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脱胎换骨脱胎换骨的意思
tuōtāihuàn

脱胎换骨



脱胎换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出处宋 葛长庚《沁园春 赠胡葆元》:“常温养,使脱胎换骨,身在云端。”

例子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真是脱胎换骨,神爽体健。(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基础信息

拼音tuō tāi huàn gǔ

注音ㄊㄨㄛ ㄊㄞ ㄏㄨㄢˋ ㄍㄨˇ

繁体脫胎換骨

正音“胎”,不能读作“tái”。

感情脱胎换骨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辨形“换”,不能写作“焕”。

辨析脱胎换骨和“洗心革面”;都可比喻“彻底改造重新做人”。但脱胎换骨可指罪人的彻底改造;也可指一般思想上有毛病的人的改造;适用范围较广;“洗心革面”一般只指罪人的彻底改造;适用范围较小。凡用“洗心革面”的;一般都可用脱胎换骨。

近义词洗心革面

反义词执迷不悟、死不改悔

英语cast off one's old self and take on a new self

俄语порывáть со стáрым(родиться зáново)

日语換骨奪胎(かんこつだったい)

德语sich von Grund auf ǎndern(das alte Ich ablegen)

法语faire peau neuve(se rééduquer radicalement)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脱胎换骨的意思解释、脱胎换骨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别财异居 指各蓄家产,另立门户。
交浅言深 跟交情浅的人谈心里话。
天王老子 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威的人。
阿谀奉承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前因后果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鸥鸟不下 鸥鸟不愿飞下来。比喻察觉他人将伤害自己,加倍防范。
秋水伊人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首身分离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不三不四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流离转徙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不得而知 得:能够。无从知道。
语不惊人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大张旗鼓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度己失期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有目共睹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悬石程书 形容勤于政事。
斗水活鳞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休戚是同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各行各业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文治武功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各行其是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唇枪舌剑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散带衡门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似是而非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性命攸关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匪夷所思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祝哽祝噎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