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翻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37:22

情人节翻译篇1

thisfestivalisinmid-summerwhentheweatheriswarmandthegrassandtreesrevealtheirluxuriousgreens.atnightwhentheskyisdottedwithstars,andpeoplecanseethemilkywayspanningfromthenorthtothesouth.oneachbankofitisabrightstar,whichseeeachotherfromafar.theyaretheCowherdandweavermaid,andaboutthemthereisabeautifullovestorypasseddownfromgenerationtogeneration.

Long,longago,therewasanhonestandkind-heartedfellownamedniuLang(Cowhand).Hisparentsdiedwhenhewasachild.Laterhewasdrivenoutofhishomebyhissister-in-law.Sohelivedbyhimselfherdingcattleandfarming.oneday,afairyfromheavenZhinu(weavermaid)fellinlovewithhimandcamedownsecretlytoearthandmarriedhim.thecowhandfarmedinthefieldandtheweavermaidwoveathome.theylivedahappylifeandgavebirthtoaboyandagirl.Unfortunately,theGodofHeavensoonfoundoutthefactandorderedtheQueenmotherofthewesternHeavenstobringtheweavermaidback.

withthehelpofcelestialcattle,theCowhandflewtoheavenwithhissonanddaughter.atthetimewhenhewasabouttocatchupwithhiswife,theQueenmothertookoffoneofhergoldhairpinsandmadeastroke.onebillowyriverappearedinfrontoftheCowhand.theCowhandandweavermaidwereseparatedonthetwobanksforeverandcouldonlyfeeltheirtears.theirloyaltytolovetouchedmagpies,sotensofthousandsofmagpiescametobuildabridgefortheCowhandandweavermaidtomeeteachother.theQueenmotherwaseventuallymovedandallowedthemtomeeteachyearonthe7thofthe7thlunarmonth.Hencetheirmeetingdatehasbeencalled"QiXi"(DoubleSeventh).

ScholarshaveshowntheDoubleSeventhFestivaloriginatedfromtheHanDynasty(206BC-aD220).HistoricaldocumentsfromtheeasternJinDynasty(aD371-420)mentionthefestival,whilerecordsfromthetangDynasty(618-907)depictthegrandeveningbanquetofemperortaizongandhisconcubines.BytheSong(960-1279)andYuan(1279-1368)dynasties,specialarticlesforthe"QiXi"wereseenbeingsoldonmarketsinthecapital.thebustlingmarketsdemonstratedthesignificanceofthefestival.

todaysometraditionalcustomsarestillobservedinruralareasofChina,buthavebeenweakenedordilutedinurbancities.However,thelegendoftheCowhandandweavermaidhastakenrootintheheartsofthepeople.inrecentyears,inparticular,urbanyouthshavecelebrateditasValentine'sDayinChina.asaresult,ownersofflowershops,barsandstoresarefullofjoyastheysellmorecommoditiesforlove.

双七节,在阴历7月7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它经常在阳历8月进入

这个节日是在仲夏,天气温暖,草木揭示其奢华的绿色。晚上天空点缀着星星时,人们可以看到银河系跨越从北到南。在每个银行是一颗明亮的星星,从远处看到对方。他们是牛郎和织工女仆,对他们有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一代一代传下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诚实和善良的名叫妞妞朗(牧牛工)。他的父母去世时,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后来他被他的嫂子赶出他的家。所以他靠自己放牧牲畜和农业。一天,一位仙女从天上之怒(编织女佣)爱上了他和秘密下来到地球并嫁给了他。牧童养殖领域和韦弗女仆编织在家里。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生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不幸的是,天上的神很快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并下令太后西方天堂把韦弗女仆。

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飞到天堂和他的儿子和女儿。时他正要赶上他的妻子,女王母亲脱下她的一只金簪,中风。一个汹涌的河出现在前面的牧童。牧牛工和韦弗女仆永远分离的两家银行,只会觉得自己的眼泪。他们的忠诚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成千上万的喜鹊来建造一座桥梁牧牛工和韦弗女仆来满足彼此。女王的母亲最终被移动和允许他们来满足每年的阴历7月7日。习因此他们会议日期被称为“气”(双第七)。

学者所示双七节起源于汉朝(206BC-aD220)。从东晋王朝历史文献(ad371-420)提到的节日,同时记录从唐朝(618-907)描述的盛大晚宴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小妾。通过这首歌(960-1279)元(1279-1368)时期,特殊物品的“气习”被认为在资本市场上出售。熙熙攘攘的市场展示了节日的意义。

情人节翻译篇2

【关键词】中国民俗节日英译;文化负载词;音译加注法;文化转化法

一、中国民俗节日翻译中的文化负载词

1、中国传统民俗节日英译

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是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加强民族文化记忆、民族心理认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民俗节日文化全球化热潮中,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在人们生活中日趋边缘化,西方情人节、圣诞节在中国成为年轻人表达生活情趣的方式,而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七夕节、清明节等人们却并不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2004年中韩“申遗之战”中,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1]而中国端午节却没能登上国际舞台。中国的民俗节日文化要走向世界,提高国内外对民俗节日文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民俗节日文化翻译则成为时代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民俗节日文化翻译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对“端午节”的翻译,若按字面意思翻译为DuanwuFestival,在西方人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个普通节日的代名词,而端午节又称午日节、端阳节、龙舟节,是为纪念楚国诗人兼政治家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一天人们的庆祝活动有很多,比如划龙舟、挂艾草、食粽、佩豆娘、栓五色丝线、饮雄黄酒等。若采用归化翻译法翻译为DragonBoatFestival,torememberthepatrioticpoetQuYuan。一方面体现出中国划龙舟的特有民俗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能激发西方人对这个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节日充满崇拜和祭祀的欲望。可见,而民俗节日文化翻译不能简单停留在语言层面的字面意思切换,而必须将其置于全球化跨文化语境中,采取适当的方法策略,其中民俗节日文化负载词是源语文化内涵的缩影,是跨文化交际的关键,为提高中国民俗文化在西方国家的可接受效度,对中国民俗节日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是民俗节日文化翻译的关键。

2、民俗节日翻译中的文化负载词

在语言系统中,最能体现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词汇是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是标志某种文化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活动方式。中国民俗节日文化负载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传统文化的最为核心的外在表现形式。

1998年彼得・纽马克在《翻译教程》中指出“文化对等是源语文化负载词被译为目标语文化负载词的近似翻译”。[2]可见,文化负载词在民俗节日文化翻译中至关重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准确理解目的语文化中的信仰、习俗审美价值观等方面的同时,忠实地传达源语文化的精髓与灵魂。例如,对于“七夕节”的翻译,若按源语文化翻译为DoubleSeventhDay,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西方人士则会感到困惑。中国七夕节,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以牛郎织女的民间爱情传说为载体,寄托了女孩儿对女儿红的祈愿和对美好爱情的憧憬,逐渐演变为充满浪漫气息的中国情人节。何自然指出:将文化特性词语呈现为目标语读者能够接受的同义词,以便在源语言和目标语中保留消息的等效效果。[3]据此,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把中国七夕节翻译为西方国家熟悉的ChineseValentine'sDay,一方面体现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西方人士能领悟到这个浪漫节日的凄美和神圣,激发对中国情人节丰富联想和好奇欲望。可见,对于民俗节日文化负载词的处理,需要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策略,才能把中国民俗文化精髓翻译到英语世界,有效传播中国民俗文化特色,为西方人理解和接受。

二、中国民俗节日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郭建中在《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中指出,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中,异化和归化都是有必要的。翻译策略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目的,作者意图,文本类型,以及目标语读者的口味。可见,翻译策略的有效选择直接影响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成功与否及其民俗文化在西方国家的传播。

1、音译加注法

文化负载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格局和一个国家的特色,暗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知识,在语言系统中,文化负载词最能体现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的社会生活。一些名称、地点、王朝、诗歌和意象通常含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如果用音译的方法直接将它们翻译成英语,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背景信息,目标语读者则会产生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采取音译加注法,即添加相关文化信息,把原文词语关键的隐含意义转换成译文中的非隐含意义。例如,对于中国七夕节日中的“赛巧儿活动”若按字面意思翻译为theactivitiesofSaiqiao;不熟悉中国七夕节文化背景的西方人对于此翻译则会感到困惑不已。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国民间传统女子乞盼心灵手巧的节日。唐诗“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4]生动的描写了七夕节的赛巧习俗。每到农历七月七日晚上,家家户户的少女、便会相约在庭院里,在紫藤架下遥拜在鹊桥上相会的牛郎织女,乞盼得到恩赐,让自己的女红针线技巧更加灵巧,这就是“乞巧”,然后,双手背在身后,比赛引线穿针,这就是“赛巧”,线讲究的是用五彩丝线,针是专门的七孔针,谁先穿上了针,就算“得巧”。对于端午节中的文化负载词用音译加注法翻译为Saiqiao,acompetitionbetweengirlswhichistopickthemostskillfuloneinsewing,一方面传达了中国民俗节日文化中“巧”的本土化文化特色;另一方面,通过注释让西方游客了解了“巧”的文化内涵,激发他们对这个民俗韵味悠远的节俗活动产生好奇心。可见,音译加注的翻译方法不仅可以保留中国民俗文化特色,还可以让目标语读者了解中国文化负载词中蕴含的节日文化内涵和特征。

2、文化转化法

中西社会由于不同的文化习俗、历史积淀,本义和寓意会有很大的差异,一些文化负载词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词,在这种翻译情况下,何自然指出将文化特性词语翻译成目标语中的一般表达,放弃对源语言的具体描述,并且仅保留消息的语用等效效果。可见,在源语与译语存在巨大文化差异的情况,可采用文化转化法,即借译语表达式和形象来翻译源语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表达式和形象,以求等效。例如,对于春节中的“压岁钱”,若按字面意思翻译为Yasuimoney,在西方人看来,只不过是钱的代名词而已。而压岁钱,在中国习俗的寓意是辟邪驱鬼,保佑平安。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一般在新年倒计时由长辈分给晚辈,表示压岁(压祟)。可见,民俗传说中的压岁钱的名称源于“岁”和“祟(sui)”有相同的发音,在英语中却并没有与之对应的词。在西方家幸福吉安的代名词是“luckydog(幸运儿)”,此习语源于《圣经》,据记载人类诞生后做了很多坏事,伤了上帝的心,于是上帝决定把世界上的人和动物统统消灭掉。挪亚是唯一得到上帝认可和赏识的人,他接受上帝的旨谕,造出闻名一世的“挪亚方舟”,在洪水中救出了上帝指定的动物,其中就包括狗,被认为是上帝选中的生灵之一,[5]作为西方国家幸运吉祥的代言词。这里利用文化转化法,把中国的压岁钱翻译为西方国家接受的“luckymoney”,他们则会体会到这种特殊民俗礼品的美好祝愿。可见,文化转化法体现出不同语言民族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可有效解决跨文化交际的文化缺失,提高中国民俗文化在西方国家接受的效度。

三、结语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中国民俗节日英译的症结所在,其翻译策略的选择关系到中国民俗文化在西方国家的有效接受度,有助于目标语读者更好地欣赏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从而达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宣传和国际传播的目的,进而让中国的民俗更好地走向世界,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甚至冲突,打破文化的趋同与单一,构建世界各民族和谐共存的文化生态圈。

【参考文献】

[1]包惠,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高占祥.论节日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4]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

[5]郭宏英.英语文化负载词学习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

【作者简介】

曹易娟(1988.03-)女,汉族,河北邢台人,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科技翻译.

胡晓红(1974.04-)女,河北定州人,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情人节翻译篇3

[关键词]影片名翻译;名词;增补法

从《王子复仇记》到《怪物史莱克》,中国电影翻译事业已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历史,时代的发展,影片的更新,影片译名也有了其相应的变化。但影片名翻译从语法上看,仍属于词语翻译,与短语、句子和篇章的翻译有所不同,作为标题性的电影片名,其翻译不是单纯词语释义,也并非增补删减成分的简单变化,和标题、书名一样,它是整部影片的高度概括,是吸引观众的招牌,是导演予以其电影文化的传播者。语境构成了影片这个独特短语翻译的特殊性。

影片名翻译中,常根据语法和修辞的需要在原有词义上作适当增补。增补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结构,二是信息。结构增补可以消除语法上的差异,使短语清晰易懂;信息增补能够消除文化差异,化解典故俗语或者用对等的典故来释义,使观众一目了然。片名往往名词命名居多,我们从名词翻译来分析增补法的实际应用,探讨词类增补法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以及灵活运用后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

1人名翻译

1.1传记类电影。传记类电影分为名人传记和小人物传记。其片名译名基本属于结构增补,即把单个名字译成工整的短语结构。

名人传记类电影中,常直译人物名。如1982年奥斯卡获奖影片Gandhi译为《甘地传》。因为“甘地”是通用译名,是人尽皆知的印度领袖,他为了印度的独立自主而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抗议英国政府的殖民统治。甘地形象已深入人心,无需添加任何形容词来对人物本身做修饰。在“甘地”后面加一个“传”字,简明扼要,表明本片的类型是人物传记片。既能突出影片反映的是甘地的事迹,又能符合中国式的人物“传记”要求,由片名而知其内容。

同样是人物传记类,ForrestCump――《阿甘正传》,因其是小人物的传记,翻译就要突显其人物特征。此影片通过对一个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主人翁的形象成为了一种理想化道德的象征。倘若直译为《佛瑞斯特甘浦》,则晦涩难懂。这样一个陌生的外国人名绝不会引起观众的注意,借用中国人名“阿某”这样亲切的称呼来译名,用“正传”二字作为补充的成分。“正传”意指长篇小说的正文部分,是书中的主要故事情节,由于这是小人物的经历记录,用“正传”比用一个“传”字更为精准,普通人物的身份通过“正”字点缀更凸显主人翁的鲜活形象。很符合中国观众的标准。因此“正”字增补恰到好处。

1.2情节类电影。电影Hamlet曾经在建国初译制到我国时,译成《王子复仇记》。这是由于当时我国大多数观众对莎翁的戏剧并不熟悉,《哈姆雷特》这样的直译名不能让观众通过片名对电影的内容有所了解,而《王子复仇记》这五个字概括了故事的情节:是谁?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在文化普及的今天,“哈姆雷特”本身已经成为了专有名词,甚至冯小刚在宣传电影《夜宴》时,用中国版的“哈姆雷特”来造势渲染。然而从语法角度看,这种增补已超出了一般意义上补充的范围,译名中“王子”的身份替代了较为繁琐的名字――“哈姆雷特”,“复仇”二字则是对片名情节概括的增补。刘宓庆教授指出,“既然原语所含的内容值得翻译(即有社会效益),那么就应以社会能接受的目的语来实现转换,而不应拘泥于原语的可读性程度”。在增补中添加情节类人物影片的显著特征,补进情节中引人入胜的环节,而简略甚至在必要省去人物本身的名字达到涵盖中心的目的,这便是信息增补的体现。

2地名翻译

华人导演李安的Brokebackmountain获奥斯卡大奖之后,断臂之恋已成了男同性恋的代名词。而此前,初看其名观众并不懂其义,只知道这是故事发生的地名。直译《断背山》。但译名《断臂山》则增加了其文化内涵。中国文化讲究含蓄,男子的同性恋行为有成语“断袖之癖”表达此义。《汉书・董贤传》:“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手臂与上袖很巧妙地联系起来,用典之妙。字面看,翻译中没有多余的增补成分,而增补并非单纯字词上的增加,通过一个“臂”字的替换,增补了影片情节上的隐喻即“同性之恋”。

经典爱情影片waterlooBridge直译为《滑铁卢桥》。影片描绘了一战时,陆军上尉罗依和芭蕾演员玛拉之间的爱情悲剧,他们相识相爱在滑铁卢桥,而女主角为爱情的忠贞自杀身亡的地点也是这座桥。如今我们所熟知的译名则是《魂断蓝桥》。蓝桥源于蓝桥之会,是我国古代民间一个动人的爱情传说,讲述的是两位有情人殉情蓝桥之下的悲情故事。传说与电影故事情节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所以译者把原名“滑铁卢桥”译成了“魂断蓝桥”。无论是中国的桥还是外国的桥,这一故事的地点都在桥,而“蓝桥”这一隐含中国文化的意象能使观众一看到片名即刻领悟到这是部爱情影片,所以用比喻的含义替换了原本的滑铁卢桥,增译的成份不是字面含义,而是文化内涵。更为突出的是增译的“断”字。“断,截也。”《说文解字》中许慎这样定义。在这座桥上,两人的相识是对过去单身生活的中断,爱人的殉情是对其生命的终断。“魂断”增补的是情节部分,“蓝桥”增补的是文化成份。

情人节翻译篇4

关键词:英语民歌;诗经体;翻译美学

abstract:englishBalladisanimportantformofart.withthecombinationofpoeticlanguagesandsweettunes,itbecomesavitalbranchintheculturalcommunication.However,variousdialectsandculturaldifferencesinvolvinginitposesanumberofdifficultiestoitsChinesetranslation.thewayistofindtheresemblancebetweenancientenglishballadsandtheBookofpoetryinChinaandtranslateenglishBalladsintheformoftheBookofpoetrywhichwillachieveaestheticeffectofenglishtranslation.

Keywords:englishballads;theformof“theBookofpoetry”;translationaesthetics

一、引言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加深与发展,音乐已经成为全球文化交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语民歌则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分支之一。它因语言简单、内容丰富、当地色彩浓郁、演唱方式独特而为人们喜爱和传唱。因而英语民歌的翻译对于世界人民欣赏英语民歌和文化交流意义显著。目前在文化与艺术的国际洪流中,英语民歌的翻译十分欠缺。当地方言与文化严重影响了中国人理解和欣赏英语民歌中的美,甚至影响到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英语民歌的翻译不同于普通文学翻译。译者应在准确表达原文信息的基础上应充分展现出原文的美感,更加注重旋律美、音律美、韵律美。简单地字字互译或者机械地追求对等并不足以成为一个好的译本。因而,英语民歌的汉译对于译者来说不仅是语义上的挑战更是情感上的挑战。

本文旨在从翻译美学的角度进一步探索英语民歌的汉译。并且以《斯卡保罗集市》(ScarboroughFair)译本为例,通过描述与对比,分析从翻译美学汉译英语民歌的应用,希望对英语诗歌的汉译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翻译美学

很久之前,翻译与美学就密切相关,将两者结合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毛荣贵曾提到,美是语言的本质属性,美学是英语民歌翻译中最有研究价值的因素。许渊冲在诗的翻译中主张“三美翻译理论”和“美化之艺术”,在“三美”中,意美最重要,是第一位的;音美次要,是第二位的;形美更为次要,是第三位的。要努力做到“三美齐备”(许,1987(2):70)。同时,诗歌翻译中译者再创造的美能够跨越中西文化的障碍,使译本最大程度地与原作品相对等。刘宓庆教授提出的“翻译美学”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审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翻译审美主体(即译者)通过理解和转换对翻译客体(即源文本)中的审美成分进行处理(刘,2005:32)。翻译客体中的审美由两大系统构成,一个是形式系统,另一个是非形式系统。前者主要是指存在于语音、词汇和语法中的外在美,而后者则主要是指存在于源文本感情、观点、想象和符号中的内在美。一方面,审美主体受限于源文本;而另一方面,审美主体又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运用自己的审美情、知、才、志来客服困难,激发翻译潜能。

英语诗歌翻译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展现原诗歌中蕴含的美学效果,使受众与原语受众有相同的享受体验。因而,翻译美学对于引导英语诗歌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诗经体汉译英语民歌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英语民歌诗经体汉译是一种美学活动,它主要是指译者在翻译英语民歌的过程中,使其歌词具有《诗经》的风格特征。众所周知,以诗经体汉译英语民歌的创始人是莲波,她独具匠心地将英语民歌《斯卡保罗集市》和《绿袖子》(GreenSleeves)以诗经体的形式翻译成中文,并获得广泛好评。这一举动引起了众人对其灵感和创新来源的好奇。下面就以莲波的《斯卡保罗集市》译本为例来分析英语民歌的诗经体汉译。

1.《斯卡保罗集市》结构和内容特点分析

《斯卡保罗集市》是最具代表性的英国传统民歌之一。这首民歌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在前线作战的士兵对心上人的思念,士兵请求去斯卡保罗市镇的人为心上人带去问候。这位士兵让歌曲的倾听者前去告诉自己的心上人完成一些不可能的事情,例如为他做一件没有缝的衣服然后在枯井中洗涤,一旦姑娘完成这些任务,他就会与她会合。姑娘也回复士兵一些不可能的事情,比如答应他一旦他完成作战任务就给他一件没有缝的衣服。这首民歌通常以二重奏的形式演唱,其旋律具有典型中古时期的特点。

显而易见,《斯卡保罗集市》富有诗体特点。在歌曲开始,《斯卡保罗集市》分为七个节,每节四行,每行四个韵脚。21行和27行略长并且分别有12和13个韵脚之外,除此之外,所有行都只有8到11个韵脚。另外,其歌词采用叠句,例如,“parsleysagerosemaryandthyme”和“sheoncewasatrueloveofmine”“thenshewillbeatrueloveofmine”重复了四次,“sleepsunawareofclarioncall”重复了三次。

最后一节重复呼应第一节,由于中间2-4节需要重点突出主人公向心上人提出的要求,情节曲折、婉转,所以采用重复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应用将所有章节融合成一个整体。另外,整首歌曲的押韵采取abab,cdcd,efef,fbfb,最终又回归abab的形式,井然有序并且朗朗上口。诗歌选取的每一个音节都整齐划一,升降有序。1、2、4、6音节中的第二行和第四行分别以“thyme”和“mine”结尾,都有/ai/这个音。此外,“fair”/“here”,“land”/“strand”和“leather”/“heather”都有脚韵,“shirt”/“work”和“green”/”“mountain”/“gun”,“leaves”/“tears”和“kill”/“call”都押辅音韵。(吴,2002(8):2-8)整体来说,整首歌曲极其简明、流畅。

就内容而言,在第二节到第四节中,主人公不时要求心上人做难以完成的事情,因此,主人公对爱情向往的吟唱到达了一个高潮,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尤其是最后一句告诉世人,没有绝对的幸福或者自私的爱情,这不仅增加了一些感彩,更是演唱者最初想要表达的主题。整首诗歌分为五个段落,每个段落又有相对独立的单元。这些单元又自成体系,可单独拿来分析,而且他们还有紧密的关联,为主人公追求爱情服务。如果读者仔细阅读这首诗歌,会发现每一段的第二句都是一样的:“香菜”“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每一个植物都有其象征涵义。香菜象征精力和活力;鼠尾草象征勇气;迷迭香象征信念和诚挚;百里香象征力量。这些植物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完美,也为故事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2.《斯卡保罗集市》译本与《诗经》结构和内容的对比分析

诗经体汉译采取了“移植和嫁接”的方法,将中国传统美学应用于翻译领域中。正如傅雷所说,精神依赖于实体,实体是它的壳,他们是一个整体。在诗经体翻译的过程中,英语民歌的美可以通过位置反复、同义反复、头韵和元音押韵来实现。译本节奏往复,演唱时曲调悲伤,达到了音乐美。翻译英语诗歌时,莲波将自我欣赏感悟和翻译技巧通过和谐的音乐、优美的文字和标准的意境等方式,巧妙地与源文本的美学特征相结合,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关于《诗经》的结构,首先,《诗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简洁、整齐的四字句式。译本中的四字句和源民歌中的四个韵脚相呼应,令整首民歌朗朗上口。而且,译本令诗歌富有艺术形式和文学韵味。其次,叠句在《诗经》中广泛应用,这意味着在结构和语言上,某些章节与其他章节具有相似性。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只需改变一些字甚至一个字。虽然章节有所重复,但《诗经》的结构是独一无二的,并且表意非凡。例如,“sleepsunawareofclarioncall”在诗歌中出现了三次,但翻译成中文则分别是“寒笳清嘶”“寒笳长嘶”“寒笳悲嘶”。

关于译本结构,首先,译本模仿了诗经体并且将原作者的意向传达给了读者。其次,译本增加了源文本中的悲伤成分。再者,译本2、3、4段的结构也为源文本的形式和表达增添了更多的韵味。例如,以上各段的最后一句是相同的:

“thenshewillbeatrueloveofmine”,而在译本中则分别翻译成“伊人何在,慰我相思”“伊人应在,任我相视”“伊人应在,唯我相誓”。事实上,这些都是译者的主观意向,从追求到想象,从想象到控制,最终遭受挫折,与诗歌最开始相呼应。

从内容上看,《诗经》包括祭祀、农作、爱情、婚姻、战争等主题,其中,对爱情和战争的描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然而,当爱情和战争的主题同时出现时,结局就会变成悲剧,爱人终究难以实现他们的誓言。这样的主题与《斯卡保罗集市》的主题有很大的共性。而且,“淑女”“君”“伊人”“佳人”“勤王”这些词融合了很多中国文化因素,有很强的抒情效果。另外,“蕙兰芜荽”“衣缁”“寒茄”这些意象的选择会为读者带来很多想象空间。所有这些因素都使译本更富有美感,更具有美学效果。

四、结语

以上对比和分析证明了诗经体汉译英语诗歌的可行性。在翻译了《斯卡保罗集市》之后,莲波又以诗经体翻译了《绿袖子》。这为其他译者提供了思路,例如将叶芝的爱尔兰民歌DownbytheSallyGardens译成《走向柳园》;将CraigieHill译成《克雷吉山》。所有这些例子都采用了诗经体汉译的方法,并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英语民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应为文化释疑做出应有的贡献。因而,本文认为应更加重视英语民歌翻译过程中语义的一致性,并且忠实地传达源文化信息。在此基础上,从美学角度看,诗经体汉译英语民歌已经将中国的韵美和音美推向了一个高度,并且实现了对民歌的赏析和对文化的传播。因此,本文诚挚呼吁更多译者关注诗经体翻译这一方法,并更好地应用于翻译中,真正实现翻译美。(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

参考文献

[1]Jamieolson.StudiesonChinesetranslationofenglishVerse[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7.

[2]newmark,peter.approachestotranslation[m].pamonpress,2001.

[3]nida,eugenea.LanguageandCulture:Contextin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4]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0-62.

[5]吴巳英.诗经体翻译英语民歌的可行性[J].北华大学学报: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2-8.

情人节翻译篇5

[关键词]文化缺省;汉英翻译;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3)05-113-2

一、引言

翻译是古老而永远弥新的工作,随着时代的推移,翻译所涉及的面和范围越来越广,但文化永远的翻译的主要对象。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表现和传承文化的有力工具之一。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内特就将语言比作文化体内的心脏(Bassnett,1980:13)翻译是跨语言的活动,所以每当论及翻译,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文化。文化包罗万象、丰富多姿,所以翻译特别是涉及文化的翻译,如何处理文化缺省现象就成了翻译的重点。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在写作过程中,文化缺省能够使作品具有含蓄美和简洁美,使读者获得阅读的和享受。然而,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一种文化中显而易见的背景知识,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可能很难传达,文化缺省就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因此在文化缺省情况下汉英翻译就容易出现欠额翻译、过度翻译,以及误译的问题。所以归纳总结文化缺省情况下汉英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汉英翻译中文化缺省现象常用方法及技巧

基于翻译这一文化交流功能,笔者以为译者在文化缺省情况下翻译中国文化,既要忠实地传达汉语文本内容,同时尽可能保留汉语文本的文化信息,更多地应该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让目标语读者尽可能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达到我们文化走出去的目的。但是,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接收能力,针对具体情况灵活转换翻译方法,使译文能够最快捷地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在翻译实践中,根据文化缺省的不同程度和情况,在前人成功的翻译实例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处理文化缺省的常用策略及技巧。

(一)文化意象替换法

关于中国经典爱情名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有一次总理陪同外宾观看此剧,开演前几位来宾向中国翻译问起这台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任凭翻译怎么解释外宾就是不懂,这时总理在旁边说:“thisisChineseRomeoandJulia.”(这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外国来宾一听恍然大悟,连称“oK”。此后这部影片跟随总理参加了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获得了广泛的赞誉,甚至在影片的高潮部分,放映厅里不时地发出同情的赞叹声和哭泣声,中国文化成功征服了世界。关于这样的翻译例子不胜枚举,比如说关于“济公”的翻译,熟悉西方文化的人们都知道西方有一个“RobinHood”,其人其事都和“济公”很像,所以我们就可以直接把“济公”译作“Jigong,RobinHoodinChina”,西方读者一看就会对“济公”的形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上述两个例子的翻译也给译者的素质提出了基本要求,那就是作为译员必须深谙两种文化,而且还要对自己的意向观众和读者的文化知识结构有充分的预测,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文化意象舍弃法

对于什么才算是好的翻译,古今中外可以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是“忠实”和“通顺”一直都是不变的黄金定律。可是问题又来了,什么才算是“忠实”?是完全依照文本还是精神上的一脉贯通?这些问题可以说也没有固定答案,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在翻译过程中不管是理解还是表达,都是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有的学者用“创造性叛逆”来突出翻译的主体性,这就要求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学会选择和取舍。

翻译过程中有时候一句话会出现多个意象,完全对等忠实的翻译难免使文本信息伯仲不分,目标语读者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吸纳和接收所有的文化信息。这个时候译员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不重要的文化意象舍弃掉,这一点在影视翻译中尤其重要。比如说《霸王别姬》这部享誉中外的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原语:楚霸王气度尊贵,要是威而不重,岂不成了江湖上的黄天霸了!这句话中有“楚霸王”“黄天霸”两个重要意象,还有外国人怎么都不能理解的中国的“江湖”。如何把这一句意象丰富的汉语在短短的屏幕和时间限制下成功的翻译给英语观众就成了影视翻译的难题。译语:iftheKingofChufailstobearhimselfwithmajesticdignity,he’slittlebetterthanagangsterputtingonairs!

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译者省略了的“江湖上的黄天霸”这一意象的具体翻译,而是采用意译的方法,选择了“gangster”这一普通词汇,因为对于“黄天霸”这个人物形象中国人民都未必十分熟悉,只是从名字上觉得他这个人应该不怎么样而已。所以把它舍弃而用一个简单的“gangster”代替,不仅能够让观众在短时间内明白如果楚霸王不怎么怎么样就会和“混混”“流氓”无异之外,还突出了楚霸王的身份地位,最重要的是传递了文本最主要的信息,观众也便于理解和接受。文化意象舍弃法或称意译法虽然失去了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造成了文化意象的损失,但是它所产生的译文的简洁流畅却是深受大多目标语读者喜爱的。但是并不是中国文化中的所有意象都能在英语中找到相应的表达,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是根本就不存在的。我们不能把它们都舍弃掉吧,那还怎么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得采取直译加注和直译加文内解释这两种方法了。

(三)直译加注

有些词语具有特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翻译时需要通过加注释的方法使译语读者了解原语独特的文化现象。如:原语:我属鸡。我从不吃鸡。鸡年是我的本命年。译语:iwasbornintheYearoftheRooster.inevereatchicken.theYearoftheRoosterwillbringmegoodluckorbadluck.

外国人一般不知道“属鸡”或“本命年”的文化意义,在跨文化的英译本中就需要特别解释这一意象,所以懂行的翻译往往会用注释来加以说明。

Chinesepeopletraditionallyuse12animals,representingthe12earthlyBranches,tosymbolizetheyearinwhichapersonisborn.SpringFestival2005,forexample,isthefirstdayoftheYearoftheRooster.peopleborninthisyearhavetheroosterastheirlifesymbol.allotheryearsoftherooster,accordingtoanoldChinesesaying,becomeeithergood-badyearsforthem.(包惠南,2001:13)

有了这样的解释,目标语读者就能够理解整句话的意思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注解只是暂时性地、快捷地为目标语读者提供帮助,所以内容不宜过长和繁琐,不然不仅增加读者的阅读负担,还会对阅读失去兴趣。因此,注解一定要遵循言简意赅的原则,所以一般情况下会采用文内解释的方法。

(四)直译加文内解释

如上文所言,如果读者一直在搜索注解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只要有可能,额外的信息就应当嵌入文本之内,这样读者的注意力就不会被打断。”(“wherepossible,thetraditionalinformationshouldbeinsertedwithinthetext,sincethisdoesnotinterruptthereader’sflowofattention”)(newmark,2001:92)直译加文内解释法可以在文内补偿目标语读者所需文化知识的同时保证其阅读的流畅性,达到文化传递和交流的目的。如:

原语:端午节那天,我们都要吃粽子。

译语:DuringtheDragonBoatFestival(whichfallsonthefifthdayofthefifthlunarmonth),itisacommonpracticetoeatZongzi,whichisaricepuddingwrappedupwithweedleaves.

中国传统节日的翻译想来也是五花八门,但是大家一向比较认可的方式就是把节日的主要特点翻译出来,比如说元宵节就翻译成“theLanternFestival”(“灯笼节”)就是因为元宵节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挂灯笼。而端午节的一个传统项目就是赛龙舟,所以翻译成“theDragonBoatFestival”(“龙舟节”),值得注意的是译者在这里文内加注的方法把这个节日的日子告诉了目标语读者。第二就是关于“粽子”的翻译,西方文化中是没有“粽子”这种食物和文化意象的,译者就用一句“用苇叶包裹的米饭布丁”把粽子的形状及内容给表达了出来,目标语读者心中对“粽子”就有了初步的印象。如果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的自然会去搜索资料看个明白,那个时候中华文化的独有魅力就显现了出来。

三、结语

文化缺省作为文学作品有并且常见的文学现象从美学的观点看它的存在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本文空白,这些空白恰是“吸引与激发读者想象来完成本文、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也是“文学本身的特点和优点”(朱立元,1989:23)但是对于像翻译这样的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如果对文化缺省处理得当,既可以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又可以保持原文文化缺省的艺术美感。相反,如果译者对此忽略或随意翻译则会使读者误解或者无法理解原文。本文通过对文化缺省情况下汉英翻译策略及方法的总结和归纳,我们发现东西方文化并不是完全对立没有联系的,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所以我们在保有我们文化特色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文化意象替换的方法拉近与目标语读者的距离,让他们觉得亲切和自然。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要采取异化加注的方式来保持中华文化的独有特色,虽然这个接受过程是漫长的,但也不能让他们认为中国的“天”就是他们的“上帝”,“道”就是他们认为的“神”。

综上所述,翻译与文化传播是相辅相成的,而且这个依靠翻译来传播文化的过程是漫长且艰辛的。但是随着世界交流方式和机会的增多,随着世界对中国文化翻译和研究的关注,原文中文化缺省现象会越来越被目标语读者理解和接受,相信中国文化终将以它独有的风姿吸引世人的瞩目。

参考文献:

[1]Bassnett,Susan,translationStudies,London:methuen&Co.Ltd,1980.

[2]newmark,peter,approachesto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J].中国翻译,2003(2).

[5]麻争旗.译学与跨文化传播[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6]王宏印.新译学论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熊俊.英汉互译简明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8]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

[9]晏小花,刘祥清.汉英翻译的文化空缺及其翻译对策[J].中国科技翻译,2002,(2).

情人节翻译篇6

关键词:语料库;民俗文化;节庆名称;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56-02

一、引言

广西民间节庆繁多,大体一年之中,大节以十数,小节以百计,世人有“四季皆聚庆,无月不过节”的俗谚。节庆的形式和内容多姿多彩,地方特色浓溢,民族特点鲜明,是广西各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庆有祭祀、时令、交游、纪庆等节会之别,涉及生产、生活、宗教、民族历史等方面的内容,或娱人,或娱祖,或娱神,或三者兼而有之。广西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其中壮族的歌节、瑶族的盘王节、苗族的苗年、侗族的冬节、仫佬族的依饭节、毛南族的分龙节、回族的库尔邦节、京族的哈节、彝族的跳公节、水族的端节等最具代表性。这些节日因各民族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差异而各展风韵,节俗迥异。当今的许多传统节日,多姿多彩的歌舞文体活动已经成为节日的主题,既保留浓厚的民族传统,又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新的时代内容。

在国内的民俗文化翻译研究中,丁树德(1995)就民俗名称的英译进行了深入研究。蒋红红(2007)提出要重视民俗翻译中的文化身份问题和不可替换性,并挖掘深层结构。马慈祥(2009)就民俗文化词语的可译性提出翻译策略。麦红宇等(2012)对广西民俗文化词典英译进行了案例分析。在广西的对外开放和交流中,少数民族民俗节庆是对外宣传的重点,其中节庆名称的翻译就是外宣的名片。本文将通过自建语料库分析广西少数民族民俗节庆名称的翻译方法,来进行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研究。

二、基于语料库的民俗节庆词翻译研究

严复先生语:“一名之立,旬月踟蹰。”翻译的基本方法是直译和意译。然而,通过自建语料库的统计,作为专有名词的民俗节庆名词的翻译方法基本为两种:音译法和直译法,意译法却很少采用。

1.音译法。仫佬族的依饭节译为YifanFestival。依饭节又称“敬依饭公爷”,是仫佬族祭祖、祭神及庆丰收、保人畜的隆重传统节日。“依饭”是仫佬族的祖先名,为专有名词,可以采用音译方法进行英译。盘王节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的盛大传统节日,译为panwangFestival和KingofpanFestival。瑶族崇奉“盘王”或“王”为本民族的开山始祖,所以盘王的“王”不是普通的姓名,而是“King”,不应简单音译为panwang。建议音译加直译为KingofpanFestival。

广西巴马县的瑶族分支――布努瑶,每年的农历5月29日,他们都要欢度名为“祝著”的节日,祝著是瑶语“达努”的译音,它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自宋代开始沿袭至今。1986年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根据瑶族人民意愿将此节日名称改为“祝著”节,祝著节又称“达努节”、“瑶年”。其译名为ZhuzhuDay和DanuFestival。其实,如果意译为theYao’snewYear更能达意。

京族的唱哈节译为ChanghaFestival。哈节是京族人民一年之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哈”或“唱哈”,京语即唱歌之意。哈节就是歌节。所以,如果唱哈节音译为“ChanghaFestival”,未免过于简单粗暴。可译为FolkSongsFestival或者Folk-singingFestival。

仫佬族走坡节译为ZoupoFair,是青年男女传统社交的节日,因节日活动的地点多在绿坡秀岭上而得名。走坡节是仫佬族传统的青年男女聚会唱歌、寻觅知音而进行社交活动的一种形式,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是仫佬族传统文化的映照。苗族跳坡节译为tiaopoFair,苗语称“欧陶”(跳坡),因节会在坡场举行而得名。苗族跳坡节和仫佬族走坡节一样,是传统社交节日,不过不限年龄大小。音译不能体现走坡节和跳坡节的内涵和意义,直译的方式也让人摸不着头脑,不如意译为SocialFestival。

跳公节音译为tiaogongFestival,它是居住在那坡县桂滇交界地带彝族人民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跳公节一般要过三天,内容主要是祭天地、祭祖先、祭山神、讲本民族历史、唱歌跳舞、吃菜喝酒等。有一个盛大场面是不可少的,那就是在舞坪上举行的集体舞蹈。由于跳公节点内容丰富,很难用简短的词去涵盖,所以直译或意译都不如用音译法。

2.直译法。经语料库检索,牛魂节有两种译法:ox-soulFestival和CattleSoulFestival。牛魂节是壮、侗、仫佬、仡佬等民族祭祀牛神的传统节日。“cattle”一词是对牛的总称,意为“牛群”。牛神应为单数,所以cattle不合适。英文没有单独的对牛的统称,具体有ox,bull,cow等。ox意为“阉牛”,bull意为“雄性公牛”,cow意为“母牛”。为传达积极、正面价值,牛魂节译为“Bull-soulFestival”更为恰当。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的三月三歌节,亦称三月歌圩,译为SingingFestival和DoublethreeFestival。壮族的“圩”指的是村子的集市或集会,所以三月歌圩意为农历三月初三的民歌集会。因为中国的某些传统节日固定在某个阴历日子上,人们常常会用阴历日子来指称节日,如我国的另一个传统节日八月十五中秋节,其直译为mid-autumnFestival,而不是“the15thofaugustintheChineselunarcalendar”,太长的译法不利于文化宣传,也不容易为外国人接受。因此,DoublethreeFestival不能很好地表意,不是一个适宜的译法。壮族歌圩可直译为ZhuangSingingFestival或者ZhuangSongFestival。

毛南族的分龙节译为DragonSeparatingDay。龙也是毛南族的民族图腾,因此,龙的形象、龙的影响在毛南族人民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它是毛南族一年一度祭祀龙的传统大节。人们认为,每年夏至后的头一个辰(龙)日是水龙分开之日,水龙分开就难得风调雨顺,所以要在分龙这一天祭神保禾苗,沿袭下来成为传统的农业祭祀节,称为分龙节。

苗年,苗语称“能酿”,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侗年又称“吃冬”节,是侗族的大节,其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苗年和侗年分别直译为themiao’snewYear和theDong’snewYear,简洁明了。

三、结语

民俗节庆名称的翻译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变通,才能有效地进行对外宣传。利用语料库进行翻译研究,相比传统方法来说有许多优势,如:检索方便,例证丰富,信息量大。通过语料库的统计,发现在一般翻译中最常用的翻译方法为直译和意译。而在民俗节庆名称中最常用的翻译方法却是音译和直译。同时,用语料库进行民俗文化词翻译研究,还需考察历史性、民族性、文化性等因素。总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自建民俗文化平行语料库并进行翻译研究,为开展民俗文化研究提供便利条件,更好地推动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

参考文献:

[1]丁树德.关于民俗名称的英译[J].中国翻译,1995,(3).

[2]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3).

[3]马慈祥.民俗文化词语的可译性限度及其翻译策略[J].青海民族研究,2009,(7).

[4]麦红宇,关熔珍.关系民俗文化词英译案例评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1).

[5]广西地情网[DB/oL].http:///.

情人节翻译篇7

关键词:诗歌翻译《乡愁》英译文翻译理论

一、浅析诗歌翻译

巴金从一九二二年开始文学翻译活动,在回首长达六十年的翻译生涯时,他说:“我并不满足自己的译文,常常称它们为‘试译’,因为严格的说它们不符合“信、达、雅”的条件,不是严格的翻译。但是我像进行创作那样把我的感情倾注在这些作品上面。”[1]在翻译中,尤其是文学翻译中,任何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处于广袤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译者会坚持个人不同的标准,深切地感受原作,引起审美情趣,并融合自己的体验与修养,对之加以分析,辨其异同,从而转换相同的文化信息。译作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原作,而译者着眼于缩小译文与原文的差距,努力求译作与原作的“似”。

在诸多的文艺作品中,诗歌翻译乃文学翻译的极高境界。如果说翻译是带着镣铐的舞蹈,那么,诗歌翻译就要求舞者不但要能跳,而且要跳得优美,使人得到美的享受。[2]诗歌文体以传情为主要目的,达意是次要的,尽管某些诗歌形式(如叙事诗)也具有信息传达功能。但意义的传达总少不了感情的衬托,为最大限度地获得传情的审美效果,诗歌常常要运用独特的意象、音韵和语言形式。译者要想把诗歌中的意境、形象充分表达出来,感受诗歌的审美特质及美感,没有中西文化深厚底蕴的积淀,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做不到的。唯如此,译者对某一作家的认识及作家的作品的理解才能免于孤立绝缘的真空状态。译诗是一种有把握的再创造,既要保持原状,又要适当地灵活变通。笔者把著名当代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的中、英译对比,共同鉴赏。

二、译作分析

从总体看,以上英文诗行与中文诗行的长度和段落都相差无几,结构对称,句法长短相对应,语言通俗易懂,基本上做到了“尽量把持原作风貌”。此译文与原作一样,共分四小节,每小节四行。译文虽是一首无韵的“自由诗”,但各节相应:前两句的节间相应,后两句的相对与重复,并安排了各节都是二、五、三、三音步,抑扬相随,使全诗纳入了特有的优美格律。

(一)结构分析

在译文中,前两节的第一行的表达与中文诗略有不同。与英语比较,汉语的结构呈弱势。“在很多情况下,汉语主语只是一个话题(topic),其余部分则是表述话题的述题(Rheme),构成‘话题―述题’(tR)句型,话题与述题都是某种意念的组合”。[3]汉语中的主语常常是说话者主题思维中的一个话题,而述题则是对话题的说明、叙述。在《乡愁》中,原作的前两节诗的第一句以“小时候”、“长大后”独立成行。在说汉语的人的语言文化心理中,言者先表达出了大家所关注的话题。这是说汉语的人的一种“思维―语用形式”。[4]在说汉语的人看来,人是行为主体,不在话下,可以隐含,所以句中没有出现主语人称。原作中“小时候”、“长大后”也未出现谓语动词,这在英语中不可能构成规范的句式。因为英语的主语功能一般都要充当谓语动词V(施事行为)的动作发出者(施事者),因为“……英语是‘重行’的,英语句法都恪守以SV做主轴的形式程式原则”。所以译文中前两节的第一句出现了主语“i”,谓语“was,became”。

译文为了使整个文章衔接自然,结构井然,前两节的第一行都采用了倒装句式,以加强表达作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的经历的特点。原诗的第三、四节的第一行,承接上文,表明事情发展的时间,所以译者在深刻感受、领悟作者的心境后,发掘原作所蕴含的意义,感叹时间的飞逝,译出“theyearselapsed”。

在译作中的每小节的后两行中,第一行都出现了was,最后一行都用连词(and/which)来连接且都省略了助动词was,例如:“andshutup(was)mominside”,其它三节的末行中省略比较明显“(was/is)staying/waiting/lying”。末行的助动词的省略是为了避免重复,有助于语言结构的适度优化。所谓“适度”指与源语的灵活对应,同时也有助于与接受者的审美参与。

(二)情感分析

英译文中前三节的第二行开头均以when开始来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而最后一节以“o”开始。译者此处是在深切地感受作者的感情之后的感慨。作者在谈及本文时说:小时候小,寄宿学校,要与妈妈写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我想到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译者在深切感受:作者因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抒发深深的思乡之情时,想到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自己经常流浪于海外。因此译者在最后一节中以“o”来抒发作者对大陆母亲深深的思念,体现作者的万千感慨,才使最后的主题得到了升华。本杰明一再提出“翻译的语言可以而且必须使自己从意义中摆脱出来,以利原作意蕴的再现,这实际上很近似中国人说的‘意在言外’、‘诗在言外’”。[5]所以译者并没有受制于原作的“实在的意义”而是把握了原作深层意蕴,感受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而发出“o”的感慨。移情感受在翻译的审美体验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只有深切感受到了的东西,才有可能对之进行加工再现。

众所周知,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因此,译诗而不传达意境,原诗的美学价值定会大打折扣。[6]作者在这首诗中,用了非常朴实的词句和浅显的形象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立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在本诗中,原诗描绘的是深深的乡愁,其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应用,托物言志,原诗意境得到了较为完美的再现。译作在表达“小小、窄窄”时,用small,small和slim,slim,叠用单音节实词,前者重读,后者轻读,轻重相间。一字叠用是汉语单音字文字特征赋予汉语的独特的陈述手段。译文采用的是双语转换行为模式的对应式转换,即双语的词语所指同一,对同一外部世界的事物双语在概念上形成同构(具有对事物或物质的实体对等)。而译者却没把“矮矮、浅浅”译成low和shallow,而是用“ahandfulof”和“aspoonfulof”分别表达。这里译者采用的是替代式转换。所谓“替代”,指广泛的调整、变通,以替代源语的措词或语句结构样式。在译作中,译者“易词而译”――换一个词来译源语。原作中全是形容词,而译作中转换词类,改用介词短语,即所谓“异曲同工”,加强了语言效果,可兼有强调与生动的效果。

三、结语

译作尽量处处仿照原诗,每节的后两行与原诗相对并重复,这样有助于适度提高目的语的可读性。虽然第一节的后两句用词未形成重复,但两句的结尾词“roam”与“home”却形成了尾韵,形成了语音的重复。所以,译者很注重译诗作的形美、音美,保持了原作的风格。老舍(1957)曾说:“谈到风格,最好是译者能够保持原著者的风格。可以大概的说,一个作家的文章总有他的特点……我们看出特点所在,就应下苦功夫,争取保持。文学作品的妙处不仅在乎他说了什么,而且在乎他是怎么说的。”[7]所以文学性质的翻译,尤其是诗的翻译,不折不扣是一门艺术。[8]它并不是逐字逐词地替代另一种文字,而是在了解作者的情感历程,体会其诗深意,悟其神韵,并融合自己的体验与素养,更好地完成译作,把原作的艺术意境准确地传达出来。

参考文献:

[1]巴金.巴金译文选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丁树德.翻译技法详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3]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4]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5]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3.

情人节翻译篇8

[关键词]命名方式;片名翻译;归化;异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寻精神文明享受。看电影已经成为大众最受欢迎的娱乐休闲活动之一。但是,国内电影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法满足中国观众的需求的。因此,相当多的外国电影进入了中国市场,不但满足了中国观众的娱乐需求,也丰富了他们的文化视野。然而,中国的电影片名翻译状况并不令人满意,一部电影往往有几个译名。尤其是在网络媒体兴盛的今天,错译和乱译的现象仍有存在。不少翻译工作者都在积极研究、探索电影翻译策略,以规范电影字幕翻译和片名翻译。其中归化与异化策略是时下流行的影视翻译理论。本研究通过影片命名方式的不同这个视角来看待片名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以期能更好地运用归化与异化策略,实现片名翻译的“信达雅”。

一、归化法与异化法――片名翻译的理论基础

美国的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译者的隐形》一书中提出了归化和异化这两个相互关联的翻译策略。归化法是以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把源语言翻译成符合目的语人的文化价值观文本符合译人语的文化价值观,让原作者向目的语的文化靠拢。归化翻译旨在以最贴近目的语的形式再现源语言。电影翻译中的归化即意味着译者尽可能将英文电影以大众最容易接受、理解的语言形式展现出来。而异化法是对民族中心主义的一种背离,主动接受源语言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源语言的语言文化之中。异化翻译旨在最大限度地传播文化,按照源语言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进行翻译,为目的语的读者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从而达到让他们了解、欣赏异域文化习俗的目标。

译者必须牢记的是归化和异化是两种相辅相成的翻译策略。任何想进行成功翻译的人都应学会灵活、熟练地交替使用两种方法。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也正是如此。电影片名翻译力求达到语言、文化、功用上的统一。但在翻译的过程中,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不可避免。而归化和异化是有效缩小和解决这种差异性的翻译策略。恰当运用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对片名翻译的发展意义重大。两种翻译策略都不乏一些耳熟能详的翻译杰作,如归化策略的《魂断蓝桥》(waterlooBridge);异化策略的《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

二、片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选择――基于影片不同命名方式

从事片名的翻译工作有必要了解电影的命名方式,进而可以对比中英电影的命名差异运用相应的翻译法进行翻译。电影的命名方式主要有五种:以时间命名;以地点命名;以主角命名;以情节命名;以主题命名。

(一)以时间命名

有些电影是以影片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历史背景命名的。这个时间可以是一个具体某年,某月,某日,甚至具体到几分几秒,也可以宽泛到某一段历史时期或历史背景。例如2012译为《2012》;11:14译为《11点14分》;127Hours译为《127小时》;Summer译为《夏天》。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以时间命名的电影都是采用了异化法翻译的。这一点也并不难理解,因为时间衡量单位不分文化地域差异。也有以时间命名的电影在翻译片名时采用了归化法,但极为少见。如2012年冯小刚的《一九四二》的英文名是Backto1942。究其原因,可能是为了跟2005年新加坡和日本合拍的电影《1942》区分。

(二)以地点命名

电影故事发生的地点或环境对整个情节发展、人物塑造、主题转达等至关重要。所以,有些电影是以地点命名。例如inmyFathersDen译为《在我父亲的洞穴里》;inBruges译为《杀手没有假期》;thetown译为《城中大盗》;District9译为《第九区》。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以地点命名的电影在翻译片名时有的是采用了归化法,有的采用了异化法。《在我父亲的洞穴里》是一部极具张力的新西兰悬疑片,荣获了第29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国际影评人奖。随着电影的深入,观众会逐渐了解到多年前父亲的洞穴里发生的事正是这个失常的家庭罪孽的开始。如果采用归化法翻译,泄露了天机,那相当于毁了这部佳作。《第九区》的片名很符合影片的科幻风格。观众会随着电影纪录片风格的镜头一步步见证在第九区――地球专门隔离外星人的区域发生的一切。如果采用归化法反倒是画蛇添足了。

影片《杀手没有假期》是一部既坚持了独立路线的个性又兼顾了传统的商业元素黑色喜剧。根据电影剧情采用归化法翻译的《杀手没有假期》让影片那股黑色幽默劲儿不胫而走,吊足了观众看片的胃口。如果是异化翻译为《在布鲁日》则顿时感觉索然无味,更会让不知道这个比利时古城的中国观众一头雾水。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城中大盗》,归化的翻译都更好奠定了影片的基调,调动了观众看片的欲望。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以地点命名的影片到底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翻译片名,取决于这个地点是否能直接奠定影片基调,调动观众赏片的欲望。如果可以则采用异化法,反之,则采用归化法。

(三)以主角命名

以影片主角命名电影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因为如果观众喜欢一部电影,他们将对影片中的主要人物记忆犹新。这种电影片名可以让观众把他们的记忆与特定的电影牢牢联系在一起。例如Lincoln译为《林肯》;elizabeth译为《伊丽莎白》;Juno译为《少女孕记》;RubySparks译为《恋恋书中人》。

在英文电影中,以主角名字命名十分常见。不管主角是名人还是普通老百姓都直接用来当电影的片名。而中文电影一般只选用著名或观众熟悉的人名作为电影的名字,如、等。因为西方社会人类依存于大自然,也独立于大自然。他们更强调个人而不是集体,所以西方电影中的个人地位极其重要。相反,中国文化提倡集体主义精神而不计较个人得失。而且中国历来就存在着明显的等级观念,所以很难想象中国的电影会以一个平凡的人物命名。因此当我们翻译中国观众熟悉的人物时,选择向作者靠近的异化法。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都在中国观众的认知范围之内,也符合中国的文化习惯,用异化策略译成《林肯》和《伊丽莎白》保留源语言的信息,有助于目的语观众对源语言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

翻译以平凡人物命名的英文电影片名时,我们一般采用归化策略来适应目的语的文化,如上例中的《恋恋书中人》《少女孕记》、还有前面提到的《一树梨花压海棠》。这些归化法翻译的片名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更好地调动观众看片的热情。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国间的人们的沟通愈来愈多,在翻译以人名命名的影片时,异化策略越来越被广泛采用,并逐渐占据上风,如《泰瑞》(terri)、《伯尼》(Bernie)、《朱莉与朱莉娅》(Julie&Julia)这种以平凡人物命名的影片都采用了异化法翻译。

(四)以情节命名

电影情节是构建一个故事的重要部分,可以很好地引导观众赏片,因此这也是最常用的命名方式之一。例如myweekwithmarilyn译为《我与梦露的一周》;SearchingforSugarman译为《寻找小糖人》;theCuriousCaseofBenjaminButton译为《本杰明・巴顿奇事》;theHobbit:anUnexpectedJourney译为《霍比特人:意外之旅》。

笔者收集的材料中发现以情节命名的电影在翻译时基本都是采用异化法。因为以情节命名的电影可以让观众对电影的剧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引导观众赏片,拉升电影票房,所以用异化法还原源语言片名的这些功用即可。

(五)以主题命名

有些电影以电影故事反映的主题命名。这一类片名或许对观众来说不够抢眼,但却有着“余音绕梁”的效果。例如SilverLiningsplaybook译为《乌云背后的幸福线》;theHelp译为《帮助》;aneducation译为《成长教育》;Hereafter译为《从今以后》。

翻译以主题命名的电影片名时,在归化和异化的选择上相当灵活,需要译者根据目的语观众对源语言片名的理解情况或目的语的片名语言习惯交替使用归化或异化策略进行翻译。第一类是如《帮助》(theHelp)、《疯狂的心》(CrazyHearts)、《爱》(amour)这种片名用词对中国观众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电影,用异化法还原这一类电影片名已可以做到“信达雅”。第二类是采用归化法翻译后可以更准确地凸显电影主题的电影。如《成长教育》(aneducation)的片名告诉观众这是通过年龄的增长、阅历的积累而学会的东西,并不是指上学受教育。《危情时速》(Unstoppable)的翻译告诉观众这是一部紧张的动作片,并且跟车有关。如果按字面翻译成“停不了”或者“不可阻挡”则失色很多。第三类是为了让片名更符合中文电影片名惯用的四字格式,如《从今以后》(Hereafter)、《回来的路》(thewayBack)、《情窦初开》(theCrush)。第四类电影是片名是目的语观众完全无法理解的具有文化内涵的习语或专业术语。第85届奥斯卡中的《逃离德黑兰》(argo)、《猎杀本拉登》(ZeroDarkthirty)和《乌云背后的幸福线》(SilverLiningsplaybook)都是属于这一类。argo一词来自希腊神话,其本意是一条船的名字,由众英雄在雅典娜帮助下建成并乘此船取得金羊毛。argo在影片中是本次逃离行动的代号。SilverLinings是英语习语,意为一线希望。ZeroDarkthirty是一个常用的军事术语,一般不特指任何时间,只表示室外环境是漆黑的时刻,要么非常晚,要么非常早。

三、结语

电影是一种有着无限艺术魅力和旺盛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它有助于观众了解、欣赏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从这个意义来说,电影是不同文化的载体,它传播着文化信息。片名就如同电影的眼睛,对电影本身尤为重要。恰当的片名翻译不仅有助于提升英文电影的票房,更可以让观众铭记于心,代代相传。而从电影片名的命名方式的不同来总结片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选择为在片名翻译中实现语言、文化、功用上的统一,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充实了中国电影翻译的理论规范。

[参考文献]

[1]鲍志坤.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审视电影字幕翻译[J].电影文学,2012(24).

[2]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200l(01).

[3]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23).

情人节翻译篇9

[关键词]影视字幕翻译;跨文化;转换

字幕翻译是跨语言交际的过程,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体现了两种语言的转换和文化传递的移植过程。由于东西方在民族文化和特点上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上存在明显不同的特征,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交际行为,更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影视字幕翻译是一个新兴的翻译领域,在大众传媒不断兴起的今天,不同语种的影视作品都是通过字幕翻译向全球各地的观众表现其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并以此来突破影视片的语言限制。影视字幕翻译在正确传递原片语言信息的同时不同程度地传达了原片的文化信息。因此,在影视字幕翻译时不仅要注意语言的交际特色,传递文化内涵,还要注意译文、字幕在原有语意、语境的基础上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因为字幕翻译不同于文学文本,字幕翻译是为普通大众服务的,在进行最佳语言沟通和文化传播的同时,必须照顾到受众的文化层次和兴趣取向。合理进行字幕翻译的保留与创新,达到双向的结合与平衡。因此,跨文化交际下的语言与文化转换是影视字幕翻译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

影视字幕翻译有别于其他形式的翻译,它是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同时出现的惟一翻译形式。语内字幕和语际字幕是字幕翻译的两种形式。影视字幕翻译一般指语际字幕,是指在保留原声的情况下将剧中人物对白和必要的视觉信息译为目的语叠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作为理解的辅助手段。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传递影视语义语境,帮助观众跨越语言障碍了解故事情节。字幕翻译已经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字幕翻译在进行文化传递的同时必须避免因文化内涵不同而导致的信息流失与信息超出现象。因此,把握好字幕翻译的特点是有效专递信息和文化的基础。

字幕翻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视信息传递媒介的特殊性

观众在观看影视的时候一般都是同时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来理解和欣赏影视作品,作为影视信息表现形式的文字字符、画面、音乐等都是通过视、听两种媒介来向观众传达影视信息的,因此影视信息必须使视听这两种形式互为补充和帮助,才能构成影视艺术的多维度审美特色。

2.受众者接受的瞬时性

一般来讲,字幕的显示时间是与画面中人物的讲话速度和情景转换速度同步的,讲话速度越快,字幕显示时间越短。因此,影视字幕翻译不能像书本那样前后翻阅也不容许加注说明,字幕显示一般都一闪而过,再加上读者阅读视野的限制,一般要求翻译长度要适合观众的阅读视野。同时,影视是一门大众艺术,受众者大众化,这就要求字幕翻译要尽量简洁、通俗易懂。经常看英文影视的人就知道影视里面英语对白的省略比比皆是,人物的谈话一般都是采用随意的方式,因此在翻译时也应简单明了。如电影《十日恋爱有限期》(HowtoLoseaGuyintenDays)里,男主角广告人BenjaminBarry和女主角杂志专栏记者andieanderson在酒吧里第一次见面时,其对白可以算得上简洁、精练的典范。

andieanderson(a):Unattached?你一个人吗?(省略areyou)

BenjaminBarry(B):Currently目前是。(片语句)

a:Likewise我也是一样。(片语句)

B:Surprising真没想到(省略itis)

3.字幕翻译口语化

影视字幕翻译一般是对影片中人物的对白或者心理活动的翻译,在语言上属于口语范畴,将人物的对白转换成字幕译文时,要求语言通俗易懂、清晰简洁、连贯流畅,在风格上应与影视本身的风格保持一致。

二、影视字幕翻译中的跨文化信息转换策略

1.把握好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语境

在影视翻译实践中,掌握好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可以帮助译者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困难。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因为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因为错误的文化背景所导致的。归根到底,翻译中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因为两种语言差异而造成的障碍。”[1]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本的意义都直接或是间接地反映一个相应的文化,词语意义最终也只能在其相应的文化中找到。文化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语言的不同,在影视字幕翻译中融合两种语言文化差异是翻译的主要任务,也是一个难于攻克的问题。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这就要求翻译者要深刻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跨越语言鸿沟,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展现影视的独特风格和文化意蕴,使翻译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情感需要。好的译制片能够帮助观众准确理解原片内涵,充分把握影片情节。如美国电影waterlooBridge意译为《魂断蓝桥》,这个译名简直就是画龙点睛,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在“断”中永恒,而象征忧郁的“蓝”色又为这一出悲剧添加了一面凄美的幕布,为观众了解影片内容提供了帮助。

2.关注影视对白与字幕之间的偏差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部分语义的改变或缺失,这往往也导致字幕翻译与对白原义之间的差异,但翻译时尽可能在语言和文化信息上忠实地传达原影视片的意图和功能,使观众看完影视之后能够产生类似于原作品的效果。在影视翻译中除了要考虑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外,影片的艺术风格、时代气息、编剧和导演的意图也是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的方面。

翻译不仅是语言交流的工具,本身也是对另外一种语言文化内涵的诠释,语言的翻译可以意译,但文化方面的翻译一定要忠实于源文化,这是对译者的跨文化能力提出的要求。好的译制片能够尽情地传达原片的文化内涵和展示影视片的风格,更能满足观众的情感需要,使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对片名的翻译上,Rebecca被译为《蝴蝶梦》,Janeeyre被译为《简•爱》等,都是对内容进行了最佳概括,既简单明了,又能引人万千思绪,实为影视翻译的上乘之作。

3.字幕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

在影视字幕翻译中人们往往把译语看做对原作的同化过程,因此在翻译中就会产生追求同而排斥译的现象。翻译中的异化是艺术传达上的一种变式,这种“变式”是客观存在的,是影视翻译的客观需要,也是审美的需要。中西方在文化上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语言与文化又存在相通的一面。语言与文化的相通为翻译提供了可译性,而相异使翻译出现困难,产生对抗性,因此产生了译语的异化。

但这种异化都是译者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字幕翻译时必须注意把握影视的核心,既要做到正确体现影视的基本内涵和风格,使正确传递跨文化交流信息,又要不失为大众所接受。因此在翻译中利用异化与归化的方式去翻译,充分发挥汉语的优势,追求“和而不同”的审美效果,使译语在译者的艺术再创造中得到优化。字幕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人物对白、动作、画面、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是同步的,随着表演情绪、场景、语速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字幕翻译的取舍、文化信息的处理要在尽量保持影片原有艺术风格和剧中人物风格的基础上更多考虑观众的认知能力和欣赏习惯,正确把握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做到合理异化和优化,为观众提供最佳的语境效果。

如在影片《人鬼情未了》中的一个片段,山姆的鬼魂和通灵女巫奥德美来到银行提款。Sam:tellhertomakesureitgoesstraightupthethirdfloorfilebecauseyouhaveatransactiontomake.odamae:pleasemakesurethisgoesrightuptothethirdfloorfilebecauseihaveatransfusiontomake.Bankclerk:awhat?(山姆:告诉她马上将这个转到三楼文件中,因为你马上要交易。奥德美:请立即将这个转到三楼文件中,因为我马上要郊游。银行职员:什么?)原文中transfusion与transaction在读音上相近,奥德美因为心情紧张没能听清山姆的话,又因为她是按照山姆的指示行事,根本没经过大脑思考,所以就说出了一个与上下文毫不相干的transfusion,引出了银行职员诧异的一问。如果直译为:(山姆:告诉她马上将这个转到三楼文件中,因为你马上要交易。奥德美:请立即将这个转到三楼文件中,因为我马上要输血。则由于翻译成中文之后“输血”与“交易”在读音上并不相近,这一情节对中国观众来说就显得莫名其妙,这就是语言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障碍。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拘泥于字面意义的忠实,而应大胆创造,使译文达到与原文同样的听觉效果,从而保证情节的顺利进行。

在翻译外国影视作品时,尽量保持原剧风格、异国情调是有必要的。原作中富有个性或鲜明的语句、比喻等不要轻易舍弃。对于西方影视中的感叹语句在翻译的时候尽量运用“呃呕”“哇噢”等西式感叹词,以更加贴切地表达剧中人物的身份和情感。

4.字幕翻译中译者的主体地位

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等特点”[2]。译者实质上都是在自身的文化参照系统下对原文进行吸收、加工、选择的。译入语文化意识、翻译理念、译者所处的主流文化趋势、作者的写作意图,影片的风格、导演的意图、受众的接受能力、译者自身的文化因素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译者对影视片的字幕翻译,因此在任何翻译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隐含着译者的主体意识。译者只有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作用,使各种影响因素达到最大限度的和谐。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兼顾这多重关系,制定出详细具体的翻译策略,使影片的信息传递达到最佳效果。另外,影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是较难处理的,源语语篇中可能会有很多特定文化意义的词语,是译语文化中较陌生、难于理解和接受的,这时就要求译者对特定文化进行消化和选择性再现,及时有效地使译文与观众沟通,满足观众的情感需要。

总之,影视字幕翻译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它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是一种语言与文化的再创造过程。译者在进行影视翻译时必须关注跨文化之间的信息转换,而不只是把字幕翻译当成两种语言交流与沟通的媒介,译者应从观众欣赏的角度出发,结合一定的翻译技巧,根据影视的文化特点和具体的语境、语意尽可能完美地呈现原作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刘敏.论外国影片的字幕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

[2]陈静.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跨文化交际――《超越误解――跨文化交际的语言学分析》评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02).

[3]赵速梅,刘晓明.影视作品字幕翻译中跨文化交际信息的转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6(04).

[4]吕吉瑛.电影字幕翻译的策略――以英文电影汉译为例[J].电影文学,2008(05).

[5]梁惠卿.影视字幕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作家,2009(04).

[6]朱坤.英汉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现象的策略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8).

[7]于金海.跨文化交际中的影视翻译[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

情人节翻译篇10

   1.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或技能建构必要的条件之一是问题解决性的学习环境。问题解决性的学习环境,能够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有效激活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新的知识和经验,用于解释和分析当前的问题,从而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并做出检验。这一过程为新知识和技能的建构提供了理想的路径。前期一些建构主义研究对于问题解决式的学习环境要素进行了相关描述,理想的载体要素为“真实任务”,学习目标要素必须符合“清晰明确”的条件。而广泛运用于职业教育领域的项目教学作为一种问题解决式的学习途径,为学生的能动建构提供了极佳的学习情景、载体和问题学习型的情景。职业教育课程中的“项目”指的应当是有结构的项目,即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客观存在的工作任务模块。商务英语翻译项目也是有一定结构的项目,特别是源自真实工作中的翻译项目,不仅具备真实性的特征,反映了社会和学习的真实需求;此外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具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指引,译文必须符合一定的翻译标准、能完成特定的交际功能,必须遵守国家公布的《翻译服务规范》,具体的翻译项目产出的译文还应适应具体的翻译生态——含译者、读者、委托人、社会文化因素等在内的翻译生态整体。从项目教学、国际翻译教学发展现状来看,真实情景商务英语翻译项目不仅符合最新的教学发展趋势,也为翻译课堂中学生的能动建构提供了极佳的问题解决性的情景。2.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或技能建构的有效条件之一是合作性的学习环境。在建构过程中,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围绕当前问题获取有关的新知识和新信息,同时又要不断运用个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建构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对学习者个体的有效建构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者团队合作互动,相互学习,共同协作,引发学习者个体不断反思,促进个体主动内化,最终在解决问题中完成“意义建构”。在真实的商务英语翻译项目中,翻译学习者团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协作的形式自觉主动地分析翻译项目中需解决的问题,解读源语项目文本,通过查找翻译工具、网络资源获取背景知识、平行文本等,选择合适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完成译文初稿,共同按照翻译的标准、发起者的意图、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检查润色译文初稿,最后完成翻译项目,并完成交稿。在合作完成翻译项目的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学习者个体的认知结构也得以重构,所建构的翻译知识、技巧和经验也将更加完善。

   二、教学实践

   1.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促进学生主动建构。从教学内容上看,通过项目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翻译知识和技能,体现了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从结构走向建构的趋势。传统教学体现的是一种传授知识的倾向,要培养学习者的翻译能力和素质,通过简单的语言对比、知识传授、技巧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而真实项目为载体的商务英语翻译项目教学能更加有效地将学生置于问题解决的情景之中,能体现翻译学习者目标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涉及翻译学习者思考、协作、翻译和决策的过程,需调动翻译学习者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能使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内化为学习者自身知识体系的一个部分,完成学习者能动建构。在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内容的选取上,应特别特别重视内容的针对性、典型性、实用性、真实性和实效性。因此,需广泛开展企业单位对翻译人才具体需求的调研、毕业生跟踪问卷调查等,确定课程的项目。基于广泛扎实的调研,针对大部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选取贴近实际生活、贴近实际工作的项目。鉴于以上考虑,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现已编写并使用了《商务英语翻译实务》项目教材,主要涉及商标商号、商务名片等13个翻译项目。在项目来源方面,商务翻译教学团队还可以通过行业兼职教师咨询、专职教师实践等途径获取真实翻译项目。例如近年来,来自金融、商务、旅游等行业的资深行业兼职教师参与我院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也为翻译课程带来最原始的翻译项目教学材料;同时,我院还通过虚拟实体的翻译社“金苑翻译社”对外承接学院内外一定量的翻译业务,这些翻译业务经过委托人的允许也可以作为商务英语翻译项目教学的材料。此外,教师在开展翻译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以上途径对项目不断更新,以保证翻译项目的时效性。项目要素把握方面,根据德国翻译家斯蒂娜·莎弗纳的“模仿真实情景”教学法,真实翻译项目教学中再现必须具备项目中翻译情景的各个要素,如翻译项目的发起者(翻译社、企事业单位等),译文使用者(英美游客、某产品的外国使用者等),译者,翻译目的(某文本翻译需达到的目的)等。这些要素将为翻译项目学习者进行学习时提供学习情景,同时也是学习在解决问题完成翻译项目过程中必须兼顾的因素。2.以过程性为导向,引导学生能动建构。依托真实项目的翻译项目教学中,翻译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主动建构的过程。可见在项目教学中,应以过程为导向,参考经验译员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阶段,将项目任务分解为不同的阶段或者环节,让学习者按照工作环节解决翻译问题。国内外翻译研究已经对翻译的过程有较多的研究,大体将翻译过程分为理解阶段、重新表达阶段和检查核实阶段。但是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无法体现e时代下翻译工作者的工作环节中某些信息化的元素。例如在完成某公司简介汉译英的项目中,译前查找国内外类似企业的公司简介译文,作为平行本文进行参考,将对翻译项目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个环节就没有被归纳在传统的“三阶段”之中。此外译前对翻译生态的解读,译中翻译决策和网络等资源的使用,译后反思总结,都成为了译者翻译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如何科学合理地将这些具体内容与传统翻译过程进行整合是翻译项目教学的重点所在。我院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首创性地将传统译论中的三阶段论和行业资深译者的经验相结合,形成了特色的pwp模式教学模式。pwp分别代表译前(pre-translating),译中(while-translating)和译后(post-translating)三个阶段。课程的内容组织以课程组自编教材《商务英语翻译实务》中的13个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和pwp的翻译过程为两条交叉的主线,将翻译技巧和翻译理论渗透在这两条主线之中。在某一个项目教学中,pwp项目教学中以过程为导向,让翻译学习者能在翻译学习中针对翻译项目的每个阶段,通过翻译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主动建构(如下表)。3.以多样的教学形式,促使学生互动建构。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如采用工作坊、头脑风暴赛等开展教学。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监控者,翻译学习者成为课堂的中心,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共同完成翻译项目。(1)翻译工作坊。翻译工作坊是指类似于商业性的翻译机构,由若干名翻译者共同完成翻译项目的形式。在翻译项目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5~6人的小组,即虚拟的翻译社,并让各组为自己的翻译社命名。在商务英语翻译实训中,根据真实翻译项目需求的情况,每个小组成员内部进行讨论分工。每组一名同学担任项目经理,负责将翻译项目分解分配给小组各个成员,联络项目需求方,并完成最终交稿。每组中翻译水平相对较好的同学负责后期统稿和审稿。在完成某一翻译项目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共同完成了最终的翻译项目译文,且共同讨论、协作,与需求方进行交流,工作坊的形式能够促进翻译学习者就当前的翻译项目进行沟通和学习,促进学习者个体在互动中进行建构。(2)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集体主动建构的方法。在商务英语翻译课中,可以运用全班或者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在翻译项目教学中可以采取这种形式,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尽量多地收集同一项目的不同版本的译文,并向学生展示,让全班同学畅所欲言,对译文的优劣进行点评,最后共同分析总结和反思。笔者曾使用商号翻译、商标翻译等进行尝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以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学生主动建构。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往往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学生在翻译中常常有畏难的情绪,导致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进行主动建构。教师在设计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项目教学的每个环节或阶段设计和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学生的项目学习起到一定支柱作用,同时学生也在完成任务时进行有选择的学习,利用相关资源进行知识构建。例如在安排学生进行某公司简介翻译项目学习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以下资源:公司简介翻译常用词组列表,公司简介常用句型列表,平行文本等,甚至可以提供专业词汇对照列表。这样就能有效降低学生完成翻译项目的焦虑度,支持学生主动建构。5.以多元的考核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建构。课程的考核方式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导向。因此在项目教学中可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建构。首先,注意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将学生平时在项目学习中的参与度、个人表现、小组表现都纳入考核范围内,激励积极进行项目学习的主动建构,促使学生重视项目学习过程和小组合作;在终结性考核中体现项目考核的导向,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其次,注意教师评价和同伴评价的结合,让小组间进行项目作业互评,通过互评促进学生进一步反思和总结,主动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