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论文十篇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论文十篇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1:37:19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混业经营;分业经营;保险公司

中图分类号:F8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11-0063-03

收稿日期:2007-07-10

作者简介:何祺(1960-),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现供职于安联财产保险中国分公司。

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保险公司也不再局限于经营单一的保险业务,逐渐涉足更为广泛的领域,混业经营也随之成了一些大型保险公司的经营方式。对于保险公司来讲,究竟混业经营、分业经营两种经营方式孰优孰劣?学术界一直未有具体的实证分析。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全球140多家保险公司的经济数据进行了分析,深入研究了这一问题。

一、原始数据的采集与使用

本文中实证分析所需的数据均来自于位于全球各地148个公司的历年年报,共收集了535组不同年份的原始数据,剔除一些数据不完整的公司信息后,得到了428组数据1。本文根据保险公司经营模式的不同,首先把原始数据划分为采取混业经营公司或分业经营公司两组。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对保险公司经营评价的经济效益指标进行了计算。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在数据收集与整理过程中遵循了如下原则:

(1)统计口径的统一性。

由于所处地区与环境的不同,不同公司的统计口径会有差异,有些公司把赔付费用也记入了管理费用中。本文管理费用的统计口径是指包含公司的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

(2)数据多样性。

所采集的数据来自全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140多个保险公司,公司的经营特性各不相同,所处的经济环境也大相径庭,这样,所选数据既全面、又多样,确保统计结论具有普遍意义。

(3)数据有效性。

针对单个公司选用了不同年份的数据,并对同一公司的数据进行了筛选,剔除了一些经济指标明显异常年份的数据,这样,保证所采用的数据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降低突发事件的影响程度。

(4)数据分类的合理性。

本文将各保险公司划分成了混业经营组与分业经营组两大组。正如前文所提及的,保险公司的混业经营是指保险公司不但经营保险业务,同时,从事其他的金融业务(证券、银行、投资等)。因此,在收集数据时根据保险公司的实际业务范围把保险公司分为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两类。同时,部分公司尽管有着非保险类的金融业务,但如果这些非保险业务所占的比例较小,其经营成效对整个公司的影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决策层进行战略决策时对这些业务的关注程度也就极低,因此,从实际经营状况看,这类公司事实上只能作为分业经营保险公司。考虑到这一点,结合大部分混业经营保险公司的实际收入结构情况,本文假设保险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高于85%的同时经营多种金融业务的保险公司可以划入分业经营组。事实上,在我们的统计分析过程中可以发现这样分类统计结果具备一定的可靠性,因此,可以认为这一分类比例是比较合理的。

二、混业经营保险公司与分业经营保险在某些财务指标方面的差异

根据所采集的数据,首先,我们对所有样本进行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分析。下表列出了两类保险公司的一些财务指标的平均值:

表1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保险公司的经营平均值

(单位:百万美元)

对我们所收集的所有保险公司来讲,其平均总资产达到了83,037百万美元,可以看出一般保险公司的规模都相当大,显然这是由保险公司的性质所决定的――保险公司是资本运作型企业,必须具备相当的资金规模才可以从事保险行业。这些公司的平均保费收入占平均总收入的比例为70%,意味着相当数量的保险公司都经营了保险之外的其他业务。

此外,从上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从全球范围来看混业经营公司的规模远大于分业经营的保险公司,同时,从收入方面来看,无论是保费收入、还是公司总收入,混业经营的公司都远高于分业经营的公司。因此,不妨提出如下假设:保险公司规模较大时更易采取混业经营的策略。

三、混业经营保险公司与分业经营保险在经济效益指标方面的差异

1、保险公司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是指从经济的角度衡量保险公司经营成效,主要衡量指标有保险公司的资产收益率、股东收益率、偿付能力充足率及保费增长率四个指标组成。

(1)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资产总额

显然,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利用效果越好,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这个指标反映了公司管理层的努力程度。

(2)股东收益率=净利润/股东权益

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指利润额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值,该指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3)偿付能力充足率=[认可资产-认可负债]/最低偿付能力额度

偿付能力是考察保险公司经营情况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高低。全球各国、各地区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与法律、法规等制定衡量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中国保监会也一直把偿付能力监管作为保险监管工作的重点,颁布了有关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计算标准。

本文采用了偿付能力充足率来反映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情况,计算公式采用中国保监会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二oo三年三月二十四日)中的计算公式。

(4)保费增长率=(当年保费-上年度保费)/上年度保费

为了反映保险公司的财务收入稳定程度,对保险公司经济效益的考察范围中本文加入了保费增长率。

2、统计结果分析及研究结论。

本文对所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

表2混业经营保险公司与分业经营保险

在经济效益方面差异的统计结果

表2列出了两类保险公司在经济效益指标四个子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之间差异的比较结果。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两样本t检验,由于篇幅限制,检验结果不在此列出。本文对表2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1)混业经营保险公司的资产收益率要高于分业经营的保险公司。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资产收益率方面,混业经营公司的状态要比分业经营保险公司的状态要好很多。混业经营保险公司资产收益率均值为15.82%,分业经营保险公司资产收益率均值为1.59%。而且,在可靠度为0.9的时候也基本通过了检验,因此,我们可以得到混业经营保险公司的资产收益率要高于分业经营的保险公司的结论。

(2)混业经营保险公司与分业经营保险公司在股东收益率指标上没有明显差异。

从表2的数字中可认为在股东收益率方面,混业经营公司的平均状态与分业经营保险公司的平均状态有一定差异。混业经营保险公司股东收益率均值为7.19%,分业经营保险公司股东收益率均值为5.49%。但是,由于其差异性检验值为0.9859,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也即尽管从混业经营的保险公司其股东平均值高于分业经营保险公司的股东平均值,我们仍然不能认为两者在这一指标上有所差异,即混业经营保险公司与分业经营保险公司在股东收益率指标上没有明显差异。

其原因可能是混业经营的保险公司一般规模庞大,以实现投资与理财的规模效益,但由于此庞大资金中自有资金仅占很小的比率(以安联保险集团为例,其自有资金比例仅约25%),因此,尽管资产收益率较高,但在股东收益率方面,相对分业经营保险公司的优势却并不明显。

(3)混业经营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要高于分业经营的保险公司。

几乎各国政府都对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都在偿付能力方面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因此,从事其他金融业务如银行业务的保险公司在偿付能力方面表现更好。表2的数字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并得到了证实,正好说明了这点,即混业经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值为501.14%,分业经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2均值为79%,因此,我们可以得到混业经营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要高于分业经营的保险公司的结论。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各国政府对混业经营保险在偿付能力方面要求较高。这一点也可以从原始数据中直接观察到:偿付能力充足率异常高的几个公司,如澳大利亚联邦银行(5年内均值为17847%)、荷兰金融发展公司(均值为4749%)、GmaCinSURanCe(均值为600%)、nationwide(270%)、Berkshirehathaway(493%)、JnL(2534%)等几个公司都是混业经营的金融企业。

(4)混业经营保险公司的保费增长率要低于分业经营的保险公司。

表2中可以看出,分业经营的保险公司其保费增长情况要好过混业经营的保险公司,混业经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值为11.72%,分业经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值为20.65%。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并得到了证实,因此,我们可以得到混业经营保险公司的保费增长率要低于分业经营的保险公司的结论。

显然,由于分业公司集中从事其保险业务,在保险业务上的投入十分专注,也因此导致分业经营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增长较为明显。相对而言,混业经营的保险公司可能在其他业务上投入较大,相形之下,保险业务的增长性在混业公司可能更不明显。此外,相对混业经营的保险公司而言,更大部分的分业经营保险公司处于成长型市场中,这些市场本身的增长就非常明显,因此,这些保险公司的业务增长也十分迅捷。

四、结束语

本文对混业经营保险公司与分业经营保险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混业经营的保险公司与采取分业经营的保险公司之间尽管有着明显的差异,但两者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无法就两者之间孰优孰劣得出明确结论。换言之,一个分业经营的保险公司采取混业经营策略不会一定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方面的提高。因此,当保险公司面临混业/分业的决策问题时必须结合其自身的状况及所处的经济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司的经济效益不受损害。

参考文献:

[1]Barton,SidneyL.DiversificationStrategyandSystematicRisk:anotherLook.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88,Vol.31,no.1,166-175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相互制保险公司;农业险;三农问题

中图分类号:F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2-0047-02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支持。大力发展中国农业保险,是解决三农问题,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法。

一、相互制(保险公司)的理论综述

airmen.a.alchian和Susan.woodward在《对企业理论的思考》中有关相互制企业部分分析到:在一个“互助”的组织中,各成员兼具股东和客户身份,利用相互性防止外部股东通过各种手段降低服务质量从而剥削价值,保护既有成员的利益避免被新成员侵占。他们还认为,“在信息昂贵,剥削可能发生,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是长期性的,尤其是在其他消费者能够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才需要消费者成为所有者,对保险公司来说,互更好地消除了股东的冒险,这会伤害保险基金的安全性动机,并且会员资格会影响所购买的产品的质量。”同时,他们也指出,相互性由于需要客户即为股东,因而限制了风险分散化的机会。

Dohersty和Dainne(1993),Gollier和wibaut(1991),marshall(1974)等持有“互助原理”这样的观点,认为如果股东和顾客都是风险厌恶者,那么,所有的风险将会在被保险人之间按照参与者的比较优势按比例分摊,即保险公司最合适的组织形式应该是相互制。

mayers和Smith(1981,1986,1988,1992)的经理决策理论(managementDiscretionHypothesis)认为,相互制保险产生的原因是为了使保单持有人与剩余价值索取者的利益冲突内在化,但是股份制保险公司在控制和激励经理人方面有着比较优势。从而认为在相互制保险公司会在几乎不需要经理决策的市场上经营,而需要大量经历决策的市场,则采用股份制。

二、相互制保险公司特点的理论分析

中国《保险法》和《公司法》规定,保险公司应当采取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但1995年的《保险法》第150条规定,“本法规定的保险公司以外的其他性质的保险组织,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这其实还是为今后增设其他组织形式的保险公司预留了一定的空间。从理论上讲,相互制保险公司是合作制公司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1.有效避免人道德风险,维护被保险人的利益。相互制保险公司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保险人和被保险人身份合二为一,被保险人在缴纳保费之后,自动成为保险公司的会员,有权参与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并根据缴纳的保费份额按比例获取保险公司的经营盈余。建立代表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的会员大会,并由其按需选举出董事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再由董事会选聘经营管理层作为经营管理机构,这样,既利用股份制公司制度中的经营管理优势,又能有效控制管理层的委托问题,解决股东与被保险人的利益冲突,最大程度上维护被保险人的利益。

2.经营管理成本相对低廉。相互保险公司作为被保险人自己的公司,可以有效避免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相互不信任,减少由于企业内部摩擦导致的经营管理成本上升。并且,由于会员本身这一群体正是风险的承受者,必定会比其他团体更有动力去正确了解和评价风险,更有动力去拓展经营不需要太多管理决定权的险种,从而使公司经营成本下降。

3.具有更优惠的投保险条件,保障成本低廉。相互保险公司的经营不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制定价格方面更具灵活性,可以为会员提供较低成本的保险保障。由于相互制保险公司没有股东分红压力,其经营盈余也是取之于会员,用之于会员,实际上变相降低了会员的保费。

4.制度灵活,竞争优势明显。由于相互制保险公司是一种合作组织,理论上其发起设立与解散都比股份有限公司简单灵活,并且,由于是自发组织的公司,被保险人之间本身就具有一股合力,可以形成较强的团队精神和良性循环。再加之其对自身的风险状况、保险保障需求有深刻了解,因此在保险范围、保障水平、保障标准以及理赔方式方面有较好的合作和协调的可能,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开发不同产品,满足地区差异化的要求,从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5.公司透明度不高,财务灵活性不够。虽然相互制保险公司有上述种种好处,但也不是无懈可击。其主要缺点首先是公司透明度不高。由于相互制保险公司是会员所有,因此没有类似股票价格等指标可以判断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对管理层的约束能力不够,管理层与会员之间的利益动机还是有可能会背道而驰。另外,由于相互制公司无法发行股票,而只能依靠不断积累盈余来扩大资本基础,显然这种方式利用资本的能力有限,财务方面的灵活性也不够,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世界金融产业的发展趋势。

三、相互制保险公司的实践现状――以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为例

1.阳光保险发展现状。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是在黑龙江垦区14年农业风险互助基础上,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中国首家相互制保险公司。作为一家全国性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公司承担着国家农业保险试点及中国保险制度创新的任务,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公司发展的基本定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保监会“先农险、后商险,先局部、后放大”的原则,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公司组织机构设置合理,充分显示了相互制公司的特点:会员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下设董事会和监事会,其中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战略以及设立总公司、选聘经营管理层,经营管理公司各个部门,最重要的是负责管理各地支公司下属的94个保险社以及2000多个保险分社。如此设置,既突出了相互制保险公司的特点,又结合了现代股份公司的经营管理优势,很好的应证了mayers和Smith的“经理决策理论”。另外,公司业务也蒸蒸日上,2005年该公司农业保险保费收入2.2亿元,占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总额的30%多,为5.8万户农民赔付1.53亿元,为全国农业保险止跌回升、拉动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2008年,该公司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2.6亿元,赔付9.3亿元,无论是保费还是赔付都比成立之初有了数倍增长。

2.阳光保险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阳光保险自2005年成立以来,其2005―2006年的综合赔付率为87.47%,综合费用率为25.74%,综合成本率为113.21%,亏损总金额为5908万元,直到2008年才首次扭亏为盈,出现这样的状况,企业初创是一个原因,公司的前期投入无法立刻带来及时的收益回报,然而还有如下更深层次的原因:(1)法律法规保障缺失,政策支持不到位。农业险作为一个准公共事业,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上的支持是必要的,否则就无以为继。相互制保险公司由于其特殊性,如前所述,既不适用于《保险法》,又不适用于《公司法》。因此,造成了目前公司在统计和会计报表上无法正确反应会员们认缴的会费,无法明确会费是划归为“资本金”还是“自有资本”,不利于公司日常经营以及信息披露。另外,阳光保险在经营中,参照一般农业险提取“巨灾风险保障基金”,金额为每年保费收入的10%,税务部门认为这笔金额属于保费收入的一部分应予以缴纳企业所得税,而从保险公司的角度看,该笔金额是作为应对巨大灾情赔付的补偿而设立的保障基金,是投保人的税后收入用作损失补偿的一种风险准备,不存在利润因素,不应征税。由此可以看出,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了相互制保险公司的处境并不是十分有利。(2)财政补贴不足。由于一些行政部门存在惯性思维,认为农业保险风险极高,政府补贴也是无济于事,因而失去了行政推动力,干脆不补,或者“雷声大,雨点小”,补贴迟迟不到位。以阳光保险的情况为例,按公司所设计的“三方筹资”方案,其中对农业险保费总额的20%申请国家财政补贴的部分一直没有足额到位,2005年共收取农业险保费21984万元,按20%应补贴4396万元,而实际到位补贴为2000万元,缺口2396万元;2006年缺口2642万元,两年总计缺口5038万元。由于财政补贴不到位,给阳光农业保险公司造成较大的亏损,农业险未能实现精算平衡。

四、充分利用相互制保险公司发展中国农业险

1.加速推进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加大力度落实财政补贴与税收支持。推进农业险的发展,不能光靠中央政府的不具约束力的“发文”,也不能寄希望于过于组织形式单一的股份制保险公司,应尽快推进现行《保险法》的修改,将相互制保险公司合法化,避免各地方政府划地为营,单独出台法规,导致一些全国性的相互制保险公司(例如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无法从公司宏观层面统筹规划,发展农业险。

2.加速农村地区金融体系建设,服务农业保险。农村金融体系极不完善,也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农村地区幅员辽阔,金融机构少,基础设施差,网点建设落后,而农民聚居程度较低,导致收付费极不方便,展业成本高,风险管控难度大,不利于农业险的发展。因而,必须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体系的建设力度,增加包括银行、保险在内的金融机构。从保险行业来看,应允许更多不同性质的保险公司进入农村领域,建立适合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地方农业保险组织。比如可以以乡为单位、以县为单位建立保险组织,促进区域农业保险的发展。

3.完善相互制保险公司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相互制保险公司应该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完善公司制度建设,比如加强会员大会对董事会及管理层的监督管理,完善公司基层保险社的建设,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聘用农业技术人员参与基层保险社的工作。在风险分散机制方面,应充分发挥进入中国的国际再保险公司在农业巨灾研究方面的作用,加强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方面的技术转移和技术合作,尽快建立国内的洪水、干旱、风灾、冰冻等保险风险的巨灾模型,并再此基础上研究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由于相互制保险公司没有资本金,还可以通过向其他商业保险公司、尤其是国外保险业翘楚争取再保险,从而分散部分风险。

参考文献:

[1]江生忠.保险学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梁敏.论相互制保险制度在农业保险中的适用性[J].农业经济,2007,(2).

[3]谢汪送,郑美华.相互制保险:安徽农业保险的理性选择[J].安徽农学通报,2007,(5).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论文篇3

一、交强险实施前后保险业产险业务经营成果对比分析

1.数据来源。

为避免个别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成果受偶然因素的影响,本文特收集了交强险实施前后整个保险业1999—2007年产险业务收入及业务毛利的财务数据,并据以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信息。

2.交强险实施前产险业务毛利与产险保费收入的相关性说明。

根据理论和实际经验,我们将产险保费收入看成自变量,产险业务毛利看成因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根据交强险实施前(1999—2005)产险业务毛利与产险保费收入的相关数据,得出模型为:

Y^=0.440165X+274280.9086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进一步分析产险业务毛利与产险保费收入的相关性,可以发现:产险业务毛利与产险保费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9908,正相关特性十分显着。此外,我们还计算出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为0.9817,这说明在交强险实施前只有1.83%的概率属于随机因素来影响产险业务毛利,因此所建立的这条回归线是合适的。

3.交强险实施前后保险业产险业务经营成果的对比分析。

一方面,由产险业务毛利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交强险实施前产险业务毛利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2.75%,而在交强险实施后,2006年产险业务毛利的年增长率为27.78%,2007年这一比率更是达到了37.04%;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根据2007年产险保费收入的实际数据,按照上文所得的回归模型来预测2007年产险业务毛利的话,其预测数为9067608万元,这也明显低于2007年保险业产险业务毛利的实际数9772660万元。因此,从上述两方面的分析来看,交强险实施后保险业产险业务毛利出现了非常增长,我们认为这种非常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交强险保险费率水平偏高(这一结论将在下文费率影响因素分析中加以利用)。

二、交强险的实施对商业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影响

由于交强险本身的独特性,其实施对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交强险的实施强化了社会保险意识的提高,不仅将商业保险公司带入了交强险这一服务领域,同时为公司的其他业务产品开拓了市场。我国交强险实施以来商业保险公司的实际投保数据表明,投保人在一家保险公司投保交强险后,如果要购买其他商业险种,90%以上会在同一家保险公司出单。另一方面,由于交强险具有社会救助的性质,其条款、费率水平由监管机构统一制定,各商业保险公司统一使用,国家又对商业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业务实行“无盈无亏”的原则,加上对交强险的赔付是“无过错”的责任范围,这样势必导致商业保险公司运行成本的增加,从而加大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交强险的实施对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这种复杂影响也对商业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1.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是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永恒主题,而我国商业保险公司对自身业绩的评价又片面地追求规模的扩张和当期的经营利润,从而忽略了业务盈利性和风险性的平衡(胡宏兵,2007)。然而,按照上文分析知,由于交强险业务本身的特殊性,商业保险公司受理交强险业务会加大公司的经营风险。如果商业保险公司还是与受理传统产险业务一样,在受理交强险业务时不注意业务审批,不注重对风险的控制和衡量的话,势必会加大保险期限内的出险频率,从而增大赔付率,影响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业绩,乃至导致整个公司无法继续经营或破产。因此,从风险价值管理来看,要从源头防范和控制风险,并在理赔的各个环节做好应对措施,防止风险的产生和恶化:在受理每笔交强险业务以前做出风险评价,尽可能地防止赔付的发生;公司业绩考核所采用的标准和方法,要对公司经营风险的控制具有引导作用,使其能够体现商业保险公司自身的风险管理文化,有利于形成对风险进行全员、全过程、全范围管理的理念;为交强险业务制定新的理赔流程,进一步完善核损管理模式并加强商业保险公司之间的联系,消除投保人潜在的道德风险问题。

2.商业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是来自保费收入,收取保费在前,承担保险责任在后,这决定了商业保险公司资产具有明显的负债性,将这种负债性结合我国商业保险公司所受理的产险业务实际来看,还具有短期性,从而要求商业保险公司的资产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戴成峰,2007)。然而如前文所述,对交强险业务的赔付是“无过错”的责任范围,这样一来交强险业务对赔付资金的流动性要求相对于其他产险业务来说更高。因此,从资产负债管理来看,商业保险公司应重新分析公司整体的业务结构,根据公司目前的经营风险状况和实力来配置投资资产:充分考虑交强险业务的出险概率和平均偿付金额,合理分析其平均偿还期,在此基础上考虑其对公司整体业务负债的影响,根据资产分配原则合理配置投资资产;在注重投资资产安全性和流动性,保障公司实际偿付能力的同时,要加强资金运用方面的研究,着力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率和效益。

3.从有关产险费率制定的精算模型的已有研究成果来看,考虑到影响产险费率水平特别是车险费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投保人的历史索赔次数或是历史索赔金额的大小,然而交强险业务是一项具有较高经营风险(主要是赔付风险)的业务,并且具有强制性,保险公司不能拒绝受理交强险业务,由此我们认为,交强险业务费率水平的影响因素不能单一地看作是历史索赔次数或者是历史索赔金额的大小,应该是多因素决定某项交强险业务的风险水平,再以风险的大小来决定费率的高低。因此,从费率制定的影响因素来看,商业保险公司应对交强险费率的制定建立一个风险影响因子库,在受理交强险业务前进行风险评价,以风险水平来确定费率水平。下面对我们所提出的这种费率决定机制做具体说明:

可行性说明。我们所提出的这一费率决定机制的主要思想是根据交强险业务的不同风险水平决定不同的费率水平,而这一思想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不同费率水平的法定可能性。根据前文交强险实施前后经营成果的对比分析所得结论:目前我国交强险保险费率水平偏高,这为交强险业务制定不同费率水平提供了法定可能空间。如果投保人风险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他/她的投保费率水平将收敛于法定最高费率水平,反之,则收敛于一个较低的费率水平。

风险水平影响因子库的建立。这种由不同的因子影响交强险业务的风险水平,再由风险水平来决定费率水平的思想,明显比由单一因素来决定费率水平更合理、公平。影响因子的选取对于不同的商业保险公司来说可能有一定的差异,但大体上都需要考虑如下几个因子:

(1)投保人历史索赔次数,这是现有车险费率水平决定模型中考虑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另外,从实际经验来看,以投保人历史索赔次数来作为衡量交强险业务风险水平的一个影响因子肯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投保人历史索赔金额,仅以投保人的历史索赔次数来考虑交强险业务的风险水平明显是不合理的,也缺乏公平性,所以我们认为以投保人历史索赔金额来修正风险水平是必要的。

(3)投保人驾龄或车辆使用年限,单从投保人历史索赔情况来衡量交强险业务的风险水平还是缺少说服力,同时也不能体现公平原则,所以我们将投保人驾龄或车辆使用年限作为交强险业务风险水平的一个影响因子,用来评价交强险业务的风险水平。

风险水平决定费率水平的方法。这种费率水平计量模型建立的瓶颈在于找到一个合理的方法将前文所讨论的各风险水平影响因子赋予一个权重,以期能够准确合理地计量交强险业务的风险水平,这尚需要更多基础数据的支持和业内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在能够合理计量风险水平后,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车险费率奖惩系统,改进其中的负二项模型或二元风险模型,尽可能地准确计算费率大小。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交强险实施前后经营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我国现行交强险费率水平偏高。随后根据交强险业务本身的特性,分析其对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和财务管理的影响,其别提出了交强险费率制定的影响因素。在分析交强险费率影响因素时,我们结合前文对交强险实施前后经营数据对比分析所得的结论,提出了按照交强险业务的不同风险水平决定不同的费率水平的思想。这对我国商业保险公司受理交强险业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受理交强险业务时,商业保险公司虽然不能拒绝受理这一业务,但是可以根据个别投保人风险水平的不同,按照合理的方法制定差别的费率。此外,本文的研究对建立交强险费率的精算模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论文篇4

一、交强险实施前后保险业产险业务经营成果对比分析

1.数据来源。

为避免个别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成果受偶然因素的影响,本文特收集了交强险实施前后整个保险业1999—2007年产险业务收入及业务毛利的财务数据,并据以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信息。

2.交强险实施前产险业务毛利与产险保费收入的相关性说明。

根据理论和实际经验,我们将产险保费收入看成自变量,产险业务毛利看成因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根据交强险实施前(1999—2005)产险业务毛利与产险保费收入的相关数据,得出模型为:

Y^=0.440165X+274280.9086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进一步分析产险业务毛利与产险保费收入的相关性,可以发现:产险业务毛利与产险保费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9908,正相关特性十分显著。此外,我们还计算出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为0.9817,这说明在交强险实施前只有1.83%的概率属于随机因素来影响产险业务毛利,因此所建立的这条回归线是合适的。

3.交强险实施前后保险业产险业务经营成果的对比分析。

一方面,由产险业务毛利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交强险实施前产险业务毛利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2.75%,而在交强险实施后,2006年产险业务毛利的年增长率为27.78%,2007年这一比率更是达到了37.04%;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根据2007年产险保费收入的实际数据,按照上文所得的回归模型来预测2007年产险业务毛利的话,其预测数为9067608万元,这也明显低于2007年保险业产险业务毛利的实际数9772660万元。因此,从上述两方面的分析来看,交强险实施后保险业产险业务毛利出现了非常增长,我们认为这种非常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交强险保险费率水平偏高(这一结论将在下文费率影响因素分析中加以利用)。

二、交强险的实施对商业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影响

由于交强险本身的独特性,其实施对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交强险的实施强化了社会保险意识的提高,不仅将商业保险公司带入了交强险这一服务领域,同时为公司的其他业务产品开拓了市场。我国交强险实施以来商业保险公司的实际投保数据表明,投保人在一家保险公司投保交强险后,如果要购买其他商业险种,90%以上会在同一家保险公司出单。另一方面,由于交强险具有社会救助的性质,其条款、费率水平由监管机构统一制定,各商业保险公司统一使用,国家又对商业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业务实行“无盈无亏”的原则,加上对交强险的赔付是“无过错”的责任范围,这样势必导致商业保险公司运行成本的增加,从而加大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交强险的实施对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这种复杂影响也对商业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1.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是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永恒主题,而我国商业保险公司对自身业绩的评价又片面地追求规模的扩张和当期的经营利润,从而忽略了业务盈利性和风险性的平衡(胡宏兵,2007)。然而,按照上文分析知,由于交强险业务本身的特殊性,商业保险公司受理交强险业务会加大公司的经营风险。如果商业保险公司还是与受理传统产险业务一样,在受理交强险业务时不注意业务审批,不注重对风险的控制和衡量的话,势必会加大保险期限内的出险频率,从而增大赔付率,影响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业绩,乃至导致整个公司无法继续经营或破产。因此,从风险价值管理来看,要从源头防范和控制风险,并在理赔的各个环节做好应对措施,防止风险的产生和恶化:在受理每笔交强险业务以前做出风险评价,尽可能地防止赔付的发生;公司业绩考核所采用的标准和方法,要对公司经营风险的控制具有引导作用,使其能够体现商业保险公司自身的风险管理文化,有利于形成对风险进行全员、全过程、全范围管理的理念;为交强险业务制定新的理赔流程,进一步完善核损管理模式并加强商业保险公司之间的联系,消除投保人潜在的道德风险问题。

2.商业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是来自保费收入,收取保费在前,承担保险责任在后,这决定了商业保险公司资产具有明显的负债性,将这种负债性结合我国商业保险公司所受理的产险业务实际来看,还具有短期性,从而要求商业保险公司的资产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戴成峰,2007)。然而如前文所述,对交强险业务的赔付是“无过错”的责任范围,这样一来交强险业务对赔付资金的流动性要求相对于其他产险业务来说更高。因此,从资产负债管理来看,商业保险公司应重新分析公司整体的业务结构,根据公司目前的经营风险状况和实力来配置投资资产:充分考虑交强险业务的出险概率和平均偿付金额,合理分析其平均偿还期,在此基础上考虑其对公司整体业务负债的影响,根据资产分配原则合理配置投资资产;在注重投资资产安全性和流动性,保障公司实际偿付能力的同时,要加强资金运用方面的研究,着力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率和效益。

3.从有关产险费率制定的精算模型的已有研究成果来看,考虑到影响产险费率水平特别是车险费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投保人的历史索赔次数或是历史索赔金额的大小,然而交强险业务是一项具有较高经营风险(主要是赔付风险)的业务,并且具有强制性,保险公司不能拒绝受理交强险业务,由此我们认为,交强险业务费率水平的影响因素不能单一地看作是历史索赔次数或者是历史索赔金额的大小,应该是多因素决定某项交强险业务的风险水平,再以风险的大小来决定费率的高低。因此,从费率制定的影响因素来看,商业保险公司应对交强险费率的制定建立一个风险影响因子库,在受理交强险业务前进行风险评价,以风险水平来确定费率水平。下面对我们所提出的这种费率决定机制做具体说明:

可行性说明。我们所提出的这一费率决定机制的主要思想是根据交强险业务的不同风险水平决定不同的费率水平,而这一思想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不同费率水平的法定可能性。根据前文交强险实施前后经营成果的对比分析所得结论:目前我国交强险保险费率水平偏高,这为交强险业务制定不同费率水平提供了法定可能空间。如果投保人风险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他/她的投保费率水平将收敛于法定最高费率水平,反之,则收敛于一个较低的费率水平。

风险水平影响因子库的建立。这种由不同的因子影响交强险业务的风险水平,再由风险水平来决定费率水平的思想,明显比由单一因素来决定费率水平更合理、公平。影响因子的选取对于不同的商业保险公司来说可能有一定的差异,但大体上都需要考虑如下几个因子:

(1)投保人历史索赔次数,这是现有车险费率水平决定模型中考虑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另外,从实际经验来看,以投保人历史索赔次数来作为衡量交强险业务风险水平的一个影响因子肯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投保人历史索赔金额,仅以投保人的历史索赔次数来考虑交强险业务的风险水平明显是不合理的,也缺乏公平性,所以我们认为以投保人历史索赔金额来修正风险水平是必要的。

(3)投保人驾龄或车辆使用年限,单从投保人历史索赔情况来衡量交强险业务的风险水平还是缺少说服力,同时也不能体现公平原则,所以我们将投保人驾龄或车辆使用年限作为交强险业务风险水平的一个影响因子,用来评价交强险业务的风险水平。

风险水平决定费率水平的方法。这种费率水平计量模型建立的瓶颈在于找到一个合理的方法将前文所讨论的各风险水平影响因子赋予一个权重,以期能够准确合理地计量交强险业务的风险水平,这尚需要更多基础数据的支持和业内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在能够合理计量风险水平后,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车险费率奖惩系统,改进其中的负二项模型或二元风险模型,尽可能地准确计算费率大小。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交强险实施前后经营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我国现行交强险费率水平偏高。随后根据交强险业务本身的特性,分析其对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和财务管理的影响,其中特别提出了交强险费率制定的影响因素。在分析交强险费率影响因素时,我们结合前文对交强险实施前后经营数据对比分析所得的结论,提出了按照交强险业务的不同风险水平决定不同的费率水平的思想。这对我国商业保险公司受理交强险业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受理交强险业务时,商业保险公司虽然不能拒绝受理这一业务,但是可以根据个别投保人风险水平的不同,按照合理的方法制定差别的费率。此外,本文的研究对建立交强险费率的精算模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金融保险;应对策略

一、金融市场风险的管理策略

1.金融机构维持合适的头寸,利用利率敏感性金融工具进行交易,都要面对利率风险;在外汇和外汇期权市场做市商或维持一定外汇头寸,要面对外汇风险等。在整个风险管理框架中,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作为风险管理委员会下属的一个执行部门,全面负责整个公司的市场风险管理及控制并直接向执行总裁报告工作。该部在重点业务地区设有多个国际办公室,这些办公室均实行矩阵负责制。它们除了向全球风险经理报告工作外,还要向当地上一级非交易管理部门报告工作。

2.市场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撰写和报送风险报告,制和实施全公司的市场风险管理大纲。风险管理大纲向各业务单位、交易柜台经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的风险限额,并以此为参照对执行状况进行评估、监督和管理同时报告风险限制例外的特殊豁免,确认和公布管理当局的有关监管规定。这一风险管理大纲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

3.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定期对各业务单位进行风险评估。整个风险评估的过程是在全球风险经理领导下由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各业务单位的高级交易员和风险经理共同合作完成的。由于其他高级交易员的参与,风险评估本身为公司的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提供了指引方向。

4.为了正确评估各种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部门需要确认和计量各种市场风险。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测量是从确认相关市场风险因素开始的,这些风险因素随不同地区、不同市场而异。例如,在固定收入证券市场,风险因素包括利率、收益曲线斜率、信贷差和利率波动在股票市场,风险因素则包括股票指数暴露、股价波动和股票指数差在外汇市场,风险因素主要是汇率和汇率波动对于商品市场,风险因素则包括价格水平、价格差和价格波动。金融机构既需要确认某一具体交易的风险因素,也要确定其作为一个整体的有关风险因素。

5.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不仅负责对各种市场风险暴露进行计量和评估,而且要负责制定风险确认、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并报全球风险经理审批。确认和计量风险的方法有:VaR分析法、应力分析法、场景分析法。

6.根据所确认和计量的风险暴露,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分别为其制定风险限额,该风险限额随交易水平变化而变化。同时,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与财务部合作为各业务单位制定适量的限额。通过与高级风险经理协商交流,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力求使这些限额与公司总体风险管理目标一致。

二、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保险业的正负效应

1.目前中国保险业硕士论文发展中存在着的不足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比如,在保险供给上,存在着供给总量不足和供给结构上的矛盾。这其中涉及到保险业自身的供给能力、保险的供给价格、保险的服务水准、产业的约束程度、潜在保险需求人群收入水平、社会安全网的覆盖范围及保险水准等方面。保险供给能力是指保险业可主动向社会提供的接受和承载保险风险的容量及满足社会不断增添的新保险需求的产品创新能力。中国的保险虽然是从西方传入的,但1949年后的保险发展却受苏联的影响较大。即使是1980年后恢复的保险业也依然延用了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保险的险种设置有限、费率结构简陋、保障范围不宽、管理高度集中,保险发展相当一段时间处于“卖方市场”状态,加之保险公司本身的专业技术条件限制及欠缺创新能力,因而必然会对保险供给直接产生影响。时至今日,在西方一些保险市场已流行颇长时间的一些保险产品,在我国还被当作新险种来看待,在一些工业化国家中常见的保险作法,在我国要靠行政的力量在供需两方面来推动才可达成保险行为的建立,责任保险硕士论文领域也存在诸多空白。

2.保险供给价格是保险人向保险购买人提供保险保障的对价条件,具体表现为保险费率的标准高低。保险费率包含两个构成因素:一是保险人依据大数法则原理计算出来的用以赔偿给付某一类风险损失的责任准备部分;二是维持保险人经营所需的行政费用及一定水准的利润。客观地讲,我国的保险费率虽因险种的不同各有高低,但就财产保险而言,其保险费率水平依然是较高的,而且导致保险费率较高的原因并不在于用以赔偿给付的那部分费率因素订得过高,而主要是在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之下,保险公司的行政费用因素占用过大。在保险公司资产构成中,固定资产所占的比例之高在全球保险公司中都是不多见的,人均消耗费用在国内第三产业中也属较高的水准。过高的费用支出必然会使保险服务价格居高不下。而那些确有保险需求、但又不得不为自己的日常生计精打细算的潜在保险购买人,面对着那一幢幢豪华的保险大厦,面对着那些收入远高于自己的保险从业人员,面对着以收入的相当部分才可换得的保险服务标准不得不望而却步,有时更会产生逆反心理,这也势必会使保险的供给能力被相对削弱。

3.从直接反映保险公司效率的保险经营成果方面看,我国保险业的经营效率也是差强人意的。1999年,在未按国际惯例提取iBnp(发生但未报告索赔)的情况下,虽然国内保险公司在财产经营方面比上年盈利有所增加,但这样的盈利水准,无论是从保险公司的总资本规模衡量,还是与整个市场的业务规模比较都是极不相称的。如果把寿险业务的巨额实际亏损与之相抵,可以肯定地说,保险业全年的经营结果是令人难以确信的行业性亏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经营状况,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国内的保险公司都先后重复着同样的一种经营模式:以市场规模大小论英雄。在这样的经营主导思想之下,各保险公司都采取了以拼成本换规模的业务发展模式,竭力在降低保险费率、提高中间人佣金方面不惜血本展开原始性的争夺,这样的恶性竞争会给保险业的经营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保险公司的边际利润下降也就不是什么匪夷所思之事了。其次,保险公司按规模比例提取费用的管理办法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忽视承保质量,为更多的提取、使用费用而不讲条件地接受一些不应接受的风险,保险公司总、分公司之间形成了一种准关系。这样的管理方式一方面造成了费用支出非合理的日趋增大,另一方面则因承保质量的下降而造成了承保利润的日益下滑。

三、我国金融保险业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应对策略

1.加大改革力度,采取制度性措施改革银行业。为促进我国金融业稳定发展,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国内脆弱的金融体系,而重点在于切实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把国有银行办成真正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从根本上转换银行的经营机制。

2.改革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硕士论文体制,逐步转变为功能型监管硕士论文模式。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分业监管在混业经营和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面临巨大的压力,无论是基本信息的及时、全面收集,还是对市场波动的随机应变,都因体制缺陷而可能导致风险事件,甚至冲击金融稳定性。国内金融机构因受分业经营的限制,在竞争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在一些新兴业务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在改革目标上,可借鉴英、日等国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将分业监管模式转变为功能型监管模式硕士论文,从体制上解决现行监管结构和监管理念的矛盾。

3.积极推进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和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步伐。但随着保险独家经营的解体,保险市场上多个竞争主体的出现及竞争的日益激烈化,各家公司的服务水平会在竞争中不断提高。保险公司要想吸引客户,只有更新保险营销观念,在认真研究市场、调查市场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根据企业自身优势及经营特点进行准确的保险市场定位,同时在选准并确定目标市场后,按照客户的需求开发新产品,拓展保险产品线的长度和宽度,占领并不断巩固市场份额。

4.保险企业应建立企业文化来管理保险营销人员。人是有多方面、多层次需求的。当现代的科学技术创造了很高的生活标准,充分满足了人们生活需要和安全需要后,人们在追求自尊、交际、自我成就等更高层次需要时,报酬、允诺、刺激、威胁和其他强制手段就不会太起作用。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把人的精神属性和价值追求提到首位的管理方法,正好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就保险而言,它通过仪式、典礼、文化沙龙等一系列形式,把保险企业价值观念变成所在企业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通过共有价值观念进行内在控制,使本企业成员以这种共有价值观念为准则来自觉监督和调整自己的日常行为,借以增强保险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齐心协力实现保险企业的目标。

综上所述,涉及到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体制、保险人市场行为、保险监管力度等等。要使问题真正得到解决并确实能达致提高我国保险业运行效率之目的,关键在于大力加快保险的市场化进程,积极培育和完善保险市场体系,改善保险监管方式,调整保险监管目标,促进国内保险市场同国际保险市场的接轨,让市场真正成为汰弱留强的“生死场”通过保险经营方式的彻底改变,实现我国保险的有效率增长。

[参考文献]

[1]石建勋.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机遇[J].西部论丛,2009(2)

[2]万建伟.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河南社会科学,2009(1)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财产保险;经营;质量

前言:

财产保险的推出,能够对很多的居民财产进行保护,同时具体的险种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投保人本身对财产保险的了解并不多,在思想上也比较单纯。而保险人员在销售的过程中,虽然将内容详细的介绍,可是未开展对投保人的思想工作,以至于在理赔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纠纷现象。另一方面,某些销售人员,针对财产保险夸大其词,事后又不认账,这对财产保险、公司、行业等,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无法在短期内得到纠正。所以,在提高财产保险经营质量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多个方面的内容更好完善。

一、明确经营指导思想

就财产保险本身而言,其的确可以为居民的财产安全提供较多的保障,可是在具体的保障方式、保障效果上,距离居民的预期越来越远,以至于很多公司推出的财产保险,已经在社会上被冠以“欺骗”的名号,整体上的工作,并没有按照预期来开展,自身饱受诟病的同时,对整个保险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1]。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在提高财产保险经营质量的过程中,必须积极的明确指导思想,要将各个方面的工作充分完成,减少不必要的缺失现象。第一,所有的销售人员,都必须将财产保险详细的介绍,特别是在重点条文、规范上,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要得到详尽的阐述。针对某些过分注重业绩,不注重客户的销售人员,需要吊销从业执照,给予相应的惩罚。第二,财产保险并非万能的保险,即便是将所有的险种全部投放,依然无法针对财产实现彻底的保护。在此种情况下,要让投保人,清楚的意识到自身具体需要投保的财产内容和各方面的需求,不要盲目的投保[2]。第三,所有的公司在经营财产保险时,要锁定自身的目标群体,不要总是将所有的险种,直接面向所有人,这样很容易在社会上、行业内造成误导的现象,造成的恶劣反响是非常严重的,有时也会导致相关部门的介入调查。

二、防范化解承保、理赔风险

(一)承保风险

很多人认为,保险公司在推出财产保险的项目后,自身一定会赚钱,可是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并非所有的公司都能按照预期来获利,有些公司甚至是处于亏损的状态。分析认为,该部分公司虽然意识到了财产保险的效益,但是对承保风险并没有高度的关注,以至于自身在经营的过程中,陷入到了一种十分不稳定的状态,出现任何的问题以后,都将对自身的经济效益、社会地位等,造成严重的损失[3]。例如,保险公司也有大中小型的划分,如果是小型的保险公司,承接了大型公司的财产保险,表面上拉动了保险公司的业务增长,可是如果大型公司的财产出现问题,只要是符合理赔的标准,再加上没有任何的法律违背现象,无论小型保险公司采取何种方法,都要对投保的大型公司进行赔偿,这种超出承保限度的现象,在国内是屡见不鲜的。承保风险,是保险公司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必须在该方面特别的注意。

(二)理赔风险

在现阶段的工作中,财产保险的经营质量虽然表现稳定,但也意味着其本身没有较大的提升,理赔风险的存在,导致部分保险公司,开始在财产保险的经营上表现的“谨小慎微”,甚至不惜违背条约,将相关的理赔项目减少,避免投保人大量的投保。相对而言,理赔风险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来自于投保人,另一方面来自于保险公司。首先,在投保人当中,多数人还是会遵守条文和规范的,按照合理理赔的方式来运作。但在社会发展当中,有那么一部分人,会通过小动作的实施和一些经济上的运作,促使自己表面上出现了财产损失,而实际上的资金还会在短期内回笼,简称“骗保”。这种情况的出现,无异于对保险公司构成了严重的打击[4]。其次,保险公司在理赔的过程中,任何一家公司都希望通过最少的理赔来完成,可是为了符合国家的法律规范,又不触怒社会上的舆论,因此开始通过私下解决等方法,迫使投保人能够以一个正面的姿态,与保险公司达成和解。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导致投保人遭受很大的负面影响,更多人则偏向于保险公司的“好手段”。由此可见,理赔风险的存在,针对投保人和保险公司,均造成了不良影响,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采取良好的手段来解决。

三、加强内控

(一)完善管理机制

财产保险在现阶段的运作中,之所以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与保险公司内部的管理机制存在很大的联系。一般而言,如果在合同期限内,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那么不仅保险公司有所收入,投保人也相对安全。可是,如果在合同期限内,出现了较多的问题,那么保险公司内部将会开始大量的讨论分析,试图通过多项手段来减少损耗。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对财产保险的经营质量构成威胁。所以,有必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内控工作,特别是完善管理机制[5]。第一,所有的理赔工作,都应该通过专业的部门来管理,即便是负责人出现了更换,则投保人的相关权益依然要得到保护,否则很容易在今后的行业发展中造成问题。第二,所有的合同都必须得到专业人员的负责,销售人员往往不负责后续工作,但自身已经得到了业务分成。所以,有必要在今后的管理机制上,加强对销售人员的革新,减少错误的销售和偏差的思想。第三,考虑到财产保险在未来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保险公司所推出的险种,应该进一步的明确化,减少各种模糊的条文和规范,避免对投保人造成错误的引导,要将矛盾、冲突现象更好的化解。

(二)提高工作队伍的素质

对于财产保险而言,要想在经营质量上更好的提升,有必要将保险公司的工作队伍素质进行提升,如果完全依靠自觉,根本不可能得到预期的工作目标,还容易造成严重的隐患问题。一是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职工对提高经营质量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防范风险的免疫力。二是加强业务技能和素质教育,大力开展定期业务培训,实施以岗位练兵为重点内容的岗位适用性技能培训活动,提高职工搞好承保和理赔质量的自控能力,从而把职工培养成展业、理赔的能手,防范风险的卫士,使每个职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成为财产保险的直接管理者,这样,提高经营质量就有了最可靠的保证。三是加强职工的法纪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自觉服从保险法规的规定和行业监管,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保险;营销渠道;团队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5-0113-03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逐渐放开,保险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我国保费收入超过韩国,成为亚洲第二大保险市场。但是中国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仍然过低,保险业发展依然不够充分。特别是保险业营销团队大多只注重短期行为,极大地损坏了保险业及其营销团队的形象。保险业的营销团队担负着为企业直接创造效益的责任,建设好一支高效、忠诚、团结和专业的营销团队,是保险业开拓和占领市场的基石和利剑,也是保险公司获得持久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随着营销团队在保险营销业务运作中发挥的作用越发重要,关于营销团队管理的相关问题已经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二、保险营销渠道团队管理理论研究

阿尔钦与德姆塞茨(1972)第一次把研究单个营销员转为研究团队,并提出赋予监督人剩余索取权将有利于解决团队成员中“搭便车”的问题。霍姆斯特姆(1982)指出,委托人在团队当中起到打破预算平衡的约束范围而不是监督作用。麦克阿斐与麦克米伦(1991)着重对团队在生产过程中的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的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Hambrick(1995)认为,复杂环境下的管理者在作决策时要面对大量的信息,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和大量的精力。并指出群体决策明显要优于单独决策,成立管理团队已成为当今保险企业高效运作的不二选择。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逐渐发展成熟,关于市场营销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尤其在渠道管理研究方面取得不少成果。刘志平等(2004)指出,营销渠道与供应链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应该并重。周筱莲(2004)对渠道冲突的内涵和产生的根源做了详尽描述。华如兴(2005)指出,在营销团队内部也可根据需要设立若干“指导小组”,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老销售人员负责对新入公司成员进行传、帮、带。待新人完全熟悉业务流程后,使其成员则完全融入团队之中,指导小组即完成任务,史亚楠(2010)指出,在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营销团队的作用不容忽视。如何依靠人才激励机制来激发营销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更大的潜能,增强营销团队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已成为企业管理者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王弢(2010)指出,销售团队的管理,归根到底是对销售团队成员的管理。成功的销售团队管理取决于团队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对管理方式的适当应用,以及管理者对公司整体目标的把握和其与各部门配合的密切程度。肖康(2011)指出,企业营销成败的关键是企业营销渠道团队管理。在营销过程中团队成员间应有效沟通、分工、合作和共同进步,形成一个目标明确且有战斗力的团队。

许多学者同样对我国保险营销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解少锋(2005)指出,保险公司抛出丰厚的佣金,推出“血缘”和“1+1”增员法,使保险营销人员只经过简单的培训便上岗。邓旭东,徐蓓(2004)深入探讨了在寿险营销团队管理实践中,如何建立结构多元化、形式多样的复合激励机制,科学和艺术地实施有效且持续的激励机制,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创造出营销团队整体的优秀业绩,从而有效实现营销团队的整体目标和员工的个人目标。张桥云(2004)指出,营销团队现存的激励依赖症令我国保险业陷入发展困境。目前,保险营销团队中存在着一个严重“人人要激励、事事要激励”的“怪圈”,尤为严重的是,营销团队管理者也在助长这种不良风气。

三、我国保险营销渠道团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保险营销团队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且日趋严重,损坏了保险行业信誉,破坏了保险市场环境。保险营销团队的管理亟待完善和规范。保险营销渠道团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销色彩浓重

由于规范保险市场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保险从业人员鱼龙混杂,由于很多保险公司给出丰厚的佣金,并推出所谓的“血缘”和“1+1”增员法等传销色彩浓重的营销手段,业务员所承揽的保险业务大多来自于亲戚和朋友,营销过程往往夸大保险项目的功能,而投保者对投保细则不甚了解。保险公司盲目追求市场占有率,在增员中采取不限量、不求质,不考虑销售人员工作效率的人海战术,使我国的保险市场发展受到极大的干扰。

(二)管理模式粗放

我国保险营销团队管理模式过于粗放,主要表现为:1.佣金的支付形式不合理,其单纯按保费收入为基准发放佣金的形式,使保险的团队营销人员疯狂追求业绩。2.保险质量低。保险公司在销售保险业务中实行“宽进严出”的策略。“宽进”是指承保时虚夸产品功能,不考虑消费者利益,保费越多越好;“严出”则指在赔付时把赔付金额压到最低水平,赔付金越少越好。粗放型的保险营销团队管理模式导致社会公众对保险公司不信任,进而致使保险公司的声誉日渐下降。

(三)无证从业人员数量居高不下,专业人员流失严重

保险监管部门明确规定,保险销售人员必须持保险营销职业资格证书上岗。但据保监会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9月3日,全国保险营销员超过300万人,其中保险营销员持证人数仅占七成,有的保险销售人员只经过简单培训或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保险营销人员大多是非正式员工,员工整体素质不高。我国的保险营销人员从业前大多是社会富余劳力和待业人员,欠缺保险知识,责任心不强。虽然人才流动代表了市场的活跃程度,但企业的发展需要一支稳定、团结和高效团队的支撑。国际经验认为,当企业的人才流动率在5%~15%时是正常水平,而高于20%时则可能危害企业的正常运营。我国保险机构在不断增多,保险营销渠道不断扩大,但高素质营销人员却逐渐减少,形成奇怪倒挂现象。

谢利人博士曾指出,2010年,仅中国人寿对本、专科学历人才的需求总量就达到34万左右。而中国只有约50所全日制高校设立保险本科专业,毕业生每年约4000人左右。就保险从业人员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来看,我国不到美国的1/10。保险人才供给不足,造成保险公司之间激烈地争夺人才,导致保险业从业人员流动加剧。保险营销人员不稳定性增强,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对保险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使保险公司拓展业务的难度增大。因此,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成为保险公司营销渠道团队管理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四)营销渠道不畅,营销效率低下

目前国内保险业盛行的个人营销已成为保险业的营销主渠道,个人业务已占整个保险规模的80%。但这种保险人弊端逐渐显现,最大的问题是保险公司招揽业务时采用“人海战术”,很少注重营销人均生产力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改善,造成保险营销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保险公司陷入到“大量增员—强化培训—急促上岗—迅速流失—大量增员”的恶性循环之中。例如:2005年寿险公司退保金额同比增长56.18%,退保率为3.78%;截至2010年末,寿险公司退保率为2.31%,虽有所降低,但其中中资寿险公司退保率为3.51%,外资寿险公司退保率为1.79%,国内保险公司的退保率仍居高不下。这种营销方式带来了内部治理困难、经营成本激增、展业效率较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五)营销团队文化建设落后

团队文化是指团队成员在长期互相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工作方式和行为准则的集合体。团队文化建设是企业营销团队建设的基石,完善的团队文化是营销团队取得较高业绩的基础。优秀的团队文化具有号召力,能够将团队成员有效统一起来,为共同的目标奋斗。我国保险营销团队普遍存在“团队文化模糊”的现象,导致营销人员对市场的把握、营销方式的应用都难以满足保险营销实际工作的要求。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保险营销团队的文化建设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所以必然影响到团队的营销业绩。

(六)销售团队竞争激励机制不健全

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激励员工,使之保持高涨的工作积极性。只有激发保险营销团队人员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险营销团队才能够不断创造佳绩。除了在佣金收入、各种福利等物质方面激励团队员工外,精神层面的激励也极为重要,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个人发展和对成功的需要上。但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对营销团队尚未形成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严重影响了团队人员聪明才智的发挥。

四、完善保险营销渠道团队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稳定营销团队

保险人才流动频繁、流失严重一直是困扰我国保险业的难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加快保险业的规范性建设,引进和完善人才管理机制,从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两个方面着手,稳定保险营销团队。

1.加快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我国现行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造成了保险营销团队成员社会地位不平等,不利于个人发展。首先应把保险公司的营销人员纳入公司的正式员工中进行管理,给销售人员以归属感;其次,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如实行股权激励等使保险营销人员拥有主人翁精神,建立其与公司同生存、共荣辱的使命感。

2.实行竞业禁止。由于保险业的范围较窄,销售人员行业内部的流动性较大,并且这些流动的人员手中掌握着大量商业信息,他们可能给原公司造成损失。因此保险行业协会应制定竞业禁止规则,规定保险销售员工的离任条件,尽量避免员工的恶意跳槽,保证员工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

3.完善保险业营销管理制度。加强营销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力度,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准入条件,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制度落实到营销增员管理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加强对保险营销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确保团队人员的素质与时俱进。

4.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稳定营销队伍。绩效考核是体现营销团队能力的指标体系,也是衡量业绩盈亏的重要手段之一。绩效考核的指标是否合理与营销团队的稳定、团队人员对公司的忠诚度紧密相连。所以要制订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注重考核过程与考核结果的统一,调动团队所有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5.优化团队人才结构,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保险公司不断增员,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带来的不良影响不容忽视。保险公司应当通过制度设计和管理操作,优化团队的人才结构,减少保险公司营销团队由于人员过度流动而耗费较大的投资成本。

(二)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提高营销团队绩效的不竭动力。激励的形式一般包括动机激励、目标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危机激励和自我发展激励等。管理中应多种方式并用,起到提高团队凝聚力、战斗力的目的。

1.物质激励。物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人类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是每个组织发展的原始动力。因此,保险营销团队要常常根据保险组织目标与工作计划设计各种物质奖励方案以激发团队人员斗志,提高业绩。

2.精神激励。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对物质的需要达到一定程度后,对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名誉地位和个人成就等精神需要就会凸现出来。保险公司若不能适时地满足营销团队员工的这些需要,就会造成激励机制的结构性缺陷,打击团队营销人员的积极性。精神激励通常包括尊重激励、荣誉激励、感情激励和文化激励等各种方式。

3.危机激励。在保险营销团队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向团队人员灌输危机意识,让其在潜意识中存在一种危机感。使所有团队成员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始终保持这种危机感,不断追求新的目标,有一种永不满足的饥饿精神。不进则退的危机感会使保险营销团队的个人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保持拼搏精神,从而推动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4.自我发展激励。实现自我价值是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高层需求。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良好的团队环境,使“英雄有用武之地”;也要积极保护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帮助他们树立保险营销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

对营销人员实行激励机制时,也要同步进行严格的管理。高素质的营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时应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自身的行为。企业进行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三)建设团队文化

团队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价值认同。由于保险营销团队各具特殊性,往往很难找到可以遵循的规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建立的团队文化必定会引导团队走向成功。保险公司作为金融服务性企业,其营销团队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通过对企业的文化认同,确立团队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四)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本价值

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是指对团队人员进行普通教育和培训等旨在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资本性支出行为。其中,核心内容应针对保险公司团队营销人员的职业生涯和发展路径进行常态的和大量的教育投资和培训投资,这对现代保险公司营销团队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annetCoughlan,eriaanderson,LouisSterneta.l.营销渠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LouiswStern,adeliei-ansary,annetCoughlan.市场营销渠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华如兴.保险团队管理技能[J].清华大学学报,2005(6).

[4]解少锋.保险营销团队的管理亟待规范[J].保险研究,2005(3).

[5]李琼,苏恒轩.论保险的整合营销渠道[J].保险研究,2002(6):37-39.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论文篇8

保险中国风是北京国风共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风)旗下的主要品牌,也是最早成立的保险行业本土培训品牌之一。今天,市场上为保险行业提供培训服务的大公司已经所剩无几,然而“国风”经过12年的发展,连续举办了500多场专业的培训活动,影响了业内数十万业务精英,其品牌在这个市场茁壮成长并成为保险行业培训市场的领航者。2008年被中国贸促会、品牌中国联盟授予了“中国培训业十大专业品牌”暨金融保险培训领导品牌荣誉称号,这不仅是对“国风”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其市场领导地位的认同。

带着对“国风”公司及其董事长谢清顺先生――这位市场上的传奇人物的好奇,笔者与谢清顺先生进行了一次对话。

笔者:我们知道您以前是国有银行的一位职员,但后来如何想到要转型从事保险业的培训工作呢?

谢清顺:这个说来话长,其实我一开始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培训。后来我认为保险行业是人力资源开发最有潜力之一,也是定位很高的,只要把保险培训做好,其他行业都没问题。在中国,保险行业属于朝阳行业,在成长和壮大的过程中,行业发展最缺乏的就是人才,不但缺乏大量高素质的营销人员,更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因此,保险中国风在创立之初就确定了这样的企业目标和愿景,希望打造本土化,最专业的金融培训机构。

笔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通常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也看到,从一开始的保险中国风到后来的国风共创企业也在发生着改变。您可以同我们谈谈这个话题吗?

谢清顺:“国风”创业之初,也是中国保险行业探索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在发展中也和整个保险市场一样,面临着专业和讲师不足的问题。一开始,我们主要依靠海外的讲师来为各家保险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和培训授课,慢慢地我们也尝试启用一些本土成长起来的优秀讲师和业内专家为各家公司服务。纵观“国风”12年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去适应市场的变化,努力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坚持自己的发展思路和专业特色。

正是我们这种与时俱进的业务模式,帮助我们在为客户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让自己得到长久的进步。除提供大量的专业指导和系统培训外,我们还为众多的新兴保险公司提供企业管理思路、市场营销战略和人力发展策略等咨询服务。

超越・升华

保险中国风从一开始单纯的协助保险公司进行人员培训和项目运作,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发展,慢慢也开始从提供简单的满足保险公司的培训需求到主动提供服务。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国风下面这一组数据看出:

1998年,保险中国风在北京创立;

2001年,举办了中国寿险高峰会议――百万圆桌会议;

2004年7月,第一届全国寿险营销精英交流大会在南京举办;

2004年12月,第二届全国寿险营销精英交流大会在桂林举办;

2005年7月,第三届全国保险营销管理精英大会在黄山举办;

2005年12月,第四届全国保险营销管理高峰论坛在广州举办;

2006年7月,第五届全国保险营销管理高峰论坛在长沙举办;

2006年12月,第六届中国保险品牌精英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办;

2007年8月,首届九鼎奖颁奖仪式在济南举办;

2008年8月,第二届九鼎奖颁奖仪式在宜昌举办;

2009年7月,亚太金融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

2010年7月,亚太金融高峰论坛在郑州举办;

2011年7月,亚太金融高峰论坛在合肥举办。

在这12年的公司发展史上,“国风”几乎每一年都会为市场带来一些新的元素,为保险市场的创新营销默默耕耘,为保险业的品牌营销在不断播种。

笔者:培训通常都是为了满足甲方单位的需求而提供的一项服务,而国风却从2001年开始就主动进行服务营销,为各保险公司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组织、策划这么多的交流和论坛,您这是为什么呢?

谢清顺:这是因为业外人士对保险行业一直了解不多甚至有偏见,而保险从业人员的困惑和迷茫也很多;所以,我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以便让消费者和老百姓更了解保险,同时让保险从业人员交流成功心得,增强从业信心,提高业务能力。

在2001年我们举办中国寿险高峰会的初衷就是希望去构建行业的共识,去树立中国寿险业的标杆。而之后的多届营销精英交流大会也为国内优秀的业务精英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舞台。随着参会人员的增多以及中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业内成长起来了一些顶尖的业务高手和优秀的讲师,所以第四届我们又将交流大会升级为高峰论坛,希望提供更多的舞台给我们的保险精英去展示他们的才华与成功。

笔者: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还看到这一点,国风在2006年12月开始在论坛中加入了“品牌”的元素,您是否认为中国现代的保险营销已经到了一个高度,已经有了品牌?

谢清顺:我认为保险人的生涯规划需要从一个简单满足客户的保障需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推销,过渡到第二个阶段――为客户提供服务,未来则需要上升到第三个阶段――创造客户的需求,也就是成为客户的企业和家庭的理财规划顾问,而最高境界就是品牌经营。只有当中国的保险营销人员开始关注品牌,开始进行品牌经营的时候,才会让保险从业人员有尊严,才能获得社会的理解与认同,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今天我们大多数的保险从业人员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还在进行简单的产品销售而不是品牌经营。所以,为了协助保险营销人员制定良好的生涯规划,提升内涵价值,我们开始加入了“品牌”的概念。

笔者:“国风”联合了相关部门设立了中国保险业唯一的诚信品牌――“九鼎奖”。您能同我们谈谈设立这个奖项的初衷吗?

谢清顺:“打造保险品牌,倡导诚信行风。国际化视野、专业化服务、品牌化致胜”。这就是九鼎奖的宗旨。在今天的保险市场上,保险从业人员的归属感不强,老百姓的接受度低,行业的整体格局还有待提升。针对中国保险业诚信的问题,树立行业标杆、推动行业品牌建设、提高行业地位和形象,在保险业内知名人士,如秦道夫先生、卓志先生、江生忠先生、魏华林先生,以及保监会领导周道许先生、吕宙先生、王建先生、姚庆海先生等人的建议和指导下,我们推出中国保险业诚信服务奖项――“九鼎奖”。该奖项获得中保协发[2008]88号文推荐为行业的荣誉体系。随着金融业混业经营,中国银行业协会的参与主办,此奖后来升级为中国金融业诚信大奖。在颁奖活动中我们邀请了部分国内知名的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参与其中,一同来构建保险业的诚信品牌。这其中成思危先生、周道炯先生、侯云春先生、张文魁先生、汪国真先生、庄则栋先生和卢勤先生等分别到会并颁奖,他们也积极为我们的诚信建设提出了大量建设性的意见。

感悟・展望

“国风”在这个市场上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一直默默地为市场在付出。随着中国保监委关于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下发,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公司领路人谢清顺先生现在思考的最多的就是未来的发展。

笔者:这么多年就这样走了过来,实在是不容易。我们了解到您还希望未来的国风不仅在保险业得到更大的成功,也希望能够在银行业,证券业甚至更多的行业得到发展。能谈谈您的规划吗?

谢清顺:从金融到保险培训,又从保险培训回到金融理财,见证了中国金融业从分业到交叉经营。

笔者:我们还看到这样一组数据,肯定了国风这么多年的努力:

2002年被中国调查所评为“中国公认名牌企业”;

2002年经媒体调查后评为“金融保险最有影响力机构”;

2003年成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团体会员单位;

2004年被美国国际训练协会(aita)授权为“国际职业培训师定点培训单位”;

2005年被中国保监会中介部授予继续教育认证单位;

2008年在国家体育馆被中国贸促会、品牌中国联盟授予“中国培训业十大专业品牌暨金融保险培训领导品牌”。

笔者:您怎么看待这些成绩呢?

谢清顺:首先,这些成绩都仅仅代表着过去,而未来还需要我们整个管理团队去创造;其次,这些荣誉是我们尊敬的客户们信任与支持的结果,同时也是这么多年以来,同国风一起战斗的业内专家学者、培训讲师和咨询顾问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与付出,就没有“国风“的发展。因此,我在这里还要感谢行业协会等监管机构,感谢各家信任并支持我们的公司领导们,感谢并肩战斗的专家学者、讲师和顾问们。

笔者:对于如何运用培训来为保险营销员体制改革来提供支撑,如何更好地协助各保险公司发展营销人力和提升业绩,您有哪些好的办法或思路?

谢清顺:抛弃人海战术,走精兵路线,培训客户所需要的专业型理财人员,培养一支高素质、高绩效的营销队伍这是赢得未来的法宝。因此,通过对现有营销队伍改造的同时,还要大量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加盟这个行业。各业务单位必须用2-3年的时间来建立一种高绩效的文化,构建一个良性发展的业务基础。通过大量的观念转变活动,优质的培训和业务辅导活动来改变现有营销队伍的思想,提高他们的生产力水平,同时也应当大力提高业务管理干部的绩效管理水平,让他们能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做经营管理,去拓展市场。这期间还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再简单地追求规模保费,忽略基础管理和可持续增长的问题,因为这不仅是阻碍公司业务发展的绊脚石,也是诚信经营的拦路虎。只有当我们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升了,我们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都同步提升了才能真正去持续地挑战高业绩,才能做到诚信为本,专业经营。

我们未来的营销员体制改革,其核心就是探索营销员的多元管理之道。而多元化管理的关键还是提升保险营销员的业务素质和市场生存能力,只有素质提高,能力加强的同时,营销员真正的后顾之忧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保险公司的管理者的关注重点则要从简单的管业务转变到理清营销员的基本诉求上来,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才能切实做好未来的营销员体制改革工作。

笔者:针对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明确,在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中,要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繁荣,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保险的发展提供指导提出您的建议。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论文篇9

【论文摘要】本文从保险公司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影响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入手,分析了地市级保险从业人员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的措施。

随着保费收入的日益增加,随着保险经营主体的日益增多,随着从业人员数量的日益倍增,特别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影响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的教育。是在承认教育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的前提下,进而主张教育是提高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过程,它把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职能。

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是指保险从业人员在从事保险业的实践活动中作为职业行为内在基础的品质。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包括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等。

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将群体素质转化为个体的素质,并通过个体素质的完善达到提高群体素质的目的。是社会需要与个体价值的统一,是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和社会文化素养训练的整体性教育。

2.当前地市级保险从业人员素质教育丞需解决的问题

(1)当前地市级保险公司存在着从业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学历层次偏低,专业水准和业务能力偏低。据统计,美国每101人中就有1人从事保险工作;我国台湾保险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也达1%。而我国国内保险企业虽然目前共有从业人员215多万人,但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0.15%。与美国、台湾地区相比,我国国内保险从业人口总量偏小,从业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与保险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与社会公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诚信服务水平不高,诚信意识不强。部分从业人员诚信意识淡漠,违法违规展业、欺诈误导客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影响到社会公众对保险业的信任度,不利于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对5000位消费者的调查中,20.3%的消费者认为,保险公司服务质量较差,3800位消费者中,10.2%消费者认为保险公司诚信度不高,23.5%的人对保险公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不满意。

(3)质量不高,专业人才匮乏,成为保险行业的一个普遍现象,成为制约保险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就全国185万多保险营销人员而言,拥有大专以上文凭的人员不到30%,大部分是高中或者中专学历,且保险专业知识普遍缺乏。

(4)人才专业结构不合理,人才地区分布不均衡。在全国保险专业技术人员中,精算、投资、核保人员所占比重明显偏低,与整个保险业的发展根本不相匹配。目前保险业中最紧缺的人才依次是中高级专业营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决策人才和精算类人才;保险核保类、产品研发类、培训类及财务高级分析类人才也存在一定的招聘难度。

3.加强地市级保险从业人员素质教育的措施

要提高保险从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诚信服务水平,培养一支服务诚信、专业过硬、社会形象良好的保险从业队伍,促进保险业又快又好发展,要依靠各保险公司自身力量,加强队伍的诚信教育,加强管控,注意在经营中逐步培养和积累自己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热爱社会保险工作,廉洁奉公,严守党纪、政纪,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奉献精神。

(2)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积极培养后备干部队伍。制定地市分公司领导干部竞聘上岗暂行办法等考核管理制度,开展地市分公司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加强保险从业队伍的文化建设,增强改革发展活力。

(3)全面掌握社会保险理论知识及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熟悉社会保险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在社会保险中的某一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全面了解社会保险理论知识,深入掌握本部门业务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理论、现行法律法规条文,并对本部门业务对应的社会保险领域有一定的研究,一般掌握与本部门业务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具备组织开展本部门业务工作的基本技能,基本掌握社会保险理论知识、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学科知识。

(4)建立辅导机制,强化员工绩效考核。树立新的人才观,确立大保险教育观。以多元的人才结构取代单纯的专业人才。按照管理权限逐级进行员工的培养辅导工作。各级管理者应制定员工培养辅导计划,定期记录详细辅导情况,进行辅导谈话,确保辅导效果,辅导培养情况纳入个人年度业绩目标合同。

(5)以继续教育培训为载体,着力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保险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是事关保险业科学发展的战略性和基础性工作、是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关键环节。

1)建立在职自主学习机制。在内部网站开辟“学习园地”,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学历教育和各类权威的专业资格考试,并对通过资格考试、取得学历证书的员工给予一定奖励,调动员工自主学习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建立员工分类培训制度。对不同岗位级别员工,分别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针对新入司员工,及时开展岗前培训,使其尽快适应公司工作要求,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3)按照岗位工作性质不同,分别实施培训班、业务分析讨论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培训。重点培养经营管理人员的科学管理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组织其参加总公司举办的经营管理培训班;每年结合分公司的经营目标和具体工作情况,组织1至2期经营决策岗位人员进修班;借助培训机构或“卫星远程培训”方式,选择知名教授或经济学家的专题课程,组织经营管理人员到场听课。

(6)要有行业性的从业人员最低准入要求以及诚信制度保证。从业人员最低准入要求包括两个环节:初次进入这个行业时要取得监管部门认可的从业资格;要靠继续教育制度。引进社会资源来强化寿险从业人员继续教育。

(7)大力发展并规范保险职业技能教育。保险业需要大量从业人员,多数从业人员承担着一般性的保险营销工作或者代办业务,他们应当主要通过保险职业技能教育途径培养出来。

(8)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大力实施人才精英培训计划。在实施保险业的人才发展战略时,应当特别重视发挥保险行业协会的作用。保险行业协会普遍具有培训的功能,保险行业协会又通常是有经验的、有资历的专业人士集中的机构,承担起培训精英的任务。

(9)强化员工素质,提高服务本领。端正员工服务思想。以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机关为标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制度管理体系。组织员工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员工的从业理念和思想境界,为广大客户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

(10)树立服务理念,优化服务环境。积极配合99519服务电话,及时认真地解决转来的各种咨询、投诉等来信来电,同时又设立公司的2984297投诉电话,受理客户申请,提供咨询、查询、投诉、理赔报案、保单挂失、客户回访等服务;柜面服务人员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和服务礼仪,用专业和真诚感动客户。

参考文献

[1]李健.河北消费者不满保险行业突出问题[j].中国消费网,2009,6.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论文篇10

关键词:跨国保险公司文化差异市场营销

随着保险业的全球经营,跨国保险公司由于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由此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对一个渴望实现全球成功经营的公司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因此,跨国保险公司如何在异域文化中实施营销与管理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认识文化差异

文化是社会生活的总和,它包括诸如一般行为、信仰、价值观、语言和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等要素,它也是某区域内人们的价值观、特性或行为的特征表现。不同文化间的社会规范是不同的。跨国保险公司管理者首先要识别和区分文化差异,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文化差异是在各种人类关系中都存在的,它不只限于语言,还包括非语言沟通、宗教、时间、空间、颜色、数字、美学、风俗习惯、身份意识和食物偏好等,所有这些对不审慎的公司都是潜在的陷阱。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斯蒂特(GeertHofstede)认为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共有的心理过程。接受教育的不同,经历的生活不同,使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拥有不同的心理过程——不同的文化。霍夫斯蒂特根据他对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为同一跨国公司工作的16万名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提出了描述文化差异的四指标说,即:权力差距、防止不肯定性、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刚性与柔性。权力差距,指社会中权力弱或无权利者相信并接受“权力的分配是不公平的”这一观点的程度。相信与接受的程度越高,权力差距就越大。在权力差距大的文化中,下属对上级有强烈的依附性,公司多是集权型的。在权力差距小的文化中员工参与决策的程度高。防止不肯定性,是指在不确定性防止高的文化中,人们对安全(职业保障)有高度民主需求,十分相信绝对忠诚和专业知识;员工缺乏冒险精神。个人主义指人们只顾及自己及他们的家庭的倾向,集体主义指人们归属集体的倾向。价值观念的刚性是指一种以成功、金钱观念占主导地位的情形,价值观念的柔性是指关心别人关心生活质量占主导地位的情形。

文化因素影响保险公司跨国营销与管理

文化差异影响跨国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设立合资保险公司谈判到保险客户的搜寻、销售,从保单设计、投保、核保、交费到后续服务全过程。同时文化影响市场选择及进入市场的方法等。

文化影响市场选择

对一个国家文化的理解,将影响跨国保险公司经营战略中对市场领域的选择。国际上一些著名学者对这一问题有以下认识:市场营销专家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创新倾向主要取决于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传统和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创新波及理论认为,新思想的传播或交流,在文化背景相同的群体内部较容易,否则很困难。社会学家认为,世界文化分为“高背景”和“低背景”两大类文化类型。在高背景文化中,内部同文同种,约定俗成相同,因此信息容易传播。而在低背景文化中,社会内部差异大,存在许多“亚文化”相互独立。这样信息既不易传播,也不易被接受,在保险上表现为新险种的创新过程中模仿者较少。跨国保险公司究竟选择那些国家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必须结合各国的文化背景。

保险谈判过程的跨文化观点

谈判是至少两个团体试图就各自利益问题达成契约的过程,谈判包括两个范畴:谈判主题和谈判过程。在异质文化中,谈判过程是谈判中的关键障碍。不同的文化体系产生不同的谈判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在对主题的会谈开始以前,首先要确定谈判过程。谈判的经典观点把谈判划分为四个阶段:无任务探索阶段、任务阶段、说服阶段和定约阶段。虽然所有的谈判都包括这四个阶段,但是当谈判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时,每个阶段的战略、技巧、内容、持续时间和次序,以及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将是不同的。

保险市场营销调研中文化因素

保险营销调研本质上是指收集、分析和展示与保险营销有关的信息。一般而言,调研的工具是一样的,但是所处的文化不同时,调研的环境和得出的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保险市场调研可以利用直接数据或间接数据,直接数据是通过个人访问、调查、目标小组、观察和实验等方式采集,间接数据是已经存在的、公开的关于某地市场的资料。在这里面,文化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对直截数据的获得,上述五种数据采集方法都有潜在的文化缺陷并有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因此,跨文化调研的基本问题是市场分析所得的结论的真实性和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保险产品设计、定价中的文化现象

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的险种的设计,必须符合当地的文化习惯。保费的确定是受诸如成本、需求条件和国家的法律等因素的影响。每一种文化对定价策略以及方法的应用都有其文化偏好。保险产品的费率、理赔率、回报率以及所在的文化也许将成为主要决定因素。收入、文化习惯和消费者偏好在国与国之间是不同的。因此,在不同的文化面前,不同的保险费水平及赔付水平也许会被接受或拒绝。

文化因素对营销方式的影响

目前,保险促销策略主要包括广告、人员推销、公共关系、网上营销等促销方式。每一种促销方法都有其适用性,文化对于沟通和信息的反映方式是不同的,如现今很多国家兴起的网络保险营销深受保户青睐,而一些国家的保险消费者却更加习惯人员上门推销。其营销方式的设计应随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个人推销保险的文化问题

个人推销保险是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中最大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遵循的文化规范不同,世界各地的保险消费者的需求和要求是不同的,而满足这种需求和要求的过程——个人销售过程也是不同的。在个人推销过程中,往往由于文化上的失礼而陷入困境的不乏其例,特别在人寿保险营销中,在有些国家一些忌讳的语言一定要避开。保险营销人员应该对文化差异有敏感性。另外,宗教和文化信仰常常会影响推销过程,以及处于跨文化的影响下风俗和习惯,都会为推销过程带来影响,譬如头衔的使用在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因此必须加以注意。

保险售后服务中的文化因素

保险竞争日益激烈,保险服务日益成为保户关心的问题,发生保险责任事故后,保险公司应及时上门调查理赔。售后服务是整个产品的重要组织部分,如果没有协调一致,产品形象将受到极大损害。售后服务是国际竞争的强大武器,不仅能留住客户,而且能扩大收入。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着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对需求内容的期望值和认同感,决定着他们怎样沟通、怎样交流、双方注重什么和如何反馈等。

管理者与当地员工之间的文化差异

管理是“管”与“理”的有机统一。如果跨国保险公司管理者不相信员工,只“管”他们,而不会“理”他们,就会造成管理者和职工关系的疏远和社会距离的增加,就会影响沟通,甚至造成沟通中断。管理者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这种文化冲突,对职工采取情绪化的或非理性的态度,职工也会采取非理性的行动,这样,误会越多,矛盾越深,对立与冲突就成为必然,后果不堪设想。同时文化差异难于实现保险公司内部管理者与保险营销队伍的良好沟通。

文化差异对跨国保险公司组织机构运转效率的影响

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必然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而同一公司内部便会产生文化冲突。随着跨国保险公司经营区位和员工国籍的多元化,这种日益增多的文化冲突就会表现在公司的内部管理上和外部经营中。在内部管理上,人们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活目标和行为规范必然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大,增加组织协调的难度,甚至造成组织机构低效率运转。

解决文化差异下跨国保险公司营销的策略

管理人员和公司员工本土化

跨国经营的用人策略主要有母国化、东道国化、国际化等,但对于保险行业来说,应实行管理人员和公司员工本土化策略。要本着“思维全球化和行动当地化”的原则来进行跨文化的管理。通常跨国保险公司在海外进行投资经营,就必须雇用相当一部分的当地职员做管理人员及保险人,利用当地雇员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市场动态以及政府方面的各项法规,而且和当地的消费者容易达成共识,雇用当地雇员无疑方便了跨国保险公司在当地拓展市场、站稳脚跟。“本土化”有利于跨国公司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有利于东道国在任用管理人员方面,主要考虑的是该雇员的工作能力及与岗位的匹配度,选用最适合该岗位的职员。随着全球营销中产品的快速创新和多样化,以及人类种族之间的空前交往和融合,本土化策略有利于按照当地文化习惯开发产品、实现保险销售。

根据各国文化习惯发展保险电子商务

保险电子商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电子交易,即通过网络实现投保、核保、理赔、给付,在通往这个最终目标的过程中,跨国保险公司需根据东道国的语言、信仰、价值观等,设计网上营销流程。电子商务将使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由价格竞争转向技术与服务的竞争。保持与客户长期的、紧密的一对一方式的关系,一直是现代金融服务业追求的目标。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向客户提供自动化的、专业的和个性化的咨询与产品组合,随时了解并最大限度地满足投保人对保险产品的个性化需求,甚至还可以让客户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酌情定制保单,使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得到统一。

加强保险管理人员和推销人员的培训

大多数公司一般注重对员工的保险专业知识和推销技巧的培训,常常忽略文化差异的培训,跨国保险公司要建立员工的跨文化培训制度,对全体员工,尤其是非本地员工,进行文化敏感性训练。这种训练的目的是加强员工对不同文化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培训通常的主要方式和内容包括:文化知识培训;语言培训;模拟培训;跨文化研究;心理培训;外交技能的培训。

在保险产品设计、定价中结合文化因素

在不同文化中的保险经营活动中,保险营销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理解消费者观念、价值观和保户需求的差异。由于营销本身是基于满足客户的需求的,当这个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以文化为基础时,所以成功的保险营销应该努力去理解所要开拓的市场文化规范。如果保险险种不被接受是因为其价值观或习惯没有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或者没有充分满足特定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公司就必须根据市场需要制定新的险种。保险险种的设计、定价,必须符合当地的文化习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