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鞭之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蒲:香蒲。以香蒲作鞭子,柔软不能伤人。比喻官吏施行宽厚仁慈之治。
出处南朝·梁·江淹《为始安王拜南兖州刺史章》:“臣职右南阳,谢蒲鞭之政。”
基础信息
拼音pú biān zhī zhèng
注音ㄆㄨˊ ㄅ一ㄢ ㄓ ㄓㄥˋ
感情蒲鞭之政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仁治。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多才多艺(意思解释)
- 引鬼上门(意思解释)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释)
- 销声匿迹(意思解释)
- 和风细雨(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刀光剑影(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经纬天地(意思解释)
- 黄雀衔环(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驾轻就熟(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释)
- 争分夺秒(意思解释)
- 始终一贯(意思解释)
- 有风有化(意思解释)
- 遥遥无期(意思解释)
- 破釜沉舟(意思解释)
- 步步深入(意思解释)
- 断子绝孙(意思解释)
※ 蒲鞭之政的意思解释、蒲鞭之政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刚正不阿 |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泥牛入海 |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炙手可热 |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
苦思冥想 |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
销声匿迹 |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
高步阔视 | 同“高视阔步”。 |
简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空谷传声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立即可以听到回声。比喻很快有所反响。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兢兢战战 |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营私舞弊 |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百步穿杨 |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快人快语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北斗之尊 |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