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顶至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摩顶放踵。
出处南朝·梁·吴均《行路难》:“摩顶至足买片言,开胸沥胆取一顾。”
例子《旧唐书·薛登传》:“上启陈诗,唯希咳唾之泽;摩顶至足,冀荷提携之恩。”
基础信息
拼音mó dǐng zhì zú
注音ㄇㄛˊ ㄉ一ㄥˇ ㄓˋ ㄗㄨˊ
繁体摩頂至足
感情摩顶至足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不辞劳苦。
近义词摩顶至踵
英语wear oneself out from head to foot to help other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难得糊涂(意思解释)
- 日月合壁(意思解释)
- 含辛茹苦(意思解释)
- 此一时彼一时(意思解释)
- 径情直遂(意思解释)
- 来去无踪(意思解释)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释)
- 气充志骄(意思解释)
- 触目皆是(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超然绝俗(意思解释)
- 诸如此类(意思解释)
- 可有可无(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主人翁(意思解释)
- 金玉满堂(意思解释)
- 东道主(意思解释)
- 命途多舛(意思解释)
- 甘拜下风(意思解释)
※ 摩顶至足的意思解释、摩顶至足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信口开合 |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 比喻机会难得,机不可失。 |
风驰电掣 | 弛:快跑;掣:闪过。像风奔驰;像电闪过。形容非常迅速;急闪而过。也作“风驰电赴”。 |
门当户对 | 门、户: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当:相称;对:合适;对等。旧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适宜通婚结亲。现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凿壁借光 |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辞简意足 | 简:简要;足:充实,完备。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 |
临危受命 |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以弱制强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风急浪高 | 形容风浪很大。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迭床架屋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