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培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52:44

博士生培养篇1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博士生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22-02

博士生教育是继硕士生教育之后的更高一级教育,它是高等教育系统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它的地位高低、品质优劣,直接影响其他层次教育的发展,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1]。

随着我国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博士生的数量逐年增加。我国2000~2009年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统计(不含军事学)如图1所示[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授予博士学位人数由2000年的11383人增加至2009年的49698人,10年间增加了4.37倍。随着博士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如何确保其培养质量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这个四个国家的博士生培养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我国博士生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德、英、美、日等国博士生培养特点概述

1.德国博士生培养

早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德国大学以其高质量的博士生培养体系闻名世界。德国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初期以“师徒式”为主,它强调师徒间的人格、情感和学业继承关系,是一种研究型的博士生教育形式。德国在采用“师徒式”培养模式的前提下,还采取了一些保障措施,如:在博士生录取上严把关、博士论文必须达到出版水平、全院教授集体把关博士评审和口试考察博士生的全面知识等基础要求[3]。另外,为了应对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挑战,德国在博士生培养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如引入了现代的结构化管理模式和建立研究生院,这对增加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及更新培养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4]。

2.英国博士生培养

长期以来,英国博士生教育以精英教育顶上的皇冠而著称于世,英国是欧洲最早迈出博士生教育改革步伐的国家,继承了德国哲学博士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价值理念。英国博士培养改革传统的“师徒式”模式,以研究生院、博士训练中心以及高校与多方机构紧密合作等组织形式进行博士生培养[5-6]。此外,英国博士培养改革以雇主需求为导向,博士生培养更注重应用能力、与就业相关的可迁移性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培养[6]。

3.美国博士生培养

“专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产生于美国工业革命时期,建立在学院制基础上,是一种教学―科研型模式,实现了在研究生教育层次上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协作式”博士生培养模式建立在专业式基础上的,它是一种教学―科研―生产结合型的模式,它是现代新科技革命以及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一体化、协作化的产物,体现了大学、科研机构与社会在更深、更高层次上的密切关系。

美国的博士生培养是在借鉴和移植“欧洲模式”的基础上经改革创新而形成的博士生培养方式,为当今国际社会公认和效仿的成功典范[7]。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在借鉴德国“学徒式”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生院制度,使博士生培养趋于结构化;实行导师制与博士生指导委员会制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即博士生除了获得第一导师的指导之外,还会得到博士论文指导委员会其他成员的指导,使博士生指导实践趋于结构化[8]。

4.日本博士生培养

日本的博士生教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日本博士生培养引进了德国的“师徒式”和美国的研究生院制度,同时也发展了“产官学”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和“研究室”为主的教育科研模式,逐步形成了“师徒式”、“专业式”、“协作式”等培养模式相互融合的创新模式。日本的博士生培养注重通过产学研合作研究开展博士生的科研实践活动,通过研究项目培养博士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9-10]。

二、德、英、美、日博士生培养的启示

德国、英国、美国、日本这四个国家博士生培养的特色及改革,对我国博士生培养有以下方面的启示:

1.实行双导师制或导师小组制

我国的博士生培养最初借鉴德国“师徒式”培养模式,主要以单一的导师培养模式为主,即一个博导带若干个博士生,这种培养模式的益处在于导师的责任明确,但随着现代学科领域的迅速发展,新学科、新专业不断出现的同时,交叉学科也在增多,很多创造性成果往往会出现在两个或多个学科的交叉边缘。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导师能具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博士生的指导与培养单靠博导一人是难以胜任的,因此应实行双导师制或导师小组制,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吸收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人员,共同协作指导,形成学术梯队稳定和科研环境宽松的研究小组[10-11]。

2.采取多样化的博士培养

德国、英国、美国、日本这四个国家博士培养包括多种类型:研究型博士、专业博士、工程博士、项目博士和新路径博士等多种博士学位类型,其中专业博士、工程博士、项目博士和新路径博士等类型都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具备很高的实践水平和职业技能,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不同方面的要求。目前,我国博士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研究型博士和专业博士,其中研究型博士生是我国博士生培养的重点,到2009年末98%是研究型博士。可见我国的博士类型比较单一,培养的博士过分强调学术性、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国要采取多样化的博士培养类型,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发展的趋势[5,8]。

3.强化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

德国、英国、美国、日本这四个国家博士生培养的一个共同点是都以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创新能力贯穿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博士生培养同样强调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创新能力作为考核的最终目标,但是在原创性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加强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可以从改革博士生招生制度、加强学科建设、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考核机制、强化学位论文保障体系、健全淘汰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等方面来提高我国博士生的创新能力。[12-14]

参考文献:

[1]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我国历年学位授予情况统计图[eB/oL].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2014-8-30.

[3]陈洪捷.德国哲学博士“博”在哪里?――基于20世纪初哲学院《博士培养条例》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3):74-77.

[4]陈正.德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国外研究生教育,

2012,6(1):53-57.

[5]许明.近年来英国博士生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8):57-61.

[6]褚艾晶.以雇主需求为导向的英国博士生教育改革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5):69-73.

[7]孙希.美国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

2007,1(2):48-52.

[8]沈文钦,王东芳.从欧洲模式到美国模式:欧洲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10,37(8):69-74.

[9].中美日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J].石油教育,2011,

(6):50-53.

[10]张晓瀛,马东堂.日本国立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1):57-59.

[11]徐瑞华.我国博士教育培养模式:借鉴欧美形似而神不似[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4):86-90.

[12]吴爱样,禹智潭.以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为契机努力提高我省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4(1-2):170-172.

博士生培养篇2

关键词:导师;博士生;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937(2012)02-0052-04

一、问题提出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高等院校的博士生人数也大大增加。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全国博士生招生人数为3.2万人,2010年全国博士生招生人数为6.2万人,增长了193.75%[1]。博士生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在培养更多社会高端人才的同时,也带来另一个问题,即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下降,这体现在博士论文的选题缺乏重大性、前沿性;论文缺乏创新性或创新性不足等[2]。另外,研究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还导致了师生比严重失衡的问题。2001年有报道显示,在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比较热门的学科专业,师生比的问题已经很突出,研究生人数往往是导师人数的几倍甚至十几倍[3]。导师对博士生的指导状况如何?导师的指导情况对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有无影响?本研究将针对这两个问题予以分析和评价。

以往关于导师指导的研究多集中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对博士阶段的研究比较少。潘艺林、何仁龙等人对上海市某重点大学理工科的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教育质量标准、导师素质及其指导方式、频率和周期等相互关联的许多方面,师生的见解各有异同[4]。牛智有、廖庆喜认为,很多导师由于精力不够而无法对每名博士生都进行细微的指导;同时,为了扩大博导的队伍,有些不具备指导博士生能力的教授也成了博导,很难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导师缺乏足够的科研筹资能力,这也是影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5]。陈珊、王建梁对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关于博士生导师指导情况的调查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博士生导师的指导频率影响博士生论文的完成、博士生文章的发表和课堂报告,他们还对如何提高我国博士生导师的指导频率提出了若干建议。[6]

综上所述,导师指导与博士生培养质量具有很大的关系。国内对于该问题的研究,虽然大多是实证调查,但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不够本土化,说服力不强。所以,本研究在借鉴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借鉴社会学中的互动理论,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导师指导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系,并针对如何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出了若干建议。

二、调查概况

本研究所使用的资料主要以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10月至11月在中国进行的《研究生学习与生活调查问卷》的数据为主。该调查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样范围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在校博士研究生,主要采用两级分层的方法进行抽样。首先,考虑到我国高等教育地域之间发展不均衡的特点,以地域为初级抽样单位,将抽样地区分为西部、中部和南部,西部抽取一所高校,南部抽取两所高校,中部抽取两所高校。然后,以专业为抽样单位,在各个高校抽取文科和理工科的若干个专业,通过学校管理部门直接发放给博士研究生并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17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07份,有效回收率为65.1%,达到了基本的调查标准。

调查对象的性别分布情况为:男性占65.5%、女性占39.5%;学年分布情况为:博士一年级的学生占51.8%、博士二年级的学生占30.0%、博士三年级的学生占18.2%;专业分布情况为:人文学科占22.4%、社会科学占19.4%、教育学占8.1%、理学占32.8%、工学占16.0%、农学占0.3%、艺术类占0.3%。

三、导师指导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分析

(一)导师的指导情况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指导”可看作指导主体和指导客体互动的过程。博士阶段的师生互动主要体现为导师对博士生的学术指导或双方进行的学术探讨。互动过程可以从互动本身的维度进行分析,即从频度、深度、向度、广度等维度进行考察[7]。结合问卷的问题设置,我们将从导师的指导频率和指导程度这两个层面考察学术互动中导师的影响作用。

1.指导频率

指导频率是指导师在一定时期内与博士生进行互动的次数。如果将接受指导的时间单位分为周、月、年的话,其中以月为时间单位接受指导的人数最多,其次是以周为单位接受指导,但是也有17.9%的导师一年只指导学生几次而已,最严重的情况是7.4%的博士生几乎没有接受指导。从指导频率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博士生还是接受了比较充分的论文指导,只有25.3%的博士生一年接受几次指导或几乎没有接受指导(见表1)。

2.指导程度

指导程度是指导师对博士生论文的指导深度。评价的指标为博士生对导师指导的主观评价,评价越充分就显示导师指导论文的程度越高。就博士生对导师指导的整体评价而言,大部分博士生认为导师的指导比较充分,说明了我国博士生导师的论文指导程度比较高(见表2)。

(二)导师指导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系

评价博士生培养质量有多项指标,其士生的论文质量和科研能力是考察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根据问卷设置,我们将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一般和科研能力三项作为评价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以此来具体分析导师指导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系。

1.导师指导与博士生学位论文的关系

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主要是通过以下阶段完成:选题和开题,围绕论文系统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撰写论文提纲,论文写作,论文评审,论文答辩。选题是完成学位论文的首要环节,根据问卷相关题目,我们主要分析导师指导与博士生选题途径和选题内容的关系。

首先,就博士生学位论文题目的确定而言,79.2%的博士生在学期间开始博士论文的研究,63.9%的博士生在问卷调查时已确定论文题目。博士生的选题途径主要有自己确定、与导师商定、导师确定等。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博士生的选题途径比较单一化,即与导师商定的占68.4%,自己确定的仅占15.6%(见表3)。由相关分析可知,导师的指导频率和指导程度与博士生确定学位论文题目的途径存在正相关(见表5)。指导频率越高或指导程度越深,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题目越容易由导师确定,反之则越容易由自己确定。

其次,就博士生的选题内容而言,大部分博士生的研究领域都与导师的研究领域或课题有关(见表4)。由相关分析可知,导师的指导频率和指导程度与博士生的研究领域存在正相关(见表5),即导师的指导频率越高或指导程度越深,博士生的研究领域与导师的研究领域越密切,反之则越不同。

2.导师指导与博士生一般论文的关系

一般论文是指研究生除学位论文之外发表的文章,它是研究生进行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8],是博士生毕业的一般要求。一般论文的发表质量也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交互分析可以看出(见表6),每月接受一、二次指导的博士生中,有71人(40.5%)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刊登过论文,有301人(46.2%)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刊登过论文,有268人(48.9%)在一般学术刊物上刊登过论文。在认为导师指导比较充分的博士生中,有106人(59.9%)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刊登过论文,有383人(57.9%)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刊登过论文,有317人(58.2%)在一般学术刊物上刊登过论文。

其次,就一般论文的质量而言,我们将问卷中“在国外、全国性和一般学术刊物上刊登论文”等几个问题的综合得分操作化为一般论文的得分,能够反映出博士生一般的质量情况。从相关分析看出,一般论文的质量和导师的指导频率和指导程度存在正相关,即导师对博士生的指导频率越大或指导程度越深,博士生发表的一般论文质量就越高(见表7)。

3.导师指导与博士生科研能力的关系

研究生的能力结构按重要性排序,排在前几项的能力依次为: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即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并列,都是研究生能力结构的一部分)[9]。问卷设置中考察博士生科研能力的题目主要包括:第一外语的阅读、写作、听说能力,汉语写作能力,专业知识,知识面,独立思考能力和作为博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等几方面指标。

通过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导师的指导频率和指导程度与博士生第一外语的写作能力、听说能力存在正相关,导师的指导程度和博士生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存在正相关,即导师的指导频率越高或指导程度越深,博士生第一外语的写作、听说能力越强;导师的指导程度越深,博士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越高,反之亦然。博士生第一外语的阅读能力、汉语写作能力、知识面、独立思考能力和导师的指导则没有显著的关系(见表8)。

四、结论与建议

由上文分析可知,导师指导与博士生培养质量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在,导师的指导频率和指导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和一般论文质量以及科研能力的提高。

(一)目前导师对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比较充分

在2000年的一项关于导师学术指导的调查中,很多博士生明显表现出对导师指导的不满,有数据显示,42.9%的博士生认为导师的指导“较差”[10]。还有很多学者认为,高校扩招后导师指导的学生过多,势必减少导师对每个学生的指导频率和指导时间[11]。我们通过对博士生导师的指导频率和指导程度的调查,得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研究结果。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目前大多数博士研究生对导师的指导比较满意,导师的指导情况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好的。首先,导师的指导频率以月为单位的最多,其次是以周为单位,少数博士生一年接受几次指导或几乎没有接受指导。这说明大多数博士生能够每月或每周接受导师有规律的指导。其次,导师的指导程度比较深,调查中认为导师指导比较充分和很充分的博士生比例高达80.6%,只有19.3%的博士生认为导师指导不充分。

(二)导师指导与博士生培养质量密切相关

导师的指导和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究竟有没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首先,博士生与导师在现实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互动,这种互动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对博士生的科研活动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间接结果是对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其次,导师的指导直接影响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情况,多数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是和导师商定的,题目或研究领域也大多属于导师的研究领域,并受到导师指导频率和指导程度的影响。再次,导师与博士生的互动频率和互动程度直接影响到博士生的科研质量和科研能力,互动频率越高或互动程度越深,博士生的科研论文质量越高,科研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三)加强导师指导有利于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互动理论认为,互动频率的高低和互动程度的深浅影响互动质量的好坏,互动频率越高或互动程度越深,互动的效果越好,同时互动双方的依赖程度也越深[12]。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导师对博士生的指导状况显著影响着博士生学位论文方向的确定和对选题的思考、一般论文的发表数量和质量以及科研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导师对博士生个别指导的频率、程度等也直接关系到博士生科研活动的质量,间接影响到博士生独立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调查结果较好地验证了互动理论在师生关系上的应用,为师生互动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事实支持。笔者认为,在加强导师指导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防止博士生由于指导频率过高或程度过深而对导师产生依赖,不利于其独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在适当范围内加强导师的指导,能够更好地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充分体现研究生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十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成就.stats.省略[eB/oL],2006-6-12.

[2]贺祥,陆小新.优秀博士论文从何而来——关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分析及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4(15),(16):43-44.

[3]李丽萍,李纬娜.研究生导师:数量不足水平参差[n].中国青年报,2001-8-23.

[4]潘艺林,何仁龙,马桂敏,张元兴.导师的指导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对部分师生的问卷调查与文献比较[J].教育与现代化,2004(2):20-25,60.

[5]牛智有,廖庆喜.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措施[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10):166-168.

[6]陈珊,王建梁.导师指导频率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基于博士生视角的分析和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3):61-64.

[7][12]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3-145,135.

[8]马更新.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必要性及其表现方式[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3):93-94.

[9]顾明远.试论21世纪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3).

博士生培养篇3

[关键词]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教育学博士生培养;国际化;人文性;创新型;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15)S2-0026-02

要建成一流大学,必须将重点转移到研究生教育上来,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为支撑。博士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以社会分工的角度来说,博士处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最尖端位置,他们是一个国家中占据一个时期最紧要通道的少数知识精英。博士生教育就是一种精英教育,博士生教育质量代表了一个大学的人才培养水平,作为综合性大学中一员的教育学院也为此目标不懈地探索与实践。

一、博士生就业基本情况和教育学院办学基本理念

(一)就业基本情况

多年来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毕业的研究生都因具备业务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足等优秀品质而很受国家和社会欢迎。研究生们通过面试成绩、专业成绩、学业背景、相关实习经历、创新能力、社团活动经历、人际交往能力、外语水平、性格特征、熟人推荐等顺利被有关机构和单位录用,一次性就业率均在学校要求的98%以上。他们就业与工作多在教育部教育科研院所系统及高校教育学院教育研究所;或者是在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高校、中学机关部门;还有一些在高校、中学教师,公务员,杂志编辑部,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

(二)办学基本理念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社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是需要通过教育学专业的人才来解决的,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到各级教育科研机构从事教育研究工作,应对教育国际化的挑战、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何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的素质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实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现在应试教育存在的学生负担重、教育质量不够高等许多问题都亟须解决。教育研究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智力支撑,很多研实成果已经得到政府决策部门的采纳。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到各级行政部门、各级各类院校的教务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高校教育培训和外事部门,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部从事管理、教育咨询与分析工作。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还涉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企业教育、社区教育等)。研究生到高校、中学任教就能根据青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科学育人、传授知识,也可在大中型企业培训部门从事教学甚或赴海外孔子学院任教成为教育教学骨干教师。根据教育学院多年来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结果和当今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社会大发展大转型时期形势的需要,教育学院把国际化、人文性、创新型教育要素注入传统的教育学博士生教育培养模式中进行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效。例如一名博士党员毕业生被评为全校“十佳大学生党员”,高丽浩的《中国教育财政近代化研究》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绝大部分收回的毕业后工作单位回馈信息都得到认可。如何才能从教育学博士生中培养出未来高水平的教育理论家、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教育事业各级高素质管理人才以及各级各类学校优秀的骨干教师是教育学院办学的基本理念和应有职责。

二、教学方式

(一)pBL教学法

pBL是美式先进教学法之一,采用了生对生、师对生、生对组的方法,以问题为中心授课,师生讨论式解决问题。在教学方式上,抛弃“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方式,博士生的课堂应该更加自由和开放,提倡互动教学法,具体到某个章节的讲授,教师不再限于传授知识,而要成为引导者,增加课堂互动,进而开发和培养其语言沟通能力,使教学深入浅出,更加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是很强的教学互动和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提高博士生的职场竞争力和可持续的个人发展能力。

(二)mooCs慕课和Coursera平台

通过建设“三网工程”(网络课件、网络教室、网络管理平台和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了适合研究生特点的课程教育体系。学院在2013年已开展并大力推广慕课建设和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两位教授创立的Coursers平台上的在线教育资源进行翻转课堂(即学生在课下完成课堂内容,在课上进行有效的讨论和合作式学习)的尝试,引导研究生对国内外在线教育资源、公开课程进行评价和比较研究,加强对慕课引发的全球教育资源配置对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影响与挑战的研究。

(三)SRtp科研训练计划

近些年,由一些研究型大学提出并得以迅速推广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就是在本科生教育中充分体现研究特性的一个有效措施,是中国高校为提高人才质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浙江大学是全国最早提出对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高校之一。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两者紧密衔接,教育学院也一直在研究生培养时沿用此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区别于其他层次教育的最主要标志,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体现,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学院改变了博士生入学后先学课程,经过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再进入科研和课题研究,最后写学位论文的培养过程,现在是博士生入学后根据学科的要求、个人特点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制订计划时可直接进入研究阶段,并不一定按照课程、科研、论文环节循序渐进;学院在网上开设调整个人学习计划和定期向导师汇报工作的窗口,鼓励博士生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制订并调整个人学习计划,同时定期向导师报告科研进展,博士生均要撰写读书报告,鼓励他们以读书报告、创新论坛、seminar等形式进行相互交流,根据学科特点制定教育学博士生的出口标准。

三、继续探索与实践

(一)优化生源结构、提高招生质量我国研究生发展指导思想,是重视“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开始从“单纯发展数量”到“注意教育质量”。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一个包括招生、培养、管理、学位、评估等各方面在内的综合体系。当然,招生质量是基础,所以既要保证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有足够的生源,同时又要保证根据培养方式选择适合培养的学生。浙大在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实践中育人为先,创新发展,走在模式创新的道路上勇于探索。浙大建立的博士生招生质量工程的核心是进一步增加直博士和硕博连读生,限制在职生报考的博士招生整体方案。对于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来说“长学制”博士生贯通式培养是高水平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改善生源质量必须提高直博和硕博连读的比例。当然,要提升生源质量,关键在于提升研究生教育自身的吸引力,学生要怀着主动、自愿的心态入学。没有特色和品牌,恐怕也难以为继,加快构建以国际化、人文性、创新型人才为导向的教育学博士生教育体系办学理念,培养模式的完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才可获得学生的青睐和社会的就同。

(二)课程建设与时俱进,打造品牌课程

今年申请打造核心课程建设,“教育学名著导续”作为教育学博士生的专业学位课,其开设对提高博士研究生的专业素质与科研水平具有奠基性作用,这门课程集中了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学科内各级领域的经典名著。通过精心挑选的中、外12篇教育经典名著的研究,可了解教学各领域的基本观念,研究方法,掌握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通过教育学各分支学科的问题域、方法论和基本逻辑的比较分析,整合形成合理的学术结构。教育学博士研究生通过学习可以开阔眼界,掌握教育研究的范式与视角,增强教育问题的历史感和现实感,从而提高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今年同时申请的还有以“教育学方法论”提升为示范的课程建设。教育学的自身发展也倒逼教育研究方法不断更新,课程面临不断提升的压力。应对当前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水平和规范相对低下的问题,本课程以提高研究生素养包括大量高速的中英文文献查阅和写作能力、问题识别能力、文献评论能力、研究设计能力、参加国际会议能力,递交国际论文和国际学术研讨等能力为目的与世界接轨,大量引入新的中英文教材和文献,系统研究国外博士研究生教育学研究方法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和作业评价系统,对强化研究生的科技基础能力及科研道德均大有裨益。“教育学方法论”的国际接轨和本土教育研究相关特色的完美结合形成具有典型示范性的专业核心课程。比较教育学学科(休闲体育)“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申请硕士生全英文课程,对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的硕士生课以全英文来授课,为硕博连读打下良好基础。

(三)激发研究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强化提升运用能力

大学英语四、六级目前仍一样分等级,而在高校招生时,不同的学校会对英语提出不同的等级要求,英语应回归其语言工具的本质属性。英语依然是当今全球应用范围最广的国际语言,互联网90%以上是英语资源。作为研究型大学教育学的博士生欲想与国际接轨,成为国际化、人文性、创新型人才,在校学习期间,仍需不断努力学习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对于此前缺少严格训练的中国研究生而言,对大量的英语教学普遍感到不适应,尤其是综合考核,采取公开报告和闭卷考试的模式,特别对一些大龄博士生来说,倍感压力。为了不断提高博士研究生的英语水平,我院除了继续在核心课程主题讲授中坚持双语教学外,在申请即将启用的课程建设“教育学名著导读”三分之一内容将采用全英文授课,要求学生能熟练阅读英语教育文献,最终完成6000个单词的学术论文,掌握英语论文写作。作为本门课程的延伸性课程,自2014年5月份起,由海外名师主导课程,均采用全英文讲授,首先有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学院BernadetteBaker教授主讲“国际教育学术前沿”,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学院eugenetucker教授主讲“教育领导与政策”。党的十后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改革,实施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详细研究和积极探索相关政策和细则。根据原来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办学理念,结合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使命、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和浙江大学发展需求,不断拓展研究生培养的深度,塑造研究生教育的独特文化传统,我们把教育学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为有国际化、人文性、创新型高素质高水平人才,这也完全符合国家和教育部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22.

[2]浙江大学.校园人文文化活动报道[n].浙江大学报,2014-6-30.

[3]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0.

[4].创新创新再创新,在两院院士大会开幕会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6-10.

博士生培养篇4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46-02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部共建师范大学,也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的100所高校之一。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1938年,其前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78年全国恢复招收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成为全国首批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单位之一。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

云南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始于2004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单列,毕业由中国农业大学授予博士学位)。2007年,云南师范大学开始独立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至2013年学校已经招收了7届博士研究生。学校的博士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从少到多的发展历程。

一、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迅速增长

目前,学校拥有1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地理学),7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别是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地理学、边疆地理学、山地环境与自然灾害。近三年学校博士研究生规模情况见表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学校每年都圆满完成了博士生招生计划,同时,从表1中可以看出,2011、2012年学校的博士生招生计划数与导师数之比为1∶2,2013年甚至接近1∶3。平均而言,每位导师两年才能招收一位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少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建立健全博士研究生管理体制和培养机制

根据国家和省级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学校每年都要制订《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方案》,从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硕士(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硕士(学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综合考核考生的素质,并经过公示后,最终确定录取人员的名单。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严格按照《云南师范大学遴选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暂行办法》来进行,以为国家培养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所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中心,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重点,有利于加强和促进学科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及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坚持“按需设岗、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公正合理、保证质量”的原则,制定了《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并有效实施[2]。

学校遵循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规律,制定了《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和《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2]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文件,从制度上保障了学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

三、学校具有较好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条件

“十一五”期间,学校投入3000万元用于学科建设,重点是博士学位点的建设。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学校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善和提高。目前,学校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部级质量检测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创新人才基地、中英太阳能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40余个。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担了国家人文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重大专项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0余项,承担其他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科研经费近2亿元,为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明确规定博士研究生导师必须支持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科研项目和经费,导师必须将博士研究生作为科研工作伙伴或者是助手,在科研经费上也要大力支持博士研究生。另外,学校有效开展了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工作,通过全职或半全职引进国内外学科专家,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学校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力和水平。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等一批专家学者。

四、积极调整博士研究生专业结构

学校博士生招生计划分配坚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以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体现“效率优选,兼顾公平,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各培养单位的培养质量、培养声誉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其目标都是朝着有利于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学科建设上水平,有利于人才培养与科研相结合,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向师资质量好、生源质量好、培养条件好、培养质量高、研究水平高的院系与多学科交叉平台倾斜的方向发展。

为满足云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2011年学校在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经过专家论证报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自主设置了“教育地理学、边疆地理学、山地环境与自然灾害”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实现了学校的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都是云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

五、建立健全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测指标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制定了《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在云南省率先成立专门的研究生教学督导组,全面开展研究生教学过程的督导工作。在云南省率先开展研究生网上评教,对学位论文全面实施学术不端检测、“双盲审”制度等。为了加强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制定了《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暂行规定》、《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办法》、《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管理暂行办法》、《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2]等相关管理规定;严把出口关,制定了《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办法》、《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实施细则》、《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等管理文件;严格进行博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加强博士研究生导师管理,制定了《云南师范大学遴选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暂行办法》、《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暂行办法》[2]等管理文件。通过对博士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建立了学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测体系,确保学校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六、多渠道资助,解决博士研究生学习、生活的后顾之忧

除了按照国家规定的发放博士研究生普通讲学金外,学校还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资助博士研究生,保障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无后顾之忧。学校每年都会评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伍达观奖学金、华藏奖学金、红云红河奖学金等,另外,导师把所带的博士作为自己的科研伙伴或助手,用自己的科研经费来资助所带的博士研究生。学校每月给博士研究生所发放的普通奖学金是硕士普通奖学金的1.5倍以上,平均每月博士研究生所获得的各种资助的总和不少于本科毕业生工作三年后每月的薪资水平。

七、近三年学校博士研究生生源结构情况

由表2可见,学校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大部分来自于外校,且比例正逐年提高。另外,尽管前两年由于专业的原因(学校仅有“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学校的考录比比例并不高,但随着二级学科博士点数量的增加,学校的考录比比例已呈现爆发式增长,报考学校博士研究生正成为本校很多教师的首选。

八、总结

在过去近十年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学校根据博士点建设的实际情况,积极调整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结构,不断完善了博士研究生的管理体制和培养机制,不断提高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力,建立健全了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测指标体系,多渠道资助了博士研究生,为保障学校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云南师范大学[DB/oL].http:///school1.php.

[2]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部.云南师范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文件汇编[C].2013.

博士生培养篇5

DaaD项目选派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研究所,各学院:

为了加强我校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促进教育工作对外合作与交流,根据《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校发际字〔2015〕37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我校开展博士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国际合作培养计划”)。经协商,现将2021年度DaaD项目选派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各研究所、学院以单位形式提交申请材料。

二、培养方式和期限

派遣我校在读博士研究生到境外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以下简称“外方”)进行学习研究,回国进行论文答辩,取得国内学位。访学期限为12—22个月。

三、项目简介及录取人数

2021年度“国际合作培养研究生计划—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项目,资助学生到德国学术交流中心联系的有关德国高校和除马普学会、弗劳恩霍夫协会以外的科研机构进行学习研究,录取人数10人。

DaaD成立于1925年,代表德国241所高校和103个大学生团体,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教育交流机构之一。详情请见:daad.org.cn。

四、申报原则和条件

坚持联合培养与科教合作紧密结合的原则,优先支持申报与中科院或国科大签署过院级或校级合作协议的境外单位。

申请人的具体要求条件为:

(一)系我校已完成第一学年课程学习的在读硕博连读或在读博研究生,定向培养研究生不得申请;

(二)外语水平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英语:雅思5.5/托福80及以上,

2.德语:DSH2/德福16分/德语专业八级及以上。

(三)申请时应已获得接收单位的入学通知书或邀请信。

五、资助办法

入选者可从国科大获得如下资助:

1.第一年在德访学期间奖学金(资助标准参照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奖学金标准执行);

2.往返国际旅费1次;

第二年在德访学生活费(1200欧元/月)由外方负责。

六、录取、派遣和国外管理

1.按照《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2.与外方共同确定录取名单后,国科大将通知有关人员办理录取手续。硕博连读研究生在派出前应在国内完成第二学年学习且已经转为博士研究生。

七、德方申请方式

2017年起国际合作培养计划—DaaD项目德方的申请方式变更为通过DaaD-portal在线申请并提交纸质版申请材料。

DaaD-portal在线申请系统将于2020年11月4日开放,请于12月4日前通过该系统在线申请。申请人需进入DaaD奖学金数据库(funding-guide.de),通过列表筛选找到自己所要申请的奖学金项目页面(该奖学金英文名称为:CaS-DaaD-programme/JointFellowshipprogrammeforDoctoralStudentsofCaS),申请人可在该页面中找到DaaD-portal在线申请门户网站的链接,首次登陆者需在该门户网站中进行注册方可进行后续的申请工作。

请按照portal网站要求递交所有材料,DaaD申请材料清单中所要求的其他材料可上传至portal网站“根据各国具体要求所需材料”类别中。证明、成绩单等翻译件可先在网上递交申请人自行翻译的材料,在确认获得资助后再将有公证效力的证明补交至DaaD总部。

在DaaD-portal完成注册后,系统会生成推荐信模板,请将该模板发送给推荐人填写。填写完成的推荐信不需要在portal中上传,只提交纸质版原件至DaaD北京代表处。

DaaD-portal在线申请须知详见:

 

daad.org.cn/zh/find-funding/funding-programmes-in-germany/cas-daad-programme/

八、材料报送时间和要求

(一)请各研究所、学院于2020年12月4日前将下列材料报送至中国科学院大学,申请材料须按以下顺序排列:

1.《2020年度博士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计划初选汇总表》(附件1),一式1份,中文,纸版和电子版(excel格式);

2.《博士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计划申请表》(附件2)一式1份,中文,纸版和电子版。研究所/院系须加盖公章。“在学期间”栏,请注明刊物名称、影响因子、是否署名中国科学院大学。

 

 

联系人:李茂力

联系电话:010-88256206

邮   箱:lianpei@ucas.ac.cn

编:100049

址:北京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合作处

(二)请申请人于2020年12月4日前将DaaD项目推荐信纸版原件报送至DaaD北京代表处:

联系人:任婕/杨琪

联系电话:010-65906656转16或45

邮箱:phd@daad.org.cn,scholarship@daad.org.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8号亮马河大厦二座1718室,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

九、国际合作培养计划—DaaD项目在线说明会

为帮助申请人了解相关申请流程和注意事项,DaaD北京代表处和国科大国际合作处将于2020年10月28日联合举办在线说明会,相关信息详见附件3。

附件:

1.2021年度博士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计划初选汇总表

2.博士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计划申请表

3.国际合作培养计划—DaaD项目在线说明会报名通知

 

博士生培养篇6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必须要适应当代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整体背景,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培养观念;优化博士生课程的设置,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培养模式;加强博士生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3)05-0104-05

自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以下简称《通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二级专业设置以来,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在8年的时间里,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授权点共有34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为25个,这样全国高校、科研院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授权单位共计59个。与其他学科专业相比,在数量上有着一定的比较优势。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这一专业的研究成果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撑和推进上,而且,或者说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出一批年青的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高层次人才,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的教学研究和学科发展提供了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但是,作为一个还非常年轻的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特别是在以博士生为代表的高端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这就需要人们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开阔的视野和发展的眼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培养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获得了历史性的发展。从当前整个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大背景来看,中国研究生教育外延发展的任务基本上已经完成,中国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提高质量是今后十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的任务、最鲜明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专业,必须要站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最前列,坚持高端引领,创新培养观念,提升专业博士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质量。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通知》在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的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时指出,这一专业的博士生应“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深入了解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来源;深刻认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问题开展高水平研究,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范围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进行本学科的学术交流;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与最新成果;胜任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宣传、党政工作。”在这一规定中,可以鲜明地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的核心专业能力在“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问题开展高水平研究,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范围问题的能力”这一点上,这一能力的培养在根本上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好坏,其衡量的关键标准在于这一能力的培养和养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中的高端引领和观念创新,则是促使博士生能够形成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问题开展高水平研究,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范围问题的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从大的背景来看,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培养是目前我国各个学科专业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和挑战。刘延东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实施》3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创新型人才不足是制约我国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研究生教育与科技人才资源特别是高端科技人才培养密切相关。要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紧密互动,鼓励研究生参与高水平创新实践,支持大学与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共建培养基地,共享优质资源,开展跨学科、跨单位团队式联合培养,加快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这是在当前条件下对我国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总体性和战略性规划。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的培养来说,坚持高端引领和观念创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必须要把博士生培养的着眼点放到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前沿性课题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同样,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必须要在对时代和中国发展的认识和研究中才能体现出其真理性和科学性,也就是说要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高水平”的研究。但从目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的培养来看,以博士学位论文为例,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这方面的要求。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和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向有两个基本的特点:一是在总体上并没有跳出中共党史、党建的框架,二是过于偏重于历史研究或理论研究。而相比之下,对于时展和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前沿性课题的深入研究还远远不够。而离开这一点,是很难谈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中人才培养的高端引领的。第二,必须要把博士生培养的落脚点放在培养其理论应用能力上来。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专业,目前从事这一专业博士生导师工作的不少是从中共党史、党建、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运以及其他相关学科专业中转过来的,因此,在习惯上和认识上很容易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一专业,在专业类型上看作为单纯的理论研究。事实上,从这一专业的设置和关于这一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应该是一门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的应用性学科专业,或者说,具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特点。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点上的导师和博士生们,总体上是在理论研究的框架内进行科学研究和产出成果的。在这种情况下,要创新博士生培养的观念,关键是必须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的应用性特点,提高博士生的理论应用能力,也只有突出这种应用能力的培养,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结合,并为开展跨学科、跨团队的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奠定基础,这也是在高端引领的基础上创新培养观念的必然要求。

二、优化博士生课程建设,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的培养模式

有一种观点认为,博士生主要是从事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的,在校期间没有必要上太多的课,甚至是没有必要上课,只要发表足够培养单位所要求的学术论文和写好博士论文即可。这种“放羊式”的管理和要求,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端人才的。实际上,“核心课程的质量和水平是反映这一学科专业水平的一个基本指标,也是衡量培养的研究生具有怎样的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核心课程的建设,是整个学科点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创新博士生的培养模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创新博士生的课程体系。

从国内大多数培养单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来看,基本上是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知》规定的8门课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和重要文献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重大理论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选读)的基础上进行开设,一般情况下开设有2―5门课程。比如,北京大学开设4门:重大理论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开设3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当代世界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现代中国社会研究。山东大学开设2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从这些课程的设置情况来看,基本特点是在结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要求的基础上突出了培养单位自身的学术传统和研究重点。

但与其他学科专业相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课程的设置还需要进一步科学化。2012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中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专业的开课原则时指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应处理好学科性质和研究特色的关系,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在要求,合理设置研究方向;处理好基础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的关系,充分体现二者的紧密结合;处理好理论学习和理论运用的关系,着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好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关系,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这里所讲的“一个严格”、“三个处理好”的课程设置原则,对于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课程设置的进一步科学化与合理化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生的课程,核心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开设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著作的课程,二是开设好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的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知识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博士生甚至是硕士生的学习情况来看,不熟悉、不懂得、不愿意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著作的现象是不能忽视的,而要克服这种现象,必须要在硕士生的基础上继续在博士生层面开设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著作的课程。在祛读书功利主义的基础上,通过研读、交流、主题研究等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著作的学习,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深度,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时代和中国发展的能力及理论敏锐性。方向课程则是博士生课程开设中的难点,但也是推进博士生培养模式创新中的一个关键点。因为一个好的稳定的研究方向是培养单位一代代学人长期沿袭下来的。从目前全国近60家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基本课程的变化其实并不是很大,方向课程的比较性和独特性也并不十分鲜明。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相对具有比较优势的科研成果的支撑,这也说明,方向性、特色性课程的开设并不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而是依托于长期的具有特色的研究基础之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优化博士生课程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课程设嚣的背景下突出研究方向性课程的质量和特色,对于带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入,进而带动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创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三、加强博士生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的培养机制

博士是国民素质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培养的核心目标就在于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创新,使中国始终能够站在科学研究的创新点和制高点上。因此,在新的条件下,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必须要把引导博士生深入参与科学研究作为重要的任务,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博士生培养机制的改革。

从教育部对直属高校研究生参与研究与发展课题的一个统计数字来看,目前参与科学研究与发展课题的研究生占研究生总数的20%,而能够参与科技服务课题的研究生则只占到研究生总数的10%。这个数字表明,我国研究生总体上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是比较低的,这也是制约高水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要求也不相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的科学研究情况,总体上也是与这一现状相对应的。要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主要是要引导博士生积极参与到各类课题的申报和研究中来。因为各级各类课题的设置都是不同层次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对这些课题的研究,事实上已经是在运用专业基础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推动对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能力的提升。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的博士生来说,加强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主要有两个方式,一个是参与到导师的研究课题之中,并在导师的研究课题中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工作,这对于保障导师课题完成的质量和博士生学位论文的撰写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个方式,是充分鼓励在校的博士生单独进行各类项目的申报,为此不少培养单位已经开始设立博士生创新基金,支持博士生的科研工作。当然,这两种方式也只是常规性的提升博士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具体途径。在当前的条件下,关键的也是困难的工作是如何引导博士生参与到“协同创新”的进程中来。

博士生培养篇7

关键词:工程博士;培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02506

一、国外工程博士培养情况的研究

(一)国外工程博士的入学标准研究

国外工程博士入学标准有以下几种:密歇根大学要求申请者必须有一个工程方面的学位(硕士或学士)、2年全职相关工程经历以及GRe成绩。德克萨斯州a&m大学要求申请者至少要具有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认证的工程或与其相关的学士学位以及1年的工程或与其相关的实际经验,且课程学习必须达到96学分,平均绩点至少3.0或4.0以上。堪萨斯大学、底特律大学规定取得工程博士学位的课程要求为60学分[1]。伯明翰大学要求申请者具有相关学科(物理科学、工程或材料科学)第二级荣誉学位①中较高级学士学位,并拥有相关企业工作经验。赫瑞瓦特大学管理类课程包括项目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组织行为、经济学、谈判、国际市场销售等[2]。曼彻斯特大学核能工程专业工程博士学位申请者需具备包括航空、化学、土木、电力和机械、材料、物理、化学或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专业背景,拥有英国大学授予的相关学科的第一级荣誉学位或同等学力。

(二)国外工程博士的培养模式研究

关于国外工程博士的培养,顾建民对美国的学士后工程博士计划和硕士后工程博士计划两类工程教育计划进行了概述。学士后计划包括四年制本科加三年制博士生教育模式和“3.1.3”模式,②二者的计划安排大同小异,通常为l

年工程科学、l年工程设计、1年专门化和见习;硕士后计划与学士后计划相差无几,由课程学习、工业见习和设计论文等三部分内容组成,只是课程学习部

分的分量相对较少[3]。而英国每年的工程博士招生计划是由epSRC制定的,培养周期一般为4年,且多数工程博士中心通常有一个研究主题。

王素文提炼了英国工程博士培养的3点突破:首先,对课程的学分、模块、教学方式要求具体化;其次,利用工程博士中心加强大学与工业界的关系;第三,重视管理培训,并明确要求在工业实际中实施[4]。雷环等人对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的创新加以概括,包括机构创新、过程创新和经费保障,即工程博士中心由eSpRC领导,将学术界、学生和企业界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资源丰富的网络;大学与公司合作,且学生在毕业时必须完成合作公司的一项实际项目;eSpRC和公司共同支持学生的奖学金和津贴,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5]。郑春荣通过德国工程博士培养从传统的培养模式――“师徒制”到结构化模式――“研究生院”的变革,归纳出两种培养模式的特点。“师徒制”培养模式的特点:(1)独立完成一定的科研项目,此类项目多包含大量费时的试验性工作;(2)担任科研助理,“全职”攻博;(3)与工业界紧密联系。同时,他也简要概括了研究生院的特点[6]。海德堡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生院强调要使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专家联合起来,促进学科间的合作,特别是计算机学科与应用领域的结合[7]。Lee,HsingFen和m.miozzo探讨了产业参与博士项目对博士培养和博士生涯赋予了应有的优势,但同样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需谨慎对待[8]。斯图加特大学创建“卓越先进制造工程研究生院”,将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引入博士生培养模式,并提供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对博士生进行培养[9],使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胜任大学的学术岗位或企业的领导岗位。曼彻斯特大学特别开辟了专业发展模块,提升研究生自我意识,并得到了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和电气工程师学会的认可。也有学者采用佩里的理论,强调人口学因素对美国工程博士研究生认识论的可能影响,对此,应在培养过程中予以重视[10]。此外,Crede等人通过人种学和在线调查访谈的形式,指出应为学生和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适当减少工程研究生的课程,促进工程专业学生良好发展[11]。

(三)国外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研究

关于国外工程博士培养目标的研究,大多要求工程博士必须经历至少一年的工业实习期,期间学生要往返于大学和实习企业,接受大学导师和企业工程师的双重指导,且最终论文必须要反映从事应用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12]。华威大学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创新且能够实施创新的人才,定位为未来工程工业领域领导。此培养目标得到了epSRC的财政支持,以及英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ocietyofmanufacturingengineering,Sme)、一些制造业大公司的支持,共同培养具有技术与操作创新能力以及适应商业竞争环境的管理工程师[13]。杜德斯达特(Duderstadt.James.J)在《变革世界的工程――工程践、研究和教育的未来之路》的报告中指出博士学位水平上的研究技能、智力求索和创新方式是世界级的,应提高工程职业的吸引力[14]。Ritz认为要注重学生在工程教育上获得博士学位时是否具有领导能力,能否成为领军人物[15]。Richard建议医生要像工程师一样思考问题,保证健康和消费之间的良好联系[16]。mars认为应追求科学博士和工程博士课程的对齐,避免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和观点与科学院发生冲突[17]。Hoffmann认为工程博士的培养应区别对待,不能仅限于其学术,更应该注重其在行业当中的实际应用,根据实情做出合理的改革[18]。Szelényi等学者对3所研究型大学不同领域的研究生和教师在公共利益与学术资本主义上进行了调查研究,也强调当代科学知识的产生存在着细微差别[19]。Dunhill等人曾指出英国工程博士学位制度因其没有在技术市场上保持竞争力而受到了批评,并对此进行了讨论,以期提高其市场竞争力[20]。

二、国内工程博士培B情况的研究

在作者所检索到的文献中,关于中国工程博士培养情况的研究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培养目标及方式、生源、课程设置、学位论文等方面。文章将通过入学标准、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4个维度对工程博士的培养进行综述。

(一)中国工程博士的入学标准研究

关于中国报考工程博士的条件,钟晓征对清华大学工程博士招生要求进行了研究,指出招生对象首先要具有较好的培养潜力,一定要有硕士学位,且具有长期的工作经验;其次要来自于与学校相关领域有科研合作的单位,同时承担国家重点专项[21]。肖凤翔指出,

在国家协同创新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报考学生在具有相应硕士学位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定年限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拥有扎实的工程技术作为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22]。张淑林指出,美国工程博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明确规定申请工程博士的考生首先要获得物理、数学等相关学科的优秀硕士学位;其次要考查申请者的学习能力,比如提交Gpa、GRe成绩等;再者要具有全职且一年以上的工程或者与工程相关的工作经验;最后,还要求提交个人简历、学习目的说明和推荐信等各类补充材料[23]。

总体而言,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都认为申请者要具备一定的学历基础,而且是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究的核心人物,同时要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

(二)中国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研究

关于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赵美蓉通过与工学博士培养目标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从知识、能力和成果等方面看,强调工程博士重在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其次从培养类型的角度看,强调工程博士培养要突出专业实践的重要性,重在培养实践能力,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专门人才;此外,他也指出工程博士教育应坚持进行精英教育,发展职业能力,在以工程实践为导向的同时注重教育的“前沿性”,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不断丰富信息资源,进行创新[24]。邹香云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的工程博士培养为例,不仅从知识、能力和成果方面明确其培养目标,还强调在素质方面,要具有在专业领域的领导、组织和沟通能力,并且能够适应市场,具有对企业生产发展的改革能力[25]。肖凤翔指出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工程技术领域领军人才,能够推动产业发展,并且在工程技术进步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此外,他还总结了一些高校在相关方面的具体培养目标,例如,中国科技大学和天津大学提出造就工程科技和工程管理方面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中国海洋大学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型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学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为目标,等等[26]。仇国芳认为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除了要使培养者具有领导、组织等能力之外,还应具有成果有原创、实用性的独立研究能力,能够对相应的工程领域的技术进步与企业发展做出贡献;也同样指出在飞速发展的工业技术下,能够敏锐洞察并且对其发展施加影响[27]。

总体而言,学者认为工程博士作为应用型学位教育,就是要培养在相关领域能够组织、领导、管理、创新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具有能够发展企业、改革企业的能力。

(三)中国工程博士的培养过程研究

1.课程设置

关于工程博士的课程设置,肖凤翔、赵美蓉、钟尚科、张淑林等人认为要实行跨专业、多学科交叉培养,使学生掌握与其专业领域相关的知识,且有利于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培养他们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技术转化的能力。此外,他们还指出课程设置应该模块化,即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综合能力模块(管理类模块),旨在通过政治、外语等公共课程,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对外交流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锻炼;通过学习相关领域的前沿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通过管理、法律、经济等职业发展课程,使学生能够具有职业必备的综合素质[28]。邹香云对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工程博士的培养进行了概述,在课程设置上,该学院采取基础课程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为工程博士开设特色课程――先进制造工程学,不仅涵盖了学院的优势与特色专业领域,还凝练了众多学科专家多年的科研成果和学科经验;再者,加大应用性案例教学的比重,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9]。赵美蓉还认为各试点高校在创建课程体系时,不仅要体现其交叉性,还要体现其综合性、实践性和前沿性,由相关学院、企业共同商定关于跨学科领域的课程计划,而且不设立专门方向的选修课[30]。

2.实践训练

关于工程博士的实践训练,肖凤翔认为工程博士生是高校的学生,也是联合培养单位的高级工程师或管理人员,实践训练项目应由高校、联合培养单位和工程博士生三方协同议定,于学生,符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于国家,符合重大科技专项的实践要求和博士层次的学术标准;于企业,符合联合培养企业的实际需要[31]。肖凤翔也强调工程博士生要保证有累计两年以上的时间参与企业的工程实践活动,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在联合培养单位学习、参与工程实践活动的综合实习、项目研发及工程博士学位论文课题研究等等[32]。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还专门为实践环节增加了15个学分,包括专业课程实习实践、专业设计、工业实习,还要求实践环节的学习年限不少于3年[33]。赵美蓉通过研究发现,80%的工程博士试点单位设有具体的实践训练环节,多以企业参观、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开设。此外,也阐释天津大学本着“来源于工程实践、创新于工程实践,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培养理念,以及“重大科技专项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原则,对工程博士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34]。

3.教学方式

肖凤翔等人的研究中指出,工程博士的培养同样也实行“双导师制”,学校导师和校外企业导师要相互协作、共同指导,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达到一定的理论深度,且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而且以灵活性和多样性统一的原则,多采取研讨、辩论等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5]。赵美蓉认为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能促进多元化知识结构的整合,加强项目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沟通,有效培养和提高博士生的知识获取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36]。

(四)中国工程博士的培B结果研究

1.学位论文

关于工程博士的学位论文,钟晓征等学者认为一定要与实际结合,能够切实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同时阐述了清华大学工程博士的学位论文与学术博士的学位论文为同层次的高标准,有适度的灵活性,并且要求学生选择国家重点科技专项中的关键问题作为研究课题[37]。张淑林、肖凤翔认为学位论文不仅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更要具备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首创性,体现工程博士研究生从事科研的独立研究能力[38],以及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39]。

2.质量评估

关于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评估,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位论文的质量是反映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应评价其学位论文是否能在相关领域有所贡献并且作出创造性成果。邹香云认为要从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中期考核以及最终的评审3个阶段进行考核,尤其是最后评审阶段应实行双盲审制度来判断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水准[40]。钟晓征指出清华大学为了保证培养质量,设立了明确的考核要求,如定期向导师提交研究进展报告,做相关领域的口头报告,设立学位论文审查小组等,并且通过多种表现形式来反映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如以第一发明人的身份获得的国内外已授权发明专利、ei检索论文等[41]。肖凤翔认为应由市场和社会来决定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从而呈现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对培养质量进行检验;此外,还应引入淘汰机制,对不合格的论文等进行末尾淘汰[42]。同时,也指出部分试点单位对工程博士生的培养并没有进行质量监控,而且门槛很低,如只要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即可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严重影响了工程博士生的质量与声誉[43]。赵美蓉阐述了天津大学采取不同于工学博士的多元化工程博士评价体系,由授课教师或导师团队对其进行知识能力的评价,由导师团队对其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做出评价,由海内外工程专家对其学位论文进行通讯评审等[44]。张振刚认为工程博士应具备管理自我的能力、管理认知的能力和管理沟通的能力,成为工程领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45]。

3.已有研究评述

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关于工程博士培养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国外研究主要侧重于对某一学校或某一专业的具体研究。二是国内研究主要侧重于工程博士培养的整体要求,有较少学者以个案为例进行研究。三是国内外都要求申请者获得一定的学位,具有相关领域的工业经验;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企业高层次应用人才。

目前关于工程博士培养的研究成果中,主要围绕工程博士的招生条件、招生对象,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工程博士的课程设置、实践训练和指导方式,工程博士的学位论文及其质量评估等方面。这些研究提炼了工程博士培养的各项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程博士的培养特点,为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对工程博士培养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参考,并为进一步开展工程博士培养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从以上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虽然对工程博士培养情况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培养中的各个环节的研究已有了一定价值的成果,但仍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1)缺乏对工程博士培养中生源质量的研究。

工程博士旨在培养培养能独立进行研究和开发、对相应工程领域的技术进步与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行业领军人才。这是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体现,而生源质量无疑是博士培养质量的重要关口[46],那么,工程博士的生源质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程博士的培养质量。现有研究大都集中在申请人是否达到一定学历,是否有重大科研项目,是否有实践经历等方面上,并没有对其本(专)科和硕士阶段学历教育毕业院校的构成进行深入考察。

(2)缺乏对工程博士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好坏是反映工程博士培养过程是否合理、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也是工程博士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保证,所以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好坏应从哪些指标来评判,如何建立适合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仍然值得研究。而现有研究多注重学生学位论文是否合格,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对能够体现这些能力的指标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3)缺乏对工程博士培养中女性研究生培养的研究。

相同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其培养质量势必也有很大不同,而工程博士所涉及的更是工科性质的专业领域,所以在培养工程博士的过程中,近几年的男女比例情况如何,性别差异导致了哪些培养差异,以及最终培养质量是否存在显著不同等情况都值得进一步探讨,以期能够找出适合女性特点的培养模式,更好地提高工程博士培养的整体质量。而现有研究并没有对培养对象加以区分,从而忽略了性别差异对培养质量的影响。

总体而言,中国工程博士的培养,首先要严格把控生源质量,完善入学标准,同时要注重个体的差异性,合理进行差异培养;其次设立培养质量监督审查机构,建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工程博士培养质量进行有效审查与能力认证,促进工程博士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再者,应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优秀、成功的培养理念,创建出适合中国工程博士健康发展的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钟尚科,张卫刚,姚训,等.美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8):70-73.

[2]钟尚科,杜朝辉,邵松林,等.英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7):69-73.

[3]顾建民,王沛民.美国工程博士及其培养的研究[J].上海高教研究,1993(4):101-104.

[4]王素文,顾建民.面向工业需要的英国工程博士及其培养特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76-79.

[5]雷环,王孙禺,钟周.创新型高水平工程人才的培养――英国工程博士培养的创新与矛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2):61-67.

[6]郑春荣,郭婧.德国工程学博士培养模式的延续与调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2):58-63.

[7]刘献君.发达国家博士生教育中的创新人才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39-40.

[8]LeeHF,miozzom.Howdoesworkingonuniversity-industrycollaborativeprojectsaffectscienceandengineeringdoctorates’careers?evidencefromaUKresearch-baseduniversity[J].Journaloftechnologytransfer,2015,40(2):293-317.

[9]westkmpere,RohrS.GraduateSchoolofexcellenceadvancedmanufacturingengineeringderUniversittStuttgart[J].ingenieurpromotion-StrkenundQualittssicherung,2011:105-114.

[10]ZhuJ,CoxmF.epistemologicalDevelopmentprofilesofChineseengineeringDoctoralStudentsinU.S.institutions:anapplicationofperry’stheory[J].Journalofengineeringeducation,2015,104.

[11]Credee,Borregom.LearninginGraduateengineeringResearchGroupsofVariousSizes[J].Journalofengineeringeducation,2012,101(3):565-589.

[12]钟尚科,张卫刚,姚训,等.美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8):70-73.

[13]陈劲,胡建雄.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33-234.

[14]Duderstadt.James.J.变革世界的工程――工程实践、研究和教育的未来之路[R].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中心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9-85.

[15]RitzJ,martinG.perceptionsofnewDoctoralGraduatesontheFutureoftheprofession[J].JournaloftechnologyStudies,2013:65-78.

[16]DinahGreek.engineers’cureforthedoctors[J].professionalengineering,2000:25.

[17]marsmm,BresonisK,SzelényiK.ScienceandengineeringDoctoralStudentSocialization,Logics,andthenationaleconomicagenda:alignmentorDisconnect?[J].minerva,2014,52(3):351-379.

[18]HoffmannmHw,naglm.SkillsandCompetencesofaDoctorofengineering[J].JournalofSystemicsCybernetics&informatics,2011,9(6).

[19]SzelényiK,BresonisK.thepublicGoodandacademicCapitalism:ScienceandengineeringDoctoralStudentsandFacultyontheBoundaryofKnowledgeRegimes[J].JournalofHighereducation,2014,85(1):126-153.

[20]Dunhilla,ScrubyC.theUKengineeringDoctorateCentreinnon-Destructiveevaluation[J].aipConferenceproceedings,2008,975.

[21]晓征,刘惠琴,杨静.工程博士培养初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66-69.

[22]肖凤翔,付卫东,连晓庆.协同创新战略下的我国工程博士培养模式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69-73.

[23]张淑林,彭莉君,古继宝.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6):61-66.

[24]赵美蓉,潘峰,武悦,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1-85.

[25]邹香云,程宜.工程博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初探――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为例[J].继续教育,2013(8):29-30.

[26]肖凤翔,董显辉,付卫东,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43-47.

[27]仇国芳,张文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5):36-39.

[28]肖凤翔,董显辉,付卫东,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43-47.

[29]邹香云,程宜.工程博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初探――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为例[J].继续教育,2013(8):29-30.

[30]赵美蓉,潘峰,武悦,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1-85.

[31]肖凤翔,付卫东,连晓庆.协同创新战略下的我国工程博士培养模式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69-73.

[32]肖凤翔,董显辉,付卫东,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43-47.

[33]邹香云,程宜.工程博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初探――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为例[J].继续教育,2013(8):29-30.

[34]赵美蓉,潘峰,武悦,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1-85.

[35]邹香云,程宜.工程博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初探――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为例[J].继续教育,2013(8):29-30.

[36]赵美蓉,潘峰,武悦,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1-85.

[37]钟晓征,刘惠琴,杨静.工程博士培养初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66-69.

[38]张淑林,彭莉君,古继宝.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6):61-66.

[39]肖凤翔,付卫东,连晓庆.协同创新战略下的我国工程博士培养模式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69-73.

[40]邹香云,程宜.工程博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初探――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为例[J].继续教育,2013(8):29-30.

[41]钟晓征,刘惠琴,杨静.工程博士培养初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66-69.

[42]肖凤翔,付卫东,连晓庆.协同创新战略下的我国工程博士培养模式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69-73

[43]肖凤翔,董显辉,付卫东,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43-47.

[44]赵美蓉,潘峰,武悦,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1-85.

[45]张振刚.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7(18):41-43.

[46]陈洪捷.博士质量:概念、评r与趋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6.

博士生培养篇8

【关键词】教育博士培养方案中国美国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0-0023-02

为进一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培养教育实践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我国2008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是教育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新亮点,具有里程碑意义。但目前我国对教育博士的培养还处在探索初期,而美国哈佛大学已早在1921年率先设立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是目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因此,本文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与西南大学以及美国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为代表,就两国教育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招生入学、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了我国当前教育博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现象与问题,借鉴国外教育博士多年的经验,为建立我国科学的教育博士课程体系提供建议和意见。

一培养目标的比较

培养目标是指通过培养活动使作为培养对象的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培养达到什么样基本要求的人”的规格标准,是整个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导向作用。

哈佛大学教育博士学位培养目标为:培养深入了解研究政策、实践及其相互关系的领导者,使其承担作为高校教师、高级教育领导者、政策制定者、研究者的角色。为解决美国及世界范围内的教育问题做出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与西南大学教育博士的培养目标大致相同,都旨在培养造就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领域的复合型、职业型的高级专门化人才。两所大学都认为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对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宽广的教育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能有效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和解决教育领导与管理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育领导与管理工作。

比较哈佛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教育博士学位培养目标可以看出:三所大学都将教育博士定位为专业学位,旨在培养“研究型的专业人员”,强调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从培养目标的比较中就不难发现,专业性、应用研究性、实践性是中美高校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共同追求。不同的是,哈佛大学的培养目标着眼于世界,立志培养出跨文化、跨国界的教育人才,这种国际视野与勇气值得我国高校深思与学习。

二招生和入学的比较

招生入学是博士培养的第一个环节。高质量的生源是确保培养活动顺利展开,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中美各个大学教育博士的核心培养目标是为实践领域造就高层次的、具有理论研究和实践反思能力的“专家型”教育专业工作者,实践性是其主要价值取向。因此,各大学不约而同地对教育博士申请者的专业实践经验都提出至少五年以上的严格要求。不同的是,对申请者的学历要求,中美高校则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中国的15所教育博士试点大学都要求申请者具有硕士学历。而在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高等院校招生制度,州与州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招生制度各不相同。学院可以根据专业的要求,提出不同的招录条件。除了提交一些基本的语言合格考试成绩单外,申请者的学习经历、工作经验、个人评述都可以作为考核的条件。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在保证招生对象素质的同时,放宽了学历的要求,这种灵活而综合的招生制度,大大地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优秀学生来美国深造。

三课程设置的比较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确定课程设置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是培养合格研究生的必备条件。

1.课程结构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教育博士研究生需要完成的课程总量应不少于11门。具体为必修课8门,选修课3门。西南大学则没有设置选修课程,只开设了12门必修课。相比国内两所大学选修课的设置情况,哈佛教育研究院(HGSe)规定博士生入学后的2~3年内至少学习16门课程,其中包括7门核心课程和9门选修课程。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博士至少要学习20门研究生以上的课程,包括核心课程、选修课以及实践课程。

从课程结构来看,虽然北京师范大学设置了选修课,可供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显示出一定的灵活性,但其所占比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还是偏小,且选修课多集中于本学院,不利于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另外,两所大学都未设置实践课程,不利于专业知识转化成实际能力。而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博士的选修课程不但可以跨系,也可以跨校,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专业方向和研究兴趣灵活选择,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助于开扩学生的知识视野,对博士生的“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活动课,丰富的课程模块,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贯彻了学习“实用教育”人才观,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过多的选修课也容易让学生们眼花缭乱,选择时要求他们必须选择自己最需要的。

2.课程内容

纵观北京师范大学与西南大学教育博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表,从设置的课程内容来看,我国高校比较重视理论课程,特别加强了基础理论的教学,强调学科的理论性与专业性,但教育博士的宗旨在于培养有学者能力的实际工作者,是培养面向第一线的教育管理人员;以提高实际工作效率为教学目的,将治学的重心置于应用性。但纵观整个课程表,教育博士的课程内容与我国教育学博士的课程内容并无根本上的区别,学校课程中没有设置实践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所占比例较小,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不够明显,不能凸显出教育博士的优点与特色。

而在哈佛大学的7门核心课程中,有5门是关于数据分析、研究设计、统计、项目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方法课程,选修课程设置涉及人际交往技能、法律、财政,微观经济学、组织理论、政治学以及定量定性研究等诸多领域。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选修课程也高达18学分,与核心课程所占比重均等。另外,实践课程的设置也体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课程设置紧扣其培养目标。不仅增加了博士生知识的厚度与宽度,也提高了学生对专业实践领域内的现象和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为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充足准备。

四中美教育博士比较所获启示

1.明确教育博士教育的培养目标,并确保其在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

培养目标规定了该学位教育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评价标准等要素。对于教育博士教育来说,其产生的最大动力来源于专业实践的强烈需要,因此,专业性、应用研究性、实践性应当成为制定教育博士教育培养目标的逻辑起点,也应当成为教育博士区别于教育学博士的基本依据。为此,我们认为,在确立我国教育博士培养目标时应着重考虑三个方面的目标:第一,要强调培养“研究型专业人员”;第二,要强调解决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产出与教育实际密切相关的实践性知识:第三,要重视对博士生在职专业发展的促进。

2.改革传统招生体制,设置具有教育博士特色的招生制度

美国高校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要求,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特点与需求招收学生。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研究型的专业人员,实践性是其基本价值取向,面向的是一个特定的群体,因而在招生入学考试的程序、考试科目设置等方面都应与哲学博士不同。目前,教育博士的招生、考试和录取在具体实施上,仍然普遍采取和哲学博士类似的方式。在这方面,我们是否可借鉴当下美国经验而大胆尝试?

3.构建独特的教育博士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每个培养方案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由于教育博士兼具实践性和高水平的理论运用能力两大特点,其课程设置也需相应地满足这两大特点的需求。但在我国的教育博士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不足,实践性跟不上培养目标要求,即使拥有了专业知识,但是对于专业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帮助不大。研究方法类课程、跨学科课程和学术前沿课程设置也不足。课程学习对博士生科学研究的直接作用不明显。另外,选修课所占比例太小,不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因此,教育博士的课程设置应以专业实践为中心,强调专业的独创性。研究问题应基于专业实践而较少学术考虑,同时教育博士课程应强调学科知识、技能知识、跨学科知识和批评性知识的交叉与整合。

当然,在仿效和借鉴某个国家具体实践经验时,我们应当了解这些经验背后各个国家不同的体制和文化背景,否则在借鉴过程中难免南橘北枳、水土不服。

参考文献

[1]马金晶、靳玉乐.关于教育博士培养的几点探讨[J].教育科学,2010(5)

[2]武正营.发展教育博士(ed.D.)促进教育强国[J].高等理科教育,2011(5)

[3]邓涛.国外教育专业博士教育的成效与问题——兼谈对我国开展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版,2009(8)

博士生培养篇9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博士生培养篇10

一、基本要求

2013年北航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750名,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名额为准,考生必须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相关规定。

(3)报考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类型博士生考生的年龄不能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类型博士生考生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二、报考方式及条件

北航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入学选拔(考试)方式有3种,即普通招考、本科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直博生)和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

1.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除满足基本要求外,考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应届学历硕士毕业生(须在2013年8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包括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3)同等学力人员: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攻读非学历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若在报考之前尚未获得硕士学位,也应按同等学力报考)。此类考生还须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a.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领域已工作6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2013年9月1日);

b.须已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三名);

c.须修完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全部学位必修课,并提交进修单位开具的学习证明及成绩单。

2.以本科直博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除满足基本要求外,考生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2)设置有研究生院高校(含北航)的本科前三学年综合成绩在学院年级排名前10%,或“211工程”高校的本科前三学年综合成绩在学院年级排名前5%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获得科技活动或学科竞赛奖励等在科研方面表现优秀的考生,成绩排名可以适当放宽。

(3)北航只在工学和理学门类招收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3.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除满足基本要求外,考生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并且成绩优异,已取得的学位课及限选课平均成绩在本学院排名前30%,具有较强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和确有进一步培养前途的我校在读硕士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申请专利、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或全国级别学科竞赛奖等在科研方面表现优秀的考生,成绩排名可以适当放宽。

(2)拟进行硕博连读的学生按规定提出申请,经该生硕士生导师和拟录取博士生导师同意,通过博士生入学考核。

(3)只接受学术型硕士生进行硕博连读。

三、报考及录取类别

考生的录取类别须与报考类别一致,报名后不允许更改。分三类:非定向、定向和委托培养。

1.非定向:人事档案等关系须转入北航,毕业后自主择业者,免缴纳学费,按国家规定发放生活补助。

2.定向:北航定向类别只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考生,见后。

3.委托培养:在学期间仍属原单位员工,人事档案等关系不转入北航,须在录取前由用人单位与北航签订相应的委托培养协议书,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需要缴纳学费,不发生活补助。

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拟报考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考生、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硕士生和尚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考生,须征得委托或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方能报考博士生。考生与委托或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考生不能被录取的后果,北航不负责任。

四、报名办法及提交材料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或在读)硕士生、拟报考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考生、现正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的在职人员考生,须征得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

3.普通招考网上报名时间为2012年9月17日00:00至10月10日24:00。报名地址为北航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yzb.buaa.edu.cn)。与报名、考试、录取等工作相关的通知都将通过该网站公布,请考生随时关注。

4.考生在填报信息时,需确保所填信息的真实、完整和正确,如果出现信息填写错误,后果由考生个人承担;报名完成后下载并打印系统自动生成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由所在单位填写意见并加盖公章(在校生由所在学院填写意见并加盖学院公章),录取后须提交纸质版。

5.考生在报名阶段需上传资料具体要求如下:

①证件照(蓝底、jpg格式、图象像素大小为378×260(高×宽))

②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推荐书(pdf版,每份推荐书单独扫描,需要有专家亲笔签名)

③网上报名需上传硕士学位和学历证书的扫描件,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上传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扫描件(pdf版,每个证书单独扫描)

④硕士课程成绩单扫描件(pdf版,需扫描原件或加盖人事档案公章的复印件,多页的成绩单须扫描到一个pdf文件中)

⑤学生证扫描件(pdf版)

⑥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pdf版,正反面扫描到一个pdf文件中)

⑦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还须上传以下附件: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两篇以上学术论文全文(第一作者)(word或者pdf版);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三名)的证书扫描件(pdf版)

网上报名时:参加普通招考的考生,应届硕士毕业生须上传第①②④⑤⑥项材料;往届硕士毕业生须上传第①②③④⑥项材料;同等学力考生须上传第①②④⑥⑦项材料。直博生须上传第①②④⑤⑥(其中④为本科成绩单扫描件)项材料。硕博连读生须上传第①②④⑤⑥项材料。

6.考生在网上报名阶段只需按要求填写信息并上传电子版报名资料,但需要保管好各项资料的纸版原件,在接到拟录取通知后,按照随通知下发的具体要求向北航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寄(送)申请资料的原件。

7.为给优秀考生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北航2013年博士研究生报考实行“平行志愿”报考模式,考生在完成网上报名以后,还可以自愿填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平行报名志愿信息表》(点此下载《信息表》模板),在报考的一级学科内选报平行志愿博士生导师。

五、时间安排

1.普通招考时间安排

时间:2012年11月3日和4日

地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考试安排如下(具体考试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为准,准考证在考试前10天由考生自行打印,请注意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通知):

11月3日:上午考基础外国语(英语考试有听力,日语、俄语、综合英语能力考试无听力),下午考基础理论课。

11月4日:上午考专业课综合课和专业外语,下午进行面试(具体考试安排请咨询所报考学院)。

同等学力考生须在11月5日加试两门报考专业有关的硕士学位主干课和政治理论课。

2.本科直博和硕博连读时间安排

本科直博工作将于9月份与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同时开展,具体工作安排将于9月中旬公布;硕博连读录取工作将于2013年3月下旬开展,具体工作安排将于2013年3月上旬公布;请考生关注北航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yzb.buaa.edu.cn)的通知。

六、学习年限与待遇

被录取的博士生一律于2013年9月办理入学报到手续,经北京市教委审核通过后,获得博士生学籍,并开始享受博士研究生的待遇。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博士生的学制为3年,本科直博生的学制为4年;最长修读年限均为8年。

2013年北航继续实施培养机制改革后的博士生奖学金奖助体系,为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提供基本奖学金,即免交学费并享受生活补贴每月1000元。此外,在读博士生还可申请助教、助研、助管等“三助”岗位。工学学科博士研究生可获得导师提供的500-2000元/月的助研金,其中一年级直博生可获得导师提供的300-2000元/月的助研金。理、人文、管理、经济学科博士研究生可获得导师提供的200-2000元/月的助研金。录取为委托培养的博士生需缴纳学费共计33000元,分3年缴纳。

七、其他类型招生计划

1、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

根据国家五部(委)教民〔2005〕11号文件精神,北航2013年将主要面向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定向招收少数民族考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考生考取后须签定教育部规定的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到定向地域(单位)工作。

2、高水平大学公派出国留学项目

从2007年起北航每年选送100多名优秀博士生到国外大学、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2013年北航将继续通过导师推荐、自由申报、双向选择方式选拔优秀博士生到国外大学、研究机构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经费由国家留学基金委或外方资助。

3、高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

按照《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教研〔2009〕5号)的要求,大力创新研究生教育体制和机制,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校所合作、联合培养模式,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教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在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方面争取新的突破。2013年北航将继续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中航工业、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招生对象为“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博士生中的“非定向”类型考生,具体招生计划根据教育部和工程院下达的年度计划单独公布。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属国家计划内招生,按国家政策和学校规定发放奖助学金,有关待遇与本校的其他博士生相同。毕业后就业去向,由考生与所报考单位具体协商。

4、工程博士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北航作为全国首批25个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工作的培养单位之一,在电子与信息、先进制造两个领域开展工程博士培养试点工作。2013年北航将继续在上述两个领域招收工程博士。具体工作于2013年3月份启动。

5、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生

北航在信息、航空、材料与机械、动力等学科领域与境外高水平大学试点合作培养博士生,将从2013年录取的“非定向”类型博士生中,选拔优秀生源分别赴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等高校进行合作培养,达到双方培养要求者可获得双学位。具体工作于2013年3月份启动。

6、交叉学科培养博士生

北航2013年在飞机适航设计、空间技术应用、量子科学仪器、导航与定位、集成电路设计五个交叉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拟采取申请审核制,考生可以不参加11月份的招生考试,只需按照要求提供申请材料,由各学科组织专家对考生进行材料审查,初审合格者参加英语、数学水平考试及综合能力测试。具体工作于2012年12月份启动。

八、违规处理

1.对在报名或考试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规行为的考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其报考、录取、入学资格或学籍,还应视不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2.考生诚信状况是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对在招生考试中作弊的考生,将其作弊情况通报所在单位,北航将不允许其再参加下一年度的招生考试。

4.教育部不允许考生同时被一所以上高校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九、招生咨询与联系方式

北航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全部信息均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网址yzb.buaa.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办公楼东配楼20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191;联系电话:010-82317794;

传真:010-82328059;email:boshi@buaa.edu.cn

往年英语试题出售地址:北航后勤集团印刷部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航后勤集团信息综合服务公司(北航体育场南侧、附中东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