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的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28:03

自媒体的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新媒体;传媒监管;对策;研究

传媒监管是传媒主管部门对传媒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性规定或规范,它实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行为。而传媒监管体制是对相应的传媒监管体系和基本制度的总称。传媒行业进入门槛高、技术性强,当前广泛应用的电脑技术和数字技术将传统传媒和计算机网络等新兴传媒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传媒模式,传媒创新也不断出现。同时,各个传媒机构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纷纷在传媒创新的过程中实行跨越传统领域经营,混业经营趋势不断增强。目前,我国传媒监管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对传媒创新的监管收效甚微。传媒产业的良性发展呼唤传媒监管新秩序,以规范传媒创新不断发展的产业系统和链条。为适应传媒创新的市场化和多元化发展,及时改善我国的传媒监管模式显得非常必要。我国的传媒监管体制不仅要适应传媒创新,而且要有一定的超前性,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传媒监管体制。

一、新媒体时代传媒创新的概述及影响

新媒体时代传媒创新概述。传媒创新是引起新闻传媒领域发生变化的新工具、新服务方式、新市场以及新体制。从广义来看,发生在新闻传媒领域的一切形式,包括传媒制度和传媒业务两方面的创新活动都可以称为传媒创新。一般来讲,传媒创新是指传媒工具创新和传媒服务创新等传媒业务创新,其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从动因来看,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导致对传媒服务需求的急速扩张,社会新兴行业的崛起、组织结构的变化及同时伴随的各种制度创新、规模变动,从根本上要求现代传媒业提供更宏观、更专业和更复杂的传媒业务服务。[1]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媒体的自我更新,新兴传媒技术的崛起为社会打造了众多媒介传播方式及媒介组织,引发了传媒业相对实体业务的快速增长,促进了传媒发展的加速提升。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传媒产品和传媒制度的改变都会对社会传播体系产生制衡。

从时间角度来看,创新媒体是一个相对于旧有媒体而言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所有随时代变更而推陈出新的媒介都可以被称为新媒体。由于融合了大量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当前的传媒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许多以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数字新媒体等为主的创新传媒得到了迅速发展,创新传媒种类很多,而其共性基础均是利用数字技术,依托融合宽带信息网络,具有自身独特终端移动性。

从特点来看,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创新传媒无论在形式、内容还是在自身运行制度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创新传媒拥有一些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海量的存储能力、立体的传播手段和个性的服务方式等。但二者根本性的区别不在这些表象特征,而是基于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方面的根本性差异。传统意义的媒体传播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的、一对多的,受众被动接收信息,是绝对意义上的传媒消费者。受众在现代信息传播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机会,与媒体传播者之间的关系转为互动,创新媒体的受众不仅有听的机会,而且由于进入门槛低,每个人都有说的条件,都可以表达自己的传媒意图。也就是说,受众不单单是传媒消费者,还是传媒生产者。传媒权力由传统大众媒介扩展到受众群体,传播从单向变成双向,从一对多变成多对多,从精英制造变成大众制造。

传媒创新对传媒监管的影响。新传媒时期传媒创新技术不断涌现,传媒技术创新促使传媒业务发生了变化,也极大地改变了传媒市场结构和传媒组织结构,突出的一点就是传媒创新导致传媒市场融合。和传统传媒相比,当前传媒机构提供着日益多样化的传播工具、传播渠道以及传播内容。新型传媒工具的发展,传媒业务的创新极大地改变了传媒市场的内容与结构,信息互联网络技术的应用,导致传媒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结构变化,打破了传播媒介的行业界限,使文字、电视、广播等传统传媒市场直接融汇在一起,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综合性现代传媒市场。当前,世界许多国家传媒业务构成中,传统传媒业务在传媒资产总额中的比例不断下降,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的进一步细分而产生的新兴传媒业务的比例则在不断上升,创新业务在传媒业务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衍生产品业务和增值服务等业务已成为综合性传媒机构日益重要的收入来源。[2]

与当前传媒市场结构和传媒机构自身资产结构的变化相适应,传媒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一般意义上所认知的传媒机构的经营方式和内容,传媒业务交叉使得传媒机构出现集团化、综合化趋势,混业经营的趋势不断增强,同时也使得传媒机构的市场化运行趋势不断增强。为了不断提高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下去,现代传媒机构往往会通过不断拓宽市场途径来拓展自己的规模和业务范围,这促进了传媒机构之间跨行业、跨地域的合作,也促进了集团化全能传媒机构的兴起。典型的模式之一就是成立综合化的传媒控股公司,以打破传媒行业界限和地域限制,将各种传媒业务融合起来,打破传统传媒业务的界限,突破传统业务界限的限制,使得各种传媒机构和业务以及传媒市场之间的差别日益模糊,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可以提供各种传媒业务的综合传媒集团。

整体上来看,传媒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传媒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而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模式上的创新又不断完善传媒机构的市场运行机制,使得新媒体发展突出强调市场机制的主导运行。正是由于客观上传媒发展的市场机制不断完善,不断对我国传媒监管体制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逐渐暴露出传统监管模式在把握创新与发展的关系上越来越“力不从心”。在全新的发展环境下,传媒产业出现若干新的问题,新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旧有监管的能力和范围,使传媒发展受到影响。

二、当前传媒监管发展中的问题

传媒监管制度建设滞后。从制度发展角度看,法律是监管体系最根本的制度保障和方式。在当前媒体创新快速发展时期,传媒监管滞后直观表现为我国传媒领域相关立法较少,规范作用较弱。纵观我国传媒监管发展过程,各种行政手段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而相应的传媒法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关传媒管理的法律文件中,大多是以部门规章的形式颁布实施,一小部分是以国家法律、法规的形式颁布实施。同时,每年颁布的有关传媒管理法规文件中,一半以上是以“通知”“意见”或“办法”等行政文件的形式表现的。从实际执行效果来看,行政手段有自己独到的优点,如权威、严肃,但是灵活性和实用性不强,而且体系不完善、前瞻性较弱,长久来看不利于政府传媒管理职能的有效实施。常见的一种现象是面对传媒发展中的问题,不断用禁令、叫停的形式来禁止,这样的监管手段不仅单一、简单化,而且往往导致规范措施流于空泛。尽管监管禁令不断,但往往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更为关键的是,行政手段的本质在于保证传媒发展的稳定,但在实际执行中,行政手段的过多运用却在客观上忽视了促进传媒业务创新发展的可能,尤其是当二者之间产生目标冲突时更是如此。传媒创新发展强调市场机制,核心是按照各种法律规章、规范办事,目的是要建立一套完整而有效的制度规范体系来达到发展的目标,而传媒监管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相关法律规章的缺失,从根本上阻碍了传媒产业的良性发展。

传媒社会公信力降低。公信力是传媒导向作用的保证,拥有良好公信力的传媒往往能使舆论导向发挥积极的社会促进作用;反过来,良好的舆论效果又能有效促进传媒的发展。在当前传媒市场化、产业化的进程中,由于传媒机构自身受利益驱动和过度竞争的影响,加上社会性监管的缺失,出现了某些传媒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一些传媒机构为追逐收视率和商业效益不顾社会影响,导致传媒公信力降低。传媒创新强调市场化机制,有效地促进了传媒产品的资源配置,但是市场并不能完全有效、合理地配置资源以满足社会需要。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因无利可图或者收益偏低而被某些媒体忽视甚至抛弃,而那些无聊、乏味甚至不良的内容由于能够吸引受众,带来较高的收益,则受到很多媒体的追捧,并大肆传播。可以说,由于外部监管措施对传媒机构内部建设不力,传媒机构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降低了传媒的品质,也降低了传媒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传媒创新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一方面反映了传媒机构自身建设需要加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前我国传媒产业市场化过程中社会性管制职能的缺失,亟须强化与传媒市场化发展相适应的、以标准和规则为基准的各种社会性管制措施。严格限定传媒产品、传媒服务的质量以及伴随着的各种传媒活动,可能危害公共利益、社会道德或者社会秩序的传媒行为,通过这些具体措施以实现标本兼治、有的放矢的监管目的。

传媒监管条块分割。历史上世界各国传媒监管制度实行的均是严格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各种传媒立法对传媒机构的业务范围乃至经营地域均作出了明确的限制。[3]但是随着新传媒摆脱传统的单一媒介形态,逐渐发展成全能化和集团化的媒介融合体系,传统的传媒监管体制已经无法针对传媒的融合现象来进行有效的规范。尤其是2000年以来,传媒创新进入高峰期,众多传媒创新打破了传统传媒行业界限,分业经营的限制被突破,混业经营成为传媒业的发展趋势。这种混业经营模式以及传媒集团的崛起,对传统的单一型的分业监管模式提出了挑战。一直以来,我国传媒产业都是按照技术特性划分的,各个传媒产业都以自身的传输平台向各自的媒介终端提供不同的业务形态。相对应的是我国以传媒介质为标准成立监管行政主体进行分类监管,各个传媒行政主管单位各自管理着不同种类的传媒,和传媒业务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都有权进行各自业务监管,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条块分割、以块为主、分级管理”的监管结构。这种分业监管模式在传媒业务分立时符合整体经营格局,各监管机构可以进行差异化监管。但是,随着混业经营趋势的不断增强,分业监管模式分类较细,层次过多,监管机构之间缺乏有效协调的缺点就暴露出来,同时容易出现监管缺位或监管重叠的现象。

三、我国传媒发展过程中传媒监管对策分析

首先,传媒监管制度的制定要具有前瞻性,完善传媒法律法规。从世界传媒发展趋势及各国监管制度效用发挥来看,传媒监管制度政策要有相应的提前性和前瞻性,监管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结合我国传媒行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为有效防止传媒风险,传媒监管相关部门在制定传媒制度,特别是制定有关稳定性的政策和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今后一段时间里传媒创新的变化趋势。同时,要切实加强对传媒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制定。长期以来,我国传媒政策的制定以保障稳定、化解风险为主,然而,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目标及今后传媒市场发展的要求,我国传媒政策的制定应以促进传媒发展为主,相应的传媒立法应当注重构建公平环境及平等竞争平台为目标,突出市场约束机制在传媒监管中的作用。另外,传媒政策制定的视角也应更广泛,要从先前的局限于国内监管转向为着眼于国际范围的监管。从本质上来看,在世界传媒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制定具有前瞻性、能促进传媒市场高效发展的制度是促进传媒行业快速发展的基本和前提。

其次,加强传媒机构自身建设和内部管理,强化传媒社会性管制。我国传统上相对更加注重传媒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因而反映在控制手段上,就是更加注重外向控制,强调从外向内的控制手段。但是,随着传媒业的发展及创新,世界各国传媒监管的防线不断提前。当前,各国传媒监管机构对传媒机构的自我内部管理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传媒机构自身健全的管理结构、完善透明的运行制度是监控传媒机构风险的有效保障。尤其是对于尚未建立健全良好社会环境的国家而言,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并不完备,传媒机构要想在强大的市场化竞争下快速地发展壮大,内部管理和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另外,在重视传媒机构自身建设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传媒社会性监管,强有力的、全面的社会性监管是保障传媒机构有效、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经济性管制依靠行政手段,社会性管制更多的是依靠各种标准进行,实现由行政手段向法律、标准的转变,存在一个传媒机构信息披露、自身监管和程序规则公开的问题。通过社会性监管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自身管理制度,也是配合传媒监管手段转型的有效约束和保障。

最后,以加强监管协调为目标,有效改善当前的传媒分业监管体制,建立以职能监管为核心的混业监管体系。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传媒监管体系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4]这种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曾对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在传媒机构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下,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多头领导、职权重叠对综合化、多元化传媒机构的监管收效大大降低,甚至起到反作用。传媒行业进入门槛高,技术性强,有必要设立权威的独立监管机构进行监管。独立监管机构不仅要独立于传媒企业,而且要独立于政府部门,这样才能不受干预进行监管,同时当产业发展和监管职能之间产生利益冲突时,可以避免由于混同于同一部门管理而导致的管制冲突。

(本文为2010年河南省软科学课题“广告传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红祥.英美传媒监管模式变革的动因考察[J].传媒观察,2011(3).

[2]樊娜.新媒体对广电传播模式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1(10).

[3]柏杨.我国传媒监管体制的路径选择[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5).

[4]宋建武.我国传媒业规范转制的路径选择[J].新闻爱好者,2012(3).

自媒体的管理制度篇2

最近出台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第一次正式提出了造就一批企业家的目标,在当前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时代大背景下,这种提法顺应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大意义。当然,传媒企业家的培养和造就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称谓改变,更要求传媒企业领导人在观念、素质等方面发生根本性转变。

传媒企业家首先要具备企业观念和意识

传媒单位转企改制之前,一直采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方式,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更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而在传媒企业转企改制之后,传媒企业家首先要具备企业观念和意识,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传媒企业家要具备企业观念,首先要加深对企业的认识。所谓企业,就是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的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的独立核算经济组织。当然,传媒企业具备自身的特性,既要充分重视经济效益,又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传媒企业要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在产权关系方面,要明确传媒企业的出资人,相关机构作为传媒企业的出资者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拥有出资者所有权,传媒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企业法人财产权,从而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进而在企业中形成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在权责方面,一方面传媒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另一方面,出资者按照向传媒企业的投资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传媒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其向企业的投资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传媒企业家应具备的素质和要求

首先,要致力于传媒业的“三个回归”。一是致力于回归传媒业的产业化属性。要把传媒业真正当成产业来看待,按照传媒产业的性质、特点、自身的发展规律来进行管理;二是致力于回归传媒产品的商品属性,回归传媒企业的企业化属性。传媒产品和传媒企业常常被赋予更多的社会属性,而忽视了传媒产品的商品属性和传媒企业的企业化属性。只有高度重视传媒产品的商品化属性和传媒企业的企业化属性,从市场和客户的角度出发,才能引起受众的注意,也才能激发受众的消费欲望,取得良好的发行效果和影响力,也才能起到舆论导向的作用,如果过分强调其社会属性,就可能忽略受众的真正需求,变成自说自话,不仅起不到舆论导向作用,还使自己丧失发展后劲;三是致力于回归传媒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属性。

其次,要具备企业家精神。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creativedestruction)”的创新者,因此,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和关键,创新不仅包括观念的创新、体制创新,还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此外,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传媒企业家既要为股东和相关利益方创造更多的价值,又要遵纪守法、恪守社会责任。

第三,具备相应的职业化素养。当前,传媒业从业人员被过多地赋予了“新闻理想”的精神,而没有形成相应的传媒业职业规范。对传媒企业家来说,把传媒业作为一个职业来对待以及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传媒企业家必须强化自身的职业化素养建设,实现自身的身份转换,真正转型为企业家,即要把传媒企业的经营管理当成自己的事业,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花费在传媒企业上。

第四,实现从行政官员到企业家的身份转换。目前,绝大部分传媒企业领导人都具有行政官员身份,尚未完全完成身份的转换。现在在大多数国有企业,其领导人已经取消了行政级别,但是绝大多数的传媒企业领导人尚未取消行政级别,具有副部级或厅局级等的行政级别。如果没有完成身份转换,传媒企业家就不可能完全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也很难真正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优。

第五,具备相对完备的能力与素质。

一是要熟悉传媒业发展规律,熟悉传媒业的体制、业务和相关政策。具体来说,首先要具备把握传媒业体制和相关政策的能力,具有政治家的头脑和智慧;其次要熟悉新闻业务,掌握基本业务知识,具备职业新闻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还要深刻把握中国传媒业的特殊性,具备不断拓展发展空间的能力。

二是具有系统的经济管理知识和实际运作能力。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投资管理以及统计学等经济管理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去。

三是战略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能力。战略决定体制,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活力,活力决定效益,效益决定发展,战略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把战略定义为“做正确的事”与“正确地做事”,因此,传媒企业家既要有战略规划能力,也要有让战略落地的执行能力。

四是敏锐的洞察力。在瞬息万变的传媒业市场上,迅速识别出真正的机会,并有能力迅速组织资源来实施。

五是创新能力。创新包括新技术和新媒体的运用,新商业模式的运用,大力拓展企业运作空间等。

六是具有系统思考和操作的能力。具体来说:一要懂采编、经营和管理。采编、经营和管理是传媒企业的铁三角,采编是传媒企业的研发环节和制造环节,经营是传媒企业的销售环节,管理是传媒企业的支撑环节,因此,传媒企业家必须对采编、经营和管理都相对熟悉,实现采编和经营管理的良性互动;二要懂政府、市场和内部运营与管理,我国传媒业具备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因此,传媒企业家必须既懂政府运作特点,又懂市场和内部运营。

七是具有很强的领导能力。一要具备个人魅力和个人影响力,即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影响力;二要具备很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三要有识别、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和激励人才的能力。

八是具备娴熟的公关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传媒业是个高风险行业,而且现在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因此,传媒企业家必须具备较高的危机处理能力。

第六,要实现对传媒企业的制度化管理。当前,很多传媒企业家多采取“发散型思维”,而尚未形成“管理型思维”,尚未具备制度化管理意识,更多地依靠“人治”而不是“法治”,而且常常在未实现制度化管理的情况下就要求实现企业文化管理,在未实现规范化管理的情况下就要求实现人性化管理。传媒企业管理和其他企业管理具有相同的特点,都是一个难度极大、复杂的系统。当然,传媒企业具有自身特点,但我们必须注意这只是行业特点,它作为企业和其他企业大部分是相同的。传媒企业管理不仅需要传媒企业家具备政治家素养,对政治敏感,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具备企业家素质,根据传媒企业管理的规律实现制度化管理。

市场化、新媒体行业的传媒企业领导人更像企业家

由于报刊、广电和新媒体等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同,不同行业的传媒企业企业化程度也相差悬殊,体制内的广电和报刊企业的领导人离企业家的要求较远,而体制外的广电和报刊企业以及新媒体企业的领导人更符合企业家标准。

首先,体制内的广电企业的领导人离企业家的标准最远。原因如下:一是广电企业出资人尚不明确,产权关系不明晰,更难以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二是权责不明确,尚未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三是市场化程度最低,竞争能力最差;四是政企尚未真正分开,领导人多兼着相关宣传部门的职务;五是管理水平较差,很多广电企业采取的依然是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办法,在这种会计制度下,收入和利润在账面上体现不出来,不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

其次,体制内的报刊企业的领导人离企业家的标准较远。原因如下:一是中央级媒体及部分其他媒体的出资人明确,但是尚未全部明确,如中央级媒体的出资人明确为财政部,新华传媒的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委宣传部,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等的出资人是相应的国资委,但是绝大多数的非中央级媒体的出资人尚未明确;二是权责尚未完全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三是较早地参与市场竞争,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竞争能力较强;四是政企尚未完全分开,但很多报刊的领导人没有兼任相关宣传部门的领导人;五是一部分报刊企业建立起了基本的现代企业制度,具备了一定的经营管理水平。

第三,体制外的报刊、广电企业的领导人较符合企业家的要求。杰出代表如凤凰卫视的董事长刘长乐、现代传播集团的董事长邵忠、时尚集团的董事长刘江和华商传媒集团的董事长张富汉等,他们都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企业家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其原因如下:一是出资人明确,产权关系清晰;二是权责明确,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三是从企业创立开始,就投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化程度高;四是政企完全分开,领导人已经没有官员身份,完全职业化;五是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具备了较强的经营管理水平。

自媒体的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电视媒体;社会责任;政府监管

探讨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是学者谢尔顿提出的企业治理概念,它强调企业追求经济的同时,还应主动承担作为社会人的责任,例如对法律、经济、政治、道德伦理、慈善等都应承担责任。

一、对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缺乏的分析

目前,我国的电视媒体仍旧缺失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从其原因来看,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电视媒体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的电视媒体一直都是由行政原则为主导的,虽然近年来不断改革文化体制,少数电视台进行企业化管理或者重组,但是尚未在电视媒体领域形成广泛的局面,并没有引起整个电视媒体市场的全面改革,电视媒体的管理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事实上,电视台逐渐转变成了集聚政府职能、公共事业管理职能与企业职能的组织,这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电视媒体社会责任问题的主要因素。

(二)电视媒体管理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电视媒体监管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直接阻碍了电视媒体的发展,其间出现的问题更导致了少量电视台与电视节目没有能力去承担社会责任的严重后果。而且大多数情况下,电视媒体监管部门都是在电视媒体已经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才采取相应的管理处罚措施。监管制度已经与实际的电视媒体发展严重脱节,对电视台及电视节目出现的问题缺乏基本的预见性。目前,我国的电视媒体监管制度都是临时的、较为杂乱的规定、办法,未有系统化的法律制度体系,且存在较多的法律缺陷,使得电视媒体制作节目及播放时钻法律的漏洞,不断出现近乎违法的行为。

(三)电视媒体缺乏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

我国的电视媒体缺乏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是电视媒体领域的普遍现象。不管是事业单位式的电视台,还是企业式的电视台,它们都没有适应自身独特发展的系统性的经营管理模式,仍旧在参照传统的管理方式。在没有良好的经营管理制度下,电视媒体的工作人员也缺乏统一的职业素质,对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都有少许偏差,对媒体工作也缺乏全面的认识,缺少社会责任的观念。

二、电视媒体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电视媒体在社会责任意识,改善电视媒体的经营管理。为使电视媒体能够健康的发展,树立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及改善电视媒体的经营管理是前提。从电视媒体的建设角度思考,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电视媒体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它首先应当具备的就是社会责任意识。电视媒体作为文化、信息传播的媒介,其具有相对较高的导向性。这就要求各大电视台不仅加强媒体责任理论学的学习,也要相应提升媒体的道德责任感,对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进行党性教育,从而正确地发挥电视媒体的导向功能,正确的将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

第二,电视媒体需要加强内部的规范管理,完善内部审查制度。电视媒体应当将节目制作与播放达到严苛的标准,并进行严格的持续操作。创造性的制作节目,拍摄受观众喜爱,符合社会主流观念,具有良好的导向性的节目。播放节目前也需要经过严格的内部审查,重重把关,杜绝出现任何错误报道,危害群众心理健康的内容。将电视媒体内部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加快建立电视媒体的内部审查制度。

第三,电视台需要不断加强电视媒体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将电视媒体行业的职业道德水平全面提升,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

(二)积极响应政府的舆论引导。政府对推动电视媒体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例如,国家广电总局及各地的政府文化管理机构等,都应当积极的做好电视媒体监管工作,为电视媒体领域树立科学发展观,使电视媒体将社会责任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需加强对电视媒体的监管。例如,对电视台播放低俗等不良信息的行为应加大惩处力度,发挥警示作用,从而完善政府的电视媒体监管制度,为电视媒体社会责任制定最低标准。电视媒介需要积极响应政府和上级机关的舆论引导,依靠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形成良好的风气。另外,可以多与兄弟单位交流,例如,积极开展电视媒体的相关交流会,让电视媒体负责人之间相互研究、讨论。多元化的组织电视媒体工作人员的培训活动等。促进电视媒体将自身发展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在电视媒体自身建设发展中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建立与完善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的评价制度。为电视媒体在实践中更有效的承担社会责任,需要在电视媒体企业内部建立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的评价制度,并逐步将其完善。目前,除了联合国签订的企业应对经济、环境等承担社会责任的全球协议外,一些国际组织也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而对于我国的电视媒体,笔者认为应当借鉴国外的相关评价制度,制定出符合我国特色国情的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的评价制度体系,促进电视媒体企业寻求商业利益的同时,承担起社会责任。与此同时,还应将社会责任的评价制度对外大力宣传,将某些取得较好成果的电视台作为优秀的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电视媒体整个市场掀起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新风潮,渲染电视媒体领域各电视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气氛,使更多的甚至全部的电视媒体都能积极的承担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傅亦军.谈媒体社会责任的原则与对策[J].新闻实践,2010(12).

[2]莫文.热点事件报道与媒体社会责任[J].新闻爱好者,2010(18).

[3]董岩.使命格调出路——论电视媒体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文化责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08).

自媒体的管理制度篇4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教学资源 教学环境 教学管理

论文摘要: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必须合理规划、分步建设、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本文从高校多媒体教学建设发展思路、教学管理、环境建设和教学资源应用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并结合实际提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以计算机为基础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的集成技术,可扩展为人与计算机的交互方式,一般称之为多媒体技术。由于它具有多重感官刺激、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传输质量高、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便于操作、交互性强等优点,使得它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势头锐不可当,从而成为教育技术中的主流技术。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的辅助手段,对于合理规划、分步建设、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综合类高校多媒体教学建设发展思路、教学管理、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一、多媒体教学建设与发展思路

由图1可见,影响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校、管理部门、学院、教师、学生、环境、资源、教材、课件、方法、管理等。因此,要提高多媒体教学的绩效,必须从整体着眼,从具体人手,进行综合规划,重点建设,扬长补短,优化体系。

指导思想: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教学应用是重点,教师培训是关键,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是目的。

建设思路:多媒体教学建设要统一规划,资源共享;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系统优化,综合利用;完警环境,丰富资源;加强培训,扩大应用;强化管理,提高绩效。

发展目标:通过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建设,构建基于校园网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网络化学习平台、现代化管理平台”,建设以“资源共享系统,网络中控系统,课程中心系统、自动录播系统”为重点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现教育现代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信息化、应用普及化、学习自主化、管理科学化。

二、多媒体教学管理

(一)制度建设

对多媒体教室建设、管理、使用、维护和多媒体教学培训等实行“一方主管,多方配合”,“谁管理,谁负责”的管理模式,形成完善、配套、规范、统一的多媒体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使多媒体教室建设、使用和课件制作等行有标准和作有依据。如制订《多媒体教学要求及管理规定))((多媒体教室建设标准》《多媒体教室管理办法》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规范》等一系列文件,形成建设、培训、申请、使用、维护、评价等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管理程序,管理到位。

(二)激励与约束机制

要形成定期的课件立项、质量检查、评优表彰等奖励配套制度;在约束方面,实行多媒体教室使用申请制度、设备操作持证上岗制度、课程认证制度、课件准入制度、首次试讲制度等。

构建由“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量评价”三大系统构成的优化的多媒体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具体内容如下:1.质量管理系统:着重于制度建设。构建以学院管理为主,学校、学院、系(所)三级管理系统。2.质盆监督系统:着重于过程管理。构建自检、互检和抽检系统。3.质量评价系统:着重于目标管理。构建由社会、学校、院(部)等层次构成的质量评价系统,对未达到多媒体教学预期效果者限期整改。重点建设“课程中心”,实现对教师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和教学质量的准确评判。教务处定期将各学院多媒体课程教学质最的评估结果上网公布,并与各学院的教学经费分配挂钩,以调动学院主动抓多媒体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三、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

(一)多媒体设备管理平台

建设可视化多媒体网络中控系统。这样可以实现:

1.优质课程资源的实时共享。由于校园大或多个校区,相当一部分选修课以及主辅修双学位的课程由于学生分散或选课人多,教务很难排课。不是教师疲于奔命就是学生往返奔波,同时学校每年举办的多场水平很高的学术报告会,由于会场面积所限,受众很少,教师、学生对此反映迫切,而网络中控就能够解决其问题。

2.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教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中控,在办公室实时地检查每个多媒体教室内师生上课情况。不必因为到教室内听课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干扰。

3.多媒体教室管理服务的高效率与高水平。安装网络中控后,如果多媒体设备发生故障,教师立刻拿起讲台上的电话,这时主控室的监视器会自动弹出该教室的画面,可排除简单的故障,经过沟通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值班人员可以把教室的计算机界面接管过来,排除故障。

同时对遍布各教学楼的多媒体教室的所有设备与系统都能够统一进行管理,对教蜓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间、次数很方便的进行统计。

(二)多媒体设备的配置

1.多媒体教室。根据40余所国内高校的调研和我校的使用情况,我们认为,综合类高校的多媒体教室率70%,座位率80%,多媒体课程率90%,多媒体教室满足率100%,并注意大、中、小多媒体教室的合理搭配(使其比例大致保持为3:5:2),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在不同的学科中,多媒体教室率可有不同,如医科最好100%,理工科要达到80%以上,文科(含经管)可适当减少。由于现在的计算机功能加强,所以一般多媒体教室的设备可以简化为:计算机、投影机、中央控制系统、功放、音箱、无线鼠标、投影屏幕和控制讲台等。

2.建设精品课程自动录播系统。为了交流推广和资源共享,教育部门规定,凡申报和被批准的部级、省级精品课程,必须全程录像,挂在网上。这样除建设多个固定式自动录播系统外,还需要移动式车载录播系统或流媒体便携式录播系统,流动使用。

3.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容量较大、并发数较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用于收集和存放包含动画、图片、文本、声音、视频等多种类型、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以及教学录像节目、多媒体视频素材、多媒体软件教程、网络版教学课件等各种教学资源。资源库至少应包括多媒体资源库,教学录像节目资源库,多媒体视频素材库,多媒体软件教程资源库,网络版教学课件子库,精品课程库等子库。

为便于检索和提高运行速度,按文、理、工、医等学科门类分区存放有关教学资源。

对以前的包含动画、图片、文本、声音、视频等各种类型的教学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数字化转换;今后对教学录像节目、多媒体视频素材、多媒体软件教程、网络版教学课件、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等各种教学信息资源进行不断丰富、建设和应用。

(三)多媒体课件平台

建设集课程展示、课程管理、师生交流和课程建设于一体的“课程中心”,用以实现“充分展示教学体系和教学成果,有效推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构建开放的共享型教学资源体系,营造高效易用的网络教学师生互动环境,提供合理的课程管理和评测工具”的目的,进而搭建学校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教学与管理平台。用于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信息,如动画、图片、文本、声音、视频、网络课程、精品课程、教学课件等制作和存放。

建立“课件支持中心”,采用集中面授、分散自学、常时指导等方式,对教师进行教学课件开发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多媒体课件设计、多媒体素材获取、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培训目标是使所有教师都能自己制作合格课件,以杜绝粗劣、不合格课件进人课堂。

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能力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等。建议在新任教师岗前培训中,增设《现代教育技术))和《大学教学方法》等课程,并实行新任教师“首次试讲”制度。培训目标是使教师能独立策划自己的教案,开展多媒体教学设计,显著改善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

课堂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教师怎样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从而达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目的。教育技术只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辅助工具,利用它,可以把复杂的、口头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心理学家研究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一般人类能记住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同时听、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现实环境,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多感官的综合刺激,而且通过图形交互界面、窗口交互操作、虚拟现实等技术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对话。把多媒体技术引人教学,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可以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人潜能,实行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创造了客观条件。

在课堂讲授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功能,通过将文字教材制作成多媒体软件,把一些抽象的理论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将一些文字性描述用相应的图示予以显示;把一些长期缓慢演变的结果通过动画加以展现;把一些工作流程通过视频图像进行演示等办法,使学生对所讲授的内容,易于理解,便于掌握,从而在单位时间内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

要充分发挥课程中心的作用:1.以精品课程标准可实现课程网站,分类展示各级精品课程、推荐课程、教学组织内课程、各专业范围内课程;2.可实现互动教学:有知识点管理、智能题库管理(含规模复制)、智能试卷管理、自测、网络考试管理、论坛、答疑与答疑集锦管理等、可实现独特的教学考核管理(成绩平均分归一、最低分数线管理、加权成绩档案管理、学生学习预替等)、实现实验预约管理(嵌人式模块)等;可实现“一对一”到“一对多”的授课方式和考评方式;3.通过实时、客观、准确的数据汇总、统计和分析教学管理评估;4.由于考虑了保护教师知识产权,教师可通过权限管理针对内容、时间、对象,进行资料建设、应用和互动教学;教师可通过设置将教学资料、课程录像设置为在线观看,不能下载。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教育技术的选用不是越新越好、越全越好,而是根据需要辅助表达的对象,立足现有的教学条件,因地制宜,把传统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科学的优化组合使用,达到扬长避短、相互补充的目的。

自媒体的管理制度篇5

摘要: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校教学已成为大趋势,但多媒体教学在高校存在过度使用和低效问题。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须科学定位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厘清多媒体教学中师生定位及两者关系,并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建立多媒体教学的准入制度、质量监控动态管理机制、课前上机调试制度以及服务管理制度。

关键词:高校 多媒体教学 有效性

课 题:1.西安财经学院2012年度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项目编号:2012xcj10)。2.陕西省教育厅2013年科学研究计划(人文社科专项)项目:高职院校助学金动态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013JK0207)。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校教学,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优势在高校课堂中日益凸显。然而,高校多媒体教学实施十多年来,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种种误区,影响了多媒体教学的良性发展,阻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降低了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分析高校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策略,应成为当前高校多媒体教学改革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高校多媒体教学问题分析

综观高校多媒体教学现状,尽管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具有两个共性:多媒体教学投入的过度性和多媒体教学的低效性。当前,多媒体技术充斥着高校课堂教学,各类高校、不同专业,教师几乎人人使用多媒体教学,都试图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多媒体教学投入的过度性不容忽视。多媒体教学投入的过度性造成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院校不顾自身条件和师资力量等实际情况,为了改善教学硬件条件,盲目投入大量经费,配备最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而后期的管理和培训跟不上,多媒体设备闲置率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二是一些教师盲目追求多媒体教学,对多媒体如何促进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认识不清,导致教师在授课备课过程中,投入到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精力远远大于用于教学基本功的苦练和提高的精力,这种现象如得不到重视,就会本末倒置,影响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的低效性也不容忽视。低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无法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多媒体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超文本功能、人机交互功能以及网络功能,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学中,这三大功能远没有实现。多数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过度推崇多媒体技术,却较少思考多媒体技术如何应用于教学,如何促进教学等基本问题。相当多的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知仅停留在通过计算机演示软件,再加上一些图像和声音;多媒体课件制作只是简单机械地把授课内容插上一些图片、图表,用ppt幻灯片呈现出来;在课堂教学中,电脑的作用仅限于“电子翻页器”,只是黑板演示的屏幕化,多媒体强大的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其次,多媒体使用的低效性表现在因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认知和使用不当而带来的课堂效果的负效性,即不但无法促进教学,反而还影响教学效果。有的教师长时间站在或坐在多媒体机位后面,或是照本宣科,或是演示幻灯片,忽视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有的教师下了很大功夫,在课堂上呈现了大量的信息,学生忙于抄笔记,忽视了聆听教师思想的精髓和方法的讲授;有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追求形式的多样化和艺术效果,过度呈现了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图片、音乐,不但没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反而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合理定位

反思高校多媒体教学过度性与低效性问题,需要科学定位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产物,现代教学其本质上是师生之间以对话、交流、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知识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这种活动由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等要素组成。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仅是教学诸多要素之一,并非全部,教师、学生应是教学的主体。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和作用,只有将其有效地融于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高效的多媒体教学,应努力营造一种新型现代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既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一种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通过多媒体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理论课程教学的最优化,从而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提高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应用中的有效性,还须厘清多媒体教学中师生定位及其关系。针对教师,首先,教师是多媒体信息的把关者。将什么样的信息、多少信息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如何展示,取决于教师多媒体教学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积累,也取决于教师对学科理论及课程教学思想的凝练提升。面对相同的课程和学生,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展现出的多媒体教学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其次,教师是多媒体教学的主导者,在多媒体教学中,课堂如何有效组织,如何创设情景实现教学互动,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最后,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是知识接受的主体,更是课程教学内容的创造者和课堂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是多媒体教学的中心。针对学生,毫无争议,学生是多媒体教学中的主体,多媒体的使用应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目标。多媒体教学应该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桥梁,而不是两者之间的屏障,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应努力创造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现代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间的自主、探究、合作。

三、提高高校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首先,要加强教师基本教学能力的培训。高校教师并非都来自师范院校,现有高校教师的准入制度仅是考取教师资格证书。仅靠教师资格证书考试设定的课程学习和培训,对高校教师胜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基本教学能力的形成应成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开始,包括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教学组织设计等都需要经过专业培训,而这些教学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训对于新教师尤为重要。

其次,学科知识理论的学习与学术交流应纳入已有的培训体系中。随着知识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师要想站在学术的最前沿,需要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只有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避免课堂讲授中知识陈旧、空洞无物。学科知识理论的培训与交流需要学校创造条件、出台制度,为每一位教师公平地提供进一步深造学习或学术交流的机会。

最后,多媒体教学能力的培训也应制度化地开展。先要让教师明确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理念。多媒体课件Cai就是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的简称,其中文意思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并不是万能的,只能帮助和代替教师完成一部分教学工作,它只是对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然后才是对教师多媒体技术的培训。在培训中,应避免走入单纯追求技术化的误区,培训的内容不是技术越复杂、难度越大越好。培训也要考虑不同学科教师的差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例如,对人文管理专业的教师,教会其最简单、最常用的多媒体技术即可。

2.建立多媒体教学的准入制度

应尽快建立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资格准入制度。什么样的教师可以申请多媒体教学?除了具备基本的多媒体教学能力外,还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有至少1~2年教学经验,能胜任传统板书教学。第二,有所授课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大纲和教学具体安排,编写完成课程多媒体制作和使用说明。第三,有完整的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具体到每个章节、知识点,每堂课都应有独立、具体的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第四,必要时也应引入多媒体教学试讲制度,聘请相关专家现场考核,通过后方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准入机制可以有效改善当前多媒体教学一拥而上、管理无序的现状。准入机制可以采用个人申报,资格审查,教研室、系(学院)、教务处三级审批制度。

3.建立多媒体教学质量监控动态管理机制

质量监控动态管理机制能有效保证多媒体教学实施的质量。多媒体教学质量监控动态管理机制包括信息反馈制度、考核制度、评价制度等。建立畅通的多媒体教学信息反馈渠道,制定多媒体教学质量标准,完善学生评教制度、专家听课制度,对在评教、听课和学生听课反馈中争议比较大的课程重新启动多媒体教学考核评估制度。不合格的教师暂停多媒体教学,限期改进,如仍不合格,坚决取消多媒体教学资格。所有相关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教师本人及各系部、教研室,并要求各系部组织专人对其进行帮扶。同时,对在多媒体教学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应建立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制度,这将有利于激发教师改进多媒体教学的热情,大大推动多媒体教学的良性发展。建议高校可每年定期召开一次多媒体教学研讨会,创造条件,提供平台,组织校内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经验交流和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应成为多媒体教学质量监控动态管理制度设计的最终目标。

4.建立多媒体课前上机调试制度和多媒体教学服务管理制度

目前,各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各不相同,大多数高校仅雇佣临时工负责开门、打开设备,后续一切都交给任课教师,这样无序的管理将会造成两个被动局面:一方面,有些教师由于不熟悉设备,调试半天,浪费了有效教学时间,无法保证教学进度的正常完成;另一方面,一旦设备出了问题,责任很难说清。多媒体课前上机调试制度一经制定,管理层和教师各自职责明确,责任到人,规范了管理,效率必然提高。建立多媒体教学服务管理制度则有利于多媒体教学效用的最大化实现,克服了课件只限教师本人在本门课教学中使用的缺陷,实现了课件资源师生共享。高校可以依托职能部门,如信息处等,组建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库,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教师提交自己的课件,一方面可以供学生后期学习使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实现同行的交流与学习,资源共享,实现课件效用的最大化。

自媒体的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多媒体;管理;维护

1.高校多媒体管理与维护现状

多媒体教室是以多媒体设备为主体,配以教学软件、音像设备和学生机,构成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目前已成为高校进行各种课程教学的重要场所。多媒体教室不仅能利用多媒体影像进行语音示范性教学,同时也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和维护好多媒体设备,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优点,对提高高校的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高校多媒体管理与维护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多媒体设备效果的发挥仍不到位。

2.高校多媒体的管理

(1)成立高校多媒体设备管理组织,健全管理制度。成立高校多媒体设备管理组织,由校长、分管校长、教务主任、总务主任、信息中心主任、多媒体设备管理员等组成,并明确各自管理责任。高校应健全多媒体网络、多媒体教室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使高校多媒体日常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并根据多媒体日常管理的实际需要,制订相应的多媒体管理制度和使用日志,并打印装框挂在多媒体教室内进行实施,使我们对多媒体教室日常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做好对教师的多媒体使用培训。多媒体故障出现的原因,据调查显示,70%源自教师的误操作甚至不会操作,仅有30%左右为多媒体设备的硬件故障。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亟待提高,教师普遍欠缺现代信息技术媒体使用的基本常识,不会打开投影,不会切换信源,一旦发现设备不能自动开启,就立刻呼叫技术人员,或自己随意操作,甚至有些教师在使用完多媒体设备后,不锁机柜,不关投影、计算机就直接离开;使用过程中,大量误操作,如直接关闭计算机电源、直接拔下电源插头等现象屡见不鲜。诸多问题反映出不少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与素养都亟待提高。

(3)加强多媒体的使用管理。高校多媒体教室应由教务管理办公室统一调度使用。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的课程,任课教师须在接受教学任务时,提出使用多媒体的申请要求,由教务管理办公室核准后统一安排。会议、讲座、学生社团活动等非教学活动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室时,主办单位需按照学校的规定程序报批,方可安排教室。临时调课使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师,凭“教学任务书”向教务处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核批准,由教学管理办公室安排教室。此外,教务处应做好多媒体设备的避光、防尘、防潮、防火、防盗、防雷击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4)提高高校多媒体建设和管理的科技含量。高校在建设和改造多媒体教室时,必须从学校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方便教学与管理、经济实用、安全可靠及可扩展的原则,不盲目追求设备高档次,设备配置做到少而精、高集成、功能全、智能化、自动化和人性化程度高,保证多媒体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操作使用简单便捷,便于管理和维护。以多媒体控制台和液晶投影机吊架为例,市面上有的智能全自动控制台既可钥匙控制,也可定制为非接触式射频iD智能卡刷卡,电控锁控制。用户使用时,只要将经授权的iD卡在读卡器上刷一下,电控锁就立即打开,键盘自动弹出,控制台所有门均自动打开,中控系统自动开启,然后就可自动控制电脑等所有多媒体设备的开启与关闭。此类控制台刷卡即用,集美观、防盗、智能功能于一体,且功能、样式及尺寸都可按学校要求定制。投影机吊架也集成了防盗、防尘、散热等功能。在新建多媒体教室或改造老多媒体教室中,选用这样的多媒体控制台和投影机吊架,才能提高设备的易用与安全性能。

3.高校多媒体的维护

(1)及时更换多媒体教室的常用配件。常用配件和耗材要及时更换,这是多媒体实验室维护工作中的主要工作。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故障多数是配件及耗材的损坏造成的。管理人员应当根据设备耗材的使用周期制订设备的维保计划,保障备用的耗材配件能够达到设备的最低要求。价格贵的耗材如投影机灯泡每年要消耗多少只,要有计划地提前预算好,作好备用。

(2)做好设备的安全和日常清扫工作。首先,多媒体设备的安全应由专人负责,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严格制订毁损、丢失问责制,有效杜绝设备的丢失和故意损坏。其次,应加强日常清扫工作,每天都要有专人负责多媒体实验室的卫生清洁,特殊设备的清洁还要有专门的清洁用品和清洁方法,保证设备的安全性。最后,多媒体管理人员要定期对所管多媒体教室设备进行一次统一检查,在《教室设备维护表》中填写多媒体设备、设施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管理人员也要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掌握多媒体设备的一般故障判断及维修技能。

(3)及时处理多媒体故障。对各多媒体教室报送的故障,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管理员一般问题当时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设备问题在半天内用替用品替换,在两天内将设备维修正常后装回原处;若不能自行解决的故障,联系厂家维修,并在维修期间保持联系,催促厂家,设备修好后及时装回原处。每次设备维修、更换后,技术人员应及时填写维修记录,总结维修经验,要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确保多媒体教室设备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丛冠杰.谈高校多媒体设备的维护及故障排除[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0).

自媒体的管理制度篇7

   一、不独立的规制主体

   能否建立独立的媒介规制主体是解决政监不分、政企不分、监管职能不清等问题的根本途径,也关乎完善的媒介规制体系能否建立。我国的媒介规制主体并不独立,而是隶属于政府管理。一方面,媒介机构要有效地监督政府及其他行政机关的行为;另一方面,媒介机构又要接受行政机关的管理。可想而知,媒介机构的监督权已经被架空,即使能够拥有部分监督权,监督的深度和广度也颇受质疑。

   二、不充分的媒介自律

   由于政府不再给予媒介机构全额的资助,其生存和发展要依靠自己。一些媒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便不顾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将经济利益作为最终目的,导致虚假新闻、低俗新闻和炒作新闻等不良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有媒介机构迎合少数受众的需求,而极力突出报道暴力淫秽信息。此种行为不仅降低媒介机构的美誉度和信任度,长久看来还会失去大部分受众的关注。媒介机构与政府暧昧不清的关系,导致媒介机构以及从业者可能会运用自身的影响力作为筹码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具体来说,为谋取特殊的政治或经济利益而偏向某一集团利益的言论,或者虚假信息以及软性广告信息,甚至收受贿赂或进行有偿新闻等。毋庸赘言,媒介寻租不仅削弱了媒介机构的监督权,更使得媒介公信力急剧下降。

   三、未来我国媒介规制的路径选择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媒介规制存在诸多问题,下文笔者将探讨未来的路径选择。

   (一)创新媒介管理模式政府机构“从过去聚焦经济扩展到强化公共服务与维护社会公平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并实现经济、社会和公共服务等多项职能之间的平衡;侧重点不再是‘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而是要明确在应该管理的领域里的角色定位”。根据我国的国情,媒介机构不可能完全私有化。从长远来看,可以建立一个涵盖整个媒介领域的产业部门,包括新闻、出版和文化娱乐等,制定相互协调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如此,不仅有利于从管理体制和政策规划上打破行业壁垒和条块分割,而且还可以避免部门所有制和地方保护主义。政府应该投放更多的精力激发媒介机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为其营造良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回归政府社会管理者、资源整合者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职能定位。

   (二)明确界定媒介产权现代企业制度表现出优越的财产权利结构,使其成为实现媒介产权权责分明的重要手段。媒介产权改革应该在保留部分媒介机构“事业单位”性质的前提下,逐步发展股份制的媒介机构。在保持国家控股或相对控股地位的前提下,允许其他资本进入。媒介机构的公司制管理制度,不仅能使国家资产、集体资产和个人资产各有其主,而且能够实现经营责任明确,出资者享有与其投入资本额相应的所有者权益。当媒介机构经营不善时,出资者只承担与其投入额相应的有限责任。但是在媒介集团推行公司化改制过程中,必须明确媒介集团与政府之间的产权关系。作为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媒介集团应该拥有对国有资产的独立支配权和经营权。同时,还要明晰媒介集团与其下属机构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在合法的范围内,自主经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受其他资产主体的随意干涉。

   (三)健全相关政策法规由于人民民主专政及意识形态的局限目前无法突破,也就是说针对新闻传播活动基本原则的立法暂时无法实现,那么就应该加快制定具体规范和管理各类媒介活动的法规。通过具体的法律条文,明确媒介规制的范围、主体、方式和监督救济机制等。具体来说,“要对现行的媒介相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规定进行清理,对于那些与法律、法规或其他上位法不一致或相抵触的,应尽快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予以修改或废止”。特别要提出,强制性的行政权力要慎用。媒介立法涉及言论自由等较为重要和敏感的宪法权利,政府过度的直接干预不仅会招致媒介机构和社会的不满与批评,而且还会导致规制失效。

自媒体的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媒体监督;内部控制;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108-01

引言

媒体作为一种独特的外部监督机制,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完善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媒体监督影响范围广、影响速度快。近年来,媒体揭露的许多案件如银广厦陷阱、绿地造假案等对于资本市场的完善和漏洞的填补作用巨大。作为一个处于转型期的经济体,我国资本市场中的部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盈余操纵成为企业舞弊的常用方法。治理结构不合理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导致企业财务报表舞弊错报、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经营活动缺乏效率。媒体关注对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需要建立在企业拥有良好的组织架构及业务流程的基础之上,因此,本文分别以媒体监督和内部控制代表企业外部和内部的治理水平,探讨这一内一外两种治理机制能否有效限制企业的盈余管理,以及两种治理机制在抑制盈余管理中是否存在相互替代以及互补的关系。

一、文献综述及假设提出

盈余管理历来都是会计领域的研究热点,将媒体与盈余相结合的研究近年来层出不穷。田高良、于忠泊等在2011年提出,企业的管理层在面临大量的媒体关注时,迫于市场预期进行大量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股票分析师数量越多、机构持股比例越高,该种状况越加明显。2012年,田高良和于忠泊又从市场反应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压力的来源以及其对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他们发现,长期媒体关注会降低盈余信息公告之后的漂移程度。封华、田1高良(2015)以新浪微博为平台,研究了媒体曝光度对于房地产企业应计以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得出结论:新浪微博的曝光度对该类型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于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却起到相反的促进作用。盈余管理作为企业财务质量和真实性的一个指标,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财务操纵程度,媒体监督则反映了外部各方力量对于企业的关注程度。本文将媒体监督与盈余管理联系起来,试图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关系。基于两个变量的性质,本文把研究重点放在媒体监督是否存在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即当企业面对媒体监督报道的强大外部压力时,能否自主减少其盈余管理行为。至此,提出假设一:媒体监督可以显著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中外学术界成果卓著。ashbaugh-Skaife在2008年通过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及其缺陷整改对盈余质量的变化影响,得出结论:主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会导致更低的应计盈余管理。我国学者吴益兵(2012)通过实证得出结论:我国a股上市企业盈余管理和内部控制之间负相关关系显著,同时企业的定价及资本成本也会受到内部控制水平的影响。本文在实证分析中将内部控制作为一个调节变量,并采用目前学术界广泛采取的一种方法,将样本企业分为两类:主动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并且被出具报告为标准无保留(即iC=1)和未披露鉴证报告或者报告非标准无保留(iC=0)。前者可以反映该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良好,后者则代表内部控制存在缺陷,通过回归分析验证假设二:媒体监督对于盈余管理的抑制只有在企业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情况下才显著。

二、数据来源、变量定义及模型构建

(一)变量定义

媒体监督media的具体构造步骤如下。

1.选择媒体库。本文采用报道企业的新闻数量作为媒体监督的度量指标,样本来自wind新闻数据库,从中选择发行量前10的媒体以及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和证券时报等主流财经媒体作为筛选媒体。

2.从所选取的媒体中下载新闻。根据关键词和时间范围对本文所选取的上市公司进行检索,凡是媒体中出现本公司相关报道则作为一个样本。另外,在选取数据时对一系列关键词进行了过滤。筛选完成后及时阅读相关报道,剔除新闻报道中不是主要报道目标上市公司的新闻,确保数据的准确。

3.统计目标上市公司媒体报道数量,将其作为自变量media的量化数据。

τ谀诓靠刂iC而言,本文选用winds数据库中“内控-审计意见类型”模块数据,将主动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并且被出具报告为标准无保留作为公司拥有有效内部控制的替代变量。主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且报告为标准无保留目标上市公司定义为1,未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或鉴证报告为非标准报告则定义为0,区分两类样本分别进行分析。

对于盈余管理变量,本文以修正的Jones模型为基础,直接控制当期业绩(Roa)的影响,分行业、分年度进行oLS回归,用回归的残差估计可操控性应计利润aDa。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如表2、3所示,iC=1样本量为1772,iC=0样本量为602。前一组样本媒体报道均值大于后一组,而盈余管理均值小于后一组,说明内控健全的企业更容易受到媒体的关注,而且该类企业的盈余操纵程度更易受到媒体报道的抑制。

(二)对假设一的检验

如表4所示,自变量媒体监督media与应计盈余管理aDa显著负相关,sig值为0.008,小于0.05,因而假设一得到验证,媒体监督可以显著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媒体的报道给予企业强大的外部压力,迫于媒体压力和维持公众形象,企业会相应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除此之外,净利润inCome、aUDit以及成长率GRowtH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企业规模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增长率越高,给于盈余管理的空间越大,企业越有可能利用财务状况良好的契机操纵盈余。

(三)对假设二的检验

如表5所示,media与aDa之间相关系数为-0.052,显著性水平为0.044,假设二得到验证。当样本企业内部控制设计执行合理,并自愿披露年度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且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时,内部控制支持媒体监督对于盈余管理的显著抑制作用。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一道保障,能及时将市场中的相关信息反馈至企业内部,从而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变,迫于媒体的压力,企业进行盈余操纵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如表6所示,当样本企业不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或报告非标准无保留时,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明显缺陷,此时媒体监督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并不显著,假设二得到验证。内部控制存在着缺陷时,企业不能有效及时的应对媒体的监督,整改应对措施滞后无效,媒体的监督效应并不能充分的发挥,从而利用盈余操纵手段来蒙蔽媒体以及投资者就成为一种惯用的手段。

(四)稳健性检验

在前文实证分析中,本文通过在wind数据库中手动搜索关于样本企业的报道数量作为媒体监督的替代变量来检验媒体监督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并区分内部控制优、劣来分别实证分析,为了检验之前的分析结果,本文接着采用wind数据库中的“累计讨论次数”作为媒体监督的第二种计量方法,将其带入实证模型中,同样区分“iC=1”和“iC=0”检验媒体监督对于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媒体监督对于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仍然显著,同样,该种抑制作用建立在企业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基础上。假设一和二再次得到验C。

四、结论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3―2015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媒体监督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并将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且报告为标准无保留作为企业拥有良好内部控制的代表,将样本企业划分为内部控制优、劣两种类型,通过实证得出结论:媒体监督可以显著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但该种抑制作用须建立在企业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基础上。当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时,媒体监督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本文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控制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提供一个思路。相关政府监管机构应充分意识到媒体监督对于企业的治理效应,积极引导媒体的发展方向,弘扬主流价值观,宣传倡导正能量,严厉打击相关网络不实言论,采取措施消除负面新闻的不利影响。作为企业,则应重视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合理设置部门机构,明确各岗位职能权限,定期进行风险评估以了解内外部经营环境,落实各项具体控制措施,保证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将内部控制突击检查和定期监督相结合,真实向资本市场反映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参考文献:

[1]ashbaugh-Skaife,H.,D.w.Collins,w.R.Kinney,andR.LaFond.2008.theeffectofSoXinternalControlDeficienciesandtheir

RemediationonaccrualQuality.theaccountingReview,83(1):217-250.

[2]于忠泊,田高良,齐保垒,张皓.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机制――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考察[J].管理世界,2011,(9):127-140.

[3]于忠泊,田高良,张咏梅.媒体关注、制度环境与盈余信息市场反应[J].会计研究,2012,(9).

[4]李培功,徐淑美.媒体的治理作用――共识与分歧[J].金融研究,2013,(4):25-28.

自媒体的管理制度篇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令人鼓舞,相信有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全力倡导和正确领导,随着会议精神的真正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党的领导下倡导和践行的依宪治国、依法治国,必将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权力清单管理以其具体、明确和实操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国际上普遍流行的管理模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权力清单制度是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前提。党的重大决策性文件中庄重提出“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制度安排,“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是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制度保证。“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这是一个全新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理念,全党上下、各行各业应该联系各自的工作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决定》精神,深刻领会践行这一理念,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

联系新闻事业和新闻媒体工作的实践,新闻事业和新闻媒体工作涉及清单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是新闻舆论监督。开展舆论监督是我国《宪法》、党和人民赋予媒体的神圣职责,是媒体依法开展批评和监督的应有权力和义务,不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失职和渎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对我们的启发以及应该切实加以贯彻落实的是,对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在管理、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并推行清单管理制度。

清单管理制度涉及权力管理的正面权力清单和负面权力清单。所谓正面权力清单是指对政府及政府部门行使的职能、权限,以清单方式进行列举;行政机关履行职能、行使权力,应当按照依法律、法规确立的清单进行,不属于清单列举范围内的职能和权限,行政机关不得为之。正面权力清单制度是规范和约束权力的一种制度,是指政府及其部门或其他主体在对其所行使的公共权力进行全面梳理基础上,将职权目录、实施主体、相关法律依据、具体办理流程等以清单方式进行列举和图解,并公之于众;行政机关行使职权,依法律、法规、规章及其清单进行,实行“法无授权不可为”。正面权力清单制度是政府及其部门以“清权、确权、配权、晒权和制权”为核心内容的权力革命,其实质是给行政职权打造一个透明的制度笼子,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供基本依据,也为企业、公民提供便利条件。与正面清单相对的概念是负面权力清单。负面权力清单又称为“否定清单”、“负面列表”、“否定列表”,它是指仅列举法律法规禁止的事项,对于列举以外的事项,法律法规不会进行干预,权力行为主体有行为的自由。负面清单符合“法不禁止即自由”、“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法治理念。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新闻工作和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实际允许特点和规律,笔者认为应该依据行政机关权力清单管理的法理和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舆论监督权力清单,在舆论监督中推行清单管理制度。结合新闻工作的实际,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在管理、实施舆论监督也就是在行使新闻舆论监督时,在对舆论监督的具体权力和权利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舆论监督的职权范围、方式方法、监督对象、监督流程等以清单方式进行列举,并公之于众,新闻管理部门行使职权,依法律、法规、规章及其清单进行,实行“法无授权不可为”。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做到依法监督、依法管理,需要清权、确权、晒权和制权,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在管理和实施舆论监督的同时,也应该接受社会的监督,也要将管理和开展舆论监督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确保舆论监督依法开展。

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权力和权利

所谓权力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所谓权利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参见《现代汉语词典》)权利包含权力和利益,权利赋予或伴生权力。可见舆论监督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权力。舆论监督的权力是新闻媒体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舆论监督权包含舆论监督权力和舆论监督权利,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是《宪法》赋予新闻媒体的责任、权利和权力。我国《宪法》中有多处对公民的舆论监督权利和权力进行了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也即人民有权利对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行监督。人民可以通过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方式,来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或者行为过程进行舆论监督。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该法条明确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该法条和《宪法》第二十七条类似,是对其的进一步细化,明确指出公民有权利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批评、建议、控告以及检举等。

虽然上述法条没有直接定义什么是公民的舆论监督权,但是法条中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批评建议权利以及控告检举权利等都是舆论监督权的重要内容,是公民行使舆论监督权的具体方式。因此,我国《宪法》赋予并且保障了公民的舆论监督权利和权力。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评议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是针砭时弊、扶正祛邪、预防失察、惩治腐败的有力武器,是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改进工作的有效途径;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对社会承担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义务,也是新闻机构提高工作质量、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条件。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和记者的神圣职责和权利,应该依法积极开展,以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新闻媒体必须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建立和推行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确保舆论监督依宪依法积极有效开展

建立并推行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是确保舆论监督依宪依法有效开展的制度保障和有效措施,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一些新闻媒体作为舆论宣传的工具,明确的政治需要和长期的宣传工作使媒体形成了一些固化的运作理念和特有的运作机制,往往忽视有效的信息沟通和民意表达渠道的建立与疏导,对于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意见缺乏足够重视,这导致当人民群众主动向媒体提供新闻批评或舆论监督线索时,经常会遭到阻碍。某些单位和个人无视媒体在实施舆论监督方面的职能和权利,对正常、正当的舆论监督任意进行干扰,或拒之门外,或拒不提供相关信息、资料;说情现象盛行导致监督稿件夭折率高,一些被监督单位和个人在了解到媒体的具体行动后,往往会通过采取各种手段如请客、送礼等,对即将要登出的批评或监督稿件实施撤除。一些已发表的稿件也无后续报道再被组织编发,即使挣脱干扰发出的舆论监督报道也呈现层次低、力度小、效果差的特征。

除了舆论监督权受到损害外,新闻敲诈和媒体审判也是目前新闻事业中较为常见的违法现象。“新闻敲诈”是某些新闻工作者以舆论监督或新闻批评的名义,对一些违背国家政策和社会道德的行为主体进行敲诈勒索的行为和现象。

而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导致出现新闻媒体履行舆论监督职责失职缺位不作为、别有用心选择性作为和行为错位乱作为等现象。为了鼓励和促进舆论监督的有效开展,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正能量和积极作用,同时避免上述现象,必须建立和推行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一旦建立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舆论监督做到有法可依,有据(清单)可查,有责可追,就可以规范舆论监督活动和行为,使舆论监督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规范开展。

舆论监督不作为主要表现为时间上的不作为和内容上的不作为,新闻媒体和记者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一般情况下虽然没有明显的违法表现,但其本质就是一种渎职;而其乱作为却具有明显违法性,其主要是“法律法规未予授权”,没有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责。

新闻媒体一方面要积极依法开展舆论监督,这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神圣的使命,不能面对需要舆论监督时不作为,舆论监督不作为,如果说轻点是失职,如果说重点则是渎职。另一方面,舆论监督的开展如果没有相应的监督和制约、乱作为也会出现新闻腐败。舆论监督的乱象是乱作为、不作为,靠关系等不正当手段“摆平”舆论监督。新闻媒体在行业自律与记者职责履行到位的情况下,一些报道通过调查提示真相,发挥了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推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然而,一些记者缺乏基本的专业素养,道听途说,先入为主、以偏概全,更有甚者,利用舆论监督谋取私利,进行敲诈勒索,以及在实施舆论监督过程中造成的新闻侵权现象和违法乱纪问题。比如采访中新闻媒体和记者预设立场,对新闻事件进行主观臆测,或是写作时带有替弱者维权、替司法审判的口气,必然打破客观报道要求的平衡与中立,影响事实的呈现,甚至导致公众作出不正确的判断,这也是对新闻监督权力的滥用。出现舆论监督不作为、选择性作为、乱作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所致。

在舆论监督的管理上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各地主管部门对舆论监督一直存在清单管理,只是没有从权力清单管理制度的规范要求出发来使权力清单化、制度化。比如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把握当前舆论监督的重点: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揭露和批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贪赃枉法等问题,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反映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希望和建议,揭露和批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各行其是等行为,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加强对党纪政纪执行情况的监督,揭露和批评失职渎职、滥用权力、消极腐败等行为,促进干部队伍廉政建设。加强对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监督,揭露和批评以各种手段和方式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和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社会丑恶现象、不道德行为和不良风气的揭露和批评,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弘扬社会正气。这些规定和要求就可以视作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的“正面清单”。《意见》提出广大新闻工作者要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注重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对报道的内容,必须进行认真核实,做到真实、准确、可靠,不得编发互联网上的信息,不得刊播未经核实的来稿,不得徇私隐匿应报道的新闻事实。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途径获取新闻,不得采取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进行采访报道。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严禁借舆论监督进行敲诈勒索。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干扰和妨碍政法机关依法办案。尊重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有关保密规定,严防在报道中泄露党和国家秘密。如上所列的“不得”等就可以视作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的“负面清单”。

一些地方施行的舆论监督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没有从促进舆论监督开展的角度考虑问题,单纯考虑对舆论监督实行控制和限制。制定的正面清单过于笼统、原则,媒体无法操作;制定的负面清单,太多、限制太多,压缩了舆论监督的空间,束缚了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手脚,不利于激发和调动媒体和记者开展舆论监督的积极性。就准许批评监督的正面清单而言,只准媒体批评揭露国内外敌对、反动的言行和社会生活中的不良倾向、违法乱纪行为,只准批评低级权力组织和个人的问题,且暗箱操作,不公开、不公示,操作随意性大。有的成了潜规则,如节庆日之前对负面报道、特别是舆论监督报道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而实际对舆论监督管理负面清单限制更多更死,限制太多,太多,出现不得监督的泛化,有一定级别的权力主体都不允许批评。在对舆论监督的具体管理中,有时随时、随意、突然,有时通过电话口头传达,有些则是被批评监督对象摆平,利用权力限制、压制、阻挠媒体的批评监督,使媒体无法操作,导致舆论监督出现十分尴尬的局面。加之舆论监督本身的困难和压力,新闻媒体本身也没把舆论监督当成硬任务,没用舆论监督的权力清单管理制度约束自己,久而久之,媒体失去舆论监督的积极性,当地的舆论监督虚化、弱化,舆论监督的功能被。

所以,笔者认为,确保舆论监督依宪依法积极有效开展,避免舆论监督的乱象,应根据新闻媒体和舆论监督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

建立并推行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的现实意义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只要是权力就应该将其放进“制度的笼子”里,就应该接受监督,让其在阳光下运行。行政管理是个大范畴,行政管理权力包括执政党行使的各项权力,包括各级党委行使的媒体管理权、舆论监督管理权。如上所述,舆论监督的管理和行使具有权力特征,将舆论监督的管理权、行使权清单化,有利于权力主体科学用权、管权,也有利于上下级监督和公众监督。

为什么管理和行使舆论监督需要建立规范科学的权力清单管理制度?一是因为舆论监督的管理权、使用权是一种行政管理权,党管媒体、管舆论、管舆论监督,就是在施政,就需要依法依宪管理和开展舆论监督。二是原本就在有意无意地实施一种不尽规范的清单管理制度,需要设立规范科学的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原有的舆论监督管理和运作手段、方式不规范、不公开、不透明,存在运作的随意性和暗箱化。暗箱运作便于管理部门和媒体运作、便于随机控制,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由于没有清单管理意识,监督的随意性也大,很容易出现不监督、选择性监督、乱监督问题,各地的舆论监督差异和出入也很大。不能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应有的功能和作用。设立规范科学的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后,将暗箱操作变为公开运作,规范运作,在阳光下和制度的笼子里运作。

建立并推行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可能有两种认识误区,一是认为舆论监督的“笔杆子”和“枪杆子”一样,有党管控、听党指挥,是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领域特殊,存在诸多机密环节,不便公开,怎么设立清单管理制度,公之于众?难道军事管理权也要公开,也要设立负面清单?笔者认为,这是革命党思维的一种表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宪治国、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性演进,现代社会应该有现代社会对各种事务的科学规范管理,应该与时俱进,用执政党思维、依法执政理念和法治思维管理各项事务和处理、解决问题。话说回来,在行政管理和政务公开的原则下,军事管理权也应该公开,即使不向全社会公开,也可以在一定领域、范围内公开,便于那个领域和范围的操作和监督。

依宪依法开展舆论监督,推行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的目的,一是可以使新闻媒体对拥有权力的任何权力主体(包括权力机构、组织及其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进行监督和批评,这既是《宪法》精神的体现,也是党和人民群众历来对新闻媒体的要求,同时也是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所在。二是可以较大程度上消除新闻媒体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解决一些新闻媒体对本地区本行业的监督不力或不监督的问题。一些新闻媒体对涉及与自己有政治、经济利益关系的部门和单位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避而不谈、选择性监督;有时即便对一些问题开展舆论监督关注,往往是事后监督、被动开展。三是可以克服和消除舆论监督的违法作为和乱作为问题,包括媒体审判、新闻敲诈等违背法律和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从而使舆论监督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健康有序和有效地开展。

建立并推行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一是划定舆论监督的权力边界,推进我国舆论监督的制度和规范建设。在舆论监督的实践中由于舆论监督存在权力边界模糊不清的问题,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权力行使过程中可能出现随意性,比如别有用心选择性作为和行为错位乱作为等现象,舆论监督清单形式对舆论监督权力的边界进行明确规定,能减少和制约舆论监督乱作为,维护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和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二是可以对新闻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管理和开展舆论监督的职权与责任进行明确的界定,从而提高舆论监督的管理水平和舆论监督的质量,消除舆论监督的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建立并推行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就是对新闻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管理和开展舆论监督的职权与责任进行明确的界定,规定权力究竟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到底怎么干等权力运行边界。

三是强化舆论监督的制度性授权,提高舆论监督效率,真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授权是组织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授权不稳定、不明确,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大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格局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媒体遇到巨大挑战,亟需对舆论监督进行明确而且稳定的制度性授权,以便充分调动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和创造精神,从而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作用。

四是加强社会监督,遏制新闻媒体滥用舆论监督的权力和权利,监督新闻媒体和舆论监督的管理部门的管理。舆论监督是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重要保证,而社会监督是社会主体对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监督”,是让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重要手段。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将舆论监督的权力列出清单,公之于众,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可以提高社会对新闻媒体的监督效力,可以遏制新闻媒体寻租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可以限制管理部门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干预和压制。就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监督而言,既要警惕不作为,更重要的是警惕和防止、处罚惩治舆论监督乱作为。在2008年9月山西临汾市洪洞县霍宝干河煤矿矿难中,有近百个真假记者前去领取矿方发放的“封口费”。这个被国外媒体称为社会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可怕的媒体豁口”的“封口费”事件,被广大网友视为“新闻界最耻辱的一幕”,它提出的尖锐问题是谁来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或者进一步讲,我们该如何防止监督力量的膨胀和异化。舆论监督清单制度的制约环节不仅仅是对舆论监督乱用权、乱作为进行监督和制约,对其不作为也是一种监督。

总之,建立和推行舆论监督清单管理制度的现实意义在于,可以明确舆论监督的对象和范围,可以限制“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的泛化、弱化和异化,使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规可依。可以极大地调动新闻媒体和记者开展舆论监督的积极性,有利于规范舆论监督的行为,依法有效监督,把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关进“制度的笼子”,接受社会监督,大大激励促进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积极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改变舆论监督软弱无力和乱作为的现状,同时对管理部门瞎指挥、乱指挥,对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不作为、乱作为也是一种约束,所以要有权力清单管理。

注释:

自媒体的管理制度篇10

(一)对新媒体影响的认识不足新媒体因其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快速性,传播者、受众的数量庞大,以及与传统媒体的配合,使新媒体在政府危机管理中起着舆论的扩音器与震荡机的作用。根据谢耕耘、万旋傲对2007至2011年不同媒介在公共事件中的角色的实证研究,下表就是其中一组研究数据,从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新媒体对重大公共事件的首次曝光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已经大大超过传统媒体对事件的首次曝光。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每个人都开始有话语权,这改变了传统精英话语权的格局,如果政府对这个自媒体的力量认识不到位,不提高自身的危机处理能力,肯定会造成信任危机。

(二)危机预防意识薄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危机防与不妨,结果是天壤之别,2005年12月,美国东北部经历了一场暴风雪,12月3日,气象部门就发出灾害天气的警告,所以,尽管这次雪灾波及面很广,但造成的损失却微乎其微。而我国2008年发生在南方的冰雪灾害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16.5多亿元,全国十多个省几千万人受灾。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关键在于有无预防。

(三)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容易“失控”自互联网广泛应用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网络来获取信息,网络传播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舆论的传播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控性,这加大了政府危机处理的难度。在政府危机处理中,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危机源就是网络谣言,这使得政府在混乱的“信息场”中处理危机时面临更大的挑战。

(四)传统管理方式的“自我保护”意识按照我国政府传统的危机管理方法,危机发生后,首先是要封锁消息。在一些政府官员看来,把危机真相公布于众,会引起公众的恐慌和社会的不稳定。他们下意识的应对之策就是捂着、堵着、瞒着、拖着,期望热点变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有一些官员,出于各种利益考虑,总是以“维稳”为借口,不愿在第一时间把真相告知于公众,这种“自我保护”只能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对公共危机的解决没有丝毫益处。

二、新媒体时代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强化政府自身能力建设1.树立危机意识,实行前馈控制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如果政府没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仅仅使用过去危机出现后才处理的方式是难以奏效的。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社会,危机显得更加频繁、更加肆虐、更加迅速,致使传统的反馈控制管理方式总是慢半拍。前馈控制是相对于反馈控制的一个概念,“主要指事先控制不利因素输入系统之中的一种管理行为。”[1]我们的政府在危机管理过程中,要逐步改变传统的反馈控制行为,实现前馈控制,把危机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2.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是传统政府管理方式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必然结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进行信息公开非常必要:首先,信息公开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唤起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接受公众和社会的监督。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政府想要完全封锁消息是很难的,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积极、主动地公开信息,这才是正确处理危机的方式。3.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一种政府危机管理人员通过新闻会的方式经由媒体告知公众有关突发事件的起因、经过、后果、政府应对措施,以及工作进展等情况,以澄清事实,避免恐慌,同时争取公众对政府危机管理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的制度。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新闻发言人制度也应该有新的内容,新闻发言人制度不应该仅仅是举行关于突发事件的新闻会,而是可以利用更多的新媒体工具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交流,例如政务微博、政府网站的建设等。

(二)提升新媒体的服务水平1.提升新媒体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在现代信息社会,很多人认为媒体是继立法、行政、司法之后的“第四种权力”,当然新媒体更是如此,这说明媒体扮演着重要的社会监督角色,其基本功能是沟通信息、提供帮助、表达民意、揭露真相、伸张正义、监督政府等。但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还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其局限性,包括媒体的竞争压力和利益冲突、信息偏差和不对称、参与其中人员的道德修为和法律素质不足等,所以新媒体要加强自律,扮演好自己特殊的社会角色,在公共危机应对过程中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好媒体的社会监督、信息沟通和服务公众的作用。2.加强对新媒体的技术与法律规范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系统,互联网的参与者很多情况下是匿名的,所以传播者身份具有隐蔽性。从新媒体的角度来说,参与者的身份有时在虚拟空间里难以辨别和确认。在当前的情况下,对互联网进行监管,存在不少难题,但并不是无法监管。从技术手段来说,对于新媒体上的信息传播、交流,可以通过信息过滤、邮件监管、自动跟踪等各种技术措施进行管理。此外,政府还应加强新媒体的法律法规建设。对新媒体的法律规范是一种硬性控制手段,目前,我国关于互联网的法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网络法律法规还缺乏实践经验。还有一个更大的难处是执法的障碍,对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监管,对违法事实的调查、取证,与国际法律的协调,对新媒体如何在法律上管理等等都是执法部门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