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的文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11:30

感悟生活的文章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悟性感悟能力

悟性是人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高中阶段培养学生感知课文、分析课文和理解课文的悟性很重要。悟性是学生直接生动地认识世界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科学推理分析,获得新的知识结构的思维活动。新课程标准中多次出现感悟的字眼,表示在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文本感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悟性,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境界就显得格外重要。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认为适合从以下方面努力实践:

一、创设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感悟文本的潜能

语文课如果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高涨的波动的情趣进行学习和思考,并对学习中遇到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意识,并调动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冲动。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主观的意念的领悟,重视学生主体和客体的感情的融合,让主体和客体产生思维的碰撞,并在交流中产生共鸣,实现学生对学习的事物的内涵的充分认识。学生的感情是感悟的动力源泉,感悟可以借助逻辑分析进行,并重视感性直觉来把握学习的内涵,产生强烈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充分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感悟文本的潜能。

1.听觉引领

教师可以运用声音创设情境,运用声音或者音乐的方式创造情境,让学生去感受语文作品。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生动的音乐让学生大彻大悟,让学生追随声音和音乐去想象,去感受作品的魅力。声音给学生的震慑是巨大的,比千言万语要深刻而久远,有效而持久,更能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

2.图形创境

教师可以运用图形创境,运用图像或者影像来创造情境,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引领学生进行洗礼,体验残酷的思想,感受图片带来的思想共鸣,进而创造情境。通过图片创造的情境,教师可以塑造学生的品质,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

二、发展想象思维,把握文章感悟的体现点

阅读的感悟是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言外之意,味外之味,重视通过想象让学生捕捉到文章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和深厚的情谊。教师也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想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对文章的整体的形象和深刻的句子不要做细致的讲解,而要提供写作的背景,引导学生激发想象,允许学生形成自己个性化的理解,重视学生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从联系的整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实现多个角度学习的综合,实现跨学科的知识的联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实践,重视学生想象中的体验,打开学生思考的大门,联系实际生活体验来理解和感受学习的内容,拉近学生和所学习的内容之间的距离,形成学生真切的学习体验,形成深切的学习感悟。

三、进行讨论交流,升华感悟思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更多的交流和思考的感知的环节,提升对文本的感悟能力,增强学生思考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并组织学生进行众说纷纭的讨论,抒发各自个性化的见解,采用讨论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对待文章的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肯定,全面激发学生感知课文的兴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了钻研课文,也激活了思维,更感受到了作者的观点和感情,经过学生的讨论,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四、教会学生感悟的方法,重视文本感悟能力的提升

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真谛,教会学生掌握感悟课文的方法,掌握学习的技能。教师要通过教学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迁移领悟。不一样的文体特征决定了阅读这些文章的方法不一样,教师可以教会学生评价文章,从文章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作家介绍等方面进行研究,重视理解作品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学会进行评价和感悟。

叶圣陶曾说作文应该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材都是例子。教师要教育学生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语文课堂上,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树立大的语文观念,通过课外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教师可以训练学生的感悟能力,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语文创造的感情。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名家散文的阅读,要求学生写出读后的感受,重视让教师来进行批阅和讲评,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产生感悟中的惊喜。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累积感悟文本的学习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总之,学生的悟性是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追求的较高境界。高中语文教师要围绕学科特征,重点训练学生分析文章、理解文章的能力,将学生悟性的培养贯穿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进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悟性,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中,提升学生的综合感悟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慧.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悟性培养[J].教坛聚焦,2010,(30).

[2]姚玉琴.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J].甘肃教育,2007,(24).

感悟生活的文章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悟能力培养方法

随着对新课程改革探究的不断深入,对新课程理念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教育科研的广泛开展,迫切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主体能动的感知,运用已有知识在实际操作中感悟、领受,并在其后的合作学习中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独特的体验,从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一、生活积淀,是感悟的基础

生活是镜子,亦能照你,也能照我。生活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如何从每个人每天都面对的生活中获得独特感悟呢?这就要求平时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比如,放眼中国,CCtV连续几次评选感动中国人物;转眼于身边,实验室里的亲自操作,操场上的嬉戏玩耍,教室里的书声琅琅,师生的涓涓细语,人事的悲欢离合……投身于自然,一年四季的更迭轮回,鸟兽虫鱼的千变万化,花草树木的枯败盛荣,旅游途中的奇闻趣事……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除了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材料外,还要告诉他们,许多事情往往是很有哲理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就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的并能给人启迪的哲理。

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从微小平凡的事物中感受到不平凡甚至是伟大的一面。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他们的感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也才可能写出感动自己乃至感动别人的文章,这样的文章自然才会有深度。

二、情感释放,是感悟的催化

关于阅读,叶圣陶先生有过这么一段精彩的比喻:“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作家和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借助所刻画的人物,所叙述的事情,所描绘的景物,所抒发的情感等艺术地表现他们对客观世界的感悟。阅读,就是要将自己有限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要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剖析并感悟,达到训练和培养感悟能力的目的。

在具体教学引导中,可以按“读、思、评、品、悟”五个步骤进行。前四步是基础,只要我们将这几步工作做扎实了,学生自然就能对作品有所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深入作品中,形成独到的理解、领悟。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准确客观地再现作者的创作本意,而且是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并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悟、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从而完成在阅读过程中对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为了让学生在读中充分地理解,充分地品味,充分地感悟,我们还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发挥。如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时,让学生观赏音乐之都维也纳如画的风景,欣赏音乐大师们创作的如诗般的音乐,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尽情畅游的同时,真正领略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的独特魅力。此情此景,怎会不让学生产生对音乐之都维也纳的热爱、向往之情呢?

有人说:“景再美,没有人情的色彩想寄,便会失去光华;物再华,没有人情的渲染,就会失去灵性。”真情就如一坛保存多年的好酒,无论用怎么样的瓶子装出来,依然是芬芳四溢,醇美醉人。情感释放是感悟的催化剂。

三、揣摩语言,是感悟的生发

阅读是为了读懂别人的思想感情,如果语义意味理解准确了,就准确而深刻地感悟了别人文章中的行文构思、思想情感。阅读的过程是把文字信息转化为生动的表象组合的过程。如果是朗读,则是一个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想象,充满不可言喻的情感体验。对文字的理解,思想的挖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凭借这个过程实现,学生的情意受到感染,身心受到陶冶,亦需要凭借这个过程实现。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见解,产生对课文的独特感悟。

语文课中,我们应特别注意学生看、想、读、说的结合,引导学生从生动的语言朗读中领悟作者丰富的情感,受到情感熏陶,并且尊重学生富有个人情感色彩的表达,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感悟,这样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运用语言,是感悟的升华

从孔子“韦编三绝”读书境界到苦吟诗人贾岛“推敲”的精益求精;从卢廷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的艰苦创作到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炼字功夫,充分说明了正确使用语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教学中,在写作中,重视“文章不厌百回改”,就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学完了《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有位小作者对自己所写的《游锡惠公园》中描写杜鹃花的片段进行了修改,对冰心奶奶描写海棠花的语言进行了活用:“走进寄畅园,我的目光被那些杜鹃花吸引住了。那几盆杜鹃花,开得正旺盛,花朵挤挤挨挨的,好像在争着把自己的美丽身姿展现给人们看。阳光下,那些杜鹃花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学完了《二泉映月》一文,学生在介绍班级里的小能人――“钢琴公主”吴以沫时,借用了一些句子:“随着吴以沫灵活的手指在键盘上不停地敲击,我的耳边伟来了令人心旷神怡的乐声,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个跳跃的音符。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随着乐曲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乐曲久久地在我耳边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吴以沫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倾吐着她的心声,她爱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的家乡,她爱与她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同学,她爱呕心沥血、慈祥温柔的老师……”由此可想,如果学生对文章没有深刻感悟,那么怎么会有如此妙语呢?

有句话说得好: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学习能达到一种“悟”的境界,方能心领会,有所创见,突破前人的旧说,达到一种超越,这是学有所成的重要契机,如果放弃了,守旧囿成,则学业终难有成就。

感悟生活的文章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整体解读整体感悟

初中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形成整体意识,达到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化的体验与感悟。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我对整体阅读教学的内涵与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希望克服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探索出一条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语文施教之路。

一、整体阅读教学的内容

“整体阅读”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课文侧重整体把握、整体理解的一种教学法。它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重理清文章内部的相互关系,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吸收文章的精髓,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

整体阅读教学主要包括整体解读和整体感悟两个内容。整体解读是整体阅读的必要基础。解读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初步整体感知文章―从整体出发,评析文章字词句段的意义方法,理清文章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从内容与形式方面对文章形成理性的、深刻的整体把握。在整体阅读时,文本的解读过程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过程。

整体阅读教学的核心是通过“整体感悟”来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素养。整体感悟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动眼、动心、动脑和动口、动手的过程。整体阅读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凸显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产生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从而激活旧知、唤醒情感、训练方法、培养能力、建构新知、完善自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二、整体阅读教学的作用

整体阅读教学积极响应新课标的精神,整体阅读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人文精神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择的范文,大多文质兼美,蕴藏着人类丰富优美的文化,深邃精辟的思想,美好动人的情感,宽宏博大的胸怀,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崇高伟大的精神品格。整体阅读教学注重对这些人文因素的挖掘,突出课文的文学性、审美性、生活性、文化性,以文本中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来熏陶感染学生,充实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整体阅读教学强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就是要以对话促进思索,以体验激感,以感悟生成思想。它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汲取生命养料,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其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培养语感

整体阅读有助于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整体阅读教学讲究整体把握,强调结合整体分析局部,注重结合各级语境来分析语句段的意义,这是一种高屋建瓴地准确领会语言意义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感受的准确性、深刻性。

整体阅读教学注重交流感悟,强调对语言文字的切实感悟,主张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品味语言,形成心灵的重构,从而丰富情感,增加思想深度,逐渐拥有一个充实富有感受力的心灵,这正是提高学生语言感受力的根本所在。

整体阅读教学强调整体意识,初读时注重整体感知,分析理解后再综合,注重在更高一层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与形式,从整体内容反观语言形式,这有助于学生对初读阶段的整体感知进行验证,并进一步领会语言形式的精妙,从而增强语感文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整体阅读教学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交流,以显性的对话来显现学生与作者文本间的隐性对话。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正是在这一语言活动的过程中得以训练,并因而得以巩固和提高。

(三)培养思维能力

整体阅读教学经过一个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过程,思维经历由综合到分析再综合的交替,遵循认知的一般规律,有利于训练思维。整体阅读教学注重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重视对文章思路的剖析,重视对作者思想情感变化发展的感受,这是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整体阅读教学在引导学生整理文章思路、感受情意时,学生也经历着作者的思维过程,进行着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演绎与归纳等思维训练。而学生在再现文本表象、感受文本情意时,调用生活经验情感经历,必然要锻炼联想力与想象力。学生正是在思考感悟的过程中增加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提高思维品质。

整体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重视个性化阅读,鼓励形成创造性的阅读感悟与发现。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自由大胆置疑,养成多角度认识问题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三、整体解读的方法

(一)把握整体的方法

把握整体的方法很多,相对于不同文体的作品,有相应不同的把握丰方法,这里介绍几个常用的方法。

1.一线串珠法

“线”就是作者的行文思路。它往往遵循事情发展的顺序或情感变化的进程,围绕同一主旨将文章内容按前后顺序连贯成一个整体。抓住了思路,就可以串连起各部分内容,抓住文章整体。根据思路,我们也易发现局部在整体中的位置与关系,从而立足整体准确理解局部。

梳理思路的方法很多,标志性语言、时间变换、空间转移、事情发展、事理变化、情绪跌宕、写作角度变动、写作技巧改变等都可作为辨别思路进程的依据。

如《珍珠鸟》一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依据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就可理清文本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明确主旨,就水到渠成了。

2.一点辐射法

“点”就是课文教学的突破口,通过对突破口的突破,以点带面,牵发动身,逐层辐射至课文的各个环节,从而把握其整体。突破口可以是全文的中心句或总起段、总结段、过渡段,可以是统率全篇的题目,也可以是能以小见大的非中心词段。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标题就是教学的突破口,从标题可知,文章包括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两个部分,两个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另外,文中还有一个过渡段,巧妙地将自己的百草园生活过渡到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涯,也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3.散点整合法

这种方法重在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搭建文章的逻辑框架来明确中心、把握整体,从而整合全篇、深化解读。这一方法比较适合从几个方面或几个角度来介绍某一事物,解释某一道理,描绘某一景物或表现某一个人物的文章。比如《邓稼先》,文章分六部分,各冠以醒目小标题,既塑造了邓稼先的崇高形象,又表达了作者的深挚情感。我们可先抓住“两弹元勋”、“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我不能走”三部分来整体把握邓稼先的人物形象,再分析全文各部分间的联系来领会作者情感。

除了这三种方法以外,还有内容梗概法、复述文章、列小标题、画结构图等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相互配合综合使用,可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解析局部的方法

解析局部必须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结合语境分析应遵循由近及远的分析原则,即首先关注的应是与词句段直接相连的那层语境,然后根据需要,再联系更高一层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中“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实在标致极了”中的“标致”一词,显然不是原义“漂亮”的意思。因为文段一开头便是这样写:“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一词突出了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是非常失望的。很明显,文段中的“标致”是褒词贬用,实为作者着意讽刺“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而思想守旧的丑态,是反语。这就需要结合语境来分析。

四、整体感悟的内容与方法

(一)整体感悟的内容

在整体阅读教学中,整体感悟与整体解读是相容相生、彼此促进的两方面。在帮助学生整体认识理解文本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体验和感悟文本中的情趣和意趣、自然美和生活美,进而启发学生去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气质、才华、节操和修养等,让学生在具体的体验感悟中受到熏陶与提升。

在叙述描写类文章中,作者总是试图将自己脑中丰富细致的图像展现给读者,并渴望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形象来传情达意。如《社戏》中“月下行船”中的景物,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的画面。这些物和景是作者对自然社会细致观察生动表述的结果,往往蕴藏着作者真挚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形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敏锐细致的观察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更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文本情意的前提。

叙事类作品往往通过事情的叙述来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矛盾,传递爱憎情感,表达认识评价。如《智取生辰纲》一文,前半部分着力描写杨志与众人的矛盾,甚至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后半部分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志斗勇,但并不是明刀明枪,自始至终也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被表面上的“兵士买酒”和“杨志阻止喝酒”的争斗所掩盖。阅读这类文章,学生必须在了解事情的前提下,去感受思考事情的原委曲直,去揣摩体验人物的复杂心态,形成自己的推导,猜测与评定。

文章情铸成,几乎所有的课文都有情感信息。整体阅读就是要以课文中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情感。

优秀的作品往往有着深刻的思想,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洞悉社会生活的底蕴。因此感悟文意也是整体阅读教学的关键,我们要让文章的思想内容焕发出活力,起到净化思想、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作用。

总之,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时,文本的人、事、物、情、思想内容皆可为感悟的对象。但这些感悟必须建立在语言文字的切实感悟之上,所有架空的形象理解和空虚的情感交流都不会引起真心触及心灵的感悟活动,这样才能训练学生比较、分类、综合、分析、归纳、演绎、概括、抽象等多种思维方法。

(二)整体感悟的方法

课堂上的整体感悟教学不仅仅是促进个体感悟的形成,还要在课堂教学对话中,促进个体感悟的交流、验证与补缺、纠错,以使个体感悟趋于成熟。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诵读法

自古以来,诵读感悟就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重视的一种基本阅读方法。在反复吟诵中,可读出文气,抓住情感起伏的脉络,领悟作品意蕴,并受到美的熏陶。

因此,整体阅读教学就是要通过各类诵读调动起学生的多元感受(口、耳、眼、脑并用),达到与作者的心灵谐奏、情感共鸣,它的起点是学生的“读”,归宿是学生的“悟”。让学生朗读,他们的思想感情就会丰富起来,动情的声音、生动的语气传入耳朵,美好的情感、深刻的内涵就会流入心田,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感知到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的美,并引起情感的共鸣。在读的过程中,读者传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并对听众产生作用,在课堂上营造适宜文本阅读的情感氛围。

在语文整体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灵活使用诵读法,让学生沉潜在作品中,动情地读,思索地读,读出滋味,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文章整体的灵魂和意蕴,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

2.情境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学的需要出发,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来引发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与情感体验。

设置情境的手段很多,语言描绘、常规教学的实物、图片展示、电化教学的幻灯片投影、录音录像影视等手段都可以用来设置情境,但无论使用何种手段,都要从实际出发,抓住文章的主体形象,这样才能引发对课文整体意蕴的领会。教材中有丰富的形象因素,文学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众多的人物艺术形象,我们可以通过生动的人物介绍,或生动的视听手段来设置情境。

除了这些直观情境,我们还可以抓住文本的空白点,设置推理想像的情境,这些情境有助于调动思维,展开联想与想像深化感悟。

感悟生活的文章篇4

我们着乎研究的课题“作文教育与人的发展”便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抒写自我,张扬个性,写出真情实感。因此,笔者探讨了中专学生的写作道路,进而主张中学作文应从我国传统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中汲取营养,走“积累,感悟”之路。

一、积累――生活的基础

积累与写作的关系非常密切,抓住了积累,也就抓住了基础。

1.材料的积累

黄麟生教授在讲学中提倡语文学习要注重写作材料的积累。这些材料有些来源于书本上的知识,有些直接来源于生活中的材料。这些材料相辅相成,互相相补充。书本上的材料,范围广泛,像名人事迹、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笑话、寓言、童话,以及有关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等等都属于这类材料。要积累书本中的材料,自然就要求我们多读书。为了便于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我们每周增设了一节阅读课,利用图书馆单的阅读材料,全面打开学生的视野;此外,要求每人每周选两篇课外的小文章,写下两百字的文章;坚持常看两份报纸,两份杂志;常读四类书,至于生活中的材料积累,就必须到生活中去观察、感受,认识生活,从生活中积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写作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对生活要有热情,有品味,常关注周围的新鲜事物,体验,认识生活。

2.情感积累

要求学生运用五官,摄取各种外界信息,在心灵和外物互相作用的过程中,捕捉自己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将对外物的观察化为自己思想情感上的体验。语文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赏读优秀作品的过程中去感受,体验这些情感。

学生有了丰富的情感积累,就会养成善感的心灵而有了这样的心灵,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即使是无情的山水,在他们的眼里也会充满情趣,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情真意切。有了善感的心灵,自然就容易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产生灵感和美感。

二、感悟――连接生活、阅读和写作的桥梁

1.生活中的感悟

观察要勤作记录,感受必须以观察为前提,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感受。我们要求学生用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一件小事,一个自然景物,一个片段,甚至一句话,因为这些都能引起人的某种感受,进而使人领悟生活的真谛。对生活的感悟,应遵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这样,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才会发现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或各种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2.阅读中的感悟

阅读中的感悟是由文学能指引所指的升华,是从表层意义到深层内涵的认识深化,是读者在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基础上对作品的感受和领悟、扩展和想象、提高与创新。感悟的方式是从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到局部,从整体到局部到整体。感悟要达到的目的是既能正确感受作品各部分的意义联系,又能领悟到语言、表达方式等的效果,最终从整体上把握文与质的和谐统一。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给学生读些什么书呢?笔者认为应选择恰当的读书内容。首先,教师有课文、读本,学生手头上有参考书,资料,但这远远不够。黄麟生教授说得好:“每天(周)看两份报纸、杂志,常读四类书”,学生受益匪浅,我们还引导学生欣赏一些高水平的书,如名著、剧本、诗歌、散文等,可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的人格更为高尚,更能明辨是非。“读”的书越多,知识面就越广。这单的“读”不是泛泛的读,而是要略读和精读相结合。

3.写作中的感悟

感悟生活的文章篇5

一、阅读教学中学生感悟过程探析

审美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审美经验长期积淀的过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掘美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阅读是一种接受文字信息的复杂思维过程。感知是阅读过程的开始,理解、感悟是阅读认知的核心。阅读过程中学生先接触的是文字材料,在识字、释词、弄清句意的基础上,摸清文章中作者的思想脉络,也就是对文章内容、主题有初步把握。在把握文章主题、观点的基础上对文章描写的内容有感受,在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揣摩品味以达到对文章内容理解的进一步升华,即为感悟。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每一层把握都富于创造性,是一个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例如读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学生首先感知的是语言文字,然后根据字句展示的意义及特定的语脉联系,一步步切近文章主题,并通过文中的一些词句,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寂寞”、“阴森”、“笼着轻纱的梦”、“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来揣摩作者的心境及文章的深层涵义,最终把握文章旨趣,感悟朱自清先生不平静、不由自主的人生困惑并进而观照自己的生活境况。这样一步步从最初的识字、释词、句到构建阅读表象,到理解文章内容,再深入到心灵世界,达到对文章深层意蕴的直观性把握。这一层面上的理解才是真正的感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正是超越了对简单文字符号的直接反应和以概念、判断为主的逻辑思维阶段,而进入一种渗透着情感自由和意志在内的高级心理活动。从审美的角度讲,这是审美理解的最高层次。这种感受有时甚至是不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清晰地描述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境界。凡是无切身体会,人云亦云,重复他人者,不能真正有感悟。感悟是自己心灵的体验,也是阅读中的最高境界。

二、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感悟

创造性不可教,但创造性可以培养。同样,作为创造性的感悟虽不可以教,但可以通过培养激发使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提高。那么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呢?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细读、品读是语文阅读感悟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由于知识的构成、认知水平、生活阅历、情感体验、个好的不同,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肯定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细读、品读。作品中的语言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或画面、或意境、或韵味、或哲理、或情感,学生在阅读中要细读、品读,方能感悟这些隐含在语言中的潜在的深层的东西。让学生倾听文本声音,在语言的丛林细读、品读,去玩味咀嚼语言文字,进一步体验感悟语言文字里蕴涵的思想情感。细读、品读,与文本诚恳“对话”,方能深刻体会作者“良苦用心”。“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只能是浮光掠影,思考流于肤浅,结果是一知半解,甚或不解。于漪老师曾说:“感知是进入体验的大门。阅读语文材料,通过视觉,接受文字信息,接受文字塑造的形象、场景、氛围,触摸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者心灵交往。把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通过联想、想象、比较、分析,产生新的体验。这种学习由入目到入心,使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熏陶,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在阅读实践中达到提高。”因此,学生应该细读、品读,力求透过它的感性形式,感悟它蕴涵的情感内涵和审美本质。

(二)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是语文阅读感悟的重要前提

丰富而独特的人生感受是能够与文章达到契合的重要因素。学生除了在校园里获得人生体验,还应走出校门,走向自然和社会人生,广泛体验不同的生活。我们可以带学生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欣赏自然,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感悟。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看到奔腾不息的江水,会想到时光的流逝、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在幽静的山林里,满眼是飞舞的“黄蝴蝶”,触摸枯黄的落叶,会感受到秋天的清、静、悲凉、萧瑟、落寞和伤感;在金色的田野里,低头的稻穗,会感受到成熟的喜悦和满足。月光下的河塘、缥缈的白云、清晨的露珠,妒雪欺春的梅,都会带给人美的享受,带给人无限遐想,带给人许多冷峻的思考。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项王故里,学生会想到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一代枭雄的项王当初不能东渡乌江的无奈和悲哀,会为青梅竹马的项王和虞姬最终却演绎成一段凄美爱情而感叹。学校还可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生存体验,利用寒暑假到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开展文化苦旅活动等,这都不失为引导学生贴近生活的最好方式。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周围世界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只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才能在语文学习中有悟有得。因为语文富于艺术化同时又是富于生活化和心灵化的人文学科。

(三)扩大阅读面,增加知识储备是学生感悟的关键

从审美心理学来讲,思维凭借着知识经验,能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及其属性或联系加以反映。因此,要使学生感悟,知识积累是关键。心理学家雷斯尼克说:“阅读是一种构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的推断能力与他原来的知识起关键性作用。”感悟是一个思维过程,思维活动要依赖充足的材料、一定的社会知识、生活阅历、较宽的知识面,这是进行再创造、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前提。当然,扩大阅读,增加积累,不单单是语文知识的积累,也是思想和文化的积累。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的语言感性材料的积累才能最终内化为认知图式,形成文化积淀,并作用于今后的阅读活动。同时还应注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在当今知识多元信息途径广泛的情况下,如何有效阅读,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生应最终形成辨识能力,哪些是必要和必需的,哪些是可读可不读的,形成这样的观念,以便于使阅读积累事半功倍。

(四)教师的启发点拨是促使学生感悟的必要条件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学校是师生的“学习共同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已不再是一个权威的讲授者。好的语文课并不在于老师讲得如何缜密漂亮,而在于如何激发和点拨学生,让学生能够获取知识。孔子主张教学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在通过教师的点拨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点拨”指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内心感受,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某些思维或心理的障碍,运用画龙点睛的方法,给予及时的指点和启示。它是学生知识经验或某种内心生活的及时补充。点拨有多种方式,有时可能是某种体验和感受,有时可能是对某个词语的理解或语境探究,有时可能是某种氛围情景的呈现。适时而有效的点拨会使学生突破概念的一般理解达到审美的理解。

三、结语

感悟生活的文章篇6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感悟的过程,从而诱发、生成“真切的体验”呢?下面我谨以《和他的大黑骡子》的阅读教学为例,作一些说明。

一、积累是感悟的前提

“悟”是理性与感性、“渐修”与“顿悟”的结合,丰富的理性与感性经验是“悟”的前提,正如古人所说:“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因为“厚积”是“顿悟”的基础和源泉。一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自然、社会,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积累丰富的感性、理性经验,训练其敏锐的洞察力;二要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向阅读,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探索、思考,磨砺自己的思维,形成一定的观念、情感价值取向,将构成的“意念系统”潜伏在潜意识层。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当文本信息激活这种潜伏的“意念系统”时,便能恍然“顿悟”,进而完成新的意义的建构。

《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记叙的是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所有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情,表现了爱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教学这一课前,组织学生课外阅读,搜集长征的故事,阅读有关的文章,使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种种困难,初步感受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为阅读教学做知识上、情感上的准备。

二、情感是感悟的动力

“悟”无需借助逻辑分析,它是一个以感性知觉把握对象内涵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处于休眠状态的“意念系统”需要情感去激发,以形成强烈的阅读冲动。主体对客体的“意念顿悟”要求主体之情融于客体之情,在二者的碰撞交流中,以达默然契合,实现主体对客体的心领神会。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导情和融情,让学生置身于阅读的情境中,使主体之情与文章之情融为一体,并碰撞、交流,产生共振,最终达到主体对客体内涵的领悟。

对《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进行阅读教学时,要通过感情朗读来体会命令杀掉大黑骡子前后的感情变化,触摸的内心世界。

读“想杀骡子”这部分时,引导学生从眼光“盯在”大黑骡子身上体会打大黑骡子主意时的矛盾心情;通过“抚摸”、“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塞进”、“一直看着”等关键词句的朗读领悟喜爱大黑骡子的程度及原因。

读“决定杀骡子”这部分时,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忍痛决定枪杀大黑骡子时的表情、神态、动作的词句,从这些词句中体会此时此刻内心多么难受,可见他多么爱大黑骡子,从而体会到他爱战士胜过爱自己的坐骑的感情。

读“杀骡子后”这部分时,通过“推开”、“发火”等词语的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对大黑骡子的深厚感情。

三、想象是感悟的关键

阅读主体的“悟”是对文章“言外之意”的把握,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捕捉到文章所隐含的高情远意。联想与想象具有极大的跳跃性、自由性,它能迅速地在主体的记忆中搜寻与阅读对象的契合点,使主客体之间默然契合而达到领悟境界。因此,教师要善于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

感悟生活的文章篇7

关键词:写作;真情;思考;感悟;自我

在没有应试写作的要求时,学生更喜欢写周记、随笔等,因为这样的写作让他们更自由地表达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作为有思想、有个性的人,他们的笔下总有些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想法。正是这些自我意识的存在,学生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才有眼光独特、彰显个性的精彩习作。

一、习作中的真情

沈从文说:“一切作品都需要个性,都必须浸透作者的人格和感情。”所以对客观事物的情感体验,是作者的写作动机。

但常有学生说:“不是我不会写作文,而是我的心太麻木,没感觉,没啥可写。”可见学生写不好作文不是技巧不够,积累不足,而是“心”不在场,所以写作时极为纠结,笔下的文章也干瘪无物,只会流水账似的交代,表达不出什么感情。就他们的认知和储备而言,足以写好像样的文章。只有引导他们用心感受生活、用心写作才能流露真情,才有个性化的创作。

用心写作的学生时有令人感动的文句,如“我拔去妈妈的银发,也拔去她似水的青春年华”,这样的描写足以表现该生对妈妈日渐老去的伤感,对“感恩母亲”的主旨有了升华。这样的文句再现了生活画面,不仅唤起学生的记忆,找回忽略的细节感,营造感性氛围,还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无论是温馨的亲情,还是澎湃的友情,抑或朦胧青涩的爱情,都是学生的真实情感。

学生常说:“写作文不就是堆砌辞藻吗?尽量写长句,多排比段,字数自然就够了。”他们往往会积累大段的精美文段,套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也常出现华丽却没有实际内容的语句,或者大段看似气势磅礴,却和中心毫无关联的排比句。语言只是工具是形式,无论华丽还是平实都是为内容服务的,真情是榫接内容与形式的必须。只有关注自我的真情实感,才能写出好文章,“让学生讲真话,写实情,只有情和意和谐统一才能算好文章”这样的写作导向也是老师们的评价标准。

二、习作中的思考

“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自己进行思考,也就是进行创造。”教育培养的是能独立思考的人,学习是为了让我们的思维更加完善,考虑问题更加周全。所以我不喜欢学生的大脑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总是鼓励合理的想象和瞬间的独特灵感。

成长的“困惑和思考”,这也是习作中常见的话题。这些问题,会激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学生的智力是通过不断思考而开发的,他们的写作也体现了这一过程。当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的时候,他们的思维总是很活跃。所以,无论是时事新闻还是街谈巷议、无论是军事还是文艺都是学生思考的内容;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有话说的,我都赞许他们个性化的思考和创造。

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的过程,一个思路清晰的作者写出的文章自然条理清晰,思辨性很强。有的同学展示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知过程,不仅能联想延伸,还能逆向思考。这样不仅拓宽了写作思路还加深了文章的深度。写作也是个自我思考的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引导他们如何富有逻辑而清晰地思考,如何简明扼要地写作,这会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如何有效沟通的技巧。

三、习作中的感悟

感悟是学生写作的决定性因素,是写作的灵魂。感悟也是连接生活、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桥梁。学生有感而发,又在写作中感悟人生的真谛,提高感悟能力。

曾有学生在阅读《红楼梦》时,也感悟着自己的人生:“蓦然惊觉,生命的辰光已走过了年轻和浪漫,年轻特有的激情也被磨平了棱角,许多梦过、憧憬过的美好事物,已随风凋零,剩下的只是徒然的累累忧伤。”这文句传达出的信息是否似曾相识?这样的自我感悟是生命旅程中常有的旋律,人不就是这样长大的吗?个体的感悟能引发读者共鸣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写作的快乐与自由源自心灵的自由奔放,有真实的自我才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有深刻的自我思考和感悟才有创新的灵动文章。这样的写作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的情感更丰富、思路更清晰、观察和感悟能力更强。

我也相信学生们勃发的青春、丰富的内心会成就他们笔下最灵动的文章,而文字必将是他们抒发自我的有效工具,抒写真实的自我,展现生命的成长与困惑。“自由写作、快乐写作”,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文章越大气、越有灵气,就越与众不同、越富有创新精神。“自主写作、展示自我”,让学生以日常积累为后盾、以创新精神为动力、以个性化为支柱,在写作的天地里书写性灵之作。

参考文献:

[1]陈成龙.创造性语文教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06

感悟生活的文章篇8

现实生活中引起人们感悟的东西不外乎生活(包括林林总总的具体事物)和文字。

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生活无时无刻不在演绎着鲜活的故事,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勤思考,不断发现生活中新鲜的故事与动人的细节,然后经过加工处理,把它储存在大脑的材料库里以备使用。但现实生活毕竟是感性的、芜杂的,甚至带有偶然性,如何进入我们的作文视野,成为“于我心有戚戚焉”动人心弦的篇章,还需要一个再加工的过程,而感悟的重要作用就是提纯的艺术。生活中的材料是信息获取者发现的,是他独特的体验。临场写作时,根据作文要求和主题表达的需要,把这些材料从大脑材料库中调取出来,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再处理,再加工,写在作文中,自然就能切中作文评分标准中“内容丰富,材料新鲜”的得分点。人们常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世事奥妙,天地玄机,尽藏蚁动风摇之间。清人袁枚有首诗写道:“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生活”之表现在作文中,是具体的、实在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歌曲、一丝味道、一份触觉、一个平凡的人、一件身边的小事或是一个场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这也就成了观察、感受、思考的具体对象。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一景、一物、一画面,如果你用独特的目光去审视,就能读出全新的意境: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一群蚂蚁能抬走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能滴穿岩石,那是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从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含羞草默默地收回叶片,那是在告诫我们切莫张扬……

“人是能思想的芦苇”(法国・帕斯卡尔)。我们读书,要读出人生哲理、时代变迁,要读出科技进步、文明发展,要读出人情冷暖、社会变化。既不能死读书,也不能读死书。应把书本理解透彻,使知识活在脑中。几何证明所用的思维方法,使我们懂得了思维变化的规律:牛顿定律的发现,向我们体现了认知精神:海平面不断上升的自然现象,给我们说明了人对自然的影响……至于语文课本和课外阅读,更不必多言。《庄子》中的《秋水》《逍遥游》和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让我们领悟到道家“生死齐一”的自然生命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让我们感悟到“自然与生命的和谐”;沈从文在《边城》中构建了一个未被现代文明浸染的封闭的湘西乡村社会,勤劳、善良、朴实、勇敢的乡村人安分守己的生活着,作品中表现的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是那么地和谐优美、纯净本色,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是那么地至善至美、栩栩如生,作品所展示的故事情节又是那么地真实明了、凄美落寞,让我们领悟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些感悟,不仅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更能促进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同时也是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鲁迅先生说得好: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这就清楚地阐明了阅读感悟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读毕淑敏的《提醒幸福》,有的学生便情不自禁的提笔写了以《幸福》为题的作文。有的认为有父母的呵护就是幸福,有的认为在学校得了好成绩就是幸福,也有的认为拥有真挚的友谊是幸福,甚至于人为春风飘拂、阳光和煦也是幸福。最后悟到幸福是无所不在的,关键在于是否用心去体验,用心去领悟。这样,从阅读到思考,由思考到感悟,由感悟到创造,整个学习过程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也。研读《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时,我和学生一起着重理解和品味那些充满真情的语句,如“一心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这句话最关键之处在于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痛苦心理的感受,是对母亲的深切理解和爱,以此来揭示母子之间各以对方为重的纯真感人的深情厚意,极具感染力。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变“怕写”为敢写、想写,后来有很多学生在周记中都写出了感情真挚的好文章。

感悟生活的文章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感悟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课文是学生的直接感悟对象。怎么去感悟?最基本的手段就是朗读。读得越多,感受越真,领悟也越深。在近几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语言,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一、在生活中引导感悟

课文中有许多句子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悟语言的魅力。

在教学《夕阳真美》中的“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把身边的云染成了黄色、红色、紫色……”这句话时,后半句学生都能在多次朗读后感悟到夕阳西下时美丽的晚霞,但对于“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还没有完全读懂。于是,我就扣住这充满生活情趣的词语,引导他们联系生活经验讨论:①你的脸有没有涨红过或者见过别人涨红的脸吗?那该是什么样儿的?②“太阳圆圆的脸涨红了”又是怎样一种颜色呢?你能描述一下吗?通过联系生活,唤醒学生沉睡的表象,使“涨红了脸的太阳”的鲜艳壮丽之美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这时他们的朗读有声有色、时而高昂、时而低缓,语气中充满了对夕阳之美的陶醉、赞美。

二、在感情朗读中感悟

在低年级教材中,诗歌、童话等体裁的课文有着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回环的年韵脚、错落的节奏,只有用心去读,才能比较细致地体会语言的魅力。

《家》是一首简单易读的儿童诗。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读悟文。一开始先让学生自己读,并思考诗中写到了谁的家,分别在哪儿,诗中表面的意思学生一读就懂了,找得很快,可儿童诗所蕴涵的情感一下子是悟不出来的。我深情地对学生说:“看,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这是白云的家,朵朵云儿在这美丽的家园自由地飘荡,多舒畅,多自由,多快乐呀。谁将自己化着白云来读一读这句话?”在我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学生进入了情境,开始美美地读起来。小脑袋随着音律一扭一晃,他们早已被课文吸引,美的语言使他们陶醉。在教学中还应抓住文章重点的句、段或难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推敲语句,在品味中领略作者遣词造句的妙用,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韵律美,学生不仅能学到优美的语言,还能增长语言鉴赏能力。

三、在品味用词中感悟

有的课文,用词造句看似普通,却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学生单靠读一读、想一想还不能深入体会其中的奥妙。教师应该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去品味,去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品评出语言的深刻意蕴,从而对文章的主旨有所感悟。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假设人脑中存在遗传的语言习得机制,在儿童接触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潜在能力,须通过后天的教育挖掘出来。通过充分地读,在读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读”的有序性、目的性。在语感训练的诸多方法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达到“彼之气机,为我之气机,彼之句调,为我之句调”的境界。学文时,在初步感受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境的基础上,通过表情朗读、反复品味,并使之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语感),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四、在演练中快乐感悟

课文教学中,在学生基本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适当组织他们动手演演做做,他们获得的感受会更具体、更直接,获得的感悟也会更深刻。

教学《雨点》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表演雨点落在不同地方所产生的不同形态,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等动作姿态。通过表演,学生就仿佛身临其境,情趣盎然,都沉浸在活泼生动的语言氛围中了。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要求,演练的方法很多。比如做一个动作、画简笔画、组织观察、演课本剧,都可以有趣有效地帮助学生学好语言。

五、在想象中深化感悟

感悟生活的文章篇10

新的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针对语文课堂上出现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许多有识之士呼吁阅读教学要返朴归真,实行“以读为本”,要让朗朗的书声回到教室。“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人教育名言,广为人们所引用,为当前“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作注脚。

笔者认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吃透“两头”,一头是“文本”,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有一条指引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使学生更容易地与文本开展对话;一头是“人本”,能始终引发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学生读课文的高涨热情,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吃透两头,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自觉地将“读”贯穿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求发展。

一、通读感知

我们拿到课文,毫无疑问,总是先通读一遍,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你必须要给学生提供读充裕的通读课文的时间,让学生借助各种阅读工具自由地、充分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中的语言信息,把课文读通并初步读懂。

良好的“读”的习惯,还需要教师严格地培养。很多教师,在第一课时,总是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课文,自由读,指读,“开火车”轮读,对于难读的长句,教师还进行示范辅导。我觉得,花这个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细读悟语

通过细读,梳理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表现形式,做到有所感悟,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必须强调的是“细读悟语”的“悟语”包括两层意思,既要悟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也要悟语言的表现形式,即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透过内容,有所感触而领悟,包括对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等的领悟,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和思想内容的人文性的内在统一。

这一过程的开展,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仔细阅读,问一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建立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展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这些“对话”反过来,又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细读,发展了学生的语感。要保证学生细读的质量,细读必须体现以下三个特征。

读思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问题有时可以是教师点拨的,但更需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文与先前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联系起来,就能找到所学课文的异点,从而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目标明确,就读有所得,读有所悟,达到大纲所要求的“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读议结合。课堂就是同学们交流的平台,读书要与讨论交流相结合,要强调师生、生生互动。当前,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少不了课堂的交流。没有交流,与文本的对话就无法开展,交流会促使阅读活动更加深入,交流也会使学生在一些阅读误区中返回过来。教师适时点拨、导读,正确处理“自主感悟”与“价值观导向”之间的关系,读议结合,以议促读,以读促悟,以悟导读,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自由地开展阅读活动。

3、读练结合。阅读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各种训练都要以读为基础。

笔者在教学《养花》一文时,就是这样引导学生细读的。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带若问题“作者是如何将养花写具体的?”自由读文思考,在书上圈、点、画,并在小组上交流。“养花,到底有哪些乐趣?”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细读,同学们很快找到答案,“养花,既然是一件快乐的事,那么为什么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呢?”学生再次细读,并相互交流。最后许多同学都说,当花受到摧残时,养花人难免有些忧郁和伤心。这说明作者已对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也说明了作者酷爱养花的程度。真是喜从忧来。

三、品读悟情

有了对课文内容和作者语言特色的理解,我们就会自然地从心中产生一种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激情,有一种与作者心灵的沟通的需要,这就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实现。对课文进行品赏玩味地读,更深入地去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更进一步地升华思想,陶冶情感。

这一环节的读,我们不妨放手让学生自已品读,采用“读中悟情”、“评读促情”的办法进行辅导,教师在学生读完课文后,这样问“你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自觉地纠正不正确的朗读方法。如《白杨》一文的朗读教学,在读品读“白杨树的特点”这一片断时,我让学生自己来读。有个学生读得声音太高,太快了,我问:“为什么这样读?”他说:“对白杨树的赞美呀!”于是,我让那位学生从课文中孩子们的对话读起,读到对白杨树的赞美这一段。其他同学也读,许多同学都发表意见,有位同学说:“虽然是对白杨树的赞美,可那是爸爸在孩子们不知道白杨树的特点的情况下告诉他们白养树的特点,一脸的严肃。因此应读得缓慢,声音要读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才行。”于是,我让这位同学来试读,让其他同学通过比较,明白怎样处理才是正确的。有时,还需要老师来一两句示范,帮助学生找到感觉,把课文读得越来越好。

四、诵读积累

“多美的文章,你想把它读背吗?”教师一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哪一位文学家不依赖于对语言的积累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具有具象性的特点,熟读甚至是背诵课文比系统的分析讲解更有效,更需要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学生在理解感悟基础上熟读成诵,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吸收,发展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