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撼树蚍蜉撼树蚍蜉的意思
hànshù

撼树蚍蜉



撼树蚍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撼:摇动。蚍蜉:大蚂蚁。想把大树摇动的大蚂蚁。比喻自不量力者。

出处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例子应变若机张,马策元驹,车抗螳螂,撼树蚍蜉,更分遣随营相向。(清 洪楝园《后南柯 伐檀》)


基础信息

拼音hàn shù pí fú

注音ㄏㄢˋ ㄕㄨˋ ㄆ一ˊ ㄈㄨˊ

繁体撼樹蚍蜉

感情撼树蚍蜉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自不量力者。

近义词蚍蜉撼树

英语an ant trying to shake a tree-ridiculously overrating oneself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撼树蚍蜉的意思解释、撼树蚍蜉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回心转意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一钱太守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
梦幻泡影 佛教用语。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幻术、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
用心良苦 费劲心血
胆如斗大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自食其果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望而生畏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燕雀安知鸿鹄志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目眩心花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光前启后 犹“光前裕后”。
龙驭上宾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共为唇齿 比喻互相辅助。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引领翘首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今古奇观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进进出出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叫苦不迭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麻木不仁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沉鱼落雁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是非曲直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势在必行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绝路逢生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无恶不作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成己成物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奇技淫巧 指新奇的技艺和作品。
双管齐下 管:笔;齐:同时。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为达到某个目的同时采取两种措施或同时做两件事情。
弃重取轻 弃:抛开。舍弃重要的采取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