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鲋得水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同“涸鱼得水”。
出处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六节:“虽然,以当时久困地狱,渴望天日之意大利人,骤闻此语,殆如涸鲋得水,笼鸟脱樊,且距且跃,且汗且喘。”
基础信息
拼音hé fù dé shuǐ
注音ㄏㄜˊ ㄈㄨˋ ㄉㄜˊ ㄕㄨㄟˇ
繁体涸鮒得水
感情涸鲋得水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危难得到解决时。
近义词枯木逢春、涸鱼得水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屈指可数(意思解释)
- 离世遁上(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意思解释)
- 新仇旧恨(意思解释)
- 一时一刻(意思解释)
- 自强不息(意思解释)
- 陈言务去(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茕茕孑立(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解释)
- 受益匪浅(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快人快语(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坐以待毙(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困兽犹斗(意思解释)
- 跃跃欲试(意思解释)
※ 涸鲋得水的意思解释、涸鲋得水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从容不迫 |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
是非口舌 |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
同病相怜 |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敷衍了事 |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
团团转 |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时不我待 |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