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教育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27:39

公共安全教育论文篇1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公共安全教育,在途径上一定要多样化且要落实到实处。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班、团、校学生会、升降旗仪式、墙报等形式来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并以参观、专题讲座、演练等为辅助手段,加强公共安全教育。以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为例,学校可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进行专题讲座,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还可利用图片展览、校园广播、板报等形式来营造氛围,专题讲座后以交通安全问卷形式来促进学生系统掌握交通安全知识。这样,从意识上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讲座来进行知识讲解,以问卷来强化安全行为,从而使安全教育更具有系统性。其次,注重通过游戏、活动等体验活动来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一直以来,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公共安全教育基本是以讲授方式进行,活动形式较为单调,学生较为反感,甚至一些学校将公共安全教育作为一种“指令性任务”,只是利用校会、节日等进行一些“讲话式”的教育,效果甚微。公共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不仅要让学生从意识上得到强化,还要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得到技能培养,这就需要以体验活动来进行。如用火安全教育,教学中可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实地操作灭火器、进行主题班会等形式来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这样的安全教育效果才会更好。当然,要让公共安全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学校公共安全教育实践中还需加强和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合作,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如“饮食卫生安全教育”过程中,引导家长带领学生通过调查食品的说明书来获得基本饮食卫生安全常识就是不错的方法。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公共安全教育保障机制

公共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公共安全教育又成为“可有可无”的,这就自然让公共安全教育无法实现预期的目的。而这不仅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体制上也存在较大问题,毕竟我国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为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公共安全教育需要从机制上得到保障。首先,在时间上一定要得到保障。虽然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内容繁多,且以学科教育为主,但在活动实践中定要以《纲要》精神和内容为出发点,除了要在课程上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外,还要结合学校实践在班会、校会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其次,在资源上要不断丰富。

公共安全教育并不是简单的说服教育,而是一种体验式教育,更多的是要让学生深入其中,自主性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因此,在资源上就必须较为丰富。在学校公共安全教育体系中,要丰富公共安全教育资源,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思路,循序渐进地进行。以交通安全教育为例,学校原有的图片资料可不断补充,在图书方面也要不断补充,还要借助网络不断丰富网络资源,与此同时,可发挥学生在过程中的作用,将学生的一些作品收集起来作为资源进行整理。最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当前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没有专业教师进行,多是由班主任或其他教师负责综合实践活动。从专业化角度讲,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学科教师,在公共安全教育方面无论是知识还是方法都存在一定欠缺,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教师专业化培训,学校也应加强校本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学校综合实践课中公共安全需要注意的问题

公共安全教育论文篇2

1.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缺乏序列化,预防与引导功能丧失。

在高校实践中,大多数公共安全教育仍然停留在一般性的思想政治宣传教育的层面,生存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层面的内容相对缺失,内容选择与组织比较零散,针对性不强。现有师资对于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和紧急避险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有限,也不具备相关的技能,远不能满足大学生们的需求。在公共安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常常是上级文件工作要求和方针,学校领导提出工作任务和方向,职能部门布置工作目标和策略,辅导员等具体执行人员贯彻落实,也就是提一提、抓一抓、做一做,工作常常落后于现象,亡羊补牢,相对被动与落后。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缺乏有效的预防和引导,积极的防患未然的教育偏少。

2.公共安全教育实践缺乏有效的实施策略和程序,实效性较低。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对实践层面的操作不够重视,教学管理不够规范,课程特点不突出,往往表现为理论说教多、实践演练少,深入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不够。一旦事情发生,大学生常常表现出盲目和茫然现象。许多高校的公共安全教育常常是由保卫处等公共安全管理部门采用一学期以年级为单位开几次大会,聘请保卫部门负责人或是专家来讲解一些公共安全知识。这些公共安全知识的传授更多体现了对大学生的“警示宣传”功能,“教育指导”功能并不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等涉及公共安全教育的相关专业教师一方面缺乏相关的教育意识,不讲或者仅从各自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进行相关知识的理论讲解,忽视对大学生生活实践的直接引导;另一方面知识相对陈旧僵化,缺乏与公共安全现实的密切联系。而作为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教育对象的大学生,缺乏学习公共安全的热情,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对现行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参与度不高,抵御社会消极因素的免疫能力不够,公共安全意识薄弱,相关知识与技能匮乏。这种“条块分割”、“零打碎敲”的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存在着与大学生实际需求相脱节、形式化严重、系统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的弊端。

3.公共安全教育成为学校党政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辅导员的常规性管理工作。

游离于课堂教学以及高校教育主渠道之外。多元主体的职责模糊、问责的不系统和立法的部分缺失,使得更多的安全教育主体存在侥幸心理,公共安全教育极易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意义。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采取的是“一把手”工程,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全权负责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督促、检查,辅导员负责具体实施。这使得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过于依赖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高校中75%的安全教育任课教师是辅导员、团总支书记等学生工作人员。而辅导员常常采用“逐层传递式”,即只针对班团干部传达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或活动要求,再由班团干部向普通学生传达讲解。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管理的模式,通过一些活动的组织和规则的制定来管理大学生的公共安全行为,强调了管理而忽视了教育,忽视了直接的课程教学和间接的课程渗透,使得高校的公共安全教育游离于高校教育的主渠道之外。

二、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构建

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是指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辅导员、专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大学生等进行最优化配置,根据社会公共安全发展要求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选择相应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为教育途径来提高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的多维度、立体式的教育范型。其中,“四位”是指辅导员、专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大学生。“一体”,是指四个方面力量根据各自专长,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对大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技能、知识和行为习惯进行教育与培养。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强调整体参与、全员育人的作用。在该模式中,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公共安全教育实施的主体。辅导员、专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大学生都成为一个节点,受到学校公共安全教育信息中枢的指导并进行信息反馈。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犹如“同心圆”一样在校园辐射,不再是被动地等待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出现,孤立地探寻解决的对策,而是在事件刚刚萌芽或有苗头的时候就积极介入,四个方面的力量共同制定预防、教育方案,从而建立起全方位的一体化预警与教育机制,使公共安全教育始终处在良性的循环之中。

1.辅导员通过“引导干预”,培育大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

辅导员在科学分析和预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变化特点及影响的基础上,真实准确地把握大学生共性和个性的思想和行为特点与规律,对于常见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以及大学生频发的公共安全问题在事前给予防范教育,在事中与事后给予及时、恰当的帮助与指导。其主要内容包括生命安全教育、人身安全教育、财物安全教育等;对于遇到或即将面对的公共安全问题,辅导员以损失最小化为原则对大学生进行适时干预,使其尽快摆脱处境不利的局面。辅导员的引导干预不同于传统的理论说教,具有明确的对象或目标,即处境不利的大学生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意识;提高正确评估安全状态,合理采取避险措施的防范意识;提高对自己与他人安全负责的社会责任意识。

2.专业人员通过“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公共安全技能。

拓展训练(outwardBound),最早由库尔特•汉恩提出,其本质是寓理论学习于行为训练中的一种体验式教学方式,对程序性技能的学习尤为有效。当前,拓展训练已成为培养现代人和熔炼现代组织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培训方式。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拓展训练”模式,即利用人工创设的公共安全事件相关情景,激发和强化大学生的安全生理、心理潜能,从而促使大学生重新认知自我与超越自我,提高安全防控素养,增强突发紧急安全事件时的自救、救助能力。在拓展训练中,大学生始终处于主体性地位,负责制定、实施、点评、反思自己的行动方案,并且将自己获得的感悟、体验运用到联系实际生活中,而专业人员则处于主导地位,给予应有的指导和点评。“拓展训练”可以依靠体育、医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各个学科的专业教师,也可以依托消防大队、地震局、应急办等政府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士。专业人员进行拓展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价值判断与取舍等为主题的头脑风暴训练;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以团队意识、意志力等为主题的团体行为训练;体育课中以柔韧、灵敏、耐力、速度、力量和协调性等为主题的体质训练;课外活动中以火灾疏散、地震逃生、紧急救护等为主题的演习演练。其目的在于弥补大学生自身的不足,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

3.行政管理人员通过“网络指导”,丰富大学生的公共安全知识。

高校的学生处、保卫处、宣传部、校医院和后勤等相关公共安全管理部门针对常见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与大学生易发的公共安全问题,以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网站为平台,通过预警信息、典型案例、新闻事件以及网上答疑等形式,进行师生的网上交流与探讨,从而丰富大学生公共安全知识。“网络指导”的主要内容既要涉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财物安全等传统安全知识,又要涉及国家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网络安全、反恐怖袭击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网络指导”的目的在于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稳定师生情绪,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告,即对校园内外的公共安全问题以及危险事件,进行及时通报与预警,并提出安全防范的建议;二是指导,即提供紧急事件的应对措施,告诉学生遇见紧急事件时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4.朋辈通过“同伴互益”,固化大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

高校充分利用学生组织,广泛开展公共安全的教育和管理活动,促进大学生朋辈间的安全经验交流与检查督促,从而形成大学生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最大限度地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朋辈间的“同伴互益”重视团委、学生会、楼管会、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和社团等学生组织在公共安全教育中的组织、导向、管理与监督功能,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群体与个体之间的交互学习,突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从而彰显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主要内容可以涉及交友安全、寝室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和人身安全等多个方面。其运行机制是鼓励学生团队或个人观察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现状,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进行引导,以纠正其不当的行为习惯。

三、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保障机制

1.变管理导向为教育导向,树立公共安全教育意识和观念,合理定位。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四位”主体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基于教育的视角来对待高校的公共安全教育。目前,许多高校大多把公共安全教育作为学生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甚至建立领导问责制,以期减少或杜绝高校的安全问题,求得良好的工作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已全面攻陷大学生生活的各领域,独生子女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的重要生源因素,沉重的就业压力、生存成本压力与人际交往压力已凌驾于学业压力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大学走出象牙塔回归社会中心,大学生面临的公共安全问题越来越具有不完全可控性。而且许多大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安全常识,大多数当事大学生对事故的发生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自我保护意识,安全知识与技能成为大多数大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体系的“盲区”或空白点。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育人活动,主动性、引导性、迁移性是其重要特征。教育活动更强调通过系统、全面而深刻的教育教学活动普及传播公共安全知识,训练必要的公共安全技能,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公共安全意识,举一反三,迁移运用,进而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因此,各教育主体只有树立了教育的观念,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公共安全教育的效果。课堂教学是安全教育的基本形式,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高校要力争把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本科教学计划,使公共安全教育走进大学课程,走进大学课堂,走进大学教育主渠道,以课程建设定位公共安全教育的建设,使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活动训练、生活体验成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有机实践体系,把公共安全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项常规性、规范性、系统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2.整合全校资源,组建公共安全教育教师团队,充分发挥合力效应。

几种教育力量凝聚成一个合力,才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在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实践中,至少存在四种教育主体,即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专业教师、大学生群体。不可否认,这四大教育主体近年来日益表现出合作化态势。尤其是对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进而产生的公共安全问题,表现出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为中心的行政管理人员、高校辅导员、心理专业教师、大学生群体的团队合作趋势。实践证明,只有形成这种合力,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应。因此,高校应整合全校教育资源,尽可能组织一支学科专业覆盖全面、人员构成合理、责权利明确的教师队伍,保证此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3.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规范研究制度,鼓励团队教师深入研究公共安全教育。

有序的教科研活动是团队建设以及保证公共安全教育效果的生命力。公共安全教育在高校学科建设中尚属新兴学科,属于综合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该研究领域中的核心内容体系、主要教学方法与实施途径都有待继续研究与开发。现有分散、零乱的内容点块分布,僵化、零散的讲座式培训方式,是很难保证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教师团队成员应有意识地参加教学研讨,集中解决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核心问题,如目标体系的设计、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同时还应有意识地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丰富拓展公共安全教育体系与成果。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才能保证“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真正落实。

4.以“活动课程”的思想理念构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实效性。

“活动课程”是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创建的一种课程形态。它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经验的增长,因此也被称为“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杜威特别强调学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而反对片面强调学科教学的系统性与间接性。因其强调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强调“做中学”,因此,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更为理想。

四、结语

公共安全教育论文篇3

近年来,国内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反映出公共安全面临严峻的形势,同时也暴露出公众安全教育的严重缺失。公共图书馆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履行社会教育职能,对公众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国民的安全素养,从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减少安全事故的损失。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安全事故;公共安全教育

安全是指人的身心不受危害,它是生命和健康的保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要求,人类社会存在和进步的必要条件。《汉语大词典》对安全的解释,一是平安、无危险;二是保护、保全[1]。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安全需求视为人的第二层次需要,认为人除了第一层次需要即生理需求之外,其他三个层次的需求,即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都是建立在安全需求得以保障的基础上[2]。没有安全的保障,人类的生存与生活不可想象,更别提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单位、国家,没有了安全的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可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安定、人类发展的头等大事。当今社会,我们不仅面临大自然给人类人身安全带来的威胁,如地震、洪水、火山爆发、动物侵害、疾病等,还要面临财务安全、社交活动安全、信息安全、心理疾病等等。我国每年都会有很多的安全事故发生,地震、台风、山洪、雷击、校园伤人、爆炸、火灾、楼体垮塌、污染、诈骗、踩踏、交通事故、生产安全事故、自杀等等。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数据统计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较大事故起数总数达1944666起,年均达324111起,死亡人数总数达430818人,年均达71803人[3]。数字触目惊心,安全形势非常严峻。这些血的教训无不警醒人们决不能忽视国民的安全,必须重视和加强国民的安全教育。

1目前我国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经过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在安全教育方面与以前相比有明显进步,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国民的安全教育现状令人担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

从2004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就将安全教育列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和教学内容。国家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已有的安全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增加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逐步使安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4]但是学校安全教育中有很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如,学校安全教育到底采取什么样的运行机制,以什么形式纳入学校教学系列,从上到下没有明确的规定;安全教育的时间、内容、教材、教师、教学效果等,都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落实[4]。由此可见,安全教育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位置。公众的安全教育覆盖面相对学生来说更小,普通公众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和学生相比,他们是受到各种安全事故危害最多的群体,公众的安全教育还需要进一步推进。

1.2国民安全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国民安全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了安全教育体系的不健全,公共安全教育体系缺乏整合,公共安全教育设施匮乏,缺少专职从事公共安全教育的师资力量。学校的安全教育难以落实,很多学校并没有把安全教育真正纳入学校的日常教学体系中,学校安排安全教育课时少,大部分学校安全教育内容有限,培训方式主要以讲座为主,很少开展消防、急救等方面的自救技能培训与实战演练,教育手段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很多地方还停留在“运动式教育”阶段,缺乏安全教育长效机制。社会上很少针对公众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现有的安全教育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受众人群有限。各地安全演练大多缺乏实战性,表演的成分居多,实际效果不明显。

1.3安全教育师资力量十分薄弱

目前,我国各地几乎没有专职从事安全教育的师资,也没有专门培养安全教育师资力量的机构。大部分学校和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由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兼任或是临时聘请一些从事安全工作的人员来举办一些讲座,这些老师都不是专业的安全与应急教育教师或专家,有些可能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对安全知识的系统性掌握不全面,民众接受的都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安全知识,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

2公共图书馆开展公众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由于公众接受安全教育的途径很少,安全教育的任务又很紧迫,公共图书馆应该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职责,满足人们对安全文化的需求。

2.1开展公众安全教育是公共图书馆应履行的社会教育职能

加强我国普通民众的安全教育,培养公众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救互救能力应成为当前和今后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开展社会教育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之一,公共图书馆是向公众提供平等免费教育机会和终身教育机会的文化场所,是对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国家从2011年底实行公共图书馆向公众免费开放的政策,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公民享受到免费的教育和文化信息,不断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因此,公共图书馆应结合社会热点和市场需求,积极和社会教育机构合作来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的求知需求,来弥补学校和家庭安全教育的缺失,提高国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和素养。

2.2开展公众安全教育可以使公共图书馆满足人们更多的文化需求

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并不在于有多少高楼大厦和奥运金牌,而是在于国民的教育程度和生存质量,而图书馆发达程度往往直接影响着国民的启蒙和教化。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将进一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但满足人们新的文化需求,而且挖掘和拓展、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更多需求。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丰富、越多样,公共图书馆就越具有更加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公共图书馆能够让城市的生活更美好。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个人对安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明确提出“图书馆服务必须适应乡村和城市社区的不同需求。”作为公民终身教育的公共图书馆,应该积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更新服务模式来满足人们更多的文化需求。

3公共图书馆开展公众安全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公众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自救互救能力的提升应该建立在丰富的安全理论知识和应急能力掌握的基础之上。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教育的主阵地,要结合自身在资源方面的优势,通过多个途径来对公众进行安全教育。

3.1向读者推荐安全主题的图书资料,增强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和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公共图书馆可以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教育日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专题图书推荐活动,馆员可以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安全主题图书做成课件,在宣传电视、led屏上播放;设立安全主题专柜,向读者推荐包括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日常生活安全、突发公共事件防范等图书,鼓励读者借阅,提高读者的安全意识;馆员可以编辑一些应对安全事故的常识性小册子,免费发给读者。公众通过阅读安全主题方面的系列图书资料,可以了解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安全与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突发事件的诱发原因及特点,可以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能够培养人们“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增加公众对危机的认知,提升对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杜绝不该发生的安全事故。安全防范意识是良好安全的前提条件,是安全的重要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表现了人们对安全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安全防范意识,才会做事认真,遵纪守法,不违规操作,事事考虑周全,预见存在的隐患。据统计,安全事故中除少数的不可抗力外,绝大多数与人们缺乏安全意识有关,所以必须把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使公众从被动的“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如2014年12月31日,上海市黄浦区外滩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事后,上海市政府成立了事故调查团,事故原因:“是对事发当晚外滩风景区特别是广场人员聚集的情况,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思想麻痹,严重缺乏公共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对重点公共场所可能存在的大量人员聚集风险未作评估,预防和应对准备严重缺失,事发当晚预警不力、应对措施不当。”[5]2015年8月12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调查组查明,事故直接原因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运抵区南侧集装箱内硝化棉由于湿润剂散失出现局部干燥,在高温(天气)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分解放热,积热自燃,引起相邻集装箱内的硝化棉和其他危险化学品长时间大面积燃烧,导致堆放于运抵区的硝酸铵等危险化学品发生爆炸”[6]。调查组认定,瑞海公司严重违法违规经营,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体责任单位。事故还暴露出有关地方政府和部门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等问题。2016年的“11.24”特别重大坍塌事故,造成了74人遇难和2人受伤,从初步掌握情况看,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压缩工期、突击生产、施工组织不到位、管理混乱等有关[7]。

3.2开展安全教育讲座,培养公众的应急决策能力,扼制安全事故的进一步恶化

公共图书馆可以和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合作,由图书馆提供场地,邀请安全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老师来给读者培训,安全教育应该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如地震、火灾、突发性疾病、饮食中毒、心理健康等,授课方式也要灵活多样,不应该仅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应多结合案例剖析,情景模拟等方式,以更加有感官冲击的形式或模拟场景的体验式环节来加强受众的学习兴趣和记忆点,来培养公众的应急决策能力。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常发生包括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突发疾病等,这些非常态的安全事故会对公众的生存和环境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性的严重后果。公众通过参加安全教育讲座,学习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的案例,可以借鉴过去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从而在面对非常态、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时,在事件的初期就能迅速、及时地做出决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扼制安全事故的进一步恶化,降低事故的损失。

3.3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增强公众的自救能力,有效减少伤亡和损失

公共图书馆除了向读者推荐安全主题的图书、开展安全教育讲座以外,还应该跟社区合作,定期组织馆员和市民进行安全演练。因为图书、展览、讲座这些都是关于安全方面的理论知识,只是纸上谈兵,如果缺乏演练,公众真正面临危险时会显得手足无措。公众安全素养提高最有效的形式是参加安全演练。模拟触目惊心的灾难场面会比课堂上的说教给参与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应急处置会让参与者掌握到应急技能。开展公众安全演练,可以提高民众的安全与应急技能,知道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该如何应急和自救,掌握以安全为前提的自我保护技能、沟通技能和解决问题技能。目前,我国由于缺乏安全教育,公众自救意识和应急能力还不够强,主动参与程度不高,过分依赖政府救助,当灾害突然来临,人们就会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自救及求救,有些甚至会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如地震时发生拥挤踩踏事件、惊慌跳楼事件等,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从宏观角度看,安全演练是提升全社会公共安全能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大面积地实施安全演练培训,有助于迅速提升各级、各领域应急管理人员和机构的能力,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005年8月,由北京专业调查公司的《城市居民危机意识》的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市民中有4成不知道哪里有避难场所,更有近7成根本没有想到过避难。我国2013年4月20日芦山发生的7.0级地震,造成了196人遇难、21人失踪、1.34万人受伤[8]。日本由于平时注重国民的防灾教育和避险救护技能的训练,使得日本民众积累了丰富的应急知识,遇到突发事件并不慌张,临危不乱、快速准确地做出最佳的逃生方案,使得逃生效率大大提高,降低了突发事件可能导致的生命、财产损失。2016年11月22日清晨5时59分,发生在日本福岛县近海的7.4级地震,仅造成6人受伤,没人遇难[9]。

3.4举办安全教育展览,培养国民的安全责任感,提高政府安全管理的效率

公共安全教育论文篇4

20__年管理干部春训班总结讲话同志们:通过七天的学习,20__年管理干部春训班就要结束了,这次培训,组织全体管理干部观看了《永远的先锋战士》——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VCD片,观看了《扭曲的人生—李真》《的两面的人生》两部党风廉政教育VCD片,邀请市教育局局长、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为大家讲授了领导科学、中国电信企业文化知识,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了、曾庆红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保障条例,并组织了讨论。各部门还组织全体员工签订了绩效合同,完善了各种制度,安排了近期的生产经营工作。集中培训时间虽短,但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学习保先教育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使广大党员明确了开展保先教育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指导原则,提高了参加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深化了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增强了践行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确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坚定做一名合格党员的自觉性,通过剖析李真、贪污受贿案件,在党员干部中营造了以廉为荣,人人思廉的舆论氛围,对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正确履行职责起到了积极作用,达到了警示教育的效果。通过学习中层干部管理及领导艺术,增强中层领导干部的管理经验,提高了中层干部的领导水平,通过学习中国电信企业文化内涵及构架以及成功企业文化案例分析比较,使管理干部理解、明确中国电信企业文化的灵魂和精髓,使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为管理干部所认知认同和执行。刚才,会上还有5名同志交流了学习体会,人力部赵主任对20__年调查研究作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对管理干部挂钩单位进行了调整。我认为,这次培训搞得很好,安排的很合理,使大家在节后思想上受到了洗礼,知识上得到了补充、更新和提高。下面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和下阶段的工作,我谈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搞好保先教育。元月末,分公司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已经拉开帷幕,我在会上作了动员讲话,市委督导组也派人来传达了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精神。从今年1月起,中央决定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分公司党委对开展这一活动非常重视,为了把这一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教育活动搞好,分公司党委及党群工作部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准备工作,今年年初,分公司党委中心组认真研究了分公司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工作,讨论形成了《关于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分公司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广大党员要充分认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搞好这次先进性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特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全面建设通信事业,完成20__年全年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分公司是市委决定的第一批保先教育单位,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搞好此项教育活动。首先要加强组织计划、灵活安排,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要保证先进性教育活动覆盖到所有党员和基层组织,力争使每个党员都参加活动,受到教育。其次要处理好保先教育和推动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体现到促进各项工作,解决突出问题上,用推动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果来衡量和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真正做到教育、生产两不误。三是保先教育领导小组要按照活动方案开展工作,适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通报先进性教育活动进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对策措施,把活动不断推向深入,保先教育办公室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经常进行协调沟通,及时了解进展情况,指导好各支部、各阶段的工作,保证教育活动健康有序的进行。二、继续搞好“春雷行动”活动,早发展、早收益。分公司已经对二季度的发展任务和20__年全员营销活动作出了安排,各部门、全体员工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采取对应的营销渠道,采取针对性营销方案,搞好营销发展工作,结合省公司对每部小灵通终端补助200元的政策,短平快抢占市场,力争一季度完成小灵通50的全年用户发展任务,拉动收入增长,利用今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大好时机,掀起农话发展高潮,力争一季度完成固定电话40的全年用户发展任务,要大力发展宽带业务,力争一季度完成@@的用户发展目标。为搞好前端的营销工作,网络建设部该启动的通信建设项目尽快启动,为业务发展提供保证。企业效益和个人利益紧密连在一起,我们每一个电信员工,都有义务关心企业的发展,各部门要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业务发展积极性,充分挖掘个人潜能和团队精神,早发展、早收益。三、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省公司确定今年是企业文化宣贯年,我们在春训班拿出一天的时间,邀请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同志讲授了中国电信企业文化的使命、战略目标、企业行为规范、员工行为规范,这是我们分公司企业文化宣贯的开始。今年,我们要以《中国电信企业文化手册》为蓝本,深入宣传贯彻中国电信企业文化体系的内容,让“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用企业行为准则和员工行为准则规范行为,要使广大员工受到普遍教育,认知水平进一步提高,要使核心理念深入人心,员工人人皆知,达成广泛共识,我们要以窗口服务单位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服务标准,进一步细化服务规范,编发业务人员服务规范,要在全市范围内征询企业精神,各部门要制定部门理念和员工信条,以此来促进部门和分公司的经营发展工作,组织“我说企业文化”演讲比赛,推动企业文化的深入宣传贯彻。四、加强安全管理,保障生产经营成果,维护企业稳定。安全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分公司经营发展工作的保障,为确保分公司二五年制定的方针、目标的实现,必须搞好安全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要求员工尽职尽责,人人事事保安全、人人肩上有责任,坚决杜绝重大伤亡责任事故的发生,落实“自己管理,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方针,教育员工认清安全工作的形势和抓好安全工作重要性。今年,要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继续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谁发生问题处理谁,搞好安全工作,保障生产经营成果维护企业稳定。

公共安全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社团;网络;公安院校;廉洁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273-04

反腐倡廉是全人类的共识,世界各国的反腐败体制主要由惩处打击机制、权力制衡机制、道德教化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等有机构成,而道德教化机制是基础和核心。国际反腐组织“透明国际”的廉洁度调查显示,东南亚国家新加坡在连续五年的评比中都位居世界前五,其举世瞩目的廉政建设成果,与其先进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廉洁教育理念是密不可分的[1]。廉洁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一直蕴含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最早在《楚辞・招魂》中使用了“廉洁”一词:“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末沫。”清正廉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诸子百家的共同追求。纵观建国六十多年、改革开放三十余载,党和政府在弘扬清正廉洁、惩治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卓有成效;但是中国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在掌握特殊公共权力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中,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严重危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以及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甚至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危害社会安康稳定。

公安高等院校是培养公安政法专门人才的摇篮,公安大学生作为共和国的预备警官,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的后备力量,即将在日后承担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公安大学生角色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安院校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公安高等院校中开展廉洁教育,也是从思想源头上扼制腐败现象、建立反腐倡廉工作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如何以恰当的形式和载体开展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已经成为摆在各所公安高等院校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理论依据

1.人民警察的特殊性质决定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

在公安院校全面深入地开展廉洁教育,是由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特殊性质决定的。就性质而言,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工具,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就职权而言,公安机关既有行政执法权,又有刑事司法权;就职责而言,公安机关肩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就工作方式而言,公安机关工作职权的行使比较分散,警察个人行使行政或司法权力时行为比较独立,容易造成对权力缺乏及时、有效、全面的制约和监督,从而导致腐败。预防腐败必须从源头抓起,廉洁教育应该从公安院校的大学生开始。公安院校特别是学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公安工作的未来、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实现、公安事业的兴衰成败,更关系到国家的政权建设[2]。

2.高等院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相关规定

2003年10月,在纽约召开的第五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公约指出,各缔约国应该在其法律基本原则的范围内,尽力“开展有助于防止腐败的公众宣传活动,以及包括中小学和大学课程在内的公共教育方案”。中国已于2005年正式加入该公约。2005年1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由中共中央颁布,强调“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共青团组织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年,中国教育部下发《关于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大中小学的廉洁教育在试点取得的经验基础上尽快全面铺开,组织学生学习党和国家有关反腐倡廉建设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道德自律意识,逐渐形成并持续增强爱岗敬业、拒腐防变、清正廉洁的良好品质和职业观念。2009年,中纪委,教育部和监察部三部委联合《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再次强调“深入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

公安部也十分重视人民警察队伍的廉洁理念教育和纪律作风建设。早在2003年,公安部就颁布了详细规定各级公安机关廉洁从政细节要求的《公安部机关廉洁从政若干规定》。在党的十召开之后,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关于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公安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三项纪律”、重申了“五条禁令”,还下发了《公安部直属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办法》,更加侧重对各直属机关的“效果考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的廉政考核树立了典范。江苏省相关部门还组织编写了《大学生廉洁教育读本》,作为廉洁教育教材在全省各普通高校包括公安院校组织阅读。

二、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实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们思想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的思想逐渐侵蚀渗入人们的思想,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地位。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文强、王立军、等事件,充分反映了中国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理想信念与经济发展的脱节,他们如同社会的毒瘤,侵蚀着人们对于廉洁的理解。大学时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形成期,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目前存在于大学校园尤其是公安高等院校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值得深思。一些大学生为当选学生干部搞“贿选”,在共青团、学生会工作中大兴作风;有的大学生甚至收受同学礼品,帮助其他同学考试作弊、论文造假等。这些现象都说明,腐败现象的泛化和腐败主体的低龄化已经使得高校不再是一块“净土”,更不是一块“绿洲”,昔日的英模校友如果不加强自律,不注意职业道德的修养,仍然有蜕化变质的可能性[3]。

公安院校不仅是中国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担负着为公安机关培养和输送高级人才与有生力量以及在职民警培训的重要任务。公安院校教育是公安队伍成长以及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源头之一。公安院校的毕业生以后就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如果在学校期间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很难在日后的工作中经受住名利的诱惑,最终可能贪赃枉法、锒铛入狱,由人民的功臣沦落为人民的罪人。

由此可见,在公安院校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培养合格人民警察的基本需要,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公平正义法制环境的迫切需要,事关国计民生,重要性毋庸置疑。

三、基于社团与网络载体的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洁教育概述

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洁,就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党的理论、职业道德、法制意识、警纪警规等作为廉洁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公安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名利观和权力观,提高道德素质、健全完善人格、养成良好习惯,为中国公安政法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和可靠建设者。针对公安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开展廉洁教育应注意形式要生动活泼、内容要丰富多彩、载体要贴近校园生活。

通过社团和网络形式在高校中开展廉洁教育目前还是一种新生事物,但是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形式已成为廉洁教育进校园的一种新趋势。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成立了自己的廉洁教育社团,并建立了相应的官方网站。因为本课题组即江苏警官学院清莲社的运营团队,所有成员均有一年以上的社团工作经验,对以社团和网络为平台开展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洁教育有足够的理解和研究,故下文将以江苏警官学院清莲社的做法和经验为例,并结合重点普通高校和公安院校的相关情况,总结提炼社团和网络在廉洁教育中的特点和作用。

1.社团在廉洁教育中的特点

首先,政治导向鲜明,组织纪律性强。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公安院校的廉洁教育社团,其组织纪律性均比其他学生社团强许多,这是由廉洁教育社团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决定的。首先,廉洁教育社团在思想上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宣传和弘扬党和国家反腐倡廉方面的方针政策,政治导向性十分明确。其次,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先锋阵地,所有活动都必须依托校园开展,因而廉洁教育社团需要接受学校规章制度的管理,需要学校的配合协调和教师的指导引领,社团的组织纪律性明显增强。

其次,学生参与度高,自主意识性强。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校园廉政文化新载体,符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廉洁教育。廉洁教育的主阵地是校园,而大学生则是学习和普及廉政文化理论和知识的主力军。学生社团这一形式可以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文娱活动,以更加感观的方式有效宣传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新思路、新走向和新趋势,进而有效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和充分认识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

最后,贴近学生生活,校园影响度广。大学生作为学生社团的自我创建和自我管理者,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更能贴近学生实际,消除学生群体中少部分人对政治宣传反感的不良情绪,以广大同学喜闻乐见的文化宣传形式,营造校园廉政文化氛围、提升校园廉洁教育层次,从而有力地扩大了廉政文化内涵,有效地增强了廉洁教育活动的影响力。这种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流方式,通过开放包容的大学文化氛围,能够有效地影响大多数学生,使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认同社团所提倡的廉洁价值观,减少传统教育方法中“灌输现象”。

2.网络在廉洁教育中的特点

网络在廉洁教育中具有便捷性高、交互性强、接受性好的特点。在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以网络为平台开展廉洁教育可以采用建立廉洁教育网页的形式,其内容的更新不像传统廉洁教育课堂一样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信息的传播可以在瞬间完成,且信息接受者的数量难以估计,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宣传教育的效率。在网络平台上开展廉洁教育可以一改传统开讲座、读文件的廉洁教育模式,使学生不再被灌输廉政理念,而是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政知识,从潜意识里形成坚持反腐倡廉、抵制的观念。网络作为一种交互性较强的信息传播媒介,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供自由选择、相互交流的平等环境,避免了传统廉洁教育单方向、被动式的弊端。

当前高等院校廉洁社团大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设立了可供学生学习交流的网络论坛类的栏目。例如湖南大学湖湘廉风学社的人人主页,江苏警官学院清莲社官网“警院清莲大学生预防职务犯罪网”的“一事一说法”栏目等,都起到了倡导学生关心时事、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促进学生畅所欲言的作用。开展“廉政时事新闻”、“廉政模范宣传”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可以充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疏导、参与、讨论等教学方式,同时通过对大量优质廉洁教育资源的整合,引导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自主选择,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注廉政热点、学习廉洁楷模,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接受程度,教育效果较传统教育方式明显增强[4]。

3.社团和网络在廉洁教育中的作用

社团和网络在廉洁教育中首先起到了传播廉政文化、践行廉洁思想的作用。廉洁社团作为廉政文化教育的载体,其名称、社徽、社旗、标语等元素,是廉政文化融入社团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廉洁思想和廉政文化的精神追求与内涵实质。在日常的社团管理、网页维护与活动开展过程中,社团成员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建设、传播与创造校园廉政文化的实践中去,以自己自由独立的思维、观点和想法践行廉洁思想,从而轻松高效地传播了廉政文化。

社团和网络在廉洁教育中还起到了完善教育体系、构筑交流平台的作用。传统廉洁教育体系的弊端在于形式单一、内容狭隘,思想政治课堂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很难让高校学生提起兴趣。作为新生力量的廉洁社团和网站以其独特的优势弥补了传统廉洁教育体系的空缺,对于廉洁教育的长远发展起着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廉洁社团官方网站则可以促进大学生以更加人文、更具质感的眼光看待廉洁教育,并将具有共同理想、信念和爱好的大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连结起来,从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传播廉政文化。

四、基于社团与网络载体的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现状及困境

虽然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洁社团与网站的成立和发展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但是基于社团和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已有不少成功的典型。同时,由于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因此也必然存在着一些困境和不足。

1.高等院校廉洁教育现状

据统计,近年来,中国已经陆续有63所廉洁教育研究机构在高校中成立,正式研究人员已近千人。基于多个机构的倡议和交流,全国高校廉政研究与教育学会于2009年8月正式成立,现在已经有超过40所大学的廉政研究机构加入学会。自2010年以来,学会已经直接指导和帮助湖南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大学等五所高校成立了廉洁社团,并建立了相应的网站,并将有超过十余所的大学在近期组建廉洁社团[5]。在中国廉政研究力量蓬勃发展之时,公安院校的廉洁教育社团与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公安院校廉洁社团和网站发展的困境

首先,缺乏理论素养。公安院校廉洁社团和网站的鲜明政治性决定了其创建、管理和发展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政治理论素养。如果缺乏对党的政治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反腐倡廉方针政策的充分认识,体现在廉洁社团和网站工作上,就是能力不足的问题。因为涉及主题的敏感性,对廉洁社团和网站经营团队的要求已经达到了近乎专业化的水准。如何为社团和网站培养和配备素质较高的学生干部,以能够胜任思想宣传、舆情引导、开展活动等任务,将是当前和未来长期内公安院校廉洁社团和网站发展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次,活动资金不足。中国普通高校乃至公安院校的廉洁社团大部分仍然是学生们自发成立的组织,面临着所有学生社团的共同问题:活动资金不足。以江苏警官学院清莲社为例,江苏警官学院清莲社在院纪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开展了一系列成效显著的廉洁教育实践和交流活动,但若将廉洁教育活动推向仍然受资金这一现实条件的约束。对于没有专门的学校部门或机构帮助和支持的廉洁社团,其发展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难[6]。

再次,缺少技术支持。高校廉洁社团的管理和网站的建立与维护均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公安院校更是如此。如果说社团管理知识尚可以通过不断参与和实践的经验来弥补,网络专业技术则必须先天具备。网络版面的设计、网络地址的获取、网页信息的更新等工作,都需要专门人员实施,如果社团和网站经营人员缺乏基础的计算机操作和网页制作技能,甚至缺少学校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和帮助,廉洁社团和网站很难有长足的发展。

最后,难赢主动关注。虽然基于社团和网络平台的廉洁教育受众广、效率高、效果好,但是仍逃脱不了网络教育的普遍困扰:难以获得受众的持续关注。对不少学生而言,网络上的廉洁教育就是人机对话式的呆板与枯燥。缺少趣味性、远离生活实际、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没有奖励制度等等问题都会阻碍学生主动关注、主动学习的热情。如果公安院校采取行政命令式的强制措施来强迫学生们关注,则会大大降低学生们的积极性,甚至激发反感和抵触情绪,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五、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完善机制

在公安院校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公安大学生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面对正在蓬勃发展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公安院校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基于社团与网络平台,课题组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加大廉洁教育投入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是一支纪律部队;而公安院校是培养和训练公安民警的重要基地,必须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格纪律,实行警务化管理。公安院校廉洁教育在坚持党委领导、服从警务化管理的前提下,应当充分考虑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群体特殊性、充分尊重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大对廉洁社团和网站的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同时给予足够的自以保证其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2.做到社团活动“走出去”

公安院校廉洁教育应当立足于公安院校和公安系统,但不应局限此间。限于学校的特殊性质,以往公安院校的廉洁教育往往局限于校园内部和警察群体。实际上,当校园活动规范化和常态化之后,应当考虑走出校园、跨出系统,延伸拓展廉洁教育。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旁听庭审贪官污吏、参加罪犯忏悔会等,都是社会化廉洁教育的方式和途径。社会化廉洁教育是以廉洁社团的工作能力为保障的,需要廉洁社团努力拓展工作局面,加强与校外组织的联系。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努力创建多个校外廉洁教育基地,力争至少拥有一家廉洁教育基地[7]。

3.提高自身思想素质

无论是廉洁社团的创建、管理,还是廉洁网站的建立、维护,以及最终的教育效果,都与公安院校大学生的自身思想素质有关。因此,基于社团和网络平台的公安院校廉洁教育不能仅满足于宣传和活动,而要见到实效,充分实现提升自身思想素质的目的;要多宣传人民警察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广大公安大学生主动了解和关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社会廉政热点话题。只有当学生自觉主动地关注廉洁问题,才能使廉洁教育的功效事半功倍。

4.丰富社团活动形式和内容

由于大学生廉洁社团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大部分的社团活动只能以校园为基础,形式和内容也多有局限,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探索和创新社团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同时,要尽量避免任务式、强制性的社团活动,不能使廉洁教育流于形式。要多举办参观交流学习型的活动,少举办竞赛朗诵演讲类的活动,扩大学生参与的程度,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8]。

5.掌握舆情引导能力

对于基于社团及网络平台开展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洁教育而言,舆情引导能力已不仅仅是一种网络操作能力,更是一种宣传工作能力。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复杂,特别是关于这一敏感话题的言论更是不计其数。开放、便捷、多元化的网络使得这些信息纷纷向学生涌来,大学生群体尚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难以对良莠不齐的言论分辨真假和善恶,在接受廉洁教育的同时避免不了与负面信息接触,受到偏激言论的错误引导。因此,公安院校廉洁社团和网站的经营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掌握舆情引导能力,善于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并对偏激、错误的言论或信息进行化解和引导,充分发挥廉洁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殷竹钧.新加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践经验及其借鉴[J].东南亚纵横,2013,(4).

[2]蔡蓉英.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3]胡雪梅,王林.关于公安院校廉政教育体系创新的研究――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院廉政建设研究报告[J].辽宁警专学报,2010,(6).

[4]杨凯,刘少博.高校廉洁社团在廉洁教育中的作用――以湖南大学湖湘廉风学社为例[eB/oL].http://,

2012-07-18.

[5]林阿艳.中国五所高校已建立大学生廉洁社团[n].检察日报,2011-08-09.

[6]方珏.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创新性思考[J].考试周刊,2010,(16).

公共安全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质量;共享;公共服务;监管体制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伴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我国的兴起,以及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发展,如何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已然成为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性内容。我国政府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明确将职能转变作为核心内容,同时也强调职能转变的要求之一就是要不断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在这一背景下,促进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转变、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也就成为了我国政府在质量治理中需要应对的重要课题。

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不仅需要对公共服务职能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也需要就该职能与传统监管职能的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质量监管与质量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两项基本的质量管理职能,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有效的质量监管,也需要良好的质量公共服务。但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传统的监管职能,而是要促进公共服务职能与传统的监管职能各施其长、协调运作,不断推进政府的质量治理走向“善治”,可以说这两项质量管理职能统一于质量“善治”这一目标的实现。但二者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法国著名公法学者(弗里德里克・巴斯,2004)曾经对政府职能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铁的事实是:国家不是,也不可能只有一只手。它有两只手,一只管拿,一只管送――换句话说,它有一只粗暴之手,也有一只温柔之手。”借用这一比喻,质量公共服务无疑是政府质量管理的“温柔之手”,而质量监管行为则是另一只“粗暴之手”。换言之,质量公共服务侧重体现了政府作为保姆温情的一面,质量监管则侧重反映了政府作为家长或者说警察严肃的一面。因此,二者无论在性质上,还是内容上,都存在着本质区别。那么,政府在质量管理中履行这两项存在着显著差异的职能时,是否会对彼此的效果产生影响?如果有影响,这种影响又体现了哪些特点?这两项政府职能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鲜有学者对公共服务职能与市场监管职能的关系进行专门研究。在质量管理这一具体领域的相关研究更是付之阙如。大部分文献只是在论及政府职能时,将公共服务职能与市场监管职能作为两项具体内容而同时提出,并强调我国政府应当逐步做到以公共服务为主要职能,将公共服务职能放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如朱光磊等(2008)认为,我国政府的具体职能之间存在位次关系,政府职能转变已经进入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阶段,应当将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再如吕炜等(2008)的研究指出,公共服务是体现社会发展程度较为直接和重要的领域,也是政府职能范围内的重要领域;又如江必新(2009)从行政法学的角度对公共服务职能(服务行政)与市场监管职能(秩序行政)进行了比较,指出“秩序行政的作用是维持既有的状态,防止某些弊害的发生;服务行政的作用是开启更优的状态,创建良善政府”。现有研究大多只是简单叙述或者比较了两项职能,而没有深入分析二者的内在关系,也未见采用定量分析的实证方法对二者的关系展开研究。

本文将运用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2012年宏观质量观测中的部分数据(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质量观测课题组,2013),对政府质量公共服务供给对质量监管效果的影响进行初步的实证分析,希望从实证的层面对这一问题做出一定的解释,以期对我国政府质量管理职能的转变提供借鉴与参考。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第一部分首先分析研究背景,并对已有文献进行回顾;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提出理论假设和研究设计;第三部分对2012年宏观质量观测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得出基本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和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二、理论假设与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质量公共服务”与“质量安全监管”是本文研究的两个重要对象,以下对二者进行界定:

1.质量公共服务

本文在狭义层面使用“公共服务”一词,即将质量公共服务限定为政府在质量管理中提供的各种公共资源的服务性职能,以区别于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具体而言,质量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经济社会质量的稳定和发展,维护居民最基本的质量安全权、质量发展权和质量救济权等质量基本权利,为实现区域质量的全面发展而提供的各种公共资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质量观测课题组,2013)。质量公共服务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质量安全服务,包括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质量安全、服务质量安全和环境质量安全的公共服务,主要目标是保障公民在质量领域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二是质量发展服务,包括公共质量教育、公共质量文化、公共质量科技服务等,主要目标是保障企业和消费者的质量发展权;三是质量领域的社会性公共服务,包括质量侵权中的救济服务等,主要目标是保障公民在质量领域的救济权。

2.质量安全监管

指依据一定的规则,为维持特定区域的质量安全底线,对构成特定质量社会关系的个人和构成特定经济关系的质量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虽然监管包括私人监管和公共监管,但本文中的质量安全监管特指政府的监管行为。与质量公共服务的服务性与授益性相比,质量安全监管具有限制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二)对我国政府质量安全监管效果评价的基本情况

在对政府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调查中,主要选择了对质量监管效果的评价及原因分析、质量政策法规实施效果的评价及原因分析这两个维度。前者从总体上反映了被调查者对质量监管效果的一般性评价,后者则反映了被调查者对质量监管所依靠的主要制度软件――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效果评价。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2012年宏观质量观测数据显示,近一半的被调查者不同程度地认为我国政府现有的质量管理效果不理想,其比例远远高于正面评价。在对其原因的分析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因素都将原因指向了政府自身,分别是政府部门不作为乱作为占到了64.15%,政府质量监督管理职能不清占到了55.41%。这组数据表明,我国公众对政府质量管理效果的负面评价较多,并且将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归结为政府自身的问题。

在对质量政策法规的实施效果的评价中存在类似的情形,即认为“不理想”和“很不理想”的比例远高于认为“有效”和“很有效”的比例,对这一问题的负面评价所占的比例更高。在对原因的分析中,排在前三位的原因分别是“体系不科学”(52.92%)、“制定的政策法规太少”(42.63%)和“政府对市场干预太少”(28.85%)。这组数据表明,公众对我国现有的质量政策法规的实施效果评价也不高,对其原因的分析也主要将矛头指向了政府,既有对政策法规本身体系的批评,也有对数量的意见。值得注意的是,接近三成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太少了,这与我国“强政府”的市场监管模式的现实明显不符,有力地证明了我国公民对强政府的依赖。

(三)质量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与质量安全监管效果评价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前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政府履行质量公共服务职能和质量安全监管职能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为了定量地分析质量公共服务对政府质量监管的效果能否起到显著的正效应,以下采用了一个序数统计量回归模型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回归时还控制了被调查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个体特征。具体选取了“是否接受政府的质量教育”、“对于维权成本的看法”以及“是否知道消费者维权组织”三个变量作为一个地区质量公共服务强弱的变量。接受政府质量教育的比例,直接地反映了政府在消费者质量教育方面的投入;消费者对于维权成本高低的看法以及消费者对质量维权组织的熟知程度,则间接地反映了当地在推动消费者维权方面所进行的制度建设。

表1的回归结果表明,接受质量教育显著地提高了对政府质量管理效果的评价(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同时较低的质量维权成本(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以及对消费者组织的了解(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同样也显著地提高了对政府质量管理效果的评价。这表明,对于质量公共服务的投入,不仅可以直接地促进质量发展,还可以通过增强质量监管的效应从而改善总体的质量治理水平。

(四)政府履行质量公共服务职能对质量监管效果评价的具体影响

在检验了政府履行质量公共服务职能与质量监管效果存在正相关关系的基础上,以下将对质量公共服务对质量监管效果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法。在具体分析中,也将遵循质量安全服务、质量发展服务和质量救济服务三个维度。

1.对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与质量监管效果评价

被调查者对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情况,体现了政府质量安全普法宣传的成效。它也是质量安全服务的一个重要体现,即若被调查者对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非常了解,间接表明了质量安全普法宣传服务水平高,反之亦然。表2将被调查者对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了解,与其对质量安全监管效果的评价进行双变量的统计分析。数据显示,如果被调查者对法律法规一无所知,则相应地对质量监管效果负面评价所占的比例也更高。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质量公共服务的水平确实对质量监管效果的评价产生了正相关的影响,即质量安全服务水平越低,则对质量监管效果的评价也越低。

2.接受质量公共教育与质量监管效果评价的关系

被调查者是否接受质量公共服务,是质量发展服务供给的一个直接体现。显而易见,若被调查者接受过质量公共教育的比例越高,则表明质量发展服务供给水平越高。将接受过质量公共教育与未接受过的被调查者对质量监管效果的评价进行对比分析,表3的数据显示,没有接受过质量公共教育的被调查者,对质量监管效果的负面评价所占比例也高于接受过质量公共教育的被调查者。这说明公众若没有接受过质量发展服务,则对质量监管效果的评价也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质量发展服务的供给水平越低,公众对质量监管效果的评价也越低。

3.对维权途径的了解与质量监管效果评价的关系

对维权途径的了解是质量救济服务最基础的体现,法谚云:“法律不保护权利的睡眠者”;进一步说,如果连权利的保护途径都无从知晓,何谈开启权利救济的大门?质量救济服务供给的一个基础性内容,应该是加大对质量法律法规中维权途径的宣传与教育;因此,在对质量救济服务与质量监管效果评价的交互分析中,本文选择了“是否知道维权途径”这一问题来进行具体的分析。表4的数据显示,不清楚维权途径的被调查者,做出负面评价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维权途径很清楚的被调查者。这说明质量救济服务供给水平的高低,与公众对质量监管效果评价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质量救济服务供给水平越低,公众对质量监管效果的评价也越低。

四、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通过以上的陈述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质量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远落后于广大消费者的质量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提高,集中体现在对衣、食、住、用、行质量的提高上。质量的提高既需要有效的质量安全监管,也需要良好的质量公共服务。相较于传统的质量安全监管的政府供给,我国广大消费者对质量公共服务的需求表现得更为迫切,也增长得更为迅速。这缘于质量安全监管的供给由来已久,发展的历程更长,也更为充分,而公共服务职能则是伴随着福利国家与服务型政府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比较而言,质量公共服务职能发展历程更短,供给也不如质量安全监管充分。因而,我国广大消费者对质量公共服务供给存在迫切的需求。这一需求表现在质量安全服务、质量发展服务和质量救济服务等各个公共服务的具体领域中。在是否应当对在校中学生进行必要的质量公共教育、质量公共教育职能重要性认知等问项的数据中,我们都能发现这一特点。但面对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我国质量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表现出严重不足。这种供给不足体现在质量安全服务、质量发展服务和质量救济服务等几乎所有公共服务的具体领域,如对质量安全法律的了解情况、是否接受质量安全教育与是否了解质量侵权维权途径等问项的数据,都体现了质量公共服务供给的乏力,甚至缺位。这都表明,我国质量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远落后于广大消费者的质量需求。

2.政府履行质量公共服务和质量安全监管职能的水平距离公众的期待都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长期以来,我国将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四项职能,并明确提出应当更加重视发挥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政府职能。在质量治理中,增强政府质量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与此高度一致。调查数据也对此给出了非常清晰的佐证,例如,被调查者中,仅有不到两成的人曾经接受过质量公共教育,质量安全服务和质量救济服务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我国政府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提高履行质量公共服务职能的水平。与国家强调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不同,市场监管的职能已经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质量的管理主要就体现在质量安全的监管方面。因此,对于质量安全监管职能的履行,在发展导向上国家并没有强调要增强,而是强调如何进一步优化职能的履行,以提高监管本身的质量。从调查数据来看,公众对质量安全监管效果的评价不高,而且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对于如何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公众大多将原因指向了政府。因此,在提高质量安全监管的各种因素中,政府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3.政府质量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与质量安全监管效果的评价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通过前述实证数据的验证,质量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与质量安全监管的效果评价之间,确实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质量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越低,公众对质量安全监管效果的评价也相应地越低;说明通过改善质量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能够外在地对质量安全监管效果评价产生积极影响。这一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一方面有力地证明了宏观质量管理的“温柔之手”与“粗暴之手”并非两条毫无关系的平行线,而是会彼此影响的两项基本质量管理职能,这种影响体现为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另一方面,这一结论也为政府提高质量监管效果,指明了一条可行的路径,那就是通过有效地改善质量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提高广大消费者在质量领域共享的实现,来提高质量安全监管的效果。一言以蔽之,也就是通过质量“共享”促进质量治理“善治”格局的形成。

(二)政策建议

1.明确将质量公共服务纳入国家公共服务体系中,增强政府的质量公共服务职能

我国已于2012年7月11日通过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明确规定了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并指出除了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外,广义上公共服务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这一规划中所提及的“消费安全”领域的公共服务虽然与质量公共服务有一定的联系,但也不能完全涵盖所有的质量公共服务。为了有效应对公众在质量领域新的民生需求,建议将质量公共服务与公共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保障等一同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具体内容中,明确政府的公共质量服务职能,同时不断增强这一职能的履行效果。例如,建立国家标准馆等质量基础设施为社会各界提供标准文献查询、有效性确认、咨询研究、信息加工、文献翻译等专题,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界对国内外标准文献信息的需求(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特色质检管理体制机制课题组,2013)。在质量治理中,应当提高政府为企业、市场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意识,解决政府公共质量服务职能的“缺位”问题,尽快实现由单纯的质量管理向质量管理与质量服务并重的转变,通过完善质量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提高质量安全监管的效果,从而提高政府宏观质量管理的水平,回应新时期的民生之需。

2.在国家质量综合管理部门中成立专门机构进行消费者质量教育与质量救济,重点提高质量安全法治服务和质量救济服务的供给水平

质量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既要统筹规划,也要突出重点。通过前述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质量公共服务中,质量安全法治服务与质量救济服务是重要的短板,建议着重加强相关的建设。其中,法治是质量治理的重要维度,无论是质量安全监管,还是质量公共服务,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即使是公民享受公共服务也应当受到法律的约束。法国著名公法学者狄骥(1999)就曾说过,“作为个体的公民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受公共服务,并且政府也不能采取任何妨碍其履行维持公用事业运营的法律义务的行为。”法律能够为质量治理提供重要的规则依据,提高质量治理的有序性、透明性与可预见性。建议在国家质量综合管理部门中成立“消费者质量教育司”,负责我国公民质量教育的普及与推广,编写适用于不同人群的质量宣传资料,在中小学校开展质量教育,特别是通过推动质量法治宣传服务的开展,提高广大消费者对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水平,为政府质量治理提供必要的制度环境和基础。同时,质量救济服务既是质量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消费者权利的重要保障。建议在国家质量综合管理部门中成立“消费者质量救济司”,负责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总体战略、政策法规;履行消费者质量权益保护方面的具体职能(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特色质检管理体制机制课题组,2013)。通过提高质量救济服务的供给水平,让每个消费者享受到质量公共服务带来的公平正义,促进质量法律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公共安全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公共安全管理管理体制突发公共事件模式

一、公共安全管理概念

公共安全是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状态,公共安全管理是对这种秩序状态的维护与保持,对打乱该秩序状态的各类事件的应对,以及对事件后果的消除、对秩序状态的恢复的全过程。在新西兰被称为“民防”(CivilDefense)或“民防紧急事态管理”(CivilDefensemanagement),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公共安全管理被称为“紧急事态管理”(emergencymanagement)。美国将紧急事态管理的活动、政策和项目分为4个功能区: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这就是紧急事态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或四个阶段理论。澳大利亚也用四个阶段将紧急事态管理分为预防/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简称为“ppRR”。从具体内容上讲,与美国的概念没有什么区别。因此西方国家又把四个阶段简称为“ppRR”或“mpRR”。虽然称谓与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不同,但内涵相同,只是管理机构的组织和名称有所区别。

二、中国公共安全现状分析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上天灾人祸频发,大众传媒、电子信息使之仿佛就发生在每个人身边。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如2003年的波及全球的风险事件SaRS,各地区煤矿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2008年以来自然灾害,食品问题频频出现,使得人们不得不重视并且正视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2)事故灾难;(3)公共卫生;(4)社会安全。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4级: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Ш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三、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在公共安全管理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有特色的管理体制,但这种体制是以分领域、分部门的分散管理为特点的,政府尚未建立统一的专业职能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实行专业化管理,而是沿用“条块”方式将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交由相应的职能部门承担。

1.公共安全管理主体缺失。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权威、统一”的应急中心,不同部门管理不同的灾害,涉及灾害管理的部门多达十几个,这些“应急中心”无论在管理主体上、执行主体上还是服务内容上,彼此独立,互不隶属,自成一体。部分职能部门之间于是相互推脱、互不配合,在需多个职能部门协作的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往往因为配合不默契或相互推脱而失效。

2.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由于中国政府综合风险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条块分割严重,管理技术也相对落后。在危机应对方面,横向上是分散管理,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型由相关部门进行专门管理;纵向上是集中管理,由中央集中统一指挥应急工作,地方予以配合。遇重大危机事件,一般是由中央政府或部门行政领导做决策,组成临时机构(即灾害应对工作组),缺乏专门机构和完善的应对体系。

3.法律体系不完善而且进程缓慢。近些年来,虽然中国相继颁布了多个与减灾相关的单项法规,但面对紧急状态,中国仍没有建立一整套减灾法规体系,防灾救灾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中责任不明确,特别是涉及到灾害救助、灾后重建财政补助、灾害保险、灾民减免税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而且已有的法律法规基本上是单一灾种法规,无法实现综合的防灾减灾,综合协调部门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4.职能部门和监管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政府信息系统缺乏,信息收集渠道过窄,信息不力,虽然各部门都建立了独立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往往自成体系,难以实现灾害信息和减灾资源的充分共享和优化配置。媒体部门作用弱化,政府部门间信息沟通严重不足的缺陷在公共危机时期暴露不已。

5.综合危机防范技术薄弱,应急救援能力有限。目前中国对生产安全事故和灾害发生机理、识别理论和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危险源的监测监控理论及技术等公共安全技术缺乏系统研究和开发,公共安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仍未完善,数据库建设较为落后,未能形成全面覆盖的信息管理技术平台和紧急救护网,缺乏系统和长期规划,缺乏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机制。专业技能培训不够、应急救援人力少、力量分散造成抢险救灾专业队伍实力不强,防灾技术、设备、物资和力量处于相互分隔的状态,救援能力严重不足。

6.宣传教育不够,公众危机意识不强,缺乏自救能力。要减少公共安全问题,除了政府与社会的重视,公众危机意识也急需提高。目前宣传教育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是对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应急管理工作与其它工作不同,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各级应急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对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现在这方面的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四、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模式改进对策

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己经摸索出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模式,比如“强总统、大协调”的美国模式,“大总统、大安全”的俄罗斯模式,“强内阁、大安全”的日本模式等。这些国家在应对公共安全时做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总的看来都有一些共同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经验,同时针对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新的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以及改进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对策。

1.借鉴国外经验,健全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备的组织机构是政府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进行管理的依托和组织保证,同时也是政府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决策和沟通的前提。不少发达国家纷纷设置了专门领导、协调公共危机管理的机构,对危机处置的各项事情进行统一安排。本文提出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首先,在中央政府一级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综合性常设机构。其次,在地方设立“人员代替部门”的组织模式,即指在不扩大政府现有编制的前提下,在政府综合性部门中指定专门人员行使突发公共事件管理部门的职能,可以解决因专门机构设置而带来的机构膨胀和费用增加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地方政府缺少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专门管理的职能部门的现实。

2.建立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新模式。在构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中,必须定位政府职能的界限,划清政府、社会和公众个人所承担的危机风险边界,建立政府与社会合作互助,共担风险,共度难关的新机制。这里的社会主要是指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本文根据国内外专家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经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和几十年经验积累,以及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复杂性,提出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见图1),这一模式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为方针,在科学减灾的指导下,使灾区政府、社会和公众在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减灾全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明确公共安全紧急事务管理流程。正如美国管理学家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所言: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最有效的危机管理是避免危机与灾害的发生。因此,现代政府危机管理的工作重心更倾向于灾前防范。本文提出公共安全紧急事务管理流程(见图2):注重事前的预防;事后的处理和总结;构建发达的信息管理系统。4.建立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制评价制度。在中国现有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措施中,对于工作人员的职能履行效果评价往往是以突发公共事件责任追究办法为载体来进行。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法制评价制度,从以救助为主的管理方式逐渐转化到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对现有应急法律规范进行系统的清理。包括修改法律、进行法律解释、废止法律或某些条文等。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信息公开制度、行政征用制度、行政隔离制度、行政指导制度,以及将“公平补偿”作为目标的行政补偿制度,包括行政主导型的或积极采用市场机制(例如保险方式)的各种救济制度等。

5.建设综合危机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基地,提供人才保障。应针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配合行业生产与运行安全建设,开发满足主要行业的综合灾害危机防范所需关键技术,建成若干综合灾害危机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基地,并形成促进这些典型关键技术推广应用的配套政策体系。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应从总体上注重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应出版一些相关的培训教材,建立各种分类的培训机构,对政府的应急部门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专家库”和“资源库”的建设。

6.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公众公共危机意识。首先要建立危机管理教育机制,要树立公众的公共危机意识、提高公共危机的处理能力,就必须进行教育机制的改善,对公众进行专门的危机管理教育。因此,有必要将危机管理教育纳入先进的教育体制之内,通过危机意识教育和案例教学,掌握一定自我保护的方法,通过学习,增强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的能力。其次是加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学习。通过积极开展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研究和培训工作,建立高素质的公共危机管理人员队伍,为公众树立学习榜样。

五、结论

作为当前中国社会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免于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为方针,在科学减灾的指导下,使灾区政府、社会和公众在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减灾全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此,仍需做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推动公共安全问题进入政府议程、促使重新评估其行为,改进政府管理缺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保成: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原则刍议[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35~38

[2]nationalCivilDefenceplan,introduction,amendment14,may2002,1:ministryofCivilDefenceandemergencymanagementGlossary,p4

公共安全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体育理论;内容;合理性

1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内容的现状分析

1.1体育理论课内容的广度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理论内容在全国没有统一的教学纲要,各高校所用体育教材的版本也不相同。但总的来说,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的内容的广度主要体现这在三个方面:一是和体育运动相关的知识;二是和健康相关的知识;三是和医学相关的知识。具体包括如下:体育运动相关知识(体育概述、体育原理、竞赛组织)、健康相关知识(健康概述、运动与营养、传统养生)、医学相关知识(体育运动生理学基础、运动损伤与急救、疲劳恢复与判断)。

1.2体育理论课内容的深度

通过研究发现: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内容的深度体现在体育运动的基本原理与运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手段、体育运动的竞赛规则以及终身体育这几个方面。在深度讲解方面远远低于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其范围介于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与社会科学知识之间,学生达到了解并能满足基本运用的目标。如体育竞赛的内容方面,使学生达到了解运动竞赛概念、国内外主要运动竞赛以及运动竞赛的观赏等;竞赛规则方面达到让学生满足运动需要的目的,而不讲解裁判的手势等方面的内容。

1.3体育理论课内容的取材

体育理论课内容的取材主要有三方面的来源:一是来源于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如体育理论、生理学基础等);二是来源于社会科学知识(如健康知识、卫生与保健等);三是来源于运动实践(如体质评价与标准、大众健身等)。

2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内容存在的问题

2.1理论课内容教学课时不足

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中规定体育理论课时数为10%,但是从表1的调查结果来看,达到要求的院校只占11.63%,多数院校仍然没有达到教育部的要求。理论课教学时数短缺已是大学体育教师的共识。在体育理论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每学期2学时的教学时数从深度上很难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据调查发现,一些院校的教学大纲中理论课教学时数是达到要求的,然而这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很少有执行的,这反映了部分院校对理论课重视程度不够。

2.2理论课教学内容安排与学生知识结构不配套

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层次都比较高,像运动力学知识、生理卫生知识在中学时期已经接触,并有所掌握,然而这一部分内容大学生不仅不看,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理论部分的枯燥、乏味;同时,大学生体育理论课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审美意识、娱乐品味和思维深度,实用性不强,也就是说绕弯比较多。表达一个意思要绕很大的篇章来进行讲述。

2.3理论课教材内容狭窄,系统性不强,且特点不鲜明

目前体育理论课的内容给人的感觉就是体育课,就是用来讲述运动与健康的,这是一个很狭窄的出发途径。体育不仅涉及到运动方面的知识,也涉及到多个学科,诸如建筑、文化等。体育课程是一门系统性课程,是融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运动课程,因此理论课内容部分就要体现多学科的特点。体育教材内容编排路径狭窄,明显制约了大学生对体育的客观认识和评价。

特点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一是教材内容实用性不强;二是教材内容的设置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抽象的理论仍占理论课的大部分内容。

3对体育理论课所存问题的解决办法

3.1遵循体育理论课教材内容的编写要求

    理论课教学内容首先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并注意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兴趣,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倾向于学生的兴趣、实用性以及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上。体育理论课教学要与结合体育运动自身规律和教学规律,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内在规律,学会科学锻炼方法,从而具备自我锻炼和发展的能力,即能够在运动环境、生活条件、以及年龄变化等条件下合理调节运动项目、安全有效的运动。

3.2合理设置体育理论课教材的内容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材内容应适当增加。体育是一门多学科课程,不仅与运动密切相关,也与市场、科学、旅游、建筑、文化、中医等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有专门的章节进行体现。对体育原理、运动基础(生理、心理)、锻炼原则与方法这一部分内容可以换个方式向学生介绍,比较共同点发现,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讲解如何让学生安全有效的进行体育运动的。因此,可以归纳为一章为体育常识。这样设置,能够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安全有效的运动。

3.3充分利用外堂课进行理论课内容教学

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将大学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由每学期2学时增至每学期6学时,这样可以增加理论课内容的教学时数,同时,在教学计划中也能够进行实施,然而细细考虑之后,不难发现,大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指导以后的体育实践,为自己从事体育运动和终身体育提供安全保证和理论指导。数量上增加了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并不代表大学生学会并掌握理论知识,也不见得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大学生有何帮助。

体育理论课教学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和乏味,为了达到学以致用和学习效果的目的,建议充分利用外堂课进行理论课内容的渗透。外堂课的利用形式主要有以下方面:(1)运动会;(2)术科教学;(3)专家讲座;(4)体育俱乐部。

参考文献:

曾承志.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公共体育理论课的反馈及评价.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

张连鹏.关于大学体育理论课的探讨.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17(2).

朱洪生.高校公共体育理论教材内容改革研究.体育世界(学术),2008,6.

李林,杨迎天.对现行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及内容的思考.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

公共安全教育论文篇9

>>城乡幼儿教育的公平与政府责任效率公平与政府的责任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基于自然与社会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分类袁伟时:社会公平中的政府责任民生发展中实现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公共物品理论与政府经济行为定位基于公共物品视角的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研究多中心理论视角下的社会企业与公共物品供给校车安全:教育的使命与政府的责任浅谈服务型政府下的教育与教育公平普及学前教育政府的责任与要求教育综合改革中的政府责任与大学使命基于公共管理理论的我国林业公平发展探讨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的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研究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政府绩效审计的审计期望差研究浅议公共物品与政府职能教育的公平与平等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责任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经济学分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

[8]《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第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公布,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9]教育财政投入接连低位停滞责任在中央更在地方[n/oL].中国社会科学报刊网.(2009-05-26)[2011-10-22]./news/398.htm.

[10]周济.中央财政教育投入高等教育仅占20%多[eB/oL]凤凰网.(2009-04-28)[2011-10-22]./money/wealth/star/20090428/592777.shtml.

[11]秦福利.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比例偏高的审视[J].教育科学,2011(2):60-64.

[12]李艳.高等教育公平――基于财政资源配置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0(1):27-31.

[13]潘晓凌.内地农村学生难入名校北大学生占比从三成跌至一成[n].南方周末,2011-08-07.

[14]郑秉文.公共物品、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教育[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12):74.

[15]奥斯特罗姆,V.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王诚,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32.

公共安全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13-03

动物性食品,又称动物源性食品,广义上是指动物肉、蛋、奶等可食性组织及其加工的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动物性食品则多数来源于集约化、规模化饲养条件下的畜禽[1]。肉、蛋、奶作为基本营养物质的供应源,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二英、疯牛病、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兽药残留等事件不仅给畜牧业、食品加工业造成重创,更重要的是直接危及消费者健康,影响我国整体对外形象。因此,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从职业培训式的专业教育,逐渐向全面素质化培养进行转变。当前形势下,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与生命科学相关的选修课,不仅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更是符合社会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现实需要。《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课程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该门课程以动物性食品安全为主线,概述动物性食品安全有关的基本知识点及关键技术。授课内容要点包括绪论、化学和物理性污染、生物性食物中毒、共患病、公共卫生、食品标准化、食品质量控制、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认证、食品残留分析[2]。在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拓宽学生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一、非生物类专业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的重要性

1.促进多学科交叉发展,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交叉学科是指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综合理论或系统学问。交叉学科并不是简单的多门学科的拼凑堆积,而是依赖于多学科内在逻辑关系且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学科[3]。21世纪是学科交叉大发展的时代,健康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直接关乎人类健康、关乎农业和工业化产业链条的可持续发展。《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课程涉及畜牧学、兽医学、化学、物理学、医药学、食品科学等专业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教学内容上,涵盖动物健康养殖、动物性食品安全隐患因素及其检测方法、共患传染病及预防措施、动物性食品加工质量控制及标准。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有利于促进农学、工学、理学、医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推动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新技术、新方法的产生。

2.强化动物性食品安全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涉及动物饲养、疾病预防、动物性食品加工和流通等环节。从目前我国屡次发生的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来看,国民对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公民动物性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薄弱;(2)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只要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得不到重视,已经发生的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尚未对公民起到足够的警醒作用;(3)动物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普及不足;(4)动物性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尚未全面纳入通识教育体系。我国的动物性食品安全总体形势逐年趋转,但由于深层次问题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仍然较多,也备受各级政府和广大消费者关注。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严重、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复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进程。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具备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高等院校作为实现高等教育的“载体”,在当前形势下,更应该重视学生对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知识的培养,《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用性强,鉴于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的特点,开设该门课程作为公选课,是非生物类高等教育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补充,是增强国民动物性食品安全意识长远规划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促进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产生的有效途径。

二、《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课程设置

1.确立教学目标。结合目前国内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存在的诸多问题和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关于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的最新研究进展,掌握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基础理论知识,能独立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通过学习,主要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畜禽健康养殖的生产模式;(2)掌握影响动物性食品(肉、蛋、奶)安全的理化因素;(3)掌握影响食物中毒的生物性因素;(4)掌握共患传染病病原的种类及预防措施;(5)了解动物性食品标准化和安全生产的质量控制关键点;(6)了解食品安全认证的流程;(7)了解食品残留分析的技术方法。

2.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优选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切合实际。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理解、掌握和应用情况。根据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课程本身特点确定课程的主要讲授内容分为以下五部分:①畜禽健康养殖关键知识,包括畜禽健康养殖关键技术、无公害功能性饲用添加剂、畜禽重大疫病防控等内容;②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因素,包括理化因素(辐射、兽药残留、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生物因素(细菌性中毒和真菌性中毒);③重大共患传染病种类及防控(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④动物性食品生产标准化,包括无公害动物性食品标准、动物性食品质量控制操作规范(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等内容;⑤动物性食品残留分析技术,包括萃取技术、色谱技术、质谱技术和现代生物检测技术等内容。(2)优化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互动式教学模式统一。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统一。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得以进一步普及,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技术借助图像、动画、声音等形式传递课程内容信息,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巨大的表现力,扩大直观视野,把复杂的变化过程及抽象的宏观或微观世界,以生动鲜明的直观形式展现出来[5]。对于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而言,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以下优势:①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以直观的形式加深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对该门课程所涉及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容量;②采用Flas、VCD示教片演示动物性食品中共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检测方法、防控措施,无公害标准化动物性食品生产加工的操作流程,以及动物性食品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等,突破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时空局限性,在有限的时间和专业背景下,以生动形象、主题鲜明的特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该门课的教学模式上,采用互动式教学。所谓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双方不是主动和被动,而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6]。《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要规避公选课教学课程中普遍存在的“教师填鸭式教学”和“学生以修学分为主的被动式听课”的问题,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该门课程因实用性较强,与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所采取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强调两方面:①“互”,即在传统的教师启发与学生思考之外,更加侧重于课堂中“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思考解答”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所涉及的相关知识领域,将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信息,集中收集问题。②“动”,即学生的动脑和动手。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设专题讲解形式的学生讲授环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次讲授时间20分钟,讲授内容围绕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采取学生自拟题目,教师辅助指导的方式,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改进和完善考核方式。与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相比,开卷考试对于公选课的成绩评价更加客观,也更能反映出学生对所学课程相关知识的搜集和掌握程度。因此,《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课程作为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的公选课,应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试卷结构以主观题为主,形式为问答题和论述题,试题在宏观上要具有“知识点的实用性、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等特点。在考核方式上,公选课的成绩评价不能仅限于单一的试卷测试,合理的成绩评价要从整体上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决定成绩的高低不能仅凭试卷考试,可通过能体现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小论文、专题报告、课堂提问和课外参考书学习,以及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完成作业质量的评价等方式进行综合考核,将各项成绩加权后计入学生的总成绩,可以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高等院校涉及生物类专业已逐渐开设或完善了关于食品安全或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相关的课程,符合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而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因专业本身的固有特点和学生知识背景多样性的特点,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选修课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强化国民动物性食品安全意识和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倡导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体系做了重要补充。

参考文献:

[1]王成龙.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4):191-192.

[2]祁克宗.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赵伶俐,潘莉.发展交叉学科:21世纪高等学校创新的主题和难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3,(4):39-41.

[4]杨德广.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严冰,杨建华,牛淑敏等.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综合性免疫学实验课教学[J].高等理科教育,2006,(3):97-99.

[6]刘菁.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互动式实验教学的探索[J].医学教育,2002,(5):35-36.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吉教科合字(2009)第32号,吉教科合字(2010)第21号),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90246,2011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