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ū

株木


拼音zhū mù
注音ㄓㄨ ㄇㄨˋ

株木

词语解释

株木[ zhū mù ]

⒈  指刑杖。

引证解释

⒈  指刑杖。

《易·困》:“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覿。”
高亨 注:“臀困于株木者,盖谓臀部受刑杖也。杖以木株为之,故谓之株木。”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友人 陶夔典 赠余一姬,载还家,方知已有娠,乃送还之。 雨林 所昵,以事到官,有困于株木之惨。”

分字解释


※ "株木"的意思解释、株木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株木”的意思:

“株木”是指树木的主干,通常指的是树木的根部或树干的一部分,有时也指树桩。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株木”的解释为:“树之干也。一作柢,一作株。”

出处:

“株木”这个词语的出处较为广泛,常见于古文诗词和典籍中,如《诗经》、《楚辞》等。

同义词:

树桩

树根

树干

柢木

反义词:

枝叶

枝条

枝干

枝茎

相关词语:

树林

树荫

树皮

树苗

树影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株木”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成语“株守待兔”,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这个成语讲述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他派了一位门客去等兔子,结果门客一直守在株木旁等待兔子自己撞到树上,结果等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等到兔子,最后被孟尝君批评了。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守株待兔,不知变通。

用这个词语造句:

春风拂过,那些曾经茂盛的株木,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桩。