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举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道不拾遗”。
出处《新唐书·阚祾传》:“部兵皆群盗,横相侵牟,祾案罪杀之,虽亲故无脱者,至道不举遗。”
例子至上元间,国人推女子为王,号悉莫,威令整肃,道不举遗。明·罗曰褧《咸宾录·南夷志一·爪哇》
基础信息
拼音dào bù jǔ yí
注音ㄉㄠˋ ㄅㄨˋ ㄐㄨˇ 一ˊ
繁体道不舉遺
感情道不举遗是褒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好的社会风气。
近义词道不掇遗、道不拾遗
英语No one would pick up in the steet things dropped by other peopl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草木知威(意思解释)
- 止戈为武(意思解释)
- 戒骄戒躁(意思解释)
- 纵横开合(意思解释)
- 长命富贵(意思解释)
- 丑声远播(意思解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解释)
- 大树将军(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苦口之药(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纷红骇绿(意思解释)
- 腾声飞实(意思解释)
- 精兵强将(意思解释)
- 首尾两端(意思解释)
※ 道不举遗的意思解释、道不举遗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是非口舌 |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
秋水伊人 |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
空穴来风 | 穴:洞、孔;来:招致。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活蹦乱跳 | 欢蹦乱跳。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万马奔腾 |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雷霆万钧 |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
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忙不择价 |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屡试不爽 | 屡次试验都不错。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穷愁潦倒 |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 |
荡然无余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大势所趋 |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
材优干济 |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
挥戈反日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
破釜沉舟 | 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 |
比翼鸟 | 传说中的一种雌雄在一起飞的鸟。比喻恩爱夫妻。 |
近在咫尺 |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现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离。指近在眼前;很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