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敌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例子饮恨亲冤已数年,枕戈思报叹无缘。同舟敌国今相遇,又隔江山路几千。(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基础信息
拼音tóng zhōu dí guó
注音ㄊㄨㄥˊ ㄓㄡ ㄉ一ˊ ㄍㄨㄛˊ
繁体同舟敵國
感情同舟敌国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近义词舟中敌国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易放难收(意思解释)
- 旁敲侧击(意思解释)
- 大有可为(意思解释)
- 众喣山动(意思解释)
- 香草美人(意思解释)
- 绳锯木断(意思解释)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释)
- 当机立断(意思解释)
- 屈指一算(意思解释)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释)
- 因噎废食(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绊脚石(意思解释)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斗转星移(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 一目十行(意思解释)
- 成己成物(意思解释)
- 强颜欢笑(意思解释)
- 万家灯火(意思解释)
※ 同舟敌国的意思解释、同舟敌国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博通经籍 | 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
草衣木食 | 木:树。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衣食简单,生活清苦。 |
早出晚归 | 早晨出动,晚上归来。 |
名士风流 |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
心灰意懒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丧失信心;不图进取。灰:消沉;懒:懈怠。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
铁郭金城 |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
裾马襟牛 |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视微知着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人心归向 |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蹑手蹑脚 |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众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为大家所敬仰。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欧风美雨 |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