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17:48

公共空间论文篇1

(1)新的时代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位

城市规划的内容一般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范围、标准和用地要求、研究和计划城市发展的性质、拟定各类建设的规模,制订城市各组成部分的用地区划和布局,以及城市的形态和风貌等。建筑设计是指对建筑物的结构、空间及造型、功能等方面进行的设计,包括建筑工程设计和建筑艺术设计。随着时代的进步,对城市公共空间又有了新的定位,(城市广场、公园、街道、居住区等)不仅仅是城市的象征,它们已成为休闲、交往、散步、修身的场所。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已变的多样化起来、它集聚会、休闲、锻炼等于一体,空间形式也不受功能和目的的制约,是一种更加民主和开放的空间,形式日渐多样化。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中为了更好的指导公共空间的设计可以把对场所理论的需求、文化、社会、自然等加入其中。城市公共空间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在进行设计时要注重空间与生活的联系,满足不同年龄、性别、爱好、收入的居民。例如,现在很多城市利用现有的空地搞全民健身场所就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既满足了城市公共空间居民的活动场所,又提高了城市的使用效率。

(2)城市公共空间与人的生活

此外还有一个城市现象就是我们在一些公共场所,如车站,机场,商店,广场等场合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行为是没有规定性的,而对于一群人而言,一个共同的意愿或共同的行为,则会产生共同的规律:“公共空间设计的合理可以使人们的行为与活动变的顺畅和有序,反之,则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及活动范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代步工具由原来的自行车变成机动车,每天上班和下班,上学和放学的时间,我们都能够看到交通堵塞,大量的人流、车流与接送子女上学、放学的机动车形成一片拥挤混乱的场面。造成这种活动空间不便,就是由于在空间规划和设计时缺少对人和车行为的考虑和估算。这也是城市空间与人的生活现状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

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关键。“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的情感、人的心理及生理的需要。空间是服务于人的。建筑为人的活动提供了必要是生活环境和场所,那么反之没有这样的环境和场所,人的很多行为也不会发生。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活动直接影响着空间的设计。过去的“建筑决定论”已经越来越行不通。城市公共空间与人的行为: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我们决不能忽视人才是城市的主体,只有人的活动和行为才是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例如:公共设施的布局和尺度要符合人的视觉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在城市公共空间布局设计中要根据各个年龄段人的行为心理特点,还要充分考虑特殊人群(残疾人、盲人)对公共空间环境的特殊需要,要落实在座椅尺度、人行道、坡道、盲道、盲文标识、专用卫生间等设施的规划设计中。了解和研究人与环境、空间、心理的关系。是一个设计师必须的工作。只有了解和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才有依据创造出符合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和特征的空间环境。对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内涵的理解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心理层次的关怀和物理层次的关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在新世纪也显得更为紧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探析文/段晴英杨敏迫和重要,在提高量的要求同时也注重质的提高。从大规模试点和小范围实践中,预计着新世纪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将会在生态化和智能化等方面的探索更为明朗。设计如果仅仅追求一种功能至上的原则,想以此向人性化靠拢,是行不通的。一旦理性压倒人的个性,也就偏离了人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物理层次关怀的同时,也关心人的心理和生理。公共空间在考虑到日照、遮阳、通风等因素,使场所在保持人们心理、生理上的舒适的同时,还应配置各类设施以满足人们的复杂活动需求。例如那些日光充足的室内“街道”就为长期身居办公室的白领和生产工人创造的条件,同时也促进了不同职业的人群进行沟通。还有巴西的首府巴西利亚就是典型的功能分区明确的现代主义城市,是以汽车交通作为新首都规划的尺度却忽视了完整合适的步行系统,忽视了这种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简单化了的结果。从而使公共空间增强场所感和领域感而对人们具有吸引力使城市增加活力,完善人的需要。当空间规模过大时,可利用植物绿化、地面高差、色彩变化、公共设施等创造符合人体工程的空间环境,特别是不能忽视了心理与社会因素,对公共空间也要加大关注。

(2)社会层次的关怀,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怀

一切设计都是一人为本,人为主体。在我国的一些学者看来,开放空间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它包括自然风景、公共绿地、广场、道路和休憩空间等等,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把环境改造的更舒适合理。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以至整个环境的演变过程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研究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但是,仅限于功能和区域的研究是不够的,还有文化精神内涵,所以要更深的探讨如何改善人类的聚居环境。从城市整体结构方面作好战略性公共空间规划,使资源和能源得到合理有效最大化的利用,不消耗一切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并坚决杜绝对环境产生的所有不利影响,达到自然、社会、经济效益三者的统一,所以可以看出加强策划与规划是前期一切设计的关键。

(3)特殊人群的关怀

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去帮助那些由于身体不便带来障碍的人群,也就是我们设计常说的无障碍设计,尽量满足最有可能使用该场所的那部分群体的需要,并确保群体之间的活动安全性,同时也鼓励其他群体的使用,让儿童、老人、残疾人都可能享受户外公共生活带来的乐趣,特别是针对母婴、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要,在公共空间设计、建设时也理应给予体贴关怀,使他们也能共享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文明成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人为本的设计完全是设计本质的要求,是设计本源的回归,是设计的终极目标.

3.现代城市建设的目标——生态城市

城市公共空间是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和市民实现理想居住环境的有力保障,但是有一些城市发展片面的追求GDp的增长,领导的政绩,破坏自然生态污染环境。为此必须将生态优先的原则放到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首位。

(1)生态城市的建设

要想达到此目标:第一是要建立共生关系,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满足各种生物生存繁衍的需要,保持和恢复生态环境。第二科学布局原则,在城市公共空间里各功能合理分布,完善生活,生产配套,处理好建筑单体和整体的关系,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兼容。第三坚持以人为主体,生态是为人类存在和服务的,人不应该成为生态的敌人,要想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完善配套,确保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

(2)街道及道路畅通

加强和完善城市的综合管理体系,规划好街道设计,街道是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部分,如上学、上班、购物、访友、旅行、娱乐等。它扮演着双重角色:它既是城市形态的组织者,也是公共场所与私密场所之间的连接着。简•雅各布斯曾说过“当想到一个城市时,心里有什么?它的街道。如果一个城市的街道看上去挺有趣,那么这个城市看上去就有趣;如果这些街道看上去很枯燥,那么这个城市看上去就很枯燥”

(3)绿化创造的公共生态空间

种草、植树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绿色的植物可以净化空气,防风、改善空气、吸纳有害气体等作用;绿色植物的面积增加,既减少了地面又排出了热岛效应。绿色植物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要重视乔木、灌木及各种草本植物组成的生态链效应,创造宜人,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此外还可以在植物绿化时,使用当地的市树、市花为主要绿化,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当地市民的自豪感。

4.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品位

城市公共艺术得与周边环境相适应、与城市历史文化相协调。一个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就得自然将现代经济、科技发展的成果融入,而不是去侵蚀、去消解。据说,在国外的大城市繁华市区的公共空间,是看不到商业广告的。人家的地铁站要么事公益广告,要么是讲述故事的文化宣传。然而我国的很多城市,不论是建筑还是空间,只要是人多的地方都会被大面积的广告覆盖。城市的公共文化可以使静止的也可以是动态的的,一个匆匆赶路的行人是无法停下来欣赏公共空间所带来的艺术文化,所以就得用动态的艺术去设计。城市的公共文化艺术承载着熏陶公众,传承文化的作用。要发挥这中作用就得充分挖掘城市具有特定的主题与纪念意义的东西,就得用抽象、具象等多种艺术文化来表达。丰富城市雕塑绿化,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品位。

5.结束语

公共空间论文篇2

设计思想通过设计来得以表现,传统文化制约着室内设计的发展。设计思想与时代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具有文化的传承属性,每一种设计思想都伴随着特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在时代的发展和继承中得以传播,它反映的是具有地域民族特征的社会观念和审美需求,体现历史性的文化风貌。

室内设计中体现着传统的设计思想。随着设计的发展,许多现代室内设计理念层出不穷,在现代元素和文化的作用下,室内设计不断创新发展。在发展创新的同时,它是以传统文化为背景来进行重新的组合和构成,实际上更多的是在对传统设计思想的一种延伸和理解。一些表现手法、语言、思想以另外的隐性途径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设计,而且无处不在。

一、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以及空间要素

室内公共空间设计是以为人们提供公共活动服务为目的的所营造的建筑空间环境。室内公共空间环境其类型和营造特点多样:它可以是单一的空间环境,也可以作为整个室内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以其广泛性的空间环境特点,在对地域性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占有特殊的优势。

室内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素非常广泛:空间的方位、空间的尺度、空间形态、空间色彩、空间界面等等,其中对传统文化的表达,主要体现在空间尺度、空间形态、空间色彩和空间界面这几个方面。

空间的尺度,即空间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大小,体现人与环境空间的相互关系:不同的深度的空间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通过对空间渐变、重复、聚散等不同的空间设计手法表现空间有序和规律的变化,使空间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空间的形态,各种形式围合空间所形成的不同空间感受。如:方形态、圆形态、菱形形态等。方形形态给人大方、规整的感觉,圆形形态在空间环境中给人一种柔和圆润的感觉。不同的空间形态变换应用于不同的氛围下的空间环境。

空间色彩,物质空间的基础上所呈现的色彩定位在室内公共环境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色彩通过人们的视觉感知印象在内心深处产生相对应的影响,它影响着整体空间所传递的文化语言信息,同时它也影响着人们在空间中的活动行为。

空间界面,界面的含义原本被用于物理和生物领域的研究,在室内空间设计研究方面,它是用来表现空间于空间相连接的部分,具体体现于地面、墙面、顶面等空间构件,同时也包含它们的结构、肌理等因素。

二、传统文化在室内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及表现

室内公共空间中如何表达传统文化的探索一直在发展和进行着,设计手法逐渐丰富,传统文化含义的表达与体现在于对设计的创新,用现代方法和设计艺术形式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血液。

(一)传统图形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空间表现形式多样。图形和纹饰的发展变化体现着传统文化艺术的时代性,传统图形对文化含义和意境的表述更为直接,图形在不同的地域所呈现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反映了鲜明的地域性。在这些图形的设计中,有些恰恰迎合了现代人们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因此在现代的公共空间设计中,采取直接引用的方式,把传统的图形直接引用到设计中,在表达传统文化于现代设计的交融的同时,传递传统的意喻。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新材料和新技术不断的被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肌理,形式各异的图形设计和创新让人们对公共空间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对传统的图形进行抽象、简化和夸张,使得传统图形在现代公共环境设计中又增加了新的含义,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图形特点,保持了传统形式的韵味。

(二)传统色彩搭配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色彩搭配影响空间对人视觉和心理上的整体性感受,如何在整个空间环境中创造出适合空间氛围的的色彩搭配,就成为了空间环境设计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环境中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重了对材质本身色彩肌理效果的保留,又恰当的使用了人为的配色。

传统的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除了在承重架构和装饰纹饰上采用易雕刻、移动的木材构成之外,其他的空间围合构件基本上都使用了原材料的本质肌理和色彩,譬如石阶、走廊、地面和依附它们上面的细节装饰。在构筑材料的选材上也十分广泛,室内空间经常使用的木材如楠木、椴木等。石材的使用常有:汉白玉、花岗石、青砂石等。不同属性的材料之间的结合搭配,使得整个空间环境丰富充实,色彩独特。

在人为配色上,中国传统的空间设计的使用是有规律的,根据色彩的变化依次为:黄、赤、绿、青、蓝、黑、灰。如宫殿、寺庙一般使用象征权贵的黄色和赤色,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炎黄子孙,黄自古以来就是正统的颜色,是使用最为广泛和最为重要的色彩之一。另外,赤色象征着圆满和希望,它和黄色象征着被太阳笼罩着的生命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在现代的生活中这两种色彩也经常被用来表现传统的主题和渲染气氛。

(三)传统文化寓意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中国丰富的传统语言体系不仅具有装饰化的形式表达,而其它能够通过对空间的依附传达出人们对时代精神文化的寄托,营造一种语言化的意场,传统文化寓意大多以“吉祥”为主体,“吉祥”代表着人们对事物的期望,蕴含着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向往。

转贴于

空间设计中寓意的表达是以功能和形式为基础,赋予空间的另一层文化含义,是在传文化艺术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寓意是在“形”与“义”的结合中得以传递,以社会文化、生活习俗为基本环境,其中承载着视觉形态与意义象征之间约定性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长期发展中不断交流的结果,并且依照民族的地域文化背景逐渐形成一种共识。

中国的传统吉祥物繁多动物如:龟、鹤、龙、凤、象等;植物有松、竹、梅、兰、石榴等,还有如意、兽石、礼器各种在文化发展中所形成的独具特点的物品。像寓意美好的回形纹,象征四季皆福的“四蝠如意”,代表同心齐力,事业繁荣昌盛的同心方胜纹饰,都无不体现人们对生活对期望的表达。

从古至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样存在。中国传统文化寓意是在东方独特地域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广泛性、多样性的宝贵资源,它是不可替代的艺术表达形式,在传统装饰元素所体现的文化寓意同样可以运用于现代的公共环境设计中,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对其进行简化归纳、夸张和抽象的提取,从而适用于不同的空间环境氛围,体现传统文化内涵和深层的文化寓意。

三、现代公共空间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

(一)贝聿铭—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东北街,在整体上使用了最能象征当地特征的传统园林布局,一些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代表传统文化特点的设计形式被直接运用到了其中,透过正菱形的侧窗,我们可以看到宛如水墨画般的徽派风景,沿用传统符号特征并运用设计手法抽象了的叠落山墙体,粉墙黛瓦、淡雅、素净、朴实无华的色彩搭配,都体现了贝聿铭对吴文化和苏州地区地域特点的把握。除此之外,在设计中有意对整个空间环境进行了缩小的处理,留出了部分的庭院和水塘的面积,减少了整个建筑对人们心理所造成的压迫感。总体空间环境为了协调周围的建筑,高度并不显得高大和突出,而是不张扬的融入了周边的环境,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中庸含蓄的特点。

(二)贝聿铭—香山饭店

香山饭店的设计特点也同样延续着对传统文化的表达,整个空间的布局犹如北京的四合院,客房各翼的屋顶设计采用了中国传统园林中硬山和单坡的屋顶形式,深色的钢材和淡色的玻璃依旧是对园林中黑椽和青瓦之间关系的诠释。月洞门和菱形窗式以贯穿其间的流觞曲水达到空间上的交流,同时也深刻的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性特点。香山饭店的设计通过对传统文化历史符号的运用和现代材料的结合,营造出了适合现代人生活而又体现传统文化寓意的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论文篇3

1.公共空间的信息

人在公共空间的行为,即为空间信息传达和接收的过程。空间信息传达是空间应用特有的视觉语言,向身处其中的人表达信息的过程,其本质是以人的视觉来传达符合人的认知和体验规律的空间样态和信息符号。这种视觉信息可分为功能信息和文化信息。“功能信息”属于“显性信息”,是在人们需要确认方位、寻找目标时所需要借助的一切空间中可以通过视觉认知的信息介质,比如建筑体形态、外观装饰、标识广告牌等功能性信息;而“文化信息”属于“隐性信息”,是相对内在的,属于一个特定空间的信息品质,它负责提升空间的文化意义,需要通过深层认知和体验才能获取。这说明,如果一个城市由于环境构造的多方因素,如人口密集、交通拥堵,而减少提供公共的空间所场,就意味着这个城市缺失信息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媒介。

2.公共空间的信息可视化

依据信息传播的理论,在空间中传播信息是通过人的认知与体验的视觉化过程来完成的。认知(cogni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词义为“gettingtoknow”,指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包括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而思维是它的核心。人对空间的认知,就是将视觉感官收集的信息输入到脑中,经过编码、加工、储存、转化和再输出的表现过程。而所谓的体验,即是用心去感受信息、沟通情感,实现文化的传递。空间体验不仅是指人的感觉刺激,而是针对特定的空间信息,如主题书店、概念商店、娱乐园等具有特指信息承载与传播的公共空间。当然,认知与体验在人的意识状态上有主动与被动的区分,但在空间的信息传达中,二者又不是单独进行的。良好的空间认知会帮助人们深入体验,而深入空间体验也给人的认知贡献完整的宽度和强度。二者相互依存和推动,为人在空间中获取正确的信息提供条件。因此,公共空间信息的可视化,可分为感知空间、认知空间和符号空间。而不同的空间表现形式,具有不同的空间认知方式,分为空间特征感知、空间对象认知、空间格局建立三个层次。其中空间特征和空间对象则是空间认知模式构成的两个基本要素。

3.公共空间的信息传达

公共空间的信息传达,首先有相对应的环境空间结构和视觉空间载体。环境空间结构,包括营利性组织(如城市建筑空间)和非营利性组织(自然景观空间),视觉空间载体包括有形的(如建筑装饰立面、环境装饰墙面、特定空间识别平面等)和无形的(如空间载体的功能性、文化性信息等)。这种系统的内容是需要预期做出分析和策划,并通过公共空间的表达方式来完成的。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公众的行为内容和方式已经被“符号化”,或者说被“品牌化”。因此,公共空间信息传达的视觉形象表现,不仅是一个学术或者商业的概念,在今天已作为一种消费印象和欣赏偏好,涉及领域非常广泛。比如选择哪个城市建筑、哪家企业环境、哪所商业空间或者哪所学校环境,实际上就是选择一种空间功能的形态和文化意义的载体。“公共空间信息形象”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是说这形象是原空间所没有的而被拓展而来的。无论是商业的还是企业的空间,它们的独特性与现代“空间”的性质是一致的,这就是“以人为本”的概念在一定空间中的视觉化。它们传播的目标性也是与信息视觉传达的目的性一致的。这是公共空间信息传播的根本性和立足点。

二、公共空间与文化形象

公共空间的信息传达,是由于空间形象本身的信息给公众的第一印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众二次走入空间的可能性,驱使内部形象的信息赋予公众互动流连而产生文化审美的交流特征,告诉人们这儿是什么,让人了解并产生记忆。因此,公共空间的信息功能格局决定着不同形象的表达。

1.公共空间的信息格局

(1)空间外观的信息格局。

公共空间环境往往错综复杂,一个规模庞大的公共空间,外观形态的载体包括建筑外观、引导地标、文化墙等设施的集合形象,有一种大容量、多信息的传播格局,体现人与社会交流的信息传播方式。一般情况下,人们通过这些外观区域的识别,来确定基本的活动方式和产生认知的意义。如法国巴黎的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是一栋“绝对现代”的建筑,它的建造使用了最前卫的营造技术、结构和釉料立面,铝材装饰覆盖的结构局部,突出传统阿拉伯建筑的原型成份,建筑外观则用类似照相机光圈易变的控光装置变换一系列阿拉伯文化中常见的几何图形,使人能够对其做出清晰的认知。

(2)室内空间的信息格局。

公共室内空间是公众获取信息的核心区域,因此内部空间的信息配置非常重要。一般而言,公共室内空间的信息种类,需要按照空间的区域划分,根据不同的人的行为方式来设置不同的信息载体,而信息可视化的形象设计就是立足于人与环境交流的视觉形态创制的。

(3)个体空间的信息格局。

如同商业公共空间主要划分为大型超市、大型电影城、品牌零售店等空间业态一样,个体的信息传达方式是通过个体形象的设置,将人引入不同的功能区域,吸纳消费者聚集活动,并通过垂直路线(自动扶梯、楼梯)连接次级功能空间以及辅助空间,使信息形象的组织让人产生文化好感和记忆来提高消费的持续力。因此,个体公共空间的信息格局呈现出视觉传达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也体现出人与事物交流信息的个性化视觉语言的创新。

2.公共空间的信息形象

信息形象,广义上就是信息的视觉形象,包含着信息理念的视觉转换和传播价值的视觉形式和符号。信息形象的认知关键是“信息的形象”,有别于“任意的形象”,是一种特指信息的形象表现。信息所指是与人视觉相关联的形象、符号、色彩和立体的肌理形态以及光构成的运动形态等。在今天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公共空间的信息形象包括建筑空间视觉立面形象、公共环境中的装饰形象和特定空间的识别形象等。由于公共空间的信息传达具有高度的视觉性和文化性,当人们对其信息视觉形象发生联想时,形象内在的信息意义和视觉品质受特定空间形态的识别引导,就会产生特定意义的联想和记忆,从而构成公共空间视觉形象的信息传播效应。在此意义上,公共空间的视觉形象传达也就是信息形象的传达。对建筑空间而言,除建筑本身具有一定的实体形态外,建筑内外的立面装饰形象,不仅是附加和延伸意义的空间信息形象,更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视觉艺术产品,即是对特定空间形象注入消费功能与观赏品质的理念,形成创意空间的信息形象设计,达成与观者在空间导视中的信息沟通和审美。如建筑的外部立面形象设计、公共环境的景观形象设计、企业文化的装饰形象墙设计等。因此,公共空间信息形象,包含着视觉信息与文化意义同构的形式和内容,是一种文化的视觉形象。

3.公共空间的文化形象

公共空间的文化形象是公共环境中公众想要看到并感受得到的形象,是人们对空间信息形象的文化认知和评价。文化形象是公众在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某一文化意义的看法,具有影响公众生活经验的倾向。因而是公众直接透过空间形象本身,了解其意义信息所拓展的文化和价值所在。公共空间的文化信息形象设计必须按照确定的文化理念,来进行一系列的形象构成、包装和推广的创造过程,也就是通过塑造一个特定空间拓展形象的方法与途径,形成新的生活空间的设计过程。这说明,公共空间的文化形象是体现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空间之间的视觉信息交流,并通过空间媒介将文化信息传达给受众的形象。这个形象不仅要完成简单的视觉信息传递,而且要给人以生理和心理上的感染和满足,实现视觉的文化信息沟通。因而文化形象的信息元素就必须表意清晰,具有很强的可观性与可读性,才有可能为受众理解和接受,并积极地对其做出回应,实现文化信息的互动理解和交流传播。如荷兰埃德的“维曼印刷”是一座艺术印刷企业的大厦。建筑立面的底座呈深色,立面是白色玻璃体,与之形成强烈的反差,就像是公路边上一个巨型广告牌,建筑立面装饰是荷兰诗人施博尔(K.Schipper)的诗“maskerade”。

三、公共空间的形象设计

公共空间信息是依据视觉形象来传达,而传达是由一个信息系统向另一个视觉形象系统的意义传递,从设计学的意义上讲,传达就是一种设计。理解这一点,会使设计思考更加清晰。公共空间的视觉形象设计,是用以呈现公共事物的标识及其相对应的形态、符号、色彩和综合材料的形象设计,是显示其个性并与其他形象区分开来的视觉识别样式。任何空间的视觉形象,之所以成为信息的形象载体能够被记忆和区分,首先因为它是原空间中不存在,要通过设计而成为具有独特识别的符号形态,以整合和强化人们对一个或多个特殊信息予以认同。当人感知到某种空间拓展的形象符号时,就会产生相关的“意义联想”。而认知程度的不同,所产生的意义联想也就不同。因此,公共空间的形象设计实质上是由各种信息传播的空间格局决定设计的成败。设计的思考必须是同时把空间属性、文化信息与受众意象三方面具有个性的要求联系起来,使设计行为成为设计师、设计物和受众互为沟通信息的视觉形式,才能使设计与受众达成“通而会心,感而知意”的审美体验。有三种对应性设计的方式:

1.公共空间形象的识别性。

在公共空间中要完成一系列活动,首要解决的是空间形态的认知特征。一个没有“可识别性”的形象,无论怎样的形态都无法赢得公众的青睐,原因在于公众没法在不同空间形态中寻找识别出具有文化意义吸引力的形象来。从公共空间的整体形态来看,是否能够最大程度留住人,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文化形象的识别作用。公众能够在空间中获得良好的心理感受,才能带动更多、更持久的消费行为。识别信息的文化形象,既包括城市建筑外观形象,也包括环境景观、公共场所的识别形象等,都是通过不同的文化识别形象来构成人们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如法国的蓬皮杜艺术馆。

2.公共空间信息的体验性。

体验信息与识别信息的区别,在于形象传达作用于更深层次的认知。体验信息在公共空间的传播作用主要体现在不同空间的区划,因而所转换的视觉形象也是不同的。尤其在大型的公共空间中,不同文化信息的传达,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形象的建构,是否促进人群在空间中获取深层次的体验经历,并记忆空间所传达的理念意义。如在商业公共空间中,对品牌体验的空间信息理解,就是将二维的品牌演绎为立体文化活动的认读,通过某一特定的名称与概念来营销商品和服务,借助人们对其个性生活方式、素养和兴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来体验品牌信息的定位特征和个性,由此完成商业的营销目的。

3.公共过渡空间的象征性。

基于公共空间信息传播的作用,将过渡空间,即承接空间的形象设计特征归纳为过渡空间的象征性形象表达。当人们需要从一种状态向另外一种状态转换时,过渡信息作用于人们转换需求的表达,形成象征性的形象样式,为下一个状态的发生提供时间和信息传达的停留和预言,针对的是人在空间中的信息接受度。而过渡象征性形象表现出两种形象语言:一是作为空间过渡的“连接形象”,连接空间的内部与外部、动态与静态、私密与公共,从而实现公共空间信息传达的连续性,避免不同性质的空间信息之间在形象塑造上的相互矛盾;二是作为心理过渡的“告知形象”,告知人们接下来另一种空间的体验感受,这在很大程度上就确定了过渡空间形象表达的象征性特质。如世界博览会场馆中具有鲜明民族告知形象的中国馆。这样的对应性设计形式,能使形象设计的思考脉络更加明晰,而不同的设计形式根据其特点、性质和目标,所表现出的创意重点不尽相同。这就说明在公共空间的文化形象设计,必须要针对特定信息概念与视觉表现语言的对应关系,针对不同的信息诉求和受众心理的接受度来进行设计,这应是设计创新的关键所在。

四、结语

公共空间论文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地域性;公共空间;传承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053-02

设计思想通过设计来得以表现,传统文化制约着室内设计的发展。设计思想与时代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具有文化的传承属性,每一种设计思想都伴随着特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在时代的发展和继承中得以传播,它反映的是具有地域民族特征的社会观念和审美需求,体现历史性的文化风貌。

室内设计中体现着传统的设计思想。随着设计的发展,许多现代室内设计理念层出不穷,在现代元素和文化的作用下,室内设计不断创新发展。在发展创新的同时,它是以传统文化为背景来进行重新的组合和构成,实际上更多的是在对传统设计思想的一种延伸和理解。一些表现手法、语言、思想以另外的隐性途径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设计,而且无处不在。

一、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以及空间要素

室内公共空间设计是以为人们提供公共活动服务为目的的所营造的建筑空间环境。室内公共空间环境其类型和营造特点多样:它可以是单一的空间环境,也可以作为整个室内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以其广泛性的空间环境特点,在对地域性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占有特殊的优势。

室内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素非常广泛:空间的方位、空间的尺度、空间形态、空间色彩、空间界面等等,其中对传统文化的表达,主要体现在空间尺度、空间形态、空间色彩和空间界面这几个方面。

空间的尺度,即空间的大小,体现人与环境空间的相互关系:不同的深度的空间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通过对空间渐变、重复、聚散等不同的空间设计手法表现空间有序和规律的变化,使空间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空间的形态,各种形式围合空间所形成的不同空间感受。如:方形态、圆形态、菱形形态等。方形形态给人大方、规整的感觉,圆形形态在空间环境中给人一种柔和圆润的感觉。不同的空间形态变换应用于不同的氛围下的空间环境。

空间色彩,物质空间的基础上所呈现的色彩定位在室内公共环境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色彩通过人们的视觉感知印象在内心深处产生相对应的影响,它影响着整体空间所传递的文化语言信息,同时它也影响着人们在空间中的活动行为。

空间界面,界面的含义原本被用于物理和生物领域的研究,在室内空间设计研究方面,它是用来表现空间于空间相连接的部分,具体体现于地面、墙面、顶面等空间构件,同时也包含它们的结构、肌理等因素。

二、传统文化在室内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及表现

室内公共空间中如何表达传统文化的探索一直在发展和进行着,设计手法逐渐丰富,传统文化含义的表达与体现在于对设计的创新,用现代方法和设计艺术形式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血液。

(一)传统图形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空间表现形式多样。图形和纹饰的发展变化体现着传统文化艺术的时代性,传统图形对文化含义和意境的表述更为直接,图形在不同的地域所呈现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反映了鲜明的地域性。在这些图形的设计中,有些恰恰迎合了现代人们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因此在现代的公共空间设计中,采取直接引用的方式,把传统的图形直接引用到设计中,在表达传统文化于现代设计的交融的同时,传递传统的意喻。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新材料和新技术不断的被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肌理,形式各异的图形设计和创新让人们对公共空间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对传统的图形进行抽象、简化和夸张,使得传统图形在现代公共环境设计中又增加了新的含义,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图形特点,保持了传统形式的韵味。

(二)传统色彩搭配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色彩搭配影响空间对人视觉和心理上的整体性感受,如何在整个空间环境中创造出适合空间氛围的的色彩搭配,就成为了空间环境设计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环境中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重了对材质本身色彩肌理效果的保留,又恰当的使用了人为的配色。

传统的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除了在承重架构和装饰纹饰上采用易雕刻、移动的木材构成之外,其他的空间围合构件基本上都使用了原材料的本质肌理和色彩,譬如石阶、走廊、地面和依附它们上面的细节装饰。在构筑材料的选材上也十分广泛,室内空间经常使用的木材如楠木、椴木等。石材的使用常有:汉白玉、花岗石、青砂石等。不同属性的材料之间的结合搭配,使得整个空间环境丰富充实,色彩独特。

在人为配色上,中国传统的空间设计的使用是有规律的,根据色彩的变化依次为:黄、赤、绿、青、蓝、黑、灰。如宫殿、寺庙一般使用象征权贵的黄色和赤色,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炎黄子孙,黄自古以来就是正统的颜色,是使用最为广泛和最为重要的色彩之一。另外,赤色象征着圆满和希望,它和黄色象征着被太阳笼罩着的生命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在现代的生活中这两种色彩也经常被用来表现传统的主题和渲染气氛。

(三)传统文化寓意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中国丰富的传统语言体系不仅具有装饰化的形式表达,而其它能够通过对空间的依附传达出人们对时代精神文化的寄托,营造一种语言化的意场,传统文化寓意大多以“吉祥”为主体,“吉祥”代表着人们对事物的期望,蕴含着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向往。

空间设计中寓意的表达是以功能和形式为基础,赋予空间的另一层文化含义,是在传文化艺术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寓意是在“形”与“义”的结合中得以传递,以社会文化、生活习俗为基本环境,其中承载着视觉形态与意义象征之间约定性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长期发展中不断交流的结果,并且依照民族的地域文化背景逐渐形成一种共识。

中国的传统吉祥物繁多动物如:龟、鹤、龙、凤、象等;植物有松、竹、梅、兰、石榴等,还有如意、兽石、礼器各种在文化发展中所形成的独具特点的物品。像寓意美好的回形纹,象征四季皆福的“四蝠如意”,代表同心齐力,事业繁荣昌盛的同心方胜纹饰,都无不体现人们对生活对期望的表达。

从古至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样存在。中国传统文化寓意是在东方独特地域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广泛性、多样性的宝贵资源,它是不可替代的艺术表达形式,在传统装饰元素所体现的文化寓意同样可以运用于现代的公共环境设计中,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对其进行简化归纳、夸张和抽象的提取,从而适用于不同的空间环境氛围,体现传统文化内涵和深层的文化寓意。

三、现代公共空间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

(一)贝聿铭—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东北街,在整体上使用了最能象征当地特征的传统园林布局,一些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代表传统文化特点的设计形式被直接运用到了其中,透过正菱形的侧窗,我们可以看到宛如水墨画般的徽派风景,沿用传统符号特征并运用设计手法抽象了的叠落山墙体,粉墙黛瓦、淡雅、素净、朴实无华的色彩搭配,都体现了贝聿铭对吴文化和苏州地区地域特点的把握。除此之外,在设计中有意对整个空间环境进行了缩小的处理,留出了部分的庭院和水塘的面积,减少了整个建筑对人们心理所造成的压迫感。总体空间环境为了协调周围的建筑,高度并不显得高大和突出,而是不张扬的融入了周边的环境,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中庸含蓄的特点。

(二)贝聿铭—香山饭店

香山饭店的设计特点也同样延续着对传统文化的表达,整个空间的布局犹如北京的四合院,客房各翼的屋顶设计采用了中国传统园林中硬山和单坡的屋顶形式,深色的钢材和淡色的玻璃依旧是对园林中黑椽和青瓦之间关系的诠释。月洞门和菱形窗式以贯穿其间的流觞曲水达到空间上的交流,同时也深刻的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性特点。香山饭店的设计通过对传统文化历史符号的运用和现代材料的结合,营造出了适合现代人生活而又体现传统文化寓意的公共空间。

四、总结

室内公共空间环境对于建筑环境的整体性表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它是物质形态的承载者,室内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是与传统脱离不开的,任何形式的改变和创新都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沉积在人们精神和意识深处的思想形态,通过室内公共空间对传统文化的表达,赋予整个空间更深等次的内涵,传统文化具有多样而广泛的内涵优势,这种内涵是历史生活和艺术发展的积累,它作为一种独特形态的文化资源在空间艺术设计的形成和发展中都起到了推动作用。认知和理解传统文化所承载的语意和艺术积淀,充分地创造性的发挥传统文化在室内公共空间中的艺术表现价值。随着空间环境设计探索和发展的逐步深入,将会出现更多基于传统文化新的空间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蔡军,张健,玄峰.现代大空间公共建筑与传统文化表达.建筑师,2006年4月.

[2]陈建军著.大壮.适形(中国建筑匠意).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

[3]伯纳德卢本.设计与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公共空间论文篇5

[关键词]图书馆公共空间社会价值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广泛地应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就变得更加快捷方便,参与公共事务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图书馆作为担负着保护人类文化文明遗产的重任、民众信息资源主要提供者的地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此,图书馆应提升、丰富其内涵,提高服务能力,加快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广播电视数字平台、智能移动终端平台及网站平台进行跨域合作,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提升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

1图书馆可定位为公共空间

1.1图书馆空间结构分析

“研究系统的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次序和方式的方法,就是空间结构方法。”系统的空间结构,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等级结构,第二种类型是并列结构,第三种类型是等级—并列综合结构。因此,空间结构方法也有三种,即等级结构方法、并列结构方法和等级—并列结构方法。”[1]然而,这只是一种较为单纯的空间结构分析,在现实中,空间与时间是不可分,按以上的三种分析,图书馆空间结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图书馆分布。主要研究某一时间点上图书馆的空间排列状况,这种空间排列实质上是图书馆在时间结构中发展的积淀。(2)图书馆的资源配置。以图书馆分布为依据,综合用户信息需求分布,对图书馆的空间排列实施调整和优化,其实质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空间结构分析。(3)图书馆网络规划。以资源配置为前提,以资源共享为目的,以现代化信息设施为手段,链接所有的图书馆,其实质是在理论认识的指导下自主自觉地参与图书馆变迁,改变图书馆现状。

1.2图书馆可定位为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publicsphere),亦称公共领域,其概念最早是由德国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的。她认为,公共空间实际上对应着一种独特的人类活动,即作为共同体而不是私人领域(指家庭、谋生等领域)的成员,对公共事务进行公开的对话和讨论[2]。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指出,在现代社会,咖啡馆、图书馆、书店等是公民自由讨论公共问题的公共领域与公共空间[3]。公共空间的特点在于它是一个公共平等交流的地方,人们可以自由、宽松地释放自我。图书馆定位为城市公共空间,更要合理布置图书馆空间结构,使得图书馆的内涵和功能突破传统向纵深发展,使图书馆在信息市场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2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

2.1图书馆具有平等性的社会价值

在当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两极分化日益严重,造成了很多权利的不平等性,知识、信息的获取与占有也存在着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性加剧了社会团体的分化,对和谐社会的建立起到了负面影响作用,图书馆是一个信息及知识的重要集散地,以公益为基本原则,免费对读者开放,其宗旨是为全民服务,它平等对待所有的公民,解决了人们在经济、社会自然条件上的差距所造成的不便,解决了人们在信息、知识获取和占有上的不平等性,在促进社会和平发展,减少纠纷,保障人民群众对信息知识追求的权利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体现出了社会的信息公平化。

2.2图书馆的文化价值

图书馆作为人类文化产品的理性组织形式,是公共空间的理想形态。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图书馆,不仅要满足公众的阅读、信息、知识、文化、教育、娱乐等需求,也对促进社会教育、道德提高、思想进步、技术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图书馆是免费对读者开放的,全体民众都能享受到免费的平等教育,增强了人们在政治、经济、法律、学术等方面的意识,并得到了文化熏陶。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文化休闲职能,使人们自觉利用图书知识进行休闲、娱乐等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社会知识文化秩序的构建。

2.3促进社会包容,营造社会和谐氛围

公共空间(公共领域)以守护现实世界的私人价值、审视和批判公共权力的合法性为价值取向,以文化教化、观念传播和理性论辩等形式整合社会,并由此建立一个和谐与包容的社会,而不是单纯依靠物理强制力来达到目的[4]。图书馆是一个公共资源(信息资源)的配置机构,它因社会的和谐、稳定、协作和发展而得以发展,同样也因其精神、品性和功能的发挥而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对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与价值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视频技术的发展,人与人直接交流的空间性模糊了,个人在现实社会中逐渐呈现出“原子化”状态①。图书馆的特殊之处体现在它的“公共性”,是一个为渴望沟通和交流的大众服务的场所,人们来到图书馆,并不一定是为了查询信息、借一些书或阅读某些杂志,也有可能只是来这里寻找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或者寻求某些帮助。想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与人交流、共享经验和知识。这样公众之间就可以加深相互理解与沟通,使公众结成互惠关系网络,进一步促进社会融合和增强社会凝聚力,营造社会和谐氛围。

公共空间论文篇6

关键词:皖籍知识分子;同质身份;文化空间;民主机制;现代化指向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6-0183-005

民国初年,政权的频繁更迭断送了国民的共和梦想,政局的混乱衍生出政治权威的真空和价值信仰的缺席,国势衰微,民心萎靡,文学精英企图力挽狂澜,以文学寓言谱写民族国家想象,皖籍知识分子以社团、报刊和学校为平台,在民初的文化场域中建构了主体间平等交往对话的公共领域。

一、聚合归因:同质性的文化身份

20世纪初,中华民族遭遇内忧外患之困,皖籍知识分子在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思想话语体系的链接下,聚合为《新青年》知识群体,他们摆脱了私人领域的统摄,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展开了公共性的社会交往。“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立的。”[1]2

陈独秀是民初皖籍文人聚合为《新青年》知识群体的凝聚点。在清末民初的革命风潮中,他从事反清倒袁的政治活动,组织革命团体以广结同志,编辑文化报刊做万户鼓吹,联络了众多皖籍志士。1903年,汪孟邹在芜湖长街徽州会馆创立了科学图书社,科学图书社是皖籍志士重要的交往场所,陈独秀将《安徽俗话报》的编辑部设立在科学图书社的楼上,且岳王会的创立也正是在这座小楼上策划的。[2]1905年,陈独秀在芜湖安徽公学创立了岳王会,高语罕、李辛白、光升是岳王会的重要成员,协助陈独秀联络革命志士,而刘文典此时就读于安徽公学,深受岳王会革命激情的感染,立志与陈独秀同仇敌忾、同气相求。岳王会成立后,其组织骨干陈独秀、高语罕、李辛白、光升、刘文典等常在科学图书社聚议,交流思想,讨论时局,联络感情,构建了公共空间的关系网络。

胡适与陈独秀的相识归因于汪孟邹的引荐,汪孟邹与胡适同为绩溪人,二人素有来往,交情匪浅,胡适在陈独秀的邀请下,加入了《新青年》文化阵营,陈独秀与胡适的联手,更多的是基于“文化启蒙立场上对传统的反叛与现实的改造”[3]。高一涵与陈独秀有师生之谊,高一涵在安徽高等学堂读书时,陈独秀为其授业恩师。1912年,高一涵赴日本留学,留日期间,他在章士钊主编的《甲寅》杂志中担任英文编译。1914年,陈独秀在二次革命失败后,应章士钊之邀东渡日本,协助章士钊编辑《甲寅》杂志,与高一涵再次聚首。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时,高一涵加入了《青年杂志》的编撰队伍。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新青年》最初两卷的作者群以皖籍知识分子为主,这些撰稿人多是陈独秀在革命生涯中结交的同乡。《新青年》首卷的撰稿人有高一涵、刘文典、潘赞化、李辛白、高语罕,第二卷增加了胡适、光升、程演生、王星拱、蔡晓舟,王星拱和蔡晓舟在《新青年》迁至北大后加入撰稿者队伍。同乡情谊、革命背景是皖籍知识分子聚合的本质性文化归因,他们广泛联络了社会成员,在自由民主的维度中构筑了溢出官方政治权力控驭的公共文化空间。

二、外在方式:开放型的文化空间

在西方学者查尔斯・泰勒的研究视域中,公共领域呈现为两种形态,分别是主题性的公共空间和跨区域的公共空间。在主题性的公共空间中,公众因共同主题而聚集在一个有形的空间,如沙龙、广场、学校、社团等;而跨区域的公共空间则囊括了报纸、杂志等文化传媒,呈现为无形的、想象性的共同体。民初文化公共领域的建构与学校、社团和报刊紧密相连,“从功能的意义上说,学校、报纸和结社,既是现代中国的公共网络,也是中国特殊的公共领域。”[4]

(一)北大校园:师生聚合的公共场所

民初皖籍知识精英汇集于北京大学,追溯于陈独秀在1917年1月13日被蔡元培聘任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当月,陈独秀将《新青年》从上海迁往北大,《新青年》的编辑多被延聘为北大教员,他们将崭新范式的教学理念传播于课堂之上,冲击了北大原有的教学体制,洗刷了学生的文化构想和学术心态。皖籍知识分子趋新化的思想潮流引起守旧文人的攻讦,如章门弟子黄季刚公然丑诋胡适,教授英国文学的辜鸿铭公开拥护帝制,但北大文化兼容的指导策略制衡了校园内的差异性信仰格局,北大的教学氛围中既弥漫着科学民主的学风,又充斥着复古主义的道统,同时兼杂着无政府主义和文化调和论的思想,呈现出众声喧哗、多元鼎立的文化态势。在多元话语的裹挟下,北大师生自由言说,公开论辩,在红楼形成了两个师生互动和研讨的公共空间,一是文科教员休息室,二是图书馆主任室。[5]文科教员中皖籍知识分子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蔡晓舟此时在图书馆任职,他利用职务的便利为北大师生的互动提供了公共的交往空间。皖籍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公共空间中的自由辩驳,利用课余闲暇与学生相互探讨,彼此激励,建构了自治化的公众聚合场所,营造了以对话为载体的公共往网络。

(二)文化社团:协同创建的公共组织

民初皖籍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为联结纽带,聚合为《新青年》社团,《新青年》社团对北大学生的结社起到了引领示范的功效,学生社团活动在校园内蓬勃开展。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和徐彦之以《新潮》杂志为言论阵地,发起成立了新潮社。《新潮》杂志的成功发行与皖籍文人的协助密不可分。陈独秀从经济上支持《新潮》杂志的创办,允诺由学校承担杂志的办刊经费,推荐由汪孟邹创办的亚东图书馆《新潮》杂志在上海的经销;李辛白作为庶务主任,协助《新潮》杂志落实印刷、发行等事宜,最终确定由北大出版社负责杂志的印刷发行;在傅斯年和罗家伦的邀请下,胡适担任《新潮》杂志的顾问,引导学生传承《新青年》科学民主的文化精髓,创造出契合现代文体的“国语的文学”。

在皖籍教员的感召动员下,北大校园内组建了多样化的文化社团,如进德会、新闻研究会、学术演讲会、哲学研究会、成美学会、北京工读互助团等,社团的成员不仅有各院系的青年学子,还有引领北大学风的皖籍教师。[6]1919年3月,北大学生发起组织了平民讲演团,李辛白、陈独秀、高一涵加入了社团,并亲自赴往长辛店等地的工人夜校进行思想动员,宣传反封建和自由民主的理念。民初皖籍知识分子以在场者的身份竭力支援并积极参与了社团的公共性文化活动,他们依凭学校中的文化资源和交流网络实践了公共领域的组织化,建构了公共领域的有形空间。

(三)《新青年》杂志:报刊传播的公共网络

公共领域无形的想象文化空间附载于报纸杂志的传播策略中,皖籍知识分子编撰的《新青年》开拓了公共领域的传播空间。《新青年》在传播模式上,建立了有效的民间网络发行机制。《新青年》杂志的报刊实于北京,发行总部定于上海的群益书社和亚东图书馆,以北京和上海为中心,陈独秀在全国范围内招募代派处、发行所,截至第7卷1号,《新青年》杂志在全国各埠的发行所有76个,几乎覆盖了全国的大中城市,不仅在文化底蕴深厚的浙江、湖北、湖南、山东、安徽等地广泛传播,在相对闭塞的四川、山西、甘肃等区域也获得良好的传播态势。《新青年》的发行机制体现了独特的市场营销策略,依托商和经销商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促进了资源的整合和信息的传播。

在传播语言的抉择中,《新青年》废弃了贵族化的文言书写范式,运用了平民化的白话语言文体,白话文体契合了民众的审美文化水平,使文学建构主体和审美接受主体在同频共振中完成了文化的对接,将文学从闭塞的式样引向开放的状态,“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成败始终离不开普遍开放的原则。”[1]94皖籍知识分子开辟了白话文学启蒙的路径,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报道社会议题,在工具论视域中推动了文化公共领域的延展。

三、内在机制:民主式的伦理秩序

在公共领域中,公众自发聚集,公开讨论,自由辩驳,在对话语境中建构了开放型的交往网络。公共领域在内部的运行机制上需遵循群体空间的伦理秩序,“合群”心理是公共领域建构的合法性基础,公众在共同体内部的沟通中预设了人格的平等与组织的民主。

(一)文化组织建构:合群的心理诉求

“公共领域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1]32,群体内部的整合团结、相互扶助是公共领域建构的本源性基础,合群思想是公共性组织的价值源泉,提供了公共往的心理纽带。民初皖籍知识分子在公共领域的组织建构上预设了“合群”的文化理念,言说出“合群”的心理期待。针对一战期间关涉到国家存亡的对德外交问题,陈独秀倡导“国人应群起从事于利害是非之讨论”[7]11,他希冀中国加入协约国,期望借助国家的联盟更新民族的凝滞状态,并展望了国人相互提携、摒弃私愤的协作场景,“南北军人将以患难相倚,泯其畛域”[7]12。高一涵借鉴了克鲁泡特金的思想,将互助视为社会进化的根源,“社会是由人类协进的本能造成的,是群众意志合力造成的,因此,互助是社会成立的重大要素。”[8]光升褒扬了民族融合过程中“独维系团结而不散”的优质精神资源,将“协和万邦”奉为引以为豪的民族资本。在皖籍知识分子的视域中,人类应创建互助的组织,发扬互助的理念,联络文化同盟,推进民族的现代化转型。

皖籍知识分子参与组建的社团及报刊正是在“合群互助”意识的驱动下,将分散的个体聚合为具有凝聚力的社会团体,《新青年》群体是在地缘学缘的趋同背景下得以组织创建,安徽籍和革命性成为《新青年》团体整合的身份归因。《新青年》杂志预设了与青年共同商榷探讨治国之道的文化理想,言语中渗透了“合群”观念,体现出对群体力量的重视。新潮社以相互激励相互支持的精神呼应了皖籍文人对文学革命的倡导,凭借着“共同前进”的意志发挥了社团的群力效应。[9]胡适与郑阳和等人发起成美学会,号召教职员工募集资金,从经济上资助贫困学子,刘文典、王星拱积极参与,师生共同体的意识得以强化。陈独秀、高一涵、李辛白、王星拱参与的平民教育讲演团积极开展城乡演说,侧重于联络底层民众,集合劳工力量扭转民族的颓败之气。民初公共领域的组织建构彰显出皖籍知识分子“合群”的心理诉求,“合群”思想促进了文化共同体内部稳定有效的沟通,确保了成员身份的平等性和组织体制的民主性。

(二)文化空间拓展:自由的交往场域

公共领域的建构依托于开放型文化空间的拓展,在皖籍知识分子的聚合中,传统的地缘意识、同乡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一校一刊的结合,初期依凭乡谊建构的文化空间得以迅速拓展,北大校园、《新青年》杂志及胡适的私人寓所反映出公共领域在空间维度上的拓展和生活领域中的渗透。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他广泛延揽名彦硕儒,聘请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在陈独秀的引介下,胡适、高一涵、刘叔雅、光升等皖籍学者被聘为北大教师,他们在校园中积极传播自由民主的精神理念。陈独秀大刀阔斧地整顿文科,摈弃灌输式的教育理念。启发学生的研究意识,增设自由选课制度,鼓励学术团体的创立和文化刊物的出版,营造了开放活泼的校园氛围。胡适开设《中国古代哲学史》课程,摆脱了传统经典注疏的理路,借助考证的治学路径系统梳理了古代哲学流派的演变,开创了崭新的学术研究范式,震撼了北大学生的思维惯习。刘文典翻译了赫胥黎的《近世思想中之科学精神》、《美国人之自由精神》,提倡用进化的眼光看待宇宙万物,推崇科学的态度和自由的精神。学生深受科学民主理念的影响,积极宣扬文学革命精神,师生在校园空间中相互砥砺,彼此启发,建立了依自由民主逻辑而运转的文化体系。北京大学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气度支持了陈独秀与胡适发起的文学革命,维护了主体间的自由对话,捍卫了文化的自治权,排斥了外部力量特别是政治权威的干涉,在民初强权林立的语境中构建了相对自主的公共文化空间。

皖籍知识分子在革新北大陈腐风气的同时,以《新青年》杂志为平台,为公共讨论确定题域,规约话语形态,在传媒范畴内形塑了自由的言论空间。公共领域的生成需要具备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公共议题,二是公共媒介。”[10]《新青年》杂志作为公共媒介,设置了众多的公共性议题,如孔教、家族制度、青年问题、妇女解放等,鼓励民众对公共性文化议题进行探析研讨,号召公众自主阐述,公开刊登读者意见,报导民众舆论诉求,依凭自由稳定的意见表达平台强化了议题的公共性。“文学公共领域必须有公众的广泛参与并就重大的社会文化议题进行公开和理性的讨论。”[11]《新青年》在栏目设置上,策划了互动式栏目,开设了“通信栏”、“读者论坛”等交流园地,刊载读者信件,解析公众疑难,沟通联络了社会的有识阶层。《新青年》的互动栏目架起读者与编辑联络的桥梁,加强了阅读公众与报刊编辑的互动,为读者提供了自由言谈的公共空间。

随着皖籍文人在北大学术界地位的巩固,他们参与创建的公共空间不是局限于校园、社团、报刊,甚至扩展到私人寓所。在皖籍文人中,胡适性格温文儒雅,平易可亲,待人真挚诚恳,以非凡的人格魅力赢得时人的高度认可。在北平,胡适的住宅是知识分子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从胡适的书信可管窥一斑。胡适在一封《致母亲》的信中,提到“陈独秀先生可于一二日内到,且俟他来一谈再定何时归里”[12]97。在《致高一涵、张慰慈、章洛声》的信中,开头写道:“别后我们就睡觉了。”[12]212说明三人昨晚聚集在胡适家,高一涵与胡适曾于1918年同住北京南池子缎库胡同,皖籍同乡汪原放、陶行知到北京后基本居住在胡适家中,胡适的私寓成为民初皖籍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场所。每到周六,胡适家中高朋满座,各派思想文人纷至沓来,汇聚于此,彼此交流,以对话讨论的形式讥议时政,臧否人物,积聚共识,构筑了具有广泛参与性的公共活动空间。

(三)公共舆论书写:普泛的民众意志

舆论是社会集合意识的外化,是公众交融凝聚的民意,公共舆论则是群体中主导型的自发社会意见。哈贝马斯指出“说到底公共领域是公众舆论领域,它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抗衡。”[1]2民初变幻的国情乱局激发了民众对传统政治伦理的反思和现代性价值信仰的期待,皖籍知识分子抨击封建伦理道德,鞭挞专制思想意识,在颠覆旧秩序的同时重塑了文化体系,他们普及了现代性的价值观念和思维取向,在文化启蒙的视阈中阐发了公众的舆论诉求。

针对甚嚣尘上的尊孔复古逆流,陈独秀以文学革命为民族进化的利刃,以自由平等的质素为思维驱动,将科学民主作为建构价值体系和生存秩序的有效武器,置换堕落退化的民族奴性,救赎衰颓委顿的国民精神,彰显出与儒家传统伦理彻底决裂的革命态势。胡适以智性思维反对儒家的精神霸权,他将白话作为宣扬文学理念的适宜媒介和传播渠道,希冀通过语言的变革剥夺传统士大夫的话语霸权,拆掉民众与文学的藩篱,实现语言表达上的民主自由,话语建构中蕴含着对传统文学秩序的颠覆和等级意识的摒弃。基于卢梭的“天赋人权”和“在民”的理论,高一涵抨击了儒家思想中的国家至上言论,要求限制国家权力的行使范围,他在民族共同体场域中言说了国家施政的准则,强调国家存在的合法性依据在于保障国民的权利和谋求人民的幸福。民初皖籍知识分子对儒家思想、科学民主、国家体制的言说涵盖了道德、语言、政治等诸多文化领域,涉及了民众广泛关注的公共性话题,碰触了公众亟待解决的社会症结,以文化言说的形式在公共舆论领域诉说了公众的欲求。

四、历史影响:现代化的精神风标

民初皖籍知识分子在公共空间中广泛联络了社会各阶层,积极履行着知识分子的社会职责,坚守着民族救亡的时代精神,以公共关怀意识参与共和体制的建构。民初公共空间中的主题建构、话语形态和活动表征彰显出皖籍知识分子民族振兴的宏图远志。《新青年》杂志在舆论空间倡导爱国主义,号召国民凝聚力量,辑内御外;北大学生在《新青年》同人的教导下,关心时政,自觉地投入到民族建设伟业;平民讲演团成员定期在乡村、工场进行演说,启迪了民众的爱国意识;工读互助团秉持互助的宗旨,以改造社会为旨趣。民初公共领域的组织建构贯穿着民族主义的主线,涵盖了民族重塑的价值共识,契合了公共领域的文化内涵。“公共领域,关键要看,讨论中的私人是否就其主体性的经验达成共识。”[1]59民族救亡和国家强盛是皖籍知识分子参与创建公共领域的原动力,也是公共空间中的群体性意识。“一个人身份在某种程度上是由社会群体或是一个人归属或希望归属的那个群体的陈规所构成的。”[13]公共领域中的民族意识为空间成员的自我身份认同提供了价值依托和文化归属,有助于成员明确自我的历史使命与文化责任。

民初皖籍知识分子以社会先锋的角色参与建构了文化公共领域,他们利用公共领域合群互助、平等交流、舆论传达的功能,积极介入社会公共事务,自觉参与国家体制建设,有效制衡了国家权力的运作,推动了自由社会的建构。民初,袁世凯和张勋妄图复辟帝制,康有为倡导将孔教列为国教,社会弥漫着尊孔读经的复古心态,皖籍知识分子在《新青年》杂志中抨击孔教,从学术自由的角度颠覆孔子的意识形态权威,在进化论视域中否定孔子之道,驳斥了儒家的尊卑观念和礼教制度,消解了儒家的正统地位,摧毁了袁氏的复辟阴谋。《新青年》杂志迁入北大后,北大学生争相阅览,热烈讨论,深受启发;《新潮》社成员批判北洋军阀的统治和紊乱的社会秩序,关注俄国、朝鲜的社会运动,当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入国内后,《新潮社》的核心成员发起了,引发了全国的抗议行为,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以胜利告终。民初文化青年以公共空间为载体干预现实,参与社会活动,最终影响了政府机构的决策。皖籍知识分子参与创建的公共领域有效制约了政府权力的泛滥,弱化了国家机关的强制约束力,构成了自由社会建构的体制保障和文化导向。

皖籍知识分子参与创建的公共领域呈现出自由、开放、民主的精神表征,《新青年》杂志标榜出“与青年共同商榷”的平等态度,北大青年在公共空间中自由辩论、彼此切磋,文化精英在胡适性格魅力的感召下,聚集于其住所,交流感悟,畅谈理想,建构了开放型的对话空间。皖籍知识分子在公共领域建立了象征化的现代世界,寓言式地书写了文明体制所依傍的人文理念。民主、自由、和谐是现代化国家的精神标识,民初皖籍知识分子参与创建的公共领域蕴涵着现代文明的核心质素,契合了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维度,为现代化体制建设提供了精神指引。

民初,皖籍知识分子在地缘、学缘、革命意气的牵引下聚合为自律性的文化团体,他们依托于公共性的交往媒介,建构公共领域的文化空间,在校园中组建了互动的文化社区,协助学生创建社团,参与社团的文化活动,利用大众媒介阐发公共舆论,为公共领域的体制建构提供组织保障。他们书写了普泛化的民族情怀,促进了国民自我身份的认同与觉醒,其在公共领域所构筑的合群互助、开放民主的价值取向昭示了自由社会的运作模式,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树立了精神风标。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郝先中.五四时期皖籍先进知识分子群体的产生及其典型特征[J].民国档案,2003,(3):63-65.

[3]方习文.五四前后皖籍文人的聚结与分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2.

[4]许纪霖.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9.

[5]杨早.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9.

[6]汪杨.新文化运动与安徽[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4:119.

[7]陈独秀.对德外交[J].新青年,1917,3(1).

[8]高一涵.“互助论”的大意[J].新中国,1919,1(5):22.

[9]朱寿桐.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68.

[10]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0.

[11]陶东风.论文学公共领域与文学的公共性[J].文艺争鸣,2009,(5):29.

公共空间论文篇7

论文摘要:文章探讨了隐性知识的内隐式学习特性,认为创造性源于内隐性学习,并基于校园公共空间特性,提出校园公共空间是隐性学习空间。

论文关键词:公共空间;隐性知识;内隐性学习;创造性

公共空间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本文将公共空间定义为一个宽敞高大的空间,可以方便地进入和停留、免费使用、视野宽阔、能够接触自然、具有多功能用途,并且环境宜人。目前对公共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层面,如从建筑学角度、政治学与社会学角度、公共政策角度以及艺术角度。其中,对校园公共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设计和心理学方面,例如,建筑布局和功能的依存关系、公共空间的布局和场景对人群交流效果的影响、公共空间的设计对学习行为的影响。国内对校园公共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以及人文社科领域,如开放空间的多样化、人性化等。本文分析校园公共空间的内隐式学习效应,提出校园公共空间是隐性学习空间。

一、隐性知识的内隐式学习特性

1.隐性知识和内隐性学习

研究表明,科学发明、科学发现更多的来源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指所有不能明确表达的科学知识,即不能用语言、公式、地图、图标、数学理论等表达。隐性知识对科学发明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影响。隐性知识无法编码,无法明确表达,只能通过个人亲身体验或个人接触才能获得。隐性知识不可直接传授,因此其获取途径是内隐式学习。内隐式学习是不知不觉的获得知识的学习过程。

2.内隐式学习受到学习目标显性特征的引导

在内隐式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的表面特征会引导学习过程,不当的表面特征会造成误导。例如有两个学习实验,学习目标是识别符号复杂性。一组试验给出参加者一组字符串,有大写也有小写,但是实际上大小写形式与学习目标无关,但是参试者无法获取这个知识;另一组给出试验者一组城市名字序列,与推销员行程路线有关,假设参试者会预设“推销员路线是最短路线”。实验结果表明,内隐式学习受学习目标显性特征的影响,因此学习目标的显性特征影响内隐式学习效果。即内隐式学习存在被引导的可能。

3.弱交流有利于内隐式学习

显性知识可以用名称和符号表达,因此可通过授课、实验环节来获得;隐性知识需要个人亲自接受、处理讯息,是课堂教学以及教学实验环节不能替代的,因此需要课堂以外的交流。然而,适量的交流才真正有利于内隐式学习,因为过多交流和过度交流会导致个人体验和知识的丧失。当交流频繁时,信息会占据个人的工作记忆空间,迫使个人独自获得的讯息还未来得及转移到长期记忆区域便被新知识取代了。当同时与多人交流时,同样不利于内隐式学习。因为同时与多人交流,无法集中注意力、也无法集中记忆,造成潜在有价值的思想和讯息丢失了。对内隐式学习而言,微量的弱交流是有利于学习的。即交流的形式和规模是有条件的。

4.精确指令妨碍内隐式学习

研究表明,在进行技能学习过程中,精确的指令会妨碍内隐式学习效果。这是因为达到精确指令的精确要求会造成一种压力,对反应的期望值会降低。另一方面,遵循精确的指令通常也无需启动内隐式学习过程。在教学的实验环节,通常实验指导书会给出详细的实验过程,甚至教师也会示范一遍整个过程,这些说明和示范不利于内隐式学习。表面上是提高了学习效果,但是本质上阻碍了内隐式学习的发展,从而阻碍了发展创造性。即常规的指导不利于内隐式学习。

5.隐性知识通过接受讯息而“知”

“知”是一种需要标记的过程。在这里,“知”是动词,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有三种标记方式。一是讯息,通过感知和操作获得;二是名称,例如,利用语言标记;三是符号,例如数学语言。获取显性知识需要利用名称或符号;获取隐性知识是通过接受讯息,而这个过程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通过内在的感知功能随机地接受环境提供的讯息。学习者意识不到在学习,也意识不到学习到了什么,更无法表述出来所获得的知识。即学习方式是无意识的。

二、创造性源于内隐式学习

研究表明,创造性受到以下因素影响:主动性学习、学生的选择、能够接触多种资源和材料、探索、自我评价、问题发现、问题解决等。上述因素可以简单归结为自主学习和交流机会。主动性学习、探索、自我评价、问题发现、问题解决等可以归结为自主学习,而学生的选择、接触多种资源和材料可以归结为交流机会。

创造性可以多种形态呈现,但是其基本特征是发现事物之间新的关联关系,这种发现可能出自于沉思、也可能出自于讨论和交流、或者出自于看到或听到某个事物之后激发的灵感。其主要特征是内隐式学习。内隐式学习无法通过“教”而获得,而是通过无意识“学习”获得。

任何一种发明或创造,包括提出新概念、发明新装置、创造一种新的过程或工艺,大多是通过学科交叉或集体中交互而产生。不同种类和规模的群体发明速率不同,在任何情况下,交互促进发明,但是交流的益处仅在适量交互的前提下才能体现出来。在影响创造性的环境因素中,非正式交流机会是一个重要的环境要素,而公共空间为非正式交流提供了环境。

三、校园公共空间特性

内隐式学习特性对学习环境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以非正式、非强迫、易于接近的方式提供传递隐性知识的环境,并在有限的群体内部产生随机的、适量的交互。

校园公共空间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环境。既不过于频繁,也不会人数众多;既不正式,又可自由出入;通过海报、短小的演讲、电子屏幕、即时展览、社团活动等提供书本和课堂以外的隐性知识。转贴于

1.公共空间特性

公共空间一般指非私人拥有和控制、社区人员可以任意进出和停留的物理空间。公共空间的功能是行人的通道以及开展短暂性活动的地方。

空间与创造性存在重要的关系。基于特定地点的社会和文化活动可以是灵感的关键源泉。宜人和愉悦的、接近自然的环境是激发自由思考的要素之一。特定的社会和文化活动则可以建立看不见的桥梁,将不同的事物关联在一起。然而,当公共空间被恰当的、充分的利用,并被赋予社会和文化内涵时,在公共空间自由流动的人群、自由流动的思想才能够集中并形成有效的集成从而产生新的思想,公共空间才可以真正起到激发创造力的作用。

2.校园公共空间的特性

与一般意义的公共空间相比,校园公共空间既具有一般公共空间的特质,又具有一般公共空间不具有的特殊性。校园内活动的人群相对固定,人群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人群的工作和生活目标具有相似性:知识和创新。此外,大学校园空间的物理形态有限,一般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食堂、运动场馆和学生宿舍。公共空间是连接这些地方的通道,既包括大通道也包括小通道。大通道如楼群之间的广场,小通道如建筑物内部的门厅、走廊。此外,餐厅作为一个流动人群较密集的临时性空间,也是一种形态的公共空间。因此,大学校园的公共空间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校园公共空间是为限定的群体提供的场所;第二,校园公共空间具有有限的物质形态如门厅、走廊、餐厅等,并仅可以开展有限范围和种类的活动,如闲谈、就餐、小型活动等。而正是这种特殊性为建立有利于发展创造力的环境提供了可能性。

3.校园公共空间对发展创造性的影响

大学的常规教学活动一般是在传统的物理空间进行,包括教室、实验室、办公室、自习教室、图书馆、宿舍等。但是上述物理空间都有特定的约束性,例如教室的桌椅排放是规则的,个人活动空间受到限制,不便于交流;图书馆则不宜于小组讨论;宿舍则空间窄小,讯息资源有限,且具有固定的人群组合;实验室一般限于在指定的时间做特定的实验;研究实验室则如同办公室,个人局限在狭窄的办公空间,且具有固定的人群。与传统物理空间不同,校园公共空间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物理空间,可以自由出入、自由选择位置、自由选择时间、自由组合人群展开讨论、自由利用空间、自由开展活动;随时发放讯息、接受讯息,因此提供了内隐式学习机会。

在公共空间可以不经意的获得信息、思想和启发,从而促使对某一个问题的思考,而思考进一步促进讨论和交流,交流又进一步促进思考。在公共空间可以享受独自思考,可以展开讨论,可以获得最新资讯,可以看到成果展示,也可以休息。特别是公共空间为学生提供便利的交流和开展创新设计活动的场所。学生在公共空间展开小组讨论、学习他人的成果和经验、观察物理模型,将思考、讨论和创新纳入日常生活。

4.校园公共空间需要引人驻足的要素

校园公共空间需要具有吸引力,成为日常生活经常驻足的地方。例如,具有宽敞空间的教学主楼的门厅,明亮、宽敞且大厅摆放着桌椅供休息和谈话,并有自动售货机,则大厅就会吸引人经常驻足停留。如果在大厅经常举办主题演讲、成果展示、信息以及各种活动,则在大厅停留的人会自然想到并讨论与活动相关的议题。所有的思考和讨论都是以一种随意的方式进行,更有利于激发潜意识的想法,从而促进创造性。

公共空间提供的不仅仅是物理空间,而且是非正式的群体汇聚的机会,集合思想和展示文化,提供多种表达的机会并建立新的关系。公共空间比传统的教学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交流机会和内隐式学习机会。校园公共空间提供适当的人群流动和组合,提供比教室和实验室更多的与不同的人交流的机会,同时又将交流范围限定在一定的规模(校园内的人群),以便开展有效的讨论。因此,校园公共空间可以在传统教学环境之外提供附加的、有效的自主学习和交流机会,是不可替代的学习空间。

公共空间论文篇8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要素应用方法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现状

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的一般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消闲、观光游览、节日集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

2.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

有观点认为:在现代科技的促进下,过去需要发生在公共空间领域的一部分社会及市政功能已经转移到了私密领域(如娱乐、资讯获取以及消费过程可以依靠家庭中的电视和互联网来完成),曾经只能以集体和公共形式出现的活动也在逐步转化成为更加个人和私密的形式(例如城市中的各种缴费手续,过去必须到指定的公共场所完成,而现在则可以通过网络甚至通讯手段就可以在私密领域完成),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的重要性愈趋减弱。但对于目前我国的城市现状而言,公共空间的使用仍然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占主流地位,只是由于设施陈旧、设计不当以及人们的意识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相对低下,服务能力有限,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风貌与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它不但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环境,而且在城市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录着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积淀。

凯文·林奇(K.Linch)的“城市意象理论”、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的“城市活力分析”以及扬·盖尔(JanGehl)的“交往与空间”等理论,都对营建个性突出、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的意义作出了积极探讨。从本质上看,公共空间应该是一个自由的环境——人们可以随意使用它们,但也可以自主选择到其他的地方。在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的要素设计,丰富人们相互交往的场所,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提高城市公共空间质量,以此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要素。

成功的公共空间是以富有活力为特点,并处于不断自我完善和强化的进程中的。要使空间变得富有活力,就必须在一个具有吸引力和安全的环境中提供人们需要的东西,即如何在公共空间中营建和应用“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环境质量”、“公共设施”、“街道家具”和“公共文化活动”等要素。

1.空间与尺度

公共空间首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由长、宽、高等量度和范围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广延性和扩张性的表现。但形成具有实质意义的公共空间应该是具有地域文化和内涵的,并赋予空间涵构意义的“场所”。

“场所”概念常强调“归属感”和与场地的情感联系。荷兰建筑师奥尔多·范·伊克(aldoVaneyck)在他著名的场所描述中强调:“不管空间和时间的意义是什么,场所的事件只会有更多意义。这是因为在人的意念中,空间表现为场所,时间表现为事件。”然而在当前营建场所感的规划设计中,场所的形态意义常常被过分渲染,甚至超越了更为重要的人之活动及空间的功能意义。

尺度,既是空间设计的手段,也是空间设计的原则。“人体尺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积累形成的一种适度的标准和视觉印象。尺度存在于城市形体空间设计的每个环节。虽然在整个城市的形体空间设计中并不一定遵循唯一的尺度概念,但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有意义的、适合人们需求的尺度效果。有时,“超人尺度”是为了某种特殊的使用功能或取得某些特定效果而不得不采用的(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设计)。但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城市新行政中心的设计中,往往采取巨大的尺度来取得“宏伟”的效果,这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凡是接近人的地方,特别是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都应该注意体现“宜人性”,因为所谓的“人性场所”首先是空间应具有“人体尺度”。

2.可达性与易达性

城市中目的地与交通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正因为有了吸引人们的目的地,于是才产生了交通;因为有了交通,才使得人们到达目的地变成可能。因此,城市的公共空间具不具备活力是受到其可达性与易达性的影响。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城市的公共空间是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在某一场所相互活动形成的,包括街道、市场、码头等,由此也反映了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易达性的重要性。因此,在创造新的城市公共空间时,必须考虑公共空间与其他区域的交通联系(包括车行交通和步行交通),这是实现公共空间富有活力的重要保证。

3.混合使用与密度

创造活跃和良好的公共空间的另一个关键就是不同的土地用途和人的活动在空间与时间上的集中,而足够的人群和活动密度又常常被认为是空问富有活力的先决条件,也是实现空间混合使用的先决条件。为避免国外许多城市开发实践中被功能分区理论影响而出现的孤立的城市公共空间现象,混合使用已经成为现今一个被广为接受的城市设计目标。

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而言,适当的密度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公共空间,由于现状条件限制较大,往往形成高密度的区域。尽管高密度有时意味着较低的环境质量,但对于公共空问的使用,适当的高密度意味着将增加人流的接触度——当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不同类型的人们在同一公共空间中相遇,就大大地激发了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使公共空间变得复杂多变、富有生机。4.环境质量

根据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理论,人们的每一种活动对环境的要求都不相同,其中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都特别依赖于户外空间的质量,当条件不佳时,这些具有特殊魅力的活动就会消失,而在条件适宜的环境里,它们就会健康地发展。由此可见,户外空间的环境质量对空间活力营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此外,适度强度的接触是进一步发展成其他交往形式的起点,但在没有纷繁户外活动的情况下,最低限度的接触就不会出现,交往也就无从谈起。与环境质量良好的公共空间相比,质量较差的空间影响了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限制了人与人之间适度强度接触的发生,从而制约了空间活力的体现。反之,我们试想一下,在环境质量良好的公共空间里,无论是在市中心、商业广场,还是在公众娱乐场所,产生人的停留与活动,而人及其活动总是吸引着另一些人,当人们或在一旁观察,或聚集在其周围,或互相讨论,于是新的交往活动就这样自然地展开了。

5.公共设施

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必须满足人们各种活动的需求,因此,健全的公共设施是营建良好公共空间的基本条件。相关的基本公共设施包括:灯具、座椅、邮筒、垃圾箱、站牌、路标、城市地图栏、电话亭、售报亭、候车亭、治安亭、公共卫生问等。

建筑与规划设计应为残疾人士及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创造正常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便利条件。应该结合残疾人坡道与盲人路引等设施,消除人为环境中不利于残疾人士的各种障碍,创造出平等使用的公共场所,使全体成员都能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6.街道家具

街道家具指的是城市中的环境小品,是街道空间和景观组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体现城市特色与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彼得·波土曼(peterBosselman)认为,街道家具能直接影响行人对场所的感受,提出通过对街道家具的设计,可以增强场所的特色,丰富空间的内涵。

除了有助于突显公共空间的个性外,街道家具的组织质量也是衡量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最基本的标准之一。街道家具同样也能为地区的发展设定质量标准和期望值。但目前由于多方原因,街道家具设计与选择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无数的街道家具是按照不顾及城市整体空间特色和街道景观的方式进行配置的,结果形成了街道景象视觉和功能上的混乱。

7.公共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是营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载体。如同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民风习俗一样,城市公共空间也同样需要各种艺术活动的感染和熏陶。从城市自身的角度看,各种有益的公共文化活动不但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而且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方法。例如重庆市沙坪坝区三峡广场的“黄桷树下龙门阵”,每每都能吸引大量的人参与,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生活,而且也给原本商业化的步行街注入了文化生机。

三、案例评析

1.重庆市解放碑中心区

重庆市解放碑中心区北起临江门,南临较场口,西至七星岗,东达小什字,占地0.95平方千米,是重庆市CBD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以及成熟的配套设施,解放碑成为重庆市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辐射源,成为最具魅力和品位的现代都市标志。

从现状来看,解放碑中心区用地布局复杂,并且多数区域为混合用地,但总体而言兼具商贸和商务两大功能。虽然用地混合带来了使用和经营上的一些问题,但也正因为其功能的多样性与混合性以及常年持续不断的消费人群,保证了解放碑地区持续旺盛的活力。

以“十字金街”著称的解放碑中心区有比较完善的步行系统,不仅沟通了整个中心区的步行联系,而且适度地引进轻轨、巴士等公交系统,解决了中心区复杂的公共交通需要。但中心区整体车行系统的技术指标偏低,道路用地比例仅为15.2%,远低于大城市中心区20%~25%的指标,加上路网格局、线形设计不合理,造成了车行交通的易达性进一步降低,从长远来看,这是保持解放碑中心区旺盛活力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从空间与尺度上看,解放碑中心区的建筑密度与建筑高度偏高,高楼林立的整体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心区的空间尺度和视觉效果。虽然设计考究、使用方便的街道家具和公共设施给公共空间注入了应有的活力,但是总体绿化容量的严重不足影响了中心区的环境品质和质量。不过,时常举行的公共文化活动以及商家开展的商业活动对于解放碑中心区的活力营建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每逢节日庆典的时候大量人群聚集在解放碑欢呼雀跃的景象成了重庆繁华兴盛的象征。

2.上海市新天地广场

新天地广场位于上海市中心区淮海中路南面,以其上海石库门弄堂的独特海派文化风韵和格调时尚的中外餐厅、茶坊和艺术展廊等,成为上海最吸引人的~个文化休闲场所。

从区位和交通上看,它地处上海繁华的卢湾区,东临黄陂南路,南临自忠路,西临马当路,北临太仓路,当中一条兴业路把其分为南里与北里两个部分。在太仓路上的主入口离淮海中路最繁华的地段及地铁出入口只有170米,因此交通的易达性保证了新天地广场成为上海一个重要公共场所的可能性。此外,它在区位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上海最重要的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位于兴业路上,大批中外游客都会借此机会而顺便将新天地广场游览一番。

从空间形态上看,通过对原有狭窄、拥挤的里弄空间进行疏通整合,形成步行街、广场等开敞空间,使得整体空问格局疏密有致、收放自如,同时,还着重把具有石库门文化特征的建筑与部件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使整个公共空间富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此外,宜人的尺度是新天地创造舒适的公共空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里弄空间本身的尺度是比较宜人的,在改造的过程中注重对尺度的把握,形成了不同于城市中心区大型商业街的空间尺度。比如里弄小巷宽度为2~3米,主要街道宽度也不超过10米。

与其他休闲场所不同,新天地广场设置了众多的露天茶坊和咖啡座等公共设施,淡化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界线,大大地激发了不同人群之间交流的可能性,丰富了公共空间的活力。同时,健全的公共设施以及设计新颖的街道家具也给新天地广场营造了良好的休闲气氛,精心的环境设计以及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了高品质的环境质量。在广场南面还设置了一个露天广场(时尚广场),时常在此举行的音乐会以及各种公共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无疑,新天地广场作为上海旧城公共空间改造中的一种模式是成功的。它既有效地保留了旧城区的历史风貌,又通过各种规划设计手段,满足了现代生活的需求,创造了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有机融合,同时也突出了上海文化的个性和内涵。

四、结论

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问营建的探讨以及实际案例的评析,可以看出活力要素对城市公共空间营建的重要作用。但对于不同地段、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而言,各个要素的影响力不同,着重处理的力度也应有所区别:针对较大范围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城市中心区等),应着重考虑“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以及“公共设施”的合理规划设计;而对于较小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小型广场等),则应精心处理好“环境质量”和“街道家具”的设计以及组织开展各种“公共文化活动”。

总之,通过合理把握公共空间活力要素,在实际规划设计中着重处理好各个要素的关系,一定能创造出真正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简·雅各布斯(JancJacobs).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凯文·林奇(K.Linch).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华夏出版社,2003.

[3]扬·盖尔(JanGehl).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5]matthewCarmona,timHeath,taneroc,Stevetiesdell.城市设计的纬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3.

[7]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公共空间论文篇9

关键词:地域性;城市文化;城市价值;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共建筑

abstract:Regionalisaconcentratedexpressionofurbancultureandurbanvalue.thecharacteristicsofurbanculturecomefromthehistory,thegeographicalenvironmentandhumanityenvironmentofthecityandthevarietyofurbanpubliclife.theurbanpublicspaceisthestageofurbanculture.thearchitectureinthecitybuildtheurbanpublicspace.atthesametime,urbanpublicspacehasbecomethesoiloftheexpressionofregionalarchitectural.thearchitecture,whichconsiderstheurbanpublicspace,reflectsthecharacteroftheurbanlife.itwillbethebasisofthecontemporaryregionalarchitectureandurbanspace.thegoodrelationshipbetweenthearchitectureandurbanpublicspacenotonlymeetstherequestofvariety,regionalurbanlife,itcanfurtherinspirethepassionsandcreationsofthecitizenstomakemorevitalityurbanlifeform.thecharactersofurbanlifecreatetheurbanculture;urbanculturecreatestheregionalarchitectureandcity.andthearchitectureplayedanimportantcatalyticroleintheprocess.

Keywords:regional;urbanculture;urbanvalue;urbanpublicspace;urbanpublicbuilding

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6-0063-02

1城市地域性与城市文化体现

城市地域性一直是备受关注和比较沉重的话题。在以往的城市发展中,城市往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发展过程的规律性,物质形态的城市建筑、自然景观等变化也是缓和并具历史传承性的(图1),城市由于不同时期的功能需求而产生延绵式的变迁且与城市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文化构成城市空间和形态地域性的源泉而非包袱。但在当前城市化急速发展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无论是物质形态的还是非物质形态的城市文化均受到了巨大冲击,经济和信息的全球一体化,使得规划理念、设计手段、建筑形态等均产生趋同的倾向,这种趋向也使城市地域特征逐渐模糊化,而且人们的生活状态也从多方面呈现出相同的特征,如交通方式(依赖机动车)、工作性质(写字楼内进行)、生活方式(购物、休闲、会友)等,从表象上看人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差不多的活动,城市面貌和生活方式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同质化”和“趋同化”,城市在世界范围内正在面临着“特色危机”,所以人们开始呼吁城市文化特色的重塑和城市文化理想的回归。

2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地域性的窗口

基于城市文化对地域性的重要作用,城市公共空间作为承载城市生活的舞台成为体现城市地域性的窗口。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态集中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环境、市民生活形态,因而当前城市建设若能在城市公共空间上多做文章,对于孕育我们这个时代的城市文化、体现当代城市的地域性是至关重要的(图2)。

中国的城市急速建设和发展,优秀的建筑也在不断涌现,在这样大规模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因城市不断扩张、旧区大规模改造,城市中作为实体的建筑物大量增长,城市空间尤其是城市公共空间变得越来越缺乏,而且既有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公共建筑也不能真正满足市民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

城市中人的活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并不是单一的,城市生活的多样性以及人们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要求也必然是多样的,这不是“通道式”和“孤岛式”的开放空间能满足的。建筑作为城市构成中的重要元素,在形成城市公共空间多样性上责无旁贷,但由于公共性与个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使得建筑在这一方面少有作为。因而建筑应充分利用其自身特点来创造美好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强化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不仅要让建筑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中发挥积极作用,也要让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有机结合,使城市公共空间具有从户外空间、灰空间到室内空间的层次感,适宜市民进行各种类型城市生活、各种公共性的社交活动,具有活力和具有场所感,并在实施过程中让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取得共赢。

3公共建筑的城市价值

人是建筑的主体,建筑的目的是创造人们生活的环境,这一环境直接影响到人的活动。城市中与人的活动紧密相关的就是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包含诸如广场、街道、绿地等形式的空间,且都与建筑相关,建筑物起到了限定城市公共空间、提供城市公共空间功能支持、形成城市标志物等的作用,是与人们认知城市公共空间直接相关的要素。生活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人通过建筑来感知城市公共空间,因而从城市视野看建筑,建筑可以说是城市空间的创造者(图3)。

地域性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从建筑在城市中作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筑的城市价值,分析建筑是如何为城市公共空间作贡献,以避免“唯形式论”争论的尴尬。尽管通常人们在谈论建筑的时候会更多地关注建筑风格、形象,而实际上建筑是否能真正为城市居民创造生动活泼的、承载地域特征的城市公共空间,才是决定建筑成败的关键,这也是由建筑及城市本身目的所决定的。扎哈・哈迪德有一句名言:“建筑不是去占有一个场所,而是去定义一个场所。”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建筑的城市价值,如果建筑能够定义一个场所,创造一个城市市民喜欢的城市空间,那么其价值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从而产生对形式的认同。

因此,从建筑的城市价值分析、研究建筑和城市公共空间,至少有三方面的意义:第一,为建筑如何创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提供相关的操作模式;第二,为城市规划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基本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第三,为评价城市公共建筑及重要城市建设项目提供一种新的价值体系。

4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的城市价值现状

文化特色是城市发展的主题,任何城市的文化特色都不是短时期内创造出来的,当前大规模的造城活动在短时间内是谈不上积淀的。当今城市文化既面临着传统文化形态逐渐淡化、地域文化特征日益趋同的窘境,同时又承担着维护文化多样性、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历史使命。

城市文化特色来源于城市的历史底蕴、城市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以及市民的生活形态(图4)。以前的城市容纳着市民自发组织的各类活动,与这些活动相适应的城市公共空间也成为城市体现文化的舞台,因而城市的地域性自然而然地由这些市民文化中体现出来,而非刻意地在城市建筑物的外形上用某些符号表现出来。这样质朴的城市生活在我们当下的大都市中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大剧院、文化中心、博物馆、音乐厅等成为城市标志的大型公共建筑,而城市鲜活的文化却在走向消亡,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我认为并不是这些建筑没有传统的符号象征,而是我们目前的城市建设正将目光集中在如何建设建筑物上,而在建造这些建筑物时如何去营造城市公共空间却在我们的视线之外。正是建筑的本位观造成了城市公共空间内涵的缺失,离开了城市生活舞台(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物则失去了地域性表达的土壤。

5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的发展趋势

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多向发展变化的趋势:更广范围更深层面适应人们活动提出的要求,即多层次立体化组合,即城市公共空间的立体化;打破不同类型空间之间的界限,加强室内外的渗透和沟通,即城市公共空间的室内化;综合各专业、各层面、各因素,适应多方面需求与条件,即城市公共空间的综合化。

5.1立体化

因地制宜地发展立体化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它已经被证明是克服交通矛盾、提高土地使用率、解决人车分流、改善城市环境的一种有效途径。立体化开发,意味着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发展,在垂直方向上又包括向高空和向地下发展两个方面。国外又将空间立体化发展称为“三维化发展”。

5.2室内化

现代城市功能日益复杂,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不一定能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同时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方向正在逐渐打破原有建筑、规划和景观的界限,使各领域交叉渗透,统一在一个整体之内。因此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也出现了类似的发展趋向,室内外空间概念的界限被打破,室外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室内空间相互渗透,室内空间呈现出室外化的倾向,而室外空间也正在向室内演化。

5.3综合化

综合化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化最主要的趋势,同一个城市公共空间有可能同时表现出好几种特征。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的民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在民主社会中,城市公共空间需要满足广大市民越来越丰富的要求。同时,现代社会遇到的许多问题也是从前所没有遇到过的,这些问题都不是通过单一手段就能解决的,往往都需要用许多手段综合解决。因此,只有采取多种方法、同时解决多个问题、满足多种需求的综合化城市。

参考文献:

[1]王德民.城市建筑环境中的空间尺度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04).

[2]王志辉.谈城市公共空间的体验营造[J].美术大观,2010,(03).

[3]张葳,朱雯.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微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2).

[4]刘华英.城市公共空间的规训功能――以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10,(01)

[5]赵蔚.城市公共空间的分层规划控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S1).

[6]杜佳,胡争艳,王丽丹.新城市主义与城市公共空间品质[J].华中建筑,2005,(06).

[7]黄天.社会生活与城市公共空间的互动[J].安徽建筑,2003,(06).

公共空间论文篇10

一 网络时代的公共空间

十八世纪的公共空间在咖啡店及公共会堂形成,而大众传媒则成为现代公共空间的主要构成部分。踏入新千禧,当互联网日渐普及的时候,大家开始关心互联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3,网上的资讯及意见集散,肯定形成一个崭新及庞大的公共空间,而当中的新闻网站,更会担当积极的角色。

理想的公共空间必需具备几项条件4.首先,公共空间必须公开及自由,公众有公平的机会参与讨论,并能畅所欲言。其次,资讯的收集及发放必须完整及客观,能正确地知会大众。这个公共空间要独立于政权及市场之外,它需要摆脱政治及经济力量的操控。再者,公共空间必须提供辩论场地,而大家进行的沟通及辩论又必须是理性及具批判性的。换言之,在量方面要全民投入,在质方面要理性深刻。

在哈贝马斯心目中,十八世纪的布尔乔亚公共空间最贴近其理想。具教养和识见的小资产阶级自发地在咖啡店自由论政,充分发挥公民社会制衡政府的作用。当公共空间转移到大众传媒的舞台之后,哈贝马斯认为它日益沦落,传媒日趋商业化,民意不再是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公关广告活动的产物5.事实上,除了政经力量的干预,大众传媒本身的媒介特性,也令公共空间产生了结构性的改变。从表1可见,大众传媒的公共空间不能容许大众直接作面对面交流,主要由各社群的代言人如政党领袖、学者、工会代表等发表意见及参与讨论,除了少量的电台“叩应”(call-in)节目外,普通市民难以直接参与,令公共空间的“公开性”受到质疑。传统的大众传媒均是单向式发放资讯,资讯被守门人过滤,可能出现意识形态的偏差,加上受篇幅限制,报导及讨论难以深入。而且传统新闻媒体缺乏互动功能,无法提供完善的互动讨论机制。

表1 公共空间的结构性转型

表1显示,网络公共空间优于大众传媒公共空间,甚至比布尔乔亚公共空间更胜一筹。先看网络公共空间的参与性及公开性,虽然参与者必须是拥有电脑知识及设施的网民,但随着电脑知识的普及及上网的便利,一般普罗大众都有机会参与,网络公共空间的公开性高,相对来说参与者较少受阶级及社会身份限制。在参与形式方面,网络公共空间的沟通活动,虽以网络为中介,但基本上容许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密切接触,参与性强。

在资讯的收集及发放方面,由于新闻网站的媒介形式属于“开放媒介符码”(open media code)6,它不受篇幅、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加上储存、互动、连结、搜索及多媒体等新功能的辅助,令它可以提供更详尽及多元化的资讯和分析(参看表1)。哈贝马斯曾指出,在布尔乔亚公共空间里流通的观点来自不同的个人,所以意见是多元化的,是属于大众意见,反映真正的民意。但大众传媒公共空间里流通的观点主要是来自意见领袖,属于少众意见,不算是真正的民意。至于在网络公共空间,一方面网民可各自发表意见,另方面透过超连结,新闻网站可包容各类的观点角度,把它们呈现在大众面前。此外,在布尔乔亚公共空间,意见是自发地表达。但在大众传媒公共空间,意见是透过采访被动地得来。至于在网络公共空间,它兼备了网民自发性的意见及由新闻网站采访得来的讯息,内容类别多样化,观点也互相平衡,揉合了主动与被动。

公共空间这个概念最重视意见交流,而大众传媒公共空间只做到铺排各类见解,网络公共空间在这方面就优胜得多,因为网站的最大特点是互动。以新闻网站为例,除了像传统新闻媒体那样提供资讯之外,还设有各类论坛、电子报告板及聊天室,让网民根据个人志趣自发性地与记者、政客、社区领袖及其他网民交流意见。由于网上讨论可以匿名进行,这项特点鼓励更多人参与,也令讨论空间不受种族、性别、国籍及年龄的限制7,开拓了无数跨国界的虚拟讨论社区。网上的讨论空间十分辽阔,是布尔乔亚公共空间比不上的。

从媒介特点出发,以上的分析显示,由新闻网站建构的网络公共空间在很多方面都能达到理想公共空间的要求。网络公共空间并非没有缺点,但它的媒介新特性赋予的潜质,令它有机会比布尔乔亚公共空间及大众传媒公共空间运作得更好。

二 网上选举报导与政治公共空间建构

以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的网上报导为例,讨论网络公共空间的功能。选举期间,传媒扮演“政治公共空间”的角色,具有以下几个任务:(1)提供详尽及全面的选举资讯及候选人资料;(2)作多角度的深入分析;(3)提供选民交流意见及辩论的园地;(4)鼓励选民参选;(5)进行民主教育。若从媒介理论的角度看,互联网上的新闻网站,是报导选举最理想的媒体。新闻网站基于它的媒介特性,在以上各方面都应做得比传统的大众媒介出色。

从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可见,新闻网站由于不受篇幅限制,而且又有储存及搜索功能,故能详尽地报导及分析大选的选情及候选人的政纲。戈尔(al Gore)及布殊(George w. Bush)三次辩论的全文、在党代表大会的演辞、他们对各个议题的意见,都巨细无遗、不经删改地在网上呈现读者眼前,并配以专家及记者的独家评论,读者可以随时阅读切合他们个人兴趣及需要的选举资料。一些新闻网站更提供360度的摄录影像,让读者立体地体会选举现场气氛。

有别于传统大众传媒,新闻网站的互动及即时功能,建构了一个广阔及多元化的讨论空间。选民除了在留言板的讨论区交流意见外,又可参与网上电视直播,与一些学者和时事评论员就候选人的政纲展开讨论。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十七个顶尖网站,携手建立了一个“滚动虚拟辩论”(web white & Blue Rolling Cyber Debate)空间,这是历史上首次的网上总统辩论。以往的电视总统辩论只限于两个最大政党的候选人,但网上辩论则不会把其他总统候选人摒诸门外。网民每天自由提交问题,经编辑选择后交给各个候选人,而各候选人可以用文字、录音或录像回应及互相辩论,篇幅不限。主办机构表示,此举的目的是希望发挥互联网的潜能,促进公民的民主参与。

以往大众传媒的单向式选举报导,令选民在整个总统选举的过程中只能当旁观者,直到投票那一刻才能参与这个民主活动。但新闻网站上的互动项目,如选举论坛、“滚动虚拟辩论”、网上民调、选举游戏等,不仅令候选人与选民有更多互动,而且扩阔了选民的参与空间。《纽约时报》网站的“学习网络”(Learning network),更就历届及今届总统选举,设计了很多教材,方便教师及家长进行民主教育。

新闻网站的媒介特点,无疑可以大大提升民主选举的公共空间,但一些社会、经济及科技因素,仍限制了某些民众不能参与这个政治公共空间的活动。例如新闻网站至今仍是一个以阅读为主的媒体,教育程度低的选民,由于阅读及电脑运用的水平有限,不会到新闻网站浏览。而低收入阶层由于经济能力关系未能上网,这个所谓“数码鸿沟”(digital divide),阻碍了不少选民从新闻网站了解选情。此外,互联网是一个“使用”媒体,并非纯粹被动式的资讯传递,它的读者需要有更大的求知动力,主动地搜寻资讯。可惜现时的网民以年轻人为主,而根据美国近期的调查,年青人大多缺乏政治热情,投票意欲不高,所以令网上选情的浏览率比起其他网上资讯的为低。而新闻网站未能威胁电视,尤其是在总统辩论及投票日的报导,主要是多媒体的科技未发展成熟。不过,随着社会的科技进步、电脑知识普及和上网费用下调,网上公共空间的参与条件可望改善。

由于网上报导讲求时效,网上选举报导有时未能仔细评估取得的资讯,就将它们匆匆放到网上,影响选举资讯的素质。记者全天候不停接收来自各地的消息,而且反应时间紧逼,致使没有太多思考空间。有网上记者指出,在“羊群心态”及“人有我有”的情况下,他们会向同一新闻来源取资料,又会把报导连结到相同的网站去,此举会令选举报导单一化8.此外,不少候选人助选团,24小时运用电邮向记者作“资讯轰炸”,据说这十分有效,很多竞选助手鼓吹的议题都上了网,间接操控了网络公共空间的意见表达。《纽约时报》形容这些来自候选人及政党的电邮是“数码匕首”,指向的目标是新闻记者。政治分析员法恩曼(Howard Fineman)指出:“所有事情都在加速进行,因而在过程中变得不够深刻。”9有记者就曾指出:“我的消息来源不大可靠,但他们提供的资讯很精彩。”10新闻网站强调即时性的特点,令选举资讯及意见的流通加速,大大缩短了意见交换的周期。这种情况无疑增加了讯息量,但也提高控制讯息素质的难度。公共空间可贵之处是不受政权及市场力量干预,如果“品质管理”不严,政客及财阀就有机可乘。

新闻网站的选举论坛,的确增强了选民的意见交流。但有学者指出,讨论人数增多及平民化,容易令讨论素质下降,因为参与讨论的人并非每个都符合哈贝马斯心目中“有识之士”的标准,他们表达的意见不一定兼具理性及批判性,而且网上民意调查及网友意见表达,也容易弄虚作假。上述网上选举报导及选举论坛的流弊,都是发展网络公共空间的隐忧。

三 建设网络公共空间面临的问题

网络新闻在性质上是一种混合体:它的讯息以文字为基础,故它有印刷媒体的特性,但同时它用网络传送,因而又有点像有线电视;其讯息有私人性质,政府及大型机构负责网络建设工程,因此它像邮局和电话系统;网络新闻有画面和声音,有时更不请自来地传送到家中的电脑,颇似广播电视的模式11.正因为网络新闻有不同媒体的特点,它作为公共空间的形式和功能也有别于传统新闻媒介。这种崭新媒体形式的面貌随科技发展而急剧变化,大家都不太清楚它的运作和影响,但就目前所见,网络新闻面对的问题包括诽谤、知识产权、私隐和监管。

哈贝马斯在他的后期著作中提出“理想言词”(ideal speech)的概念,认为公共空间的言论必须真实、易于理解和有诚意,不能存心歪曲事实12.网络公共空间应容许大家自由进入及发表意见,充分体现言论自由,而且市民大众都了解言论自由和新闻界扮演监察政府和权贵角色的重要性,因此对新闻界面对诽谤诉讼都很关注,法庭也特别小心处理,除非真的能证明新闻机构有恶意地行为不当,否则均会容忍及同情新闻工作者的无心之失,以保障民主社会的运作。

网络公共空间强调资讯自由流通,但不表示忽略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有些新闻机构设网站从其他网上新闻来源中拿取消息,略加改写后变成自己的稿件,这种做法属于盗用。当然,知识产权法的原意旨在保障创作者的权益和提倡创作,而非限制引用,在合理的情况下,未获作者同意仍可引用其作品,即所谓“合理使用”。网上新闻工作者引用著作或言论时,也可参考这些基本原则。但最明智的做法,仍是假设网上的言论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此外,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内容,可轻易由电脑网络在公共空间中传送,因此利用网络来搜集资料,也受到相关法例的规限。网上资讯的版权保护,看来要透过国际进行跨境立法,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哈贝马斯提出,在公共空间中收集及资讯,为的是让大众有充分的背景资料以作理性辩论,而非藉此揭露私隐。他认为二十世纪的大众传媒,往往有侵犯私隐的毛病。近期网络私隐问题愈来愈受重视,皆因个人资讯在网络的公共空间更易获得和被滥用。有些商业机构为了牟利,不惜在未获授权下出卖顾客的个人资料;个别政府为了打击异己,不择手段监控市民的私隐举动。网络新闻记者需要全力保护消息来源,特别在处理敏感新闻时要确保提供消息者的身份不会外泄。

互联网上私人邮件有可能被盗看,提供服务的网络公司也有存档,究竟应否和如何监管以保障个人私隐?从新闻界的角度看,这些私人电邮会否受到消息来源条例的保护?警方和编辑是否有权阅读市民或记者的电邮?政府官员之间互通电邮,可否当作网络上的电子会议,因而记者可否引用“阳光法案”(sunshine laws)要求查阅电邮内容?这是否侵犯了官员的私隐?如果官员跟个别市民的私人通讯又如何处理?这些都是在虚拟公共空间中尚待探讨的问题。

网络空间也有媒体的监管问题。印刷报纸须向政府注册才能出版,广播媒体要拥有牌照,并须遵守内容和技术守则及接受政府的监管。但网上新闻媒体是否要向政府登记呢?它们会否像其他传统媒体一样必须受到监管?如果要的话,它属于印刷还是广播媒体?网上媒体是跨国界的运作,它要向那一个地方的政府登记注册?其他地方的政府有否管辖权?如有诉讼应在甚么地方进行?如果网上新闻传媒是报纸或广播机构的延伸,事情还好办一点,可要求实体传媒在所属当地负责。如果网上媒体只属虚拟的运作,甚至可能是境外的遥控模式,则法律程序更复杂,法庭的效力成疑。上述各种疑问,一方面反映公共空间的崭新特性,另方面涉及法律责任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公共空间的一项特色是它要独立于政府的干预。如果引入太多法例来监管网络公共空间,等于招引政府的操控,影响了公共空间的独立性。所以在监管新闻网站方面,需要审慎行事。

四 建设健康的公共空间以促进民主社会

在民主的社会,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美国先贤杰佛逊(thomas Jefferson)曾说:资讯是民主的流通货币。在网络年代,网络新闻媒体打破了时空界限,加强了互动性,发挥了多媒体的优点,照顾了个人与群体的要求,在资讯社会体现了网络式的连结,大大扩充了原有的媒体公共空间。市民透过新闻网站更轻易地获得更多资讯,又能加入讨论,这令他们更能行使政治社会权利,进而促进民主过程,确立民主社会范式。新闻网站是民主社会的重要盟友,甚至有可能协助我们进一步走近麦鲁恒(marshall mcLuhan)所言的“世界村”这个大同埋想。

然而,有论者指出,尽管网络媒体能提供更多资讯,推动分散于不同时空的社群及提供讨论园地,但我们不应在此时便期待群众性的“电子民主”(tele-democracy)出现13.网络媒体的种种好处,充其量只能帮助一些传统的政治组织或社会监察团体,让它们更有效地运作。资讯的量变不一定能引发市民参与的质变,他们可能因应付不了太多的资讯而采取漠不关心甚至逃避态度。

健康的公共空间是民主的必需条件,但却非充分条件。网络媒体可以扩阔公民社会的公共空间,让市民可对时事议题多作探讨,但这并不等于能达到理想境界。要实践民主的真谛,还要很多条件配合,其中包括消减知识/数码鸿沟,打破商业主义的垄断,及建立社区意识和身份认同。

知识/数码鸿沟源于贫富之别,部分人有能力拥有电脑及上网,但有些人却被排挤于互联网世界之外。有些人因性别、种族、教育、职业的不同,也成为社会分隔的对象。传统媒体的商业性质,及大集团的垄断经营能力,再一次在互联网中的媒体显现,这种运作模式,与强调公共空间和公民社会的角色格格不入。

资讯及渠道愈多,个人因应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而作选择,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大家的连系只限于一些特殊的兴趣和事件,社会渐渐失去共同的话题和关心的对象,认同归属感的失落,反过来削弱了民主社会要求共同参与和沟通的基础。这就会产生像网络工程师斯托尔(Clifford Stoll)所言的现象:在互联网上我们有很多人际接触,却找不到人性(humanity)。互联网开启了许多扇门,但却只通往空的房间;资讯高速公路提供的不是资讯,而只是数据14.在资讯社会中,我们拥有愈来愈多的资讯,可悲的是,可能其中没有蕴藏太多的意义。因此,我们在利用网络媒体扩展公共空间之余,还要着力寻求其他条件的配合,方能发扬民主,改善人民福祉。

注释

1 Jügen Habermas,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