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功赎罪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赎:抵偿。用功劳抵消罪过。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凌统传》:“以功赎罪。”
基础信息
拼音yǐ gōng shú zuì
注音一ˇ ㄍㄨㄥ ㄕㄨˊ ㄗㄨㄟˋ
繁体以功贖辠
感情以功赎罪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拿功劳补偿过失。
近义词将功赎罪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醋海翻波(意思解释)
- 日甚一日(意思解释)
- 风言影语(意思解释)
- 烽火连年(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诛求无度(意思解释)
- 旧地重游(意思解释)
- 男女授受不亲(意思解释)
- 照葫芦画瓢(意思解释)
- 牛口之下(意思解释)
- 玉卮无当(意思解释)
- 贫贱不能移(意思解释)
- 铺天盖地(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贤母良妻(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以功赎罪的意思解释、以功赎罪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治丝益棼 | 整理蚕丝不找头绪;结果越整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不但问题没解决反而更加复杂。棼:纷乱。 |
多才多艺 |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 比喻机会难得,机不可失。 |
先声夺人 |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
外圆内方 |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拭目以待 | 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
风流才子 | 风度潇洒,才学出众的人。 |
源源不断 |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
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徇私舞弊 |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黑天半夜 | 指深更半夜。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
念兹在兹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