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默守静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默:沉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讲话,保持肃静。
出处《三国志·蜀书·刘巴传》:“又自以归付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基础信息
拼音gōng mò shǒu jìng
注音ㄍㄨㄥ ㄇㄛˋ ㄕㄡˇ ㄐ一ㄥˋ
繁体恭嘿守静
感情恭默守静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神态。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任人唯亲(意思解释)
- 满天星斗(意思解释)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释)
- 杀手锏(意思解释)
- 翩翩起舞(意思解释)
-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意思解释)
- 金光闪闪(意思解释)
- 零光片羽(意思解释)
- 一拥而上(意思解释)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释)
- 绳锯木断(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释)
- 归十归一(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闲情逸致(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坐怀不乱(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别有用心(意思解释)
※ 恭默守静的意思解释、恭默守静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定时炸弹 | 由计时器控制、能在预定时间自动引爆的炸弹。比喻潜伏的危机。 |
安内攘外 |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劳燕分飞 | 劳:伯劳;鸟名。伯劳和燕子分飞东西;比喻亲人或朋友别离。 |
势力之交 | 势:权势;交:交往。为权势利益进行的交往。指趋炎附势的朋友。 |
陌路相逢 | 与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
患难与共 |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
旧地重游 |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 |
哀而不伤 |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苦口之药 |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闭关自守 |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