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沙走石的成语故事


飞沙走石

拼音fēi shā zǒu shí

基本解释飞:使飞扬;走:使滚动。沙土飞扬;石子滚动。形容风力极大。

出处唐 谷神子《博异志 吕乡筠》:“若人间吹之,飞沙走石,翔鸟坠地,走兽脑裂。”


飞沙走石的典故

三国时期,东吴御史陆胤因力保太子孙和而得罪孙权,被捕入狱,后经人保举为西陵督,中书丞华罦上书推荐说:“陆胤天资聪颖,很有才干,在苍梧南海当地方官时,治理那里的飞沙走石有功,老百姓受益匪浅,而他自己却十分廉洁。”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飞沙走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轻而易举 《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老马识途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物美价廉 清 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回:“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要印一部书。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所以特来求教。”
是非口舌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反为干净,省了许多是非口舌。”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第九章:“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地主阶级,品质却是最恶劣的。”
严刑峻法 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后遭条狱之诏,吉扞拒大难,不避严刑峻法。”
志满意得 宋 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阨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算无遗策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饮水思源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贫贱不能移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