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殊途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出处殊涂”。
出处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八:“出处殊途,俯仰异容。瞻叹古烈,思迈高踪。”
例子出处殊途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金·元好问《论诗》之十四
基础信息
拼音chū chǔ shū tú
注音ㄔㄨ ㄔㄨˇ ㄕㄨ ㄊㄨˊ
繁体出處殊途
感情出处殊途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出处殊涂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风言影语(意思解释)
- 是非口舌(意思解释)
- 背腹受敌(意思解释)
- 杀手锏(意思解释)
- 人面兽心(意思解释)
- 盲人说象(意思解释)
- 外圆内方(意思解释)
- 兵无常势(意思解释)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释)
- 空口无凭(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白发苍苍(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将夺固与(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分门别类(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释)
※ 出处殊途的意思解释、出处殊途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出师无名 |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 |
假公济私 |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默不做声 | 默:沉默。沉默不说一句话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互通有无 |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春光明媚 |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显亲扬名 | 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
慢条斯理 |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