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民伐罪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出处《宋书 索虏传》:“兴云散雨,慰大旱之思;吊民伐罪,积后己之情。”
例子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基础信息
拼音diào mín fá zuì
注音ㄉ一ㄠˋ ㄇ一ㄣˊ ㄈㄚˊ ㄗㄨㄟˋ
繁体弔民伐辠
感情吊民伐罪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锄强扶弱。
近义词锄强扶弱
英语punish the tyrant and comfort the people(console the people and punish the wicke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迟疑不决(意思解释)
- 遏恶扬善(意思解释)
- 付之一炬(意思解释)
- 青山绿水(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赶尽杀绝(意思解释)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古往今来(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足不出门(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薪尽火灭(意思解释)
- 聪明伶俐(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孤注一掷(意思解释)
- 鸡毛蒜皮(意思解释)
- 倒载干戈(意思解释)
- 腹心相照(意思解释)
- 翼翼飞鸾(意思解释)
- 见所不见(意思解释)
- 生气勃勃(意思解释)
※ 吊民伐罪的意思解释、吊民伐罪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坚强不屈 |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
失魂丧胆 | 形容极度恐慌。 |
艺高人胆大 | 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
有胆有识 |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反求诸己 |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
穷途潦倒 | 潦倒:失意。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参看“穷愁潦倒”。 |
算无遗策 | 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
叫化子 | 乞丐。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囊萤照雪 |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酒能乱性 |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就会淫乱。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弟子孩儿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念兹在兹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白云苍狗 |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引领翘首 |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