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教案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24:24

信息化教学教案案例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信息化教师学生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106-01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因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

实际教学工作中,技工类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前和其他在该班授过课的教师进行了解,普遍反映该班的学生比较“呆”,即操作、练习很熟练,换个题目就无从下手;经过细致的调查,发现这些课程均采用了类似案例式的教材,和实验手册非常的相近,以每一个章为一个实训项目,先讲述操作的原理,然后细致地规定好实训的每一个步骤,最终完成一个类似的案例后结束本次教学。

通过分析,教材本身并没有问题,尤其对初学者,这种教材是最好的入门教材,学生之所以出现“呆”的状况,只能是教学的过程出现了问题。纵观教学的过程,可分为备课过程、教学演示过程、学生练习过程,现就这几个过程进行教学的探究。

1备课过程

教材的案例化,即教材中已经列举了教学目的、重点及详细的操作步骤,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本标准的教案,这导致了教师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产生惰性,甚至有的教师直接抄写或打印作为教案上交,从而使教师不细心地备课,也就不能抓住教学的要点。

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将自己定位成过程的设计者和激励者,以此为基础,重点放在理论与操作应用的关系上,以要点为目标,设计好教学的过程和激励学生的方法。

2教学演示过程

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按照教材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地演示一遍后,就要求学生也按部就班地操作一遍,使得学生在思想上没有任何思考的余地,被动地学习,导致思维僵化,所以,演示过程的教条化,教学模式固定,没有灵活性,学生无法察觉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非教材实例进行讲解和演示,根据学生课堂反应能力,讲解多种方法和路径,完成实例。展示不同方法步骤完成的实例效果,使学生跳出教材,思维开阔,不是僵化地模仿和演示。

演示过程要以要点为中心,尽可能不安排教材的设定步骤演示,专注要点操作的演示,后期学生按教材上的步骤练习过程中,在遇到重点时,会不由自主地将该重点与教师的要点演示进行比对思考,从而将思考空间留给学生。

3解决学生练习过程中的问题

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先自行进行课本实例练习,细节部分组织学生自行相互讨论、交流,强调学生之间的求助与帮助,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不要过多插入细节,专注于要点、难点的解答,个案解答后,若有类似的问题可交由已经掌握要点的学生“代为”解答,反复出现的问题则全体做一次总结性的解答。最后再演示一遍给学生,加深学生的记忆。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也有一些实际教育教学的体会。以课程《网页制作》Dreamweaver中给网页添加邮件链接和书签链接教学为例。

3.1备课过程

根据学习目标,主要掌握在网页中设置邮件链接和书签链接的方法。教材中使用的实例是“四川旅游网”静态网站,把超链接相关知识穿入网站内容中,教材中把步骤方法讲解的非常详尽,在准备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常用元素属性内容没有进行具体的讲解。于是在此基础上,制作了四个简单页面,两个邮件链接,其中一个是最简单的文字邮件超链接,另一个加入了最常用的title属性的邮件链接。两个书签链接,一个是网页内的书签链接,一个是页面之间的书签链接。这样准备的好处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针对重难点,逐个击破,加深学生的认识。

3.2教学演示过程

先展示实例,让学生有一个感官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摸索产生实例效果的菜单命令所在位置,分小组讨论自学。学生尝试后,再演示该命令所在菜单及位置,加深学生的认知。然后演示邮件链接和书签链接,并介绍相关元素属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演示过程中强调邮件链接的邮件地址书写格式、书签链接要先建立书签,才能进行链接等难点知识。让学生把握住知识的脉络和重点。根据教师的演示,重复制作实例。

3.3解决学生练习过程中的问题

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走动观察,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发现学生在页面间的书签链接有模糊,再一次演示页面间的书签链接,强调页面间的书签建立方法和链接方法,与页面内的书签链接的不同点。学生彻底掌握该知识点后,布置教材案例,学生自主完成,请不同的学生演示制作过程,适当地给予平时成绩鼓励,培养学生学习的动力及竞争意识。最后,分小组根据所学的所有知识,把超链接运用进去,制作没有内容、格式要求的网页作业。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精神。

经过以上方法教学实验,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显著提高,摆脱了“僵化”的学习方法,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教师的教学也轻松容易了很多。

因为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教学使学生与教师呈现一种交互式地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的过程,多媒体、机房实训室的运用,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简单机械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应现在灵活多变的网络化教学,如果单纯把课本、作业移入网络教学,而不去研究上课的方式方法,就会产生“走形式,花架子”的变态教学,轻松了老师,辛苦了学生。在网络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再只是接受知识,还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调整教学。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方便地进行小组讨论,进行协同式学习。这种根据学生特点,师生相互交流沟通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还提高了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使教师和学生从应试教育走向平等互动、灵活多变的新型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信息化教学教案案例篇2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覆盖全体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其教学方法要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和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依托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在该课程中实施信息化案例教学,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案例教学载体有机结合,逐步增加实践性案例教学环节,可以实现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以“课堂为中心”转向“课内课外并重”,促进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迁移,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关键词:案例教学;信息化;Blackboard平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3-0068-03

一、前言

2011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各高校应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制订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其内容必须包含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1]在传统的案例教学实践中,不仅教师讲述案例费时费力,学生接受程度也相当有限,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在当前数字化信息化的大环境中,借助网络平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进行实践改革,实施信息化案例教学,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关系,又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实现心理健康知识的良性迁移。

二、信息化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

信息化案例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有其广泛和深刻的理论依据:

从知识传授的角度,建构主义是信息化案例教学的核心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建构的过程,也是活动的过程。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2]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信息化案例教学模式全过程中,教师遵循“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学环节注重“知识情境”、“协作学习”和“辨析讨论”,知识传授是学生与外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景及社会生活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一定的信息化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生是整个课程中知识与信息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任课教师是学习过程中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只是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和灌输者。

从知识获取的角度,认知主义是信息化案例教学的基本理论依据。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treicher的著名实验显示,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而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视听兼收即既看到又听到内容的50%,而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占70%。[3]信息化案例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或教学情境的创设,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大脑主体的知识获取。另外,认知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实现学生的“发现学习”。这一过程中,学生直觉思维对发现学习活动极为重要,即映象或图像性质的材料更有助于发现学习。[4]信息化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提供的案例把心理健康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大学生的形式,学生自己挖掘或编制的案例提供给学生边做边学的机会,信息化的手段或技术则使这些案例更具直观性,帮助大学生认知的成长。

三、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信息化案例教学实践

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Blackboard Learning Systemtm)是一套专门用于加强网络教学、辅助课堂教学并提供互动、交流的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三大功能模块:(1)教学。涉及课程制作、编辑、和管理,同时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2)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通过该模块的异步交流和同步交流,确保学习和项目分工高效顺利地进行;(3)评价。该模块是教与学成果检验最全面直接的方式,教师通过创建测验试题和作业工具,进行评分统计,生成成绩报告,学生则可以通过平台直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5]这些功能模块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设了便捷的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分享自主、开放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1.教学设计

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辅助教学手段,笔者以Blackboard平台功能模块为基础,对课程进行了以下构建(如图1)。

(1)课程通知:该课程开课信息、作业、课外活动、讨论、测试等课程动向。

(2)课程概况:介绍该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条件和方法等。

(3)教学师资:介绍该课程教师的相关信息,如教师个人基本情况、研究方向、联系方式、师资结构等。

(4)课堂教学:包括教学文档、教学课件、教学录像、电子教材等。

(5)案例教学:设置了不同途径或来源的教学案例,主要包括引自书籍的案例、个体心理咨询实例、朋辈心理咨询案例、学生自拍的案例、引自电影的案例、引自媒体的案例,还链接了讨论版块中的“案例分享讨论”区。

(6)扩展学习:为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在该模块设置了心灵书单、心理漫画、从心解闻等专栏,为学生提供书籍、论文、课题、漫画、网站等资源。

(7)课程作业:提供该课程作业要求、复习思考题及历年精品作业展示。

(8)课程考核:包括考试大纲、历年考题、考核体系、参考资料等。

(9)班级分享:发挥毕博平台“小组页面”的功能,提供各自然班级交流的平台。

(10)互动交流:为所有该课程的师生提供交流平台,设置了案例分享、测评专区、团体活动、专题讲座、社会热点等讨论区。

(11)朋辈心理咨询:包括校内朋辈心理咨询的基本信息及咨询个案。

(12)学生心理协会:包括心理协会介绍、各类活动情况、心理读物等,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信息化案例教学模式在该课程中的具体教学组织形式如图2。

(1)课堂讲授

第一周开课前,任课教师完成学生名单注册,通过“课程通知”信息,要求学生了解“课程概况”和“教学师资”的内容。正式授课中,按照“课堂教学”模块中的“教学课件”和“教学文档”进行讲授。

(2)案例分析

课堂授课中讲授理论知识,更注重案例分析。围绕Blackboard平台中“案例教学”模块的“引自书籍的案例”、“个体心理咨询实例”和“朋辈心理咨询案例”,教师详细阐述心理健康知识。

(3)小组实践

课后布置小组作业,仍然是案例教学的信息化延伸。要求学生围绕本章节内容搜索或制作心理健康案例,并将作品分别上传至“案例教学”模块的“引自媒体的案例”、“引自电影的案例”和“学生自拍的案例”。

(4)案例展示

课程中所有授课案例、小组实践案例在毕博平台中展示,师生互动交流,并结合案例完成每一章的课程作业。

(5)课外扩展

学生根据自我需求,通过“扩展学习”、“朋辈心理咨询”、“学生心理协会”模块中丰富多样的资源进行知识扩展,巩固课程内容。

(6)考核反馈

学生完成学习后,可以通过“课程考核”进行自我评估,并通过“互动交流”,提出课程建议和意见,优化课程建设效果。

2.实践效果

该课程自应用Blackboard平台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对教学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传统案例教学普遍采用集中讨论的方式,由于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并从不同角度对案例展开分析。而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在网络上进行案例教学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并将讨论内容保留在网络上,供学生反复观摩,对案例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深入探究。

(2)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信息化网络案例教学可以扩大学生规模。传统的案例教学,最大规模通常在40-50个学生之间。然而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大班制授课,很多班级甚至达到200-300人,传统的案例教学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而借助信息化的案例教学,可以突破学生规模的限制,将课堂讲授教学中不能有效完成的案例教学内容放到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3)构建了新型的教学关系。信息化案例教学遵循建构主义的核心理念,凸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在教学各环节的“导学、助学、促学”作用。特别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案例教学,可以突破跨校区跨地域的限制,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充分交流。教师不仅可以回答每位学生的问题,而且能得到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关系有利于课程知识的积极迁移。

3.问题对策

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用中的优势得以体现,其共享性与开放性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赋予该课程教学以直观形象和灵活多样性。但是随着平台应用的深入,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

首先是学生使用方面。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方式,学生对于Blackboard平台的使用主要来自任课老师的要求,功能模块上也主要局限于上传下载的简易功能,缺乏对平台主动积极的利用。针对这一状况,学校可以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加强Blackboard平台的教学培训,每个班级培养1-2名学生助教,全面掌握平台的各项功能模块。其次是教师操作方面。作为Blackboard平台教学资源管理的主体,任课教师的操作水平直接影响网络教学效果。而当前高校任课教师由于教学科研等任务繁重,往往不愿意花时间自己摸索平台的操作技巧。所以学校可以适时组织教师培训,帮助任课教师掌握平台操作;同时,平台的后台管理部门可以为每个学院或几个学院配备一名工作人员,作为平台管理员,遇到困难或问题时,任课教师可以直接联系管理员,协助该课程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行。最后是网络及设备运行方面。校园网络及设备的不稳定,是影响Blackboard平台运行效果的基础因素,也是学生对平台使用率低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本课程实施信息化案例教学模式过程中,因校园网速慢,导致许多学生课余时间对案例的学习迟缓。学校要积极投入资金,保证网络设备充足有序,满足学生使用Blackboard平台的时间和空间需求。

四、结束语

依托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在该课程中实施信息化案例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案例教学载体有机结合,并增加了实践性案例教学环节,可以实现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以“课堂为中心”转向“课内课外并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但是由于网络平台使用的主客体因素带来的问题,需要学校给予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为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良性运行提供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2011.

[2]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编,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徐继凯.多媒体网络环境有利于创新教学[J].教育导刊.2000(Z2).

信息化教学教案案例篇3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从培养知识型、理论型人才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能力型人才,在旅游管理教学中必然将旅游管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而案例教学则成了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而随着以云计算、世界大学城等信息技术和平台的快速发展和推广使用,人们对各种数据技术的关注和应用越来越重视,愈加认识到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尤其是教育行业。借此我们将运用大数据手段统计整理专业案例,结合信息化技术,迎来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设计过程中案例教学的体现

第一,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在旅游管理教学中利用旅游管理中出现的典型管理事件或政策问题,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可选择的解决方案,从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老师在准备案例时要注意精选案例情节的编写与选择,还要注意案例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度,不能与之脱节,甚至相违背。

尤其在教学案例的编写上,教师应当借助各种信息技术手段选择有一定代表性、能体现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并能辐射到其他知识理论知识的案例,在专业实践过程中能遇到的真实可感的案例并使用。除了常见案例库中提供的案例外,我们还可以搜集整理历届毕业生在教学实践中所经历的真实案例。除此之外,高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通过使用录播系统、云课堂等数据系统等方式将企业中通常会发生的案例和情境拍下来。然后专业教师可以根据旅游管理专业自身的特点,结合学情和企业的支撑,将收集到的各种有用内容经过数据软件处理后,形成一套完整贴切的案例教学体系,并将他们运用到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之中来。在此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情,适当加入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里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效果。

第二,在设计案例教学中的每一环节时,都要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并要使案例能有效支撑所选定的教学任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选择自己的案例时,不论是从案例库中选择的,还是自己在实践过程获得的,还是通过各种录播系统建立校企师生制,通过校企师生间的情景创设,都要使这些案例能达到自己教学的目的,都要能给学生启迪思路,深入对某一理论进行探讨,甚至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推导出一般的规律和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

二、案例教学过程中的组织

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一门学科,教师选择好教学案例,对每个案例教学的环节做精心的设计准备,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进行组织教学,让各种形式的案例真正通过教学直达学生内心,指导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理论和践知识。

通过录播系统、角色扮演法或者任务驱动法教师要让学生在案例中尝试充当各种角色,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自己的主动构建做出判断,得出个人见解,从而达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这样的案例教学,使得学生在校园里就能接触并学习到大量具体可感的实践问题,弥补理论的缺陷以及实践技能的不足。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有“问题”的案例,让学生来讨论,通过在讨论过程中,使学生发现问题,找出症结,并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调查研究,可以小组讨论,可以独立思考,可以总结概括,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可以利用到案例教学中来,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当然如果一个案例解决不了理论的缺陷,可以通过筛选处理多举几个带团过程中的案例。老师可以先要求学生通读整个案例获得基本信息,或者通过网络平台阅读和查找与案例相关的数据和资料,甚至可以安排学生到具体企业组织中去做前期调查或者实习。然后利用各种数据统计系统,为开展后续案例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从而达到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用的目的。

三、案例教学后的反馈整理

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反馈,主要是指教师在完成教学后,除了自我总结外,还需听取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意见反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通常会召集学生对所采纳的典型案例进行面对面讨论,在案例讨论中哪个环节需要改进,对教师的工作发表他们的意见,并对讨论后的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再次整理,方便教师自省提高等。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灯媒介,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师生反馈互动录播,也可以从已经在旅游相关企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历届毕业生、以及兄弟院校等相关主体获得反馈信息。只有全方位的收集与整理信息,才能不断改进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方法的质量。

信息化教学教案案例篇4

案例教学法作为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一种方法,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分析了目前案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实施案例教学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案例教学,管理类,学生

教学改革与方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点,同时还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由于受传统教学范式的长期影响,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办法顺应知识信息经济时代对人才特殊的要求。

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论基础与体系结构

本研究结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论基础和体系结构,结合现有文献提出的管理信息系统改革方法,提出以下改革建议。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特点,减少miS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内容所占的比例,添加miS与企业竞争优势、miS管理、经管领域miS应用等知识模块。工商管理类专业miS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篇

(1)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2)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基础:管理理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行为科学、数学以及运筹学等基础理论学科的把握。

(3)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基于管理层次的分类、基于管理职能结构的分类、信息资源的空间分类以及技术架构分类。

(4)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概念结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和硬件结构。

第二部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基础篇

(1)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条件:企业业务流程分析与企业业务改革,领导的支持与参与。

(3)系统的开发方法:结构化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和计算机辅助工程。

(4)数据库技术基础:概念模型、关系模型、概念模型和关系模型的转换、关系模型的规范化。

(5)通信与网络: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第三部分:系统开发与管理篇

(1)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必要性、目标、内容与组织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模型,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2)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系统分析的目标、任务及步骤,系统详细调查与分析,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

(3)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系统设计的任务与原则,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系统配置方案的设计,系统流程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

(4)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系统设计的任务与原则,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系统配置方案的设计,系统流程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

第四部分:典型应用篇

(1)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的发展、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

(2)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概述,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历程,决策支持系统功能与支持,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3)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概念、分类,电子商务的应用框架,电子商务中的支付,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体系如图所示。

二、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之间差异性小,知识创新速度缓慢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必须通过最新的、最快的信息快速填补自己的知识储备量。然而,由于管理类知识理论来源于早期的理论观点,因此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一直局限于此。尽管一些管理理论和观点堪称经典,但理论也许与时俱进。很多高校学者们也在不断地通过学术论文推陈出新,不断创新。但这些观点和想法却不能及时通过教材更新,理论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观点不能在课堂上得到运用。学生所用的教材与任课教师的课件一直沿用很多年,几乎不更换。教学内容与时展脱节,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难以满足社会和时展的要求。工商管理类课程,如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由于实践性较强,知识点和内容重复性较高。但由于课程设置对优化整合关注少,致使同一内容通常在不同的学科中出现,比如会计信息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eRp系统等课程会重复出现在课堂上。由于讲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师一般是管理类教师,他们缺乏计算机和信息论等方面的知识,对知识点讲解不够深刻。这些现象不但会使学生掌握知识不够系统,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上课不专心听讲、困倦等。

(二)理论讲解比重大,实践少目前,管理信息系统的本科阶段教学一般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任课教师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及知识无法理解。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单调尽管现在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展现教学内容,但教师经常对多媒体中展现的文字和理论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解,每节课灌输给学生的知识量很大,学生之前的知识点还未理解,教师已经提出了新的知识点,如此循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深入,理解不透彻。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理论知识点抽象模糊,尽管通过简单的多媒体进行演示,但是学生仍不能透彻理解,只有通过实践真实体会,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但是,高校本科的教学大部分实践集中在理论讲解上,给学生的实践课时极少。在这种教学体制下,为了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点,教师必须精心准备与所讲知识点密切相关的案例作为支撑。通过案例的讨论、讲解与总结使学生理解抽象之后的奥秘。

(四)案例稀少调查表明,教师不是不愿意使用案例教学,而是与所讲知识点密切相关的案例较少。而且很多学校把案例教学当成是教师个人的事情。经费少,案例开发人员力量薄弱,组织上也不给予重视。因此,教学案例不能进行有效开发。尽管国外优秀的案例很多,但适合于中国本土教学的案例少之甚少。近几年来,很多高校也在不断投入经费,组织教师开发本土化案例,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处在开发阶段。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领域较多,案例的综合性较强,例如一个完善的案例会涉及信息领域、网络组织、通讯领域以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研究。综上所述,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性的教学手段,将成为未来高校课堂教学的趋势。

三、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的引入

鉴于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性质,引入“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对其知识点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为了能够较好地将案例引入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体系相结合,本研究提出以下应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分析与理论知识点的有效衔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处理案例引入与理论知识点的衔接,有效衔接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注重案例教学,但又不能完全取论讲授。通过案例的引入辅助学生了解知识点,通过企业实际的背景资料了解企业实际,在有企业情景的背景下学习管理信息系统中错综复杂的知识衔接关系。

(二)合理安排案例教学的比例现实教学中,由于教师授课的风格和讲授的方式不同,引入案例教学的比例也不尽相同。而且在不同的高校实践案例教学的比重差异很大,很难找到一个统一标准的范式指导教学。因此,教师应该灵活地引入案例,通过案例引入辅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三)建设案例库在中国,现阶段很多高校在开发自己的案例库,同时也有鼓励教师编写案例的平台。大连理工大学组建全国百篇优秀案例的投稿平台,通过评选,选出百篇优秀案例,并装订成册,供各高校老师使用。同时,也会将投稿的案例经过评审入选到优秀案例集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挑选适合课程教学目标的案例,实现案例资源的共享。

四、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案例教学实施的流程

案例教学可以作为专门的案例讨论课来进行,根据案例的长短合理安排预习时间,让学生提前了解案例的背景资料,熟悉案例。较长的案例建议提前将案例发给学生,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案例中未能全部提供的信息,学生可以借助于网络查询了解。一般在案例讨论环节应按以下环节进行。

(一)教师明确讨论主题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教师对问题适当的筛选,明确案例中所提到的思考题中的一个或几个作为主题。

(二)小组讨论案例在课堂讨论前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小组讨论,最后形成小组意见。

(三)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的组长向全班陈述本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就分析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和争辩。

(四)教师点评最后教师就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就每组的意见总结归纳。案例教学流程:案例教学的准备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的评价与反馈课后的评价与反馈。案例教学是一种工商管理类课程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当前正处在推进阶段。目前我国所面临的管理案例教学中的困难是如何借鉴国外案例教学模式,将国外案例转换为国产化和本地化的案例,最终形成完整的中国管理案例教学体系。要实现管理案例本土化和国产化,最根本的是要有一大批懂得如何去写作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和使用案例组织教学的教师队伍。同时,从案例的编写、选取以及教学环节的把握力求严谨、科学,力争最大限度地提高案例教学法在管理类课程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付俊红.论案例教学法在高校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J].高教研究,2007(1).

信息化教学教案案例篇5

关键词:有效教学;转变观念;引导示范;辨析解惑;迁移拓展

新课程改革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侧重于用案例建构教材体系,即把教材看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能力形成和人格建构的基本素材,对于案例内容不是要求全盘接受,而是让学生在案例的探究、分析、批判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知识体系;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几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为达到有效地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进行案例教学的目标,应该做到:

一、转变观念,选择案例

传统高中地理教学,只注重对地理规律、原理的认识和运用,对知识来源的过程缺乏探究,对研究性和创新性能力培养不足。为实现新课改提出的“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理念,运用案例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当然,案例教学不是为了掌握案例本身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而是要在案例分析中,把案例当成提示地理原理和规律、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因此,教师应充分吃透课程标准,领悟教材中案例的地位和作用,才能结合本校的学生实际和时展的需要选编出更有校本特色的案例,为实施有效实施教学奠定基础。选用案例通常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编出对应课程标准的要求,类似于教材的案例

案例本身是对课程标准的具体呈现,因此,案例中应包括对应于课程标准的可供解读的知识和能力要素,这样在课堂案例探究中,便于实现对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的解读,同时在案例探究中建构起地理学科能力。当然替换教材的案例时,选择类似于教材的案例,会让学生消除陌生感,便于课后开展巩固性的探究。

2 案例的信息点明确、针对性强,有引导学生活动和思考的价值

案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在于对案例信息的提取和加工处理,信息晦涩的案例会加大学生解读过程的难度,过多的无关主题的信息会冲淡推导地理规律的主题,直白的信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案例的组成要素(图、文、表格等)应该清晰明了,同时又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实际“问题”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3 案例应该有激发兴趣的元素,案例选材可适当多样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兴趣激发探究的原动力,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案例,领悟出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固化乐于在研究中学习的习惯。一般而言,乡土地理、热点内容,学生的兴趣度较高。选材的渠道多样化,能避免教条地利用案例,能多层面认识以及深化理解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地理知识体系的建构。案例材料类型多样,不等同于案例繁多,根据内容难易、课堂容量确定每节课中需使用案例的数量。

二、积极引导,示范案例

利用案例研究进行教学是教学理念变化的重要体现。案例探究离不开案例素材的展示和研究过程的示范。案例素材展示可以将案例中的信息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许多地理案例要涉及文字、图、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甚至参观访问、网上查找等,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直观性材料,用多媒体、实验、场景模拟等形式展示,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快速引导学生进入到探究问题的情境中去,为提高案例教学的课堂效率,教师对于案例探究的关键环节应适当进行示范性引导,示范不是越俎代庖,而是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和能力的建构。

三、尝试解惑,辨析案例

案例教学使得课堂上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更重要。同学之间通过讨论小组的质疑、辩论,可以全面系统地挖掘案例中的信息,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过程更优化,语言表达更娴熟规范。教师的引导作用在于适时地给不同小组研究中出现的困惑进行解答,对共性的问题给予集中指导、矫正。在辨析案例中,挖掘学生的经验资源,从最近发展区上引导学生的知识生成。教师的解惑应该在重点、难点的环节上,不是全面讲解。

信息化教学教案案例篇6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互联网在推进经济高速增长、带来商业模式巨大变革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传统营销的环境、理念和方法。网络营销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网络营销》课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从一开始模糊不清到目前相对清晰的课程体系,从诸多高校逐步确立的专业核心课地位,《网络营销》已成为高等院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常设课程。然而在该课程的本科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不少问题,突出反应在以下方面:一是教学内容难以深入。与社会培训机构及高职院校所开设的《网络营销》课程不同,大多数本科高校教师讲授该课程时需遵循既定的教学计划,考虑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点覆盖,因而教学内容类似于学科导论,往往不会就网络营销某一技能或某一工具进行深入探讨;二是教学模式相对僵化。受教学内容约束,大多数高校的《网络营销》课程仍采取“老师讲、学生听、卷面考”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不适应该课程对体验性、互动性的要求;三是教学效果难以测度。粗浅的教学内容、保守的教学模式,很难形成物化或量化的教学成果,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增长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技能,因而也难以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对于上述问题,很多高校和教师正积极探讨和解决,包括开设网络营销技能实训课程、建立专项实验室、购买网络营销应用软件等。本科高校应更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而非职业教育,而且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普遍压缩学时,并且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的改革不应从教学内容上做取舍,而应以加强学生体验、深化内容理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从教学方法上寻求突破。

二、案例教学法在《网络营销》课程中的适用性分析

1.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基本形式往往是由教师提供某种两难选择的案例情境,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形成对知识点的覆盖和强化。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而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知识传授者;学生则扮演着参与者和建构者的角色,他们在教师提供的案例情境的“刺激”下,会主动对现有知识架构进行审视,通过小组讨论、人际沟通,激发出更多的认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构建新的知识。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来源于企业实践,而且教师往往会对内容进行精心采编,要求对知识点有较为系统的覆盖或对知识点有所深化,同时案例教学法采取的是学生讨论方式,能够较好地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式学习。因此,案例教学法具有紧密联系实际、目标明确、互动性强等特点。2.《网络营销》课程的要求。《网络营销》作为一门新兴课程,有着区别于传统营销课程的特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网络营销》是随着互联网经济发展而应运而生的产物,与网络营销实践紧密相关,网络时代的变革,以及各种网络应用与商业模式,需要我们认知,更需要我们体验,并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强化知识;②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对传统的营销理念和方法形成冲击,《网络营销》不仅要研究当下的网络营销工具和方法,还要与传统营销作对比研究,这需要我们善于思考,从理论高度、全局角度,深刻认识网络营销中的各种新问题;③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网络应用和商业模式也不断推陈出新,市面上各种教材或参考书目很难做到快速跟进,这就需要我们密切关注互联网行业动态,特别是新近发生的典型案例,从而见微知著,紧跟时展步伐。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网络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性强、知识更新快的课程,在本科高校教学中,一方面要紧密联系网络营销实务,另一方面要对营销理论和知识点进行深化。而案例教学法恰恰满足了这样的课程要求:可以通过真实案例的采编,密切联系实际;通过案例讨论的方式,强化学生体验、激发学习热情;通过案例的精心编排和学生自主式学习,实现知识的梳理和构建。

三、《网络营销》课程中教学案例的采编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采编最为重要。根据《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实践,案例通常来自于两个渠道:1.以教师为主导的案例来源,即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所需,基于网络营销实务,精心编排、高度加工的案例。这一类案例在采编中应把握好几个基本原则:①真实可信。互联网已根植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并形成了相应共识和基本认知,因而案例的采编不能有所偏离,或最好取材于真实发生的事件;②目标明确。案例教学法的本质是通过案例进行教学,因而案例采编应紧紧围绕知识主线用心撰写,促使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实现对知识点的强化;③生动有趣。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尤为重要。因此,案例采编应兼顾案例情节,以增强阅读的生动性和趣味性。2.以学生为主导的案例来源。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网络营销》课程提供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因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案例资料,让学生在自主信息获取中去伪存真,加强对复杂案例的理解。这一类案例在采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①目标导向。由于网络充斥着各类信息,围绕一个事件或一个企业,相关信息往往是错综复杂,教师在布置案例信息收集任务时应当围绕教学需求提出信息来源、信息类型、信息内容等方面的要求;②分工明确。在网络营销案例中,往往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而且信息收集渠道众多、信息内容庞杂,因而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设计者、组织者的职能,做好角色分工、任务分工;③展示清晰。网络营销案例尽管相关背景信息庞杂,一旦进入课堂教学讨论阶段,应当有明确清晰的信息传达,以避免造成模棱两可的讨论结果,这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前做足功课,也要求教师做好精心组织和适时指导。

四、案例教学法在《网络营销》课程中的实施

信息化教学教案案例篇7

关键词案例政治教学信息时代挑战

一、案例教学概论

案例教学从最初广泛应用于职业培训直至现今被引入教育教学实践,已经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意义与成果也在不断深化、完善。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案例教学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这种教学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与高期望,更是不同于传统课堂的讲授方式。

1.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教学是通过选取恰当的对象作为教学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而形成良好认知的一种教学模式。早先的教育手绘海报曾生动地展现了案例教学的雏形,学校的人文课本也多以生动案例引入教学内容。回溯源头,针对案例教学的确切释义学界观点不一,但都对案例教学给予实效性指向,承认案例之于教学的独特价值。在实际的教学运用中,教师往往注重案例的形式而忽视本质,使案例没有真正实现其价值。

2.案例教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伴随着现代社会对知识与技能的看重,越来越多的知识变得专门化、专业化,而这也渐渐成为了现代教育的追求。功利主义可以将教学里精致的预设达到极致,却不想没有给“教学过程”留什么机会,无疑给生成设置了某种限制[1]。而去技能化的自由主义极大地调和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案例教学在逐渐为适应新的可量化的教育服务的过程中发现,一种新的现代自由主义在建构,并且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自由主义鼓励一种理性的观点,即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过程的不完善,以一种近似温和、平衡的立场实现过程定向。在教学中,学生一旦受到某种压抑,就会报之以“厌恶”,长久以来又不能将内心的反感尽情释放,渐渐地便郁结心中,沉入无意识之中,伴其终生。传统的教育,为了加强意志,使得情感挨饿,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无疑使学生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教育不怕学生产生“枝桠交错”式的思维,固定统一则注定走向人才培养的死胡同。长久以来的案例教学都在完美的预设与生成之中华丽拉开帷幕又婉转谢幕,学生对付教师的“固化思维”早已形成套路,答题可以有模板,但这并非技巧。案例教学恰似在囹圄中囚禁,任凭时代更迭。新的自由主义适逢教育改革的春风,大有一举打破牢笼之势,将案例释放给生活,回归本真。

时代变迁,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改革的重点对象。“任何时候,我们想要讨论教育上的一个新运动,就必须特别具有比较广阔的或社会的观点。”[2]从社会的广度看待时代变化,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并不足以证明时代的前进,其意义本身更在于产生一种人文变革的力量,推动教育改革,甚至是颠覆传统的教育模式,敢于突破,重塑教育价值。

信息时代充满多元色彩,教育也随着社会的极速前进而受到不可控的推动力驱动,前进疾驰。伴随着人们意识的觉醒,对于个体化利益的维护更显得小心翼翼,学校教育被要求先进、民主、效率与和谐,教学方法和模式也得到不断的开发和完善,新兴的案例教学也能够演变为多种不同的使用方法。各种教学竞赛扑面而来,迫使教师不得不运用更多样、更新潮的教学方法博得高分,带有功利色彩和作秀成分的赛课简直荒唐至极。对于案例教学,同样存在着另一个极端,案例陈旧、曲解与误用在课堂中屡见不鲜。简单理解,案例就是为了解释生活。但对多元丰富的社会文化进行选择却着实让教育者为难。因此,当案例教学生存在信息时代,唯有改变才得以谋得生存。

二、信息时代背景下对高中政治课案例教学的基本要求

信息时代使大众传媒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对教育资源无疑是一种极大满足与深层滋养。案例作为教学可靠的支柱,更须要捕捉这个最恰当的时机,最大限度地获取与使用资源,满足教学、教师、学生与时展的需要。

1.案例背景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学生发展

针对2014年教材修订内容的回应,2015年高考政治说明在《经济生活》模块比前一年减少了1个考点,类似这样的变动每年都会发生,可近几年来针对教材中案例的变化却鲜有耳闻。科学与创新技术日新月异,案例背景在时刻翻新着,与时代前沿接轨才更能满足学生全方面发展所需。

生活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杜威曾强调过:“学校教育并非仅仅是为生活做准备,学校本身就是生活。”[3]维特洛克以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理解案例:它为新知与旧识搭建起一座桥梁,帮助受教育者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将抽象繁琐的事物简单化。案例作为教育的内容,同时也承载着我们的思想与精神,丰富我们的内心感受,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案例总会变更。时代的发展,让我们领略更多书本外的知识,增长见识,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获得一种批判性思维,在这样的时代,懂得拒绝和排除,尤为重要。

现时代的学生具有强烈的个性,他们开放自由,具有批判精神,我们应该感恩时代,它让学生向着更自由民主的方向发展。在教学中,我们的出发点应该永远是学生的需要,而非制度化的要求,案例背景应合拍于学生所处的时代,合拍于他们最真实的生活,对一些被时代过滤掉的知识应作出相应的调整。杜威曾给出这样的教育信条:“如果不深入洞察个人心理的结构与活动,教育过程就是偶然和随意的。”[4]因此,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发展,提供一种有价值的教育方法。

案例背景,无非是社会生活的现实表现,对此韦伯曾意识到时代价值多元化的现实,在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坚持着自己的价值无涉论。“当理智的预言成了社会性表演,社会的烙印便被视为自身合理自主性的表达,真实的成就就此转变。”[5]多元化的时代,人们的意识充分觉醒,个人主义和对自我的关注逐渐蔓延开来,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与案例的运用应该是普遍化的、基于时代要求的,但这还远不足以成为最好的教学范本,这种“普遍”与“个性”的完美结合,还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个人魅力与无穷的学术功底,而唯有永远跟随学生发展变化的案例才是永恒不变的教学支柱。

2.案例价值要回归信息时代的教学内容

案例有价值,无疑是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讲求一种有效性的达成。当前的学生为了中考、高考,学校墙壁上到处可见“坚持”等激励标语,这种强硬的制度在步步紧逼,学生的自觉性多半是靠外力维持,从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看,也许依靠“坚持”和“毅力”去学的知识,是我们一生中最不需要的。但现实却又陷入窘境,长久以来的学习习惯和管理方式难以改变,准确地说,是我们不敢挑战新的教学方式,哪怕我们深知这种方式的积极性。学校教育正处在转型期,人们朝着更有效的方向在不断探索。

洛克无疑是“有效教学”的开创者,他的绅士教育指向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其内在逻辑紧扣“自然状态”的极致发挥,案例的空洞或不合时宜会造成对教学内容的消极影响,高中政治课程传递给学生的更多是价值观层面的信息,教师不能任意作出个人价值判断,更不能在课堂过多地宣扬自己的价值观点,这从根本上也违背了政治教育的初衷。

教育不应在“非此即彼”之中,传统教育停留在教化层面,而现代教育更强调知性化的解读。教师如果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体察学生的感受,就会获悉他们真正的所需所想,就会懂得如何小心地表达与疏导教育情感,就会善于平等地传递教学内容。当然,教师如果除了知识还能够以个人的素养对学生加以引领,对于学生而言更是不一样的收获与体验。

3.案例趣味要反映信息时代的教师个性

学校教育不够有趣,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无法调动学生来参与,这一趋势在当前我国高中课堂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当前学生们还是倾向于‘为分数奋斗’,追求‘好学生’的地位,以及学业或职业方面的上进,而不是从个人角度参与教育。”[6]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具体的方法,让学校教育变得更有效?这种方法重视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参与,并通过组织题目进行求实的学习,与现实世界建立联系。

多元化背景下的政治教师,无疑被时代抹上一笔时尚的色彩,同时伴随着公共的审视,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应具备的个人品格与性格上。信息时代,我们一边感受网络媒介带来的便利,一边也备受各种信息风暴的冲刷,教师也走向了一种专业化的成长轨道,教师如果不乐享教育事业,对学生便是不负责任,而对自身无疑更是一种摧残,琐碎的教学工作终会将激情消耗殆尽。教师如果不在教学中有所养、业务素质不见增长、教学水平停滞不前,那么将会在教学之路中惨遭淘汰。案例带有非常强烈的个体色彩,它凝聚着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个人品味,每位教师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充分运用自身资源打造教学特色,是信息时代最鲜明的标志。

4.案例特质要凸显信息时代的时代品味

“在科学与创新技术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我们一边享受着便利的生活,一边却也苦恼着周边被量度化了的现实。在学校,有关学生的一切包括姓名、学号、年级、成绩等等都可以被‘标签化’,教育关照正逐渐演变为一种被监视下的学习。”[6]如果学生每天处在“消费至上”的环境中,经历着“唯分是从”的学校德育,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无疑更讲求算计索取,更易功利化。

案例具有生命。案例的生命性和多变性带给教师多种选择的机会,而这不免会添加个人的见解与偏好,形成独具特色的案例特质。教师无时无刻不在传递价值,这表现在平常的课堂讲授中及教师的日常行为中,即使最无个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隐瞒他们对待世界的基本看法,更何况在他们所教授的知识里也渗透着价值观。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感受都会不同,每个人对幸福的看法都不相同,用已知的案例去揭开未知世界的谜底,美好的生活里我们会有不同的收获与感悟,要有选择地将这些美好的、赋予时代印记的案例捕捉呈现在学生面前,和他们分享这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应尊重学生的思想,学会欣赏他们独特的人格,哪怕有些还尚未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但至少有人懂得珍惜和保存。

参考文献

[1]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m].赵祥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约翰杜威.我的教育信条:杜威论教育[m].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4]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

[5]克里夫・贝克.优化学校教育[m].戚万学,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信息化教学教案案例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创新;“o&o”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108-02

一、传统案例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9世纪70年代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提出的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媒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总结规律的教学方法,以及鼓励学生参与提高评论分析推理能力、扩大社会认知、训练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等优点,在法学、管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强调实践的学科领域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运用。然而,在许多学校仍然以大班化教学为主的条件下,传统的案例教学方式,通常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参与面小和受益面窄。在不同类型的管理课程案例教学过程中,总是呈现出“少数积极参与―部分偶尔掺和―大量游离在外”的现象。积极参与的少数,通常思维比较灵活,表达能力强,在各类课程的案例教学中都表现突出,其余同学仅在教师的要求下,偶尔参与讨论。这导致了许多学生实际上无法得到有效训练导致了挫败或不公平感。

2.参与的阶段性和浅层次特征。现有的案例教学,主要由教师主导,由“准备和挑选案例―准备案例阅读材料―布置任务―组织课堂讨论―总结和提炼”五个环节来实现。学生主要参与的是第四和第五个环节,主要完成的是材料阅读和分析讨论两个任务。由于时间有限,因而思考、讨论和分析在很大情况下仅限于提供的材料为基础,学生参与程度较浅,思考不够深入,不利于实现创新学习的目的。

3.效果和评估的单维性。在现有的案例教学中,较多情况是教师在选择案例时比较注重案例的针对性和生动性,并有预设的知识点和原理,主要用于知识补充或者原理归纳。故而在学生评价时,通常注重的是学生分析的结果与原设知识点的吻合程度,对于学生的定位问题、把握问题的本质、创新问题解决方法等创新学习的能力考察和评估是不足的,具有评估的单维性特征。

二、线上学习给案例教学的机会和挑战

21世纪网络的普及、网络教学资源的极大丰富、正式和非正式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推出和远程教育软件的开发,为高校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线上学习机会。在线学习方式的出现给经典的案例教学方法带来了新的革新机会。

1.信息渠道的多元化,改变了教师的信息主导地位。网络中的信息以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不同的方式分散地存在于各类网页、网站、虚拟社区、数据资源库中。“90后”大学生,对于网络这种信息渠道有着天然的熟悉和亲近,通过多元化的网络渠道获取信息的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作为信息守门人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教师和学生在信息运用上的地位是平等的。

2.信息的立体多面性,改变了案例教学的单一目标。网络环境的开放型特征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任务要求和认知方式来选择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组织学习。围绕同一个企业案例,信息的存在形式、陈述问题的角度、观点等都存在着多面性,更容易构成一个立体的案例形态。学生在主动搜集和分类信息时,运用各个角度的原理去融合,案例教学目标得到了延伸和拓展。

3.信息获取的主动性改变了学生的介入方式和程度。由于占据了信息获取的主动性,学生由原来地被动等待资源和信息的提供且仅在课堂里阶段性地参与,转化为可以多阶段甚至全程地参与案例教学;由有导向的有限信息的处理,转向大量的多角度信息处理;由原理或工具聚焦型的案例分析过程,转向更加发散性的案例分析和碰撞。学生的介入方式更加多样,参与的深度也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三、基于线上线下联动的“o&o”案例教学

1.案例教学流程解构与重组。依赖课堂开展的案例教学的传统流程如图1所示,以教师和学生“分段式”参与为主要特征。依靠网络与课堂的双重路径来开展“o&o”(即onlineandoffline)案例教学需要对上述流程进行解构和重组。“o&o”案例教学过程如图2所示,整个过程以案例为起点,线上线下穿插,教师发挥牵引作用,学生“阶段式”参与转变为交互式全程参与。

在“o&o”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概要型案例”替代了案例选择和材料的准备,作为案例教学的起点,概要型案例,主要是确定案例主体、主题和主要任务,教师只案例的基础信息,如企业名称、案例相关的企业活动领域以及案例任务,并不提供具体和详细的背景资料。原本由教师包办的素材收集任务,交由学生线上完成。

学生在资料搜集和整理这个环节有自。他们根据对案例主题和任务的理解,在线上能动地开展资料搜索,并按照相关性进行分类选择和整理,形成案例资料集。在课堂内,通过同学讨论和教师点评,资料集得到汇集、评估和分享,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案例主体的全貌,避免教师主观性资料陈述方式可能带来的案例分析的偏向性。

在“o&o”案例教学中,案例分析和讨论环节虽以在课堂完成为主,却保持向“网络”开放,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在形成观点、判断时可以借助网络的支持,或者与网络中的相关观点进行融合,与类似的案例或情境进行横向比较,以修正或者强化自己的观点。

最后,“o&o”案例教学过程不以教师对于案例讨论的点评和总结为终结,而是继续向线上延伸。学生根据课堂内的讨论,结合自己对资料的独特掌握,形成个性化的案例,在网络上进行分享,接受他人点评,展开延伸性讨论。

2.学生角色和任务的更新。在“o&o”案例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主动参与者,要求完成的系列任务包括:(1)“案例要求解读”,即对案例的主题进行理解和把握。学生不是从一个明确的、确定的问题开始,而是学会明确问题和提出问题。(2)资料收集、筛选和条理化,即根据自己对案例的解读,搜集网络中存在的理论文献、网络数据资料、观点评析等不同类型的资料,并按案例要求进行阅读、理解、筛选和转化。在此任务环节,学生不仅要运用资料搜索的能力,也将相关知识与问题建立了联系。(3)“资料分享与归并”。@是学生相互之间共享信息的过程,是建立学生相互讨论基础的一个重要步骤。(4)讨论和观点呈现。在信息资料系统化的基础上,学生紧扣案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分析依据,得出结论,设计解决方案。(5)延伸思考和案例写作。学生在比较多个不同的方案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调整,或者提出资料补充搜集的需求,在线下继续开展延伸的案例研究。

四、Y语

网络运用已经对学生的认知方式、学习习惯造成了深远的影响。顺应“互联网+”的趋势发展教育和教学,并不仅局限于开放型自主学习平台的开发和利用,也同样应该与课堂教学融合。“o&o”案例教学模式是案例教学向互联网开放,线上线下结合的一种方式,能够对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改善案例教学效果发挥明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雷焕贵,段云青.中美案例教学的比较[J].教育探索,2010,(6):150-152.

[2]王华荣.以案例教学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4):62-64.

innovativeDesignof"o&o"Caseteaching

LinQiao

(ningboinstituteoftechnology,ZhejiangUniversity,ningbo,Zhejiang315100,China)

信息化教学教案案例篇9

1.1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的连接纽带

在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学习材料,比如给学生观看相关的财经类新闻影视,播放一些教学材料等,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始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为学生做好一切服务工作,从而能够让学生真正地表达自己的理念,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会计信息化系统教学中将学习知识应用社会,将课堂内外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鼓励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2学生对会计信息化系统教学的认知态度的改善

在会计案例教学中,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能够增加学生的趣味性学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对课程的重视,有助于教学课程良好氛围的养成。

1.3提高学生努力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在课堂上,对于一些较难完成的会计作业,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根本无心上课,更别说会去完成一些较难的课业,但是在会计信息系统的案例教学中,学生们会为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学习能力强,而努力克服困难,有勇气去挑战,去完成。

2会计专业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必备条件

会计案例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个人的素质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训练,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朝着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教师为辅助策略,进行教学方式和的改革和创新,从而培养学生对会计案例教学的热爱和兴趣。会计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必备条件主要有:会计案例教学教学评价多元化的系统;教师必须采取多元化、创新性、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会计案例教学课程中,要以学生自主能动性为主,教师的教学教导为辅;教师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其他方面的素质,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其他素质的共同进步。

3当前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改革中案例教学推动研究存在的问题

3.1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不注重课程的教学

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应试教育,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应试教学,导致很多重要的教学内容都被忽略,因而影响着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改革中案例教学的推动研究。

3.2过分强调授课形式而忽略授课内容

为了使枯燥乏味的理论性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易被接受,课堂上老师会要求大家比如针对某一个话题进行分组讨论,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这样的授课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教学过程为了使用案例而使用案例,很多学生都有疑惑“,为什么不直接告诉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进行记录就好?”,很多知识都是可以很好的进行归纳整理出来的,不能为了成为案例教学,而只采用案例教学。与此同时老师也应该要正确培养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和探究能力,切莫顾此失彼,失去了授课的真正意义。

3.3会计信息系统教学设施相对落后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会计教学也变得多样,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学硬件和软件都得到改善,但是当前的会计教学课堂的硬件也就是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很多课程项目老师只是做介绍而无法具体实际操作。

3.4会计教师的知识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教师就是会做账,专业知识强就是真正的优秀的教师,但是当前真正的会计教师必须是各方面素养都比较高的,除了专业知识扎实以外,其他的素质也一定要好,这样才能够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进行辅导和教学。

4会计信息系统中实施案例教学必须采取的高效策略

4.1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型学习的教学方式

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我思想和自我表达为中心,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完整的展现自己的想法。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对其所教授的课程进行备课,对会计教学指导也是局限于自己的思想意识,从而传达给学生,促使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定向思维方式,不利于其自我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对其个性化发展形成了阻碍和打击,比方传统教学就是,老师说这道题这样解答,那么学生就不去思考,照着老师说的方法进行解答,根本就不会去主动思考是否有不一样的解题策略,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一定的定向思维模式,不利于其自我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个性化发展也展现不出来,更不用说创新了。因此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对课文知识进行了解和理解,最后老师组织学生在班级内进行知识讲解,让全班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当然评价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对与错的评价,这样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对其负面评价进行适当的引导,有助于其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断养成,通过自主学习,达到多元化和立体化教学的目的。

4.2案例教学方式的创新

教育机制不断改善,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革,因此必须采取多元化、创新式、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也可以通过比赛教学、游戏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课堂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3课程结束后,积极引导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课程完成后,学生主动对自己学习的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完善,对于一些易错的题目进行分类整理,查漏补缺,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根据自己的想法撰写案例分析报告,通过对复杂多变的会计实际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从而找出正确的解决办法,在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备选方案,然后找出相应的论据加论述。

4.4制定合理的教学课堂评价体制

教学课堂评价体制的制定,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对待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和课堂选择项目的完成,建立完善的、全面的课堂评价体制,可以对全面进行课堂表现的评价,比如对专业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价、上课是否态度认真进行评价以及其他一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不单只是一个考试成绩的记录,从而对其不好的行为达到约束和管制的作用。

5结束语

信息化教学教案案例篇10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职;法律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0-0115-03

2010年由国务院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分别在同时期国家信息化教育规划。教育信息化革命是一场世界范围的大趋势[1]。信息化浪潮的大背景下,仅凭教学经验的传统理论灌输模式已很难培养未来职业人适应时代要求的法律思维能力。近年来笔者逐步借助多样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探究法律知识原理。

1在提升学生适应职业需求的法律思维能力的同时体会到三个需遵循的原则

实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借助移动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信息手段扩展学生的法律理论、思维方法与实务经验视野[2]。2014年,笔者针对二年级即将实习的学生讲授我国合同效力法律制度时,结合他们离校后可能面临租房子的实际情况,及时通过ppt、房屋租赁法律专家解答与大学生租房被诈骗的视频,引导其重点把握承租人在房屋租赁中面临的无权处分、无权等房屋租赁陷阱,引导学生理解法律规定的同时,逐步懂得适用进而优化维权技巧。

紧密性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料无论是视频或是课件背景,还是案例材料,都必须与教学的主题紧密相连。2011年,笔者在进行违约责任中的定金罚则原理讲授时,适逢圣诞节,案例主题就定了圣诞树买卖合同,播放的ppt案例材料一律选用以上买卖系列案例为定金罚则知识原理服务。笔者在播放ppt时着重引导学生看懂案例背后展示的定金罚则知识原理,并及时予以总结,务求让信息技术的使用真正服务于法律知识的梳理。

趣味性法律知识原理比较枯燥,教师对案例视频、ppt等信息技术的选用不仅要有一定趣味性,还要符合科学性,内容并不流于肤浅。2015年,笔者在汽车维修专业进行合同履行知识原理讲授时,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选用驾驶学校合同诈骗案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知识梳理的时机成熟了,教师再引入枯燥的知识原理,课堂的学习顺理成章地显得不那么让学生难以接受,甚至学生还想听教师传授多一点点法律知识原理,课堂理论学习气氛比较浓。

把握以上三个原则后,教师就要从高职教育实际出发,“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相结合,作为贯穿学生学习和探究活动过程的主线。

2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3]

ppt知识原理学习法笔者使用ppt贯穿于整个课堂原理教学的几率比较高。以我国合同效力法律制度讲授为例,第一阶段至复习阶段,笔者用ppt展示一个房屋租赁网络广告,让学生分析合同成立的问题,为合同效力制度的导入做准备;第二阶段,笔者通过用ppt展示表格,如对比合同效力状况,包括合同生效、合同无效、合同可变更可撤销与合同效力待定的概念与法律后果,扎实学生法律理论基础,为进行新课案例分析做准备;第三阶段的案例分析阶段主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房屋租赁案件进行案情分析,并借助法律储备进行法理解析,笔者选用房屋租赁案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合同效力的适用技巧;课堂总结阶段是整个课程的精华部分,笔者借助ppt引导学生总结合同效力状况的思维方法,并进一步引导其理解目前我国合同法的精神――促进交易,通过稍复杂的案例思考题提升其思维的高度。

原理如图1所示:

1)行为能力――欠缺者,导致行为的无效或者效力待定;

2)意思表示真实――违反者(欺诈、胁迫、乘人之危、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导致行为的可撤销;

3)内容合法――内容违法者,导致行为的无效。

视频案例学习法教师通过选取典型或热点的合同法视频与学生共同学习相关原理。教学过程中使用视频是很灵活的,可以在复习阶段,也可以在新课讲授阶段;视频的播放可以是断断续续的,也可以连续播放。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根据视频关涉到的课程知识原理予以梳理,并关注其审辨式思维的培养与循序渐进地提高。如2015年在探讨定金罚则原理时选取一个律师事务所的真实案例,学生在听律师解说办理案件经过时,跟着律师的思路往前走,从了解案情到探讨定金与订金区别,最后反思进行合同违约责任条款拟定时应注意的事项。

理论依据如图2所示:

1)交付定金的协议是从合同,依约定应交付定金而未付的,不构成对主合同的违反;而交付订金的协议是主合同的一部分,依约定应交付订金而未交付的,即构成对主合同的违反;

2)定金的数额在法律规定上有一定限制,如《担保法》就规定定金数额不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而订金的数额依当事人之间自由约定,法律一般不作限制。

3)定金具有担保性质,而订金只是单方行为,不具有明显的担保性质。

利用班级QQ群练习与评价学习效果教师在原理讲授与案例分析完成后,需要通过学生完成习题检测其学习效果。以违约责任学习项目为例,教师的操作方式是首先在QQ群上一个关于分析买卖合同违约责任的案例,并规定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后上传作业。教师在QQ群上公布答案,奖励得分最高的组,分析各组做得不够好的方面。通过平等交流增进师生默契程度,为今后的教学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也让教师利用课下记录教学反思后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补救不足的知识,提升其思维能力。

利用app教学调查表及时了解学生的诉求学生打开手机就可以完成合同法教学调查表,为教师及时评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是否符合学生需求提供了便利。无记名调查方式避免了学生的顾虑,让其能公开、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为教师更好地教提供了明显的帮助。

3在高职法律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手段需注意的方面

明确信息技术是培养法律思维能力的手段教育专家熊丙奇曾说过:“任何现代技术,都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工具,过分强调工具的重要性,而不是改变教育理念、教育评价系统,就可能变调。”[4]教师在课堂上始终要引导学生明确掌握相关法律案例处理的实务技巧,促进法律思维品质的完善。如播放房屋租赁合同案例律师解答部分,由于视频里面有5个案例与相关法律解答,笔者仅仅在每个案例播放完就暂停,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的法理知识;学生通过整理案例资料,记录讨论结果,进行限时汇报等活动,不断通过学习他人的宝贵想法来充实个人的法律知识体系,专注案例中的法律本质问题[5]。

避免借用信息技术堆砌大量知识原理如果课堂涉及知识原理多,仅用ppt罗列展示是不够的,教师应精选相关的知识原理,采用表格、对比学习等方式分段引导学生掌握,而且对于重点知识要善于利用ppt进行特效处理,避免学生找不到重点,囫囵吞枣。2011年,笔者在合同法违约责任的ppt中采用思维导图的mindmap(意愿图)将相关的违约责任简单罗列出来,学生思维能力虽获得一定的提高,但局限于固定的思维――记好知识点就可以运用在案例中了。2014年,笔者在讲授同样的知识原理时,在ppt中采用thinkingmap(思考图)制作违约责任实际运用比较图,学生开始学会分辨与选择适合案情的违约责任解决纠纷,思维能力突破原来的僵化状态,积极性思维能力获得提升[6]。

优化师生互动的信息化情境信息技术开放性使得师生之间的思想相互碰撞、相互启发,产生思想共鸣,实现学习共同收获[7]。教师在复习相关知识原理时,利用ppt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使得学生温故而知新。教师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案情与答案不要放在一起同时展示,否则可能会导致学生不加思考地记忆答案,错失其法律思维能力获得提高的机会。

4结语

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教育者与学习者都应不断寻求最佳的教与学交互活动,达成法学教育培养守法用法公民,构筑和谐社会氛围的核心目标[8]。一方面,教育者提高自身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更好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引导学习者逐步完善公民法律素质;另一方面,学习者通过拓展式学习模式培养自己形成正确的具备审辩式思维与反思性思维的综合创作性思维,为适应岗位与社会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其峰.教育信息化和英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问答[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5(12):58.

[2]徐萍.信息技术在面向创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52-53.

[3]陈春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索[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4(2):118.

[4]陈莺.浅析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国家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教学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3):100.

[5]田靖安.基于信息技术下的中职法律教学[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2):121.

[6]龚姚东.从思维品质到品质思维:刍议英文教学中的思维品质培养[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