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前踕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 罗邺》:“而跋前踕后,绝域无聊,独奈其命薄何?”一本作“跋前疐后”。
基础信息
拼音bá qián jié hòu
注音ㄅㄚˊ ㄑ一ㄢˊ ㄐ一ㄝˊ ㄏㄡˋ
繁体跋前踕後
感情跋前踕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进退维谷。
近义词跋胡疐尾、跋前疐后
英语to be in a dilemma(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信口开合(意思解释)
- 狐群狗党(意思解释)
- 故家乔木(意思解释)
- 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饥肠辘辘(意思解释)
- 谦受益,满招损(意思解释)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可有可无(意思解释)
- 老牛舐犊(意思解释)
- 无所畏惧(意思解释)
- 精兵强将(意思解释)
- 弥留之际(意思解释)
- 绝路逢生(意思解释)
- 除恶务本(意思解释)
- 金蝉脱壳(意思解释)
- 勿谓言之不预(意思解释)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意思解释)
- 挂冠归去(意思解释)
- 变化无方(意思解释)
※ 跋前踕后的意思解释、跋前踕后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骨肉分离 | 骨肉:指父母兄弟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音信杳无 | 没有一点消息。 |
强中自有强中手 | 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同“强中更有强中手”。 |
冰解的破 | 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 |
干干脆脆 | 痛痛快快,干净利索。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乌合之众 |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奇才异能 |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简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粗制滥造 |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天下为一 | 一:统一。指国家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