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的读后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7:19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篇1

1别具特色的语言

1.1陌生细致

萧红曾自己这样评价《呼兰河传》的语言特色:非常的生疏,又非常的新鲜。陌生又新鲜的语言特色指的是小说语言的不同寻常,用一些区别平常的语言来描绘,往往读者初读有些许陌生,但是接触下来却又觉得新鲜奇特。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萧红的《呼兰河传》采用独具特色的语言,一旦深入其中,便会被小说中新鲜奇特的语言牢牢吸引,欲罢不能,细细品读小说,就能体会什么叫陌生却又新鲜。天河和月亮也都上来了,这是小说中的一句话,作者不说月亮出来了,而是用上来了这样不同于寻常的话语。读者初读起来,有陌生的感觉,这时往往会更加仔细的研读,继续的阅读就会逐渐认同作者的语言,月亮上来了,在《呼兰河传》的小说世界里,这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这是一种新鲜的感知。作者通过这样一种陌生的语言,传达出了新鲜的感觉,给人耳目一新,增加了小说的阅读快感。《呼兰河传》这部小说语言给人陌生的感觉,但是陌生的语言同样十分细致,没有为了陌生而脱离现实,只要细细品读,就能体会到文章细腻真实的语言特色,不得不被作者折服。许多文人墨客在读过《呼兰河传》之后,都会为小说别具一格的语言特色而动容,茅盾曾感慨说《呼兰河传》总的说来极美,但是在美中又参杂着一丝病态,可是这病态却不让人讨厌,反而因为这病态的美更添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感慨。

1.2率真自然

《呼兰河传》是语言特色极强的一部小说,书的开始,语言轻松自然,让人感觉轻快明亮,越到后来,却散发出一丝沉重。就像源远流长的小溪最终汇入大海,小说语言从头到尾读来未见一分的突兀,如此的率真自然,可是细细回想却又有着明显的变换,让人欲罢不能。伟大的文学家茅盾曾经这样评价《呼兰河传》的语言特色,他说这是一部让你不得不炫感的小说,开始读来十分轻快,越读心中就会逐渐弥漫起一份沉重,说不出是何时来的沉重,可早已沉浸在呼兰河小镇的风土人情中。小说语言整体来说率真自然,通篇读来,觉得作者像在聊天,又像在叙事,似聊天又似叙事的语言特点,给人真实自然的感觉,阅读起来轻快舒服。《呼兰河传》语言的率真自然体现在小说的很多地方,比如说小说里有很多像这样的语句再说那王寡妇,再说那豆腐坊旁边,简单拉家常似得语气,率真自然,语言就像在聊天,拉近了读者与小说世界的距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呼兰河小镇,仿佛就是身边的故事。语言的率真自然是《呼兰河传》独有的艺术魅力,这是作家萧红独有的创作特色,率真自然的语言总是让人倍感舒服,能让人感知到作者真实亲近的秉性,无拘无束,自然洒脱。

1.3张力十足,充满趣味

除了陌生细致、率真自然的语言特色,《呼兰河传》的语言魅力还体现在富有张力的描述,充满趣味的文字上。萧红作为东北独具特色的作家,她的《呼兰河传》将呼兰河这样一个边陲小镇的风土人情原汁原味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样独具魅力的伟大传世之作来源于小说语言的张力十足、充满趣味。富有张力的语言能够拉近读者的内心,充满趣味的文字将读者牢牢吸引,幽默的言辞,松弛有度的文风给小说添加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小说中一些语句冷的天,地皮冰裂了。吞了我的馒头。趣味十足,幽默搞笑,无处不散发出语言的魅力。长篇小说在叙述中,语言的幽默感十分重要,就是这样充满趣味的语言让小说更加的有趣。除此之外,小说总的说来张力十足,有松有紧,简单舒缓的自然环境描写,将呼兰河镇一年四季的环境变化缓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动感欢快的小镇生活描绘,将小镇的风土人情传达的淋漓尽致。这样充满张力、趣味十足的语言特点将呼兰河镇的风景、人物、文化都清晰地表达出来,读者读来,既能被作者的幽默逗笑,又暗暗为小说趣味的语言喝彩。

2格式例外的结构

2.1散文化的外在结构

《呼兰河传》一书结构不同于寻常,格式例外的小说结构散发着无限的艺术魅力。浅显的看来,觉得《呼兰河传》不像一本小说,从结构上来说,《呼兰河传》一书不同于一般小说全篇叙述一整件事,结构紧凑,环环相扣,而是将全文分为七个章节,每个章节有独立的内容,故事的主人物也在不断的切换,似乎没有一条贯穿全书的线索。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呼兰河传》作为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小说,它打破传统小说的结构的束缚,作者很大胆,采用了散文式的写法来写一部小说。散文化的结构将小说分为七个章节,每一章节都有着自己核心的叙述要点,整体上来说,小说结构相互独立,每一章节各成一家,零零散散的讲述着自己或者别人的故事,看似毫无关联,但是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正是由于作者大胆的尝试,不同于常人的小说结构,使得《呼兰河传》跳脱了传统小说的束缚,这才创造了这样一部独具特色的伟大巨作,散文化的结构特色,清新脱俗,让小说散发出无限的艺术魅力,历久弥新。

2.2基于情感的内在结构

总的说来,《呼兰河传》的文章结构可以从两方面来探讨,外在结构和内在结构,散文化的结构特性可以称为《呼兰河传》的外在结构,而小说的内在结构则是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流动。《呼兰河传》是一部小说,讲述了作者生活的年代,生活的地方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可以算是作者的一部自传,作者以自身的情感基调出发,小说内在的结构就是围绕着作者的情感波动来展开。《呼兰河传》一书在尾声时有提到,小说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是一些关于童年的记忆,无法忘记,就在此怀念,更加证实了这是一部基于作者情感的小说。散文化的结构给小说增添了一份新意,让小说弥漫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围绕感情变化来叙述的内在结构,更是在小说锦上添花,给了文章鲜活的生命力,让文章中的每一个人物显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萧红创作《呼兰河传》一书的时候是寂寞的,因此,基于作者低落的情感基调,《呼兰河传》注定会受到作者内心情感的影响,散发出沉重的味道。再细细品读《呼兰河传》,作者对于每一个人物的塑造都带有着自身的情感色彩,对于父亲、有二伯、冯歪嘴子等等这些每一个人物都都搜索到作者的感情基调。小说中的风土人情就如作者的记忆,书里书外,讲述了一个真实的东北小镇的民俗风情。

3复杂独特的叙述视角

3.1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视觉的相互转换

纵观全文,《呼兰河传》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但是仔细对比,我们会发现小说开篇的前两章,小说主要叙述了小镇的风土人情,四季更替等一些背景情况,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总的说来,《呼兰河传》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限制性视角和第三人称纵观全文视角叙述,两种叙述视角在小说中都有重要的作用。大范围上来说,前两章是第三人称视角,后面几章采取第一人称视角,但是详细的说来,在小说中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清晰,具体的叙述中通常会两种人称视角相互交叉,起到各自不同的作用,多种人称视角变化将故事叙述的更加详尽。小说中的第五章有一段叙述小团圆媳妇不幸遭遇的情节,虽然第五章主要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但是在具体的叙述中还是采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相互配合,交替使用。不同的人称视角叙述能够不仅不会混乱,反而让读者对小团圆媳妇的悲惨遭遇有深刻的了解,激起读者内心的怜悯之心,实现了小说的叙述目的,升华了主题。《呼兰河传》之所以能成为一部如此成功的小说,与作者独特的叙述视角是分不开的。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在小说中的灵活使用,不仅没有让小说显得混乱无章,反而凸显了每一个叙述要的,将作者叙述的目的更加清晰准确的传达给作者,有时同一件事从不同的人称视角来叙述,可以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触发到内心最真实的感觉。作者不同人称的灵活使用将小说推向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独特的叙述视角是作者不同于其他作家的高明之处。

3.2女童视觉与女性视觉混合使用

《呼兰河传》除了采用不同的人称视角来叙述,在叙述的主角上,也有女童视角和女性视角两种不同的选择,女童视角和女性视角两种不同感觉的叙述角度有给小说添加了一份艺术魅力,独特的女童与女性视角交相使用让小说的艺术特色更加鲜明。首先,女童的叙述视角给人一种率真自然、天真烂漫的感觉,小说中有这样的句子: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话,就开一个谎话,愿意结一个黄瓜就愿意结一个黄瓜。这是典型的女童视觉的叙述手法,用一种天真俏皮的语气来叙述,将黄瓜赋予拟人化的色彩,显得极其率真自然,散发出小女孩清新可人的俏皮气息,让小说显得活灵活现,凸显了小说的艺术特色。其次,文中还采用了成年女性视觉的叙述手法,萧红作为上世纪30年代少有的伟大女作家,在她的作品中,除了《马伯乐》之外,几乎都散发着女权主义,《呼兰河传》自然也渗透了作者的女权主义,从女性视角来叙述也是小说的一大特色。在小说中,可以找到许多女性视角叙述的例子,比如在文中第二章第四节中,作者在描述庙里的塑像时就是典型的女性视角,文中说:温顺的就是老实的,老实的就是好欺负的,那就是告诉人们快来欺负她们吧。又如小说的第五章有一句一直重复的语句,我家是荒凉的,这也是很明显的女性视觉,只有女性视角来叙述才会出现这样的句子,将女性无家可归时的凄惨孤寂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纵观整篇小说,作者在叙述是采用女童视觉与女性视觉相互混合使用的方法,使得全文既率真自然,又充满了女权主义,两种视觉配合使用,使得文章不会单调统一,散发出艺术的魅力。独特的女童与女性视角配合使用,抒写出了《呼兰河传》这一部成功的小说,让东北边陲呼兰河备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更加的深入人心。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篇2

  《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500字

  如果《呼兰河传》真真是萧红的代表作的话,那我觉得我现在可以为张爱玲鸣冤叫屈了。

  《呼兰河传》新版的背面写着“比张爱玲更有才情”,读罢全书,只感觉“很有童趣”,若要论及“才情”,未免太过。身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还会使用“有的....有的....”这种小学三年级的句式来描写前来看戏的各色女孩子,这就让人不能不质疑这位鲁迅先生的女弟子了。萧红之所以广受赞誉,看来也不过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师傅被推上了文学神坛人人顶礼膜拜,徒弟自然也成了30年代的文学洛神,追随师傅一并位列仙班。这就像是《射雕》里面的王重阳和全真七子,师傅是天下第一不假,至于徒弟,名声很响亮,本事却只是江南七怪一流。

  读《呼兰河传》不难看出萧红童年很幸福,长大了更得以承欢鲁迅膝下,写点流水账回忆录也有茅盾先生怜她寂寞,死后郭沫若还要专门在她墓前大发演讲。张爱玲的童年阴暗,没有光明的爱情史,死在寓所里被房东发现。因成长背景的缘故写出的作品,不喜欢者以“心理阴暗变态”一概排斥之,或干脆把它定型为小资读物,不解其中味。

  庄羽的《圈里圈外》后来再版的时候护封上有“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原作”字样,出版商的把戏,大同小异。

  《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500字

  成年人在回顾童年之时,向来不是怀着轻松的心情的。更何况,萧红童年生活的呼兰河畔,善良的劳动人民如此的贫苦、无望、愚昧、麻木,不禁令人痛心。

  不难发现,那许多藏在表面平实甚至欢快的故事下的寂寞凄婉。风景寂寞:蜂蝶在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不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人更寂寞:受不住风霜雨)的,被自然拉着默默离开人世,“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这些伤痛在作者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一支寂寞苍凉的调子,在未来的生命中久久回放……在无数灰白的日子里,祖父家的花园便是“我”生命中最亮丽的色彩。“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祖父是最关心“我”的人,他那笑盈盈的眼眸宛如照亮“我”童年夜空的新月,给“我”带来无尽的喜悦和幸福。祖父教诗,祖父烤鸭子,祖父慈爱的话语,都是“我”心头最温暖的感动。

  “我”是多么希望能和最爱的祖父长久地生活在一起!然而时间在流逝,“我”在长大,祖父在变老,终于有一天,“祖父几乎抱不动我了”,幸福的时光原来也在渐渐离我远去。祖父家的后花园,就像一座象牙塔,为“我”的灵魂提供了一片美丽的栖息地。然而园外的世界,终究是残酷的——这就更为作品增添了一层无奈的感伤。

  人,总是要走出童年的精神家园的。《呼兰河传》这“回忆的诗学”,给予了我们片刻的精神的回归。回首童年,确有千般滋味。

  《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500字

  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后,我觉得这篇文章非常的特别,跟别的小说明显的不同,文中的人物都非常的愚昧、无知,对生活一点都不积极!我非常的不喜欢他们。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篇3

关键词:空间叙事复调视角以愚昧改造国民性

在港之年,萧红完成了她的《呼兰河传》,东北的小城在回忆散文般的叙述笔调中,有着她自说自话的絮忆,但比起茅盾序中所言寂寞,萧红的伊甸,是在不可归的家园废失中给人以另一种生途的思考。

一.代之时间的空间叙事

《呼兰河传》,这部不像小说的小说,没有时间轴,没有情节线索,甚至没有一个可以算得上中心的人物,散文化的笔调,初读来更是让人有几分无所适从。

萧红曾经说过: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写得象巴尔扎克或契诃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1]《呼兰河传》就是漫不经心中谋虑深远的作品之一吧。为呼兰河立传,小说的标题就在暗示着,小说的主体,就是这座东北的小城。

所以我们能看到,小说看似紊乱毫无章法,其实却是将传统的时间线性叙事撇开,以空间叙事来叙述呼兰河小城。

不含尾声,书凡七章。“严寒把大地冻裂了。”第一章就在这般冷冽的气氛中开始了俯瞰地图式的空间叙述。十字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小胡同,呼兰河的面貌在萧红的笔下渐渐清晰起来,她冷眼旁观呼兰河人无意义却周而复始的生活方式。紧接着第二章则说起了呼兰河的精神生活方式。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从平面的空间叙述到立体的刻画,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追求里,你看得见他们嬉笑怒骂里的面孔表情,也看得见萧红暗含讥讽的笔调,她不再置身事外。

随后五章,我们看到了具体的人物出现,我,祖父,团圆媳妇,冯歪嘴子,有二伯,时间却依然是相对静止的。章与章之间,没有弃它不可的状态,萧红只是在叙述呼兰河里的人,每个人离开这个小说,又能继续把故事说下去,他们的故事像平行线,但他们在呼兰河里某个节点同时存在着。这又是抛开时间后的空间叙事。

而这种打破线性时间的空间叙事,带来的是什么?

破碎后,我们看见的是时间消失后静止的,常态的生命状态。不会填平的泥坑像巨大的黑洞,随时准备吸进愚昧的人们,他们却像看戏般为同伴的落坑幸灾乐祸。一块豆腐,好像就是生活里最能发出光亮的需求。生老病死,吃饭穿衣,人们在遵循着千年来的规律,循环着春夏秋冬。时间消失后,生命落入了一个截断面,我们看到其中的峰谷沟壑,却也看到:把一个个截断面重叠,就成了一成不变的呼兰河人的一生,静止的,循环的,无意义的。

在静止的空间中,在日常性的时间悲剧里,一切得到了常态的意义。“时间消失背后隐藏的正是巨大的荒原感和孤独感。”[2]这已经不仅仅是小说所叙述的荒凉的景色,而在于近乎原始的精神荒原,在呼兰河城里,静得可怕的一种寂寥。

二.交错回荡的复调意味

伴随着空间叙事的,是响在小说里的抑扬复调。离家万里,《呼兰河传》本就是萧红对故土回忆所作,而当她回忆,浮现的已经不仅是童年时儿童眼光看待的一切,更有着历经风雨后,她以局外的疏离感重新审视童年的光景。

前文所言,前两章俯瞰呼兰河风貌,后五章刻画呼兰河人,俯瞰时,萧红就采取了全知者视角,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呼兰河,清醒地审视时间消失后的呼兰河截断。而第二章讲述精神生活时,她已然从居高临下的态度中走出,眼看着呼兰河人的麻木,也不禁落入其中,听着跳大神而泪流满面。

而后五章,她更是在儿童视角中表露了爱恨,小说也变得生动起来。后花园,是她回忆中搭建的精神乌托邦,团圆媳妇,她用懵然不知的眼光讲述了她的悲剧,萧红用儿童情感丰沛的视角来叙述故土,这符合她回忆中的童年心境,也以有限制的儿童视角来展现了呼兰众生图的明暗面。

用天真来展露残忍,小说中第六章有二伯就是用此法来刻画。性情古怪的有二伯,如影随形的是他自认卑琐的地位。萧红没有直接评价,而是通过童年的“我”好奇的眼光来描述他的古怪,他和厨子间令人发笑却凄凉的争吵,不同人对他的称呼,“我”对这一切好像只是疑惑。但“我”的不解为何都没有提出来?其实是成年的萧红已经懂得了为什么,懂得了有二伯自卑与自尊互相撕扯的心理,所以融入了角的“我”不再问,也在不再问中让我们品出了抑扬的复调。

第四章更是如此。叙述“我”的家,破房,院子,还有里面的人,一切都是按着儿童视角展开,回忆中家里的面貌,明明是角的荒凉态度,却用儿童视角的“我”之口说出,“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得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一切都了然于心,洞明之外,童言无忌自有一番惊心动魄。段落里错落着:“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融入角的童音,在一次次回环往复里让人感到无限萧索。

这一切明明昭然若揭,为什么要让孩子来说?这仿佛切合萧红的心境。回忆之作是为讽刺、挣脱国民愚昧,她却也不想打破心底留存的对故土的依恋,只是用儿童的视角,天真地叙述故事,让人在童言无忌里读懂那种不愿戳破的悲哀。守着这比一张纸还薄的距离,在这种再次回忆中,故乡还是故乡,却也不是了。

三.以愚昧对抗愚昧

对《呼兰河传》的误读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茅盾作序,言其为萧红的“寂寞之作”,认为萧红为己身所累,消极的心情“投射在《呼兰河传》上的暗影不但见之于全书的情调,也见之于思想部分”。也有人认为,小说不过是作者在才思枯竭又耻于自怨的境地里,搬出往昔记忆作为写作“救兵”:“萧红已经无力和现实搏斗,她屈服了。”[3]

但依我所看,虽为回忆之作,《呼兰河传》却并不纯是回忆,更不是心境寂寞之作。1937年底,萧红在武汉就已写出了小说的前两章,1938年夏,在武汉的一次抗战文艺界的座谈会上,萧红说:“现在或是过去,作家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

而《呼兰河传》,正是向着人类愚昧而开笔的小说。而这种方式,是以愚昧对抗愚昧。

相对静止的空间叙事,将呼兰河引到一个让我们重新审视的角度。停止了的生活日常,循环往复的生命状态,这幅空间构成的呼兰河众生图,让我们看懂了愚昧,看懂了时间消失后这片土地上无处不在的荒凉。

萧红描摹的这群人,是没有面孔,没有表情的。他们只是麻木的一群人,生命,季节,生老病死,在漠视中被消解了意义。被时代所害,却毫无察觉,这是呼兰河的一群人,也是当时国民的面孔。“同样是群体,《生死场》那麻木的一群似乎仅仅是历史的受害者,萧红写的是他们可悲可同情的一面,而《呼兰河传》的一群则要复杂得多,萧红注意的是这些群体对历史的停滞应负的责任。”[4]

在探讨这份责任的路途上,萧红将呼兰河人的生存境遇用讽刺的笔调洞察,引领我们去看,时代的泥沼怎么裹挟着愚昧的人前进,而愚昧的人又怎么在陋习和严寒中得以残喘。

她选择让人物挣脱而出,自己说话。冯歪嘴子和王大姐就是她给的提示,在前六章的愚昧后,她给的一种以愚昧对抗愚昧的方式。

磨房里的冯歪嘴子和其他人像是不同世界的存在,窗里的他,窗外的人,冯歪嘴子和有二伯就守着一道窗的距离聊天,嘴上说着邀请对方来坐坐,却从未想过打破与外界的这道防线。他与王大姐结合,被贴上野蛮的标签,受尽讥讽嘲笑,似乎只是愚昧者中的弱势一方罢了。萧红却让他不同。视嘲笑为无物,冯歪嘴子只为了养活一家而努力,王大姐去世后,哪怕挣扎也生活着。

但是冯歪嘴子却不是这样的看法,他看他的孩子是一天比一天大。

大的孩子会拉着小驴到井边上去饮水了。小的会笑了,会拍手了,会摇头了。给他东西吃,他会伸手来拿。而且小牙也长出来了。

微微地一咧嘴笑,那小白牙就露出来了。[5]

静止的空间叙事流动了起来,不再没有时间。时间在愚昧中被消解了,却也在愚昧中重生了。冯歪嘴子是进步的吗?未必。他也是呼兰河众生图里挣扎蒙昧的那一个。可是他却以愚昧来对抗愚昧,以顽强的生命力去抗拒严冬的来临。孩子的小白牙,正是抗争中萌生的羸弱却不可抑制的生命力,是人物自己从符号中挣脱而永不低头的姿势。

在这个意义上,“它让萧红从‘改造国民性’的中国文学现代性方案中挣脱出来,成为了萧红自己。”[6]这不再是寂寞之作,而是在抗战年代萧红对“改造国民性”个性化的标志。“我们只能看见愚昧一端,既没有文明的渗入所造成的冲撞,更没有文明的救赎。”[7]而正是在完完全全的愚昧氛围下,在觉醒之前的中国人是如何挣扎的,又将会怎样自我从环境中挣脱,这是比进步性更给人震撼、深思的答案。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获得了比线性时间叙事更强大的力量,在更深的悲剧感里找到另一种生途的启发意义。

注释

[1]聂绀弩:《回忆我和萧红的一次谈话》,《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1期。

[2]施久铭:《疲惫的终点――<呼兰河传>叙述中的时间悲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02期

[3]石怀池:《论萧红》,《石怀池文学论文集》。

[4]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萧红:《呼兰河传》。

[6]段从学:《<呼兰河传>的“写法”与“主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07期。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篇4

在这个暑假,带着对于作家萧红的一种神秘感,带着对于《呼兰河传》的一种新鲜感,我翻开《呼兰河传》。

萧红用着细腻的笔触,平静的话语将我领进了1940年的东北,一个没落的村庄。我随着这个生活在呼兰河小镇的小姑娘萧红,慢慢体会了呼兰河的生活。小姑娘萧红有个欢乐而又有些寂寞的童年。在她的童年里,只有她,祖父和后院,年年种着小黄瓜,大倭瓜,年年春秋佳日抓蝴蝶,蚂蚱,蜻蜓,慈祥而犹有童心的老祖父是她唯一的伴侣,她和祖父一起生活,一起劳动,清早在床上学舌似的念老祖父口授的唐诗;白天缠着老祖父讲那些已经听厌了的故事活看看那左邻右舍千年如一日的刻板生活;晚上甜蜜地躺在祖父的怀里熟睡去。她和老祖父一起“种田”,一起“收果”,“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

在这座大花园里,童年的生活充满了乐趣。这也勾起了小时候我快乐的童年,那充满温馨的一段时光。在每个人的记忆里,童年是无忧无虑的,是一首诗,一幅画,是一曲歌,一阵风。童年里,我们自由自在的玩耍,没有烦恼,没有纷争。三月桃花连十里,我们在春风的吹拂下放风筝;六月荷花满池塘,我们在游泳池里享受水的清凉;八月丹桂满枝黄,我们在深秋品尝美味的瓜果;十二月梅花雪里藏,我们在雪中享受晶莹的世界。相比萧红的童年生活,我们不知幸福了多少,幸运了多少,我们还是十分怀念童年,这让我想起了萧红更加怀念童年的原因,写下了《呼兰河传》。虽然没有多少优美的情节,但处处都是故事。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篇5

论文摘要:《呼兰河传》以其对故园的酷烈展示轰动世界,作者萧红从异乡人的视角出发,唱出了家园不再的挽歌,作品成了人类精神回归的深度象征和潜隐寓言。

享有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经受住了历史浪潮的淘洗,其传世作品《呼兰河传》泽被至今,以“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笔致令人对她的才华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这部作品“悲凉之雾,遍布华林”,与同时期流行的乡土小说有很大的不同,作家展示的是一个愚昧、压抑、荒凉的北方小城,通过对呼兰城全景式的描绘,撞碎故园的炫色金梦,写出了呼兰人的生死歌哭、生之艰辛和寂寞情怀,本文试从苍凉的异乡人、悲凉的故园情角度来欣赏这部作品。

一、《呼兰河传》是萧红对精神原产地的追溯

大诗人米沃什才在回忆录中坦率地说:“我到过许多城市,许多国家,但没有养成世界主义的习惯,相反,我保持着一个小地方人的谨慎。”伟大的写作,往往就是从一个很窄小的路径进入现实,再通达一个广大的人心世界的。一个地方的历史资源和气质,必然会滋养一个地方的写作。正是因着旧中国东北小城的风俗文化的滋养,萧红的写作才有着比别的作家更动人心魄的经验刻度。写作是记忆的炼金术。离开了记忆,写作就会失去基础。出生地作为记忆的源泉,所唤醒的往往是一个人身上最具创造力的部分。所以,伟大的作家往往都是写自己所熟悉的故乡。福克纳写自己那像邮票一样大小的家乡,鲁迅写绍兴,沈从文写湘西,莫言写高密东北乡——每一个伟大的作家,往往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写作根据地。

诗人叶赛宁说:“在大地上我们只过一生。”出生地是上苍对萧红的隐秘垂顾,它永远是萧红漂泊灵魂里眷顾和萦绕的地方,是她在路上眺望的故乡,是她精神的地理,是她生命的乐园。西谚云:“人类有了命,生了根,不挂空,然后才有日常的人生生活。”对作家来说,实现“不挂空”的方式就是回到记忆的原点,找到精神的基座。

如果说童年是一个人的故乡,出生地就是一个人一生的记忆。初读《呼兰河传》,感觉萧红的童年生活新鲜有趣,充满着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快乐无忧。但仔细品味文本,我们会觉出别样的孤独和悲凉:花园里“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作什么就作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在读过历史资料后,我们得知萧红的童年并不阳光,幼年被父母、祖母所厌弃,祖母甚至用针刺她的手指。正是从小缺乏爱的滋养,萧红对爱有了更多的企盼。而成年后的酷烈现实一再逼迫她在希望和失望之间徘徊,渴望温暖却最终也没能如愿以偿。在重新回归故土,审视故乡时,她又不得不直视乡间所存在的种种陋习和国民的劣根性。面对满目疮痍的现实,萧红绝望了,她本以为家乡会给她伤痕累累的心灵以慰藉,以为在五四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故土的子民会觉醒,然而现实的种种却让她倍受打击,于是斥诸于笔下发泄自己难言的寂寞和孤独情绪,这也造成了文本中始终蔓延的一股苍凉之感。

同时,慈祥的老祖父是冷寂人间的爱与温暖,美丽的后花园则是萧红童年时代的精神乐园。这是《呼兰河传》悲凉之中可见温暖之意的又一精神源头。

“北方民族萦怀的不是逸乐而是痛苦……对北方民族来说,独立却是他们首要的和唯一的幸福。由于土壤的硗瘠和天气的阴沉而产生的心灵的某种自豪感以及生活乐趣的缺乏,使他们不能忍受奴役。”[1]作者横剖呼兰小镇掘开的不是童贞金梦和乡情记忆,而是小城的生命萎缩、生存危机和生活无奈。《呼兰河传》中没有一个人物有积极的生命意识和生存理想,都是些甘愿做奴隶而又自怨自艾的可怜虫。他们本性善良,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愚蠢而顽固,甚至残忍。当在故乡生存本身就是一种悲剧的时候,故园自然难逃苍凉的基调。转贴于 二、《呼兰河传》是异乡人发出的物是人非物换星移的喟叹

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化基础之上的,人们在这种文化传承上孕育出了强烈的家园意识,也正是这种家园意识成为人们的亲情纽带和整个民族的精神维系。而家园最直观的表现是风土人物,因此乡土往往与一个地域的风情风俗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呼兰河传》中作者展示出了故乡浓厚的地域色彩,呈现出幽暗、冷冽的格调,通过对北方地域风俗的冷色描写展示整个呼兰河镇的荒凉寂寞。作者略去了东北地区特有的粗狂、爽快气质,展示出呼兰河镇从地理风貌到生存方式都透着的一股荒凉和窒息。小说一开头就写到:“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尺长的。”这种荒凉既是地理环境上的直观感受和经济的困窘所带来的荒凉,又是在一定的地域条件下所出现的精神上的荒凉。作品中的大泥坑象征着呼兰河人们生命的退化与萎缩,人性的扭曲与泯灭,精神的病态与缺陷。呼兰河如死水般的生活使人们没有丝毫改变环境、参与现实、执著于人生的热情。东北气候恶劣,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造成了当地的闭塞、落后,而一个封闭的世界,与之相应产生的是封闭文化。

萧红通过勾勒东北故乡的惨景,挖掘出中国北方农村的精神堕落。萧红为呼兰河作传,其实是在大时空跨度的民族文化背景上精心雕塑20世纪前期中国农村的“微缩景观”。萧红不遗余力地描写宗法、世俗、风习的落后所构成“民生多艰”的苍凉的生活环境,是想以此种情境勾起读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关于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萧红不断把悲剧性的世俗态和众生相倾泻笔端,并且描写得不忍卒睹、淋漓尽致,这绝非偶然的兴之所至,情之所至,其深层文化底蕴正是要唤起读者的警醒,从而寻求治疗国民愚昧的良方,关怀民族命运。

萧红写尽了呼兰小镇的绝望与荒凉:呼兰河自然环境是荒凉的,呼兰河人民的生命形式更是荒芜的,这就是呼兰河的现实。走出呼兰城,萧红清醒地审视家乡人民的生存状态,深刻地思考他们苦难的命运。这时带给萧红失落、伤痛以及憎恶、厌弃等种种情感的故乡,被罩上了一层可爱诱人的光环,成为作者渴望回归的所在。我们可以看出萧红对后花园用心营造,既是对儿时乐园的重现,又是不露痕迹却有意地在构造心中真正的家园。家园给她带来了宁静,使她从不堪忍受的重负中专注于灵魂深处,对祖父与后花园的苦苦依恋,让以祖父和后花园景致为喻像的家的概念于记忆中冉冉升起。被蒙上梦幻色彩的童年记忆已逐渐取代了具体的有形的家的记忆,成为精神家园的喻像。“在萧红的记忆里,遥远的东北故土似乎由于被冰雪和信息封隔的太久,成为文化的边地和精神的荒原,呈现出一种闭塞、贫穷、窒息、愚昧、僵化、几近病态的文化景观。”[2]

遍览《呼兰河传》,全是萧红对家园不再的挽歌。《呼兰河传》更像是人类精神回归的深度象征和潜隐寓言。在小说的“尾声”部分,萧红以无奈、惆怅、寂寞、温馨混杂的情怀发出疑问——难道人类文明的每一寸进步都必须以那些曾给我们慰藉的美好事物的消失为惨痛代价?在这个意义上看,《呼兰河传》是人类命运的寓言和象征。

注释: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篇6

向倬贤

早听妈妈说过,读完《呼兰河传》就像看了一部悲剧结尾的电视剧一样让人难以释怀,总想找人说说,总想找人分担分担。

暑假来临之际,我就迫不及待地阅读了这本书。文章一开始就写“严冬封锁了大地”,在这样的季节里,地皮冻裂了,人手冻裂了,就连小狗也冻得整夜整夜地叫,最直接的景物描写,一下就带我走进了寒冷的呼兰河小城,在这个小城里生活着一群平凡而又无知的人,他们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跳大神,唱大戏,放河灯,他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一年四季他们老老实实地接受苦难加注在身上的考验,风霜雨地,受的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着自然的结果。尽管每个人的人生都在禁受着一年四季的考验,但至少也该有奋斗和抗争吧,又怎么可能逆来顺受呢?可见呼兰河小城它就是一座没有思想和精神的死城,即使天上的太阳有时显得特别大,那也是没有温暖的。

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依然是祖父和祖父的园子,祖父就像那仅剩的一缕阳光,温暖着作者幼小的心灵,在这个园子里,作者就像那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成长;在这个园子里作者的世界绝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世界,而是宽广的;在这个园子里作者的笑声不知有多大,自己都会感到震耳了。在这里,“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童年永远是最纯真,最美好的岁月,即便是作者后来有悲凉凄苦的人生,但这些美好的回忆依然温暖着她,支撑着她。

小说最让我心情低沉的是小团圆媳妇之死,作者虽没有具体写她挨打的过程,可是那“不分昼夜,一直哭很久……”可见她禁受了怎样的摧残和毒打。到后来不哭了,愚昧而又迷信的婆家人左次右番地请胡仙,跳大神,闹神闹鬼,周围的人也说长道短,说死说活的,只到把十二岁的小团圆媳妇整死。小说中另一个让我佩服的人物就是冯歪嘴子,他是个敢于追求又敢于抗争的勇敢者,当不幸降临,他失去了最爱的妻子还要抚养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左邻右舍都说他这回可非完不可时,他却照常地活在世界上,照常地负起他那份责任。他就像是注入呼兰河小城的一股新鲜血液,让人振奋,让人改变,让人不向命运低头。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篇7

[关键词]萧红;叙事者;空间;时间

1空间叙事研究――《呼兰河传》

萧红,中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左翼女作家,1911年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萧红是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眼中的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女作家。萧红的后期代表作《呼兰河传》于童年生活的回忆中描写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本文主要从萧红小说空间叙事构建研究谈起,主要研究空间叙事现状和空间叙事对《呼兰河传》的影响,进而分析萧红著作的特点和感情依托。

我们将空间叙事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个是空间叙事形态;二是空间叙事技巧;三是空间叙事功能。正式由于运用传统叙事学、空间叙事以及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萧红小说的空间叙事和空间美感,这种空间形式的创造,凸显了萧红小说创作的独特性,突破了传统小说体裁,萧红成为继鲁迅之后给中国现代小说诗学重新划定边界的作家之一。《呼兰河传》就是一部典型的空间叙事小说,从传统的艺术观看,小说是时间的艺术。而萧红小说通过概述的运用和叙事时间连续的忽略,中止了具体时间的流动,达到模糊时间,消解时间的目的,从而具备了跨越时空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萧红的《呼兰河传》总的空间呈现“橘瓣形”。《呼兰河传》共七章,开头环境描写占去了整个篇幅的四分之一,叙写的三个故事:小团圆媳妇的遭遇,有二伯的境况,冯歪嘴子的生活,在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没有时间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典型人物,没有紧张曲折的情节等情况下,这三个独立的故事与呼兰河的各种风俗又似脱节,但如果我们用空间形式来关照《呼兰河传》的叙事模式就可以理解萧红的这种叙事结构了小说《呼兰河传》的主人翁不同于一般的小说,它是以呼兰县城这一环境为结构中心来组织全篇的。小说以呼兰河作为故事发生的大空间,印迹着“我”的童年的快乐与寂寞的“我家的院子”作为小空间,连续几节的开头不厌其烦地诉述着“这院子是很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我家是荒凉的”,这样发生在里面的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和冯歪嘴子们的故事构成一个围绕呼兰河的整体。时间连续性的忽略,使小说在向现实背景横向拓展的同时,又向社会历史深处延伸,从而以并列的意象或状态显现并以固定的空间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呼兰河传》在空间控制技巧上,作者主要采用的是成人和儿童二重视角,通过两种不同的主体视角混合叙述,拓展了叙事的空间。小城风貌、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家院和我与祖父朝夕相处的童年生活、街坊邻里等内容,每章皆可独立成篇。萧红运用散文化的手法来刻画这些看似破碎的生活画面。作者更多展现的是写作的环境和背景,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向着民主精神和个性意识发出深情地呼唤。”空间叙事功能即是空间参与小说的作用和意义。对人生的思考不是通过故事发展的时间,而是通过空间来思考的。这也体现出了萧红的作品和其他同一时期的作品不同的魅力之处。萧红的人生经历让她关注的是私人空间和对苦乐人生的思考。便会更关注空间里的人生命运。

2情感心理空间

《呼兰河传》中所表现的情感心理也是十分细腻的。在《呼兰河传》中,作者一直强调着一句话:“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似乎他的生命里和内心世界永远也躲避不掉这种荒凉之感。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和孤独寂寞荒凉的成年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童年心灵的自由的生活状态和成年时生存境遇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也构成了《呼兰河传》别样的情感心理空间范式。

《呼兰河传》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都是片段式的。多以作者的情绪为脉络去发展故事情节。而作者的内心世界总是凄凉、落寞的。在《呼兰河传》中,作者总是将自己在现实和童年之间游离着。将自己沉浸在祖父和后花园的美好记忆中,只有祖父的溺爱,使她在童年感觉到了人间的温暖,善良与憎恶,温暖与冰冷,是她所生活的分裂世界,充斥着分裂的情感。这也是促使她极为反叛的契机。祖父的爱,也让萧红对温暖和爱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表现出作者自我的寂寞之感。

家里一切事务都由祖母掌管着,无疑家中祖父和萧红都是被歧视的弱势群体。祖父作为家中的长者,一位老太爷,有二伯给他的更多是尊敬,厨子给他的更多是吹捧。没有人能与他说知心话,他的寂寞感也就难消除。在祖父病重的那段时日里,年事已高,身体重病的他心里更是满心的寂寞。他盼望着萧红放假回家陪他,萧红也希望自己每次回到家中祖父还在活着,祖父的寂寞也是萧红作品中情感心理空间的展现。

3情节淡化的空间叙事结构

萧红的小说之所以经受住历史的严峻考验,在很大程度上依持了她所创造的独特的叙事结构。在小说结构方面,萧红追求的是一种简单、自然的形式,所谓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完整的故事情节、西方现代艺术表现方法等在她的小说里完全退隐了。萧红在小说的创作中摒弃了长篇故事时间的延续性,摒弃了代表因果关系的情节结构,而采用贯穿始终的思想情感作为主线,并通过时空的跨越和有着内在联系的一幅幅画面,来完成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塑造。这种写法在《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两部小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崛起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萧红所直接感受到的正是“五四”以来近现代文学的新气息。西方现代派小说的创作理论的影响以及中国文学传统中抒情传统的承续,都使中国现代小说出现了把散文和诗引入小说的创作倾向,情节的淡化使小说的结构呈现多姿多彩的形式。萧红正出现于“五四”与“延安”传统交接之际,抗战文学、沦陷区文学、市民文学并存在文坛的时刻,这种开放式、融汇式的文化结构使作者的创作心灵处于一种自由境地,一切类型化、观念化的小说模式消解了,用自己擅长的散文笔致来结构小说,写自己熟悉的体验和观察,在环境氛围中,传达出对人生对历史的深刻的思考,这种透出鲜明个性的不拘格套的萧红式的结构方式,在中国现代小说结构史上具有创新意义。3.1故事情节的淡化

萧红小说基本上不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也没有贯穿始终的重要的人物形象,小说的情节是由叙述者所感受的一些零散的生活片段组合而成,小说的重心主要在于呈现叙述者对人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以及由这种感受和体验所引发的一种特定情绪。萧红在《呼兰河传》等作品里不惜将情节的发展中断,进行集中的描绘。这确实有些破格,并且因此受到责难。萧红却置之不顾,她有着自己的追求,也许正是这一点构成了萧红创作的主要特色。

《呼兰河传》通过叙述者回忆的眼睛,描述了东北地区一座小县城的平凡生活和风俗人情。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故事,只是叙述者对童年时代所感受和体验过的日常生活横断面的汇聚。小说开头叙述了呼兰县城特有的生活环境、风物习俗,历史掌故、人情世态,并以此为背景映射出叙述者的生活经历以及一些见闻的感受,着重叙写了自己家庭生活的片段,特别是祖孙二人在后花园里度过的快乐时光。后五章叙述者选取小团圆媳妇之死、有二伯的生活、磨倌冯歪嘴子的生活等悲剧生活片段加以描述,以此展示出呼兰河县城人们生活的一些侧面,呈现出呼兰人在陈旧风俗下的愚昧、麻木和悲剧的命运,表现出这些凡夫俗子们同艰难人生抗争的顽强的生命力,这散文化的写法正是《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特色。

3.2开放的时间结构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篇8

关键词:女性主义;文本价值;文学创作

上个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启蒙浪潮涌入中国,90年代得到长足发展。女性作家在八九十年代的大量出现,并且其作品数量和艺术质量达到的水准,是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①在“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的时代诉求下,对女作家萧红的特别推崇和极度赞美成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内的时髦话题。在经典作家被边缘化的同时,萧红因其生命历程的独特性以及作品中“女性主义”标签的社会接受度的扩大跻身于文坛巨匠的队伍中。对其作品的认可和追捧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一、人权主义与文学价值

萧红是活跃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女作家。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滥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在韩立群编著的《现代女性的精神历程》中,把女性文学划分为女性主义的理性启蒙时代,女性主义的艰难实践时代,女性主义的痛苦反思时代,以冰心,丁玲和张爱玲为代表。②谈到丁玲时代的作家萧红,评述最多的是“男性法权”、“女性主义”、“挣扎在爱情生死场”等内容。在大多数现当代文学史专著中几乎没有为萧红单独立章的。上个世纪40年代的《生死场》因抗战主题在战火中的上海文坛走红,新时代下,又因女性文学的浪潮,萧红的作品再度热议。在历史使命的横鉴下,《生死场》成为了一部为女性鸣不平的小说,《呼兰河传》似为《生死场》的续篇,思想更成熟,有一种女性觉醒的大彻悟。对萧红作品中女性主义的强劲解读,成为了萧红洞察乡土生活和乡土历史本质的起点。以女性主义理论阐释萧红的作品,自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笔者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与读者达成的一种默契,它顺应时代的发展,文学作品在承担着社会功能的前提下,人权主义与文本价值就没有了等同性。发掘主义内涵可以扩大文学史价值,但是并不会提升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萧红的文学创作活动集中于1932-1941年间,她的《生死场》得到了鲁迅的捧荐,也引起了茅盾、胡风的研究关注。鲁迅在“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定论外还说到了“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于是便有了后来众多有关女性身份和女性经验的创作的评述,这句序言更被奉为金科玉律。《生死场》里的生育、疾病、虐待、自残都被视为女性苦难的冤屈,控诉,尖叫和哭泣。多数读者和评论家站在悲悯的角度去看待作品的文学成就与社会价值,无形中以“主义立场”扩大文本价值。以“金枝”“月英”“五姑姑的姐姐”等女性的苦难命运概括作品所要传递的文本意蕴是不客观的,过度拔高女性主义创作也是不合理的。

二、语言隔膜和叙事结构

一直以来,鲁迅、胡风、茅盾对于萧红作品的探讨研究都是中现当代文学研究领悟内的风向标和有力的文学价值评判理论依据。“《生死场》在当时的读者群是相当广泛的,不仅有众多的文学青年,而且有鲁迅、茅盾、胡风、叶紫、肖军、聂绀弩等文艺领导,批评家、作家。③从创作年龄,叙事手法上来说,萧红有极高的创作天赋,将“相生相克”的生死哲学描绘出感同身受的即视感。胡风在对《生死场》做评价时说:“我并不是说作者没有她的短处和弱点。”题材组织力不够,描写粗糙,人物形象模糊,语言搭配不当与生涩确实是在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够成熟的地方,作者与读者没有形成默契,造成理解上的隔阂。如《麦场》中写到:“走大道中,像是走进一个动荡遮天的大伞”;④《菜圃》“静静的河湾有水湿的气味”;“尽量的充涨了血管,仿佛他是在一片白色的死尸上面跳动”;“无论怎样母亲不能把灯点着,灯心处,着水的炸响”。⑤文学语言生涩别扭,不易理解。相比较之下《呼兰河传》的语言叙事就较为成熟,以诗化的笔调描写呼兰河城,写的安静祥和,语句顺畅很多。收录小学课本的《火烧云》片段足以看到文章笔法的成熟与进步。在《呼兰河传》第六章十三小节中写到“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冬天一片白雪,夏天则满院蒿草。风来了,蒿草发着声响,雨来了,蒿草上冒烟了。没有风,没有雨,则关着大门静静地过着日子。”⑥此时的叙事语言就顺畅了很多。1946年,茅盾在为《呼兰河传》作序时肯定了历史的叙事和多彩的画面,但不免困囿于寂寞之境,限制于狭小的生活圈子,艺术上值得称道,思想上有明显的弱点。虽然在对“小团圆媳妇”事件的叙述和构思上入目三分,但从总体上来看小说构架是松散的,回忆加片段式的描写总是中断阅读体验,主题表达分散。小说描绘的历史框架成为了一副略图,人物刻画模糊,多为群像刻画,故事情节松弛。这点在《呼兰河传》中尤为明显,艺术形式上比较独立,从结构上看没有主线,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中心人物。小说前四章,描绘风俗人情,后三章各自独立的写“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的故事。如果单凭主题一致,看成独立俨然的整体不免有些牵强。

三、从心所欲与文学追求

尽管从诸多方面对萧红的文学作品进行了“亚健康”的分析,就其创作背景来说《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的艺术成就在现代作家作品中还是可执牛耳的。1935年出版的《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引起了当时文坛的重视。写于1940年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曾被香港“亚洲文坛”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九位。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评价,在于她的作品透露着极强的人道主义情怀和纯真的赤子之心。不女气的生死场里展示出了民族存亡之际农民“蚊子似的为死而生”到“巨人似的为生而死”的历史性转变。《呼兰河传》则以纯熟鲜活的笔调描绘出对乡土社会的深刻思考。从《生死场》到《呼兰河传》,从锋芒凌厉的忙着生死开始到回归童年的柔情笔调结束,两部作品承载着萧红一生的辉煌又记录着她如青杏般酸涩的人生。在日本留学时,她为自己的黄金时代悲哀,生命终结时怀有着“半部红楼”的遗憾。九年的创作旅途,发生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一直追求的纯文学创作为她沉默着的时候带来内心的平静。观其一生,有些事情发乎很多情,又止乎很多理,难能可贵的是萧红能饱有赤子之心,坚持着对文学的热爱。若生着流水一般的命运,便不奢求安息,文学是她的信仰,穷其一生,是坚定而浪漫的追求。

“五四”以后的新文学时期,各种主义、学说蜂拥而至,借助某种学说、理论以确立自己的人生观,成为一时风尚。萧红作品中多数以女性作为主体创作对象,在萧红热浪潮中各种“主义”精神的评述给予文本过高的文学史价值,忽略了读者的阅读感受。“从历史性角度来考察,不同时期读者对作品的意义阐释是不同的”。⑦萧红不是捍卫《生死场》的抗战作家,只是五四时代的一位爱国青年,《呼兰河传》也不是偏离“民族革命”的心理结症,走出那个时代,至今仍不乏知音。从创作历程来看,同时代下萧红确实是位个性鲜明文风独特的作家,坚持自己的写作立场,追求纯文学创作,展现出民族精神和农民朴素的生死哲学。她如七月里长起来的野菜,八月里开花,我们在伤感命运的同时又赞叹她的坚韧与勇敢。为写作而生而死,虽有遗憾,但令人惊叹其才情,感慨其一生。

注释:

①戴锦华.涉渡之舟[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9-30页.

②韩立群.现代女性的精神历程--从冰心到张爱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③牛静国.从接受美学看萧红作品的精神价值与艺术魅力[J].安徽文学:2011年第1期.

④唐颂.萧红经典文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3页.

⑤唐颂.萧红经典文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15-322页.

⑥唐颂.萧红经典文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40-541页.

⑦伽达默尔.真理和方法[m],第171页.

参考文献:

[1]韩立群.现代女性的精神历程--从冰心到张爱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2]唐颂.萧红经典文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篇9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作家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个篇章,文章中充满了萧红童年的快乐,以及在园子中的自由。但是,当你读完整本《呼兰河传》时,你却发现,整本书中像《我和祖父的园子》这样让人愉快的篇章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关于呼兰河城的回忆都是一种对辛酸生活的描写,而萧红的童年生活实质上也是相当不幸的。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字里行间却洋溢着被宠爱、自由和快乐呢?

在听了七位教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后,我发现,为了突破难点,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有意识地补充了课外材料。有的教师在导入时利用课文后面的作家名片,简单介绍了萧红清新质朴的语言文字特点,还介绍了著名作家矛盾对《呼兰河传》的经典评价;有的教师补充介绍了萧红出生的时代背景、政治背景;有的教师让学生在充分感受“园子”中的快乐、自由后,引导学生质疑。

比较了几位教师补充的阅读材料,权衡了他们补充课外资料的不同时机,我一直在思考:阅读教学中,需要补充哪些材料?在教学过程中,什么时候补充材料才是恰到好处的呢?

一、把握拓展性材料的内涵

阅读教学中的拓展性材料是指教科书文本内容之外的、对文本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的文字类材料。这些材料,或是为了补充文本材料,或为了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技能,它与课文文本不是完全脱离的,而是有机的整体。

二、根据需要,补充拓展性材料

课堂上,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了训练学生的语感,教师都得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补充些课外资料。

1.扩充阅读内容的需要

为了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写作方法,或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地补充些课外的相关文章来扩充学生的阅读,如《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中,可以补充《呼兰河传》中的有关篇章;为了感受作家的风格,教师也可以补充同一作家的文章,如学完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可补充她的《小桔灯》;教师还可以补充原汁原味的、未经删减的原著,让学生感受写作构思方面的指导,如学习了鲁迅的《百草园》,可补充有关“三味书屋”的介绍。

2.填补背景空白

语文课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天地,还是历史人文的舞台。对于有些课文,必须补充文章所涉及的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等,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如教学《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这课时,如果仅仅让学生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如何诞生的,岂不辜负了这篇课文。于是,可以补充雷奈克的生平,他六岁时母亲因肺结核去世,以及他生长过程中对医学的不懈追求,还有当时法国医学界的发展情况。

3.补充跨学科知识

教材中的很多课文,尤其是一些科学小品文、说明文和科学想象文,都不仅是文学知识的展现,还包含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在教学中,教师都需要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补充些有关的拓展性材料,否则,教学难以深入下去。如四年级的《人类的“老师”》一课,教学时可适当补充些科学知识,让学生明白,所谓的“老师”,不是外表形态的相似,而是在工作原理等方面的学习和效仿。

三、抓住时机,利用拓展性材料

知道了要根据需要补充材料,还要能巧妙地使用这些材料,让课堂因此而更加有效。

1.课前,引导阅读

课前,师生可以共同收集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相关信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等资料进行拓展性阅读。对教师来说,主要是把这一部分的拓展性材料融入课堂的导入中,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时,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我课前让学生阅读欣赏了法布尔的《昆虫记》中的一小段,让学生体会法布尔观察之仔细和描写之生动,引起学生想要了解法布尔的兴趣。而在教学古诗的时候,我布置学生就所学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进行资料阅读和收集。这些拓展性材料,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感悟古诗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课堂,适时阅读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点,这时如果适时地补充相关的资料,就能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解决问题。如在教学《陶校长的演讲》一课时,学生很难理解“学做真人”的意思。这时,我插入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小故事以及教育名言等资料,让学生阅读。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教师、拓展性材料之间的对话,学生产生了顿悟,突破了难点。

3.课后,拓展阅读

通过课后拓展性阅读,让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进行反馈、交流,这样可以促进课内外知识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因此,在课文的结尾处,教师应为学生设计开放性的拓展性材料,为学生课外延伸阅读指明广阔的空间。如学完《海伦·凯勒》这课后,让学生去读读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完《诺贝尔》这课后,让学生多渠道地去找寻有关诺贝尔的故事进行诵读和交流等。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篇10

关键词:细节感悟学生情感体验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析

《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回忆小说《呼兰河传》,课文主要叙写了童年的萧红在园子里的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二、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教学。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揭题,读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哪些地方让你难忘?(主要写了我童年时代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园子的景象及和祖父在园子里发生的趣事。)

(二)赏读园中景物自由

师:我、祖父、园子构成了多彩的生活,给萧红留下了童年美好的记忆,令她难以忘怀。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这个园子。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园子的段落。(第2节、第13节)

2.引读第二节。(读出园子的美和生机勃勃)

问:大家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你能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告诉大家吗?

设计思考:投影仪出示几幅与文本相符的农家菜园图片,让学生在欣赏、品读课文美丽语言的同时,再从视觉上给予冲击,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课文。

3.自由读第13节。

师:我想,读着这些文字,漫步在这个大园子中,你就会产生一种感觉,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两个词——无拘无束,悠闲,自由,随心所欲。

师:你的感觉和文中的“我”感觉相通了。读着读着,我觉得园子里的一切都,要做什么,就,要怎么样,就,都是。(引读)

设计思考: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找准切入点,引领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品读和感受作者儿时的那份自由、天真、快乐。

4.仔细读读这一段,看看作者是怎么写园中的自由的?注意那些有趣的、特别的词句,可以画下来。(学生画、读、议,教师巡视)接着,师生交流,相机指导朗读。(运用了拟人、排比的手法,句式有……就像……似的……,……愿意……就……,一会……一会……进行适当的句式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

5.师:老师读这一段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文中一连用了十个“就”,读起来是不是觉得啰唆?

设计思考: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品读感悟出萧红的文字很朴素,但读起来觉得很灵动,很清新,字里行间扑腾着两个字——自由。

6.让我们把这种自由的感受带进这一段中,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配乐朗读。)

7.为什么在萧红眼里,园中的花鸟、蔬菜、昆虫这一切都是自由的?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自由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看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三)品读童年生活自由

1.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让我们继续漫步于园中,默读课文3—12节,注意那些最有趣、最好笑的细节,读一读,划一划,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

2.交流,品析,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

3.小结: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下种,我就瞎闹,祖父铲地,我就乱勾,祖父浇菜,我就乱闹,漫步在园中,我们看到,无论我想怎样,想做什么,都可以去做,我完全是自由的。

(四)感悟自由的源泉

小萧红在园中能这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瞎闹,祖父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默读课文,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祖父?品味文中的“笑”,感受祖父对“我”的爱,指导读句子。

设计思考:通过一找一读,让学生感受到祖父是个和蔼可亲、慈祥、仁爱的人,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五)抒发对自由的渴望

1.正是因为有了祖父的疼爱和呵护,我才觉得自己的心是——自由的。(配乐引读)

2.你渴望这样的童年生活吗?请你运用文中句式写一写。(……愿意……就……想……就……)

如果我有这样的一个园子,。

设计思考: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作者的独特表达形式畅谈自己的童年趣事。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突破难点的目的。

(六)拓展延伸

1.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想一想,当作者成年以后回忆这个园子时,她心中是什么感觉?(快乐、幸福、回味、眷恋、对祖父怀念)

2.课文第一段写:“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这句写得很特别,体会一下,为什么这样写?

3.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的思绪就回到了呼兰河这座小城,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想到了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忆起了对她百般呵护的祖父,作者写园子,其实是在回忆她快乐自由的童年,其实是要表达对祖父深深的感激、怀念之情。

4.《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展示课件,配《思乡曲》的音乐)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

(七)板书

我和祖父的园子

自由勤劳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