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十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十篇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0:07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篇1

一、共同点

1、呈现方式局部相同

人音版2至6年级与人教版1至6年级的教材中的课后练习主要是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拓展和实践练习。文字介入的方式又以句子的语气为标准大致分为提问式和叙述式两种。提问式即以询问的语气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展开联想,完成对音乐知识、作品分析及音乐实践等方面的学习。叙述式是通过陈述提出要求,完成对音乐知识、作品分析及音乐实践等方面的学习。无论是提问式,还是叙述式,都以在问题提出的角度和达成结果是否具有唯一性为标准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主观题是针对具体内容提出明确要求或问题,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对问题形成准确的认识或得到明确的指令,增加学生对音乐知识性内容的了解。客观题是为锻炼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想象力而设立,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提问式主观题举例如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40页欣赏曲目《阿细跳月》的课后练习:听一听,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这条练习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熟悉乐曲主题的同时,又训练了学生听辨能力。练习目的明确且答案具有唯一性。

人音版第六册第五课第29页欣赏曲目《猜调》的课后练习第一条:歌曲《猜调》中速度有什么变化?

提问式客观题举例如下: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5页活动“鼓声传情”中的第二条练习:在许多词语中都有“鼓”字,表达一种欢快的情绪,如“欢欣鼓舞”、“锣鼓喧天”等。你还知道其他含有“鼓”字的词语吗?试举几例。这是一条拓展性的练习,答案是多样的:意在让学生了解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学生对“鼓”理解。

人音版第十一册第三课第23页中编创与活动练习:你知道美洲有哪些国家吗?你还听过哪些美洲音乐?在班上和同学们交流交流。这道练习是结合《多彩的美洲》的教学内容而设,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集体交流的方式了解美洲音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叙述式主观题举例如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6页唱歌曲目《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课后练习第三条:画出歌曲的旋律线,体会音乐的起伏。这条练习目的是通过练习使学生了解歌曲旋律的进行特点。

人音版第十二册第三课《DoRemi》第25页第二条练习:对照五线谱和简谱,找出升fa、升sol、降si三个音的位置,并指出它们在键盘上的位置。这条练习旨在让学生熟悉两种记谱法。

叙述式客观题举例如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影视音乐》第31页的练习:向同学们介绍一首你最喜欢的外国影视音乐作品。这条练习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影视音乐作品,扩大知识面。

人音版第十册第三课第25页唱歌曲目《让幻想展翅飞翔》中,课后编创与活动练习:运用人声、自制乐器及其他各种乐器创作以幻想为内容的音响小品,并自己命题。这道练习的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想象力等。答案无固定模式,呈多样化。

2、表现形式相同

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课后练习形式多样,可根据题型分为填空式、问答式、选择式和论述式四种形式。举例如下:

(1)填空式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2页欣赏曲目《中国娃娃》的课后练习:歌曲《中国娃娃》中,两条大河是__、__;四大发明是火药、印刷术、__、__;五岳是华山、恒山、衡山、嵩山、

人音版第七册第二课第11页欣赏曲目《乒乓变奏曲》的课后练习:听听音乐主题出现了()次。并用图形或色块把变化表现出来。

(2)问答式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1页欣赏曲目《梅花三弄》的课后练习:乐曲的主题重复了三次,每次重复有什么变化?

人音版第八册第五课第31页为欣赏曲目《彼得与狼》的课后练习:你能将每一件乐器与它所代表的角色用线连接起来吗?

(3)选择式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9页唱歌曲目《绿色的歌谣》的课后练习:

唱一唱,哪一句旋律能更好地表达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练习中列出两条旋律供学生选择。

人音版第十二册第一课第12页欣赏歌曲《飞来的花瓣》的课后练习:聆听合唱《飞来的花瓣》,试着为a段和B段选择合适的形容词。在练习题中列出“激动、热情、亲切、诚恳、深情、沉思”六个形容词供学生选择。

(3)论述式

(4)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5页欣赏曲目《天山之春》的课后练习:乐曲第一部分的旋律优美,富有歌唱性,请描述你所联想到的天山的美丽景色。

人音版第十册第一课第8页的欣赏曲目《春水》的课后练习: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按照标出的节奏为歌曲伴奏。也可以编创其他节奏试一试。

3、练习类型相同

人教版教材和人音版教材在习题设计上都分为:单元分散式练习和集中式练习两种。单元分散式练习主要是针对单元内的教学内容所设计的较为具体、较有针对性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感受音乐作品。集中式练习则主要是集中对一个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复习与巩固。

人教版1至6年级的教材中都有“我的音乐网页”综合练习栏目,此栏目设计了小乐手、百花园、金唱片、在线直播、七彩的旋律、音乐工作室、音频下载、小书架、音乐小词典、相关链接等内容,复习巩固一个学期中所学的内容以及介绍相关的音乐知识、文学知识、生活常识等,并综合了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方位、开放式的评价。

人音版教材设计了三种形式的集中式练习:游戏宫、音乐宫、万花筒。游戏宫中设计具体主题,让学生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学习音乐;音乐宫中包括了音乐的欣赏与听辨、乐器的演奏、歌曲的演唱、乐理知识的复习、音乐会、自我测评等内容,是对小学阶段所学内容的复习;万花筒是为了拓展学生知识面而设,通过图片和剧照介绍乐器、歌舞、少数民族歌曲与舞蹈、演唱形式、演奏家、世界民族音乐等。

4、内容类型相同

人教版课后练习与人音版课后练习内容可以新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的划分为标准分为四个部分: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1)感受与鉴赏

感受与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与流派四大内容。在人教版和人音版的课后练习中则涉及到了除音乐与流派以外的其他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三个方面内容的练习使学生对乐曲的结构、旋律进行、风格、表现内容、情绪、速度、力度、节拍、节奏、演唱方法、演唱形式等有清晰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

a、音乐表现要素

音乐表现要素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基础,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内容。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对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种声音的感受与体验;对人声(童声、女声、男声等)和乐器声(常见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等)的感受与听辨;对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的聆听与体验;对音乐结构的感知。这些内容在人教版和人音版的小学教材的课后练习中都有所体现。举例如下:

a、对生活声音的感受与体验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页元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人音版第二册第一课第6、7页练习:

b、对人声和乐器声的感受与听辨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6页欣赏曲目《山童》的课后练习:静静地听赏童声合唱美妙的声音,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这条练习主要是对人声的欣赏与感受。

人音版第十册第四课第30页欣赏曲目《秋收》的课后练习第二条:在这首乐曲中你听到了哪些主要的演奏乐器?这条练习主要训练学生听辨乐器声音的能力。

c、对音乐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等的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7页唱歌曲目《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课后练习:这是一首叙事性的歌曲,有三个部分组成。请你划分这三个部分。想一想,应该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感情(速度、力度、演唱方法)?

人音版第十二册第四课第30页唱歌曲目《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课后练习第一条:《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音乐情绪如何?应该用怎样的力度和速度演唱?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力度、速度、结构、音乐情绪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演唱歌曲。

d、音乐结构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9页欣赏乐曲《牧民的一天》的课后练习第一条:

人音版第十册第六课第44页欣赏曲目《京调》的课后练习第一条:这首乐曲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之间是重复还是对比?请用色块表示。

B、音乐情绪与情感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42页欣赏曲目《花好月圆》的课后练习第二条:这首乐曲结束时,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人音版第九册第五课第29页针对三首欣赏曲目《思乡曲》、《乡间的小路》、《谁不说俺家乡好》设计的课后练习:三首欣赏曲都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请你说一说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你能唱一唱自己家乡的歌吗?这条练习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不同体裁、不同主题的音乐作品在表现情绪上的不同。

C、音乐体裁与形式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4页活动“绚丽多彩的舞剧音乐”课后练习:你还有哪些舞剧音乐资料,请向同学们介绍。

人音版第十二册第六课第56页唱歌曲目《一二三四歌》课后练习第二条:想一想,《一二三四歌》属于哪一种音乐体裁?

(2)音乐表现

音乐表现是音乐学习中的一项基础性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演唱能力、演奏能力及综合表演能力。它包括四个内容: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在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的课后练习中对这四个内容都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举例如下:

a、演唱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3页针对唱歌曲目《我爱银河》设计的练习:歌曲用优美的旋律表现了对银河的赞美,你觉得应该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速度、力度、演唱方法)?这条练习实际上是对学生提出了演唱要求,提示学生从音乐要素、演唱方法上分析歌曲,以达到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目的。

人音版第十一册第二课第14页唱歌曲目《小黄鹂鸟》的课后练习:用轻快、活泼、赞颂的情绪演唱《小黄鹂鸟》。演唱轮唱部分时,要注意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把握稳定的速度。

B、演奏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9页欣赏曲目《火车咔咔咔》课后练习第一条:用口风琴或竖笛演奏第1-17小节。

人音版第十册第六课第43页欣赏曲目《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课后练习:一组同学演奏锣鼓经《慢长锤》,其他同学随锣鼓走圆场。

C、综合性艺术表演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36页《小小音乐剧》创编表演练习:《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音乐剧。

人音版第八册第八课第51页欣赏曲目《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课后练习:长大后你希望成为怎样的人?请用歌、诗、画、舞来表达你的理想。这条练习可以说是由教材内容引申出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想象能力、创编能力等。

D、识读乐谱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0页唱歌曲目《小红帽》的课后练习:背唱歌曲,学唱歌谱。

人音版第十二册第三课第23页唱歌曲目《DoRemi》的课后练习第一条:对照你所熟悉的简谱来学习用五条线及音符记录音的高低、长短的五线谱记谱法。试一试边看、边听、边唱《音乐之声》插曲《DoRemi》,五线谱是很容易学会的。

(3)音乐创造

音乐创造是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一定的音乐材料来创造音乐的活动,意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人教版和人音版的课后练习中较为注重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设计了多种创造活动,如创编故事、旋律、舞蹈、歌词、声音、节奏以及利用现有的材料做乐器等。举例如下:

a、即兴创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7页欣赏曲目《大海啊,故乡》的课后练习:歌曲中多次运用了×××.××|×××-|的节奏,好像起伏的海浪。请你模仿这种节奏,即兴哼唱两小节旋律给同学们听。

人音版第十二册第六课第56页唱歌曲目《一二三四歌》的课后练习第一条:学会歌曲《一二三四歌》,体验并表现歌曲的情绪,想象歌曲塑造的音乐形象,即兴地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B、运用一定的音乐材料进行创造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9页欣赏曲目《火车咔咔咔》的课后练习第二条:设计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人音版第四册第五课第28页的练习:用打击乐编创猫和老虎的故事。

(4)音乐与相关文化

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它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帮助学生提高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力、音乐创造力等。在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的课后练习中都体现了这一点,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有关地理、文学、绘画、生活等相关知识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欣赏和演唱的乐曲和歌曲。举例如下:

a、音乐与其他非艺术学科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8页活动“黄河与长江”课后练习第一条:黄河的发源地在哪里?你知道为什么把黄河、长江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通过这条练习使学生了解黄河和长江的有关知识。

人音版第十二册第一课第8页欣赏曲目《行星组曲》的课后练习:你知道太阳系各大行星的名字吗?至今,人类都登上过地球之外的哪些星球?这条练习的出现源于欣赏曲目的名字,通过练习使学生了解天文知识和航天知识。

B、音乐与其他艺术学科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0页唱歌《梅花》的课后练习:收集有关梅花的歌曲、诗歌、绘画、图片等艺术作品,编辑一本小册子,相互交流、学习、欣赏。

人音版第八册第三课第15页唱歌曲目《大雁湖》课后练习:演唱《大雁湖》时,试着模仿蒙古族舞蹈动作做表演。

C、音乐与社会生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8页唱歌曲目《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的课后练习第四条:你知道“三峡工程”吗?它有什么作用?

人音版第十二册第二课第19页欣赏《运动会开幕曲》的课后练习第三条:你知道上面四幅图的国家及建筑物的名称吗?请标在()内。

二、不同点

1、呈现方式局部不同

在谈到共同点时,曾说过人教版教材和人音版教材在大部分年级的课后练习的呈现方式都相同,而不同的呈现方式主要集中在一年级。人教版整套小学教材的课后练习基本是以文字为呈现方式的,提出问题的方式比较直接,而人音版小学教材一年级的练习设计都以图片的方式出现,基本没有文字说明。相对人教版小学教材来说,人音版小学一年级教材的课后练习提出的方式比较间接。

2、集中式练习内容不同

在集中式练习方面,人教版教材采用一贯制,从1至6年级统一设计了“我的音乐网页”这个综合练习栏目,通过以电脑网页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人音版教材集中式练习有三个栏目:游戏宫、音乐宫、万花筒。其中游戏宫、音乐宫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设计的。游戏宫运用于1至2年级,以主题游戏的方式进行综合练习。而音乐宫主要用于3至6年级,对所学知识以及相关知识进行练习。万花筒栏目则相当于人教版“我的音乐网页”中的“相关链接”、“小书架”、“音乐小词典”内容,都是对一些音乐知识的介绍,但不同的是人教版的“相关链接”、“小书架”“音乐小词典”部分是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较为详细地介绍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家、器乐知识、音乐常识等。而人音版的万花筒部分是独立成一栏目,主要是以演出剧照、乐器图片来介绍音乐知识,没有详细的文字说明。

3、主客观题比例不同

在分析人教版和人音版小学教材课后练习时,针对课后习题各种题型做了统计。具体统计如下:

根据表格统计,人教版教材课后练习题共有497道,其中提问式主观题有119道,提问式客观题有48道,叙述式主观题有195道,叙述客观题有132道。经计算,主观题共有314道,约占全部习题量的63.18%;客观题有180道,约占全部习题量的36.22%。人音版教材课后练习题共有629道,其中提问式主观题有128道,提问式客观题有34道,叙述式主观题有190道,叙述式客观题有200道。经计算,主观题共有318道,约占全部习题量的50.56%;客观题有234道,约占全部习题量的37.20%。

从以上数据来看,人教版教材的主观题和人音版教材的主观题在题量上都占到了全部题量的50%以上,但人教版教材比人音版教材的主观题量多了12.74%。而在客观题量方面,两个版本的百分比基本持平。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人教版教材在主观题量上明显多于人音版教材,但两者在课后练习的设计思路上基本相同,都侧重于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都是通过问答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二是人教版教材和人音版教材都比较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想象力。

值得一提的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整个人教版的图片式练习只有3道,只约占全部题量的0.006%,而人音版的图片式练习有77道,约占全部题量的12.24%。由此可见,人音版在练习呈现方式上较为多样化。

三、综述

通过分析与比较可以发现,人教版与人音版两个版本小学教材课后练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综合性。但其设计各有优劣。

1、人教版教材以文字的方式呈现练习,简单明了,较为容易让学生理解。人音版教材虽有多样呈现方式,但在图片式练习中未配有文字说明,练习呈现时较为间接、不够直观,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不易理解。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篇2

即将做出修订,甚至可能退出舞台的现思想品德教材都有哪些版本,这些版本的教材都有哪些特点,这些版本的教材对于今后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又有何启示?下面就初中思想品德多版本教材进行深入而理性的分析。

一、现有主要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版本的基本情况

从版本上看,现有教材主要有(版本不齐,只作重点说明,排名不分先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北师版)、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陕教版)、广东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粤教版)、人民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民版)、江苏人民出版社(以下简称苏人版)、山东人民出版社(以下简称鲁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以下简称教科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都师版)、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湘师版)等不同的版本。这些不同版本的教材虽然都依据同一个课标编写,但又各不相同,异彩纷呈。

从结构编排上看,不同版本教材各具特色。例如:十套主要版本教材单元平均数是22单元,课的平均数接近65课,单元数最多的是教科版,最少的是陕教版,课数最多的是都师版,最少的是陕教版;粤教版、湘师版等版本教材每单元课数数量相等;苏人版七、八年级上下学期单元数相等,课数相等,但是单元之间的课数不等,最少的三课,最多有六课;教科版、都师版教材每册书的单元数不等,每单元课数也是不等(教科版两课、三课或者四课,京师版三课或者四课)。另外,都师版五册书的名称不同于其他版本教材,其他版本教材称为“七年级上册(或者七年级上学期使用,下同)”、“七年级下册”等,都师版教材称为“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湘师版每个单元后面都安排一个“单元活动设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鲁人版的教材有两套,一套5本是用于六三制学校的;还有一套7本是用于五四制学校的,两套教材在总课数上是相同的,内容也基本相同,只是根据学段的不同,对于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的编排。

二、各版教材的主要特点

1.依据课程标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这几套教材都依据2003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编写,比如,教材的内容都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各版本教材虽然在编排结构上有所不同,但内容都严格按照“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和“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安排章节。在内容的编排上也大多将“成长的我”(包括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和学法用法的内容)放在了七年级,将“我与他人的关系”(包括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放在了八年级,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包括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的内容)放在了九年级全一册。

各版本编著者在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的同时,也不失灵活性和个性。例如:十个版本的教材大多将学法用法的内容放在了八年级的下册,但也有三个版本的教材将这一内容放在了七年级的下册,还有一个版本的教材将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放在了七年级上册。

2.取材乡土资源,彰显浓郁的地域性。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人、造就一方情。在我国,地域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具有特定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表现。苏人版、粤教版、湘教版、陕教版、山东版等版本的教材都能利用本地区的地域文化,取材乡土资源,给学生带来了亲切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乡土情感。

例如:北师大版在九年级第3单元第9课《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各抒己见”栏目中就举了京剧的例子;湘师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与友同行》“善交益友”的内容就选用了青年时代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结交蔡和森、向警予等十几个益友的事例,还在事例的旁边配上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插图照片。苏人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七课《行为与后果》第二目《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知识点时就列举了“有情有义的徐州人”――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王集村农民工小张认为自己感染“非典”,主动隔离的事迹。粤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人生多彩》的“在劳动创造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使用了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南山院士的工作照片。

3.突出育人功能,凸显鲜明的德育性。思想品德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德育课程,而承载这门德育课程的重要载体的就是思想品德教材。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都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每一个版本的教材都注重对学生进行自觉纪律教育、劳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理想教育等德育内容的教育。可以说,各个版本的教材都凸显了鲜明的德育性,起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例如:人民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第三课《我的自律宣言》明显是在对学生进行自觉纪律教育。湘师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树立团队精神》、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利益》、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第三课时“创建新集体”、苏人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善于交往》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中学》第三课“融入新集体”、鲁人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热爱集体融入社会》第四课《我与集体共发展》等都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苏人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立自强》第一课《好习惯受用一生》中“受益一生的好习惯”就包括“勤于劳动的习惯”。同时,各个版本的教材就用大量的篇幅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传承、法治意识的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的德育教育。

4.注重创新再造,力求个性的差异性。虽然各版本的教材都依据一个课程标准编写,但是任教过多版本教材的教师会惊喜地发现,编著者可以编写出这么多异彩纷呈的不同版本教材出来,让人眼前一亮,心里一喜。每一个版本的编写都是一次创新的过程,各版本教材各具特色。各版本教材在内容安排、单元设计、课数安排,活动设计等方面亮点纷呈。

例如:湘师版每个单元后面都安排一个“单元活动设计”,初中三年共有25个“单元活动设计”,每个“单元活动设计”里一般又设计了三至五个活动供学生选择完成。“单元活动设计”里的活动有撰写“进入中学”主题小论文、中学生活适应情况调查、“夸夸我同学”主题班会、学习经验交流、寻找成才故事、采访成功人士、制定意志锻炼计划、收集名人名言、讲述伟人明星艰辛历程、介绍好朋友、周日我当家、采访老师、辩论大擂台、查找法律资料、调查乡规民俗、给心理老师写信、庆祝爸妈生日、谈谈看法、写诚信日记、观赏诚信影片、建立诚信档案、演讲比赛、集体讨论、写观察记录、格言创造、时政沙龙、手抄本评比、写科幻小说、参观科技博物馆、设置梦想瓶、听报告会等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德育效果的实效性。

5.贴近学生生活,蕴含明显的人文性。人文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不论哪个版本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就从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出发,做到以学生为本。各个版本的教材都选用了大量的人文素材作为教材的资源,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选取的素材都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有的版本的教材在某个教材上直接选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这些事例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更容易产生共鸣。

例如:教科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在分数的背后》第十四课《分数之外的收获》在列举“在考试与分数之外,我们有广阔的生活空间,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时运用了八张照片作为例证。这八张照片有整理房间、踢足球、滑雪、插秧、工厂参观、街头清洁、开学军训和推轮椅车老人过马路等。这些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再熟悉不过的事例,有些图片能引起学生共鸣,使其倍感亲切,同时也升华了学生的人文情怀。值得一提的是,编著者在选图的时候既考虑到了男生(如踢足球)又考虑到了女生(如整理房间);既考虑到了北方的实践活动(如滑雪)又考虑到了南方的实践活动(如插秧);既考虑到了城市生活的学生(如推坐轮椅车的老人过马路)又考虑到农村生活的学生(如插秧)等。可以说,图片的编排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三、对现有版本教材的使用感悟

1.做一名“知者”,认真研读课标。首先,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出来的。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材的使用和把握,都不得不研读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已经一年多了,此版课程标准较上版课程标准而言,更加符合现在的教学,更加注重探究,更加符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叙写方式,但是是否每一位初中思想品德老师都仔细研读过,是否每一位思想品德老师都已经将2011版课程标准与2003版实验稿课程标准进行了比对,是否每一位思想品德老师都对2011版课标较之与实验稿课标在哪些方面作了调整有较为详细的了解?

其次,“教材编写要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因此,除了课标之外,每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编著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地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和使用教材。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再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指出,排在2013年各项工作之首的是“要深入推动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十精神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首先就要准确把握十的基本精神,这是学习和贯彻的前提。因此,无论是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编著者还是使用者,都要认真学习了解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灵魂的十精神,用党的十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党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2.做一名“智者”,学会善用教材。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通过各个不同版本教材的介绍,老师们可以发现,“唯教材是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教师应该成为教材的主人,不要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要学会利用教材而不是被教材利用,更要学会善于活用教材。

有的教师在熟悉了某一版本的教材后,对于新任教的“新”版本教材有很大的不适应。感觉自己在上一版本教材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的资料和教学经验好像再无用武之地,甚至出现了短暂的“本领恐慌”,不知该如何进行教学。其实,这完全是个误会。

例如:对于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内容,各版本教材是这样安排的。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中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粤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中的第三课《维护消费权》;人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法律在我心中》的第八课《做合格的消费者》;苏人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与法同行》中的第十六课《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鲁人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中的第三课的第三课时的《做个聪明的消费者》;都师版教材第四册(八年级下学期用)第二单元《法律维护权益(上)中的第六课《消费者的权益》;湘师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关注经济生活》中的第三节《做理智的消费者》。由此可以看出,除陕教版和教科版等版本教材没有编排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内容之外,其他版本教材都在相应章节编排了这个内容。在教材版本更换时,初中思想品德老师完全可以将原来任教的版本中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加工,甚至进行再创造,可以说是已经“有备而来”。笔者在教消费者权益的内容时,喜欢将教材的课时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一般将这部分内容放在3月15号前后学习,效果相当不错。

3.做一名“执者”,善于搜集素材。教材上的素材也许在编写进去的时候是最新最近发生的时事,但是教材里的素材毕竟要经过编写、印刷、分发等程序,最终到达使用者手中,也许这时,教材里的素材已经变成了旧闻,不再是时事了,甚至已经不再适合放在教材里使用。一个执着于把书教好的教师,会用心地去搜集和书本有关的材料。

例如:笔者任教初中思想品德多年,养成了喜欢搜集素材的好习惯。在电脑不普及的年代,看到了对思想品德教学有利的素材,往往喜欢剪贴,甚至用手抄的方式将有关于教学的素材记录下来。有了电脑以后,特意在电脑中设置了专门的文件夹,用于存放搜集来的教学资料。在全国一些同行的热情帮助下,有幸收藏阅读了人教版、粤教版、陕教版、人民版、苏人版、鲁人版、教科版、京师版、湘师版等多版本教材。在阅读的同时,将这些版本教材中的素材进行了归并整理,分类存档。对于还能够继续使用的素材进行了梳理,这给我任教现在的版本教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篇3

关键词: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学生主体;优化;课型

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作为阶段复习是小学科学的一个重要课型。据笔者调查身边的科学教师发现,当前的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主体地位缺失;上课随意,教法单一,以教师讲学生记,做练习为主。这样的科学复习课枯燥沉闷,课堂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觉得单元复习课难上,可上可不上,学生觉得科学单元复习课没意思。如何改变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现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小学单元复习课,提高科学单元复习课效率,这是笔者一直致力思考研究实践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和参加教研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几种行之有效的单元复习课形式。

一、新情境下实验操作课

课型举例――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课前)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点成单元概念图――学会复习,梳理知识

(一)简单交流单元概念图,相互学习

(二)创设新情境,实验操作,在快乐体验中巩固强化重难点

1.杠杆体验

(1)想在家里的沙发(图片出示,下有可放撬棍的空间)下放防护垫,可怎么做?

(2)

(3)谁的方法好?用替代的材料体验解决。

(4)再用3个钩码挂在杠杆尺左边替代沙发,试一试,你能分别用1个钩码、2个钩码的力橇起吗?(画图记录,总结发现)

2.滑轮体验(与第一个体验活动错开体验)

实验室两个门口分别组装好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2组)下集装等量水桶,体验哪种最省力,总结作用。

(三)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场景,学生运用本单元科学知识来解决

(四)小结前两个活动运用到的知识点(即单元复习要点)

(五)补充完善自己的单元概念图(可课后)

此课型的举例不拘于此,还有设计一个有趣的主题实验活动巩固运用本单元知识,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自制水钟和摆钟进行计时比赛,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手电筒主题问题情境;换种材料探究,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将材料换成白糖进行溶解的快慢、10毫升水溶解多少克糖、分离水和糖的实验;或者也可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思维卷入分析解决问题,可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选择运用。小学科学中可以选择用这种课型复习的单元很多。

在实践中我发现此课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强知识运用,广受学生欢迎,很好地起到了梳理、巩固、运用知识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合作动手思维各项能力的发展。

二、本单元综合应用活动的成果介绍评价交流会

课型举例: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将本单元最后一课《用纸造一座“桥”》的介绍评价环节放到复习课。在最后一课留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造桥及写好简介。

(一)学生作品展示介绍,强调说清运用的本单元知识,下面学生参与质疑评价,板书整理要点

(二)感兴趣的视频图文拓展资料欣赏讨论(生活中的形状结构美)

这种课型适用于最后一课为总结运用本单元知识的创作活动,而在一节课又难以很好完成目标的单元,这点笔者深有感触。像用纸造一座“桥”,这是有点难度的活动,一堂课上又要回顾相关知识,讨论设计方案,到不断尝试成功,不要说介绍评价环节缺失或匆匆点过,有时可能大部分学生都还没成功完成作品。这一环节十分重要,所以后来我把这次创作活动的评价整合到下一节的复习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既把这重要的最后一课做深做实了,又在这一过程中梳理了本单元所学,课堂交给学生,教师点拨,避免了教师的空讲。在小学科学教材中也有很多适合这样上的单元,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其最后一课“设计制作小赛车”活动与用纸做一座“桥”极其相似,还有你想做深做实的其他单元综合应用创作,贯穿本单元的持续观察活动的成果介绍,都可以在我们的复习课中进行。

三、活动主线整理总结收获延续问题

课型举例: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一)借助目录,以学习过程中的有趣活动为线索,师生共同回忆,并利用课件重现学习过程有趣发现,辐射各知识点

(二)写下本单元学习收获,还想知道什么

(三)观看科技纪录片《隐形世界》相关节选

(四)课后就自己的未解之迷继续研究

本课型适用于内容本身就让学生感兴趣的单元,在这单元中,学生可能有许多新奇、有趣的发现,也还有许多想探究的问题,让他们写下来,同时补充相关有趣知识,这样的复习课学生怎会不喜欢?除了让他们养成定期整理总结的习惯,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更浓了,求知欲探索欲更强了。而小学科学,这样的单元也很多,像《新的生命》《动物》等单元,不一而举。我们要让他们在最后的复习课巩固所学,延伸兴趣。

四、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小组竞赛

课型举例: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课前)自行梳理本单元知识脉络,并针对不同内容设计好几个不同问题,或直接用问答方式梳理。

(一)交流单元整理,师生共同理清知识框架

(二)小组问答竞赛

其中一个小组根据准备好的问题发问,指名小组(或某个同学)回答,然后问答接力(小组尽量不重复),发问者或班内其他同学有权对被提问者回答问题正确与否进行点评、补充或更正。发问和回答正确均可加星,好的有层次的提问加星更多。

(三)相关练习(可赛后做,也可在赛中教师参与出题)

我发现此课型学生为了能够问出独到的问题和准确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都能在课前积极主动复习,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学生互问、互答、互评,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在这一过程中,达到互相激励,共同提高。此课型的选择应考虑单元教学内容难易和本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刚开始可先选择知识点较简单的单元。

五、生活中寻找问题课堂来解决

课型举例: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课前布置继续寻找生产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子。教师上交查阅。选出典型适合在整理课探究解决的例子,并通知例子的主人做好交流准备。

(一)学生介绍寻找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例子

(二)学生寻找证据证明其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用科学解释)

因为素材来自于学生,全班学生参与的热情个个都很高涨,这样不仅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复习,而且用到了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像很多与生产生活联系较紧密的单元,都可以采取此课型,如五年级下册《热》、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

六、合适视频资料破难点诱兴趣

课型举例: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

(一)全班模拟实验

全班围坐一起,教师举篮球(一半涂黑)模拟月相形成;举垒球、排球、光笔共同模拟月食和日食,学生观察记录。

(二)播放宇宙视频资料,帮助攻克难点,诱发进一步探索宇宙兴趣

(三)总结本单元收获,写下自己对于探索宇宙的问题课外继续研究

此课型主要运用于较难理解的天体宇宙单元,有些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用精选视频帮助理解,建立宇宙空间观念,弥补模拟实验、实际观察的一些不足;适当拓展满足学生对神秘宇宙的好奇心,激发后续学习兴趣。还如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亦可采用此课型。

教有法而无定法。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上好复习课,需要教师在课前理清单元知识框架,准确把握学生,精心做好备课。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致力于让学生在主动快乐学习中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定能让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同样焕发精彩活力!

参考文献:

[1]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材编写组编.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12-12.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篇4

研究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研究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下册语文研究报告1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读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但基础知识的掌握仍然是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本班中还有五、六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学期我打算从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其积极性,形成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另外,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

2、继续学写钢笔字,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要求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的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领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课文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能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按要求预习课文,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4、能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初步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的习惯。

学会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列提纲作文。能写条理比较清楚、内容比较具体的简单记叙文。写记叙文和应用文要求语句通顺,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听程度合适的讲话和广播,能抓住主要内容。

能辨别别人说话中内容和语句上的正误。能抓住主要内容复述一件事。讨论问题时能大胆发表意见,讲清自己的意思,说话有礼貌。

6、初步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初步培养热爱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初步形成珍惜时间、艰苦奋斗的品德。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五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九、第十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第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习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四、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

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

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五年级下册语文研究报告2一、教材分析

语教版的小学语文五下册共23课,分为八个主题单元,分别以诗歌欣赏、童年趣事、寓言故事、人生哲理、现代历史等内容构成了一种文化的、开放的、整合的文本特质,有意境,有韵味、有情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灵世界,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阅读课要求:

第一,读书技能:在继续抓好朗读的基础上,提高诵读能力,学会浏览,提高默读速度。

第二,理解能力: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其感情色彩,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提高对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等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能力。

第三,积累拓展。继续增加学生的有效积累,加强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的基础能力。

二课堂阅读训练重点:

1、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

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4、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三、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资源

①、准确把握字、词、句及标点符号的读法、写法、用法;

②、以《课标》要求为导向,在教材中寻找能够落实要求的范例。

2、搞好课前的学情预测,为优化教学过程做好准备。

预测学生的已知和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未知,确定本课的切入点和教学重点。

3、练好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课堂语言、朗读本领、板书。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5、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6、向40分钟要质量,做到精讲多练。

7、搞好综合复习,采用各种形式,重在效率,不搞题海战术。

五年级下册语文研究报告3一、学生现状分析:

五年级两班学生共计90人,除个别学生学习有较大困难外,其他同学成绩都比较平均。从语文素养方面来看,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欠缺,课外知识较薄弱,古诗词背诵积累有待加强。从整体水平来看,学生多从农村转学而来,受方言生活环境影响,语言感觉不佳,口头和书面表达都有待提高。一些学生不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不会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能力差强人意。同时,有几个学生缺乏家长的关心、帮助,常常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上课注意力较差,学习效率不高,需给予特别的关注。另外,某些学生虽然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家庭的支持度不高。本学期除做好家长工作外,还需继续在阅读书目上作进一步的指导,并且尝试利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扎实抓好阅读质量,逐步增大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略读课文各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三、教材主要特点如下:

1、主题设置灵活多样,编排形式又有创新。

在努力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合谐统一的`前提下,设置专题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2、课文系统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学语文、学做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1)选编的新课文有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

(2)重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课文的选编上,进一步加强语文教科书的育人功能。

措施一:设计相关专题,利用每组教材整合的优势,加大上述教育内容的比重。

措施二:新选一批课文,落实上述教育内容。

(3)拓宽课文的文体和语体,如,将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相声、研究性报告等编入本册教材,有些体裁还是第一次进入小学课本。

(4)拓宽课文系统,编制"资料袋""阅读链接""课外书屋""日积月累""成语故事"等栏目,以丰富语言学习内容。

3、精心设计导学和练习系统,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1)凸现语文学习的重点,将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每组教材的始终。

(2)课后练习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的结合上,学有所得。

(3)以"交流平台"为凭借,交流学习心得,这既是一个单元读写重点的梳理,又是学习方法的引导,也是学习习惯的培养。

(4)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语文学习的需要,"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形式又有了一些变化。

4、单设"综合性学习"单元,学生策划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

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

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

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

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

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

9、听,能抓住要点;

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10、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挥作用。

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五、采取的对策:

1、阅读教学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后能发表感受,提出问题,是阅读的两项基本功,是保底的要求。要舍得花费劲,要落实到每一个人。自主学习的重点是自学,阅读教学的起点是自读自悟。

(2)继续重视词和句的教学。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重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扩大词汇量。

(3)加强续写结合,兼顾理解、表达

a、通过课后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

b、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c、借"交流平台"总结读写规律。

(4)继续训练精读、略读,学习通过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

2、口语交际教学

(1)提高交际的质量。(有层次,有深度,语言美,看对象)

(2)交际训练与独白训练并重。在稍作准备的情况下,能当众作简短发言,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3、习作教学

(1)激发表达的欲望,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40分钟能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3)养成修改的习惯。修改重点是:内容是否具体,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书写是否规范。

(4)加强结合阅读课和日常的小练笔,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

五年级下册语文研究报告4一、学情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学习,我班大多数同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班级纪律有了较大的改善,多数的学生有了较高的上进心,语文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仍也有部分学生对于课文不懂得该如何概括主要内容,读不出文本的美。所以要重点提升这个群体的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入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课程,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希望通过本学期的努力,争取把我班的语文教学再有所提高。

二、本学期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认真备课

本学期的备课以单元为备课点,先了解本单元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如字、词、背诵、积累)和重点句段,表达方式等,然后再具体备每一课。在备每一课时,尽量重点突出,提升学生能力。

(二)上课

上课确定的基本模式是出示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目标检测。教师出示目标后,学生选择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教师走下讲台给以个别辅导,使每类学生都确确实实地学到东西。最后通过目标检测,学生尽可能地写下本节课的收获或失误,如什么已掌握,什么没掌握,为教师检查反思提供些资料。

(三)作业与辅导

1、充分利用晨诵,每篇课文学生都要读熟。

另外,随时抽查后进生的拼音,生字情况以及优等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2、周二、周四辅导学生完成语文能力训练,要求学生在做之前必须回忆课文的内容,包括拼音、生字、重点段句,表达方式等。

布置好家庭作业,每次作业尽量由家长检查签字,家长能改的要改,不能改的督促学生与其他学生对改,并抽查学生是否已掌握。

3、读课文过程中,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加强词句训练,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三、检测与讲评

根据学校安排,认真组织学生复习、检测,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复习巩固、查漏补缺。

四、本学期目标

1、学生习惯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课前准备习惯;读书的习惯;有责任感

2、指导学生在写作上更进一步

五、本册教材的分析介绍:

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

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二)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三)拓宽课文的文体和语体,如,将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相声、研究性报告等体裁编入本册教材,有些体裁还是第一次进入小学课本。

(四)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

(五)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适当进行写字指导。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学习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口语交际教学

第一,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第二,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文明修养的养成需要情境来实现。

第三,要体现双向互动。

第四,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2、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3、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五)综合性学习

就阶段特点来说,高年级的综合性学习,要比较充分地体现其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注重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年级下册语文研究报告5一、学情分析

经过四学年的学习,本班学生掌握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初步学会了独立识字,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会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能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根据课文结构划分段落。能阅读程度适宜的儿童书报,了解主要内容。能观察图画和事物,能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能说一段话叙述自己看到的事。

本班中有三、四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有的掌握字词较困难,有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差,有待这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教育,使之有较大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30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2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每单元一般由3篇精读课文和2篇略读课文组成,本册所设专题依次是神话与传说,人间天平,科学与发现,情暖人间、中华文化、校园畅想曲。每个专题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三、教材特点

1、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单元前安排了单元导语和情境图,而且选文新,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2、注重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背诵包括背诵指定的段落和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部分,以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

3、密切联系学生的阅读和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满足学生“我要写的需求”,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引导他们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和写作方法。

四、教学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无穷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炽热的爱国情感;

树立尊老敬老的美德;受到高尚情操和爱美情趣的熏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习惯。

2、认识135个生字,会写159个生字,会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3、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体会汉字的优美。

4、能用普通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6、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7、积累词语、句段;

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

8、学会浏览,培养读书看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能留新观察,主动积累习作素材,写出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学写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或与人交换修改。

10、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见解;

能策划简单的这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11、能逐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重难点

1、认识135个生字,会写159个生字,会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2、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能留新观察,主动积累习作素材,写出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学写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或与人交换修改。

六、教学措施

1、激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根据语文课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精心设计作业、编排语文实践活动。

3、提出课前预习要求,布置课前预习。

4、善于运用现代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

5、正确处理好课内外关系,开拓学生的视野。

6、认真做好作业的批改、讲评,组织好单元考查。

7、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七、研究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

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研究报告相关文章:小学五年级下册研究报告作文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五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重点课文整理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篇5

一、开门见山,迅速入题

这种写法就是在文章的第一节开篇点题,或者点明题目,或涉及中心,或点明写作对象,可以使文章单刀直入,不拖泥带水;简洁明快,不旁逸斜出。

例如,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春》,开头是这样写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便是点明了题目。现代散文家陆蠡的《囚绿记》是这样开头的:“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则点明了写作的对象。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这样开头的,如:魏巍的《我的老师》,朱自清的《绿》,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沈从文的《端午日》,等等。

二、写景状物,烘托气氛

开篇写景状物着笔,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渲染气氛以烘托人物,便于展开故事情节的叙写等。这样的开头很多,黄飞的《甜甜的泥土》属其中之一。课文开头:“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了,天还是很冷。”描写了自然环境,以天气的寒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样开头的课文还有高尔基的《海燕》,鲁迅的《孔乙己》,马信德的《蓝蓝的威尼斯》,等等。

三、总领全文,提示要点

在文章开头,用第一节或其中的一两句话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开启文章的方法能很好地帮助读者把握文章的关键内容,能使作者紧紧围绕关键内容展开具体写作。

例如,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彩四季”中梁衡的《夏》就是这样开头的:“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作家开篇就用一句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话揭示了夏天的总特点――“紧张”、“热烈”、“急促”,提挈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提示读者本文就是围绕夏天这三个特点展开的,便于让读者抓住文章的要点,提高阅读效率。教材中这样开头的篇目还很多。例如: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说之林”中清代作家林嗣环的《口技》,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生体验”中明初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环境”中叶圣陶的《苏州园林》,等等。

四、抒情议论,奠定基调

在文章的开头,用一句或几句恰当的话对所写的对象或事情抒发自己的感情,或表明自己的思想观点,就属于奠定文章情感基调的开头方法。用这种方法开头,可以很好地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和行文方式,以之感染读者,点明文章的主旨,开启文章下文内容的叙写。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挚爱情亲”中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的开头就具备这个特点。“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就是他的背影。”文章开篇便点明了作者与父亲不相见的时间,以及“我”记忆最深的是他的背影,用“最不能忘记”表明自己对父亲的强烈感情和无限思念,为文章定下了浓烈的感情基调。这样开头的文章在教材中有很多,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咏物抒怀”中茅盾的《白杨礼赞》,八年级第三单元“挚爱亲情”中邹韬奋的《我的母亲》,等等。只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研读,用心揣摩,其就一定会有所领悟,在写作时注意尝试运用,终将在尝试中形成熟练运用的能力。

五、设置悬念,引起下文

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问题,或设置相关的悬念,用这样的方式写文章的开头,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强烈的好奇心,使之读了这样开头,就急于探索问题、解开悬念,恨不能一口气读完全文。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咏物抒怀”中,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其开头这样写道:“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看了这样的开头,读者立即会产生种种疑问:我为什么停住脚步?停住脚步之前,我在干什么?停住脚步后,我又干什么了?开头就起到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像这样开头的文章还有不少,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事理说明”中的《叫三声夸克》,贾祖璋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生体验”中刘心武的《错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中萧乾的《枣核》,等等,引导学生研读这些文章的开头,学习尝试这样的开头写作,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作文品味。

六、引用诗文,凸显中心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篇6

“干掉了!干掉了!”是谁这么开心?当然是我了,期末考试结束了,而且每科成绩比期中考试都有所进步。心想:终于可以放下压力,放松几天,好好休息休息了。作为学生,每个人都盼望着假期的来到,尤其是我们这些寄宿制学生,对于暑假的盼望更是不可否认。现在暑假不期而至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为了使自己的假期生活过得健康充实,欢乐而有意义,我为自己的暑假生活制定了以下计划。我的计划分为学习与生活两个方面。

第一,学习计划,具体如下:

1.争取7月份完成语、数、英三门课的暑假作业本。

2.抄写语文四年级下册与五年级上册第一至第三单元的日积月累等词语。

3.预习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开始的课文。

4.预习五年级上册数学相关内容。

5.复习三四年级的英语课程,跟读磁带并听写有关单词。

6.让爸爸妈妈给我买几本好书,每天抽一小时读读,并摘录好词佳句写好读后感。

7.写暑假日记一本,作文10篇,读后感5篇,并多练钢笔字。

第二,生活计划,具体如下:

1.合理安排好生活作息时间,每天要早起,不睡懒觉。早上7:30起床,中午饭后必须睡一会午觉,这样下午就会有精神,晚上9:00睡觉。

2.每天为父母做几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扫扫地,给父母捶捶背,帮父母买点东西等等。

3.要每天锻炼身体,坚持跑步,晚上去公园学溜冰。每个星期去游泳馆学游泳二次。

4.在假期中注意安全,没有家人陪同,不单独下河游泳,不单独骑自行车。跟人接触要有礼貌。

5.让爸爸妈妈有时间带我去旅游。

以上这些就是我这个暑假的安排,我相信只要认真执行这些计划我就一定能过一个充实愉快的暑假!如果你也想有一个快乐轻松的暑假,你也快来列一个暑期安排表吧!我祝大家暑假快乐!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篇7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一为你打开一扇门

二*繁星

三冰心诗四首

四“诺曼底”号遇难记

五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

泰戈尔诗三首

写作有感而发

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二单元金色年华

六往事依依

七幼时记趣

八十三岁的际遇

九*伟人细胞

诵读欣赏现代诗二首

写作说真话,抒真情

口语交际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三单元民俗风情

十社戏

十一*端午日

十二本命年的回想

十三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五夜望月

水调歌头

*我的思念是圆的

诵读欣赏对联六副

写作从生活中找到“米”

语文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四单元多彩四季

十四春

十五三峡

十六济南的冬天

十七*夏

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

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口语交际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五单元关注科学

十八斜塔上的实验

十九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十*宇宙里有些什么

二十一《梦溪笔谈》二则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

写作简单地说明小制作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

语文实践活动模拟科技新闻会

专题狼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六单元奇思妙想

二十二天上的街市

二十三*七颗钻石

二十四蔚蓝的王国

二十五皇帝的新装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附录一应用问示例

附录二名家书法赏析

附录三字词表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知识要点

b《社戏》作者是鲁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有散文集《朝花夕拾》。

本文体裁是小说,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行文,详写看戏的全过程,略写在平桥村的情况和看戏后的余波。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无私的美好的品德,展示了自由自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b《端午日》节选自《边城》,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本文以时间为序,按“争看划船----竞追鸭子---结束赛事”的思路展开,略写穿新衣、画王字、吃鱼肉三种习俗,龙舟竞渡写得最详,赶鸭竞赛次详。表现茶峒人淳朴的民风和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b《本命年的回想》作者刘绍堂,现代作家。本文体裁是散文,按时间顺序写了十件事,再现了京郊运河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

b《十五夜望月》作者王建,唐代诗人。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乌鸦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冷露无声湿桂花”。不仅指庭中桂花,也有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反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若改为“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b《水调歌头》作者苏轼,宋代诗人。上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b《我的思念是圆的》节选自《艾青全集》,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此诗写于艾青晚年,因亲人朋友多不在身边,有的已离世,诗人写此诗表达了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视和怀想。

猜你感兴趣:

1.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目录

2.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目录

3.初一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4.2017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篇8

一、统览教材,弄清每一单元在整套(或全册)教材中的

地位和作用是单元教学的前提

每教一册教材,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的内容结构和编排特点,然后再弄清各单元或各部分知识内容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确定教学策略和重点。比如第一册教材中的汉语拼音,教师在教学前一要明白大纲中关于汉语拼音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的表述:“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二要明白新大纲对汉语拼音帮助阅读的功能、汉语拼音的直呼要求以及书写要求较原大纲相比有所提高,而教学时间大致相同。因此,教学时要投入大量精力教好汉语拼音,使学生基本能达到大纲要求。这样,就为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打下了基础。又如第三册第四单元,教材编排了本册第二个“归类识字”共5课,要学习生字69个;“看图学文”2课,要学生字19个。这样,本单元共学习生字88个,占全册生字总数的五分之一多。除此之外,还在“基础训练”中安排了用音序查字典的内容。教学这一单元,因生字较多,老师不仅应将生字作为教学重点,还要根据5课“归类识字”的不同编排方法,确定本单元“教给学生汉字规律和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重点地位。教学“归类识字”,要在学生已有的识字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利用课文中提供的例句和词语理解字义,通过对比,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避免学生混淆。用音序方法查字典在整套教材中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时,要做好复习与巩固工作,比如能按汉语拼音字母表顺序写出大小写字母、能够区分易混的声母韵母及音节、能迅速翻页等,然后教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在老师指导下,反复练习,逐步达到熟练程度。在两篇“看图学文”《骆驼和羊》、《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中,要图文结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老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思考,得出结论,从而明白课文所讲道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紧扣教材,处理好教学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是单元教学

的优势

大纲指出:“要处理好教学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教师既要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又要把握所教年段的教学重点,并注意各阶段教学的连续性。”以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教学单位有利于做好知识的过渡与衔接,有利于把握教学重点的阶段性与连续性。不论教哪一个单元,都要联系前面所学内容,看有什么相同或相似的方面,以便回味与巩固。要把本单元知识作为将要学习新的知识的基础,各项训练做到扎实有序。以第一册第三单元为例,教材编排了三篇“看图学词学句”和一个“基础训练”,前承“看图读拼音识字”,后接“看图学文”,是一种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学句的文章类型。教学时,要根据课文特点,既要做好由读音识字到学词学句的过渡,又要由学词学句过渡到学文,着重处理好前后单元教学的连续性。以课文提供的短文为基础,渗透字—词、词—句、句—短文的组合形式。具体做法是:①采用新方法把读音、识字和学词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注意语言文字音形义上的内在联系。②注意短文和纯拼音句群(句子)的教学,先指导学生读音节词,然后连词成句。③要把看图和学词学句结合起来,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词意和句意。④教学生字时,注意用学过的部件分析字形并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把字写好。

在单元教学中处理好教学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既包括要明白各年段重点训练内容的纵向联系,又包括要处理好同一册教材中重点内容分阶段训练的横向联系。比如段的训练,低年级是基础训练,从第二册起就有“认识自然段”的要求,然后是初步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这项训练是在保证各单元词和句训练这个重点内容的基础上来完成的。到了中年级,段的训练就成了重点训练,要通过教材安排的训练内容分阶段完成训练任务。比如第五册中关于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是从读懂词和句开始到搞清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的联系以致读懂一段话。教学时要注意各单元间段的训练内容的内在联系,做到环环相扣、承前启后、循序渐进。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篇的训练,此时,段又可作为继续训练的内容成为篇的训练的组成部分,教学中要处理好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之间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为篇的训练打好基础。

三、认真钻研教材,把握读写训练重点是单元教学的关键

在单元教学中,低年级要注意依据大纲和教材的总要求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和重点训练项目。如第三册教材对讲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是“着重抓词和句的理解,认识自然段,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教学时要教给学生联系句子理解重点词语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还要重视理解一段话的训练,把理解一段话作为理解整篇课文的基础。以“讲读课文”最多的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共有4篇讲读课文(《画蛋》、《数星星的孩子》、《吃墨水》、《补丁》)和一个“基础训练”。教学时要把对理解课文内容有重要作用的词句段作为教学重点。如“著名”、“碧玉盘”、“之间”、“责怪”、“吃惊”、“俭朴”等词语和老师、爷爷、、等人物说话的句子都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学生对本单元课文中重点自然段意思理解时有一定难度,可引导他们先分清每段有几句话,分别是什么意思,几句话连起来又是什么意思,然后再说说整个自然段的意思。这样,通过对重点内容的强化,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对本单元课文理解的难度。

中高年级教材从第五册起,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读写训练重点,有侧重读的也有侧重写的。我们在教学时,要紧扣单元读写训练重点,进行扎实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比如第五册第四单元,要在三篇“讲读课文”和“基本训练”阅读短文的教学中,落实“要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每一句话”这个读写重点。在《“你们想错了”》一文中,老师要通过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比较“满心希望”和“希望”、“摸”和“捏”、“捏”和“找”的不同之处,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和形象,揣摩课文中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是怎样揭露敌人贪婪和凶残的。在《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中,要紧扣课后第一题,让学生理解2~5段中描写白求恩同志在战斗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是如何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句子,体会“仍然”、“镇定”、“继续”、“争分夺秒”、“连续”等词语在句中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对全文的理解。教学《一个粗瓷大碗》,要让学生理解赵一曼说的“丢碗”的意思,就必须先理解前面几段中关于通讯员为什么“送碗”以及赵一曼怎样“用碗”的句子。

四、上好单元综合课,使学生形成单元知识体系,把知识

转化为技能、能力是单元教学的目的和归宿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篇9

【关键词】单元整体观习作教学读写结合综合联动

关于习作教学,一线教师和从事研究的专家一直都在探索、实践和研究,大家往往都是针对单篇单元习作进行教材研读和教学思考,更多出现的是在一两节课中对学生进行习作要求分析、素材选择、方法练习等方面的指导,但对基于单元整体观下的习作教学策略却极少关注,本文就此开展了探寻。

一、化零为整,明确目标

综观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都是以主题来划分的,即同一个单元中每篇课文的主题都是一致的。我们认为,对于单元整体观下的习作教学,教师要有“化零为整”的智慧。

要做好单元习作教学的整体设计,前提是深研教材,了解教材是怎样依托文化主题来编排的,预设好单元习作教学目标。然后根据单元的习作目标,确定系统的习作训练要求,让学生在训练中习得写作技法,为单元习作奠定良好的习作基础。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该单元习作主题是“说明文”,单元习作目标是学生能运用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文表达方法练写说明文,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在给该单元四篇课文和口语交际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设计了如下习作训练要求。

《鲸》:明确说明文用词准确的特点;学习课文按几个方面来描写动物特点的方法;运用写动物特点的说明方法学写一段话;能用学到的说明方法练写鲸的自述。

《松鼠》:通过对《鲸》和《松鼠》的比较,发现《松鼠》写法的特点,明白《松鼠》的构段方式;学习《松鼠》仔细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方法,仿写一种小动物。

《新型玻璃》:明确课文介绍新型玻璃采用“特点+用途”的构段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表达特点;运用课文中“特点+用途”的介绍方式介绍一种自己“发明”的新型玻璃。

《假如没有灰尘》: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前3个自然段相同的构段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这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让学生学习这篇说明文的构段方式和语言特点,从正反两方面介绍一种事物。

口语交际:课前搜集、了解一些商品,丰富对商品推销的认识,会阅读说明书,能按照几个方面有序地介绍一样商品;设计一段广告词来介绍一样商品。

交流平台:能说出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能在课文中、习作中或课外找出使用了这些说明方法的例子;会使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写句子。

在单元系统教学时,始终明确习作教学目标,并在教学时落实好这些目标,能有效降低单元习作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一样事物时,一定能学得扎实,写得轻松。

这样的习作教学设计模式也可运用在单元导读课上,使其变成导“写”课。教师应当进行整体设计,让学生主动从单元前的提示语中理出单元读写训练的主题,真正提高单元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在导“写”课上,我们应从单元整组教学出发,思考:“学习这组课文,我们在单元系统教学时应该主要抓什么?关注什么?”然后师生共同形成如下的图式。

总之,我们在导“写”课上应该让学生站在整体观下感知单元,明确单元写作目标,将单元主题作文的训练要求落实到单元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达到“化零为整”的效果。

二、分散练笔,巧得技法

所谓单元整体观下的分散练笔,就是教师在教学时立足每篇课文,多角度、全方位地与文本对话,寻找单元习作与课文教学的读写结合点,实施分散训练,让阅读教学课成为学生单元习作的练习课。

(一)于情感触动处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胸怀习作意识,捕捉文章的“动情点”,以文本之情激活学生的内心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可贵的沉默》时,当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了第1~9自然段,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文中的孩子们会兴奋地谈论什么。然后,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写写父母在自己生日那天对自己表达的爱。这样,让学生以文本为据点拓展到生活,为自己的习作寻找到切合素材,激发了表达情感的联系点,从而在表达中提升习作能力。

(二)于所思所悟中练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组时,学完《扁鹊治病》,教师请学生写下《跨越时空的对话》:如果蔡桓公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学完《普罗米修斯》,让学生写下想对普罗米修斯说的话。再比如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后,可以写写读后感,或者写一写对“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这句话的理解;学完《鱼游到了纸上》后,除了可以写一写读后感,还可以写一写对聋哑青年的看法。这些都是为提升文本价值和深化对教材的理解而设计的练笔。

(三)于阅读做题时练

教师可以利用课后习题、文中的“小泡泡”提示等来提升学生的单元习作能力。首先,文本中的“小泡泡”是一盏明灯,如果我们能利用“小泡泡”的提示,捕捉到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进行训练,那我们就能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语文能力。其次,课后的习题兼顾理解和表达,既是阅读思考的重点,又是言语表达的训练点。有些习题完全可以纳入习作教学体系。如《人物描写一组》的课后题:“小嘎子和胖墩儿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这其实就是让学生通过寻找人物的动作体会人物的形象,学会通过人物动作描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于拓展延伸点练

在教学留有极大想象空间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或关注文本的背景,或链接到相关的事件,或引申到类似的现象,启发学生进行想象,让他们在文中言而未尽之处或空白之处进行补白或续写等,从而提高单元习作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从练笔主体角度设计书面表达。可以写写“对自己说”,还可以写写“对课文主人公或其他人物说”。如学了《尊严》《全神贯注》等课文,写写“我想对自己说”;学完《触摸春天》,让学生仿照《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海伦写一封信,写写自己在黑暗中的感受;学完《生命生命》,让学生给作者杏林子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感受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练写,提高学生的片段习作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习课文中规范、经典、生动、丰富的语言,发现课文的表达特点、构段方式等进行仿写,在创写中增强学生的单元习作能力。

三、多元联动,整体融通

教师可以从单元整体出发,根据教材特点,多方联动,让学生在大量语文实践中逐步积累语言材料,积淀习作素材,获得习得方法,实现单元系统的整体融通。

(一)与课外阅读联动――拓宽习作训练视野

在学完整组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同主题或同主旨的文章进行阅读,拓宽学生的习作训练视野,加深学生对单元习作的理解。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与动物”主题,我是这么组织课外阅读教学的:首先,回顾主题,展示知识树。让学生回顾第七单元中四篇课文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感受,用一两句话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学生交流时板画知识树。接着,抓典型事例,提炼小标题。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本中的四篇文章和《同步阅读》中的四个故事,想想这四篇文章是分别抓住哪些典型事例来表现主题的,列小标题并交流。然后,品典型事例,抒感。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有哪些地方把动物当成人来进行描写。出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让学生用抓典型事例的方法练写。最后,推荐《有志气有感情的狗》等相关主题的文章,延伸阅读。

在与课外阅读联动时,还可以推荐不同文体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也可以对不同年级教材特点,编制“年级推荐阅读书目”,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积累单元写作素材。

(二)与交流平动――总结习作训练方法

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回顾・拓展”(低段称之为“园地”)中,都会根据单元主题安排一个“交流平台”(中段称之为“我的发现”)。我们可以凭借“我的发现”和“交流平台”这两个栏目,让学生围绕单元主题交流自己的发现、收获与体会。如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中的交流平台,第一部分让学生交流对哪个人物的印象最深,为什么会有这么深的印象。这其实是让学生集中回顾、交流本单元描写特点鲜明的人的方法。在第二部分,教材先举例《“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对王熙凤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然后,让学生总结在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是怎样学习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的。这是对本单元写人方法在学生习作中运用效果的检测与点评。学生在赏析、讨论、点评中优化了习作方法,提高了习作质量。

(三)与口语交际联动――营造习作训练氛围

口语交际和习作联动,可以营造习作训练的氛围。人教版各单元的口语交际大多是与习作安排在同一板块,体现了“口语交际是习作的前提,习作是口语交际的延伸”这一理念。比如,我们是这样教学习作课《父母的爱》:首先,学生观看漫画故事,说说自己想到的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往事;接着,回忆课文中感受深刻的地方,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口语交际中的几则小故事;然后,让学生畅谈感悟并联系生活中父母对我们的鼓励关心,激起学生书写的欲望;最后,学生落实书写。因为交流过程中教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更为规范,充满个性。可以说,将口语交际与习作结合起来,给习作提供了桥梁,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四)与综合性学习联动――充实习作训练素材

平时,不少学生总觉得自己缺少写作的素材。因此,我们可以单元主题为基点,开展各种丰富多样的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充实学生的习作训练素材。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首篇课文《翠鸟》的课后就安排了一项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开展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活动。笔者设计了一张调查小报告,小报告中包括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人员、调查内容、调查感受和建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去开展这项实践活动。经过观察、体验,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自己的思考,为单元习作积累了丰富、真实的写作素材,《永安溪的哭泣》《十年后的家乡》等习作也顺利完成。有的单元如果没有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有侧重地在课文学习时布置综合性、实践性的作业。

教材是很重要的教学资源。如果我们能在单元整体观下发挥教材资源的整体优势和效能,将单元习作目标有意识地进行分解,在单元的系统教学中一以贯之,单元习作教学必定能举重若轻、花开似锦!

参考文献:

[1]徐维娜.围绕“单元主题”进行习作训练的尝试――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教学为例[J].语文知识,2016,(6):91-94.

[2]崔蕾.基于单元整体观照,优化教材习作指导――刍议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育视界,2015,(10):23-25.

[3]贺蕾.单元整组兼顾下的读写融合的实践与探索――以五下第二组课文为例浅谈读写融合的有效策略[J].作文教学研究,2014,(3):19-22.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篇10

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为进一步学习语文奠定坚实的基础。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识字与写字:

学习本册教材中的生字新词,能够积累运用。继续练习钢笔楷书,提高书写水平。

2、阅读:1、小说教学目标:

1、能在3分钟内通读1500字的小说类文本;2、能复述小说主要的故事情节;

3、能找出小说刻画的主要人物,描述人物特征;4、能找出外貌、心理、语言和动作的人物描写方法,说出人物描写的作用;5、能说出环境描写在小说作品中的具体作用;

6、能找出小说在谋篇布局上的巧妙之处,或者通过细节描述再现人物的性格;

7、能结合个人阅读和生活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作品主题的时代意

2散文教学目标:

1、能在3分钟以内通读1500字左右的散文类文章;

2、能依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出陌生词语/多义词语/关键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3、能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判断散文的基本类型;

4能说出叙事散文所叙之事,文章的结构线索以及作者是如何借所叙之事来传递感情的;

5、能说出写景散文的一般特点,并判断作者是借景言志,还是借景抒情;

6、能说出文章是写实之作,还是虚构之笔;

7、能依据文章的一般特点及表达方式,区分文章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

8、能根据不同散文类型,说出文章所定的基本内容;

9能用概念图的形式画出文章的结构,并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标出文章的思路;

10能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并依据中心句说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11能在自主研读的基础上,依据文章中所写的内容,用2―4句话概括文章的主题;

12能够针对文章的关键地方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13能整合文章有争议的地方,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能用文章中的相关词语或有关细节来证明观点的合理。

3、写作:结合本册教材6个单元的主题(成长、祖国、名人、文艺、探险、动物)分别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综合性学习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内阅读教学、课外自主阅读、写作训练指导及综合性学习活动等来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活动、综合性学习、写作训练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生活、亲人和祖国的情感;学习名人的精神;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册语文教材分为6个单元共30课及综合性学习。此外,还有两个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背诵等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阅读和写作。除了教材之外,其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还有网络、电视、图书室及多媒体教室等。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上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语文学习的适应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语文学习的方法还不得当,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还不高,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学习氛围比较浓厚。本学期,我决心加大教学力度,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语文考试的及格率,力争优秀成绩的出现。

四、教学方法设计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机、高效整合的方法;多到多媒体教室上课,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积极倡导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加强课内阅读教学的引导,组织好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升阅读的能力,还要实施读写结合的策略;依据单元的主题加强写作训练指导,培养写作能力,尽力提高作文的档次。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一)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1~2课第二周:第2~4课第三周:5课~写综

第四周:第6~8课第五周:9~10课第六周:写综

第七周:11~13课第八周:14课~写综第九周:16~17课

第十周:18~20课第十一周:机动第十二周:写综

第十三周:21~22课第十四周?23~25课第十五周:写综

第十六周:26~27课第十七周:28~30课第十八周:写综

第十九周:期末复习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二)课时分配:

阅读:54课时左右写作:18课时左右综合性学习:6课时

名著导读:2课时写字:8课时左右复习:5课时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要在上一学期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创新,总结经验教训,紧抓阅读和写作,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2一、基本情况

1、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一班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的能力也有待于提高,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习,所以初中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本学期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祖国建设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

2、教材分析:

这套教材,在每单元的后面都添加阅读、写作、综合实践性学习的板块,这样能使语文的学习始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知识的生搬硬套,突出重点,把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修养整合在一起。

教科书在内容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习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主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注重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在互助中展开学习活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学习朗读的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的理解深度,体会其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的良好的语文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促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够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

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

备课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标准,根据语文学科的具体特点,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目标,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

二、学情分析

住宿班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语文基础明显薄弱。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多数学生的学学习惯渐渐养成,但有部分后进生问题仍很严重。与本部学生相比,尖子生少,尾巴大。

三、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语文教材,注意精心备课,多听课,多借鉴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扬长避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2、加强集体备课,尽量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测试、统一作业。

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利用集体的力量。

3、精心编制学案的作业,力求紧扣教材,训练目标明确,并及时做好检查、批改等落实工作。

4、注意继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读书习惯,注意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同时,注意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5、抓好读写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课内外要紧密结合起来,课堂指导和课下练笔相结合,自己找“米”和老师给“米”相结合。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及七年级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为7级3班和4班,共有58名学生。学生学习基础一般,行为习惯差,表现在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发言不是很积极;阅读能力较差;作文兴趣不是很浓,语文综合素养不强。

三、本学期教材分析

1、教材格局

本套教材的单元布局改变了鄂教版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这本教材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2、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中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3、积极倡导和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以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4、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四、教学任务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的教学,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矗抓实书写,从书写方式方法、书写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指导和督促他们写好每一个字。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5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1、让学生把握作者笔下的景物特征,体会状物记叙文的特点——以描写和叙述为基本表达方式,描写时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并由此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学习作者观察、描摹事物的方法和优美生动的语言。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努力使学生成为关注自然的“有心人”和“有情人”。

2、按时间线索,了解人物的成长过程,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做出恰当的评价。

3、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学生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4、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作品,品评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事物特征的,并注意体会文章的准确、简明的特点和内容的客观性、科学性。

6、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说、铭、寓言、笔记小说等古代散文的特点,增强对古代生活的感性认识。

朗读、背诵古诗文,体味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

7、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三、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1、经过上学期的语文学习锻炼,学生突出的特点是:

①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②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③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④课堂上有勇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顺利。

2、存在的不足是:

①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

②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③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④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⑤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第一单元:状物类记叙文单元;第二单元:传记单元;第三单元:童话单元;第四单元:现代诗单元;第五单元:事物说明文单元;第六单元:古诗文单元;第七单元:古诗文传记单元。

五、教学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要做到教学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7、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8、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9、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

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开展网络辅助教学。

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一至四课各2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共11课时。

第二单元:五至八课各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写作1课时,综合性学习1课时,共11课时。

第三单元:第十课1课时,第九、第十一和第十二课各2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综合性学习1课时,共11课时。

第四单元:第十三至第十五课各2课时,第十六课1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共10课时。

第五单元:第十七至第十九课各2课时,第二十课1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综合性学习1课时,共1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