上,并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行业在发展进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要素,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促进建筑工程项目朝着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并严格遵守我国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生产标准,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在实际生产环节,不少建筑企业并未认识到促进施工技术更新升级的重要性,对各部门之间是否协调配合上有所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难度。此外,在建筑工工程项目中,主要采取传统施工方式,新型施工技术和模式在普及和推广上存在不足。从施工人员组成上来看,大部分施工人员属于农民工,不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且在理论层面存在不足,存在极强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型施工模式的推广和运用。由于对新型机械设备缺乏准确理解,故而在具体操作上存在困难。3)施工成本未得到科学控制。生产投入成本对任何一个企业发展而言均是极为重要的要素,所投资的钱需要花在刀刃上,避免出现严重的浪费问题。为此,建筑企业要重视生产成本环节,制定科学适宜的规划方案,让成本利用得以优化,切实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当前不少建筑企业并未将生产成本投入预算环节做好,在具体实施环节存在不少浪费问题,使得经济效益和预期不符。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便是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在成本管理环节,管理人员的相关工作未落实到位,在控制成本环节所指定的规划方案不够科学适宜,故而在生产投入成本上存在不少亟待改进的问题,使得企业发展运营受到负面影响。4)质量监督价值尚待完善和优化。在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环节,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显得十分必要和关键,质量监督能够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在建筑企业发展进程中,要注重提升质量监督管理强度,推进健全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建设,以此为基础推进建筑工程项目科学有序开展,有效防治由于监督不力而引发的质量问题或损失。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支持下,制定科学适宜的管理方案,增进协同合作,以此为基础推进施工方案有效实施。

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可行性策略

1)制定健全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机制。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施工单位要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针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在实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管理的进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适当调整和优化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管理措施,让相关工作质量得以提升。当前,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具体施工环节,不少建筑单位以分包的形式将施工项目分给了不同施工单位。鉴于这一实际情况,在建筑工程项目具体施工环节,各个施工单位要增进交流沟通,建立科学适宜的沟通交流机制,做好协调和管理工作。同时,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之前,要进一步细分和落实相关责任和权利,以此为基础推进建筑工程项目科学有序开展。2)把握好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施工进度。在实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之初,建筑工程项目单位要在综合分析相关要素后,制定科学适宜的进度规划方案。相关工作人员在制定进度规划方案时,要明确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图纸的相关内容,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及要求为前提,制定科学适宜的建筑工程项目进度规划,确保该规划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为推进建筑工程项目中土建工作及安装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在实施建筑工程项目进度规划方案时,要考虑到参与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这一要素,并制定好相应规划,并针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的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要素开展科学全面的规划,并将规划进度进一步细化,具体到具体的施工环节。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环节,要对施工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就怎样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方式而言,可以着眼于以下环节:首先,要以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为基础,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在综合分析各个要素后,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适宜的施工方案;其次,明确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设计方案等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影响,对相关要素开展全面分析,研究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确保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的可行和合理性,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科学有序开展;再次,适当引进和运用现代化施工技术,促进建筑工程质量得以提升,进而实现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标。3)对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施工成本进行科学控制。为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单位要以保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施工成本控制方案,在实施施工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要明确相关管理人员在施工环节中的职责,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施工环节均得到科学控制和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单位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成本分析机制,并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和优化,确保成本分析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分析制度得以优化和完善。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析机制,有利于确保成本预算和核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让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相关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节约成本的作用,对确保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具有积极作用。4)适当增加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监管力度。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建筑单位要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监督管理机制,并适当增加开展监督管理的强度,推进监督管理机制日愈完善,将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细分,让各个监督管理人员明确自身责任及职责。若在工作中出现任何问题,能够找到对应的负责人,通过采取这种制度,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及严谨性,有效降低问题出现的概率。在实施监督管理工作时,要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施工环节采取强有力的监督管理,确保任何一个环节的施工均符合相应要求,从而保障整体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若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要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要求施工人员立即停止施工,在经过整改并检查通过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操作。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人员作为开展具体施工的主体人员,其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另外,领导层的决策能力也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鉴于这一实际情况,建筑企业要重视人力资源建设,采取科学合理的培训及安全教育机制,促进施工人员施工技术及职业素养的提升,并切实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依据施工制度及要求开展施工。为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达到相应标准及要求,必须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如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举办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让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及技能得以提升,并进一步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为提升建筑工工程质量奠定基础。其次,在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单位领导要予以重视,推进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领导监督机制建设,组建专门的领导监督小组,将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管理工作一一落实到位。5)推进建筑工程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建筑行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对建筑行业而言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将朝着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趋势发展。在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环节,其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也将日愈提升,推进建筑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是大势所趋,符合当今时展形势,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及质量,并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建筑企业在推进专属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时,要推进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在建筑工地上安装摄像头,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实施全面的监控管理,有利于及时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及开展情况,对优化建筑工程物资管理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在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环节,通过构建大数据管理平台,有利于优化建筑工程项目具体施工环节,通过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有利于维护施工人员的安全,能够为相关监管部门开展相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环节,在运用现代化管控技术的同时,要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施工质量管理,严厉打击作假等行为。6)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员管理制度。在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管控环节,其中核心要素便是针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相关工作人员是开展具体施工和管理工作的主体。为此,为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质量及效率,必须着眼于施工人员要素。就工程管理人员而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责任机制,让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管控环节,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及职责得到进一步细分,调动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及工作积极性,推进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并制定健全合理的激励制度,以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就施工人员而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机制,加大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尤其是建筑工程项目中需要运用的施工技术及施工难点,并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施工人员严格依据施工规范开展施工操作,把握住施工技术的要点。此外,建筑企业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将现场安全防范工作一一落实,并实施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施工人员是否严格依据施工标准开展施工进行监督管理,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为确保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奠定基础。

施工作业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管理质量、促进管理更为人性化、管理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以及促进企业更加社会化、现代化、科学化发展。在精细化管理中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思维观念与意识,并不断加强现代科技技术的应用与重视。在水利工程中要想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按期交付,就必要加强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利用精细化管理来提高对市场竞争的应对能力,并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水利工程创建。

一、精细化管理内涵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各行业对生产、经营、建设等方面着重于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为求得更好的管理效果,不断采用现代化管理模式,逐渐将传统的管理观念转向与现代化的管理关键,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环境的进化同步前行。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传统的施工、安全管理方式中存在各种缺陷与不足,导致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众多,解决起来相对麻烦,并且效果并不理想,而近年来,我国针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并且为有效改善质量而进行管理优化研究。

精细化管理源于一些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高水平管理效率所研究出的一项科学管理模式,属于一种具有一定科学理念、实现意义的新兴产物。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规范性管理,以某一管理准则为主要管理与实现的任务;二是精细化管理,以管理目标为基准,围绕所要管理的内容,实施精、细管理,做到管理热菹钢拢精简;三是,个性化管理,实现施工企业的独特管理模式,改善教条主义管理思想,实施以自身发展特点为根本的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原有的管理水平、模式以及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改进、优化与创新,使得常规管理逐渐呈升华状态发展,进而促进传统的管理逐渐演变成现代化的精细管理模式。

二、精细化管理在水利施工项目实施中的重要性

1、水利工程企业需要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来应对市场竞争

随着国家对水利工程项目支持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企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相较以往更多的水利工程企业势必产生更加激烈地竞争环境,在这种竞争环境日趋严重的今天,水利工程企业想要脱颖而出,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占领一席之地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企业员工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可确保企业顺利完成水利工程施工任务,摒除因为专业知识不牢靠而导致的错误。第二,企业自身要具有合法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资质。依法建立是水利工程企业的根本,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开展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是每个水利工程企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第三,优秀的管理理念是水利工程企业发展的关键。前两个条件是现今大多数水利工程企业所能够做到的,而要想脱颖而出,就需要另辟奇径,从企业的管理理念上入手、精细化的管理可以使企业从细微处入手,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低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利益,并脱颖而出。

2、精细化的管理是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通过对水利工程企业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就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来讲可以在人力上、财力上以及物力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必要地浪费,从而降低了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中的成本,并提高了水利工程中所涉及的各方面资源以及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精细化的管理也使得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合理注意施工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实际的行动证明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是节约型的施工,也是建设节约型、友好型社会的表率。

三、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推行精细化管理

1、转变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管理观念

精细化的管理观念是由发达国家产生,并逐步进入到我国水利工程企业的视野中。更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其更加先进、更加精细的管理文化,并开始尝试将其运用到自身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但是,目前仍然还有很多企业并不重视精细化的管理,认为精细化的管理过程较传统管理过于繁琐,与从事施工的企业不相符合,而且实施起来也较为繁琐这种观念已经无法适应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整体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环境,传统粗放式以及外延扩大式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为了避免传统的管理观念所给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带来的弊端,积极在行业内部推行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积极主动转变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管理观念,推行精细化管理。

2、加强水利工程企业规范化建设

科学化管理分为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管理三个不同的阶段和层次。要推行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加强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其落到实处,只有在规范化管理达到一定的基础和水平之后,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才不致成为“空中楼阁”在项目精细化管理探索过程中,我们结合项目实际,设计制定了八个方面的管理制度,包括:

(1)施工技术文件编制规范,包括单位、分部分项施工组织设计,年度、季度、月施工计划编制,工程计量结算等;(2)现场管理制度,包括各管理岗位、工种的岗位责任制,现场管理制度、场容场貌管理制度等;(3)劳动纪律,包括考勤制度、请假制度等;(4)成本管理制度,包括材料采购、领用,仓库管理、材料节约奖励制度等;(5)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业务费用开支规定等;(6)合同管理制度,包括分包单位评估制度、分包单位合同管理制度等;(7)劳动用工制度,包括工资制度、收入分配考核制度等;(8)后勤管理制度,包括办公室管理制度、资料文件收发制度食堂管理制度等。

岗位职责往往没有结合项目业务流程专业化,具体性地描绘岗位的工作权责。而精细化管理需要的是能够实实在在指导不同岗位的员工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的规范指引,实现各岗位职责的精确定位。在设计员工岗位职责时,我们对岗位管理的职责权限作了明确界定。

3、注重过程控制,实现精细化管理

制定具有可操作性、易执行的管理程序,也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工作。为了使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需要明确各项工作的程序比如,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公司总工审核;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专业工程师编制,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作业指导书由工段长或技术员编制,专业工程师审核;要求分级编制分级负责。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将施工作业分成若干个步骤或作业程序,并对每一个程序再规定工作的具体时限和要求,使得工作人员只要按照作业程序操作即可完成。

参考文献:

施工作业管理制度篇7

施工管理是施工企业进行施工准备、组织施工到竣工验收全过程所实施的各项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电力企业通过施工管理能够保证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才能使得施工现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信息流通,以此来提高施工效率。同时,良好的现场施工管理能实现文明施工,从而使电力施工企业的信誉有所提升,为今后企业竞争打好了基础。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可以作为有效的和其他专业管理连接的纽带和桥梁,使不同专业管理和企业管理相互分工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使其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从而来提高企业施工管理的整体效果。

2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违规操作的问题

电力施工企业是由财务部、业务部以及工程管理部等部门组成的,而在施工中经常会有这些部门之间职责交叉的违规操作现象发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这些部门人员会有部分意见的分歧而又缺乏沟通,这样不但影响了某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进而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度,甚至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在施工完成后,相关技术人员也没有按照其审核制度来进行验收,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使电力企业的施工管理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影响了其施工质量。下面通过案例分析来说明违章操作的危害性。2011年11月15日下午,广东省一幢正在进行外部修缮的28层教师公寓燃起大火,大火持续约4小时,终在晚间6时30分被扑灭,此次事故造成53人死亡,多人受伤。而事故原因就是因为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如果电力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选择电焊工作人员对于其违章操作行为及时发现并制止,悲剧就不会发生。

2.2缺乏安全管理意识

上文提到,电力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是一项相当复杂而繁琐的工作,因此对于其安全管理环节中常常顾此失彼,出现各种漏洞或是薄弱的环节。同时施工人员没有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加上现场监督也不够到位,小的安全事故时常发生,而往往小的事故会引发大事故,不但会影响电力企业的施工进度,造成电力企业财产的损失,严重者还会危及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因此在电力企业施工管理中,希望施工队伍所有人员都能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

3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解决措施

3.1加强施工管理制度的建立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电力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管理时也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严格将其制度落实到工作中去。在电力企业制定管理制度时,不但要按照其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而且要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相应的责任问题,因此要将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进度问题等制定其报表制度,强化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将其责任落实到每个人,以此来提高其责任意识。同时也要建立现场管理的考察制度,将每一项规章制度细化,然后将其下发给电力企业的每一个部门,监督每个部门使其严格按照这些制度开展工作,从而提高了电力企业施工的管理水平,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3.2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保证其工程质量是电力施工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立足之本,因为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形象。电力企业施工质量管理需要结合工程的施工成本进行,因此在保证施工成本的前提下要控制好施工的质量。为了有效的控制其施工质量需要从施工的每一道环节着手,管理人员要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问题,以此才能够保证其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即使是工程竣工后,也要按照规定严格审查每一道施工工序和施工质量,如有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就需要施工企业重新施工,直到工程质量达标为止。

3.3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众所周知,电力工程建设涉及各个行业的领域,而且其建设规模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参与电力工程建设的人员也较多,受到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工程施工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电力企业要加强其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力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时首先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其次要严格控制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对于较大的安全隐患,要制定其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并要安排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最后,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带电的施工环节,要在其安全距离内设置安全标注,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避免其安全事故的发生。

3.4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由于电力工程施工规模较大、工期较长,因此对于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而施工技术管理直接关系着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电力施工企业加强对其技术的管理就至关重要。电力施工企业要加强其施工技术的管理就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采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够使电力施工企业掌握其核心技术,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以此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保证了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可以促进各环节施工管理工作安全、可靠的进行,从而使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整体得到提高。

3.5加强人员综合素质培养

人是一切活动的载体,因此在电力施工企业施工作中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促进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电力施工企业在选用相关技术人员时要选择专业技能过强并有相关技能证书的人员,在其上岗后也要进行定期的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技能培训,使其在施工过程中增加了安全意识并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素养,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保证了自己的安全和周围人的安全。电力施工企业在发展中会有人员的流动,为了企业的发展也会引进新的电力设备,电力施工企业要对新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知识普及,使其能够全面的掌握新设备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对于新设备使用人员和转岗人员要进行安全生产的培训,从各个方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电力施工企业的发展。

4结语

施工作业管理制度篇8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逐渐发展成熟,各地区纷纷意识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积极改进施工技术,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其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总体来说,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方面,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其建筑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极大地降低建筑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既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建筑施工专业基础,同时还要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要求,了解整个施工流程。另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包含内容较多,管理人员必须进一步强化其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升其管理质量。一般地,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主要包括技术管理、档案管理、项目编制、安全技术管理、技术开发等,不仅涉及面广,且管理流程复杂。根据其管理要求和特点,我们可以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划分为业内管理和业外管理两部分内容。其中,业内管理主要以基础性建筑施工作业为主,而外业则以施工技术准备为主。因此,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其具体管理内容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技术管理方案,以保证其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质量。

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目前企业规模、发展周期、经营特点等不同,不同建筑企业的软硬件配备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之建筑领域总分包体制的存在,整个建筑施工行业尚未制定出一套系统规范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通行制度,缺乏统一明确的技术管理目标和方向。这就直接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质量,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分包合同作为联系总包建筑单位和分包建筑单位的纽带,在整个建筑施工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反观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实际,很多企业片面强调施工效率,不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导致其原料采购、造价成本控制、施工安全控制等环节出现问题,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不利于其施工质量的整体提升。

2.建筑施工制度体系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制度体系不够健全。首先,许多大企业都会将竞标得到的工程项目以转包等形式将工程分化后交给一些中小型企业来完成,因此很多建筑工程都出现承包混乱的现象。由于许多中小型企业在生产力度和规模上无法达到承包建筑工程的条件,但大型企业中并没有明文规定不能交给那些企业来进行施工。这种企业一旦接手工程项目,就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造成一定影响;其次,一些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国家相关施工办理法律制度来进行约束施工单位,造成内部管理制度力度不够造成混乱,管理效率较低。

3.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监督不严

我国有些建筑企业在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上不甚重视。首先,许多企业并未建立起相应的建筑技术施工管理制度以及专门负责建筑施工监督的管理部门,使得许多管理人员在管理监督方面随意性较大;其次,有些企业的施工部门人员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素质较差,而这些企业对员工的选取和要求也有所忽略;第三,企业内部缺乏对员工进行相关专业培训的部门和平台,或者虽然有培训的场地,但是缺少针对不同文化程度水平的员工相应的培训计划和理念,导致企业整体素质无法得到提高和保障,拉低了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水平,影响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失去许多机遇的同时对企业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四、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可优化的措施

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的优化

企业可以在充分考虑其经济实力和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实行逐级管理,通过分级承包的方式确定各级分包商的管理范围和责任,给予其一定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其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此外,企业还应进一步加强其人员培训力度,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

2.健全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优化操作各项规范

企业必须依据国家指导方针以及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地政府下达的管里条例制定出一系列符合企业起身情况并能够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相关建筑施工技术人员以及有关部门的管理制度,严格要求各个人员遵守制度条例的同时加大优化施工中各项操作规范化的力度,在制度条例中明确规定管理标准和目标,加强对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在约束施工人员行为的同时保障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与规范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管理,规范人员在施工现场的行为,从而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首先,企业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及时将新理念和新技术结合到施工技术中,使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提高的同时也增加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有利于将来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当地政府和企业自身情况的相关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制度和步骤来完成,保证建筑的质量,约束施工人员的思想行为,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

4.加强对建筑施工技术执行的监督

加强对各个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实行责任到人,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管理的实际需求,对于违规操作行为应严肃处理。另外,企业还应该以建筑施工进度管理为重点,加强施工进度管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劳动生产率并降低工程成本。

施工作业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民工建;国民经济;施工企业;解决措施

1工民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制度不完善,措施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工民建施工企业缺乏长远意识,仅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缺乏管理制度,即使有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具体有效的管理措施也不够健全,甚至是现有的管理制度与措施,也形同虚设,或是被束之高阁。与此同时,部分企业的施工管理制度,在制定时便是照搬照抄,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无法发挥管理制度的作用,也导致先进施工技术无法得到有效应用,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

1.2管理人员素质低

工民建工程复杂且庞大,施工管理难度也可想而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工民建工程的需求越来越大,工程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此种情况下,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但是施工企业却不愿意在管理人员方面,花费过多的资金,而是聘用一些非专业的低薪资人员担任,导致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一些管理人员在参加工作前,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甚至对工作内容与工作性质知之甚少,高质量的施工管理,更是无从谈起。一些管理人员思想散漫,态度敷衍,在工作过程中得过且过,对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

1.3施工安全意识薄弱

施工过程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甚至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施工活动,管理原则,都要以安全性为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施工管理工作中,施工现场的安全意识薄弱,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高空作业时,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帽,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也没有根据要求使用与摆放,不安全行为所处可见,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安全意识,必然会对工程的顺利施工造成影响,预留安全隐患。

2完善工民建施工管理的措施

2.1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施工管理而言,规矩就是制度,想要提高施工管理的水平,首先,施工企业内部就要具备一套晚上的施工管理制度。施工管理体系健全与否,科学与否,对工民建工程质量,以及对工程的进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应的管理条例,在出现问题时,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时,则会无所依从,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是根据过去的工作经验进行处理,极大的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甚至引起现场混乱,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施工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因此,施工企业要从长远出发,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对现有制度查缺补漏,完善奖惩制度、事故处理制度等,便于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所依从,也能够得到大家的信服,并可以对现场的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保证施工管理的有序进行。

2.2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民工建工程的施工管理,必须由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担任,这也是做好施工管理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因此,作为施工企业,想要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包括两部分,专业素质与职业素质。具体而言,可以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学习与培训,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不断的提高专业素质。与此同时,要加强对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培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促使其能够认识到以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工作过程中,要维护企业利益,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与企业一起成长。

2.3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对于工民施工而言,安全意识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通过一切手段,采取一切措施,促使所有现场人员都能够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安全对自身,对他人,对工程的影响,只有保证每一位施工人员都将安全放在心中,才能够最大限度上,降低安全隐患,从而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在施工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安全管理,管理人员要切实做好细节监管,特别是对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例如,高空坠物,高堆积的施工材料倒塌等,要做好日常的安全防护与管理工作。在日常的施工管理工作中,每天都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预防和杜绝违规施工,将现场的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个人,全面保障施工安全。

2.4加大质量管理力度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的根本,因此,企业想要有所发展获得经济效益,就要不断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优于其他竞争企业,如此才能获得发展,此种情况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要从设计层面入手,保证施工设计图纸的质量;其次,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规范材料采购流程,杜绝低质量材料的使用;最后,在施工过程中,要监督施工人员,严格根据施工设计中的要求进行施工,最后,要严格进行工程的质量验收。

2.5加强工民建施工工艺

工民建施工,其技术与工艺在不断的提高,但是,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存诸多问题,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众多,首先,施工人员没有认识到工艺的重要性,且由于自身素质较低,无法掌握和驾驭施工工艺,导致工艺的发挥存在局限性;其次,部门施工企业将追求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忽视了对工艺的研究,而是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获利。此外,工民建施工过于复杂,也是影响施工工艺充分落实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提高施工人员的意识,促使其对施工工艺形成正确的认识,并通过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的方式,促使其能够掌握施工工艺,并将其落实在实际的施工当中,更为重要的是,施工企业要转变思维,认识到施工工艺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意义。

3结束语

施工管理工作是一项持续性的复杂工作,想要保证施工顺利,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进行全过程的施工管理,并且从多方面展开管理,提高施工现场所有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促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将安全放在首位,将质量放在心中,同时,施工企业还应该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参考文献:

[1]王德洪,韩耀泽.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35.

施工作业管理制度篇10

1 加强制度管理

由于施工队的人员组成大部分属于临时工,所以要使施工队具有纪律性、有生产能力、有一定竞争力,就必须有较强的制度来进行约束。使其作业能力、作业态度、作业质量、安全意识直接纳入考勤范围,这样就可以调整每个人的工作态度,使那些不管做多做少都是一天、不管质量和安全怎样搞完分配的任务还是一天的工作心态无处遁形。

1.1 明确岗位职责。明确各自的职责,使施工队的工作条理化、有序化、管控化。每个作业人员的工作范围有章可依,各自分工合作,不至于产生工作中的盲点。

队长应对本队工作全权负责,是本队施工安全、质量第一责任人,对本队安全、质量、工程进度等负直接责任;安全员应严格规范安全规章制度,及时了解危险源,与全队人员制定相关措施,把安全问题制止在萌芽状态。坚决制止和处罚违章作业行为;技术员应拟定工程质量与工艺的施工方法,拟定施工措施,督促施工人员正确保养、使用工机具,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质检员应提高全队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隐蔽工程的质量的过程控制,落实成品保护措施,提升质量工艺水平,并及时在全队的合作下,检测上道工序的质量工艺,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各现场负责人应是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第一负责人。了解现场危险点、合理布置,正确使用工机具,不违章指挥,严厉制止违章作业;工机具及材料员应做到领用、发放有据可查,搞好工机具维护保养,按施工技术措施要求选配工机具。

1.2 规范规章管理制度。为规范施工队作业行为,提升施工队的有效管理水平,必须充分、全面的制订、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施工队管理制度》应认真贯彻上传下达的方针,认真执行公司下达的各种工程任务,并安全有效的实施。加强队员培训教育,提高其工作责任心和遵章守纪意识;明确施工人员的生活与工作行为,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如规范临时用工管理,制定《农技工、民工管理制度》;加强工机具、材料管理,制定《工机具、材料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制定《后勤管理制度》和寝室“值日”制度;制定《生活车管理制度》,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制定《队务管理制度》,加强廉政建设;制定《施工管理考核办法》,落实作业人员责任;制定《评分考勤计酬办法》,实行奖勤罚懒,按劳分配。

1.3 制定考勤计酬、奖惩办法。各种规章制度要很好的执行,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合理使用工时,充分发挥技工、民工的劳动积极性,就必须实行差异化管理,对其考勤按工作量、作业质量、施工安全意识、遵章守纪进行,按照“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进行计酬。

对作业时两极分化的员工,应奖惩分明。这可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执行力、彻实拟行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能。

2 安全施工管理

安全施工是施工队的基石,也是每个家庭美满的保证,而安全管理工作,不是作秀、表演、写写安全会议记录,关键在于落实。在工程施工开始,首要工作就是要成立安全管理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责权利相对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布置落实。

2.1 普及全员安全教育。对进入施工队的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进入一个教育一个,无论是老职工,还是新员工,通过学习教育使进入工地的职工对施工现场有一个新的认识、新的了解,这样就会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减少麻痹大意。对存在危险的施工点、施工项目,编制出危险点、危险源、危险面及防护措施,并提前向作业人员交底,警示施工人员。

2.2 安全的监督与检查。给予施工队专职安全员充分的奖惩权力,加大日常安全监察力度,对发现的隐患及时通报,落实责任。为增强施工队的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对施工队每周要进行安全巡查,对于查到的问题及事故隐患,不仅要对责任人进行批评,还要记录考勤计酬;对好的施工点,应进行相应的奖励。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或重要的施工,应任责任心强、仔细的员工进行安全监护和落实措施。

2.3 抓好管理,领导是关键。各项管理措施再好,领导意识不到到位、领导思想不统一,就等于是一张白纸,是一句空话,所以施工队管理者必须做到:①不断学习和思考。作为一名施工队的管理者,应加强自身素质培养,不断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加强管理理论的学习。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和新技能层出不穷,管理者们也应在实践之余,不断学习新的操作技巧,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理念,在工作中总结自己的得失。②注重团队精神的塑造。施工队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公布于众,使各作业人员相互了解。这样既可增强每个人的责任,使各人员清楚该干什么事,避免多头领导或无人负责,杜绝施工队成员之间的矛盾,增强团结,提高办事效率。施工成员要定期召开思想交流会,针对施工现场及作业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时交流,及时处理,互相取长补短,营造一个团结的氛围,增进了解,做到团结一致、友爱互助。实行队务公开,在分配资金、评先、奖励等方面进行集体商议。对职工敏感的重大问题采取公开决定的方式,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决不能搞一人定乾坤。③发挥模范作用。施工队领导在工作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身先士卒,尤其是在急、难、险的施工情况下,施工队负责人必须到场。施工队负责人要积极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质量大检查,了解施工队各项工作及进度,要做到心中有数,便于指挥和决策。

3 加强成本管理,不断降低施工成本

成本管理是经济管理的中心,项目部又是企业的利润中心,所以项目管理必须采取各项措施,降低成本,堵住成本流失漏洞。为此,项目部经济管理应采取以下措施:

3.1 从组织上建立由项目经理、各专业施工队队长组成的成本管理体系,落实责任,确定成本目标。实行项目部一支笔管理,项目经理控制资金的支付,避免越权签字。对各专业、各科室进行可控费用承包,制定承包奖惩办法。降低办公费、差旅

(下转第113页)

(上接第138页)

费、业务招待费等。

3.2 各专业化施工队处于项目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的首位。应对各专业施工队下达降低施工成本指标,每月组织对计划部门、财务部门进行考核,做成本分析,对节余奖励,超支进行处罚,促使各队在人员投入、材料领用、机械使用上精打细算,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3.3 材料采购要实行招标,堵住人情网、关系网,以避免在采购中乱加差价,导致资金流失。对外承包队伍要进行先核定施工图工作量,再续订合同,再进行施工,避免在决算当中,多报工作量,弄虚作假现象。

4 结束语

只有将制度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以及人才管理等主要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才能抓实。只有以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以加强质量管理,增强市场竞争的砝码;以加强成本管理,不断降低施工成本;以抓好人才管理,才能在当今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