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识礼知书识礼知书的意思
shízhīshū

识礼知书



识礼知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8回:“此乃罪臣家属,寂没入官,姓木名难儿,温柔贤淑,识礼知书,兼通数学。”


基础信息

拼音shí lǐ zhī shū

注音ㄕˊ ㄌ一ˇ ㄓ ㄕㄨ

繁体識禮知書

感情识礼知书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近义词知书识礼

英语be polite and knowledgeable(well-bre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识礼知书的意思解释、识礼知书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畏缩不前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翻箱倒柜 把箱子柜子都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也比喻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东西。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山雨欲来风满楼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乌合之众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有去无回 只有出去的,没有回来的。
同室操戈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投石问路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土木形骸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古色古香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刀光剑影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大张旗鼓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断织劝学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家破人亡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公子哥儿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安身立命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念兹在兹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形影相随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细水长流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呼风唤雨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黄钟毁弃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字斟句酌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慌不择路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可有可无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福善祸淫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